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中的主导因素范文

时间:2023-10-31 18:07: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经济中的主导因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经济中的主导因素

篇1

一、明确区位含义,掌握区位定位的一般方法

在读图为主的试题中要明确区位分析的对象;在区位条件分析过程中,要掌握区位分析的各种因素、要搞清区位分析的具体要求:是全面分析还是只分析有利条件或不利条件,是比较分析还是主导因素分析。

二、整合主干知识,完善知识体系

各种区位问题所要考虑的区位因素总体上大同小异,但也各有不同的的侧重点,知识方面涉及到高中地理各章节,分布在教材各个部分,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难于做到面面俱到,关键要整合主干知识,夯实基础,构建区位问题的知识体系,从而才能从主干知识的基本规律中升华和归纳,影响区位问题的因素的主干知识主要有:见如表1。

三、重视分析方法,形成思维方式

在有了必要的区位知识储备以后,可以分析高考中区位问题常见的设问角度,归纳得出一些分析套路进行建模,将是非常有益的。概括来说,区位问题考查主要有以下设问类型:

(1)判断影响区位布局的主导因素

(2)评价某区位布局是否合理

(3)分析影响某一区位的有利条件或限制性因素

(4)分析某类最佳区位的选择

(5)分析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在回答上述各类型区位问题各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分析套路,但同时必须考虑其它全面性、主导性、动态性等特征。

在进行区位因素分析时,一定要弄清问题要求:

1. 若问题要求“分析”、“评价”或“说明”某地的区位因素时,一般情况下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作答。

2. 若问题强调的是某地的“区位优势”或“有利条件”,则只需从“有利方面”作答,但一般情况下要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分析。

3. 若问题强调了“自然条件”或“社会经济条件”,则只需从“自然因素”或“社会经济因素”单方面去分析即可。

例如2012大纲全国卷36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

分析题目时,需注意的是这里要求回答的是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种植的区位条件”,从农业区位切入,进行分析其有利因素。

(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篇2

1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电力规划工作

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近年来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用电情况出现了某种程度的缓和,有些地区甚至供远大于求,电力市场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多年积累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显现,但同时电力市场开发的潜力还很大。随着"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改革,我国的电力工业即将步入商业化运营,做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电力规划工作,意义重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应以追求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所有的决策投资都应充分考虑投资的回报收益率,避免武断决策、盲目投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电力规划工作,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应该说难度更大,对规划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规划工作者应当加强电力市场调查研究工作,分析经济结构优化、电力体制改革、电力市场开拓等对电力需求的影响,收集各行各业发展的信息,充分研究本地区用电量和负荷的历史数据和发展趋势,做好宏观经济预测分析,对各种有效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考虑资源开发利用、人类生存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协调发展,对规划方案从多方面进行综合权衡分析,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切实做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优化配置为重点,确定符合电力企业实际的电力发展目标。

2电力需求预测

需求预测是电力规划的主要依据,它为电力规划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础数据,其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规划工作的优劣。如果预测的需求滞后于实际需求,将会导致供电负荷紧张,甚至造成拉闸限电。但如果预测的需求过度超前于实际需求,则系统利用率太低,将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可见,科学、准确的电力需求预测不仅对于电力企业有经济效益,而且与社会经济发展也有密切关系。电力需求预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我国的这项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连贯性,以致电力规划、建设难于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电力需求预测工作迫切需要得到进一步加强,真正达到先行一步。要高度重视原始数据及相关信息的收集、组织、检索与再开发,建立一个功能完善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目前的数据采集技术。

篇3

关键词:资本范畴人力资本社会经济结构变迁

人力资本理论自创立以来,现在已经成为“经济学中经验应用最多的理论之一”。该理论被应用到各个应用学科和研究领域,但由于对人力资本的内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对于人力资本到底是什么,应该怎样来界定存在很多分歧。那么在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上就会对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本文将根据马克思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论原则来探讨人力资本的内涵,指明人力资本的本质,揭示人力资本出现的社会经济条件。

一、理论回顾

第一次正式提出“人力资本”这个概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沃尔什。他于1935年出版了《人力资本观》一书,在该书中,他从个人教育费用和个人收益相比较来计算教育的经济效益。真正形成理论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1957年,明塞尔的博士论文《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对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之间存在的必然关系进行了认真研究。1960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年会上以主席的身份发表了题为《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轰动了西方经济学界。以此为标志,确立了人力资本理论,引起了学界的关注。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HumanCapital)主要指凝集在劳动者本身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劳动能力,这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一种有效率的经济。1964年,贝克尔发表了《人力资本》,提出了较为系统的人力资本理论框架,进一步发展了人力资本理论,使之成为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体系。无疑西方学者对人力资本理论做出了开拓性的研究。但是对人力资本的内涵仍然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自从改理论传入我国,兴起了研究的热潮,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国内学者在研究人力资本时,大致有两派:

一是默认西方学者所提出的人力资本含义。其中根据不同的研究思路,又可分为两类:一种是沿用西方学者所提出的人力资本含义,作相关方面的应用研究。另一种是从经典作家那里找人力资本思想的渊源。对于第一种思路:比如有的从企业的契约性质研究人力资本,认为“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里资本的特别合约”,并且认为“人的健康、体力、经验、生产知识、技能和气他精神存量的所有权只能不可分离地属于其载体”。(周其仁,1996)有的认为“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是一个趋势”,并认为“人力资本所有者是企业风险的真正承担者,人力资本所有者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方竹兰,1997)有的则认为“我国发挥比较优势的关键是,将更多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王树同,2003)加快人力资源的转化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有的认为“人力资本是指人们花费在人力保健、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开支形成的资本。”(李宝元,2000)对于第二种,主要是引用经典作家有关人、教育等方面的论述,作为人力资本思想的渊源,以此说明人力资本很早就有了,只是由于某种原因,最近才发展起来。比如有的认为“斯密敏锐地认识到,人的知识、经验和才能对社会生产有重要作用,是一种具有生产性的资本。”(王建民,2002)有的从“马克思的人力资本思想”出发探询了马克思关于“人力资本在财富创造中的地位、产权特征、形成途径、层次性、定价等”。(焦斌龙,1999)

二是不同意人力资本的提法,对人力资本提出了质疑。比如有的认为“人力资本的本质或根源是劳动力,如同资本的根源在于货币一样。”提出“人力资本是指在知识、技术、信息同劳动力分离,成为独立的商品参加市场交换,且这种交易在市场交换中占主导地位的条件下,由投资而形成的的高级劳动力。”(冯子标,2002)有的认为“人力资本是个错误的概念”。(张海云,2003)对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了置疑。有的提出“人力资本分享剩余三大悖论:人力资本确认悖论、人力资本激励悖论、人力资本分享剩余模式悖论。”也对人力资本提出了置疑。(张兆国,2004)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前者并没有去过多思考人力资本本身的内涵,作为既定的含义,搬来就用。后者尽管提出了质疑,但是并没有说清楚人力资本的含义,并且在有些地方的论述也存在问题。两者都没有对人力资本的含义做出很好的说明,没有真正理解人力资本的内涵。本文将利用马克思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原则,通过资本范畴规定性的分析来探讨人力资本范畴的内涵,揭示人力资本产生背后的社会经济结构变迁。

二、人力资本范畴内涵的规定性

马克思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论原则是历史与逻辑的辩证统一,其哲学基础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相结合。在马克思看来,历史的起点,也就是逻辑的起点;思维形式中概念又简单到复杂上升的过程,反映着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的历史发展过程。根据这一方法论,任何客观经济关系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同样任何经济范畴的出现都是客观经济关系的反映和历史发展的产物。马克思在分析资本的范畴时,所应用的方法论值得我们借鉴。

下面就从资本范畴的规定性说起,首先澄清人们对资本范畴的误解,进而分析人力资本范畴的规定性。

从资本到人力资本,不仅仅是一个名称的变化,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不是概念上的简单扩展,而是生产方式演变的一次质变。这样的认识,只有必须从资本的本质规定性才能得出。人力资本作为一种新出现的经济范畴,必然有其内在的规定性。从资本这一抽象范畴到人力资本这一具体范畴,从逻辑上来讲,人力资本范畴必须包含资本范畴的规定性。所以要认识人力资本的内涵,必须弄清楚资本的规定性。

对于资本的规定性,马克思说:“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它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特有的社会性质”。从马克思的论述中可以看出,“马克思在强调资本是一种社会关系的同时,并没有否认它必须的载体。”(曾康霖,1990)任何经济范畴都有其社会形式,又有其物质承担者。所以资本范畴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资本所体现的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这是资本的本质规定;另一方面,是资本关系所赖以体现的物质的、客观的和自然的内容和形式。这是资本关系的载体,是资本形式、运动和发挥作用的外在形式和物质前提”。(崔学兰,2003)资本的本质规定和资本的外在形式是统一的,是不可分离的。

马克思指出:“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奴隶。纺纱机就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所以资本不是作为单纯的物质性存在,即作为进行新的生产手段而积累起来的物化劳动本身并不是资本,而是以物为媒介的一种社会关系。所以对于资本范畴来讲,尽管有学者做了“资本范畴再认识”的研究,其中有很多真知灼见,认为“资本是本质规定和外在形式的统一”。但是把资本的内在规定分为“资本的一般抽象规定和资本的特殊社会规定”。并认为“资本的一般抽象规定:物化的剩余劳动不断吸取活的剩余劳动,从而不断增加和扩大自身的关系”。这是一种“关系”,但是这并不是与一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样的认识把资本理解为脱离了社会关系的客观存在,是一种超越历史的范畴,资本成为一种永恒。作为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首先反映的是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生产关系。然后才是体现在一个物或载体上。

所以对人力资本范畴来说,人力资本也应该是一种内在本质和外在形式的统一体。冯子标在《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研究》一书中指出“人力资本是其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的统一体”。这无疑是正确的、有见地的。然而由于其没有真正理解对于资本来讲,资本的本质内在规定和外在形式到底是指什么,所以其对人力资本含义的理解出现了偏差,从而利用“人力资本的本质或根源是劳动力,如同资本的根源在于货币一样。”得出“劳动力是其内核和自然基础,投资是外在约束,人力资本正是劳动力成为投资的产物。”混淆了本质与外在形式的含义和区别。当然,他认为“人力资本是一种高级劳动力”,这种把人力资本归为劳动力的看法无疑是有创建性的和值得肯定的,但对于高级劳动力的说法及对其原因的解释是不能让人接受的。但这其中已经暗含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体现了社会生产力发展对生产关系的一种推动。侯风云在《论人力资本概念》一文中,尝试用“资本”的概念来说明人力资本,但是其仅仅判断资本的标准定义为“是否有超过投资价值的价值产生,这种超额价值是否为投资者所占有和支配。”只是从静态的表面上看是否有一个增值额的产生,所以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力资本的含义。

