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差异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31 18:07: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方文化差异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西方文化差异总结

篇1

在全球文化大融合的当今社会,英语使用越来越广泛,阅读能力是高中生今后工作使用英语的主要技能,英语阅读在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英语阅读中,适当介绍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加强跨文化信息的了解,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的积累,加深对世界各国文化的了解,还可以借此借鉴和吸收世界多种先进文化,提高文化素养,同时保证了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的稳步提高。

一、跨文化障碍的现象分析

(1)词汇的文化差异。词汇,作为语言组成的基本单位要素,在不同文化中,同样的词汇有时所传达的内涵和意义也是不同的。比如在汉语言文化中,经常用“猫、狗”等词汇形容人性不好的一面,比如“哈巴狗”“走狗”等;而在西方文化中,“cat、dog”更多地传达的是一种赞扬和喜爱的感情。

(2)语法的文化差异。不同的文化带来的思维方式必定有所不同,在英语中客观事物更被重视,而汉语中则更看重主观主体思维。因此,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句式上就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更多地表现在主语是否被省略,语句组成中的主谓宾是否完整方面。

(3)语言结构的文化差异。在英语各种句式语法中,经常出现倒装句,即结果在前,原因在后,将重要的事情、结果放在前面阐述,而相对而言其原因等则放在句尾;在我们传统的汉语言中,则属于恰恰相反,我们更习惯于由次要内容引出主要内容,由原因到结果,将发展情况徐徐阐述而出。

(4)宗教、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中国和西方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等,发展到今天所产生的差异较大。比如在方面,西方人对宗教的热爱、对上帝的信仰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偏向于佛教、佛祖等方面的口头语及词汇有时可能较多。由此产生的衍生词汇和典故,则是更加博大精深,需要文化的积累。

二、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介绍西方文化背景知识

(1)通过文化背景讲解,对比不同文化差异。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除了必要的词汇拓展讲解、句子结构分析之外,加入文化内容的讲解,介绍课文篇章中所涉及的各种文化背景因素、历史发展,并对中英文化差异作出分析,使学生了解生活在不同社会背景中的人们的语言及其文化特征和文化习惯。结合所学阅读内容,引导学生多做一些相关方面文章的泛读,增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更可以积累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这种有意识的训练,可以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探索兴趣。

(2)利用试听材料,增强语境及思维训练。教师可以选用一些原版的介绍英美文化的或与英美文化相关的视听材料,采取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地给学生提供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等。比如美国热播的校园轻喜剧《生活大爆炸》、反映美国军人间深厚情谊的《兄弟连》。在听到不同人在不同场合,就不同问题与不同人谈话及处理事情的过程中,既进行了语言的实践,又对照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扩展了学生英美文化方面的知识,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探索兴趣。

(3)延伸词汇的内涵,理解文化背后的意义。词汇是语言的组成,同样也是对文化影响中最为敏感和直观的一个层面。不同词汇的背后往往会隐含着很深的文化底蕴,在不了解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也不理解其外延所表达的意思的状况之下,而仅仅把词汇表面意思串联起来,很多时候便会形成理解障碍。

篇2

西方茶文化虽然源于中国,但中西茶文化在语言习惯、行为习惯、精神内涵及物质文化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西茶文化的差异尽管对语言及文化交流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却也为我国英语教学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素材,对于拓展英语教学范围,培养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师应该将中西茶文化引入日常教学中,通过文化对比激发学生语言学习兴趣,提高语言学习效果。

关键词:

中西;茶文化;英语教学;应用

茶文化虽然源于中国,但是随着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茶文化已经与西方文明逐渐融合,形成了与中国传统茶文化截然不同的西方茶文化。尽管东西方茶文化存在很多差异,但毋庸置疑,它已经演变为联系东西方文化重要的桥梁之一,而茶文化这种与生俱来的跨文化特点也让其逐渐受到英语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并被积极地引入到英语教育课堂中。在两种茶文化激烈的碰撞中,英语学习者可以形成对西方文化直观的认知,激发英语学习兴趣,这对于提高文化理解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通过中西方茶文化对比,探究其对于英语学习的意义,以期推进中西方茶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顺利应用。

1中西方茶文化差异分析

尽管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但是自从茶文化传入西方世界,并与西方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物理环境密切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与中国茶文化截然不同的西方茶文化,而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1语言差异

语言不仅是文化的构成,更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反映出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而中西方不同的语言应用将中西茶文化的差异淋漓尽致地反映出来。两者语言差异主要表现为:首先,中西方茶文化词汇应用范围不同,代表不同的文化底蕴。我国茶文化历史久远,文化语境中词汇涉及囊括茶及茶文化方方面面,例如“明前茶”等与社会活动密切相关的词汇比比皆是。而西方茶文化历史较短,茶叶仅是从17世纪末才逐渐与西方上层社会有所接触,茶文化词汇数量较少,同时受到上层社会生活方式影响,相关语言中如“Royaltea”具有较强的阶级性。其次,词性和词义不同。我国茶文化相关词汇多为名词,而在西方文化语境中,词性变化较明显,甚至很多词在英语中多作为动词使用。另外我国茶文化中多数词汇词义简单质朴,指向性较强,而西方文化中相关语言具有“喻义”、“转义”的变化现象,语言内涵与西方文化语境结合,很多词汇成为特殊文化的符号。例如,“blacktea”(红茶)完全摆脱了中国茶文化关联,再如“teahound”(花花公子)直接暗示西方资产阶级其糜烂的生活方式,可以说西方茶文化词汇具有较强的时代烙印。

1.2行为差异

中西方饮茶习惯、饮茶礼仪等行为由于受到不同的传统文化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别。首先,饮茶习惯差异。我国茶文化一直遵循“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重视日常饮茶行为中对茶叶天然品质的保持,尊重茶的自然属性,以“清饮”的方式保持茶叶的单纯,旨在寻求人和自然的联系。而西方茶叶消费者一般推崇饮茶的个性需求及多重口感,将牛奶、糖等各种材料掺入茶叶中,以“混饮”激发个性化的生理感受。其次,饮茶礼仪差异。我国的茶文化中饮茶已经融入生活的各个阶段,不受时间的限制,而礼仪也遵循儒家思想自上而下的伦理要求,而西方社会大都根据贵族及宫廷礼仪传统,将饮茶视作社交行为,严格遵循西方绅士礼仪。

1.3内涵差异

我国茶文化受到封建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成为培养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可以说我国茶文化凝聚了儒家、道家、佛家等诸子百家的学说内容,尤其天人合一、中庸自然的观念让我国茶文化超脱了物质的局限,升华为道德感悟和更高的精神修养。相较而言,西方的茶文化历史较短,没有与西方传统哲学和价值观形成密切结合,但是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茶文化具有典型的实用主义特点,茶更多的局限于物质层面,茶叶、茶具或茶俗等大都成为修养和财富的代表,阶级意蕴非常明显。

1.4物质差异

物质文化是揭示异质文化差异最明显、最直观的外在形式,中西方茶文化在物质文化层面的差异主要表现为:首先,茶叶选择不同。我国是茶叶出产国,无论种类还是出产量都远超西方国家,在我国,无论是六大茶类还是地方特种茶叶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但总体上以未发酵的绿茶为主要消费种类。而西方世界,如英国受到气候和地理环境影响,更青睐于易储藏的发酵性的红茶。其次,茶具差异。我国的茶具受到儒家和道家思想影响,以淳朴自然的瓷器为主,并且讲究器具的“雅趣”。而西方茶具大都以奢华为主要特点,茶具和其他辅器具具有典型的贵族和宫廷特点。

