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行业的现状范文
时间:2023-10-31 18:08: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媒行业的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西方国家传媒业中的这种并购行为在20世纪90年代便开始流行起来,这种并购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传媒行业的多元化、全球化发展,让世界各国的信息最迅速、真实且完整地展现给观众,这种并购行为推动了西方国家传媒业的发展。我国传媒行业的产业并购行为较晚,导致传媒行业的多元化发展缓慢,是我国传媒行业所需要深思的一个问题。面对传统媒体的竞争力逐渐下降的情况,我国传媒行业并没有作出相应的改变,依旧保持着传统的媒体行业的发展观念。这种传统的观念阻碍了新兴媒体方式在我国传媒行业的发展,导致我国的传媒行业依旧以传统的传媒行业为重心,严重阻滞了我国传媒行业迈向多元化和全球化的步伐。行业产出上的对比。公开数据显示,2010年美国报刊的广告收入为275.6亿美元,同比幅度下降了27个百分点,这种幅度是美国报业的第9次下滑,这说明了西方传统媒体的衰落,但是在报纸广告下降的同时,网络广告收入却快速上升。2009年,美国的四大网络公司(谷歌、雅虎、微软和美国在线)的网络广告收入总额为326.42亿美元,比2008年上升了2个百分点左右,其远远超过报纸的广告收入。除了美国,日本、法国、德国等国家都出现这样的状况,这些状况都证明了传统媒体的衰退和新兴媒体的兴起,这是一种必然趋势。面对这种趋势,很多西方国家都将传媒投入着重放在新媒体发展方式上。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广告市场规模虽然从1981年的1.18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899.56亿元,但是仍然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其中,广告收入所占GDP的比率为0.63%,远远低于美国的水平;广告收入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率为1.75%,和国外某些发达国家的比例也相差悬殊;2008年人均广告收入为143.04元人民币,而美国在1989年就达到了人均499美元。从数据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传媒行业的产出存在一定的差距。行业技术上的对比。21世纪是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逐渐离不开信息技术,传媒行业亦是如此。以电影传媒为例,西方很多国家的电影逐渐占领我国电影市场,而他们成功的原因在于电影给了观众很独特的视觉享受,如美国《变形金刚》《钢铁侠》等这类能够让观众叹为观止的电影。这些电影中的特效大多都是用技术制作而成的,能够让人感受到激情,这种激情正是我国电影缺少的。这种来自于媒体技术上的差异使得我国的媒体行业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严重阻碍了我国传媒行业的发展。另外,据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的统计,1998年中国国内生产了499部电视剧。虽然电视剧数量较多,但是从电视剧质量上看,很多电视剧粗制滥造,题材雷同,大约只有1/4在电视媒体播放,资金的浪费严重。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是我国传媒业技术上的不足。
针对这一现状,传媒行业都应该不断完善体制的改革。通过完善传媒行业的改革来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升我国传媒行业在国际上的地位。优化传媒行业的产业结构。作为十分有潜力的行业,传媒产业必须摆脱过去留下的传统思想,应该认清当前的传媒发展形势,将工作的重心放在增强企业实力,提高竞争能力上。当面对全球各国传媒产业的挑战时,我国传媒企业应该理性地反思,找到自身的不足,并依照自身状况和需要准确地制订发展计划,通过与西方国家的合作和交流,来扬长避短。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环境下,我国传媒行业应该在传统产业的发展基础上,努力增强新兴传媒行业的竞争力。就传统的传媒行业而言,其在我国传媒行业中仍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传媒行业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为了更好地规范传统传媒行业的发展,应该健全和完善对传统传媒行业的管理机制。就新兴传媒行业而言,要不断地汲取西方国家的管理经验,将其摆在传媒行业发展的重心地位,让我国的传媒行业能够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另外,我国传媒行业还需要加强与国际传媒行业的并购,实现传媒行业的全球化发展。[4]实现传媒行业的转型。我国传媒行业当前的发展还有待提高,而这种提高必须结合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等因素。
而信息技术观念是指要学会接受和适应信息时代下的技术水平和发展前景。其次,结合我国传媒业的发展现状来看,要想挽救传统传媒业的发展,必须实现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利用网络和数字技术来更新传统媒体,使我国传统的传媒业能够快速地适应数字时代的需要。最后,传媒行业的转型还需要以技术为驱动。百度、网易、腾讯、新浪、微软等传媒都是技术企业,这说明新的媒体形式都是以新技术为前提的。因此,要想成功地实现传媒行业的转型,必须高度重视信息技术。提高传媒技术一方面能够激发用户的潜在需求,如苹果公司通过实现产品和技术的融合打造了iphone、ipad等产品,有效地激活了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另一方面,用户和技术是相辅相成的,技术激发了用户的需求,用户的需求也促进了技术的提高。[5]综上所述,我国和西方国家的传媒行业发展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结构、投入和技术上。随着传媒业的快速发展和新传媒技术的出现,传媒行业和信息行业之间的联系也会日益紧密,这也是传媒行业的发展趋势所在。这一点恰好是我国传媒行业中的最大缺点,国家应该注重开发和运用信息技术来推动传媒业的发展。另外,还需要加强与国际传媒业的交流,汲取更多宝贵的经验,将传媒和技术有效地结合,共同促进,从而更好地提高我国传媒产业的竞争力。
篇2
【摘 要】随着传媒市场的不断发展,电视传媒产业已经成为包括电视台在内的媒体机构的首要选择。电视传媒在发展的进程中要牢牢的把握产业化的发展方向,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化资源,规范化经营,要积极的尝试电视传媒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推动我国电视传媒以及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电视传媒;产业化;策略
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目前的文化产业已经是一派繁荣的景象,电视传媒行业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但是同时也是电视传媒行业发展的重要机遇。在电视传媒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吸取各方面优秀的经验和数据,以此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电视传媒的发展必须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市场中立足并且赢得市场。这也是电视传媒发展的必然趋势。电视传媒工作者应该充分的认识到这一点,然后遵循电视传媒产业的客观发展规律,为电视传媒的发展做出积极的努力。
一、电视传媒产业化发展的内涵以及必要性
以传媒作为市场的导向,把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发展的中心,把传媒科技的进步作为发展的支撑,围绕电视传媒产业实施跨行业的经营管理模式。电视传媒产业化的发展,要最大限度的进行资源整合,参与到市场的竞争中,最大限度的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终形成一个多传媒,多渠道,多层次的传媒集团。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里,电视传媒行业担负的是党和国家喉舌的作用,所以传媒行业的发展受到了国家的控制和监管。后来因为传媒行业的不断发展,传媒科技的进步,电视传媒受到市场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同时我国传媒行业的市场和政策也相对放宽,相关的政府政策成为我国电视传媒行业发展的方向指导。
二、电视传媒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电视传媒是直接对政府负责的,所以电视节目常常出现的现象是领导满意但是观众不满意,但是也不会因为观众不满意而被市场淘汰。效益好的但是等级较低的事业单位也不能兼并或者是超越效益差的高一级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没有完整的法人财产权,所以也就没有实际的权利,也就不需要承担责任。很多电视台盲目的投资,多元化经营,但是经营亏损就是国家来支付。电视台等事业单位没有真正的实现企业话的管理模式,就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另外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需要增加员工的数量,但是员工必须要有登记,所以大量的临时员工被分配在了重要的岗位上,工作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同时这些员工在薪资和福利待遇上又不能得到满足,导致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制约的电视传媒产业的发展。
