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研究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10-31 18:07: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与研究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学与研究的关系

篇1

[关键词]宗教;科学;关系;哲学思考

宗教与科学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两种文化样式。二者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构成了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哲学领域中一个简单而又复杂、模糊而又清晰、古老而又常新的研究课题。在现代,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益“社会化”和现代宗教发展的日趋“世俗化”,甚至现代西方宗教出现了所谓“科学化”的新趋势,宗教与科学的关系问题再度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那么,宗教与科学的关系究竟如何?我们该怎样去认识与把握呢?

一、宗教与科学关系的不同见解

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有三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科学和宗教存在着根本的冲突。宗教与科学在本质上是对立的:宗教是对超自然对象的信仰与崇拜,科学不承认任何超自然的对象;科学的认识方法是经验与理性的结合,宗教的认识方法则是反经验、反理性的信仰主义;科学可以转化为生产力,宗教则妨碍生产力发展;科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革命力量,宗教则阻碍社会变革。自然科学的发展史清楚地证明,科学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不断与宗教神学作斗争,并不断清除上帝作用的过程,宗教终将被科学所驳倒和取代。

2006年,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于祺明教授在中国无神论学会召开的学术研讨会上指出:科学与基督教信仰的本质不同,表现在科学是对客观世界规律性的认识,是可以实践检验的,而基督教信仰宣扬的则是超自然、超物质的力量,是不可实验检验的;科学的精神是理性的批判精神,而基督教信仰宣扬的是顺从和虔诚;领会科学精神是靠科学方法,而基督教信仰否定科学的方法。

著名哲学家罗素也持有这一观点。在《宗教与科学》(1935年)和《为什么我不是基督徒》(1959年)这两本书中,他曾对基督教与科学的冲突做过较系统的历史考察与论证。他指出:科学与宗教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而且科学将最终战胜宗教。

第二种观点认为,宗教与科学是各自独立相互分离的。这种观点认为宗教与科学并不存在矛盾冲突,二者的研究对象、运用的思维形式、方法以及所要解决的问题各不相同,其中科学是理性思维的产物,而宗教则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上,正如德国哲学家卡斯尔所云:“在人类文化的所有现象中神话和宗教是最难相容于纯粹的逻辑分析了。”正因为如此,所以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冲突关系。“科学家可以无拘无束的从事工作,不受神学家的干预,反之亦然,因为它们各自的方法和探讨目标是完全不同的。”在宗教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坚持科学的独立性是必要的,而今天,在科学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坚持宗教的独立性或许也是必要的。一批科学家和哲学家也提出放弃科学与宗教全面对抗的论证,主张采用康德的“科学与宗教相互关系的二元论”的思想方式来调和科学与宗教的矛盾。

第三种观点认为,宗教和科学是相互关联的,本质是互补的。持这种观点的人主张在宗教与科学这两个不同的领域中寻找共同点。他们虽认可科学对宗教具有批判的权利,却反对把科学同宗教对立起来和隔离开来。在他们看来,最为重要的是两者在最普遍的方法论问题上具有共性。

北京大学张世英教授2005年在《社会科学战线》第1期发表的《科学与宗教》一文中指出,“人类在不断发展科学的同时又总是伴随着宗教上的需要,只是对宗教的理解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当代英国学者阿利斯科・E.麦克格拉思指出,对于科学与宗教的研究是人类探索中那些迷人的领域之一。他于1998 年出版了《科学与宗教引论》一书,书中从历史、神学、哲学和科学的角度来审视科学与宗教的交互作用,并一直延至当今,在主要讨论基督教的同时,也扼要阐释了其他宗教的重要性。

关于科学与宗教关系问题的研究还有一位重量级学者,那就是著名的核子物理学家、神学家巴伯。巴伯曾出版过《科学与宗教的若干命题》、《神话、模型和典范:科学和宗教之比较研究》、《科学时代的宗教》、《当科学遇到宗教》等多部关于科学与宗教关系问题的著作。他在怀特海“过程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过程神学”的概念,并试图通过“过程神学”做媒介,来实现科学与宗教的有机融合。

显然,宗教与科学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冲突说”和“分立说”着眼于宗教和科学间的差异,力图在二者之间构建起相互区分的尺度;而“关联说”着眼于宗教和科学间的联系,力图在二者之间建立起互补的桥梁,从而实现二者的整合。这些观点反映的是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人们对宗教和科学关系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建设性。但是,要正确认识宗教与科学的关系,恐怕单从某一侧面、某一角度是无法理清的,二者的关系也不能简单地用“对立”或“融合”来概括。

二、科学认识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影响宗教与科学关系的因素很多,包括历史、哲学、社会、心理等诸多方面,因此,想要全面、深入的把握二者的关系也绝非易事,但探索本身也许比答案更有意义,因为它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宗教与科学的本质和历史,防止将二者关系片面化和绝对化。

篇2

关键词:发电企业;档案管理;科学管理;关系

一、加强发电企业档案管理的意义

加强发电企业档案管理既是在大市场环境下对先进技术手段和管理方式应用的体现,也是深化档案管理工作和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要求。在当今的市场竞争中,加强档案管理工作,首先能够使发电企业的档案贮存和管理能力提升,其次能提高发电企业的信息处理能力,三能提高企业的自我保护能力,四能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

档案的管理目的是进行利用,使其节省企业时间,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发电企业的档案信息的利用率和档案管理的服务水平,能够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保护。因此,在企业的整体管理体系中,档案管理是基础的一环,也是重要的一环。

发电企业是我国的一类重要企业。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也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发展态势。长期以来,发电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的好坏,都对其他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发电企业自身的建立、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档案有着书本无可替代的作用。这些档案既是发电企业发展经验积累的体现,也是凸显企业核心地位和竞争力的凭证。所以,运用科学的手段,对发电企业的档案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发挥档案的作用,就能提升发电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二、我国发电企业档案管理的现状

企业档案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我们国家的发电企业的管理现状却令人感到不安,许多发电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都表现出对档案管理更高的期望值。事实上,对于电力企业中的生产者来说,发电企业的档案管理在这种期望中显然存在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企业对档案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

许多发电企业都把生产和安全放在第一位,档案工作得到的重视远远不够。这种现状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虽然短时间看不到,但却对企业的整体发展极为不利。有很多档案工作人员处在一种“说的多,做得少”的尴尬工作状态中。档案部门工资低,部门人员少,根本得不到领导的重视。

(二)信息化档案管理中的安全问题日见紧迫

在信息化环境下,许多档案资料已不仅仅是有形等的有限形式,还包含计算机软件等无形资料。因此,保证信息档案的安全将是信息化工作中的首要问题。由于电子档案的发展迅速,使得档案管理向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随着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也要同步提高,一些老员工不熟悉办公软件,而刚刚步入岗位的大学生相对缺乏工作经验,所学的知识已经跟不上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脚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成熟和普及,数据标准化工作的完善,新的形势对档案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档案管理的计算机体系利用效率低

发电企业的档案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虽然说利用计算机能够快速地检索出所需档案,但是,我国许多发电企业的档案信息化程度仍然很低,主要体现在档案信息的收藏和整理不到位,质量差。许多信息无法检索到的原因就是档案信息化之后没有准确的标题、文号、关键词等,最后不得不再次进行人工检索。

(四)档案管理制度松懈

许多发电企业的档案室资料遗失现象严重。这种现象的发生一是由于企业的内部人员自我主人翁意识差,二是由于档案管理部门管理松懈,惩罚制度宽松。许多记载有重要信息的档案资料一旦损坏或是遗失,给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都是巨大的。

科学合理地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实现企业档案管理高效化,为其他部门的发展创造更为优越的内部环境。所以说,发电企业的档案管理是企业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而实现企业的科学管理离不开档案管理,做好了企业的科学管理,对发电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也是一种表率。

发电企业见证了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它是一本活生生的历史书。许多发电企业自建国以来就一直存在并健康地发展着。这些企业中有的虽然经历过市场经济的改组和重命名,但是它的档案部门中的庞大的档案资料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微观上都能齐全、完整和系统地体现电力企业的发展规律和发展经验。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要科学地管理好一个发电企业,必须带着一种学习的态度对待档案部门,从档案部门可以找到科学管理企业的金钥匙。那么,如何处理好发电企业的档案管理和整个企业的科学管理之间的关系呢?

