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专业的理解范文

时间:2023-10-31 18:07: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汽车专业的理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汽车专业的理解

篇1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汽车商务专业 销售细节管理

汽车商务专业是为培养跨越营销管理和汽车技术两大领域的汽车营销复合型人才,引入汽车营销企业的现实做法,业务流程、业务规范等都来自企业,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位置上。

众多的企业规范各有不同,2003年全国汽车保有量为1219万辆,突破千万辆用了近20年,而突破2000万辆仅仅用了3年时间;至2009年我国汽车的产销已经跃居世界第一。这是一组快速膨胀的数字。随着汽车销售行业的竞争加剧,让顾客对销售店和销售顾问产生信赖是成功销售的开始。因此,汽车商务专业的学生除了掌握汽车原理和商品知识外,熟悉汽车的基本构造和结构,既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有洞察顾客的能力,从小事、从细节做起。

销售细节管理的引导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对销售的流程进行细化,由学生进行主动实际模拟,共同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法。这样,让学生在不断的模拟中寻找更适合的解决方法,同时也增强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应对能力,而在细节方面的管理意识是工作能力的一个有力体现。

一、销售细节管理在销售训练流程中的建立

汽车销售工作的内容非常广泛。要在汽车销售训练的过程中让学生注意细节,并寻求方法,首先要让学生熟悉销售工作的各个大的流程。销售细节管理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到的客户关系学、营销心理学知识和其他专业知识在进行销售训练的过程中,对工作主动,对客户察言观色,给顾客以无微不至的关怀感受,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销售细节管理涉及的方面非常详尽,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让学生尽量投入到实际工作的想象中,在反复演练和探讨中深化细节,寻求更多的解决方法。对每一个过程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要做细节分析,让学生明白,如果不做任何一个步骤,事情就会朝另外一个方向发展,给工作带来更多的阻力;如果一个小的细节没有做好,就可能会让前期的所有工作付诸东流。销售所面对的客户和所要做的客户关系管理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细节的管理。

二、销售细节管理在教学中的导入

企业对营销人员的过程细节管理,最基本的要求是控制“每个营销人员每天的每件事”。对营销人员控制称为“三E管理”,即管理到每个营销人员(Everyone)每一天(Everyday)的每一件事(Everything)。

因此汽车销售细节管理在教学的过程中,可采用如下步骤,通过模拟设定可能的任何场景。

(一)场景设置。

首先对学生做了一个小小的调查:将来想在销售工作中担任将销售工作的内容和岗位,根据学生的选择进行分组,每六人为一组从事同一工作,如销售顾问组、保险组、服务顾问组、客户服务组等。使学生明白,每个岗位的工作内容是什么,岗位职责是什么。

将销售的流程整理为步骤:准备接待客户需求分析产品介绍(新车介绍)试乘试驾洽谈成交交车销售后跟踪(电话回访)。以这八个步骤为基础,将每一步进行细节讨论,以讨论细节进行场景的设置。重新梳理了每一个真实瞬间的服务运作流程,旨在为学生以后的实际工作中提供较为完善的参考和指导。同时鼓励学生在模拟的过程基础上不断地创新、优化。

(二)分组演练、分析。

1.首先让学生按组对一个步骤进行细化分析,发挥小组的团队作用,集思广益,把能想到的细节全部写下来,并讨论出他们认为正确的方案和做法。

2.选派人员进行演练,同组其他组员可以进行指导。

3.每一组演练完后,由其他组的学生进行讲评,指出演练组的好的方面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对自己组的方案进行修改。

4.继续新一轮的演练,需要说明的是:在前一组已经想到的细节问题已经解决,这一组的演练就不能漏掉前面组所讲到的或演示过的任何一个细节,增加后表演组的演示难度。

5.重复第三、四步骤。经过几组演练讲解后,一个步骤的细节会考虑得非常完善,由老师带领组长记录后进行整理,并总结归纳,以笔记的形式复制下发,这样可避免学生听过后就忘记,同时也可提高学生掌握学习内容的能力。

(三)重点讲解引导。

在职业教育中,缩短职中学生与企业要求的差距是我们教学的重点,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状况,在学习方面应该更多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理解完善的细节,以及对细节的注意会使他们的工作朝一个好的方面发展。

对细节的考虑也是站在顾客立场考虑问题,具有创新精神、坚韧的毅力、较强的亲和力,能与不同类型的人往。在教学中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如何做,应该看到那些需要注意的小事项。不论是个人仪表、语言语速、肢体动作,更详细到每一个细节应该说那句话,用什么样的态度和语气神情,等等。这些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引导。

(四)细节深化、归纳。

经过几轮的演练后,学生对销售流程的某特定步骤的细节考虑就有了一个深化的了解,想到细节问题而解决不是很完美的也有其他组的同学指正,在不断的过程管理PDCA循环中,将细节完全深化并寻求出最佳答案,组长将每一组的细节进行记录。

三、销售训练教学案例设计

销售训练是汽车商务专业中最重要的一门课程,也是最能了解和体现学生实际工作学习能力的课程,课堂任务的安排是建立在对销售流程的熟悉和客户关系管理的基础上的,这些课程是汽车销售训练的基础。下面案例选择是汽车销售流程中的“试乘试驾”过程的细节教学导入。销售流程中进行产品(汽车)介绍后,要求销售人员主动邀约顾客进行试乘试驾,要学生将这一步骤的流程进行细化,并进行分组演练。

教学案例:试乘试驾流程分析

试乘试驾目的讨论分析:通过顾客的动态体验,强化顾客对商品的信心,激发购买欲望;收集更多的顾客信息,为促进销售做准备。

1.细节分析:

2对每一个场景进行如此细分后,对细节进行分析,按第一步骤进行更细致的分析讨论。

四、实施销售细节管理教学引导的体会

销售细节管理实施也是一个过程管理的体现,首先,对学生的要求,不是最后的结果,而是在朝结果进行中所要经过的步骤。

细节教学过程对老师和学生的要求较高,教师的引导作用更重要,同时对学生行为习惯的纠正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从长远来看,将细节教学在汽车商务中的导入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上的销售工作,提高学习兴趣和参与能力,提高就业信心。

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年龄不是很大,考虑问题不是很成熟,在细节管理的导入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及就业后的价值观引导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要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总结分析能力、计划执行能力和自我管理及团队能力作为引导的重点。

五、结语

顾客的期望永远是随着行业服务水平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提升的,汽车商务专业的销售教学水平也必须不断提高,根据现有4S销售主流模式,将中国汽车市场上各大品牌的销售业务标准和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用销售细节管理的方法引导学生成为专业的、优秀的销售人员。

参考文献:

[1]张大成.销售人员管理[EB/OL].,20120706/20120727.