(二)网络规模小、资源浪费。我国电视网是以条块的模式进行分层管理的,同时是以四级办广电的方针进行发展,这也导致了电视产业的网络条块之间分离,地区之间信息封锁,地方保护以及不良的竞争局面。全国4000多个有限电视系统大多数都是自己筹集自己自行建设,投资的主题分散,导致整个网络的建设没有完整的系统,这也是电视传媒无法规模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电视频道越来越多,观众选择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这也就降低了观众对频道的忠诚度。
(三)电视节目制作能力较差。根据有关的数据显示,目前电视台的节目有两种获取的形式,一种是购买,另一种是自制,有百分之60多的电视,百分之十一以上是购买的,其他基本来源方式是自制。有百分六十多的电视台,节目中百分之五十左右都是来源于自制。目前电视节目的缺口很大全国电视节目的生产能力以及生产质量都无法满足电视传媒发展的需求。
三、电视传媒产业化发展的相关策略
电视传媒产业化发展的浪潮已经不能阻止 ,中国的各大电视台各个电视台都开始将电视传媒带领到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上,也正是因为这样,电视台需要积极努力的寻找发展的对策,寻找方向,让自己能够在产业化的发展进程中占据有利的地位。
(一)传播先进文化、履行社会责任。电视台不仅仅是需要对政府负责的,更是对社会民众负责的,应该承担的是社会文化向导的职责,产业化的发展,其实是要求电视台追求经济效益,但是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注重社会效益,不能抛开自身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既然电视台是党和国家的窗口,那么电视媒体就要传播先进的文化,积极的弘扬社会主义新的精神和风尚,为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所以在电视传媒产业化的进程中,电视台要正确的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在保证自身职能能够得到发挥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局面。
(二)打造品牌节目、营造发展亮点。电视节目的制作是电视传媒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工作也是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保证。而电视传媒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就是电视节目制作的质量。电视台要严格把关播出的节目,质量低下和信口开河的节目禁止播出,要制作出有技术含量的节目,能够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社会效益。每个电视台要有自己的特点,提高电视台的辨识度,提高电视台在电视传媒产业化进程中的市场地位。
(三)广泛开展合作、推进产业延伸。电视传媒产业化经营 ,气势就是在鼓励电视台积极的寻找行业内部或者是跨行业的合作伙伴,以电视节目为发展的基础 ,共同合作和开发出属于电视媒体的附属产品。这不仅要求电视台具有市场地位,还需要电视台具有自身独特的魅力才能有能力走出去,并且吸引相关的合作伙伴,实现产业的延伸。
四、结语
产业化的发展已经成为电视传媒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电视传媒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中,应该正确的认识到自身,首先做好电视台的定位工作,同时要准确的把握电视传媒产业化的发展机遇,积极的寻找发展的路径,不断进行思想和管理上的革新,为中国电视传媒产业化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发展保证。
参考文献
[1] 胡捷.电视传媒行业的发展探析[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8(07).
[2] 刘基.中国电视传媒发展现状[J].中国传媒,2006(02).
篇3
关键词:大众传媒 经济作用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3-0191-01
大众传媒的基本功能在于传递信息。新疆作为一带一路的核心点,将信息更有效地传递尤为重要。作为信息传递载体的大众传媒更是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
一、大众传媒的功能作用
(一)大众传媒的经济功能
“传播学之父”施拉姆在对于传播学的经济功能阐述中,指出大众传播通过经济信息的收集、提供和解释能够开创经济行为。施拉姆认为大众传播的经济功能并不仅仅限于为其他产业提供信息服务,它本身就是知识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经济信息的传播。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大众传媒产生的根本原因,同时,大众传媒的发展又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告事业作为大众传媒的表现形式之―,其发展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2)经济市场的监督。我国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制度,但依然是不健全的。信息的大量传播,能够警示消费者及企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监督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二)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
大众传媒有四大社会功能,分别是环境监测功能、社会整合功能、文化鞯莨δ芎陀槔止δ堋
大众传媒向社会公众传递自然与社会发生的各类事件、变化,社会大众通过这些信息了解世界发展趋势,提前预防自然灾害或社会事件;收集、整理各类信息后,并采访专家或专业人士评价分析,从而起导向和教学的作用,使非专业人士能清晰地了解问题,进而参与到社会、经济建设中;传递文化信息,既传承优秀文化历史遗产,又树立国威弘扬国力,通过不断重复传递信息刺激大众深化记忆潜移默化地传承千年文化;信息传播有学习和精神娱乐的作用,增加社会大众的幸福指数。
二、大众传媒对新疆的推动作用
企业有效利用大众传媒传递信息,既宣传产品塑造品牌,又传递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形象,并通过重复宣传的方式强化消费者脑中的印象,形成品牌满意度进而形成品牌忠诚度。
宏观方面,国家或地区在有效利用大众传媒传递信息时,能够传递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吸引投资商考察、投资、建厂,一方面提供资金带动整个地区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解决就业问题,带动整个地区的消费,另一方面是国家自信、强大的象征,从而增加净出口。此外,大众传媒还能对公众人物、公职人员进行监督,促进社会公平,增强政府公信力;提升社会大众精神需求,社会大众通过大众传媒接触到各类信息,增长了知识储备量,进而提升精神需求。
(一)新疆大众传媒产业现状分析
新疆目前的大众传媒产业,设备落后,知识储备不够,人才稀缺,有关单位不够重视,导致整个大众传媒产业相对落后,从而人才更加稀缺,陷入死循环。
(二)新疆大众传媒产业发展建议
(1)有关部门重视。新疆作为国家重点扶持地区,作为“一带一路”核心地区,未来的发展离不开大众传媒产业,有关部门应重视大众传媒产业,对其长远发展和建设给予重视和帮助,在政策和技术(设备)方面给予引导和扶持,引导大众传媒产业承载和传播正确的意识形态,传播现代化和正能量。
(2)培养和招募人才。学校应开设相关课程,招募人才,培养有梦想、有能力、有谋略的年轻人进入该行业,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持续提供人才。
(3)投资支持,招商引资。相关部门应对该产业给予更多的投资支持、行业帮助。新疆地区大众传媒行业技术落后、专业技能不足,应面向各地招商引资,吸引拥有先进技术优秀人才的企业来新疆发展,从而带动本地的大众传媒产业。
(4)大众传媒产业自身。新疆的大众传媒产业应总结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信息传递过程中是否有效传递给受众;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定期学习和培训最新的行业技能和知识,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吸引人才;更新设备,积极向新兴大众传媒靠拢;招募大学生实习,保持新鲜血液和新创意。
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大众传媒,大众传媒的发展又促进了市场经济。新疆有国家政策对口援疆的支持,如今又有“一带一路”政策,若能够合理发展大众传媒产业,正确引导其发展的方向,使大众传媒产业真正发挥其作用,推动新疆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数据时代,传媒走出去,传媒业创新模式
从发展的角度看,传媒产业将是经济效益显著并最具成长性的产业之一。传媒业作为社会信息传播的媒介,具有典型的信息服务业的特征并且具有强烈的文化、人文特征。 我国传媒业改革的力度与深度都是以往任何年代所不可比拟的。但是,我国的传媒文化产业与国外传媒产业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一、我国传媒业需要走出去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期,有效需求不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以及涵养素质的提高,对文化传媒行业的产品,以及市场的要求也随之增高,传媒产业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依托媒体发展的广告、发行,影视节目制作,信息传播服务都有着弊端。
