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新理念范文

时间:2023-10-31 18:07: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等教育新理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等教育新理念

篇1

关键词:终身教育;高等教育;应对策略

高等教育终生化就是指在实施高等教育的过程中高校要有终生教育的思想,以终生教育的理念来指导教育教学的 各项工作,为全民终生教育理想的实现作出应有的贡献。高等教育是构成终生教育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高校是实施全民终生教育及培训的最重要基地之一。终生教育在各国有不同的称呼,在英语中称为lifelong education(终生教育),在法语 中称为education permanente(继续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会议上曾使用lifelong int egrated education(终生一体化教育)这种表达法,在日本称做“生涯教育”。

终生教育这个词首先是在《1919年的成绩》这个英国召开的会议总结中出现的,随后人 们对成人教育中的终生教育这个词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定义,直到1949年在丹麦召开的国家成 人教育会议上,才明确了终生教育的一些问题。196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加拿大的蒙特 利尔召开会议,确认终生教育不是学校公共教育结束后所进行的补充教育,而是不间断的连 续的教育过程,是一切教育领域之一体化[1]。终生教育作为一种理念最早形成 于20世纪6 0年代。1965年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郎格朗《终生教育导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终生教育 理念形成。从此以后,终生教育开始逐步成为世界主流的教育理念,对世界教育乃至整个人 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对此,查尔斯.赫 梅尔在《今日的教育为了明日的世界》中指出:“终生教育是正在使整个世界教育制度革命 化的过程中的‘一种新的理念。’”关于这种新理念在人类教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赫尔梅 认为:“可以与哥白尼学说带来的革命相媲美的终生教育理念的发展,是教育史上最惊人的 事件之一。”[2]

终生教育的概念是不断发展的,目前国际上对“终生教育”比较一致的理解是:在范围 上,它是社会所有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与培训的总和,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方式的教 育,如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的各种教育,还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社区)教育等。 在内容上,它既包括基础教育,也包括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以及社会、文化生活各方面的 教育。从《学会生存》[3]这本书中,我们可以归纳出终生教育的三方面的含义 :1. 终生教育指的是人的一生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需要,年轻时在学校里所受的正规教育只是人 一生所受的教育的一部分,在离开学校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人仍然是有权利和需要接受教育的,人们不断地接受教育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2.“受 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终生教育要教育人学会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要求人 们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教会人学习上,放在培养人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 上,使人能够终生自我教育、自我学习。3.终生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文凭和证书, 它强调真正的本领、能力。知识胜过分数、学分和名次,注重的是高质量的教育,使每时每 刻所受的教育都能为人的终生服务。

二、终生教育的理论观点

1975年,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汉堡教育研究所研究员的德国学者戴夫,根据世界各 国对于终生教育的探讨,将终生教育理论概括成为20条,这成为20世纪70年代终生教育理论 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这20条原则为[2]:1.“终生教育”这个概念是以“生活” 、“终生 ”、“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的。这些术语的含义和对它们的解释基本上决定了终生教 育的范围和含义;2.教育并非在正规学校教育结束时便告结束,它是一个终生的过程;3. 终生教育不限于成人教育,它包括所有阶段的教育(学前、初等、中等及其他教育阶段);4 .终生教育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教育;5.家庭在终身教育过程的初期起着决定 性的作用;6.社会在终生教育体系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从儿童与之接触时就开始 了;7.中小学、大学和培训中心之类的教育机构固然重要,但它们不过是终生教育机构的 一种。它们不再享有教育的垄断权,也不再能够脱离其他社会教育机构而独立存在;8.终 生教育从纵的方向寻求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贯性;9.终生教育从横的方面寻求教育的整合;1 0.终生教育与英才教育相反,它具有普遍性,主张教育的民主化;11.终生教育的特征是: 在学习的内容、手段、技术和时间方面,既有灵活性,又有多样性;12.终生教育对教育进 行深入探讨,它促使人们能够适应新的变化,自行变更学习内容和学习技术;13.终生教 育为受教育者提供各种可供选择的教育方式和方法;14.终生教育有两个领域,即普通教育 与专业教育,这两者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互相作用的;15.终生教育有助于提高个 人或社会的适应能力和革新能力;16.终生教育发挥矫正的效能,克服现行教育制度的缺点 ;17.终生教育的最终目标是维持、改善生活的质量;18.实施终生教育的三个主要前提条 件是:提供适当机会、增进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能力;19.终生教育是把所有教育加以组织 化的一种原则;20.在付诸实施方面,终生教育提供一切教育的全部体系。

这20条原则是对终生教育所作的最为完整的论述和高度概括。

三、高等教育为什么要终生化

高等教育是整个终生教育体系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现在人们生活和教育水平的 普遍提高,对高等教育的期望也越来越大。高校作为知识和教育资源的集中地,不仅要做好 大学生的终生教育工作,而且还要承担起社会上大部分的校外学员的培训和学习工作。终生 教育的奠基人朗格朗在《终生教育导论》一书中把当今社会和个人要面对的挑战分为九种[4]。

(一)变革的加速。物质、 精神和道德领域内的广泛变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人们要保持现实生活和思想、习 惯、观念之间的平衡就必须不断地进行学习,以适应社会,终生教育因此成了大众的必须。

(二)人口的增长。不断增长的人口表示着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多、 越来越高,教育不 仅要在数量上,而且在职能和性质上都要发生变化,以适应不同人的不同需要。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在10年、20年前还引导着科学技术进步 的先进科研成果和工艺流程,现在已变成了非常普通的知识和技术。新一代的科研成果不断 涌现,迫使我们要终生不断地进行学习,以跟上时代的步代。

(四)政治的挑战。国家政 治结构随着世界性的社会、经济和技术结构的变化而产生变革。新的政治基础和结构要求公 民承担新的责任和义务,而这些新的责任和义务只有在接受了适当的训练以后才能承担。

(五)信息。大众传播媒介的飞速发展,使信息在瞬间传播成了可能 。在某种程度上,获 得了最新信息就等于获得了商机,获得了战机,获得了发展的最好机会。信息传播媒介的技 术越来越先进,人们必须不断学习和接受培训才能掌握。

(六)闲暇。科技的发展使人们从 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人们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学习成了丰富生活、充实 自己的一种手段。

(七)生活模式和相互联系的危机。近代以来,人们的生活模式发生了翻 天覆地的变化,一切传统的东西都受到了挑战。学习成了丰富生活、充实自己的一种手段。 不管是思想观念、对事物的看法还是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需要通过不 断的学习来改变陈旧的、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传统观念和方式。

(八)身体。人们对肉体、身体观念的大改变,迫使我们对灵与肉的关 系进行重新的 思考和审视,要想不断提升人们的思想意识,不至于陷入虚无,需要不断得到教育和陶冶。

(九)意识形态的危机。基本的危机不仅在道德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领域 中明显 存在,在思想领域也同样如此。单一的信仰越来越少了,人们开始怀疑以前的教条和信仰。 因此,必须潜心研究这些变化,心甘情愿地接受人们面临的生存条件,学会学习、学会 选择、学会适应。

