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的要素范文

时间:2023-10-31 18:07: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会计的要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管理会计的要素

篇1

不同于传统财务会计的范畴,管理会计产生于管理者控制下的所有者会计体系中,强调一种权变性的组织管理现象,本文通过对管理会计各要素进行量化分析,探究管理会计各要素与企业绩效的线性关系,验证管理会计领域各要素对企业绩效的贡献程度。

二、假设提出

本文将选取管理会计要素的三个方面――内部业绩评价系统、监控系统和奖惩机制进行实证数据研究。基于以上目的,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流程管理指标与企业绩效呈正相关性。

假设2:内部监督控制指标与企业绩效呈正相关。

假设3:组织内奖惩制度与企业绩效呈正相关。

三、变量定义

(一)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证监会最新披露的行业划分标准,将样本范围限定为我国沪深两市主板上市的机械制造类企业2005-2014年公开披露信息。

(二)变量设定

本文选取管理会计系统的三个角度――流程评价指标、内部监控和奖惩机制,衡量管理会计系统对我国主板机械制造类上市公司业绩贡献的大小。其变量设定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列表

本文选取利润增长率和总资产报酬率两个指标作为我国机械制造类企业绩效衡量指标,对我国机械制造类企业的经营资产盈利性和成长性进行综合衡量。

四、研究结果

本文采用如下多元回归方程对管理会计各要素对组织绩效贡献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

Perform=α+β*BIC+γ*PRS+δ*G-S+ε(1)

Perform=α+β*BIC+γ*PRS+δ1*OC+δ2 *MGR+δ3*OE+δ4*R&D+δ5*SRR+δ6*HTT+ε(2)

从表2线性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方差膨胀因子最大不超过2.6,可容忍度指标远高于0.1。由此可以判断回归模型不存在显著多重共线性。模型一的可决系数R=0.397,F值为12.538,方程拟合优度良好。从回归系数的显著性可以看出,内部流程评价管理指标和企业奖惩机制匹配使用,能够显著的改善企业绩效。其回归系数通过sig假设检验和t值显著性检验。其回归系数并未通过t值检验和sig假设检验,其对企业绩效的贡献性并不显著。

表2  多元回归模型

模型二的可决系数R为0.497,F值为8.056。从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模型二的拟合优度明显高于模型一。在模型二的回归结果中,内部监控指标对企业绩效的贡献性依旧较弱。这与模型一的回归结果相似。

篇2

管理会计的理论结构概念,在我国会计界尚未引起足够的注意,更未有权威性的结论,我认为很有必要深入探讨这一问题。管理会计理论是由管理会计研究者从管理会计实践中概括出来的有系统的结论。管理会计的理论结构是由相互关连的基本理论概念所组成的逻辑一致的体系。

一、研究管理会计理论结构的意义

1.有助于指导管理会计实践。在会计界有人认为管理会计还是一门不成熟的会计学科,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我认为这与管理会计尚未形成前后一贯的理论有关。要想更好地开展管理会计工作,需要我们有准确系统的管理会计理论来加以指导。因此研究管理会计的理论结构,对于指导管理会计实践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2.有助于管理会计学科体系的建设。翻开中外各种管理会计教材及专著,虽然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内容,但各自的体系还是有许多的差别,这与过去人们对管理会计的传统认识有关,似乎就应该如此。其实,这也是由于缺乏对管理会计的理论结构进行系统研究造成的,这样长期下去,不利于管理会计学科体系的建设。

3.有助于制定较为合理的管理会计原则,规范管理会计行为。管理会计原则是管理会计理论与管理会计实践的桥梁,同时也是管理会计理论的重要延伸。只有通过深入研究管理会计理论结构,才有可能制定出前后一贯,自成一体的管理会计原则。如果对管理会计的理论结构缺乏研究,那么制定出来的管理会计原则必然是片面的,甚至是违背管理会计基本理论的,其生命力及影响就会受到限制。

4.有助于对管理会计理论各要素作出科学界定。在人们对管理会计理论要素认识尚不明朗,对管理会计中的一些基本概念认识不一致的情况下,系统地研究管理会计的理论结构,从内涵到外延上对各管理会计理论要素加以界定,便于人们更准确地应用,同时也促进管理会计理论的发展。

二、管理会计理论结构的要素

管理会计理论结构的要素是指构成管理会计理论的必要因素。其内容有哪些,说法并不统一。

第一种看法认为管理会计理论结构的要素包括:

1.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基础,

2.管理会计的本质,

3.管理会计的目标,

4.管理会计的对象,

5.管理会计的基本要素,包括收入、成本、损益、现金流量等,

6.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注:宋献中《中国管理会计——透视与展望》,《会计研究》1995年第11期。)

第二种看法认为管理会计理论结构的要素包括:

1.起点理论层次,具体指管理会计理论基础、管理会计对象理论。

2.基础理论层次,具体指管理会计原则理论。

3.管理会计核心理论层次,具体指管理会计原则理论。

4.管理会计实务理论层次,具体指管理会计程序方法理论,管理会计具体实践。(注:劳秦汉《论管理会计》,《财会审论坛》1995年第4期。)

第三种看法认为管理会计理论结构的要素包括:

1.管理会计的目标。

2.管理会计概念,具体指计量、传送、信息、系统、规划、反馈和成本性态。

3、管理会计原则。

4.管理会计技术。(注:陈今池编著《西方现代会计理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10月第1版,第302—303页。)

笔者认为管理会计理论结构的要素要能体现以下基本思想:第一,要有时代特色。管理会计自产生到现在不过一百年左右的时间,但它的内容变化很大,今后还会不断更新。因此,在理论上要有时代特色,而且能预示其变化,在一定时期内能容纳下其发展。第二,要前后一贯,具有逻辑性。要避免传统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不严密、前后一贯性差、逻辑性不强的毛病。要运用系统论的观点与方法,对各要素按照其内在逻辑进行排列组合,而不是任意凑合。第三,要有一定的包容性。管理会计是一项世界性的企业管理语言,因此其理论结构的要素应能够包容得下各个时期中外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实践。

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管理会计理论结构的要素有以下一些内容:

1.管理会计的本质,即管理会计概念,

2.管理会计对象,

3.管理会计职能,

4.管理会计目标,

5.管理会计任务,

6.管理会计环境,

7.管理会计假设,

8.管理会计原则,

9.管理会计道德,

10.管理会计哲学,

11.管理会计文化,

12.管理会计程序,

13.管理会计方法,

14.管理会计行为。

1—5项我称之为基本的管理会计理论要素,它阐明管理会计是什么,干些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要完成哪些任务。

6—9项我称之为规范的管理会计理论要素,它说明管理会计是在一定的环境下、一定的假设条件下、一定的规范约束下开展活动的,它是基本的管理会计理论要素的延伸与发展。

10—14项我称之为行为的管理会计理论要素。管理会计实践活动是在一定的管理会计哲学的指导下进行的,而且脱离不了管理会计文化的影响。管理会计程序虽然多变,但每一项具体工作还是有一定的基本程序的,管理会计方法是管理会计实践的有力工具,管理会计行为是一切管理会计理论的充分体现。

构造管理会计理论结构要素的逻辑起点,我认为应当是管理会计的本质。上述列举的三种观点均不以管理会计的本质作为逻辑起点。因为只有管理会计的本质才是该学科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抽象、最简单的一个理论要素。只有从管理会计的本质出发,才能把其它管理会计理论结构要素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构造出一个具有逻辑性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只有科学地揭示管理会计的本质,才能真正将管理会计与其它管理活动区分开来。管理会计学之所以能成为一门科学,就在于它把揭示管理会计的本质作为自己研究的根本任务,管理会计理论结构中的其它要素难以起到这一统率作用。