[2]罗静.汽车销售技法.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8.

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 汽车专业 教学改革 对策

现如今,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汽车行业上也有了较快的发展,汽车在产量方面上不断的取得优势的地位。这样一来,就使得现今在汽车方面的人才上有所缺失,不能够有效的满足汽车专业的发展需求,因此,要增加汽车方面的专业人才。要想实现这一点,就需要高职院校对汽车专业的人才进行有效的培养,同时也就与教学模式有所联系。要想实现人才的有效培养,就应该在高职院校的教学方面上进行有效的改革,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出汽车专业上的高素质的人才。

一、我国的高职院校在汽车专业的教学方面的具体现状

最近几年来,我国在汽车的工业上不断取得进步,进入了高速的发展阶段。在汽车工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于汽车在节能以及安全方面上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人们的期待原因,现今的汽车已经进行了有效的改进,在制造工艺以及结构设计方面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在这些变化的基础之上,我国传统的汽车专业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为了能够有效的适应汽车工业的发展,我国现今的一些高职院校应该学会制定相关的措施来对人才进行培养,从而有效的推动我国的汽车行业的发展。[1]

二、我国的高职院校在汽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有关于汽车方面的教学教材比较落后

对于现如今的一些汽车方面的高职院校来说,其使用的教材比较陈旧,不能很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这些汽车专业的教材在其具体教学内容上还是较为详细以及完整的,在一些理论方面的教学内容也具备较强的说服力。但是,这些教材却缺乏对知识点的更新,随着时代的进步,汽车在其主要构造方面上也存在很大的改进,因此,有关的知识点也会有所变化,这样就使得一些教学内容不能够很好的适应现代汽车工业的发展。

2.在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学设备较为落后

在进行汽车这一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进行实践,这样才能很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因为只有将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在一起,才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对汽车方面上的一些工业原理以及汽车在装卸方面的要领进行理解,从而能够更加有效的促进学生对汽车的整体构造进行熟悉以及掌握,提升学生的具体操作能力以及加强学生的实践意识。但是,在现今的汽车专业课堂上,教学设备都比较落后,学生根本不能够了解最新型的汽车设备,只能以一些传统的汽车装备以及配件等作为参考,从而不能够跟随时代的发展进行有效的学习。[2]

三、针对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教学出现的问题的主要解决策略

1.对原有的教学系统进行有效的创新

要想实现汽车方面的教学水平的提高,就要创建一个较为新型的教学系统。这种教学系统的建立主要是以国家的职业教育的规划教材作为主要的基础,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应用国家所规定的专业化的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重点。同时,还应该根据汽车专业教材的主要考试大纲,从而适当的增加一些有关于汽车的主要技术的一些课程,对一些汽车方面的新型的技术进行具体的介绍以及讲解,对于那些比较落后的技术等进行选择性的讲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所学的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加深学生的理解。

2.加强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的实践基地建设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些技术方面的综合人才。对于汽车专业来说,不断的进行实践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只有通过实践教学,才能够让学生对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在实际中得到应用。因此,要对汽车专业的实践基地进行有效的建设,让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拥有理想的实践场所,从而进行高效率的学习,将自己在课堂中所学习的知识与实际相互结合,这样才能有效的培养汽车专业的技术人才。[3]

四、总结:

以上就是对现今的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教学模式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出现今的高校在汽车专业的教学方面上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其中在教学主要设备上以及教学模式上都较为传统,不能很好的适应时展的需要,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也缺乏创新,不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要想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就应该加强学校在教学系统方面上的创新,对于学生的实践基地进行有效的建设,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学习汽车专业知识后进行有效的实践,提升自己的能力以及水平。

参考文献:

[1] 陆忠东. 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 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2:136-138.

[2] 邢福荣. 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08:156+158.

[3] 沈盛军.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4,08:254.

篇3

关键词:汽车专业;资源整合;参与性教学;自学能力

中职汽车专业是结合了汽车、机械、电子及计算机等多门学科为一体的专业,理论性强,专业知识深。在实践较少的情况下,学生对抽象的理论总是一知半解,根本达不到轻松学习的地步,许多学生找不到合适的方法,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成绩平平,不少学生对汽车专业逐渐失去了信心。

中职学生的毕业去向主要有两个,一是参加职业学校对口升学考试,进入高等学校深造,二是直接就业。前者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后者缺乏理论也是行不通的,因为汽车作为高科技产物,技术发展速度很快,绝不可能只靠三年的学校学习而一劳永逸。作为既向社会输送具有一定技能的劳动者又向高校输送生源的职业学校,不仅要加强学生技能的培养,同时也要使他们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在十多年的汽车知识学习和教学中,笔者反复思考,不断总结,认为汽车专业的理论教学应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课程资源整合,优化课堂教学

充分利用课程资源,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主要途径。在目前课程资源普遍紧张的情况下,教师作为教学资源的主人,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广开思路,发掘校内外的更具针对性和适应性的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上,仅谈以下两点心得。

照片导入,激发兴趣汽车专业的教学内容普遍都遵循“结构-原理-检测”的顺序进行。上课之初,教师要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中来,需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愿望,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心态。对于内容较复杂且单调的汽车专业理论课,应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规律,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新课内容上。例如,笔者通过数码相机拍下实物后投影,轻松地使学生对其安装位置、形状、结构、甚至功能都有较深刻的印象,同时解决了实物体积小、数量有限的不足。感性的实物会一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的注意、记忆、思维都活跃起来,达到智力发挥的最佳状态。这样讲授的新课,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直观演示,突破难点在教学中,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演示,能有效地突破难点。汽车理论教学的重点、难点都集中在汽车各部分的原理上,有时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鼾声如雷。笔者认为其原因是:首先,学生对教师单一的教学方式和简单的讲授感觉沉闷。其次,汽车专业的理论一般都比较单调、枯燥,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非常不利于课堂教学。如果能够采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演示,效果将完全不同。如笔者在讲授《电控发动机》中“步进电机”一节时,步进电机的原理采用VCD录像教学,形象直观的动画,使学生感觉到轻松;在讲授如何检查步进电机的好坏时,笔者采用直观演示的方法,教师实验使步进电机的阀芯伸出,学生实验使步进电机的阀芯缩回,不仅证实了讲授内容的正确性,而且使课堂气氛变得很活跃,学生学习兴趣高涨,教学难点也很容易地突破了。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如果单纯依靠“结构-原理-检测”的顺序介绍,是不会有很好的教学效果的,因为单调、枯燥的讲解很容易使学生学习疲劳。许多实践知识在教材中是没有的,理论介绍和实际操作有很大的差距,这就要求教师除了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外,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知识,理论结合实践才有可能把课讲得生动有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的讲授必须结合实践例如,汽车维修中,怠速不良是一个典型且常见的故障,其检修的教学难度较大,学生不易理解,经过教师讲解后,通常大部分同学仍很难掌握,教学效果较差。而笔者先介绍实践中怠速不良的处理过程,分析哪些故障原因是最常见的,最后用理论知识来解释实践操作的过程。这样,在实践的同时又使学生的理论学习得到巩固,教学效果截然不同。

