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病人的急救处理范文
时间:2023-10-31 18:07: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烧伤病人的急救处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成批烧伤;早期救治
[中图分类号] R64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2(a)-078-02
自1997~2007年间我院收治了10批78例烧伤病人。因成批烧伤需要集中力量抢救治疗,治疗难度较大。我们采用了“五早”治疗方案,即:现场急救,有序的转运,液体复苏,防止休克,早期气管通畅、正确的创面治疗和早期胃肠营养等一系列有效的办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78例,男52例,女26例。平均年龄(31±9.9)岁,烧伤面积(42.4±21.3)%。Ⅲ度为(25.0±13.8)%。其重度烧伤38例,重度烧伤18例。烧伤原因有火焰烧伤、化学(酸碱)烧伤、交通意外、石油气燃和氧气爆炸伤、钢水烧伤以及暖气、液化气爆炸伤等。烧伤合并伤有:休克、吸入性损伤、复合伤(颅脑、骨折、肺爆震伤、腹部闭合性损伤和软组织损伤等,)其中死亡11例,治愈率85.9%,死亡率14.1%。
1.2治疗方案
1.2.1现场救治事故发生后立即通知急救中心,并向上一级主管单位汇报。由其组织专家及安排医护人员根据伤情进行有条不紊的抢救。可根据条件将技术力量延伸至抢救现场。医院做好接受准备,成立领导小组,做到合理分工,有序工作。并根据医院条件和接受能力适当分流。
1.2.2休克期液体复苏休克期抢救特别重要,是预后的关键。休克期液体复苏和延迟复苏是重点中的重点。在休克期补液第1个24 h补液量=1.5×体重(kg)×烧伤面积+生理需要量。晶胶比例为1∶1。常规前8小时内输入液体量的一半。但对于延迟复苏的病人可于1 h内输入1 000~2 000 ml,2~3 h内输入液体量的一半[1]。并随时根据尿量调整。但并不是越多越好,注意水中毒和肺水肿的发生。
1.2.3通畅呼吸道对中重度吸入性损伤和面颈部烧伤患者行早期气管切开,通畅呼吸道。同时对于气道的湿化极其重要。必要时辅以雾化吸入和气道灌洗,促进患者排痰,预防肺部感染。早期合并创伤性湿肺的患者防止早期出现ARDS。在治疗过程中的1周以后注意呼吸道损伤黏膜的脱落和血管出血。
1.2.4复合伤的救治对于爆炸伤并发颅脑损伤,血气胸,骨折,创伤性湿肺,腹部闭合性损伤和眼、耳、鼻的外伤病人,具体分析病情,诊断明确后立即处理。但处理上以短时间,操作快,减少损伤和抢救生命为主。闭合性骨折和功能性损伤可适当延后处理。
1.2.5创面处理一般入院后采用暴露和包扎相结合的办法,常规暴露创面外涂SD-AG。四肢、胸等部位出现血运障碍的应立即行焦痂切开减张术。大面积烧伤休克期后即准备手术。手术于3 d~3周内有步骤进行。一般于1~2个月封闭创面。有条件可提早休克期切痂。
1.2.6早期胃肠道营养和支持疗法一般对于无腹胀、恶心和呕吐的病人于48 h即可进流食。主要以营养素、牛奶等为主。一般第1天进食不超过1 000 ml。以后可逐步增加。1周后予以增加进食量。但根据患者消化状况适时调整。适当配以周围静脉高营养。对于特重度烧伤病人要预防“三低症”的发生。可根据化验指标来调整应用白蛋白、复合氨基酸。并且需要大量血浆和全血。
2结果
本组例治愈67例治愈率85.9% (表1)。发生休克25例,吸入性损伤13例,败血症8例,应激性溃疡7例,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MOF 6例。复合伤19例(脑出血、骨折、创伤性湿肺及腹部闭合性损伤)。重度以上烧伤病人的入院时间超过6 h的休克发生率明显高于伤后6 h内入院的患者(6 h内入院发生休克率30.8%,而6 h以上发生休克率为63.9%)。
3讨论
3.1提高现场救治水平
专科技术力量前伸。出现事故由专门部门领导统一指挥,专科医生前往事故发生地,及时正确的早期救治。可以根据病情的轻重分类,减少危重伤员的滞留时间,能够顺利到达医院,大大减少了因复苏延迟而发生的休克。
3.2来院后的组织抢救工作
成批病人一般有以下特点:①突发灾难性事件;②人力、物力的需要超过医院的正常负荷,需要在短时间内组织大批人力、物力进行抢救;③多伴有呼吸道损伤;④多合并有复合伤;⑤社会影响大,必需妥善处理[2]。院方成立领导小组,调动各方人力物力,以科主任为核心,组织抢救,分工合理,工作有序,供应齐全。并且做到轻重兼顾。
3.3防治休克是关键
休克是烧伤病人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休克期的平稳度过是后期治疗的保障。对于成批的烧伤病人,因转送的原因,大部分出现延迟复苏,我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实施快速输液法尽快纠正休克,使休克期平稳度过。液体复苏不仅要注意补液的“量”,还需要补充“质”。同时要注意强心、利尿、保护肾功能。一般保证液体供给情况下,可给予甘露醇125 ml加入5%葡萄糖500 ml内静脉注射。我们治疗的病人中未出现1例肺水肿和脑水肿。
3.4通畅气道
喉头水肿是早期窒息死亡的重要因素。对于成批烧伤应放宽气管切开的指征。特别有中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患者,坚持早期气管切开。改善通气,迅速纠正缺氧状况,增加抢救机会。湿化气道,清除分泌物也是重要的治疗措施。可以应用雾化吸入、肺内灌洗和促进排痰,必要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清除堵塞的脱落黏膜。如重度的吸入性损伤并发ARDS时应使用机械通气。
3.5加强创面处理
烧伤创面是烧伤感染的主要途径。完成创面修复才是烧伤治疗的终点,创面的良好修复有赖于合理的创面处理。创面处理就是在尽可能短时间内闭合创面,完成上皮化[3]。由于伤员多,创面处理的计划性尤为重要。一般患者来院后如病情允许可以适当清创处理。可采用暴露和包扎疗法。并根据病情于休克期过后进行计划性切痂。一般于2~3周内切完。我们目前采用张明良教授发明的自体微粒皮移植异体皮覆盖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6早期胃肠道营养和加强支持疗法
我们改变了以往单纯静脉高营养供给,而是加强了早期胃肠道营养,即可增加营养供给,达到正氮平衡,又可以正常给予要素饮食,同时降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烧伤病人的营养状况直接关系到机体抵抗力的强弱和创面愈合的快慢[4]。对于重度烧伤病人要注意防止病人的“三低症”,加强血浆、全血和蛋白的供给,同时需要应用氨基酸类药物,加速创面的生长。
3.7需要注意的事项
入院前处理不当和入院的不及时是造成救治失败的主要原因。来时因为创面污染较重,增加感染的机会,增加患者早期爆发性败血症的几率。成批病人到医院后,短时间内治疗和护理不能立即完善,也影响了治愈率。伤情判断不确切也是治疗失败的一个原因。同时我们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经济原因即治疗费用不足而放弃治疗。
[参考文献]
[1]郭振荣.提高成批烧伤的救治水平[J].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9,15:245-246.
[2]利天增,黎志明,祁少海,等.成批烧伤病人的救治体会[J].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9,20:253.