只有科学地揭示管理会计的本质,才能知道管理会计的性能和发展方向,对管理会计本质认识的正确与否,必然会对管理会计其它理论要素的建立和发展及整个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构造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美国著名会计学家利特尔顿教授在研究空间理论结构时,首先从会计的本质开始。(注:利特尔顿著《会计理论结构》,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年8月第1版。)这也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研究管理会计理论结构,也应从管理会计的本质作为逻辑起点。

管理会计理论的核心,应当是管理会计目标,但管理会计目标是由管理会计本质决定的,而不是管理会计目标决定管理会计本质。这一点必须明确,在构建管理会计理论结构时应摆正这一关系。(

管理会计本质是管理会计本身所固有的,决定管理会计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特点,是决定管理会计发展的那种基本规定性。我认为它至少有以下三层含义:它是一个以提供经营管理信息为主的会计信息系统,它是现代会计的新发展和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项最能动的会计管理活动。市场经济越发展,管理会计越重要;科技水平越高,管理会计越成熟;经营管理越复杂,管理会计的内容越丰富。

三、管理会计理论结构要素的定性描述

1.管理会计本质(概念)。管理会计以现代经营管理学为理论基础,广泛利用会计部门提供的会计信息和其它部门提供的经济信息,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产生出许多新的管理会计信息,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并直接参与经营管理。

2.管理会计对象。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什么,众说不一。我认为管理会计对象是向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提供经营管理所需的管理会计信息,协助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经营管理好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3.管理会计职能。管理会计职能是管理会计的内在功能,即它能发挥什么作用。管理会计职能随着管理会计工作和理论的演进在不断发展。我认为目前管理会计职能主要是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规划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过程,分析经济效益,考核经济责任,反馈经济信息,参与协调组织等。

4.管理会计目标。管理会计目标是管理会计运行系统的目的,以及所需达到的基本要求。它对整个管理会计系统的有效运行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管理会计目标是管理会计本质的能动体现。管理会计目标既有总的目标,也有具体目标。目标要定得科学合理,要让管理会计人员争取能够达到,要对企业经营管理确实能有所贡献。

5.管理会计任务。管理会计任务是管理会计人员应完成的工作,应负的责任。管理会计任务是由管理会计职能和目标决定的,管理会计任务是否合理,对于管理会计目标的实现,对于管理会计职能的发挥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管理会计任务应结合企业实际,要具体明确,尽量量化,做到可以考核,以便激励管理会计人员开展工作。

6.管理会计环境。管理会计环境是指对企业管理会计活动及其发展产生各种直接和间接影响的客观条件和状况。主要是指管理会计的社会环境。它主要受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科技发展水平、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企业领导者及员工的素质、管理会计人员自身的素质、以及企业管理会计制度的完备情况的影响。

7.管理会计假设。管理会计假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管理会计工作的前提条件或制约条件,是对客观情况合乎逻辑的推断。管理会计假设主要有:管理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期间、责任主体、相关范围、货币时间价值、投资风险价值、会计信息的近似性、币值可变化、计量多变性、方法灵活性、重置成本计价、未来可预计、机会成本、未来收益与成本的确认与配比等。

8.管理会计原则。管理会计原则是管理会计工作中应遵循的各项基本准则,是规范管理会计活动的指南。管理会计原则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即一般的管理会计原则和具体的管理会计原则。管理会计原则的制定受众多因素的影响,要在对管理会计有全面认识的基础上来描述其各项原则。

9.管理会计道德。管理会计道德是管理会计人员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它体现着管理会计人员行为是否符合社会价值标准。管理会计道德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它具有丰富的内容,是管理会计原则的必要补充,是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精神境界的重要营养。管理会计道德着重解决管理会计人员所面临的各种利益冲突,协调好管理会计工作中人与人之间,人与企业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身心灵世界的关系,求得一个最佳的平衡。

10.管理会计哲学。管理会计哲学是从管理会计学自身发展过程中“生长”出来的,但它又是超越管理会计学而上升到更高理论层次的实践哲学。管理会计包含着哲学,管理会计需要哲学。因为它使人们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形成了更高的理论概括,进而为管理会计实践提供更高的理论指导。

11.管理会计文化。管理会计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企业管理会计人员的长期培养和倡导,在长期的管理会计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表现形态的总和。管理会计文化反过来影响管理会计工作及管理会计人员的行为。管理会计文化建设对管理会计活动将产生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12.管理会计程序。管理会计程序是指开展管理会计工作所采取的步骤。可以分为总体的管理会计程序和具体的管理会计程序。总体的管理会计程序即管理会计循环,它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循环相配合。具体的管理会计程序即管理会计工作的具体步骤,因工作内容不同而有很大差异,要结合企业具体实际加以确定。

篇3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自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计算机在生活各领域内不断普及,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如何利用信息资源创造更大的利益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会计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当前的趋势在于大数据即将到来,信息经济将成为新时代里重要的经济理念之一。大数据的思维模式和信息经济的思维模式提升了我国现代社会企业实体在各方面信息交换的速度和广度。而依托于现代科学的管理技术而产生的企业管理会计,则需要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时代背景相结合,运用一系列科学的手段对未来经济的走向做出分析和判断,并为企业的发展道路指明方向。在信息经济的大背景下,现代企业管理会计应该在方法上做出如何的改变是本论文论述的重点。

【关键词】

信息经济;企业管理;会计;方法

一、管理会计的作用

管理会计是指运用现代先进的管理科学和技术,通过对企业的各部分要素的把控,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为核心,将外部的经济要素与内部的经济要素相结合,从而实现对企业自身经营活动过程展开评估、对外界经济走向和生产需求进行预测,从而为企业管理层和决策者提供制定行动的建议和依据,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取得更高的效益的职业。在现代社会中,管理会计在企业中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有如下两点:

1、管理会计服务于企业,更好地帮助企业实现管理目标

现代企业的核心在于立足于正确的企业战略方针政策上,尽可能的加快周转速度,尽可能的提高产品质量,尽可能的降低生产成本。以便于利用快读的资本周转速度以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降低过程消耗,降低风险从而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质量则能更大程度的吸引客户,打造优良口碑,创造企业文化,提高市场的占有率和影响力,从而更大程度的增加企业收入;降低成本则能更大程度的创造利润,扩大利润空间,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在这样多方面的要求下,管理会计应运而生。管理会计可以通过科学的管理方式和手段,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优化管理效果,在减少管理过程损耗的前提下,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竞争能力。

2、管理会计有助于企业经营管理

管理会计通过将财务、销售、收入等因素的收集分析,得出基于发展过程的详实评价,从而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层提供了制定有效政策和灵活多变的目标的可能,进一步推动了企业管理的水平,有助于帮助企业经营管理者制定并实施行之有效的企业发展具体规划。

二、信息经济对企业管理会计的影响

信息经济的到来决定了企业必然要扭转之前的那种各自为营的孤立发展态势,要注重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交流、开放、共享的特性紧紧抓住信息经济的发展理念调整企业的发展目标,而管理会计担负着为企业战略目标调整规划提供预测和建议的重任,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信息经济的影响。信息经济对企业管理会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四方面。