课堂教学需要实践活动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这种教学称为参与性教学。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只有全身心投入教学活动中,才能使学生被动的学习逐渐转变为自觉的学习。这样,学生才能得到知识和智能的全面发展以及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汽车专业的理论教学中,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势更为明显,如在电控发动机的故障检测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在发动机试验台上演示每一个传感器出现故障时的处理方法,学生在试验中争先恐后,激情高涨,表现欲和成功感得到充分满足,每一个学生注意力都集中在试验上,在形象、具体的试验引导下,学生对故障的原因和排除办法都能很好地掌握。有效地避免了教学陷入空洞乏味,改变了教师唱“独角戏”、搞“满堂灌”的状况。

实践是课堂理论内容的延伸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材结构单一和内容落后于实践的缺陷也很突出。如维修曲轴是汽车维修的一个重要内容,教材只是介绍了如何进行磨修,却没有提到在磨修曲轴后还需要对曲轴进行打磨处理,而这一环节却是必不可少的,有许多汽修企业因此而造成大的事故。当与学生谈到这些事情时,学生表现得异常认真,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课堂上。由此看来,如果把理论内容延伸到实践中,对提高教学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出发,优化课堂教学

“教是为了不教”,叶圣陶先生这句话说穿了教的最终目的: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教师要通过学习方法的引导,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的结果如果是学生能自主地去学,而且会学,这种教就是成功的。

汽车技术的日新月异,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很强的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只有拥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的学生,才能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汽车专业语言的掌握程度,只有掌握这种专业语言,才能在汽车技术领域的学习中游刃有余。基于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主要应通过读书指导法来实现。以下是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学的一些心得:

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1)目录法。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弄明白整本教材的结构,然后让学生了解各章节的结构,最后把各章节分成若干个小知识点,并逐个突破。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这样,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将知识点逐个交给学生,由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自主学习。(2)分类法。即化整为零的方法。如汽车发动机过热有水泵故障、节温器故障等13个原因,学生无法对这些内容逐个理解,这时笔者在教学中采用分类讲解的方法,将故障原因进行如下分类:冷却系统的原因,如水泵故障等;非冷却系统的原因,如点火时间太晚等;其他的外界原因,如环境温度过高等。在此基础上,学生再寻求具体的故障原因就容易多了。

注意学习目标明确在读书指导的过程中,必须给学生明确的自学目标,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否则自学就会流于形式。如汽车维修部分,有很多的数据,一种车型就有一套数据,学生无法分清哪些数据是必须记住的,哪些数据只需要了解,如果不给出明确的目标,学生就会茫然不知所措。又如活塞环的选配,要求检查活塞环的端隙、侧隙和背隙及漏光度,不同的车型间隙的要求不同,然而实际操作过程中,在其他技术要求合格的情况下,由于活塞环的加工精度较高,活塞环的侧隙和背隙及活塞环的漏光度都能满足要求,仅需对活塞环端隙进行检查,教学中就应让学生明确这个目标。

注意自学内容难度适宜初学汽车专业课的学生,没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对汽车的专业语言也不熟悉,因此,学生自学也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并及时从学生中获得反馈信息,调整他们的自学内容,同时给予适当的指导。

将汽车专业知识通俗化

汽车专业知识的通俗化是对汽车专业知识的简化、浓缩、理解的过程。这个过程在让学生更快了解汽车专业语言的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

专业知识通俗化是一个专业教师的基本功,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有重要作用。教师要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分清主次,突出重点,用最精炼的语言、准确生动的动作把学科知识中最基本的内容凸显出来。如电控步进电机的控制原理是:控制器(ECU)根据节气门全关信号、车速信号判断发动机处于怠速;根据水温、空调、动力转向、自动变速器确定目标转速;并比较实际转速与目标转速,根据其差值,驱动步进电机,改变旁通空气道的流通面积达到调整怠速的目的。学生要想理解这一原理是相当困难的,这时笔者将原理的内容简化成“谁来控制?控制谁?依据是什么?怎样控制?”这样四个小问题,学生根据提示很快就找到答案,然后笔者再用比较通俗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学生就较容易地理解和掌握了。

另外,汽车专业知识的通俗化对学生来说也非常重要,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专业知识,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不少学生的作业抄袭课本,他们对教学内容根本没有理解,为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我要求学生在作业和考试中都按照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种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方法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解除了学生对原理的恐惧心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大大增强。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闫承利.素质教育课堂优化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篇4

【关键词】岗位职业能力;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体系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 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编号:GXGZJG2016A058),《依托区域行业发展的应用型本科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编号:2013JA04)。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是为汽车行业提供技术服务的专业,在汽车制造和售后过程中需要大量掌握汽车检测和维修技术的人才,因此该专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调研和分析过程中,该专业具有高入学率和高就业率的特点[1]。为了更好地培养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需要对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实施创新,以适应与促进汽车行业发展。

一、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岗位职业能力需求

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是课程开发的前期主要工作之一。专业教师在对社会需求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分解,即岗位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或者服务,然后确定岗位职业能力,包括岗位需求、能力需求和素质需求[2]。

(一)岗位需求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学生能适应的岗位包括汽车生产、汽车装配、汽车检测以及汽车服务等,以及汽车行业后市场中的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销售、汽车美容、汽车信贷等,主要的岗位工种有汽车维修工、汽车油漆工、汽车美容师、汽车钣金维修工、汽车理赔师等,专业的发展岗位有车间主管、技术总监等。

(二)能力需求

该专业人才要适应岗位能力要求,需具备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以及通用能力。三者相辅相成,专业基础能力是基础,核心能力是关键也是保障,是通用能力发展的关键,包括汽车发动机技术、汽车地盘、汽车构造、汽车原理以及汽车电气结构故障诊断、检测、维修等专业知识,能理解检测设备原理,掌握检测设备的使用,能够对汽车性能进行检测和故障诊断与排除,同时具备从事汽车相关行业需要的生产、维修、管理、服务的能力。

(三)素质需求

该专业培养出来的人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综合素质,包括敬业精神、职业道德、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独立工作能力、英语阅读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汽车行业售前、售中、售后的要求。

