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健康知识范文

时间:2023-10-31 18:07: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童心理健康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儿童心理健康知识

篇1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一、生态系统理论简介

生态系统理论(ecologicalsystemstheory)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布朗分布伦纳(Bronfenbrenner)提出的发展心理学范畴的个体发展模型,强调个体发展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之中,个体发展受到自身与周围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布朗分布伦纳认为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交互影响着人的发展,并强调自然环境是人类发展的主要影响源。发展中的个体处于直接环境(如家庭)和间接环境(如社会文化环境)等几个相互嵌套的环境系统之中。根据其对个体影响程度,由内向外依次分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每一系统与其他系统交互作用,其中任何一个子系统的变化发展都会波及其他系统,进而影响个体发展的许多重要方面。微观系统(microsystem)是环境层次的最里层,是个体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这个系统随儿童年龄的成长而逐渐变化,由最初的家庭扩展到社区、学校等,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最直接、最明显。中间系统(mesosystem)指各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或相互关系,如果各微观系统之间能形成较强的积极联系,中间系统的发展也能实现最优化。外层系统(exosystem)指儿童未直接参与其中却能对其发展产生影响的系统,如父母工作环境。宏观系统(mascrosystem)指儿童生存发展所处环境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环境,如社会文化价值观、法律法规。

二、培智学校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现状

(一)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现状。在我国,儿童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但在特殊教育领域,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仍处于摸索阶段。智力障碍儿童由于其智力和适应性行为的特殊性,对其心理健康的描述并没有统一标准。从心理健康的定义来看,心理健康更侧重个体社会适应性和稳定的情绪状态,并未对智力有相应要求[2]。因此可以推断智力障碍儿童并非心理不健康的儿童。但已有的研究表明,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普通儿童相比存在差距,个别领域表现偏低。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情绪、人际适应、人格、行为等方面。一项由父母和老师进行评分的研究显示大约三分之一的轻度智力落后儿童和一半的程度较重的智力落后儿童表现出比较明显的情绪困扰症状,且这些问题是普遍存在的。Emerson和Hodapp等人在2003年的研究表明智力落后群体内表现出情绪和行为困扰的比例高出普通人群4倍[3]。张福娟(2004)[4]和江琴娣(2005)[5]的研究都表明智力障碍儿童存在对学习焦虑、对人焦虑等情绪问题。而且,智力障碍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也较高[6],有研究显示,智力障碍儿童良好行为的形成率较差,且普遍存在孤独、自卑、胆怯等心理问题[7]。在学业上,由于智力缺陷,智障儿童学习失败经历较多,对学习存有逃避心态,且学习兴趣不足,动机缺乏,可能患有学习焦虑。人际关系方面,由于受到过多照料,日常生活缺乏独立性,缺乏与人交往的社会技能,无法开展正常的人际交往。智力障碍儿童人格品质的研究也显示,与视障、听障和普通儿童相比,发展程度最差[8],表现较差的人格特质有坚韧性、固执性和生活习惯[9]。通过以上研究得出,智力障碍儿童存在或轻或重且表现不一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几方面:家庭、学校、社会、个人。从生态学的角度看,涉及到儿童成长发展的各个生态系统。家庭环境对儿童的成长发展有重要影响,其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心理健康水平对儿童影响较大。智力障碍儿童父母的过度保护不利于其独立性的发展,儿童易产生依赖心理,严厉管教易使智障儿童产生恐惧倾向,在人际交往中过于敏感,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父母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智障儿童健康成长的安定因素,且对子女的行为问题有较好的预测力[10]。学校是除家庭之外对智力障碍儿童成长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又一微观系统,其中,同伴关系和教育安置对儿童心理健康有较大影响。研究表明随班就读的智力障碍儿童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11]。社会文化环境及教育政策、法律法规是对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的宏观生态系统。而儿童个人方面的影响因素如年龄、智力、性别都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三、生态系统理论与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性

首先,开放式的教育环境更加符合智力障碍儿童认知水平特点。低于常人的认知水平决定了该类儿童很难通过说教,甚至书本上的知识理解什么是心理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生态系统理论所提倡的动态、开放的环境为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及行为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遵循“疏导”而非“抑制”原则利于智力障碍儿童习得一般的维护心理健康的技能和技巧。例如,对于一名有情绪障碍的学生,在暴绪问题时,让其在操场自由奔跑释放积压比封闭式、单独的教室更能使其心情平复。这也启示我们,对于智力障碍儿童而言,生成式的、互动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普遍优于依靠传统模式的以说教为主的教育方式。生态系统理论支持下的开放、互动的教育方式规避了智力障碍儿童认知事物浅薄的弊端,侧重儿童自身与环境的互动,使其在行动与互动中逐步掌握化解心理问题的技巧。其次,多层次的生态系统能刺激和丰富智力障碍儿童多种感官,使其内心丰盈。心理健康之人,必然是内心有着丰富情感及包容心的。儿童在与外部环境的逐步探索过程中,明了是非,习得善恶。若切断儿童与外界的联系,哪怕以爱为名刻意窄化儿童与外界的通道,仅是将其置于成人搭建的象牙塔中,必然造就内心贫乏、不识是非善恶之人。生态环境本身是真实的,与环境的互动能使儿童获得最真实的情绪体验。例如,通过在社区、福利院、敬老院等的活动,教会孩子“爱”的理念:爱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父母和老师,更包括同伴和长辈,不认识的陌生人,甚至花草树木,飞鸟走兽;爱的方式也不仅仅包括听话、顺从,更在于通过创造性的举动完成任务,获得发展。生态系统理论倡导的微观、中观、宏观系统正是以直接和间接的方式拓展儿童的体验渠道,使智力障碍儿童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丰富且深刻的情绪情感。最后,生态系统理论为培智学校开展多种活动性课程提供理论依据。在培智学校中,各种活动性课程的数量相当可观,占比也不容小觑。活动性课程是符合智力障碍学生认知特点的,培养其技能技巧、开发心智的主要方式,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多元丰富的活动中,学生获得真切的心理体验,在家长及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逐渐认识并理解自身在与环境互动中所体验到的深刻的各种情绪体验,并在持续不间断的活动中内化升华为正确的价值观,塑造健全心理。生态系统理论启示培智学校的活动性课程要沟通家庭、社区和社会,为儿童的健康发展构建完整且功能齐全的系统模式。

四、生态系统理论对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忽视环境因素,一昧从儿童自身缺陷寻找原因,强调思想开导,灌输积极向上的想法。这一做法因不贴合智力障碍儿童实际,收效甚微。对智力障碍儿童心理问题的认识,不能单从儿童本身的身心特征去寻找突破口,还应该从儿童行为与环境关系的角度思考。因此,本文试图从环境的角度考虑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以生态系统理论为依据,构建微观的家庭支持,中间系统的社区、地缘支持,宏观的政策支持、社会舆论支持的家庭-社会支持体系,从中获得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一)构建以家庭、学校为主的微观系统。家庭、学校是儿童从自然人发展成为社会人过程中最先接触到的环境,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最直接也最久远。儿童和环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感受到的比实际存在的更重要”,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体验到的环境”。影响儿童生长的环境不仅包括家长提供的实体环境,还包括在环境中儿童对环境特征的主观感受。特殊儿童与父母、手足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能影响到儿童性格、品质的发展。在多数特殊儿童家庭中,由于自身的缺陷,特殊儿童在与家人交往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即使面对比自己年龄小的手足,也要扮演“服从者”的角色,这不利于儿童主动性的发展,甚至导致儿童自卑、懦弱性格的形成,不利于健全心理的成长。一个人与环境互动,和其他人发生关联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智力障碍儿童虽然由于智力和适应性行为的缺陷,不能正常习得人际交往技巧,但同样具有与人交往的渴求与能力,大多数智力障碍儿童甚至拥有一套自己的社交模式。家长在儿童人际交往过程中应承担指导和鼓励的责任,而非代替或过度保护。同时,在家庭关系中,父母影响孩子,孩子也影响着父母。作为智力障碍儿童的父母在处理与孩子关系时,要以积极的心态主导双方关系,给孩子以积极乐观的暗示和引导,避免受孩子消极情绪和不良行为的影响。因此,在智力障碍儿童家庭中,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家庭成员要创造以智力障碍儿童为主的社交空间和自由,引导儿童发展积极健全的性格品质,同时给儿童健康向上的反馈,避免对儿童心理发展造成消极影响。培智学校没有针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课程。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多是贯穿于学科教学中,以说教为主,活动类课程以生活技能技巧的教育为主,不涉及心理健康教育。从环境角度入手,培智学校应为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创造合适的“心理环境”,遵循“实在是有影响的”原则,全方面考虑与个体有关的所有心理上的环境因素,包括教室环境、课堂氛围、校园文化等,使儿童能在包容、愉悦的环境中发挥天性,自由生长。其中,教师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应注意协调环境与儿童心理的不和谐因素,站在儿童角度思考不同的环境因素在不同的时刻可能对儿童产生的影响。教师应是学校教育与儿童心理的沟通者,是校园文化的显性传播者和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引导者。

篇2

【关键词】 心理虐待和忽视;心理健康;自尊;情绪稳定性 ;横断面调查

中图分类号:B844.2,R749.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10)009-0705-06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0.09.015

国外研究显示,儿童期的心理虐待和忽视不但影响着个体的认知功能与个性特征的形成与发展[1-2],而且与成年后的低自尊、人格障碍、抑郁障碍、饮食障碍以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等有关[3-5]。国内的研究也表明,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与躯体化、抑郁、焦虑、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健康指标存在显著相关[6-8]。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的阳性组与阴性组大学生之间在情绪稳定性上有差异[9]。