1、管理会计的总体目标发生改变

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和外部市场要求而制定的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目标对于管理会计的工作有着规划性的意义。在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型信息经济形式下,企业必然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自身的发展目标进行调整和升级,这就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企业管理会计的总体目标,在信息经济下,管理会计的目标调整势必要同企业的战略目标调整一致,从而才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科学有效的建议和信息。

2、管理会计业务主体发生改变

在传统企业中实行的分工原则是以部门作为主要的管理主体,部门包括从企业内部分划出来的具体部门和归属于该部门的具体人员。而在信息经济主导下的现代企业,管理主体则是由以前的部门转变到了分布于企业各项事物中的具体的人,既包括决策者也包括执行者,既包括办公室文员也包括工厂工人,每个独立的个体既是企业上层管理办法的执行者,同时也是信息的收集者和反馈者。这对于管理会计而言,业务主体实现了由部门到个体的改变。

3、管理会计工作内容发生改变

土地要素、劳动力要素、技术要素、资本要素等物质资源要素是传统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在传统的企业运行模式中,管理会计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各种物质资源要素进行管理统筹,以实现对各大要素的合理配置,从而将运行效益最大化。而在信息经济主导下的现代企业,工作重心由传统的物质资源要素转移到了知识经济上来,以知识资本为主体,结合物质资源要素共同运营从而使企业资源配置最优化,取得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管理会计的工作内容也相应的由对物质资源的管理转移到了对知识资源和物质资源相结合的生产要素的管理,以达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优化。

4、管理会计工作对象发生改变

传统经济形势下,企业管理会计的工作对象是在企业生产经济活动中的现金资本,而在信息经济主导的现代企业中,企业管理会计的工作内容则变成了以电子商务为基础、融合了现代企业内部运营所产生的、体现在比特流上的现金资源和现代企业外部经济生产活动、外部企业战略联盟电子商务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现金资源的信息流。

三、在信息经济下现代企业管理会计应作出的调整

基于信息经济时代来临的事实不可扭转和信息经济模式已经对现代企业管理会计造成的影响,现在企业管理会计必须要作出适时的调整才能迎合信息经济时代对现代企业的管理会计的要求,从而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综合实力,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在信息经济下现代企业管理会计应该从如下两点做出调整:

1、提升现代企业管理会计团队的专业知识储备水平和工作素质水平

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时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基础,计算机技术又包括多媒体的实际操作技术、相关程序的操作技术以及网络信息体系的实际操作技术,这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对传统的企业管理会计团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现代企业管理会计团队必须要强化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在保持原有的管理会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努力学习计算机的相关知识,提升对网络时代的适应能力,将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扎实的计算机操作技术想结合在一起,以便在信息经济时代的大浪潮里游刃有余,为我国现在企业的快速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

2、切实有效地建立起符合计划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管理会计工作实施体系

无论传统企业还是现代企业,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都有一项极为重要的发展任务,即是建设并实施一套行之有效的、符合经济形势要求的企业管理会计工作体系,企业管理会计工作体系对于企业管理会计的工作而言有着纲领性的意义,科学完善的企业管理会计工作体系能够保证企业管理会计的协调运作,稳定发展。在信息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知识资本作为生产力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方面的体现在了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现代企业应利用知识资本带来的独特优势为现代企业管理会计工作实施体系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从而使管理会计工作实施体系得到全面的升级与更新,从而更好的适应信息经济对企业发展提出的要求,全面提升管理会计的预测和建议能力,从而推动现代企业更加稳定有序的发展。

四、结语

信息经济全面到来的趋势不可扭转,这对于我国的现代企业而言是一次起飞的良机,管理会计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要处理好管理会计与信息经济形式的结合,必将帮助现代企业发展到更新的层次。

作者:康思达 单位:辽宁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楼继伟.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管理会计促进经济转型升级[J].人民论坛,2014(30)

篇4

[关键词]战略管理会计;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平台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06-0080-05

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求生存、谋发展,成了企业界日益关注的问题。战略管理会计的产生适应了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为保持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充足的信息,战略管理会计已经成为企业战略管理所需要的决策支持系统。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内涵

战略管理会计(Strategic Management Accoun-thg)简称SMA,这一概念由英国学者西蒙斯(Sim-monds)于1981年在其论文《战略管理会计》中最先提出,他将战略管理会计定义为:用于构建与监督企业战略的、有关企业竞争对手的管理会计数据的提供与分析。战略管理会计是以动态性为特征以“权变”思想为基础,是企业战略管理与管理会计相结合的产物,旨在为企业提供外部市场和竞争者的信息,是帮助企业制定、实施战略计划的手段。

二、战略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

(一)战略目标的制定

战略管理会计首先要协助高层管理者制定战略目标。企业的战略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公司战略目标、竞争战略目标和职能战略目标。公司战略目标主要是确定经营方向和业务范围方面的目标,竞争战略目标主要研究的是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竞争的目标问题,职能战略目标所要明确的是在实施竞争战略过程中,公司各个部门或各种职能应该发挥什么作用,达到什么目标。战略管理会计要从企业外部与内部搜集各种信息,提出各种可行的战略目标,供高层管理者选择。

(二)战略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一个对投资立项、研究开发与设计、生产、销售进行全方位监控的过程。战略成本管理主要是从战略的角度来研究影响成本的各个环节,从而进一步找出降低成本的途径。相对于作业成本动因而言,战略成本动因对成本的影响更大。从战略成本动因来进行成本管理,可以避免企业日后经营中可能出现的大量成本浪费问题。企业可以通过采取适度的投资规模、市场调研、合理的研究开发策略等途径来降低战略成本。

(三)经营投资决策

战略管理会计是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各种相关、可靠的信息,它在提供与经营投资决策有关的信息过程中,应克服传统管理会计所存在的短期性和简单化的缺陷,它应以战略的眼光提供全局性和长远性的与决策相关的有用信息。战略管理会计在经营决策方面应摒弃建立在划分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基础上的本量利分析模式,采用长期本量利分析模式。战略管理会计以现实的现金流量为基础,更能反映企业投资的实际业绩,为企业注重持续发展提供有用的信息。

(四)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战略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它包括为提高企业和个人绩效而进行的人事战略规划、日常人事管理以及一年一度的员工绩效评价。前者主要是人员招聘和员工培训方面的规划。战略管理会计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能来激励员工以获取尽可能大的人力资源价值,并采用一定的方法来确认和计量人力资源的价值与成本,进行人力资源的投资分析。

(五)风险管理

企业的任何一项行为都带有一定的风险,企业可能因冒风险而获取超额利润,也可能会招致巨额损失。一般而言,报酬与风险是共存的,报酬越大,风险也越大。风险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威胁企业的生存。由于战略管理会计着重研究全局的、长远的战略性问题,因此,它必须经常考虑风险因素,其对风险的管理主要是在经营与投资管理中采用一定的方法,如投资组合、资产重组、并购与联营等方式分散风险。

三、战略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

(一)作业成本法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适应制造环境的变化,作业成本法应运而生。它是一个以作业为基础的信息加工系统,着眼于成本发生的原因即成本动因,依据资源耗费的因果关系进行成本分析。即先按作业对资源的耗费情况将成本分配到作业,再按成本对象所消耗的作业情况将作业分配到成本对象,这就克服了传统成本计算系统下间接费用责任不清的缺陷,使以前的许多不可控间接费用在作业成本系统中变成可控。同时,作业成本法大大拓展了成本核算的范围,改进了成本分摊方法,及时提供了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优化了业绩评价标准。

