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发展范文
时间:2023-10-31 18:07: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机械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农业的进步与发展,农业机械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为重要的作用。那么农业机械与农业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未来农业机械的发展趋势又是如何呢?带着上述这些问题,以农业机械与农业为主要研究对象,展开探讨与分析,希望能为全面认识农业机械与农业的关系,进而更加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农业机械;农业发展;关系
1前言
在传统的农业发展中,往往农业生产和作业都是通过人工方式完成的,这种传统的农业方式固然是创造了很多良好的农业经济效益,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人工作业方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如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业作业质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难题。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恰恰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难题。由此可见,关于农业机械与农业发展的探讨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2农业机械与农业发展的关系分析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发展的有力物质支撑从现代农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农业机械是有力的物质支撑,也是最为基本的构成部分。农业机械,从狭义上来看,就是各种各样的、可以应用于农业作业与生产的机械,但是从广义范围来看,就是包括机械制作、推广使用以及配套服务体系在内的诸多方面。农业机械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不仅仅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同时也有力推动了农业规模化生产与集约化生产的发展进程。
2.2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从农业的实际发展进程来看,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是远远滞后于农业的发展的,而通过农业机械化可以架构起农业科技与农业发展时间的桥梁,加快推动农业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目前很多农业科技成果并没有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出应有的效用,其主要原因在于没有真正基于农业生产发展的实际需求,仅仅停留在研发层面。通过农业机械化,不仅仅可以更好地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实际需求,同时也便于科研部门研究出更多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农业机械。
2.3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劳动力的素质水平农业机械成功实现了劳动力与畜力的解放,使得农业生产更加智能化,而要想真正发挥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积极效用,劳动者也必须要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更好地应用农业机械,了解与农业机械相关的知识与注意事项等。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农业机械化促进了劳动力素质水平的提升。
3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近些年来,神木县农业发展的速度虽然较以前有了更快的发展,但是,从总体来看,还是面临着一定的难题与困惑,如果不及时解决的话,势必会影响到农业机械在当地农业生产中积极效用的发挥。
3.1神木县农业机械应用的制约因素从当前了解的实际情况来看,神木县农业机械的应用与推广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约:首先,自然地理的制约。神木县县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738.7~1448.7m,为陕北黄土丘陵向内蒙古高原、暖温带森林草原向中温带草原的过渡地带。地貌类型以明长城为界分为两种,长城以北为风沙草滩地貌,约占全县总面积的51%;长城以南为黄土丘陵沟壑地貌,约占全县总面积的49%。黄土丘陵处地块小,坡度大,大型机具无法作业,只有小型微耕机可以作业,机耕道路的建设的不全面也导致很多小块平整地机具无法到达。其次,就是理念的制约。农民对于农业机械重要作用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无论是在宣传,还是在推广方面,还可以继续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进适合本县的新型农机具,并加以推广,使农业机械化全方位发展。而且现在的玉米收获机大多数秸秆还田了,而农户一般都是种养殖型的,需要把秸秆收集回家当饲草,主观上也不认可现在的玉米收获机,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再次,就是技术的制约。农业机械的应用与推广对于农机部门员工的综合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虽然我县北部风沙草滩区的耕种目前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但是由于玉米收获机拥有台数少,加上专业操作人员相对缺乏,无法真正发挥应有的积极作业,机收水平还是较低。给农业机械的应用于推广带来不少的影响。最后,就是政策的影响。农业机械的应用固然能够大大提升劳动生产的效率,解放劳动力,带来更加理想的经济收益。但是,这种经济效益的实现是需要一定时间为基础的,对于农民们而言,购置农业机械会在短时间内增加农业生产的成本,农民的购买能力相对有限,现在农机购置补贴实施的是全价购机,农户先买后补,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农户的购买力增加了限度。
3.2神木县农业机械的推广要想真正做好神木县农业机械的推广工作,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首先,树立先进的理念。理念是先知,也是行动的先导。对于农业机械推广部门和相关人员而言,一定要树立先进的理念,充分意识到农业机械与农业发展的密切联系,充分意识到做好推广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和高度的使命感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切实做好推广工作,为真正发挥农业机械的优势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其次,就是要不断提升综合素养。综合素养的提升不仅仅是指推广人员的,同时也包括农民的。对于推广人员来说,一定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了解并全面掌握新机具的各项技能,以便在实际推广的过程中,便于让农民更加直观了解农业机械的优势;对于农民来说,也要定期参加培训,转变传统的、相对落后的农业生产理念,了解新事物,接受新事物,这也是做好推广工作的关键所在。再次,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到实处。农机购置补贴加强政策性的引导,对本地机械化水平薄弱环节的机具,可以加大补贴力度,加快结算进度,尽块的把补贴款兑付给农户,使购机成本降到最低,刺激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为此,一定要将这政策切实落到实处,让农民真正享受到惠处。
参考文献
[1]金昌仁.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J].农家科技,2011,(S2):31-32.