三、发电企业档案管理与企业科学管理共发展

(一)企业的管理关键在科学,档案的管理关键在人

企业是由人管理的,一个大的发电企业由诸多庞杂的部门构成。要实现高效的管理并非易事,而事先这个目标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一要从精从简,部门宜少不宜多;档案的管理关键在人,人员的素质高低由企业的科学管理决定。所以,要实现档案的高效管理,必须先清理掉占着位置不做事的人,从根本上杜绝人浮于事的现状;其次要加强对档案部门工作人员的培训,既要组织档案部门工作人员学习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知识,又要培训他们保护档案、整体档案的技能。要对企业的所有员工进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培训,提高档案价值的利用效率。

(二)针对发电企业的特点,依法加强对档案部门的保护

发电企业的档案价值高。这些档案资料能够给企业带来潜在的隐藏的经济效益。所以,科学的管理要求:严格按照法律的基本要求来管理档案。对于档案的借阅和使用必须登记到位、借阅时间明确,遗失档案要追求责任到人。对于档案管理人员,则要加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知识的培训,提高档案资料的重要性和地位。对于那些损坏档案、泄密档案的工作人员要依法处理。

(三)将整个企业的管理经验嫁接到档案部门,将给档案部门的价值充分利用到为企业创造价值中

企业的科学管理是一种模式,既适用于整个企业,也适用于企业中的每一个部门。所以要对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统一标准,齐全门类,收集有价值的档案以弥补企业的不足之处。开展网络的宣传,将档案信息通过网络传播。贯彻档案中积极的政策、方针和精神。控制好档案的安全,及时有效地为其他部门提供信息。

参考文献:

[1]张斌,企业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J]档案学通讯,2002(12)

[2]王传宇,科技档案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3]张斌,对我国企业档案管理困惑的思考[J]北京档案,2007(02)

[4]阎心梅,用科学发展观推动企业档案工作的发展[J]企业档案,2005(09)

[5]魏建萍,试论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J]档案人语,2010(3)

篇3

[关键词] 化学实验 科学探究 科学方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本身就是一种科学方法,同时,其它很多的科学方法都是与化学实验紧密联系、相互融合在一起的。因而,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无疑是帮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的重要有效途径。

一、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构成要素之一

从构成要素看,“进行实验”是化学中的科学探究一个重要的基本构成要素,这是化学与其他学科中的科学探究的一个显著区别。探究问题的提出,离不开一定的问题情境,而化学实验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促进学生形成认知冲突、产生问题意识,进而提出有价值的探究问题。同时,化学实验可以为学生提出猜想与假设提供事实依据。假设的检验,需要收集证据,化学实验能为学生检验化学理论、验证化学假说提供化学实验事实。因此,化学实验既可以作为学生收集数据、检验假设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学生提出探究问题或作出假设的一种依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从三个方面对“进行实验”这一要素提出了要求,即“能积极参与做化学实验”,“能顺利地完成实验操作”,“能在实验操作中注意观察和思考相结合”。

二、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活动的主要形式有:实验探究、调查访问、查阅资料、交流讨论、咨询辩论等。其中,实验探究是化学教学中最常见、最重要的探究活动形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形式所无法替代的。所谓“实验探究”是指通过实验来进行的一种探究活动,它是科学探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化。作为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其构成要素也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8个要素。在教学过程中,实验探究活动所包含的要素可多可少,探究的程度可强可弱,活动的场所既可在课内也可以在课外,探究问题的来源可以来自课本也可以源于现实生活,各要素的呈现顺序也是不固定的。值得提出的是,针对我国当前实验教学中过重于实验的验证性的现状,尤其要加强实验探究活动,增强验证性实验的探究性,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三、化学实验是“科学研究”主题中重要的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标准不仅将“科学探究”作为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同时还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在内容标准中,“科学探究”单独设立为一级主题,并编排在各主题之首。科学探究主题下设三个二级主题,即“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其中,“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是“科学探究”学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一主题的内容和学习目标提出具体的要求:

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和冷却等基本的实验操作;

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4.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5.初步学会使用过滤、蒸馏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6.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从构成要素来看,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构成要素之一;从活动形式看,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活动的主要方式;从学习内容看,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主题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显然,化学实验对有效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落实化学的科学素养教育目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化学教学中,把握并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至关重要。

四、化学实验中指导学生应注意的问题

1.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循序渐进

学生对科学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层次到高层次、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初中阶段的学生,其思维发展特点是以“经验型思维”为主,应侧重对学生进行观察、测量、记录、表格化、表征性抽象等方法的教育。高中阶段的学生,其思维特点逐渐由“经验型思维”向“理论型思维”过渡,应在初中的基础上,侧重于对学生进行实验测定、复杂实验条件控制、线图化、原理性抽象、假说、模型化等方法的教育。科学方法教育切勿急于求成、一劳永逸,也不能只停留在低水平的机械训练上,这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必须结合学生实际,循序渐进。

2.努力挖掘教育素材

科学学习方法知识在化学教材中并未直接给出,而是蕴含在教材的知识体系中。因此,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努力挖掘其中的科学方法论思想,在此基础上确定科学方法教育内容,并将科学方法教育有效渗透和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中,切忌牵强附会,也不可流于形式。

3.积极开展各种探究活动

科学方法教育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不能单纯地传授知识、机械地训练、简单地重复。科学探究活动,尤其是实验探究活动,是学生体验科学方法、训练科学方法、熟练掌握科学方法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实际,充分利用微型化学实验的优势,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堂探究活动、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引入科学方法教育,同时注意给予必要的、适当的引导。

参考文献:

[1]唐力.化学教育研究方法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高荐南,王祖浩.化学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勒玉乐.探究教学论.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4

摘要:本文在分析教学与科研这两种大学基本职能关系间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教学对科研的推动作用、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以及教学与科研相融合的条件,提出了教学与科研在相互融合方面的策略、方法和机制,对我国教学研究型大学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与科研;融合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高等学校和在校学生的数量都有了明显的增加。在这种发展的大趋势下,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在不同类型的院校中呈现出较大的差异。目前,在我国1470多所高校中,有630多所为全日制本科院校。按照学校的现有基础和发展潜能,自然划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四类,其中国家“985”建设的35所高校、“211”建设的60所高校为研究型和研究教学型大学,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的400多所高校为教学研究型大学。在众多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中,教学和科研作为高校的两大基本职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失衡关系,大多数教学研究型高校过于重视科研,而对处于学校中心地位的教学工作关注不够。就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问题上:

(1) 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不够准确。教学研究型大学主要从事本科教学,其基本职能是知识传授和知识运用,教学的中心地位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培养各类高级专门技术人才是办学的目标,科研工作应当服务于学校的人才培养,促进教学工作的发展。但是,一些教学研究型大学没有很好的确立自己的办学定位,往往脱离自己的实际情况,盲目地将研究型或研究教学型大学的办学理念照搬过来,希望通过强化科研、引进人才以及分配制度的调控、片面强调高层次课题,在短时间内来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冒进发展。这种求大、求全、求高的办学心理,使学校的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无法协调和同步发展,而且教学与科研矛盾日益激化。这种脱离实际的办学定位使学校的发展丢掉特色、教学一线的教师严重不足、教学水平低下、培养的学生能力低下。对于科研来说,部分教师又违背了科学研究的规律,陷入科研误区,出现了只求出版的“形式科研”、只求利益的“效益科研”和只求速度的“泡沫科研”。教学科研型大学的办学定位目标过高,是造成高校教学与科研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

(2) 高校对教学与科研的评价机制问题,是引起教学与科研关系失衡的另一原因。在一些教学研究型大学,为了获得更多的学科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在政策导向和评价机制上,对科研实行的大力倾斜,无论是财力、物力还是人力都为学校的科学研究提供保证。在教师的奖励政策、职称的评定以及对教师能力的评价方面,把教师发表的论文、承担的项目、获得的奖励作为主要的依据并加以量化。由于对科研地位的不断强化,以及对科研功能价值的极力倾斜,使许多教师在现实面前放任教师教学的天职,转而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之中,使教学受到严重冲击,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开始以另一极端割裂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激化了教学与科研的矛盾。

(3) 社会评价和利益驱动对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影响问题,是造成高校教学与科研失衡的另一原因。目前,我国对于高等院校的社会评价存在着较大的偏颇。一所大学的社会声誉如何,就是看你有多少个博士、硕士授权点,有多少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多少国家级项目,获得多少国家级奖励,发表多少SCI收录的论文,拥有多少知名的院士、教授。当然,这些因素确实是高校实力的具体体现,但是,却丢失了高等院校培养人才这一最核心的职能评价。高校科研的功能作用,将为学校带来很好的社会声望,赢得优秀的本科生源,创造更多的获取科研课题的机会和获取更多的办学资源。而教学的功能作用,是需要较长的周期才能体现出来,它是靠培养的毕业生在社会上能力认可,学校才能得到社会声誉和评价。在这高等教育竞争激烈的大形势下,一些高校的发展必然倾向于科研而放松教学,从而在高校内部引起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失衡。