自尊是自我概念的评价性成分,是个体对自我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许多西方学者认为,自尊是心理健康的核心,高自尊与乐观、成功应对、情绪稳定等合乎社会要求的事物相关[10-11]。在国内,关于自尊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如大学生的自尊与SCL-90的多数因子得分负相关,高自尊的个体有较高的自我和谐水平,自尊与自我接纳密切相关等[12-14]。

情绪稳定性(神经质)是艾森克依据因素分析方法提出的三因素人格模型的因素之一。研究显示其与认知方式相关[15],与互联网社交、娱乐和信息服务偏好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16],对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17-18]。

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统计学的发展,研究者们开始关注中介变量的分析。已有研究显示,自尊在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之间、被接纳感与心理健康之间均起着中介作用[19-20];情绪稳定性在中专生的成就目标与心理健康之间起着中介作用[21]。目前关于高职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相对比较滞后,已有研究表明,高职生在儿童期的心理虐待和忽视发生率要高于一般大学本科生,且心理健康的水平更低[22]。对于因儿童期的心理虐待和忽视导致的心理健康受损,干预重点不可能是去改变过去的不良经历,而应该是寻找可明显改变的中介因子。如果自尊和情绪稳定性在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与成年后的心理健康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则揭示在高职生的心理健康辅导中可以通过自尊培养、情绪管理等来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此外,还能对当下功能失调家庭给出调整建议。

综合以上,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验证早期的心理虐待和忽视经历是否对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情绪稳定性、自尊有直接影响,情绪稳定性和自尊是否对心理健康有直接影响;其次探讨自尊、情绪稳定性是否在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对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以湖南省某职业技术学院医学专业的2007级新生为调查对象,自愿参与,发放问卷760份,获有效问卷740份,其中男生134人,女生606人,年龄17~24岁,平均(19±1)岁。

1.2 工具

1.2.1 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量表(Child Psychological Abuse and Neglect Scale,CPANS)[23]

为自我报告问卷,主要调查个体儿童期(小于18岁)在心理上所受到的家庭虐待和忽视等,可作为回顾性测量工具使用。共31个条目,包括心理虐待和心理忽视2个分量表,每个条目0~4级评分,得分越高,表明个体主观感受到的在儿童期遭受的心理虐待和忽视越多。本研究中该量表总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8。

1.2.2 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24]

共90个条目,分为10个因子。唐秋萍等研究表明,将量表结果作为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参考是可行的,但不适合做出个体间的差异比较[25]。施章清等在研究中指出强迫、抑郁、焦虑与大学生关系最为密切[20]。因此,本研究选择SCL-90中的强迫、抑郁和焦虑3个因子来反映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每个条目1~5级评分,得分越高,心理问题越严重。本研究中3个因子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7。

1.2.3自尊量表(SeIf-Esteem Scale,SES)[26]

共10个条目,包括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2个因子,每个条目1~4级评分,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总的Cronbach α系数为0.78。

1.2.4 艾森克人格调查问卷-N维度(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neuroticism,EPQ-N)[27]

包含24个条目,要求受试者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1=是”或“2=否”回答,得分越高,情绪稳定性越高。为便于计算,本研究将条目按奇偶数性质打包,得到2个数据包,记为情绪稳定性1和情绪稳定性2。本研究中EPQ-N维度总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1。

1.3统计方法

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进行理论假设的验证分析。用两个假设模型(图1,2)验证自尊和情绪稳定性之间的相关对整个模型拟合程度的影响。

在收齐所有问卷后,使用统一的规则编号、定义变量,使用SPSS 16进行数据录入,计算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情绪稳定性、自尊、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变量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为了解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进行了Pearson相关分析。最后,运用AMOS 7软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以获得各拟合指标、路径系数、因子载荷。

2 结 果

2.1 高职新生各量表得分之间的相关性

高职新生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量表得分与SCL-90分正相关,艾森克人格调查问卷-N维度得分与自尊量表得分正相关,艾森克人格调查问卷-N维度得分、自尊得分与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量表得分、SCL-90分负相关(表1)。

2.2 两个假设模型的拟合数据比较

检验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程度的指标有多种,本研究采用传统的模型拟合检验指标(χ2/df

2.3 高职新生各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分析

图3显示了假设模型二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和因子载荷,从图3可以看出,4个变量的因子载荷均>0.5,具有统计学意义(P

采用温忠麟等结合依次检验和Sobel检验所提出的方法[28]进行自尊、情绪稳定性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情绪稳定性在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与心理健康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z=25.81,P

3 讨 论

本研究的相关分析结果与以往的研究结论一致,即,儿童期遭受的心理虐待和忽视越多,成年后更容易出现一系列问题,包括低自尊、情绪不稳定、抑郁、焦虑、强迫。自尊和情绪稳定性正向相关,且均与心理健康相关,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自尊越高、情绪越稳定,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本文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对高职生心理健康有直接作用,也就是说,儿童期的心理虐待和忽视会在很长的时间内对个体抑郁、焦虑等心理造成影响。此外,儿童期的心理虐待和忽视通过自尊的中介作用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自尊是自我意识的体现,伴随着个体的成长而发展,而儿童期的心理虐待和忽视经历会导致个体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的受挫,最终影响总体自尊;作为心理免疫系统存在的自尊,其受损必定影响到心理健康状况[29-30]。Stein等[31]对流女的调查研究显示,儿童期虐待对低自尊、抑郁和物质滥用等问题的出现有影响,其中低自尊起着中介作用;对拉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调查研究也表明自尊对抑郁症状产生影响的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32]。虽然调查的方法和对象有不同之处,但都表明了自尊在负性经历与负性结果之间起着中介作用。而从另一个角度讲,自尊的提高能促进心理健康,它是心理健康的保护因子。

在本研究中,儿童期的心理虐待和忽视对心理健康的间接影响除了经过自尊的中介作用外,还存在着以情绪稳定性为中介的路径。此外,本研究关于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对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的直接、间接影响比例显示,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通过情绪稳定性间接影响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比例最大(51.25%)。个体的情绪稳定性与后天的成长环境有关。心理虐待和忽视给儿童带来的是不安全的生活环境。缺乏安全感的个体时刻处于一种紧张状态,遇到生活事件时更容易出现焦虑、紧张、易怒等[33-34]。国内关于情绪稳定性的研究很多,目前已开始关注中介作用的探索,如情绪稳定性是个体所受的教养方式影响其产生社交焦虑问题的中介因子[35],情绪稳定性作为中介变量在应对策略和述情障碍之间起作用[36]。虽然关于情绪稳定性本质的界定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但是其在改善心理健康的过程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本研究中两个假设模型的比较结果显示,自尊和情绪稳定性之间的协方差显著影响着模型的拟合程度。由于本研究采用的是方便样本的横断面调查,只适宜于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直接、间接效应分析,在不影响整体结论的情况下没有涉及自尊、情绪稳定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探索,比如是情绪稳定性导致自尊的变化,还是自尊影响着情绪稳定性,抑或二者之间存在着共同的作用变量。此外,在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对高职生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过程中,大部分是通过自尊和情绪稳定性的间接作用实现的,在现实生活中是否还存在着其他的中介变量,或者说以别的作用形式存在的变量,比如调节变量。这些问题可考虑通过对更多数量和类别的样本进行纵向研究来解决。

本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本研究建立在回顾性、自我报告问卷的调查基础上,被调查者在回忆某些儿童期的受虐事件时可能会出现因时间和心理原因导致的记忆错误,在今后的研究中最好能从其他渠道(如访谈、日记、家庭成员的回忆等)获得关于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的更多信息。同时,本研究仅对一所高职学校的大一学生进行调查,且只选择了SCL-90中的3个指标(抑郁、焦虑、强迫)代表心理健康,使得结论的推广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Grover KE,Carpenter LL,Price LH,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hood abuse andpersonality disorder symptoms[J].J Pers Disord,2007,21(4):442-447.

[2]Chartier MJ,Walker JR,Naimark B,et al.Childhood abuse,adult health,and health care utilization:results from a representative community sample[J].Am J Epidemiol,2007,165(9):1031-1038.

[3]Choi H,Klein C,Shin MS,et al.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and Disorders of Extreme Stress(DESNOS)symptoms following prostitution and childhood abuse[J].Violence Against Women,2009,15(8):933-951.

[4]Evren C,Evren B,Dalbudak E,et al.Childhood abuse and neglect as a risk factor for alexithymia inmale substance dependent inpatients[J].J Psychoactive Drugs,2009,41(1):85-92.

[5]Johnstone JM,Luty SE,Carter JD,et al.Childhood neglect and abuse as predictors of antidepressant response indepression[J].Depress Anxiety,2009,26(8):711-717.

[6]陈晶琦,廖巍.中专学生童年期羞辱经历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关联[J].中国学校心理卫生,2006,26(5):355-357.

[7]常宪鲁,邓云龙,,等.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在大学生中的应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3):273-275.

[8]杨子尼,丁宗一.儿童虐待与忽视研究的相关问题[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3.14(4):248-250.

[9]常宪鲁,王华云.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与成人心理健康[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11):1239-1241.

[10]Owens TJ.Accentuate the positive and the negative:rethinking the use of self-esteem,self-deprecation and self-confidence[J].Soc Psychol Q,1993,56:288-299.

[11]Tideman E,Ley D,Bjerre I,et al.Longitudinal follow-up of children born preterm:somatic and mental health,self-esteem and quality of life at age 19[J].Early Human Dev,2001,61:97-110.

[12]陈建文,王韬.大学生自尊、自我统合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初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2):161-164.

[13]胡军生,李长庚,王登峰.师范大学生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6):620-622.

