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行业的优势范文

时间:2023-10-31 18:08: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媒行业的优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媒行业的优势

篇1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影视传媒 ;校企合作; SWOT

一、引言

一般认为,“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中先进有效的办学理念和专业建设方式,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当前通行的“订单培养”等校企合作模式大多针对工科类专业,文科类专业尤其是影视传媒类专业的校企合作往往因专业特性等限制而难以通用。

在相关的研究中,研究者大多从教育者视角出发,研究对象集中于工科类专业和服务型专业。近年来开始有研究涉及企业的动力机制与决策问题,但总体上看,研究者往往容易忽略不同专业与不同产业的行业特性,较少深入当前国内企业运营管理的实际需要,很少注意企业管理理念和行为方式的动态变化,缺乏对文科类专业尤其是影视传媒类专业的校企合作行业特性的充分关注与深入讨论。

在实践中,校企合作的主导权大多数在于企业。本文从企业视角出发,试图超越学校本位的思维惯性和视角限制,切实把握专业特点和行业特性,应用SWOT分析、PEST模型、波特五力分析模型等理论工具,观察高职专业教育中影视传媒类专业的合作机会,并探寻把握合作机会的思路与选择合作模式的策略。

二、高职影视传媒类专业校企合作的机会分析

借用PEST模型分析政治、经济、社会和科技四个方面的宏观环境,可以发现,高职院校影视传媒类专业校企合作的宏观环境正处于历史性的机遇期:

(一) 政治方面:20年来多个政策文件陆续出台,“校企合作”从“提倡”到“大力推行”,最后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为国家意志,2011年开始以中央财政投入推动合作。

同时,影视传媒行业处于文化体制改革、事业单位改制、广播影视行业改制等多重改革的交叉点;另一方面,从2009年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到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战略部署,从省市地方政府到行业主管部门,都提出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宏大构想,而影视传媒行业正位于文化产业的核心层。

(二) 经济方面:传媒产业逐步开放,市场化进程加快,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影视传媒市场,产值与企业数量急剧增长。

(三) 社会方面:民众文化娱乐需求强烈,新媒体用户爆发式增长,影视传媒产品消费者的群体结构、消费习惯、消费方式和消费心理发生深刻变化。

(四) 技术方面:产业链中内容生产、传播、消费等环节的技术创新不断出现并广泛应用,新产品新应用层出不穷。媒介融合技术趋于成熟,三网融合逐步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方兴未艾。

面对历史性机遇,相关专业如何在实践有哪些合作机会?以下借助SWOT-CLPV模型,试以某高职院校调研访谈结果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一) 优势

     1. 行业办学的先天优势,办学主体与行业企业存在行业上的亲缘关系。

     2. 有一定知名度和品牌优势。学院总体上处于发展的扩张期和品牌上升期。

     3. 有丰富的合作经验、广泛的合作渠道和数量众多的合作对象。

     4. 专业装备和设施丰富齐全。

     5. 专业群优势,尤其是内容生产相关专业基本上覆盖了生产的各个环节。

     6. 人力资源优势。教师中双师型、双师素质教师统计比例较高,教师来源广泛,从各种渠道以各种形式引进的教师基本覆盖了现有各相关专业。

     7. 场地资源。拥有数万㎡的校内实训基地。

(二) 劣势

     1. 合作目标模糊,校方校企合作实践的责任主体悬置。分配与激励机制没有明确导向,教学主体合作中的动力不足,参与度较低。

     2. 专业建设水准参差不齐,师生实践能力影响学院议价能力。

     3. 和部分本科院校相比,缺乏绝对的品牌优势;和部分新兴院校相比缺少激情与动力。

     4. 资金相对匮乏。当前情况下,校方与学生缺乏相关成本的支付能力。

     5. 合作的综合成本与交易费用偏高。

     6. 合作企业签约多而利用率低,闲置率高,合作效能低。

     7. 设备和场地利用率偏低。

     8. 合作难以转换成教学成果与教学资源,院校输出要素质量难以提高,合作难免流于形式。缺乏学校、企业、教师、学生之间的知识交流、沉淀、积累与传承机制,合作的正向循环难以形成。

(三) 威胁

     1. 考核机制导向存在偏差。主管机构的考核机制导致院校普遍追求合作的安全与方便,以近距离、定时为前提,推崇大批量成建制普遍性全方位合作,但行业企业多偏小偏远,单方的合作期望不合行业特性。

     2. 企业合作要求趋高。地方影视传媒尤其是新媒体产业群总体上发育不足。传统媒体面临冲击,电视开机率连年下降,传统媒体及其机构合作需求相对趋少。国有媒体规模大而数量少,拆并和外包之后合作壁垒趋高,

新的传媒企业和新媒体企业在规模,存活期,抗风险能力及对交易费用和管理成本、机会成本的承受力方面偏弱。新媒体产业发展速度快,技术更新快,强调大规模工业化的批量制造,对合作院校人才储备与技术积累的要求趋高。

     3. 众多院校广泛开设或计划开设同类专业,专业化媒体偏好与对口专业合作,影视传媒类专业竞争者增多,还面临替代品威胁。

     4. 企业行动意愿不足。合作成本过高、收益过低等各种原因削弱了企业合作动力。

     5. 体制改革中,部分广电企业划归不同的主管单位,部分合作沟通成本增高。

     6. 生源素质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趋于下滑。

     7. 有知名度、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毕业生出现断层,学校产品的品牌影响力有淡化危险。

(四) 机会

     1. 新媒体等新的合作对象数量爆发式增长,合作机会增多。产业发展催生诸多细分专业领域中新兴企业的快速成长,大多属于创意驱动的中小企业,达成合作的可能性更大。

     2. 传媒业改制后市场化程度提高,用人自主性增强,新管理理念大量引入,“轻公司”、“外包”、知识管理等模式得到更多青睐,临时性、项目式合作需求大量增加。

     3. 社会化商业性开放式媒体平台大量出现,合作综合成本降低。

     4. 传媒行业各类企业主体活跃,需要相关服务的行业外企业增多,在更广阔的领域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5. 传统主流媒体学历壁垒趋高,但部分人才相对短缺的操作性岗位学历限制较弱。

三 、合作机会的判断与合作模式选择的对策

结合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院校如何判断和把握市场机会?

根据SWOT-CLPV模型,在优势、劣势、威胁、机会的相互作用产生四种不同的市场态势:具有“杠杆作用”的优势态势、影响优势能力发挥的“抑制性”市场态势、降低优势强度的“脆弱性”竞争态势和危害较大的“问题性”竞争态势。结合该校现状,各要素相互转化关系的组合可表示如下:

 

 

机会

 

 

机会1

机会2

机会3

机会4

机会5

 

主要优势

 

 

 

 

 

L(杠杆效应)

优势一

L

L

L

L

O

4L

优势二

L

L

L

L

O

4L

优势三

L

L

L

L

L

5L

优势四

L

L

L

L

L

5L

优势五

L

L

L

L

L

5L

优势六

L

L

L

L

L

5L

优势七

L

L

L

 

 

3L

主要劣势

 

 

 

 

 

C(抑制性)

劣势一

C

C

C

C

 

4C

劣势二

C

C

 

C

C

4C

劣势三

 

C

 

C

C

3C

劣势四

C

C

 

 

 

2C

劣势五

篇2

对于广告传媒公司来说,不仅要重视自身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能力,还应该积极打造自身的品牌,不断提升公司的品牌影响力,继而为广告传媒公司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二、互联网环境下的品牌传播

广告传媒公司的业务核心是什么?广告公司利用自身的技术和资源帮助企事业单位的需求制作并信息有效的传播给目标受众。一直以来传统广告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往往扮演着制作广告的角色,或者拥有自己的投放终端,诸如媒体、户外大屏等终端依靠粗放式、单一的信息传播方式。然而如前文所述,互联网浪潮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或许将颠覆这一传统的广告模式。互联网让信息传播拥有了数字基因,整个信息传播生态系统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互联网信息繁杂,只有细分品牌,才能在纷杂的虚拟世界有效传播,我们在设计广告,商标,VI的时候就应该围绕品牌去做设计,通过广告公司的整合策划,在视觉符号、色调、软文有系统的作出统一的规划设计,便于在互联网传播。传统广告公司的优势是创意和客户洞察力,通过对品牌和传播的诉求理解,抓取有效直接的信息通过视觉、声音、影响等多媒体手段去表现出来。这为能在互联网进行有效传播打下品牌基础。

三、知识经济背景下我国广告公司品牌构建现况

当人类社会进入到21世纪,以知识驱动发展的模式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如何在知识经济的大潮中获取发展的动力,这是所有企业都必须深刻思索的课题。我国的广告业起步晚、规模小,在国际市场中的整体竞争力“乏善可陈”,这就要求我国广大广告企业必须抓住知识经济变革的机遇,通过打造企业品牌,构建完整企业文化与生态链,最终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然而,我国的广大广告企业在品牌构建的进程中却是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困难。

比如,我国真正具备国际一线竞争力的大型广告公司十分匮乏,广大中小广告公司“多而不强,杂而不齐”,使得广告公司的发展始终处于不明朗的阶段。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的广告公司缺乏长远的品牌发展战略,对于品牌资产的认知和预估不足,在品牌构建方面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投入缺乏延续性。

四、提升传媒广告公司品牌影响力的途径及应把握的原则

1、提升途径

(1)组织大型业务或公益活动。大型业务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平台,日益受到传媒广告公司的认可和重视。一般来说,传媒广告公司提升品牌影响力的业务活动大体上可划分为三类:营销搭车型、传播主导型和联合提振型。

营销搭车型是指以服务客户的盈利销售为主,自身的品牌宣传为辅而展开的主题策划活动。此类活动的主要特点是活动本身就是一块“磁场”,具有足够吸引客户热情和消费者眼球的魅力。在为客户提供活动的策划和执行服务的基础上,通过有机搭车实现自身品牌的提升。

传播主导型是指以自身品牌宣传为目的的策划。如公益活动策划。当下,越来越多的组织以不同的方式承担着对社会的责任,并以此提升自身的价值观和影响力。实践证明,企业搞公益活动不仅扩大了产品品牌知名度、引导客户踊跃参与,同时提升了品牌的社会影响力。

联合提振型是指可以利用传媒广告公司的媒体资源优势,多个媒体之间联合搞活动来提升自身知名度。权威媒体可借机体现自身在市场的统领性,主动设置议题、积极引导和影响舆论的理念和能力,而对弱势媒体来说,通过和权威媒体一起来做活动更能有效提升自身影响。

(2)组织论坛活动、行业峰会、行业人物评奖。通过组织论坛活动、行业峰会、行业人物评奖活动推动品牌建设,增强影响力、传播力,已成为当今传媒广告公司在“注意力经济”时代赢得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