篇2
一、农业机械管理的发展趋势及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农业生产在我国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尤为重要,它不仅对我国粮食安全与老百姓饮食问题有直接影响,更是我国农民生存的重要保障,因此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是未来的主要潮流。目前我国的农业机械已经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其中小型农业机械的发展前途十分光明,大型机械的使用量也在逐步增加。除此之外,农业机械管理对于我国农业发展而言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它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的增产和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如今机械化已经悄然进入了千千万万农民的家中,良好的管理十分必要,不仅有利于优化农村劳动力,提高农作业效率,还能大大促进农业机械制造相关技术的蓬勃发展。
二、目前我国农业机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产品市场定位不明确。目前我国的产品市场中,农业机械产品的前景十分广阔,但其市场定位却很模糊,部分的农业机械虽然定位于大中型市场,但其功能上的一些不足性却很难满足大中型市场的需求。除此之外,一些小型的农业机械在客户群体上比较偏向于农民,但是其售价却存在一些不合理性,同时功能也没有真正满足农民的需求,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2.农业机械产品价格昂贵。由于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建造技术还普遍落后,导致农业机械的造价普遍较高,其售价也变得昂贵。而现在我国农民和一些农场的收入水平还不是很高,对于一些昂贵的机械产品并不具备购买能力,同时在具有消费需求时,往往会买一些相对便宜的低质量的替代品,这些都对农业机械的销售造成了严重影响,抑制了农业机械的发展。
3.农业机械产品技术水平不高。目前由于我国对于农业机械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技术研发方面始终处于落后状态,农业机械产品的技术水平偏低,无法满足中高端市场的需求。除此之外,对于农业机械产品研发的人员和经费也不足,导致发展脚步十分缓慢,严重妨碍了农业机械市场的进一步扩张。
4.产品服务体系存在缺陷。在我国现有的农业机械产品服务体系中,农机设备的使用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在设备的使用中存在地域局限性,我国东部的农机设备使用率远远高于我国中西部;同时农机产品的推广出现断层现象,大部分地区还在使用传统的工具进行农业生产,推广制度的不合理导致新局面迟迟无法打开;除此之外,政府部门的服务与农机技术发展不协调,具体表现为基层政府人手不足,一些政府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低下,导致无法为现代农业生产提供良好配套服务,严重抑制了农业机械技术的发展。
三、促进我国农业机械管理的相关措施
1.找准市场定位,降低市场价格。目前阻碍我国农业机械进一步拓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市场定位不明确,因此相关厂家应该按照客户的实际需求,进行对应的机械产品开发,从而使得机械产品真正满足用户的需要。同时还要设置好农业机械产品在市场上的总体布局,以保证市场定位与布局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除此之外,针对目前农业机械产品定价过高的现象,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善。首先相关部门要尽力减少机械产品的研发成本,对研发过程进行良好的管理,优化研发结构,进一步加强产品的实用性。同时,对机械产品的制造过程进行适当的优化,提高制造的生产效率,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开支,而相关的销售部门,要建立直销的途径,避免中间环节造成的价格波动,从而有效改善产品售价,推动农业机械产品的进一步扩大,提高农村生产效率。
2.加强产品的宣传与发展。对于农业机械产品的推广,要将先进的设备推入农业的生产与应用当中,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的自动化生产过程,因此加强对产品的推广和发展,对于农业机械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农业机械的管理人员,要做到对行业中的情况有及时的了解,掌握目前市场中的先进设备,并及时推广到地区农业发展当中,同时加强对于管理人员素质的培训,定期开展培训业务,做到知识的及时更新。农业机械的管理人员也要拓宽推广的途径,构建全面的农业机械网络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大对农业机械的宣传,让更多的人对其有所了解,并且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来开展教育与培训活动。
3.加快创新投入,提高农业机械产品的技术水平。提高农业机械技术水平是改善当前农业机械环境的有效措施,只有技术水平得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才能得到提升,因此在技术研发过程中,不仅要加大研发经费的投入,还应该聘请高技术人才进行创新研发。除此之外,农业机械产品的最终目的是为农民服务,因此产品的研发过程,要尽可能根据他们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这样才能使农业机械能够与农业生产更好的结合在一起,而通过产品的创新研究,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问题,促进生产率的提高,推动我国农业化发展的脚步。
4.实施技术推广,实践农机化操作。要发展农业产业,就要优化产业结构,将农业机械技术与农业生产流程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农机部门要与推广部门一起对农民生产进行充分的调查,从创新的角度加大支持力度,确保农业生产与机械更好的结合起来,为农机发展解决限制性问题。推进结构调整,建立科学合理的机械社会化构架。随着我国农业发展速度的加快,农业机械必须全面改善,才能适应当今的发展潮流。加大对于专业性人才的培养,积极引进先进设备,进行农机复式作业,推动农业机械化进程。除此之外,还可以发展农机生产机械化信息服务,大力开发精准作业、农村可视化与数字化远程、灾害预防与气象预测等先进技术,为农民提供优质的信息资源。只有让农民自发购买经济环保、先进安全的低碳农机设备,才能达到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最终目的。
篇3
中图分类号:F407.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106-02
摘 要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最基本、最显著的特点,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首先发展农业机械化,这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点是要进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的质量、效益和农民收入。发展农业机械化是题中应有之意,在现阶段要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战略意义在于它是解放农业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农业机械化是应用农业科技的主要载体。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关键是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由资源依赖型向科技推动型转变。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农业
