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范文
时间:2023-10-31 18:07: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构成要素。它回答高职教育“培养什么样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
我国目前的高职教育我认为其根本的指导策略应该是以市场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面向基层的具备相对的专业知识和很强的实践能力为的一线技工人才为目的,以校企合作为途径,走产学研结合德发展道路,建立培养学生大量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
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时代对它提出的要求是: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的实用型技术人才。高职的培养目标,一是强调“—线”,二是强调“应用”,三是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其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就是就业。高职培养目标的现实性,要求高职的教学必须强调岗位的针对性,强调技术教育,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理论成份应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而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受普通高校学科型教学的影响,偏重于“学”的熏陶,淡薄于“术”的传授,“应然”要求与“实然”状态难以和谐一致。因此,目前的高职教育应该面向就业,大力改革教育方式,砍掉过多的理论教育和没有必要的基础课,大力加强实际动手的实践课,尽可能多的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增强学生在相关操作的实际经验。但是又不能完全照搬发达国家的教育模式,他们往往跟某一个大型企业建立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毕业的学生大部分分配到那些大型企业中,因此从一开始他们都建立的是订单式教育模式,企业要求上什么课,就开什么课。我国的高职教育目前还没有发展到那个层次,而我们目前的高职毕业生就业面不仅仅面向一个企业,往往是很多个,因为一个企业要不了那么多的毕业生,而这些企业有一些是相关的属于同一类型的,有一些则是不同的,不相关的。因此我们不可能按照某一个企业的要求从一年级开始就进行所谓的订单式教育,因为中国的人多,外国的人少。不过,这一过程可以从二年级或二年级下学期开始把整个毕业生按照不同的就业取向分成小的班级,把订单式教育的时间从国外的一年级就开始改成二年级,订单式教育的时间相对缩短为一年或一年半的时间,留下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让学生到相应的企业去实习,而实习的时间以长一些为好,当然要能切实的加入到企业的工作中,不能在那里只进行扫地打水等的简单工作。这些都要依赖于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各大高职院校要尽可能的通过各种手段与企业尽量是大型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签订订单式教育的培养合同,甚至于可以让老师到企业去学习或到企业内部兼职,在兼职方面各高职院校要尽量支持如此更能提高老师的职业教育指导水平,不应该去扼制。还可以让企业当中的资深员工到学校教一段时间的书,虽然有些企业职工只善于自己做,不善于教,不过我们可以让他们先培训教师,再让教师去培训学生。总之,方式多种多样,要尽可能的与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合作开发我们的职业教育。
二、实践构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具体实践上述方针政策时需要注意如下问题:
1.专业设置
专业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方面,必须有自己的特点。其专业方向应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在专业设置上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要树立市场意识,主动适应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二是要解决好专业口径的宽与窄的问题,设置复合型专业,拓宽学生的就业适应面。三是要处理好专业调整和相对稳定性的关系。一个专业的成长需要时间、人力、物力上的保证。专业建设不仅要满足现在的需要,也要考虑到未来的需要。
2.培养目标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既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理论型、设计型人才,又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它具有以下鲜明特点:
(1)知识、能力的职业性。高职教育以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制定教学计划,在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2)人才类型的技术性。高职毕业生的工作是将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转变为现实,解决在转变过程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因此,他们除应具有必须的专业知识外,更应具有较强的管理和实践能力。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鲜明的特色。(3)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是为生产第一线服务的,因此高职人才毕业去向具有很强的基层性。
3.教学体系
高职人才的教学过程应该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做任何一项工作,首先要提出任务,而要完成任务是有一个过程的,并且是按程序进行的。如果我们把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分解成一个个环节,或一个个项日,在教学中,把完成每一个—工作环节(或项目)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结合进去,做到“教学做合一”。当然,教学模式还可以多样化,比如大家正在探索、试验的先打好专业基础知识平台,然后对专业能力培养实现模块化教学等。这样做,就能使学生学到有用的东西,学到真本领,能够顺利就业,实现“零距离”上岗。按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可以是模拟的,也可以是真实的。无论是模拟的,还是真实的,都将引发一场对传统的学科型教学体系的大变革,包括教材编写(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控制和教学质量检测,等等。
4.产学结合
篇2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目标、制度、内涵
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职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建立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求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经济发展培养亟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早已成为各类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和研究的课题。我国从1998年尝试订单培养,各式各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便纷纷出炉,如:订单式、工学结合式、双高型、能力本位型、定岗双元型、2+1型等等。15年过去了,各院校还在不断推陈出新各种人才培养模式,却未能像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美国等发达国家一样形成某种众所周知的成熟模式,其根本原因则在于这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性、行之有效的行为范式。本文通过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希望能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现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成熟体系提供一点借鉴。
一、高职教育目的定位存在偏差
高等职业教育所推崇的各种人才培养模式有个共同点,就是定位于“技术应用型人才“或”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这种仅以培养职业岗位能力、定位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过分强调专业性和职业性,教学针对性狭窄,难以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并且抹杀了高职教育最初的本意。
高职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类型,首先必须是“教育”,因此高职教育应当和其他教育一样,其目的首先必须定位于培养“人”,然后再侧重于培养“人才”。虽然高等职业教育具有专门性和专业性的特点,但如果定位于“人才”的培养目标,必然造成培养目标定位层次过低的问题,因为“人”是上位概念,而“人才”是下位概念,而且“成人”应该更先于并重于“成才”,并非每个人都能成才,但不能成才也应力求成人。
现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于“人才”的培养,常常使当前的高职教育未能把受教育者当成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和培养,而仅仅把受教育者作为手段或角色来培养,最直接的做法就是狭隘地把受教育者作为劳动者或企业员工来培养。这样的教育目的定位,由于其针对性过强,易导致高职教育过于片面化和功利化,造成学生的片面发展,也反映出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应有的普适性和科学性。庆幸的是,在高职教育领域很多教育专家已经意识到高职教育目的定位的重要性,并提出要科学教育要与人文教育相结合,专业教育要与通识教育相结合,要求全方面培养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不幸的是,很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对培养目标的定位着存在严重偏差。
二、缺少制度保障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就业前景越来越光明,直接推动着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引了起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同时使职业教育的能量越来越大,对社会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在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激增面前,很多人容易盲目乐观,夸大职业教育的功能。各种提炼出来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都自诩能有效解决高职教育中的重难点问题,包括校企合作问题、工学结合问题、产学研问题等等。事实证明,这些问题只有在政府大力支持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得到有效解决,在地方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的地区,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难点仍旧是难点,问题仍旧是问题,根本无法有效解决。这些事实同时也说明,高职教育只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潜在和必要的条件,制度才是保证高职教育充分发挥作用的充分条件。