所以对人力资本来讲,它应该是体现了一种社会经济结构变迁的新的资本形态。马克思说:“资本一出现,就标志着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新时代。”同样,人力资本体现了一种以人为主导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在这样的生产中,不是物质资本利用人的活劳动为手段来增大自己,而是人的活劳动利用物质资本来不断的增大自身的过程。这是一种新的社会生产方式,体现了社会经济形态的结构性变迁,是比物质资本更高一级的新的资本形式。

对于人力资本的外在形式,也就是人力资本赖以存在的物质载体。我们认为是体现在人身上的体力、健康、知识、技能、经验等精神存量。根据马克思“劳动力或劳动能力,就是一个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他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合。”的论断,而体力的内涵必然包含健康,智力总是体现在人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的拥有。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简单劳动在社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少。复杂劳动将成为社会财富创造的主要方式。这时的劳动力已经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的表现,而是蕴含着先进知识、技能和经验的复杂劳动力。所以,我们就把人身上的体力、健康、知识、技能、经验等精神存量界定为劳动力,这样人力资本的外在形式就体现为劳动力,但是劳动力是在承载了一定的社会关系之后才成为人力资本的载体的,是人力资本内在本质规定的基础。

我们这里所说的人力资本体现为劳动力,跟西方学者及我国某些学者所认为的具有本质上的区别。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HumanCapital)主要指凝集在劳动者本身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劳动能力”。但是他只是将人力资本纯粹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来说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没有反映其本质的规定。而我国大部分学者在研究人力资本时,基本照搬西方对人力资本的定义的描述,“多数人力资本理论的文献,也不过是将对(非人力)资本理论的一些原理推广到对人力资源的分析上而已。当人力资本经济学家把人的健康、生产技能和生产知识看成是一种资本存量,即作为现在和未来产出和收入的源泉时,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在形式上几乎就没有什么区别了。更有一些学者认为“人力资本,是指人们花费在人力保健、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开支所形成的资本”。(李宝元,2000)“资本的概念不仅仅局限在于物质资本,而应该扩展到人力资本,即投资于人的智力、体力、和技能的资本成为人力资本。”(侯风云,2003)他们所说的人力资本不过是花费在人身上的货币(或价值)的另一个不同说法而已。根本没有去仔细研究人力资本的内在本质,仅是把资本概念在名称上加到人身上。

所以,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知:人力资本是一个历史的、社会的范畴,它的出现是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相对应的,是一种在以人为主导的经济形态中的新的资本形式。它是内在本质与外在形式(载体)的统一。它首先表现的是一种社会关系,体现了以人为主导的社会生产关系中更高的资本形式,这是它本质的规定性;人力资本的外在形式为劳动力,以劳动力为载体。两个方面统一,不可分离,共同构成人力资本范畴的内涵。

三、孕育着人力资本产生的社会经济结构变迁的表现

任何一个经济范畴的出现,必然有其复杂的社会形式,人力资本作为一种反映更高社会生产关系的范畴,必然有其丰富的社会经济背景。那么对于人力资本,是否具备了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呢?我们认为当今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已经孕育着人力资本的出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根本改变了劳动者的劳动状况,真正确立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中心地位。

20世纪70年代,美国提出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到了90年代,又提出了“新经济”,引起学界的关注。联合国研究机构和经和组织的专家提出了“知识经济”,认为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种新经济。

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自动化机器的普及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使得劳动者不再是生产过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被牢牢束缚其中,充当“会说话的工具”,而是彻底从生产过程中摆脱出来,站在一旁,通过遥控指挥工具系统进行生产,并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劳动者的劳动状况跟工业经济时代相比发生根本的改变。

由于知识越来越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所以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更主要地取决于知识的投入,知识可以扩大传统生产要素的能力,还可以提供调整生产要素、改进生产程序、创造革新产品的能力。而这些知识的生产者和携带者不是别的载体,就是人本身。所以社会经济的增长主要取决于人的作用——人的智力、创造性成果的作用。所以劳动者在生产中确立了中心地位。这一根本性的变化,将催生出与其相适应的性的新的更高级资本形态——人力资本。

第二、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融合表征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转换,预示新的经济发展结构的出现,直接推动着人的经济价值的提升和在生产关系中地位的改变。

在工业、传统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经济模式下,人的经济价值的上升是很难的。但是在以服务业、高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模式下,一方面,这些产业主要依靠智力活动或者个性化的个体劳动,这是传统的机器所不能替代的,另一方面,“人力资本的深化”逐渐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必然路径。而以这一切都直接推动着人的经济价值的提升。从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正在经历着这样的变化。按照三次产业分类法,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从工业部门向服务部门的转移早在20世纪二三年代就已经初露端倪,到20世纪中后这种转移表现得更加明显。到了1965年,在美国、日本、联邦德国、英国、法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所占的比重分别降低到了3%、10%、4%、3%、7%,工业所占比重分别降低到34%、37%、44%、35%、31%,而第三次产业的比重均已超过50%

伴随知识经济进程,出现了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等部门在数字融合基础上的产业融合。这是对传统产业体系的根本性改变,成为一种新的产业革命。

“随着产业融合在整个经济系统中越来越具有普遍性,它将导致产业发展基础、产业之间关联、产业结构演变、产业组织形态和产业区域布局等方面的根本变化,最终改变整个经济和社会的面貌。推动人的地位和经济价值的提升。

第三、企业组织形式的深刻变革及其治理结构的变化反映人的经济价值的提高。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分工协作体系的日益发达,企业的组织形式发生了深刻变革。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经理革命”------“专业经理取代公司所有者成为决策者”1932年贝利(A·A·Berle)和米恩斯(G·C·Means)在他们合著的《现代公司和私有财产》(《ModernCorporationandPrivateproperty》)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大公司和控制权从企业的所有者---股东手中,转移到经理手中获得趋势。1941年,伯纳姆(J·Burnham)在《经理革命: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情》(《ManagerRevolution:WhatitHappenningintheWorld》一书中,第一次把这种现象称为“经理革命”。“经理革命”的过程,就是“经理式资本主义”取代“家族式的或金融的资本主义。此时,“资本是目前大公司可以自给的东西,老式的“巨头”已经不中用了,于是美国经济领域中的权势便有资本转移到组织才能的方面。”所以“在这里已经不是‘消极资本’即纯粹的企业财务资本的存在,才是个人、经理等人力所有者‘有碗饭吃’,而是‘积极货币’的握有者——企业的人力所有者——保证了企业的非人力资本的保值、增值、扩张。这个局面底下,企业的人力资本市值上升,非人力资本的市值下降,何怪之有?”

第四、分享制公司在市场经济国家中逐步演变成一种与传统的支薪制公司相竞争的新的企业组织形式,这直接反映了以人为主导的生产关系的一种变化趋势。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科技公司,甚至一些传统行业的大公司中,越来越多的工人加入到利润分享者的行列。分享制有员工持股计划、利润分享制或收益分享制。在分享制发展的广度方面,日本到1998年发展到91%,美国在30%以上。在分享制的深度方面,日本员工分享额占公司利润的比重在42-67%之间,而美国经理人员的报酬结构中,固定工资、年末奖金和股票选择权的比例大体是4:3:左右。

并且,一些西方国家也逐渐认识到了社会经济的这种变化趋势,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政府都设法鼓励利润分享和股权拥有。如英国政府1987年通过的2号财政法不仅批准了以支付现金为形式的利润分享计划,而且职工的利润分享收入可以享受减税待遇。而美国政府也从1974年开始,陆续通过了16项鼓励推行职工股份所有制的法案,利用免税的优惠政策为ESOP打开绿灯。到1986年,美国实行ESOP的公司大约为8000家,约有1000万雇员参加到此项计划中,约占全美雇员总数的8%。

以上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说明了人力资本的产生所必须具备的相应经济基础,这种趋势正在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本将会随着这种趋势的推进,作为一种反映更高经济形态和生产关系的资本形式,历史地登上舞台,发挥其更大的作用,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

根据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所以,对于人力资本我们要从大量的社会经济变迁的现象中,来认识到人力资本的本质,而不能盲目的照搬别人的东西,仅看到表面现象,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人力资本是一个历史的、社会的范畴,它的出现是和社会经济的结构变迁相对应的,是一种在以人为主导的经济形态中的新的资本形式。它是内在本质与外在形式(载体)的统一。基于这样的认识,就我国实际情况来看,我们还远远没有达到在社会范围内出现人力资本的经济基础。孕育人力资本产生的经济结构变迁的种种表现也是主要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但这也并不是一种很普遍现象。所以在谈人力资本时,我们不能无视其赖以存在的社会经济基础,而大肆鼓吹。

在我国目前对人力资本的研究方面存在以下误区,必须加以纠正,否则会产生不良后果。

第一,就人力资本谈人力资本,而不管其真正含义是什么。对人力资本有时认为是指劳动者,有时是指劳动力,有时指投资在人身上的资本(价值)。含义混乱,依次作的相应对策必然出现偏差。

第二,人力资本与产权挂钩,以偏概全。在研究上,把人力资本局限在小部分人的范围内,将人力资本等同于职业经理人和技术创新者,排斥了在普通劳动者。提出人力资本入股,也就是经理人和技术创新人员入股,分享企业所有权。而把普通劳动者排除在外,忽视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趋势,对普通劳动者造成极大的伤害。这将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第三,脱离实际经济条件,谈经济发展时,就讲加快人力资本的积累。其实“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并未过渡到以人力资本为主导性的生产要素的经济发展阶段”。“那种认为发展中国家不发达就是因为缺乏人力资本的观点在真正了解发展中国家问题的专家看来也是肤浅的,因为从另一角度看,人力资本缺乏毋宁说正是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不发达的结果”。所以,我们要从根本上认清此问题,主要的任务是加快社会经济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意味着忽视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和人力资本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劳动力素质和人力资本也是不同的问题。其实教育的作用,一直以来都受到经济学家和社会的重视,而不是因为有了“人力资本”才使教育受到重视,才应该重视。

注释:

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J].经济研究,1996(6).