一般来说,传媒广告公司既可以根据客户需求,以承办方或协办方的身份组织相关行业论坛,又可以主动出击,利用自身拥有的媒体资源优势,以主办方身份组织媒体论坛。前者由于费用成本由客户承担,自身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且通过活动组织可以取得一定收益,但对自身品牌影响力的提升有限。后者需要支付较高的费用成本,但却能在活动中控制自身品牌出现的频次、呈现的方式及时间的长短,从而有效提升自身品牌影响力。

行业峰会多由媒体联合行业协会主办,一般邀请企业家以及专家学者,就行业现象、趋势提出看法、发表建议。同时可展开学术交流活动,为进一步扩大产品消费市场,推动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与此同时,传媒广告公司还可利用媒体资源优势,在年终或关键节点,展开行业评奖活动,此举一方面可以树立媒体权威,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奖项的加强与获奖企业的关系,为下一步经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网络传播。在通过网络途径提升品牌影响力的过程中,一是公司自身网站要注重体现行业热点及信息的专业、丰富,另外要重点推介自身的成功业务案例,以及将案例的精彩之处通过创意用最具冲击力的形式表现出来。要重点体现公司创新的核心理念,这一点要始终贯穿在各案例中,从而给目标客户留下深刻的印象。另一方面,要注意在其他网站论坛等处大量发表相关报道及案例,以引起目标读者注意。同时,积极与行业网站、门户网站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互相转载稿件,使公司的品牌更广泛地渗透到这些目标群体的眼球里,从而达到品牌营销目的。

(4)利用媒体优势构建提升品牌影响力的通道。媒体优势不可忽略,要充分利用其优势组织行业设计大赛、行业新闻评选等,灵活地构建提升品牌影响力的通道。

2、应把握的原则

(1)业务活动要注意和公司业务涉及领域相吻合,量力而行,而不是什么活动都要参与。活动策划已成为传媒广告公司“攻城掠地”式竞争后,以提升品牌影响力为核心的新一轮竞争的主要内容。应根据品牌目标结合公司自身实力、业务开展情况,确定活动的主题、内容、时间、节奏,切忌心血来潮,无目标地广泛承接与组织各种活动。同时要重视和把握好活动细节的实施。

(2)论坛活动、行业峰会、行业人物评奖活动基本操作原则应该是,高端、权威、品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兼顾。

论坛活动、行业峰会需要根据当前热点现象、时尚潮流设置焦点议题,议题设置要容易引发参与者的共鸣与看法,引发社会的关注。关键之处还在于要利用传媒广告公司自身拥有的媒体资源优势和渠道,邀请到相关行业归口管理的政府部门领导以提高论坛的权威性。另外,主讲嘉宾需具有一定知名度,在行业有一定研究和影响,既可以是企业的领导,也可以是学院的专家学者,后者的比例应相对较大。

(3)网络传播切忌踏入只注重竞价排名、群发邮件的误区。有的传媒广告公司千方百计地通过网络竞价排名、群发邮件等措施推广公司网站。其实这个做法,在早期可行,但现在基本上已起不到什么作用了。网络推广,尤其是网络品牌推广,不能仅局限于网站的高访问量,还要保证各门户网站、行业网站、社区论坛等网络媒体对品牌频繁的曝光率。利用主流网络媒体对公司品牌的正面报道,引导其它网络媒体的大量转载,以传播传媒公司品牌的核心信息,增强公司的网络口碑及美誉度,最终影响网络用户的合作意向。

篇3

关键词 传媒产业 经济特征 盈利模式 研究

一、引言

传媒产业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人类交流沟通、传递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在网络时代,我们必须要改变传统媒体的运作方式,开发出新型的传媒模式。网络产业是信息全球化的最根本力量所在,从世界各国的传媒产业发展来看,传媒行业在市场中的占有程度与生产数量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我国也在报纸、图书、影视、互联网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传媒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媒产业的兴起也为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和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便利条件。目前,传媒产业的经济特征将在资源禀赋、盈利模式、产业格局、市场结构四个方面发生较大变化。而盈利模式是企业与商家得到利益的过程,即便是相同的传媒产业其盈利模式也会有所差别,传媒产业的商业性主要体现在是信息服务、广告传播、技术服务以及发行等方面。本文中将对传媒产业的几种经济特征与盈利模式进行简要的分析。

二、传媒产业的经济特征问题

(一)资源禀赋:从渠道稀缺到内容稀缺

在传媒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在不断地经历着从渠道稀缺到内容稀缺的发福交替现象。渠道的稀缺源自于对渠道要求的不断提升,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需要将信息传递给越来越多的人,而在这一过程当中,从早期报纸的出现,到如今互联网的全球覆盖,媒体覆盖人群已经呈几何倍数不断增长。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商业的不断进步,渠道传播又迎来了全新的挑战。如今的时代不仅仅要求媒体具有多广的传播覆盖面,而是向着更加精准的用户投放形式发展,现实的商业体系下要求媒体渠道能够尽量精准地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用户和受众,因此渠道的选择就变得相对有限。

传统的媒体渠道下对于内容的选择,受众往往只能被动接受,而在新媒体发展的大趋势下,受众有了更大的选择权利,而这时,优质的内容就成了每个渠道最为稀缺的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讲,优质内容资源的多少,甚至决定着媒体的生死存亡。尤其是在如今信息泛滥的年代,优质内容的稀缺已经成为媒体发展的一大重要阻力。

(二)盈利模式:从单一收入到多元收入

传统传媒的盈利模式是在内容市场将内容销售给读者,然后在广告市场将广告的时间或版面卖给广告主。这种传统媒体的盈利模式收入渠道过于单一,同时还受到发行量、收视率等的限制。在这一盈利模式下,传统媒体的收入取决于受众对于内容的需求,但是这对盈利能力并没有很大的改善。因此,突破旧有模式,提升媒体盈利能力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第一,内容收入作为主要渠道,即成为专业的内容提供商,通过对内容进行更加专业系统的制作来为特定人群提供更加专业的,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这一点可以参照彭博社的主要经营模式。第二,传媒发展成为综合性媒体平台,在内容上提升信息整合能力,在传播渠道上形成多种渠道并行发展的方式,以此获得庞大的用户群体,最后通过业务范围的不断延伸,以庞大的用户基础,建立起以商务合作、用户付费与数据库运营等全新模式为主体的盈利模式。当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广告收入依然是最重要的收入,而伴随着盈利模式的逐渐转变,传媒机构将会以更加多元化的方式获取收入。

(三)产业格局:从产业分立到产业融合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电信业、广播电视业以及传统出版业等传媒和信息产业之间都相对独立,各个产业都独立拥有自身强大的行业优势,无论是从硬件设备,还是从传播渠道上,都有明显的业务划分。然而,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加之国家多年来国家一直都在大力推进“三网融合”,致使通讯产业及各大媒体(包括电视、广播、报纸刊物等传统媒体)逐渐由业务分立走向产业融合。伴随着各媒体产业在传播渠道上的互联互通,在传播内容方面也正在逐渐趋于融合。依托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用户可以在同一平台下实现通讯、阅读、收听、收看、分享、互动等多种形式的操作,对信息的快速检索、精准投放也将变得更加便捷、灵活。这种融合有效地打破了不同媒介之间信息相对独立,不能相互传递的壁垒,最终实现了从内容生产、信息传播、用户接收、互动沟通以及信息二次传播等多个方面的融合与发展。同时,还推动了各个产业在更多服务内容方面的提升,加快了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步伐。

(四)市场结构:从垄断的市场到竞争性垄断市场演变

从早期传媒行业的发展中我们能够看到,传媒产业因为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门槛和资金门槛,一般很难进入,这也就形成了各自相对独立和封闭的行业体系,也造就了在各自市场上相对处于垄断地位的行业巨头。然而,伴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各个行业之间的壁垒被逐步打破,曾经相互独立的业务如今已经借助于互联网开始相互渗透和互补,这也就将原本处于封闭状态的各个行业巨头拉到了用一个竞技的舞台。在这个巨大的舞台之上,曾经的行业巨头依然具有某一领域的巨大优势,但与此同时也都面临着被其他行业巨头渗透和瓦解的危机。曾经的市场格局已经不复存在,原本处于垄断地位的行业大佬也已被重新洗牌至同一个市场之下。从这时起,一场强者之间的竞合游戏已经上演,谁都想干掉对手获得绝对的行业垄断,但是谁都无法在短时间内将对手干掉,以取得绝对的优势地位。因此,在这个大的市场之上,各大巨头仅能够尽力去维持自己相对具有优势的细分市场,从而获得相对垄断的地位。

三、传媒产业的盈利模式分析

(一)广播电视类传媒盈利方式

不同的传媒产业盈利方式有所不同。例如,电视包括模拟电视与数字电视,它们的盈利方式主要依靠收视率,而收视率与大众化密切相关,也就是说,收视率要提高就需要让节目变得更加大众化。数字电视作为大众的传媒能够满足很多观众的需求,可以为多数人提供节目的服务,即使是收入较低的人群也可以这样。其次是广播市场,从目前来看,广播的价格定价主要考虑收听率,计算价格为“每次收听点的成本×收听率”。再就是电影,作为传媒产业的巨头,电影本身便有传媒产业所具有的经济特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无形性、公共商品、研发创新。电影的收益主要是依靠于广告植入、票房、电视频道及视频网站授权以及周边衍生产品等。从票房的收入来看,电影的票房决定着一部电影的成败,更决定着电影潜在商业价值是否值得挖掘。据统计,2015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440.69亿元,比2014年增长48.7%,创下“十二五”以来最高年度增幅。其中,国产影片票房271.36亿元,占总票房的61.58%,以较大优势保持了国产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的主导地位。然而,相对于国际知名电影产业而言,我国的电影产业在价值挖掘上还存在较多的不足,在电影产业整体拓宽盈利模式方面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探索。

(二)新媒体类传媒盈利方式

2014年中国网络广告收入仅次于电视广告收入,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互联网经济的发展,预计到2016年,中国互联网广告收入将超过电视广告收入,成为中国最大的广告市场。对网络的盈利模式以及网络营销的情况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模式,在互联网新传媒中可以分为:第一,整合的网络盈利模式。这种模式将以往的模式与在线的模式相结合从而实现网络盈利,它经历了由非中间化到再中间化的过程,从网络的兴起到破灭再到重新发展的过程,体现了人们对于网络的认识已经越来越成熟化。整合的网络盈利模式主要表现为由企业网站加上在线的销售产品与订购产品的服务。第二,综合性的门户网站盈利模式。这类网站的主要盈利方式包括以banner广告、富媒体广告、互动式广告等形式为主的广告收入,以及媒体利用自身公信力、影响力所从事的各类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活动等。第三,以用户为基础的盈利模式。这种盈利模式主要集中在以社交功能为主体的网站或平台上,它们拥有大量的用户资源,通过向用户提供付费服务,或向广告主提供基于用户行为习惯的大数据广告推送业务获得相应的广告收入。而这类收入往往建立在庞大的用户基数和对庞大用户数据的科学分析及定向推送的基础之上,并同时依托优势的用户资源进行盈利模式的重复开发。