(二)竞争对手分析

竞争对手分析主要是从市场的角度,通过对竞争对手的分析来考察企业的竞争地位,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信息。竞争对手分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竞争对手是谁;二是竞争对手的目标和所采取的战略措施及其成功的可能性;三是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和劣势;四是面临外部企业的挑战,竞争对手是如何反应的。

(三)预警分析

预警分析是一种事先预测可能影响企业竞争地位和财务状况的潜在因素,提醒管理当局注意的分析方法。它通过对行业特点和竞争状况进行分析,使管理当局在不利情况来临之前就采取防御措施,解决潜在的问题。预警分析可分为外部分析和内部分析。外部分析主要分析企业面临的市场状况、市场占有率;内部分析主要分析劳动生产率、机制运转效率、职员队伍是否稳定等。

(四)质量成本分析

全面质量管理制度的实施,尤其是近20年来,电脑化设计和制造系统的建立与使用,带来了管理观念和管理技术的巨大变化,适时制采购与制造系统应运而生。在此系统下,为了使产品达到零缺陷,企业非常重视质量成本分析。它主要分析质量成本的四个部分,即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质量损失和外部质量损失。只有全面掌握与质量有关的成本信息,管理者才能进行正确的质量成本预算,借以转变目前重产量轻质量的观念。

四、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目标

(一)营造企业的竞争优势

战略管理会计提供了超越会计主体范围的更广泛、更有用的信息,战略管理会计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营造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应突破会计主体的限制,获得有关竞争对手的信息,了解相对成本,将竞争对手的支出和其面临的本量利条件反映出来。

(二)提供更多的非货币信息

战略管理会计提供了大量诸如质量、需求量、市场占有率等极为重要的非货币信息。以市场占有率为例,它是联系成本与利润的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的现金流入量,它的变化代表了

企业竞争地位的变化。相对市场占有率还可用于揭示主要竞争对手的实力。

(三)改进评价企业业绩的指标

传统管理会计忽略了相对竞争地位在获取投资报酬中不可抵估的作用。事实上,企业持续稳定的盈利更多地来源于企业相对的市场竞争地位,这就要求将战略思想贯穿于管理会计的整个业绩评价之中,以竞争地位变化带来的报酬取代传统的投资报酬指标。战略管理会计应服从于企业的战略目标,而不能忽视企业的价值观念和非财务战略目标。战略管理会计是通过对竞争对手的分析,运用货币和非货币指标,借助战略性业绩取得整体目标的一致性,增加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

(四)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传统管理会计重视企业的主要生产活动,忽视辅助活动,而战略管理会计却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中,提供有关竞争对手的信息对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至关重要。因此,战略管理会计特别强调各类相对指标或比较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如相对价格、相对成本、相对现金流量以及相对市场份额等等,使企业管理者做到知己知彼,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持企业长久的竞争优势。

4.战略管理会计更加注重长远目标和全局利益。传统的管理会计着眼于有限的会计期间,以“利润最大化”目标为驱动,注重单个企业价值最大化和短期利润最优化,忽视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忽视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重要因素――风险,容易导致企业的短期行为。战略管理会计超越单一的期间界限,着眼于企业长期发展和整体利益的最大化,着重从长期竞争地位的变化中把握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它更注重企业持久优势的取得和保持,甚至不惜牺牲短期利益,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5.战略管理会计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与战略有关的非财务信息。在市场竞争中,衡量竞争优势的指标除财务指标之外,还有大量的非财务指标。传统管理会计提供更多的是财务信息,忽略了非财务信息对企业的影响,使企业的管理者忽视市场、管理战略等方面的许多重要因素。而战略管理会计则提供了大量极为重要的非财务信息,包括战略财务信息和经营业绩信息、竞争对手信息以及与企业战略相关的背景信息,如市场占有率、与战略成本有关的数据、企业经营业务、企业资产的范围和内容、产业结构对企业的影响等。

6.战略管理会计是一种全面性、综合性的风险管理。传统管理会计一般偏重于企业自身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而战略管理会计从战略的高度,把握各种潜在的机会,回避可能的风险,如从事多种经营而导致的风险,行业产业结构变化而导致的风险,资产、客户、供应商等过分集中而出现的风险,流动性差而导致的风险等,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战略管理会计突破了传统管理会计的一些局限,视角从企业内部转向外部环境,重视对企业全方位的管理。

五、战略管理会计的特点和新突破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特点

一是战略管理会计为企业提供了超越企业会计主体本身的更广泛、更有用的信息。二是战略管理会计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与战略管理有关的非财务信息。三是战略管理会计改进了评价企业业绩的尺度。四是战略管理会计为企业提供了更及时、更有效的业绩报告。

(二)战略管理会计的新突破

1.战略管理会计对传统管理会计的重大变革。传统管理会计的前身是成本会计,正如管理会计是对成本会计的重大突破一样,战略管理会计是对传统管理会计的重大变革,而不是管理会计的一个分支。传统管理会计将管理会计方法引向工业界、商业界和学术界,而战略管理会计则是将工业界、商业界和学术界带人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

2.战略管理会计将对财务会计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表面来看,管理会计是企业自主进行,没有统一标准,而财务会计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在公允的原则下建立的。但实质上,管理会计的内容从未停止向财务会计的转化,管理会计的任何重大变动都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引起财务会计的变动,就像现金流量表从企业管理会计范围转变为财务会计范围一样。战略管理会计一旦在管理会计领域确立,他的信息很可能会因被要求公开披露而转化为财务会计信息。

3.战略管理会计更注重企业外部环境。战略管理成功的企业主要是通过创造和保持持久的相对竞争优势而获取的。管理会计应该指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处的相对地位,提供有利于企业进行战略调整的各种信息,但传统的管理会计却未能提供这种信息。战略管理会计跳出了单一企业这一狭小的空间范围,将视角更多地投向影响企业的外部环境、提供超越企业本身的更广泛、更有用的信息,其争优势的源泉。(2)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拥有的战略资产,是能够为管理者共同感受到的并共同参与创造的企业核心资源。(3)核心竞争力的本质是企业特有的知识(学识)。这些知识(学识)是以企业内部的个体和组织为载体的。正是由于企业拥有独特的知识,使得企业获得了实现竞争优势的异质性资源,而这种异质性资源就是企业的核心要素。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包括价值性、异质性、难以模仿性、延展性和动态性。

六、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特征

核心竞争力是在一定环境下保证企业持续生存与发展,供企业长期依赖并开发的核心技能的集合,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和主要利润的源泉。它的基本要点包括:(1)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是一种战略观,它寻求以企业内生的核心能力来解释企业竞理、技术发展、后勤等辅助活动也纳人战略管理会计的范围内。另外,战略管理会计还放眼于未来各种可能发生的活动,如扩大经营范围的前景分析等。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中国企业正面临着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挑战,在信息时代和管理科学现代化的今天,企业管理者的行为无时无刻不涉及到战略问题,战略管理会计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给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必将成为中国推动企业制度创新和管理发展的有力工具。

七、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核心竞争力的要素应包括以下四方面:创新能力、资源优势、管理协调和企业文化。

(一)创新能力

核心竞争力的不断积累过程也是企业持续创新的过程,是企业不断学习的过程。企业越来越强的模仿、复制和追赶能力,使得任何企业都不可能长期拥有某项特殊技术或专长。因此,企业只有不断学习创新,充分发掘和利用自己的核心专长,不断强化自己独特的优势,才能为未来的发展争取较大的空间。企业要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强大动力,必须具有在面临竞争环境发生变化时进行自我更新的能力,即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企业驾驭变化并保持持续发展的根本作用力,是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之魂。

