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范文
时间:2023-10-31 18:07: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校学科 生物教学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b)-0191-01
1 学科教学(生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其中学科教学(生物)研究生的培养在世界上首屈一指,是美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体。1936年美国哈佛大学设置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教育硕士学位,教育硕士的培养为基础教育教学师资或管理人员的进一步学习和提高开辟了一条重要渠道。到20世纪60年代,生物教学的主要变化是走向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态度和技能以及讲授现代知识。此项改革以美国的生物科学课程研究会(BSCS)和英国的纳菲尔德生物学(Nuffield)项目为代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许多国家出现了大量的将科学技术与社会联系在一起的课程和教材。以后,逐渐发展成典型的“科学―― 技术―― 社会”,即开始了STS时期(英文中的“科学”、“技术”、“社会”名词的第一个字母组成为STS)。美国在长期的摸索和创新中,对学科教学研究生的培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严格的准入制度;职业导向的培养目标;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公正专业的质量监控。正是由于美国完整的教育硕士培养制度,才为美国生物大国和生物强国培养出各式优秀的生物类人才。
2001年,教育部设立了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全国高校生物学共设置了三类13个项目,包括了人才培养系统工程探索与实施、实验体系改革与发展、非生物类本科生生物学教育等重要的研究课题,全国有20多所院校参加了研究。在生物学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下,在几年的项目研究与交流中,全国高校的学科教学(生物)研究生教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发展改革的新阶段。在生物学科飞速发展的形势下,生物学教学如何近一步深化改革,生物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如何定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建立,基础研究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应该怎样设计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今后几年内要继续对生物学教学领域的这些问题开展研究。
2 我国学科教学(生物)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面对的问题
传统师范类高校的工科学科基础较弱,以往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要是以文、理等学术型研究生为主,学科教学(生物)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相当薄弱。如何利用师范类高校特有的教学优势,改革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结构,适应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形势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结构转变的需要,承担起为发展地方生物类教育培养急需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任。
现有课程体系难以满足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经验差距。教育硕士生都是来自于教学一线,他们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产生了很多困惑,因此,这些教育硕士生都希望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来解决这些问题。同时,目前在现有的课程中,都是一些具有规律性、普遍性、原则性的知识,教育的一切都已经被高度概括化了,已经达不到教育实践的复杂性、丰富性。中小学教师无法就实践情境问题与教育理论进行深入的对话,教育硕士学位教育的专业性质也就无从体现。正是由于现有的教育硕士学位课程对“教育实践”的特殊性关注不足,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理论课程设置与实施中难以真正落实教育理论联系实际。这些问题在教育硕士生进入学位论文研究阶段就愈发凸显。
学科教学(生物)硕士学科基础弱,忽略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教育硕士是一种以培养务实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的专业性学位,具有职业性、应用性的特点,培养的是“临床专家型”教师。就目前学科教学(生物)硕士招生情况来看,许多学科教学专业的硕士,竟然没有系统研读过教育学原理、基础心理学,甚至连课程论、教学论都没有系统研读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加之某些高校较为薄弱的师范类背景,为学科教学(生物)人才的培养加上了困难。
3 研究的意义
目前人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生命科学的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一批赶超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人才,培养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拔尖创新人才是高等学校重要的历史使命。特别是国家生物学理科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上都应围绕这个任务,使我们的学生在国际生命科学的前沿领域有竞争力。在生物学教育中,尽管只有少数毕业生肩负赶超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水平历史使命,对大多数受过理科严格理论学习、实验训练的学生来说,无论他们进入产业界从事管理工作,还是其他非生物类行业,理科生物学教育都具有非常必要的和积极的意义。
近年来,生物学教育飞速发展,积极开展的教学改革使得生物学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重要的教学环节走上了新的阶段。但是随着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目前生物学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需要探讨的问题。同时,社会对生物学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方面的,所以大学应为社会提供多元化人才。不同大学承担不同的社会职能,要有各自的定位,不同层次的学校应有不同要求,培养目的不求统一,培养计划也不求统一,在国内形成多样性的教育模式是教育发展的特点。
参考文献
[1] 巩守柳.山东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30年[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2] 杜占元.201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OL].(2011-02-28)[2014-08-16]http:///zong_he_news_465/20110228/t20110228_581965_1.shtml.
[3] 庞雪群.美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经验与启示[J].创新,2011(6).
[4] 洪芳,张成军,汪忠.学科教学(生物)专业教育硕士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生物学教学,2008(8).