(三)出版类传媒盈利方式

出版类传媒的盈利方式就是对于报纸与杂志的盈利,我国的传媒市场属于半垄断性的市场,无法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商业化运作,这也就造成了出版类传媒产业的盈利模式的相对单一,只能依靠广告实现营收。然而,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媒体的大量出现使得传统出版类媒体的发型量出现了大幅的下滑,广告收入也因此开始萎缩。伴随着报社、杂志社以及出版社的收入及生存空间被互联网媒体严重侵蚀,这些传统出版类传媒机构也都在积极寻求突破和转型。其中较为成功的方式分别是:第一,依托传统出版类媒体在内容生产方面的优势,积极与互联网融合,拓宽受众渠道,转换经营思路,分析用户阅读习惯等方式,逐渐向市场化方式运作。第二,传统的出版类媒体在多年的运作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原创内容资源,而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时,在传播广度上具有明显优势的新媒体却在原创内容方面表现出不足。出版类传媒企业如今正在逐渐利用自身所掌握的优质的版权资源,通过版权交易,内容授权、图书出版等方式实现自身的盈利。

四、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传媒产业有三大特点:一是传媒产业继续不断发展,势头仍然很强但是速度有所放慢;二是传媒产业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报刊的衰落与新媒体的增长是最主要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差距很是明显;三是文化及媒体产业进行了必要的体制改革。不同的传媒行业有着不同的盈利方法,这是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导致的,它们在本质上是不存在优劣之分的,只有逐渐适应市场变化,与平行产业之间相互学习、相互融合,才可以探究出新的盈利方式。未来的传媒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必将打破传统的行业界限,实现“渠道+内容”的产业模式,以及无界限广泛传播与精准化个性传播有效结合的运营模式。

五、结束语

通过上文中对传媒产业的经济特征与盈利模式,以及传媒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的分析,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与深入,整个传媒产业市场的环境也在慢慢完善与健全,未来传媒产业会成为最有优势的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并且,在盈利模式上,随着科技与国民消费的习惯,传媒产业相互融合可以寻求更多新的利润,更高的盈利方式。可以说,我国的传媒产业拥有极为强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发展前景。

(作者单位为中阳财富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钟云华.中国传媒产业规制模式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9.

[2] 滕飞.北京CBD集群的网络状产业链机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

篇4

“七年磨一剑”。中国报业网讯广州日报旗下广东九州阳光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粤传媒)在走完7年上市准备之路后,11月5日正式开始网上申购,这标识着中国报业第一股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正式拉开了上市的序幕。

而此前,在大盘频创新高,大盘股欺行霸市之时,传媒板块普遍陷入深幅调整之中,那么,粤传媒的发行上市,能否激起一股传媒行情?能否拯救“传媒大军”?

中国报业第一股――粤传媒

粤传媒即将登陆深圳中小板,它的发行将开创了两个先河――第一家经过国家新闻总署批准的在境内主板上市的传媒公司、首家成功由三板转到主板的公司。

广州日报社成立于1952年,为国有独资企业,1996年组建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是批准建立的全国首家报业集团。除了旗舰媒体《广州日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旗下还拥有《信息时报》、《足球报》、《南风窗》等14家媒体,拥有7家子公司。其中,粤传媒主营业务包括印刷、广告及制作、书报刊零售三大部分,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早已明确表示将充分利用上市公司这一重要资本平台,拓宽融资渠道,实现集团业务规模效益的扩张。《财经》杂志称这是“筹谋七年,中国传媒业巨头广州日报社终于走完了借壳上市的最后一步” 。

清华大学媒介经营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崔保国教授早些时候对中国报业网表示,广州日报能成功上市是件好事,但更是一种挑战。崔保国教授将其归结为三个方面。首先是来自业务结构的挑战,现阶段的报业企业并没有太大的业务发展空间,但新业务种类的开拓往往又十分关键;其次是来自资本市场的压力,上市便意味着对股东负责;再次是来自报业企业转型的责任,因为转型必须进行改革。崔保国强调,上市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这必然导致上市传媒企业的改革。

粤传媒引发传媒上市热潮

就在粤传媒正式迈出成功上市的一步之时,中国传媒业突然引发了集体上市的步伐。

无独有偶。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也明确表示,其已展开上市规划。日前,国药科技重组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武汉新一代科技有限公司未与青岛中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但已与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就公司重组事项达成合作意向,双方将进一步磋商合作具体事宜。

与此同时,辽宁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辽宁出版传媒)整体上市计划已经得到上级宣传和新闻出版部门的批准,目前正在等待中国证监会发审委的审核。如能顺利“过会”,将成为中国第一家将编辑业务与经营业务合并打包上市的出版企业。

此前,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透露:“(辽宁出版传媒)将很快上市……以前考虑把集团的经营性部分剥离出来上市,现在辽宁出版集团公司不再剥离,实行整体上市,其中就包括七个出版社。”他更进一步表示,“今后将通过逐步扩大股份、收购等办法,扩大报业上市的整体性”,并将“支持国家骨干大型新闻类网站通过上市融资,增加实力” 。

事实上,今年以来,中国传媒的上市冲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强烈。除了上述企业的上市行动之外,解放日报集团将主要经营资产注入了新华传媒,四川新华发行集团和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则参股了新华文轩(0811.HK)。

“允许任何一家新闻出版传媒的整体上市,而不是局限于过去将报纸的采编业务与广告等商业经营剥离开来的做法。”柳斌杰向媒体表示,中国已经完全放开地方报纸、出版集团、新闻网站在国内外上市。

与此同时,在刚刚结束的十七大的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因此,业界普遍认为,柳斌杰的表态是中国政府将进一步放开新闻出版资本市场的一个强烈信号。这意味着长期以来,中国的传媒业上市过程一直停滞不前的状况,将在今后有望得到较大改变。

欣欣向荣的传媒行业

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传媒集团的集体上市潮将会很快到来,那么这些企业的上市将会给传媒行业和股市中已有的传媒板块带来何种影响?

东方证券传媒分析师张小嘎表示,现阶段传媒市场正处于大变革时期,上市有两点好处:第一,目前传媒行业需要一个改革的平台,上市能够更好地完善市场化机制;第二,上市势必能募集更多的资金,使报业集团加速发展。

另一方面,张小嘎认为,由于目前国内A股市场传媒股较少,越来越多的新闻传媒股上市,必定使投资者在市场中的选择增多,股价波动在所难免。但是,不管怎么说,这对行业来说的确是一个利好消息,资金的增加将推动行业加快发展。

据统计,2005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实现总收入888.76亿元,同比增长7.77%;全国广播电视实际创收764.94亿元,同比增长11.64%;全国广播电视广告收入为458.63亿元,同比增长10.65%;报纸广告经营额为256亿元,比上年增加25.3亿元,增长11.0%。杂志广告经营额为24.9亿元,比上年增加4.6亿元,增长22.1%。2006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总收入1099亿元,首次突破1000亿元,比上年增加168亿元,增幅18%。2006年中国报刊业经营总额为760亿元,其中,报纸总额为691.5亿元,比上一年增长39亿,同比增长5.97%。

虽然行业整体增长速度整体偏慢,但个体差异非常明显。排名前15位的省市收入份额已占到总量的68%,收入领先的多以经济发达省份和城市为主。此外,2005年全国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为12569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数为413万户,数字电视用户中的付费数字电视用户为139万户,三项指标同比增长率分别为8.31%、326%和276%。2006年付费数字电视作为有线电视网络发展的新业务,实现收入5.23亿元,同比增长60%。也就是说,经济发达地区的数字电视业务未来增长潜力较大。

同时,2006年起电台、电视台探索进行制、播分离改革,即除新闻类、社会访谈类节目外,文艺、体育、科技类节目要逐步实行制、播分离,实现节目招标采购。这为涉足节目制作的上市公司如中视传媒、电广传媒、东方明珠等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此外,媒体之间的相互融合和渗透也会在资本市场上得到体现。博瑞传播由传统报业进入手机电视开发领域并可能参股有线网络公司,上海新华传媒借助华联超市实现首家出版物流通企业上市,而网络公司的整合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理解为借助于资本市场对广电产业链的整合。当然,外资的介入也会带来众多投资机会。

综合而言,传媒业属于行政垄断行业,尽管今后开放的程度会加大,但保持必要的垄断性仍将是传媒业的基本特点,相关股票也会因此获得一定估值溢价。

上市潮能否引发“传媒行情”

既然对上市公司是一个利好,再加上最近市场新股的联动效应明显(如中国神华上市前曾引发煤炭类股大涨,中国石油上市前引发石化类股大涨),粤传媒的上市是否会掀起一股“传媒行情”?

根据近期新股的上市表现,粤传媒上市高定位将不容置疑,而近来特有的新股联动机制使传媒股在粤传媒发行后将要上市的背景下有望成为市场的新亮点。

周一,传媒板块开始有启动迹象;周二,传媒股逆市躁动,电广传媒、新华传媒都位居涨幅榜前列;周三,这种涨幅没能在传媒股中延续。但是,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前期跌幅较大,而传媒板块本身基本面相当优良,因此有被“错杀”的嫌疑,这些个股短线后市存在较大的反弹机会,尤其是在粤传媒上市前后,一些被“错杀”的优质股短线会有所表现。

从长远角度看,传媒股还是具有投资价值。因为,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传媒行业都有较高的进入壁垒(诸如政策、牌照等),在我国这个壁垒更为明显,其行业具有一定的垄断性、稀缺性。而传媒类公司未来的发展趋势就是通过跨媒体、跨地域发展从而成为综合性媒体帝国,此过程必然不断发生收购兼并。同时在中国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政府扶持与大股东可能的资产注入预期加强,相关上市公司将从中受益。

谁将成为传媒板块的“明星”

可以预见的是,传媒行业内的企业目前正处在从原来的面向行政计划逐步向面向市场的方向转变。中国其它产业以往的经验表明,在一个具有巨大需求的产业由行政向市场化转变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掌握先机从而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的优秀企业,例如电信业的中国移动、保险业的中国人寿和平安保险、房地产行业的万科、银行业的招商银行等等。因此,在未来3年,传媒行业很有可能会产生一些明星企业,那么,谁又将成为传媒板块的“明星”?

