城市经济内涵范文
时间:2023-10-31 18:08: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经济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经济实质 理论成本 核算成本 管理成本
成本是人们最为熟悉的概念之一,它的内涵十分丰富,外延极为广泛。在收入有限的条件下,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努力降低成本,重视成本研究。而成本研究,必须先从成本的经济实质开始。
1、成本的经济实质
马克思指出:“按照资本主义方式生产的每一个商品W的价值,用公式来表示是W=c+v+m。如果我们从这个产品价值中减去剩余价值m,那么,在商品中剩下的,只是一个在生产要素上耗费的资本价值c+v的等价物或补偿价值。” “商品价值的这个部分,即补偿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格和所使用的劳动力价格的部分,只是补偿商品使资本家自身耗费的东西,所以对资本家来说,这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马克思这里所说的“商品的成本价格”指的就是产品成本。
综上所述,成本的经济实质概括为: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这一经典论述表明,不论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还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的经济内容都应该相同,即都应该包括上述的前两个部分c+v,从理论上讲,这是产品价值中的补偿部分,它构成产品的理论成本。
理论成本的具体构成及其内在联系如下图所示(图1)
值得说明的是,理论成本的概念主要是针对产品成本而言的。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和正确地进行决策,涉及和应用的成本概念是多种多样的,其外延已经超出了产品成本的范围,如可控成本、不可控成本、机会成本等,具体将在本文的后续部分详细阐述。
2、会计制度规范下的核算成本
2.1 核算成本的含义
核算成本是指根据国家统一的财务和会计法规及制度核算出来的,用于编制财务报表和企业内部成本管理的一种实际应用成本。核算成本也称财务成本或制度成本。
2.2 财务会计实务中核算成本的具体内容
在实际工作中,核算成本的具体内容取决于成本核算制度。其关键是解决将成本全部对象化计算产品的全部成本,还是将其按一定的标准分类,部分计入产品成本,部分计入期间费用的问题。就全世界而言,各国财务会计体系中使用的成本核算制度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制造成本、完全成本和变动成本。
⑴ 制造成本
制造成本也称生产成本,是指企业为了生产各种产品(产成品、半成品、劳务等),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直接的和相关的经营支出和耗费,并应从产品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的价值。
制造成本的具体核算内容包括: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和制造费用等。
⑵完全成本
完全成本,也称为全部成本,是指企业一定时期为生产和销售一定数量和种类的产品或劳务所发生的全部耗费。其具体核算内容不仅包括前述(1)的制造成本,还包括期间成本。由于前(1)已经讲述了制造成本,这里我们主要介绍期间成本。
期间成本是指企业在发生的当期,作为该期销售收入的一个扣减项目,全额列入损益表,不随产品物质和价值态流动的成本。具体包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
可见,完全成本法下,制造成本和期间成本均计入产品成本;而制造成本法下,只有制造成本(生产成本)才计入产品成本,期间成本却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不计入产品成本。
⑶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是成本按习性(成本性态)分类的结果之一。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线性变动的成本。例如,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都属于典型的变动成本。具体而言,如何判断一项成本属于变动成本,应当把握其基本特点:①变动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②单位变动成本的不变性。即在相关范围内,单位变动成本并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的影响,而始终保持在某一特定水平上。
在变动成本法下,根据成本习性把企业的全部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两大类后,只将变动生产成本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而剩余部分则作为期间成本计入当期损益。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变动成本法下,把固定制造费用视为“期间成本”全部计入当期损益,这是变动成本法区别于制造成本法、完全成本法的根本特征。
在一定的产品销量和销售价格的条件下,三种不同的成本核算制度,影响产品核算成本的高低,决定财务会计中计算的企业损益,反映企业的财务成果。它不但制约着企业的生存,而且决定着剩余价值m即利润的多少,从而制约着企业再生产扩大的可能性。由此可见,产品成本是企业维持简单再生产的补偿尺度,如果产品的价值不能补偿成本耗费,企业的简单再生产就无法进行。
马克思关于产品成本的论述是对成本经济实质的高度理论概括,这一理论成本是指导成本会计研究的指南;核算成本的确认以理论成本为基础。理论成本不考虑生产经营活动中偶然因素和异常情况的消耗,只对正常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进行货币计量;而核算成本往往受客观条件包括经济工作方针政策和当期生产经营条件变化的影响。因此,在我国会计实务中所应用到的成本概念(核算成本)与理论成本具有一定的差别。如:按照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工业企业应采用制造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我国会计实务将损失性支出,如废品损失、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也计入了成本,以促使企业加强成本核算,减少生产损失。其实,从理论上看,上述的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等损失性支出,并不形成产品价值,它们并不是产品的生产性耗费,而是纯粹的损耗,其经济实质并不属于成本的范围。
3、管理思想演进下的管理成本
管理成本是指用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各种成本的总称,是根据核算成本和其他有关资料进行不同的归类、分析和调整后计算出来的,是对核算成本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管理成本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决策成本(如差别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相关成本、沉没成本和重置成本等)和控制与考核成本(如标准成本、定额成本、责任成本、可控成本、计划成本和可比成本等)两类。但随着管理思想的演化和企业管理要求的提高,管理成本的具体内容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3.1 20世纪20年代以前
早在16世纪的欧洲就出现了成本和成本会计的萌芽,而从学科体系的完整性来看,完整的成本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是形成于十九世纪工业革命之后。工业革命,使生产的基本组织形式发生变革, 生产劳动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产生了现代工厂制度,管理的实践和理论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亚当・斯密、罗伯特・欧文、查尔斯・巴贝奇等都是这个时代管理思想的先驱。
英国成本会计人员对成本计算进行研究,将成本计算与复式簿记结合起来,根据制造业的特点,采用分批法和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等。在这期间,1885年,亨利・梅特卡夫(Henry Metcalfe)出版了《制造成本》,提出了原材料的核算办法及间接费用的四种解决方法,被誉为世界上“第一本成本会计著作” ;1887年,英国电力工程师埃米尔・加克(Emile Garcke)和特许会计师约翰・M・费尔斯(John M.Fells)合著的《工厂会计》,介绍了成本记录和复式簿记的结合方式,被誉为19世纪“最有影响的成本会计著作”。
3.2 20世纪20年代~80年代中期
“科学管理之父”泰罗(Taylor)认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强调生产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发挥工人的劳动潜力。随后,预算制度也随之逐渐完善与系统化。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技术革命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涌现了“行为科学”、“数量管理”、“决策学派”、“权变学派”等多种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为成本会计的扩展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这一时期,成本由过去只重视满足外部财务报表使用者的需要,转为开始重视内部管理决策和控制的需要;由过去只对实际成本的计量,扩展为对实际成本和未来预期成本的计量;由过去只建立单元成本计量模式,扩展为建立多元成本计量模式,满足多用户和多目标的需要。具体表现为变动标准成本、责任成本、质量成本和目标成本的出现相继的探索和运用。
3.3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
近三十年来,信息化社会代替了工业化社会,市场运作模式和管理模式等也随之发生了变革。全面质量管理(TQM)、敏捷制造(AM)、适时制生产系统(JIT)、企业资源计划(ERP)、和供应链管理(SCM)等新的管理技术不断涌现。在新的管理环境下,涌现出了很多新的成本计量方法。具体表现见下表1。
以上兴起的各项新成本理论和方法中,RCA(资源消耗会计)是指将德国GPK( 弹性边际成本法) 有效地应用于美国的A B C( 作业成本法),是世界范围内成本会计整合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我国成本会计理论发展的新趋势。
4、结论与启示
综上所述,基于成本经济实质的视角,我们发现:
⑴成本的经济实质构建了产品的理论成本,但理论成本与核算成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⑵成本的经济实质决定了成本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但成本的经济实质并不就是成本的经济内容。
在商品经济的范畴里,成本的经济实质是不变的,但成本的经济内容却是极富时代气息、随管理思想演进而不断拓展的。成本理论体系应当包括管理成本这一重大主题才是完整的、系统的。
⑶经济理论和管理思想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成本范畴和成本思想也是与时俱进的。
无论是成本理论研究者还是成本会计实务工作者,都应当加强新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的探讨、学习和研究, 丰富成本会计理论和方法,解决成本核算和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因此,研究成本会计问题必须从成本的经济实质出发,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融合经济和管理发展战略,才能从根本上把握和促进成本会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曼昆. 经济学原理. 北京: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张维迎. 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欧阳清, 杨雄胜. 成本会计学[M ]. 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4]冯巧根. 成本会计学[M ].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杨继良. 成本会计的新方法:资源消耗会计概述[ J ].财会通讯, 2005, (4).