高校作为终生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必需建立与社会形势发展相一致的终生教育体系 ,为社会和个人提供比较完备的终生教育。

四、高校应对高等教育终生化的策略

(一)高校要树立为全体民众服务的教育民主化观念。高校应面向全社会,以全社会的民众为教育的对 象,为社会各个年龄阶段的人(主要是大学生及大学毕业后的人)提供各种类型的、不同层次 的、各方面的教育。这需要高校在软件和硬件上作充足的准备。在软件上,高校首先要有足 够的、涵盖各专业的高水平教师,为高校的终生教育实施提供最基本的智力支持。其次,高 校要尽可能设立多样的、切合时代需要的专业,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再次,高校必须要 精选教材,以达良好教育效果。除此之外,高校还应充分利用电脑、网络及各种软件,以方 便和帮助提高全民教育,以利学习化社会的形成和实现。在硬件上,高校必须配备有足够的教室、图书馆、学生宿舍、以及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为教学提供良 好的物质基础。高校要想在软件和硬件上有保证还涉及到高校教育经费要有保证的问 题,高校 应积极参与社会竞争与生产,搞产学合作,尽可能实现高校资金来源多样化。

(二)高校要树立为学生终生服务的质量观。如今 人们更重视的是个人素质的提高和人的 自我完善、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是否具备谋生的技能,是否具备社会的各种交往能力等已 成为人们更加注重的问题。1998年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还提出要培养学生创造工作岗位 (创业)的素质。这种创业的素质主要是指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高校要以提 高学生能终生受用的各项能力为目标,使其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高自我教育、 自我学习、自我实践、自我创造的能力。

(三)树立民主的教师学生观。以前那种以教师为 主体、强调知识传授的教育教学方式已被证实是不利于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的 。高校要转变观念,树立民主的教育观。教师应成为一位激励思考的意见交换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学生也不 再是教师的“木偶”和“傀儡”,而是一群有自己想法并能付诸实践的人。

(四)建立健全与终生教育相适应的学习评价制度。高校应认识到人才能力及表现的多样化问题,不应单纯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能力和优 点,考核的方式、方法与考核的内容也应多样化。评价的唯一目的是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 成果、进步程度和不足之处。它应当对每个学习者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必须为学生进一步的 、持续的学习服务,必须按照每个人的特点而进行有伸缩性的评价。

(五)树立新的课程观。高校培养的人才要切合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因此要设立适合社会发展的课程,按社 会当今和未来的需求不断地更新课程和教材,设立各种类型的课程以满足不同年龄、水平的 人的各种需要。课程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水平的人的需要来设置,以适应高教 终生化面向全社会成员、为全社会服务的复杂情况。

参考文献

[1]崔相录.《今日发达国家教育改革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 992:179,182.

[2]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29- 30,34.

篇2

[关键词]:普通高等音乐教育;功能音乐教育理念;审美音乐

一、西方“陶冶”音乐教育理念的复兴

在欧洲,“美”(Aesthetik)的原义为“感官的感觉”,这一本意自古希腊起就被忽视。在古希腊人的脑海里,音乐具有无比神奇的力量,是懂得精神世界和宇宙世界的钥匙,既能陶冶智慧和思想,也能医治灵魂。在欧洲不同的历史时期,音乐服务于不同的社会需要,如:国家道德教育、宗教教育、人道教育、感情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虽然在20世纪50年代德国的音乐教育中,这些非音乐目的被阿多诺的对意识形态教育的批判所否定,“感觉的教育”被重新提出和唤醒,可之后,随着德国社会的变化,美育又被染上新的政治色彩,“解放、批评、自主、改造、平等、享受、欣赏”成为其主要概念。

然而二战以后,在美国的高等音乐教育中以“陶冶”为目的的音乐教育理念发生了巨变。苏联人造卫星上天引发了美苏之间的科技竞争,促使美国教育进入一个课程本体价值知识价值至高无上的时代。与其它课程领域一样音乐教育迅速把对理论的论证转向追求其独特价值,强调对音乐中要素的,形式的,审美关系的感知,以及对音乐学科的实在体验。以体验“美”为目标的音乐教育理念在美国雷默(Reimer)的《音乐教育哲学》中建立起来,并产生了四分之一世纪的影响。此间教授音乐课程的口号是“音乐教育必须是审美教育。”

然而,这期间音乐本身表现出的价值更体现在与人类之间的语境关系上,其用途无所不在:用于移情,激发活力,健身,心理健康交流,认知,沉思,医疗,休闲,娱乐,营造环境或配合其它审美等。随后,在诸多重大社会需求的呼唤下,如对少数民族的关注,多元文化教育,环境问题,性及性病传播问题,灾难性的越战,新的经济形势等等,音乐教育的实用价值又出现复兴的迹象。而当一些低俗,粗暴的摇滚音乐给一代年轻人的精神和行为带来各种严重的负面影响时,以“陶冶”为目的的音乐教育理念火炬又被重新点燃。

20世纪下半叶,西方认知主义心理学的发展为音乐教育理念的更新提供了基础。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确立了音乐是人类智力的八种存在形式(语言,逻辑和数学,音乐,空间信息,身体运动、人际与自我认识,认识自然和与自然交往)之一。这样一来,强调音乐实用价值的“陶冶”音乐教育理念找到了人文科学依据,也与强调音乐本体审美价值的“体验”音乐教育理念找到了融合点――对音乐形式完整的审美体验,是达到陶冶智力之目的的基础。

二、西方“体验”音乐教育理念的审美局限

“体验”作为审美音乐的方式,是主体对音乐客体形式的纯粹关照,作为审美音乐的途径,是主体对自我感受能力的启蒙。“体验”音乐教育理念来自于现代西方自律论形式主义音乐美学的本体价值观。其主导思想是认为音乐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帮助学生自己发现自身与生俱来的对音乐美的感觉能力,并发展这种能力佳之变得更敏锐,从而获取音乐美的享受并达到精神的自由。自律论音乐美学家汉斯立克认为“音乐的美是种独特的只为音乐所特有的美。这是一种不依附,不需要外来内容的美,它存在于乐音 以及乐音的艺术组合中,优美悦耳音响之间的巧妙关系,它们之间的协调和对抗,追逐与遇合,飞越与消逝,――这些东西以自由的形式直观地呈现在我们心灵面前并且使我们感到美的愉快。”阿多诺主张“要有意识地,结构性地听艺术音乐”。“艺术虽然反映社会,但仍保留其超越社会的自律性。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能够使艺术作品一层层地脱去其神秘。分析之后,站在它面前的是一个被启蒙了的,自由的有自主能力的人。