歌华有线(600037):地处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具有非常明显的先天优势,拥有从全国范围看都是极具消费能力的高端用户群体,具有人才优势,将直接受益于总部经济与奥运文化产业以及地域优势。2007年是暂时性低谷期,公司2008-2009年业绩有望实现爆发性增长。

综合而言,公司具有三大优势,包括独家垄断北京有线电视网,获得北京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奥运将为公司带来跨越式增长的契机。8月底,公司获得首个奥运订单,预计今后一段时间还将不断获得新的订单。数字电视时代,公司将极大地提升有线网络价值,实现由量变向质变的飞跃。

中视传媒(600088):公司是典型的“小公司大集团”,考虑到央视注资溢价、高清数字电视发展潜力等因素,目前公司的高PE存在一定合理性,公司未来前景值得关注。

2007年上半年公司广告、影视、旅游三大业务实现收入分别为1.66亿、1.1亿、0.51亿,收入占比分别为50.7%、33.5%、15.6%,其中广告收入首次成为公司的第一大收入来源,同比增长70.25%。2007年以后,公司实行广告提价,且客户流失不多,毛利率水平会有较大提升,加之北京奥运的推动,2008年公司净利润将迅速增长。

新华传媒(600825):正在发生质的变化,已经由原本单纯以图书发行为主业的出版类公司逐步转型为以报业出版经营与图书发行并行的跨媒体、跨区域的综合文化企业,这显现了上海在打造全国文化体制改革标杆企业所表现的决心,也为公司未来真正实现多媒体跨区域业务整合和上海市媒体出版和发行资源的协同性整合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

解放报业集团将所拥有的消费服务类、专业类报刊的经营业务、发行渠道和报刊广告等完整产业链注入上市公司,同时承诺在政策允许前提下,将时政类报刊的经营业务也注入新华传媒。某种意义上,解放报业集团有望实现政策允许下的整体上市。

华闻传媒(000793):2006年11月,上海新华闻与首都机场集团就公司方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上海新华闻承诺将制定确切计划,在适当时机将其拥有的其他媒体项目的股权注入公司,并负责将华闻传媒拥有的媒体和燃气之外的资产和业务进行剥离。首都机场集团成为公司并列第一大股东后,也将对拥有的广告和媒体资源进行整合,并尽快将其拥有北京首都机场广告有限公司股权及其他媒体资产注入公司。

日前,公司完成了陕西华商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31.25%股权的重大资产的购买,另以8400万元购买时报传媒84%的股权,使其在新传媒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篇5

关键词:传媒;高职院校;办学资源

办学资源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能够给学校产生经济价值,推动学校发展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要素。不同类型的传媒类高职院校表现出的地区特色、学校特色、专业特色等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学校的办学设施资源、人才培养资源、社会声誉资源等方面所拥有的优势。为此,本文以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公办)、天津广播影视职业学院(公办)、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民办)、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民办)为研究对象,比较与分析公办与民办传媒类高职院校的办学资源,旨在为整合与优化其办学资源提供参考。

一、集中优势,横向拓宽,形成具有办学特色的办学设施资源

学校的办学设施资源通常包括硬件设施、办学资金投入等。硬件设施是保障传媒类高职院校组织教学、实训、科研等一系列人才培养活动的物质基础。学校的硬件设施主要包括学校面积、建筑面积、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实训基地、运动场所等[1]。办学资金的投入主要包括高校可以自主支配的资金,以及从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争取得来的各类社会资金。

公办传媒类高职院校的基础设施资源实力相对较强,民办传媒类高职院校在办学设施资源方面更加重视横向办学资源的建设与发展,如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积极打造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办学资源。公办与民办传媒类高职院校在办学设施资源的建设上都有与时俱进的发展趋势,如打造信息化校园、实现资源共享等。此外所调查的四所传媒类高职院校的办学历史都不长,这是影响学校办学资源建设的重要因素。(表1)

二、特色发展,工学结合,发展与行业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资源

人才培养资源主要包括师资力量、专业建设、校企合作等。师资力量对学校教学质量、学科建设、管理水平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是评价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专业建设决定了人才培养的目标、结构、内容、方法、手段,以及人才培养结果的评价方式,是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社会生产与行业需要的重要依据。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外部企业联合办学,在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整合与产业化,以及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成果。公办与民办传媒类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资源方面,均具有自身特色(表2)。

师资力量方面,“双师型”教师的培育成为两类学校发展的重要方向。民办传媒类高职院校无论生均教师数量,还是外聘的知名专家、学者均要优于公办学校,如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聘请了12名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为该校教师,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的学科带头人中外籍专家占师资的50%。

专业建设方面,两类学校均开设了以媒体行业为主的专业,人才培养的类型均为该行业领域的一线应用型人才。此外,不同类型的传媒类高职院校均打造有符合学校发展的特色专业,如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的主持与播音专业、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校企合作方面,公办传媒类高职院校一般以广播电视台或影视集团作为支撑,如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与湖南广播电视台的合作与共建,天津广播影视职业学院隶属天津广播电视电影集团。民办传媒类高职院校更多在于与其他学校、企业合作,或走国际化路线,如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的“1+2”留学模式,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与国外高等艺术学府的合作,以及与国内电视台的合作等。

三、合作共建,展示成果,培育传媒类高职院校良好社会声誉资源

社会声誉资源主要包括学校品牌、知名校友、办学成果的社会影响等方面。大学品牌是一所大学社会地位和综合实力的反映,是一所大学在创建、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被社会认可的程度,也是高校在长期发展中对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信誉的承诺以及质量的保证。知名校友,是一所大学培养人才质量的具体体现,它是宣传与扩大学校影响的重要途径。学校办学成果的社会影响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如毕业生的就业率,教师、学生作品的认可度,以及社会对学校的评价等,均影响着学校的社会声誉。公办与民办传媒类高职院校的社会声誉资源存在明显的差异(表3),主要由其办学体制及所拥有的资源所决定。

公办传媒类高职院校一般由政府与广播电视台或影视集团合作与共建,在政策资源、社会信誉、媒体合作等方面具有先天性的优势。因其“公办”的性质,获得更多的社会信誉与认可度。

民办传媒类高职院校因其“民办”的性质,其社会信誉与认可度相对公办传媒类高职院校较低,需要通过各种校园文化建设与办学成果的展示来获得社会的认可。

公办传媒类高职院校因其“公”的“专属”,获得更多的政府资源与社会的认可度,民办传媒类高职院校因其“私”的“灵活”,汇集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形成具有自身优势的资源竞争力。传媒类高职院校办学历史不长,其办学资源的发展与建设,要取己之长、补己之短,夯实基础、发展特色,注重各学校之间办学资源的相互整合与优化,形成基础扎实、特色鲜明的办学资源优势,以提高公办与民办传媒类高职院校的整体办学水平,真正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与行业或职业岗位需要的一线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篇6

2009年11月,大众报业集团旗下的半岛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称半岛传媒)与潍坊报业集团举行签约仪式,共同成立潍坊晚报传媒有限公司经营潍坊晚报,这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新探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无论对报业还是其他传媒业而言,关键是遵循传媒的产业属性,也就是按照其作为一个产业来运作。中国当前正在迈这样的一个坎,也就是如何按产业的一般规律对传媒的发展进行相应的制度安排。

中国报业面临的困境

在弄清中国报业面临的困境之前,有两个问题需要进行认真的思考:

一是中国的报业本是垄断行业,为何没有形成垄断利润?

二是中国的报业是产业中监管最严的行业,但为何出现了最无序的竞争?

中国报业从产业的角度看,本来是一个垄断行业,全部是国家所有,并有很严格的准入门槛。但从产业发展的进程看,并没有形成垄断利润。由于体制的原因,报纸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和行政区划,各自为战,低层次竞争,该死的死不了,该活得活不好。想退出也难以退出,想兼并也兼并不了。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中国的报业是内容上监管最严但产业运行上又最无序的行业。一方面,对主体资格和内容的监管极其严格,对报纸的跨区域发展设置了高门槛;另一方面,法律行规的缺位,使报业处于日益激烈的无序竞争中,一些地方的报业市场甚至呈现出了“白刃战”的局面。这就造成了一个中国报业独有的畸形现象:全国性的严重地域分割、高行业壁垒与区域市场的充分竞争并存。

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按照产业规律为中国报业和传媒业做出制度安排,就成为文化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的任务。

资本运作成为中国报业突破的利器

当前这一轮的文化体制改革,正逐步开始破题。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推进联合重组,加快培育出版传媒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鼓励和支持业务相近、资源相通的新闻出版单位,按照优势互补、自愿结合的原则,跨地区、跨部门组建出版传媒集团公司。这样的制度安排,就为报业以资本为纽带实现跨区域、跨媒体、跨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对传媒而言,这一轮的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质是把产业的属性还原给了报纸,改革的重点就是把非时政类报纸推向市场,也就是用市场的手段去实现这个行业的发展。这也许意味着第二轮“跑马圈地”时代来临,即媒体资源重组、整合,形成大的报业航母。省级报业集团和强势媒体是主体,地市报是蓝海。靠何种途径和手段打破阻隔,实现跨地域跨行业发展?笔者认为,关键要靠资本的力量。

1 以资本为纽带,从单一媒体的规模扩张向输出资本的扩张转变

这一轮的“跑马圈地”和2002年以行政手段进行报纸的划归兼并有根本性区别。这一次是从产业的角度,也就是在政府部门的推动下,遵循市场规律,以资本为纽带,实现报业和传媒业的良性发展。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几年内,报业的区域结构将发生深刻的变化,集中度将大大提高,区域市场一家独大的局面必将形成。在这个集中度提高的过程中,报纸的并购时代也会随之到来。在发展模式上,从单一媒体的规模扩张向输出资本突破。

中国地市报是一个非常大的报业群体,占所有报纸的45.51%,在中国报业面临整体转型的情况下,地市报普遍不景气,处境艰难,靠自身的力量很难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而省级报业集团在资本、人力资源和机制等方面处于优势地位,和地市报同属一个经济文化区域,可谓同根、同脉,从心理上有归属感,无论兼并收购还是相互持殷,共识性强,地市报自然成为报业竞争、发展的蓝海。半岛传媒与潍坊报业集团合办潍坊晚报,即是很好的例证。

从2008年以来,大众报业集团提出了加快向多媒体、跨行业、跨地域大型传媒集团转型的任务,明确了改革的“两条路径”:一条是加快推进半岛传媒股份制改造,一条是与地市联合办报,探索整合报业资源的新途径。半岛传媒是这两项改革的主体和先锋。

2009年11月,半岛传媒与潍坊报业集团合作,共同成立潍坊晚报传媒有限公司。潍坊报业集团将其主管、主办的潍坊晚报的采编权、发行权、经营权委托潍坊晚报传媒有限公司运营,将潍坊晚报的无形资产全部授权给潍坊晚报传媒有限公司使用。半岛传媒在资本联姻的前提下,实现了管理输出和文化输出,打破了省内报业市场的地域壁垒,为更大范围内的资源整合打开了局面。同时,上市又必将推动这一进程。

2 从单一的报业经营向多元化发展

随着报业经营环境、管理水平、综合实力的不断发展,多元化成为趋势。这次多元经营的核心动因,来自于对报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再认识,以及对报业经营结构的理性判断与风险意识。在集中优势资源做强主业的同时,不失时机地进入其他领域,形成非报业领域的经济支撑点,为报业核心领域的发展提供持续不竭的后备储蓄与支撑。