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在岗位职业能力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应当充分考虑岗位需求、能力需求、素|需求来实施课程体系的创新(如图1)。

二、构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课程目标

首先,以人才市场为导向,社会需求为根据,由专业负责人和专业任课教师,征询企业建议来确定以岗位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教学和培养目标,对人才的岗位进行定位。

其次,符合教育规范,注重素质教育,提升综合素质,通过调研企业行业对该专业的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充分分析总结,制定职业能力培养标准体系和目标,并对其进行创新性规划。

三、组织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课程内容

以岗位汽车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对任课教师要求更高。如何将教学任务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有效联系起来,是课程开发的关键环节。例如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教学法以及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设计单元课程。

在教学目标构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分析,从单项素质和能力逐一分析、分解,以形成素质、技能和知识模块。依据模块的性质、内容以及功能和互相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基础知识的培养和应用能力的提升为原则,组织课程内容、教学以及实习,优化互相间的衔接,合理配置教学任务,整体考虑,优化排序,结合课程教学和实训教学,优化课程教学体系,凸显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

模块化课程结构,形成素质、理论与实践教学互相融合的教学内容,可分为公共课、岗位职业能力基础课、岗位职业能力核心课以及岗位职业能力拓展课。为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达到专业能力的“专”,在专业下细化学习领域,学生可根据兴趣或就业方向重点学习。将《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控技术》《汽车维修技术及设备》《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汽车装饰与美容》等培养岗位职业核心能力的专业课程细分整合为四大学习领域:《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技术》《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技术》《汽车美容》,以突出专业特色,提升专业竞争力[3]。

四、设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也是能否达到教学目的的关键。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教学,设计教学情境,突出能力培养。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可以让抽象化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以及生动化,同时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效率。

其次,认真贯彻“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整合的四大学习领域的实施过程中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时间比例,让学生学习后会动手,理解原理。实施方法如下:细分教学责任人制,让每个教学模块项目化,每个项目的目标都是“懂(原理)会(操作)”。在项目计划之初,根据项目特点,融合理论与实践,合理安排时间和顺序,与两者之间的衔接,能够让学生自主动脑动手,学会后知识和技能都能得到提升。

再者,积极和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机制。通过企业顶岗实习,学生能够了解社会需求,熟悉企业的工作流程,不仅能够激发学习兴趣,还能为之后的工作选择提供很好的参考,为以后工作打下基础。同时还可以和企业建立相应的实践基地,有机地结合理论与实践,在实践中应用理论,在理论中体现实践。

五、建立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评价体系

为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评价体系应多元化,从单一课程试卷考试中脱离出来,把实践能力纳入考核方式,同时建立学校与企业双重评价体系。即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由学校教师负责评价(理论与实践能力),在校外实习期间由企业导师负责评价(以综合素质为主)。

在学历教育中,融入“双证书”制度。 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学生毕业的学分制,毕业离校前取得由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汽车维修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如汽车维修工证、二手车评估师等可以抵扣相应学分。同时制定毕业生在工作后的跟踪调查制度,对毕业生实行跟踪调查,评价学校办学效果,听取毕业生意见,加强重点课程和技能的培养。制定企业随访制度,定期开展企业随访,了解企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情况,以指导学校人才培养改革。

总之,实施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的评价体系,应当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实现考核方式多样化,摒弃单一的由一份试卷或者一次实践操作考试定成绩的传统考核方法,建立理论考试、技能考核以及企业考核的多元化评价体系,以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六、结语

本文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出发点,从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岗位能力需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五个方面对其课程体系的创新与实施进行了分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要适应汽车产业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必须在实践过程中坚持教学课程体系改革,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岗位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培养出能适应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孙锂婷.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实施创新研究[J]. 科技展望, 2015, 25(29).

篇5

关键词:汽修专业;模块一体化;工作任务

一、传统教法的不足之处与原因分析

因为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传统教学方法的课程设置在“教”与“学”两方面都存在着弊端,对培养目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中职学校的学生不具备雄厚的文化基础,很多学生觉得书本或者教师所讲述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复杂,难以掌握,容易产生严重的厌学心理。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总是靠着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对。当教学步入修理技能实习阶段时,学生虽然对技能学习很感兴趣,但是因为专业理论不足,所以对于部分操作只能是模仿,不能够触类旁通。因为理论与实习教学两个阶段的学习方法都较为单一,不具备一定的特色,所以汽修专业的学生总是缺乏学习兴趣。三门专业技术理论课的教学安排时间形成的跨度较为明显,学生对汽车上的零部件的结构认识是断续的、分散的,学习起来的困难很大。

另外,中职汽修专业教学分成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两个方面,并且二者在教学上是自成体系、相互之间缺乏关联,各有各的学习策略。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没有很大的联系,就出现了明显的脱节现象。教学目标、内容、方式等方面出现的偏离,导致各自为战、相互推诿的情况,使得教材知识与实践之间缺乏一定的内在联系,教学内容也得不到合理统筹。加之汽修专业较为注重学科的传统教学,极其容易出现明显的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

二、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法的深入研究

首先,我国的国家职业教育规划为蓝本教材,并将汽车专业的相关课程列为发动机、底盘、电器、故障诊断与排除、汽车新技术五大模块。对于模块式一体化教学而言,各个模块依照系统机构的差异性,需要设置不同的专业课题。例如,在发动机模块中,就存在着两大机构、五大系统的课程体系,不同的课题依照国家专业技术的实用性,并参照国家实践技能鉴定规范标准再设立相应的分课题。同时,在整个教学中,还可以不断利用实物教具、多媒体等教学工具来辅助教学,让乏味的教学理论生动化与具体化,使得汽修专业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此来达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推进理论的目的。教学要保证汽修专业的理解与记忆形成一种最佳的循环,有效的促进“汽车构造”“汽车电气设备”和“汽车维护与排除”等模块内容的有机结合,达到一体化的目的。

其次,对于中职汽修专业的学生来讲,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通过实物,利用直观演示法,正确将专业书本上的零件名称、汽车部件的位置与工作原理等,真实展现在学生面前,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缩短整个知识的认知过程。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职业工作实践联系起来,设置与教学相对应的、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让学生按照汽修企业“5S”管理的规范完成相应的任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这样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死记硬背教学法,同时,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建立职业认同感,大大的提升了教学质量。

最后,模块一体化教学实践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实践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理论到实践,教师要有统一的规划与布置,这也是当前一体化教学发挥实效的关键所在。教师不仅要具备相应的教学理论知识,还应具备高级维修技能,保证操作演示的正确与规范。

三、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实践的思考

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法能够完成一系列的技能操作训练与专业理论知识训练,让二者有机结合,达到相互促进、同步发展的目的。

在汽修专业方面,理论与技能的学是容易反复交叉,内容不断更新,使学生有着很强的好奇心与新鲜感。在汽修理论指导下的技能实践,应该让学生感到自己掌握到了汽修的真技术,这样他们就会增加信心,学习动力也就有所提升。

另外,学生在专业技术理论的引导下,对汽车各部件的组成、机械零件的维修、零件组装都需要进一步依照工艺标准来进行调整,这样既提升了学生的技能实践能力,又确保了教学设备的完好性。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法还能够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让二者得到最直接的接触,教师能够更进一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情况,能够针对学生的弱点对症下药。

总之,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汽车的数量也越来越多。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汽车维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汽修专业的学生来讲,需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更加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赵志群,杨琳,辜东莲.浅论职业教育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的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8,(35).

