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习指导范文
时间:2023-10-31 18:06: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生物学习指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生物;学习;方法;指导
高中生物基础知识比初中掌握的更宽泛。对一门基础学科的学习,作为教学老师要“授之以渔”,把学习和理解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学生要在老师的传授下,根据学习规律总结学习经验,高质高效的学习基础知识。学习方法的总结对于“教”和“学”来说就显得非常的重要。那么作为一名教师来说,应当从哪些教会学生学习呢?
一、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
学习认识的过程足从感性认识开始的,而感性认识主要靠观察来获得,所以观察方法就是首要的学习方法。观察方法主要包括顺序观察、对比观察、动态观察和边思考边观察。
1.顺序观察
顺序观察包括两层意思。从观察方式上来说,一般是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用显微镜观察也足先低倍,后高倍。例如.对植物根尖的观察,就是先用肉眼观察幼根,根据颜色和透明程度区分根尖的四部分,然后再用放大镜观察根尖的根毛,最后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纵切片,认识根尖各区的细胞特点。
2.对比观察
对比观察有利于迅速抓住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从而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如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时,就要先异中求同,然后再同中求异。
3.动态观察
对生物生活习性、生长过程、生殖发育的观察都属于动态观察。动态观察的关键是把握观察对象的发展变化。例如观察根的生长,在幼根上等距画墨线后的继续培养过程中,首=点就是观察各条墨线间距离的变化,从而得出根靠根尖生长的结论。
4.边思考边观察
观察是思维的基础,思维可促进观察的深入,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要带着问题观察,边思考、边观察。
二、教会学生在高中生物学习中作笔记
记得有位老师曾经说过“没有记录的事情就像没有发生过”,做笔记也足学生学习生物的一项基本功。做笔记的方式很多,在生物学习中。主要有阅读笔记、听讲笔记和观察笔记三种。
1.阅读笔记
要想使学到的东西长期储存、随时提取、应用自如,就要在读书时,随时做读书笔记。阅读笔记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抄写笔记,又分为全抄和摘抄,做这种笔记应注意抄后校对,避免漏误。然后标明出处,以备日后查考。②卡片笔记,卡片内容不限,因人而定,但一般应具有资料类别、编号、出处、著者姓名,正文等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每张卡片写一个内容。并及时进行分类归档或装订成册。③批语笔记,即在书页空白处随手记下对原文的个人意见和心得体会等。④概要笔记,即对某本书或某篇文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写出其重点内容。
2.听讲笔记
听讲笔记也就是课上随着老师的讲授学生记录的笔记,做这种笔记的突出矛盾是记的速度赶不上讲的速度,但并不是要求老师所讲的所有话都记下来,那就成了录音笔了,为此要做到“三记三不记”即重点问题、疑难之处.书上没有的记;次要问题、易懂之点、书上有的不记。
3.观察笔记
即在生物课内外对生物形态和生命现象进行观察时所作的记录。做这种笔记要注意细节,注意前后比较和过程变化.并要抓住特征。
三、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也足思维能力的关键。在生物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有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比较和归类的方法,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及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1.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分析就是把知识的一个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是把知识的各个部分联合成一个整体来进行考察的~种思维方法,分析和综合是生物学学习中经常使用的重要方法,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割。只分析不综合,就会见木而不见林;只综合不分析,又会只见林而不见木。在实际运用时,既可以先分析后综合,也可先综合后分析,还可以边分析边综合。
2.比较和归类的方法
比较是把有关的知识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比较一般遵循两条途径进行:一是异中求同;二是同中求异。归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思维方法。比较和归类互为前提,因此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3.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
系统化就是把各种有关知识纳入一定顺序或体系的思维方法。具体化是把理论知识用于具体、个别场合的思维方法。在生物学学习中,系统化和具体化要相互结合,才能相得益彰。
4.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抽象是抽取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而概括是将有关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联系起来的一种思维方法,抽象和概括也是互为前提的,相辅相成的。在学习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进行抽象中以概括,概括中以抽象,以达到对知识正确、深入的掌握。
四、高中生物学习中记忆的方法
记忆对任何学习都是最基本的一个方法,但是不同学科有很多记忆的方法:
1.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两种基本单位,每种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例如记血浆的成分,可以和厨房里的食品联系起来,记住水、蛋、糖、盐就可以了(水即水,蛋是蛋白质,糖,指葡萄糖,盐,代表无机盐)。
3.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鲜明,容易记忆。
4.纲要记忆法
生物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复杂的内容不容易记忆。可将这些知识的核心内容或关键词语提炼出来,作为知识的纲要,抓住了纲要则有利于知识的记忆,所谓纲举目张。
高中生物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在正确的学习态度下,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能够通过思考理解和记忆各种概念,从而系统而清晰的掌握各种知识,万变不离其宗。对于应对高考来讲应该会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王景芳.高中生物教学和课程的研究浅谈[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38).