传媒需要走出去的原因主要是首先国家宏观发展的需要,我国长期处于文化赤字的局面,在文化的地位日益凸显的今天,扭转文化赤字,增强软实力是重中之中。其次,传媒市场化的必然要求。传媒市场化以来,各大卫视,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以湖南,浙江为例。引进加创新,形成自己的新模式,《爸爸去哪儿》《跑男》广告的营业收入也是逐年攀高,但是归根结底,一味的模仿韩国,令人堪忧,空间的挤压,造成市场的饱和。最后,由于全球化的演进,跨国传媒集团带来的威胁与挑战,都需要中国传媒行业走出去。
二、以英美广电业为例,论其他国家传媒业如何走出去
(一)现在的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时期,也是文化产业投资的绝佳机会。
历史经验(迪斯尼、好莱坞、日本动漫业,韩国造星)证明:宏观经济低迷或转型时期,是文化传媒产业的最佳发展契机。传媒作为明确大力扶持行业,将有显著超额收益。但目前中国传媒产业,结构不健全,产业链不完整,传媒市场的复杂,存在着诸多弊端。以制作电影《泰坦尼克号》的好莱坞为例:作为美国文化产业的重要堡垒,发挥着经济与文化的双重作用。一部风行世界的电影《泰坦尼克号》,转走了各国的金钱,带来了美国的文化。“好莱坞”已经成为美国影片及其文化的代名词。 好莱坞的七大公司迪斯尼、索尼、米高梅、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环球、华纳兄弟,共同支撑起世界上最大的电影生产基地和电影产业集群。 好莱坞以其技术先进的电影流水线和成熟的商业运作经验,创造了可观的商业利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电影产业的海外电影市场获利已经占到其总利润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
好菜坞的大制片厂“走出去”的全球战略主要是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它们不断在德国、中国、英国等地设立分部,以减轻资金压力和拓展海外市场。美国政府制订了各种政策措施积极配合好莱坞电影打进外国电影业,来自于政府的扶持,减免税收政策。
(二)从美国电影业,中国传媒业可以借鉴的经验
首先积极拓宽海外市场,积极参加各种国际影展,带动电影版权交易,树立中国特色的电影产业。其次创作有民族特色的电影品牌,花木兰,功夫熊猫的成功,让身为中国人惊喜也汗颜,正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积极挖掘中国文化瑰宝,符合市场规律的才能赢得发展,做到符合国际市场需求,推广不同的合拍影片,才能接轨国际化的营销渠道,以更专业化的营销方式来参与国际化的电影产业竞争
综上所诉,我国传媒业可以借鉴的是,走集约化、规模化的道路,探索和改进资本运营方式 ,打破区划限制 合理分配电视资源 形成全国性大市场,加大经营机制改革力度,提高节目质量 。中国传媒业要想到国际市场上竞争,应该允许强势媒体在各自组建集团的基础上,以资本为纽带,打破行政区划和部门限制,实现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跨集团、跨级别的媒体兼并,创建综合型的传媒航母。
三.中国传媒业走出去的障碍及对策分析
(一)中国传媒业走出去的障碍主要是
1、首先中国传媒业的整体规模尚小。我国传媒企业的发行量、广告收入和现金流都和国外传媒企业相差甚远,尚缺乏跨区域跨媒介的大型传媒集团。中国传媒业市场秩序混乱,绝大多数传媒企业尚未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也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国家对传媒企业的管理现状导致传媒企业“优不胜劣不汰”。国外媒体一般从广告主与受众的需求出发,是基于市场化的定位,因此,其经营理念和自身定位都比较精准。但是,我国目前的绝大多数媒体存在定位不准的问题。在新闻理念和操作手法上基本上还处于学习国外经验的阶段,和国外先进的媒体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2、文化和语言的差异和意识形态属性。各国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自己的语言,国内媒体在走出去创办媒体时更要适应当地读者的需求,这一切都对国内媒体走出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媒体属于意识形态领域,采取的是政府管制方式,而国外媒体都是企业化运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和国内媒体有着巨大的差别。国内媒体在走出去时,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将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中国传媒业“走出去”的对策和建议
首先政府层面:作为传播中华文明的一项重要国家战略全力推进行业协会,积极搭建中外传媒交流的平台;传媒企业广辟蹊径,多渠道开发,全方位运作。其次社会层面:多媒体互动,全社会参与,扶持优秀和强势的传媒集团走出去,在允许国外媒体进入国内市场时,要求他们为国内的传媒企业走出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作为交换条件,借助网络媒体等新媒体的力量,要努力培养国际化的优秀人才,本土化是对外有效传播的基础和前提。
参考文献:
篇5
影视艺术教育中的文化责任是同时涉及影视传媒与艺术教育的交叉概念,是影视传媒的文化责任在高等院校艺术教育过程中的具体体现。作为特殊精神文化产品的影视传媒作品,尽管已经受到商业化的全面浸染,但其公共利益和文化责任仍然应超越于商业利益之上。而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视艺术教育则必须肩负起对内培养文化精英、对外推动不同文化与文明相互理解融合这两种相辅相成的文化责任。影视艺术教育中文化责任的特殊性,就是要将影视传媒的文化责任贯穿于整体教学过程中,使高等教育的文化责任与影视传媒的文化责任融为一体。培养出具有文化责任的高素质影视专业人才,有效提升影视文化产业的品质与品格,并使其成为中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视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新媒体时代影视艺术教育中文化责任培养与建构的必要性
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尤其是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升级,已经大大改变了媒体的格局与影视艺术教育的状况,技术的力量前所未有地凸显出来。在这样的前提下,强调文化责任的培养与建构的必要性何在?
1.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当前,影视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全球化的重要表征之一,并且越来越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代表。近些年,我国的不少影视作品陆续走出国门,但相对于国家文化形象传播的需求来说,还远远不够。如果影视从业者缺乏自觉的文化责任意识,就会造成中华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版图中的缩减,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自信、自强有害无益,更不必说提升本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影响力与竞争力了。
2.提升民族文化素质,影视传媒在为受众提供信息资讯、娱乐消遣的同时,还对提高受众的科技、文化、知识水平,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文化发生学的角度来看,影视媒体不仅仅是传播知识文化信息的媒介工具,而且其自身就是文化的创造者、生成者和构建者。影视艺术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文化责任培养,能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自觉宣传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从而为提升受众的文化素质起到积极作用。
3.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科技的发展使影视传媒行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文化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但是随之出现的泛娱乐化、“三俗”等不良现象产生了不能忽视的负面影响,对其公信力、权威性以及影响力造成了严重削弱。唯有提升从业人员的文化责任感,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影视传媒行业健康发展。4.助力学生求职就业。高科技的发展使影视传媒行业的生产和传播正趋向智能化,技术操作变得越来越简单,若想成为行业精英,必需从单一的技能操作性人才转向既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又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而复合型人才应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与文化责任感,惟其如此才能制作出有思想性、艺术性而且符合现实需要的作品。让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就培养良好的文化责任感,有助于解决他们在日后的工作中“上手快后劲不足”的现象,能使他们具备厚积薄发的文化推动力。
三、影视艺术教育中文化责任培养的方法与策略
在新媒体时代,影视艺术教育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进行文化责任的培养?