2中西茶文化比较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中西茶文化尽管在语言、行为、精神、物质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反而成为语言学习及文化学习中重要的资源,对于提高英语学习的文化性、娱乐性,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主要包括:首先。有助于培养学生文化思维。通过中西方茶文化的学习,英语学习者可以在课堂学习中养成文化比较思维,尤其可以通过文化比较可以让学生形成对英语语言习惯、英语社会行为习惯较为直观的认识,以西方的文化视角理解西方民俗、礼仪及行为,进而培养英语思维及英语行为习惯。其次,扩充英语跨文化教学知识。中西茶文化的学习和比较,能让英语教师和学习者由小及大,以茶文化为基点探究其他文化领域的异同,同时茶文化内容弥补了英语跨文化教学语料缺乏的现实问题,让英语教学更加具体形象,形成对中西方文化辩证性的认知。最后,创新英语教学方法。中西方茶文化中蕴含丰富的、极具趣味性的英语学习元素,尤其生动、形象的案例能极大激发学习者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在实践活动中参与跨文化交际和语言应用。可以说,茶文化教学有利于英语课堂摆脱传统的书本灌输模式和方法,形成以文化体验、体验式教学为主的现代教学方法。另外,茶文化中具体、形象的文化元素相较枯燥的语言知识,容易与现代多媒体教学、互动式教学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和语言交流的积极性,提高其语言实践能力。

3中西方茶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要想让中西方茶文化成为英语教学中重要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必须根据中西方茶文化差异和学生英语学习规律,选取合适的视角和内容,将其导入日常英语教学中,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3.1立足茶文化差异,强化学生文化认知

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习者探究中西茶文化差异,在教学实践环节中进行具体的比较,让英语学习者意识到是文化差异导致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而思维模式差异有直接导致语言风格和应用的不同。在强调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建立对中西文化的认知观念,以茶文化对比为基点,让学生去认识其它文化的异同,并由此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对英语语言习惯、语法规则、词汇句法全面的认识,以提高英语学习者语言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例如在讲解词汇是,教师可以通过“红茶”、“黑茶”与“Blacktea、redtea”的不同,讲述相关词汇的差异及其历史背景,由此延伸至“lowtea、hightea”(上午茶、下午茶)的行为习惯,加深学生对英语社会文化的认识和把握。

3.2选取茶文化作品,拓展英语学习范围

茶文化著作引入英语教学,对英语学习者来说,可以让其领略西方文学艺术的魅力,同时也能调动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对原版英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茶文化相关的英文典籍,拓展了英语教学的范围,既能帮助其理解原文内容,又能提升其英语语法、词汇及句式的认识,弥补了英语教学过于强调语法、句式的弊病。英语教师可以将英美文学中《简爱》、《傲慢与偏见》等涉及茶文化内容的名著作品引入课堂,通过文学作品中茶文化内容展示西方社会生活态度及行为方式,让学生感受英语社会民俗文化传统及与中国茶文化的不同,进而帮助学生形成对跨文化交际的认识,同时提升学生语言理解能力。

3.3立足文化学习规律,重视学生认识能力

英语教学中以茶文化推动英语学习者学习质量时,教师必须重视对中西方茶文化学习的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循序渐进,且勿生硬灌输,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应该首先,理解掌握英语及文化教学相关理论,让学生技能学习到英语知识,也能在教学活动中品味茶文化丰富的内涵。同时,教师应该善于总结茶文化相关语言规律,并与教学内容形成有机衔接,保障英语教学的完整性和目标性。其次,教师必须要保证中西方茶文化与英语教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立足英语教学内容,整合茶文化和英语学习的课堂教学体系,并要符合茶文化历史背景及现代跨文化交际需求。最后,教师应该以茶文化学习为起点,将其他更为丰富、形象、具体的文化内容引导到英语教学中,帮助学者着建立系统的语言文化学习体系,由丰富的语言材料帮助学生建立英语学习能力,加深对语境、语法、词汇等元素的理解。

4结语

中西茶文化在语言、行为、精神、物质等方面的巨大差异,虽然为跨文化交际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但是也为我国英语教学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语言学习资源,对于提高英语学习者文化理解力及语言应用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英语教学中,无论学校还是教师,都应该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高度将中西茶文化引入日常教学中,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由茶文化学习开始,逐步形成对中西方文化更大范围的比较和学习,提高文化认知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作者:施维 单位: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勇.茶文化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福建茶叶,2016(7):255-256.

[2]吕春.中英茶文化的内涵差异分析[J].贵州茶叶,2014(1):17-18.

篇3

关键词:警务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交流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9-0144-02

语言学习应以交流为最终目的。涉外警务英语的教学,更应以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最终目标。在教学中应结合涉外警察特殊的跨文化角色进行教学观念,重点,方式的转变,全面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中西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一)文化与中西文化差异

文化的概念很复杂,社会学家Goodenough对其的定义为“由人们为了使自己的活动方式被社会的其他成员所接受,所必须知晓和相信的一切组成。”(Goodenough,1957)。

“在不同的生态和自然环境下,不同民族创造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也被自己的文化所创造。”(贾玉新,1997)。中国和西方,由于处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产生了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活动方式。人们通过交际确认和强化了这些规则和模式,因而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习得了不同的交际规范,也就是说习得了不同的群体文化。

(二)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正因为文化差异,来自不同文化的人进行有效的,能够被彼此理解和认可的交际就显得尤为重要。能够很好地掌握对方的文化,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时候能够很好地理解和被理解,不产生误会甚至是冲突,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体现。在国际合作频繁,信息交换飞速的21世纪,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想要具有很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首先要求对目标文化的语言有很好的应用能力,另外还要掌握众多的文化层面知识,以及非言语的文化交流手段。就是说,除了能够在语法层面流利的表达,还需要深层的文化背景知识支撑话语的得体性。

二、跨文化交际的特殊主体――涉外警务人员

(一)涉外警务人员作为跨文化交际主体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涉外警察,作为新兴的跨文化交际的主体,其特殊性在于:他们同来自于不同文化的人的交际不仅仅是为了交流,而是担负着服务与执法的双重任务。因此,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避免因文化差异造成的执法困难和沟通失败,顺利履行职责,为不同文化的公民服务是其面对的主要问题,也是我国涉外警务应着力解决的问题。

(二)涉外警务人员作为跨文化交际主体的三种角色

涉外警务人员,作为跨文化交际主体,担负着三种不同的文化角色:其一,作为公众服务人员,能够流利顺畅的用目标语言进行交流,理解不同文化种族人群的需要,为其进行服务是涉外警务人员应尽的职责。其二,作为执法者,用目标语言能够得体,权威性的表达执法法令,是增强执法力度的要求。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禁忌、宗教习俗的尊重都影响着执法的效果与力度。其三,作为合作者,能够与国际警务工作者进行正常的工作交流,是对我涉外警务人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更高要求。在国际化的今天,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警务合作。如针对的跨境联合行动,针对境外逃犯的猎狐行动,都需要警务人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涉外警务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我国涉外警务人员的主体是全国各大政法警官学院的毕业生。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来源于其在中学学习的英语文化知识,及大学期间的警务英语课程。

然而,当前各警官学院的英语课程大多停留在和普通大学近似的语言层面的教学上,没有真正地从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教学转化为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教学,更不要说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提升其交流能力。这样培养出的学生,一旦到了工作岗位,虽然可以在语言层面掌握最基本的对外沟通能力,但是其交流的效果不能保证,也不能保证不因文化差异,语用迁移产生不应有的误会和冲突。因此对警官学院在校生的英语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努力使其在走上工作岗位时能够游刃有余的承担作为跨文化交际主体的三种特殊角色――服务者、执法者和合作者。

