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范文
时间:2023-10-31 18:07: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经过30多年的努力,奠定了相对独立的学术地位,但该学科的一些基本概念还存在争议。根据中国期刊网(CNKI)相关论文资料统计,从1983年到2013年30年间篇名包括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的文章有33592篇,可见对“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问题的研究俯拾即是,本文主要从纵向向度和横向向度来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演进脉络和研究维度进行疏理,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的嬗变提出现代性启示,为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学科的发展研究提供概念性基础。
一、概念内涵的演进脉络
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的演变过程看,大致经历了“施加论”、“转化论”、“内化论”和“发展论”四种模式。首先,“施加论”模式,主要存在于改革开放之初到1984年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正式设立这段时期。这一时期,学者们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界定,主要参照加里宁对德育的界定,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显然,这种界定具有典型的意识形态性,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解成外在性的“施加”,强调为政治、国家、社会服务,忽视了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由于受“施加论”的影响,我国学界现在依然有许多思想政治工作者依然没有摆脱“施加论”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模式。
“转化论”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阐释强调“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显然,这种“转化论”仍然是“施加论”的延续,在强调“施加”的同时,有意突出“转化”的思维,强调要取得实效还有一个由外向内和由内向外的转化过程。尽管“转化论”仍然没有摆脱“施加论”的影响,但毕竟注意到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德育的有效性,毫无疑问具有进步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研究又取得了新的成果,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内化论”,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特定的教育活动,把特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这一观点看到了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施加、转化,而且更重要的是把外在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显然,“内化论”比“转化论”又前进了一步,它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由注重外在施加转变为内在认可、接受,肯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但这种内化是片面的,它只是外在施加影响之后的内化,受教育者并没有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作出独立的判断和选择。
于是,一些学者提出“发展论”模式,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这种“发展论”的界定摒弃了外在施加性和被动接受性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肯定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发展和个体德性提升的内在性需要。
自20世纪80年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成立以来,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丰富和发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确立、发展过程中也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也越来越重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发展,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也随之更丰富、更系统、更科学。
二、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的研究维度
以上主要是以实践为线索从纵向这个向度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内涵,因此第二部分主要从横向向度来探讨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学界主要有几个研究维度:
第一个维度,从社会实践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主要是解决“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主要以张耀灿等学者为代表,他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掌握的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贯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始终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是以这一基本矛盾为研究对象而开展的活动。矛盾要得到合理的缓解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环体和介体的相互作用。从这一角度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实践活动,以人为作用对象,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主要帮助人们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第二个维度,从学科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主要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具有规律性、科学性、普适性的特点,能够为尽可能多的受众所接受,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主要以张耀灿等学者为代表,他们认为“把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从教育主体而言,该学科研究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从教育客体来看,该学科学研究的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因此,可以说“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对人们思想品德的要求与人们的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也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矛盾,这与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相同点,但不同的是,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的展开是动态性、过程性的,而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矛盾的展开是静态性、规律性的,它以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各种现象进而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为目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科学。
第三个维度,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属性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内涵。杨生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个阶级或集团为了建立或巩固其政治统治而进行的符合本阶级或集团根本利益的、包括一定的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和宗教思想的意识形态理论的教育”,显然这种观念的目的是通过意识形态的控制和引导来维护特定的阶级集团的利益,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强调构筑思想防线的价值意义,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张耀灿等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不难看出,其内涵的阐述仍是强调其功能性和阶级性,这些概念都难以逃脱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的思维窠臼。尽管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有加强人文教育、重视素质教育内容的趋势,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属性并没有淡化,它还是为执政党服务的,依然承载着浓厚的政治性。
周茜蓉认为从政治性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存在着“重意识形态功能价值作用而轻科学性”的问题,因此有学者主张更改学科名称的提议。黄钊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旨在突出“政治”为核心内容,是与阶级斗争为社会主要矛盾的情况相适应的,今天阶级斗争已不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仍沿用传统提法作为学科名称,就难免有因循守旧和固步自封之嫌,因而改名为“思想教育”。王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内涵和政治特征一贯而又明显,因此没有改动的必要,但必须严格使用这个专有名词”在这争锋过程中,谢祖鹏则从另一路径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以解除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政治性强的尴尬,他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的根基”,这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必要性做了最好的注脚,也为其科学性提供了理论的前提。
第四个维度,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来看,在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性的争锋中,有学者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统一于内容的教育性,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郑永廷教授提出的,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坚持素质取向,即以形成、提高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的发展,遵循思想形成发展的规律,把理论、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原则转化为对象的思想与行为,提高思想道德素养质,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的特殊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及其学科的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区别于其他的根本所在”。而张耀灿则从内容上来阐述思想政治教育是“受政治制约的思想教育和侧重于思想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主要包括思想理论教育、政治方向教育、法纪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在含义上接近于思想政治工作”。周茜蓉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角度纵向切割为三个层面:一是从理论原理的层面围绕人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与发展这个主题展开;二是从应用层面中围绕教育对象成长和成才的认识、心理、发展过程展开;三是从实践层面中围绕当前社会和思想热点、焦点和思想教育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展开。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求深入到具体的历史境遇与时展之中,确立其科学性和意识形态属性两者之间合理的平衡和张力关系”。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层次勾勒清晰,而且首次把科学性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在概念的界定上已有很大的突破。在这当中,我们不难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侧重于某种价值判断而不是客观事物的状态描述,但其价值判断必须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之上,因而“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是统一的。
第五个维度,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来看,丰富的文化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属性。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学界从实践性、意识形态性、科学性等角度做过丰富有价值的探讨,然而学者沈壮海认为我们忽视了从文化性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社会精神文化或寓于社会精神文化之中。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文关怀教育和人际交往教育等多个方面,政治文化、政治行为、道德文化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交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间的融合、渗透,呈现出社会文化性。再次,提高人的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社会文化发展传承的目标之一。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社会整体的文化环境,而只能在社会整体文化发展的格局中实现自身独特的价值与使命。最后,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与价值往往在社会整体文化中得到体现和检验。
三、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嬗变的现代启示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现代演变与发展,离不开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和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时代特点。虽然这一概念的发展充分体现现世的特点,但并不意味着忘掉过去,抛弃传统。因为传统并不等同于过去,尽管在习惯上常常把传统视为过去的东西,但事实上传统总是现在存在的、现实的,如果仅仅是“过去的东西”,那它就没有现实性了。传统是“活”在现实中的,是在人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事物中发生作用的。
因此,从人们在探求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发展的基本历程中,侧重反映现代人自觉提高生活质量和追求生命意义的内在发展成为未来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演变的一个重要向度。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逻辑内涵嬗变过程中,反映出个体主体依据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合理确定自身生存方式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人的现代特性在生活世界逐步生成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提升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实践活动,要“引导现实的人的内在生命自觉,激发起对思想政治教育所传播内容的理解、认同和接受,避免知易行难。不仅要突破知识体系的说教,而且要通过所传播的价值理念引导人的行为活动并逐步把它转变成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不难看出,未来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的发展,应体现现代人的生命关怀意识、生活质量意识和生态环境意识的自觉培养过程,进而在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中寻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定位。
参考文献
[1] 孙喜亭.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290.