1.教学环节的贯彻。影视艺术教育中,首要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教学。教学与培养学生文化责任理应是相伴相生的同一个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让文化责任的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使其文化责任在学习专业技能的过程中成为不可或缺的底色。反映到教学环节的具体操作中,需要从三个方面努力。首先,教师在主观上要将培养学生的文化责任感当做教学的重要内容。有的教师在自身观念中就更加看重技术的教授,认为文化责任感是虚无缥缈之物,既无具体衡量标准,亦不能体现教学成果,因此根本不会在教学过程中提及。如此一来,学生更容易忽视。其次,文化责任感要反映到课堂理论教学过程中。在讲授影视专业理论知识时,要将知识点放置到社会、时代大背景中,通过对历史或现状的阐述,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明白其文化内涵。在选择课堂播放的影视片例时,要注意精心选择,既要符合专业知识的学习需要,又要考虑到片例在文化上对学生的影响,尤其是对于“三观”不正确的片例要坚决避免,若实在需要,则必须批判地分析,避免让学生产生价值观上的混乱。再次,影视拍摄实践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思考选题的思想内容及其文化内涵,避免单纯追求技术的炫酷。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影视专业的学生对特技制作兴趣盎然,对于拍摄内容的深层内涵却毫不关心,对于自己拍摄作品的技巧说得头头是道,被问及主题思想时却茫然不知。这是影视拍摄实践学习别突出也格外要注意避免的现象。
2.评价体系的建构。评价体系对于拍摄实践的影响显而易见。如果评价体系中文化责任成为缺失的一环,必然会影响业界的实践方向,对影视艺术的基础教育环节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当前各种各样的评奖活动、学术会议层出不穷,这些活动直接影响着评价体系的建构。评奖活动推崇哪一类的作品,往往就会将此类作品的创作推向一个创作。科学的评价体系不仅是业界的风向标,还应是影视教育的指路牌。正因如此,学界或业界在举办相关评奖活动时,文化责任理应是筛选作品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非仅仅考虑作品的火爆程度,比如票房如何、收视率多少等等。另外,相关研究部门或专业协会开以文化责任为出发点的评奖活动或会议,予以深入探讨,以引起重视。更重要的是,这些评奖活动或学术会议不应是小圈子里的封闭式的自说自话,而应走入校园,鼓励学生参与,以拓展其专业视野,并提升其学术素养,让学生们了解当前行业最前沿的信息资讯,知晓最新的行业评价标准,并尝试把它们与自己的理论学习与拍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3.学界与业界的沟通。与其他专业不同,影视传媒专业具有高度的实践性。一方面,影视传媒专业的学生要密切关注社会的发展,培养敏锐的感知力;另一方面,要即时了解本行业最新的前沿动态,用以指导自身的专业学习。这就需要学校提供或个人寻找更多与业界沟通的渠道,如参观、访问、座谈、实习等等。在沟通的过程中,要考察当前影视艺术领域的真实现状,尤其是文化责任缺失等问题,并深入探究这些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以及今后自己步入岗位之后的工作态度与方法,从而通过这些思考调整在学校中的学习内容,以备将来能够承担起作为影视传媒从业者所应担负的文化责任。
四、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尽管高科技已成为当前影视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是影视行业要想健康可持续发展,文化责任始终是不可动摇的根基所在。影视艺术教育应既追随影视传媒业的最新技术发展趋势,又充分重视对学生文化责任的培养,惟其如此,才能培养出既具有高度文化责任感、又具备较高实践操作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才能真正符合当前中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需要。
作者:王锟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
参考文献:
①钟起惠:《从负责任的观点检视台湾电视台新闻部的例子》,《亚洲传媒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篇6
【关键词】媒介 集团化 新闻改革
世界传媒产业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已经有整合以及集团化的趋势。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新闻媒介产业性质的确定,使得竞争必将成为新闻事业改革与发展必然面对的问题。而集团化又成为近年新闻媒介竞争中的一大特点。2008年12月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柳斌杰在接受《南方周末》专访时指出。我国“跨地区组建联合出版传媒集团的工作已经开始启动。最近两年,出版业至少要出现三个‘双百亿’以上(即资产一百亿以上,年销售收入一百亿以上)的企业。”随着“两年内出现大型传媒集团”目标的确立。无论在学界还是业界,媒介集团化都将引起新一轮探讨和践行的热潮。因此,在新闻事业进一步改革的背景下探析我国媒介集团化之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媒介集团与集团化概述
所谓媒介集团。是以一个或若干个媒介为核心。通过协作、联合、兼并等方式,把具有生产技术、经济联系的各个独立的法人单位,以资产联结和契约合同为纽带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大规模、多形式、多层次结构的企业法人联合的组织形态。简言之,媒介集团就是若干个媒介组织通过适当的经济手段和方式组织起来的媒介组织的集合体。而媒介的集团化则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是指单个的或小型的媒介组织联合成媒介集团的过程,是媒介发展到特定阶段时媒介组织的一种存在形态。
作为单个媒介组织的集合体,媒介集团主要有四种模式:单一传媒集团(如报业集团、广播集团、电视集团);横向交叉的综合传媒集团(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通讯社等多种新闻传媒);纵向联合式传媒集团(如报刊公司和广告公司、印刷公司等相关产业的联合);混合交叉式传媒集团(多种传媒业和相关产业以及其它许多非相关产业的联合),组合方式呈现多样化。
媒介集团最早出现在西方国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一些国家在资本主义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先后出现了报业集团。从上个世纪末开始。中国进入了以报业集团为龙头的媒介集团组建时期。我国的媒介集团化从1996年批准《广州日报》挂牌成为全国第一家报业集团试点开始,到目前基本形成规模。
二、媒介集团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一)媒介集团在我国组建的背景
我国媒介集团的产生可以说是世界传媒业迅猛发展和我国传媒市场激烈竞争的结果。从国际上看,经济的全球化导致市场的全球化。国际传媒垄断集团应运而生,全球文化扩张成为可能。国内方面,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新闻媒介产业属性的确定,新闻媒介作为产业走向市场已成必然。有市场就有竞争,随着媒介市场内部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单一、分散的媒体必定要受到设备、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在竞争中显得势单力薄,发展后劲不足。在这种背景下,生存的需要迫使我国的新闻媒介必须集中力量,增强竞争实力。而在媒介市场中以组建集团的方式参与竞争是解决媒介业内固有问题。强化竞争优势,提升中国新闻产业实力的有效途径。