[6]林万祥.成本论[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7]今坂朔久(魏显智译).成本的新观念.东亚书局
[8]赵英林.对市场经济下成本的重新思考与认识.会计研究.2000.04
[9]毛洪涛,刘恒.西方经济学成本基本范畴研究.会计研究.2000.10
[10]Benjamin, L. , T. Simon. A Planning and Control Model Based on RCA Principles [ J ]. Cost Management
[11]Clinton, B. D. , D. E. Keys. Resource Consumption Account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Cost Management Systems[ J ]. Focus Magazine, 2002, (5).
[12]Clinton, B. D. , S. A. Webber. RCA at Coplay[ J ].Strategic Finance, 2004, 86 (4)
[13]Merwe, A. V. D. Chapter Zero in Perspective[ J ].Management Accounting Quarterly, 2004, l. 5 (2).
[14]Paul A.Sharman.Bring On German Costing Accounting. Strategic
Finance [J]2003,85(6):30-38.
[15] Zimmerman , J . L.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cost allocations.
Accounting Review , 1979 ; 54 (3) : 504 -521
篇2
[关键词] 价值 使用价值 劳动
一、关于“价值”内涵的演进历程
英国古典经济学主要代表人物配第,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最初基础。配第的关于价值内涵的主要观点有:(1)区分了“自然价格”和“政治价格”,以及“真正的市场价格”。(2)说明了商品价值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3)认识到创造价值的劳动与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有区别,他认为只有生产金银的劳动才真正创造价值,生产其他商品的劳动只是在于生产金银的劳动相交换时,才表现为价值。配第的上述观点是历史上首次比较科学的阐述,这是他的重大贡献,但是他的观点仍然存在着缺点和错误:(1)他没有科学的价值概念,把价值、交换价值和价格混在一起;(2)他没有把劳动价值论的观点始终一贯地坚持下去,他并不理解创造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有时甚至混淆两者;(3)配第没有区分价值和使用价值。
约翰・洛克认为,商品价值取决于供求比例、利率变动只是在影响这个比例时才会影响价值,但不能决定价值。
尼古拉・巴尔本是观点明确的和典型的早期效用价值论者,他认为“一切商品的价值来自商品的用途,没有用的东西是没有价值的。”另外,巴尔本倾向于以供求来说明价值量或价格量。他认为,需求一定时,丰富使商品便宜,稀少使商品昂贵。
詹姆斯・斯图亚特提出了“实际价值”的概念,认为价值取决于一个劳动者在一天、一周、一月平均能够完成的劳动量,这是一个重要的贡献:它指出了价值取决于完成的劳动量与该国平均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他力图区分价值范畴和它的物质内容,提出以“内在价值”指商品中包含的自然物质或原料,以“使用价值”指耗费在商品上的劳动时间,但他未能对其概念范畴加以固定。
斯图亚特对英国古典价值理论的最大贡献,是他关于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的天才猜想。他说:“那种通过自身转移而创造出一般等价物的劳动,我称之为产业。” 这就区分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法国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布阿吉尔贝尔,从社会总供求的角度,论述了劳动价值原理,区分了市场价格和“真正价值”,并试图从市场价格背后找出“真正价值”来,他用个人劳动时间在各个特殊产业部门间分配时所依据的正确比例来决定真正价值,并且把自由竞争说成是造成这种正确的比例的社会过程,并且认为这种正确的比例要由“自然规律”来调节,即市场自由竞争及经济自发变动来调节,而不能由政府的干预来调节。
英国古典经济学主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在价值论上的主要贡献是,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劳动价值论,第一次区分了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提出了二者的不一致性。斯密认为,使用价值是指特定物品的效用,而交换价值则指由于占有某物而具有的对其他物品的购买力。他认为,物品交换价值的大小和使用价值大小无关,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往往具有较小的使用价值,或者没有交换价值;而交换价值很大的东西往往具有极小的使用价值,甚至没有使用价值。总的来说,劳动价值论始终是斯密理论体系的基础,马克思说:“斯密的这种摇摆不定,以及把完全不同的规定混为一谈,并不妨碍他对剩余价值的性质和来源的探讨,因为斯密凡是在发挥他的论点的地方实际上甚至不自觉地坚持了商品交换价值的正确规定,即商品的交换价值决定于商品中包含的已耗费的劳动量或劳动时间。”
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基本是在斯密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批判、继承和发展,他不同意斯密关于财富就是能够得到的权力和支配权力的观点,他认为财富不能按照它所能买到的劳动量来衡量,斯密的财富源泉有片面性。李嘉图提出,作为财富最终源泉的,除劳动之外,还有自然因素,他不同意斯密所说的自然是在农业中起重要作用,而在制造业则起不到什么作用的观点。
李嘉图反对斯密关于价值取决于商品能够买到和支配的劳动量的规定,他也反对斯密把劳动的价值当作始终不变的惟一真实和最终尺度。他认为,决定价值的劳动和劳动的价值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生产商品中消耗的必要劳动量,后者是劳动的报酬即工资,二者不仅性质不同,而且数量不同;李嘉图根本不同意斯密关于商品中包含的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规定不适用于雇佣劳动制度的观点;他始终批判斯密价值决定于收入的错误观念,他认为,生产中的必要劳动量决定商品的价值,这与价值决定以后在如何分配没有关系。李嘉图正确指出,斯密的错误在于把价值决定于劳动的规定的应用只限于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制产生以前的历史阶段,他认为,资本积累和利润的存在,与土地私有制和地租的存在一样,都不妨碍价值规律的作用。
马尔萨斯在价值论上片面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的某些价值观点,反对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观。他继承了斯密购买劳动和收入决定价值的错误观念,认为价值决定于所能换取的劳动量,但有时他有认为,工业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费用决定的。马尔萨斯看到了资本与劳动相交换的性质,但他混淆了劳动与其他商品,也混淆了资本与其他商品。在说明价值决定时,还谈到供求的长期作用。马尔萨斯认为,商品的价值平均说来是由于他们的自然品中所包含的积累的和直接的劳动,加上全部垫支期间的一般利润。商品一般能支配的劳动量,必然可以代表和衡量其中所包含的劳动量和利润。
马尔萨斯就这样把斯密的部分价值观点“统一”在了自己的价值论中。马尔萨斯价值理论主要是一方面说明斯密价值论的混乱,另外,要说明李嘉图耗费劳动决定价值的错误。
詹姆斯・穆勒认为,商品价值有劳动决定。他是这样分析的:价值依存于供求,但最后取决于生产费用,而生产费用是劳动和资本的结合。资本又是蓄积的劳动。于是,价值由劳动决定。
西尼尔认为,价值即财富。它是由生产成本决定的,而成本就是工资和利润。即生产所必要的劳动与节制的总和。西尼尔还认为,财富和价值的源泉就在于三个要素:劳动、节欲和自然力。财富的供给主要就是受这三种要素的制约。但他对这三种要素作了必要的解释。他认为,劳动是劳动者对其享乐、幸福和自由的牺牲。资本被他称为“节欲”,是资本家对自己消费中享乐和满足的牺牲,这是为将来的利益而放弃的眼前的享受。
约翰・穆勒认为,价值论并不是政治经济学的主题。财富的生产与价值无关,只有分配才和价值有关系。在他看来,“价值是一个相对的术语。一件物品的价值,使指它能换取的某一其他物品或一般物品的数量。” 也就是说,一物的价值或交换价值,使指它的一般购买力。
萨伊在价值理论方面,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关于价值的本质。萨伊把生产归结为创造效用,又把效用归结为提供服务。他认为,人们所给与物品的价值,是由物品的用途而产生的。这样,萨伊就把价值归结为效用。萨伊这种看法把斯密以往区分开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又混在一起了。从这方面来说,萨伊的价值属于“效用价值论”。
西斯蒙第在劳动价值论上继承了斯密的观点,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价值是以某种社会观念取代了个人观念;此外,他还以抽象的观念代替了具体的观念。”对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价值量的关系,西斯蒙第继承了法国古典学派的传统,更明确地从社会消费和需求出发,认为,“价值就是人们的需求和生产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对价值的估量是基于被估价的物品的必要劳动劳动量;这并不是现在付出的必要劳动量,而是可能用改进的生产手段,今后要付出的劳动量,这种量虽然难以估计,但总由竞争来决定,是比较固定的。
马克思对西斯蒙第在劳动价值论上的新贡献给予肯定,说“西斯蒙第在同李嘉图的直接论战中,不仅强调指出生产交换价值的劳动的特殊社会性质,而且指出:我们经济进步的特征在于把价值量归结为必要劳动时间,归结于全社会的需要和满足这种需要的劳动量之间的比例。”并指出:“布阿吉尔贝尔认为生产交换价值的劳动被货币弄得虚假了,西斯蒙第不再为这种现象所束缚。”
英国经济学家威廉・福斯特・劳埃德是明确以边际效用来解释商品价值决定的第一人。他对斯密的价值论提出质疑,认为价值就是“对所占有物品的估价”,而这又总是同物品的“特殊效用”有关。所谓“特殊效用”是指人在一定条件下对某种物品效用的主观心理感受。劳埃德还看到了这种“特殊效用”会随着人的欲望不断被满足而递减。
奥地利学派认为,价值是人们对财货效应的主观心理评价,是个人主观心理状态的反应,庞巴维克从需要和需要的被满足出发,认为价值起源于主观效用,即财货满足人的某种需要或欲望的能力或性质。其有无与大小,完全依人的主观评价为转移。门格尔认为,“价值既不是附属于财货之物,也不是财货所应有的属性,更不是它自身可以独立存在的。经济人所支配的财货,对其生命与福利,必具有一定的意义。价值就是经济人对于财货所具有的意义所下的判断。因为它绝不存在于经济人的意识之外。” 庞巴维克认为,“如果我认为我的福利同某一特定财货有关,占有它就能满足某种需要,能给予我一种没有它就得不到的喜悦或愉,或者使我免除一种没有它就必须忍受的痛苦,那么,我将说这一特定财货对我是有价值的。” 总之,奥地利学派认为,价值起源于主观经济。
杰文斯的最后效用程度价值论,认为人对苦乐的估计受苦乐、“强度”、“持续时间”、“确定性”、远近因素的影响,随着持续时间的增加,感觉强度会递减。维克塞尔首先批评了边际效用价值论之外的对价值源泉的各种解释,包括一般的效用论、相对稀少性和效应性相结合的供求论、生产成本论、劳动价值论,以及浦鲁东、巴师夏等人的观点。然后他以自己的方式说明了边际效用价值论。他指出:(1)亚当・斯密以水和钻石为例的“价值悖论”中所说的使用价值不会是全世界所有的水和钻石,也不可能是某一特定单位的水和钻石,否则便会得到物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完全相等的谬论结论。(2)解释物品的交换,必须从使用价值具有可变性为基础,即“同一物品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程度具有不同的效用。”所以相对的使用价值在同一时间对交换双方的这一方或那一方可以分别大于或小于相对的交换价值。(3)在可变的不同程度的使用价值中是能由该商品或该商品一单位在一定情况下将具有的或可以想象具有的最小效用,来决定商品的交换价值,这个效用度就叫商品的边际效用。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论述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马克思认为,价值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只能在商品同商品的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第二,价值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的观点,贯穿于他的全部经济理论中;第三,由于在思想深处马克思认为价值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这就使他的价值理论即劳动价值论站在时代的最高点,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主要集中在他的商品理论和平均利润理论中。这些理论,第一,构建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体系,特别是劳动力商品理论和生产价格理论,克服了古典经济学的局限,把劳动价值论推向新的阶段。第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围绕价值本质理论展开的,反映了价值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或者说,马克思价值马克思认为,决定价值的劳动不是“有用劳动”,而是“人类劳动本身”,“是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等的生产消耗”;它不是“比较复杂的劳动”,而是“简均劳动”,是“每个没有任何专长的普通人的机体平均具有的简单劳动力的耗费”,“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自成的或不如多倍的简单劳动”;从量上看,它不是由“单个劳动力”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不是所有的社会必要劳动量都能形成价值,而是在“社会必要量”的范围内社会必要劳动才能形成价值;不是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决定价值,而是取决于这种劳动能否成为社会总劳动的组成部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价值本质论是毛和皮的关系。劳动价值论之毛附在价值本质论之皮上。价值本质论是马克思价值理论的最高成就,其基本要点可以概括为: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是价值的本质,这一本质通过许多现象表现出来,其中劳动是一因素,非劳动因素也是表现本质的现象。
二、结论