笔者认为,尽管他们看到了音乐形式美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但毕竟不是音乐全部的美,尽管找到了音乐形式对体验主体的独立价值作用,但这绝不是音乐的全部功能。他们的认识偏颇在于“从根本上割断了作为精神思维现象的音乐同客观存在的现实之间的关系,也就割裂了创作,演奏与欣赏等诸多音乐环节中的有机联系。”形式主义音乐姜学与康德哲学有密切关系。康德认为“音乐是感受的游戏”,音乐的美是“感受的游戏中的形式”。笔者认为,以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智慧中“乐本体的音乐概念”可以把对音乐形式的感受与对生活的感受统起来的。音乐可以是“生活感受的游戏”,而音乐的美可以是“生活感受的游戏中的形式”。如此这般,音乐就更富有魅力和意义,让我们在独立玩味于音乐美妙形式的同时,也可以自由游走在各种激情、欢乐、兴奋、悲伤、甜蜜、低落以及难以名状的感受之中。我们不必亲历所有的生活就可获得完整的人生感受。

笔者认为,西方“体验”音乐教育理念由于基于“音本体”的音乐概念之上,极大削弱了音乐教育的审美内容。西方“体验”音乐教育理念应该改弦易辙,融合中国儒家音乐思想,而基于“乐本体”的音乐概念之上,从而得以完善。始于先秦,成书于西汉的儒家代表作《乐记》开篇的第一段话以有预见性的哲学智慧对音乐概念进行了“声”,“音”,“乐”三个层次的划分:“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固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层次上的音乐概念是祭祀活动中的,有诗的辅佐与舞的渲染的乐即指在具体语境和条件下的乐。如《黄河协奏曲》对于中国人而言就是“乐层次上的音乐”,可以饱含丰富而深刻的情感内容,而对于一般外国人而言则是“声或音(形式精美)层次的音乐”,即纯形式的音乐。中国钢琴家郎朗演奏的《黄河协奏曲》,不仅有史诗般的画面感,其非凡的无障碍演奏技术配以丰富的彰显心灵自由的面目表情把人们的精神引领到超越生命之自由境界,是集形式美。内容美,表现美和技术美于一体的“乐层攻上的音乐”。

二、确立21世纪中国普通高等音乐教有发展新理念

篇3

一、新公共管理和我国离等教育改革政策

随着国家公共机关的运作机制和方法出现变化,传统管理方式逐渐表现出效率偏低的问题,更多新思想要求国家对各大公共部门进行改革。新公共管理理念认为,政府应当重点关注公共服务的成果,而非其服务过程与准则,因此要提髙其工作效率,就要采取私人部门的管理方法,把集权管理转变为市场竞争,使经济利益最大化。新公共管理的特点是注重效益,问责机制和反馈机制健全,以竞争形式向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和公众服务,以责任机制代替细节掌控。高校管理方式改革也在这样的浪潮下变成了公众焦点,从以往的“软管理”,如民主投票、道德约束、专业信念等,转变成了如今的“硬管理”,如产出最大化、竞争上岗、问责机制、资金控制等。

二、近年来我国离等教育的重点改革政策

(一)高校教师录用政策。我国出台的《有关加强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行意见》中指出,高校录用教师要遵守按需开岗的原则,招聘流程要公开透明,让求职者能够公平竞争,并对其实行择优录用,严格考核制度和解聘制度,全面推行合同管理。高校教师录用制的改革突破了我国长期延续的终身聘用制,开始对教师实行定期考核,对于优秀者给予奖励,对于不合格者采取退出机制,让能力不足的教师适时退出。这样一来,能够提髙教育者的工作积极性,在高校老师之间和各大学校之间掀起一场“伪市场方向”的竞争。即髙校教师互相竞争上岗,学校与学校之间又互相抢夺能力优异的教师。这一形式的竞争并非把“价格”作为媒介,而是凭“量化标准的表现评判”进行。髙校录用教师要把其在学术研究工作中的表现作为主要根据,教师决定自己在哪所高校供职时,也要考虑该院校在学术工作中各个领域所获得的成绩。利用这种竞争政策,可以有效实现高校人力资源的优化管理配置。

(二)生产、教学、科研结合政策。我国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强化应用研究,鼓励高校、科研所、企业科教之间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产学研用相互融合,推动科技成果升华。产学研相结合的目的是为髙等教育机关提供公众服务。新公共管理理念指出,要全面实现公众服务,可以灵活应用将成本转化为效率的手段,比如教育权或是专利售卖等。在目前知识经济引领的潮流中,知识成了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传统观念中把知识视为公众财产,但如今,版权、专利、商标等多种形式已经把知识产业化、私人化,并用法律手段保护起来。企业生产过程中若是需要用到科技研究成果,那使用者就要付给专利持有人一定的资金。所以,各领域产学研结合的方法逐渐推广开来,高校的经济来源也不再局限于公众经费,而是扩展到各大企业、集体与个人。

(三)高校教育评估政策。《教育部有关进一步加强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教育部要依据我国对提髙高校教学质量的新需求,逐步探索并完善高校教学质量定期评估政策。以其教学评估成果作为衡量其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坚持以评估的方式促进髙校建设改革,推动教育工作,提升教育质量。要对高校教育基础情况作年度统计和数据报告,并予以公布,将其视为教育工作评判的主要根据。自此可看出,我国政府对髙校教学的控制不再深人到任何一处细节,而是实施权力下放,让各大髙校真正掌握管理实权。不再多方涉足髙校内部事务,但仍要制定详尽的考核指标和风险评测,对髙校教学质量实行灵活性的监督管理。将以上政策贯彻到教学实践评估中,就能把教育活动简化成可衡量、可对比的元素,从而避开了繁杂的干涉手段,实现了国家对教育和学术工作的远程调控。

三、新公共管理理念对我国学术工作的影响

(一)市场驱动追求利益,公正求真思想衰落。新公共管理理念提倡伪市场竞争方式,提髙了公众对教育和学术质量的关注度,使学者的竞争透明化。但其弊端在于容易引发两级分化,使强者趋于更强,弱者变得更弱。新公共管理理念注重产出、能效、经济效益最大化,落实到对髙校人力资源的监管上,就是把学术工作成绩和老师本人的经济收人相关联,在聘用、工资、评估、升职等各个方面都激励并强化老师间的竞争。如此一来学术人群内部资源分配与差别日渐增大,这一情况容易导致一些不良行为发生。“社会资本”这一词汇用中国化的通俗语言讲来,就是“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在资源和收入分配时可以起到极为明显的影响,这对我国的学术研究而言是致命的问题。

(二)学术工作整体性与统一性受到冲击。新公共管理理念重视表现指标。在学术工作中,如果层面不同(教育、科研、服务等),则对象和表现也会有所差异。因此,管理、评估和追查责任的方式也要随之变化,于是学术工作的不同领域就被分割开来,优良互动性遭到破坏。高校评估机制对教育的标准普遍偏低,缺乏E别性,但科研对此要求较高,于是顺理成章地成了老师聘用和升职的重要标准。此外,科研还能给教师带来更髙的利润,虽然现在许多高校教师的收人还比较可观,但多数是来自于“创收”或科研项目提成。所以,目前髙校教师大多会对科研投入更多精力。