[3]黎鳌.黎鳌烧伤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篇2
火灾发生后,一旦出现烧伤,特别是较大面积的烧伤,死亡率与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健康。由于烧伤专业性强,烧伤防治知识普及性较差,人们对此了解不够,使一些烧伤病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甚至丧失了宝贵的生命。
火灾烧伤后如何进行自救?
在日常生活中,热力烧伤是最常见的,约占各种烧伤原因中的85%-90%。热力烧伤现场最基本的要求,首先是迅速脱离热源,脱去燃烧的衣服或用水浇灭身上的火。可以就地打滚,靠身体压灭火苗或由他人帮助,用身边不易燃烧的材料扑打,或用被子、毯子、大衣等覆盖以隔绝空气灭火。切忌奔跑呼喊,因为奔跑会产生风,风助火势,火借风威,会使火越烧越旺。同时喊叫会将火焰和烟雾吸入呼吸道,加重吸入性损伤。如果一时难以脱离现场,可以用湿毛巾捂在嘴上,防止有毒气体吸入,注意保持身体的低姿势,尽量贴近地面或靠近可以透空气的门窗。
对于小范围的局部烧伤,可以用自来水冲洗或井水浸泡,在可以耐受的前提下,水温越低越好。一方面可以迅速降温,减少热力向组织深层传导,减轻烧
伤深度,另一方面可以清洁创面,减轻疼痛。不要给烧伤创面涂有颜色的药物如红汞、紫药水,以免影响对烧伤深度的观察和判断。也不要将牙膏、油膏等油性物质涂于烧伤创面,以减少创面污染的机会和增加就医时处理的难度。如果出现水泡。要注意保留,不要将泡皮撕去,同时用干净的毛巾、被单等包敷,避免在去医院途中的污染。
对于口渴的病人,可以少量多次口服含盐的液体,不要在短时间内饮用大量的白开水,以免引发脑水肿和肺水肿等并发症。
火灾后发生吸入性损伤时该怎么办?
吸入性损伤是指热空气、蒸气、烟雾、有害气体、挥发性化学物质等致伤因素和其中某些物质中的化学成分被人体吸入所造成的呼吸道和肺实质的损伤以及毒性气体和物质吸入引起的全身性化学损伤。
吸入性损伤主要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热损伤,吸入的干热或湿热空气直接造成呼吸道黏膜、肺实质的损伤;二是窒息,因缺氧或吸入窒息剂引起窒息是火灾中常见的死亡原因,由于在燃烧过程中,尤其是密闭环境中,大量的氧气被急剧消耗,而产生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可使伤员窒息。另一方面,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可产生一氧化碳,含氮物质不完全燃烧可产生氰化氢,两者均为强力窒息剂,吸入人体后可引起氧代谢障碍,导致窒息;三是化学损伤,火灾烟雾中含有大量的粉尘颗粒和各种化学性物质,这些有害物质可通过局部刺激或吸收引起呼吸道黏膜的直接损伤和广泛的全身中毒反应。
迅速使伤员脱离火灾现场,置于通风良好的地方,清除口鼻分泌物和碳粒,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条件者给予导管吸氧,判断是否有窒息剂如一氧化碳、氰化氢中毒的可能性,及时送医疗中心进一步处理,途中要严密观察,防止因窒息而死亡。
火灾现场造成的损伤,往往还伴有其他损伤,如煤气、油料爆炸,可伴有爆震伤;房屋倒塌,车祸时可伴有挤压伤;另外,还可造成颅脑损伤、内脏损伤、大出血等。在急救中,对危急病人生命的合并伤,应迅速给予处理,如活动性出血,应给予压迫或包扎止血。开放性损伤争取灭菌包扎或保护,合并颅脑、脊柱损伤者,应在注意制动下小心搬动。合并骨折者,给予简单固定等。
火灾烧伤者出现昏迷该怎么办?
被抬出火场的伤者若已进入昏迷或者半昏迷状态,我们要做三件事:
1 解开伤者上衣,暴露胸部,松开皮带以散热;
2 急救者把手插入伤者颈后将其向上托起,一手按压伤者前额让其头部后仰,使伤者的呼吸道尽量畅通。
3 将耳贴近伤者口鼻倾听有无呼吸声,观察胸部是否起伏,瞳孔是否有放大,检查是否有心跳、脉搏,确认有没有出现心跳和呼吸停止。
在常温下,心跳停止三秒钟病人感到头昏;10-20秒病人发生昏厥;30-40秒瞳孔散大;40秒左右出现抽搐;60秒后呼吸停止。脑组织对血缺氧十分敏感,在呼吸循环停止四分钟至六分钟后,脑组织即可发生不可改变性损害。
复苏开始越早,存活率越高。大量资料证明:在心跳呼吸骤停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者可能有一半人被救活;四分钟至六分钟开始心肺复苏者可能有10%被救活;超过六分钟开始心肺复苏者可能有4%被救活;十分钟以上开始心肺复苏者几乎无存活可能。
心跳呼吸停止,是最紧迫的急症,心肺复苏便是对这一急症所采取的急救措施。一旦确认伤者心跳、呼吸停止,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急救,时间就是生命。
火灾烧伤后应该如何调理饮食?
烧伤后病人需要营养饮食补充全身的极大消耗。但烧伤病人由于创伤、疼痛及由此造成的心理负担,往往食欲不好。在确定病人胃肠功能正常的情况下,鼓励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少刺激的食物,多食水果、蔬菜汁等。尊重病人的饮食习惯,在不影响食物多样化的基础上,不强求按比例饮食。少量多餐,一次进食不宜过饱,以免影响消化与吸收。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姜、蒜等。
对面部烧伤导致张口、咀嚼困难的病人给予软食。对生活不能自理者,要亲自喂饭,喂饭时要有足够耐心,掌握好适当的温度和速度,不可强迫进食,随时了解病人对饮食的要求,保护病人的食欲。
对于不同的阶段,也可以选择不同的饮食方案:
1 烧伤早期:因为病人胃肠功能不好,需进易消化的少渣食物。如稠米汤、蛋白水,葡萄糖水、西瓜水、绿豆汤、酸汤,也可饮用冰激淋等。忌用引起胀气和有刺激性的食物;
2 感染期:应给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如鸡汤、肉汤、肝泥、肉泥、蒸鸡蛋、蒸水果等;
3 恢复期: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每顿饭间要加餐;晚上要加夜餐。要多吃水果、蛋类、肉类、糖类等;
4 如果发生并发症,根据不同并发症给予不同饮食。
火灾烧伤如何进行后期的康复?