历史与现实表明,对于教学研究型大学来说,要想得到整体的发展,必须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科学掌握教学与科研的协调发展,认清教学对科研的作用以及科研对教学的影响并探询一种机制以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融合,是教学研究型高校必须研究的课题。

2教学研究型大学中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作用关系

我们分析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时,往往注重的是科研对教学的正面推动和负面影响,很少从教学的角度来探讨教学对科研的促进作用。在高等院校这种特殊的教学科研环境下,教学目的和过程必然对科研产生较大的影响,教学能够也将必然对科研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是推动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动力

教学的过程是对科研精神和科研成果的传播和验证

教学是科研获取知识基础和训练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

高校教学环境有助于教师进行创新性科研活动

教学有助于教师将科学知识系统化,并为科研工作带来启发

而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科研有助于革新教学内容,推动教学改革,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科研有助于驱动教师将科学的思想方法、治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向教学转化

科研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术品位

科研有助于革新旧的学科,催生新的学科,提高教学的知识覆盖面

3 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与科研的融合机制

作为教学研究型的大学要想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对立统一、协调发展,就必须建立一套适合于教学与科研相互融合的运行机制。既要明确不同办学层次下的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又要确立教学与科研的科学评价机制,既要构建一套教学与科研融合的运行机制,又要遵循教学与科研的实际运行规律。

(1) 教学与科研融合策略的层次划分

教学研究型大学要想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就必须确立学校的整体定位及其所属学科的分类层次定位。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整体定位要顺应高等教育多样化的趋势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清楚自己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位置和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位置。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整体定位要凸显自己的办学特色,而不能一味的攀高求大。学校的整体定位必须考虑国家的宏观政策和学校的发展历史,必须考虑学校的竞争实力和办学成本。必须明确继往与开来、机遇与挑战、当前与长远、全局与局部、数量与质量、发展与稳定的关键因素。在教学研究型大学中,要明确不同学科的分类定位。对于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的学科,要以研究型或研究教学型大学的要求高起点发展,这些学科的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可以进一步加强教师科研的能力和水平,大力扩大研究生数量而相对稳定本科生数量。对于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的学科,要采取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发展策略,在加强学科与科研建设的同时,一定要保证教学的中心地位不动摇,为学校的本科教学创名牌。对于没有硕士学位授权的基础学科,要大力提倡教学研究和提升教学水平,要在办学资源上向教学一线倾斜,教师的奖励与职称评定要强调教学成果和教学水平的评价。总之,在教学研究型大学里,要采取学科发展不均衡的战略,实行分类指导。

(2) 教学与科研融合评价机制与政策导向

教学研究型大学在明确了各类层次的办学目标之后,就要制定一系列的教学科研评价机制和政策导向来推动教学与科研的协调发展。众所周知,目前高校对于科研的奖励政策和评价机制相对较完善,而教学奖励和评价机制却不太明确。一些高校的科研奖励政策不仅力度大,而且易于量化,对科研的推动作用是相当巨大的。但是对于教学成果的奖励却远没有科研奖励那样明确,教学成果奖励的力度和认可的程度都没有科研那样高。这种偏差的存在,造成了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矛盾。所以在制定奖励政策时,一定要将教学与科研等同起来,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在水平相当的情况下一样对待;教学项目及论文与科研项目及论文在水平相当的情况下一样对待;教学工作量和科研工作量的考核比例要适当;教学岗位和科研岗位的设置与津贴发放比例要适当。同时,在物质奖励的同时,更要注重精神的鼓励,将教学名师与知名教授对应起来,既要评审优秀科研工作者也要评审优秀教学工作者。只有这样,高校奖励政策才能在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协调发展中发挥杠杆作用。另外,在高校职称评聘制度中,对于教学与科研成果的评价以及教学型和科研型教师的要求也应当区别对待。可先设置教师统一参评的资格条件,并针对不同类型提出其中的硬性条件。在条件的设置中要区别教学或者科研工作量、成果的形态、数量和质量,让教师选择。在可比的情况下,公平竞争。同时,对于长期从事公共课、基础课的教师职称评审要有所倾斜。

(3) 教学与科研融合的组织形式与方法途径

教学科研型大学中要达到教学和科研的融合、协调发展,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教学科研的组织机制问题。传统的教研室机制是以单纯的教学组织模式构建的教学单位,其工作行政化的特点不利于科研梯队的形成和科技攻关团队的形成。所以我们认为:构建以研究所、技术中心建制的教学科研机制,是解决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有效组织形式。研究所、技术中心建制的教学科研机制有利于专业教师构建科研团队,以学术水平来带动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建立长期稳定的科研方向和学术梯队;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和一级学科及学科群的建设;有利于对年轻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培养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有利于学科及实验室建设以及科研经费的固化。研究所、技术中心的主要任务是:承担本学科研究领域的研究任务;承担研究生的培养教学任务;承担本科生的教学任务;承担学科建设、课程专业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的任务。这种机制的建立,在强化科学研究的同时,要构建课程建设首席负责人制度,建立课程建设的梯队来承担一门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教案以及教学研究的任务。同时,要跨研究所、技术中心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专门负责专业建设。这样的运行机制既推动了科研的发展又保证了教学的开展,达到教学与科研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建晔. 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分类指导探讨[J]. 扬州大学学报,2004,8(6):16-18.

[2] 张清明. 把握教学与科研的内在规律促进高校协调发展[J].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4(1):20-26.

篇5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教学信念 课堂教学 关系研究

一、引言

教师信念,作为一个综合体系,正如Brog(2001)所定义的,是指教育或教学领域里,教师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它通常包括教师对课堂教学、语言、学习、学习者、内容、教师自我或教师作用等的看法。虽然外语界学者关注英语教师的教师信念与课堂关系的关系研究很久,但是对于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师信念的研究为之甚少,对于英语教师如何对教学信念和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从而进一步提出提升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等问题的研究更是罕见。因此,本文通过个人访谈、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教师反思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在新疆教育学院英语教学的背景下,探索英语教师信念和课堂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分析影响教师信念和课堂实践的不同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二、研究目的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有两点:第一,以新疆教育学院外国语教育分院英语教师为个案,调查分析高职高专英语教师持有的教学信念、学生信念和课堂教学信念。第二,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影响教师教学信念实施的因素和教学信念与课堂教学的关系,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与策略。

三、研究对象

2010年10月至12月,课题组选取新疆教育学院外国语教育分院20名教师作为受测者进行问卷调查。受测者中男性为3名,女性为17名,分别占15%和85%;已取得硕士学位的教师有7名,在职研究生为5名,有本科学历的教师有8名,分别占35%、25%和40%;副教授有5名,讲师有8名,助教有7名,分别占15%、40%和35%。15年以上教龄的教师有6名,11至15年教龄的教师有4名,6至10年教龄的教师有5名,5年以下教龄的教师有5名,各占30%、20%、25%和25%。

四、研究方法和工具

科研方法一般有量化分析和质化分析两种,量化分析主要是通过运用数字的方式来收集和分析数据,质化分析则采用非数据的方式收集信息。在研究本课题时,课题组采用了量化和质化相结合的方式,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问卷调查共有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教师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教龄、职称、学历等。第二部分根据三个维度进行展开,包括对教学信念的调查(25个选项),对学生信念的调查(20各选项)和对课堂教学的调查(25个选项)。这部分主要为教师教学信念的主体部分,采用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五个等级的Likert-scale。本文搜集数据的目的是找出教师持有的教学信念的普遍规律和内在联系,因此在做数据分析时忽略了程度差异,即“完全同意”和“同意”为一档,“不知道”为一档,“不同意”和“完全不同意”为一档。数据的收集是在2010年12月完成,收集后的数据经过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和获得。第三部分为完全开放型问题,此部分的十个问题是在反复预测后生成的,主要针对教师的教学和发展进行补充。为了了解研究对象做出选择的原因,确保数据的有效度,课题组与6名受访者进行了均长达二十分钟的面谈。