(三)权力与责任的主体单一。国家把部分权利下放给高校,看重的仅仅是教育结果而不是操作过程。政府不再多方涉足髙校内部事务,但仍然制定详尽的考核指标和风险评测,对高校教学质量实行灵活监督管理。这一角色转换对于髙校问责而言,只突出了政府官员的职责,但对于社会群众、消费者和专业集体说来,其责任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更未和官员职责构成相互弥补和相互制约的状态。所以,这一改革并未减少国家对髙校的控制力,反而是将其加强了,政府排开了各种责任和风险,保存了掌控权。而落实到高校内部,政府下放的权利没有掌握在学者手上,而汇集到了行政人员那里。一级决断人员手里掌控着绝大多数的资源和权力,而这些恰恰是学者所缺乏的。因此,目前我国政府减少了对髙校的直接干涉,但却利用间接控制和责任监管,把大权转移到了行政部门手中。

结束语:

篇4

摘 要 在我国大学开设的健美操教学课程,只是加强了体能和技能的学习,却忽视了内外美结合的重要性。随着大学进行的高等教育越来越严谨,在加强体能和技能学习的基础上,健美操课程也应该从“健美操教学”过渡到“健美操教育”,不断提高健美操教学质量和水平。只有在这种新理念的基础上,大学的健美操教育才能得到更好更长足的发展。

关键词 大学 健美操 教育新理念

一、 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大量的关于健美操教学发展的书籍,以及有关大学健美操课程开设和培训的论文,为本篇论文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

(二)观察法

通过自己练习健美操的亲身经历,以及对其他一些练习健美操的大学生的观察,了解到我国大学校园内在健美操理念上的差距。

二、 分析与讨论

(一)以人为本的健美操教育理念

健美操教育理念,渗透了练习者的观念和思想,体现着健美操文化的精髓。在大学开设的健美操教学课程,往往只是单纯的追求更高难度的动作,目标放在学习者体能和技能的培训上,而忽略了学习者本身的感受,将健美操的学习看成是完善个人形态,提高运动成绩的体育运动,失去了健美操教育本身的意义。健美操运动是练习者的一种感情释放的形式,只有赋予其一定的感情,才能在完成动作的过程中使表达的效果更丰富、更加深入人心。大学的健美操教育更应深入研究教学和学生的关系,不但让学生能够学习到健美操运动的精髓,同时也要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这既符合我国高等教育提倡的促进人、社会、竞技和谐发展的思想,又适应目前以人为本、尊重个性的教育理念。

所以,大学的健美操教学应加快转变教育理念,以人为本,从培养人自身的情感投入为重点,将健美操运动赋予一定的感彩,不断提高健美操练习者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紧跟我国高等教育的动向,为我国大学健美操教育提供有力的思想力。

(二)因材施教,着重培养练习者的个性和艺术表现力

因材施教不但适用于我国普通知识的传授,同样适用于健美操教育。大学的健美操教育形式尤其单一,往往是一套健美操教学套路,让所有的学习者都来尝试,结果往往是女性更显刚劲有力,而男性又容易显现阴柔之美,体现不出健美操运动应有的美感。新理念下的健美操教育要摆脱这种阴影,在进行健美操基本技能传授的基础上,要根据学习对象的不同,制定对应的训练内容和教育方式,突出健美操练习者个性的培养,培养不同气质的人。

健美操练习者在技能水平达到一定层次的基础上,更应注重感情的投入和自身创造力潜能的开发。大学的健美操练习者追求的目的不同,有些只是为了锻炼一下自己的身体技能,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而专业学习健美操课程的同学,就会不断的努力,想在健美操运动上取得较好的成绩。这光靠努力是不够的,除了制定适于自己的健美操训练计划外,还要加强自身创造潜能的开发。因为要想在众多的健美操练习者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有异于他人的个性,而开发自身潜能除了导师的教导外,自己的创新精神同样重要。在健美操的表演中,突出自己的个性,把原本平淡如水的动作以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表现出来,就会成为表演的亮点,有利于自己取得一个更好的成绩。

目前,大学健美操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就是,单纯注重练习者动作的训练、体能的训练和高难度的动作训练等,导致的结果往往就是使练习者身心俱疲,练习的效果也只会越来越差。新理念下的健美操教育方式,能够充分体现表达艺术的思想,使动作更具魅力。首先,要加强健美操练习者的思想教育,使其内心存在运动美的概念,使练习者的素质更上一个新台阶,提高训练效率。其次,通过训练不断提高练习者的审美水平和道德情操,在健美操运动的过程中,加强美感的输出,表达丰富的艺术魅力。

(三)将健美操教育与其它学科结合起来

目前我国大学校园的健美操教育内容单一,练习者在经过了常时间的练习后,往往会因无新意而感到厌烦,随后可能引发抵触情绪。而一旦产生抵触情绪,在表现力上、注意力上都会对表演的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在出现这种情况时,我们往往只会采取言语鼓励的方式鼓舞健美操练习者,但是效果明显是不够积极的。健美操教育不只是针对体育事业的课程,更是在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和社会学的基础上构建的学科体系。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是由心理、社会、生物三者结合而成的统一体,真正的健美操教育不只是在人的生物属性上进行培训,更应加强心理和社会两个方面的培养,提高健美操练习者的综合素质。如果我们能够把健美操与舞蹈或者武术结合起来,表现出来的效果就会令人耳目一新。不但练习者学到的东西很多,而且欣赏者也会增加美的感受。

(四)构建创新性、能力性、健身性结合的健美操教育体系

长期以来,大学的健美操教育体系对学生的要求相当严格,除了完成动作的要求过高外,考核标准也给健美操学习者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使得学生只是为了追求成绩而练习,失去了练习健美操的意义,与当前我国高校教育的理念和培养目标也不相符。应转变健美操教育理念,提高大学生的能力和创新性,实现创新性、能力性、健身性的完美结合。

篇5

【关键词】思辨能力 理论框架 思维模型

一、导语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思辨能力研究在西方国家逐渐受到关注,到90年代日趋兴盛。北伦敦大学校长Brain Roper指出:高等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有效推理能力以及论据评价能力(Chapman, 2005)。因此,思辨能力比高层次思维能力更确切,也更能反映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美国政府在1993年开始将其列为大学教育目标(National Education Goals Panel1993)。最近我国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别强调:“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二、思辨思维能力理论模型的归纳与思考

1.双维结构模型。1987年美国哲学联合会召集了美国和加拿大的数十名在本领域成绩斐然的教育科学专家及学者,在著名哲学家Peter Facione 的领导下,历时两年共同研究完成了“特尔斐”项目,构建出了双维结构模型。在此模型构建的理论框架中,思辨能力包含情感特质和认知能力两大维度。情感特质型维度包含自信、灵活、诚实、好学等特质,而认知维度则化解为以分析、评价、推理为核心概念的几项能力。(见下图1)