烧伤病人的救治,不仅限于保住生命,还必须使其功能康复、肤色恢复正常,达到生活自理进而回归社会。
篇3
【关键词】小儿烧伤,原因分析,护理对策
小儿烧伤是小儿意外伤害中最常见的原因,近几年我院收治的烧伤患者中小儿烧伤所占的比例远远高于成人,特别是农村小儿发生烧伤的几率远远大于城市.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我科共收治烧伤病人352例,其中小儿烧伤276例,约占78 %.现将此276例小儿发生烧伤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276例烧伤儿童中农村小儿202例,约占小儿烧伤74%,城镇小儿74例占小儿烧伤26%;男性177例,占65%,女性99例,占35%;其中1岁以下23例,占8%,1-3岁154例,占56%,4-7岁66例,占24 %,8-14岁33例占12%。
1.2年龄与致伤原因分析 致伤原因中以热液烫伤的患儿最多,有193例占66%,其次为火焰烧伤43例占16%.见表1。
表1年龄与致伤原因 (n=276)
1.3年龄与环境因素分析环境因素导致患儿烧伤最多的是监护人放热液不当94例占34%,患儿缺乏安全意识误撞75例占27%,见表2。
表2 年龄与环境因素 (n=276)
2原因分析
2.1监护不力或缺乏监管农村中多数父母外出务工,小孩交给老人看管,老人精力欠佳,加上要负担农活、家务活,造成小儿监管不力,有的家庭2个小孩以上,特别是农忙季节更增大了小儿烧伤的机会。
2.2放置热源不当看护人员对易致烧伤的物品如暖水瓶、开水杯、汤盆、饭锅位置放置不当,火柴、打火机、火鞭炮,小儿伸手可及,家长操作方法不恰当如洗澡时先倒开水。
2.3儿童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小儿随年龄增大户外活动增加,好奇心增强,但缺乏大人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对周围发生的意外缺乏应变力、判断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2.4居住环境及生活习惯差本组患儿中多数为农村儿童,煮饭用土灶、柴火,夏收、秋收季节多余农作物野外无防护燃烧,高温油、稀饭锅、猪饲料等热源随意放置。
2.5家长急救知识缺乏,拖延治疗抢救时机农村家长特别是儿童的祖辈医学知识、急救常识缺乏,伤后不能给予及时正确的急救处理;有的家长观念错误,认为在烧伤创面上涂上辣椒酱、坛沟水、龙胆紫能减轻和治疗烧伤;有的家长认为只伤到皮肤未伤及内脏,没有生命危险,没有及时送去医院,以致错过抗休克的最佳时期,就诊时病情已十分严重。
3护理
3.1 积极做好抗休克治疗
3.1.1小儿烧伤后的调节功能及对体液丧失的耐受性均较成人差,烧伤后由于疼痛、脱水、血浆成分丢失、水电解质失衡等造成的全身紊乱远较成人重,休克发生率高【1】。应迅速建立有效静脉通路,保证输液顺利进行;根据小儿烧伤面积、体重计算静脉输入量,按照先晶后胶,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的原则交替均匀地输入,如因静脉不充盈穿刺失败,应立即行深静脉穿刺插管或行静脉切开,保证静脉输液通畅。
3.1.2给予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出入量特别是尿量的监测,根据尿量及血压调节输液速度,婴儿应维持尿量在10ml小时以上,儿童尿量在15ml小时以上,并观察尿的颜色、测量尿的比重。
3.1.3注意保暖,维持室温在30-32℃,湿度在50%-60%。;密切观察患儿的神志、意识状态,若患儿哭闹,哭声宏亮,四肢温暖则可能是创面疼痛引起的不适,若患儿哭声无力,烦躁不安或反常的安静,甚至嗜睡、昏睡,肢端欠温暖,应警惕休克的发生。
3.2保持呼吸道通畅面颈部烧烫伤患儿,应给予平卧位,肩下垫一小枕,头后侧位,以利于呼吸,因呼吸道烧伤喉头水肿而致呼吸道阻塞应及时进行气管切开;给予低流量鼻导管吸氧,因疼痛引起哭闹、烦躁不安的患儿可适当给予镇静、止痛剂,以降低耗氧量,减少休克的发生。
3.3加强创面护理根据小儿烧伤部位不同选择不同的创面疗法,四肢、躯干烧伤选择包扎和半暴露疗法,头面部及会、臀部则采用暴露疗法,创面每1-2小时交替喷擦聚维酮碘和康复新液,以预防创面感染、促进创面愈合;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及时更换敷料,根据烧伤面积大小采用红外线烧伤治疗仪照射创面2-4小时/天或持续照射,照射时注意保持适当的距离,防止再度烫伤或加重创面损伤程度,同时做好小儿未烧伤皮肤的护理和保养,保持皮肤的洁净。小儿缺乏自控意识,创面疼痛及创面愈合过程中的皮肤瘙痒,可能引起创面的再度抓伤,应对患儿采取适当的约束措施,以预防创面感染、延迟愈合及瘢痕遗留等;保持病室及病床单元清洁干燥,严隔消毒隔离,每日定时空气消毒及开窗通风。
3.4高热护理及营养支持高热是机体对于致病因子的一种防御反应,而持续高热可导致中枢神经功能的障碍,增加热能的消耗,损害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以致产生多种并发症,威胁病人的生命【2】。当患儿体温超过39℃时应及时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降温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神志、意识状态和生命体征的变化,30分钟后再次测量体温,观察降温效果,并记录于体温单上,降温后要注意水分的补充,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被,注意保暖。烧伤由于创面渗液多,机体分解代谢旺盛,消化功能紊乱,大量的营养成分丢失,以注意营养成分的补充【3】。烧伤初期及胃肠道功能未恢复期间,应通过静脉给予足够的营养,同时补充创面丢失的血浆、白蛋白、水分等,以维持机体代谢的需要;病情稳定能进食时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同时注意饮食卫生,喂养时应耐心细心,少食多餐,观察有无呕吐、食欲不振。
3.5患儿及家属心理护理患儿受伤多数是家属失误造成,家属会出现情绪紧张,烦躁易怒,情绪波动大,不能接受现实,对医护人员不信任或寄予过高期望等心理,医护人员在治疗患儿的同时,应沉着冷静,晓之以理,关心体贴家属,告知只有在家属情绪稳定积极配合的情况下,患儿才容易接受医护人员的治疗。对患儿要面带笑容,语气和缓,通过讲故事、说笑、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减少患儿对医护人员的恐惧感,避开能造成患儿痛苦的治疗时间多与患儿交谈,鼓励说出身体的不适,取得患儿的信任和配合。
4健康教育
4.1加强家长安全知识的教育,本组烧伤患儿中多数与监护不当或缺乏监管及放置热源不当有关,均具有可预防性【4】。提倡少生优育;盛有高温液体的器皿应放在安全稳妥、小孩不能触及的地方;洗澡时,一定要先备好适宜的温水,再给小儿洗澡;使用热水袋时,一定要把盖子拧紧,倒提检查有无渗漏,并将热水袋外包上毛巾或棉布方可使用,不能直接将热水袋贴放在小儿皮肤上。
4.2 家长对小儿的防火教育要早期进行,教育小儿不要玩火,管理好火柴、打火机、鞭炮等易燃易爆物品,不让小儿单独在厨房或放有蜡烛、火炉及炭盆的房间里,以免发生意外。
4.3加强安全用电教育,家庭要安装安全插座、插头,随时严格检修线路;小儿在外玩耍时,教育小儿要远离电线、电杆等,以免发生触电.妥善保管好家中的酸碱等易腐蚀化学物品。
4.4加强对家长烧伤、急救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家长对小儿的安全教育和看护。教育家长及小儿在发生意外时应尽快脱离火源、热源,中小面积烧伤应尽快用清洁冷水冲洗或浸泡,以达到止痛和减轻烧伤程度的效果,不涂不卫生、有色的及加重创面程度的坛沟水、龙胆紫、辣椒酱等。
参考文献
[1]刘同林.实用烧伤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159-160
[2]冯秋萍.冯燕萍.33例重度烧伤病人的护理[J].家庭护士.2007.5.3:24-26
[3]刘凤霞,孙动梅,张艳.3-12岁儿童烧伤并发高热的原因及护理[J].中国校医2007.21(5).581
篇4
[关键词] 急诊;分诊;技巧;要求
1、分诊技巧
询问:问诊是分诊的重要一环,在四诊中占主要位置,对正确的分诊及处理起很大作用,包括病人的病史,自觉症状,既往健康状况和家族史,如发现病人陈述不清楚,不全面,切不可手自己的主观臆断套问病人或暗示病人,以免使问诊资料与实际不符,不要给病人精神上带来不食刺激或产生不良影响。【1】