[2]赵志群.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与学习任务设计[J].职教论坛,2008,(12)

篇6

关键词:汽车维修;一体化;构建体系;实施

一、汽修专业一体化课程

(一)汽修专业一体化课程的概述

1.汽修专业一体化课程。汽修专业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属于新型的教学模式,通过模拟现场环境,进行实操教学与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环节,以当代职业教育理论为主,坚持实用原则,向学生教授一体化的知识,即教、学、做相互结合,培养更适合用人单位的汽车维修专业型人才。

2.汽修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特点

(1)职业目标明确; 汽修专业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中教学内容与实践工作紧密结合,与学生日后实际工作岗位相关,其职业目标定位明确。

(2)实用性;一体化教学模式把教学内容与实践工作相联系,通过实操使得学生更易于掌握真正的技术,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

(3)高效性;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使得学生在整体学习过程中保持有序的状态,循序渐进,逐渐加深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转化到实际工作中,大大提升了学习的效率。

(二)构建汽修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重要性

传统的汽修专业教学模式未能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训教学相结合,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阻碍了汽修专业课程中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的相互结合与联系。另一方面,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阻碍了学生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由于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严重,导致学生未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因此,只有构建汽修专业的一体化课程体系,摆脱陈旧的教育模式,改革、创新新型的教育体系,才能培养出适应当代社会需求的人才,通过一体化课程体系,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更好的将书本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相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汽修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设定职业定向明确的汽修一体化课程体系 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属于技术应用性人才,在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因而构建汽修一体化课程体系,使得课程内容与实践相结合,紧密联系,采用实际工作流程作为课程教学模式。

1.以职业能力为基础;汽修专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通过以职业能力为基础,将学习内容按照工作性质、具体类型划分模块。注重对学生的工作实践技能的培养与锻炼,提升学生对汽修专业能力的理解与掌握,加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的结合。

2.以工作实践为起点;在学期的开学初一,应当严格按照教学体系计划安排学生开始进行一体化课程学习,通过实际汽车维修模块的实践学习,通过提高学生对于汽修专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成为自我学习的能力。

(二)模拟工作过程开发、设计汽修一体化课程体系

1.改革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内容;由汽车维修专业的骨干专家对教学大纲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根据所需要学习的内容、章节,可将汽修专业的教学模块分为以下五大模块:包括汽车维修工作的安全性;汽车维修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实操演练技术知识;图表资料与电路知识。同时,按工作任务的要求确定学习目标,把能概念、原理、特性和学会专项技能、关键技能定及程序为重点学习目标。教师演示、指导,学生制定计划并实施,利用学习信息单、任务单、技能单、作业单等,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使得学生将教师教授的知识学以致用。

2.模拟工作过程作为教学情景,构建汽修一体化课程体系;首先,在教学中,通过老师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实操演练。学生应当在课前进行预习,了解课堂任务及需重点掌握的内容,在课中亲自操作解决车辆问题,完成任务。其次,设计与工作过程相似的流程与环境作为教学情景。通过对接待问题车辆、发动机检测、问题发动机解体、部件和零件清洗、鉴定、决策修理项目、提出购件计划、零部件采购、补整、试装、总装、磨合、试车直到竣工交付用户、信息采集等项目的模拟教学,按照汽车维修企业生产程序设计安排的。

3.采用任务学习与知识讲解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方面,在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学体系中,应当让学生首先了解本单元本模块所需学习的主要内容,以及应当重点掌握的内容,通过任务布置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流程被具体的学习任务推动。任务学习的学习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使得学生学习的教材内容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中放映录摄的视频,结合教师的实践操作演示,及同步解说。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不仅使得课堂摆脱了以往的枯燥无趣,而且使得教学课程简介直观、明了,学生易于掌握知识。

另一方面,通过具体的知识讲授,使得学生更好的完成布置的学习任务,熟悉、掌握知识点与实践技能。通过采取实验、教板等方式,使得课堂更富形象化、标准化。应当选择与汽车维修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与实际工作息息相关的知识点内容进行授课,尤其要注重技能点的讲授。帮助学生区分各大技能点知识,使得学生能更好的掌握技能点知识。另一方面,由于汽修属于专注度较高的行业,应当提高学生的工作安全性意识,注意自身安全,重点指出危险性,提醒学生自觉遵守工作安全规范管理。

4.聘请汽修企业的汽修专家分析工作任务以及资深汽修专业教师作为一体化课程指导专家,建立汽修专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对一体化教学体系中的任务学习目标、任务学习内容进行分析。根据一体化课程的教学理念与汽修工作过程的指导死相,将典型的工作任务及教学内容结合到课程体系的开展中,使得一体化课程体系能更有效的指引学生成为具备实操技能的专业型的汽修人才。在确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教学任务时,应当注意确定各级工作任务的使用频率和难易程度,以便确立适用于不同层次的专业课程和学时安排。

通过系统的工作任务分析,了解汽车维修企业一线的工作任务情况,制定工作任务分析表。在职业教育专家的指导下,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参照美国ASE标准,将工作领域的工作项目和内容转化为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构建汽车维修专业全新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课程体系,形成一系列职业活动导向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校本教材等教学文件,以便建立汽修专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5.建立成绩考核评价制度与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建设健全、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设置总成绩,包括平时成绩与理论考试成绩。并在教学评价体系中设置学生平时成绩评价栏,每个学习模块单元结束时要进行成绩考核评定,包括技能基础知识方面,以及实操解决汽修问题方面的考察。对于考核优秀者给予表扬与鼓励,对于考核不合格者,应当对其进行课后培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每个模块的结束,学生应当完善自我检查栏,由教师进行考核、检查。

三、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学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通过改变传统的汽修专业课教授模式,采用新型的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进行授课。制定教学内容: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任务——学生分工合作——完成任务——教师讲授知识点与技能点——学生自检与教师考核相结合。