通过上述对价值内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经济思想史上不同的经济学者对价值的内涵的理解存在着重大分歧。但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只有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才能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具有更好的借鉴意义,才能在新形势下更好地贯彻新劳动观,以便激发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分册,人民出版社,1973年中文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中文版,第48页
[3]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亚当 斯密:国富论・上卷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5]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下卷)商务印书馆,1991年中文版
篇3
一、民商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
我国民商法将诚实信用作为基础原则之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的深化,市场经济活动日益频繁,而在进行经济活动时,必须要拥有一个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来作为经济活动的约束。在我国民商法的建设过程中,最早诚实信用原则只是一个简单且模糊的概念,并没有通过实际的法律制度来表现出来。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民商法中诚实信用原则需要具体到实际的法律条例中,从而有效的约束经济活动,才能保证市场经济活动有条不紊的开展。而目前,我国国家政府逐渐加大了对于民商法诚实信用原则的重视,同时也在立法过程中完全贯彻并落实诚实信用原则。在诚实信用原则下,我国市场主体的行为得到了有效的规范,并提高了市场主体的道德意识,避免了一些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事件发生,保护了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活动的稳定。而诚实信用原则在经济活动中的落实一般都体现在交易双方对于合同的遵守,在民商法诚实信用原则下, 交易双方必须严格遵守合同上的约定,不能作出背信弃义的行为,否则就需要承担法律责任。随着我国民商法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学术界对于诚实信用原则的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入,而在研究过程,也诞生了很多对于诚实信用原则内涵的不同解析 。 而认可度最高的,且最具有权威性的则是说,诚实信用原则是用于约束经济活动中各方的行为,以诚实信用作为各方的行事准则。当然在这一基础上,诚实信用原则更加解决了在法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如在民商法中未能明确规定的行为活动,可以通过诚实信用原则来进行科学合理的判决,提高法律判决的公平公正性。
二、诚实信用原则在我国民商法中的缺陷
( 一)内涵不明确
目前,我国民商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并没有得到明确,虽然有关诚实信用原则内涵的研究正在不断的深入,到仍然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目前,我国民商法诚实信用原则内涵的研究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语义说,顾名思义,指的是在民商法诚实信用原则,任何经济活动中的主体都必须遵守诚实信用这一规范,不能以任何形式来进行欺诈或违背合约的行为。
2.条款说。 该学派认为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在于诚实信用本身就是一种法律条例,虽然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法律条例来说太过于模糊和笼统,但在实际法律实践中,却可以用其来解决民商法存在的漏洞和矛盾,并以诚实信用来作为衡量民事活动的依据,从而作出最公平公正的判决 。
3.持有立法者意志说。该学派认为,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在于它本身是用于维护整体市场秩序的,是贴切立法者的意志。
4.双重功能说。该学派认为,诚实信用原则在具备一定刚性的基础上,也具备一定的调节能力,即在法律判决过程中,可以诚实信用原则作为准绳来调节道德以及法律。 总之,上述几种是当前主流的诚实信用原则的研究学派。 虽然这些学派都提出了一些十分具有价值的理论看法,但目前我国民商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仍然没有进行明确。而这一不明确性,必然加大了在实际法律实践运用中的难度,甚至会出现一些矛盾和问题。
( 二)诚实信用序位较低
上文说到,诚实信用原则是民商法的基础原则之一,除了诚实信用原则,还有自愿原则以及公平原则以及等价值穿鉴原则。虽然从理论上出发,诚实信用原则是我国民事立法的最高准则,但在实际的序位中,却并非如此。纵观我国的民商法以及其他民事法律法规,都没有将诚实信用原则作为第一序位,而现有的民法基本原则的排序,诚实信用原则是在最末位置。这样极不符合我国诚实信用原则的理想地位。
( 三)缺乏保障制度
缺乏保障制度具体指的是在法律法规中并没有制定出较为全面的关于诚实信用的下位原则,而下位原则又是诚实信用原则的具体应用,缺乏下位原则必然会使诚实信用原则变得模糊,不利于法律实践。而随着我国民商法的各项法律规定不断完善,诚实信用原则也同样贯穿并落实到很多法律制度中。但实际上,诚实信用原则的贯彻并没有具体到各项法律细节上。这样一来,诚实信用原则的贯彻及落实就缺乏强有力的保障,在很多法律实践中也成为一项空谈。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对经济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目前的逐利风气日益蔓延的背景下,社会上各类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事件层出不穷,不法商家欺骗消费者,向消费者隐瞒商品事实,不仅损害到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有甚者对消费者的人身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同时,在交易过程中,如果交易双方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就必然会造成一方的利益受到损坏,或直接导致交易行为无法正常开展下去,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秩序的稳定带来了很大的消极影响。而上述现阶段的市场现状,都是由于我国尚未行为诚实守信原则的保障制度导致的,法律法规的不具体化为不法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钻法律漏洞的情况需要及时遏制。
三、完善民商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的路径
( 一)明确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
明确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对于诚实信用原则在民商法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上文所述,由于诚实信用原则内涵的不明确,导致在实际法律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的发生,原则内涵的模糊也为实际的司法过程带来一定的困扰。而明确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可加强人们对于诚实信用原则的认知,是原本较为抽象的诚实信用原则更加具象化,有利于法律实践的开展。而诚实守信原则的内涵及概念,在实际法律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人民群众和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通过了解民商法诚实信用原则内涵和概念,可对自身行为进行更好的控制,才能做到知法、懂法,并积极遵守法律制度。而司法者通过了解民商法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和概念,可更加准确的作出司法判决,更加公平公正的分析经济活动主体行为是否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而这些作用,都促就了我国市场秩序的稳定,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而想要明确民商法诚实信用原则,还需要各界共同的努力,改善争议、混乱的局面,针对诚实信用原则实际的应用情况以及法律需要,来对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及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
( 二)提高诚实信用原则的序位
自我国建国以来,法律体系就一直在不断的建设中,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法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并不断的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而在我国中,虽然诚实信用原则拥有法律最高行为准则的这一称号,但其实在实际中,诚实信用原则的地位以及序位并不是很高。在这一现状下,就需要在我国民商法中,赋予诚实信用原则最高的序位,改善过去最低序位的局面,从而避免最低序位下存在的问题。同时,仅仅是赋予最高序位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出台相应的法律规范,明确以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最高行为准则的这一法律规定。
( 三)完善诚实信用体系
想要完善我国民商法中诚实信用原则,还需要不断完善保障体系。首先,把诚实信用原则落到实处,在各项民商法律中做好具体的规定。 按照实际需求,建设好诚实信用原则的下位原则,从而为实际的法律实践带来可靠的依据。其次,建立好相应的社会信用体系,解决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化下存在的矛盾及问题。如消费者和商家的矛盾,商家不允许欺骗消费者或隐瞒商品事实。再如商家和商家之间的矛盾,在逐利的基础上必须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不得违背双方或多方之间的协议及契约。建设好市场信用体系,做好市场信用排查工作,对不诚实、不守信的市场活动主体进行有效的整顿。出台相应的法律制度,尤其是惩戒制度,对违法诚实信用原则的个体或团体进行合理的处罚,从而形成一定的约束力,从而优化市场环境。
( 四)加强诚实信用原则的执行力度
根据上文所述,过去中由于没有明确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及概念,所以在法律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大的测量空间。而这样的问题,会造成诚实信用原则执行力度差的现状。在实际的过程中,并没有较为完善的标准来作为司法活动的依据,同时也没有丰富的经验来作为参考,这就造成了诚实信用原则难执行的局面。而加强诚实信用原则的实行力度,就需要从明确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及概念出发,只有明确了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及概念,才能让司法者更好的进行行为判断,同时作出更加公正的裁决。除了明确内涵及概念,还需要不断的对诚实信用原则的衡量标准进行明确,针对不同市场活动主体存在的差异,制定不同的衡量标准,从而使实际的法律实践拥有完善的参考依据。
( 五)加强信用建设
1.加大法律约束力的发挥。 法律是市场主体保护自己权益的工具,同时也可用于约束、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通过法律,市场主体可以明确的认识到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做了什么事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与后果,只有不断完善法律制度,才能为市场信用建设提供良好的现行条件。
2.而诚实信用原则的遵循者是市场主体,想要加强市场信用建设,还需要不断提高市场主体对于诚实信用原则的认知,培养市场主体良好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政府方面要加强对于诚实信用原则的宣传力度,加强法律普及工作,开展对市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市场主体的觉悟。 同时,政府还需要不断加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同时,市场主体之间也需要进行互相的监督,优化举报渠道,增加诚实信用监管的透明度,加强社会各界对于市场主体诚实信用监管的参与度。
篇4
关键词:城市经济学;公共政策;应用经济学;城市化;经济发展
一、城市经济学的诞生
就历史而言,城市经济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与经济理论从微观经济学到宏观经济学再到中观经济学这一发展历程一脉相承的。1965年美国汤姆逊的《城市经济学导言》问世,标志着城市经济学在美国首先诞生。虽然城市经济学作为中观经济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只是经济学体系中的后来者,但它一经产生就体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和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此后,城市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西方得到较快发展。20世纪80年代,城市经济学在我国兴起和传播,经过20多个年头的风雨历程,城市经济学在我国已经得到长足发展,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二、城市经济学的性质
城市经济学是发展中的经济学。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了一系列实际问题,但传统经济理论面对这些城市问题却束手无策。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在各国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城市不仅是国民经济的支点、区域发展的中心,更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纽带。与此同时,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经济问题也日趋复杂和深化,使得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展到城市化、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区域、城市管理、城市经营、城市文化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