篇2
关键词:自主预习;预习指导;有效预习
世界上最有效的教学是让学生学,世界上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是自主学习。为了尽快转变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模式,我校从今年年初开始,在全校大力推行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小组合作学习。导学案的基本设计方案就是第一课时为问题生成课,即学生通过预习生成问题;第二课时是问题解决课,即对预习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第三课时为拓展训练课,即通过习题巩固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以便及时查漏补缺。在这三个课时中,我认为最关键的一课是预习课。一节好的预习课是课堂学习的基础,是提高学习效率、取得好成绩的前提。预习不仅能帮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因此,教师要改变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在预习基础上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自觉地适应未来“先学后教”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实现自我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近一年来的践行,学生的预习情况不容乐观。不知所措的我通过与老师的交流、研讨、听课等形式才发现问题主要是因为我没有做好指导工作,学生压根就不知道怎样预习。我校高中学生的基础相对比较弱,学习习惯也没养成,学生所理解的预习课就是把课本读上几遍,这样根本不能起到作用,没有目标的阅读,学生完成起来就敷衍了事。因此,上好预习课,老师并不轻松,不能单纯地让学生读课本,老师的指导作用更重要。经过多方取经与反复实践,我认为上好预习课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使学生真正明白预习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预习有助于了解下一节要学习的知识点、难点,为上课扫除部分知识障碍,通过预习,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从而有利于知识系统化;预习有助于提高听课效果,对预习中不懂的问题,在课上老师讲解这部分知识时,目标就更明确,注意力就更集中,更容易将不懂的问题弄懂。同时,这种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对于自己的终身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教师要做好预习指导
1.教师要在预习前为学生做好准备工作
由于刚开始实行这种教学模式,学生不知道该如何来预习,且在预习时往往抓不住重点,感到很盲目。因此,教师要通过深入研究教材,充分设计好导学案,也就是把每一节课教材中的知识要点、重点、难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要求学生按照导学案的指引进行预习。有了导学案的引领,学生就能带着问题预习,任务明确,目标清楚,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严格把握预习的基本环节
“读、画、写、查”是预习的基本步骤:
一节高质量的生物预习课学生至少要分层次地读四遍课本。第一遍粗读,目的在于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认识,知道本节课所包含的知识构架;第二遍根据导学案设置的问题有目标地细读,在课本中画出自己能解决的相关问题的答案;第三遍有重点地细读,读完后对自己确定已解决的问题写在导学案上;第四遍根据学生自己的预习情况有选择地读,主要是把理解得不透彻的那部分内容单独拿出来再读,并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画出来或记下来,以便在课下利用网络等工具进行查阅。对导学案中感到疑难的问题,还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下继续反复阅读,深入研究,只有通过反复阅读分析,才能对概念、规律、推论等达到较高的认知层次,也可以以小组互助合作的形式共同探讨,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合作互助能力。
3.教师在预习课后必须进行预习检查
学生对新教材内容进行预习后,每节课预习完的导学案要交到老师手中,教师可通过学生的导学案完成情况,发现学生所完成的目标与自己所设计的教学目标有多少是相同的,学生还有哪些共同问题需要上课解释,以便及时为下一节课的内容安排做一个调整。教师还要及时地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反馈,给予一定的肯定评价,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学生自主预习成果的重视,无形中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使预习任务得以较好的完成,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只有通过预习,学生才能对即将要学习的新课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哪些内容自己能够弄懂,哪些需要教师的引导。这样,学生在上课时,便可集中精神去听,去思考解决自己难以弄懂的内容,和同学交流自己在预习时的收获。
总之,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十分重要,等学生适应了预习的基本过程,即使脱离了老师的导学案也能自己完成,并提出问题,那才是预习课以后真正要达到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3
一、激发兴趣,培养自主学习动机
自主学习是最持久的,也是最深入的,要想使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必须首先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众所周知,世界上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都是由于他们本人对于这一事业的钟爱而成为“家”的。其实“钟爱”就是需要,有需要就能发动学生学习的动机,有了动机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应首先考虑调动学生的需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我们可以使用“创设情景,设置疑问”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这堂课的开始,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在大屏幕投影仪上播放月亮绕地球慢慢旋转的动画时,提出“月亮为什么总在天上,不飞走呢?”“因为有一只看不见的叫万有引力的手把它拉着。”“那为什么不掉下来呢?”在我创设的情境中,学生充满了好奇心,学习动机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激发。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特征之一是能独创性地学习。独创性是指学生不满足于获得现成的答案和结果,对所学的内容,能展开独立思考,进行多向思维,能从多种角度去认识同一事物,并善于把它们综合为整体认识,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适应新的情况,探索新的问题,使自己的视野不断拓宽。在教学中,笔者尝试要求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专题进行研究。如:对超重、失重问题的研究,对整体法解题的研究等等。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中发挥自己的潜能,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将专题思考写成论文,对较大型的专题可组成研究小组,结合研究性学习进行研究。