[14]高文风,丛中.医学院新生自尊与自我接纳心理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1,22(1):18-19.

[15]张利燕,郑雪.认知操作、认知方式与神经质人格特质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2):218-221.

[16]雷雳,杨洋,柳铭心.青少年神经质人格、互联网服务偏好与网络成瘾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6,38(3):375-381.

[17]娄文婧,李义安.人格特点影响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路径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2):137-140.

[18]杨明.221名大学生的EPQ和SCL-90调查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6,17(2):77-78.

[19]张敏,谢威士.提供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J].社会心理科学,2007,22(1-2):63-68.

[20]施章清,应贤慧,叶科.大学生被接纳感与心理健康:自尊的中介功能[J].心理科学,2009,32(2):456-458.

[21]张清霞,王赛男,王鹏,等.中专生人格特征、成就目标与心理健康之间的SEM研究[J].青年心理,2007,01:77-80.

[22]邱开金.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心理科学,2007,30(2):444-446.

[23]邓云龙,潘辰,唐秋萍,等.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2):175-177.

[24]陈昌惠.症状自评量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31-36.

[25]唐秋萍,程灶火,袁爱华,等.SCL-90在中国的应用与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7(1):16-20.

[26]季益富,于欣.自尊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 318-320.

[27]龚耀先.修订艾森克人格特征问卷手册[M].长沙:湖南医学院出版社,1993,(2):31.

[28]温忠麟,张雷,侯杰泰,等.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36(5):614-620.

[29]Boden JM,Fergusson DM,Horwood LJ,et al.Does adolescent self-esteem predict later life outcomes? A test of the causal role of self-esteem[J].Dev Psychopathol,2008,20(1):319-339.

[30]Birndorf S,Ryan S,Auringer P,et al.High self-esteem among adolescents:longitudinal trends,sex differences,and protective factors[J].J Adolesc Health,2005,37(3):194-201.

[31]Stein JA,Leslie MB,Nyamathi A.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 parent substance use and childhood maltreatment to chronic homelessness,depression,and substance abuse problems among homeless women:mediating roles of self-esteem and abuse in adulthood[J].Child Abuse Neglect,2002,26:1011-1027.

[32]Umana-Taylor AJ,Updegraff KA.Latino adolescents' mental health:Exploring the interrelations among discrimination,ethnic identity,cultural orientation,self-esteem,and depressive symptoms[J].J Adolesc,2007,30:549-567.

[33]Edwards VJ,Holden GW,Felitti VJ,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multiple forms of childhood maltreatment andmental health in community respondents:results from the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study[J].Am J Psychiatry,2003,160(8):1453-1460.

[34]Chartier MJ,Walker JR,Naimark B,et al.Health risk behaviors an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s mediator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hood abuse andhealth[J].Am J Public Health,2009,99(5):847-854.

[35]李波,钱铭怡,钟杰.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羞耻感等因素影响模型[J].中国心理卫生,2005,19(5):304-306.

篇3

一 残障儿童心理健康标准

结合心理发展特点和社会要求,残障儿童心理健康标准可在情绪、主导活动、人际适应、了解自己和环境等方面加以考察。

第一,拥有基本稳定的情绪。尽可能地保持愉快、乐观、满意等积极情绪态度,偶尔出现悲观、失望等消极情绪,但不会持续长久;能够向家人和教师适当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情绪保持相对稳定,不出现过激行为。

第二,乐于融入周围的环境。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能用友善、宽容的态度与别人相处,并且能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能将自己的兴趣和精力倾注于学习、劳动和游戏中,并且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尽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争取最大的成功;对学校、社会环境具有积极的接纳能力,能尽快适应环境变化。

第三,具有适当的自我认知能力。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能对自己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

二 残障儿童常见的心理困扰

第一,敏感与敌对,容易情绪激动。自卑心理使他们十分在意自己的缺陷,过多注意别人的语言、行为和态度,对他人的评价也极其敏感,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会表现极端愤怒,也常因一点小事或别人无心的一句话而大发脾气,对外界的情绪反应强烈,情绪波动较大,易发怒,常与人发生冲突。

第二,自闭与自卑,容易诱发孤独。残障儿童学习效率不高、失败的经历较多,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无能感;由于受过分保护和照料,可能任性、自私并伴有强迫、焦虑、自闭、情感和行为障碍等问题;他们乐于与同伴交往,特别是同为残障的伙伴,但与正常同伴交往时会感到彼此不同,使得他们不愿与周围的人交往,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孤独感,性格变得内向,甚至会出现交往和社会障碍。

第三,抱怨与悲观,容易内心消极。当残障儿童做事遇到困难或受到嘲笑时就会产生抱怨情绪,抱怨亲人、朋友,抱怨命运的不公平,他们常常认为自己是无能的、多余的,有强烈的无能感和不公平感。此外,与正常儿童相比,残障儿童在学习和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会遇到更多困难,甚至他人看来非常简单的问题都无法自己解决,因此他们常常对自己失去信心,产生悲观消极的心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 残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第一,培养积极健康情绪,帮助残障儿童找到自我。通过教育活动使残障儿童学会对情绪进行自我调控,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预防和转化不良情绪,在自信中找到自我。学会表达情绪,克制和宣泄不良情绪。也可以帮助残障儿童疏导负性情绪,如愤怒时,可以听音乐、作画、进行运动等,悲伤时找朋友倾诉;焦虑时,可以进行自我放松等。还可以从残障儿童的闪光点入手,逐渐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不是无能的,以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他们逐步建立起自信,找到自我。

第二,优化生活教育环境,潜移默化影响心理情绪。环境是教育的重要因素。稳定的生活和教育场所,必要的物资设备,适当的空间条件,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物质基础。在教室的布置中,推行“一块语言版、一个玩具柜、一个生态窗、一个音乐角”,有利于教师在心理健康课上发展学生的多种智能。精神环境对残障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人际关系与环境气氛和谐,生活快乐,以及家长与教师积极关爱,那么残障儿童的心理健康就容易趋于积极;相反如果长期处于不良氛围下的残障儿童容易形成冲动、愤怒、攻击等不良心理行为表现。对此,在学习和生活上,要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们,用无私的爱去感化、温暖他们的心,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带领他们走出迷茫,使他们感受到校园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从而实现教育的目的,为他们掌握一定劳动技能和生活能力提供保障。

第三,开展心理教育活动,把握好健康心理发展方向。通过开展心理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可实行“一个融合”,即“学校全方位管理、教育教学等工作融合”,推行“五个自主”:“自理自主、劳动自主、交往自主、学习自主、休闲自主。”将“我洗小手绢”“小小值日生”等活动纳入日常心理教育中,培养残障儿童的自主意识;通过开展义务奉献活动,培养学生积极融入社会、融入周围环境的心理能力。比如利用义务劳动日使他们在关心他人、服务他人的活动中,感受到奉献的快乐,同时提升其自我价值感;还可利用社区人力资源,教育设施,针对其不同的特点和需求,举办职业技能培训和兴趣小组;也可以开展寓教于乐的活动,使智障儿童在轻松的氛围中愉悦身心,同时培养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定期组织各种与心理健康相关的教育活动,使残障儿童在身临其境中培养健康的心理。

第四,家庭与学校配合,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残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协调配合。对残障儿童近期的表现及心理状况,家长和教师应及时进行沟通交流,针对问题,研究和学习相关的教育技术和方法,采用适宜的个性化教育方式开展教育活动。开展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的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使三者更好地融合,这样就能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心里,以便采取积极的心理教育方式方法。加强对家长进行残障儿童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定期为家长举办讲座,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他们支持学校开展针对残障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篇4

敬请有关教科研院所、教师进修校、中小学校及会员单位,于2016年12月30日之前,提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经验和精彩心理课活动设计,推荐(或自荐)心理健康教育结对互助学校及个人。具体内容可输入“学校心育委枣庄会议”在网站或公众微信号(心育之角)上查询,或直接详询秘书处联系人。

秘书处联系人:吴老师、徐老师 电子邮箱:

电话:010-68017497 88569162,13911387024,13681575637

咨询、投诉电话及微信:13911131061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

2016年10月10日

附件1 会议内容有关说明

1. 2017年4月27日,全天报到。

下午:团体会员单位交流研讨会议

2. 2017年4月28日上午:开幕式、颁奖表彰、大会报告、全体合影

下午:小学、初中、高中组,每组六节,分别展示心理健康教育课(或心育班会课)

晚上:友好互助结对校与导师校汇报工作及经验交流

3. 2017年4月29日上午:(主会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全员育人论坛或专家报告

下午:(分会场)各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及学校品质构建实践报告

晚上:平行分论坛或专家工作坊

4. 2017年4月30日:专家工作坊

会议日程确定后将发出正式通知,届时也可输入“学校心育枣庄会议”在网上查询。

附件2 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经验收录说明

请按下面的分类提交材料。

1.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与形式特色

2. 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养与成长特色

3. 心理健康教育生涯规划与辅导特色

4. 心理健康教育同伴交往与互助特色

5. 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工作渗透与学科渗透特色

6. 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建设与个体辅导特色

7. 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引领与教研活动特色

8. 心理健康教育校外活动、家校联动与互联网建设特色

材料不用面面俱到,有特色的地方就写,没有的可以不写,重点突出自己学校或本地区的亮点、特色和好做法。字数2000~3000字,每个特色配发2~3幅图片,总图片数不超过10张(图片文件名需注明该图片的解释文字)。同时,提交学校简介300~500字,包括学校地域特征、教师基本构成、学生基本情况、学校所获荣誉等。