城市经济学是综合性边缘学科。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城市系统,重点是城市经济系统,而城市经济系统是多层次的,它包括微观城市经济系统、宏观城市经济系统和城市经济管理系统,研究对象的多层次性决定了城市经济学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学科,是一门边界宽广的学科。它是把许多的部门经济学应用到城市经济系统之内,并对其内涵和外延加以丰富和发展所形成的综合性学科。
城市经济学是公共经济学。世界范围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使城市公共经济关系显得更为复杂和重要,公共经济对企业经济的促进和制约作用已经日益明显。城市经济学以其独特的视角,“不仅从企业角度出发,而且,更多的是从城市和区域经济整体运行盛壅塑 皇出发研究经济问题。因此,公共部门的投入产出及其政策的研究构成了城市经济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城市经济学重点研究城市公共经济的地位、作用、内容体系,提出调控的方法和公共经济政策,如通过对城市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城市文化设施、公共福利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和住宅建设等问题的研究,为政府配置公共经济资源,提高公共经济效益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因此,城市经济学是完全不同于企业经济学的治市经济学,是市长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是新型管理经济学。城市经济管理是城市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城市经济管理既不等同于以企业为核心的微观经济管理,也不等同于以国民经济管理为内容的宏观经济管理。城市经济管理将微观经济管理和宏观经济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城市管理职能也大大地丰富了传统管理学职能的内涵,所以,城市经济学是新型管理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也是应用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而不是理论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是为了把握城市系统经济运行、经济关系及其规律,并以此来指导城市经济和城市管理的实践。
三、对城市经济学的认识
笔者认为,城市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日趋活跃。我国城市经济学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中观层次和空间范畴上对城市经济问题进行了跨学科、跨部门的综合性研究。研究方式的多样化和研究手段的现代化。近年来,我国的城市经济学研究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出现了“个性化研究”的方式。与“个性化研究”方式相对应的是“群体化的跨空间协作研究”也正在兴起,出现了跨地域乃至跨国界的全球同步合作研究,这与网络化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密不可分。城市经济学研究方式的个性化、多样化,有力地促进了学科发的创新与突破。城市经济研究的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日趋活跃。
我国城市经济学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城市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存在不足,城市经济理论基本观点的表述存在不规范,城市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部分分离。城市经济学研究存在薄弱环节。对城市化问题、城市经营与管理问题的研究存在不足,对城市竞争力问题研究不足。
城市经济学基础研究。一是在重视对特定城市进行实证研究的同时,关注统领全局的城市经济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背景下,对城市化和城市经济运行的规律性研究及城市经济学理论、方法、工具、经济模型的研究。其趋势是完善城市经济学基础理论体系,明确城市经济学的性质、研究对象、范畴、结构等问题,创建相关经济模型,提高研究的规范性和增强其实践的可操作性,规范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规范相关概念的使用。
在完善城市经济学学科体系与内容上,我们应融会多个学科的理论方法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内涵和外延。如可探讨建立科学的城市政治经济学,包括城市及城市区域的生产系上层建筑、社会福利和行政区划等在内的问题,将制度性和社会性因素视为经济分析的内生变量,将所有权的分配、经济组织结构乃至社会政治制度结构都理解为城市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包括城市发展政策、城市产业政策、城市人口政策、城市户籍政策、城市土地政策以及城市社会治理的方针政策等。要加强以生产力为转移的城市化规律的研究、以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据的发展阶段性的研究和国情与地区差异的研究。二是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的具体措施,特别是政府定位及其作用的发挥。
我们要研究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如何抓住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契机,加快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较少关注落后地区的城市化问题,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用城市发展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从宏观的角度看,应加强对不同地区城市规模结构的发展规律、不同地区城市规模效益的发展规律、不同地区区域差别扩大与缩小的发展规律、不同地区大城市化与城镇化的研究和不同地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规律等问题的研究。五是城市化的比较研究。如发达国家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可资借鉴;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做法和经验也极具参考价值。
城市化不单单是一个经济过程,也是一个国民生活方式转变、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有必要加强城市化对国民生活观念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的研究。七是城市建设的规划研究。应加强城市建设创新性与国际性关系的研究;加强民间建筑与公共建筑协调性的研究;加强城市建设方法论的研究以及城市规划法制性与指导性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
笔者认为,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管理问题研究可罗列以下三点:
一是,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中政府的职能与定位。这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首要和基本问题,相关的研究已有很多,但还不够清晰明确,指导实践的能力也不足,研究工作仍需加强。
二是,城市经营与管理过程中“三个效益”的统一问题。下一步的相关研究将集中在确立实现“三个效益”统一的原则和相应机制的形成与完善上。
三是,城市发展中的文化传承与保护。在追求所谓“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从经济学角度确立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机制,平衡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的矛盾。
四是,城市文化与城市文明的建设。研究精神文明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探索政治文明的推进措施;建树“伦理经济”和“道德经济”的产业文化观念;剖析城市环境的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科学制定城市文化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发展城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新途径。
篇5
1.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性方面,旅游经济作为一类新型产业在长期的发展中,其作用日益显现出来。另外在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旅游经济的低成本与高效益也逐渐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旅游业作为一项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地区就业人数的增加,繁荣了地区劳动力市场及区域经济的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状况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成本与效益具有重要的关系,地区资源、经济结构、地理区域位置等都是影响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旅游业自身的发展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同时带动区域经济的繁荣,进而促进区域社会环境、文化、思想政治等方面的改变。旅游经济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强相关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旅游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必须要做到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才能充分保证旅游经济及区域经济的持续性发展。
2.旅游经济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2.1对城市产业发展的影响。(1)旅游经济的发展会带动第三产业的极大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不断扩大带动了极大的就业率,因此对城市产业结构布局造成一定的影响,第三产业的扩大无疑造成第二产业的相对缩水,城市产业结构出现一定的偏移,导致城市产业的局部性调整。(2)旅游经济本身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大,产业发展对旅游业的依赖很大程度上导致城市经济结构的单一化发展,另外一旦出现外在环境的变化,旅游业本身也很难承受压力,最终导致自身产业萎缩。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其发展状况如何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第二产业的发展,比如游客的增加导致的物价上涨以及供需不均衡等,在影响第二产业产品生产的同时,还会影响到居民的生活。
因此针对这种状况,需要充分重视旅游资源的完善,带动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的同时,还要保证外在环境的稳定性,建立以旅游业为基础的综合经济框架,平衡不同产业之间的发展脉络,进而有方向的扩大旅游经济份额,建设可持续性的城市产业结构。
2.2对城市经济结构的影响。旅游经济对城市经济的结构的影响主要受经济发展程度的限定,区域经济发展程度高,则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会比较高,相对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来讲,对自然环境的改造程度相对较高,某种程度上会导致旅游资源的缺乏。旅游经济对此类城市经济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旅游业对交通、产品制造、酒店旅游、都市消费等方面的影响。比如深圳、上海这类城市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结构复杂,受旅游业的发展,导致城市内部形成了一系列与旅游相结合的产业及部门,经济增长来源渠道广泛,经济结构日益呈现立体化的发展趋势。这类城市在其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在当地经济结构现状的基础上,合理的配置土地与资金,将旅游业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同时还需要不断完善区域内交通、经济、贸易等的发展,推动城市本身产业及布局的发展,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建设多种人造景观,以弥补城市的不足,进而完善城市传统经济结构,突出城市的整体性发展与城市内涵。
2.3对城市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影响。旅游经济对城市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影响非常大,一方面充分利用城市的旅游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充分推动人造景观的发展,在推动城市经济持续进步与繁荣的同时,还能改善城市环境,真正实现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增长。旅游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还会带动城市相关行业的发展与进步,比如餐饮、交通、住宿、产品生产与消费等,另外旅游业本身是一种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因此其快速发展还能带动很大一批剩余劳动力就业,这部分群体的就业有效缓解了城市内部的社会矛盾,推动了城市的和谐发展。
3.旅游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
旅游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发展要与城市的自身特征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协调好旅游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发展。