(二)我国传媒集团发展现状
综观当前国际传媒集团的并购过程,都是在经过多次市场角逐,为增强各自的竞争实力。寻找有共同利益目标、彼此需要的、有价值的传媒公司,选择了最佳组合形式。这是因为做大仅仅是手段,做强才是真正的目的。规模大不等于强大。强强联合才是组建集团的真正有效途径。像世界排名前几位的传媒公司――美国在线时代华纳、迪斯尼、维亚康姆等等,都是在经历了大规模的兼并、收购后,将经营范围从图书、报纸、期刊的出版发行领域扩展到电影、电视节目制作业、网络通信业等多个领域。从这些成功案例可以看到,要实现集团“强大”的目标,跨媒体手段必不可少。另外,国际传媒集团在构建跨媒体平台的同时,成功突破地域限制,将平台在世界范围内扩大,延伸并巩固了价值链。为其产业集团进一步做大做强奠定了基础。
与之相比,我国传媒集团目前的发展状况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
1、有规模无效益。媒体集团在购买、兼并或资产重组后,集团的整体实力或资本实力增强,但集团整体和个体公司的盈利能力下降;或集团整体收入上升,但成本同时升高,净盈利减少。造成这种现状。一种情况是由于媒介集团实行的是一种专业性的横向归并重组,整个集团基本上处于分业经营的状态,跨专业的集团很少,更不用说兼营纸质媒体、音像媒体、网络媒体的跨媒体集团。另一种情况是由于一些集团的组建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行为或行业力量促成。而非基于市场原则的经济行为。在某些地区,为了救活亏损单位,在政府的直接干预下,将亏损单位与优势单位进行重组,这样反而使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单位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严重影响其后续发展。这种集团在规模上是扩大了。但媒介的传播能力和整体效益却降低了。
2、行政区划特征明显。是我国组建传媒集团的一大特点。地域性强有利于整合行政区域内的传媒资源,有利于行政区域内市场的整合,但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是媒介集团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所在。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谈到我国目前媒介集团存在的问题时指出,媒介集团成长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布局过于分散”。过去我们一直习惯于按行政级次来平均配置新闻出版资源,这样很容易滋生行政分割、地方保护。市场资源有限,根本没有发展余地,导致这些媒介集团谁都做不大谁都做不强。
3、资本实力弱。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没有把新闻传媒当做经营产业来看待,除了党报的资金设备外,大多数媒介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资本自我积累、自我发育的过程。另一方面,现在媒介的产业属性确定之后,媒介作为市场主体走出去,要实现跨行业跨地区兼并重组,要组建媒介集团,又面临着外资不能进入、国资不愿投入的两难境地。资本实力弱成为大型媒介集团发展的桎梏。
当然也还存在诸如不适应市场竞争需求,战略目标不清晰等等局限性和问题。
三、我国媒介集团化发展的出路
(一)西方媒介集团发展的启示
1、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西方媒介集团不仅推行横向多元化运作,而且推进纵向一体化。形成上中下游紧密产业链条。与此同时,它们都加快了跨国经营的步伐,以实现其规模经营的目的。诚如学界所言。“当今西方新闻媒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新闻媒体纯粹是本国的。也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新闻媒体只在本国经营,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
2、传统媒体与网络结盟,向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是当前西方媒介集团发展的主要潮流。
在多媒体时代,无论是何种形态的信息,一经数字技术的处理,都可以整合为同一的数字化信息,过去不同形态的媒体信息的壁垒已被打破,各种信息在同一个平台上得到了整合,传媒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媒体之间的融合得到了可靠的技术保证。我国的媒介集团发展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大问题。柳斌杰在谈到我国媒介集团发展受限的局面时指出,政策限制是一个突出因素。“办刊的只能办刊,出书的只能出书,办网的只能办网,办报的不能办电视”,诚然,“一种信息要通过多种传播方式、传播载体进行传播,这是国际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我们违背了这个规律,自缚手脚”。
(二)我国媒介集团化发展的出路
在我国传媒业先天不足的情况下,要解决媒介集团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当务之急就是要进一步推进改革,以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为战略目标。及时调整政策,优化结构,整合资源,在做大的基础上做强我国的媒介集团。
1、调整国家对传媒业的宏观管理政策,为我国媒介集团化实现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和重组打开政策通道。
首先,要政企政事分开,把单位的媒体变成社会的媒体。
其次,要转企改制,使经营性的新闻传媒成为一个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对有条件的媒介企业要继续进行股份制改造,把它们变成公众公司、社会媒体,从而进一步促进媒介产业结构的转型。
第三,要突破条块限制、地域限制。集团化建设不能是“行政捆绑式”的,进一步的媒介集团化要以发展为目标,各方在互利、自愿的基础上以资本为纽带进行市场的自由组合。行政力量在其中只起推动作用,为集团化创造有利条件。
篇7
中国的电视行业,有国家政策的特殊支持,造就了一个特殊而庞大的买方市场,“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整个行业平静似水,似乎没有任何的危机感,仍旧过着无忧无虑的小日子。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媒体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电视媒体作为自负盈亏的第三产业,同传统行业一样接受着市场经济的洗礼。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WTO后,虽然短期内中国并没有承诺开放广播电视,但中国已经允许引进境外广播影视节目,允许中外合作制作广播影视节目。特别是中国政府已经允许新闻集团和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等国际媒体巨头在广东建立媒体特区,随着两个超重量级的传媒巨头的进入,广电行业也必将面临其他行业所遇到的竞争和市场变革,中国的电视传媒不要说冲出国门,到国际市场上去与跨国公司争夺国际市场份额,就国内市场来说,能保持现有地位,应对其他媒体的挑战已属不易。这决不是危言耸听,以中国电视传媒目前的现状,与国外传媒巨头相比较,我们几乎没有优势可言:比资金实力,明显不足;比设计制作水平,我们与国外传媒有好几年的差距;比经营机制、激励机制,我们绝大多数都还不完备;比管理基础、信息化水平,这又恰恰是我们最薄弱的环节。
中国电视行业如何才能生存和发展?