[2] 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0:128.
[3] 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
[4] 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
[5] 杨生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理解问题[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8(6):16-20.
[6]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重要范畴的概念辨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3(7).
[7] 周茜蓉.在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之间――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二重属性关系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5(4):16-18.
[8] 黄钊.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名称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10):27-28.
[9] 王颖.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名称争论之于学科发展的价值意蕴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3(9):36-40.
[10] 谢祖鹏.思想调节论[J].江汉大学学报,1995(5):06-09.
[11] 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与现状[J].思想教育研究,2002(6):09-11.
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虚拟环境;内涵;特征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3-0009-01
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之一,是对教育活动的开展及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在现代社会,随着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媒介的大众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出现了新的环境。在众多的环境中,虚拟环境是最具代表性的新环境因素。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的内涵
"虚拟"这一词是由中世纪苏格兰著名哲学家邓斯•司各特所创,最初与现实组成一对反义词,原意为潜在的。随着发展,后来又出现了虚拟环境这一词语。关于虚拟环境的讨论, 最早是美国著名政论家沃尔特•李普曼在他的《舆论学》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这一概念。后来在他1922年出版的《公众舆论》一书中阐述了"外部世界与我们头脑中的景象",认为虚拟环境是"楔入在人和环境之间的,是'人性'和'环境'的杂交物"。由此可知李普曼把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对应起来,认为虚拟环境是我们头脑中的景象,现实环境就是外部世界。
继李普曼提出虚拟环境概念后,学术界也对虚拟环境内涵进行了深入研究。目前对虚拟环境概念的界定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一种是以刘绍庭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虚拟环境是在传播媒介大众化后由媒介营造的, 与现实环境相对应又可能与现实环境脱节的人工化的环境"。 另一种是以张耀灿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虚拟环境是人们用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装置,进行交流、互动的一种场景和经验。它是由计算机生成的维度,人们在这里将信息进行交流,用电子的方式表现物理的存在,也可表现那些可能和想像出来的世界"。 显而易见,两种概念有所区别,前者的内涵大于后者,是广义和狭义的区别。但两者又有联系,学者们在表述虚拟环境这一概念时,都集中在媒介这一个方面,只是媒介对象不同。由于构成虚拟环境的信息源很多,考虑到计算机网络在其中所占的分量和所居的位置最重,因此,本文侧重讨论由网络技术营造的虚拟环境。即虚拟环境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把现实生活移植并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高度仿真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临场感觉的环境因素总和。从这个角度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是指由计算机所形成网络空间中对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的特征
虚拟环境从形式到内容、特征都与现实环境有着质的区别。其特征是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得以存在、发展和变化的基础,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目标、内容、方法和实效,当然这种影响既有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除了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一般环境的复杂性、广泛性、动态性、可创性等特征外,还具有自身独有的特征,即虚拟性、隐匿性、渗透性、交互性等。虚拟性。虚拟环境具有虚拟性这一特点,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也必然具有这一特征。虚拟性的出现,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转移到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空间之中。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相比,在形成上,虚拟环境是高度人工化环境;在机制上,虚拟环境是媒介重构结果;在内容上, 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有距离。在这个虚拟环境中思想政治教材不是纸做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人也不是实实在的人,一切东西都是经过计算机语言编制而成的符号,给人以假乱真的感觉。因而在这个环境中"一切都不具有现实环境中的实体性,也不具有外在的可触摸性可察觉到的时空位置与形态,只是一种功能上的可重复性和实在性" 。另一方面,在这个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是在虚拟的情形下进行,不是面对面交往,而是间接的人机符号交往。这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导致目的虚拟性,更多的追求一种精神幻影,无法转换为现实的实践活动。
隐匿性。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环境中,大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是面对面的交往,这样他们对现实环境的真实情况或多或少有所了解。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中, 具有明显的隐匿性。一方面,网络中的交往是人-机-人的模式,是一种以计算机为中介的间接式交往,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网络中的隐性人。另一方面学生在网上可以利用注册代号、昵称、名片档来掩盖个人性别、年龄、职业、性格等真实信息,这样就可以在网络上畅所预言,发表自己的心声,进而不用担心自己的身份被暴露,或受到惩罚的事情。这种人机符号交往模式,隐蔽了个人的真实身份,造成交往的真实性程度低,真假难辨、善恶难分。可见,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极易扭曲人格,造成人格的两面性,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渗透性。这一特征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系统中,存在着大量有关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舆论、图像、声音。当大学生与网络发生联系交流时,就会不知不觉地受到这些思想政治要素的影响,循序渐进地渗透和内化,最后使情操得到陶冶,意志受到锻炼,人格得以完善。当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因素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存在渗透与反渗透的矛盾。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的渗透性特征,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充分调动网络环境中的积极因素,规范网络环境,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发展。
交互性。作为新兴的信息媒介,与传统的电视,报刊,广播等媒介相比,它们都是单方面的向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传递由工作人员处理好的信息,而网络环境却不同,具有鲜明的互动性特征。其一是人机互动。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可以根据已经设置好的电脑程序进行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互动,比如网络测试。其二是互联网中进行的人际互动。网络的全球性和开放性特征,使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网上交流与讨论。从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个广泛的人际交往的互动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 刘绍庭.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虚拟环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理论月刊),2006(10)
[3] 王东方、肖永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虚拟环境及其建设[J].教育探索,2010(08)
篇3
关键词: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模式;实践路径;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6―0118―05
一、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
――综合包括教育资源、教育方法、教育实践的新式教育模式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校教学工作影响的日益加深,“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话题逐步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然而从整体上、客观上讲,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论述大多还处于初步的摸索、探讨阶段,还没有系统、权威的论述。
当前关于“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按照学者们不同的研究方向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种类:
一是资源论取向。
持此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是从教育资源论的角度对“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课题进行分析的。他们指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的重要意义,是“相对于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要形式的显性资源而言的,它不是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而是以不被人注意的形式存在于校园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大学生日常生活之中,主要表现为校训校风、校容校貌、校园文化或校园文化活动等,这些因素从本质上说,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样都可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产生影响,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取向从资源论角度对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分析定位。
二是方法论取向。
从这一视角研究的学者认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的一种独特形式,注重从教育的角度出发探索、分析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种教育学取向。