3.1资源型城市。(1)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要对目前已有的各类旅游资源加以充分利用,进而对该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带动作用。(2)建立的结构经济应该是基于旅游业而进行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扩大旅游经济的作用,并且要做到有步骤、有方向并且循序渐进地进行,要对旅游经济的目标进行明确,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国民。(3)将可持续观念深入城市建设和发展旅游经济的过程中,确保环保型旅游的建立。在一定范围内,尽可能地降低外界对生态产生的干扰,从而留下一定的空间来给生态进行充分的自我恢复。有些地区存在的旅游资源以历史文化为主要特色,所以在保护区域文化方面要予以充分尊重。
3.2经济型城市。(1)对自然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遗迹等要给予充分的保护。(2)对于城市的外形建设,要重视其整体化效果,对于一些具有代表性和标志性的建筑需要多投入建设。人造旅游景观也要多投入建设以便使旅游景观更加丰富多彩,进而对城市的旅游内涵进行充实。(3)在城市周边将主题游乐园和游乐园等场所合理兴建起来。(4)促进旅游商品建设的大力发展。
3.3混合型城市。(1)有计划的发展旅游经济。作为国民经济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旅游业的发展一定要结合好其它各部门的发展,相互协调好工作,要不然就会对国民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造成制约。(2)匹配好旅游业与城市经济的发展的条件。就旅游业自身来看,这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经济体系。食、宿、购等成为旅游业的辅助行业,而且基于这些行业旅游业才能获得生存发展,所以,旅游业的发展必须要将这些辅产业建立起来并加以完善,从而做到符合城市经济的实力。(3)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这不但是为了与经济发展相适合,而且能够更好地保护资源。要求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这样在行业发展过程中就会收获更好的经济效益。(4)加强环境保护。旅游业最关键的环节就是环保工作。在发展旅游的同时一定要重视环境保护,二者应该做到相互促进。
篇6
促进城市品牌建设,要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既注重城市品牌的选择与定位,也注重城市品牌的可持续发展。国内学术界真正展开城市品牌的研究工作尚不足10年,还需要更多的力量补充进去,而当今中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向我们提出了要求。中国城市经济学会把城市品牌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我们的关注点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建设城市品牌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改革开放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城市化进程和城镇的发展。据统计,到201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接近50%,到2025年中国城市将达到1000个以上。加速城市化的进程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这就决定了城市化进程是城市实现品牌化的加速器,这是构成城市品牌的社会基础和外部条件。
继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快速发展后,一批二线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正在崛起,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日益体现。无论今天和未来,城市作为国家经济增长的重心和基点,城市发展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国家的财富积累和国家未来的经济增长。在这样的契机下,许多城市推出了通过城市品牌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策略和纲要,顺应了城市经济发展的趋势。
第二,塑造城市品牌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需要。
中国社会科学院每年要城市竞争力评估报告。那么怎么来理解城市竞争力呢?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而在市场经济中,品牌的影响意义深远,没有品牌就没有竞争力。城市竞争无处不在,战略性的城市品牌运营逐步成为城市竞争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城市要构筑其核心竞争力,需要强化特色品牌的优势、冲击力和占有率,这是任重道远的工作,但是需要我们从现在开始踏实努力。据了解,有些具有超前意识的城市已经设置了品牌办公室,而这些城市的品牌建设确实做得非常到位,比如说杭州市。
第三,城市品牌是建设现代城市文明的需要。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城市伴随人类文明与进步不断发展。而城市品牌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文化积累的成果。我们特别不愿意把城市简单比喻为钢筋水泥的堆砌物,它应当是外部环境与文化的绝对统一。城市品牌可以提升市民的自豪感、认同感,推动城市文明的发展。同时良好的城市品牌能吸引更多投资者和人才的关注,良好的城市品牌形象有利于开展对外的交流和合作。是城市品牌这个载体让人类聚集的地方更加美好、更加多彩,居民由此而产生归属感、幸福感。
篇7
关键词:生态城市;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升级
我国的生态城市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城市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与生态城市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杨志峰等认为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公平、繁荣、自然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性,并促使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稳定、协调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
1 生态城市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1.1 生态城市建设表面化现象严重
由于受思想观念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城市政府往往强调生态城市的表面层次,即城市外在环境的改善,在一些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盲目仿照西方发达国家生态城市的建设模式,建成一批与当地自然、人文环境不相符的人文景观,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一些城市为达到生态城市建设的外在化指标,将生态城市建设停留在城市景观生态化的层次上,单纯依靠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等方式建设生态城市,显然无法真正实现生态城市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
1.2 生态意识普及推广不足
现阶段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存在上热下冷的现象,对于生态城市相关规划的落实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往往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口号响亮,但却没有具体实施的时间框架和建设指南,生态意识在全社会普及推广的力度不够,缺少必要的实施规划及细则,来指导城市建设和配合生态化发展。城市居民生态城市理念欠缺,环境保护意识淡漠,在建设过程中群众参与力度不足,生态城市建设延续性不够,没有建立良好、完善的生态城市建设公众参与机制。由于生态城市建设水平难以定量化表征,使得人们对生态城市经济高效、环境宜人、社会和谐的特点没有清晰的认识。
1.3 城市政府对生态城市建设管理缺乏力度
由于管理机制不健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关系难以协调,城市政府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政策引导和组织协调力度薄弱,各相关部门协作能力不足,信息共享力度不够,信息资源分散在各个部门,使得城市政府无法完成对生态城市的整体协调调度,工作效率较低。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虽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生态城市的建设向良性发展,但整体来看,我国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管理保障体系仍不完善,对于与生态城市建设有关的法律问题研究较少,相关法律、政策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对生态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不足。
1.4生态城市内部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
我国的产业结构布局相对落后,整体来看还属于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能耗大、污染重的产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基础设施薄弱,第三产业滞后等问题突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日趋严峻,城市发展和城市资源承载力之间的矛盾突出。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经济发展不协调,大量企业存在工艺落后、设备陈旧、浪费严重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城市及其周边的环境、资源质量。高技术产业在我国是资源密集度较高、知识密集度和附加值较低的产业。信息技术的高技术产业,基本上是一个缺乏技术含量的组装产业。核心技术、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在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对绿色gdp评价指标的认识存在偏差,重视程度不够,一味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城市的经济高效性优势不明显。我国生态失衡、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是我国产业结构低度化、增长方式粗放导致的必然结果。我国产业结构低度化的特征突出,经济增长对资源消耗的依赖程度高,在这样的产业结构下维持经济快速增长,必然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后果。
1.5 生态城市规划不合理
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可实施和可操作性不足,往往仅是打着生态城市的旗号,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现象严重,使城市的生态建设与城市自身基础设施建设脱节。生态城市的空间规划不合理,对城市的扩张和城市自身结构优化方面存在局限性,不注意开放空间的利用和保护,使城市开放空间日益减少,生态质量随之下降;交通组织形式混乱,公共交通系统不发达;土地集约利用能力不足,盲目扩张城市用地范围,土地浪费现象严重,直接影响到生态城市的建设进程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6 缺乏科学的生态城市评价标准
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生态城市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使得生态城市的建设缺乏必要的指导原则以及建设过程中对原有生态结构的维护规则。单纯重视城市绿地面积指标的完成和生态景观的建设,城市绿化没有为城市生态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没有将生态城市的内涵融入到城市的复合生态系统之中,淡化了生态资源培植,考虑经济建设过多,考虑生态资源再造少,其综合效益较低。
2 解决问题的对策
(1)实现“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
“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是生态城市区别于传统城市的主要特征,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谐的社会运行为经济的长效发展创造了条件,高效的经济运行为居民财富的积累奠定了基础,而生态的良性循环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前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三者又常常表现出矛盾性,城市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系统,“社会、经济、生态”是共生的客观存在,但“和谐、高效、良性循环”的目标没有相应的基础和条件却难以共存。城市经济学应在区分城市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在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城市社会内部关系协调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与条件。
(2)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
城市的空间结构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关系到城市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有的城市经济学理论认为,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大致可分为同心圆型及其轴向结构、放射扇形和多中心型等变形形式,其中同心圆模式是城市形成的基本结构。然而生态城市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城市地理空间概念上,它区别于传统城市独立于周边乡村的特点,是一种城乡融合的城市化区域,因而在空间特征上,生态城市必然会与传统的城市有所不同。城市经济学应该在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上,研究适应于生态城市特点的空间结构演化及城市土地利用规律,找到最适合生态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模式。