这对我国政法类高校的警务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一,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语法层面知识输入,满足他们语言表达的基本需要。其二,要在课程体系内结合警务工作的实际,警务人员的角色,引入跨文化的理念与意识,选取合适的教材,设置合适的模拟情景,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融入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语言形式的同时扩充文化背景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笔者认为,应从如下方面在警务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美国语言学家Kramsch有一段关于语言与文化的重要论述:话语是意义的载体和反映,在承载意义时它具有双重表达功能,也就是说在表达话语本身意义的同时也表达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独特的文化语言。外语学习不只是语言知识的学习,同时也是文化的学习,因为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某种特定文化的反映,都有较深刻的文化内涵,只有了解这种语言所赖以存在的文化,语言学习才能达到较高的造诣。

因此,政法类院校的外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认识到文化知识对跨文化交际的重大影响,尤其对未来的涉外警务人员,更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对他们的课程传授上,不再以语言知识的习得为目标,而是以语言使用的得体和特定警务情景下能够完成特定任务为课堂的最终目标。

(二)教学重点的转移

警务英语课堂如果仍旧采取传统的篇章教学模式,把重点放在传统的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即使学生获得了元语言层面的知识,并不能提高其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更无法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因此应将教学重点从元语言层面转移为文化与交流层面。利用特定的情景,在特殊的文化差异背景下,为学生展示真实的跨文化交流语境。从警务英语的特殊性来说,更应针对涉外警察可能担当的跨文化交际主体角色,还原真实的警用语境,使学生能够在语境中掌握目标语言使用的得体性,提高执法的权威性。

(三)教学方式的改革

基于警务英语教学观念和教学重点的变化,笔者认为警务英语应抛弃传统的篇章教学模式,进行多维立体的文化情景式教学。在一个完整的警务英语教学体系里,应采取以下教学方式。

1.情景浸入式教学

浸入式教学,就是将语言学习者完全置入目标语言的文化场景中进行学习。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造多维的立体教学环境,尽量使学生浸入真实的语言文化环境。比如,在警务英语课堂中,大量输入西方警务人员执法、执勤、街头服务的音视频材料。而后,以这些特定的警务情景为学生学习西方文化的背景,设计真实的警务课堂任务让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和情景表演,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培养其跨文化交际中语言交流和思维文化方面的融合。

2.主题角色式教学

警务英语要设计特定的主题式教学。目前,很多正在使用中的警务英语教材已经开始以特定的主题为学习的单元。但在实际的应用中,笔者认为,应强调在特定警务情景下涉外警察的跨文化交际角色地位。例如,将警务情景按照角色设定为三大模块:执法、服务、跨境合作。按照三大角色模块下设计主题情景,例如,执法中的交通违法处理,服务中的社区警务,合作中的中外跨境调查等等都可以成为警务英语教学模块中的一个主题单元。在每个主题单元中渗透此节出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现象,对可能由此出现的误会,冲突加以总结,达到文化融入情景教学,角色体现文化现象的目的。

3.专题对比式教学

针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形式,除了在警务特定场景中体现,还要有针对性地将某些中西方文化总体上的差异以专题讲座的形式传授给学生。

警务情景毕竟是一些特定的场景,但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要让学生对中西方文化普遍的差异有具体的印象,用自己内化了的文化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应对变化了的,可能出现的文化差异与冲突。

应采用每周一次的专题讲座形式,抛开警务范畴,为学生集中导入中西文化差异的若干层面。如可设计题为“中西文化在时间概念上的差异”的专题讲座,将学生在警用情境中潜移默化的跨文化知识进行针对性的整合,或将警务情景下未能涉及的文化差异表现补充给学生,进一步扩充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4.兴趣拓展式教学

(1)建立警务英语文化词句库

尽管警务英语的讲授形式应以主题角色式教学为主,专题讲座为辅,对语言形式的学习还是不能全然放弃。重视听说,不等于放弃文字与书面表达。针对政法类大学生的特点,为课程体系建立警务英语文化常用词句库,让学生以其为重点,加强对书面文字的记忆,进一步促进听说能力的综合提升,提高警务英文写作和阅读专业文献的能力。

(2)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有研究表明,日常交流中只有30%的信息是通过语言本身传达的,而另外70%的信息蕴藏在非语言交际活动中,其中就包括文化所传递的信息。因此,除了重视在课堂,专题讲座里展现的以语言形式表现出来的中西文化差异,还应重视对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比如,手势、眼神、肢体语言的表达。

这种很难在纯粹的语言课堂进行体现的拓展训练,可以在课余的时间内以兴趣小组的作业形式进行展现。鼓励学生以兴趣小组为单位,利用网络或图书馆的资源查找世界不同文化的非语言交际表达的内容和意义。每周在主题课堂教学之前让学生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加以补充,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促进学生自觉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化。

(3)跨文化兴趣培养

想要更加深入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还要促使其对不同文化产生浓厚的研究兴趣。警务英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刊、时事评论、观看英文电影、收听英文歌曲,拓展其文化视野,使其意识到原来中西文化的迥异不是只能成为交流中的障碍,而是可以成为跨文化交流中有趣的现象,成为文化融合的桥梁。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警官类院校的涉外警务英语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将课程的重心放在:着力锤炼口语,重在得体交流;创造真实语境,再现警务情景;突出文化融合,避免文化冲突;加强西方文化的输入,重视中国文化的输出。警务英语的教学要争取做到让我们的学生――未来的涉外警务工作者不但可以成为能得体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执法者,服务者,还能够成为中西方警务合作的参与者,甚至成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

参考文献:

[1]Goodenough,W.H.,Cultural Anthropology and Linguistics.Washington[M].D.C.: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1957:167.

篇4

【关键词】文化差异 文化冲突 刮痧

一、引言

故事梗概

中国导演郑晓龙拍摄的《刮痧》是一部以中医传统疗法刮痧为观测点,集中体现中西文化差异与冲突的一部影片。主人公许大同是一位电脑游戏设计师,他与妻子在美国奋斗了八年,事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年度行业颁奖大会上,他激动的告诉大家,自己的美国梦终于实现了!然而随后一场意外却将他从梦中惊醒。一天,他五岁的儿子丹尼斯肚子痛,从北京来弹琴的父亲对丹尼斯进行刮痧治疗,想不到丹尼斯背上留下的紫红刮痕却成了许大同虐待孩子的证据。法庭上,许大同发现自己无法用医学理论解释刮痧的原理,而控方律师一再歪曲中国传统文化,最终使许大同失去理智,法官当庭宣布剥夺许大同的监护权,不准他与儿子见面。父子分离,夫妻分居,朋友决裂,流落街头,接二连三的噩梦不断降临,一个原本美好幸福的家庭转眼变得支离破碎。许大同认为已经实现的美国梦,被从天而降的官司彻底粉碎。影片的最后许大同的朋友亲身尝试刮痧并为其证明,法官宣布了对许大同的解禁令,一家人终于团聚。

二、《刮痧》中的中西文化冲突

1.中西方对“刮痧”理解的冲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阴阳概念的不同阐述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表述,而西方文化与我们完全不同。当两种文化相遇,文化冲突不可避免。在《刮痧》中,许大同在法庭上试图对刮痧进行解释“这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中医认为,人体七经八脉,就像无数条小溪流向江河。人的身体是复杂的生命脉络,气在全身流动,气沉丹田。”许大同的解释美国人感到莫名其妙。而能被美国人所接受的用现代科学话语解释的刮痧概念是“凡是针灸、按摩能治的,刮痧都能治。它应用的是热胀冷缩原理,通过刮痧造成局部毛细血管扩张,以增加血容量和血流量,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人体生理系统循环。”而丹尼斯背上因刮痧留下的淤痕被美国医生认为是受了虐待,把淤痕理解为治病,这让美国人无法接受。不同文化背景,决定了来自不同文化的人对另一种文化如何选择,然后又决定了他对其认知和理解,必然会带来文化上的冲突。我们能做的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从而实现文化间的理解与沟通。