从这个意义上有学者指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是围绕同一日的采取的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所谓隐性教育是指运用多种喜闻乐见的手段,寓教于建设成就、寓教于乐、寓教于文、寓教于游等等,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其中,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三是实践论取向。
从这一视角出发,研究者指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独特的实践模式。
有学者指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是通过各类载体来实现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就是含隐性教育功能的思想观念的物质化和外在的物质承载体,如:计算机网络、校园环境(建筑、树木),大众传媒(书籍、报刊、影视)、教职工言行等。因而隐性教育的作用也是通过以上载体发挥出来的,其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种方式:网络隐性育人,优雅环境美化育人,文化氛围熏人。这种方法强调了“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过程。
以上的三种研究方向是从不同侧面对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的论述,资源、方法、实践分别是这种教育模式运用和发挥效能的三个阶段,因此,给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下定义应当综合包括以上三个方面:
所谓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自觉运用隐性课程理论,注重开发利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比较隐蔽的形式,通过对受教育者周围环境如校园文化、校园环境、教学细节等因素的塑造和运用,使之无意识地获得某种思想或经验的教育模式。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隐性课程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延伸应用,具有间接性、有效性、教育过程的随意性、开放性以及教育主体的自主性等特点。
二、加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性
――时代的需要、发展的需要、竞争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环境和时代的变化对高校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与改变更加迅速、深刻。“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的。
通过全面的,尤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突破原有的单纯显性模式,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和培养,是政治任务、时代使命、社会责任。
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要求我们加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本世纪头20年是关系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然而,在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形势下,西方敌对势力利用人权、民主、自由、民族、宗教等问题,通过思想和文化的渗透,淡化,推销其价值观的做法越加严重。同时,全球化浪潮带来了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在这个过程中,西方文化处于相对优势,而我国处于弱势。大学生面临着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一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更加重要和艰巨。总书记在共青团成立85周年之际对广大青年提出了“四个新一代”要求: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高校教育理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培养“四个新一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因此,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搞好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非常必要。
二是信息时代背景下知识的“多源化”与“多元化”要求我们加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时展不同以往时展的最显著特征就是信息交流的空前迅速以及网络空间的日益发达。这两者产生了诸多的影响:
首先是网络交流推动人的交流,各种认识、潮流、思想交流激荡,信息传播良莠不齐,一方面,信息传播过泛,扰乱了大众视听,另一方面它客观催生着大众个性思想、独立判断的形成;其次是对“知识”、“大家”的认识出现变化,“占有知识”与“获取知识”能力更加接近,网络给大众提供了平等、广泛的展示平台,众多“平民专家”出现,“草根文化”日益兴盛;再次,由于年轻人对新生事物的接触更主动、有效,以上两点影响在年轻人身上得到了更深刻的显示,对“80后”尤其是“90后”的争论就是重要表现。这种情况对社会文化、理念、思想的传承产生了深刻影响,对教育工作的实际冲击比表现出来的要大得多。
三是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实需要我们培养高素质、高竞争力、高价值的毕业生。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高校教育的目标不仅仅要为国家、社会输送人才,也要为高校学生的就业、从业、工作做出有效的努力。当前中国的人才市场面临两个尴尬的事实:首先,一方面呼喊缺少人才,另一方面培养出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其次,一方面年轻人学历日渐提高,另一方面工作能力 同比下降。此种情况的产生,为我国高校教育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在这种背景下,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高竞争力、高价值的毕业生任务迫在眉睫,由此看来,“高价值”应当受到重视。在这里,所谓高价值,就是培养出的学生有“价值”,也有“使用价值”,成为有人用、可以用、能用好的毕业生。以上三方面的培养不仅仅是技能培养,包括道德品质、思想政治、体能素质的养成,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这其中起到把握方向、引领素质、培养德行的作用。
三、加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创新
――提高教育主体水平、完善教育方式与载体、塑造和谐有效的教育环体
新时期,积极探索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新路径,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作用日益彰显。相对于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注重渗透、暗示的方法,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使教育对象受到有效的教育。
因此,加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创新,应该统筹高校教学的主体、载体、环体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积极探索优化教学环节,在以人为本原则下,从内容、形式、效果多个方面努力适应时展、社会形式、学生需求,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发挥其人格魅力对大学生的感染力。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处于主动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其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是与高校大学生发生最直接、最经常联系的一个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否健全合理,教育者自身素质是否过硬直接影响隐性教育的内容是否合理有趣、形式是否丰富新颖、效果是否显著良好。
创建德才兼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要从政府、高校和教育者个人三方面同时入手。
首先,政府要采取切实措施关心、爱护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通过思想引导,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者中存在的消极思想。要在工资待遇、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使其始终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积极的工作态度。 其次,高校要在人员选拔、培养、使用、考核、晋升、处罚等方面形成一套健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管理体系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形成一支结构优化、功能显著、有较大合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此外,高校还应通过工作交流、专题报告、专家辅导、在职深造和出国取经等方式,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业务素质,并为其提供带薪学习、生活补助等优惠条件,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再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要通过参加培训和自学的方式,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心理素质和能力素质,发挥人格魅力对大学生的感染力。负责专业课教学的教师也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教育、影响、熏陶学生,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用先进思想和良好行为“感化”学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专业课教师各司其职又相互合作,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结构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二是规范和改进高校学生活动,积极指导、优化制度、改进组织,努力形成规范、活跃、实效的高校学生活动培养机制,以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成效显著、生动活泼,易于被广大学生接受的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达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曾说过:“在人们的知识、信念和行为之间有一个必须用参加一定种类活动的经验来填补的网眼”。同样,思想政治教育也要以活动为载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紧密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具体任务,以学生为主体,有意识地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以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
第一,高校学生活动要“巧用时机,善抓教材”。2008年是中国不平凡的一年,南方冰雪折“脊背”,汶川地震摧毁家园,北京奥运震撼世界,“神七”飞天再创辉煌。灾难之下,人们无私无畏、坚强勇敢、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辉煌之中,人们不骄不傲、奋勇争先、进取创新、永争先进。形成了伟大的抗击冰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和航天精神。高校应以这些重大事件为背景,抓住它们彰显出来的伟大精神内核,开展形式多样的演讲竞赛、征文比赛、话剧表演、主题晚会等活动,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创相关歌曲,征集相关视频、报道,讲述感人故事,写事后感想。同时,高校在开展赈灾募捐、灾区支教、志愿服务等活动时,应积极引导学生形成乐于奉献、互帮互助的品格,使大学生走出“唯我独尊”、“金钱至上”的误区,使学生在举办和参加这些人性化教育活动的同时,受到心灵的洗礼,从而达到隐性教育于无声处见成效的目的。
第二,高校学生活动要突破陈规,创新模式。目前,高校学生活动存在着“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问题。活动形式单一、陈旧,内容枯燥无趣,这在~定程度上打击了大学生参与其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使得以这些活动为载体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高校学生活动要从学生变化了的思维特点和心理需求出发,跟上时代步伐,推进改革,不断创新。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革新活动模式;可以把主动权下放给学生,鼓励他们自创形式,创建他们喜欢的各种“沙龙”、“协会”、“艺术团”和“活动中心”;可以跨越国界,以交换留学生的形式,把大学生送出国门,培养他们独立生存的能力,“学人之长,补己之短”的能力。