五、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对教学信念的调查

教师对教学信念的调查主要体现在教师对教育教学理念的看法和观点。20名受测者均表明,他们经常使用课间交流、进宿舍、与班主任和班干部及时沟通等方式更多地了解学生。他们在备课时,会尽心导课,用心考虑课堂活动的设计,注重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并反思自身教学,试图寻找解决教学问题的途径。从这些积极地教学信念可以看出,教师持有的教学信念是:学生的英语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虽然在20名受测者中虽然只有10名教师在平时授课中使用多媒体授课,8名教师在澳门理工贝尔英语培训中心培训过教学法,但是大家一致认为课件的精心打造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可见英语教学法的学习对教师的英语教学有很大的帮助。问卷中可以看出,由于外国语教育分院各级各类的教研活动较多,有85%的受测者能经常和同事探讨教学教法问题,通过共同探讨教学心得,学习教学方法,学会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关于是否对现在的教材感到满意,只有70%的受测者认为是满意的。课题组在个别访谈后得知,在现行外语教材中,还没有适合以零起点开始的英语专业的民族班的教材。对于零起点的民族班学生来说,一入校便接受英语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的学习,无论对于学生本身,还是对于授课教师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二)教师对学生信念的调查

教师对学生信念的调查主要体现在教师如何看待学生,如何看待学生的学习,如何看待师生关系等。这些受测者都认为,成功的学习有赖于学生的学习动力。在语言学习中,学生不应该过分依赖于教师。在语言教授中,教师注重的不仅仅是语言的传授,而应该是语言的应用,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语言操练和语言运用的时间和机会。学习是认知过程,也是情感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建立信任和友谊,要彼此沟通,经常交流,因为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95%的教师认为,学生在语言学习中需要的是鼓励和支持,尤其是后进生,更需要教师的帮助。85%的教师认为成功的学习有赖于学生的学习方法,有的已经掌握第二语言的学生,在语言学习中会表现出一定的天赋。80%的教师则认为成功的学习有赖于教师的教学方法。

(三)教师对课堂教学信念的调查

教师对课堂教学信念的调查主要体现在教师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伴有的教学信念和做法。正确的教师信念意味着教师的行为要与其信念相一致。20名受测者一致认为,在教学中自己会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会评价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表现,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95%的教师注重课堂纪律的管理,经常表扬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使用引导性或鼓励性的课堂评价用语。85%的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会试图在讲解生词时让学生猜测词义,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65%的教师表明自己会坚持全英上课,其他35%的教师持相反的观点,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学习层次低、起点差,教材的难易度超出学生的水平等。

六、教学信念与实际课堂教学情况的结果与对比分析

(一)教师的教学信念与课堂教学行为大体相关

受测者认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扮演的是组织者、导师、鼓励者、引导者、观察者的角色,认为学生喜欢的课堂是互动的、参与性强、轻松活泼有趣的;是能激发学生思维、有条理的;是信息量丰富、紧密联系实际的。因此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应针对学生的层次和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组织不同的课堂活动,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表扬良好的行为表现,鼓励学生学习英语。问卷中表明,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最难的问题在于如何面对程度差异较大的班级,如何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整体需要。受测者认为影响英语教学效果的因素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专业素质、授课态度,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基础等,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基础,如何通过不同途径获得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都是教师在授课前考虑的首要问题。

(二)教师的教学信念与课堂教学行为相脱节

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汇总完之后,课题组拿出2010年10月新疆教育学院外国语教育分院英语专业232名学生做出的英语课堂教学满意度调查分析表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教师的教学信念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有相悖的地方。

1.教师的教学信念受到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从而与实际课堂教学相脱节。

问卷中显示,80%的教师认为学生的作业本上要有针对性的评语,但能做到这一点的教师只占25%,并且其中有15%的教师给出的评语只局限在“Good”、“Well done”之类。75%的教师认为学生为了流利地表达英语,需要掌握语言的语法规则,因此教师在纠错时应关注学生的语法知识点。但在实际授课中,教师过多地注重交流的进行,学生的语法错误通常是忽略纠正的。55%的教师认为学习语言的关键在于掌握词汇量,学量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是学习外语的最佳方式。但是有75%的精读和泛读教师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用在了语法、词汇知识的分析和讲解上。传统的教学模式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继续影响着教师的教学理念。为了突破现有的教学模式,使教师的教学理念与课堂教学相一致,建议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法和教学改革的培训,组织去兄弟院校或中小学学习观摩,将更多更好的教学理念带入到课堂中。

2.教师的教学信念受到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从而与实际课堂教学相脱节。

75%的教师为了使学习更有效,会严格管理课堂纪律。70%的教师承认在自己的的课堂上学生会有迟到现象,并且这种现象屡禁不改;60%的教师表示在自己的课堂上会出现英语基础差的学生课堂纪律不太好的现象,45%的老师表示这些现象影响了整个班级的语言学习,以致使自己的课堂教学与实际课堂操作出现不吻合的现象。建议教师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出现问题及时与班主任沟通,共同创造良好的班风、学风,同时多表扬和鼓励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和课堂表现,提升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

3.教师的教学信念受到学校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的影响,从而与实际课堂教学相脱节。

95%的教师认为学生应该进行大量的听说练习,应该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提高外语学习能力。因资源设施的局限性,只有15%的教师提供课外阅读或听力材料,检查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或听力内容。有80%的教师认为完成大量的习题练习对外语学习很有帮助,但是有75%的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只局限于完成教材的课后练习题上。作为教师,我们在备课中要充分考虑教学设施有限、资源缺乏等因素,多与同事沟通,与学生交流,利用有限资源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拓展学生的思维,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4.教师的教学信念受教学大纲、教材和授课时数的影响,从而与实际课堂教学相脱节。

85%的教师希望学生背诵课文,表明自己会检查学生背诵课文。但在学生的信息反馈中发现,由于教学时间不够,教师只是根据考勤表抽背个别学生而已,所以很多学生抱有侥幸心理:反正老师又不检查,那就不用辛辛苦苦背课文了。80%的教师同意学生应该经常听写,但是能做到的教师只有65%,主要原因在于教学点偏多,课时量不够,学生人数多,教学检查实施起来有难度等。建议教师发挥班干部和课代表的优势,发扬不怕累的精神,利用早读、晚自习时间督促学生学习,以便完成课堂教学检查。

5.教师的教学信念受到自身健康、情绪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从而与实际课堂教学相脱节。

20名受测者都认为学生的学习信念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后进生更应该受到关注,得到帮助。其中55%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学生并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没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只有15%的教师会抽出时间帮助后进生制定符合自身的学习计划。虽然90%的教师在问卷中表明自己会有效地利用课堂的每一分钟时间,但从个别访谈和学生的英语课堂教学满意度调查中可以看出,实际上却有35%的教师在课堂上经常占相当一部分时间讲一些题外话,让学生们觉得“教师是在打发上课时间”。建议教师在备课时准备充分,上课前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上课时面带笑容,表现健康向上的气息,同时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学会调整心态,以最佳的状态出色地完成教学。

(三)与常规教学经验或认识相违背的教学信念

数据表明教师的有些教学信念与我们的常规教学认知是相反的。如:

1.我们相信,无论正确与否,每一名教师都有其一定的教学信念,并对自身的教学信念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但根据数据统计,75%的教师并不了解或未曾考虑过自身持有的教学信念,相反,他们希望课题组通过调查研究反馈信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2.新疆教育学院推广“推门听课制度”已有多年,外国语教育分院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评课,提出指导性的建议已达到互相学习的目的。但数据表明,有35%的教师并不愿意同事随时推门听课。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任务中,工作压力大,提高学历的任务迫在眉睫,无法保证每一节课都能精彩飞扬,推门听课制度会使教师局限在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上,带来太大的压力。

教师的教学信念、课堂行为与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有差异,可能有以下两个原因:(1)教师与学生对某些概念和问题的看法和理解不同,因此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在问卷中表现的结果也不同。(2)教师本身持有某些信念,但在实际教学中没有明显体现出来,学生没有深刻体会或意识到,但教师在问卷中表示此类信念已经实现在课堂教学行为中。

七、结语

依据该项研究结果,我们对新疆教育学院外国语教育分院英语教师的教学信念做了初步研究,针对影响教师教学信念实施的因素和教学信念与课堂教学的关系做了分析,并对教学实际提出了改进的教学建议。除此之外,学校及教学部门应加强与其他兄弟院校的交流与合作,保证英语教师提高教学理念,使英语教师的教学信念与当代外语教学理论的最前沿保持一致;其次,学校及各教学单位要真正实施“教师第一、学生第一”的理念,保证教学中学生与教师两方面的真实需要得到必要的重视和满足;再次,学校在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条件、努力提高英语教师学历水平和科研能力的同时,大力表彰优秀教师和科研能手,激发更多的教师教学科研的热情;最后,希望教学单位通过有效途径了解教师的疑虑,听取学生的心声,为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起到铺垫作用。

参考文献:

[1]Brog,S.Teacher cognition in language teaching:A review of research on what language teachers think,know,believe,and do [J].Language Teaching,2003,36(2):81-109.