实践证明,现代科学技术每向前发展一步,其在农业中的扩散与应用,都带来了农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农业机械是科技的物化,是农业新技术有效实施和广泛应用的主要载体。大面积地推广应用精量播种、化肥深施、秸秆还田、节水灌溉等农业节本增效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离开机械化是不可能完成的;进行抢收抢种、抗旱排涝、大规模病虫害防治,以及农田水利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等农业生产活动,增强农业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必须依靠机械化作业才能得到较好实施;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单位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约能耗和改善生态环境,也必须借助机械化手段才能得以有效实施和广泛应用。
1 农业机械化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可以说,发展现代农业靠科技,科技应用离不开农机。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和农民收入水平,是衡量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农业机械化是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因素,与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息息相关。已经实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发达国家,由于农业机械的不断创新和广泛应用,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均小于8%,而我国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的比重为46.9%。无论从国外还是国内的情况看,农机化水平高的地区,农民收入也比较高,生活相对富裕。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一是可以发挥农机的增产、增效功能,直接创造财富。二是可以发挥农机的替代功能,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过程,就是通过农业生产“增机、减人、增收”的过程。三是可以发挥农机的吸纳功能,安置部分农民实现农业内部再就业。我省农机社会化服务规模日益扩大,通过发展农机化可以吸纳越来越多的农民从事农机服务业,培育一大批从农业劳动者队伍中派生出来而尚未脱离农民范畴的农机大户、农机作业公司、农机服务合作社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在提供蕴藏巨大商机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发家致富,经营农业机械已经成为当前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2 农业机械化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农业机械是先进的生产工具,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发展农业机械化,实质上是一场生产手段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是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一是可以极大地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文明生产,体面生活”。农业机械化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将农民从繁重的农业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够充分地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成果。二是可以促进农业劳动者文化素质的提高,造就新型农民。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过程,要求农民必须具备一定的科技文化素质和修养,才能较好地掌握农业机械的操作、使用、维修等农机化技术。目前,农业机械已进入我国农村的千家万户,而且主要为农民个人所有和经营,农业机械的大量使用和农机化新技术的普及推广,必将相应地提高农民机手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使他们率先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领跑者和致富带头人。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可以有力地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距,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3 现阶段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作用
篇4
“建设节约型社会”对农机装备零排放、低能耗的需要日益迫切。加上资源越来越紧张,燃油的价格不断上升,我国将重点发展节约水资源、节约能耗、节约肥料、可使农业成本降低的农业机械,我国还要使农机装备的产量增加来适应当今市场环境的需要。农业作业方式自动化与农机装备智能化为发展高效率的农业提供了途径,在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只有使农机装备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缩小,才能使自动化和智能化比较高的产业不能对我国的市场进行操控,不能让它们对农机的发展起到制约和阻碍作用。我国已经有了一些比较成熟、便于使用的系统及设备,比如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系统、变速自理设备、连续数据采集传感器、决策支持系统等,可以对这些技术进行充分的利用,或者在这些的基础上对已经得到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产品进行再次开发,使之促进我国农业系统化水平和农业智能化水平。按照世界农业发展的一些经验以及世界的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来判断,我国农业装备将会越来越绿色,信息化和自动化将向着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1]。
2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促进措施
2.1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坚持协调发展。农机发展的总动力虽然连续多年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但是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要花大力气使农业机械产品更加可靠、更加安全、适用性更强,使农机的使用者能得到更好的体验,使装备的质量不断优化。2)坚持促进农机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对研发工作进行加强,才能使农民对提高农机产品的质量、舒适度和作业效率等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这样才能研究生产出节约成本、增加效率、比较经济的产品,探究出来与农业生产的实际相符合的农机技术方向,使农民购买更新农机的积极性不断增强,使农民更加喜欢使用农机。建设节约资源、对环境没有害处的友好型农业,推进农业机械节约资源、减少排放,必须以更快的速度研发出节约型的农机[2]。