第三,高校学生活动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正确的三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假如高校是一个工厂,那么大学生就是产品。有才无德的学生是“次品”,只有知识不会实践的是“废品”,德才兼备、实践能力强的才是“精品”。近年来,高校屡出“次品”、“废品”,大学生犯罪率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因此,高校在传授书本知识、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同时,还应多开展一些爱国教育、三观教育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邀请英模报告团和政策宣讲团做报告,开展三观评优活动等。此外,高校在为学生提供充分就业指导、定期开展实习活动的同时,还应开展一些实践性较强的活动,如举办科技下乡、手工艺品制作大赛、模拟法庭、职场竞技等。这些活动不但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爱岗敬业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奋勇争先精神和竞争意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只有不断开展以“服务学生”为宗旨,以“发展学生”为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前提,以“调动学生主动性”为途径的学生活动,做到“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才能使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以人为本”的视阔下发挥尽可能大的作用。
三是加强高校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和谐、高效的校园文化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熏陶在隐性教育中的作用。
罗伯特・M・加涅在《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中指出:“发展中的人生活在家庭、地理环境、学校和各种社会环境中的事件将决定所习得的是什么,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他(或她)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就说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重视环境氛围的熏陶,历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特征和重要途径之一。
在所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学校环境是从学生管理工作体系的角度影响隐性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要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使之对广大学生产生持久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引起人们思想感情和审美观念的变化。
首先要优化校园物质环境。高校要在学生宿舍、食堂、图书馆、操场、教室等硬件设施和环境布置上下工夫。除了张贴名言警句、图画标语,给学生传递富有教育意义的思想信息外,还应把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他们成为自己学习、生活场所的设计师,定期举办宿舍装饰、教室装饰大赛和校园建筑构图征集大赛等,让学生在自己创设的环境下,发展自我,健康成长。
其次,优化校园环境,要建设生动活泼、缝康文明的校园文化。一方面,高校要改善文化设施,加快校园绿化和美化,定期举行宿舍、教室和校园卫生大扫除,在为广大学生创造一个宁静、整洁、优雅、舒适环境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自律、勤劳的精神。另一方面,在通过知识讲座、技能培训、文体竞赛、文娱活动等形式形成统一的校园文化的同时,还要构建以宿舍和班级为单位的文化圈,使不同宿舍和班级形成各具特色、彰显个性的宿舍文化、班级文化,达到“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效果,使“百花齐放”的校园文化环境发挥无形教育、无声管理的作用。
再次,优化校园环境,要整合协调校园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校园人际环境。高校教师要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以“管理育人”为手段,以“服务育人”为宗旨,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同时,高校也要通过心理咨询法、预防教育法、冲突缓解法、思想转化法等解决学生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冲突,帮助学生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处理好各种校园人际关系不仅能为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隐性教育活动解除后顾之忧,创造良好的心境,还能使他们在这种和谐的校园人际环境中学会宽容、大度,懂得珍惜、尊重,以巩固隐性教育的效果。
四、加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秉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实事求是,务求长效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高校教育工作已经成为高校发展的时代潮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如今,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培养,符合当今大学生的思维特点,体现着“以人为本”的内核,具有相对于传统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的独特优势。
一方面,通过间接、隐蔽、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可以减少甚至避免正面说教引发的逆反心理、摩擦和冲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平等性,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另一方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渗透性、开放性的特点,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取得长期效果。实事求是,务求长效,这也正是各种机制体制要去解决的问题。在当今社会浮躁之气日益泛滥的情况下,通过长期不懈、统筹兼顾的教育模式,将会大大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必将在今后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为指导。
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求”就是让我们去研究,“是”就是客观事物内在的规律。由于种种原因,当今的教育改革处于一种模糊状态:既没有清晰的方向,又没有扎实的步骤,更没有服众的成绩,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实事求是的态度,轻易之间被社会发展的很多末节和支流左右了改革步伐。
高校在教育系统中处于比较靠上的位置,在改革中应当带头干事情、带头出成绩,真正培养有用之才,真正不负高校之名,真正做到上对得起国家、下对得起学生。这就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真正了解改革的方向。
二是加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力争长效为目标。
务求长效,就要形成机制,强化体制。以往教育改革成效不大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机制的形成。加强隐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详细规划,拟定步骤,分阶段实施,强调机制的形成,从高校主体、载体、环体多个方面并行推进。这样,才可以实现长期目标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五、加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与前瞻
教育应当担负起引领发展的重任,而不应沦落到被动改革的地位。德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曾经说过:“教育是强国之本,我从来没听说有哪个国家因为办教育而变穷了。”然而,当今中国的教育改革步医疗改革的后尘,把公益性的事情交予了市场,导致了很多不和谐现象的产生。这意味着人才的断层。任何时期都会有一小部分拔尖的精英人士掌管、奉献国家和社会,但是,教育的挫折会使绝大多数受教育者的总体质量受到影响。
高校教育处于国家的高端教育阶段,当今的社会众多高校学子,人不能有所用,人不能尽其用,这与高校教育的定位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设置有着直接的关系。
首先,高校在课程设置上,考虑到了市场利益的需求,却忽视了市场质量的需求。人才培养是要看市场的需求,但人才培养不同于一般的商品,用市场的方法解决公益性的教育方向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这里所说的不适应市场质量的需求,是说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但不一定符合高利益岗位市场的需求。
其次,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虽然有所加强,但落后于实际要求。这就导致毕业生在思想品德、政治素养甚至人生定位上与现实社会的需要有所冲突,择业、就业不能给自己准确定位。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指向忠党爱国的教育,它涉及思想品德、政治素养方方面面,最重要的是,它是最直接催生毕业生人生观、价值观的课程。
综上分析,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将来的发展中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方向: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高校教育不仅仅是为国家社会培养人才,也是在为家庭培养优秀、合格的孩子,为个人培养干事创业、社会求生的能力。
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理论综述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11-0224-02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中无法回避的重要研究内容,对近年来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进行及时整理,避免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的简单叠加,克服该问题研究过程及内容的感性化倾向,是相当有必要的。其实自20世纪80年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起步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和探讨。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粗略统计,从1989年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中直接指涉文化问题研究的论文有300多篇,专著、博士论文4部,有10多部专著进行了专节研究,这凸显出这一研究问题的现实价值[1]。但是,面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的研究热潮,我们更需要热问题冷思考,一方面,要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的内涵和逻辑结构,另一方面,要对其研究的重点和盲点进行反思,这对于推动这一研究的系统化、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的总体审视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有的学者从文化底蕴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沃壤之中,并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激荡中获得发展的文化动力[2]。有的学者从文化环境的角度去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就是指围绕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和人的思想的文化要素的总和。进而对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结构、特征、功能和运行等[3]。有的学者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入整个文化系统进行思考,努力从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大背景观察思想政治教育[4]。