附件3 心理健康教育课(心育班会课)收录说明

每所学校须同时提交至少两个心理健康教育课(或心育班会课)活动设计(简称“活动设计”)。活动设计应该是学校开展过的独具特色、效果最好且为原创的设计。活动设计选送要求如下。

一、基本要求

1. 活动设计完全为本校或本人原创;

2. 内容与过程设计均富有特色和吸引力;

3. 活动已经实际操作过且效果很好;

4. 学校出具推荐意见:300字左右。

二、活动设计格式要求须包含以下内容

1. 活动名称:

2. 活动主题(请确定活动设计的分类,在你选择的分类前划√:

学习:引导学生趣学、乐学、会学、学会的原创活动设计

自我:帮助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提升、自我成长的活动设计

人际:培养学生有效沟通、友善交往、幽默相处、异性互动的活动设计

情绪:陪伴学生体验情绪、表达情绪、调适情绪、管理情绪的活动设计

生涯:提高学生时间意识、择业意识、生涯意识、责任意识的活动设计

适应:鼓励学生适应环境、适应角色、应对挫折、解决困难的活动设计

其他:(如选择此项,请在横线上自行填写分类

3. 设计背景:

4. 活动目标:

5. 参加对象:

6. 活动时间:

7. 活动准备:

9. 活动操作建议:

10. 活动效果:

请将有关点评写在此处,注明点评人所在单位、职务、何时、在何种情况下的点评。

11. 特殊说明:

(1)活动设计字数不超过2000~4000字,配发图片数不超过10张(图片文件名处需注明该图片的解释文字)。

(2)需注明活动设计曾在何时、何场合、由什么单位组织的何活动中获几等奖或参加展示,并附获奖证明(扫描件)。如没有获奖或展示,可不注明。

(3)需提交设计者的简介(300字以内,包括单位、职称、心理工作经历和主要成绩等),并附四张照片:一张标准照,一张生活照,两张活动情景照。

篇5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5-0258-02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指幼儿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幼儿的正常水平,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应该看到,幼儿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是同等重要的问题,但是,在幼儿教育过程中,人们往往只重视身体健康而忽视了心理健康的教育。因此,当前有必要强调重视积极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把它放到重要位置上来,并切实抓好。

新《纲要》明确提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有利于人们克服对幼儿健康的片面理解,对幼儿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健康是人类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一项最重要的社会目标。然而,对于什么是健康,人们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在许多人脑子里,一提到健康就理解为身体没病,体格健壮。这种单纯的身体健康观,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忽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幼儿健康教育中,偏重幼儿身体保健教育,缺少幼儿心理卫生教育方面的内容,这种倾向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克服传统健康观的片面性,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完全将健康剥离到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范围,是当前我们工作中需要着重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所谓正确的“健康观念”,不仅指幼儿身体的健康,而且还包括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健康是身体和心理健康的有机统一。“正确的健康观”强调一种健康的整体,这种健康观是与国际社会对健康的新认识相一致的。

二、幼儿园实施幼儿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存在知行脱节现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因此保护幼儿的健康,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何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所谓健康就是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完全处于良好状态,而不是单纯地指不患疾病。即健康不仅涉及人的生理、心理,而且涉及社会道德方面的问题,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三个方面共同构成健康的整体定义。在幼儿园内,很多教师已经明白健康的新概念,并且也知道维护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然而理念上的重视并未化作行动上的体现。在幼教实践中忽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或对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现象并不少见,他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保健医生或专职心理教育者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不重视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保护,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纸上谈兵。

2.缺乏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目前,在幼儿园的课程设置中,并无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数教师尚未接受专门的心理教育培训,致使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缺乏明确的目标,心理教育的内容比较零散,更不要说构建心理教育体系了。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或成为一种时髦的口号,却没能扎实地实行,当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出现时,教师们或熟视无睹,或束手无策,进一步加剧了幼儿不良的心理。

3.忽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维护。教师的职业是一种崇高的特殊的职业,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工作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性。然而教师也是一个普通的人,职称评定,业务竞争,应试教育,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生活中的压力和工作中的竞争,会让教师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因此,加强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维护,显得尤其重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教师的言行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成长起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4.家园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上的不同步性。现在的家庭常常是“四二一”家庭,独生子女是家庭中的掌上明珠,家长们呵呼备至,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娇宠溺爱,有求必应;另一方面,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极大提高,父母对幼儿的期望值不断上升,幼儿在物质的极大满足中却承受着越来越重的心理负担。部分家长忽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对幼儿的心理健康知识模糊不清或知之甚少。家庭生活的环境不良,人际关系的紧张,不正确的教养态度,常会引发幼儿不同的心理问题和社会行为问题,如爱发脾气、恶作剧、不能和别的儿童友好相处、任性、退缩、易哭泣、过分敏感等;幼儿园中也常见到一些有不良习惯的幼儿,如吸吮手指、咬指甲、眨眼、挖鼻孔、耸肩、咬衣服、攻击性强等;而家长们并不认为幼儿的心理出现问题,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上明显滞后。

另外有些家长过分强调尊重孩子的个性,一味地欣赏鼓励孩子,造成幼儿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对老师纠正幼儿不良习惯的严格要求也当成不尊重孩子,同样不利于孩子的正常心理发展。

三、解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1.知行统一,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日常教育活动。只有思想、理念上的重视,而没有完善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系统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和教育内容相支撑,是不能很好落实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因此,在高度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尊重幼儿,关注幼儿,把心理教育理念上的重视落实到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当中。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制定适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模式、教育目标、主要内容与途径,同时结合各学科教学,运用教育技能技巧,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活动中,如开展主题系列活动“我是健康小明星”,从各个领域有意识地渗透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扎扎实实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2.加强培训力度,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幼儿教师。因此,就要完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邀请专业人员系统培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内容、方法。掌握幼儿的心理健康内涵:积极的情绪特征;良好的意志特征;对现实(包括社会、集体、他人、自己)的良好态度特征;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根据幼儿年龄及心理发展的特点,选择适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技巧和方法,以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们良好的情绪、性格、意志品质。教师逐步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定期交流应用心理学知识、管理教育幼儿的经验和体会,可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减少孩子们心理问题的发生率。

3.关注教师心理健康,提高教师心理素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俞国良博士打比方说,心理问题就像煮饺子,可能在幼儿园就“下锅”了,但到高中、大学才浮上来。心理问题一旦产生常常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由此可见幼儿心理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而教师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他们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心理发展。工作中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工作氛围、以“情”管人,以“情”感人,尊重教师,激发教师们工作积极性,让每位教师都能够体验成功,激发教师主人翁意识和职业幸福感;生活中真诚地关心教师,切实解决教师的切身利益,做好教师的自我调控,增强自我修养,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4.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注重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承担着对孩子的情感、性格、意志等心理品质的培养。因此家长也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要实施者,同样需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利用多种形式对家长加强心理健康系统知识的培训,普及幼儿的心理健康知识,对家长来说更显重要。

总之,加强幼儿园、家庭、社会教育的联系,广泛利用园内外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幼儿园、社会、家庭合一的教育环境是培养幼儿健康心理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贺银才.浅谈亲子关系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S1).

[2]张丽清,林党柒,赵琼,尹红.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浅论[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06,(02).

篇6

【关键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一、什么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常见心理问题是指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的、典型的、共性的不良心理状态及心理障碍问题。小学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是他们在身心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出F的心理冲突、困惑、挫折、烦恼等心理失衡、失调和失误等心理状态不良、不适应学习、生活和社会的现象。在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时,要注意两点:第一,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与一个人是否有不健康的心理不是一回事。前者侧重描述一个人的整体状态,是侧重人,后者侧重描述一个人就某事而言的情况,是侧重事。偶尔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并不意味着心理不健康。第二,心理健康状态不是静止的、固定的,而是动态的、变化的。此外,心理健康状态从健康到不健康是一种连续的状态。许多情况下,异常与正常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因此,心理健康的状态与其说是正确与异常这种类型上的差异,不如说是程度上的差异。

我国学者倾向于心理健康的生存标准,而西方学者在重视生存标准的同时,还倡导发展标准。这两种标准,在我们确定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时都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尤其是发展标准的引入,对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具有现实意义。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应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智力正常。智力是学生进行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一个弱智学生是无从谈心理健康的。

2.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情绪在心理健康中起着重要作用。心理健康的人能经常保持积极情绪,对生活中所遭受的冲突和挫折具有必要的忍耐力,对不良情绪能适度宣泄。

3.能够悦纳自我。心理健康的人具有积极的自我形象,能现实地评价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不会过分掩饰自己,不会刻意取悦于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别人的评价与议论。

4.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5.有较强的自制力。自制力是人能动性的体现。心理健康的人学习工作目标明确,自觉性高,能主动克服困难,有毅力。

6.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健康。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使人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健全人格。

7.能动地适应现实环境。不能有效处理与周围现实环境的关系是导致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

二、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

农村小学生留守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集在四个方面:1.学校教育与生活问题。学习缺乏计划性,学习习惯不良,学习焦虑,厌恶学习,逃学、旷课。2.人格问题。多愁善感,害羞,自卑,粗心大意,自控能力差,情绪不稳定。3.家庭问题。留守学生父母角色暂时缺失的影响,破碎家庭。4.社会与道德问题。说谎,不礼貌,小偷小摸,打架,欺负弱者。

他们大都有冷漠、孤独、厌学、焦虑、自卑、敌对心理等共性问题,这些都是不正确心理观,是由自身的素质、环境、教育、家庭影响等诸多因素造成。同时,留守儿童还伴有一些功能性心理疾病,表现为身体某个部位不自觉发生不适,如:肚痛、发烧、胃病、肠胃疾病、冷汗、痉挛等,医院检查诊断不出问题,实际存在心理疾患。