观察:护士运用眼、耳、鼻、手感官来收集病人的客观资料,即主要的体征。用眼观察病人的~般状况,如意识、精神状态、面容表情、肤色、颈静脉、及发音等改变所代表的意义:观察排泄和分泌物的色、量、质的改变所代表的意义。用耳去辨别身体不同部位发出的声音如呼吸音、咳嗽音、心音、肠鸣音等变化所代表的意义。用鼻去辨别病人发出的特殊气味所代表的意义。用手去触摸病人的脉搏来了解其频率、节律及充盈度,触摸疼痛部位来了解疼痛涉及范围与程度,触摸病人的皮肤来了解体温等。可借助压舌板、电筒、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等进行护理查体,还可用心电图机、快速血糖仪等仪器进行检查,收集资料。
查体:如有必要,时间允许情况下,对病人的头部、颈部、胸部、腹部、骨盆、脊柱及四肢进行重点查体或全身系统检查,收集资料。
2、病情分类
Ⅰ类:危急症,病人生命体征极不稳定。如得不到紧急救治,很快会危及生命,如心脏呼吸骤停、休克、昏迷、大出血、持续严重的心律失常、严重的呼吸困难、反复抽搐、急性重度中毒、致命性的创伤、大面积烧伤等。
Ⅱ类:急重症,有潜在的危险,病情有可能急剧变化,需要紧急处理与严密观察,如胸痛怀疑心肌梗死,外科危重急腹症,突发剧烈头痛,严重创伤、烧伤,严重骨折,高热等。
Ⅲ类:亚紧急,~般急诊,病人生命体征尚稳定,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如闭合性骨折、小面积烧伤等。
Ⅳ类:非紧急,可等候,也可到门诊诊治,如轻、中度发烧,皮疹,皮擦伤等。
3、分诊要求
(l)急诊预检分诊护士必须由熟悉业务、责任心强的护士来担任。
(2)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临时因故离开时必须由护士长安排能胜任的护士替代。预检分诊护士对来急诊科(室)就诊的病人,按轻、重、缓、急依次办理分科就诊手续,并做好预检分诊登记,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接诊时间、初步判断、是否传染病、病人去向等项目,书写规范,字迹清楚。
如有分诊错误,应按首诊负责制处理,即首诊医生先看再转诊或会诊,护士应做好会诊、转科协调工作。
遇急危重病人应立即将其送人绿色通道,要实行先抢救后补办手续的原则。
遇成批伤病员时,对病人进行快速检伤、分类,分流处理,并立即报告上级及有关部门组织抢救。
遇患有或疑患传染病病人来院急诊,应将其安排到隔离室就诊。
对于由他人陪送而来的无主病人,先予分诊处理,同时做好保护工作。神志不清者,应由两人以上的工作人员将其随身所带的钱物收拾清点并签名后上交保卫科保存,等亲属来归还。
篇5
[摘要]对烧伤病房空气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增强医务人员消毒隔离观念,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保护易感人群,减少并发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治愈率。
[关键词]烧伤病房;空气培养;医源感染;控制
Analysis of Air Culture IN Burn Wards and Prevention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Zhang Chun,DAI Jin-hua.,Fan You-fen,He Xiang-hui
(The Second Hospital of NingBo, NingBo ,Zhejiang 315010,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know the situation of air culture in Burn wards in hospital,and protecting suseptable people, strict aseptic operation and disinfection measures,decrease the rat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which should be paid slose attention to.
[Key words]Burn ward;Air culture; Nosocomial Infection;Control
烧伤感染是烧伤治疗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导致大面积烧伤患者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1],细菌性感染是大面积烧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如何降低烧伤患者的感染率,是当今医学工作者研究的的热门话题,因此,做好医院感染的预防工作,对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显得十分必要。作为医源性感染因素之一的空气环境质量,亦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保持病房空气清洁、减少因污染造成患者感染,对确保烧伤患者早日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本院2009年3月至2011年6月烧伤病房每月行一次空气培养,阳性平皿菌落作菌种鉴定。
1.2采样方法采用平皿暴露法,选取在消毒处理后或治疗活动前采样。对于室内面积≤30 m2 ,设一条对角线上取3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各距墙1m处各取一点;室内面积>30 m2,设东、西、南、北、中5点,其中东、西、南、北点均距墙1 m。采用9 cm直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按GB4789.28中3.7条配制),采样高度为距地1.5m,在采样点暴露5 min后盖好立即送检。
1.3空气质量标准采用卫生部2002年的《消毒技术与规范》。
1.4细菌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采集标本的病原菌培养及鉴定。细菌鉴定使用VETI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法国梅里埃生物公司制定)。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菌ACTT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购自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2 结果
2.1合格率按每次病房个数计量,总检测次数为452次,合格次数为437次,合格率为96.7%。
2.2阳性平皿菌种分类共检测平皿1882次,细菌阳性例数380例,阳性率为20.2%。细菌分类见表1。
表1 380例病原菌构成比
病原菌
株数
构成比%
病原菌
株数
构成比%
革兰阴性杆菌
49
12.9
革兰阳性球菌
161
42.4
铜绿假单胞菌
24
6.3
金黄色葡萄球菌
96
25.3
阴沟肠杆菌
9
2.4
链球菌
8
2.1
硝阴不动杆菌
7
1.8
肠球菌
32
8.4
其它杆菌
9
2.4
其它革兰阳性球菌
25
6.6
棒状杆菌属
56
14.7
酵母菌
11
2.9
芽胞杆菌属
19
5.0
霉菌
75
19.7
放线菌
9
2.4
2.3同期烧伤患者感染菌种分布对同期烧伤病房送检的创面分泌物、静脉导管、气管分泌物、血、痂下组织等培养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我院烧伤病区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常见感染病原茵检出率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25.2%),铜绿假单胞菌(23.8%),金黄色葡萄球菌(20.5%),表皮葡萄球菌(17%),鲍曼不动杆菌(4.9%)。
3讨论