有的学者是从文化整合功能视野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认为发挥文化整合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也是促使社会文化体系关系和谐、增强和提升社会自身有序性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并进而讨论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整合功能的路径选择[5]。有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体系是一个由众多衍生功能组成的复杂结构,精神文化功能是核心功能,物质文化是作用对象、外显、载体和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精神文化,发挥文化建设功能的外显和结果,是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物质平台[6]。有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引领功能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其活动对一定时期、一定社会的文化的建构、塑造和导引的作用、影响、能力及其结果[7]。有的学者甚至提炼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力的概念,认为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力,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文化品类所具有及发挥的作用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立足于人的本质与整体,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双向互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之力;它是教育者借助人性通悟而启发受教育者对生活意义追问与反思所形成的精神生产之力;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文化场力对人们的影响而激发出来的意志创造之力[8]。还有的学者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9]、高校网络文化视野[10]等角度去探讨思想政治教育。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上述观点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看做是两个相对独立但内容有所交叉的系统,进而讨论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或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定场景中去看文化,或从大文化的特定场景中去讨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理论内容。这就忽视和遮蔽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身的内涵和逻辑结构。而本文则试图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本身的逻辑内容。
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的领域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的领域旨在回答研究对象及其研究范围是什么。它是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概念为核心构成的一组概念体系,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性和专属性。要想了解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首先必须先了解文化的内涵。我国学者占主导地位的观念是将文化视为人类活动的结果和产物。我国学界的“文化”概念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广义的文化观将文化定义为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义的文化观是将文化定义为精神财富;狭义的文化观将文化定义为意识形态。在这里,我只认为最可取的是广义的文化观。广义的文化相对于“自然”而言,“文化”即“人化”,是人活动的成果及其活动的模式。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具体内容时,许多学者往往从某一种具体的文化形态进入这一领域,并研究其功能、特征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如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网络文化、文化安全的关系等。但如果仅仅局限于这种宏观和表层的研究,将使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研究形式化和感性化,因此,需要从微观上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进行理论建构。
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是指:人类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创造的文化,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原则、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运作的过程和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有其自身的逻辑结构,主要包括三个层次:(1)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内容的有形客观存在,其表现为看得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则、原则以及技术层次等。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中最表象的、为人感知的层次。这个层次即通常所讲的“思想政治教育”。这第一个层次包括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精神或价值以及这种精神内涵得以表达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以及过程。(2)思想政治意识或者观念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这第二个层次是第一个层次的萌芽及其观念化。它承担着双重的任务:一是将社会总体文化精神转换成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一个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又表现客观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使客观文化发挥社会功能,即它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体系中输入和输出的双重功能。(3)运转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或者叫做思想政治教育的手、脚、牙齿及其活动方式,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实施、运转方式。这个层次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中生存的方式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调整的方式。
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特点与功能
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特点与功能的理解和把握,可以更好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具体内容,推动本学科领域理论体系的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具有差异性和流变性。不同个体和社会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和评价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并非完全对立,而是异中有同。同样,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流变性也不是毫无连续性的变动着的,而是动中有静,变中有不变,表现为文化发展的连续性。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与其他文化是相互渗透和影响的。道德观念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也是不可分割的,道德观极大地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具有三大功能:认识功能、创造功能和践行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功能指思想政治教育意识认识、了解、评价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人们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简单的表象的过程,而是能动地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以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为前提的,人们只能在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结构中才能了解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
思想政治教育的创造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创制、完善、改变思想政治教育规范体系等的功能。创造功能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将社会需要转化成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需要,并设计、选择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调整方式,而后在社会实践中创制新的规范或者改变旧有的规范,从而达到更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目的;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学者们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过程中,可以提出新的调整方法和方案,或者是吸收外域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精华并内化到现有的理论中去,从而达到本学科理论体系的再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的践行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指导人们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推动其实现的功能。当人们选择某项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行为的具体行为方式时,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及其评价便会参与决策的过程;当人们选择某项目标时,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便会做出相应的评价,从而决定取舍。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现代视角之一,是理论命题和实践命题的统一。学界之所以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是希望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能够更好地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更好地利用科学的方法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而这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内容及其逻辑结构的微观把握,它需要在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上,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范式进行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唯有如此,才能凸显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的学科属性和独特性。
参考文献:
[1] 周琪.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的再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8).
[2] 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9.
[3] 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97.
[4] 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整合功能[J].理论学刊,2007,(11).
[6] 王革慧.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J].理论导刊,2007,(5).