2.情感与法律的冲突。电影在情感取向方面,更倾向于东方人的取向。影片中许大同对父亲与儿子的爱,祖父对孙子的爱,这些强烈的情感碰撞很容易感动人心,尤其是许大同在没有任何犹豫的情况下承担了父亲对儿子刮痧并引发官司争端的这种举动,十分打动人心。在父亲回国之前,许大同即使触犯法律也要将儿子带出来去送爷爷,甚至在圣诞夜前夕爬到九层楼高的管道回到自己家中,这都是因为爱。但这些在美国的法律中,每一个都充满争议,在美国,法律遍及每一个角落,任何有争议的事情都需要通过法律来解决,相比情感,他们更加相信法律。正因为法律,许大同被迫和儿子分开,虽然从情感上难以接受,但是从法律的角度看却是可取的。这正是中西方文化中非常迥异的一个地方。从情感和法律两个不同的角度看,这种结果各自代表不同意以,很难说哪个是错的,只能说中西方在情感与法律中确实存在冲突。

三、《刮痧》中的中西文化差异

1.思维模式的差异。思维模式是人类看待事物、观察世界进行认知、推理的基本模式。不同的文化拥有不同的思维模式。西方文化思维模式讲究逻辑推理,注重理性与实证。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则强调直觉感悟,多体现为经验与辩证的形象思维。影片中对于刮痧的争论是中西两种思维模式差异的典型体现。不同的思维模式造就不同的医学理论。由于思维模式的不同,加之长期中西文化缺少交流,刮痧便成了许大同在法庭上举证的一大难题。

2.民族传统的差异。在西方文化传统中,“人本位”的思想渊源流传,西方社会强调个人主义与个人意识,认为人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任何人都不能侵犯他人的人权,即便是父母对子女也是如此,因此昆兰竟误认为大同打孩子是为了维护朋友的面子,@在美国人眼中是不可理喻的。而中国却是典型的“面子”社会。西方人也讲“面子”,但他们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常常公事公办,在原则问题上很少顾及人情、面子,甚至有些“冷若冰霜”。这些都是民族传统差异所导致的。

3.法律观念的差异。美国是一个法制化程度很高的国家,法律体系很完善,人们普遍具有很强的法律意识,打官司在西方人看来更是司空见惯的事。而中国传统的观念是以和为贵,喜欢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诉诸法律。因此中国人会对打官司有一种成见,法律意识也不强。

四、总结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使得不同文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但正如《刮痧》给我们展示的那样,世界各国文化依旧存在很多隔阂,当两种不同文化碰撞时,难免会发生像影片中所展现的那种文化尴尬场面。与其说影片讲述的是许大同这个中国家庭在美国的遭遇,不如说是中西文化相遇时的尴尬和无奈。

参考文献:

篇5

从本质上讲,口译不仅仅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行为,更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在这一过程中,译交替或分别使用原语和目的语两套信息系统帮助双方进行沟通和交流。源语和目的语承载着各自特有的文化印记,相互之间的种种差异对口译的影响很大。因此,译员不仅要精通源语和目的语,而且还要通晓的他们涉及的文化背景,了解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语言表达的不同。如果译员对这些文化差异不熟悉,孤陋寡闻,只注意语言形式的对等,忽略对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和相应的翻译处理研究,一旦遇到成语典故,习语套话或其他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词汇或者词语,译员便会由于在目的语中找不到对应的表现而出现卡壳的尴尬局面。这类文化概念的翻译可能会出现文不对题的情况,交际双方不能有效沟通,交谈双方常常感到莫名其妙,甚至产生误解。因此,基于口译的基本特点,研究口译翻译过程中的文化翻译对策,以便更好的传译源语的思想文化内容,而不是仅仅拘泥于两种语言形式的转换。

汉英语言民族文化分属东西两种文化,其差异之大是不言而喻的。一个民族的文化取向对于另一个民族的成员来说可能是陌生的,截然不同的,或者说是不可接受的。语言表达,风俗习惯,体态表情等文化差异的外部表现形式。在这种形式的背后隐含着深层的思维方式,价值标准,道德标准,道德观念,审美观,心理因素,感知世界等方面的差异。在口译过程中造成的文化障碍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思维模式,生活习俗,地理环境和等方面。

由于汉语和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存在很大的不同,两种语言在行为方式和思维进行时,中国人喜欢从综合角度看问题,西方人从一个侧面去分析解决问题。中国文化倾向于综合,从而在思维上采取整体优先原则,而西方人偏好分析,导致了在思维上部分优先的行为方式特点。在中西方文化交流时,如果说是在语言交流,不如说是进行思想交流和文化信息传递。这一交流同时也反映出交际双方的思维过程,使译文能够准确反映出说话者讲话的内涵,同时又能使听者了解说话者的原意。这要求口译者除了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之外,还有对文化和思维方式有所了解,不然口译只能是文字传译。

中国传统思维注重实践,因而倾向于直觉以及个体感受,通常以经验为基础,从总体上直接地感受对象的本质。因此中国人对事物的认知基于对总结经验和对描述现象,而不追求对感性认识的深层思考和对现象内部存在的深层理解。如对中医医理和气功的理解,又如对一幅书法作品,一幅国画的欣赏,只能向内领会,才能领略作者的神韵的起伏。西方思维注重思维的实证性、理性和思辨性。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家在观察自然界的时候都会把理性思维与思辨融入进去,在整理收集材料的同时,会利用理性思维的力量对整个世界进行探索。东西方人的思维差异往往体现在不同民族的最统一概念的不同理解上。这常常使译员感到为难。交谈双方因此在概念理解上各执己见,或一方责怪另一方没诚意,是双方就一些问题很难达成共识。由于的思维的差异,交流双方很难就一些问题达成共识。由于思维差异,交流双方对概念词义的理解不同。没有共同的文化基础和文化共性,信息交流就会不畅,信息理解就会就会出现差异,影响到口译工作的顺利进行。

“individualism”个人主义来自于美国文化,此概念是一种学说,其核心概念强调个人利益在其中,认为价值、权利和义务都是有个人或者是个体所创造。个人主义是说个体的重要性,个人的作用与影响。在美国文化中,个体的自尊心和责任心是必须部分。中国文化注重整体优先和和谐至上的思维,认同集体主义,每个个体依赖顺从集体,在这过程中能够从集体中获得安全感和关照感。西方文化注重采取分析思维和求异思维,因此往往看到的是事物的对立面,强调个体与集体的对立,他们更注重个人的存在,个人价值的体现,崇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比如中国谚语中说:“远亲不如近邻”,“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处理问题“要依靠组织”。在中国,“个人主义”具有贬义,它指的是一切以个人为主,把自己的利益看做最重要的事情。不同国家对individualism的不同理解会导致交际中出现误解,从而影响跨文化交流与沟通。

篇6

>> 中西思维模式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中国语境下的英语教学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影响及策略研究 谈英语教学中对思维的教法 汉语思维模式对英语教学的作用探析 试论隐喻思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浅谈隐喻思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英语技能大赛对中职英语教学的影响 英语儿歌对幼师英语教学的影响 英语语音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高考英语改革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影响 英语考级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分析 中国英语对中国英语教学影响的研究 家教英语对课堂英语教学的影响研究 新型教学模式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多媒体网络教学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游戏教学法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浅谈教学环境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中西思维差异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影响 文化模拟法在外国语学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国语思维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国语思维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英语是当今世界的通用语言,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沟通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英语也成为我国小学、初中,乃至大学的主要考核课程。近十几年我国在英语教学上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精力,但是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的思维模式的区别。笔者分析了国语思维和英语思维受到不同的哲学体系的影响, 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差异: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以人为本与以物为本;思维螺旋性与思维直线性;形象性与抽象性。国语思维对英语教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词汇、语法、篇幅结构上面。本文探讨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区别,分析国语思维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英语教学中规避这种影响的策略方法。 关键词:思维方式 英语教学 国语思维 文化差异