认知能力(cognitive skills) 情感特质Affective-dispositions

阐释

interpretation 分析

analysis 评价

evaluation 推理

inference 解释

explanation 自我调节

self-regulation

归类理解意义澄清意思 分析看法、找出论据、分析论证过程 评价观点

评价论据 质疑证据

提出替代假设

得出结论 陈述结果

说明方法

得出论据 自我评估

自我纠正 好奇、自信

开朗、灵活

公正、诚实

谨慎、好学

善解人意等

2.三元结构模型。2006年,Paul 和Elder提出了以思维元素、标准和智力特征为中心的三元结构模型。在这个理论框架中,思维与思辨能力的维度包含有共同连接成思维循环链条的元素。每种思维元素又各自有相应的十条衡量与检验标准。该模型认为,人的思辨智力特征必须含有目的、问题、信息、假设、推理、启示等环节,随着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发展,否则这种能力将越走越狭隘。(如下图2)

标准(The standards) 元素

(The elements) 智力特征

(Intellectual traits)

清晰性 精确性

准确性 重要性 目的 假设 谦恭 坚持不懈

相关性 完整性 问题 视角 独立 自信

逻辑性 理据性 信息 推理 正直 富有同情心

广度 深度 概念 启示 勇敢 公正无私

比较以上的双维模型与三元模型,我们发现:这两个关于思维思辨的能力模型都包含着人类普遍意义上的情感纽带特征,都认为情感是认知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传统的西方哲学与教育学中,认知和人类情感往往被划分为两个互为独立的体系。很明显,这一点在现代教育科学研究中的成果中却展现出密切必要的联系。双维模型和三元模型的区分点在于:双维以认知型技能为基础,而三元则更加强调思维在能力发展中的作用。在双维的构建中由于从技能出发,没有受到思维的限制,应用的维度更加富有弹性;而三元模型的精确标准更有益于评价体系的界定和开展,能从自我评估、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三个方面完善个体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3.三棱结构模型。国内的教育学者林崇德在2006年提出了三棱结构模型的构想。在这种思辨理论框架下,思维的目的、过程、材料、自我监控、思维品质、认知与非认知因素与三元模型有这异曲同工之妙。

4.层级模型。我国著名外语教学学者文秋芳老师在2008年提出了层级模型的概念。该理论框架建议将思辨能力细分为元思辨能力与思辨能力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思辨构成中计划、调整、评估技能的体察;第二层次包含与思辨品质和认知技能与标准。第二层能力架构受第一层的管理与监控。这种理论框架突出了思辨者主观能动性的主导作用。层级模型将繁琐的三元结构模型化简为五条标准,且只列举了双维模型中的三项核心技能,逻辑清晰,有理有据。

三、结语

现代高等教育的理念应时代变化,新知识呈几何级数增长,如果仅仅花气力学习与掌握知识点,很可能在校学会的东西毕业时就已经陈旧。如果将解决问题的思辨能力作为教育目标,学生能够终身受益。思辨能力模型的理论构架是实践其量具的基石,要将理论框架的操作性落到实处,好有许多工作要做。总之,思辨能力培养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而不是自由选项。这是教育的必需条件。

参考文献:

篇6

论文摘要: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组成部分,在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重构平民化、平等化、人本化和社会化的教育理念,构建从理论体系经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向素质体系的教育内容体系;重新配置体现“民主化”方向与“组合化”原则的教学方法体系;完善在统一知识与价值、内在与外在、现实与潜在、个体与社会评价基础上的,侧重价值、外在、潜在和社会方面评价体系。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中,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法律道德素质养成的理论教育活动。它包括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专业理论学习、实训、学生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教育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环节和要素。承担着在高职教育中对人才进行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心理培养的教育任务,是高职教育及其发展中,对整体教育质量与水平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组成部分。富有实效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时,需要依据时代特征、社会发展和个人成才的新情况、新要求,做与时俱进的改革,它要求从理念、体系、方法和评价上进行革新。

一、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新理念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大发展的时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02年达到15%,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2007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预计达23%。全国的高等职业学校数和学生数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大众化和高职教育大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现阶段发展中两个重要的特征性要素。WWw.133229.CoM以马丁·特罗依据美国等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状况提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作为揭示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和趋势的预警理论(“是关于高等教育规模达到一定发展目标之后的一种预警”)为起点和线索,可阐发为分析我国包括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内的高等教育发展新视角。

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主要得依靠高职”,所以,体现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要求的新高职教育模式,不仅表现在数量、规模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质的方面的变化。即“教育观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一系列的变化”。这种“制度创新”带来高职教育整体的根本性变革,使得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至少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建立应对这一变革的新理念:

第一,在教育思想的转变方面,形成了平民化的教育理念。相对于“精英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人们不再把接受高等教育视为“有钱者或智力上具有卓越天赋者的特权”,接受高等教育也不再是实现特权的途径,而是在知识化、信息化经济社会条件下,个人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和途径,并且越来越被赋予公民社会义务的观念色彩。基于社会平民生活需要的技能成为接受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引导学生提升品质的素质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等教育目标被弱化。

第二,在教育角色的转变方面,形成了平等化的教育理念。在市场经济利益多元化和对外开放带来的文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大众化以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出的自主、平等、多样等基本观念,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角色由“理所应当的权威”向“社会思想多元竞争的优胜者”转变。使得运用和中国化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首先证明理论自身的科学性并比较其他理论学说的先进性,才能发挥其主导性和实效性。

第三,在教育过程的转变方面,形成了人本化的教育理念。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主旨融合了当代社会消费市场、民主政治、人权文化以及和谐社会等时代文明成果。在教育活动的内容、程序和方法上,均发生了“以学为本”的价值取向和活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也不能再视学生为必须改造的教育对象,而必须依照学生实际成长成才个人目标的需要,为其提供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满足学生在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两方面的均衡、全面发展的需要。

第四,在教育评价的转变方面,形成了社会化的教育理念。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知识生产与传播功能的实现,已经不能在“象牙塔”内的自身循环中完成,而必须在满足社会生产、生活实践需要的过程中完成。这使得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评价的核心标准,由学生个人拥有的理论和学术水平向社会认可的能力与素质转变,知识标准体系向行动标准体系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也是要从社会需要出发,以是否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根本尺度。

大众化高等教育与“精英教育”发展阶段的质的区别,就是高等教育全面走向社会生产生活、服务和满足大众需求过程中形成的公平与平等理念。它不仅是大众化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指导思想,也是实现高等教育根本性变革的基本原则,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诸方面、诸环节、诸活动内容创新与发展的灵魂。

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新体系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由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的教育目标所决定的理论教育体系。它的基本目标和任务是:为高职大学生成为合格的职业人才而展开的、旨在促进高职大学生掌握科学理论、坚定理想信念和提升思想素质的理论教育。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主要通过和中国化理论课的教学实现教育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理论课教学集中表现为“四个体系”之间的“三个转化”,即由理论体系向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向教学体系、教学体系向素质体系的转化。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实现“三个转化”的过程中,必须在遵循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新规律、新特点、新要求的前提下,体现高职教育的个性要求,把和中国化理论体系的一般原理,转化成为具有高职特点的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和素质体系。