比如在一些发达国家取得成功的模式,像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日本的产学结合模式,引入我国未必能成功。因为发达国家各种高职教育模式之所以能充分发挥效能,最重要是依靠立法给予推动或由各级政府直接领导,德国有《职教教育法》、《职业教育促进法》;日本有《关于改革当前教育制度的要求》、《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澳大利亚和美国则直接由州政府直接领导,成立教育专家委员会,从立法或制度上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使其成为当今职业教育成功的范例。
而我国教育部制定的各项制度或法规,受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甚至文化制度所制约,很难逾越地方政府及企业孤立地发挥作用。作为高职教育者如果忽略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对教育的制约性,夸大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美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话,就有可能贻误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甚至有可能导致人们忽视对社会生产方式、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或其他决定教育社会功能实现的社会因素的变革。对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而言,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改革实际比职业教育本身的改革更重要。
三、人才培养模式内涵欠缺
从实际情况来看,国内众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质性内涵比较欠缺,一是办学理念虽然与时俱进,但办学行为却墨守成规,满堂灌现象严重,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二是受实训场地、设备、经费制约,很多实训项目缺乏工艺性、真实性,无法达到实践教学要求或岗位能力要求,有些学校干脆租用其他学校的实训室来进行所谓的实训教学,实训条件严重不足;三是专业课程体系虽然是由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一线企业、行业的专家共同开发制订的,但受课程体系制订者专业深度、视野宽度、个人能力、责任感、思维方式及价值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课程体系明显存在许多弊端,课程体系的科学性有待考究;四是因为缺乏校企深度合作的制度环境,因此在校企合作方面并未获得实质性突破;五是行政力量对各高职院校就业情况的排名考核,使得各高职院校追求更多的是就业率,而不是教学质量,现行“双证制”早已演变成了“两张皮”,无法承担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任。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方面,比如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双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产学研问题等,都是当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中需强化建设的内涵。
至今,我国仍未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并具代表性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既有高职教育目标定位存在偏差的问题,也有社会制度制约的问题,更有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自身内涵缺失的问题。认识到问题所在,就容易理清当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首先要构建一个以“人”为本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对于眼前利益而言,未必是一个最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但却是一个内涵最丰富,最能促进人的完善和全面发展的有效模式,必将产生长期的社会良性效应,而不是短期的功利效应;其次要从立法或制度上推动职业教育,切实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难点问题,才能产生与社会制度相对应的教育制度及人才培养模式;最后,回归高职教育自己独立的品格,让高职教育自主选择能合理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让那些内涵丰富、生命力顽强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我国高职教育的范例。
参考文献
[1] 扈中平. 教育目的论[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1
[2] 卢丽明. 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研究[D],天津大学,2012.06
[3] 许国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教育研究,2007年第3期
篇3
[关键词]民办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应对策略
一、民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民办高职院校由于办学时间较短,发展过程中存在先天不足,缺少办学精神和理念积淀,导致发展基础薄弱、发展特色缺失、发展方向模糊的现象[2]。因此,各民办高校需要认真总结办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以长远的发展眼光解决问题,避免短视行为。民办高校在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民办高职院校主要有两种体制,即非营利性和营利。前一种为依托某一产业集团成立的高职院校,如全国有名的吉利学院、万向学院等,集团公司一般不收取学院的学费,反而每年还要投入一些,集团设置高职院校除了要回馈社会之外,主要还是为集团发展提供必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但多数民办学校为后一种,即一些有志于高职教育人士建立的高职学院。这一类型学院的运作经费主要靠学生缴纳学费和部分银行贷款。目前中国民营企业大多处于资本积累的初级阶段,绝大多数民办教育的投资者不是出于捐赠公益事业的目的,而是期望在短期内获得回报,这种利益驱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办学行为,造成了投资者与办学者之间的矛盾[3]。这就直接导致部分院校在办学硬件和软件上投入不足,如学生的班额较大、师生比很高、学院工作人员的数量较少、各类实训室与实训设备严重不足、教师待遇低留不住人等。这些学院的教学质量不高,当然有师资力量薄弱的原因,但很多时候未必是教师的能力不足,而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时由于人员短缺造成的服务不到位也导致学生的满意度较低,这都导致了学校的吸引力下降,从而出现生源不足或质量不高等情况,严重阻碍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二)曲解“和谐”含义,学生管理委曲求全
民办高职学校由于招生不易,对于在校生的行为有时采取“全容忍”的态度。虽然各校都有学生守则等约束措施,但对于违纪或学业未能完成的学生,基本都是要留住学生,不能开除,同时要想尽办法让学生毕业,个中原因不言自明。(除非该学生的违纪或违法行为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有些学院领导甚至以创建“和谐社会”为名,对一些不应毕业的学生委曲求全,对学生或学生家长的威胁步步后退,理由是怕学生自杀或家长到学校来闹,影响社会安定和学校的“声誉”,从而违心地让学生毕业。这些情况的出现直接导致教师在学校管不了学生或不敢管学生,学生对学业和纪律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很多时候有恃无恐,教学管理难度加大:学生肆意缺课、课堂上任意胡为、考试纪律和考试秩序非常不严肃等等。民办高职院校虽然每年毕业的学生很多,但毕业生质量不够高,影响企业和社会对学校的评价。
(三)实训流于形式
民办高职院校由于资金投入等原因,实训室建设严重滞后。实训硬件、软件严重不足,实训课程开出率很低。有些课程本属于实训课程或操作课程,由于没有实训室或相应软件,只好在普通教室内,由老师讲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有些高职院校虽然有一些实训课程,但由于条件太差,实训效果差强人意,学生实操能力低下,教师和学生抱怨甚多。
(四)优秀教师流失严重
教育界流行这样一句话:“民办学校是公办学校的试验田。”很多民办学校都要面对教师培养成才之后便跳槽到公办院校的窘境。虽然很多民办学校喊出:“用待遇留人、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的口号,但民办学校无论是工资待遇、医疗养老保障、职业稳定性,还是教师的归属感都与公办院校不在同一起跑线上。因此,民办学校培养出一个有潜力的教师之时,就到了他离开之即。虽然也有个别优秀教师由于各种原因留下的,但毕竟是凤毛麟角。优秀教师的流失使得民办院校的师资队伍结构失衡,常常是年轻毕业生+退休教授+部分外聘教师的格局。多数教师教龄短、经验缺,尤其缺乏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归宿感等[4]。年轻教师虽然干劲十足,但经验欠缺;退休教师多数是退休前从事本科教学的,对于高职教育理解不够,教学方法等难以与时俱进;一些外聘教师以赚取兼课金为目的,对教学的投入不够,教学效果也一般。中青年骨干教师的缺失使得教学质量难以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降低。
二、民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策略
(一)教育部门需加强质量监控
进入21世纪,国家对民办教育的发展支持力度不断加强。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促进法》不断修订,《营利性民办学校监督管理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教育部门简政放权,各级政府对高职民办院校的支持力度也不断加大。教学评估工作由教育主管部门主导改为聘请专家入校进行评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改为网上答题、网上上报等形式。这些做法减少了民办院校不必要的物力与人力浪费,但有时由于缺少必要的佐证材料检查和现场评估,不可避免地存在虚假数据。相对而言,降低了监督力度。教育主管部门在充分放权的同时,应加大对各民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检查,不能“因噎废食”,为了放权和减轻院校负担而降低监督力度。在进行质量监控过程中,不能只局限于“网上上报”和“网上问卷调查”,只听汇报和检查材料,要改变坐在办公室里检查、监督的现象,要进行实地不通知检查,倾听教师和学生的声音,了解办学的实际情况。对各民办高职学校的教务体系进行全面检查,杜绝不负责任的毕业证书发放行为,保证毕业证书的公信力。对有问题的学校,要给予减少招生名额、专业暂缓招生乃至于停止招生等处罚,以起到规范办学行为的作用,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各民办学校申报新专业过程中,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审核,不但要从人才培养的省级分布角度进行审核,更要审核学校的办学能力和应有的办学条件。审批之后,教育主管部门要本着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组织人力,对各学校新办专业进行检查,从师资、实验实训设备、人才培养方案等各方面进行监控,避免出现民办高职学校“裸”办专业和降低人才培养质量的行为。