(一)汽修一体化教学体系的实施

首先在教学开展前检查教学设施、教学场景等相关教学设备,确保课程的顺利开展。

其次,通过将学生按二十人为一组分组,由学校专业教师与聘任专业资深教师共同执教。由专业教师讲解教学内容及上课过程的各注意事项。资深教师通过实操教学,向学生示范技能操作,由学生模仿操作、检测车辆存在问题、练习汽车维修,教师在场协助、指导,并进行总结、点评学生掌握情况及教学情况。教师通过总结课堂情况有计划的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对技能知识与操作的掌握。

最后,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应当注重对教学过程的管理以及控制,加强对教学秩序的维护,使得一体化课程体系能更好的开展。同时,通过对学生的各个知识模块进行考核和质量评估,每周定期对学生进行课程知识考核,采取教考分离的制度。及时跟踪、了解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并定期举行教师交流研讨会,保证汽修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顺利开展,取得显著成效。

(二)汽修一体化教学体系实施的三大建议

在汽修专业“一体化”课程实施中,可以通过以下三大建议来保障汽修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实施。

1.建设一体化教室 。构建一体化教室,完善一体化教学设施:含电教设备,专业教学设备,工具设备;合理设置学习环境;尤其是先进汽车检测设备如四轮定位仪、解码器、扫描仪、汽车专用示波器、发动机检测仪、尾气分析仪、动平衡仪等。

2.建设丰富的学习资源。通过建设一体化教室,建设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学目标计划表、教学进度表、教学管理设备、汽车维修资料、学生任务清单、学生成绩考核表、多媒体教学课件等资源。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革、创新教学内容,分享资源,结合当前教学资源,不断完善当前教学课件、教材等学习资源,以便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力。

3.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实践动手能力以及运用教学设备的能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例如可以聘请专家到校为教师进行培训,也可以进行教师间相互交叉培训,完善教师集体讨论的制度,保证教学活动中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孙文平.“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9).

篇7

【论文摘 要】汽车作为一个迅速发展的行业,并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中职学校在培养高技能汽车专业人才时要与时俱进,深度的优化和改革汽车专业教学。加快和完善汽车专业的教学改革的进程。 

一、引言 

在世界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和引领下,我国的汽车行业也在蓬勃发展。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但我国仍是一个汽车发展中国家。在当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机械、微电子技术、液压传动技术的高速发展,汽车行业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汽车售后市场的快速发展使汽车维修与汽车运用的技术人才成为目前最为紧缺的技能型人才之一。全新的社会经济形势对汽车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优化汽车专业的教学也就被提到职业教育的议程上。不断进行汽车专业教学的改革,并且要与社会的需求接轨,就能适应汽车行业并且为汽车行业培养出优秀高技能的人才。推动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校的汽车专业是国家示范性专业,就汽车专业课的改革与优化,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二、推进中职学校汽车专业的教学改革和优化 

1.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 

中等职业学校的对象是初中毕业生,是中考的落榜生或者是因某种原因如家庭困难或者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中职学生的整体素质偏低。他们中很大一部分人的文化基础相对比较差、学习上缺乏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对学习缺乏足够的信心。本来汽车专业的专业理论课比较抽象,尤其是汽车电控技术更加抽象,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动画和视频演示,加上教师详细而生动的讲解,出来的效果更加直观,令学生们容易接受,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同时提高了学生兴趣和对汽车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有效的地使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学生们通过观看汽车各个部分的动画和视频以及汽车仿真教学软件,提高了学生们的感性认识。使学生们对汽车的各个零部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更加容易的理解和接受,从这些方面提高了学生们对汽车专业课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利用多媒体讲课,把学生们难以理解的抽象化转变为了具体形象化,同时加深了学生们的印象,为以后的实践也打下坚实的基础。 

2.稳步完善硬件设施 

现在很大一部分中职学校汽车专业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很落后,导致硬件和软件的不协调发展,满足不了现在汽车的检测与维修。很多学校尤其缺少的汽车检测诊断设备。随着电控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目前汽车的检测维修已非传统意义的检测维修,因此需要增加先进的检测、诊断设备。与之配套的检测、诊断设备也不断更新,先进的发动机综合诊断仪、解码器、示波器等诊断设备和汽车性能检测设备在汽车维修企业得到广泛应用。学校应该增加专用的检测、诊断和维修设备以改善教学效果。目前我们学校购进了几百万的检测诊断设备,完全能够完成现在汽车的检测与维修,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也得到了很好的实践。 

3.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各个中职学校现在的汽车专业师资有一定的欠缺,汽车专业涉及的面比较广,缺少双师型教师,既需要一批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又需要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的并懂得教学规律的实训指导教师。汽车行业在迅速发展,所以无论专业教师还是实训指导教师若长期脱离生产实践,必然会面临着知识和技能落后,因此也需要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保障。各个学校也在加强教师队伍双师结构建设,充分发挥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优势,开展教师专业技能自主培训,制定轮训计划,提高教师队伍“双师”素质;积极参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主办的各类师资培训;定期选派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到汽车技术先进和职业教育发达的地区进修培训,将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应用技术带回来,引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积极参与及组织同类学校间的校际交流,互相促进教研能力。与企业深度融合,积极开展教师与企业员工联谊活动,在培训、技术支持等方面互访互助,提高教师与企业员工整体素质;各个学校可以通过这些方面提高师资力量,加快双师结构的建设。 

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根据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的相关文件精神,加强与汽车维修企业的合作,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还需与相关的企业建立深度的合作关系很快的建立起“厂中校、校中厂”办学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保证教学和安全的前提下实行“平行交换、岗位轮训” 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学校1+1+1+1+1+1(学期)的教学时段模式(即学生一个学期在校学习,一个学期到企业参加课程内实习)下,校企深度融合,努力实现生产性实训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80%以上。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离开学校就能立即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学校和企业合作建立专项班,按照企业的标准,学校实施教学和培养。这些培养模式有的在我们学校实施已取得相当的积极反响。 

5.教学和课程体系改革 

陈旧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已无法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在教学上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各个中职学校汽车专业可以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从而将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紧密地结合为一体,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够亲自动手实践,在实践中领会、验证理论知识。教学方式上采用任务驱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通过融“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手段,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通过这些让理论和实际紧密的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知识的全面发展。根据学校的设备和企业的用人标准,专业课老师编写符合自己教学的教材或者说是工作页,这样可以不选用其他的教材。同时也要和企业的技术人员交流共同开发出适合学校教学和企业用人的特色教材,这个层次需要有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关系。学校与企业共同构建基于汽车维修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并与行业企业一线专家共同开发专业课程体系,制定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共同编写工学结合的教材。 