医院内感染控制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指标,控制医院感染已成为现代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实施管理时,必须进行全面考虑,对每一个环节加以控制。作为环境质量因素,空气传播疾病也应引起重视,医院内空气中的病原菌,多来源于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排泄物、外表皮屑、脓液等,人们在未经消毒的空气中停留、甚至走动,均可直接或间接引起感染。空气细菌培养的调查,可了解细菌在医院空气中的分布情况,重点解决细菌在人群中的传播,减少医院感染率,确保患者早日康复,减少病人的经济负担,同时也保证医务工作的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近年来,在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下,医院感染的管理内容正逐步向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发展,医源性感染的各环节得到有效重视,医疗质量大大提高。从本次回顾调查分析来看,本院烧伤病房的空气质量总体反应良好,细菌培养达标率较高,但也不能因此乐观,因为目前的空气培养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仅仅反应空气中的细菌水平,不能检测出空气中的衣原体、支原体、病毒等其它致病微生物,即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空气质量,所以还必须注意严格消毒,消除隐患。
从检出阳性菌的菌种分布情况来看,本次空气中的主要细菌群为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霉菌也占有相当的比例(19.7%),与同期烧伤病房主要感染的菌种有一定的吻合性,不利于本院院感控制,必须引起医务工作者高度关注。
保持空气清洁的最好方法是进行空气消毒,传统的消毒方法是甲醛熏蒸消毒空气、紫外线消毒、过氧化氢喷雾、臭氧消毒、过氧乙酸熏蒸等,其中以紫外线照射法最为常用。但紫外线消毒法只能在室内无人情况下才能使用,而室内空气污染往往与人员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无人情况下消毒过的空气随着人员的进人可被再次污染。目前有些单位使用医用空气消毒净化机,属于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由高强度紫外线灯和过滤系统组成,可以滤除空气中的尘埃,并可将进入消毒器的空气中的微生物杀死,紫外线灯管在机壳内,故对人无害,可在有人在场的房间内使用。该方法的消毒效果较持久,优于紫外线消毒法。另外,除加强空气消毒外,还应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管理,注意手的卫生,尽可能减少侵入性操作,加强器械设备消毒,合理应用抗生素,加强患者的皮肤、黏膜的基础护理,医疗废物管理也应规范化,作为主管部门更要加强监督,注重终末环节的控制,只有面面具到,才能防止出现盲区和死角,从根本上控制和预防医源性感染。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烧伤患者;护理措施;康复;非语言沟通
1 引言
随着信息化在当即世界的迅猛崛起,计算机控制系统已经应用到很多领域,对传统烧伤病房的管理、对烧伤患者的护理、护理安全管理、对医务人员的业务考核管理、病历的存储、对重症患者的监护、心电监护、医务人员工作量统计管理及药物应用监护已经逐步被计算机管理控制系统所取代,对整个医疗体系的效率和管理模式有了更进一步的促进与发展。现代医疗护理体系的责任制护理与特别护理的相结合从单纯的对烧伤患者的疾病护理逐步发展到对患者身心的全面护理。
2 烧伤护理简介
烧伤护理学科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是近三十年才逐渐发展起来的。上海瑞金医院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了减少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感染的威协采用了沉流方法。对于提携传统的烧伤医院在烧伤患者入院后首先对患者全身进行全面的积极洁整顿,为患者剃毛更衣,根据烧伤患者烧伤面积的大小来安排患者所住病房配置的标准,按时间对病房进行消毒,注意烧伤环境与外界可能从在污染源的环境隔离。在整个烧伤患者护理的管理层面而言,院方要积极主办与烧伤护理相关的训练班,提高整个医院的管理,对医护人员在社会科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综合素质有全面的提高,为了能使护理更为有效,院方及相关科室应在护理科研方面的研究与探索方面不断深化,的不断加大投入力度。
3 各种特殊烧伤及护理
3.1 重度烧伤患者的护理
在重度烧伤患者刚开始入院治疗时,对于护理人员首先要进行的是对烧伤患者进行快速的补液治疗,在对病人伤口进行简单处理之后,护理人员应立即对患者进行有关静脉通道的处理,使整个静脉通道畅通;在整个静脉通道处理的过程中,首先应最大可能的选择通畅且比较粗的血管,然后再根据烧伤患者的烧伤程度、烧伤部位以及烧伤症状,选择是否应开通两路静脉滴注得注射方式,。在对重度烧伤患者的整个护理过程中,为了保证患者的人生安全和患者能够得到充足的氧气输送,护理人员首先要确保重度烧伤患者呼吸系统的完全畅通。若重度烧伤患者有休克现象发生时,护理人员要对重度烧伤患者的患者血样标本进行采集,在护理的前 8 个小时中,保证重度烧伤患者24小时的的晶体输送,同时护理人员应特别注重对烧伤患者的心率、脉搏、血压、尿量、等身体基本特征的及时观察与统计。按时对产生休克的重度烧伤患者的尿量以及颜色进行观察,判断是否有血红蛋白的存在。
3.2成批烧伤患者的护理
针对成批烧伤患者护理出现的患者多、病情复杂等特点,医院相关护理科室应首先制定护理的标准流程,从而使成批烧伤患者的救治工作做到有条不紊;在对成批烧伤患者进行救治疗时,如果不制定有效的组织管理方案,一方面影响患者的及时救治,另一方面会对整个救助现场的混乱秩序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为了使所有烧伤患者得到及时高效的治疗。医院相干护理科室应对护理人员的工作安排做提前的准备与组织,如此才能保证抢救的成功。为此我院专门针对大规模烧伤患者的抢救治疗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标准流程,此流程不仅可以根据突发事件所具有的性质以及烧伤患者致伤的特点、数量及病情等情况做出积极地抢救与护理措施,而且对相应的急救器材和药品的调度与准备方面的速度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使整个救治护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条不紊的良好现象,使每个救助护理组、每个救助人员的职责有明确的要求;为每位患者在刚入院时就能得到高效的救治。
3.3 非语言沟通护理
护理人员在接触患者时的整个护理工程中应有意识的调节自身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尤其在对烧伤患者进行整个治疗与检查的过程中,保持面带微笑地迎接每一位病情稳定的患者能使烧伤患者心理上感到放松。一般情况下,在经历了人生中的一次大不幸之后,人们的心理从在严重的障碍,烧伤患者对自身烧伤后的皮肤心存双重的恐惧;对于经常与病人接触的护理人员而言,其表情应保持祥和对烧伤患者充满同情;
4 小结
烧伤患者的病痛多由意外灾难所造成,患者对以后的生活和工作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对于广大烧伤患者而言,即使在治愈康复之后首先带医疗水平的的限制,他们曾经受损的皮肤异于常人,有较为突出的心理问题。而且在烧伤患者情绪出现较大波动时往往会引起整个机体免疫机能的下降,导致患者抵抗力下降,增加伤口感染的机会,对患者的整个治疗和康复的进程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运用自身动作、辅助语言、表情、目光以及外部空间距离等来与烧伤患者进行沟通往往比语言沟通更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通过跨越语言不通的障碍,来达到影响或改变患者的感觉、认识、情绪、行为的目的,使护士对病人的心理变化有了准确的判断,最终达到对患者病情进行高效治疗的目的。在护理人员利用非语言与患者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减少了护理行为的随意性,对患者在整个手术期间的护理质量有了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高士华.特殊烧伤病人的心理特点与护理措施[J].航空航天医药,2011, 29(1):57-58.
[2] 郭艳阳.群体性特重型烧伤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1, 32(5):1005-1006.