正文

一、概论

英语是当今世界的通用语言,在全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英语学习也成为我国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都必须要学习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的考试科目。近十几年我国在英语教学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精力,但是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学生普遍存在着英语成绩不错,词汇语法掌握的很好,然而一旦涉及到听说的实际应用就不理想了。究其原因有两点:我国英语教育的重点在笔试上面;汉语思维逻辑限制了英语学习。由于我国国情的限制英语教学主要注重读写能力,对听说能力的考察能较少。另一方面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还是用国语思维来思考和理解英语,而英语国家的思维和国语思维是完全不一样的,这种思维差异很大程度限制了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国语思维方式是导致英语学习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但很多教师和学生并没有意识到思维方式的影响。要想全面提高英语能力不仅需要完整系统的英语学习,更需要英语学习者减少国语思维的负迁移影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研究东西方思维的差异。本文集中讨论了国语思维和英语思维的差异,阐述了国语思维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

二、国语思维和英语思维的差异

思维方式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普遍的结构性思维程式。思维方式是人看待和处理与世界关系的一种逻辑方式,具有很强的民族文化特点。不同文化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同时直接影响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研究不同文化的思维可以提高语言学习效率,研究各民族间不同的文化特点。反过来说,母语思维也会影响对其他语言的接受能力和运用能力。

总体来说,我国以“天人合一”为基础建立了整个哲学系统,而西方则是以“天人相分”为基础形成的世界观。这种基础差别是导致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从具体表现上说,中西方思维差异表现在: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抽象性与具体性;思维螺旋性与思维直线性;以人为本和以物为本等四个方面。

(一)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

早在战国时代庄子就在其著作《庄子・齐物论》中写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种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思维一直贯穿我国哲学始终。不管是道家思想还是儒家思想都崇尚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正是这种朴素的整体思维一直深刻的影响着后世人民的思维方式,表现在语言上也是偏重整体性。思维方式直接影响语言语态的表达方式。国语在时间语态上没有任何的变化,比如说“我去上学”这句话可以表示过去式、现在式甚至将来式,他们在语法上没有任何区别。但是如果英语的话就有很严格的语法区分,过去式、现在式、将来式都有不同的表达方法。

西方哲学思想深受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的影响,将世界万物都看成对立统一的关系,认为世界是“天人相分”的。这在事物个体性描述上有明显的差距。比如英语中表示会将电话、电视、电脑的词语都是独立的个体,而在汉语中则都是围绕“电”这个词进行延伸。将大多数以电为基础产生的产品进行扩展和延伸,形成一个整体。

(二) 形象性与抽象性

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派生出来的形象思维一直贯穿着语言发展史。“尚象”就是提倡用整体的形象思维来看待事物,引导人们在整体性思维的基础上“悟”,感悟自然、感悟人生、感悟人与自然的关系。最初的“象形文字”就是由此产生的,并不断发展至今。古语中更是将形象思维发挥的淋漓尽致,类比、比喻、比拟等几乎在每篇古文中都能看到。

相反西方则采取理性思维客观的认识世界、研究其共性,在通过抽象的思维概括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西方思维体系中具有抽象性特征,由于原有的感性思维方式不能完整的表达世界万物,需要借助抽象思维去研究事物的发展本质和规律。但究其本质西方思维还是以理性、科学、客观为主。这表现在语言表达上也有很大的差异,比如汉语中会用具有实际意义的名词来阐述复杂抽象的概念,以此来生动形象的体现其本质;相反英语中则会用抽象名词来表达。

(三)以人为本与以物为本

国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想可以说根深蒂固,孟子早就在战国时期就在其著作《孟子・尽心上》中写道:“万物皆备于我”,该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文化的思维将人作为思维主体,用人的思维方式去研究世界和自然。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表现在语言表达上同样带有很强的人本主义倾向性。

西方文化是以物为本的,他们客观、理性观察世界,善于通过推理、论证、辩证等方法来研究自然规律和本质。在这种文化思想的影响下语言表达具有物本主义倾向性。

这两种文化差异直接影响中英文的表达逻辑和顺序,尤其在主语运用上有明显的差别。中文常常将有生命力的人物作为主语,而西方则将无生命的人物作为主语。主语不同直接导致中英文在表达语态上的差异,中文常常是主动语态,惯常用什么怎么样,而英文则是被动语态,习惯表达什么被怎么样了。

(四)思维螺旋性与思维直线性

国学文化更加注重含蓄美,喜欢用隐喻的方式来表达思想,思维是螺旋性推进的。连淑能在《英汉对比研究》中讲到:“中国人凡是习惯于从整体到局部,由大到小――先全面考虑,之后缩小思路,考虑具体细节。”非常精准独到的表述了中国人思考问题的思维逻辑。在语言表达方面喜欢先经过层层渲染,逐步铺垫,最后点明中心思想,甚至最后也采用含蓄的方式暗示其本意。不管是在国画中还是在古文中可以常常看到这种“隐而不说”、“不言而喻”“水到渠成”的含蓄美。

西方文化恰恰相反,说话直接,先说中心思想或者重要内容然后层层分解,剖析论证其观点。他们擅长用理性的思维先总后分的层层推进。西方人不能理解中国人说话拐外抹角的方式,同样中国人也不能接受西方人直接大胆的方式。

三、国语思维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国语思维对英语教学有很深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词汇、语法、篇幅理解上。英语词汇会出现很多同音形异词和同音异议词,在汉语中则没有。在语法上英语多采用被动语态、定语从句等。而国语中受到人本思想的影响多以主动语态为主。很多学生在英译汉的时候常常是大概意思明白,但是没有办法流畅的表达出来,在汉译英的时候又会出现汉式英语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学生一直在用国语思维学习英语,没有研究中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

我国的英语教育,很多学校都是采用的中文说教法,也就是利用汉语去解释英语,但是解释和应用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应用必须身处其中,方能体会到英语的魅力;而解释只能够剖析英语语法或者词汇以及各种语态、时态之所以那么用的原因。所以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学生用解释的心理去“学习”英语,可想而知这种“学习”效率是低下的。同时解释和应用在学习者的对待角度上也有根本的不同,解释是站在学问之外对学问加以研究,得出其规律以及原委;而应用则是站在规律和原委之上,根据各种不同情况对知识加以使用,是与学问一体的,是站在解释之上的,与学问没有内外之分,这便是角度上的不同。

四、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减小国语思维的影响

思维和语言是一个统一体,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思维通过语言表达,是语言的灵魂;语言是思维的表达方式,是思维的表象。在英语教学中一定要培养英语思维,研究中西方文化差异,将知识和文化结合起来。英语教师也应该从学生英语能力出发,结合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确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一)重视中西方文化思维的差异

英语教师首先要做到正确认识国语思维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英语学习者常常不自觉的受到国语思维的影响,出现一些汉式英语的错误,这种情况下就要英语教师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出并改正,而不是完全否定。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教师应该引导并帮助学生自己找到错误,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找到纠正错误的方法。这种错误是潜移默化的,并不是短时间能立刻改正的,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找出错误根源,尽力避免其影响。

其次英语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教学、对比研究、辩论赛等多种形式,让他们自己认识到国语思维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激发学生主动研究的积极性。这些有意识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关注两者文化差异,提高其学结能力。

(二)顺应语言发展规律,正确运用迁移规律

英语学习者长期受到国语思维的影响,自然而言的会在学习产生迁移作用。其实不管是英语还是汉语都是以语言为基础的,其本质都是一样的,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因此迁移作用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英语教师应该正确认识这种现象,善加利用或引导,一定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英语教师应该建立在了解中西方文化和思维的基础上,让学生能主动认识到问题所在,主动去寻找差异,探究其规律,从而达到提高英语能力的目的。英语教师可以将两者差异作为一个课题进行专门讲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积极鼓励学生发挥正迁移作用,了解语言学习的本质,规避国语思维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三)培养语感