(3)要素禀赋与生态城市建设的途径选择。
要素禀赋是城市在特定的区位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城市是区域空间上多种要素大规模聚集的结果。在长期的建设发展中,城市已经形成了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目标的相对完备的要素构成及资源配置方式。然而,生态城市作为新兴的城市形态,需要充分考虑环境、社会、经济等众多方面的生态化要求,根据自然条件、区位条件、资源条件、人文条件等要素禀赋的不同,选择适宜的建设途径与方式。城市经济学研究应能揭示要素禀赋与生态城市建设途径选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路径选择判定标准。
(4)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规律。
城市经济是在密集的地理空间范围内的开放性经济,它不是封闭的,因而城市经济的运行需要依靠外部环境。生态城市打破了传统城市的地域界限,将城市与乡村融合到了城镇化区域之中,具有更广阔的经济运行环境。因而,城市经济学应该研究生态城市的经济构成,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所遵循的特有规律,已有的传统城市经济运行规律有哪些可以运用到生态城市的发展之中,现有的经济运行规律怎样指导生态化的经济运行,如何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等问题,尤其应该特别关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运行规律。
(5)生态城市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决定了其产业结构不同于以非农经济为特征的传统城市,将是一、二、三次产业相互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新模式。又由生态城市复合式生态系统的特点所决定,其集约内涵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将与传统城市的粗放外延式模式不同。因而,应研究符合生态城市内涵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包含第一产业在内的新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发展问题、满足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城市产业结构的构建问题、城市三次产业布局的合理分配问题、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效益二者之间关系的问题、如何促进传统工业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及第三产业转型的问题等。应特别关注对生态城市区域产业传导机制的研究,探索如何形成具有生态、经济、高效的产业链,在城乡一体化条件下发挥生态城市产业的带动机制,加快生态产业的发展。
(6)生态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与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是否有效的依据,对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的优化具有引导作用。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有其特有的规律,应该构建不同于传统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应从生态城市自身经济运行特点着手,重点研究生态城市经济运行的特殊性、生态城市经济运行过程中各部门的协调方式和责任分工、进行生态城市发展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等问题。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目标,充分考虑节能、降耗、环保等内容构建适宜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
(7)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
城市和区域是密不可分的。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两者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城市及区域间不断地在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生态城市的建设特别要强调城市间、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协调发展。
3 生态城市建设的重心和方向
(1)产业是现代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城市发展的动力。
产业的发展状况不仅直接决定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对城市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根据我国目前的产业发展模式,必然造成大量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改善产业发展模式,使产业发展“生态化”,是我国实现生态城市的必要条件和核心内容。或者说,只有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在发展循环经济的框架中继续优化产业结构,才能为生态城市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发展生态工业是生态建设的重点,而循环经济是生态工业的发展方向。因此,在产业方向上,要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原则;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推行清洁生产和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单位经济产出的废物排放量,实现达标排放。应把生态环境优化作为衡量工业发展质量的基本标准,并把产品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损害程度降至最低。同时,多层次利用“废弃物”,把经济生活中传统的侧重污染的末端治理转变为生产全过程控制的污染防止,即实现清洁生产。在管理上,将不同部门和地区之间的资源开发、加工、流通、消费和废弃物再生过程进行系统组合,优化系统结构和资源利用的生态效率。
把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作为推进我国环保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力图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环保战略的总思路。
(2)生态建筑是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
生态建筑体现了以人和自然为本的生态观,是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的结点。它是由自然基础设施、生态代谢设施、人工设施(和人类生态服务体系,通过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经济过程和人文过程及其相互关系耦合而成的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人居生态系统。生态建筑是解决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污染和健康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关键因素。
(3)发展生态服务业是生态建设的保障。
所谓“生态服务业”也可称为“生态第三产业”,也就是指第三产业的生态化。生态城市必须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因为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形成完备的功能组合。如商业、交通通讯等流通部门保证了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正常运转,是城市经济生态系统运行的动力,同时也对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构成重要影响。交通的密集和拥堵会加剧城市环境污染(主要是大气污染),饮食服务业造成的油烟及消费过程中严重浪费现象等也会造成城市环境污染。在重视实体生态产业发展同时,要重视城市生态服务管理和生态文化建设,通过加强环境公益建设为生态城市建设奠定服务基础,通过新型社区和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人的素质、技能和生态意识。
(4)绿色消费是生态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环节。
消费是实现生态循环的重要环节,它和社会生产之间存在促进和制约关系。因此,在生态城市建设中,要实现消费方式的转变:一是要引导消费者向无污染、无公害、有助于身体健康的“绿色消费”方向发展;二是在消费的同时就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对垃圾进行有效的处置,提倡“绿色生活”;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提倡“绿色家园”;四是提倡适度消费,实现可持续消费。
4 选择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
经济发展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始终是人类社会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二者的关系从“经济优先发
展、先污染后治理”发展到“清洁生产,污染零排放”,又发展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城市发展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城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这种背景下,结合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要求,各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将经历一次大的调整。而基于生态优先原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缓解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出路;是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是顺应知识经济潮流,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4.1 国内外不同经济发展模式比较
西方的工业化是20世纪主导生产模式,以不可再生的石油作为能源。“石油经济”倾向于集中趋势、规模化生产,生态压力超过生态承载力,带来环境负效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采取了自主创新为主,日本采取了模仿创新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不同的经济发展结果。东亚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形式多样各具独色的经济发展模式。但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类型:(1)新加坡、南韩、我国台湾、我国香港新兴工业化经济体(anies~4)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2)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东盟三国(asean-3)外扩内联综合型经济发展模式;(3)菲律宾拉美型二元断裂性经济发展模式;(4)处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中国、越南社会主义过渡型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煤炭经济”,与人民群众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之间的矛盾很大。因此,在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生态保护中应采取有力的对策与措施:倡导节能型经济,加速再生能源对石油的替代。循环再生产模式与节耗经济应成为追求目标,把前向关联产业废物作为后向原料资源,使有害物质的排放减少到最低程度。目前,我国大中城市需要实现从粗放型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发展模式的转变。
4.2 循环经济模式
生态城市的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它是仿照生态体系中的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的机制,将现行的“资源一产品一废物排放”开环式经济流程转化为“资源一产品一再资源化”的闭环式经济流程,实现资源的减量化、废物的资源化,使园区经济和环境同时优化。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的必然选择。这首先需要在城镇体系规划上、在产业布局上,把相互之间有较强“食物
链”关系的各产业主体放在一个园区内,并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产业生态园区。这既可大大节省建设投资,又可以有效地利用废物,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
4.3 面向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主题,其实质是以人为中心,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面向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要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础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生态型工业园区。具体设计需要遵循四化原则,即工业园区化、园区循环化、产业知识化、企业清洁化。
参考文献
[1]赵清,张珞平,陈宗团,等生态城市理论研究述评[j].生态经济,2007,(5):155-1591.