他在该文中从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论证了市场中的企业是一个特别合约,并且默认了包含企业家和普通劳动者在内的人,甚至奴隶都是人力资本的拥有者,但并没有去对人力资本的内在本质作进一步深入考察,仅仅是借用了西方学者的看法。

方竹兰.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是一个趋势[J].经济研究,1997(6).该文认为人力资本所有者是企业财富的真正创造者,并没有对人力资本的含义作出说明,这样的判断又能有什么意义?即使是把人力资本所有者认为是劳动者,也从根本上违背了“资本和劳动共同创造财富,劳动创造价值”的原理。从而混淆价值和财富的区别。

焦斌龙.马克思的人力资本思想[J].当代经济研究,1999(6).作者在本文中,把人力资本的名词硬套在马克思的劳动力价值理论上,不加分析的把劳动力等同于人力资本,劳动力的价值等同于人力资本的价值。这是违背了马克思资本论中劳动力的本来意义。

张海云.人力资本理论质疑[J].当代财经,2003(2).本文对人力资本提出了质疑,认识到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值得肯定;但在论证上,简单地认为资本就是可移之物,是错误的。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第920页

本理论质疑[J].当代财经,2003(2).本文对人力资本提出了质疑,认识到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值得肯定;但在论证上,简单地认为资本就是可移之物,是错误的。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362页

崔学兰,赵旭亮.资本范畴在认识[J].经济问题.2003(11).本文对资本的范畴作为了深入的研究分析,提出了分析资本范畴的社会基础,并认为资本范畴是资本关系与资本载体的统一,也即资本内在规定和资本外在形式的统一。但是认为资本一般与特殊的区别,把资本看成是超越历史的永恒范畴,脱离了社会关系的客观存在,是一种超越历史的范畴,资本成为一种永恒。

同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第193页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第195页

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J].经济研究,1996(6).

李宝元.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第18页.

张素芬.知识经济条件下劳动者情况变化探微[J].当代经济研究,1999(4).文中对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的地位变化,作了分析。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正为人力资本的出现提供了背景条件。

莫志宏.人力资本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第30页

周振华.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3(4).

美国托马斯·戴伊著.谁掌管美国----里根时代[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版,第42页

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578-581页

美国托马斯·戴伊著.谁掌管美国----里根时代[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版,第51页

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J].经济研究,1996(6).

翁君奕.支薪制与分享制的比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5).

韩保江著.西方世界的拯救——现代西方收入分配制度变迁与贡献[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第250-252页。

莫志宏.人力资本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第7和21页

参考文献:

[1]T·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教育和研究的作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加里·S·贝克尔.人力资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3]雅各布·明塞尔.人力资本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4]莫志宏.人力资本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5]盖骁敏.人力资本不同于劳动力[J].中国经济问题,2004(1).

[6]王树同.比较优势战略与赶超战略的选择与思考[J].当代经济研究,2003(2).

篇4

关键词:资本范畴 人力资本 社会经济结构变迁

人力资本自创立以来,现在已经成为“经济学中经验最多的理论之一”。该理论被应用到各个应用学科和领域,但由于对人力资本的内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对于人力资本到底是什么,应该怎样来界定存在很多分歧。那么在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上就会对社会产生不良的。所以本文将根据马克思理论研究的基本论原则来探讨人力资本的内涵,指明人力资本的本质,揭示人力资本出现的社会经济条件。

一、理论回顾

第一次正式提出“人力资本”这个概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沃尔什。他于1935年出版了《人力资本观》一书,在该书中,他从个人费用和个人收益相比较来教育的经济效益。真正形成理论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1957年,明塞尔的博士论文《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对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之间存在的必然关系进行了认真研究。1960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年会上以主席的身份发表了题为《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轰动了西方经济学界。以此为标志,确立了人力资本理论,引起了学界的关注。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主要指凝集在劳动者本身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劳动能力,这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一种有效率的经济。1964年,贝克尔发表了《人力资本》,提出了较为系统的人力资本理论框架,进一步了人力资本理论,使之成为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体系。无疑西方学者对人力资本理论做出了开拓性的研究。但是对人力资本的内涵仍然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自从改理论传入我国,兴起了研究的热潮,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国内学者在研究人力资本时,大致有两派:

一是默认西方学者所提出的人力资本含义。其中根据不同的研究思路,又可分为两类:一种是沿用西方学者所提出的人力资本含义,作相关方面的应用研究。另一种是从经典作家那里找人力资本思想的渊源。对于第一种思路:比如有的从的契约性质研究人力资本,认为“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里资本的特别合约”,并且认为“人的健康、体力、经验、生产知识、技能和气他精神存量的所有权只能不可分离地属于其载体”。 (周其仁,1996)有的认为“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是一个趋势”,并认为“人力资本所有者是企业风险的真正承担者,人力资本所有者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 (方竹兰,1997)有的则认为“我国发挥比较优势的关键是,将更多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王树同,2003)加快人力资源的转化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有的认为“人力资本是指人们花费在人力保健、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开支形成的资本。”(李宝元,2000)对于第二种,主要是引用经典作家有关人、教育等方面的论述,作为人力资本思想的渊源,以此说明人力资本很早就有了,只是由于某种原因,最近才发展起来。比如有的认为“斯密敏锐地认识到,人的知识、经验和才能对社会生产有重要作用,是一种具有生产性的资本。”(王建民,2002)有的从“马克思的人力资本思想”出发探询了马克思关于“人力资本在财富创造中的地位、产权特征、形成途径、层次性、定价等”。 (焦斌龙,1999)

二是不同意人力资本的提法,对人力资本提出了质疑。比如有的认为“人力资本的本质或根源是劳动力,如同资本的根源在于货币一样。”提出“人力资本是指在知识、技术、信息同劳动力分离,成为独立的商品参加市场交换,且这种交易在市场交换中占主导地位的条件下,由投资而形成的的高级劳动力。”(冯子标,2002)有的认为“人力资本是个错误的概念”。 (张海云,2003)对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了置疑。有的提出“人力资本分享剩余三大悖论:人力资本确认悖论、人力资本激励悖论、人力资本分享剩余模式悖论。”也对人力资本提出了置疑。(张兆国,2004)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前者并没有去过多思考人力资本本身的内涵,作为既定的含义,搬来就用。后者尽管提出了质疑,但是并没有说清楚人力资本的含义,并且在有些地方的论述也存在。两者都没有对人力资本的含义做出很好的说明,没有真正理解人力资本的内涵。本文将利用马克思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原则,通过资本范畴规定性的来探讨人力资本范畴的内涵,揭示人力资本产生背后的社会经济结构变迁。 二、人力资本范畴内涵的规定性

马克思的基本论原则是与逻辑的辩证统一,其基础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相结合。在马克思看来,历史的起点,也就是逻辑的起点;思维形式中概念又简单到复杂上升的过程,反映着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的历史过程。根据这一方法论,任何客观关系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同样任何经济范畴的出现都是客观经济关系的反映和历史发展的产物。马克思在资本的范畴时,所的方法论值得我们借鉴。

下面就从资本范畴的规定性说起,首先澄清人们对资本范畴的误解,进而分析人力资本范畴的规定性。

从资本到人力资本,不仅仅是一个名称的变化,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不是概念上的简单扩展,而是生产方式演变的一次质变。这样的认识,只有必须从资本的本质规定性才能得出。人力资本作为一种新出现的经济范畴,必然有其内在的规定性。从资本这一抽象范畴到人力资本这一具体范畴,从逻辑上来讲,人力资本范畴必须包含资本范畴的规定性。所以要认识人力资本的内涵,必须弄清楚资本的规定性。

对于资本的规定性,马克思说:“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它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特有的社会性质”。 从马克思的论述中可以看出, “马克思在强调资本是一种社会关系的同时,并没有否认它必须的载体。”(曾康霖,1990)任何经济范畴都有其社会形式,又有其物质承担者。所以资本范畴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资本所体现的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这是资本的本质规定;另一方面,是资本关系所赖以体现的物质的、客观的和的和形式。这是资本关系的载体,是资本形式、运动和发挥作用的外在形式和物质前提”。(崔学兰,2003)资本的本质规定和资本的外在形式是统一的,是不可分离的。

马克思指出:“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奴隶。纺纱机就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 所以资本不是作为单纯的物质性存在,即作为进行新的生产手段而积累起来的物化劳动本身并不是资本,而是以物为媒介的一种社会关系。所以对于资本范畴来讲,尽管有学者做了“资本范畴再认识”的研究,其中有很多真知灼见,认为“资本是本质规定和外在形式的统一”。但是把资本的内在规定分为“资本的一般抽象规定和资本的特殊社会规定”。 并认为“资本的一般抽象规定:物化的剩余劳动不断吸取活的剩余劳动,从而不断增加和扩大自身的关系”。 这是一种“关系”,但是这并不是与一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样的认识把资本理解为脱离了社会关系的客观存在,是一种超越历史的范畴,资本成为一种永恒。作为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首先反映的是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生产关系。然后才是体现在一个物或载体上。

所以对人力资本范畴来说,人力资本也应该是一种内在本质和外在形式的统一体。冯子标在《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研究》一书中指出“人力资本是其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的统一体”。这无疑是正确的、有见地的。然而由于其没有真正理解对于资本来讲,资本的本质内在规定和外在形式到底是指什么,所以其对人力资本含义的理解出现了偏差,从而利用“人力资本的本质或根源是劳动力,如同资本的根源在于货币一样。”得出“劳动力是其内核和自然基础,投资是外在约束,人力资本正是劳动力成为投资的产物。”混淆了本质与外在形式的含义和区别。当然,他认为“人力资本是一种高级劳动力”,这种把人力资本归为劳动力的看法无疑是有创建性的和值得肯定的,但对于高级劳动力的说法及对其原因的解释是不能让人接受的。但这其中已经暗含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体现了社会生产力发展对生产关系的一种推动。侯风云在《论人力资本概念》一文中,尝试用 “资本”的概念来说明人力资本,但是其仅仅判断资本的标准定义为“是否有超过投资价值的价值产生,这种超额价值是否为投资者所占有和支配。”只是从静态的表面上看是否有一个增值额的产生,所以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力资本的含义。