篇2
关键词: 高校 教学服务 学生满意度 调查研究
一、研究背景
首先,大学是为学生创办的,没有学生就意味着没有教育,学校也就无从谈起。学生是高校的主人,是高等教育的当事人。其次,高等教育的普及加剧了高校生源市场的竞争。教学服务质量学生满意度的调查就显得很重要,这样学校就可以通过运用恰当的手段和工具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评估,并把评价评估结果作为依据,指导学校的各项工作,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大胜利。再次,顾客满意理念在教育领域的拓展。在高等教育领域,学生就是顾客,是教育服务的消费者,是高等学校的生存之本。高校需要了解清楚学生对学校提供各项服务的满意度,从而衡量学校办学的成功与否。最后,教学质量掌握着高职院校的命脉,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永恒主题。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接触最多的也是与其自身发展最密切相关的环节就是教学。对高职院校教学服务进行学生满意度测评有利于高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管理,完善教学工作。
本研究对河北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对教学服务满意度进行了实证研究,从而找出学生满意度的组成及影响因素,并探讨高校亟待改进的方面。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
1.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国内外有关学生满意度的研究基础上,结合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石邮院”)的实际特点,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1)设计调查问卷
结合我国高校实际和石邮院的学生特点,自编《高校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所有问题均为封闭式问题,且采用李克特5分等级量表,选项从1=“很满意”,过渡到5=“很不满意”。同时,调查表采用卡诺(Kano)模型表,该表把调查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为调查内容在调查对象心目中的满意度,另一部分为同一调查内容在调查对象心目中的重要程度。采用卡诺模型表可同时得知某一指标的实际满意度和重要程度,以便从中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提出对策。
(2)研究样本和数据处理
问卷调查在石邮院东、西两个校区进行。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80份,其中有效问卷54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3.79%(调查样本分布的详细信息见表一)。问卷回收后,运用EXCEL和SPSS对问卷进行了数据统计处理。
表1 调查样本分布的详细信息表
2.测评模式构建
学生满意度的测评指标主要参考了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结合石邮院的实际情况,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把教学服务学生满意度的指标分为三个等级,其中二级指标5个,三级指标20个(见表2)。
表2 教学服务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设计指标体系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构造成对比较阵。成对比较阵的构造是根据指标体系自上而下进行的,按照美国匹斯堡大学ThomasL.Satty教授提出的“1-9”标度法,判断本层次各元素之间相对于上一层某一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经过学生和教师讨论,并查阅相关参考文献,运用“1-9”标度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W■,并对结果进行一致性(C.R.)检验,当C.R.0.1时,认为该矩阵不符合一致性要求,需要对该矩阵进行重新修正。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能更精确的计算各个指标的重要、满意程度得分。由于每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是有差别的,只有合理给出每个指标的重要性才能计算出更精确的评分结果。在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的计算结果的过程中,我们全部采用运用“1-9”标度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使计算结果更加精确。下面只列出了各二级指标相对于一级指标的成对比较阵、权重及一致性系数(见表3),其他三级指标矩阵图略。
表3 二级指标1—5权重及一致性检验结果
三、数据分析与研究结果
1.各三级因素学生满意度得分及分析
本文采用与P-E(认知—期望)模型原理一致的差距分析法对教学服务三级因素的满意度和重要性得分进行分析。通过统计20项三级指标因素的满意度得分和重要性得分,并计算重要性与满意度得分的相应绩差值,即绩差=|满意度得分-重要性得分|,绩差值大的指标就是石邮院需要重视的具体指标。三级指标因素的满意度得分、重要性得分及绩差详见表4。
表4 各三级指标得分表
绩差最大的前五个指标为:治安环境、体育场馆与体育器材、教学水平和效果、图书馆书籍、学生推优,这五项指标为石邮院要继续改进的五个方面。如:治安环境:学院的治安情况不是很好,有时会发生一些被盗事件,还有外面的人进入学校女生公寓的现象。所以学生对学院的治安环境非常不满意。体育场馆与体育器材:石邮院虽然操场设施比较完善,但操场长期被租用出去,学生锻炼时间比较缺乏。室内篮球馆与羽毛球馆为同一场地,早上租出去了、晚上是教职工开放时间,白天供同学们打球。但白天同学们都在上课,根本没有时间锻炼。教学水平和效果:学生对整体的教师教学很满意,其中教学水平和效果分数很低,这说明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和效果有较高要求,主要原因是高校教师,特别是高职称教师多忙于科研课题,所谓教授不教,年轻教师教学态度虽好,但教学经验、效果稍显不足。图书馆书籍:学生对于课外阅读非常有需求,但石邮院图书馆的书籍大多数都是旧书,书籍涉及的范围也比较窄,不能满足学生对阅读的需求。学生推优:虽然石邮院的评奖、评优有明确的规定,但执行的时候有些困难。导致一些优秀的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奖励,学生满意较低。
2.各二级因素学生满意度得分及分析
全校学生满意度二级因素评价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教师教学(3.61);学生工作(3.58);教学管理(3.55);学校环境(3.54);教学条件与利用(3.43)。这与以上各二级因素的标示变量(三级因素)得分完全吻合,这说明学生回答问卷时认真严肃。教师教学满意度得分在五项二级指标中得分最高,说明石邮院在教师教学方面工作做得很好。例如教学态度诚恳、教学内容丰富、师生关系良好,已经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学生感到很满意,但是学校并不可以因此满足于现状。从教师教学的重要性得分上,可以看出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还有很高期望和要求。
学生工作满意度得分为3.58,为学生第二满意的二级因素。在学校中有好的学生能起到带头作用,同学之间相互竞争对学习氛围等有积极影响。教学管理和学校环境与学生工作得分相差不大,说明学生还是很满意的。学生满意度低主要集中在教学条件与利用这个指标上,得分最低,为3.43分。
教学条件与利用,学生满意度最低,分析其三级因素可知,石邮院图书馆的书籍大多数都是旧书,书籍涉及的范围也比较窄少。教室与自习场所开放的时间很有限,没有可以通宵学习的场所。而且部分教学器材与设施维修率低、更新慢,也大大影响了学生和教师正常的上课效果。石邮院虽然操场设施比较完善但操场长期被租用,学生锻炼时间比较少。室内篮球馆与羽毛球馆为同一场地,早上出租出去了,晚上是教职工开放时间,白天供学生打球。但白天学生都在上课,根本没有时间锻炼。这种情况与专科院校的状况基本相符。
四、建议
首先,重视大学生满意度的测评。定期测评高校学生满意度,评估学生满意度指数,进行纵向的比较,并把这一指标作为高校教学评估、大学排名的一项指标。其次,针对教学管理满意度较低的现状,切实转变教学管理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中心、更加贴近学生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篇3
生物课程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如何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个生物教师需要研究的问题。有学者认为,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准在于学生是否真正获得了发展。教师准确把握现代教学的本质,有利于从有效教学的视角提升生物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地发展。