语感是一种复杂的多层次心理过程,是人在对以往的学习或经验不自觉的概括总结出来的无法直说的感觉特征。很多时候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尽管不知道明确答案,但是会直觉的认为句子的正误,这就是语感好的一种表现。语感需要长期学习和锻炼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融入到英语思维中,避免国语思维的影响。因此英语教师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学习和积累英语知识,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语感。

(四)情境教学法,融入西方文化

英语学习不仅仅只是知识、语法、词汇的学习,更是西方文化的学习。现在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英语教师将英语教学局限在英语词汇、语法、结构等知识上面。对于更深层次的文化背景涉及的比较少。这种不平衡的教学模式极大的影响了英语学习者对于知识的吸收,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和效果。只有在了解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理解英语语法结构、词汇等。英语教师应该重视西方思维和文化背景的影响,通过各种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能在欢快的氛围中感受到西方思维文化的差异。

五、总结

尽管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国际间文化不断融合,不同的文化思维在不断包容、融合。但国语思维和英语思维在历史根源和本质上的巨大差距并不是简单的融合就可以改变的。就当前情况来说国语思维对英语教学仍然有很大的影响。从根本上来说,国语思维和英语思维的差别是哲学体系的差别,是“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的哲学基础的差异。国语思维是整体性思维,将世界看成统一的整体,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表现在语言上就是将形、音、义三者集于汉字一身,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在词汇创造上面也在具有同类特点的词汇会有某种程度的关联。与西方人的大胆直接不同,中国人出于礼貌会用委婉、螺旋性思维结构去表达想法。西方人则会用客观、理性的态度来看待问题,直指问题核心或者中心思想,然后在层层分析、步步论证。中国传统文化倡导人们注重悟性,重视理性思维,注重感觉经验而不是理性。汉字的象形造字法就是一个对形象性思维的一个很好的诠释。中国人提倡以人为本,在语法结构上倾向于主动语态,喜欢用有生命的物体作为主语,而这方面在英语中恰恰相反。

总之国语思维对英语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正确看待这种情况,重视对西方文化背景和思维逻辑的研究,积极培养学生的语感,引导学生主动研究西方文化。

参考文献:

[1]季羡林.东西文化主义论集[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2]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北京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3]敬南菲.浅析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成因[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6,(3).

[4]杨宏.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M].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5]邱国丹.中西思维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07,(18).

[6]李荫华.全新版大学英语[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7] 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学出版社,1993.

篇7

关键词:饮食;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现代汉语词典》中,饮食被解释成“吃的和喝的东西”或是“吃东西和喝东西”。在英文字典中,饮食被解释为“foodanddrink”即“吃的和喝的东西”或者“biteandsup”即“吃东西和喝东西”。总的来说,有关“饮食”的解释,无非是“吃的或者喝的东西”,或是吃喝的动作。但真正的饮食并非如此简单,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人们已经不再仅限于填饱肚子,而是为享受美食而“饮食”。因此,饮食本身就上了一个层次,人们已从普通的吃,上升为吃什么?在哪儿吃?如何吃?不同的吃法会体现不同的饮食文化。中西方对于饮食的观点、态度和饮食的内容、特点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文章将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及产生此种差异的原因。

一、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饮食礼仪

中餐,主要体现一个“让”字。在中国的宴席上,后辈或小辈习惯等长辈、主人家入座后,才开始用餐,从而表现对主人或长辈的敬意。同时,主人一般会先给主要的宾客夹菜,并邀其先享用。西餐中的礼仪体现在“美”上。整个食用的过程,不但要美味,更要让食用者对其所食用的食物,有赏心悦目的感受。食用者衣着整齐,最好穿礼服,并且要求食用时的坐姿端正。

(二)饮食观念

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也体现在社会心理、价值观、民族习俗方面。就请客吃饭来说,对于中国人,“共享”是其主要方式,一群人共坐一桌,共享桌上的菜肴,最后的结账也是争相买单。但归根结底,所有的这些行为都总结为一个“合”字。而对于西方人来说,请客吃饭在他们的思想中是每人一份,并且各付各的单,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点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同时,西方人不像中国人,一盘菜可以同时几个人一起享用,西方人用餐,往往只吃自己盘中的食物。

(三)饮食对象

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有部电影就有场景是关于,外国士兵为了保持营养的不流失和自身的强健,而生吃大块刚割下的牛肉,不仅益于人体某些微元素的吸收,也利于锻炼牙齿的咀嚼力。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的饮食结构,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说,菜食在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主导地位。

(四)饮食性质

饮食观念的不同,使西方饮食倾向于科学、理性,中国饮食倾向于艺术、感性。西方饮食习俗的着重点仅仅是原始的饮食实用性的延伸;而中国饮食习俗中对味的偏重,就把饮食推向了艺术的殿堂。

(五)饮食餐具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同样也体现在饮食餐具上,中国人使用筷子,西方人使用刀叉。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中国人民崇尚农耕,直到现在为止,中国人用餐喜欢用圆桌,也称八仙桌;吃饭用筷子夹,体现和气;而西方人一般用方桌,并使用刀叉,刀叉却给人一种带有杀气的野蛮气息。

二、产生差异的缘由

(一)传统文化

早期中国文化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很大。中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南部,西北面是茫茫的沙漠、草原和戈壁,东南则是茫茫的大海。中国文化的温床——黄河流域,土地比较肥沃,但是气候条件比较恶劣。

西方文化的童年时代——希腊文明,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形成了希腊独特的生产方式和特有的文明。为了获取更多资源,人们必须努力探索自然的奥秘,这种对自然界的探索欲、征服欲促进了自然科学的诞生,理性成了西方文化的典型特征。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人也不断地认识自己。

(二)生活环境及习俗

在中国,集体主义,是主导价值观。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强调个人主义,重视个体的价值与尊严。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也体现在了饮食上。在中国,价值观所导致的饮食差异反映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其中最为常见的是中国人之间相互询问的那句“你吃过了吗?”;通过吃可以交流信息,表达欢迎或惜别的心情,现如今的吃,不仅仅停留在原有的交际功能上,已转化成对社会心理的一种调节。

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饮食仅仅作为一种生存的必要手段和交际方式。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由低级到高级划分为五个层次,饮食则被划分在第一层,“吃”在他们的心目中只是起到了一种维持生命的作用。

三、结语

中西,就字面上的意思来理解,就表现了两个大派的不同文化,而饮食在其中,也占据着重要位置。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国家间的交流也变得愈发的深入,中西餐桌礼仪文化也将在碰撞中不断融合与补充。中餐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餐桌礼仪也趋向文明性、科学性。社会背景,历史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中西餐桌礼仪的差异,餐桌礼仪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生活习惯的反映,而生活习惯的形成又不是短时间内可得到的,实际上是一种历史文化的沉淀和延伸。

参考文献: 

[1] 张起钧.《烹调原理》[M].台湾:中国商业出版社,1999. 

[2] 隗静秋.《中外饮食文化[M].浙江: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3] 李娟.《才智》[M].邵阳:邵阳学院学报,2011(12). 