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的主要阵地,必须高度重视并高效利用,课前要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了解:课上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点评,并进行适时的调整:课后不占用学生时间,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主学习;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确保学生愿意学习该门课程。同时,要注意不同水平段的学生的需要,尽量多给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使他们在体验成功的同时加强自我竞争意识,并逐渐将其内化为个人的基本素质。可以给学生设立学习目标,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敢于质疑,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强化思维能力的训练,从而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都得到发展。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正确处理知识、方法、能力三者的关系,要设计引人入胜、轻松和谐,具有探索性、启发性、创造性和科学文化氛围的教学情景,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完美结合。充分做到信任学生,实验让学生做,问题让学生提,思路让学生找,错误让学生析,是非让学生辨,异同让学生比,好坏让学生评,最大限度、恰到好处地给学生提供自我学习、自主探究的机会,让知识、方法、能力如泉水般地流入学生心田,滋润学生成长。我们一直提倡向40分钟要质量,那么是不是在这40分钟内把该讲的讲完?什么是该讲的?有的老师特别在分析作业、或试卷的时候为了改进度,单位时间的密度非常大,讲得舌干口燥,下课后有学生会来问刚讲过的题,老师常会说“那题我不是刚讲过吗?”。为了赶时间,忘了学习的主体----学生,连学生思考的过程、体验的过程都没有,更谈不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所以作为一个教师要学会反思,使40分钟确实有意义。教师在物理教学中,我的主张是在课堂上要少讲、精讲,给学生留有余地。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为学生今后的自主发展和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应该努力丰富和发展学习的内容,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入自主学习的境界。因此,我们应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并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使他们自主学习,主动探索新知。
篇4
关键词:高中生物 信息技术 学科教学 整合 切入点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6-0-01
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找到信息技术的切入点,就是要让高中学生在一个合理的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生物学习活动。高中生物学习内容较为丰富,将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进行紧密结合,可以使高中生物学习内容更加直观与形象,使学生对高中生物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正确把握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学科的切入点,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与教学任务的完成。
1 坚持教育理论的指导,准确把握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整合切入点
坚持对教育理论的指导,是将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学科整合起来的重要基础。只有在正确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之下,信息技术才能正确地作用于高中生物学科的发展。不管是从教学的方面来讲,还是从学生学习的方面来讲,教育理论的作用都是不可忽视的。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来讲,并不是所有的教学理念都具有正面意义,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信息技术的切入,教师需要选择有效的教学理论来进行教学指导。
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认知主义理论的学习与落实,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的重点,使信息技术既可以服务于教师,又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调动与维护。教师更要加强对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与落实,使信息技术为高中学生的生物学习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学生可以在自由的课堂环境中开展自主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例如,在学习《DNA的复制》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让学生在多媒体的课件基础上,进行DNA复制方法的自主探究。在正确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对信息技术进行正确的应用,可以促进高中学生生物知识体系的有效构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高中生物学习的目标与意义,从而促进学生生物能力的提高。
2 依据生物学科的特点,准确把握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整合切入点
高中教育体系中之所以具有诸多不同的学科,是因为每一个学科都具有不同的学习内容,每一个学科都具有不同的具体教学目标。学科之间知识结构与学科特点不同,使得学生对于学科的学习需求也有所不同。如语文学科,教师通过语文繁体要让学生掌握汉语言的正确使用方法,使学生用语言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而数学,则是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数学定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高中生物教学,是以高中生物基础知识为前提,让学生对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生物现象具有更加深入的认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世界中的不同现象与理论。此外,高中生物教学更要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具有生物实验的水准。这样的学科特点,使得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很有必要。教师要应用信息技术,加强学生的实验水平,使学生在实验中对生物知识进行探索,促进学生生物实验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讲解《酶的特性》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对酶进行认识,就要利用实验让学生对酶有一个具体与形象的认知。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让学生对酶的具体形态有一定的了解,再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酶实验的呈现,从而让学生了解酶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积极作用。然后在信息技术条件的支持下,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模仿,自主动手操作生物实验,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生物内容。这样信息技术应用切入点的准确把握,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以及生物学习兴趣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3 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准确把握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整合切入点