这是每个广电人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电视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其发展规律遵循整个经济的发展进程,因此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对电视行业的经营具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
当前,企业发展经历了从“以产品为中心”、“以销售为中心”,“以利润为中心”等几个阶段,发展到“以客户为中心”,而且更深入和更实质地进入了“以客户满意为中心”的商业模式。作为以服务为主的电视行业更是如此。电视行业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广告,面对的是成百上千的广告主和广告公司,如何才能更好地为客户服务,怎样才能更好地为客户服务,如何实现行业的良性发展。CRM是一条很好的解决出路。
前 言
出 路
需 求
规 划
实 施
结束语
点击查看全文
篇8
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选定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媒介融合与地市级电视台”和“地市级电视台人力资源”两个主题的相关文献为基础,通过对其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掌握地市级电视台人力资源发展现状,了解媒介融合环境对其生存和发展带来的影响,以管窥媒介融合环境下传媒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现状。
1.媒介融合与地市级电视台。截至2014年7月30日,发现研究“媒介融合与地市级电视台”理论命题文献的相关论文有287篇左右,其中有代表性的论文:《媒介融合背景下地市级电视台发展策略》(费毅恒,《采写编》,2014年1月)提出媒介融合背景下地市级电视台存在的弊端,分析其发展存在的困境;《媒介融合中电视台网站发展探析——以凤凰网为例》(韦颖,《东南传播》,2007年8月)一文探讨了在媒介融合中电视台网站应如何和电视媒体进行良性互动的问题,并分析了凤凰网在媒介融合中是如何把握自身优势而成为电视台网站中较为成功的典范;《媒介融合的现状及对传媒业的影响》(邢仔芹,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一文展示了媒介融合的发展现状,探讨目前的媒介融合实践及这一背景下传媒业存在的问题。从这一方面的文献研究来看,媒介融合环境给地市级电视台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定困难:强势卫视、互联网媒体的垄断、同类电视台节目之间的竞争等。
2.地市级电视台人力资源。研究发现“地市级电视台人力资源”理论命题文献的相关论文有370篇左右。同样,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对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若干思考》(詹正茂,《现代视听》,2007年7月)一文中提出了我国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观念陈旧,革新意识不强、组织结构老化,运行效率低下、人力结构不合理,员工发展缺失、测评标准不明晰,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地市电视台人力资源的问题分析》(张健,《中华新闻报》,2004年5月)一文中指出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困境:人力资源建设理念模糊、人力资源结构失衡、部分人员专业失范、普遍欠缺人力资源的再开发机制等问题;《内蒙古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的困境及对策》(任佳琪,内蒙古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5月)一文通过研究内蒙古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以及抽样调查的补充说明,提出高端人才匮乏是内蒙古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最大困境,并探讨可产生其问题的主要原因:对高端人才价值认识不足、招聘机制不完善、薪酬评价体系不科学以及激励竞争机制不健全等。从多篇文献的梳理中可以发现地市级电视台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根据上述的研究现状可以发现,关于研究媒介融合环境对地市级电视台生存和发展的影响等相关文献较多。不论是对地市级电视台发展现状的理论研究还是实证分析,在媒介融合环境的影响下,新媒体的发展和强势媒体的壮大都对地市级电视台的生存带来较大的冲击和挑战。关于研究地市级电视台在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等文献也较为丰富。但是,综合研究发现,关于媒介融合环境对地市级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的影响和作用等方面的文献研究却存在较大的空白。
(一)媒介融合环境下地市级电视台的生存困境1.新闻时新性被弱化。在新媒体出现之前,具有地域特色的地市级电视台在信息和更新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话语权,获得当地人的喜爱和青睐。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兴起,媒介融合环境让新闻、信息的渠道变得广泛化,地市级电视台的收视率迅速下降,其优势逐渐被新媒体所取代,新媒体的信息更迅速,甚至成为传统媒体信息的重要来源。2.广告投放量逐渐减少。在媒介融合环境下,广告商对地市级电视台的广告投放量逐渐减少,转而投放在收视更高的网站、视频等相关新媒体中。《2013年视听新媒体蓝皮书》分析表明,“在近年视频行业的高速发展中,视听节目网站的媒体价值逐步被认可,广告数量稳步增加。全国在线视频行业收入在2010年只有31.4亿元,但2011年实现62.7亿元,再到2012年增加30亿元达到92.5亿元”。3.受众更加老龄化。新媒体具有全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等优势,引领媒体产业潮流,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吸引着更多低龄人群,逐渐导致传统媒体的受众人群老龄化。地市级电视台同样面临受众老龄化的现状,国家广电总局的《2013年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显示,“40岁以上的消费者成为电视受众的主流群体,电视受众群的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势”。
(二)地市级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困境1.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弊端显露。在我国传媒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事业单位管理制度长期以来根深蒂固,在经济落后时代,事业单位制度能够保障固定收入和社会福利,有利于传媒单位的人事稳定。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管理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在传媒业中,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由于安稳,导致许多工作者缺乏创新,缺少竞争意识,不利于传媒业进步。所以,在近几年,传媒单位人事管理制度逐渐从事业单位向企业化转型,地市级电视台人事管理部门也面临转型期的重重困难。2.人力资源配置方式不合理。我国传媒市场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不合理,主要表现在进入和退出机制不科学。在传媒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中,部分人事部门不能根据媒体发展的实际情况招聘人才,尤其是地市级电视台,很难引入专业型人才,更多是根据主管单位的要求来安排人员,甚至有一些与传媒业不相关的人员进入此行业,占据许多辅岗位,存在严重的因人设岗问题。与此同时,不适合岗位的工作人员由于占有事业编制,没有形成合理的退出机制,从而影响传媒单位的整体发展。
(三)媒介融合环境对地市级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情况分析我国学者在此方面的相关文献研究较少,但若从媒介融合环境下地市级电视台的生存困境,以及地市级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面临的问题分析,媒介融合环境也直接或间接地对当下地市级电视台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较大的影响。1.注重地市级电视台“创意型”人才的培养。媒介融合环境彻底重塑了市场竞争格局,并强化了市场竞争。一方面,新媒体的发展趋势逐渐强大,导致传统媒体陷入生存困境,电视台等相关产业的自然垄断属性被不断弱化;另一方面,电视台在内容制作上存在同质化问题,商业性质过于严重,同类节目的“山寨”现象尤为突出,并缺少技术上的更新,导致地市级电视台收视率偏低。究其原因,传媒业生产的是内容和信息,由于产品性质不同,人才已经成为传媒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若改变地市级电视台的发展现状,必须要注重“创意型”人才的培养,重新审视人才的重要性。“创意型”人才不但要具有新媒体的技术和思维,还要有营销理念和方法,确保地市级电视台在媒介融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吸引受众的眼球,挖掘自身特色,以此改变地市级电视台在市场竞争中的发展现状。2.减少地市级电视台人才流失。当前,媒介融合环境间接改变了传媒业的人才结构,传媒业的人才流动频率逐渐增大,地市级电视台普遍存在留不住人的现象。比如:更多技术型传媒工作者选择新媒体、在实践中培养出来的主持人、播音员也在机遇面前另择良木,选择更广阔的发展平台。长期如此,致使地市级电视台整体水平落后,难以在节目中进行创新和突破。对此,人事部门需要深刻认识到人才流失的瓶颈,并采取相关措施改变现状:在人才管理上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媒体人在工作中感受到自身尊严;人事部门要科学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并提供培训平台,让工作者能够给单位创造价值;地市级电视台应该丰富单位的激励机制手段,有针对性地在精神上给予员工更多的关怀和鼓励,在物质上为员工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让人才在自身工作岗位上得到满足,以更好地留在人才。