一、确立生物教育教学新理念,是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1)确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新理念。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学生,不管是“白天鹅”还是“丑小鸭”,不管是“学优生”还是“学困生”,教师都应给他们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获得良性发展。“世界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学生一定会有千差万别。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个性、兴趣有别,表现在学习上的风格也一定会有差异。在学习生物学知识的时候,理解方式与理解深度一定会有所不同。教师应正视这些差异,注重激发不同类型学生学习生物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都有机会获得成功。
(2)确立“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新理念。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一些欧美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阶段的自然科学课程中就提出了“科学素养”的理念。当下,学术界达成的共识认为“科学素养是指大众对科学所了解的程度”。“科学素养”包含三个维度:其一是对科学原理和方法(科学本质)的理解,其二是对重要科学术语和概念(科学知识)的理解,其三是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的意识和理解。科学素养与生物科学素养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包含关系,生物学是科学领域的分支,生物教育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与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这正是《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将“提升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作为核心课程理念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是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探究性学习的开展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授时间,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取的知识一定会理解得更透彻,掌握得更牢固。
(1)强调学生探究性学习氛围的营造。既要为学生学习生物营造“硬环境”氛围,又要为学生学习生物营造“软环境”氛围。“硬环境”涉及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仪器与设备、工具、以探究为理念编制的资料以及相应的探究活动空间,“硬环境”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提供物质支撑;“软环境”涉及校方人员、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
(2)强调教师对探究性学习的认同。探究性学习强调教师能全面了解班级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等,强调教师能对普通高中生物教学内容进行大胆重组、大胆整合、大胆取舍、大胆创新,使之更接近高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强调教师能为高中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导航”。同时,还要强调教师能深入理解探究性学习的本质,并掌握一些探究性学习的策略与技巧。
(3)强调教师从高中生物教学的实际出发,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进行设计。高中生物教材中有许多启发性的实验,教学效果很好。教师可以在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初始阶段,将教材上的这些实验按照探究性学习的要求进行改造,让学生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去探究这些实验。比如,“减数分裂”的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可以让学生模仿科学家进行探究性实验。
三、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是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障
新课程确立科学的评价观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倡导应凸显评价的发展性与激励性功能,应注重对学生生物学习潜能的评价。
(1)重视对学生生物学习过程的评价。教师应针对学生在生物课堂上的良好表现,比如兴趣浓厚,热情高涨,探究学习有成效等给予表扬、激励。对于学生在生物课堂上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也要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大胆取舍,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发展自己。其评价应关注学生发展的全过程,而非仅仅是学习结果。
(2)重视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评价。教师应针对高中学生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兴趣、爱好等诸多方面的差异进行客观的评判。
(3)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生物教学活动的所有参与者都应成为评价的主体,值得一提的是学生本人也应作为评价的主体,积极地去参与生物课堂的评价。学生可以评价自己,可以评价同伴,还可以评价老师。唯有如此,才能最大化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才能让评价为提升生物课堂的有效性提供保障。
篇4
关键词: 高中生物 课堂有效教学模式 整合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相应地提出了许多全新的教育理念。教师要真正走进新课程,不能再以灌输知识为主,而是把方法教给学生,要敢于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目前,全国正在推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对现行课程体系、结构、内容进行调整和改革,构建符合素质要求、适应时展的新型课程体系。因此,如何充分应用新教材,实现新教材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一、转变观念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会探究方法。
新课程标准在继承的基础上,呈现出全新的课程结构、课程模式。教育理念由原来的被动“接受―理解―巩固―解题”转变为“参与―体验―内化―外延”。如果我们沿用旧有的教育思想、教学方式去工作,势必无法完成实施新课程方案的任务。新一轮课程改革,绝不是换一套教科书,也不是一个新方案的论证,而是一场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是一个由课程改革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对我们来说,更是一个充满探索、创造和建设的教育改革的实践过程。从开始到现在,我校生物教研组在市教研室指导下,始终围绕着新课程组织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课堂力求改变过于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而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新课程功能。特别是在我市教研员精心指导下,教师相互听课,集体教研,落实实施新课程的创新课,开阔了教师间相互学习,共同切磋的空间。无论是教学设计的理念,教学的能力、素质的展示,学生自主、自如、主动合作探究的气氛和学习方式都以崭新的面貌出现,极大地推动了我市落实课程标准推进课改的工作。
二、造宽松环境,培养学生敢想、敢问、敢质疑的精神。
传统的教学,教师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唯书,唯师,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盲目地服从课本、教师,被动接受知识,不愿提问,更谈不上质疑。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引导学生敢想、敢问、敢质疑与相互讨论、相互学习、相互鼓励的良好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同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思维情境,巧妙设计疑点,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让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产生各种猜想和疑问。继而让学生去设计实验,去探究,当学生发现实验结果与课本结论有出入时,从而产生质疑,敢于提出新的问题。学生质疑提出的问题,有时听起来很幼稚可笑,甚至是不可能的,但在这样的问题里,往往闪烁着学生求异创新的思想,这种创新精神是可贵的,教师不能主观武断地否定,更不能讥笑讽刺,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激发和带动更多的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挑战。