一鱼多吃――主业延伸。即利用已有的报纸优势资源对报业经营的支柱收入来源,如广告和发行,进行一定的延伸。比如利用广告优势延伸的会展业,利用发行优势延伸的物流业。

价值再造――相关延伸。即对报业已有资源的价值进行再创造,提供相应的附加值,对报业经营链条上各个环节加以一定的延伸。相关延伸就是相关多元化,即报业集团经营与自己业务密切相关的产业,同时提供有关这些产业的增值服务。

资本运作――跨业延伸。即通过资本手段,通过对不相关领域的投资来进行拓展,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多元化。如进入新媒体、广播电视、图书出版、动漫业等相近的内容产业,甚至进入房地产等非相关产业。

3 在管理模式上,从传统的治理结构向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转变

借助资本运营,进一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使报业的组织结构、生产模式、营销模式更加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同时,建立规范的母子公司体制,真正形成以产权为纽带的运行机制。

以产权为纽带建立母子报刊法人治理结构,就是把子报建设为集团的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宣传上加强舆论导向把关,经营上完全按照产权制度规范管理。

以大众报业集团下属的半岛都市报为例,半岛都市报社是集团的一家子报,具备事业法人资格,2006年10月,根据中央和山东省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大众报业集团对半岛都市报社进行了体制改革,注册成立“山东大众报业(集团)半岛传媒有限公司”。把半岛都市报社的资产全部装入该公司,使它成为大众报业集团的独资公司。半岛都市报社经营广告、发行等业务的专业公司,作为半岛传媒的子公司。半岛传媒的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出资形式为净资产,公司形式为法人独资企业。2008年,又引进战略投资者,成立了半岛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大众报业集团按照控股股东的法律规定来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实现这种体制的转变,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首先是理顺产权关系。按照财务会计制度核实集团的出资额和所有者权益,按照国有资产管理规定,对半岛都市报的资产进行清产核资,界定产权,核实子报的法人财产数量,办理财产登记手续。

其次是理顺大众报业集团与半岛都市报社(半岛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集权与分权的关系。作为:将岛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半岛都市报社)的出资人,大众报业集团作为母公司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拥有子公司合并、分离、解散、增减资本等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半岛传媒股份公司拥有出资所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包括办报经营、人员招聘、工资奖励、采购销售等方面的决策权。

篇7

由金融危机带来的传媒业广告危机应当成为一次对传媒业过分依赖广告的生存模式进行深刻反思的机会,至少对于将所有收益系于广告的网络媒体行业是当务之急。

摆脱对广告的生存依赖最关键的,是充分利用不同媒体形式的优势,互补性地控制每一种性的经¬营成本,联合创造覆盖消费者接受心理和使用习惯的传媒平台;而不是直观地进行单一媒体形式的差异化生存和单纯的竞争性发展。

单纯由技术引领的传媒变革是喧宾夺主的,文化才是传媒产业的核心和根本。技术只是手段,它本身并不提供传媒发展的驱动力,只是在技术进步的过程中,用不断创新的技术手段满足蓄势待发的文化需求。

伴随互联网的兴起,网络媒体也成为一个新兴市场,成为资本和创业者争相追捧的领域。但是,广告与内容是一对瓜分注意力的矛盾,互联网与广电是争夺消费者的一对矛盾,多元化与专注是企业经¬营的一对矛盾。当金融风暴导致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各行各业的时候,上述所有矛盾都集中到网络媒体这一个行业领域中来。尽管金融风暴是资本的灾难,而不是互联网的,但作为依靠资本力量建立起来的网络媒体,如何在这些矛盾中寻找出路?是否需要重新解构自身,才能利用业已成熟的互联网消费者基础和传统媒体产业互补共进,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

广告依赖:金融危机暴露的结构性难题

金融风暴来袭之后,传媒业遇到的最严重的问题是广告的萎缩,或者说金融危机投影在传媒业就是广告危机。传媒业原¬本与金融风暴并不直接相关,银行和金融机构都不是媒体的重要客户,但由金融信贷危机导致的制造业的大面积破产和房产、汽车、奢侈品等大额消费行业的急剧萎缩,这些都是媒体广告的直接客户和主要客户群。无论传统的广电媒体还是新兴的网络媒体,都遭遇了广告客户量的递减和单一客户广告预算的削减。有媒体报道,《商业周刊》广告页减少了38%,Forbes 减少19%,《财富》则锐减68%,而网络媒体的视频细分产业更是在现金流的困境中挣扎。

如果说广电媒体的广告业务量原¬本就是随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除了广告广电媒体尚有其他收入来源可以过冬的话,对于相当一部分网络媒体而言,因耗费大量硬件和带宽资源以及投资人的投资,造成其所有的目的都集中于注意力和点击量,广告几乎就是网站运行的唯一收入来源,所以广告业务收缩带给网络媒体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甚至在局部范围内几乎是灭顶之灾。当然这种影响带来的并非都是负面结果:在金融风暴之前,雨后春笋般新生的诸多网络媒体良莠不齐,有不少单纯谋求Ƭ取点击率换得广告收益的垃圾网站混迹其中,大大降低了网络媒体的平均价值,因此广告危机从客观上抑制了这些不健康网络媒体的生存和进一步滋生。

一般来说,经¬济衰退或者经¬济萧条会首先引起企业客户对广告、人力资源等开支的压缩和削减,因为这些是经¬营成本;其次才轮到生产成本,包括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原¬材料耗费和生产流程的技术改造等。但毫无疑问,互联网十几年来突飞猛进的发展给了网络媒体的创业者们过于乐观的信心,所以经¬济困境下的广告危机实际上是网络媒体的结构性难题。当注意力经¬济理论确立并得到广泛认可之后,不单单网络媒体,依赖广告收入已经¬成为整个网站行业的盈利基础。用免费的服务博取眼球,再由广告收入来填补成本的开销,并获取盈利。其实这种依赖广告的模式并非由网络媒体创造,电视媒体很早就采用了这样的方法。在部分网络媒体由此成为“成功案例”之后,很多平面媒体也开始学习和采用,接近于免费的象征性收费在近几年的报纸和期刊发行中渐渐成为一种风气。所以,由金融危机带来的传媒业广告危机应当成为一次对传媒业过分依赖广告的生存模式进行深刻反思的机会,至少对于将所有收益系于广告的网络媒体行业是当务之急。

在笔者看来,媒体与广告的关系并不那么友好。媒体的发展最需要的是关注甚至信任,而关注和信任是靠媒体内容对读者的长期影响来实现的。从注意力角度来看,媒体承载的内容与广告是一对矛盾,注意力的分配在内容和广告上不是双赢,而是零和博弈,此厚彼薄、此消彼长;从广告价值上看,广告量和单位广告价值也是成反比的,因为受众的注意力总量不可能无限制挖掘,作为广告载体的媒体广告数量越多,受众对媒体内容的关注度越低,每一则广告的价值也越低。

也许只有在平面媒体上这个矛盾的表现不是很明显。比如著名时尚类杂志《时尚》和ELLE,在不减少内容的情况下增加广告,直接反映在杂志厚度的增加上。但由于平面媒体是一种“买回家”的产品,所以越厚反倒越受人欢迎¬,注意力从内容的分配向广告的转移并不明显。到了电视媒体,内容和广告对注意力的争夺已经¬开始敏感起来,专门有机构统计和研究了人每天在电视上花费的关注时间,这个时间不可能随着广告的增加而增长,所以广告的增长必然挤压内容。矛盾到了网络媒体身上表现得就更为突出。对于门户而言,首页最值钱,广告的商业价值随着广告所在网页层级的提高而递减。但首页和各频道的主页是吸引读者和网民的主要工具,内容与广告在这里形成激烈的冲突;多谋求一小块面积的广告,内容就缺少一小块表现的面积,内容的条目本都已经¬极尽压缩,尽量用最短的标题传递出最震撼最吸引人的效果,遑论为广告让出地盘。

去广告化:数字混媒时期的共同体攻略

广告对现代传媒业迅速启动消费市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了现代媒体事实上的衣食父母,以至于我们无法将广告的影响从媒体身上彻底拿开。但广告也是一位狠心同子女争夺利益的“父母”,它与传媒内容和消费者注意力的矛盾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缓解和解决。如果不能去广告化,如何摆脱对广告的生存依赖?包括网络媒体在内的整个传媒行业都面临一种紧迫性――在这次金融风暴带来的广告危机中,找到整个行业的新增长点,脱离对广告的高度依赖性。

媒体对广告的生存依赖是一种结构性矛盾,类似的矛盾其实也存在于其他行业。以汽车产业为例,当成本优化到一定程度时,价格和质量就开始对立起来,甚至成为一个零和博弈。出色的汽车制造商对此的解决方案是用品质的提升和品牌文化的塑造来获取利润空间,如保时捷;而陷入困境的制造商则正好相反,如克莱斯勒。网络媒体并不是没有做过解决这个矛盾的尝试,最近几年在网络媒体和户外新媒体上开始兴起的被称为“窄¬告”的精确传播模式就是一次不太成功的努力。分众模式和搜索模式这两个精确传播的主要模式,经¬过几年的市场检验,前者已经¬衰落并且逐渐被投资人抛弃,后者在盈利性上曾引以为傲的竞价排名产品也在“三鹿门”和虚假医药事件之后倍受责难。因此,窄¬告虽然加强了目标客户的针对性,但归根结底也是一种广告,并不能成为网络媒体摆脱广告依赖的有效方法。

笔者认为,摆脱对广告的生存依赖最关键的,是充分利用不同媒体形式的优势,互补性地控制每一种性的经¬营成本,联合创造覆盖消费者接受心理和使用习惯的传媒平台;而不是直观地进行单一媒体形式的差异化生存和单纯的竞争性发展。凤凰卫视是传统媒体通过互补的不同角色建立自由生存空间的成功案例。到目前为止,凤凰卫视已经¬建成一个同时拥有周刊、出版、互联网(包括博客)、流媒体的传媒共同体,在金融风暴大幅度影响广告收入的同时,对金融、经¬济更密切的关注使得受众人群和对传媒内容的需求有增无减,所以凤凰的及时报道、正确解读和深入分析极大地树立了自身的品牌优势,从而从整体上形成了一个不被广告危机所桎梏的强势媒体。

虽然网络媒体没有传统媒体在行业内部进行垂直整合的习惯力量,但却具有个性鲜明、思维开阔的创新能力。我们不难发现,在网络媒体的影响和实践下,“媒体”一词的意义实际上已经¬被变革和拓宽了,甚至可以广义地认为互联网除却技术后台以外的一切表现形式都可以作为一种新媒体而存在。社会学家已经¬告诉仍然在徒劳地追求稳定性的人们,“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的最大特征不是资本,不是产能和效率,也不是时尚或者科技速度,而是前所未有的流动性。类似于IT极客的虚拟化手段、利用现有信息化基础和不同类型网站建立的交互平台,都是去广告化的梦想照进网络媒体现实的可能途径。一个有弹性的生态链将大大有助于网络媒体成为先于其它行业走出金融危机阴影的行业,一个行业内不同角色的共同体也会大大增强它应对不同危机和风险的抵抗能力。