[2]徐翠.英语教师教学信念――关于三本院校的个案研究[J].中国外语,2009.11,(6).

[3]关丽娜.外语教师的教学信念和课堂实践的调查[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9.9,(5).

[4]赵荣娜.英语教师要培养正确的教师观念[J].中国校外教育,2007年7月下旬刊.

篇6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graduate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constructed the system of evaluation index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nd analyzed appraisal process through examples, which provided reference and guidance for graduates' management work.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研究生;管理;考评

Key words: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graduate; management;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265-02

1科学发展观对研究生管理的理论指导

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的高校研究生管理的指导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形成正确的研究生管理导向,把高校及其研究生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②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不断健全和完善高校研究生科学管理体系;③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形成一套科学、有效、规范的高校研究生管理考评体系。

2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研究生管理考评体系建立原则

①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管理考评体系的民主性和开放性。②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突出研究生管理考评科学性和全面性。③增强研究生管理考评的针对性、兼容性和可操作性。④要坚持以管促建、奖罚分明,突出研究生管理考评目的的激励性和导向性。

3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研究生考评指标体系

本文将“德、能、勤、绩、效”的考核体系划分为公共部分和非公共部分。管理考评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4研究生综合考评的量化分析方法

在建立该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可以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AHP)这种半定量的分析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4.1 考评指标体系权重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可采用层次分析法(Fuzzy-AHP)。

根据图1所建立的考评结构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各调查指标重要度权重调查(在一个层次对影响因素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衡量尺度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是绝对重要、十分重要、比较重要、稍微重要、同样重要,分别对应9,7,5,3,1的数值。靠左边的衡量尺度表示左列因素重要于右列因素,靠右边的衡量尺度表示右列因素重要。本次调查实际发出调查表格110份(其中第三层关于公共部分指标的重要度调查表如表1所示),收回105份。对收回的表格进行遴选,确定100份有效。采用占百分比最多的意见作为调查结果,进行权重计算,并进行逻辑一致性检验,计算结果如表1-4所示。

表1中数据为100份问卷的调查统计结果,从其中可知指标两两对比的重要度。按AHP理论可计算出该层次(第三层)四个考评指标的权重并经过逻辑一致性检验,指标权重及一致性检验结果见表2。同理可得该层次非公共部分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结果表3,第二层及第四层考评指标权重及一致性检验计算与第三层的计算类似,判断矩阵不一一列出,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

4.2 对研究生进行量化综合考评在建立指标体系并获得各个指标权重的基础上,对研究生进行综合考评,还需要获得各相应指标的考评数据。

4.2.1 各项基本指标得分按目前考评的办法,通常采用打分或等级评定的方法。定性考评的部分采用优、良、中、差4级打分。根据具体的管理考评办法,对各项指标进行量化。限于篇幅所限,本文对具体打分表格设计、打分标准不做详细分析。假设按打分标准经过换算后获得四位同学的综合分数如表5所示。

4.2.2 模型综合计算与评定设定表1-4中所对应的权重用向量W表示,表5中考评数据用矩阵A表示,考评矩阵用B表示,“*”表示W与A的算子运算规则。则存在以下关系:

B=W*A (1)

“*”算子可以采用主因素突出的zade算子,也可以采用加权平均型算子。后者在因素很多的时候可以避免因素的丢失,前者用在模糊矩阵中数据相差很远的情况下,防止“调皮”数据的干扰。本文采用加权平均算子。

由(1)得,对于x1中的x11考评因子,1~4位同学的考评关系与结果为:B11=w11*A11=(0.1483 0.2889 0.5627)*808075927585687595788575

=(86.988080.311178.597277.5136)

同理可得,B12=(87.5648 67.6365 77.5702 78.1081);B13=(83.7270 83.5074 84.4735 77.1758);B14=(86.6884 75.7328 76.8371 82.6555);B21=(84.1590 85.6146 86.2958 81.6860);B22=(78.1779 77.9935 76.5857 70.3883);B23=(85.9870 82.0065 77.0065 80.9870);B24=(90.8026 87.4078 88.5922 85.9870)

公共部分综合考评向量:B1=(0.1076 0.2519 0.26480.3757)*(B11;B12;B13;B14)=(86.157276.244779.233379.5057)

非公共部分综合考评向量:B2=(0.2097 0.1948 0.15950.3550)*(B21;B22;B23;B24)=(78.827077.256376.747974.2840)

综合考评向量:B=(0.58970.4013)*(B1;B2)=(83.215676.650778.235977.4102)

根据综合计算结果,四位参评人由高到低的排序为:A-C-D-B。

篇7

关键词:导师指导人数;学术论文质量;关系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Quality of Master of Arts Graduate Academic Paper and The Number of Teachers to Guide Students

Abstract: Academic papers is the important symbol to measure the master graduate student ability and academic level. Tutor of master graduate student i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uidance of the academic papers. Data through scientific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lin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cademic paper quality of liberal arts academic graduate student and the number of students, teacher guidance. The number when it is 6 is good to improve the academic papers quality of arts master graduate student,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in an all-round way.

Keywords: the number of teachers to guide students; the quality of academic paper; relationship

一、引言

硕士研究生学术论文是衡量研究生对其掌握的基础知识、写作和科研能力的反映,它是衡量一名硕士研究生的学术水平的重要的指标。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快速增大,而其学术论文的质量增幅速度却相对缓慢,甚至有下降的趋势。同时,伴随着研究生数量的剧增,学校准备不足,学校导师数量却没有相应幅度的增加,导致师生比例的失衡。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论文普遍存在抄袭、写作能力不足等问题。如今,各大高校也要求本校硕士生,在校期间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与本人研究方向相关的论文,加强对学术论文的重视。

我国对不同类型、科目的硕士研究生采用不同的培养模式。导师在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时更注重其科研水平的培养,而专业型更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文理科学术型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也不同,理工科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是通过实验,更直观、深刻掌握专业知识。而文科学生由于学科自身特点,导师更多地是通过课上指导和少数课下指导,极少数学生可以参加导师课题研究中。所以,对于文科类学术型学生而言,导师对硕士生专业理论性的指导、前沿性知识的指导,以及学术论文的选题和写作能力等诸多方面指导有着重要的影响。

文章研究对象为文科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论文质量,以及其导师指导学生人数。导师对其学术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但文章从导师指导的学生人数这一因素分析其与学生学术论文质量的关系。文科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术论文的质量与导师指导学生人数的关系如何?本文在收集整理Q大学文科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定量统计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为我们提高文科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论文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二、研究方法

(一)样本

为了能准确反应导师指导学生人数与文科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术论文质量的关系,文章选取了Q大学文科类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二、三年级的50位学生作为样本,问卷调查包括考察学生学术的情况(的篇数、的途径、的期刊层次)、导师的影响(包括导师指导频率、指导学生人数、导师对于阅读的要求)等内容。文章在导师影响中提取出导师指导学生人数这一因素,分析学术论文质量与导师指导学生数的关系。

(二)分析方法

本文采用分析方法主要是因子分析、相关分析、线性回归等统计方法,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21.0来进行计算。

三、研究过程及结果

(一)研究过程

如何确定硕士研究生学术论文质量的衡量指标,学者们对此的看法不一,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考察文科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术论文的质量:的数量、的期刊层次、的途径。同时,文章考虑三个因素是否可以用一个因素代替?因为用一个因素替代就能更清晰地表示出导师指导学生数与学术论文质量间的关系。所以,文章首先对衡量学术论文质量的三个指标进行分析,之后在确定导师指导学生人数与学术论文质量间的线性关系。

1.对文科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的研究

本文从三个因素衡量学生学术论文质量:的数量、的期刊层次、的途径。

(1)检验数据的相关性

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sig值均为零,就代表各个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即衡量文科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质量的三个因素间存在相关性。

(2)检验数据的可行性

Kmo和Bartlett检验是用来比较变量间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的大小,主要用来检验数据是否适合因子分析。Kmo越接近1,意味着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越强,越适合于作因子分析,Kmo越接近0,则意味着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越弱,越不适合作因子分析。

表2

如表2所示,Kmo=0.761>0.7,Bartlett球度检验具有高度的显著性,说明所检验的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3)方差分析