(二)兴办者的资金投入需有战略眼光
目前,民办教育的投入主要来自于学生的学费,政府的支持力度有限。从学生的视角来说,尤其是在江浙地区,一般普通高中的基础设施非常完善,各类实验设备也非常先进。但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反映民办高职院校基础设施太差、服务人员短缺且素质不高。因此,对于民办高职学校的兴办者来说,投入的多少与学校的盈利能力成相对正比关系,民办学校的经营也需要有战略眼光,不能够短视。1.基础办学经费需要保证。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基础投入需要有保证,如员工工资与福利、教学与实训软硬件设备、场馆建设、日常教学经费和教学活动、学生活动的支出等。这些支出都不能比公办院校减少太多,否则不但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和日常教学秩序,导致教学和学生活动不能圆满进行,也使得教师和学生的满意度大幅降低,学校留不住优秀教师,也难招到更多、更好的学生。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学校的办学路将会越走越窄。2.教学软硬件的与时俱进。要想培养出优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校办出特色,除了坚持相应的先进理念之外,必要的教学与实训软硬件设备至关重要。高职院校的日常支出中,除了日常教学经费之外,实训经费的支出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很多民办高职学校的实训教学由于经费原因,缺少必要的软硬件支持,只能流于形式,导致教学效果很差。3.提高教师待遇,留住优秀教师。民办学校是公办学校的教师“试验场”和“培养基地”,这是不争的事实。很多民办学校因为待遇问题留不住优秀教师。经过一番辛苦努力培养出来的优秀教师,因为待遇或养老等问题离开学校,给民办学校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民办院校应以稳定骨干教师队伍为核心,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重点,建立一支忠诚度高、结构合理、业务优良的教师队伍。因此,适当提高民办学校教师待遇,给予教师以适当的保障,同时给予教师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平台,有助于留住优秀教师,也为学校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机会。同时,教师与学生的及时奖励也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在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在各级别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要进行及时、适当的奖励。这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有的学校虽然也有奖励,但奖励金额太少,且时间推迟很多,教师与学生常常不知结果究竟如何,怀疑学院的文件或承诺等。虽然最终按照文件执行,教师和学生得到了相应的奖励,但效果却已经大打折扣,得不偿失。
(三)深化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能激发民办高职院校办学的活力,体现“职业”的特点。民办高职院校必须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采取切实措施推动产教融合、工学结合[5]。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校企之间要深度合作、各取所需,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强与企业合作,学校可以利用企业资源进行专业建设,企业也可以从学校这里优先得到急需的人才。1.开展现代学徒制,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现代学徒制是教育部推出的旨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教师、师傅联合传授,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注重技能的传承,由校企共同主导人才培养,设立规范化的企业课程标准、考核方案等,体现了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民办学校开展现代学徒制,可以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深化校企合作,通过企业师傅利用企业实训环境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同时,在企业的规范化约束下,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团队意识。虽然民办学校的学生可能在知识的学习上不如公办院校的学生,但在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上却丝毫不逊色。在企业与学校的共同参与下,不但解决了学校专业师资上的某些不足,还部分弥补了学校实训设备上的差距,毕竟一些工科专业对设备的投入需求不是每一个民办院校都能承担的。当然,任何合作都不是单方面受益的,企业也可以从培养的学生中挑选优秀人才加入到自己的团队中,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2.开展冠名学院,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企业冠名学院,是校企双方互利共赢之路。企业通过冠名学院,在提高自己知名度的同时,也可以为回馈社会和企业人才引进开拓出一条新的途径。在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很多企业不是冠名学院,而是自主筹建与管理一个职业学院。这些学院以企业命名,企业投资建设管理此学院,为企业和社会培养人才。在我国,也有职业院校以企业命名,如万向学院、吉利学院等。但企业冠名学院主要是冠名各职业学院的二级学院,如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友嘉机电学院”“达利女装学院”“青年汽车学院”等。这些学院与知名企业合作,为学院提供资金、实训条件、企业师资等,学院培养的人才当然由冠名企业优先进行选择。学院通过知名企业冠名,提高了学院的知名度。企业车间的引入或部门的植入,不但为学生提供免费的实操机会,提升了学生的实操能力,也改善了学院的办学条件;而企业冠名学院,不但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也为企业预定了大量优秀的潜在员工。企业可以从优秀学生中挑选员工,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前做好人才储备,这是“双赢”的合作方式。3.开展“订单式”培养,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订单式”培养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渠道之一。“订单式”培养顾名思义即企业根据自己的需求,与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协商,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委派师资进行教学指导,人才培养合格后,企业优先录取这些人才。“订单式”人才培养有助于民办高校引进企业师资,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聘请有实战经验的企业专家进行授课、创造岗位实操的机会、提升学生毕业即入岗的可能性。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不但能提升学生的竞争力,还能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为学院的品牌树立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学院减轻实训和就业的压力,可谓一举多得。
篇4
自从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职业院校毕业生的人数就一直呈现飞速增长的态势,随着各类职业教育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职业教育已经逐渐从精英阶层向普通大众阶层转变。这样一来,虽然为许多无法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提供了享受职业教育的机会,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据可靠资料统计,截至2013年6月,我国各类职业教育院校的毕业生数量已经接近700万,这个人数相当于是东莞、青岛、济南、大连等城市的常住人口数量,如此大规模的毕业生数量使得我国毕业生就业压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等级[2]。假设我国职业技术类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为70%,则会有200万左右的毕业生存在着就业问题。由此可见,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人才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长此以往将会引起巨大的社会问题,包括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影响。
二、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1.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职业教育院校的学生在具备基础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拥有熟练的技能。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努力推动实践教学的改革,重点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实践教学,创造出一个实践教学环境来帮助学生进行实践学习。高职院校在进行实践教学体系完善的过程中,要注重学校和社会企业的联合,加强双方之间的交流和联系,让学生能够有机会去企业进行实践学习,为学生创造一个实践教学平台。
2.对学生进行职业拓展能力的培养
职业拓展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就业为导向开展一系列的职业能力拓展赛事,让学生们能够得到更丰富的职业培训机会。高职院校可以将职业技能培训作为重点教学任务,对毕业生进行相关的职业技能鉴定,以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成功率。
3.对学生进行分散式实践教学
分散性实践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的一种实践教学方法,它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课堂实践为形式。在对高职职业教育院校的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课堂实践的作用,通过课堂实践来证明教材的理论知识,让学生们在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相结合的过程中接受更完善的知识教学。比如工程学科课程中的一些测量实验,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测量示范,这样学生能够比较形象直观地掌握测量知识和技能。
4.完善校内实践模拟实验环境
目前社会上对于高职职业教育院校的毕业生的实践性要求极高,在任何一个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所学的知识,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开展实训模拟实验。而为了能够让实验教学具有更好的效果,开展模拟实验之前,教师需要充分收集各项资料,模拟真正的企业实训情况。并且在实验开展之前,为学生准备好各项资料,实验过程中不一定要用真实的数据,只是要达到实验效果。学生在模拟的实验环境当中,就像是自己真地处于一家企业之中进行真实的业务操作,从而很好地实现了实训目的要求。
5.完善教学质量评估,强化教学实践管理