三、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常见心理问题

根据我国学者提出的理论和自身研究总结出小学六种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学习方面厌学与逃学问题。据调查,有厌学情绪的小学生占总数的5%-----10%。这些厌学的小学生主要是因为对学习缺乏兴趣,从而成为老师、同学及家长眼中的差生,加上成绩不好,对学习慢慢失去了尚有的一点儿兴趣,成为了厌学。这时的小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做作业依赖家长或不做作业,在上课时间玩东西、看书、东张西望,渐渐地,他们干脆从厌学转变为逃学。当然,厌学的心理也会发生在优等生身上。这些优等生,由于心理承受力小,一旦别人超过了自己或自己目标未达到,就会产生厌学心理。

(二)人际交往方面对他人冷漠敌视。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而家人又忙,对孩子自然出缺乏交流。孩子也不会寻找方法,慢慢地,接触的人越来越少,交往能力也开始下降,不管面对什么以沉默来对待。加上家里的大人对孩子百依百顺,让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就算与别人交往,也是唯我独尊,不会谅解别人。缺少正常的人际交往,内心苦闷而无法宣泄。常把内心的烦恼、愤恨向他人发泄。殴打、谩骂同学,损坏公物,甚至轻生。

(三)对周边环境适应问题、对人多疑恐惧。当自己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时,有些人能尽快的适应这里的环境,而有些人却一直对这个陌生环境保持距离,不愿去适应。在困难面前,也是知难而退,就造成了小学生的不能学会正常交往。

(四)意志障碍。意志力薄弱,不论说话、做事都经不起外界的打击。中国家长从小就对孩子付出太多的爱,让呵护变为溺爱。他们在学习、活动各方面一遇到暴风雨,就采用逃避的方式,当他们习惯了这种逃避方式后,就会将他们本来就很薄弱的意志力变得更薄弱。

(五)依赖心理。有依赖心理的小学生,主要表现在对环境、家人的依赖。他们从小到大都是在身边的人关怀及呵护下长大的,不会做任何事或是做事不熟悉。这些有依赖心理的人,当被家人或他人说几句后,就会感觉没人再爱他,他失去了所有爱。

(六)逆反心理严重。不听家长和教师的劝导,故意对着干;当得不到教师和集体的重视时,用恶作剧来显示自己,常常表现出自己年龄、身份能力极不相称的幼稚行为,对别人的议论十分敏感,少言寡语,不愿与同学交往。

四、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原因

(一)社会层面

社会环境重视度不高,整个社会文化氛围上,心理学健康教育知识未全面普及,农村教师、家长重视程度不高。

(二)家长层面

1.寄予孩子很高的期望。部分家长因为自身经历的原因,对下一代寄予过高的要求与期望,不断地施压。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迎合家长、迎合老师,但往往忽略了孩子本身的需求。这样“优秀”的孩子,是一枚炸弹!随时会被引爆,不是炸伤别人,就是炸坏自己!

2.期望值过低。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已经送到学校,教育孩子就是老师的事情了,对学生放任自流,经常以忙为借口,忽略孩子的学习,久而久之,学生自我放弃现象严重。

3.教育方式冷漠。当学生出现问题时,大部分家长采用的是打骂的方式,而不会采用沟通、理解的方式。

4.^分的溺爱与保护。有些家长对孩子只求物质上的满足,而在精神和道德上管束较少。同时,不明是非,对老师合理正确的教育方式存在不满,认为自己的孩子最好,最优秀,不可能犯错。不允许老师教育,与老师发生口角等,这也严重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进而产生不尊重老师,野蛮等行为。

5.家长缺乏正确合理的教育方法。有家长意识到孩子的心理问题重于身体与学习的问题,但在教育时没有掌握科学合理的方法,没有足够的理论基础。

(三)客观环境层面

1.家庭环境对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影响。许多有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其家庭主要有“单亲家庭”“父母离异”“父母遗弃”“家庭暴力”等问题,这种家庭环境都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伤害。

2.学校教育对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影响。在农村地区,心理教育的实施受师资条件的限制,普及不够,方法简单,心理教育意识淡泊,教育结构不合理表现出教学内容过难,导致一些学生由厌恶学习发展到逃避学习。加之目前农村小学片面追求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采取一些违反心理健康原则的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和教育措施,给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压力。

3.发达和完善的大众传媒对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影响。大众传播媒介的日益发达和完善,电影、电视、网络等,无时不把相互矛盾甚至相互冲突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传输给农村孩子,这就使学校的教育和引导增加了许多困难。

(四)教师层面。学校里面部分教师不善于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忽视情感的交流与引导,教育方式、方法单调、刻板。

(五)学生层面。小学生自身条件和情感类型的差异。有个别学生因家庭和自身原因,有敏感、多疑等情绪问题,遇到为题不会合理的寻找解决办法,往往行为非常极端。

五、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常用措施

(一)大力加强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训,最大程度地动员广大教师参与。创造条件,组织教师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有关理论,学习和掌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操作技术和方法,敢于实践、探索和总结,真正做到关心、爱护学生。

(二)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功能,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意识。教师应与学生多谈心,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在生活上多给一丝微笑,多给一份关注,多给一句赞扬,用自己宽广的胸怀去接纳他们。

(三)根据农村小学生的认知、意志,情感和个性特点,加强学校常规教育,进行正面引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性和发展性的教育,重点摆在心理行为的训练上,不要过多传授心理知识,切忌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神秘化。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通过矫正训练,增强其适应能力和抗挫能力。

(四)开展团体心理健康辅导课,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首先是向小学生普及各种心理健康知识,引导他们自测、自控、自我调节、正确认识自己,为此,我们小学开设了团体辅导课,每周一节,四十分钟,采用校本课程《儿童心理健康导读》为教材。个别心理辅导主要是对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习进行心理辅导,以帮助他们解除心理问题,克服心理障碍,是心理朝健康的方向发展。为此,我校开设了“知心屋”心理辅导室,邀请心理辅导老师,每周一.二.四.五定期为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这样的咨询针对性强,又使学生讲出了在全班学生面前不变讲的心里话,弥补了团体辅导课的不足,使心理健康教育更深化了。在此基础上,我们挑选了一些学生,给他们设立类似“病例卡”的“基本情况卡”,记录学生的家庭情况、爱好、适应力、注意力、处理生活能力、处世能力、个性成熟程度、情绪紧张程度、心理障碍及原因等,在教育后进行跟踪记录,并为他们保密。

(五)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

家长和教师都较为信奉高标准、严要求这一信条,认为只有如此,孩子才能有出息。实际上,过高的要求,不但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且容易让孩子产生挫折感。家长往往有过高估计自己孩子学习能力的倾向。谁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在学习能力上存在个别差异,这是一种客观事实,我们必须接受这种现实。

(六)培养挫折的承受能力。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是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因此,我们不是怎样设法减少孩子可能遇到的挫折情境,而是帮助孩子以正确的方式和心态去对待困难和挫折。教师、家长从自己做起,摒弃遇到挫折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这种错误观念。

(七)增强孩子的责任感。作为孩子人生的导师,我们要学会转变观念,应大胆地放手让孩子去尝试,让孩子承担应有的责任,而不应包办代替,失败不可怕,摔跤也无所谓,没有挫折怎么知道疼,又怎么会成长呢?只有让孩子经历更多,参与生活,具备一些生活技能,将来他们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改善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努力改善社会大环境改善社会的大环境,首先必须净化社会风气。社会风气可以通过家庭、同伴、传媒、流行等途径影响其心理健康。

在教育理念中,要把孩子教育好,最关键的就是亲子关系要处理好。如果家长在孩子心中建立起绝对的责任,孩子相信家长无条件地爱着自己,相信家长所有批评、表扬的出发是为了自己好,如果孩子在潜意识里对此达到完全相信,那么这种关系是良性的,是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稳定关系。

我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和尝试,应该说正是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我既发展了自身,也使我近距离的了解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正是在这个摸索和实践的过程中,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作为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还要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而心理素质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丛立新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年4月第三章 创设符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要求的环境 75----78页

2.《怎样教育好孩子》王志国 延边大学出版社 2007年3月 第106-----110页

篇7

[关键词] 儿童癔症;家庭支持系统;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 R749.73;R473.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12-0101-04

Establishment and effect evaluation of children hysteria family support system

SHEN Liying ZOU Xiaoyue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Huzho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 Huzhou 313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family support system in nursing of children hysteria. Methods A total of 65 cases of children hysteria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4 to February 2015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nursing, while patient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additionally given survey and analysis on family health knowledge awareness and health requirement, provision of family intervention manual, and establishment of family follow-up system, family education support system, and psychological support system. The curative effects, demand and awareness of hysteria knowledge in families, and influence of family support system on nursing of hysteria children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fter intervention. Results The response rate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100.0% after intervention, which was only 84.4%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Key words] Children hysteria; Family support system; Effect evaluation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症,是由精神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1]。儿童癔症,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心因性疾病[2]。由于儿童心理发育不完善,易受社会及家庭环境的影响而发病,反复发作对儿童的个性塑造产生不良影响。儿童最亲近的人是家长,家长的教养方式与儿童的个性塑造密切相关,良好的性格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基础。家庭环境及家长的教育方式会直接影响到癔症患儿的性格改变及治疗效果。目前,儿童心理健康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3]。因此,我院急诊科为提高癔症患儿的治疗效果,建立了儿童癔症患者的家庭支持系统,并进行了有效的实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5例儿童癔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中国精神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癔症的诊断标准[4]。家庭情况:单亲家庭22例,双亲家庭43例,独生子女54例,占83.1%。诱发因素:心理因素43例,躯体疾病7例,两者皆有15 例。儿童的性格特征[5]:平易型11例,麻烦型7例,发动缓慢型42例,中间型5例;临床表现类型[6]:转换型障碍45例,分离型障碍20例。住院时间最短2 h,最长6 d。所有患儿均未见神经系统病变。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33例,男21例,女12例,年龄7~13岁,平均10岁;对照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7~14岁,平均11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建立家庭支持系统,包括家庭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与健康需求调查分析、家庭干预手册的建立、家庭随访体系的建立(知识宣教、应急处置能力、与患儿沟通技巧、家庭教育支持、心理支持)。