所以对人力资本来讲,它应该是体现了一种社会经济结构变迁的新的资本形态。马克思说:“资本一出现,就标志着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新。” 同样,人力资本体现了一种以人为主导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在这样的生产中,不是物质资本利用人的活劳动为手段来增大自己,而是人的活劳动利用物质资本来不断的增大自身的过程。这是一种新的社会生产方式,体现了社会经济形态的结构性变迁,是比物质资本更高一级的新的资本形式。

对于人力资本的外在形式,也就是人力资本赖以存在的物质载体。我们认为是体现在人身上的体力、健康、知识、技能、经验等精神存量。根据马克思“劳动力或劳动能力,就是一个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他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合。” 的论断,而体力的内涵必然包含健康,智力总是体现在人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的拥有。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简单劳动在社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少。复杂劳动将成为社会财富创造的主要方式。这时的劳动力已经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的表现,而是蕴含着先进知识、技能和经验的复杂劳动力。所以,我们就把人身上的体力、健康、知识、技能、经验等精神存量界定为劳动力,这样人力资本的外在形式就体现为劳动力,但是劳动力是在承载了一定的社会关系之后才成为人力资本的载体的,是人力资本内在本质规定的基础。

我们这里所说的人力资本体现为劳动力,跟西方学者及我国某些学者所认为的具有本质上的区别。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主要指凝集在劳动者本身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劳动能力”。但是他只是将人力资本纯粹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来说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没有反映其本质的规定。而我国大部分学者在研究人力资本时,基本照搬西方对人力资本的定义的描述,“多数人力资本理论的,也不过是将对(非人力)资本理论的一些原理推广到对人力资源的分析上而已。当人力资本经济学家把人的健康、生产技能和生产知识看成是一种资本存量,即作为现在和未来产出和收入的源泉时,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在形式上几乎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更有一些学者认为“人力资本,是指人们花费在人力保健、、培训等方面的开支所形成的资本”。 (李宝元,2000)“资本的概念不仅仅局限在于物质资本,而应该扩展到人力资本,即投资于人的智力、体力、和技能的资本成为人力资本。”(侯风云,2003)他们所说的人力资本不过是花费在人身上的货币(或价值)的另一个不同说法而已。根本没有去仔细研究人力资本的内在本质,仅是把资本概念在名称上加到人身上。

所以,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知:人力资本是一个历史的、社会的范畴,它的出现是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相对应的,是一种在以人为主导的经济形态中的新的资本形式。它是内在本质与外在形式(载体)的统一。它首先表现的是一种社会关系,体现了以人为主导的社会生产关系中更高的资本形式,这是它本质的规定性;人力资本的外在形式为劳动力,以劳动力为载体。两个方面统一,不可分离,共同构成人力资本范畴的内涵。 三、孕育着人力资本产生的结构变迁的表现

任何一个经济范畴的出现,必然有其复杂的社会形式,人力资本作为一种反映更高社会生产关系的范畴,必然有其丰富的社会经济背景。那么对于人力资本,是否具备了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呢?我们认为当今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已经孕育着人力资本的出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知识经济的到来,根本改变了劳动者的劳动状况,真正确立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中心地位。

20世纪70年代,美国提出进入“后化时代”,到了90年代,又提出了“新经济”,引起学界的关注。联合国机构和经和组织的专家提出了“知识经济”,认为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种新经济。

知识经济时代技术飞速,自动化机器的普及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使得劳动者不再是生产过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被牢牢束缚其中,充当“会说话的工具”,而是彻底从生产过程中摆脱出来,站在一旁,通过遥控指挥工具系统进行生产,并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劳动者的劳动状况跟工业经济时代相比发生根本的改变。

由于知识越来越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所以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更主要地取决于知识的投入,知识可以扩大传统生产要素的能力,还可以提供调整生产要素、改进生产程序、创造革新产品的能力。而这些知识的生产者和携带者不是别的载体,就是人本身。所以社会经济的增长主要取决于人的作用——人的智力、创造性成果的作用。所以劳动者在生产中确立了中心地位。这一根本性的变化,将催生出与其相适应的性的新的更高级资本形态——人力资本。

第二、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融合表征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转换,预示新的经济发展结构的出现,直接推动着人的经济价值的提升和在生产关系中地位的改变。

在工业、传统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经济模式下,人的经济价值的上升是很难的。但是在以服务业、高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模式下,一方面,这些产业主要依靠智力活动或者个性化的个体劳动,这是传统的机器所不能替代的,另一方面,“人力资本的深化”逐渐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必然路径。而以这一切都直接推动着人的经济价值的提升。从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正在经历着这样的变化。按照三次产业分类法,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从工业部门向服务部门的转移早在20世纪二三年代就已经初露端倪,到20世纪中后这种转移表现得更加明显。到了1965年,在美国、日本、联邦德国、英国、法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所占的比重分别降低到了3%、10%、4%、3%、7%,工业所占比重分别降低到34%、37%、44%、35%、31%,而第三次产业的比重均已超过50%

伴随知识经济进程,出现了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等部门在数字融合基础上的产业融合。这是对传统产业体系的根本性改变,成为一种新的产业革命。

“随着产业融合在整个经济系统中越来越具有普遍性,它将导致产业发展基础、产业之间关联、产业结构演变、产业组织形态和产业区域布局等方面的根本变化,最终改变整个经济和社会的面貌。推动人的地位和经济价值的提升 。

第三、组织形式的深刻变革及其治理结构的变化反映人的经济价值的提高。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分工协作体系的日益发达,企业的组织形式发生了深刻变革。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经理革命”------“专业经理取代公司所有者成为决策者 ”1932年贝利(A·A·Berle)和米恩斯(G·C·Means)在他们合著的《公司和私有财产》(《Modern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erty》)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大公司和控制权从企业的所有者---股东手中,转移到经理手中获得趋势。1941年,伯纳姆(J·Burnham)在《经理革命: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情》(《Manager Revolution: What it Happenning in the World 》一书中,第一次把这种现象称为“经理革命”。“经理革命”的过程,就是“经理式资本主义”取代“家族式的或的资本主义 。此时,“资本是大公司可以自给的东西,老式的“巨头”已经不中用了,于是美国经济领域中的权势便有资本转移到组织才能的方面 。”所以“在这里已经不是‘消极资本’即纯粹的企业财务资本的存在,才是个人、经理等人力所有者‘有碗饭吃’,而是‘积极货币’的握有者——企业的人力所有者——保证了企业的非人力资本的保值、增值、扩张。这个局面底下,企业的人力资本市值上升,非人力资本的市值下降,何怪之有?”

第四、分享制公司在市场经济国家中逐步演变成一种与传统的支薪制公司相竞争的新的企业组织形式,这直接反映了以人为主导的生产关系的一种变化趋势。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高公司,甚至一些传统行业的大公司中,越来越多的工人加入到利润分享者的行列。分享制有员工持股计划、利润分享制或收益分享制。在分享制发展的广度方面,日本到1998年发展到91%,美国在30%以上。在分享制的深度方面,日本员工分享额占公司利润的比重在42-67%之间,而美国经理人员的报酬结构中,固定工资、年末奖金和股票选择权的比例大体是4:3:左右 。

并且,一些西方国家也逐渐认识到了社会经济的这种变化趋势,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政府都设法鼓励利润分享和股权拥有。如英国政府1987年通过的2号财政法不仅批准了以支付现金为形式的利润分享计划,而且职工的利润分享收入可以享受减税待遇。而美国政府也从1974年开始,陆续通过了16项鼓励推行职工股份所有制的法案,利用免税的优惠政策为ESOP打开绿灯。到1986年,美国实行ESOP的公司大约为8000家,约有1000万雇员参加到此项计划中,约占全美雇员总数的8% 。

以上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说明了人力资本的产生所必须具备的相应经济基础,这种趋势正在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本将会随着这种趋势的推进,作为一种反映更高经济形态和生产关系的资本形式,地登上舞台,发挥其更大的作用,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

根据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

所以,对于人力资本我们要从大量的社会经济变迁的现象中,来认识到人力资本的本质,而不能盲目的照搬别人的东西,仅看到表面现象,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上面的,我们知道人力资本是一个历史的、社会的范畴,它的出现是和社会经济的结构变迁相对应的,是一种在以人为主导的经济形态中的新的资本形式。它是内在本质与外在形式(载体)的统一。基于这样的认识,就我国实际情况来看,我们还远远没有达到在社会范围内出现人力资本的经济基础。孕育人力资本产生的经济结构变迁的种种表现也是主要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但这也并不是一种很普遍现象。所以在谈人力资本时,我们不能无视其赖以存在的社会经济基础,而大肆鼓吹。

在我国目前对人力资本的研究方面存在以下误区,必须加以纠正,否则会产生不良后果。

第一,就人力资本谈人力资本,而不管其真正含义是什么。对人力资本有时认为是指劳动者,有时是指劳动力,有时指投资在人身上的资本(价值)。含义混乱,依次作的相应对策必然出现偏差。

第二,人力资本与产权挂钩,以偏概全。在研究上,把人力资本局限在小部分人的范围内,将人力资本等同于职业经理人和技术创新者,排斥了在普通劳动者。提出人力资本入股,也就是经理人和技术创新人员入股,分享企业所有权。而把普通劳动者排除在外,忽视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趋势,对普通劳动者造成极大的伤害。这将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

第三,脱离实际经济条件,谈经济发展时,就讲加快人力资本的积累。其实“发展家的社会经济并未过渡到以人力资本为主导性的生产要素的经济发展阶段”。“那种认为发展中国家不发达就是因为缺乏人力资本的观点在真正了解发展中国家的专家看来也是肤浅的,因为从另一角度看,人力资本缺乏毋宁说正是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不发达的结果”。 所以,我们要从根本上认清此问题,主要的任务是加快社会经济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意味着忽视的重要性。教育和人力资本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劳动力素质和人力资本也是不同的问题。其实教育的作用,一直以来都受到经济学家和社会的重视,而不是因为有了“人力资本”才使教育受到重视,才应该重视。 注释:

周其仁. 市场里的: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 [J]. , 1996(6).