强化高职职业教育实践的教学管理工作,建立起一套系统完整的高职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以及质量评估办法,保证各项操作办法能够规范化实施。真正开展实践能力培养,强化学生学历教育以及职业培训间的沟通交流,将学历教育中的专业能力要求和企业高技能人才要求进行有机结合。保证学校培养的学生就是企业需要的适应性人才。在学校证书考核中实施毕业证书和从业资格证书双证齐发的政策,面向实际的产业要求开展人才培养计划,在学生实践能力突出的基础上,其职业道德素质同样合格。
6.建立校外的实训基地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并且伴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社会发展越来越看重人才的技能以及素质。为了能够培养与市场接轨的人才,保证学生从学校毕业就能够快速地融入到就业岗位当中,学校需要强化和企业单位之间的联系[3]。因为很多的企业不愿意接纳刚毕业的实习生,那么这个时候学校就应该主动和企业建立起良好和谐的合作关系,在企业内部建立学校的实训基地,进行校外实习操作。企业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平台,帮助学生真正地参与进某项实际工作当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高等职业教育对于就业导向以及就业市场的研究
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该院校的教育情况、师资力量、学校水平等,许多职业教育类院校早就认识到了毕业生就业率与学校发展的关系,从而树立起学校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形象,增强了教师团队对于社会就业导向的认识,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然而部分院校对社会体制以及产业的变革认识片面,从而出现了毕业生无法满足岗位要求的现象。因此,职业教育类院校在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之前,需要对就业市场以及各个行业的岗位有一个充分的认识,积极地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手段进行改革,采用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教学方式。同时,还要结合毕业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教学辅导,充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就业能力,以满足毕业生和社会的实际需要。
2.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产学结合
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以社会需求为主要方向,通过将教育与社会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这种教学方式之中,最为有效的一种方式便是通过校企合作来对学生实现产学结合,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校的各个系和各个专业都需要与不同企业加强联系,成为合作单位;第二,安排教师参与一线的调研或是进行生产实践;第三,在经企业与学生双方许可的情况下,安排学生进入合作企业进行实习锻炼。
3.加强与就业供应的紧密连接
篇5
【关键词】高职;铁道信号;第三方评价体系
第三方评价体系在高职教育中实施有利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观念的创新,可以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增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提升高职院校吸引力;完善教学等各方面质量评价机制,提升评价功能。
一、第三方评价体系的内涵及意义
传统的高职教育的评价模式由于种种原因,在评价方式、内容和结果上很难实现公平、公正,导致评价结果缺乏真实有效性。所以这样的评价模式,难以映射出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政府将评价权利下放到院校自身,使第三方评价主体参与到评价中来,多元化评价主体都参与到第三方评价机制当中,评价主体可以根据客体的现实和价值取向,对高职教育做出更加真实的评价,第三方评价体系对于高职院校和用人单位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价值和意义。
学生选择报考铁道信号专业的主要原因就是较高的就业率,而这种高就业率来自于社会的评估和市场需求。第三方评价体系的主要特色就是凸显市场需求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同时,第三方评价体系可以为铁道信号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改革、评价机制的改革提供基础。第三方评价机制有助于实现社会对高职教育的深入了解,从而增强高职院校的吸引力,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高职院校目前普遍存在人才培养质量较低、基础设施建设短缺和社会服务功能薄弱等问题,人才培养方向和社会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并没有形成完善的质量评价机制和体系,第三方评价机制促进政府、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等不同社会资源的拥有者参与到高职教育的评价中去,对高职教育和社会环境产生多方面作用,有助于高职教育明确人才培养满足经济社会、行业企业的要求,在社会上有助于调动行业、企业和社会机构参与的积极性,营造高职教育发展的整体氛围,促进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协同发展。
二、第三方评价的特点
第三方评价有着独特的优势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独立性。第三方评价的独立性主要是指评价主体必须独立于被评价的对象之外,两者无隶属和利益关系。评价主体独立于被评价对象,能不受干扰地独立进行评价,可避免在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和做结论时避重就轻、不做出客观评价。
(二)客观公正性。第三方评价独立性的特点有助于保障评价过程的公开、透明,从而可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公信力,使评价结果客观公正。
(三)专业性。第三方评价机构拥有专业的评价人才和评价技术,具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优势。在评价内容的选择、评价指标的制定、评价数据的处理、评价结果的判断等方面拥有相应的理论基础和专业化工具,可大大提高评价的科学化水平,且有利于增强评价结果的权威性。而且第三方评价由于其评价人员的专业性及科学性,可以有效利用资源,控制成本,实现收益最大化。
三、构建第三方评价体系的基本准则
第三方评价也可称为社会评价,主要包括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采取各种方式,正式或非正式、直接或间接地评价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绩效。第三方评价的主要特点是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无隶属关系,但却是有利益关系的第三方,评价的标准或内容需要评价组织主体和评价主体达成共识。为了在具体的评价实践中,实现对现行评价机制的“扬长避短”,达到可行性和有效性,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准则。
(一)达成评价主体认同
20世纪80年代末,著名评价专家枯巴和林肯在反思、批判前三代评价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第四代评价理论。第四代评价关注价值多元,将权力赋予利益相关者,坚持协商和共识的原则,通过分担责任、兼顾各方面利益相关者的意愿,充分采纳各种意见和建议,调动各方积极性,在早期就培养出参与者对后续项目足够的支持与责任,从而提高评价效用,使评价更容易付诸行动。可以认为,只有当评价本身得到评价者、被评价者、委托人及利益相关者都认同且愿意共同合作时,评价才可能被有效地加以运用。第四代评价理论在当前国际教育评价领域表现出很大的优势,对开展第三方评价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以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以教育行政部门和高职院校为主体,相对单一、稳定,而第三方评价需要突破现行评价基本限于“局内”利益相关者的内部评价视界,将各利益相关方作为评价主体,呈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通过协商使各评价主体达成对评价活动的认同与共识。只有各个评价主体对评价的缘由、目的和意图、评价的价值选择、组织和实施、信息收集和处理、评价结论及其运用等进行广泛协商,达成共同的“心理建构”,形成共同接受的评价价值,他们才可能认真、深入地参与评价,高职专业也才有望获取全面、客观、权威、公正的评价信息。
(二)凸显专业特性
高职专业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活动的基本受评单位是“专业”,在具体实施中,需要改变以往统一的评价标准,而从专业实际出发,努力把握专业特点,研究凸显专业特性的评价标准。专业特性主要是通过毕业生的专业核心能力体现的,这是由专业核心能力的独特性和内在性决定的。独特性表现在每个专业的学生必定要掌握不同于其他专业的专业能力,每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和专业特色各不相同;内在性表现在学生掌握独特的专业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其今后甚至终身专业工作的成败。
篇6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对策
一、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定位不准
首先,在学校一方,在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准确定位,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带有盲目性,培养的学生很多没有一技之长;其次,社会对高职教育培养哪一个层次、哪一种类型的人才,毕业以后去向如何等,均模糊不清。他们对高职的认识,只限于高职的录取分数线低于本科,只有层次高低不同,所以专升本成为众多家长和学生选择高职的主要目的之一;第三,作为政府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为了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在高职院校的扩大招生中,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忽视了高职院校的客观实际和承受能力,缺乏对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特殊性的分析。
(二)教育质量不高,就业渠道不畅
现行的高职课程体系无法完全、准确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多变性,而仍按学科及专业目标设置专业,所传授的知识老化,方法落后,与最新的先进技术及现实脱节严重,教学内容与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目标不相适应,以致所培养人才不适应岗位要求。
(三)现有实习程度和力度的不足
在现实中高职院校由于经费投入困难等原因,实训基地的资源条件建设十分薄弱,没有能够建立起适应高职教育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没有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足够的份量比例,学生实践的机会较少。校内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设备落后,现代科技含量低,不符合当前生产实际,实践设施建设也有普通化的倾向,而且无法随着职业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与充实,实践意义不大;校外与企业合作的实习基地建设还未完全建立,目前可提供的实习机会不多,覆盖面较窄,内容局限,所实践的内容往往与理论教学脱节较大,且实践时间短暂。