教学内容的不同,对应着不同的信息技术使用方法。因此,面对丰富的高中生物教学内容,教师需要从教学内容的性质出发,对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整合的方法进行有效的选择。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会接触到一些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生物现象,也会接触到生活中很难观察到的生物现象。对于学生不能用肉眼观察的生物现象,教师需要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走进微观的生物世界,促进学生完整的生物思维的形成。
例如,在讲解《细胞的分化》的时候,教师单纯的讲解,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生物知识学习的需求,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接触一些细胞分化的图片或者细胞分化的动态作品,使学生能用肉眼对细胞的分化现象进行观察。又如,在讲解《微生物在实验室的培养》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深入到科学实验室内部,对微生物在实验室中的培养方法与过程进行全面了解。以教学内容的性质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会使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资源更加丰富,促进学生眼界的扩展,实现高中学生物学习积极性快速提高的目标。
4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对于高中生物教学的促进作用,得益于先进的科学技术。将微观世界与宏观教学进行结合,是信息技术对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的重要贡献。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生物教学资源的扩展以及教学信息的有效传达。
(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第一中学,吉林 公主岭 136105)
参考文献:
[1]刘凯春.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探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2):125-126,129.
篇5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法 高中生物教学 教学活动
引言
体验式教学法,意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加强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在体验式教学法中,师生的有效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有利于教学氛围的活跃与优化。高中生物教学内容科学性较强,单纯讲解无法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体验式教学法在现阶段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十分有必要[1]。笔者选择体验式教学法在现阶段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作为研究对象是有较大教育意义的。
一、利用情境的创设,加强学生体验感
情境的创设是当代教学活动中经常会用到的一种教学方法,创设真实的情境,学生可以找到学习的真实感。在教学的起始阶段,利用情境的创设导入教学,有利于高中生学习生物兴趣的提高,更可以为学生整节课的生物学习指明方向。情境创设的方法多种多样,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情境类型进行选择。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老师可以以生活实际为基础为学生学习创设情境。高中生物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生活现象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融入,可以改变高中生物学习枯燥无味的现状,使学生更具体地理解高中生物知识。如学习细菌相关知识时,老师可以将生活中腌咸菜的事例引入课堂中,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知识在生活中的存在。老师也可以利用模拟实验的方法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使学生认识到高中生物知识的来源及相关原理得出的过程。如讲解“酶的特性”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关实验过程,让学生在科技化的环境下学习生物知识。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加强学生的体验感,使每一位学生将自己当做生物研究者,更积极地参与到生物学习过程中。
二、利用问题的提出,加强学生体验感
在高中生物课堂上提出问题,有利于学生参与到高中生物学习中,加强学生的体验。因此,问题的提出是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一种方式,也是较为简单的一种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调动,获得真实体验,老师可以将要讲解的生物知识置于问题之中,促进学生感性学习。在提出问题时,老师要明确问题提出的目标,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引导,促进学生体验感的加强。
如讲解有关细胞的知识时,老师可以利用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一步一步进入到学习活动中,促进学生学习体验感的加强。老师可以提出“在你们的印象中,细胞是什么?细胞是什么样子的?细胞的结构是怎样的呢”等问题。利用深度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对生物进行思考,将学生引入要学习的生物知识世界中。问题的有效提出会使学生将生物学习当做一个自主任务,减轻生物学习的强迫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人,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三、利用学生的合作,加强学生体验感