三、结论 

中职学校的汽车专业的改革旨在培养适合汽车行业发展的高技能、高素质专业人才。在改革和优化中充分的利用多媒体技术,达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目的是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加动手的能力,以至于提高维修技能。还要和企业密切合作交流,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中职学校汽车专业教学改革还可借鉴高职院校的汽车专业教学。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中职 汽修专业 模块教学 探索

引言

中职院校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要培养生产型企业基层员工为主的,而汽修专业更是未来汽车维修市场的坚强后盾,只有注重岗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才能适应当前千变万化的汽车维修行业,而且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深入,是对传统的教学方式的补充与完善,更可以让学生们在教学当中把汽车理论知识与实践维修结合起来,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一、传统汽修专业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

在传统的汽修专业教学当中,老师总是把汽车的构造等等在课堂上给学生们的进行解剖与分析,然后再列举出N种可能出现故障的融合,让大家去进行分析和研究,从客观上讲,可以让中职学生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但在解决问题的层次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因为纯理论的知识只能停留在“说和学”的层次上,而具体到“做和修”时,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具体来讲:

1、中职学生基础知识底子差

从我国当前的升学形势来看,凡是进入到中职院校的学样,其文化课的成绩往往都不好,对于文化基础内容掌握不扎实,而且在思想意识上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片面,没有学习积极性,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总是会从教材的理论知识入手,尤其是汽修专业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让学生对汽车模型进行观察,然后去了解各种操作技能及工作原理,但因为这些中职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比较差,对于汽车的一些原理很难达到真正理解的程度,对于汽车零件之间的装配及位置关系,很难凭借想象而形成一个完整而系统的认识,也就是说,他们只能达到 “知其然”的地步,只能应对一些最平常、简单的汽修问题,对于深层的故障原因判断及处理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更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难以达到“知其所以然”的程度,不利于学生日后的发展。

2、理论与实践脱节

在传统的汽修教学当中,对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课时占据了学生汽修生涯的大部分时间,虽然有些中职院校也会安排一些顶岗实习的课程,但相对而言,这种实践机会却是太少了。而且对于同一类型的汽修知识,由于课程安排设置中的一些问题,使同系统、同各类的为课题被安排在较长的时间内才能完成,这就使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失去了连贯性,出现了断层,这在进行实践的操作时,就会出现很明显的生疏感,再加一般情况下对于实习安排的时间总是放在某个学期的最后,也就是在课程完毕之后才对进行实践,这样就会让学生的理论知识丢在脑后,而在实践中需要运用的时候,会觉得自己的专业知识不足,对一些实践性的问题难以理解,不能形成系统性的理念,理论与实践出现严重的脱节,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理论不能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中职院校汽修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更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能为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二、对中职汽修专业模块化教学的探索

在以上中职院校汽修专业传统教学模式种种弊端突显的前提下,专业模块化教学受到了学校和老师的青睐,被引入到当代中职教学当中,而且这种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也充分显示了它的重要性,成为促进教学发展,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源动力。

1、理论与实践的合理结合

大家都知道中职院校的主要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实践性操作人才,所以中职汽修理论知识的学习就是为其实践打基础的,只有把专业化的理论融入到实践应用当中,才能发挥出它的实用性,也只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使中职学生的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达到和谐的统一,比如说在经过理论的讲解之后,再让学生去实践中进行模拟,这样就可以让他们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操作当中,不仅有利于理论知识的强化记忆,更有利于学生对汽修思路的理解和掌握,能让他们在学与做中形成一套全新而统一的理念,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达到专业技能与实践操作能力的双重提升。

2、扩大老师的指导作用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在教学当中起着指导与引入的作用,而专业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则让老师的指导性地位更加的突出,因为老师在学生的实践模块中,可以与学生融为一体,并进行实时的指导与学习,对于不同素质的学习进行不同类型的问题指导与解析,而且还可以对于一些实际性的操作进行规范化,达到因材施教,满足所以学生需要的目的。

3、提高学生们的参与性

从中职学生的现状来看,他们大多数的学习成绩不好,但动手能力却极强,而专业模块化教学就是要让中职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增强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他们会在具体的实践学习中获得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出他们的长处,使学生们愿意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在这样的氛围下,教学质量必须会有很大的飞跃,学生们的综合性学习能力也会随之而增长,使他们的就业面变得更加宽广。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汽车市场飞速发展的今天,复合性专职人才的培养成为中职院校教学发展与改革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中职汽修专业模块化教学在具体的实践与学习中已经受到了广大老师的喜爱,它不仅可以提高职业教学中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更能使汽修专业的学生有多的顶岗学习和实践机会,成长为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董晓丹,袁泰清.虚拟教学软件在中职学校汽车维修实践教学[J].时代汽车,2016,(11): 31-32.

[2]周丽萍.提高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质量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15):93.

[3]石光成.中职汽修专业顶岗实习教学体系实践探索[J].中国培训,2016,(07):38-39.

[4]孙杨.中职汽修专业教学的模块化之我见[J].科技与创新,2016,(04):126.

篇9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教学;汽车维修;课程质量

引言

在如今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汽车的整体结构以及汽车的维修与保养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这对于汽车维修专业的学习与进修来说更是一个挑战,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能够将原本抽象的一些汽车内部构造以及零件的组装加以生动化,能够将复杂的内容变的更加简单。

一、多媒体教学应用在汽车维修专业中的重要作用

(一)多媒体教学方法具有更直观的表达能力。通过多媒体教学方法应用于汽车维修专业中,能够将汽车的整体构造以及发动机等一些零部件的原理更直观的表现给学生,多媒体课件可以将汽车的构造以及运作的原理通过图片的形式更直观的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够通过多视频以及图片的方式给学生展示复杂而又抽象的汽车工作全过程。

(二)多媒体教学法能够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通过采用多媒体网络的教学方法在汽车维修专业课堂上的合理运用。能够更加生动的对整个课堂的教学内容加以扩充,扩大了整个课堂的教学内容,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从而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层面,让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知识。

(三)多媒体教学法有着良好的交互作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能够实现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对话,通过多媒体以及电子计算机让学生之间产生沟通与交流对一个相对真实的话题展开研究。

(四)多媒体教学法有着很好的教学资源共享性。现阶段,汽车维修专业的多媒体课件等等一些资源变得更加丰富实现了课堂教学内容的共享性,教师可以再进行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科学有效的利用好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利用,实现了胶鞋资源的贡献,教师也可以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实现全球化的教学资源贡献,真正的做到了提高教学资源的共享性。