(四)整个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创新
近几年来,关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在理论上已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也有不少院校和专家提出了一些模式,如以能力培养为主的“X+1”模组式的课程结构体系,“1”为综合素质课程,“X”为若干个平行的专项职业能力课程模块;“问题――方法”课程结构,培养学生具备T型知识结构,达到“面广、技精”。
二、对策建议
(一)明确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具有职业技术性的特点,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社会各行业第一线的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包括能把科研与开发设计成果应用于生产中去的以工艺技术为主的专门人才,能把决策者意图具体贯彻到实际运作中去的一线管理人才,具有特定专门业务知识技能以及某些特殊的智能型操作人才。德国是世界上高职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而德国高职教育以其鲜明的实践性、应用性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征因此,考察和研究德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不无借鉴意义。
(二)加强素质教育
高职教育不仅在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更在于基础素质的培养,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知识经济时代对高职人才提出的新要求,笔者认为,高职人才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创新素质。
1.人文素质
所谓人文素质,是指人文科学知识在个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气质、人格、修养等方的内化。
2.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是高职学生必需的素质,是立身之本,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直接本领。它主要包括: 专业开发素质、专业管理素质、专业自学能力。
3.创新素质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核心。知识经济的发展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创新体系,包括科学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产品创新等。
(三)努力拓宽知识
首先应横向拓宽专业面,淡化专业界限。因为专业结构的调整,使专业口径更宽,学生的适应范围更广。其次在纵向上,延伸专业内涵,提高专业层次。
(四)强调课程整合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其重要一环就是课程的整合与重组。因此,我们要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法,对现有高职课程进行分析,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重新审视原有课程体系问题,该整合的须整合,该重组的必须重组。因为原有的高职课程体系强调的是“专业对口”,强调的是“做事”教育,求的是课程的完整性,忽视了课程的整合与重组,学生学到的只是一门门具体课程知识的堆砌,当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工作实践中碰到的具体问题时,又显得力不从心。
(五)开展产学结合
开展产学结合,狠抓实践工程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色,是培养学生理论化为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创新与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产业实践,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知识,创造性地改造传统设备,实现技术进步的紧迫性,从而使学生真正获得打开未来知识创新宝库大门的“金钥匙”。
(六)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努力提高教师素质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的根本,如果没有良好的师资队伍,再完美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只能是空中楼阁,笔者认为提高教师素质要从两方面人手:一方面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奖惩制度,另一方面要建立规范的师资培养渠道。
【参考文献】
[1]《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策略》,雷正光等,《职业技术教育》,2004.6
[2]《德国高等专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初探》,吕景泉等,《德国高校体制》,2005.8
篇7
一、南洋理工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一)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是指学校在教育目标的指导下,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自身办学历史条件及学生生源的实际情况,对培养对象提出素质和规格的总规定。培养目标一方面要符合国家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共同要求,另一方面要充分体现大学自身的特色及个性。南洋理工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其前身为经济发展局技术培训中心及经济发展局科技学院,从发展历程看,南洋理工是在满足新加坡各个经济发展阶段不断变化的用人需求过程中成长起来的(见下图)。在新加坡整个教育体系中,南洋理工属于高职教育层次,与初级学院(即高中)属于同一层次,学生生源主要是当地通过剑桥普通(O)水准考试的初中毕业生,占招生总人数的40%~45%,学生素质高于中职教育水平(如两年制的工艺教育学院),适合定位于技术应用型人员培养,如“灰领”技术员、助理工程师,这与新加坡本土的用人需求也是相一致的,因为新加坡目前处于知识主导的经济发展阶段,对传统的技能工人需求基本通过输入外来劳工得以解决,政府教育投入的重点相应地放在各类理工学院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南洋理工以培养和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作为重点,强调学生的知识能力不仅要满足企业当前的用人需求,还要适应企业未来乃至整个国家将来的发展需求。以工程专业为例,学生不仅要掌握机床加工技术、集成电路板焊接、机械设计、电子故障排除等专业主干技术,还要完成各种创意项目,如设计小型移动机器人,这样的教学要求能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强化。
(二)宽基础重实践的专业结构
专业是高等院校系统的核心组织结构要素,良好合理的专业结构是高校发展的前提,专业设置和结构调整的科学性,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南洋理工的专业结构“宽基础,重实践”,旨在培养学生“备专能,求创新”的竞争能力。“宽基础”是指专业涉及面广,与各类行业、企业需求均有一定相关性。以工程系为例,除了传统工程学专业如机电一体化、制造工程、电气工程,还开设了工程学仅是涉及但非主体内容的专业,如电子、电脑与通信工程、数码与精密工程、综合媒体与远程通讯、纳米技术与材料学、航空系统与管理等,总共设置了11个专业,对工程系的学生而言,能够选择内容细分、紧随企业发展需求的专业对今后就业是相当有利的。“重实践和备专能”是指专业培训分为专业基础培训、深化培训和专向培训三个阶段,后两个阶段都要求学生完成企业的一些项目,这些项目的难易程度由简单到复杂逐渐递增,如改良机器、优化操作程序、研制新产品,使学生在理论学习之余零距离接触企业实践,在毕业时掌握一定的实用技能或技术。“求创新”是指专业结构的优化,主要是指新专业的开设。设置新专业的指导原则是市场前瞻性,即根据国际经济发展趋势,通过对新专业进行需求分析,包括国家经济发展需求(要求专业设置与新加坡整体经济发展需求挂钩)、企业需求(确保专业课程内容与企业科技演变保持一致)及学生需求(分析历年来学生对某个专业的选择),成立专业筹备小组开发全新专业,或对现有成熟的专业进行修订。
(三)以“项目”核心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又称为课程结构,是课程设置及其进程的总和,以解决如何将不同内容和形式的课程相结合从而达到整体优化的效应。课程体系的具体内容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南洋理工开发的课程体系中,“项目”作为最重要的综合性课程,占总课时数的50%及以上,贯穿教学过程始终(见表1)。所谓项目,是学生在理论学习和研讨之余,额外从事的一种研究或设计活动,最终体现为相关的产品,这个产品紧密结合、应用该学期一系列理论课程所授的知识与技能,换言之,每个学期的理论课程都是结合该学期的项目进行设置的。例如车床夹具设计项目,要求学生应用到的课程包括电脑工程绘图、工程力学、工程制造技术、材料工艺等。项目内容的制定与理论授课进度同步,由浅入深,学期项目一般比较小,既有老师设计的模拟项目,又有来自企业的微型项目;毕业项目相对大型一些,往往是企业创新项目(有时会延续两三年)或学院的科研创新项目(用来申请专利或参加各类比赛)。项目的实施均在实验室完成,第一学年基本由老师引导,从第二学年开始增加学生主导成分,老师从旁督促,毕业项目则要求学生独立(可以是项目小组)完成。课程评价以师生相互反馈为主,结合企业反馈(毕业生),一律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问题数量均在20个以上。
(四)营造“工厂”环境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指老师和学生为达到教与学的目的而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切方式方法的总和,大致可分为基于研究教学、基于问题教学、基于实战模拟等类型。南洋理工以创造“工厂”环境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即“教学工厂”模式。“教学工厂”并不是简单地复制某一家企业的车间样式,而是一个涵盖课堂(理论)教学、辅导教学、实验室教学及项目安排的教学系统,老师以项目导师的身份将实际企业环境引入教学过程中,使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紧密结合(见表2)。“双轨系统”(即拆课、拆班)是南洋理工教学方式的一大创新,是指将一组无先后次序要求的专业课程分拆成理论课和学期项目,学期项目包括辅导课和实验课,理论课部分合班授课,学期项目拆班上课,并且分为两个学期交叉进行(见表3)。“双轨系统”既有助于每一组素质平均的学生获得均等的实践机会,又保证老师每个学期均等的工作量。
(五)“心智兼顾”的学生管理制度
大学生心智全面均衡发展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理想素质,南洋理工的学生“心智”管理工作基本在系部完成,除了专业竞争力的培养外,还包括国民教育、学生心理辅导服务、个人导师计划、学生纪律管理、学生互助计划、开办课外活动等内容。学院不开设独立的思想政治课程,而是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国民教育,例如参观基本军事训练基地、组织安全研讨会、与政府官员对话交流、新加坡奋斗史讲座等。相比之下,专业心理辅导服务更为重要,主要采取个人辅导服务、家庭辅导服务、专题讲座等形式,由学院专业的心理辅导师完成这类工作。个人导师由专业老师兼任,1位导师对应24名学生,承担督促管理学生学习方面的工作。学生纪律管理由系部负责,系里对触犯校规的学生(如打架、偷窃、作弊等)采取适当行动,如辅导、警告等,情节严重者上报学院进行处分,如停学、开除等。学生互助计划则是按拆班为组的形式继续拆成小组(如A组拆为A1组和A2组),小组成员之间加强沟通,相互探讨学习策略、项目报告技巧、人际关系、考试技巧等。开办课外活动的形式主要是组建各种团体,例如才艺、探险、技能、体育锻炼、社区服务等,经费重点扶持能够参加各种比赛的活动,如交响乐团、国家青年成就奖项目等。