分众曾在一片批判声中创造出一个关于“新媒体”的神话,但我们注意到,它实际上只是创造了一个不具备任何技术含量和非资本壁垒的广告平台。分众作为媒体的意义并不真实,面对金融危机暴露出很明显的不可持续性。但是,当新浪将其收归旗下之后,我们发现,这场并购居然是一场网络媒体对现实媒体(不是传统媒体)的强势整合;而且在新浪的重新塑造之后,被整合的分众也有理由摆脱广告模式的困局,回归媒体的内容核心。

在网络媒体的范畴,网页、视频已经¬成为“传统”,还有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新媒体”,在互联网世界层出不穷。以“第二人生”为开端的三维互联网形式为人与人的交流、沟通和产品的展示创造了体验丰富的途径,而蓬勃的网络游戏产业和以“体验城市”为代表的嵌入式旅游和商业表现平台又为媒体与电子商务的结合开创了发展的契机。在互联网的继续发展过程中,已经¬存在和即将诞生的各种互联网创新产品,只要它们具有相同的受众或者客观上类似的群体特征(包括兴趣爱好、生活观念、社会角色、心理状态等),就完全可以成为网络媒体多元化多角度创新的一部分。这就是网络媒体具有广泛意义的共同体。

结构主义认为,“科学史不过是科学理论的墓地史而已”,媒体的发展何尝不是如此?这并不是说被甩在时代身后的每一种传统都成为了一堆废物,而是要说:成为废物的,不是媒体形式本身,而是过去时代的生存模式和方法。从传媒的技术发展角度来看:首先,视频网络媒体的普及使用弥补了消费者从传统媒体无法获取的内容数据库查询和精确搜索缺陷;其次,电视剧、电影都开始将网络媒体的传播纳入到发行计划当中,而传统电视领域不可能接受的网络短剧通过网络媒体成为消费者喜爱的内容形式;再次,平面媒体通过网站和电子杂志的收费发行成为流行和有效的新增长点,为数不少的博客作者也充实到原¬来单纯由记者编辑¬担任的平媒作者队伍当中,多角度的观察和思考大大巩固了平面媒体的既有优势;在未来,3G的大范围推广使用和对旧的通信平台的替换也将使手机真正成为横跨网络、广播电视和平媒终端的综合设备。

据今年一季度的统计报告显示,中国汽车销量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汽车消费大国。这是一个市场规模和市场能力大幅度提升的显著信号,随着中国优势的不断加强,包括传媒行业在内的中国的很多消费性行业都将陆续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以企业原¬有的内容和资产为基础打造新时期的品牌优势,然后通过全方位的传媒衍生产品和相关细分产业的拓展经¬营为盈利手段,就有能力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摆脱长期以来对广告的生存依赖。

彰显文化力量:网络媒体的主流化生存

2008年6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当总书记也成为网友》,充分表明了在信息公开、决策民主的大趋势下,网络媒体在中国信息传播领域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地位。

据CNNIC数据,2008年中国博客数量已经¬过亿,占网民总数近二分之一的比例;发表人群比例和受众比例表明,博客这种自发表自传播的网络媒体在信息传播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而且观察发现,与互联网早期阶段七嘴八舌、乌烟瘴气的BBS不同,博客的发表和传播途径绝大部分是通过综合门户网站和垂直门户的推荐和宣传,完全独立域名和独立传播的博客屈指可数。博客文章的来源是广大博主的观察、思考和生活体会,但文章要引起读者兴趣、收获广泛关注,却必须依靠综合门户的频道编辑¬和专业网站编辑¬的认可和推荐。因此,新浪、凤凰等综合性门户对社会、娱乐和类新闻博客的传播具有相当强的控制力,而赛迪、CSDN等网站则起到技术博客的枢纽作用,其它如房产、汽车的行业博客也都以行业门户网站为传播平台和信息中心。无论是雪灾还是抗震救援,无论是反击西方媒体的不实报道还是对奥运时事的密切跟踪,各大网站相关频道的博客文章都对以新闻为中心的传播起到了很好的补充和辅助作用,对众志成城、凝聚民心的中国精神功不可没。

有传媒学者认为,“影响传媒业的基本面有三个:制度面、市场产业链和技术面”,“传媒业发展的的基本现实是,技术引领传媒产业和传媒的变化”。笔者认为还有两个更重要的“面”:文化面和需求面。单纯由技术引领的传媒变革是喧宾夺主的,文化才是传媒产业的核心和根本。技术只是手段,它本身并不提供传媒发展的驱动力,只是在技术进步的过程中,用不断创新的技术手段满足蓄势待发的文化需求。在新闻环境不断开放、国际地位迅速提升的当代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为老百姓的关注和热情找到了一个全新的表现舞台,既形成了一个统计民意、体察民意的高效通道,也彰显了蕴含其中的中国社会的文化力量。

由网络媒体引发的传媒产业变革并不会总是阳光明媚、一帆风顺,自从广播电视将我们的世界带进传媒时代以来,消费社会的需求使大众传媒丰富的视觉、听觉符号和文本蜂拥而至,前现代时期弥足珍贵的音乐、绘»¬、文字堕入了日常生活如大海般的符号世界。那些曾经¬存在于读者想象当中的高不可攀的别样生活,因此变得触手可得。到了网络媒体时代,视频、博客等自媒体的蓬勃发展,使每一个普通人都有了彰显自己的机会和空间,但这种从网络传来的别样生活越来越缺乏审美层次和审美高度,在与生活休戚相关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沦为低级趣味和无聊消费。一而再、再而三的各种“门”事件和屡次不光彩的人肉搜索,将这种低级趣味的传播敏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篇8

关键词 新闻传媒;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3-0026-02

1 当前新闻传媒存在的问题

1.1 内容同质化严重

当前的新闻传媒在内容的编辑上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首先在读者定位方面各媒体都大同小异,缺乏自己的特定读者,而在确立读者群众之后却没有在编辑思路上下文章,只追求对于新闻的抢先报道,对同一新闻的争夺严重,其次,各新闻媒体所报道的内容重复率较高,当某一新闻出来后,全部报纸尽是头版头条,不论是国际新闻、国内新闻、社会新闻还是体育娱乐新闻,报道方式和内容全都大同小异,很多文章连编辑思路都是相同的,区分度较小,另外,除编辑内容之外,在报道形式和编辑样式上也很难做到标新利益,在当今的街头我们看到的报纸杂志等等大都有着相同的编排版式和标题制作,模仿抄袭的现象十分严重,一旦有一种较为吸引人的模式出现,就很快的被其他媒体模仿,很难有自己的特色和定位。

1.2 缺乏经营手段方面的创新

就目前来看,各新闻媒体的主要盈利手段主要依靠广告费用,盈利模式十分的单一,且缺乏创新的策划,方法相似,运营营销雷同,所以在同行业的竞争内很那取得优势地位,例如从1991年成都商报免费向市民寄送报纸开始,新闻媒体界就打响了一个阶段的价格战,紧接着,1995年现代快报4半16开的报纸就降价至一角钱,接下来又出现了很多不同类型的变相降价销售,不管是赠送饮料还是以“贺岁价”来进行低价销售,都跑不出以降低价格来进行薄利多销的营销手段,但是这样的方式尽管在短时间内给了媒体一个营销高峰,但是对于媒体本身及其长久发展来看并不是一个长期可行的方式,另外除了报纸媒体的营销手段单一之外,电视媒体也同样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比如国内的综艺娱乐节目就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很多的节目模式雷同率十分之高,且缺乏创意,往往是从韩国或者欧美国家的节目引进而来,缺少自己的想法,同时也有很多不适应国内的地方也被错误的引进,使得节目效果差强人意,形式也较为古老,对于老牌的媒体来说这缺乏有效的经营手段和创新理念很容易让新进的新闻媒体,导致新闻媒体界的重新洗牌,难以巩固自己的地位。

2 探寻新闻传媒竞争力的意义所在

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传媒行业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实力型传媒集团,故传媒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传媒又面临着各个国际传媒行业的挑战,压力更加大,局势也十分的严峻,例如在北京、广州,南京等地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报业大战,然而尽管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的新闻传媒行业却没有找打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仍然在单一的运营模式中踽踽独行,发展也总是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上,近几年来,国内一些学者将“核心竞争力”的思想引进了中国,而由于我国的新闻传媒业已经大体实现了事业性质和企业性质的管理模式,所以核心竞争力的思想在新闻传媒业中也可以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故,在当前的激烈竞争中,只有不断的进行策划和经营上的创新,才能够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让自己在中国传媒业甚至国际传媒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

3 如何提高新闻传媒的竞争力

3.1 合理定位,占据市场

合理定位即对媒体本身有个合理的定位,能够在短时间内找到自己的特定读者群众,选择目标受众,纵观当前的新闻媒体发展,我们已经逐渐的意识到,任何一个媒体行业都不能通过一网打尽的方式将所有的客户资源笼络起来,现在的传媒业已经逐渐走向“划分群众”的模式,如果将自己的网撒的太大,那么自己的发展也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所面向的内容过于广泛容易使得报道不精,难以满足各类读者群众的要求,在竞争如此激烈当今,做到第一已经不太容易,故传媒业应当寻找适合自己定位的读者,追求全面领先不如追求单项领先,将自己的业务做精才是正确的思路。

3.2 综合策划,力求创新

创新是一个企业竞争力的源泉,在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传媒行业,若想保持自己的不败之地,必须在单一的竞争模式中寻求突破和创新,在新闻传媒行业当中,采编、广告和发行已经成为人们不可否认的三驾重要的马车,而当前很多的媒体仅仅通过打价格战来参与竞争,我们可以利用新闻媒体发展的这一特点,抓住当前的时机,在这三项中去进行创新与改革,在发展过程中,成立相应的策划部门,在行销方法上不断探索,报纸行业应当在版面设计和报道方式上进行创新,而电视行业在节目编排方面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合理有选择的引进。

3.3 大胆用人,积极奖励

新闻传媒业是一个更新换代十分快的行业,其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是否能够引起受众群体的注意,故新闻信息的采集者十分的重要,且信息的编排需要十分灵活的思维和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故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十分的严格,当今的传媒业发展之所有较慢,很大的原因就是采集和编排者的思路还不够灵活,视野还不够广阔,各媒体应当积极鼓励新人去发表自己的想法,大胆用人,积极鼓励,为富有才能的人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结语:新闻传媒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行业,其竞争力也会越来越多的体现在核心竞争力的方面,随着传媒业的不断发展,作为传媒人我们必须时刻去探索,探索核心竞争力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谢耘耕.媒介多元化投资及其风险[J].新闻界,2004(3).