篇7
【关键词】烧伤幼儿;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1-0254-01
一个合格的护士,不仅需要技术精湛、富有同情心,还应当具备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能力,为了使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结合临床护理工作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13例,男性66例,女性47例,男性占58%,女性占42%,年龄大部分集中在2~8岁。其中汽油燃烧致伤1例,酒精燃烧致伤2例,坠入酿酒池热液致伤2例,开水烫伤3例。
2健康教育实施方法
2.1健康教育的内容 入院宣教,幼儿烧伤原因:①盛热液的容器放置在易被儿童抓住而打翻烫伤。②洗澡时热水在未加冷水时儿童不慎掉进澡盆中烫伤。③冬季取暖时衣服着火烧伤,④接触酒精、汽油易燃物而致伤。都是由于幼儿期儿童好奇心强,活动耐受性差,不能意识行为的危险性及后果,监护人疏忽对儿童的监护所造成。
烧伤后的急救处理方法,解释各种治疗的目的及注意事项,皮肤的保护,烧伤隔离的措施,疤痕形成的原因及预防,功能性锻炼及指导。
2.2健康教育的实施:①对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 医院陌生的环境、医护人员的操作加上伤区的疼痛,往往使患儿产生恐惧感、无安全感,患儿常表现为哭闹、不愿配合各种治疗和操作、依赖父母、仇视医护人员,甚至踢人、打人,较大的幼儿出现遗尿现象。在家长方面,表现为自责、惊慌、担忧、焦虑的心态。因此,护士应充分掌握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特点,耐心倾听家长或患儿的主诉,诱导其倾吐内心的担忧、焦虑,以减轻其心理负担,操作时,态度和蔼,可亲切地呼其小名,用手抚摸其头部或身体,减轻患儿对医护人员的害怕感,使患儿和家属以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情绪对待治疗和护理,促进康复。②幼儿烧伤病房的要求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小儿烧伤患者集中住一室,让其父母陪伴,房内张贴卡通图案,走廊外挂简明易懂的防火防烫伤的小知识,室温要求28℃~30℃,湿度24%~30%,每日用高效碘抹拭物体表面及地板2次,紫外线照射1次,患儿玩耍的玩具由科室统一消毒,让患儿和家长明白预防创面感染的重要意义。③据病程的不同阶段进行教育 烧伤休克期重点讲解输液的重要性和测量尿量的方法及意义、烧伤面积的大小与输液量的关系、输液速度的掌握,让患儿和家属配合医护人员掌握好输液速度,保持输液通畅,防止休克发生或输液过多过快引起肺水肿。感染期以防感染、保护创面内容为重点,说明减少陪护、搞好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讲解给患儿翻身的注意事项及意义。康复期以引导功能为主,给患者定时改变,肢体保持在避免挛缩的位置,每次翻身时肢体关节给予适当的运动,防止创面愈合后出现挛缩、关节僵直。④健康教育的方式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进行个体化教育。患儿文化水平低,对形象活泼有趣的内容较感兴趣,因此,给患儿开展健康教育主要以口头教育及文字教育为主,可采用漫画、图片和小讲课的方式,而在讲解功能锻炼时以示范教育为主。因小儿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耐性,以“一对一”讲解方式为好,每次10~15min,重复多次为佳。同时可采用询问、提问的方法来巩固患儿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掌握。
3结果
通过对113例烧伤幼儿及家长给予良好的健康教育,治疗效果、创面恢复良好。我们认为,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眼 外伤 护理
眼是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也是最能让人感受到其不适或病变的感觉器官。眼还是一个暴露的器官,结构复杂而脆弱,即使遭受轻微的损伤,也会造成严重的视力障碍甚至失明。角膜、晶体、玻璃体为无血管组织,抵抗力较低,一旦受伤极易感染[1]。眼外伤不论是生产劳动或日常生活中都易发生,它是眼科常见的急诊性疾病,因此加强眼外伤的防治和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1 临床资料
53例眼外伤患者均来自福州市第一医院眼科 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住院患者,其中男35例,女18例;年龄3-55岁,其中3-12岁 25例,占47%,13-35岁14例,占26%,36岁以上14例,占26%。其中单眼外伤47例,双眼外伤6例;致伤原因中,创伤以甘蔗叶、稻叶、金属、玻璃、石块为多。 3-12岁组有 22例因放鞭炮、玩玩具枪、弄锐器等被刺伤。在 53例眼外伤中,眼球穿通伤10例,眼球挫伤并前房出血16例。合并角膜、眼球内异物残留27例中,均成功取出异物。
2 眼外伤的急救
眼外伤是眼球及其附属器受到外来的机械性、物理性或化学性伤害,而引起的各种病理性改变。是造成盲目的主要原因之一。眼外伤分机械性和非机械性两大类。机械性眼外伤包括非穿孔性外伤(主要为眼的钝挫伤)、穿孔性眼外伤、异物伤,这些外伤可引起交感性眼炎。眼外伤患者都具有出血、怕光、眼痛、头痛以及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有时甚至无光感。患者情绪多焦虑、烦躁,急需解除痛苦[2]。因此一方面要迅速通知医生明确诊断,一方面要立即分诊做好处理准备。判断患者是属于机械性眼外伤还是非机械性眼外伤,以便及时对症处理。
2.1 机械性眼外伤的急救处理 机械性眼外伤又分为非穿通伤和眼球穿通伤。
2.1.1对眼球表面(结膜与角膜)异物伤,可用冲洗法去除,或用无菌湿棉签拭去;角膜局部异物者,应滴2%利多卡因溶液于表面后,用消毒异物针头或注射针头从异物的边缘轻轻剔除,针尖应朝向角膜缘,如不能一次次剔净可隔日再剔。
2.1.2如为外伤引起的多发性异物,往往异物细小且多,可分期分批先剔出较表浅的,后剔出深层细小的异物,剔除后涂抗生素眼膏再包扎。
2.1.3 对眼眶挫伤、眼睑挫伤、角巩膜挫伤者,首先要注意有无颅脑损伤的全身症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变化无全身症状者,取患者半卧位,双眼覆盖或用压迫绷带包扎止血,给止血剂。对眼睑挫伤有血肿者,受伤24 h内可用冷敷,1-2 d改为热敷,并使用抗生素静脉滴注。
2.1.4 若为眼睑撕裂伤,其伤口平行于眼睑或伤口未睁开,可不必缝合,局部消毒后覆盖患眼,数日后即可愈合。伤口较大或不整齐者,应尽量保存组织,不应轻易剪去,以免发生睑外翻,可用细线仔细对齐缝合。
2.1.5 对眼球穿通伤及眼内异物的患者,应积极抢救,及时做好止血、止痛、封闭伤口及抗感染治疗,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局部检查和治疗操作,不宜冲洗眼部和涂眼膏。角膜伤口小、整齐,无虹膜脱出者可不缝合,给抗生素眼药水或结膜注射抗生素,包扎双眼,避免头部震动。角膜穿孔并虹膜脱出应尽早清创缝合[1]。对眼内异物者,若眼前部能直接看到异物者,可由原伤口或角膜缘切口处行手术或磁铁取出,眼后部异物应在精确定位后取出。
3 非机械性眼外伤的急救处理
非机械性眼外伤是指因酸、碱等化学物质引起的眼部损伤,也称眼化学性烧伤。对眼化学伤者必须立即区分致伤原因,分秒必争,用中和药液进行彻底冲洗对预后至关重要。因为烧伤的轻重与致伤物的性质、浓度、压力、接触时间和面积及抢救是否及时有效有很大关系[2]。
3.1 如为热烧伤,立即涂抗生素眼膏及滴抗生素眼药水,覆盖伤眼并配合全身治疗。
3.2 对辐射性眼外伤患者,用2%利多卡因溶液滴眼数次,可以解除疼痛和眼睑痉挛,缓解刺激症状,并口服镇静剂,冷敷以减少局部充血。
3.3 化学性烧伤后,要分秒必争现场急救 用生理盐水反复彻底冲洗,冲洗液不能少于1000 ml。如有固体物质存留结膜囊内,应彻底清除;球结膜作放射切开,碱性物烧伤用维生素C注射液,酸性物用磺胺嘧啶钠溶液,作球结膜注射;用1%阿托品扩瞳,3次/d,以防虹膜粘连,还应清除坏死组织,用抗生素眼膏和眼药水预防感染。
4 角膜、球内异物残留取出术的手术护理
4.1 术前作好心理护理以及各种术前准备,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做好解释安慰工作,协助患者更衣、洗濑、进餐、盖被等,室内挂上窗帘,保持安静避光。饮食方面注意加强营养,宜清淡高维生素饮食,忌食刺激性食物,协助完善相关检查。如搬运患者做检查、摄片时应尽量避免头部震动,防止眼再出血、或组织损伤[3]。术前更换好清洁衣服,穿对胸结扣的衣服为宜,以免术后脱衣时碰伤眼睛,若眼内异物为磁性须行磁吸术,要避免患者带手机、手表等物入手术室。