二、南洋理工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职院校的借鉴意义
(一)培养目标的共识性
培养目标的共识性首先是教育价值观念的统一和认同,在发达国家,高职和大学本科代表不同类别的教育,而在我国却长期地被看做是层次之分,这种认识误区无论是政府、学校、企业及家庭都广泛存在,最直接的影响是学生缺乏自信,容易放弃自己的理想。高职学生可以继续深造,但作为一个类别是必然存在的,因为企业不可能都走“高端”路线发展,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占全部企业总数的比例达到99%,它们的用人需求理应与其发展现状相适应。此外,培养目标的共识性还表现为学生的知识能力与企业需求的一致性,我国高职院校虽然都在强调人才培养必须满足企业发展的用人需求,但在实践中并没有真正重视学生技能操作和技术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通才教育”模式的色彩依旧浓厚,使学生对未来所做的准备并没有针对某一具体职业或某一狭窄的专业领域,既没有一技之长,更谈不上敢于创新,而我国现实的情况是无论社会机构还是用人企业都缺乏强大有力的在职培训系统,学生踏上工作岗位还是从零开始,并且缺乏依靠基础知识支撑的职业后劲。以我院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为例,传统的技能操作培训占用了学生大量时间,新型的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如客户管理、产品营销、理财活动、双语柜台接待等都缺乏足够的实践环节,学生对大部分知识的掌握仍停留在书本上,这显然不能满足用人单位日新月异的发展需求。
(二)课程结构的综合性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课程开发方面还存在文理分割明显、课程实践内容少、知识前沿性不足等缺陷,虽然每年也开展各种教改、课改项目,但依然不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南洋理工学院的经验表明,对课程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高综合性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课程目标要具备现实性与前瞻性。课程目标的设定不仅要与现有的专业学术水平、师资力量、企业需求相适应,还要有“引导市场”的前瞻性,即通过预测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确立“毕业生形象”和相应的就业岗位群。其次是课程内容要打破文理界限,扩大学科之间的兼容性。看似人文的课程,加入基础科学的内容,才能让学生适应今后要解决的问题的复杂性、整体性和关联性,再是课程实施要提高基础技能和技术应用的实践环节。目前高职院校的实践课程大都比较粗糙,把上课地点由教室改为机房就是实验课,“将企业实际环境引入教学过程”往往是一句空话。事实上,高职院校的课程实施至少要保证80%的小堂课辅导、完成实验及安排项目,学生才能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技能应用娴熟,并且很快适应真实的工作环境。
(三)项目教学的深入性
项目教学是我国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从现状看,大家对项目的内涵认识普遍不够深刻,仅把它看做是对教材“章”或“节”的替换,最多就是实训内容,项目存设计的质量普遍不高,覆盖的知识面不够宽广,谈不上与企业真实状况的融合,因此,项目教学方式还需要深入改革,首先是正确认识项目的本质,项目是一种研究和设计,涉及模拟、模仿及创新等多项活动,需要师生共同参与,最终体现为相关作品。其次,项目是一门综合性课程,需要整合若干门理论课程的内容,这对项目导师的知识结构、业务水平甚至与企业沟通的能力要求都很高,涉及项目的课程老师需要协调彼此的教学课件,共同为特定的项目服务,而不是各自为政。不少文科类院校认为只有工科专业的课程才能设计项目,这都是较为片面的观点,甚至是老师偷懒的借口。再次,项目必须与企业真实环境相融合。项目导师是连接学术与企业界的重要纽带,与企业定期沟通和交流,培养良好的合作关系,获取企业真实的项目,是项目导师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之一(理应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以我院银行会计课程为例,虽然是典型的项目教学,但每个项目始终都停留在模仿阶段,学生既不能体验银行真实的工作环境,银行又不愿让学生处理实际的业务,可见项目导师的能力及学院方面的担保都是不足的。
篇8
【关键词】企业文化 建筑类 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210-02
一、前言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深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和模式。随着建筑行业产业的发展,社会对于建筑类人才的要求并不止停留在职业技能上,更多的是需要能够接受和认可企业文化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将职业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内容融入教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养成教育,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企业环境,成为用人单位的合格员工成为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关键点和突破点。所以,高职院校必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加强企业文化的融合,构建与企业文化相对接的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我国从事建筑行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还可以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真正达到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本文将深入分析我国高职院校建筑类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围绕“企业文化融入”这一教学改革核心内容,通过育人实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我国建筑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建筑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现状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改革和发展,对行业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建筑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培养的人才已经无法适应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进入企业,有部分学生很快会被企业淘汰,不是因为他们的知识和能力不能胜任职业岗位的要求,而是由于不能适应企业文化和管理环境,无法在这个新的环境里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出潜在的才能。建筑企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除了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施工、管理、成本核算、维护、检修)等方面的要求外,更需要对企业文化和核心理念的认同和传承。如何使毕业生顺利地转变为企业员工,适应企业文化管理环境,这就有必要把企业文化融入到教育教学中,使企业文化在职业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得以渗透,让学生慢慢接受企业文化熏陶的同时,认识企业、适应企业环境。但是目前我国建筑类人才培养远远未能够达到这一要求,企业还需定期为从业人员组织继续培训和教育,增加了人才培养的成本和企业成本,效果也是未知。
(二)企业文化融入建筑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建筑类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及“双师结构比例”有待提升
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建筑类专业的兼职教师聘任有较大难度(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的精力和时间乃至待遇都很难保证),在专业教学中兼职教师承担的课时和教学安排也很难按部就班实现。院校内部的建筑类专业教师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比例不高,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参与工程实践所具备的时间和条件也很有限,还有受到行业特质的一些影响,所以建筑类职业院校教师具有“双师素质”及教学团队中的“双师结构比例”不高。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学内容到教学设计、教学实施途径等都无法向学生传递更多的工程实际工作中运用得到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素,更多的是根据教材的内容安排进行教学。教师本身对于企业要求和企业文化的疏离,导致了在基本教学中缺乏企业文化元素的渗入。
2.“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过于形式化
当高职院校进行“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时,必须要对校企合作的内涵、工作要求和相关保障措施进行宏观思考和安排,才能更好的落实到实处。部分职业院校只是为了吸引生源和吸引企业的投入和关注,仅仅将“校企合作”作为宣传的主要内容或噱头,但招生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无法切实加以落实,例如没有企业的技术人员真正参与到具体的教育教学之中等等,这样企业文化真正融入到教学就只能是句空话。另一方面,把企业文化融入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之中,不是单纯在教室里挂几幅企业文化的文字材料或是举办几次企业文化讲座,而是动态的科学的融入,只有把教学内容和行业企业的发展、规划及最新的技术要求、人力资源要求等相结合,才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与企业文化的零距离对接,被社会和企业所认可。
3.对建筑企业文化的内涵认识不够深入
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建筑类职业院校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虽已逐渐重视文化要素的撷取和互融,但是对于建筑行业各企业文化未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对建筑企业文化的内涵认识和挖掘得不够。新的课程体系的构成可以通过对学生基本素质和文化认知的培养来影响他们的职业文化素养,通过对文化意识的强化加快其从业后适应企业环境和要求的速度。
4.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相融度有待加强