[2]王宇,覃朝霞.中国电视媒体的多元化经营[J].新闻记者,2002(8).

[3]舒胜.报业集团核心竞争力探微[J].新闻前哨,2003(6).

[4]樊士德.我国传媒产业体制改革与资本运营战略的探索[D].四川大学,2005.

篇9

它们的工作是为了人们更好地体验互联网

蓝汛的主要业务是通过分布在全国50多个大中城市的175个节点向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网络内容快速分布解决方案。

行业地位:中国领先的CDN服务提供商,市场占有率达75%

迅雷:下载软件提供商;影视软件等内容的汇聚商;通过数字发行和网络广告实现盈利。

行业地位:中国排名第一的下载服务提供商,国产软件提供商前三强

暴风影音的业务主要包括4块:而向“音视频内容提供商”的服务展示与内容推广;面向“音视频内容制作商”产品的数字发行;面向“广告客户、广告商”的互联网广告平台;面向“计算机与数码产品制造商”产品的OEM合作;面向国内外互联网音视频播放业务的软件开发服务。

行业地位:播放器软件类中国第一,市场覆盖率约60%;国产软件排名仅次于腾讯和迅雷,列第三

铭万服务于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每个阶段:为企业提供基于互联网的网站建设,企业推广,即时通讯系统,网络应用服务(人事管理系统,视频会议,客户关系管理,销售管理系统 )等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

行业地位:第三.主要竞争对手:阿里巴巴

东方标准通过分布在中国国内19个城市的人才培养及招募网络为企业提供IT人才供应整体解决方案:通过为企业定制培养及招聘的服务模式招募人才,通过领先的人才技术及心理特征评测手段对求职者进行快速筛选。

为了满足海外IT企业对中国技术人才的旺盛需求,东方标准在日本全资的人才派遣公司,将经过严格培养及考核的工程技术人员派遣至国外用人单位。

行业地位:中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IT人才服务机构

中国创业者得天独厚的优势

无线互联网

中国目前有5亿手机用户,无线互联网用户市场庞大。3G门户的商业模式为“技术+内容+门户平台”,从目前的2.5G起步,以免费、自由平台及领先的技术、精彩的内容获得用户,在门户平台之上获取最大价值。无线互联网具备先天的收费优势,再加上日渐成熟和丰富的小额支付通道,3G门户商业模式的完成更加可行。

行业地位:3G门户最早开创了中国无线互联网独立免费模式,始终保持着用户、流量、技术上绝对第一的优势,目前注册用户数已超过3500万,日点击数超过5.1亿次。

万普世纪期待能够为整个无线互联网行业上下游和广告主提供开放的广告营销平台、策略以及数据等服务。身为80后创业者――万普世纪创始人兼董事长黄波解释说,对于希望在无线互联网上做广告的企业来说,万普世纪可以为他们提供完整的无线营销方案,并可以监测最终的广告效果。而对于那些希望创业的年轻人来说,只要建立一个WAP网站,专心做好自己的内容,广告就可以源源不断地自己找上门了。

行业地位:无线营销行业绝对领先

亿美软通以短信、彩信、WAP等技术为企业营销、管理、服务等方面的软件(系统)和运营服务。

独特的卖三次(乘数型)模式:软件/系统+附加通讯流量+增值服务

行业地位:行业排名第一,拥有可口可乐、中国银行、大众汽车、Esprit、俏江南等16万家企业客户

迅速壮大的中产阶级

汉庭连锁酒店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中档商务经济型连锁酒店。

它们的婚姻能否幸福?

红孩子致力于通过目录和互联网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购物方式和价廉物美的家庭用品。经过三年的迅猛发展,红孩子现在已经拥有母婴用品、化妆品、健康产品、自选礼品,家居产品等五条产品线,并在北京、天津、沈阳、上海、南京、武汉、苏州、无锡、大连、杭州、成都等11个城市设有分支机构,预计年内将达到18家。

红孩子拥有自有品牌――redbaby系列婴幼用品。

行业地位:家庭购物服务行业的持续领跑者,红孩子网站:.cn是中国家庭购物服务行业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

PPG的核心商业模式是通过将现代电子商务模式与传统零售业进行创新性融合。PPG在产品创意上汲取了国外经典的服装风格;并与知名的物流公司,如“联邦快递”、“宅急送”等紧密合作,以保证卓越的物流管理体系。

行业地位中国服装行业最大的电子商务企业

网络视频组

悠视网()是一家面向全球宽带用户,提供网络电视及互动增值服务的新兴媒体。依托高效先进的技术,悠视网建立了全球最大的视音频内容聚合和分发平台,为华语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网络电视服务。

悠视网收费模式:视频广告+增值互动+付费视频

行业地位:中国规模最大的网络电视公司

:网络视频短片分享

即将把总部从广州搬至北京。但是如何把巨大的流量变成收入仍然是面临的一大挑战。

行业地位:中国最大的原创视频分享网站

PPLive的流媒体平台可以为客户提供网络直播服务。同时,PPLive拥有专业的营销策划团队,可以携P2P流媒体平台为客户实现网络媒体的无缝隙覆盖。

PPLivc是姚欣在华中科技大学就读研究生期间休学创业的结果。

行业地位:PPLive在网络视频直播市场居于领导地位

汽车组

易车以专业的汽车互联网平台为核心,参与投资运营汽车类报纸、汽车杂志、汽车电视节目、汽车广播节目等多种类型的专业媒体,并且不断尝试新媒体在汽车营销和汽车用户消费服务领域的应用,构建了跨媒体、全方位、立体化的汽车传媒集群。

行业地位:中国最大汽车专业传媒集群

中国汽车网商业模型:汽车网络消费社区

行业地位:中国最早的专业化汽车门户网站,中国最大的网上汽车专业垂直服务商

UAA从事汽车俱乐部业务,通过互联网和呼叫中心,为俱乐部会员提供全国救援、保险和汽车维修等方面的预约服务。

行业地位:中国最大的汽车俱乐部和汽车服务网络

地图组

高德的业务主要包括4块:

车载和便携导航:导航电子地图生产销售

无线位置服务:位置服务系统升发运营,与客户分成

互联网位置服务:B2B地图租赁、广告收入

政府和企业应用:外包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项目承接

高德软件是美国著名创投机构KPCB正式进入中国内地之前投资的两家中同企业之一。2003年以来,高德软件的财务表现一直相当优异。

行业地位:高德软件在导航电子地图、导航软件系统等领域居于绝对第一的位置,主要客户包括:宝马、奥迪、拜驰、通用、人众、本田、丰田、日产等。

北京图为先科技公司(MAPBAR):互联网以地图标注,地图搜索为主体的地图广告模式;无线及车载导航软件销售(P29)。

行业地位:中国排名第一的互联网地图服务提供商,典型客户包括百度、MSN、YHAOO、E龙、携程等

全景的商业模式:整合摄影师、图片机构、媒体单位的图片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给全球华人用户。

行业地位: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图片公司,中国广告行业、编辑行业最主要的图片内容提供商

东方财富网主要通过互联网向广大投资者(包括个人及机构)提供全方位的综合财经资讯和金融理财资讯。

行业地位:东方财富网是中国访问量最大、影响力最大的财经证券门户网站,访问量领先第二名6倍以上。全球权威的第三方数据ALEXA显示,在全球中文网站排名中,东方财富网已经进入前10名。

家居易站致力于整合家居建材领域的厂商资源,为消费者提供全面的家居建材商品信息、线上/线下交易、行业资讯、互动社区等综合服务,使广大消费者用更少的精力,享受更好的购物体验,购买到更加质优价廉的家居建材商品。

家居易站自认为是中经合投资组合当中整合难度最大的公司之一。

行业地位:中国家居建材行业首家专业的电子商务网站

突围中的Web2.0

爱情公寓独特的商业模式来自于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扩大交际固的需求。爱情公寓填补了人们在寻觅感情中的过程需求,独特的线上生活经营,给了用户一个区别于现实生活中的家。现实生活中无法完成的梦想,用户可以通过爱情公寓来满足,比如线上养宠浇花,线上布置家同等等。

行业地位:休闲交友网站最高排行第1名

主要向网民个人提供基于视频博客的社交网络服务。庞升东创办的历来都是互联网行业备受争议的创业企业之一,但是51.con的投资人似乎从来都不为所动。

行业地位:中国最大的博客社区

互联网进入社区时代,用户产生了非常多有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很多都沉淀在BBS和博客当中,而传统的搜索引擎公司尚无法提供此类信息的搜索和查询。奇虎独创的peoplerank技术,能够有效地帮助用户找到这些信息。

奇虎360安全卫士:帮助网民查杀恶意软件。

行业地位:社区搜索类网站排名第一;中国网络搜索行业排名前三

分众传媒的挑战者们

分众在这里不再是一家公司的名称,它代表的是一种经营思路和商业形态,

综合户外媒体、平面媒体的优势,百泰传媒利用报纸、杂志、直投广告载具、室内看板等媒体形式,以全国高档酒店客房为传播环境,对全国商旅精英人群定向传播商业资讯。根据酒店的区域、星级、受众特点等的不同,百泰可做到对受众的精准传播;同时,根据季节和不同会务活动等,百泰可做到针对不同会务人群的集中传播。

广告是百泰传媒收入的主要来源。

行业地位:全国高档酒店精英人群,定向传播媒体领导运营商

通过运营全国50多家机场和10个航空公司航机内娱乐电视网络,航美传媒搭建了目前国内惟一真正能对高端人群进行有效覆盖的媒体平台;通过喻悦航空旅客,吸引受众注意力,从而为广告客户提供传播平台、获得广告收入。

行业地位:航美传媒被誉为“中国航空传媒产业专业化、国际化、高端化的引领者”

玺诚传媒主要为品牌及服务商提供在店电视广告营销平台。

行业地位:分众传媒在卖场电视广告市场上最主要的竞争对手

共合网()是全球传媒资源共享整合平台的简称,是一个实现广告交流、广告交换和广告交易的电子商务网站,是一个发现资源、整合资源和经营资源为目的的网络传媒机构。共合网首创R&V(现实和虚拟)经济理论,创建了独特的R&V模式,并致力于激活全球传媒资源,建立R&V非竞争性战略联盟。