(二)资源优势

资源提供了建立竞争力的基础,不同企业间资源的差异是造成各企业竞争力差异的重要原因。

如果说没有资源的竞争力是无源之水的话,那么没有核心资源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无米之炊。核心资源就是能为企业带来独有的、难以模仿的、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性资源。这种资源对于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很好地把握竞争性投资机会具有关键性作用,而资源价值取决于需求、稀缺性和独占性,这种价值资源实际上就是能为企业带来独有的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资源,它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三)管理协调

协调能力是企业运营效率的动力,使企业能够根据市场机会和经营变化,迅速、低成本地完成企业资源结构调整,使企业资源与环境相适应,能力与结构相一致。管理协调反映资源组织能力和经营能力,是企业核心能力的直接体现,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管理作为生产要素早就得到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肯定,尤其是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培育、管理等各个环节都是管理协调的结果。

(四)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核心理念、道德、团队精神和员工的默契度等,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根据兰德公司对企业竞争力的分析,企业竞争力包括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企业主产产品及控制其质量的能力、企业的服务能力、成本控制能力、营销能力、技术发展能力(即产品层);第二层面是各经营管理要素组成的结构平台、人、事、物、环境、资源关系、企业运行机制、企业规模、品牌、企业产权制度(即制度层);第三层面是以企业理念、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内外一致的企业形象、企业创新能力、个性化的企业特色、稳健的财务、拥有卓越的远见和长远的全球化发展目标(即核心层)。

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强化的关系。资源优势是基础,如果企业没有核心资源,企业核心竞争力将成为无源之水、无米之炊。创新能力作为企业产生和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需要管理为其提供支持。企业文化则从企业内部统一价值观,使全体员工都凝聚在企业长期战略目标之下。从而为企业保持独有的持续竞争优势提供了动力之源。同时,企业文化又是在创新、管理的长期运行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加强的。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中某一个要素出现了问题,不能给企业带来独有的持续竞争优势,其他要素就会自动丧失效用,整个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八、战略管理会计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一)战略目标的确定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

与传统企业相比,现代企业的发展必须具备发展的计划性、前瞻性和科学性,因此现代企业应制定一定的发展规划或战略。企业的发展战略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市场定位、产品定位、资源定位、技术定位、战略定位的整合,企业只有具备一个完善而科学的发展战略,并组织实施、校正和管理其发展战略,以确保发展战略的科学合理、切实可行,才能为企业培育核心竞争能力提供最基本的条件。另外,战略管理会计运用动态的战略预算对企业现存和未来可获得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协调及整合企业内部的各种技术与技能,如核心技术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市场活动能力,从而为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供有效要件。

(二)战略管理会计的外向性是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条件

战略管理会计不仅关注企业的内部运营,还时时关注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并不断把外部信息向管理层反馈,从而为管理层随时调整战略目标,巩固和发展核心竞争力提供了信息支持。核心竞争力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其异质性。如果核心竞争力不具备这种最起码的特点,就不可能成为企业的“核心”。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体系下,企业所面对的市场不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而是全球化的市场,在异质的基础上求“发展”,通过不断地发展,企业的“技术”才能始终走在科学的前沿,才能成为企业的“核心”。战略管理会计瞄准市场,着眼于“知彼”,即充分了解竞争对手,将本企业战略决策的分析技巧应用到外部竞争对手、供应商和顾客中,从而能够使企业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为企业保持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篇5

关键词:管理会计;政府;策略

        一、我国政府管理会计的现状

        随着我国政府财务管理的不断深入,各级政府部门从实践经验出发,逐渐摸索出一套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方法,但缺乏系统、科学的决策控制理论指导。随着建立节约型政府的推进,我国开始了很多政府管理会计实践,比如预算方面的绩效预算、中期预算;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等成本管理方法也在一些政府部门开始试点;绩效管理在我国更是受到重视,各地开始进行绩效评价,有些政府部门开始运用平衡计分卡、基准等方法进行绩效管理;政府人力资源会计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我国政府管理会计实践有几个特点:一是通过借鉴企业和国外的管理会计技术,部分管理会计技术开始在政府应用,但还没有推广,也不成熟;二是缺乏一个完整的政府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来指导实践。

        二、我国政府管理会计难以推广的原因

        (一)政府管理会计自身的局限性

        府管理会计的对象难以确定和计量。通常有四个方面的计量难题:缺乏数据、质量难题、缺乏审计绩效标准和分配间接费用到责任中心的难题。很多政府管理会计技术的成功运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提供数量化的产出数据。而在项目刚开始时,获取量化数据是一个难题。政府管理会计对象是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管理或公共服务。由于政府管理会计本身涉及多学科领域,如经济学、管理学和政治学等,加上政府既是经济组织也是政府组织,政府行为既涉及经济问题也涉及政府问题、社会问题,使得政府管理会计对象比企业更加复杂。而且政府行为通常没有利润或回报,使得政府没有动机来实施管理会计。政府的产出也容易受到法律和其他非政府因素的干预,使得产出衡量非常复杂。同时,并非所有耗费的资源都能准确计量和确认,即使成本能够计量,有时也缺乏有价值的评价标准。

        (二)政府公务员个人特征对政府管理会计的阻碍

        个人特征是影响管理会计使用的重要变量。由于受到传统做法和习惯势力的影响,政府公务员管理意志较为薄弱。一些会计人员和决策者认为,会计就是算账、报账,管理、决策是领导的事情。决策者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管理会计能否普遍应用。并且有些管理者受传统等级观念的影响,长官意志较重,使得管理会计提供的方案、资料无法发挥实际效力,从而影响了管理会计的应用。

        (三)政府组织相关特征对政府管理会计的阻碍

        组织的某些特征也会阻碍政府管理会计的推行。一是组织要素。它包括分权、差异化、一体化、官僚主义和资源水平。机构的使命差异很大,组织结构也相差很大,有的强调地理性区分,有的强调过程和产品,还有的是两者的结合。二是管理风格要素。管理风格包括严格分析、时间观念、多路复用技术、战略意志等。很多管理风格尺度在各机构之间差异很大。

        三、加强我国政府管理会计实践的措施

篇6

供给侧改革是相对于需求侧改革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一种新思路。需求侧主要是指凯恩斯提出的经济增长“三驾马车”理论,即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它们是决定经济短期增长速度的关键因素。供给侧主要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即从提高产品供给的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的不均衡,扩大有效供给,削减过剩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在于以下四点。首先,着力化解产能过剩。近日,财政部了《关于财政资金注资政府投资基金支持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对于许多重工业行业,例如钢铁、铝、水泥等,产能大于需求将成为常态,这就要求我们切实做到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过剩产能,化解产能过剩危机。其次,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包括降低制度易成本、企业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财务成本、电力价格、物流成本等,打出一套“组合拳”,这样企业才能有更多资金去创新、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第三,化解房地产库存。目前我国面临严峻的楼市库存压力,“空置”的住房可供2.2亿人口居住,因此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显得尤为重要。最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对信用违约要依法严厉处置,要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做好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工作,完善全口径政府债务管理,改进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办法。要加强全方位监管,规范各类融资行为,抓紧开展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非法集资蔓延势头,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妥善处理风险案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企业管理会计的职能主要涵盖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为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首先,管理会计的规划职能主要体现在管理会计提供的数据与信息可以帮助企业制订短期的或者长期的计划。其次,决策职能是管理会计的核心职能之一,管理会计主要以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的方式参与企业内部管理决策,充分利用所掌握的资料,严密地进行定量分析,帮助企业管理当局做出科学的决策。再次,管理会计根据事先编制的预算,实时控制企业的经济活动,对发生的实际经济活动进行同步计量、记录和报告,及时将实际数据与预算数据进行对比,确定偏离程度,计算差异并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确定相关责任。对于不利差异提出改进措施,并在必要时对预算进行修订。最后,评价职能主要表现为评价与考核企业的经营业绩。主要体现在事后根据各责任单位定期编制的业绩报告,将实际发生数与预算数进行对比、分析来评价和考核各责任单位的业绩,以便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正确处理分配关系,保证经济责任制的贯彻执行。管理会计的职能相互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会计循环。预测是决策的前提,决策是计划的基础,而计划既是预测和决策的综合反映,又是经营目标的具体化,是进行控制、考核的依据。