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学生,企业文化的主体是员工,在主体的培养和发展过程中二者存在天然的联系。但职业院校往往过于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忽略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相融。其实,在学校接受校园文化熏陶的是学生,而这些学生终究要走进社会,大部分融入到各个企业中,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将进一步接受企业文化的影响。校园文化要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责任感,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及参与意识,在共同的成长过程中形成一致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些同时也是要求企业员工必须做到的。只有将二者有机融合,才能使校园文化成为企业文化形成的基础,企业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三、将企业文化融入建筑类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有效措施
篇9
1.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演变
(1)从技术型人才转向技能型人才。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创建的职业大学。1982年教育部在《中国短期职业大学和电视大学发展项目报告》中提出“使学生将来可担任技术员的工作”。从中可看出,职业大学创建之初主要是培养技术型人才。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85年在《三所高等技术专科学校座谈会纪要》中要求:“三所高等技术专科学校培养出大批中级和高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于1987年在《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国发[1987]59号)中强调,高职教育要为企业事业单位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由此可看出,高职教育发展初期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技术型人才。1991年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国发[1991]55号)中明确提出,要办好一批培养技艺性强的高级操作人员的高等职业学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6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9年)颁布后,高职教育的地位得到确立,相关部门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进一步探索,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基本定位于技术型与技能型人才培养之间。如《关于国务院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设立高等职业学校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发[2000]19号)指出,高职院校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中要求,高职教育应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创办高职教育的最初任务是培养地方经济需要的技术型人才,然而,在高职教育大发展过程中,由于对高职教育定位认识的不足,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逐步转向技能型人才。
(2)由技能型人才回归技术技能型人才。
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将“高技能人才”列为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教育部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发[2004]5号)中提出,高职教育要“大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中指出:“高职院校要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这标志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转向技能型人才。《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将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教育部、财政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中要求,发挥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作用。随后,教育部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中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高端技能型人才”。这一时期的重要制度政策,均围绕技能型人才培养展开,也是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界定不清的时期。直至2012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教发[2012]9号)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此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又重新回归技术型人才,高职院校对技术型人才培养实践活动进行新探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的颁布,使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定位为“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高职教育服务面向、人才培养规格有了更加准确的定位。
2.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在探索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型人才实践过程中,首先要对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定位。目前,得到广泛认可的社会人才分类,按照知识和技能大体上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四种人才。其中,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由于“技能型人才的智力技能成分不断增长,而动作技能成分相对减少”,导致两者之间存在交叉重叠现象。从历次政策制度对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特征规定看,技术型人才强调技术与技能、管理与应用、操作与创新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技能型人才侧重技能与实践、高端技能与应用及职业素养的培养。技术型和技能型既有差异又有共性特征。因此,不管从人才分类层面,还是从政策制度层面,高职教育很难明确限定仅仅培养某一类人才。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人才结构中某一区域人才更为合理。由于个体差异和区域职业教育发展不均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应单一化,既可以技术型为主、技能型为辅,也可以技能型为主、技术型为辅,技术与技能并重。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技能侧重于高端技能,高于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高职教育在本质上应体现办学的高教性,帮助学生获得高等教育方面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术操作能力;作为职业教育的高层次阶段,高职教育更需要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工作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获得够用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理应体现高教性和职业性双重属性。另外,高职教育学制年限相对较短,以及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与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差异。在后示范建设时期,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应科学定位于重点面向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培养技术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具备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操作技能和组织能力,善于将技术意图或工程图纸转化为物质实体,并能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应用指导和组织管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拥有与技术应用能力相适应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
二、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
1.深化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示范建设阶段,为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后示范时期,高职院校需要深化产学研结合,通过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服务地方经济等方式产生造血功。”产学研三者联系紧密,但又是三种不同的社会性活动。“产”和“研”依赖于技术型人才完成相关实践活动,“学”则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实践活动,三者各有自己的任务。厘清利益相关者各方的利益诉求,是深化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的起点。企业产学研结合的根本利益在于与生产紧密联系的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员工培训等;科研机构产学研结合的根本利益在于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根本利益在于把学生培养成技术应用型人才。由于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联系密切,从本质上说,“高职教育就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教育,其持续健康发展植根于它对经济社会的适应、调节和引领,其历史使命在于通过人才培养,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基于此,高职院校深化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对接区域支柱产业设置专业,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高职院校坚持需求导向,依据区域支柱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在调研和预测区域支柱产业的基础上,优化专业结构,保持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同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型人才。二是转变办学理念,实现校政行企合作开放办学,主动开展校政合作、校行合作、校企合作,实现“三个合作”办学。三是积极服务企业,鼓励教师开展立地式研发,养成教学实践智慧。高职教师主动服务企业,开展技术开发、成果转化、项目策划等“立地式”研发服务,不仅能满足区域的技术创新、技术开发需求,还能及时更新课堂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紧密联系实践。在这个过程中,高职教师能形成教学实践智慧,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在胜任教学过程中获得自我满足。