1.2.1 家庭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与健康需求调查分析 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为自行设计,经反复修改,并行调查,证明有可行性,患者家属问卷包括癔症相关知识的需求及了解情况,问卷发出42份,回收41份,回收率97.6%,有效问卷40份,有效率97.6%。

1.2.2 家庭干预手册的建立 根据患儿和家属不同的文化程度和学习需求、接受能力,确定家庭教育的目标,制定个性化干预计划。由患儿家属协助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并反馈落实情况。

制定家庭教育手册,发给患儿家长,着重对患儿家长进行癔症知识的宣教,提高家长对患儿心理需求的认识和疾病发作时的应急处置能力;帮助改进家长与患儿的沟通、普及癔症知识,消除高危诱发因素。

1.2.3 家庭随访体系的建立 对儿童癔症患者采用门诊随访调查及电话随访。出院后半个月、1个月、3个月、半年各随访一次。在随访的过程中,除了解患儿病情的转归情况外,同时对患儿及家长进行疾病的家庭干预。针对不同的患者实施个性化的干预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干预内容:①知识宣教 与患儿及家长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给予患儿适当的保证,但切忌过多讨论发病原因。针对不同癔症表现形式,选择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方法。在进行暗示干预过程中,了解患儿的既往发作史及应急干预措施。与患儿建立互信关系,争取患儿的充分信任,培养患儿各种兴趣爱好,让患儿多参加学校社会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指导家长平时注意让孩子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引导家长改进家庭教育方式,教育父母避免过分宠爱子女,改变儿童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对某些不合理的要求应予拒绝,从而帮助患儿正确处理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②应急处置能力 对癔症性情感暴发的患儿首先在心理上给予安慰支持,增加患儿的信任感,以消除紧张情绪,鼓励患儿主动诉说,给患儿提供情感发泄的机会。而以痉挛发作、瘫痪、失明失聪、失音为主的转换型癔症患儿可采用心理暗示疗法,有意识地将注意力转移到患儿感兴趣的事物或让患儿暂时离开当时环境。并告知家属癔症发作时应镇静自若,避免过分关心和热情,避免惊慌失措,正确认识并积极面对疾病的发生。③与患儿沟通技巧 发生癔症的患儿通常性格怪癖,缺乏沟通。首先向家长了解患儿的性格特点、发病诱因、家庭及社会环境等,指导家长采用心理疏导方法,巧妙地进行言语暗示,鼓励患儿说出内心想法与矛盾,消除患儿的紧张焦虑情绪,使患儿心理放松,从而转移患儿的注意力。

1.2.4 家庭教育支持系统 对家庭成员进行健康教育,动员家长帮助儿童建立健全的人格。教育患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患儿的父母及其长辈不要对小儿过分溺爱、迁就,对某些不正当的要求应予拒绝。儿童时期是性格发育的最佳时期,小孩最好由父母照顾。单亲家庭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发育,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和广泛的兴趣爱好。对学习成绩差、压力重的儿童,告知老师和家长要进行正面疏导,了解患儿心理,并给予心理安慰,避免使用负性语言,以减少病情发作频率。

1.2.5 心理支持系统 儿童癔症治疗的关键在于纠正患儿和家属的心理障碍[7]。具体包括:①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接近患儿,通过与患儿及家长交谈,了解患儿的个性特征、家庭环境及学习、生活情况,使患儿心理放松,缩短护患距离,建立亲密的护患关系。②情绪管理:根据患儿和家属不同的文化程度、社会背景,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儿和家属讲解相关知识,充分了解患儿存在的心理问题,并针对患儿的心理问题提供个体化的心理支持治疗,如使用安慰、关心、指导、建议等积极性的语言进行心理干预。针对患儿不同的认知程度给予合理恰当的解释,指导患儿进行自我调节和情绪管理,减轻心理压力。③行为疗法:根据病情教会患儿及家属以音乐、暗示等方法转移注意力,缓解恐惧、紧张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④家长的心理干预指导:安慰疏导家长,向其介绍癔症发病的诱因、病情特点和预后等相关知识,取得家长的信任及配合,鼓励家长与医护人员共同探讨诱因并配合医生对患儿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疾病并进行治疗。

1.3 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评定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CCMD-3)有关标准[4]。痊愈 :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社会功能恢复;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社会功能部分恢复;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恶化,社会功能受损明显。总有效=痊愈+好转。

1.4 观察指标

观察患儿治疗后心理和行为的改变、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了解家长对癔症的认知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判断家庭支持系统对癔症患儿的积极影响,为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证据支持。

1.5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 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干预组疗效显著,总有效率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n(%)]

2.2 家庭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与健康需求调查分析

表2可见,有2/3左右的家属对癔症知识一无所知,很多家长表示对儿童癔症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也不知道该如何为患儿的心身健康提供有效帮助和支持,反而会因自己的无意行为和言辞不当对患儿产生不良的暗示作用而加重其病情。

表2 家庭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与健康需求调查分析[n(%)]

2.3家庭支持对癔症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

家庭支持系统中家属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配合情况以及家属对治疗过程的参与情况对癔症患儿康复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儿童癔症属于一种心因性疾病,是由心理因素所引起的没有任何器质性疾病基础的躯体症状和某些精神症状。心理刺激因素诱发的占81.1%,其中以家庭、学校矛盾占首位[8]。大多数患儿在负性精神因素作用下急性发病,如委屈、气愤、紧张、恐惧等均可导致发作。此病的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具有明显的暗示性,起病突然,症状消失快,有明显的精神刺激因素;患者大多有癔症性格特征,体检及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儿童癔症的发生,可能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父母的教育方式、伙伴关系、学校氛围、师生关系等外在因素对儿童的心理发育过程都有阶段性的影响。儿童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由于亲情的缺失、教育的缺位、社会支持的缺乏,容易产生一系列的心理行为问题[9-12];儿童癔症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3],考虑有以下原因:①学校因素:学习负担过重、对学生的要求过严以及不良的体罚形式,使外界压力与患儿心理承受能力产生偏差而导致发病。②家庭因素:父母离异、家庭不和致儿童心理发育障碍;家长对子女有望子成龙心理,施于儿童过重压力;家长对独生子女过于娇惯。③个性特点: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易接受暗示或自我暗示。④竞争性的教育方式使儿童之间彼此孤立。在这种情况下儿童易形成任性、自私、偏激、孤僻等消极情绪,因此一旦遇到不良事件,如父母外出打工、吵架、考试、老师批评等刺激,便会导致癔症的发生[2]。因此,家庭支持系统的建立对患儿的治疗康复影响较大。从小加强儿童情商培养,尤其是孩子独立性及承受挫折能力培养是预防儿童癔症最关键的因素[14]。本研究发现(表1),系统性、综合性干预癔症患儿可收到明显疗效,干预组的总有效率达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4%。从65例癔症患儿发病的因素来看,心理因素是主要原因,表2中可见大多数家长对癔症知识缺乏。因此,疾病宣教和干预指导对癔症患儿及其父母都至关重要。建立家长与患儿的互动模式,让家属理解患儿的病态言行是疾病所致,不是装病演戏,避免使用刺激性语言和不良暗示,减少对患儿心理的负面影响。改善父母不良的教育态度和教养方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正确对待各种冲突和挫折,帮助患儿正确处理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促进患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养成儿童良好的性格,对本病的康复和预防复发也有一定意义。

从表3中可见家长的支持和参与对治疗效果有明显影响,而对治疗效果影响较大的是家长对医护人员的信任程度。本研究中有10例不配合的家长,由于他们对癔症知识缺乏,表现出对医务人员缺乏信任感,在患儿面前往往表现出消极焦虑情绪,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引导家长在患儿面前表现出积极、稳定的情绪,鼓励他们多花点时间陪伴患儿,不要当众谈论患儿的病情[15]。指导家长配合医生做积极的暗示,提高患儿的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在治疗前,医护人员与家长必须进行有效沟通,在沟通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言辞规范,更要关注到语调、态度、表情等非语言行为的得体,向家长详细介绍该病特点及治疗措施,以及治疗该病的成功经验,让家长获得认可。同时鼓励家长参与治疗过程,增加患儿安全感,而且对患儿也是一种积极暗示,让患儿真正感受到家长的关心,为暗示治疗提供良好的基础[16]。

综上所述,儿童癔症的治疗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干预模式,除暗示治疗外,还要高度重视家长在儿童癔症心理治疗中的作用[8],重视亲子之间交流的沟通方式及健康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癔症的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玉玲. 安定静注速度对癔症患者呼吸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7):65.

[2] 胡君,蒋莉,洪思琪,等. 重庆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癔症的发生及干预[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28(2):138-140.

[3] 孙桂莲,官丽梅,孙雪. 儿童转换型癔症66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28(9):701-703.

[4]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 第3版.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1-95.

[5] 彭海珍. 转换型癔症的临床表现和治疗[J]. 中国医药导报,2009,6(14):165-166.

[6] 江开达,周东丰. 精神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3.

[7] 郑玉霞,苏贵范. 儿童癔症观察与护理26例[J]. 现代护理,2006,12(9):844.