2.2发展壮大农机服务组织
1)坚持“引导、扶持、服务、规范”的原则,对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进行鼓励,鼓励他们通过各种生产要素的联合,创办出所有制形式多样的农业机械合作机构,使它们的服务能力得到不断的加强,使它们的服务规模得到不断的扩大,使它们的服务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对农机服务组织承包经营流转地和闲置的土地进行支持,使农业生产的方式得到转变。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有关税费减免、作业补贴等相关扶持政策进行落实,使扶持农业服务组织进行发展的政策体系建立起来,使工商企业等一些社会资本投入组建农机服务组织的过程中,使投入主体的多元化得到不断的增强。2)对创新发展进行引导。对推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典型的经验进行广泛的宣传,使农机服务组织能依法进行经营。3)对服务指导进行强化。把农机的推广、农机培训维修、农机的信息咨询作为支撑的体系,不断为农机组织提供人才方面的培训、技术方面的培训、政策方面的指导、信息方面的咨询。
2.3不断增强农机的公共服务能力
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农机快速发展对农业技术推广、信息服务和安全监理的能力的需求越来越强。农机管理部门和各级政府非常重要的任务是提供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1)不断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在推广体系中,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主导部门,农业服务组织是基础部门,其他机构广泛参与到这个过程中,进行分工与协作,构建出主体多元化的农机推广体系。2)对农机安全监理体系的建设进行强化。努力构建把源头的管理、执法的监控和宣传教育作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机械长效安全机制。使农机安全装备监控能力得到不断的加强[4]。
篇5
刘经南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汪懋华院士等来自农业科学、导航技术两大领域的专家学者跨界对话,在第14次金桥产业技术创新会议上展开“北斗 农业=精准农业”的议题。作为拥有数千年农业文明历史的大国,中国自主创新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不断投入实用,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也有望发生本质变化。比如,今后可能真的“没人种地”了。
美国主导的GPS全球定位系统,早已应用于精准农业。在农业高度自动化的条件下,农业生产机械接收卫星定位信号,在大田里循着既定路线自助耕作,甚至发展为智能化农机。刘经南认为,精准农业或者精密农业,对卫星定位精度的要求达到厘米级或分米级的水平。
目前,我国已成功发射20多颗北斗导航卫星,组网形成一个巨大星座。天上北斗加之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已可以满足农庄厘米级、全国分米级、全球米级的高精度实时定位导航需求。借此引导,就可以实现大豆等作物“厘米精度”的播种、分米级精度的大田精细管理、米级精度的拖拉机数千公里跨区作业调度管理,达到精准农业、精密农业需求。
备受关注的无人驾驶车真正上路、形成无人车交通系统,可能还需假以时日;那么,大田里的无人农业机械车辆种地,则可能更早实现。刘经南认为,我国农业用车物联网,也就是农机车联网,正在走向人、车、路与环境的协同感知阶段。
“无人自主农机车将实现24小时不间断作业。”汪懋华院士也认为,农业机械自动导航技术,可支持夜间作业,大大减轻农事工作者的劳动强度。今后,晚上可以种地,农业机械的利用率也将随之大大提高。
篇6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
1目前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1.1农业机械化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薄弱环节
随着农业发展结构性变革的进行,新的农业生产主体已经逐步由原来的个人和小农户,逐渐转变成大型集约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机构。在这种规模化的农耕需求中,必然要求农业种植方法从以劳动密集型的传统耕作方式向机械化耕作方式发展[1]。但很多地区却存在着土地划分不合理,机械利用的效果不高的情况。在这种因素影响之下,导致一部分农业种植户对大型机械化劳作缺乏信心,从而降低了机械化进程的顺利进行。
1.2农业机械化资金投入不足
资金问题一直是困扰着农业机械化广泛实施的一项重要因素。由于目前很多的中小型农业生产者缺乏必要的农业机械发展资金,使得在更新机械以及推进农业机械的过程中,无法实现即时的生产方式转化,从而降低了机械化效果。目前,很多的农村信用社和农业发展银行,都为农业发展专门设立的贷款帮扶服务。但由于很多机构贷款流程繁琐,贷款额度小、周期短,使得很多农业生产者无法有效运用这一服务措施,资金投入问题仍然无法有效解决。
1.3农业机械化技术服务不到位
随着各种新型农业机械的投入使用,相关的技术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现阶段对于新型农业机械的技术服务人员的培养不能满足需求,使得农业生产者在使用新型农业机械的过程中,对于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知识掌握不充分,易引起农业耕作中的机械使用问题[2]。对于农业机械使用的维护和维修等需要,也无法及时有效的进行服务,从而降低了农业生产者的机械化体验,阻碍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2推进农业机械化的有效途径
2.1在农业结构转型过程中充分考虑机械化发展
由于目前的农村结构转型,使得传统的小块土地耕作实现了区域性的联合。在进行土地大规模集约化生产中,要充分的考虑目前的农业机械性能和特点,使农业耕作区域的划分情况能够充分发挥各种新型农业机械的工作效果。
2.2提高对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和补贴力度
各地区政府要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补贴力度和范围,从而鼓励农业生产者对于农业机械的接受程度和意愿。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农业机械使用补贴等方式,有效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另外,要加大金融机构对农业机械化的服务范围和效率。在农村信用社以及农业银行中设立专门的农业机械贷款服务窗口等,并简化贷款流程,使农业生产者可以有效的使用金融机构的贷款资金进行机械购置[3]。金融机构还要不断进行业务创新,提高农业贷款额度和使用期限,使得农业生产者在资金使用时能够有更大的自主性和选择性。政府部门可以为农业生产者的贷款承担一定的担保责任,并补贴贷款利息,从而减轻农业机械采购贷款压力,增强农业生产者使用新型农业机械的积极性。
2.3建立农业示范园区,增强技术服务水平