2.构建“三层次目标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能促使学生获得实践技能和感性知识,在具体工作情景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在结合自身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综合评估课程体系开发与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然而,在实践中也存在已有的实践教学体系偏离高职教育规律的现象。由高职教育本质属性决定,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不仅要充分体现职业性、高等性和区域性特征,还要依据学生技能水平递进规律,进行系统化、分层次设计,形成“三层次目标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第一个层次目标定位是学生基本技能训练。通过教师边教、学生边学边做,融合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第二个层次目标定位是综合技能训练,实施措施包括校内生产性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校内生产性实训目的是实现以“学”为主的“工”,校外顶岗实习目的是实现以“工”为主的“学”。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形式上像工厂,实质上是教学场所;校外顶岗实习则是以岗代训,训练学生的综合技能。第三个层次目标定位是创新意识培养。师生共同参与开展技术服务工作,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以“师带生”为组织形式,以学生完成毕业设计为考核依据,在具体的企业研发服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综合技能与技术应用能力。
3.建立“三个合一”校内实训基地
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关键是,提升学生运用技术技能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建立与基本技能、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相适应的实践教学基地。该基地的设备配置必须具有生产性、先进性和教学性,源于生产又高于生产,因为它具有教学功能。”然而,当前企业顶岗实习并不能有效满足这一需求,迫使高职院校尝试建立“三个合一”校内实训基地。“三个合一”校内实训基地以“学做合一”和“生产性”实训为基点,以技术型人才培养实训为目标,以技术开发与服务企业为载体,由“课堂与实训合一”的学做合一基地、“实训与生产合一”的校企合一生产性基地、“教学与技术开发服务合一”的技术服务基地三部分构成,即实现高职院校教室与实训室合一,实训教学与企业生产合一,学生毕业设计与企业技术或产品开发服务合一。通过学做合一基地,融合教学与实训,实现“边教边学、边学边做”的教学和实训互动;通过校企合一生产性基地,促进学生在真实生产环境中完成产品生产和实训项目;通过技术服务基地,促使学生参加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完成应用性毕业设计。
4.创新多样化育人课堂
篇10
关键词: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路径选择
一、高职院校技术型人才培养意义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型专业人才的摇篮,提高和加强高职教育办学质量尤为重要。社会和人才市场对于技术型人员的渴求,使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注重技术型人才培养问题,加强对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必要性的研究显得十分有意义。加之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问题重重,提出合理的发展方向迫在眉睫。很多高职院校没有真正懂得高等职业教育在技术层面上的要求,甚至删减高职教育相关理论课程,使高职毕业生的专业素养达不到人才市场要求。因此,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十分必要。
二、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困境
1.未能满足市场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从整体上来看,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处于发展阶段,不具备完善和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来的相关人员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技术领域更是如此。归根结底,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重理论、轻实践,重书本、轻实际,并没有市场调研和考察工作,培养的盲目性较高。
2.目标定位不当。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尤其是在技术型人才培养问题上还存在较多问题。具体表现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中职院校没有形成差异化竞争,并且在与中职教育的衔接上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加上很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问题上一味模仿,没有体现自身特有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创新能力。
3.教育内容简单化。高职院校秉持“就业至上”,认为就业是评判高职院校水平的唯一标准,这使高职院校在技术型人才培养问题上不能实现突破。教育形式和内容呈现单一化的形态,完全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和渴望。更加重要的是,高职院校开展实践教育工作较少,学生技能单一、知识面窄、职业素养偏低,这些问题在高职院校技能培训教育中较为常见。
4.师资力量不能达到要求。教师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教师的教学水平决定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但从实训设备、师资力量以及训练方法上来看,高职院校教师存在很多问题,参与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的教师在数量上存在不足。这些问题使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受阻,师资力量达不到市场人才需求标准,无法与其他教育机构形成竞争。
三、高职院校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和途径
1.开展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从长远角度来看,开展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是发展趋势,其是以就业为导向发展产学结合的模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人才。其中“产”与“研”要紧紧依靠掌握知识的专门人才,而“学”则要将生活与生产紧密结合在一起。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办学模式是未来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
2.改善高职院校教育环境。首先,高职院校应加快实验基地的建设,为学生实践提供场所。其次,配备先进设备,设备需要满足先进性、科学性以及教学性;建立教师工作室以及技术研发平台,实现实践教学多元化发展。以上工作能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较好环境,是实现技术型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手段和措施,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该工作。
3.加强对教育内容的创新。教育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必须紧紧围绕高职院校技术型人才培养计划,在人才培养工作开办期间,教育工作者应加强教育模式创新。教育内容应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即多组织技能实践课程,学生参与实际操作。积极构建以应用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避免以学科知识学习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
4.设置明确的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是高职教育永恒的话题,全面改善我国高职院校技术型人才培养现状,需要从目标定位抓起。建设保障技术型人才培养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和计划成为重要的成功因素。人才培养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培养模式,设置恰当的培养目标是成功的关键。因此,高职院校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时,要先做好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为未来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方向。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为社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但是我国部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问题上还有较大漏洞,尤其是未能意识到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本文针对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问题进行剖析,提出高职院校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发展道路。希望本文的研究和探索能对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有所启迪和帮助。
参考文献:
[1]董刚,邹吉权.高职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及途径研究——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J].职教论坛,2014
[2]丁金昌.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问题和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14
[3]景韵.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课堂教学敏感研究[D].西南大学,2014
[4]王书丹.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5]宣继余.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衔接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高职教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