三、建立能给学生带来快乐的学习方式。
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关键不在形式,而在体现探究的本质特征,加强探究是实验改革的一个方向;科学探究要注重过程,探究未知的过程就是追求美丽的过程。我们要学习科学家探究的方法:科学家对周围的现象和事物十分留意,他们不只是观察还持怀疑的态度去研究,科学家不只是提出问题,还会努力找答案,并且合作交流。教师要改变原来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成为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科学探究,让学生主动地感受科学环境,认识科学现象,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曲折,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鼓励学生努力探索,坚持不懈是成功的秘诀。
生物学家的成就不是偶然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等等,无一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无一不是科学家的汗水和心血凝成。为了揭开自然界的神奇谜底,无数科学家坚持不懈地努力探索,投入了毕生的精力。因此,我们在课堂中鼓励学生只有不畏艰难,锲而不舍,才能继承科学巨人留下的宝贵知识和探究方法,发扬科学家的科学精神,走向新的神奇世界;才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才能在新课程的培养下成长为新时代的巨人。
生物教学要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校内扩展到校外,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将一些关系密切的学科内容加以融会贯通,加强学科创新能力之间的有效迁移,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创新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各学科教学之间应加强联系与合作,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整体渐进提高的目的。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力,不仅教材要改,学校也要采取措施构建创新教育环境,如为学生提供自主性、首创性和个性化表现的机会;合理安排课程,为学生创新才能的发挥留有余地;对学生的创新成就进行奖励等,要在校园中形成浓郁的崇尚创新、尊重创新人才的气氛等。
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协调。教育者要努力创设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的创新教育大环境,使学生能够处处感受到创新是气息,以创新的心态去学习和生活,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余文森主编.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10.
[2]吴紫彦,吴重光主编.现代教育思想.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7.
[3]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04,.
篇5
1.教师忽视学生现代意识的培养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观念还停留在传统教学层面上,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教,忽视了学生现代意识和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在生物学习中现代意识的匮乏,给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效率造成阻碍。
2.因教师素质关系,无法深入执行新理念
由于高中生物教师的素质普遍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高中生物教学水平的提高。甚至有的教师无法正确认识课程改革,导致新课改理念不能很好地贯彻下去。然而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高中生物教师也面临新的挑战,现代知识的缺乏制约着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
3.课堂教学方式单一,不灵活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还局限于单一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要求。高中生物教师仍在采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讲授法,教师完全没有意识到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应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这种单一的讲授方式制约着高中生物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新课改下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深入钻研生物教材,备好课
首先,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细心备课,找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并在教材上予以批注,同时还可通过网络整合生物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次,作为高中生物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如基础和学习习惯等,分层制订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
2.重视教学导入,将学生快速带入学习
教学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有效的教学导入能将学生快速带入课堂学习状态,巧妙设置疑问是一种很新颖的导入办法,能顺应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将学生带入课堂。例如,在“免疫调节”教学时,可提出“大家小时候是不是都打过预防针啊?为什么要打呢?”等疑问,将学生带入课堂;同时也可以尝试多媒体教学进行导入,高中生物教学使用多媒体无疑会使教学更加形象化,充满趣味性。
三、创新教学方法
篇6
关键词: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2-0081-01
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由于课时少、内容量大等原因,使教师很难在课时规定时间内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这就容易使教师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而造成学生的学习效率低等问题。为此,学校及教师应响应新课改的号召,实施高中生物的有效教学,以实现学生的高效学习,打造高效的课堂。
一、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含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生物教学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有效教学被广泛推广。传统的生物教学主要是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定,从而判断教师教学的效果,这样直接导致教师注重结果而忽略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有效教学,要求教师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使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设计教学策略,从而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通过实现高中生物的有效教学,让学生的能力与知识、价值观与情感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方面都可以得到优化发展,并且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有效教学的主要内容。
二、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要求