[2]王莉基于循环经济理念下的陕西生态城市建设[j].商业研究,2007,(2):21-231.
[3]黄肇义杨东援1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2001,25,(1):59-661.
[4]宋永昌城市生态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王如松生态安全•生态经济•生态城市[j].学术月刊,2007,(7):5-111.
[6]王发曾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时代意义、科学理念和准则[j].地理科学进展,2006,25,(2):17-251.
[7]国家发改委1“十一五”能源发展规划[r]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2007,(4).
[8]李赶顺,张玉柯,等.循环经济与和谐生态城市[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9]鞠美庭,王勇,孟伟庆,等.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7):8.
篇8
关键词:现代化 城市现代化 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现代化的内涵
受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国外部分学者曾将现代化等同于西化、欧化或资本主义化,将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概括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但这些定义显然掩盖了现代化的深层内蕴和本质特征。随着现代化研究的逐步深入,不同领域的学者分别从经济、政治、社会、技术、思想和文化等多维视角对现代化的内涵进行界定,但仍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我国现代化理论家罗荣渠认为,广义的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狭义的现代化则指落后的国家采取高效率的途径,通过有计划的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技术,带动广泛的社会改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文蕈(2007)将城市现代化界定为在城市化的基础上,城市各个方面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转变过程,具有时序性、动态性和阶段性特征;耿建敏等(2007)也强调城市现代化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但主要是强调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结构变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城市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尚瑞(2010)则从城市管理的角度对现代化进行界定,认为城市现代化就是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方法管理城市,通过管理实现城市各个方面及城市整体素质的现代化。学者们针对城市现代化内涵的界定各有侧重,但均强调了社会的全面发展。
本文认为城市现代化是指利用各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科学技术实现城市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推动城市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其内涵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城市现代化具有动态连续性。新事物的产生不断地代替旧事物,社会在这种新旧交替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不断进行着量的积累并最终实现质的飞跃,从而形成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这种阶段性并不是间断跳跃,而是循序渐进的;第二,城市现代化具有全面性。城市是由不同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只有各部分协同发展才能促进城市的整体发展,片面强调其中某一方面,将对城市的整体机能产生影响,从而无法实现城市的最终发展;第三,城市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人是最根本的动力,城市各方面的发展都是由人来推进的,人是城市的主体,城市发展的最终受益者也是人,城市现代化建设最终应落脚于人。
城市现代化评价维度的确定
城市现代化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含了构成城市有机体所有子系统的现代化,国内部分学者针对城市现代化的评价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但鲜有研究基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细分城市现代化的评价指标。因此,本文对国内城市现代化评价方面较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见表1),并深入分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的城市现代化条目特征,为确定城市现代化评价维度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从城市发展的特征表现及其推动因素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城市现代化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城市经济现代化
广义的经济现代化指人类社会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再到知识经济的革命性变迁和整体发展过程;狭义的经济现代化指近代以来经济总量不断增长和演化的过程(张慧仁,2004)。经济的发展为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持,是城市社会活动顺利开展的物质保障。
(二)城市社会发展现代化
城市社会发展的关键在于缓解社会差距,保障居民安居乐业,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一个公平、团结和井然有序的发展环境。具体体现为国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和民主法制的健全等。
(三)城市居民现代化
城市居民的现代化是居民全面发展的一种状态,体现了居民为适应社会实践发展需要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与居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密切相关,包括居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等。
(四)城市文化现代化
文化体现了一种价值,是社会发展的提炼和结晶,贯穿于整个人类活动过程。城市文化的现代化建设对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加快现代化进程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五)城市生态环境现代化
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为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而建造的人工生态系统,具有鲜明的人工痕迹。这一特征决定了城市生态环境缺乏自然生态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因此,加大环境建设和保护力度是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现代化的必要措施。
(六)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
城市基础设施旨在为城市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能源、交通和邮电通信等特定服务,是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基础,能源的充足、交通的便利以及信息传递的快捷等能够为城市活动的高效开展提供保障。
城市现代化评价指标的甄选
本文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基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0)》中150个统计条目,遵循客观性、可持续性、可操作性、国际性和时代性等原则,分别确定了6个评价维度的城市现代化评价指标,具体分析如下:
(一)城市经济现代化评价指标
篇9
【关键词】现代港口物流;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作用;影响研究
一、现代港口物流概述
(1)现代港口物流的概念。对于现代港口物流概念的理解,随其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发展。现在可这样理解:现代港口物流是指港口中心城市利用其自身的港口资源优势,突出港口集货、存货、配货特长,以临港产业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化港口资源整合为目标,强化其对港口周边地区物流活动的轴射能力,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特点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2)港口物流活动的发展阶段。港口发展经历了三代港的发展阶段:第一代港口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前,其定位为纯粹的“运输中心”,港口物流功能主要是提供船舶停靠、货物装卸、转运和仓储等服务。第二代港口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之间,其定位为“运输中心+服务中心”,形成了以集装箱运输为中心,出现了临港产业群,增加了港口物流增值服务功能。第三代港口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其定位为“现代综合物流中心”,即以信息技术为服务手段,集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流为一体的现代港口综合物流业。
二、海口港港口物流的现状
1.海口港港口资源。(1)岸线资源。西起澄迈湾的玉苞角,东至铺前湾的北港岛,岸线总长约82公里,规划为8个岸段、5种岸线功能。即马村岸段、盈滨至天尾角岸段、海口湾西岸段、海口湾东岸段、铺前湾西岸段、白沙门岸段、塔市西至北港岛岸段等8个岸段;港口岸线、旅游岸线、城市生活和自然生态岸线、城市建设岸线、备用港口岸线等5种岸线。(2)航道资源。海口港共有四条航道,即秀英港、新海港、海甸港和马村港航道。其中马村港区航道为天然航道,其余皆为人工单向航道。由于受到海口湾淤积的影响,秀英港区和海甸港区人工航道需常年疏浚。
2.海口港物流基础设施。(1)海口港码头泊位。海口港码头泊位现状为:秀英港区泊位25个,其中深水泊位6个;海甸港区泊位46个;新海港区泊位3个;马村港区泊数8个。(2)港口设备设施。海口港现拥有各类装卸机械180台。码头仓储堆场能力为海口港仓库27间共7.39万平方米,堆场12.85万平方米。
三、海口港口物流与现代港口物流存在的差距