管理会计能促进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新常态的显现,行业间以及行业内的竞争日趋激烈。管理会计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工具,注重管理会计的运用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确保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有序展开,减少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资金消耗问题,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中石油为例,中石油建设实施的资金管理平台,初步实现了公司层面的流程和信息平台的统一,通过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的融合发展、协同管控和约束机制,提高了总部层面对资金运行的综合掌控能力、计划管理能力、运行保障能力、风险管理能力、执行把关能力和决策支持能力。中石油用全球视野构建的资金管理运行体系,使资金管理这一重要的企业价值管理手段在中石油得到了全面、有效的提升,提高了中石油资金运用的效率与效益。

管理会计在供给侧改革中的重要作用至少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管理会计能促进企业创新。管理会计能合理配置企业资源,协调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关系,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让企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开支,推进精益管理创新,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在互联网时代,海尔集团创新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即“人单合一”的双赢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海尔在管理会计领域的创新是把利润表转化分解成每个有自的经营个体,甚至到每位员工,其管理会计创新强调以人为核心要素的核算体系,把传统财务报表转化为每个人的四张表:损益表、日清表、人单酬表和流程表。管理创新为海尔企业经营管理和效益带来积极变化。目前,海尔的库存周转天数平均是5天,应收周转天数为4天,营运资金周期达负的10天。在该模式下,员工可以根据自己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分享与所创造的价值相匹配的收益,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管理会计能促进企业规划、决策能力的提升。管理会计提供的数据与信息可以帮助企业制订短期的或者长期的计划,同时管理会计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以及其他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日常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并帮助决策者做出各种专门决策。管理会计主要以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的方式参与企业内部管理决策,充分利用所掌握的资料,严密地进行定量分析,帮助企业管理当局做出科学的决策。利用好管理会计的规划和决策职能能有效促进企业规划、决策能力的提升。

篇7

关键词:管理会计;变革;创新

管理会计变革一直以来都是管理会计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在西方发达国家,有关管理会计变革问题的研究比较成熟,企业可通过创新管理会计模式,促进管理会计变革的方式,对企业组织结构、企业文化、以及资源变动等多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科学预测。我国有关管理会计变革问题的研究相对较为滞后,所采取的模式多以引入西方国家先进管理会计方法为主(如平衡计分卡法、全面预算管理法、作业成本法等),上述管理会计方法的应用对企业管理会计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本文从制度理论的视角入手,对管理会计变革与创新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望能够引起相关人员的关注与重视。

一、管理会计的理论分析

管理会计作为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中的一大重要分支,旨在于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改善,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水平而服务。现代企业管理系统中的管理会计逐步发展成为一门专业学科,在企业组织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中同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管理会计起源于20世纪初期,为了发挥科学管理在提高企业生产、工作效率方面的作用,相关研究人员开始尝试将差异分析、预算控制、以及标准成本等概念引入企业会计体系中,据此延伸出了“基于管理的会计”这一概念,主张将管理的中心放在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工作中,后为进一步适应企业所处的激烈市场竞争环境,相关企业广泛借助于职能管理以及行为科学管理的契机以提高产品质量,将管理会计作为降低成本并提高利润的一大重要措施。

二、管理会计变革实施的制度化模型分析

从理论基础以及研究视角上出发,管理会计变革实施中所引入的制度化模型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第一是路径模型,第二是过程模型,第三则是要素模型。具体可分析如下:

(一)路径模型

路径模型的中心思想是要求在引入新会计制度实践的过程中伴随时间变革的方式实现路径化。路径模型能够全面展示企业管理会计变革的制度化过程,有助于更好的理解管理会计制度、实践、以及变革的权过程。路径模型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将社会学以及经济学概念引入管理会计研究范畴中,弥补了传统模式下以最优“静态均衡”为唯一需求目标的理论缺陷,变革的核心在于实现了全新管理会计规则的制度化。

(二)过程模型

过程模型的中心思想是将管理会计变革的全过程划分为多个阶段,并分阶段探讨各个环节所对应的影响因素。该模型中根据信息技术实施以及组织变革基本理论,将企业在引入某种全新管理会计模式并实现变革目标的过程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发起阶段;采纳阶段;适用阶段;接受阶段;惯例阶段;融合阶段。后有相关研究人员根据该阶段性划分依据,结合在变革实践中会对管理创新实施产生影响的因素,进一步整合优化提出了基于阶段-因素的过程模型,并可起到评价管理会计变革成效的目的。

(三)要素模型

要素模型的应用能够评价管理会计变革实践中不同要素间结合、协调的方式,并据此促进管理会计变革的成功实施。有相关研究人员将管理会计变革的影响因素划分为三类,分别为诱发性因素,促进性因素,以及催化性因素。后也有研究人员为进一步确认不同因素在管理会计变革中所起到的作用,对企业管理会计变革的过程加以更加深入的了解,而增加包括认识混乱、冲突、以及推迟在内的阻力性因素。

三、企业管理会计的变革制度化

以某企业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该企业在管理会计变革方面的具体进展与实施效果,在近十年的发展历程中,该企业通过详尽且周密的调查研究,实现了引入ABC作业成本管理法的目标,促进了企业管理会计体制的发展与完善。具体分析如下:

(一)前期阶段

自xx年xx月~xx年xx月,该企业成本管理系统面临变革压力,加之受到内部需求以及外部竞争压力的影响,企业领导层症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对ABC成本法的了解,领导层作出实施ABC成本法以提高核算准确性的决策,在这一背景下加大成本管理力度,构建基于企业产品线的成本考核工作体系,同时采取各种措施尽可能控制开支费用。为确保ABC成本法在企业中的有效实施,该企业先后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第一,引入外部专家与内部项目团队,构建ABC成本管理项目小组,前者负责提供理论指导,后者则负责推进成本管理项目的具体协调与实施;第二,由生产、质量、供应等多个部门的负责人沟通参与调研,对成本核算的阶段性任务进行分解与优化;第三,与会计核算编制软件合作完善准备工作,并对员工进行培训,以促进管理会计的科学变革。

(二)中期阶段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基于ABC作业成本管理系统所核算的生产成本数据可在分公司对外成本核算体系中首先应用,以反应作业管理理念的不同程度接受、最小程度的持续使用、以及系统维持,同时也是常规化过程的开始标志。中期阶段管理会计变革实施过程的最主要标志即逐步建立起了包括《作业成本核算制度》以及《作业成本操作流程》等在内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从而能够确保基于ABC作业成本系统的运行稳定以及相关管理工作开展的规范性。在ABC成本管理法下,以月度为单位出具报表数据并直接作为核算对外生产成本的依据。在这种全新规则的作用下,ABC成本管理系统逐步发展为分公司成本管理日常活动中的重要部分,标志着该企业管理会计变革初步成功,管理会计制度化得以初步实现。