在大规模农业生产区,要积极主动的提高农业机械化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通过建立农业示范园区,使农业生产者能够及时的、直观的了解和掌握农业机械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从而有效增强农业机械利用效率。通过农业示范园区,不仅仅能够提升农业生产者的机械使用知识,同时还能够积极转变生产意识和观念,提升对于机械化农业发展意义的认识。不同地区的农业示范园区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开展,对于大规模农业生产者集中区域,可以定期进行一对一的技术服务和指导,对于中小规模农业生产者集中的区域,可以定期举办农业机械使用技能培训[4]。技术人员要与农业生产者建立有效的沟通方式,一旦在机械使用中出现问题,能够及时的得到解决,从而降低农业机械故障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农业技术服务,使农业机械化进程得到有效的开展和普及,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篇7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发展模式;对策建议
1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1.1农机工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的农机工业发展迅猛,农机种类日益增加,其质量也不断的得到提高。然而,仔细调查分析后发现,这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农机发展结构不合理,主要机械设施多为小型机械,大中型机械较少,农业种植类机械多,但是用于畜牧养殖类的加工机械很少,种植类机械中大多数为粮食生产类机械,种植生产经济作物的机械少等等[1]。此外还有农业机械工业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工业生产规模较小,设备结构不够合理,新设备和新技术的推广力度不够,农机设备生产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等等。
1.2农民综合素质不高
总的来说,我国农民群众的学历普遍都不高,其中多数都只有小学和初中文化,高中文化占很少一部分,大学文化更是少见。由于知识文化的原因致使大多数农民意识不到在农业种植过程中使用农机设备的重要性,极大的制约了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推广进程。加之有农民因为缺乏农业机械化种植的知识和技能,在尝试使用过农机设备后,并没有充分发现农机设备带来的便利,因此放弃使用农机设备,这也是影响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因素之一。
1.3农机服务体系不健全
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可以有效的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使农业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随之提高。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总体的服务程度不高,相关的服务体系建设也还不够完善。农机公共服务能力的建设滞后,无法适应农机服务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需求,对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加之农机区域没有得到平衡发展,服务组织化程度不高,服务规模太小,这些都是制约农机服务产业化发展的因素[2]。
2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
我国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道路上可以一定程度的参考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但是切忌盲目模仿,还需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2.1提升农机行业研发能力
随着我国现代化农业进程的推进,农机研发生产企业要抵制同质化恶性竞争,保持企业的创新能力才能是增加企业效益的根本。因此,在农机生产行业中要聚拢各方科研力量,推进农机生产企业的集中兼并,使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同时还要确保科研经费的投入,建立技术分享机制和人才发展机制,大力引导各高等院校毕业生进入农机研发制造行业,参与农业机械化建设。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制定完善符合我国国情农机设备技术研发的支持政策,提高农机技术薄弱环节的研发能力,推进农机、农艺与农业信息化的融合。
2.2推动农民职业化
在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个体经营这种传统经营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因此,为了顺应市场的发展,在传统的个体经营模式基础上,开始出现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并逐渐显示出其优越性和合理性。这些经营的主体大多数还是由农民演化而来,他们虽然种植经验丰富,但是管理经验不足,同时也缺乏专业的农业机械和农业种植技术。因此,对他们进行职业化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专业知识,促进他们向职业化农民转变是很有必要的。政府部门还需要为此进一步优化培育政策,敞开培训的渠道,引入市场化培训机制,加强农业机械化推广力度,探索更加先进的农业经营模式。
2.3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现阶段的农业机械社会化体系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农机服务模式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并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手段的多元化农机服务体系。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离不开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保障,加强农机服务组织的建设,提倡农业生产合作模式,共同使用和经营农机设备。农机服务要向产业化发展,制定完善农业机械使用的规范标准,实现农业机械化规范运作。同时要把农机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网络建设,搭建农业信息化平台,加快农业机械信息化建设使农业活动的组织化和集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从总体上提升农机服务产业化经营水平。
3结束语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国家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还很低,并且各个地区和各种作物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加之农业经营主体综合素质不高,农机生产制造技术含量低等原因,使得我国农业发展缓慢。现阶段我国应该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进一步发挥政府职能引导作用,统筹农民、土地、机械、政策各因素,逐步提高农民职业水平,培育新型农民,引导农机企业的良性竞争,加强农机企业创新能力,攻克技术瓶颈,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
参考文献:
[1]杨国成.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破解农业发展困局[J].时代农机,2017,44(1):1-2.