[8] 姚素华,李江婵,谢秀东,等. 家庭治疗对儿童癔症患者的效果观察[J]. 现代医院,2014,6(6):71.

[9] Gao Y,Li LP,Kim JH,et al. The impact of parental migration on health status and health behaviours among left behind adolescent school children in China[J]. BMC Public Health,2010,10(56):1-10.

[10] Fan F,Su L,Gill MK,et al.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of Chinese left-behind-children:A preliminary study[J]. Soc Psychiatry Psy-chiatr Epidemior,2010,45(6):664-665.

[11] 徐丽华,陈登峰,傅文青,等. 留守环境对农村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 19(5):663-665 .

[12] 刘晓慧,李秋丽,王晓娟,等. 留守与留守儿童生活事件与应对方式比较[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23):1810-1812 .

[13] 周志红,李凤萍. 儿童癔症的发病特点与家庭教育因素的分析[J]. 中外妇儿健康,2011,19 (1):48.

[14] 梅其霞,王敏建,魏华,等. 135例儿童癔症的临床及个性特征等因素分析[J]. 重庆医学,2010,39(16):2119-2120.

[15] 庞月萍. 应用家庭干预辅助暗示疗法治疗癔症的疗效分析[J]. 中国中医药资讯, 2011,3(8):101.

篇8

1 西部地区留守儿童心理现状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已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开展了一些研究。有研究者通过对271名被试的调查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很高,具有轻度及其以上心理问题的占31.0%,他们的SCL-90的得分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表现突出的是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和恐惧。总体上“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比较突出。

农村“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务工后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年龄越小的孩子表现越是突出,尤其是小学生表现明显,还有女生比男生更突出。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情绪问题、交往问题和自卑问题等。表现在:一方面,一些留守儿童自卑心理加剧,性格抑郁,喜欢自我封闭,为人处事孤僻不合群;另一方面,一些留守儿童产生憎恨、仇视的畸形心态,有的甚至出现暴力化倾向。

大部分农村“留守”学生性格内向,平常不太说话,朋友圈相当狭窄,有的自尊心相当强,极敏感,情感脆弱。由于正常的心理环境的缺失和农村教育环境的不理想,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形成不良的个性心理特征,集中表现为:敏感、孤独、不安、任性、冷漠、自卑、胆怯和自我封闭等。

2 农村留守儿童主要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很多,主要有以下一些表现:

其一、学习滑坡、厌学逃学。孩子是生性好动,自制力差的一个群体。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由于临时监护人监护不够,使得这些孩子出现学习观念淡薄,尤其是在学习上碰到困难没人辅导,加之成绩不好,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有些“留守儿童”因学习成绩差被教师忽视或被同学讥笑,由此感觉受到冷落或打击,对学习失去兴趣,不喜欢学习,甚至对学习厌恶。

其二、道德意志薄弱、小偷小摸、撒谎欺骗。留守儿童受父母的道德教育很少,在学校里的思想教育又存在不切实际的说教问题,于是,他们的道德养成出现了问题,成为道德有问题的“问题儿童”。有些孩子因此变得自私、任性或性格孤僻。突出地表现在小偷小摸,欺骗撒谎。“留守儿童”行为上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放任自流、不服管教、违法学校纪律、拉帮结派、赌博、打架斗殴,少数少年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二是只知单向的接受爱,不去施爱,更想不到如何感恩回报,整天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对他人缺少诚信,片面强调个人利益,对家庭、朋友、邻居、社会冷漠,缺乏社会责任感。

其三、妒嫉、憎恨、仇视心理。“留守儿童”由于不能和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于是羡慕他人能够与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经常思念自己的父母,久而久之,发展到嫉妒别人。表现在动不动和同学吵架,对同学冷嘲热讽,脾气暴躁,甚至有意去挑起矛盾,很难与同学朋友正常交住和相处。一些留守儿童产生憎恨、仇视的畸形心态,有的甚至出现暴力化倾向。

其四、自卑心理的产生源于人际间的比较。留守儿童经常看到其他同学与父母朝夕相伴,有人关心和疼爱,而自己却没有,相比之下必然会感到失落和自卑。由于这些内心的活动很难向外倾诉,当事人也会感到没人能够真正理解自己,长期的比较,加之情绪体验,逐渐产生了这种心境。自卑感一旦形成,就会以一种负向情绪体验存在。由于客观环境和主观认知难以改变,随着父母外出务工时间的延长这种自卑体验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和泛化,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留守儿童由于自己父母不在身边,自己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因此,与父母全在身边的儿童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降低要求,上进心不强。

其五、性格孤僻不合群。隔代扶养留守儿童的祖辈,其教养态度往往是保护的、溺爱的、照顾过度的和忽视的、拒绝的,很容易造成儿童的任性、孤僻、冷漠、攻击、胆怯、被动、神经质和社会性低等个性特征。

其六、逆反心理严重。农村留守儿童逆反心理极强,对抗情绪严重。他们爱与人对着干,即使老师和家人的话也不肯听,常喜欢闹对立。他们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怀疑,他们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他们距人于千里之外,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充满不信任,这种潜意识中的不信任导致了他们的逆反行为,留守儿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他,一点小事就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敌意。对老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这些行为使人们感到他们难以教育和管束,要么采取高压政策,要么放任,然而均无实质性效果。

3 对策分析

3.1 尽快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留守儿童的心理建档工作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在政府部门或相关机构的统一协调下,配备专门的人力、物力资源,对每一个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档案。同时,积极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培训,使心理健康档案真正成为这些人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工具和有力武器。

3.2 积极推行“管教”分离的留守儿童教育模式。在留守儿童较多的区域,集中建立一批留守儿童的托管中心或管理机构,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职能和管理职能分开,学校施教,机构监护,各施其职,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在这方面,巫溪县凤凰镇双凤村“留守儿童家园”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思路和值得借鉴的做法。

3.3 大力拓展留守儿童与父母亲的联系渠道。 即集中社会的力量,充分利用网络、电话、传媒等多个媒介,大力拓宽留守儿童与父母亲人的联系平台和交流渠道,将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帮助由实物和金钱的帮助转化为项目化、信息化的帮扶。

总之,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一个显性问题,而且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趋势的背景下,我们必须把留守儿童当作一个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来加以建设。留守儿童作为农村建设未来的主力军,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全民努力,让留守儿童心灵不再“留守”,让祖国的明天更有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以“导”为主,积极开展正面教育:导,乃引导、疏导之意。相传我国古代有两种治水方法,一为“堵”,一为“导”。鲧用九年时间,采取堵塞的办法治理洪水,结果没有平息水患,被砍了头。鲧的儿子禹接受父亲的教训,注意研究水势规律,“凿龙门、疏九河、导洪水入东海”,终于平息了水患。这个故事启发我们,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应掌握他们的心理活动规律,引势利导、和风细雨地与之沟通,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日常的教育中,要以中专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主,结合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综合教育,变学生的被动教育为自我教育、主动认识。课堂上,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渗透德育教育,真正做到寓政于教。课下,要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达到在学校课堂中不能达到的教育效果。如在学雷锋活动月中,可以引导学生互帮互助,甚至走上街头做一些力所能及又很有教育意义的事情,并把雷锋勤俭节约的故事讲给他们听,以此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艰苦朴素精神,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再如多举行一些“爱我中华”、“在国旗下”的演讲和《刘胡兰》、《》等影片的观看活动,使他们不但了解我们的历史和英雄的人民,还充实了他们的课外生活,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

(2)注意因人施教,不同的学生不同对待:爱学生,关心学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工作的基点,也是衡量教师是否胜任工作的一个重要尺度。在共同的方向和目标下,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不同对待、因人施教。对后进生要注意他们的转化工作,给予他们和优等生相同的甚至比优等生还要多的优待,要注意发掘他们的优点,多加表扬,对他们的教育要有耐心、恒心、爱心。切忌讽刺挖苦,更不能拳打脚踢、拒之门外、置之不理。对于好的学生,在鼓励他们认真学习的同时,也要注意发现并指出他们的弱点,引导他们积极和差生沟通,开展“一帮一、一对红”活动。在班级中,要注重班委、团委两套领导班子成员的素质,对他们的要求要高一般同学,使他们真正在班中起到领头人的作用,真正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左膀右臂。

篇9

关键词:新时期;心理健康;抓手;方法;措施

【中图分类号】G444

党的十指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一直以来,在学校的教育工作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薄弱环节,导致了在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上存在许多缺憾,有部分学生因心理上的一些障碍和问题得不到辅导帮助而发展成心理疾患。因此,学校应抓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多种积极有效的措施来促进学生身心正常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工作中,要能够解决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实际意义。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在本身及其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一般来讲,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和特征表现在五个方面:具有稳定的情感;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符合其年龄特点的多种心理特点;智力正常;意志力发展好,自控力较强,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儿童青少年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能够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能克服困难,面对挫折能坦然处置,并对自己的失败能正确地评价;对自己地外型特征、人格、智力、能力等都能愉快地接纳和认同;能适度表达和控制自己地情绪和行为;对自己不切实际的行为目标、心理不平衡状态、与环境的不适应性,能及时的反馈、修正、选择、变革和调整;能不断地完善自己,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发展自我;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二、我校做好青少年心理健康采取的有效措施。

1、提高学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首先就是先做好教师心理健康知识教育。通过科组学习,聘请专家讲学等形式,给教师介绍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方法和措施。提高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要求教师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掌握一些心理教育的方法。

2、开设儿童心理健康辅导课。

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心理健康辅导课是其中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形式。心理健康辅导课着眼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人格的全面发展。学校应聘请专职的心理辅导老师,并且从一至六年级都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3、营造小学生健康的成长环境。