他在该文中从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论证了市场中的企业是一个特别合约,并且默认了包含企业家和普通劳动者在内的人,甚至奴隶都是人力资本的拥有者,但并没有去对人力资本的内在本质作进一步深入考察,仅仅是借用了西方学者的看法。

方竹兰. 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是一个趋势 [J] . 经济研究, 1997(6).该文认为人力资本所有者是企业财富的真正创造者,并没有对人力资本的含义作出说明,这样的判断又能有什么意义?即使是把人力资本所有者认为是劳动者,也从根本上违背了“资本和劳动共同创造财富,劳动创造价值”的原理。从而混淆价值和财富的区别。

焦斌龙. 马克思的人力资本思想 [J]. 当代经济研究, 1999(6).作者在本文中,把人力资本的名词硬套在马克思的劳动力价值上,不加的把劳动力等同于人力资本,劳动力的价值等同于人力资本的价值。这是违背了马克思资本论中劳动力的本来意义。

张海云. 人力资本理论质疑 [J]. 当代财经, 2003(2).本文对人力资本提出了质疑,认识到资本是一个范畴,值得肯定;但在论证上,简单地认为资本就是可移之物,是错误的。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第920页

本理论质疑 [J]. 当代财经, 2003(2).本文对人力资本提出了质疑,认识到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值得肯定;但在论证上,简单地认为资本就是可移之物,是错误的。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362页

崔学兰,赵旭亮. 资本范畴在认识 [J]. 经济. 2003(11).本文对资本的范畴作为了深入的研究分析,提出了分析资本范畴的基础,并认为资本范畴是资本关系与资本载体的统一,也即资本内在规定和资本外在形式的统一。但是认为资本一般与特殊的区别,把资本看成是超越历史的永恒范畴,脱离了社会关系的客观存在,是一种超越历史的范畴,资本成为一种永恒。

同7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第193页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第195页

周其仁. 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 [J]. 经济研究,1996(6).

李宝元. 人力资本与经济 [M] .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第18页.

张素芬. 知识经济条件下劳动者情况变化探微 [J]. 当代经济研究, 1999(4).文中对知识经济劳动者的地位变化,作了分析。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正为人力资本的出现提供了背景条件。

莫志宏. 人力资本的经济学分析 [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第30页

周振华. 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 经济, 2003(4).

美国 托马斯·戴伊著. 谁掌管美国----里根时代 [M].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版,第42页

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 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578-581页

美国托马斯·戴伊著. 谁掌管美国----里根时代 [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版,第51页

周其仁. 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 [J]. 经济研究,1996(6).

翁君奕. 支薪制与分享制的比较 [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5).

韩保江著.西方世界的拯救——西方收入分配制度变迁与贡献 [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第250-252页。

莫志宏.人力资本的经济学分析 [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第7和21页

[1] T·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和研究的作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加里·S·贝克尔.人力资本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3]雅各布·明塞尔.人力资本研究 [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4]莫志宏. 人力资本的经济学分析 [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5]盖骁敏. 人力资本不同于劳动力 [J]. 中国经济问题,2004(1).

[6]王树同. 比较优势战略与赶超战略的选择与思考 [J]. 当代经济研究,2003(2).

篇5

一、PERD系统及区域PERD协调发展模式

(一)PERD系统

PERD系统是指以人口(P)、环境(E)、资源(R)与发展(D)四个问题为中心,由形成PERD问题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个具体的区域内复合而形成的一个紧密联系的统一体。研究解决PERD问题,不能孤立地研究某一方面问题,而应将人口、环境、资源与发展四个问题及其形成的因素,结合不同的地域,系统地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内进行全面的研究,局部的问题纳入全局中协调解决,共同达到协调发展的目的。例如:我们研究人口数量时,只有把人口数量与区域环境、资源、经济和社会发展,及人口本身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文化构成等问题联系起来,人口数量的分析才具有现实意义。当人口数量与上述因素之间的关系协调时,人口数量就不是―个大问题;反之,如果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协调,人口问题就成了―个重大问题。

(二)区域PERD协调发展模式

1.区域PERD协调发展模式。区域PERD发展模式是指在一定空间和一段时期内,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发展的总的方式。区域PERD协调发展模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口增长模式:人口总规模维持在资源、环境与经济的承载能力之内;劳动适龄人口增长与社会劳动力的需求相适应;老年人口的比重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保持人口增长过程的稳定性;人口生育政策与政策实施的可行性相适应等。(2)环境保护模式:保持区域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方向转化。(3)资源利用模式:资源更新速度与资源利用规模和速度相协调;保持生物资源的多样性等。(4)经济与社会发展模式:经济增长速度与满足人民需要和增强区域综合实力相适应;宏观经济结构与区域资源结构、环境结构、经济发展阶段相协调;主导产区突出、区域经济竞争力加强;社会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等。(5)区域开发模式:保持区域发展空间结构的优化,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等合理布局,并且它们之间在功能关系上相互协调。(6)时间推进模式:保证区域PERD协调发展在时间发展阶段上的循序渐进。

2.合理选择区域发展模式。影响区域发展的因素很多,而且也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别。不同区域的协调发展模式由于区域PERD的状况不同而千差万别。PERD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系统,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动必定影响其他因素的变动。另外,在区域发展实践中,发展模式也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融共同发生作用的。所以我们应根据区域PERD发展的客观实际,合理选择区域发展模式,并根据事物的动态变化及时转换发展模式,从而在总体上引导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区域PERD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是指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的评价指标组成的有机整体,它可以全面、系统、科学和准确地反映一定时期内区域PERD多个侧面的变化特征和发展规律。评价指标体系作为一个系统,其结构和组成要素的科学组合会直接影响系统功能的发挥。区域PERD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要对其结构和评价指标的组合进行科学研究,才能建立一套科学的区域PERD综合评价体系。

(一)构建区域PERD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指标的设计应该科学,指标的选取应该符合区域PERD评价的需要。区域PERD协调发展模式既是一个理论上探讨的问题,同时也是实践中的问题,涉及PERD的相关指标的定义、计算方法等不能离开PERD及其相关概念的基本理论,每一个指标的名称、定义、解释、计算方法、分类等要讲究科学性和规范性。

2.全面性和系统性原则。全面性是指标的选择应尽可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分析对象的全貌。系统性是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间要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而不是杂乱无章的罗列。影响区域PERD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构成了一个综合的系统。它是一个多层次的动态系统,对区域PERD的认识和评价应遵循相应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原则:(1)区域PERD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充分体现区域PERD的各个方面及其之间的关系,从PERD的全过程出发,全面反映影响PERD的各种因素,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区域PERD的全貌,尽力满足为客观地评价区域PERD现状所提出的全面性要求。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和PERD不同子系统之间的联系,既要有反映不同区域PERD差异的指标,也要有反映子系统联系的指标,以保持指标体系之间的完整性和全面性。(2)区域PERD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必须重视PERD因素的系统结构关系,要将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四个问题及其形成的因素,结合不同的区域联系起来,系统地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内加以系统研究,以满足客观评价区域PERD的系统性要求。

3.简洁有效原则。指标体系并不是包含的指标越多就越全面。在设计指标体系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力求精简,要尽可能地筛选并删除一些可有可无的指标。

4.敏感性原则。在构建指标体系时要注意指标的敏感性。指标应能比较敏感地反映分析对象的变化,有些指标虽然在理论上讲是合理的,但由于客观环境或条件发生了变化,或受到某些因素的制约,往往不能显示出客观事物的实际状况。

5.可行性原则。指标的选择要注意可行性。指标的设置要有利于资料的取得,即选取指标时应该兼顾全面性和数据的易得性两方面因素。尽可能利用现存的各种统计数据,选择主要的、基本的、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作为量化的计算指标。

6.动态性和稳定性相结合原则。指标的选择要坚持动态性和稳定性相结合。既要有反映目前的指标,也要有反映变化的动态指标。对区域PERD的认识和评价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相关因素的变化和发展,各个评价因素所发挥的作用会增强或减弱。由于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大环境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其评价体系应遵循动态原则。如发生重大的政策、技术、社会、经济等其他变化,区域PERD的评价体系也应随时作出相应的调整。但是指标体系应该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以便于对比分析区域PERD的发展变动状况。

7.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定性评价是采取经验判断与观察的方法,其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和主观性。定量评价是采用量化的方法,其评价结果往往带有局限性,评价不容易深入。将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可以弥补各自的不足,达到较好的评价效果,从而建立科学的区域PERD评价体系。任何事物都具有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但对于一些在目前认识水平下难以量化且意义重大的问题,可以用定性指标来描述。

(二)区域PERD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框架

1.区域PERD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每一个评价指标都可以从一个侧面评价区域PERD的变化状况,但由于各个评价指标的类型、性质不同,其评价的功能也不同。因此,要形成对区域PERD的综合评价,必须通过评价体系对评价指标进行科学组合,发挥其整体的评价功能。建立指标体系,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首先将目标分成具体的目标层和准则层,然后再细分成更小的、可以建立指标的小系统,通过对这些小系统建立指标,从而确立整个指标体系(见图1)。

2.区域PERD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区域PERD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包括三个层次:(1)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与外部系统五个方面的指标体系;(2)五个方面的指标体系交互作用形成24个方面的子指标体系;(3)24个方面的子指标体系的每一单个指标。

(1)人口系统指标。1)PP人口系统内部结构指标:人口数,劳动适龄人口数,老龄人口比例,学龄人口比例,育龄妇女文化程度,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性别比例等。2)PE人口环境系统指标:环保事业从业人员数等。3)PR人121资源系统指标:从事地质普查及各种资源勘探的劳动力数量,水利业从业人员数等。4)PD人口社会经济系统指标:各行业劳动力人数(如: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公共服务业等行业的劳动力人数);各产业劳动力人数等。5)PO人121外部系统指标:劳动力输出数量及构成等。

(2)环境系统指标。1)郧环境系统内部结构指标:生态环境状况,大气质量水平,水环境质量水平和固体废弃物堆放量等。2)EP环境人口系统指标:各种人均环境指标,如人均绿地面积、城市人均综合用地等。3)ER环境资源系统指标:环境对资源的损害指标,如地下水污染、海洋污染、海水入侵面积、耕地盐碱化面积和开采矿产塌陷地面积等。4)ED环境社会经济系统指标:单位环保资金效益指标。5)EO环境外部系统指标:各种污染物输出等。