篇8
关键词:农业机械;新技术;计算机视觉
在农业中大力发展机械新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实施农业机械化建设,采取更多的机械新技术,可以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其次,通过农业机械新技术,可以最大程度的解放农村劳动力。
1农业机械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1.1计算机视觉技术
因为在当前的经济社会,农业经济效益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产品质量好坏,优质等级的农产品价格会更高。但是如果以人工方式对农产品进行分类,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效率很低。而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其主要是依靠图像处理、视觉模拟等先进技术作为技术依据来对农产品品质进行分级检验。现如今,计算机视觉技术还在农业机械收割、播种等领域有所涉及,但目前还无法有效处理快速获取动态图形信息,为收割、播种这一领域的应用带来了一定的难题,还需要相关人员继续进行研发[1]。
1.2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是当前社会上讨论的热点话题,是最前沿的高科技之一。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传统的农业中是时展的需求,也是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初步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如美国农业已经开始使用激光拖拉机,实现了人工智能操控拖拉机的方向、所在位置和工作动态,极大的解放了劳动生产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操作精准度,也使得农业生产更加舒适省力,尤其适宜大规模的农业生产。
1.3自动控制技术
在农业生产中,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但是还有很大的应用与提升空间,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生产领域,依然还属于机械新技术。例如,在蔬菜大棚的农业生产中,通过自动控制技术就可以自动对大棚内部的温度与湿度进行合理的实时调节,不但使调节后的温度湿度更加科学精准,更适宜蔬菜的生长,也大大减少了人力劳动工作量。
1.4联合耕作机械技术
所谓联合耕作,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机械一起使用进行农业耕作。通过联合耕作,可以缩短农业生产时间,提高农业耕作效率。通过采取联合耕作机械技术,可以一边耕地一边播种,也可以一边采收农作物一边打碎秸秆。这样的耕作要比传统耕作更加高效省时,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5液压机械技术
采取液压机械技术,不但能够节省大量的能源,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与破坏,还能够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不会因为其他因素影响其工作效果。这是因为与其他的农业机械相比,液压机械采取静液压转动技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转速,不但对机械本身的使用寿命有很大益处,也提高了农业机械生产的稳定性。另外,采取液压机械技术,最显著的优势除了节能环保以外,还在于其不会发生任何泄漏,所以不会对土壤造成污染,这也农业机械化生产中很关键的一点。
2农业机械新技术的发展前景及对策
农业实现机械化生产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农业机械新技术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此形势下,需要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农业机械新技术实践运用水平的提升[2]。
2.1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大力扶持农业机械新技术
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为缩短城乡差距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受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农村经济依然比较落后。在此情况下,政府应当大力扶持新型高效农业机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并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和补贴政策,为农民负担一部分的购置机械费用,促进农业机械新技术快速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2.2大力推广农业机械新技术
我国是地大物博的农业大国,各个地区都有农业生产,但是农业机械新技术在研发应用时往往只是先在一部分发达地区实施。而在偏远地区,人依然是最主要的劳动力,新的农业机械无法普及到这些地区,极大的限制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为此,新时期下还需要大力推广农业机械新技术,使更多的地区实现高科技的现代化机械生产。
2.3注重机械化生产的节能性
在农业生产中,机械化生产与人工生产之间存在的区别之一就是人工生产时会更加注重对资源的利用,而机械化生产有时则会造成生产原材料的浪费。例如在玉米的采收中,人工采收基本可以实现颗粒归仓。但是机械收割则有可能无法将倒在地面的玉米采收起来。这与农业机械化建设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在使用农业机械新技术时,应该要注意节约资源,避免浪费,实现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的双赢[3]。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我国的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机械化新技术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与发展潜力,并且在很多领域都还有很多的可发展空间。这就需要技术人员不断的积极研发更多更高效的农业机械技术,同时还需要国家给予一定的支持,做好农业机械新技术的推广工作,从而最大程度的将人工劳动力解放出来,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丽芬.农业机械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南方农机,2016(11):22+28.
[2]李锦图.农业机械新技术应用探索[J].农业工程,2016(6):13-14.