从表3中可以看出,大于1的特征值有1个,对应的积累贡献率为87.252%。最终确定因子为的数量。

至此,我们已经提取出能87.25%的代表三个成份的主要成份,即学生的数量。

2.导师指导学生人数与学生的数量的关系研究

表3

导师指导学生人数与学生的数量存在怎样的关系,利用回归分析得出结论。

(1)选择菜单中“分析―回归―线性”,从左侧源变量窗口中选择“导师指导人数”作为自变量进入自变量窗口。在选择“数量”作为因变量进入因变量窗口。

(2)单击“统计量”,选择Durbin-Watson(U)、估计、模拟拟合度选项。

(3)单击“绘制”,将左侧源变量窗口中ZPRED进入X窗口,将ZRESID进入Y窗口。选择直方图、正态概率图。

(4)单击“保存”,选择为未标准化、均值、单值。

(5)点击确定。得到如下图标。

表4

表4表明,只有一个自变量“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人数”进入了模型。

表5

表5的内容是回归模型的概要。“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人数”与“的数量”的相关系数R为0.304,模型判定系数R方为0.092,由于R方受到个案的影响较大,根据个案对其进行调整以后的值为调整R方为0.074。Durbin-Waston的值是1.627,说明随机误差项基本上是相互独立的。

表6

表6是对模型的方差分析与F检验的结果。从表中可以看成,F值为4.892,显著性水平为0.032

表7

表7的内容是回归方程的参数及检验结果。由该表可以得出回归方程为:y=2.259-0.367x。

(二)研究结果

经过分析,得出文科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术论文质量与导师指导人数间存在高度相关,并且可以用线性方程表示为y=2.259-0.367x,从方程中可得出导师指导学生人数为6人时,是合适的。文科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年限为3年,那表示每一位导师所带领的每一年级的学生人数最好为2人,有利于导师对学生学术论文的指导,提高学术论文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英.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与学位论文质量的相关性分析-基于贵州师范大学的实证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1(6)

[2] 李彩丽.硕士生生源质量与学位论文成绩的相关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9)

[3] 孙晓松.借助spss软件的成绩因子分析[J].同化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3(3)

篇8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学校;德育体系;建构

[中图分类号] G41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1128(2008)06-0057-03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德育体系建构,要求我们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落实到德育实践中,从德育理念、内容、方法、途径及评价方式等方面,整体构建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现代化、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注重学生主体精神和个性化培养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落实到学校德育工作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精神,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让其丰富生动的个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展示和发挥,全面提升其知识、能力等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德育的目的是使学生的道德素质得到和谐、充分、自由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积极主动的道德能力与素质,即道德自律能力。德育应培养学生在个体道德生活和社会道德生活中学会自律,塑造自主性道德人格(即独立、理性、自由)。学校德育要力图扬弃和超越道德教育中两种貌似对立的倾向:一是从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特别是脱离学生的道德生活实际的道德理想出发,将道德教育变为空洞的说教和粗暴的灌输;二是无视人的价值内涵和精神品性,把道德教育变为行为训练和消极防范。说二者“貌似对立”,是因为它们共同漠视了发展中的个体作为潜在的或显在道德活动的主体所应有的人格尊严,实际上使德育缺乏内在活力和深沉的感召力。自主性道德人格作为个体生命最为独立、理性、自觉、自由的存在,使个体的道德行为植根于明敏的心灵、无畏的勇气、坚强的毅力成为可能。自主性道德教育对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对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对社会公正的确立与维护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从我国教育发展的现实情况看,“科教兴国”的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学校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需要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的实质是以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为重要依据,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自己个性发展的独特领域,以及以个性充分发展、人格健全为目标的教育。”① 从根本上讲,发展人的个性应是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个性发展是人类自身成长的尺度;没有个性发展,社会就不会有活力,个性健康的发展是形成各方面良好素质的基础,个性化教育可以被看作是最具有典型意味的21世纪的素质教育。

思想道德素质是通过主体活动来表现的,加强主体的活动(实践)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关键。近年来广泛开展的青少年志愿者行动、生产劳动、军训和其他社会实践,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学生健康发展的内驱力。由于参与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学生得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以求实的精神、开放的胸襟和视野,

构建多元化、协调和谐的德育网络

求实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联系青少年学生的实际。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大都是独生子女,尤其是城市独生子女,他们心理发展有新的特征,德育应考虑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以使学生品德循序渐进螺旋式向上发展。二是联系社会实际。德育应与社会经济形态密切相连,努力用社会主义道德标准、价值取向、时代精神和反映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思想文化教育学生,陶冶他们的情操,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并引导他们从世界先进文化成果中汲取营养。因此,要求教师进行实践性的道德教育,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形成品德素质,同时也为品德外化提供实际锻炼机会。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德育内容,同一德育内容有不同层次的要求。为此,我们的德育目标强调四个结合,即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社会性和个体性结合,整体性和层次性结合,继承性和发展性结合。

传统学校德育为减少学生受到社会不良影响,往往通过隔绝学生与社会的联系,进行“封闭式”教育,导致许多学生在步入社会后,由于缺乏政治、思想、道德的判断,依然会无法适应,甚至会误入歧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树立世界眼光,开放胸襟,构建多元化、协调和谐的德育网络。

21世纪的学校德育,要以中国道德教育的传统为依托,以现代化建设提出的现实要求和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为基础,以世界各国道德教育为参照,建构既有民族精神又反映现代文明,既融合传统又体现现代道德教育本质特征的一种教育理论和实践形式。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及完善,我们必须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德育一体化的新格局,这一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学校德育社区化、社区生活德育化,实现课堂内外、校园内外、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结合的多元化、多渠道的德育体系,把学校德育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学校、社会和家庭是学生成长的基本环境,三者之间始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主体、内容、方式、方法上各有优势,只有在三方面教育力量和谐一致的时候,学生的品德发展才是顺利的和健康的。

开放性德育要求在方法上改管制式为引导式,改单一式为多样式,改封闭式为开放式。学校德育要有效地开展挫折教育、负面教育、道德问题讨论等,增强学生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从而使他们真正实现生活上自理、管理上自治、知识上自学、思想上自教。

三、优化德育途径,

构建载体多元化的学校德育体系

德育途径是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渠道,构建学校德育途径体系,要求综合实践类、组织类、环境类、管理类、咨询类、传媒类等一系列实施途径,构建各个年级的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类德育途径体系。要建立以主题班会为基本形式,贯彻落实“双主体”、“三中心”、“四环节”等德育新理念的班主任工作规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环境类德育途径,要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着力提高校园的美化、绿化、净化、规范化水平,精心设计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使校园里每一堵墙,每一片绿,每一棵树都会“说话”,使整个校园成为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生活教科书,使德育目标潜移默化地落实。

优化德育途径,还必须注意德育课程内容的具体化。德育内容体系的具体化,就是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品德的发展规律,以道德、心理、法律、思想、政治等相关内容为横坐标,以低年级、中年级到高年级为纵坐标,理顺德育内容自身的逻辑关系,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进行合理部署与安排,做到“德育内容,循序渐进;德目规范,形成序列;要素完整,层次清楚;注意衔接,螺旋上升”。② 目前我国德育新教材,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身心特点和知识水平,本着系统性、连续性、层次性原则,由低到高,由感性到理性,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和设计。贯通古今、融会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这是21世纪中国道德教育的大趋势,也是德育教材编写的原则。此外,将增设德育活动课程、道德讨论课程。日本的《生活指导课》、香港的《想一想》、《开拓人生路》等对我们都有所启迪。在内容方面,体现民族性和时代性,加强爱国主义、艰苦朴素、基础道德、遵纪守法教育。德育教学应体现“双主体结构”,即教师、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坚持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首先,德育内容要具有综合性,把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五大要素融为一体;其次,坚持德育过程的综合性,把知、情、意、行融为一体;第三,坚持德育体系的综合性,把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融为一体。

校本德育体系是根据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基本理念与研究成果,将德育政策、德育理论与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紧密结合起来而构建的具体化、特色化、可操作性的学校德育体系。特色化的校本德育体系紧密结合了学校所处的地区经济、文化、民族等方面的实际,结合了本校的文化传统、办学优势、师生特点、德育资源与环境的实际,实现了德育的地方化、生活化。校本德育体系的构建过程是实现德育政策、德育科研、德育管理、德育活动一体化的过程。建立具体化的校本德育管理体系,要健全领导机制,稳定提高教师队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把学校领导体制、规章制度、队伍建设、督导检查、考核测评等要素进行优化组合。