(1)需要创设问题情境。高中生物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提问,因此,高中生物问题的创设对于高效的课堂教学非常重要。高中生物的高效教学要求教师的教学是有效率的,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时也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向学生进行有效提问,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学到生物知识。例如,生物教师在教授“基因突变”这个知识点时,在设置问题时可以从什么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的特点有哪些、基因突变的原因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提问,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找到问题的答案,进而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2)抓住生物学科的特点。当前有的高中生物教师进行教学时,只是单纯地在黑板上进行讲解,或者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讲解,不能够充分利用生物学科的特点,脱离了生物教学的规律,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高中生物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自己的特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生物学科的特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进行生物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生物学科的直观性特点,使用真实的生物材料或者教学工具辅助完成教学任务。如教师在讲解“生物的生长素的作用”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采集两根黄杨的枝条,将其中一个的顶芽去除,通过让学生观察真实的生物材料完成生物知识的学习。
(3)充分挖掘生物教材。新课程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从教材本身来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还要注意挖掘教材的内容来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生物教学如果只是单纯地讲述书本内容,就会让学生丧失对生物的学习兴趣,这样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在教学设计中尽量多地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实验,或者利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从而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举措
(1)优化教学方法。实现生物的有效教学离不开好的教学方法,科学、合理地使用教学手段有助于有效教学的完美实施。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高中生物教师应不断对课堂实践活动进行反思、总结,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多使用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对教学方法的不断优化,实现生物教学的高质量完成。
(2)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教师的有效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音、文、图”的三体合一的特点,将生物的细微性、多样性等进行充分展现,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讲解“动物细胞的分裂”这个知识点时,学生仅凭教师的口述以及教材的图片会很难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动物细胞分裂的过程进行播放,让学生边看边理解,提高教学效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还离不开问题的使用,对学生进行提问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课堂教学之中。因此,教师在问题的选择上就要格外注意,问题既要有针对性,又不要太难或者太简单。提出的问题最好可以让学生自己动脑,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3)积极的课堂气氛。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从而完成与生物教师的积极互动,实现教师的有效教学。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格外注意对课堂气氛的调动。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需要教师能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充分的尊重,并且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实际的学习能力使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生物教师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完成生物知识学习。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施有效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生的高效学习。为此,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设备,使用多样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师生进行完美互动,实现高中生物的有效教学,促进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导言 生物教学 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9 文献标识码:A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就说明了做任何事,有良好的开端的重要性。精彩的课堂导语,犹如一把开启新课的金钥匙,往往给学生带来新异亲切的感觉,不仅使学生迅速地集中注意力参与学习活动,而且把学习当成一种需要,愉快地进入学习新知的情境。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口,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因此,要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就必须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要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那么用生动巧妙的导言参与设计教学方案,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堂课要有好的开头,就如同一出戏要演好序幕一样重要。要使学生对新的生物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去学,去钻,如何导入是关键。精炼、生动、富有情趣的导言,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如何才能设计出生动、巧妙的导言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归纳总结了以下几种:
1通过复习旧知识的方式导入新课
子曰“温故而知新”,从学生的认知结构本身入手,从旧知识导入新知识,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从而有效促使学生的认知行为或认知技能发生改变,明确探索的目标,这是生物学教学最常用的导言形式。生物学科的知识逻辑性很强,新知识都是从旧知识中发展而来的,在讲授新知识之前,首先组织学生复习旧知识,对旧教材中重要问题,特别是对旧教材中与新知识有密切联系的问题加以概括,从新旧知识的紧密联系中,抓住新旧知识的不同点,合乎逻辑地提出即将研究的问题。这样做不仅使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的、任务和重点,而且也能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好奇心,产生积极寻找问题答案的强烈欲望。教师在导言中运用新旧知识联系的方法,能使学生从已知的领域进入到未知的新知识境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获取新知识的兴趣,从而产生探求新知识的强烈欲望。例如:在讲授《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一课时,先复习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中植物细胞融合,成功培养出同时具备两种植物的遗传特性的个体,强调了植物细胞融合的方法有PEG、离心、电激,同时提出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是否相同?是否也可以成功培养出同时具备两种动物的遗传特性的个体?这样的导言生动有趣,又可使学生掌握问题的实质,给学生学习新知识打好基础。