(3)资源系统指标。1)RR资源系统内部结构指标:各种资源储量及构成,各种资源利用率等。如水资源总量、水资源利用率、耕地面积、土地利用率、煤炭储量、石油储量和森林资源量等。2)RP资源人口系统指标:各种人均资源指标。如:人均耕地、人均煤炭资源量、人均森林资源量、人均水资源量、人均石油资源量和人均其他矿产资源量等。3)RE资源环境系统指标:环境使用资源量指标,如环境用水量等。4)RD资源社会经济系统指标:资源可供社会经济用量。如可供工业用水量、可供农业用水量、煤炭资源年开发量、石油年开采量和天然气年开采量等。5)RO资源外部系统指标:各种资源输出指标。

(4)社会经济系统指标。1)DD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结构指标:历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工业部门结构,主导产业所占比重,区域竞争力,国民收入使用额,积累率,经济发展速度,资金产值率,资金利税率和经济发展过程的波动状况等。2)DP社会经济人口系统指标:各种人均社会经济指标。如人均GDP、人均钢铁产量、人均粮食产量、人均石油产量、人均棉花产量、人均主要工业品产量、人均服务设施拥有量、人均服务人员拥有人数、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等。3)DE社会经济环境系统指标:环保资金投入量,废水排放总量,废气排放总量,固体废弃物排放总量,万元产值废水排放量,万元产值废气排放量和万元产值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等。4)DR社会经济资源系统指标:地质勘探资金投入量,各种矿产资源探明储量增量等。5)D0社会经济外部系统指标:资金输出,各种产品输出数量及构成等。

(5)外部系统指标。1)OE外部系统环境系统指标:各种外部污染物流入量及构成等。2)OR外部系统资源系统指标:各种外部资源的输入量及构成等。3)OD外部系统社会经济系统指标:外部资金输入数量等。4)OP系统环境人口系统指标:外部劳动力输入量及构成等。

3.区域PERD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方法也称多变量综合评价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多个指标转化为一个能够反映综合情况的指标来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一般要根据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加权处理。评价结果是以指数或分值的形式表示被评价单位的“综合状况”。

综合评价的步骤:(1)确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这是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和依据,也是综合评价科学性的关键。指标的选择方法有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两类。定性方法中常用的、效果较好的方法是专家评判法。专家评判法是通过研讨会或征询意见的方式,集各位专家的智力优势和经验来选择指标。定量方法有试算法和通过相关系数并借助于系统聚类法来对指标进行选择。不管使用哪一种方法,都要根据理论和经验及指标在历史资料中的表现加以确定。在指标选择余地较大时,要从类似的指标中删除个性不太强的指标,以简化指标体系,减少分析过程中的计算工作量。(2)搜集指标数据,并对不同计量单位的指标数值进行同度量处理,以消除量纲的影响。消除量纲的方法目前常用的有相对化处理、函数化处理和标准化处理三种方法。(3)根据指标的重要性确定其权重。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有定性赋权的专家评判法、定量赋权的指标比较法和比率标度法等。实际中常常将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运用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4)对经过加工处理后的指标值进行汇总,计算综合评价指数或综合评价分值。另外,若对多个区域同时评价,可根据综合评价指数或综合评价分值的大小进行排序。

篇6

关键词:社会经济;民商法;发展

当今时代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和经济时代,与此同时就更加凸显出民商法的社会地位。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经济的需要,国家立足于现实对民商法进行了相应的完善工作,一些诸如《物权法》、《合同法》等民商法开始逐渐颁布、出台并得以实施,为我国法制的健全贡献了必要的力量。但是,因为时代是不断进步发展的,经济也是在不断前进的,所以在此背景下,需要不断的对民商法的现状加以调整,使其更好的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是尤为重要的。

一、新时期背景下民商法价值体系的相关性研究

(一)民商法价值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民商法价值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密切的联系,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民商法所表现出来的基础价值就是安全与效益。从传统的民商法角度来分析,安全问题一直从属于一种派生地位,举例来说:传统的交易中,其交易安全的定义是信息、交付方式和信用安全三个方面的内容。而在当前的交易中,从整个交易安全的角度来分析,信息所起到的作用并不是很大,第三方获取到的交易信息对交易是否能够安全进行所构成的威胁也并不明显。而且在传统的交易过程中,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方式基本上不会出现交易安全等问题[1]。而在信息时代不断的向前递进的现在,信息的发展为民商法的主体自由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信息时代,互联网为主要的信息传递方式,这种信息交流突破了国与国之间的界线,行事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要求通过互联网和任何地域的任何人进行信息交易,从事任何民商活动。所以,此背景下的市场早已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其具有开放性,这也使得人们可以随意从中获取想要的任何信息,同时也能够将自己的任何信息给任何人。

(二)民商法价值体系的重构是新时期的必然要求

在新时期,民商法的价值体系涉及到更加广泛的内容,其要包含平等、自由、公平、安全等多方面的利益。但是从整体来看,自由依然在价值体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对于其他价值体现来说,这是一项基础。分析平等原则,平等在新时期的要求也和传统民商法中的含义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其不仅具备目标性价值,同时也具有工具性的价值。公平一直是民商法中最为本质性的价值追求。而安全,虽然说在新时期其依然是一项基础,也是一项工具性价值,但是信息时代具有其自身的实际特点,所以安全也成为了新时期民商法所要不断发展和追求的一个重要的目标。效益在民商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定位,其主要是民商法的基础价值之一。仔细分析,安全和效益相互之间存在着必然的矛盾,因此在新时期民商法的确立过程中,如何定位和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地位平衡,是成为其立法的重要目标。

二、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基本原则的变化与发展

(一)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坚持平等中立的原则

在新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坚持平等中立的原则,其主要指的是在信息发展的时代,对于交易过程中的不同方的民事个体,民商法参与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相关条件。其中涉及到一些技术性因素,而交易过程中交易平台需要保持中立的态度,杜绝出现偏袒任何一方的情况出现。这种特点主要是因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导致的,其属于一种技术性和全球性的特点。

(二)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坚持安全性原则

信息时代的安全定义相对于从前,其具有更加广泛和更加深刻的含义,因此安全原则也具有更新的内涵。其主要指所有的民事和商业活动应该将安全列在首位,将其作为一项基础前提,因此其所对应的立法也应该对具体的安全要求有所反应和体现。举例来说,对于电子商务安全的保障来说,其对于电子商务法而言,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实施目标,而且也是电子商务法制定的一项重要原则和根本依据。在当前时代,信息发展的重要表现便是快捷化和方便性,这种高效快捷需要在安全的基础上进行,特别是当今时代,网络虽然发展很快,但是网络具有虚拟性和隐匿性,这也导致一定的安全问题凸显出来[2]。在这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安全问题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变化:因为网络欠缺必要的物理环境,这也使得相关的存储额和相关信息容易出现泄漏或丢失的可能性;因为认为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因为黑客的袭击和非法拦截等情况产生,其会对相关的存储和传播信息作出修改,进而使得网络安全问题严重。这样也使得相关的商业信息危险性增加。所以,针对于这种情况,其立法也需要通过临界于网络物理安全设置的数字认证和签名的支付方式来实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民商法的变化通过安全原则也能够体现出其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而作出的改变。

(三)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坚持效益性原则

长期以来,立法中一直有一个难题,那就是“公平、公正、效益”的问题。长期以来法律都是公正和公平的代名词,而且法律也是为了维持公正而产生的。但是法律同时也是位于经济基础之上的建筑层。所以在进行立法之时,需要理解这两个层面的基本内涵,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全面的对法律所坚持的基本原则予以定义。在法律制定的不同时期,其所体现出来的基本原则也是存在差异的,仔细分析,其主要是因为法律需要对不同时期的统治阶层的利益诉求进行表达。比如说在当前的信息时代,民商法效益的基本原则主要是民商事的相关立法和相关活动需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并且不断促进效益目标的建设,其主要表现出了当前时代的自由化,同时也凸显出民商法在当前时代的集体效益和集体价值。

三、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基本范畴和基本制度的变化与发展

(一)社会经济发展拓宽传统民商事权利体系的范围

成熟且完全的民商事法律体系需要对现如今的民商事主要活动的内容和法律事实所具备的基本条件进行体现。从这方面来分析,这是一种存在着局限性和狭隘性的成熟与完善,其主要体现了一种阶段性。在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之下,传统的民商事在权力体系的范围等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首先是信息库取得了专用特权,也就是说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而信息时代的重要特点便是其为所有的民商事活动提供一个更加便利的加以空间,而且信息的提供也为民商事活动的成功提供了必然的助力效果[3]。基于此,在民商事立法的时候,需要对于这种不具备独创性的但是却对信息库的开发和投资做出过共享的个人或集体予以必要的民商事权利,以此来保护其劳动成果,同时也提升了其积极性。第二个是域名的专用特权。虽然目前民商法对于域名的转筒全并没有准确而完整的定义,但是应该对此做出相关的保障。所谓的域名就是人们通过此而将计算机连接到网络上的一个虚拟的地址。因此,通过域名能够对计算机所访问过的网络信息得以了解,而且也方便了计算机对于自己的相关信息资源的访问。域名在这个时候是一个商业价值的使用功能的结合体,当双方在交易中发挥了关键域名的使用特权之时,那么其也能够得到该项域名的专用特权。

(二)社会经济发展对民商法的调整对象具有拓展作用

从当前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最典型的发展表现就是网络经济的发展。网络经济主要是一种依附于网络的交易,但是互联网具有开放性,这也能够使得互联网的信息来源的渠道更加的丰富和开放。而且开放的特性为信息的交流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交易空间。到目前为止,互联网的发展已经相当的完善,而且互联网几乎已经普及并且覆盖了整个社会的所有领域之内[4]。所以在信息的传递方面,这体现出了更加完全的改善和变革,而且信息自身的固有价值也发生了变化,其主要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且具有更加明确的现实意义的主体。信息不仅具有明确的财产性利益,同时也具有高效的经济效益,同时信息也能够体现出人格方面的隐私利益。在网络中,信息不仅代表民商事活动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同时也要求民商事对不同的主体之间的信息予以重视,故而这需要在立法当中加以体现。并且更好的将民商事不同主体之间所确立起来的信息联系体现出来。

(三)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民商法实现全球化统一

民商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其主要是所有的民商事活动以及相关的权利和义务调整的总称,因此对其立法需要将民商事活动之间的相关联系当做主要对象。如果国家经济和单个经济市场独立存在时,那么与市场相对应的法律体系也是相应独立存在的。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下,网络的发展将全世界练成了一个整体,所以全球不同的国家的所有民事活动也都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全球经济活动的统一,也加速了经济的全球化。从全球互联网一体化的趋势和逐步融合的特征方面来说,全民网络民事活动也同时具备了更加广泛的特征和相容性,同时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普遍性。在这个前提下,在全球范围之内的法律理念和价值观念下,其相关的执行标准也在逐步统一,这样民商法的发展也将区域统一。

四、结语

本研究中笔者主要就新时期背景下民商法价值体系的相关性进行简要的探究,同时分析了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基本原则的变化与发展、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基本范畴和基本制度的变化与发展。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民商事法律的自身完善必然会不断跟进,这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同时也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作者:李杨杨 单位:福州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陆航.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变化与发展研究[J].商业文化,2015,21(15):412-413.