现代港口物流主要体现在第三代、第四代港口的发展上。而海口港口物流还处于第二代港口的发展阶段,与现代港口物流存在着一定的差距。(1)海口港港口产业优势不突出,不能满足现代城市经济发展的要求。海口港作为海口市中心港区,仍处于二代港发展时期,不能较好的发挥其优势。主要表现为港口物流功能单一,泊位等级低,专业化泊位缺乏,港口物流服务能力相对较低,欠缺现代物流的基本功能,跟现代物流差距明显,不能很好的突出其传统产业优势,从而无法满足海口现代城市经济发展的要求,从而成为海口城市经济发展的瓶颈。(2)港城发展不协调,矛盾较为突出。港城不能协调发展的矛盾主要表现为:一是目前海口港的生产活动主要集中在秀英港区,而秀英港区位于海口外滩的范围之内,地处中心城区。随着海口城市经济的发展,港口与城市在土地利用、货物集疏运方面的矛盾表现得较为突出,从而影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二是港城在环境功能上不能协调发展。秀英港区位于中心城区,但港区在船舶装卸作业及车辆集疏运生产过程,必然会对海口城市环境造成影响,这与把海口城市建设成为热带滨海旅游休闭胜地的定位很不协调,限制海口城市休闲旅游的发展。
四、现代港口物流条件下海口城市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临港工业服务业尚未形成规模,影响城市经济发展。海口临港工业主要集中在海口三区,即保税区、高新区、金盘工业区,其工业产值占海口市的40%左右。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海口市临港工业存在总体上发展程度不高、产业聚集规模不够,科技含量和研发能力不足,产业布局和功能分区规划程度较低,相关软硬件的建设滞后等问题,制约着海口城市经济发展。
(2)港区分离,难以促进现代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当前制约海口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港区分离,即港口—保税区分离,不能联动发展,使保税区的出口加工、转口贸易和保税仓储等功能不能以港口为依托,充分发挥出来,难以为城市经济发展服务。同时,港口也难以利用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利用保税区的加工贸易功能,促进和支持现代港口物流的发展,这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港口城市经济做大做强。
(3)海口城市经济区位定位内涵不足,使城市经济发展规模得不到扩大发展。
五、现代港口物流条件下海口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
(1)整合港口资源,发展现代港口物流,建立信息港的发展战略。在发展现代港口物流的条件下,必须整合海口港港口资源,建立现代港口集群,对港口以及临港产业实施差别化发展战略。海口港建设现代港口物流还处于初始阶段,缺乏信息管理能力。为了配合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发展战略,应向国内外第三代港口学习,借鉴其服务城市经济建设的经验,加快信息化建设,在现代港口物流生产活动中推广应用EDI系统技术,构建联通国内外信息网络,配置信息技术设备,提高海口港口物流信息化水平,以满足现代港口物流服务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2)实行港口与城市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港口与城市经济一体化发展是国际港口城市经济发展的主流方向,也是海口实行港城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方向。首先要充分利用海口的港口资源优势,把海口港建设成为信息化枢纽港。其次要坚持以港兴市,以市兴港,积极发展临港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由于现代港口物流所具有的运输服务功能、水运规模的经济性、商贸服务功能以及信息服务功能等,使临港工业区成为跨国公司首选的理想制造业基地,成为现代工业的最佳聚集区域,形成产业聚集,出现产业集群,从而促进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市经济走“港兴城兴”的港城一体化发展道路。
(3)建设现代物流园区,提供现代物流服务的发展战略。一是实施“区港联动”,建立国际保税物流园区。目前制约海口现代港口物流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没有建立国际保税物流园区,港区分离。港口难以利用保税物流园区的政策优势,促进港口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从而制约着港口物流的发展。因此,要实施“区港联动”,就要在港口区域内建设国际保税物流园区,把保税物流园区在税收、海关监管等方面的优势与港口物流在运输、商贸、信息等方面的优势相结合,促进港口物流、保税物流园区、城市经济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二是建立自由贸易区,带动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建设保税物流园区,由此向自由贸易区转型已成为国际城市经济发展的新趋势。首先,保税物流园区可试点自由贸易区政策。海口保税区已难以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必须将现代港口物流与自由贸易区功能相结合,设立国际保税物流园区,实行自由贸易区的优惠政策,实施“免征、免税、保税”政策,进行“境内关外”运作模式,拓展自由贸易区商贸、中转、加工功能,更好地促进海口市城市经济的发展。其次,以建设国际旅游岛为契机,奠定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基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实行“免签证、零关税、放航权”为特点的旅游开放政策。海口市可借助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政策,不断推进自由贸易、自由投资、自由旅游购物等进程,以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永建.现代港口与城市发展——以广州为例:[博士学位论文].广州:中山大学人文地理学系
[2]史国光.港口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港口经济.2002,2:36~37
[3]郭信昌,刘庆珠.入世后的港口经济.港口经济.2002.1:13~15
篇10
一、城市化经济的相关概述
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化经济占据着核心地位,同时城市化的经济运行状态的好坏会给城市经济的实际运行状况带来一定的影响。为此,为了能够保证城市化经济的更好运行,便需要充分了解城市化经济的内涵以及运行状态。
(一)城市化经济的内涵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经济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城市是城市化经济的重要空间载体,城市化是根本的动力所在。如今,在我国城市化功能发展期间,城市化经济表现为人口向城市流动期间所产生的不同的社会行为,加之社会各种行为给城市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发展效应。立足于本质,城市化的经济内涵已经实现了城市“化”的经济,并且分别从“城”和“市”这两个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所谓“城”主要指负载城市基本功能的具有非农业性质的用地,同时也是非农人口生活所需要的资本化土地。“城”的经济运行主要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与城市土地经济相关的一种运行活动,在这之中也包括不同类型的土地地租和土地的选择以及利用情况,这些会给城市化经济的运行效率带来极大的影响;另外一种运行活动为市政经济,该部分的作用在于利用公共服务,满足人们在生产与生活方面的需求。[1]这与齐昕在《城市化经济运行中的金融经济力研究》一文中的观点有相似之处。“城”的需求不仅包括人们对生产方面所提出的需求,还包括生活性需求与投机性的需求等;而“城”的土地供给一般包括两个部分,即土地资源与土地负载物。“城”的均衡状态便是能够有效实现“城”的需求和供给之间平衡的目标。
“市”主要指买卖市场或者交易的中心,立足于不同的方面,“市”的经济运行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站在经济流量的角度,“市”的经济运行主要为财富生产、收入配置以及资金循环;立足于市场主体行为角度进行分析,“市”经济运行主要体现为生产者、生产行为以及投资行为等各个方面。“市”的均衡状态实现主要为“市”的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平衡。
(二)城市化经济运行状态
城市化经济运行状态主要有“城”的经济运行状态和“市”的经济运行状态两个方面,只有确保两者之间保持均衡的状态,才能够达到城市化经济运行均衡态的目标。城市化经济均衡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方面为“城”经济运行在空间维度中表现的均衡态,另一方面为“市”经济运行在空间维度中表现的均衡状态。在经济运行均衡状态下,非均衡状态主要表现为有“城”无“市”以及有“市”无“城”的状态。在城市化经济运行中,非均衡态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为可持续型,另一种为不可持续型非均衡。其中可持续型非均衡主要指将非均衡限制到适当的范围之内,并且确保不会给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大幅度的负面影响;不可持续型非均衡代表非均衡已经超越了一定的限制,并且出现了一定的异化情况。如果城市化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不可持续型非均衡形态,则需要将金融经济力作为重要的调节方式,[2]让城市化经济运行能够转变成可持续型的非均衡状态,从而确保最终达到均衡态的目标,能够更好地保障城市经济和城市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化经济运行中调节金融经济力的措施探究
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化经济的更好运行与城市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城市化经济运行中,调节金融经济力的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重要方面:
(一)需要进一步强化城市地租调节能动力
对于金融经济力而言,城市地租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地租会给城市化经济的运行带来一定的影响。城市化经济运行期间,城市地租的作用在于恰当的调节城市化经济运行均衡状态,使其能够从短期平衡转变成稳健均衡的状态。因此,城市化经济运行期间,需要给予城市金融市场高度重视,尤其在房地产市场建设方面,需要确保为金融市场创建更好的条件,从而将城市化金融经济的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例如,在完善土地市场自由流转机制方面,[3]这与王健在《城市化经济运行中的金融经济力研究》一文中的观点有相似之处。城市化经济运行状态处于非均衡状态的背景之下,需要利用资本市场交易使储蓄投资化能更加顺畅地转化。
(二)确保金融经济力传导优势的发挥
在城市化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经济力是其调节的基本手段。金融经济力的功能包括共享与普惠两个重要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功能能够有效地缓解城市中存在的非包容矛盾,从而能够实现城市化经济在均衡基础之上,最终实现城市经济发展的包容性目标,并且实现金融经济力对城市化经济运行调节路径优化的目标等。立足于城市生产方面,社会中的各个利益主体在金融资源掌握和使用期间,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平等性,[4]并且在掌握金融资源的基础之上,能够充分地掌握和实现生产的进一步发展的目标,最终使主体财富能够进一步的增长。如果从消费角度进行分析,需要确保社会的各利益主体实现对金融产品平等消费的目标,进一步提升消费者受益权利与福利改进权利。金融体系与金融服务的普惠性与包容性的发展中,能够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土地开发利用等方面提供相应的支撑。[5]这与付祺在《城市化经济运行中的金融经济力研究》一文中的观点极为相似。与此同时,金融经济力的融入,也能够帮助商业性金融以及农村合作性金融等方面构建金融服务框架。
三、结语
- 上一篇:普及口腔健康知识的重要性
- 下一篇: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