2利用直观演示,让学生从观察实物和教具的方式导入新课
直观演示法,即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模型、幻灯片、录像等教学过程,获得一定量的与该节课教授内容相关的感性知识。这种方法既能刺激学生感官,又能使他们通过观察发现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冲动,从而可以充满好奇心地参与到对新知识的探索活动中来。例如:在讲授《植物具有向光性》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观察放在窗台上的一盆吊兰,这盆吊兰已经在该环境下生长了足够时间。在观察时,提示学生观察的重点以及要探究的问题:放在窗台上的吊兰生长状况有何特点?这个特点对植物有何意义? 通过观察学生得出植物具有向光性的结论,并能产生探究植物向光性内在原因的学习需求,带着类似问题进入新课。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下,学习效果当然会更好。这种导言的导入法,是让学生在观察实物的过程中,既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又突出了重点,很自然地为后边讲授新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必然会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3利用实验操作的方法导入新课
教学的任务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本领和生物学技能。因此,教师的教是为了以后的不教,也就是不仅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所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及操作,通过观察和分析,使学生发现规律,从而获得新知识、学到了技能。教师巧妙地设计一些小的实验或练习,指出一些现象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和分析,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得出结论就是本节课要讲的主要内容,因而课题随之被揭示出来。这种导入新课的方法,能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知识,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同时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既动脑又动手,使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协同活动,促M发展。例如:在讲授《探究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一课时,教师首先准备好三个小烧杯,其中一杯放浓盐水,一杯清水,一杯不放任何东西,然后把新鲜的萝卜切成大小相同的长条,分别放入三个烧杯中。在上课时取出三块萝卜条,请学生观察萝卜的形态、大小,用手分别捏捏它们的硬度,再请一位学生量一下长度的变化。然后问原来二块形状、大小、硬度均相同的萝卜,怎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请学生根据烧杯里放的东西思考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样的“导言”,既吸引了学生的目光,也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从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导入新课,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生产中和实际生活中有不少现象,人们往往都能感觉它而不能理解它。一旦把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便能引起浓厚的兴趣。教师利用这种心理因素,使许多问题都可以从学生亲身经历过的实际问题或本身的生理现象导入课题。通过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或自身的生理现象引入新课,能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和实用感,也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例如:在学习细胞大小时,首先让学生来做一道计算题:一个直径为25cm的篮球和一个直径为4cm的乒乓球,他们各自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分别是多少?通过计算,学生能通过类比得出:体积越小的生物,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就越大。它们与外界的物质交换速度就越快,新陈代谢也就越明显,因此引出细胞不能无限张大这一内容,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通过类似的学习能让学生逐渐加强学科间的联系,是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5以讲故事的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设计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的小故事,可以牢牢抓住学生的心,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例如:在学习遗传规律时,我通过下面的故事导入:19世纪中期,在奥地利的一所修道院里,有一位叫孟德尔的年轻人。他从小喜爱自然科学,由于家境贫寒,21岁便做了修道士。后来他进入维也纳大学进修自然科学和数学,回修道院后,他利用修道院的一小块园地,种植了豌豆、山柳菊、玉米多种植物,进行杂交试验,潜心研究了8年。其中豌豆的杂交试验非常成功,并因此而发现了生物遗传规律。大家想一想为什么用豌豆做试验就容易取得成功?孟德尔是怎样设计、解释、验证试验的呢?从而进入遗传规律的学习。利用这种导言形式教师的语言应该极富感染力。无论是讲富有激情的生物学发现史,还是对唯心主义的批判,教师都要感情充沛,富于激情,语言的情感色彩应该十分鲜明,语言既要清新流畅,条理清楚,又要娓娓动听,形象感人,使每句话都充满激情和力量。这样的教学语言,才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使他们产生共鸣,激起强烈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和思想上的进取心。
在教学中,学生如何真正成为主体,学生怎样真正实现主体参与,在某种意义上讲,不仅仅取决于把舞台让给学生,还在于教师如何去成功引导。导言的使用能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和动力。但切记要精炼,不要罗嗦,突出一个“导”字。而且无论使用何种方法导入新课,都不宜喧宾夺主,冲淡教学内容。导入得当,可以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参考文献
[1] 宋作吉.多方位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J].中学生物教学,1998.
[2] 胡继飞,郑晓蕙,林萍,等.生物学心理教育学[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篇8
关键词: 生物化学 课堂教学有效性 实践研究
一、引言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以及生命活动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的基础生命科学[1]。根据研究对象不同,生物化学可产生许多分支。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生物化学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但和学生前期的化学知识相关,而且和后期专业课的学习密不可分。尤其是近两年,生化作为全国考研的统考课程,也越来越受到考研学生的重视。但是在生物化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要么逃课,要么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还有的学生想好好学,可是却听不懂。可见,提高生物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多么的迫切。
二、影响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
造成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特点
生物化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内容比较复杂、抽象,这让许多学生头痛不已。并且,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展,对代谢物组学、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的不断了解,以及生物技术的突破和信息生物学的广泛应用,生物化学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产生的信息也越来越多,这也使得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