四、创新德育的管理和评价

关于德育管理方面,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学校要成立由校长、政教主任、团支部、班主任及学科教师代表组成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分析、研究、指导、总结学校德育工作,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稳定的德育队伍;德育校长、德育主任、班主任的管理职能具体化。二是健全必要的德育制度,如学习制度、活动制度、检查制度、考评制度、档案制度、奖惩制度等,使德育落到实处。德育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教育与社会环境,取决于教育是否真正到位,以及教育者素质和水平的提高。三是加强德育的投入和科研。一方面增加德育投入,克服德育“不花钱”的偏见;另一方面要合理分配和使用德育经费,如购置图书资料及电教片、培训、科研、奖酬等,提高广大教师的德育科研意识,加强德育科研实践。

德育评价是德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检查、督导、评估德育质量的重要机制,是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使德育由虚变实、由软变硬、由弱变强的重要措施。德育评价与智育评价不同,智育评价通过考试,就可以测量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水平,而德育评价只考查知识和能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对学生的情感、意志、行为进行评价,而这方面的评价不太容易量化。因此,德育评价的原则是:(1)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2)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3)全面评价与特色评价相结合;(4)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评价的主要方法有:(1)评语鉴定测评法;(2)等级评定测评法;(3)综合记分测评法;(4)评语、评分、评等综合测评法。还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研制德育评价电脑软件,这是构建一套科学、实用、有效的德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有益创造。我国大中小学的教学系统,正朝着网络化、远程化的方向发展,传统德育评价向互联网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2001年德育研究中心正式开通了“中国德育网”(http://www.chinamoraledu.com),搭建了德育走向信息化的平台,为中国德育的现代化、网络化作出了贡献。

注释

①孙立春:《素质教育新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66页

篇9

通识教育是为改变高校人才培养的专业分割弊端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模式,旨在培养既具有宽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基础,又在人类主要知识领域拥有一定专长的高素质人才。它以补差为特点,对理科学生进行人文科学素养教育,对文科学生进行自然科学素养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目前通识教育实践存在一些问题。就学生而言,文科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缺乏科学的认识,容易认为通识教育与自己的专业教育相冲突,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兴趣较低。文科学生觉得自然学科的通识教育课程难度大,很难达到教学要求。就通识教育课程本身而言,目前还存在着课程体系尚未建立、课程资源不足、任课教师队伍不理想、通识教育课程不受重视、大学组织结构中缺乏通识教育管理机构等问题。

例如,数理统计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有广泛而深刻的应用性,非常适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对文科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培养其量化思维的理想课程。我国大多数中学从高中二年级开始实行文理分科,很多文科学生进入高中二年级以后就不再学习数学,数学基础比较薄弱。他们在大学学习数理统计课时遇到很大的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提高文科学生的理科素养,把数理统计设置为所有文科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可以说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其教学实验效果怎样,文科学生对数理统计课的学习态度如何,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探讨。

二、研究方法

笔者以SF大学(北京的一所教育部直属重点院校,数理统计课为该校文科学生的公共必修课)3个数理统计课程班的文科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开课3~5周后以匿名、自愿的方式进行态度调查,最后收回有效问卷共计413份。

本研究调查的文科学生来自四类专业:汉语言文学(110人)、历史学(101人)、艺术(127人,包括书法、舞蹈学、艺术设计、音乐学和影视学等专业),以及社会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74人,以下简称“社工思政”)。97.3%的调查对象为大学一年级学生,少数为大学三、四年级学生,男女比例约为3:7。

笔者根据关于学生课程态度的既往研究,结合文献资料编制了调查问卷。问卷共有四部分: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级、数学基础和专业类别;选课现状,包括选课动机、对课程和任课教师的期望;对课程的学习态度;对课程的建议(开放式问题)。

三、研究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91.5%的文科学生的数学基础居于高中水平,少数居于初中甚至小学水平。

1.文科学生学习数理统计课的动机

文科学生选修这门课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学校课程安排”(82.3%,学生人数百分比,下同),属于外部动机,而“喜欢数学科目”的不到1/4(22.0%),被动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占绝大多数。有一小部分学生(6.8%)坦言自己是“凑学分”。另外,“看重它很实用”的学生并不多(13.1%)。从选课理由来看,学生对这门课缺乏学习主动性。

文科学生逃课,最主要是因为“太难学”(64.6%),有近1/3的学生的逃课理由是数理统计课“对自己没用”(34.1%)。“本来厌学”的比例也很高(30.0%),因为“教师教得不好”而逃课的只占少数(9.9%)。可见,数理统计课本身的难度给文科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们的积极性。

2.文科学生对数理统计课程的期望

关于数理统计课的授课方式,文科学生认为最适合的是“边讲边练”(63.4%),其次是“教师讲授”(40.7%)。可见,这门课最好是小班教学,否则难以指导学生练习。另外,教师要重视讲解,强化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再结合其他方式,如增加媒体资料、安排参与式讨论和指导来增强学习效果。

关于数理统计课的作业形式,文科学生认为最适合的是“尝试实际应用”(53.3%)和“做教材上的练习”(51.3%)。关于如何才能学好数理统计课,大多数文科学生认为“加强应用”(66.3%)和“多做练习”(58.4%)是真正掌握数理统计的根本途径,但同时又不愿意增加课时(97.3%)。可见,学生既有愿意多做练习的倾向和学到实用技能的迫切心理,又有不愿意增加课时的不切实际的理想化要求,交织着想拿学分、学真本事,但又不愿付出的矛盾心态,这是一种幼稚心理,需要教师加以疏导教育。

关于数理统计课的考核方式,文科学生的态度比较分化,除了选择“闭卷考试”(31.5%)外,“希望考试容易些”和“开卷考试”的略显优势(44.3%),希望进行“实际操作演练”的比例也很高(28.8%),这表明学生对这门课的认识比较矛盾。“实际操作演练”并非首选,可能因为学生担心实际操作考试很复杂,难以顺利拿到学分。

3.文科学生对数理统计课任课教师的期望

大部分文科学生认为数理统计课教师最好是“专职任教这门课的老师”(66.6%),而不是“数学专业的老师”(32.7%)。看来文科学生并不关注任课教师的专业水准,而更关注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熟悉程度和跟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衔接。

文科学生希望教师“减少比较难的教学内容”(46.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46.0%),以及“让学生进行更多的应用”(44.1%)。可见,难度适当、教法正确和增加应用是文科学生对这门课的主要期望。

4.文科学生对数理统计课的学习态度

该部分由9个1~7级的里克特评定项目组成,1表示“非常不赞成”,7表示“非常赞成”。内容包括3项:对数理统计课“有用性”的态度;对数理统计课“合理性”的态度;对数理统计课的情绪感受(见表1)。

在数理统计课“有用性”评价方面,文科学生特别认同“数理统计课学好了能够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弥补自己数学基础的不足。本专业教师也较少有负面评价,总体上对数理统计课的功用持很肯定的态度。但是,标准差比较大也揭示出学生的看法存在较大分歧。在数理统计课“合理性”评价方面,学生很倾向于“不同文科专业,数理统计的教学内容应该有所不同”,甚至赞成“不应该要求所有文科学生都选修数理统计”。在数理统计课的情绪感受方面,学生都“非常担心考不到自己期望的分数”,并且觉得难和枯燥。

鉴于调查对象来自四类不同专业,为了对比专业差异对数理统计课学习态度的影响,本研究以专业类别为自变量,数理统计课学习态度的9个项目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见表2)。

在9个项目中,除“学习数理统计能够弥补我数学基础的不足”和“不同文科专业,数理统计的教学内容应该有所不同”没有显著差异外,其余7个项目都有显著差异。这表明学生因所学专业不同,对这门课的认识和态度有所不同。

5.学生对数理统计课程的建议

问卷的最后部分要求学生就数理统计课写下建议,本研究进行了简单归类(见表3)。如表3所示,“降低难度”“增强应用”和“教学应该生动有趣”是文科学生目前对数理统计课最强烈的愿望。

四、分析和结论

文科学生总体上肯定数理统计课的价值,认为数理统计课能够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加强自己的数学基础。但落实到这门课的细节,学生的态度又是矛盾的,如,在问及选修这门课的理由时,看重它很实用的学生并不多;在问及逃课原因时,有近1/3的学生认为数理统计课对自己没用。综合来看,文科学生对数理统计课普遍有一种畏难情绪,学生接受数理统计课大多是对教学安排的顺从,缺乏主动学习这门课的内部动机。

四类专业的学生数理统计课学习态度的差异表明,学生因所学专业不同,对数理统计课的需求和期望不同。文学和艺术是典型的文科专业,学生思维方式和素养训练与理科生迥然不同,加上向来对数学就很排斥,基础也非常薄弱,对数理统计课唯恐避之不及也就不足为奇了。而历史学和社工思政专业的学生专业学习中更多涉及社会调查的内容,对数理统计方法有更多的需求。