具有高职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就是符合高职教育为社会培养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职业人才的教育性质与目标的要求,能够满足高职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均衡、全面发展需要而设立的和中国化理论教育的课程结构和内容体系。

具有高职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体系,就是针对高职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通过合理配置师资队伍、教材资源、教学手段和教学设施等要素,而建立起来的教育教学模式。它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和中国化的理论观点和科学方法,使其具有适应社会发展、职业变迁和生活变化的理论修养和认识能力。

具有高职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素质体系,就是针对高职大学生成为高级职业人才的全面发展要求,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学生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的教育活动体系。高级职业人才必须具有适应职业岗位劳动需要的职业能力,但是这种职业能力的大小、发展潜力、对职业变迁的适应能力等,都是由素质的高低决定的,只有拥有高素质,才会在复杂的职业劳动中表现出更强的适应性和创造力。面向21世纪、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职业教育新理念,使得职业教育不仅要解决学生面向就业所需要的职业能力问题,更需要通过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培养其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需的综合素质。

三、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新方法

教学方法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质量水平的高低,而且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的说服力和影响力,也是重要的约束性因素。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应对大众化发展的变革中,教学方法必须与教育观念、教育目标的变革同步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

学界对教学方法有“方法说”、“方式说”、“活动说”、“手段说”等诸多观点,笔者认同把教学方法定义为“在一定的教学观念的指导下,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一整套操作策略”。其本质在于与教学观念、教学目的相适应、相配合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有效组合,它表明,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是~成不变的,而是需要伴随教学观念和目的变化而改变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应对大众化发展趋势和要求的过程中,由于教育观念和教学目的的变化,必然要求教学方法作出相应的变革。

首先,大众化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平民化、平等化、人本化、社会化的新教育观念,必然要求相应的教学方法由对人的基本观念、思想方法进行强制性的修正转向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进行合乎人性发展需求的引导。体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活动和过程的“民主化”原则,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建立双边、多边互动型的教学方法,以良性的双向交流模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是顺应大众化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发展大趋势的教学方法发展的方向。

其次,大众化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掌握科学理论、坚定理想信念和提升思想素质的教学目的及其实现目的的教学体系,必然要求相应的教学方法由单一的以掌握理论知识为最终目的转向实现遵循理论知识一方法能力一综合素质渐进、全面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由于新教学任务体系决定的教学活动内容、方式是多方面的,所以,教学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因而,企图制定经常使用、数目有限的几种教学方法是错误的。依照实现掌握科学理论知识,提高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思想素质和综合素质等不同教学目的的需要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及在教学总体过程中实现对这些方法的有效配置和组合运用,是顺应大众化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发展大趋势的教学方法创新的原则。

把“民主化”的方向与“组合化”的原则相结合,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法论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学方法实践发展的基本导向。

四、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新评价

教学评价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和环节,它不仅对教学效果进行价值判断,更重要的是通过反馈于新的教育实践而产生导向作用,影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发展方向、内容形式和质量水平等诸方面的变化。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由于应对大众化发展,而在教育观念、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上产生深刻变革,客观地要求评价标准、方式也进行相应的变革。

首先,在知识评价与价值评价的统一中,更加侧重于价值评价。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担负着对高职大学生系统地进行和中国化理论的教育任务。完成这一教育任务,就是把和中国化理论体系经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向学生素质体系转化的过程。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是整个教育过程的中介和载体,自然也是评价理论教育的内容。但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最终目标,不是停留在对学生获得理论知识状况的评价,而是着重于理论教育满足学生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评价。只有把和中国化理论转化为高职大学生的科学思想观念和方法,成为指导生产、生活实践的行动指南,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价值性才得以实现。

其次,在内在评价与外在评价的统一中,更加侧重于外在评价。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首先是一个把理论知识、社会道德、法律规范等内化为高职大学生思想素质和综合素质的过程。对其评价中就必然要包括对内化的内容、方法,特别是结果,即对学生形成的内在思想道德素质状况进行评价。但是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在评价不是体现自身性质和目标的终极性评价。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最终成果,在于所培养的高职人才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和综合素质,更重要在于将其内在素质“外化”,表现为职业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基于良好思想道德意识和行为价值准则所展现的行为表现与行为习惯。只有把和中国化理论转化为高职大学生良好的内在素质和外在行为习惯,成为提升个人品质、规范公共行为的思想与方法基础,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才得以实现。

第三,在现实评价与潜在评价的统一中,更加侧重于潜在评价。同任何教育活动一样,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对学生即时形成效果,能够使他们接受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能够在现实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改善思维和行为。但是在当代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成为教育的时代性特征。高职大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已有的观点和方法,更需要培养自我教育、终生学习的理念与能力,保证高职大学生作为职业人才,能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和社会生活中始终具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潜在能力。只有把和中国化理论转化为高职大学生现实与潜在的思想观念、科学方法、发展能力,为自身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时代性才得以实现。

第四,在个体评价与社会评价的统一中,更加侧重于社会评价。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性质和目的决定了对教育过程主体的评价主要体现在接受教育的学习主体方面。学生通过接受系统的和中国化理论与方法的教育,会重新认识和定位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相应地形成对个体思想觉悟、道德修养、价值观念的自我评价。但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最根本的目的,不仅仅是满足于个人对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法律修养的需求,更在于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德才兼备的职业人才。我们所培养的高职人才,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是否过硬,是否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只有经过社会实践、职业劳动的检验和社会公众、用人单位的评价,才能得到最终的认定。所以,只有把和中国化理论转化为高职大学生能够胜任的职业劳动能力和社会认可度,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的性才最终得以实现。

篇7

关键词:高校德育 机制创新 精神境界

课题编号:TSSKL2015-018

高校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高校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以坚定的信念,科学的态度,努力创新高校德育工作,不断开创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境界。

一、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形势

目前,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已现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此背景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需要道德的支持和维系,也会对道德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市场经济的追求利益、激烈的竞争性和最大化的功利性特点,极易诱发大学生的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倾向;使部分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发生变化,淡化理想信念,缺乏社会责任意识、自律意识淡漠。我们必须正视这些挑战,构筑起一个大学生健康的精神家园。

二、高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及新趋势

高校德育创新工作应采用新的教育管理制度,增强德育的吸引力、渗透力,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高校德育工作的现状是:

一是高校德育工作方法严重脱离实际。部分高校德育教育的方法不切实际,内容空洞,缺乏感召力,不能给学生心理发展和道德生活需求给予积极的引导,形式主义严重,通常以说教灌输,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甚至出现以罚代教的现象等。

二是忽略了德育课程的育人功效。很多高校德育方面的课程极少发挥出实施德育教育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学生从小都在不断接受这方面的教育,往往认为德育课程就是口号,使得学生步入大学门槛后,基本忽视了德育教育,使学生感觉高校道德教育就是空谈。