心理氛围的创设是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起点,是激活或唤醒学生心理活动的"起搏器",也是诱发学生积极行动的外在因素;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育人氛围,能让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中得到发展。

建立团结互助、和谐友爱的班集体。在班里开展互帮互学、互助互爱的活动,让学生之间相互深入了解、相互信任,建立平等友爱的同学关系。对有困难、有缺点的学生,用平等真诚的态度给予帮助,使他们在学校里心情愉快、精神放松,以增强其信心,激发其求知欲,使其勇敢面对困难挫折,对他人能理解、尊重、宽容;让每位学生都能合群。

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紧张、冷漠的气氛会大大抑制学生学习的热情。那么,应如何减轻或消除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压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营造最佳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

4、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实践活动。

学生由于知识水平有限,不能认识自身的心理现象,有了问题更怕别人知道。因此,对学生积极地开展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课外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例如,可以引导学生写"心里话"日记、周记,进行电话谈话、心理咨询,设置"悄悄话"信箱,与他们进行心灵对话,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或个别辅导。此外,还可以结合班队会以及校内的实践活动等,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

5、倾注真诚的师爱是关键。

罗曼・罗兰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是的,教师的阳光就是热爱学生的心。有了爱心才会对学生多赞扬、多激励,少训斥、无讥笑,才会使学生处在自由、民主、开放的环境中,才会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智力,健全学生的人格。

教师应重视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常常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压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较孤僻,心理也比较脆弱。当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并对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让这种消极的影响降到最小?我认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经常与学生谈心、交流,倾听学生的内心情感,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真诚的爱去关心、呵护每个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寄托,精神得到依靠。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教师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鼓舞,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篇10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心理问题 干预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而流动儿童就是指随父母移居城市上学的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子女。流动儿童由于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同留守儿童一样,也被列为弱势群体之一,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心理健康问题作为衡量一个群体适应及良好发展的指标,是研究一个群体不可忽视的问题。流动儿童由于出生于农村,已经适应农村的生活环境,后因父母工作而流入城市,并且处于城市的边缘地带,而且由于中国户口制度,他们拥有不公平的教育资源,再加上要承受一定的社会歧视,这不仅会影响他们的生活学习效率,也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消极影响。相关研究也发现,流动儿童不论其年龄或者学校级别,其心理健康问题的流行率或得分均比城市儿童高,这说明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而集中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干预策略,对流动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及我国城市的积极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1 流动儿童的主要心理问题

1.1 产生歧视知觉和低自尊问题

歧视知觉是个体由于直觉到自己所属的群体成员资格而受到有区别的或不公平的对待而产生的主观体验。流动儿童作为城市中的特殊群体,处于城市的边缘地带,与城市儿童相比,家庭背景复杂,生活环境简陋,教育资源少,而且社会权益也还不完善,很容易导致歧视知觉的产生。歧视知觉明显的儿童往往比较自卑,行为也比较退缩,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受到城市人的歧视,继而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相关研究表明,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的自尊也产生消极的影响。自尊是对自我的情感体验,是对自己喜欢的程度。理想自我和现在自我的差异可导致低自尊,周围环境的巨大落差也影响自尊水平。相关研究显示,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相比,自尊显著偏低,而且具有不稳定的特点。

1.2 主观幸福感较低

主观幸福感是个体积极情绪体验的核心,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主观幸福感高并不是指没有消极情绪,而是指拥有较多的积极情绪和较少的消极情绪。流动儿童从农村搬迁到城市,生活学习条件虽然稍有提高,但是他们要面临更多的社会适应性问题,首先,他们离开了原先的生活圈子,与部分亲戚朋友和老师分离,放弃以前自由的生活习惯,在新的城市中,幼小的他们由于巨大的生活和文化差异,他们很难得到安全感和归属感,再加上流动儿童的父母大多为城市打工者,教育程度较低,知识水平不高,难以保证科学的家庭教育,也难以给孩子足够的关心和照顾,更别说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对北京市流动儿童的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要显著低于城市儿童,其中,在公立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要稍高于打工子弟学校中的流动儿童。

1.3 消极情绪问题

流动儿童由于普遍拥有较低自尊和幸福感及歧视知觉的产生,他们很容易产生焦虑、抑郁、孤独感和自卑等消极情绪。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社交焦虑显著高于本地城市儿童及农村儿童;并表现出分离焦虑、抑郁和广泛焦虑障碍。孤独感是个体社会化发展良好的判断指标之一,是个体主观认识到其期望达到的和实际达到的社会交往模式存在差距而产生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流动儿童离开了熟悉的环境,来到新的城市,要重新建立身边的人际关系,但由于文化差异,他们毕竟要面临许多适应困难和冲突,有的儿童甚至因此封闭自己,拒绝与他人来往。相关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相比,其孤独感显著高于非流动儿童。对北京流动儿童的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孤独感明显高于城市儿童,甚至当地的农村留守儿童。另外,流动儿童在同伴之间的友谊质量和社会交往自我知觉两方面的主观感知也都相对较差,而这两个方面均与孤独感有相互的预测关系。

1.4 偏差行为问题增多

流动儿童由于在农村长大,生活习惯大多较为自由,跟随父母来到城市,与城市儿童形成鲜明的物质条件差异,遂产生自卑心理,主观幸福感降低,抑郁、焦虑和孤独等消极情绪也容易产生。这不仅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也导致他们比城市儿童拥有更多的偏差行为问题。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自我报告率达到了20.1%流动儿童的偏差行为主要可以分为攻击和退缩。攻击是指反抗违纪、打架逃学和吸烟酗酒等危险,而退缩主要是指极度内向,拒绝融入新的集体和人际关系,不参加任何集体活动等。

2 干预策略

2.1 父母与家庭关怀

流动儿童的父母大部分从事体力劳动,受教育程度不高,不知道怎么有效地教育和管理孩子,而且他们来到城市后,一般奔波于自己的工作,用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和精力是少之又少。另一方面,流动儿童由于他们父母社会地位不高,工作不体面,不能给他们城市儿童拥有的一切,往往会对自己和自己所属的群体产生自卑感。对此,父母要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利用自己少量空余时间,多多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可以从了解他们开始,比如他们是如何看待这个城市和自己的身份,引导孩子学会接触城市,友好地建立周围的同伴关系,让他们体验到幸福和家的温暖,继而提升安全感和幸福感,培养自信、自尊、自强的健康人格。除此之外,家长还应该营造一个适合学习的家庭环境,培养孩子爱学习的习惯,虽然流动儿童在城市上学,但他们拥有的教育资源往往不如城市儿童,而且城市儿童的家庭文化氛围较好,他们除了学习书本知识之外,还往往有一技之长,他们的家长由于文化素质较高,培养孩子的意识较强,也常常带领孩子去动物园,科技馆,文化馆等地方学习课外文化知识,在这一点上,流动儿童的父母也应切合实际地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减少他们整日没事干,无聊,看电视的时间,因为没事干和无人管家往往导致他们出现逃课打架,吸烟酗酒等行为。

2.2 教师与学校

除了家庭之外,学校是流动儿童寻求归属感的另一个地方,而且学校也有集中性和针对性的特点,流动儿童学校的学生大多是流动儿童,周围的居民也大多是流动而来的农民工,不管对流动儿童进行课本知识教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或是对流动儿童父母进行相关讲座,学校都是一个高效率、高针对性和高集中性的场所。因此,学校要明确自己的责任,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课本知识,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同等重要。首先,每个学校都应该配备一个专业的心理咨询室及心理咨询老师,每周开展一次心理健康课,让孩子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自我反思,有问题及时咨询相关老师。只有这样才能把心理健康灵活有效地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其次,流动儿童父母可以借助于学校这个平台,学习家庭教育知识,了解孩子学习的情况,从而在家科学地管理孩子。最后,教师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流动儿童直接进行接触的代表,比起学校,教师的作用更为直接和灵活,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常常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若发现有学生寡言少语,不参加活动,朋友少或者是逃课打架,行为怪癖就要及时找他们谈话,了解原因,必要时要联系家长或是让心理咨询师进行干涉。流动儿童由于在城市中普遍人际关系简单,得到的关爱少于一般正常家庭,因此教师要多多关心,鼓励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要积极鼓励,实行嘉奖制度,在课下也要多多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状况。

2.3 社会相关力量

由于农民工形象差、文化水平不高,社会总是对农民工有很多批评和歧视,这些歧视显性或隐性地出现在电视报纸或人们的言行举止中,流动儿童对城里人的印象也是不友好,苛责,挑剔等词汇,可见,社会的不公平舆论不仅是对农民工的偏见和误解,也对他们的子女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此外,由于户籍的相关政策,流动儿童往往不能享受和城市儿童同等的教育教育资源。因此,社会要采取相关措施,保障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首先,社会各界要加强对农民工对于城市建设的宣传,市民也要提高自己的素质,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使各层群众都能又有一个和谐健康的生活环境,进而为流动儿童建设一个良好的生存背景。其次,教育上实现公平是社会公平的核心和重点,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很大成分与受到不公平待遇有关,因此,各地相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流动儿童不失学并且和城市儿童享受一样的教育资源,如,鼓励当地条件较好的学校,积极主动地接受流动儿童。最后,对于城市边缘的流动儿童学校,政府要加大经费投入,可以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不仅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种费用,还提供各种补助、助学金和奖学金等。

参考文献

[1] 邹泓,屈志勇,张秋凌.我国九城市流动儿童生存和受保护状况调查.青年研究,2004(1):1-7.

[2] 曾守锤.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结项报告,2010(b).

[3] 张陆,左斌.自我实现的幸福:心理幸福感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7.15(1):134-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