(三)后期阶段

后期阶段的关键是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与管理会计变革的融合。该企业项目团队通过与信息中心的密切合作,系统探讨将作业成本核算方法以及ABC成本管理理念与信息系统相融合的可行性。在双方的密切合作下,企业新引入财务系统中初步体现了基于ABC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方法以及管理理念,信息系统内部共设置有生产调试以及工程设计两个作业中心,根据定额工时×标准费率的方式进行核算。在具体实施中,标准费率还可调整为不同分配标准,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动因。在这一背景下,基于ABC作业成本法下所诱发的全新管理会计规则以及制度化过程才可称之为完成,管理会计的变革才意味着真正取得成功。通过对该企业管理会计变革过程的研究与分析,不难发现:对于现代企业而言,管理会计的变革不单单需要关注技术层面的创新,同时还应当体现以此为组织性的变革,从而发挥对企业的重要影响。对管理会计变革实施结果的分析主要体现为对正式性与非正式性变更的鉴定,正式性的管理会计变革是指企业通过引入全新规则的方式对企业组织行为产生影响,非正式性变更并非属于该范畴。以上该企业的管理会计变革属于正式性变革,是通过系统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而事实的一种具有循序渐进特点的体制变革,变革效果同样非常显著。

四、结束语

管理会计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模式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管理会计不单单能够充分满足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还能够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提供人力资源、财务风险等方面的信息。但同时,根据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的发展,管理会计也必须尝试作出相应的调整与变革,以更好的适应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需求。本文即对管理会计变革与创新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望能够为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更大动力与支持。

作者:司红兵 单位:江苏弘惠医药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斌,顾惠忠.内嵌于组织管理活动的管理会计:边界、信息特征及研究未来[J].会计研究,2014

[2]杨淼,陈艳.转型经济条件下管理会计群体职能[J].社会科学家,2015

篇8

关键词:国有企业;管理会计;实际运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国有企业面临着更多的竞争,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提升国有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如何对国有企业的内外部资源进行重组与优化加强国有企业的管理,成为了很多国有企业管理者关心的重点问题。而管理会计方法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管理会计在实际运用时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一、管理会计的阐释

管理会计的概念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就狭义的概念来看,管理会计就是指在市场经济的大条件下,为了对现代国有企业经营活动进行优化或价值的提升,通过财务信息等进行深度加工或再次利用,履行其预测、决策、规划、控制等职能以最终实现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就广义的概念来说,管理会计更多的侧重于国有企业内部管理。管理会计只是会计体系中的一个分支,与传统会计相比,管理会计在优化国有企业决策、改善经营服务时方法更为灵活,更为多样,对未来市场的发展态势有着更为准确的预估,是现代国有企业中重要的管理办法。管理会计之所以在国有企业中获得极为广泛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管理会计通过对市场经济的探讨和研究它能够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管理信息的同时,对市场未来的发展态势进行预判并帮助国有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国企在运用管理会计时存在的问题

虽然管理会计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决策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很多国有企业缺少对管理会计的准确认识,加上缺少相应的应用经验,在实际运用中管理会计的效用很难真正落实与实现。具体来看,国企在运用管理会计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管理会计理论未与实践紧密结合。管理会计的实施主体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发展与市场的变化息息相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经济中的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动都会引发市场行情的改变。但是很多国有企业在进行会计管理实践时没有对市场发展的实际进行准确分析与考察,对原有的理论进行简单地生搬硬套,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就使得管理会计的效用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二)缺乏对管理会计的理论补充和系统应用。国有企业是随市场变化而变化的实体,但是管理会计理论却是在特定经济环境下建立的定量模型与假设。当国有企业在运用管理会计方法对国有企业进行管理时,其中的大量模型与假设在现有经济环境下都很难成立,作为新时期的国有企业需要在运用的基础上对管理会计的理论进行补充,同时也要本着务实的原则对管理会计进行系统地运用。这是管理会计发挥实效的基础所在,也是国有企业获得发展的应有之义。(三)国企管理者缺少对管理会计地位的正确认识。管理会计方法自引进以来虽然已经经历了近40年的发展,但是很多的国有企业管理者对管理会计的地位还未形成正确的认识,利用管理会计进行系统管理的意识依然较为薄弱,也尚未在管理会计的大框架下形成系统的管理方针与政策。同时,就管理会计的实际运用现状来看,地区运用分布不均衡,广泛应用管理会计理论进行管理的国有企业主要集中于沿海地区,内陆地区较少。要提升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水平,就需要国企自身提高其管理意识,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

三、发挥管理会计实效性的具体措施

(一)从现实实践出发,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加强对管理会计的典型案例的研究,将其与现在的经济环境紧密结合,不仅能够帮助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中得到有效的推广与运用,同时这也是将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具体来看,这就需要国有企业管理者或管理会计研究人员将实践中取得的成功经验进行整理归纳,并积极开展管理会计典型案例与成功经验分享的研讨会,形成极具我国市场经济特色的现代管理会计理论,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发展。

(二)实现管理会计理论的“中国化”。我国国有企业对管理会计的了解大多来自国外的翻译介绍,很少有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对这一理论进行系统的整理与研究,这就为我国国有企业的运用带来一定的局限。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只有加强对管理会计的系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具有我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才能最终促进国有企业的不断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将管理会计落实到实处,不要仅仅追求晦涩难懂的理论与数学模型的研讨,更要对其中的方法与理论进行改良,使其适应我国的国情,实现管理会计理论的“中国化”。

(三)建立必要的制度和加强成本核算。为了让管理会计最大程度的发挥其效用,帮助国有企业更好的进行投资决策,就必须在国有企业内部建立必要的制度,为管理会计的最终实践创造有益的环境。比如在进行业绩考核时,要用管理会计理论对预定目标、计划、预算等进行对比与分析,同时对经营结果与过程进行控制,以实现最终的生产经营目标。更为重要的是,就国有企业内的成本核算来看,现有的成本核算制度与方法大多只能对国有企业的盈利情况与成本的基本使用情况进行反映,但是这样的反映机制较为片面,不能为国有企业的决策提供较为全面有益的参考。在新的时期,要对这一情况加以改善就需要更加关注国有企业内部的成本核算,更加注重国有企业内资金的流动与产生收益比,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的内部信息。

四、结束语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传统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需要国有企业寻找新的管理方法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发展。管理会计是管理与会计的有机结合体,作为新时期的重要的管理方法,对于国有企业的决策,流程的控制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需要进行优化与推广。

作者:何滨 单位: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市分公司

参考文献:

篇9

随着我国政府财务管理的不断深入,各级政府部门从实践经验出发,逐渐摸索出一套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方法,但缺乏系统、科学的决策控制理论指导。随着建立节约型政府的推进,我国开始了很多政府管理会计实践,比如预算方面的绩效预算、中期预算;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等成本管理方法也在一些政府部门开始试点;绩效管理在我国更是受到重视,各地开始进行绩效评价,有些政府部门开始运用平衡计分卡、基准等方法进行绩效管理;政府人力资源会计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我国政府管理会计实践有几个特点:一是通过借鉴企业和国外的管理会计技术,部分管理会计技术开始在政府应用,但还没有推广,也不成熟;二是缺乏一个完整的政府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来指导实践。