三、研究展望
篇9
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统计处公布的数据,2009年中国广告经营额达2041.03亿元,同比增长7.45%,而报纸实现自营广告收入342.67亿元,同比增长8.11%,高于全行业增速0.66个百分点,同比增速提高(08年同比增速为6.36%)1.75个百分点。可以说,2009年的中国报业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在这种情况下,有人认为中国报业进入全面复苏,也有人认为是暂时回光返照。我个人认为应该辩证地来看待中国报业的发展趋势和现状问题,一方面,从西方发达国家报业的发展大趋势来看,报业已经成为彻头彻尾的夕阳产业,西方发达国家报业的今天必将是中国报业的明天,中国报业早晚也会步入夕阳产业;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其不平衡,而且传媒业市场尚处于低水平的初级发展阶段,我国的报业还会有5-10年左右的黄金发展期。
发达国家的报业在快速衰落,而网络媒体发展迅速
根据美国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美国报纸广告营收为275.6亿美元,低于2008年的378.4亿美元,降幅为27.2%。其中,印刷广告营收同比下降28.6%,至248.2亿美元;网络广告营收同比下降11.8%,至27.4亿美元。报业的网络广告占广告总营收的比例约为10%。同时也是该行业自1986年以来的最低广告收入,早在1986年,报纸广告收入就达到了270亿美元。美国的报纸广告收入自2000年达到最高点(487.6亿美元)之后,一直处于下滑通道,到2009年,报纸纸质广告只有248.2亿美元,几乎腰斩。在所有类型的广告中,分类广告营收的下滑幅度最大。由于Craigslist等免费的互联网分类信息服务的严重冲击,从2000年的顶峰(196亿美元)下滑到2009年的61.7亿美元,下滑了2/3多。
美国报纸在广告大幅度下滑的同时,发行量也在快速下滑。根据美国Real Clear Politics网站的统计数据,从2007年到2009年2月,《纽约每日新闻》下降10%;《旧金山纪事报》下降8%;《迈阿密信使报》下降12%。
相反,在报刊大幅度下滑的同时,美国的网络广告已经静悄悄地超越了报纸广告。2009年,美国四大网络公司(谷歌、雅虎、微软、美国在线)的网络广告总额达到326.42亿美元,比2008年增长2%左右,总额已经超越报纸的广告。其中,谷歌广告总额达到228.89亿美元,雅虎为56.73亿美元,微软为21.31亿美元,美国在线为17.49亿美元。具体见表1和表2。
根据上述资料,在2009年,美国四大网络公司的广告额已经超越了报纸印刷广告。此外,日本的网络广告也已经超越了报纸广告。可以说,在西方发达国家,网络媒体是蓬勃日上的朝阳产业,而报纸则已经成为日落西山的夕阳产业,已经处于快速下滑的通道。
我国报业尚有一段时间的黄金发展期
1.我国传媒业尚处于较低水平的初级发展阶段,潜力巨大。
首先,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广告市场虽然从1981年的1.18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2041.03亿元,增加了1700多倍,但是仍然呈现小、散、弱的局面,处于较低水平的初级发展,和国外发达国家差距悬殊。其中,2009年广告收入/GDP的比率为0.61%,远远低于美国的3%的水平;人均广告收入为152.92元人民币,而美国在1989年就达到了人均499美元。具体见表3。
其次,一般来说,传媒业市场规模主要与一国或地区的GDP、人均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受教育程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口总量等因素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我国传媒业必将迎来又一个春天,而作为传媒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报业也会有一个较好的发展期。
第三,在我国,政策因素是传媒业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囿于我国传媒业发展的传媒业市场的区域化分割和行业化分割以及缺乏公平有序竞争的全国性的传媒业大市场,进而导致有实力的优势媒体难以通过跨区域和跨行业扩张来实现快速发展,这也导致传媒业市场的增量空间难以释放。而随着传媒业政策的进一步开放和完善,我国传媒业尤其是报业的政策利好因素将释放巨大的威力。
2.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现状决定了我国的传媒业市场将呈现梯次化发展。
由于我国存在严重的二元结构问题,不仅城乡之间、东部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之间,而且同一区域内部发展水平也差距悬殊。例如,广东省的珠三角地区与粤北、粤西地区,江苏省的苏南地区和苏北地区。这也导致了我国传媒业发展悬殊,广告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
目前,我国的传媒业市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和浙江五个地区,2009年前五位加起来占63.93%,而地区的广告只有1.5亿元,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具体见表4。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次中心城市市场和内陆地区城市的传媒业市场也将迎来快速发展期,而这将带来大量新的市场机会。从增长率来看,2009年增速靠前的分别为福建45.4%、海南39.29%、安徽28.41%、甘肃27.69%、内蒙古22.59%。我国广告业向地市级城市推进的线索越发明确,广大的地市级将成为中国传媒业的中心舞台。由于各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呈现梯次化,我国的传媒业市场也必将按照梯次化逐步发展。
3.新媒体对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冲击越来越大,报业终将衰亡。
首先,我国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的用户数巨大,基础越来越好。2010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了《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升,达到28.9%。受3G业务开展的影响,我国手机网民数量迅速增长,规模已达2.33亿人,占整体网民的60.8%。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底,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数已超过7.5亿户。
其次,我国的新媒体已经对传统媒体造成实质性冲击。目前,我国的网络媒体无论是在内容的采集、舆论监督和广告经营上都已经完全确立了主流媒体地位:一是在内容的采集方面,网络媒体在财经、娱乐和文体等领域已经成为新闻生产的主渠道;二是在舆论监督领域,网络媒体也已经成为彻头彻尾的主战场;三是在广告经营方面,网络媒体不断攻城掠地。继2008年新浪的广告(17.5亿元)超越广告最大的单张报纸《广州日报》(刊例价为22.06亿元)之后,2009年,网络媒体继续高歌猛进,其中,百度网络广告收入最高,达44.5亿元;谷歌排名第二位为22.5亿元;新浪、搜狐、腾讯、网易和MSN中国等5家综合门户网站分别为15.4亿元、12.1亿元、9.9亿元、3.8亿元和3.1亿元;淘宝网网络广告收入达15.0亿元,排名第四位;优酷网网络广告收入为2.4亿元,排名第九位。
第三,新媒体也在不断蚕食着报纸媒体的读者市场和分流其人才。新媒体改变了公众对新闻的获取手段与获取渠道,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与阅读方式,日益分化报纸的阅读人群。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年轻读者正在逐渐远离报纸,而利用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浏览新闻和获取信息;新媒体借助企业制度优势对报纸媒体不断挖角。报业在长期发展中培养和积累了一大批优秀的新闻采编和经营管理人才,而新媒体为迅速扩张自己的网络新闻业务,往往利用其资本优势不惜重金从报纸媒体挖人,直接影响了报纸媒体的人力资源配置,给报纸的发展带来了现实的威胁和长远的隐忧。
第四,2009年度全国报纸印刷总印量的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度全国报纸印刷总印量为1486亿印张,较2008年的1594亿印张减少6.78% ,自上一年以来继续呈负增长的态势。全年耗用新闻纸334万吨,较2008年的358万吨减少6.70%。这说明报纸的发行量在下降,发行量是报纸广告经营的根本,一旦发行量下降,也会导致广告下降的连锁反应。
从我国传媒业的整体环境、我国传媒业发展的自身特点以及新媒体造成的冲击来看,我国报业仍有一段时间的黄金发展期,但是衰亡的趋势难以避免。
2009年我国报业保持较高速度增长的直接原因
2009年报社实现自营广告收入342.6737亿元,同比增长8.11%,高于全行业的增长速度,也高于电视媒体的6.92%、广播电台5.16%和期刊社的-2.08%,可以说在传统媒体中一支独秀。
报纸增速在传统媒体中居于首位是如下三种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次中心城市市场和内陆地区城市的传媒业市场也将迎来快速发展期,而这将带来大量新的市场机会。
首先,2008年以来的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了广告结构。由于国外的经济危机比我国严重,跨国企业的广告预算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跨国企业的广告主要是品牌广告,因此,金融危机对广告的冲击更多是对品牌广告造成的冲击。品牌广告的载体主要是广电、期刊和全国性报纸,而报纸绝大多数是区域性媒体,区域性媒体的主要广告是区域性广告而不是品牌广告,所以,报纸行业受到的冲击比广电、期刊等行业受到的冲击要小。