4.2 术后要及时嘱患者不要用力挤眼,尽可能地避免头部震动,避免用力咳嗽,必要时给予镇咳药。同时注意观察全身及眼部情况,敷料有无松脱、移位、渗血、渗液、术后疼痛等,如患者反映术眼剧痛,伴恶心、呕吐及其他特殊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是否有眼内压增高或术后感染。同时注意防止患者便秘。特别要防止交感性眼炎的发生[4-6]。护理内容包括:①床边备好吸痰机、开口器、压舌板等急救物品。②全身麻醉术后未清醒的患者,取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醒后取交替卧位,卧床休息,减少头部转动。③患者对双眼包扎,会产生烦躁、恐惧不适感,应及时向患者解释,分散其注意力,如讲故事,说笑话等。避免患者抓脱敷料及碰撞患眼,敷料松脱应及时处理,避免低龄患儿哭闹,必要时使用镇静剂。④开放点眼,动作轻柔、勿按压眼球,嘱患者闭目休息,减少眼球转动,保持患眼清洁,避免强光刺激。⑤注意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本研究处理得当,护理责任心强,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
5 宣教
眼是人体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由于眼器官存在其特殊性,给临床急救带来较大的困难,眼外伤的急救处理要求动作轻柔,护理精心,稍微疏忽则会造成重大的医疗事故,因此,在临床急救和护理过程中都非常小心谨慎。应在农村、社区开展宣传教育,开展居民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使更多的居民,家长和学校老师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社区居民的自我防护意识。对市场儿童玩具应加强检测和管理,控制射击子弹类,尖锐和边缘锐利的物品,而在农村,亦应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一旦眼睛受到外伤,一定要冷静处理,切莫慌张。化学物品溅入眼睛后,应该就地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如果不及时处理,等到医院再治疗,往往眼睛可能已经受到严重烧伤,给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预后也不好。其他受伤者应该立即用干净物品遮盖伤眼并立即就医,千万不要揉眼睛,涂药膏或者试图把异物从眼中取出。对于严重眼外伤,在当地卫生所或医院简单处理后应该立即转上级医院治疗,切莫耽误时间,以免造成终生遗憾[3,6]。
参 考 文 献
[1] 王伟,徐海峰,等.外伤性感染性眼内炎病因和致病菌临床分析.中华实用眼科学,2002,24(5):490-492. [2] 张荷珍,于洁,庞秀琴,等.眼内炎的临床及病原学分析.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5,25(4):226-228.
[3] 李艳英,薛桂英.眼外伤病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9,21(4):351.
[4] 刘建荣,马千丽.可调节缝线小梁切除术后迟发性眼内炎1例.眼科新进展,2005,25(2):126.
篇9
创伤是指机械性致伤因素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组织结构完整姓的破坏或功能障碍。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少疾病已逐步得到有效控制,但创伤却有增无减,而且已成为继心脏疾病、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疾病之后的第四位死亡原因。所以,创伤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医务人员更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59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8例,年龄5~67岁,平均年龄37岁。致伤原因:坠跌伤10例,车祸伤6例,压砸伤13例,撞击伤8例,刀刺伤4例,烧伤3例,牛角伤1例,狗咬伤2例;挫伤5例,扭伤7例。创伤分类与伤情:开放性创伤47例,闭合性创伤12例;颅脑伤1例,颅脑伤昏迷1例,胸部伤11例,腹部伤15例,四肢伤31例。
2 创伤处理
2.1 开放性创伤处理根据伤员的皮肤色泽,神志状态,呼吸,四肢活动等情况,判断受伤程度,对意识不清的伤员,注意昏迷深度,对痛觉的反应,瞳孔及光反射。检查血压及心跳,注意手部的周围循环状态,进行心、肺听诊,清除口咽部异物及分泌物,建立通气通道;控制外出血,建立输液通道并做好输血准备;固定好骨折部位。待伤员呼吸、循环,中枢神经稍稳定后作进一步检查,注意内脏是否损伤,如血气胸,腹腔内出血等,根据情况作相应的外科处理。
2.2 闭合性创伤处理进行冰敷、包扎压迫,抬高伤肢,禁忌热敷、按摩、推拿、揉搓。同时注意注射狂犬病疫苗、适当使用抗菌素和抗病毒感染药物。
3 结果与讨论
本组痊愈56例,截肢2例,死亡1例。
气道处理与呼吸支持:创伤后昏迷致舌根后坠,昏迷后咳嗽反射消失或胸伤致咳嗽无力而分泌物积聚,口咽部呕吐物、血凝块或异物存在,颌面、咽喉或颈部创伤所致组织移位、黏膜水肿、血肿压迫等均可阻塞气道。应及早预防和妥善处理,以确保气道通畅。
心功能支持:创伤后大量失血所致休克或胸部钝性伤致心肌挫伤均可发生心肌收缩无力或室颤,此时应迅速施行胸内心脏复苏。
静脉通道的建立:选用无名静脉通道,输液针头为7~9号,输液速度70~120滴/分,扩容液体均为葡萄糖液、葡萄糖氯化钠。上肢选用上臂的贵要静脉和头静脉,下肢选用大隐静脉,用14~16号注射针头穿刺。必要时建立2条静脉通道。需注意所选静脉通道的回流途中不应存在创伤如疑有骨盆骨折、腹膜后血肿时,不应在下肢建立静脉通道。静脉通道建立后应先抽取血标本再输液。
初步处理是创伤治疗中的关键环节,初期处理时不单纯是挽救生命,也要减少并发症和残废率。因此,在创伤处理时,首先应对伤情有迅速的估计判断,决定处理的先后顺序。
创伤早期死亡原因常为通气不足,缺氧,大量失血,休克,心、脑功能障碍,多由胸、腹腔器官或大血管损伤,特重型颅脑伤所致。有人估计创伤死亡者中有30%~40%系发生于伤后数小时内,其中多数若能获得迅速恰当的早期处理则可免于死亡。早期处理是指畅通气道、维护心肺功能、扩充血容量等生命支持,然后或同时施行确定性手术。近十余年来急诊开胸或剖腹手术的开展,使大量濒临死亡的严重创伤病人得以生还,无不与迅速高效的早期处理、包括入院前急救有关。
本卫生院因条件所限,不能采取大型外科手术,对严重创伤患者,应做好前期处理工作,进行处理时避免包扎或缝合过紧等造成组织继发性损伤,为转移到大型医院做进一步治疗做好预防性处理措施,以减少患者的残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为挽救病人的生命、保障患者今后生活质量做好必要的处置措施。
篇10
朱兆明教授自1956年从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至今。已从事烧伤及烧伤后整形的临床、科研工作50余年了。据统计,他参与治疗的烧伤患者达4500余例,总有效率达95.48%,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参与治疗烧伤后所遗留的各种瘢痕挛缩畸形患者2000余例。尤其对特大面积烧伤后畸形的治疗有独到之处。
在采访中。朱兆明解读了烧伤治疗的“三大难关”,即“休克关”、“感染关”、“创面处理关”。他说,只有把好这“三大关口”,才能保证烧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顺利恢复。
“休克关”:丰富的临床知识和责任心是关键
烧伤是一种因物理或化学因素引起的外伤性疾病。轻微烧伤时,可引起皮肤、黏膜等组织损伤;大面积严重烧伤时,可引起全身各个器官不同程度的损害,尤其是在出现休克、脓毒症等并发症时,可进一步引发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很高。朱兆明教授说。烧伤治疗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休克。大面积严重烧伤患者如并发休克,又未经及时、恰当的治疗,不但死亡率很高。而且还会给以后的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