二、我国政府管理会计难以推广的原因

(一)政府管理会计自身的局限性

府管理会计的对象难以确定和计量。通常有四个方面的计量难题:缺乏数据、质量难题、缺乏审计绩效标准和分配间接费用到责任中心的难题。很多政府管理会计技术的成功运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提供数量化的产出数据。而在项目刚开始时,获取量化数据是一个难题。政府管理会计对象是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管理或公共服务。由于政府管理会计本身涉及多学科领域,如经济学、管理学和政治学等,加上政府既是经济组织也是政府组织,政府行为既涉及经济问题也涉及政府问题、社会问题,使得政府管理会计对象比企业更加复杂。而且政府行为通常没有利润或回报,使得政府没有动机来实施管理会计。政府的产出也容易受到法律和其他非政府因素的干预,使得产出衡量非常复杂。同时,并非所有耗费的资源都能准确计量和确认,即使成本能够计量,有时也缺乏有价值的评价标准。

(二)政府公务员个人特征对政府管理会计的阻碍

个人特征是影响管理会计使用的重要变量。由于受到传统做法和习惯势力的影响,政府公务员管理意志较为薄弱。一些会计人员和决策者认为,会计就是算账、报账,管理、决策是领导的事情。决策者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管理会计能否普遍应用。并且有些管理者受传统等级观念的影响,长官意志较重,使得管理会计提供的方案、资料无法发挥实际效力,从而影响了管理会计的应用。

(三)政府组织相关特征对政府管理会计的阻碍

组织的某些特征也会阻碍政府管理会计的推行。一是组织要素。它包括分权、差异化、一体化、和资源水平。机构的使命差异很大,组织结构也相差很大,有的强调地理性区分,有的强调过程和产品,还有的是两者的结合。二是管理风格要素。管理风格包括严格分析、时间观念、多路复用技术、战略意志等。很多管理风格尺度在各机构之间差异很大。

三、加强我国政府管理会计实践的措施

1.加快政府管理会计的相关立法工作,提供法律保障。要在我国顺利引入政府管理会计,必须在立法上做好充分的准备,创造一个健全的法制环境,保证引入工作顺利进行。

篇10

关键词:管理会计;供给侧改革;发展策略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与内涵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主要依靠投资、消费、出口这促进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来大幅度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但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廉价劳动力即人口红利的逐渐衰减,以及“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等不断叠加的内外因素的作用,我国经济进入到了发展“新常态”,过去单纯依靠高投资驱动与低要素成本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很难支撑和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鉴于此,2015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以此作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思路。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对于供给结构的改善,其重点强调的是生产方与供给方的管理,强调在市场中企业和创业者要发挥主体作用、变革和完善相关制度,以及促进经济中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引导市场目前的低水平供需平衡转变为高水平供需平衡,切实提升包括劳动力、制度创造、资本、土地、创新等在内的全要素生产力,从而使供给体系能够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变化。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对我国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就企业而言主要是对其产业与投入结构进行调整,实现从传统产业结构向新的产业结构转变,即由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转变为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实现从传统的粗放发展模式转变为新的发展模式,即由传统的对劳动力、土地、资源等一般生产要素投入的高度依赖,转变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由此可见,只有全社会共同参与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只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进行决策优化,实现供给质量提升,才能够培育出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动力,最终推动经济得以持续健康发展。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状态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管理会计起步较晚,企业管理层始终没有高度重视管理会计对于企业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1]。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我国最早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尽管改革开放后逐渐过渡为市场经济体制,但是老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始终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使得企业管理层始终秉承着落后的会计管理观念,以至很少关注和重视管理会计的应用;二是我国管制金融市场的措施还不够完善,没有形成一套优良的金融体制,从而导致企业管理层往往以陈旧的管理方式管理企业,严重限制了思维和决策能力的提高,难以保证可持续性地加强会计管理,所以导致企业运营举步维艰;三是企业管理层的管理运营经验不足也严重制约着管理会计的持续发展。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管理会计的影响

(一)对于管理会计价值增值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虽然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价值链仍然处于低端环节。我国对外出口的很多技术密集型产品,其核心部件依然依赖从发达国家进口。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可以有效影响企业的经济手段,从而进一步丰富管理会计的价值内涵,改变管理会计价值增值的本质,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功能结构和管理会计的功能结构。同时,管理会计通过最大化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能够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序运行提供有力的支撑;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过剩产能,也可以提升管理会计的价值[2]。另外,在创新驱动战略和“互联网+”背景下,单纯依靠传统的消费并不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最终导致很多消费都变成了外需。而利用互联网开展跨境电子商务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从而有效地扩大内需。在这一过程中,就形成了很多的商业机会,拓展了很多的盈利空间。在此基础上,如果对管理会计结构进行及时的优化,摒弃传统会计所定义的财富观念,则有利于价值增值目标体系的构建。

(二)对于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的影响

管理会计的控制系统主要是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促进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同时着眼于供给端,重新的审视管理会计的结构特征。另外,其控制系统也必须与经济新常态的环境相适应,才可以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创新驱动是会计控制系统的基本前提,要有效结合国家的税收政策,通过制定有效的政策和完善相关的制度,来彻底转变管理会计的基本观念,最终在实践中以先进的管理理念有效地应用管理会计[3]。事实上,无论是经济的宏观层面,抑或是微观层面,在本质上都需要创新来进行驱动。从管理会计的控制系统角度来讲,我国虽然拥有很高的经济总量,但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而且资源利用的效率也非常低。因此,有必要对管理会计的内容结构予以改进,从而不断增加消耗资源的成本比例,推动企业节能降耗。

(三)对于管理会计信息支持系统的影响

传统的管理会计往往来源于财务会计信息,其灵活性不足,而且严重缺乏前馈控制的意识和理念。同时,传统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主要是事后反应,其相关性不强,其这一弊端往往会导致企业的经济损失。因此,要以长远的战略性目光来进行管理会计预测,并有机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调整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结构。随着各行各业广泛应用大数据等技术,管理会计可以依据越来越多的信息来发挥更大的作用。从本质上讲,在信息支持系统来管理其供给端,就是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从而促进二者之间深度地进行融合发展。

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管理会计的发展策略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为了能够保证管理会计健康持续发展,切实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针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有针对性地制定发展策略。

(一)实现管理会计的价值创新

在运用管理会计的过程中,企业应该特别重视其内部理念以及外延,把传统的考核依据,即摒弃仅仅依赖毛利润和收入等相关指标的做法,而从经营发展的角度正确科学地进行战略部署。具体说就是,企业必须转变传统的单纯以创造价值为主要任务的运营模式,高度重视价值的创造与创新[4]。立足于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企业发展定位,一是转变传统的单纯创造财富价值的经营理念,注重以高新技术推动企业发展从而创造价值;二是在供给侧结构性结构改革背景下,不能随意放弃淘汰、落后的产品,而是要将其转移到产业链低端,从而保证企业具有更大的利润空间。

(二)完善管理会计内部控制系统

管理会计从成本与收益方面看,其本质上是企业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的手段。企业要切实转变运营方式,也就是说要把传统的以成本为导向转变为以增强科研和创新能力为导向,从而逐步提高生产效率[5]。同时,企业还必须严格控制能耗高的产品的成本,在产品的技术和服务两个方面进行重点投放资源。另外,合理运用管理会计系统理论,以有效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

(三)合理运用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