[7] 刘先进,李经纶.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引领功能[J].求实,2007,(5).
[8] 李焕明.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力[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
篇5
关键词:思政教育;生活化;概述
【中国分类号】G621
思政教育生活化是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目标的重要理念和重要方式。当前学者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取得了很大成绩。本文旨在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为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
一、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内涵的研究
1.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内涵的提出。最早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一词进行阐述,是2004 年李焕明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向社会生活的深层渗透最终成为生活世界不可缺少的自然构成因素。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内涵的界定。
笔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现实生活为中心,关注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关心大学生的生活体验,在教育引导中促进大学生生活实践,全面提升大学生素质。
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理论依据的研究
1.理论依据之一:人本论思想的研究。众多学者论述,人本论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所指的“现实的人”和“实践的人”,是从人的现实社会生活出发的,因而是彻底的“人本论”。思想政治教育从现实的人出发,融入人的生活世界,让人们在社会实践和现实生活中学会生存和发展,理论依据应当是经典作家的人学理论,而不是学者们所提的“的人本论”。
2.理论依据之二:回归生活世界观的研究。“回归生活世界观”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许多学者们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源于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长点和作用点,离开生活世界这一基点,思想政治教育将变为虚无。
3.理论依据之三:以人为本理念的研究。在新的历史时期,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理念是对经典作家人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应归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理论依据的新来源。以人为本理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接轨的客观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进一步贴近大学生生活世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生活化。虽然学者没有提出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但已经有一部分学者提出了以人为本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联系。
三、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回归趋势的研究
胡凯针对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回归趋势进行了论述。他认为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明显地呈现出一种生活化的趋势,而这两种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上,从教条式、封闭式、单向强制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走向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主动发挥生活实践的教育作用,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向社会生活的全面渗透;二是在教育行政、教育政策上呈现越来越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现实生活变化、反映现实生活需要、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进行的趋势。
四、关于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缺失状况的研究
钟平艳、周丽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中,主要提出了三点现存问题: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凌驾于生活之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式理论化,研究内容脱离现实生活;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活动理想化、单一化;三是思想政治教育过多注重教育主体的外在工作性质的现状,违背了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生活本质。
五、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意义的研究
杨治华、钱军在《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一文中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而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提高民族的创新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还是大学生现实生存环境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体现了一种正确的教育主体观,在平等的主体交互作用中,启发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人格。他们在结合了新时期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特点的情况下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
六、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途径的研究
1.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途径研究的现状。关于如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目前学者们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主体、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四个方面入手进行研究。一是从教学主体上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二是从教学目标上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2.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途径研究存在的局限性。经过对所收集的文献进行研究发现,学者们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理论基础、回归趋势等有了比较深刻的论述和论证,但是都没有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指导原则,虽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基本途径进行了研究,但是观点具有一定的笼统性,不容易掌握,缺少全面具体的措施。
七、国外高校道德教育生活化实践的相关研究
20 世纪初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理论,被众多学者们视为国外将学校生活中融入道德教育,将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开始。英国的道德教育旨在培养良好公民,学校的道德教育通过与各科教学相结合,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与校园美化相结合、与学生指导相结合,独具特色。德国在道德教育生活化方面也有其独特的地方,它的道德教育称为“政治养成”教育,目标在于培养人们在政治上了解情况的意识和做出政治判断的能力,引导人们认定自由民主制度的价值。
针对当前我国的高校建设、大学生自身发展凸显新特点的情况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研究不应当仅处于理论研究阶段,更应当与现实实际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理论体系,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指导原则,在指导原则指导下,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不断探索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改革探究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无到有,由半独立走向独立,由非重点学科走向重点学科,由低层次走向高层次,经历了一个迅速发展的过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需要和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正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深刻分析和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新趋势,是新形势下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1.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自主发展
在新的发展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要解决好学科分化与整合发展的问题。学科分化是指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和建设,不断产生新的分支学科;学科整合是指学科在分门别类研究和分化发展基础上的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体现为学科整合与整体发展。按照学科建设的一般规律,一个学科产生以后,首先是对该学科进行总体研究,然后逐步深入、分化,进入到学科内部分门别类地研究。形成独立的研究成果后,逐渐分化产生新的分支学科,再在此基础上推进学科间的交叉研究和综合研究,形成新的综合研究成果,促进学科的整体发展。
学科建设一定要适应科学发展的规律和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做到在学科分化的基础上实现学科的整合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更是如此。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在分化与整合的关系上,当前尤其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独立自主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分化与整合,既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理论一级学科的关系,也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新的分支学科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以前是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半独立的学科地位。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上升为理论一级学科后,思想政治教育成为理论一级学科中的一个二级学科,理论一级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的发展必须依托理论一级学科,以理论一级学科为平台;理论一级学科的整体发展也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及理论其他二级学科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成果综合和学科整合。没有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他二级学科的发展,没有对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他二级学科研究成果的概括和综合,没有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理论各二级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理论学科不可能获得整体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要更加注重理论一级学科内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自主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只有获得了独立自主的发展,才能为理论其他二级学科的发展,乃至理论一级学科的整体发展作出特有的贡献。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分化与整合的关系上,还要注重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其新的分支学科的关系。学科建设不仅是指一级学科的整体建设,更多的是指二级学科的独立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独立的二级学科,如果把它看成一个整体,它也包含若干分支学科,如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也要在加强自身分支学科建设上下大功夫,力争在每一个分支学科上有所发展和完善,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各分支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努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整合和整体发展。
2.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内涵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发展过程中,正在经历由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发展向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发展的转变,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又一重要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局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规模急剧扩大,学生数量、教师人数、研究成果等迅速增加。目前,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达到66个,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达295个,拥有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的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达到了21个,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学生的数量也达到了相当规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繁荣发展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的必然结果,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专家学者长期辛勤努力、共同奋斗的结果。
一要注重凝练学科方向。能否立足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需要和学科发展,瞄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前沿,凝练出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长期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术研究方向,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质量和生命,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地位与前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把凝练学科方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发展的重点。一旦凝练和确定了学科先进的学术研究方向,就要持之以恒地围绕这一方向进行学术探索,拓展学术研究的新领域,努力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学术研究成果。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研究、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都是需要深入拓展和深化的研究方向。各学科可根据自身的基础和优势,凝练、选择一定的研究方向重点加以建设和突破。