对于目前的现状,德育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德育教育工作新理念,研究德育工作发展新趋势,把握德育教育工作新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这样对提高大学生教育质量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会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三、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创新的新对策

(一)创新思维更新德育教育理念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正在全面落实德育为首和科学的育人观,在高校德育创新工作中我们必须尊重个性差异,关注学生做到全覆盖,做到用“爱心启迪、耐心帮助、诚心鼓舞”每名学生,为高校的德育创新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例如:在综合评价机制中,列入了德、智、体各方面的综合表现。实施后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均被调动起来,一个“比学习、讲团结、赶先进、互帮助,”的良好局面呈现出来。只有这样,我们的德育创新才能更有希望。

(二)拓展高校德育工作的新领域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诸如校企合作、多校区办学、自主择业、后勤社会化等问题日益突出,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开拓创新以顺应新形势的变化。

一是,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及时调整德育教育模式,积极推进德育教育进网络,抢占德育新阵地,对学生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道德观念等进行积极主动的引导。

二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正在不断深入,公寓的氛围对学生的成长应高度重视,探索德育教育进公寓,增强德育的针对性、主动性、时效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势在必行。

三是,当前学生社团也在蓬勃发展,形式也多种多样。已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学生社团也是德育教育的又一重要渠道。

(三)加大创新力度完善运行机制

高校德育活动应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相适应,其基本规律是德育要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高校德育工作应确立其主导地位实现德育和智育过程的有机统一。

一是,要做好高校德育工作的根本组织保证,完善组织机构和领导体制,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

二是,高校所属各部门要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形成长效机制。思想政治工作要覆盖到管理、教学、科研和服务等各项工作中,覆盖到入学教育、就业指导等各环节中。

三是,德育经费在德育目标进程中具有重要的保证作用。能否把对学生进行的政治理论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和养成教育与校园环境建设很好的结合起来,德育教育经费保证显得尤为重要。

(四)加强高校德育队伍建设

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关键,是加强高校德育队伍的建设,这是高校德育工作最重要的基础性建设。

当前,高校领导对高校德育队伍建设存在思想认识上的、投入上和措施上的不到位。例如在高校很多进行德育工作的辅导员,很多没有系统学过理论。辅导员队伍也不够稳定,队伍结构不合理,人员的选留相对困难等问题。这就非常需要加强高校德育队伍建设。通过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加强辅导员队伍和专职学生工作干部的建设,来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岗位的吸引力。

总之,高校德育工作是有灵魂的、共鸣的、生活的、通情的、整合的创新德育,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系统工作,是一门艺术。德育的创新不能缘木求鱼,德育工作者必须真正具有全局意识和历史责任感,在国内外理论继承与发展的的基础上与现实结合,在德育实践中增强思维的灵活性,追求独特性和多样性,敏锐地发现问题,做到思路开阔,善于变通。只有在理念更新的基础上,创新新方法,才能真正的搞好新时期的德育创新工作。

参考文献:

[1]刘红.高校德育工作应把讲政治放在首位[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9(4):35-39.

篇8

思想认识的提高是促使一切变革发生的前提.我国高校教育政策的制定与高校教育的实践中,不仅要制定合理的政策保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办学模式的存在,还要制定积极的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办学,而且要监督政策的实施。在办学目标定位上要做到五个并重,即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并重;全日制教育与非全日制教育并重;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并重;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并重;高层次教育与低层次教育并重,以保证各种办学模式共同协调发展。

2调整高校教育的结构

当今高等教育在向大众化发展的进程中,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与高校自身的定位,不断调整高校的结构,以促进高校教育多样化。

2.1完善合理的层次结构一方面,促进研究型教育模式协调发展。政府应继续重视研究生教育,适度加大对研究型大学的投入,以促进研究型大学的适度发展;在保证研究生培养的数量增加的同时,要特别注重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要通过全面质量管理对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控;另一方面,突出教学型办学特色。我国在高校教育多样化发展的过程中,应着重发展“投资较少,见效较快”的专科层次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社会所需的各类专业人才。

2.2完善合理的科类结构

2.2.1单科性专门学院和多科性大学健康发展单科性专门学院和多科性大学是培养专门人才的必然要求,是高校教育多样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一环。面对高校合并大潮,政府和高校办学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不顾自身条件盲目重组、合并、升格,要抓住机遇健康发展;国家在政策上要保证一定数量的单科性专门学院和多科性大学的存在。单科性专门学院和多科性大学要进行适度的规模扩张,克服其科类单一的不足,办出该科类的特色,保证单科性专门学院和多科性大学的健康发展。

2.2.2综合性大学的协调发展综合化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发展的理智抉择。为实现综合性大学的协调发展,国家在保证综合性大学的适度规模的基础上,对不同层次的综合性大学要有合理的规划:一是国家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将教育经费重点投人到一些一流综合性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尽快发展一批面向世界学术前沿,具有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实力的,能够向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水平提出挑战的综合性大学。二是在综合性大学的体系中还需有自己在重点学科、特色专业等方面的合理而明确的定位,以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办出自己的特色。

2.3完善合理的形式结构完善合理的形式结构是高校教育发展的基本保证。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明确界定全日制高校与成人高校各自不同的职能:全日制普通高校侧重于应届高中毕业生的培养,以全日制的学历为主;成人高校侧重干岗位培训,以业余学习与非学历教育为主。二者应合理分丁,共同促进我国高校办学模式多样化发展

3改革当前的教育体制

改革我国当前教育体制,为教育发展提供保障,为高校教育服务。

篇9

【论文摘要】创业教育目前做为高等教育的新理念,正在被高教工作者们不断的研究。本文仅从高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开展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和现状, 并尝试提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路。

21世纪知识经济初现端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迎来了崭新的创业时代。与此同时,创业教育也成为了高等教育的新理念,开辟了高等教育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新的教育质量观。

目前,高职学生在校期间,是没有时间接受专门的创业教育的,对创业知识缺乏全面的了解。而且相对于本科学生而言,高职学生的创业自信心不足,惧怕创业,缺乏创业精神。因此,高职院校更应该加强创业教育,培养高职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积累创业知识,提高创业能力。

创业教育的培养其实是对学生创业意识的一个培养过程。创业意识的培养不仅仅限于自我创业意识的培养,更要培养创业的社会意识,所以在教育过程中,要使学生学会将自己的需要、兴趣、理想同社会的需要结合在一起,要把创业意识教育与人生价值观教育、健康的心理品质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教学是实施教育的主要渠道,要有效地推进高职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离不开教学这一主渠道。我院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专业特点,为引导学生创业,做了一些积极探索,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独立能力和社会能力。其中,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独立能力包括独立生存、独立学习、独立思维判断的能力;社会能力包括社会交往、公关、组织、管理和竞争能力。学生具备了上述三种能力,才能敏锐地捕捉机会,果断地进行实践,才能有效地施展才干或进行创业。

具体来讲,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运作:

1将创业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我们在设置和执行教学体系时,从培养目标、人才素质结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践性教学活动等方面进行一体化的操作,使创业素质同步养成,将创业教育内容渗透至每一门教学科目中,使学生具备创业的基本能力,从而实现创业教育目标。以培养出既能就业又能创业,既有专业特长,又有经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采用项目化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展开教学活动。先由教师对项目进行分解,并作适当的示范,然后让学生分组围绕各自的工程项目进行讨论协作学习,最后以项目的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在项目教学法中,教学任务很明确,与企业生产过程或商业经营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得到提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较早地接触了工作中的问题。例如在Photoshop、3Dsmax、premiere等课程的学习中,我们与一些校企合作单位联系,找一些企业现实的项目,交给学生完成。这样,学生在设计项目的过程中就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极大地增强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体验了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了分析问题、团结协作、综合概括、动手操作、挫折承受和应变各方面能力,以及适应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

2教师科研与创业社团模式结合,增强学生创业能力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教研室成立了“Photoshop社团”、“ 3Dsmax社团”、“Flash社团”、“网页制作社团”4个创业社团,各社团都有老师和学生做负责人,以理论授课与案例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应用型研究,如企业应用软件开发、动漫设计、影视、游戏等,旨在促进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实用能力、测试能力以及职业沟通能力。我们将教师的科研成果有机地融入到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创业能力。实践证明,在社团中开展教学,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以后,再以实际项目需求为基础,引导学生学习实用的专业知识,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开展创业指导,使学生了解创业的途径,鼓励学生开展创业尝试

由于学生对市场经济的实践比较陌生,让学生了解创业常识,学校应该有计划地举办各类创业知识讲座,开展创业指导,如聘请IT行业中不同的企业来校,介绍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领域先进的技术,和目前流行的多媒体软硬件使用,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创业的途径。学校每年都开展创业设计比赛,让学生自己开发创业项目,并进行评比,对于好的创业设计,我们也会想办法与企业联系,帮助完成初步设想,激发了学生的创业热情。

因此,创业教育是时代的要求,高职院校要成为创业者成长的摇篮,我们就应该顺应时展的要求,将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将其融入到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教育和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本领,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凭着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凭着组织才能和协作精神,开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证实自我生存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创业教育模式及案例分析 《西南交通大学》 李苏燕 2009年

[2]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创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探讨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周晓莺等 2009年6月

[3] 广东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院系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 《科技信息》 易广 2008年第7期

[4] 试谈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管理 职业 2009.11

篇10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制度改革;互动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8-0221-02

当今社会“创新与创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与振兴的根本动力。党的十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部署,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颁布,为我国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深入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既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一项核心内容,同时也是关乎国计民生的一次战略性工程,是一个意义巨大的系统工程。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教育模式等都与中央关于深化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欠完善,没有真正建立起一个较为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的面不够广,无论是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培训,还是创新创业项目的申报,都只有少数学生参与,惠及的面不够广;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相对落后,固守陈规,不愿否定传统模式;没有建立起高校、政府和社会互动协作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机制。根据我国高等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本文试图通过一系列深入具体的研究,探索出一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新途径,以期为我国高校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参考,进而促进高校改革的深入。

一、彻底更新观念,树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观

观念更新首先是更新领导和教师的观念。我国高等教育几十年来一直注重学生学习的“精”与“深”,而忽视学习的“广”与“博”;注重补短板,忽视学生个人天赋和兴趣的发展,不但不能激发学生个人潜能,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压制了学生潜能的发挥;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只能被动学、被动记、被动考,把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考核标准,致使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缺乏怀疑权威和挑战权威的勇气,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这种教育观念与中央提出的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是对立的,所以陈旧观念的废除是当务之急,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突破点。高校教师和领导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育是为学生个性发展服务的新理念,把教学的重点放到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上,采用“启发式”和“问题式”的教学模式。高校要明确,教育要培养的是具备探索未知世界的“学生”,而不是培养周旋于已知世界的“考生”。教育重点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志向、创新创业热情和能力的未来人才。当然多少年形成的观念、教学方法、教育模式要教学全面更新必然会给领导和教师带来很强的“痛感”,但不破不立,不剔除陈腐的顽疾就不会有新生。所以必须通过制度等形式强力推进观念的更新,才能焕发我国高等教育的新活力。其次要求形式也要更新。学生从小接受的就是灌输式教育,通过“学―练―记―考”这样的过程对知识静态接受,被动接受,导致学多悟少。高度追求“认同”而非“求异”,这与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相悖的。更新就是要引导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倡导个性发展,挖掘学生的特长和潜能,鼓励学生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和观点,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与研究,奖励在科研上有突破的学生,使学生彻底摆脱十余年养成的被动学习的习惯,以全新的方式度过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

二、教育制度和体制的深度革命

几十年没有根本变革的教育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中国教育的发展,不对陈旧教育制度进行彻底的革新,那么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就会成为“纸上谈兵”。旧的体制和制度条条框框太多,使高校丧失了自己的特色,全国高校全是一个模板来加工人才。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大力放权,只对高校教学宏观指导、把握办学方向,给高校充分的自,包括专业的设置、招生的数量、培养的方向等都应该由高校自己决定,由高考的学生选择,由市场来决定命运。这样各高校才能不随波逐流,坚守自己的办学理念和特色,才能通过自己的特色、专业实力、学生的能力来赢得社会的认可,而不是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考核证明自身的实力。所以中国高等教育必须从教育体制上痛改前非,教育主管部门只需要进行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把控即可,其他工作都是为各高校提供相应的服务,取消各种名目的评估和考核,为高校的自主发展清除绊脚石。另外教育制度亦不宜太多,条条框框太多势必成为高校自主发展的障碍,无法体现自己的特色。所以应制定一些指导性的制度和政策,给高校自身留出巨大的空间,以促进高校的自我创新、自我发展,使高校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办出具有自己特色和人才培养特点的大学。

三、高校自身也应该打破陈旧的条条框框,以全新的理念办学

要给教师相对较大的自由度,可以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大量采用启发教学、问题式教学、实践式教学等教学形式。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考核,将学习状态、科研成绩或成果作为考核的重点,降低期末考试成绩在学生考核中的作用。学校应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学生科研创新,成果突出者可以免修相关专业课程或奖励学分等。对大学生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实验资金、用品、资料等相关服务,为学生创新实验提供基础保障。学校应广泛建立学生实习基地,根据学生需要派送学生到生产企业实习或从事科技创新研究,实习课替代校内的课程的学习,在企业实习的成绩替代校内考试的成绩。学生科研成绩突出者,学校应给予奖励或直接保送读研究生。考试形式应多样化,即使同一科目对不同学生也可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即通过答辩、答卷、论文等不同形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而不是将死板的期末考试作为唯一考核学生学习的手段。应注重教学过程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淡化通过死记硬背换来的考试高成绩。宗旨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围绕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这个核心展开。

四、创新创业教育互动机制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