[2]惠强.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变化与发展[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7(11).

篇7

会计环境与会计价值关系密切,会计环境分为文化会计环境和非文化会计环境,然而在对会计价值诸多研究中,人们更多的是研究会计价值与文化环境间的关联性,往往会忽视非文化环境因素对会计价值产生的影响。本文旨在探析非文化会计环境因素对会计价值的影响,进而丰富会计价值体系框架,促进国际会计协调和经济一体化。

【关键词】

非文化会计环境;会计价值;Gray(1988)模型

0 引言

会计环境指的是影响会计系统的外部因素,它主要分为文化会计环境和非文化会计环境。就对会计价值的影响而言,非文化环境是其重要的外在动因,主要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以及法律环境,这些环境通过相互作用影响着会计价值,而且一定意义上非文化环境因素决定着会计价值的发展路径。本文主要探究往往被人们忽视的非文化环境因素对会计价值的影响,进而丰富会计价值体系框架。

1 对Gary(1988)模型的认识

Gary(1988)模型为会计价值建构了基本理论模型,在随后的二十余年里得到了应用,为会计环境对会计价值影响的大量研究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虽然Gary(1988)模型是将Hofstede(1980)文化模型开创性的运用于会计价值研究中,但是在诸多的实际研究中,往往会忽视非文化会计环境对会计价值的影响,多是将焦点放在文化因素和一个或多个Gary(1988)模型会计价值的相关性考察方面。目前,仅有少数的学者对非文化会计环境因素对会计价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际上却难以形成系统性。鉴于此,本文尝试考察非文化环境因素与Gary(1988)会计价值的相关性,分别从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法律渊源等方面探究非文化会计环境因素与Gary(1988)模型会计价值的相关性。借助这一次探究,进一步丰富Gary(1988)会计价值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为未来理论和实证研究提供更多指导依据。

2 会计环境的变化

哲学中有谈到:世界是发展着的世界,任何事物都处于不断地发展中,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人类社会也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同样地,会计环境也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在不断的变化的。在传统的会计中,会计环境主要指的是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和客观历史条件,然而当人类进入现代化社会时,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导致会计环境也相应地发生着变化,可将其分为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环境因素,正如事物的影响因素是多面的而并非一面的。其中内部因素包括会计人员的价值观念和素质、会计工作手法、管理模式等会计系统内部的各种客观条件和状况;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文化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法律因素等会计系统外部的各种条件和状况。

3 探析非文化会计环境因素对会计价值的具体影响

3.1政治环境因素对会计价值的影响

会计价值往往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政治观点和政治目标,可以说会计价值的发展和运行实质上就是一个政治过程,任何一个国家的会计价值必然都是这个国家政治的要求和体现。政治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政治意识形态,一种是政治组织体制,它们对会计价值的影响都是比较明显的。政治意识形态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社会主义、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其中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是两种相反的政治意识形态,而民族主义所代表的范围较广,本文主要从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两方面进行分析。

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相比较而言,社会主义更多的是对国家政权的强调,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对企业、市场等方面进行管理和监督。而自由主义恰恰与其相反,它更为强调国家的不干预政策,提倡自由的市场经济发展,在这种环境下的会计价值则比较倾向于少法律、多灵活的控制,而社会主义下的会计价值则偏向法律控制的价值取向。但是自由主义导致市场经济过高的灵活性,容易造成企业和个人对利益的追求,这并非是最好的。近几年,政治意识形态与会计的相关性受到了会计学者的相当关注,由于各国的政治环境有所区别,最终导致其会计价值也就有所不同。

3.2 法律环境因素对会计价值的影响

会计价值不仅会受到政治环境因素的影响,也会由于法律环境的不同,造成会计价值有着重大的差异。法律渊源包括两种,一种是成文法,一种则是普通法。普通法相较于成文法更为灵活,它是以会计实务为基础的,普通法所具有的灵活性与会计价值中的是相符合的。与此相反,成文法中法律条文所包含的要求不但数量多而且内容较为详细,在大陆法系中,会计原则及其相关制度都会被纳入法律的范畴,从而体现法律控制、统一性的价值,使得个人相对国家政府权力的优先权不足。相比较而言,普通法国家稳健性的程度要高于成文法,普通法的国家则相对透明。

3.3 经济环境因素对会计价值的影响

如果说政治因素和法律因素对会计价值有着重要且深远的影响,那么经济因素对会计价值的影响则是最直接的,因为经济环境中所包括的每一个因素都会作用于会计价值,社会经济对会计价值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本文主要探析经济因素中影响较为重要的经济体制和融资系统对会计价值的影响。

经济体制对会计价值的影响。

比较经济学理论认为,一个国家采用何种方式进行资源配置主要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经济体制,从而使以促进社会经济资源有效、合理分配未最终目标的会计系统必定会受到该国家经济体制的影响。不同国家的经济体制具体运行的过程是不同的,有些国家是以计划机制为主导,信息以指令为主要内容;而有些国家则是以市场机制为主导,信息以价格为主要内容,在市场经济中,每一个信息接受者享有平等的权利,为投资者提供精确、可靠地会计信息是会计的主要功能,便于其做出更好的决策,由此可见市场经济更适合稳健主义价值。

融资系统对会计价值的影响

融资系统可分为债权融资系统和股权融资系统,它也属于会计价值重要的经济因素。在股权融资系统下,处于主导地位的是个人投资以及机构投资,他们能够对自己的持股数量随时地进行调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债券融资系统下,占据主导地位的是银行、政府投资,他们无法对自己的持股数量进行随时调整,法律控制强度较大。由此带来的差异,对一个国家会计价值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直接影响。

4 结语

综上所述,非文化会计环境因素对会计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关学者在对会计价值进行探究时应考虑全面,不断丰富会计价值体系框架,促进国际会计协调和经济一体化。

【参考文献】

[1]潘爱玲,李彬,林亚囡,宿伟娜,文化对会计的影响文献书评及未来研究展望[J].会计研究,2012

[2]徐伟航,王积田.影响会计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因素分析[J].华章.2011,22(17):41.

[3]刘文华.我国会计文化的特征及其重构策略[J].商业时代2010,27( 5): 96

篇8

一、垄断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比较全面地阐述了资本主义垄断的形成、垄断与竞争的互动关系以及垄断的社会经济效应,建立了垄断理论。垄断学说是一个外延十分广阔、内涵非常丰富的理论体系。它是最早源于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恩格斯、希法亭、列宁等者对马克思的垄断理论进行了发展和创新,列宁形成体系,后来者丰富和发展了垄断理论。

(一)关于垄断形成的理论。马克思关于垄断这一经济范畴的论述主要体现在他的鸿篇巨著《资本论》中。他在《资本论》第3卷中写道:“就出售来说,没有任何自然的或人为的垄断能使立约双方的一方高于价值出售,或迫使一方低于价值抛售。我们把偶然的垄断看成使那种对买者或卖者来说由偶然的供求状况所造成的垄断”,在这里,马克思实际上论及三种类型的垄断:自然垄断、偶然垄断和人为垄断。不过,垄断理论所关注的只是人为垄断,这种垄断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或若干企业的联合独占生产和市场”。

根据的垄断理论,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而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马克思关于垄断形成的理论,科学地阐述了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进而形成垄断的主观原因。

(二)关于垄断与竞争关系的理论。马克思认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而言,垄断有封建垄断和现代垄断之分。从动态发展的视角看,“我们不仅可以找到竞争、垄断和它们的对抗,而且可以找到它们的合题,……垄断产生着竞争,竞争产生着垄断……。垄断只有不断投入竞争的斗争才能维护自己”。在这里,马克思特别强调了垄断不仅不排斥竞争,而且离不开竞争,垄断和竞争同时并存,而且相互转化。只有在不断竞争中,垄断者才能生存下去。马克思对竞争与垄断辩证关系的历史考察和动态分析,对我们正确地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垄断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于竞争与垄断关系的这种宏观层面的抽象分析,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各自的特征及其发展规律。

(三)关于垄断效应的理论。垄断理论通过对垄断形成以及垄断和竞争之间的关系问题的分析,目的在于揭示垄断对社会经济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即垄断的社会经济效应。概括说来,垄断的社会经济效应具有二重性: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垄断理论认为,垄断的消极作用是垄断社会经济效应的主要方面。垄断控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和流通,垄断资本家通过指定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损害消费者权益和中小企业利益,阻碍技术进步,降低经济效率,导致社会生产和经济技术停滞以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垄断必然产生停滞和腐朽的趋向。“在规定了(即使是暂时地)垄断价格的范围内,技术进步因而也是其他一切进步的动因,前进的动因,就在一定程度上消失了;其次在经济上也就可能人为地阻碍技术进步。”“但是垄断所特有的停滞和腐朽的趋势仍旧在发生作用,而且在某些工业部门,某些国家,在一定的时期,这种趋势还占上风。”

马克思垄断理论的分析表明,垄断的终极结果是“剥夺者被剥夺”。正如马克思指出:“一个资本家打倒许多资本家。随着这种集中或少数资本家对多数资本家的剥夺,……随着那些掠夺和垄断这一转化过程的全部利益的资本巨头的不断减少,……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纵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垄断问题的多方位阐述,我们发现,经济学家肯定了垄断的积极作用,但是把重点放在了垄断导致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停滞方面。