二要组建学术梯队。以往在申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点的时候,存在着临时搭架子、凑班子、上摊子的现象,博士点批准建立以后,临时组合的人员没有进行必要的整合与定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梯队未得到有效的组建,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建立了独立的博士点学科,甚至已经批准设立了国家重点学科。
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要素/结构/功能
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和当代社会的主要诉求。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自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就一直进行着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当代社会面临着空前的历史机遇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实现着全方位的转型和深刻的变革。比如,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不仅彻底地改变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环境,而且还凸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发展问题;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不仅给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也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历史课题。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又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历史方位和运行轨迹;经济全球化不仅带来了社会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深刻变化,而且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在新世纪的发展编织着一幅更为复杂和广阔的现实图景。这些都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当代语境和生态环境,迫切需要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作出实践回应。因此,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具体历史条件着眼,系统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中国发展的内涵、要素、结构和功能转型,对于全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系统方法
系统论是一种考察事物发生、发展的科学方法。系统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由各种要素组成的有机体,事物内部要素的结构方式决定着其发展水平和整体功能,主张从事物的诸要素以及诸要素的整体联系中探寻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系统论对于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本质内涵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既是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也由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是内涵发展和外延发展、渐进发展与飞跃发展、层次发展与协调发展的统一,既包括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转变,又包括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超越与深化”。[1]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既以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现状为现实基础,也以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为最终目的;既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承接,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创新;既内涵着其内部诸要素的发展,也带动着其整体结构、形态特征和功能的发展。只有以人类历史发展的时空为坐标,以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为轴心,深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内部,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结构和功能发展,我们才能获得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整体性认识。
二、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发展
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首先是其内部诸要素的发展。具体来说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内容、载体等要素的发展。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政治一体化的传统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总是一定社会的统治阶级或代表一定统治阶级利益的社会成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成分较为单一,他们主要是传播国家意识形态的政治集团和个体。而随着市场经济和政治现代化的发展,政治一体化的格局逐渐被打破,我国社会开始出现了具有不同利益诉求的社会阶层,它们都有进行政治表达、政治参与的政治意愿。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许多社会成员开始从行政组织里游离出来,出现了“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身份转变。所有制、分配方式、就业形式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带来了思想观念的多元化。社会的阶层分化、政治的民主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多元化等,必然导致人们思想政治诉求的自主性、选择性增强,人们接受思想政治影响的渠道朝着多样化、社会化方向发展,这就相应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必须多样化和社会化,仅仅依靠国家和政府的力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需要了。未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必然会出现多样化、社会化的发展趋势,许多非政府组织(如民间协会等)和群众自治性组织(如村委会、社区委员会)等将会成为承担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新兴主体。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呈现出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在思想政治教育尚未成为一定社会政治集团的自觉政治实践之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身份认同是模糊和不明确的,还没有出现职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而随着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学科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也逐渐开始向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众多拥有现代科学和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多样化发展和专业化发展,不仅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规模得到扩展,而且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素质,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质和量两方面都得到了历史性的发展。
篇8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综述
中图分类号:D64-05 文献标识码:A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问题引起了广大研究者的重视,现将这些理论研究的成果作以综述,以便促进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问题的研究是在20 世纪 90 年代初,陆庆壬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首次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并首先对其进行了专题研究,界定了其概念,基本确立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的主要范畴,即“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就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其后,张耀灿在《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1995 年版)中以“环体”的形式把其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四要素”之一,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逐步从一个孤立的概念确立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
以张耀灿的“环体”理论为基础,学者们开始从不同角度进行系统的研究。逐步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问题上形成共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那部分环境因素,一种包括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现实的客观社会存在。
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内涵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涵,理论界并未形成一致的看法,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张耀灿等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影响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运行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还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外部客观存在。即那些凡是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并对其发生影响的外部因素,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容,具体是指影响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另外陈秉公认为:“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环境在受教育对象周围并对其产生影响的客观现实。也可以这样说,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除了教育以外,影响教育对象的一切外因的总和。”岳金霞把其定义为:“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就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自觉环境因素。”
第二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外部客观存在,狭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有计划地选择、加工、改造和重组对工作对象产生感染、激励、鼓舞、促进作用的环境。沈国权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和过程起着影响和作用的诸因素的总和,是多层次、多侧面、多要素的复合结构。”杨业华区分了广义的和狭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指出其中心体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具体地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沈壮海教授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处于其中的客观外在。客观因素对主观因素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一个好的教育环境会确保教育活动的顺利展开和教育质量的稳步上升。
第三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有机组成部分,是经过主观调控和创造而形成的,保证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开展的优良环境条件。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所处环境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外部条件两个方面,是指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思想和行为的综合。
第四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环绕在受教育对象周围并对其产生影响的客观现实。
2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类型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学者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类型由于分类的标准不同,看法很不一致。张耀灿主张按范围、性质、状态和内容分类,而陈秉公则提出社会、单位、家庭和社交四个类别。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分成三大类型。以环境构成要素的性质为划分标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环境构成范围的大小划分,可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以环境构成的内容划分,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第二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大致可分为社会环境、单位环境(学校环境或工作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交环境等四种。
第三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按其影响范围划分,可以分为宏观环境、中观环境与微观环境;按其性质可以划分为良性环境和恶性环境;按状态可以划分为开放环境和封闭环境;按内容划分为社会物质环境和社会精神环境。
第四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按空间域,可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按时间域,可分为既往环境、现实环境和未来(预想)环境;按性质域,可分为良性环境和恶性环境;按状态,可分为开放环境和封闭环境;按作用域,可分为直接环境和间接环境。
3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特征
总结和归纳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既要全面,又要突出特征。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特征的研究方面,理论界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1)以罗洪铁教授为代表,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可创性、动态性和渗透性的特点。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作为一个系统, 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自身的结构出发进行分析。
(2)以宇文利为代表,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多对对立特征的统一体,是复杂性和可控性、开放性和封闭性、直观性和抽象性、稳定性与动态性、客观性与主观性、整体性与局部性的统一。
(3)以彭庆红为代表,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由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环境要素构成的大系统。这一系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征,即整体性与有序性的结构特征,阶级性与社会性的本质特征,以及广泛性、复杂性、动态性、渗透性与可塑性的外在特征。