其次,由于地市级市场在电脑和手机等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等基础设施的相对落后,地市级媒体相对于中心城市受新媒体的冲击较小。2009年,二三线城市的广告市场增长速度较快,而中心城市的增长速度一般,由于二三线城市受新媒体的冲击较小,报纸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第三,报纸较之广电等传统媒体,市场化程度更高,论坛等活动策划能力更强。而在经济危机下,报纸可以运用这些能力进行大量的活动策划,拿到更多的广告市场份额。
综上所述,我们在思考报业的未来和当前的现状时,一方面要认清全世界范围内报业必然衰亡的大趋势,未雨绸缪,积极实施全媒体战略,实现自身的转型;另一方面,还要深刻认识到我国传媒业乃至报业的特殊国情,认识到报业在我国还有5-10年的黄金发展期,不要妄自菲薄,而是要珍视这段机遇期,实现自身的质变。
篇10
[关键词]传媒公司;预算管理;管理制度
随着我国传媒行业的兴起和发展,传媒公司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探索有利于公司高效发展的管理制度,力图增强公司发展活力,提高公司行业竞争力。预算管理是适用于现代传媒行业发展的科学管理制度,对于传媒公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预算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对经营行为和财务状况进行规划和预测,对经营过程进行合理控制,以促使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经营效益的最大化。目前,预算管理在我国传媒公司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大,在实践过程中呈现出诸多新特点,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1传媒公司预算管理的特点
1.1传媒公司预算管理具有全面性、全程化的特点
传媒公司的预算管理是全方位的,在人力成本计算、推广成本、材料成本预算、投资预算以及投资回报率的预算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统筹计划。预算管理是一个预测、指导、控制的管理过程,并不是编写计划就能一蹴而就的。传媒公司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对于公司实际运作与预算的一致程度进行全程控制,对于与预算不相符的情况,会加以约束,确保内部运作与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一致。互联网催生了传媒行业非常多的增长点,比如网络剧、付费小说等,这就需要传媒公司在进行成本预算时,对新生项目进行全面的预算管理,这同样是创新产业模式,促进传媒行业共享互联网时代的红利的必要条件。
1.2传媒公司预算管理具有整体性、规范化的特点
传媒公司为了保证预算编制的统一性,会根据公司的实际运营情况和市场发展情况,制定公司预算的标准和规范,使各个部门按照统一的规则进行预算的编制和管理,以更好地实现公司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同时,编制预算和执行预算时,需要公司各部门、各管理层级都能统筹规划,严格执行,协调一致。预算管理不只是财务部门的职责,也不只是部门领导的职责,是需要全体员参与的过程管理制度。
1.3传媒公司预算管理具有前瞻性、预测性的特点
预算管理是对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对未来一段时间所面临的经营状况的预测和评估,为企业能够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资源、提高资金流动和回报率,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传媒公司在编制预算时,致力于促进公司良好的发展前景和解决可能面临的运作问题,对于公司发展具有前瞻性的指导作用。根据企业之前运作中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下一年度的预算时,会充分预测企业运营各个环节的发展情况。
1.4传媒公司预算管理仍具有不完善性
1.4.1传媒公司预算管理存在理念陈旧的现象在新媒体经济发展如火如荼的形势下,传媒行业发展也是瞬息万变,传媒公司预算管理制度必须适应于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很多传媒公司在预算管理理念上跟不上行业发展的变化,出现与公司发展现状脱节的现象。例如,某传统报业公司顺应行业发展潮流,营销部设立了微信公众平台,希望能够扩大公司受众群体,提高公司知名度,寻求促进企业发展的新思路,并且实际推广过程也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公司财务部门对于新媒体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预算管理中出现的新项目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在年度预算中对于平台运作的预算为6万元,这远低于该公司公众平台运营的成本,导致该报业公司公众平台运作受阻,致使该公司在新媒体的领域中落后于同行业的竞争者。1.4.2传媒公司预算管理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的现象传媒公司作为文化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公司市场化操作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成熟的方面。预算管理作为重要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之一,传媒公司在引入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内部制度不完善的情况,致使预算管理体系混乱,预算管理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1.4.3传媒公司预算管理人员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传媒公司的经营模式跟传统企业的模式存在很大差异,在成本控制、资金投入等方面存在特殊性,预算管理人员存在对于传媒公司业务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甚了解的情况,极容易导致预算跟执行存在很大出入的问题。例如,某传媒公司新入职的预算管理人员,由于之前没有传媒行业的从业经验,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忽略了传媒行业的一些特定的支出项目的重要性,传媒公司的图书推广会、读者见面会、约见访谈对象产生的差旅费等项目都没有进行合理的预算,反而对于接待费用的预算数额远超传媒行业的一般预算,导预算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了诸多问题。1.4.4传媒公司预算管理存在管理方法单一的现象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传媒公司在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行业转型的过程中,拥有诸多创新项目。传统的预算管理手段并不能完全适应于传媒公司,传媒公司在预算管理方面重视程度仍然不够,投入的人力物力不足,管理方法单一,导致预算管理的积极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2进一步加强传媒公司预算管理的措施和途径
2.1传媒公司应该转变预算管理理念
传媒公司,尤其是由事业单位改制成的传媒公司,不能固守旧有的预算管理理念,要不断加强对传媒市场的研究,在充分合理地对资本、投入、产出、防范风险和收益分配等方面进行前瞻性预算,用以指导公司战略经营目标的实现。传媒公司应该认识到,预算管理应该是一个公司全程化的管理制过程,企业从管理层到具体的执行部门再到基层员工,都应该是参与到预算管理中去,从而确保预算的全面性和有效执行。同时,对于符合市场变化的新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传媒公司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学习。同行业之间也可以加强沟通和互联,相互学习公司在预算管理方面的新模式,共创行业发展的新未来。
2.2传媒公司应该制定严格的预算管理制度
传媒公司应该依据市场形势的新变化,制定严格的预算管理制度。在财务部门中,设置专门的预算管理小组,在动员全体员工参与到预算编制的同时,对于相关工作必须进行专业化管理,建立完整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确保预算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对公司年度预算目标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在符合企业实际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经营战略目标来编制年度目标,以预算目标为导向,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建立完善的预算监督体系,对于与预算严重不符的情况,相关管理部门必须进行严格的核实。
2.3传媒公司应该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传媒公司应该重视对于预算管理相关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同时对于新的财务管理理念和新的管理方法进行培训,开阔管理人员的视野,鼓励员工加强自身学习,为员工建立合理的晋升渠道,给予具有良好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员工以合理的奖励,实现公司和员工的互利共赢。
2.4传媒公司预算管理应该充分利用新技术
新兴的科技手段,特别是互联网在我国的飞速发展,催生了许多新的经济形态,同时给传媒行业的发展也带来很多挑战和机遇,但是机遇大于挑战,与传统的传播方式相比,互联网的传播范围更广、速度更快、影响力更大。传媒公司应该充分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寻求符合行业特点的预算管理的新方法。传媒公司可以通过建立公司内部统一的预算管理网络系统来实现预算的高效性和准确性,让全体员工都能参与到运算的制定和执行中来,共享管理信息,真正实现全面有效的公司预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