篇9
河池多年来对“平安农机”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对“平安农机”示范县、乡、村建设在思想认识、工作方案,方法、步骤和措施,各部门任务职责方面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2012年,河池市农机局被评为全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南丹县、金城江区分别被评为全国、全区“平安农机”示范县(区),环江县被评为全区“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示范窗口,南丹县吾隘镇同贡村被评为全区文明交通示范村等。截止2012年底,全市农机拥有854329台(套),且年均增幅5%以上。大数量的农机耕作于广大乡村田间地头,保障机手和村民安全,不能半点松懈。各级农机管理和服务部门需强化安全意识,落实安全责任,不断创新管理和服务工作,采用“人盯人、人盯机和人盯路”的办法,强化农机安全生产检查,提升群众尤其是拖拉机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力保农机安全生产稳定;以深化“平安农机”创建活动、深入实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为抓手,多渠道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深入宣传国家、自治区、市人民政府关于安全生产的重大决策部署,使农机安全知识全覆盖,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农机事故的发生。
2多渠道强化队伍建设
抓好农机管理人员、农机维护技术人员、农机操作人员培训,三者缺一不可。各级农机部门严格管理,定编、定岗、定职责,强调其专业性。同时,要有计划地从高校、社会招入专业人员充实队伍,保持农机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县级农机推广、科技培训、政策咨询等公益型事业机构,安排农机化专业技术人员从事公益型服务工作。以乡镇农机站(或农业服务中心)为载体,配备1-2名技术人员,专职从事农机公益工作。通过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和进入农机生产企业培训,以提高其安全意识、农机操作和维护技能,用政府力量助推过去只重视农机购置而轻维护情况的好转,提高农机具的完好率;对农机操作人员采用主管部门定期培训与农机具生产(销售)企业组织购前专门培训相结合,对具体农机具的安全注意事项、操作技术进行必要的强制培训,努力提高机手的综合素质,确保农机使用安全、农机作业质量和效率。
3健全农机管理和服务体系
以县(市)级农机行政管理部门和农机推广机构建设为抓手,创新基层农机管理和服务体系。行政管理部门做好农机化发展规划、农机安全生产管理、信息服务网络建设,组织农机社会化服务、建立良好的农机服务市场秩序、执行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建好各种农机服务组织档案,对农机服务组织实施动态化管理,为农机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市、县级农机推广机构,在做好新农机具、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常规工作外,创新工作方式,与乡镇农机技术人员联合开展送技下乡活动,将农机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强化对农机化知识和技能培训、为农民和机手提供跨区作业信息、维修服务信息、指导机手合理使用农机,不断提高农机使用效率。
4实施农机购补动态监管
为确保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公开、规范、高效、廉洁实施,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效应,让农民增收获实惠。该市各级农机管理和服务部门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从购机指标申请、资格审查、自主购机、登记备案和验机、公示、拨付补贴资金到结算补贴公布全程公开,用科学严谨的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流程落实“全价购机、县级结算、直补到卡”的补贴方式,确保了资金使用安全。农机购置补贴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惠民工程,政府重视,农民关心,社会关注。因其资金量大、涉及面广,保障资金安全是社会各届十分关注的问题。仅靠农机行政管理部门自查自纠显然力度不够,需进一步加大农机购置补贴专项治理工作力度,确保补贴工作规范、阳光。加大县际交叉不定期或突然检查力度,重点检查各地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情况,“三个严禁”、“五项制度”、“八个不得”落实情况。除采取听取汇报、档案查阅、电话抽查、进村入户检查购机农户、证、机三合一的状况,听取农户意见等方式外,设置群众举报热线,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对农机经销商是否存在虚假宣传、冒用农户名义申请购机补贴指标、套取补贴资金和购机补贴实施情况实行动态监管。
5做大做强农机专业合作社
农机专业合作社对推动农机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农机作业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加快农机化发展步伐具有积极作用。该市对创建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十多年探索,共建成130多个合作社,2013年全市拟新建22个。但数字并不能说明问题,相当一部分合作社因生产服务单一,主要集中水稻的育插秧和机收、机耕;组织程度不高,稳定性差。合作社规模小,经济实力弱,服务功能不强,应对风险能力差;内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的管理运行有待规范,收益分配和监督保障等机制不完善;农机管理部门没有出台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在发展过程中不能及时得到有效支持等问题,合作社发展并不顺利,不能适应农机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各级农机管理和服务部门通过加大宣传,强化扶持引导、提高购机补贴率、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支持,购机优先提供小额贷款和优惠贷款,积极引导社员到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帮助解决农机作业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做大做强一批农机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机化可持续发展。
6大力推广水稻机械育插秧技术
篇10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3-0130-02
所谓农业机械化,指的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进经营环境,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改进生态环境的过程。实行农业机械化可大幅度降低农业劳动强度,为传统农业过度到现代农业转变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农业实现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就是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如今,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已迈入新的阶段,对新形势进行准确把握,才能看清未来农业发展趋势,确定农业发展重点,也有利于促进农业机械化迈上新台阶。