2.教师因素
现在大学课堂的授课还是以传统教学为主,虽然也辅助多媒体教学,但是,学生还是被动地听讲,很少参与讨论,课堂教学缺乏活力,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枯燥。另外,讲课时往往重结论、轻过程。传统的教学特别关注结论的讲解,却忽视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过程,导致学生只会死记硬背,而缺少质疑的能力、创新的能力。
3.学生因素
学生的求学态度同样重要。一是现在高校的学生层次高低不一,需求不同;二是学生受社会、学校不良风气影响,不能踏踏实实坐下来听课,换言之,不能太累,课堂要轻松,课下不要有作业;三是学生认为学校的课程根本没有用,所以直接在外兼职,他们关心自己的就业甚于关心自己的学习,而社会就业往往只看经验。“认真”二字离他们已越来越远,认为那是幼稚的不合乎社会标准的东西。
4.环境因素
一是高校的管理制度。现在的高校对学生的管理比较疏松,学生如果考试不及格,总是会有机会参与补考和重修的,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没有丝毫压力。人都是有惰性的,有些学生就抱着侥幸的心理,希望通过考前临时抱佛脚蒙混过关。并且现在高校都有学生对老师的教学评价制度,一旦教学评价不好,那就会影响到教师的职称评定、评优树先,所以,有些需要晋升职称的教师就会更多地以讨好学生而不是对学生负责去教育学生的态度上课了。还有学校的管理层越来越不尊重教师,学生也就只崇拜那些所谓能挣钱、社会影响大的人,哪怕这些人忙得没时间备课,也不认真做学问。
二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急功近利的思想已经蔓延到了社会的每个角落,一些人不考虑长远利益,只看眼前的实惠。现在大学生重视金钱的获取轻视知识的学习现状一个方面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没有把最基本的价值观教给孩子们,另一个方面是社会的变化过快,各种价值观互相矛盾,让人难以抉择。这正是这个时代的大学生必须经历的痛苦挣扎。
三、提高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缺失呼唤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概括起来,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生物化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1.教师方面
首先,教师要正确解读教材,把握教材,一切从效益的角度设计课堂教学,特别注意在课堂中要关注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要会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加以讲述,尽量和现实生活相联系,这样学生更能接受,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动画等手段辅助教学,使讲课内容更加生动和形象。鉴于生物化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要在讲课的过程中联系实际。比如在讲糖类知识的时候,教师要联系一下当前一些化工厂的提糖技术,如何利用生化知识进行工业化提制;在讲维生素与辅酶的时候,要告诉学生如果缺乏某种维生素容易导致哪种疾病,其生化机制是什么?在讲基因时,教师要列举一些现实的例子,如基因突变、诱变、基因操作等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因为举的都是身边的例子,并且有些还涉及实用型的技术,学生自然就会感兴趣,上课的积极性也会增加,并踊跃参与讨论。其次,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感兴趣了,就会主动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来,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
2.学生方面
学生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大学生已经具备了分辨是非的能力,要学会为自己的将来负责,要以健康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业和人生,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胜利。高校虽然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毕业生也不再是佼佼者。但是大学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平台,学生可以在学校中进行交流、做科研,为自己的将来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只看眼前利益,那么必将失去更多值得学习的机会。
3.构建良好的学风和社会风气
学风和社会风气是极度相关的,要想改进生物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单凭教师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这还涉及价值观、人生观等深层次的问题,需要家庭、教育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参与才行。父母应该从小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应该制定相关的措施,对学生的言行加以束缚,促进其学习;社会应当借助媒体和网络,用正、反两方面的教材对大众进行教育,努力营造一个尊重知识,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观念的转变,必将引起师生关系的转变,促进教师观念和教学行为的变革,从而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并且有助于提高教师科研水平,提高师生生活素养和人文素养。总之,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情。现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有教师的问题,也有学生的问题,更有教育体制的问题。世上万事万物是普遍联系的,社会是一个有机体,教育只是诸多社会活动中的一种,它的进行势必受到其他社会活动的影响。
篇9
【关键词】高中新课改生物高效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159-02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为了提升学生整体知识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需要跳出传统教学模式的框架,以构建高效生物课堂为核心目标,保证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收获最大的知识提高。
一、高效课堂的意义
高效课堂指的是教育工作者需要立足于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律,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最低的人力、物力投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收获更多的知识提高,最大限度的满足现阶段社会与学生自身对于教学效果的需求。
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客观的角度分析高效课堂的含义:高效课堂的构建始终贯穿“教学”二字,“教”与“学”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如果片面的追求教育工作者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势必会影响高效课堂的构建,如果片面的追求学生的“学”而忽视了教育工作者的“教”,也不可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只有教育工作者不断提升备课质量,改进教学方法,充分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效果,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达成构建高效课堂的最终目标。
二、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
(一)强化教育工作者备课质量,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备课,只有教育工作者不断强化备课质量,才能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另外,教育工作者还需要充分掌握学生的特性,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所在,才能在备课时融入更多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以极大的兴趣积极地投入课堂学习。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育工作者需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设置教学坡度,满足不同知识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优生能从中获得生物知识水平的拔高,学困生能从中获得生物基础知识的提高,为提升其生物知识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将生物高效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的规律总结为以下几点,即理论实验知识探究化、科学史知识故事化、考试重点知识生活化、生物学科知识趣味化、题型方法知识规律化、活动课知识家庭化,只要教育工作者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遵循以上几项原则,那么学生知识水平的提升也就成为必然。