篇8

异国文化重体验

对于西方文化方面的内容,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知识,更要让学生亲参与、真体验,让学生真正了解西方文化精髓,为文化交流打下基础。

对于西方的万圣节,通常教师在课堂上就是让学生了解万圣节的时间、人们做什么、说什么、吃什么等。但是,新课改要求英语课堂要学生进行真实的交流,教师们要营造真实的氛围,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节日的氛围,明了节日的内涵。我在上这堂课时,给学生们准备了糖果、巫师帽、面具等道具。学生们装扮了自己,并能够用英语向老师要糖果,不仅体验了西方的万圣节,而且是在一片欢乐中学到了知识。下课了,学生们将道具还给我后,还在说“Trick or treat”,由此可知,这句话在他们心里已经根深蒂固了。

又如圣诞节。在中国,每年的圣诞节都充满着节日的氛围,学生们都非常期待平安夜,但是他们并不清楚圣诞节的由来。在英语课堂上,我会让高年级的学生自己上网查资料,了解圣诞节,并且在课堂上用英文简单叙述内容,同时以举办圣诞节联欢会为鼓励:如果总结的信息全面,圣诞节当天的英语课可以布置教室进行联欢。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连不爱学习的学生也认真地查阅起资料来。

文化差异巧分别

要真正打开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还要让学生明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区别。

例如,在以中国的节日为主题的课堂里,我们常忽略的一点是让学生学会将中国的节日和外国的节日区分开来。课堂上我会和学生一起列表,区分中西方节日。但是元旦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它属于国际性节日,很多国家的新年都在这一天。美国最大的节日是圣诞节,但它并不是美国的新年。而在中国,我们也过元旦,所以学生会以为这就是我们的新年。因为我们常在这一天说新年快乐,有些学生理所当然地认为春节就是元旦,他们不能区分New Year 和Chinese New Year的时间。通过学习节日,他们要清晰两个节日时间上以及对中国的意上的不同。又如,在学习春节相关内容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们区分国际性节日与中国春节的区别。我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讲述这两个节日的不同,在讲述的时候,要求学生联系生活,表达自己的新年愿望。在课堂上我还给学生准备了许愿瓶,将他们的愿望收入瓶子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异中求同融中西

篇9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微课;翻转课堂

1概述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的趋势也愈加明显。为了推广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2012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从而为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改革提供了明确的实施导向和政策支持,也为我国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大胆尝试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创造了有利条件。[1]此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高校教育特别是大学英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纲要》指出:鼓励学校优势学科面向世界,支持参与和设立国际学术合作组织、国际科学计划,支持与海内外高水平教育、科研机构建立联合研发基地。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贡献力量。[2]在这样的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的背景下就要求培养出兼具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生,因此,大学英语传统的“讲、听、读、记、练”的单一讲授式需要逐步向由“教”和“学”为主的多元教学模式转变,更要强调学生的知识内化,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和国际视野。正如束定芳教授所言,大学英语不是一门普通的课程,“它作为国际跨文化交流工具的特殊本质特征使得它应该与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高等教育国际化、高校本身的定位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3]中西方文化英语拓展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正是顺应这一时代要求而进行的创新改革。

2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这一概念源于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利用网络视频进行“翻转课堂”授课。所谓“翻转课堂”,就是将传统课堂中知识的传授转移至课外完成,知识的内化则由原先主要集中在课外作业的活动转移至课堂中的学习活动,从而实现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教师录制的微视频、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并同时讨论或利用通信工具和网络解决预习中遇到的问题,然后再回到课堂中进行师生、生生间的讨论、交流、分享、反馈从而实现知识内化的教学模式。早期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主要是在美国高校进行,其特点是重视师生互动。2007年美国“林地公园”的两名化学老师首先实践了翻转课堂。2013年“翻转课堂”这一概念出现在我国主流教育媒体,与“翻转课堂”相关的学术论文也大量出现,但就研究内容而言,大都就“翻转课堂”的可行性做了大量论证,而对“翻转课堂”的实践大多集中于中、小学课堂,与大学外语相关的教学研究却是凤毛麟角,有较强针对性地把中西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为研究对象的则更为少见。针对这一现象,笔者探索大学英语教学的“翻转”模式,进行了中西方文化英语拓展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3中西方文化英语拓展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3.1理论依据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系统论的设计思想,在以“学生为中心、为认知主体”的基础上,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对于英语教学来说,需要更加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学习,而非传统的教师强制灌输。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将教学的中心由“教”转向了“学”,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作用,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4]美国富兰克林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专业的RobertTalbert经过多年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总结出翻转课堂的结构。[5]他认为翻转课堂操作程序可分成课前和课中两个阶段,在课前阶段分为观看教学视频和针对性的实践练习两个环节,在课中阶段分为快速少量的测评、解决问题并促使知识内化和总结、反馈等三个环节。根据“翻转课堂”的理论依据及RobertTalbert的翻转课堂实践,笔者设计出中西方文化英语拓展课程翻转课堂的具体教学模式流程图:图1中西方文化英语拓展课程翻转课堂的具体教学模式流程。

3.2前期准备

“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简称“微课”,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的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6]笔者根据课程大纲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目标,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由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的环境下了解教学内容,因此在教学设计环节笔者做到了细化、具体教学目标,同时说明哪些是课前应达到的目标,哪些是课堂中应达到的目标。在教学内容的制作环节中,笔者根据微课程设计方法和视频制作软件(如CamtasiaStudio)来录制视频、音频,制作文本,并做到教学内容应和细化的教学目标相一致。此外,由于微课视频的学习是学生在自主学习环节进行,因此要做到通俗易懂,逻辑连贯。微视频制作完成之后则通过QQ群及微信公众号同时推送给学生,学生则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进行自主学习并思考、通过交流平台提出疑问,并完成微视频中布置的任务。

3.3课堂实践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实现对课前阶段知识的高效内化,具体表现为教师针对交流平台中学生所提出的疑问总结出一些典型的、共性的探究题目,在课堂上进行集中探讨和解答;同时组织学生开展协作学习、成果交流和汇报以及评价等系列课内活动,从而实现教学内容被真正内化吸收,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创造协作学习环境。学生按照自由组合的原则,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成员控制在3-5人的规模。组内成员根据各自特长进行明确任务分工,确保任务平均分配,成员之间分工明确、协同合作。小组的协作学习具体表现在课前微视频学习时的探讨、准备课堂展示内容,课上组内讨论与交流、完成课堂展示,课后协同完成作业与完善课堂展示内容等。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通过协作学习培养个体的独立思维能力,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及团队精神,小组间的协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提高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此外,基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英语拓展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将参与到更多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打下基础。2)提供成果交流和汇报机会。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课堂不再是教师的独角戏、讲台也不再是教师独占的舞台。学生经过独立探索、协作学习之后,按照课前对微课视频的自主学习和任务要求协作完成小组任务,课上在教师的深入讲解和小组的进一步讨论之后,向全班同学展示其小组作品。小组展示的话题局限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诸多方面,但形式多样,可以是口头陈述、幻灯片辅助主题报告、角色扮演、辩论等。各小组可以充分利用组内成员的特长、发挥其才干,与听众积极互动、调动课堂气氛,从而获得充足的发挥空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特长、锻炼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学会交流与沟通、分享劳动成果、满足学生分享以表达的需求,同时也可以促进师生角色互换,创建新型师生关系。3)问题的解决与环境的完善。基于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以及课堂讨论中提出的问题和疑点,结合学生课堂展示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教师应及时总结、反馈、评价。同时为了使学生能更深入、有效地实现知识的内化,教师需对教学设计中反映的问题和学生的知识内化环境进行完善;问题的解决和环境的完善考虑到时效性的因素,一般选在课内进行,这样更利于加强学生印象,如课堂时间不充分,则把其作为一些课外探究的主题或者融合到后续的教学内容中。3.4巩固反馈在翻转课堂中,巩固和反馈环节可以看作是综合评价阶段,它是整个教学模式的最终回归,是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综合评价包括对学生记忆、理解以及应用展示、成果的评价,从中既可以发展学生对新知识掌握以及应用的不足也可以发现教师教学准备的缺陷。综合评价的方式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总结及双方的互相评价。教师针对学生在语言知识和技能层面的表现进行评价,学生则结合自身的课堂表现、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对技能的掌握以及收获进行总结,也可针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提出建议。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例,具体介绍上述三个环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设计和操作:1)前期准备本次课堂教学内容为中西方传统节日的差异,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实际参与课堂教学以及课后巩固延伸学习从而了解西方的传统节日及其风俗并可以使用英语介绍其所熟知的中国传统节日及风俗。教师提前制作时长为五分钟左右的微视频,主要针对中西方传统的节日进行概括介绍,然后通过微信公众号和QQ班级群进行推送和分享。学生观看视频后在对本课内容进行宏观了解的同时按照视频的要求分组完成参与课堂展示的任务。2)课堂实践课堂教学实践首先以学生的参与为开始。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形式可以多样,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其想象力,设计诸如课堂展示、角色扮演、情景对话、游戏环节、知识抢答、单词竞猜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但内容须围绕本课教学主题,在课前微视频的基础上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深入探究。例如某组同学着重介绍了西方的万圣节,对万圣节的来历和传统活动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同时该组同学还准备了万圣节常见的装扮服饰和道具对组员和其他同学进行装扮同时还现场表演了“TrickorTreat”的游戏,加深了学生对万圣节的了解,此外同学和教师也可以针对这一主题提出相关问题。3)巩固反馈对学生的课堂展示和角色扮演等参与形式教师要进行及时评价及总结,评价可以针对其表达的内容、形式及努力程度等进行综合评价,同时综合所有的展示内容进行总结性评价和补充,此外还要布置课后任务督促学生去了解更多的关于中西方传统节日的差异,并推荐相关视频、影视作品及课后阅读的书籍和网络资源供其学习和参考。