4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功能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功能的论述很多, 主要是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切入, 归纳地说, 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1)从功能的角度, 即从要素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与表现出发, 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作用即其功能。郑永廷提出社会环境的导向功能、动力功能和感染作用,后进一步表述为强化功能、导向功能和感染功能三个方面。
(2)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相互影响出发。环境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促进作用;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具有感染熏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约束和规范作用。陈秉公认为, 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环境对人施以各种环绕力, 具体表现为三种力量:推动力、感染力、约束力。
(3)沿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类型, 考察某一类型环境系统的影响。例如, 戴钢书的《德育环境论》对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的分别考察。邱伟光同样也是从宏观环境( 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微观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工作环境)两大方面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的研究总体看来已经相当成熟, 并已有一定的成绩, 有些论述已经相当深入和系统。但在某些方面, 比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界定, 还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区别, 以更好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要素及系统。另外, 随着社会的发展, 对思想政治教育具体环境的关注越来越多(如网络环境), 还有较大的拓展空间。有些新的环境提法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如人际环境、人格环境), 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的完善与丰富。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篇9
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发展的三十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试点到推广、从分散到整合、从低级到高级,且保持良好发展前景。如今已成为立足于我国国情而开展的一门具备很强综合性、政治性、实践性、科学性的学科。基本完成了合理有序、覆盖广泛地学科布局,形成了层次齐全、结构完善、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科定位不明确,学科认知不到位。明确学科定位是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前提基础。在三十年来来,思想政治学科、专业经历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三个阶段。随着它作为一门独立的二级学科被纳入理论一级学科之中,其学科定位的理论逻辑应该说虽然已经得到基本厘清。但是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还存在较大争议,特别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学科的关系的争议仍然很大。对学科的认知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当前对学科认识的不到位,必然影响学科的进一步发展。第二,学科概念不统一,概念使用混乱,理论抽象。虽然经过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具有一定学科特色学术用语。但是各高校教材繁杂,学术用语理解、解释都存在很大偏差,这严重影响学科发展。第三,研究方式不科学,需要重审与转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学科研究的日渐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面临着研究方式的重审与转换。必须处理好理论与现实、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使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社会实践发展的现实需要。第四,研究队伍专业性不强,存在短板。学科建设是高校工作的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教育教学是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理论教学的任务。但是目前构成高校思想政治学科建设的主要力量三类人员:专业课老师、公共课老师、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干部中只有部分出身于本专业。经常出现一些以原有学科思维方式的思维思考,甚至以原有学科概念诠释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问题的情况,这就容易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思维习惯和知识系统受到他们原有学科思维习惯和知识系统的影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思维独立性、研究术语科学性、研究方法的适用性。第五,专业方向不明确,学科课程设置混乱。通过研究不难发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相当繁杂。学科课程设置,各高校也大相径庭,极为混乱。第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未能充分利用网络阵地开展思想教育现如今互联网早已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再带来方便快捷也带来许多弊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通过理论及思想品牌教育等内容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指导。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实践性,发挥其对国民特别是在校学生教育的现实作用必须迅速掌握学科网络教学方法,占领网络阵地,发挥教育功能。但是有调查显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获取量少、网络教育效果不明显。在学科发展的道路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块不容忽视。第七,思想政治学科创新性有待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特色的一门学科,要加强对它的建设,除了吸取其他学科经验,更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但是目前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范围、边界有很多学校不能清晰路径。因此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学科发展思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的对策
篇10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其中的哲学思想、科学精神、人文内涵已经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党的十报告中,同志提出了培养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为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化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主要从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入结合的途径与原则、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运用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与梳理。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学习、了解中华民族特定的价值系统、思维方式、社会心理以及审美情趣等,是培养一个人民族情感、国家观念、社会意识的重要手段。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利用中国古代思想资源来解释和论证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一、概念的界定: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提出有一个历史过程,对其含义也有不同的理解。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使用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 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间, 最近一个时期, 思想政治工作减弱了, 出现了一些偏向,“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
目前学者基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关于传统文化的内涵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大多数研究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温美琳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李菁则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根据历史所提供的条件,创建、改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根据文献分析,大多数研究者从自己的角度对“传统文化”做出了不同的理解,同时对传统文化理解的侧重点也有差别。
二、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源出现代, 虽然古代没有思想政治教育学这一学科, 但也有对人们思想形成规律和思想教育规律的探讨, 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目标、内容、原则、方法、措施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问题。因此,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均有借鉴意义。
(一)宏观上系统整理
沈壮海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具体实践作了深刻的文化解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理论建设具有理论意义。
顾友仁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一书则以“透视传统文化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地位的变迁为目的”对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进行了独具特色的研究。
这一系列著作都给我们宏观理解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二)微观上重点分析
有学者尝试着从传统文化中选取一个主要流派或某一主要流派的某些代表人物,重点阐述其思想道德理论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价值。
早期研究最具代表的是邓球柏教授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分别总结了《大学》《中庸》《论语》等八部经典论著以及董仲舒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书中既探讨各思想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又探讨各家思想可用于当代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教育的资源。
当前学术界的研究多集中于儒家及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或观点。
三、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入结合的途径与原则
(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入结合的途径
讨论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入结合的途径,是很多学者研究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东莉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必须植根于中国民族文化精神的土壤中,对民族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的价值吸收和开发利用,进行重新开掘、认识和评价,不断丰富、发展和充实,创造性地转化中国文化传统,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入结合的原则
某些研究者在吸取传统文化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同时,也尝试从不同视野总结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运用传统文化的原则。
初文杰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积淀,难免会带有历史的烙印,具有一定时代局限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传统文化有合理和积极的一面,但也有不合理和消极的内容。
虽然一些学者已经在这方面有所思考,但研究成果还相对较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四、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运用
(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全面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有学者认为,特别是中国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相通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对中国古代和谐文化、“大同”思想、民本思想等的继承与发展;民族精神是中国优秀文化的直接成果,时代精神是中华优秀民族精神的延续;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传统荣辱观的继承和发展。
(二)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钱穆先生在《文化与教育》中说:“人才之培养,系唯大学教育之责”。作为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不容推卸地肩负着保护国家的文化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维护民族文化血脉传承的重要使命。
曲江滨、张薇在《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中指出,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弘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需要;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借助传统文化的力量;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失要求加强传统文化的作用。
可见,研究者已经从不同角度就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作出了比较深入的概括,这为我们以后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知识借鉴。
(作者单位:天津海运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俄)列宁.列宁全集(第39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399
[2] .著作选读(下册)[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 781.
[3] 陈万柏.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4] 温美琳.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J].法制与社会, 2010(34).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思想动态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