朱兆明教授为记者解释了烧伤导致休克的机制:无论烧伤的深浅或面积的大小,伤后迅速发生的变化均为体液渗出。其病理生理变化为。烧伤区及其周围或深层组织中,内皮细胞损伤致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样液体随着血液循环渗入到组织间隙,形成水肿并自创面渗出;组织水肿除了发生在局部。还可以不同程度地见于身体未烧伤部位,尤其当烧伤面积较大或是重度烧伤患者,其渗出液体量会急剧增多。如果抢救不及时或不当。人体不足以代偿迅速发生的体液丧失时。则有效循环血量明显下降,导致血液动力学方面的改变,进而发生休克。
朱兆明教授指出,由于大量体液外渗。烧伤休克临床表现为低血浆容量、血浓缩、低蛋白血症、低钠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低血容量性休克。烧伤后体液从毛细血管渗出至大量丧失有一个发展过程,可能在伤后即刻到数小时内发生。因此,争取时间是解决“休克关”的一个重要因素。迅速补充血容量、增加心排血量等。可改善组织血液灌流,休克多可被纠正或防治。
对于烧伤休克的治疗,朱兆明教授的经验是,当烧伤面积大于10%以上时,轻者口服含盐饮料,不宜大量饮用纯水,以免发生水中毒:重者则需静脉补充等渗盐水、平衡盐液、血浆代用品或血浆等。输液量和输液内容可根据烧伤病人的体重、烧伤面积初步计算。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随时调整输液量、输液内容和输液速度。他还指出,体液渗出持续时间一般为36~48小时。严重烧伤时可延至48小时以上:随后血液动力学指标趋于稳定,毛细血管通透性大多逐渐恢复正常,水肿液开始回收,组织水肿逐渐消退,创面变干燥。此过程称为水肿回收期。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其血液可出现稀释现象,尿量与尿钠排出增多。此时如不注意,仍继续大量输液,则有发生循环血量过多和脑水肿、肺水肿的危险。
朱兆明在总结如何攻克烧伤患者的“休克难关”时说,医生除了需要具有扎实的烧伤专科基础医疗知识和经验外,还必须注意两点:一是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医生必须密切观察患者的动态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二是具有科室协作意识,因为病人可能出现并发症、合并症,有时需要其他科室如普通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麻醉科及内科等合作会诊、治疗,因此,科室间的协同努力也是克服“休克关”的重要保障之一。
“感染关”:兼顾短期和长期、局部和全身
朱兆明说,在临床上,烧伤治疗的第二关就是急性感染期的抗感染治疗。因为烧伤创面的坏死组织和含有大量蛋白质的渗出液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并且在深度烧伤区周围有血栓形成,致局部组织发生缺血和代谢障碍,自身的抗感染物质和全身应用的抗感染药物均很难到达局部,造成更难以控制的细菌繁殖。因此。继休克后或在休克的同时,急性感染是对烧伤患者的另一个严重威胁。而且烧伤越深、面积越大,感染机会就越多、越重。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烧伤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就是感染。
引起创面感染的细菌的主要来源首先是伤后的污染,包括伤员住所的空气,接触的人员、物品,伤员呼吸道、消化道细菌的污染等:其次是残留在残存毛囊、皮脂腺和周围健康皮肤褶皱中的细菌;再有,近年的研究已证明,在严重烧伤时,由于应激反应和缺血、缺氧,肠道黏膜屏障失控,肠道细菌和内毒素可突破黏膜屏障,经淋巴液、血液迁移至全身,并可到达烧伤创面。导致肠源性感染。可见,造成感染的“细菌敌兵”是从多个渠道侵入人体。造成不同情况的破坏的。
朱兆明指出,如果感染未得到控制而继续发展,除可引起创面加深、水肿、回收延缓等情况外,严重者还会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Yesponsc syndrome)、烧伤创面脓毒症(burn wound sepsis)、脓毒性休克(sep-tic shock),导致死亡。因此,烧伤感染的预防,尤其是全身性感染的预防是急性感染期的关键,特别是对于严重大面积烧伤患者,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预防感染的主要原则有:一是积极维持、提高机体本身的抗病能力,针对性地应用抗菌药物及其他全身支持疗法,尤其是营养的支持;二是及早移除坏死组织,减少有害物质;三是及早封闭创面。
烧伤患者发生肺部并发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两点:一是与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有关:二是与吸入性损伤有关。吸入性损伤的主要病理变化为气管一支气管炎、肺水肿、支气管阻塞、肺萎陷或肺不张。这些病变可导致肺部感染,发生肺功能不全或衰竭。肺功能不全不仅可反过来加重肺水肿和肺部感染。形成恶性循环,而且还可加重缺氧和低氧血症,进而引发多脏器损害或易于发生全身性感染。
对于各种抗感染药物。朱兆明教授如数家珍,他强调,医生应熟悉每一个抗感染药物的性质,熟练掌握各种时期和不同性质的感染所应用的联合药物。
朱兆明教授认为,对于“感染关”,要长期提高警惕。只要患者的烧伤创面没有完全治愈,就一天也不可忽视。同时,还要兼顾局部情况和全身情况。
“创面处理关”:贯穿烧伤治疗的全过程
朱兆明教授认为,创面处理是烧伤治疗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因为烧伤后出现的一系列局部和全身的变化,从根本上来说都是由创面所引起的;而伤员从烧伤到治愈,整个治疗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程中都存在创面处理问题。烧伤创面常左右烧伤病情的变化。创面处理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着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病情的发展、预后和转归。
对于创面处理的主要目的,朱兆明教授强调,清洁、保护创面可避免或减轻感染,使浅度烧伤按期愈合;深度烧伤及早清除坏死组织并及早封闭创面,能够减轻局部疼痛,可使创面愈合后不留瘢痕或少留瘢痕。最大限度地恢复形态、功能。
早期创面处理的目的是迅速清除创面上沾染的污物、细菌和一切有害物质,防止创面感染,保护创面勿再加深,促使其早日愈合。早期创面处理主张采用简单清创术。一些特殊烧伤的创面要根据不同的致伤因素和特点给予及时处理,创面处理的整个过程应注意无菌操作。
据朱兆明教授介绍,创面处理根据不同的烧伤特点以及烧伤程度等,可采取局部治疗、包扎疗法、暴露疗法、脱痂疗法、手术疗法等处理方法。例如。对于确诊为Ⅲ度烧伤的创面。进行手术切痂植皮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因为这样避免了局部和全身发生感染,减轻或防止瘢痕增生和挛缩,可以保持比较满意的形态和功能效果。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对Ⅲ度烧伤切痂、植皮手术技术的不断改进、完善和普及推广,是我国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取得重大成就和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据记者了解,从1973年起,朱兆明教授就开始从事-196℃低温贮存皮肤的研究,他在国内首先建立了皮库并成功地应用于临床急救,其研究深入程度、贮存皮肤的质量和规模。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朱兆明利用所贮存的异体皮抢救了近千例严重烧伤患者,大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自1987年以来,朱兆明又开展了玻璃化贮存皮肤的工作,使贮存皮肤的活力提高了20%。此方法为国内外该领域首创。
25年来,朱兆明对皮肤的消毒、抗冻液的选择、降温复温速率的控制、各种皮肤活力测定方法的建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此外,他还对在4℃、-20℃、-80℃环境下的皮肤贮存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 上一篇:矿产资源评估方法
- 下一篇:对集成电路的认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