鉴于学生被动接受数理统计课程,不同专业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教学诉求的现实,教学管理部门一方面有必要加强引导,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全面了解这门课的特点、功用和实际价值;另一方面在课程设计上要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培养定位,提供差别化的教学内容,适当划分课程难度等级,从而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的接受和认同程度。

文科学生对降低难度和增强应用的呼声很高。因此,数理统计课教学应该在授课方式、作业形式以及考核方式上都突出实际应用,从而使学生敢学、愿学并且学好。学校应重新调整课程的定位:或把数理统计当作实际技能课,突出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或把数理统计当作知识拓展课,注重量化思维的培养。

篇10

仪器分析是分析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近代仪器分析技术的迅速发展,它在农、林、水科学中的应用与日俱增,是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检测手段。仪器分析是化学类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仪器分析实验是学生验证分析理论、掌握仪器分析应用的重要途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即4号文件)明确指出了“高等学校要重视本科教学的实验环节”,同时,根据独立学院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宗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成为实践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在仪器分析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越来越发现实验内容的设计极为重要。一方面要达到设定的教学目的,使学生对仪器分析的原理和操作有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要适应各学院现有的仪器设备硬件条件,并且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实验积极性。因此,有必要根据学校的基本情况对实验内容的选择和设计进行深入地研究。

一、现状分析

仪器分析实验课程不仅涉及到相关仪器的原理和操作,还涉及有机和无机化学的基础知识以及实验室的配置,要最大程度地与仪器分析理论课配合。目前独立学院的仪器分析实验课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做实验完全按教材或教师演示进行操作,造成对实验方案的设计理解不深,对实验原理理解不够、对实验内容印象不深刻,积极性不高。就已经开展的教学工作来看,仪器分析实验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学生动手能力较差,实验积极性不高。应用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环境科学等开设仪器分析实验课程的专业中,学生已经学习过有机化学和无机及分析化学等课程,仪器分析理论课与实验课通常安排在同一学期学习,这样的安排是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的,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以下问题:第一,学生对以往所学的知识遗忘较严重,理解不深刻。仪器分析涉及部分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如果缺乏这些知识将会造成对仪器分析的原理理解不深刻。第二,缺乏基本的安全防护知识。学生的实验安全基本常识匮乏,造成师生人身安全及实验室安全隐患。第三,缺乏对与实验仪器相关联的设备的了解。例如计算机和电机等,动手能力参差不齐。

学生是教学中最主要的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结果的成败,以上这些因素导致了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不高,机械地模仿老师的操作,教学效果不佳。

2.教学资源有限。仪器分析使用的大多属于大型精密仪器,操作复杂且价格昂贵,这就决定了学校购买的数量有限。例如红外光谱、原子吸收光谱、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仪器,一般独立学院的实验中心都只有一台,教学时学生只能分批分组轮流操作。

对于独立学院这种新发展起来的教学载体,很多硬件设备都处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实验室面积和仪器种类、数量有限,这会影响每个学生独立操作试验的时间和空间,影响教学质量。

3.教材针对性差,有使用的局限性。仪器分析和其他普通化学实验不同,仪器型号多样且更新换代较快,很难有可供不同学校共同采用的教材。市面上现成的课本是编写者根据自身环境编写,有其局限性,在实验仪器选择上,不能涵盖现有仪器,或者书中所列的实验仪器与各学院采用的不同,可能会导致误操作;有些实验的课时安排不符合各学院的教学要求;还有一些教材安排的实验多为验证性试验,由于这类实验的结果已为学生所知,往往不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各独立学院通常采取的方法是从不同教材上选取与该院仪器相关的部分,印制零散的讲义分发给学生,内容与实际操作不完全配套,而且不能形成完整的体系,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4.教学效果不佳。仪器分析实验安排通常是以专业班级为单位,这样的安排对理论知识的教学来说,师资是较为合理的,但是在进行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时,往往显得不够。

例如,在电化学分析实验中,二十多组学生同时开展实验,教师一方面必须保证学生安全,时刻关注整个实验室情况,另一方面要指导各组学生进行实验,对教师而言是严峻的考验。实验室设备多面积大,使一些学生得不到教师的充分指导。而在原子吸收光谱等实验中,一台仪器二十多组学生轮流操作,参与实验的学生多,每人分配在实验操作上的时间就较少,有些实验只有一次动手机会,学生掌握实验技巧的时间不充分。

二、改进的方法

针对以上所列举的问题和困难,结合教学经验,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改进和优化仪器分析实验课的教学:

1.调整内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根据各学院的硬件设施,编写合适的仪器分析实验讲义。多采用探索性试验,尽量避免验证性试验,实验结果的不确定性会增加学生对实验过程的兴趣。实验内容的选取贴近生活,如牙膏中氟离子浓度的测定、“雪碧”中苯甲酸的测定、饮料中咖啡因的测定等,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和实践中去,培养成就感。

以气相色谱为例,该实验是科研、生产、检验等领域常用的仪器分析方法,实验内容贴近生产实际情况,要求学生掌握色谱图的分析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试验参数的设置,条件允许的话从色谱柱的填充这一基本步骤开始。每位同学必须自己动手操作,而不是像以前一样仅仅观看教师演示。

2.增加设计性实验,提高实践能力。在实验内容上,除了常规的仪器分析实验,还安排两到三次设计性实验。教育部高教司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对设计性实验有明确的定义: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完成的实验。贾素云等人认为在设计性实验中,教师给出的“实验目的与要求”要符合学科的培养目标,实验室提供必需的仪器与药品,由学生自拟实验方案并独立自主完成实验的全过程。

在设计性实验的讲义里,只提出了实验目的与要求,其他步骤都要求学生根据掌握的知识进行设计,对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可设计提示性的问题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全过程。教师可根据教学情况自由选择,让学生两人一组设计实验步骤。学生设计实验步骤,必须深入了解实验目的,掌握实验涉及的药品和试剂以及仪器的物性和安全常识,理解实验步骤背后的理论意义,比照书本操作要求更深入地了解,这避免了以往学生机械模仿老师操作的模式,加深其对实验过程的理解记忆。

开设必修实验和选做实验两类,将会使学生在强化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有综合性较强的训练,有普通仪器操作,也能接触到一些先进的科学仪器和方法,以开拓眼界,扩大知识面。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对各个实验有不同的级别要求,以适应不同专业的需求。

3.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有机会动手操作。改变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工作能力。遵循实验教学和人才培养规律,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要循序渐进,逐步放手,逐步加强和深化。多引进生产实际案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每次实验前的理论课都在幻灯片上以图片的形式介绍实验仪器的基本组成和试验流程。布置学生预习实验,完成思考题。考虑仪器数量和实验室面积,可采用双实验双教师同时进行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划分为两部分,每部分学生做一个实验,每个实验一个指导老师,然后交换。这样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使学生有更加充分的动手时间,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动手,投入到实验中来。

4.改进实验室管理。建议与实验中心的老师配合,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实验室。集中组织有兴趣的学生在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在教师监管下进行实验,这既可以作为课堂实验的补充,又可以扩展到课堂之外的内容。

三、实验内容设计的特点

各独立学院应结合专业特点和现有仪器设备,以及学生的教学和实训情况,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编写适用于本校的实验讲义。可将全部实验分为必做实验和设计性选做实验两部分。必做实验内容包括电化学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等多个专业试验,要求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各种大型仪器,解决实际问题,其实验内容在社会上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设计性选做实验由师生根据教学情况自由选择,是学生在掌握仪器分析原理和设备操作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对理论和实践知识的综合运用。

讲义的主要特点是针对性强。国内现有的实验教材,每个实验针对特定的仪器,对实验条件的设置、参数的确定有固定的要求。目前分析仪器发展迅速,种类和型号多样,该讲义应针对各校所购买的特定仪器,可直接用于以后的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工作。

另外,在实验的设计上要突出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要求实验内容贴近实际生产生活,一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另一方面培养的学生在社会上有更广阔的就业空间,满足社会对动手能力强的人才的需求。

总之,仪器分析实验在独立学院化学类相关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随着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各独立学院将购买更多仪器设备,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和硬件条件的变化,不断完善仪器分析实验内容,教学内容的编排始终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目标,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田霞,陈峰.独立学院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8(14).

[2]吴建高.选择仪器分析试验项目的看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89(4).

[3]罗崇建,等.仪器分析的实验教学[J].化工高等教育,2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