4总结

“翻转课堂”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微课”是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它们必将被广泛运用于高校的教学,同时也顺应了我国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潮流,符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2011-2020年)》的宗旨。以“微课”为主要手段的中西方文化英语拓展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仅符合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潮流、可以培养也必将被运用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课程拓展和教材开发等方面。从总体上说,中西方文化英语拓展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学习者各方面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均有一定积极影响,中西方文化英语课程中采用翻转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但是翻转课堂并不是解决现有教学问题的万能药,它只是一种教学顺序的翻转,翻转只是一种手段而并非最终目的。在整个的教学环节中教师仍为主体,其核心任务依然是教学设计,包括微视频的设计、课前学习任务的设计以及课堂上学习活动的设计。为达到既提升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有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与实际教学中的其他各环节紧密结合。此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西方文化英语拓展课程中的应用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一系列的问题仍然亟待解决,例如如何将课外的自主学习和课内的交互活动更有效地结合起来,如何确保学生的交互活动能够产出令人满意的学习绩效等问题。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日常交际 中西方文化差异 尊重差异

一、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越发自信地“走出去”同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增多。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或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的差别。由于文化有其各自孕育的土壤,历史渊源,,文化环境的发展和社会认知状况。各自的文明和文化反映了不同的风俗习惯,思考模式,行为准则。正是这种不同和差异才使得在中西方文化交际者无法在交际中正确地认识彼此,导致交际出现障碍即文化鸿沟,甚至阻碍中西方进行正常沟通和理解。

二、中西方日常交际用语中的差异

任何地域或者国家都拥有不同的语言文化习惯,它们随着各自的历史背景文化环境和社会状态而孕育变化发展,因而在语言表达上发挥着各自文化习惯和作用影响。本文就中西方日常交际用语方面中所存在的的差异为主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称谓语的差异

在中西方日常交际中,一个最显而易见的差别就表现在称谓用语上。中西方姓名的排列顺序截然相反。中国人起名的顺序是先姓后名,西方人则是先名后姓。因而为表示两个人关系亲密,中国人习惯性地用他们后方的“名”来称呼对方们,而这个称呼顺序在西方人看来是不礼貌的,不合适的。

另外,汉语中还有许多表示尊称和谦称的词语,以表谦逊含蓄之意。如汉语中称自己的妻子为“内人”,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而称别人的的妻子为“贤内助”,称别人的儿子为“令郎”。而西方人则更直白简短的称呼为My wife/My son;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称呼某人时偏向表示个人身份和地位,往往会要求在姓的后面加上其社会职位或头衔等,如 “”、“杨经理”、“刘医生”等称呼。但是,像“Chairman Mao”、“Manager Yang”、“Doctor Liu”等不符合英美人的称谓习惯。相反在西方,人们一般就用“Mr.”、“Mrs.”、“Miss/Ms”加上姓称呼或直接用“Sir”、“Lady”来称呼。

(二)寒暄用语的差异

寒暄语的方式和习惯不但受过去传统的文化风俗习惯的影响,而且受当代的社会变化和时代潮流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发展,形式多样。在中国,过去熟人见面寒暄时通常会问对方吃了吗;然而在现在,被认为最礼貌最动听的流行问候语是“你瘦了!”若将这些过去流行的问候语直译成英语“Did you finish your dinner?”意味着邀请对方去吃饭,或表示要与对方交朋友或约会的愿望。再如,“你去哪儿啊?”这句话在汉语中同样只是打招呼的用语,无伤大雅,而这些过去流行的问候语也已不再适用于其他的国家;在西方,人们会认为询问者在打探他们的隐私。这些随和亲切的中国式问候语会让西方人十分敏感,不免有些难看和尴尬,反而无法拉近与他人的距离。

在西方,人们之间的打招呼问候似乎比较泛泛,打招呼语一般比较简短直接,如“Hi!”、“Moning!”、“How are you?”等;而现在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将有时会觉得刻板的天气话题转为激动人心的体育赛事如“World Cup”、“NBA”等来与对方互动。中国人在寒暄时,为拉近彼此距离,通常会在彼此年龄,家庭,工作讯息相互交换过程中达到交流的目的。相反,在西方,这些问题信息都被视为个人隐私,外国人对此十分敏感更不适宜作为打招呼时的谈资。

(三)告别习惯用语的差异

受社会文化习俗和民族性格的影响,使得中西方的告别习惯用语也有所不同。在中国,当客人即将离开主人家时会推辞说: “不必远送” “请留步”,主人回应说“慢走”,“路上小心”“早点休息”之类的客套话。同样地,西方人常常说:“I hope we can get together again soon.”(“希望我们下次很快相聚。”)“在中国的告别礼仪中,人们往往把道别的原因归于对方。”例如,中国人到别人家里做客,告别时多半会说:“我已经打扰你多时,应该走了。”(“I’d better not bother you and leave now. ”)。而西方人多半找出与自己有关的理由道别,如: “I’ll have a big test tomorrow. I must go now.”(“明天我还有场考试,我该走了。”)或 “替我向你的家人问好。”(“Say hi to your family for me.”)。

(四)餐桌上用语的差异

在各国的餐桌上,有各式各样的餐桌礼仪和用餐用语习惯。在中国,客人在去亲朋好友家之前都会准备大大小小的礼品,并且还要考虑他们的好恶,场合,甚至礼物多少,不然会视为不礼貌没有礼节的表现;而在西方,人们不用受礼节约束,简单的一束花或者一瓶红酒都主人感到开心。

中国人热情好客,但无论菜多么丰盛,嘴上总要谦虚的说:“招待不周。”西方人待客尊重个人意志,而不是一味地礼让;当主人给你添菜时,如:“Would you like more beef?”(“再来点儿牛肉吧?”)可以直截了当地回答:“Yes, please!”或“No. Thank you.”用餐时,一般主人会说:“Help yourself”(“请随意用餐。”)

三、总结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走到一起,交际必然会出现问题,双方必须正视必然存在的差异,在彼此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主动了解克服交际障碍是跨文化交际取得成功的关键动力。而这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使其学会懂得和尊重不同国家地域同本民族文化的差异;促进国际间的文化多元化发展和繁荣;更加推动全球化经济,科技的相互交流,相互促进,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冰.浅谈文化差异对口语交际的影响[J].商业经济,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