二、如何实现多媒体网络教学方法在汽车维修专业的应用

(一)直观展示法。我们所说的直观展示法,就是让教师能够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方式能够为学生进行各种不同的汽车零部件模拟实验的展示,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更加真实的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内容。一般来说,能够通过各种不同多媒体课件以及视频资料实现直观展示法。例如:我们在学习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这一课题时,我们就可以采用二维挂图以及三维动态导图相结合的方式展示出具体的工作原理。这样就能够最真实的展示出汽车发动机内部所有零件的工作原理,学生通过对这些视频与图片的认真观看就能够略知一二,更能够帮助课堂教学的开展,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二)现场视频引导法。现场视频引导法,就是我们我们所经常采用的让学生能够走进汽车维修与保养的现场,进行专业技能的观察,按着具体的教学目的与教学大纲来看,能够对在实际的汽车为序与保养的专业技师人员的全过程有所了解,通过这些现场维修视频的学习,学生能够最真实的感受到现场操作的具体流程,让学生能够处于一个相对真实的学习环境。这些现场教学的视频对于一些比较喜欢动手操作与实验的同学来说,是一个难的的机会。再这样的一个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能够走到汽车维护与维修的现场中去,让学生能够进行参观,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汽车仿真模拟实验法。这种方法就是利用电子计算机以及多媒体网络技术实现最真实最仿真的模拟系统,让学生能够通过对这些模拟仿真的系统增加对相对应的汽车维修与维护专业课程的学习,最终能够更好的掌握汽车工作的原理。具体的说,借助这些模拟仿真的实验系统,学生能够最真实的掌握汽车维修与维护的实际操作流程,更有利于学生在未来步入工作岗位中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能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融入到社会实践中去。

三、多媒体教学法应用于汽车维修专业的注意事项

在多媒体网络教学法应用于汽车维修专业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虽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加以合理的利用,但是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仍然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不能过分依赖于多媒体网络技术,学生更是处于整个课堂的中心,多媒体教学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方法合理有效的利用。在一些传统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所不容易理解与学习的课程,能够通过多每一技术实现教学方法的进步,从而能够对整个课堂教学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对于传统教学所容易理解的问题,我们也不能一味的追求教学方法的革新,这样就很容易造成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依赖,更容易造成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降的反作用。

结束语

综合以上内容,本文最初对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于汽车维修专业课程的学习加以探索,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优势补缺的传统教学的弊端,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实现了现代教育方法与传统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我国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元钦.多媒体网络教学在汽车维修中的应用探索[J].时代农机,2015,05:80-82.

[2]杜瑞丰.网络工具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9:52.

[3]王锁琴.多媒体技术在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成功(教育),2013,18:297.

篇10

实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最终达到学生满意就业、企业满意用人的目的。基于此,就中职汽车营销专业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五种实训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究,从而有效提升中职学校汽车营销专业的发展水平。

关键词:

中职学校;汽车营销;实训教学模式

汽车营销专业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专业理论课和实训课,培养学生应用营销学来分析和解决汽车营销的能力。本文旨在寻求适用于中职学校汽车专业的实训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销售技能。

一、中职学校汽车营销专业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重视程度不够。目前,中职学校汽车营销专业仍沿袭传统的教育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实训教学仍然从属于理论教学,体现不出中职学校的办学特色。第二,课程设置不合理。中职学校汽车营销专业课程设置中实践教学所占比重过低,课堂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训的课时结构不合理,大多数中职学校仍采用单一实训课程体系的方式来设计实训课程。第三,缺乏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以广西右江民族商业学校为例,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全校教师的66.67%。这些青年教师学历高、职称低,且大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企业一线的实践工作经验,专业功底和实践技能普遍较差,对学生专业实训指导不足。第四,缺乏专用的实训教材。目前,中职教育有关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教材缺乏,实训教材的缺乏尤为严重。且教材的编写主要是由教师执笔完成,由于教师缺乏实战经验,所编写的教材往往是理论与实训相分离。第五,缺乏合理的实训教学考核办法。实训教学的考核与传统的理论教学考核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传统的理论教学可以通过试题来进行考核,而对学生实际的操作能力进行考核时,一般只能取决于科任教师的主观判断,具有极大的随意性,考核成绩也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中职学校汽车营销专业实训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一)情景模拟实训教学模式

情景模拟实训教学是把汽车营销实践活动“搬进”课堂,让学生按照汽车销售流程对汽车销售进行模拟的实训活动。在实际操作中,先进行分组,组员分别扮演汽车营销中的销售顾问、顾客、销售经理等角色;分组后学生进行场景模拟,即从形式到内容尽可能模仿真实的汽车销售情景。在这个环节,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如商务谈判与推销技巧、汽车营销、商务礼仪、汽车消费心理学等知识来展开。经过多次仿真模拟实训,提升学生的销售能力。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中职学校汽车营销专业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授课教师先给学生讲授理论知识,然后再安排学生进行实践,这一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中职教育发展的需要。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融于一体,形象且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训室里进行技能操作,使他们从直观上感觉到真实的汽车销售场景。

(三)校企合作实训教学模式

为突出中职学校汽车营销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通过校企合作构建技能型教学体系,与汽车销售企业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实训教学中,组织学生到合作的汽车经销商4S店进行实地参观,了解汽车商品知识,观看汽车销售的全过程。由汽车4S店有经验的销售人员来指导学生实训,让学生学习一线的汽车销售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汽车营销能力。如顾客的需求分析能力、沟通能力、接待能力、产品展示能力,异议处理能力,谈判能力等[1]。

(四)校企合作开发校本教材

为了满足汽车营销一体化教学的需要,汽车销售企业相关人员和学校一线教师应共同研究教材内容。一线教师要深入到企业与汽车企业销售精英进行探讨,搜集相关资料,再执笔写作,编写完成讨论定稿后再请企业专家进行审定。校企合作开发校本教材,保证了教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够反映汽车销售企业的真实情况,所编写出的教材也具有实用性、先进性,反映4S店销售的实际水平。

(五)教学评价体系模式

建立全面考核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机制,改变传统的由任课教师单方从主观上评价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方式,结合校企合作的企业一方采用笔试、口试、实际操作等不同方式,以学生的营销能力和技能水平作为考核学生实践能力的重点,建立新的教学评价体系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实践能力的考核不再由任课教师单方面决定,而是由任课教师和企业双方结合学生平时的实训表现、撰写的实训报告、技能测评等来进行考核,体现理论、实践、考核三者同步进行,更具科学性和综合性。

三、结语

汽车营销专业是中职学校近几年来顺应市场需求开办的新兴专业,本文就中职学校汽车营销专业的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适用中职学校汽车营销专业实训教学的模式,以促进该专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