1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经历了30年的改革开放,在农业机械化方面获得了较大发展,但是,在实现农业机械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同发达市场经济体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农业机械化的效率还不能完全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在实现现代农业与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也存在种种不适应。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农机装备水平较低,结构性矛盾突出
第一,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生产能力还有待提高。我国在部分地区的农业仍存在手工生产和应用畜力进行生产的情况。而欧洲和美国、加拿大等等西方国家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就已经了普及了农业机械化。日本和韩国虽然耕地相对稀缺,在上世纪70年代也全面普及了农业机械化,在水稻生产方面机械化率超过95%。而我国农业在耕、种、收方面的机械化率仅达到35%,每名农业生产者创造的农业增加值只有500多美元,西方国家每名农民创造的农业增加值则达到2万美元。我国在农业机械化方面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结构不科学。如小型拖拉机较多,而高性能的动力机械设备相对较少,而且与主机配套的机具相对较少。农业机械在功能方面也较单一,一台拖拉机所只能从事不足1.5种的作业种类,西方国家则都采取复式作业的方式,一台拖拉机可同时进行几项生产作业。二是农业机械化的应用范围相对较小。国内农业机械化主要应用于粮食生产上,而粮食作物当中,小麦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较高,而水稻种植及收获、玉米收获应用机械化程度还较低。而在经济作物生产、养殖及农产品的贮藏和加工领域,机械化和标准化水平也较低,许多领域甚至是空白。
1.2农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落后于市场需求
农机生产较落后。大规模生产农机的制造企业十分有限,产品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性能、质量及售后服务都有待提高。同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我国的农机产品在技术领域至少相差20年到30年。我国企业在农机科技创新领域也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大宗农机产品有品种较为丰富、技术相对成熟,而在粮食生产领域的关键性农机产品相对缺乏,例如,国内仅有几家企业可生产水稻插秧机,品种和型号也十分有限。经济作物方面的机械化产品更少。国内在牧草种植和收获、饲草饲料贮贮、特色农产品的采摘、加工和包装等农用机械主要为进口产品。
1.3农用柴油价格较高,农机作业服务成本增加
农机作业成本较高。从国内能源需求角度看,能源价格在持续上涨,柴油价格已上调多次,实际零售价格达到了7300元。柴油价格升高推高了农业生产的成本,以柴油为主要动力的农机作业成本下降难上加难。
2 发展趋势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难题。采取的措施应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经济实效的原则。
2.1 持续加大农业机械购置财政支持力度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从财政方面加大对关键性作业机械的扶持力度,例如提高水稻半喂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玉米收获机等购买补贴的力度;政府通过财政补贴方式提高水稻栽植与收获、玉米收获的机械化普及范围;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方式,扩大农用机械的补贴范围和力度,增加对玉米、马铃薯和花生等经济作物机械收获的补贴试点;对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的新型农机产品应提高补贴标准;对存在的区域性不平衡实行差别补贴,对欠发达地区的农民进行农用机械购置时提高补贴额度扩大补贴比例;政府的财政补贴重点应该向种粮大户倾斜、向农机大户倾斜,向农机服务组织倾斜;以市场需求及农民购买力为依据,形成以政府补贴为主、金融信贷及种类社会融资为辅的农机购置补贴体系;建立起财政资金为引导,农业经营组织与农户投资为主体,各类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投资体系。完善农机更新与报废管理制度,针对高能耗农机的报废与更新设立专项补偿基金。
2.2 强化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
推进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建立农机与农艺专家协同攻关的有效机制,制定适用于机械操作的作业标准和农艺规范。加大对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化技术与机具的研发投入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点研发水稻免耕栽培播种机械、超级稻栽插和收获机械、玉米收获机械、薯类收获机械、高效植保机械等;加强优势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努力实现油菜、棉花、甘蔗、花生等作物等关键技术装备的突破;积极开展机械化节本增效技术和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的研究,开发资源节约型的机械装备和应用技术,以及设施农业用小型农机具、畜牧业机械、多功能农业装备等。在全国建立一批农业机械化技术集成示范基地,确定不同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探索和完善农业机械化技术体系,发挥引导、示范、带动、辐射作用, 实现产学研推相结合,加快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
2.3 以项目带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在进一步发挥市场引导和政策扶持推动作用的同时,实施项目带动,促进区域农业机械化协调发展。实施粮食产业机械化工程,推进以生产全过程机械化为主攻方向的粮食产业机械化,增强粮食生产的技术集成和标准化应用能力。继续实施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完善不同类型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推动保护性耕作从试验示范阶段转入推广阶段。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机械化项目,根据不同地区特色农产品生产要求,进行机械化技术试点示范,促进特色农产品机械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春君.中级阶段辽宁省农机化发展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