创新传媒资源置换、多方瓦动平台及广告信贷服务是共合网的三块主要业务。

行业地位:共合网是一个新兴的电子商务网站和创新的网络传媒机构,横跨网络业、传媒业、金融服务业和广告业等多个行业,形成多项首创业务,具有惟一性。

热闹依旧的半导体行业

遵循着清晰转移路线的半导体行业,依旧是VC们在中国投资的热门领域之一。半导体行业备受VC关注的企业也很多,只是由于篇幅的限制,我们不能在此一一列举。

篇10

【关键词】垂直媒体 精准定位 多元价值

在《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老牌媒体陷入经营困境的同时,各种面向行业的小型垂直媒体却在互联网时代纷纷涌现,并焕发出蓬勃生机。今天,门户网站在大众舆论中呼风唤雨,垂直媒体却在行业内独领,并受到各种资本的追捧,形成了互联网时代传媒产业的一道亮丽风景。从美国VOX MEDIA旗下各垂直网站的风生水起,到国内“汽车之家”“久邦数码”纷纷上市,再到近期VR行业垂直媒体“87870”获得北京掌趣科技千万级战略投资,垂直类媒体在传媒领域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同时,也得到国内外相关人士的极大关注。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绝大多数媒体“既要打鸣也要下蛋”,既要承担媒体信息传播、舆论引导的社会功能,同时也要具备盈利的经济功能。在互联网时代涌现出的大量行业垂直媒体,其社会价值大于经济价值,甚至许多垂直媒体的创办本身就是由于创始人对某一行业领域的个人爱好。尽管说垂直媒体“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彻底剥离,媒体不再承担经济价值,而只承担社会价值”①的论断有绝对化之嫌,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垂直媒体发展过程中对社会价值的追求要大于对经济价值的追求――至少是绝大多数垂直媒体如此。正是由于垂直媒体的这一特点,才使得互联网时代的垂直媒体以服务为核心,通过对一系列服务的多元开发凝聚行业影响力,进而形成与传统媒体不同的运营模式。

一、垂直媒体的传媒经济本质重构

互联网的出现,对众多行业产生了极大冲击,传媒产业也不例外。皮卡特所提出的“双重产品”市场运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传媒经济本质的主要观点。②在皮卡特看来,传媒公司创造了两种商品,第一种是电视节目、杂志文章等传媒内容产品;第二种是受众,被娱乐和新闻内容所吸引的受众成为传媒企业有价值的产品,接近受众的途径可以被包装定价,然后销售给广告客户。学术领域对传媒经济本质是“注意力经济”还是“影响力经济”的争论,也正是在这一框架下展开。传媒实践领域,绝大多数传统媒体(如报纸、杂志、电视等)都是通过新奇的娱乐内容、创新的节目模式等吸引受众,再将受众数量打包出售给广告商。正是由于此种运营模式,“唯收视率论”才会在一定时期内风靡一时,众多节目制作方与电视台等传媒企业之间的合同也采取“对赌”等方式,如浙江卫视与灿星在《中国好声音》方面的合作就是这方面的典型案例。

与一般大众媒体不同,传统的行业媒体运营在“影响力经济”框架下展开,这种运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与当代网络垂直媒体之间具有相似性,二者都具有比较精准的受众定位,都专注于某一行业领域进行精耕细作。如《经济观察报》便将读者目标锁定在“中国社会拥有财富、拥有权力、拥有思想、拥有未来的实力阶层”,以“理性”“建设性”的报道形成高黏性的读者群体。但此类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仍受到传播单向性等因素的限制,即使具有较高的客户忠诚度,能够对专业广告客户形成较强吸引力,但在运营模式上仍不得不依靠广告、活动等传统方式,其服务价值、客户价值、渠道价值、大数据价值等都难以得到有效开发。

与传统专业媒体不同,当今的垂直媒体依托互联网优势,具有了更多价值开发的维度和可能。而这种多元开发在表面看来仍具有传统媒体的特征,以专业化的资讯服务为基础,将互联网时代的垂直媒体仅仅看作媒体只是看到了问题的表面,究其原因,“一方面垂直细分类网站的创始人可能是媒体人,另一方面可能其盈利模式是通过广告、论坛等形式。”③从更深层的角度看,互联网时代垂直媒体运营的根本依托是服务功能而非媒体功能。互联网时代的垂直媒体正是以服务功能为基础,对传统传媒经济的本质进行重构,它们的主要运营模式不再是简单的“二次售卖”。除此之外,立足于服务功能和良好的客户体验,不断打通资讯服务、社区聚合、交易服务、大数据等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以全产业链的方式不断延伸传媒产业的价值链条。

二、以服务为核心的多元价值开发

与传统专业媒体不同的是,互联网时代的垂直媒体具备了更多价值开发的可能,在“平等、互动、参与、分享”的互联网世界,垂直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精准受众定位为基础,对媒体价值、服务价值、渠道价值和大数据挖掘价值的多重开发。

(一)精准的受众定位

在信息泛滥的时代,面向所有受众的市场定位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意味着失去所有受众。顺应当今媒体由“广播”向“窄播”的转型,面向细分市场进行精准受众定位,是垂直媒体与传统专业媒体的共性所在,也是垂直媒体发展的首要前提。

垂直媒体的受众往往具有专业化、年轻化、知识化的特征。美国知名垂直媒体The Verge因为专注报道新潮的消费电子设备而获得大量关注。国内最大IT垂直媒体泡泡网的用户聚焦“计算机/IT类、制造业及教育/科研”行业,其用户平均年龄约为27岁,近半数用户接受过高等教育,其中本科生占41.7%,硕士及以上人群占7.6%,较高的个人月收入为他们较高的消费能力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在地域分布上,泡泡网用户一级中心城市(北上广)和二线省会城市用户占到65%左右,另外有34%的用户来自于经济较发达的三级城市。④

(二)以专业的资讯服务沉淀粉丝用户

提供资讯,是媒体最为基本的价值功能,也是包括垂直媒体初级阶段在内的绝大多数传统媒体运营的根本。在2000~2005年的中国垂直媒体1.0时代,绝大多数垂直媒体都是将主要精力聚集在提供资讯服务方面。这是由于在垂直媒体起步阶段,运营方尚未找到成熟合理的运营模式,更多的是从传统媒体的运营中吸取经验,按照传统媒体依托资讯服务吸引广告投放的方式进行运营。即使是在运营模式相对成熟的今天,垂直媒体也必须将专业性资讯服务做好、做精、做强,否则便会失去其后续发展的基础。

在精准定位、提供优质专业咨询的同时,以社区化方式沉淀有效客户,是垂直媒体进行粉丝变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国内纸媒潮流垂直网站YOHO将主要目标受众锁定为年轻男士,在依托《YOHO!潮流志》起步后,YOHO于2007年5月推出潮流交互社区,之后又通过SNS社区转型、社交图片分享类App开发等系列手段,不断强化社区功能,以达到“先围住核心用户群”再“放长线钓大鱼”的目标。2012年,国内汽车垂直网站“汽车之家”也大力强化社交业务,推出用户互动产品,不断强化用户体验。⑤

(三)立足优质服务布局电商平台

“媒体平台+专业社区+电商平台”是当今成功垂直媒体最为主要的商业模式之一,从媒体功能到社区凝聚进而布局电商平台,也是垂直媒体运营过程中合理的商业逻辑。无论媒体平台还是专业社区,都是企业进行投入的领域,二者成功运营和投入后,依托其高精准、强黏性的客户群体,进行专业化电商布局顺理成章。以上文提到的YOHO为例,在2005~2007年依托媒体和社区完成粉丝沉淀后,YOHO在2008年从媒体进军电商领域,以售卖潮流品牌为主要业务的“YOHO!有货”,正式完成由媒体到电商的总体商业布局。进而,以“潮流”“时尚”为核心,将目标受众从年轻男士向年轻女士转型,于2013年创办女性潮流杂志,并举办潮流行业展会。

垂直媒体在进军电商领域时,与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平台具有两个最为重要的区别。其一,前者行业细分并不明显,主要依靠海量用户和强大的网络外部性在各个行业全面开花,而垂直媒体则依托其行业优势在某些具体行业重点发力。其二,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平台的成功依靠广阔的货源、快速的物流等业务组合,而后者则依靠专业化服务取胜。比如,汽车之家便是凭借买车、用车、养车等全面、专业、可信赖的内容,在塑造专业口碑的同时,构建优质的产品库。从汽车之家的发展轨迹来看,它由论坛起步,逐渐建立起较优质的产品库,塑造媒体口碑。从这一意义上说,垂直媒体所涉足的垂直电商领域和阿里巴巴、京东等也形成了差异化竞争格局,得以在激烈的互联网商业竞争中寻得一席之地。

(四)多元业务组合

来自Forrester Research的数据显示:平均来看,企业市场营销支出的20%都花在了各种商业展出上,全球每年在活动和会议上的支持高达5000亿美元。“媒体平台+专业社区+电商平台”是垂直媒体进行业务布局时的重要环节,但这并不意味着垂直媒体舍弃传统线下活动这一金矿。在凭借互联网优势进行上述业务布局的同时,接下来进入垂直线下活动领域也就顺理成章了。YOHO从2008年底开始举办“YOHO!音乐季”“YOHO!潮流盛典”等落地活动。除了落地活动外,虎嗅网、艺恩网、36氪等行业垂直媒体都以大数据服务的方式拓展其产业链条。36氪等垂直媒体网站甚至成立专门的研究院,定期VR、教育、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医疗、互联网+企业服务、互联网+汽车等多个行业的研究报告。

三、垂直媒体的未来之路

从2000年至今,中国垂直媒体已经走过十几个年头,从1.0时代专注于产业资讯和行业评论,到2.0时代对行业挖掘数据库、产品信息的深入挖掘,再到专注于对用户购买产品的服务、不断提升用户体验的3.0时代{6},中国垂直媒体的运营模式逐渐成熟,立足于服务的产业链条得到了极大拓展。但垂直媒体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新一轮成长的瓶颈。垂直媒体在“做精”上具有门户网站、大型电商平台难以比拟的优势,但同时由于受到客户数量和行业的限制,它们往往也面临难以“做大”的苦恼。

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中,依托资本杠杆、提升管理能力,进而以媒体组合的方式把企业做大做强是中国投资人和企业家所关心的重要问题,也是中国垂直媒体在运营上实现更大目标的合理之路。正如有研究者所指出的,“如果有人能够在所有的垂直细分行业都入股一家有影响力的垂直媒体,那他就是事实上的中国的默多克了”。{7}在这方面,已经有一些成功案例,如美国知名媒体集团Vox Media便手握6家垂直媒体,其内容涵盖科技(The Verge)、运动(SB Nation)、游戏(Polygon)、地产(Curbed)、美食(Eater)、时尚(Racked)等诸多领域。国内知名垂直媒体集团盛拓传媒也是以整合的方式,进行垂直媒体运营,旗下拥有IT168、泡泡网、汽车之家、二手车之家4家垂直网站。但在媒体组合之后,如何继续以服务为核心保持“做精”的心态,避免出现美国在线收购Weblogs后“营收为先”对垂直媒体从业者带来的伤害,是垂直媒体运营者必须不断考虑的问题。

注释:

① 曾航.行业垂直媒体投资的黄金时代[ J ].中国传媒科技,2015(1)

②Picard,R. Media Economics: Comcepts and Issues, London: Sage, 1989. 17-19.

{3} 刘胜男.行业垂直媒体的运营能力是关键[ J ].中国传媒科技,2015(1)

④泡泡网官方网站介绍,网址:http:///site/about/index.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