二、我国的垄断问题

(一)我国垄断产生的原因。我国的垄断问题比较特殊,其大多不是市场竞争的产物,而是由计划经济体制转轨而来的。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实行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占经济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基本没有决策权,整个国有企业体系就如同一个垄断企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处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时期,与之相对应,我国主要存在两种垄断形态:行政性垄断和经济性垄断。行政垄断指国家经济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运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或妨碍企业之间的竞争而产生的垄断。经济性垄断是指市场主体控制某一产品或者服务的经营状态,以及利用经济优势或者联合组织或合谋等方式限制排斥竞争的行为。行政垄断是垄断暴利产生的根本原因。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政府管理失职,是造成垄断暴利的重要原因;法制不健全,反垄断、反暴利立法滞后是产生垄断暴利现象的社会原因;垄断企业的不合理定价机制是产生垄断暴利的直接原因;经营者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产生垄断暴利的主观原因。

可见,我国垄断的出现不但没有违背马克思的经典理论,而是可以借用其垄断理论加以说明和解释的。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又导致垄断。只要承认我国存在自由竞争,那么垄断的出现就是正常的,甚至是必然的。只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承认微观经济单位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致力于营造统一、开放、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就会出现优胜劣汰、生产集中,并最终产生垄断。

(二)垄断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我国经济垄断以及行政垄断中的国家垄断和自然垄断可以称为正常的垄断,其他的行政垄断可以称之为非正常的垄断。正常的垄断指社会经济运行所必然产生或必需的垄断。正常的垄断是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提升企业竞争力,巩固和提高国家经济实力,保证社会经济福利得以实现的高效的产业组织。非正常的垄断指政府滥用行政权力,阻碍企业竞争而维持的垄断。其形成是行政权力滥用与市场经济力量的恶性结合,是违背市场规律的。非正常垄断非但不能给社会带来任何利益,相反,只会侵害社会利益。

正常的垄断是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在经济生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非正常垄断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在经济生活中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我国垄断的社会经济效应的二重性,也与的垄断理论相吻合。

三、结论

篇9

【关键词】内需主导型 经济增长 模式 制约因素 对策

自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轨道之上。投资、出口以及消费作为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它们在经济增长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在跟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动而不断变化,在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以前,投资与出口在国内经济增长方面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市场环境的变迁,使得我国投资与出口呈现疲软的态势。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们寻求以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模式,对于保障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内需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构建的主要影响因素

虽然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增长以及国内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居民的总体消费需求不断上涨,但是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显然难以满足我国构建内需主导型经济增长的切实需要,究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首先,国民收入分配过于向政府和企业倾斜。仅以2007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来说,当年这一数值达到了25万亿元,其中政府全部收入为9万亿元,占生产总值的36.8%,这一负担比例居当时的世界第三位,明显过重。而从2001至2006年企业收入占据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从15.1%上升到了17.5%,相反的是居民收入的这一比重却由2001年63.8%下降到了56.5%。政府与企业占有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比例过高,居民收入占据的比例较低,导致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居民的消费需求。其次,收入再分配的过程中,出现了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社会中下层居民的收入增长过于迟缓,而中层收入阶层所占的比例又太小,从而严重制约了市场的消费需求增长,内需明显不足。

(二)供应结构不平衡

居民消费的增长除了受到居民实际消费能力的影响之外,还受到社会消费产品和服务供应能力的影响。目前我国消费需求能力不足,可以说是这两方面能力都不足共同作用的结果。关于居民消费能力不足的原因我们上面已经做了简要论述,而我国地方政府多年以来一直扮演着经济建设者的角色,政府收入大多被使用在了投资和城市建设上,在公共服务方面的支出严重不足。由于公共服务提供不到位,迫使居民将自身的收入大多支付在了医疗、教育、社会保障方面,从而严重压缩了居民在其他领域消费的空间,从而倾斜了居民的消费需求。

(三)社会保障不够完善

近年来,虽然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正在稳步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农村社会保障方面。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社会保障水平的低下,使得更多的居民将社会积蓄作为进行自我保障的基本方式,以此来防患于未然。高储蓄率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但是这在一定程度影响了消费,从而致使内需能力的下降。

二、构建内需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对策与建议

通过对构建内需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影响因素进行的分析与论述,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制定一些有效策略,为保障我国顺利构建内需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提供一些理论性的支持。

(一)建立起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联动机制

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我们通过强化刺激内需的收入分配机制,是扩大居民需求的一项重要举措。具体的措施有以下几点:首先,继续保持当前的经济速度,这是提高居民收入的基础所在。其次,提高居民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例,克服地区间、行业间收入差距过大的现象,以保障居民收入的长期增长。再次,适当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具体的做法是建立起科学合理二次收入分配制度、调整最低工资和低保对象的保障标准。又次,全面增加农民收入,继续实施“三农”补贴政策,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形式,科学实施城乡的统筹发展。最后,始终将居民就业放在经济发展的首位,推行积极的就业政策,为居民收入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二)充分发挥利益调节机制的作用

具体的措施主要由以下几点:首先,充分发挥市场在社会利益调节和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充分利用市场调节机制为不同阶层创造公平的环境、减少不同利益群体之间不公平性。其次,加大政府的调控力度。政府是调控社会利益的主体,因此政府应该从内需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切实需求出发,通过制定政策、法律法规等,加大调控的力度,充分发挥出应有的调控作用。最后,加强相关制度的建设。在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存在着不少人利用权力谋取私人利益以及垄断获取非法利益的现象,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各方面制度的建设,以此保障分配领域的正常秩序,高度重视并维护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系、最切实的利益。

(三)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通过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为居民排除后顾之忧,使居民放心消费是扩大内需、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具体的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继续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尤其是在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以及离退休人员方面。其次,加快各项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发展扶老、救孤、助残、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慈善事业。最后,逐步提高社会各项保险的待遇水平。通过增加财政投入、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资金,稳步提升企业离退休人员、农村养老保险人员的保险待遇水平。

三、总结

关于构建内需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本文件要的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简要的论述。总的来说,构建内需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我们从我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出发,深度剖析内需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的制定有效措施以提供全面的保障,才能切实保障其构建的科学、合理性。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民法基本行为差异;经济法界定性互补;法律原则差异;问题研究

一、经济法与民法的法律原则差异

在经济的发展趋势下经济法与民法在法律原则的相互作用下,有着基本的行为叙事差异,其一表现在社会经济纠纷的行为判定,通过在不同主体下对经济行为的原则判定分析来审视法律责任主动方和被动方,以基本的法律前提为假设,在民事或者经济纠纷中来划定基本的主体责任。当然,只是单纯的依据法律条约来限定责任主体双方显得是不一而足的,还需要结合经济法和民法的基本概念对法律事实来进行限定,通过对已发生的既定事实来双方相互选取有力证据来支持彼此的法律立场和观点。但是在既定事实的定性方面民法趋向于主被动双方的基本民事权利的看重,而经济法更加注重是经济权利的界定和经济责任的判定,虽然在既定的法律事实当中,二者有着不同的立场和出发点,但是二者在法律的责任和权利判定的过程当中是相互依据的,是通过彼此的法律条款为相互依据,从不同的立场角度来全方位的判定已发生的法律事实,保障法律原则公平公正。但是经济法和民法在基本的原则表现上还是有着极为突出的冲突的,一方面是法律原则出发点的不同,对于已发生的法律事实的责任判定二者相互冲突,另一方面是在法律取证和经济责任的划分上有着差异,一方面重视基本权利,一方面重视经济事实的法律依据,导致二者很难再某些细小的法律方面进行配合,严重限制了经济法与民法的界定性互补,导致二者有所一寸,又有所差异。

二、经济法与民法的法律行为性

经济法与民法不仅在法律原则上有着极大的差异,在法律行为性的判定方面也是有着极大的差异的,其不仅体现在法律行为主体上的判定不同,同时也体现在法律精神的体现原则上面,通过在对既定法律事实的作用行为上判定来理清法律的集体差异,以法律双方彼此的相互作用来看待已经发生的法律事件,当然在不同的主体行为上,民法与经济法在行为的审视条款上也是有着不同行为原则的体现的,是根据在不同的法律发生情态下对法律的集中进行约束,满足法律责任划分的需要。当然其法律约束适用的范围是非常之多的,其理论情态对于社会经济的道德性制约一般是强力而附带影响的。经济法的理论价值相对于社会实际来说只是具有理论假设情景下的参考价值,对于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诸多经济犯罪案件和民事案件并没有明显的作用,在证据不足的前提下其经济法的主导形式完全是在理论假设的背景下实现的,与实际出入甚大,无明显的法律显现作用。因此,提倡符合于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的叫经济法草案是极为重要的,经济立法必须是在经济改革或者是经济结构性调整前提下的做出的未来经济背景框架,它必须将市场经济的一切自然行为因素都集中性包括进去,为实际做出的经济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意志支撑,以此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平稳,保障市场经济的有效的运行。当然在市场经济体系下的经济法是宽泛而言的,其立法主体在做出法律出台之前,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市场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将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一切因素都要集中的考虑进去,汇总各个方向的汇报结果将制定经济法草案,这里要注意的一点就是经济法的立法出台最主要考虑的就是如何让经济法发挥实际的作用将市场经济的各个方面都有效的覆盖进去,而民法更多的体现在集中的社会行为约束和法律道德方面,更多关注于社会纠纷的合理化调解,法律的确权保障和对社会道德的关心,只有在社会纠纷当中合理的引进民法章程依据经济法对经济责任进行责任划分,才能有效促进两者的相互联系,提升二者的相互辅助关系。

三、经济法与民法的确权影响差异

经济法与民法在社会经济纠纷当中虽然有着一定的适用范围但是在集体性的纠纷确权方面表现的又有些不足,不仅体现在法律的集中影响力方面还体现在二者对于法律责任的行为约束上有着较大的迥异,在形成基本的法律化背景差异方面,二者法律权利共享会相互影响,没有集中的法律显现性,导致在事件的基本问题有着原则立场的矛盾,形成了基本的确权影响差异。当然,只要在法律的集中显性方面,协调好二者的相互适用范围,协调好二者的法律影响关系,就能避免二者矛盾的显现,确立基本的法律原则主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