(二)重视基础知识教学,拓展生物课堂教学时效性与创新性
高中生物教学是以基础知识教学为主,拓展知识为辅的教学活动。因此,高中生物教育工作者需要充分重视生物基础知识教学,为学生以后生物学科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然后根据自己的认知,将新课内容关键知识点整理出来,并以图表的形式相互连接,使学生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便初步掌握本课学习基础知识框架,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另外,在生物课堂教学的时候,还需要拓展教学内容的时效性与创新性。生物作为一门起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学科,通过课堂教学将生物与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便于学生了解生物现象、知识,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生物教学的内容。生物课堂教学的创新则体现在现阶段以活动、体验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亲手实践可以更为直观的了解生物现象,避免在教学过程中抽象的语言教学造成学生学习障碍。
(三)重难点题型思路点拨,培养学生解题思维模式的形成
高中生物教育工作者在进行重难点题型讲解的时候,不能将题型的讲解作为唯一目标,而是需要对重难点题型进行延伸与发散,使学生遇到类似的题目时能够迅速抓住题目核心,保证解题速度与解题准确性。因此,教育工作者在讲解题型的时候,需要重视解题方法、解题思路的讲解,总结解题规律,培养学生形成解题思维模式,即审题第一,其次抓住题目核心、分析解题思路,最后规范答题内容。在重难点题型讲解完毕后,可以提出设立一些类似的题型让学生进行解答,巩固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训练中加深对于类似题型解题思维模式的印象。
(四)重视课后反思,鼓励学生反馈
高中生物教学是一个知识传授与接收的过程,同时,反思与反馈也是高中生物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学生在课堂教学完毕后,需要对课堂学习的内容进行课后反思,及时发现不懂的问题并与其他同学展开探讨,形成良好的生物学习氛围。通过课后反思,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课堂学习中存在疑惑的问题,提升生物教学效果。人无完人,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的时候难免会存在疏漏,此时学生需要及时将课堂学习中的疑惑向生物教育工作者反映,便于教育工作者有针对性的开展辅助教学工作。
本文主要从高效课堂的含义切入,结合笔者多年生物教学经验,试探性的提出几点构建高效生物课堂的方法,以供广大同行参考与借鉴,以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整体生物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祁晓冉,杨继红.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1.
[2]苏迎迎.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营养教育的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篇10
一、当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
纵观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它在整个教学环节很难发挥实验的教育价值,不能切实体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能充分体现新大纲的要求,其主要原因包含教学、教师与学生等几方面因素,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如下所示:
1、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内容落后陈旧。我们高中生物老师很多年都是沿袭着一套教学课件,在高中生物教学内容上都是照搬的课本课外习题的内容,或者是从科研杂志上照搬的实验课件,它们已经落后于时展,很多实验得出的结论早已经被学生所熟知,而很多实验结果都是学生凭着主观印象拼凑出的数据,实验教学的影响力微乎其微,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模式乏善可陈。高中生物老师在开展实验教学时,往往忽略了高中生物的教学特征,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感受,将实验课程当成了课堂教学的延生,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没有引导和交流,只是将实验原理、步骤和要求详细成列在黑板上,学生缺乏新鲜感和探索欲望,自然对于高中生物实验课程兴趣索然。
3、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目标缺乏猜想。科学的最大魅力就是探索精神和实验论证,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就是诠释自然生命的最好舞台,而我们的高中生物老师在开展实验教学时,却缺乏有效的实验情景设定,对于实验内容没有认真规划,教学目标中缺少猜想和假设,造成探索实验成为了走过程,而没有猜想和假说就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散思维。
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
在高中生物实验课堂开展有效的策略,需要根据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仔细研究高中生物的教学特征,选取有针对性的策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创新实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人类开展行动的目的来源于自身兴趣的驱动,而它也同样适用于高中生物实验课堂教学,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才能在高中生物实验课堂开展有效的教学策略。在高中阶段的生物实验,它们大多是对于成熟的生物结论的论证,要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必须创新实验教学内容,组织新的实验课堂,探求新的实验素材,教师可以适当增加实验动手操作课程,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2、利用科学理论指导实验设计,开展探究教学。高中生物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然现象,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认知和生活体验,为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提高科学理论指导。因此,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必须充分利用科学理论指导实验设计,提高实验教学的探究精神。例如:教师在开设关于DNA的实验教学时,基于DNA为分子结构,学生无法直观体验的状况,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建构主义来设计课堂教学内容,通过模型方法建立有效的DNA直观体验,而通过提出研究DNA科学家的实验构思来引导学生重演发现实验的过程,体会科学家的研究过程,真正体会到探究精神的魅力。
3、开展开放式实验教学,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正如我们所知道的科学研究是开放式的,它讲究的是兼容并包与,而高中生物实验课堂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可以将课堂实验课程转换为开放式实验,挖掘实验兴趣,组织学生自发组织实验内容,提高实验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保证实验目标、实验过程、实验材料和实验结论的开放式、多元化,着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教师在开展植物细胞壁、细胞质的生物实验时,根据实验原理、方法、步骤,教师应该组织学生从生活中取材,在显微镜下认真区分不同的植物细胞结构,对于细胞液的浓度等实验重点和难点,应该组织学生从教材讲解和专业期刊论文中学习和考证,教师在庞斑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讲评,保证学生对于生物实验的新鲜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