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可以使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更深入,促进学生全力解决生物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对高中生物知识进行内化,是体验学习的关键环节之一。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可以促进学生学习体验感的加强。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进行交流,在体验过程中对生物知识进行内化,有利于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老师要乐于为学生创建一个轻松、平等的生物学习环境,加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对话,给学生更多机会,让其对生物学习内容进行理解与质疑,给学生机会发言。如学习有关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知识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方法进行分析。在交流中,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听取他人的意见,与他人进行辩论,这个过程就是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老师的指导使学生的生物学习方法得以丰富。在体验中,学生的人格被尊重,学习成果越来越多,有利于学生生物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及学习信心的建立。
结语
体验式教学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有利于高中生生物学习思维的开发及学生主体的体现。高中生对于生物学习的要求较高,而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利用体验式教学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2]。笔者从高中生物教学内容出发,提出了几点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希望当代高中生物老师认识到体验式教学法的重要性,利用正确的方法加强学生的体验感,促进学生生物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字:衔接;继承;启发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207-01
新课改后高中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学习从高一开始,是在原有初中生物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必然会受到原有认知结构的影响。要想更好地实现生物学知识学习的转移,就要正确处理好生物学初、高中新旧知识的衔接关系,在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架设好桥梁。
我认为高、初中生物教学衔接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初高中生物教材的衔接;二是教学方法的衔接;三是学生学习方法、学习心理的衔接。
1.初高中生物教材的衔接
主要是初、高中生物教学目标及目的的差别。通过比较初、高中生物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及目的的阐述,我们可以知道:初中生物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生物学知识、基本的生物实验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生物学知识在人类生活、生产等方面的一些简单的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而高中生物则是进行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生物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生物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不但要求学生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还要学会一些简单的计算。学生要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其次是初、高中教材中生物知识的继承和衔接。新的高中生物教学内容,在各章节中都有与初中教学内容相衔接的部分、由于课程标准要求不同,高中生物教学与初中生物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出现"脱节"现象。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时,凡是涉及到初中生物知识如:"原核生物",学生只要看到"菌"和"藻"就把它归为原核生物,甚至有些学生把病毒也归为原核生物、还有"三大有机物的代谢"中的食物的消化后的产物和代谢后的产物、营养物质吸收的途径┉等等。许多高中生物教师都有"切肤之痛",不仅在课堂上要花很多时间来复习这些初中生物知识,而且这些知识(由于先入为主或者思维定式的作用)应用起来学生还是不能得心应手,出错率比高中知识出错率要高得多。由于高中教材内容多,要求高,教学进度快,且课时紧张,从而给高中生物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进而影响整个教学进程和教学质量。 因此我认为,生物教师首先要通读初、高中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全面把握初、高中教材的知识体系,全盘梳理初、高中教材内容衔接的知识点,并且在这些知识点上适当拓展,补充间断点,使初、高中生物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一体。
2.教学方法的衔接
教师要熟悉初中、高中的生物教材,要研究大纲中对各部分知识的要求情况,要制定授课计划,注意把握时机和尺度,通过相关初中生物知识的复习,作好初、高中的衔接,让学生能从更高层次上来准确理解高中生物学知识,使得所学的内容有利于高中生物的学习。此外,高中生物必修教材讲述的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其中涉及了不少数学、物理和化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在遗传学部分,讲述遗传的两个基本规律时需要用到数学的概率和统计方面的知识,讲述DNA的结构、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时需要以化学的物质结构作基础,讲述有丝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向两极移动时需要物理的力学方面的知识等等。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还要认真研究生物学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的衔接关系。如果在讲述某一知识点时,需要以其他学科的知识做基础,而相关学科教材中又不讲述或尚未讲述有关的知识,那么我们应该在教材内容中做适当的铺垫。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表、演示实验、教学模型等直观材料,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让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社会、生活、经济有着重要的联系,以此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及学科素养。如讲授讲《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时,可介绍人类常见的癌症及吸烟、酗酒对人体的不利影响,等等。让学生觉得生物就在我们身边,生物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要学好生物就必须有脚踏实地、勤奋苦读的态度。
3.学生学习方法、学习心理的衔接
3.1 变被动为主动。可以建议学生可以从三个方面解决课程衔接问题:(1)做好相关知识与技能的衔接,如细胞的结构;动物的重要系统;植物的根尖、叶、花、果实等器官结构等;技能方面,如显微镜使用、实验技能和分析等。(2)适应从慢节奏向快节奏过渡。高中生教学进度、难度、深度、密度都较大,要依靠自己解决较多的疑难问题。(3)做好学习方法的衔接。初中生学习方法较多的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高中生要对学习内容作深入的理解和独立思考,学习方式要由"经验记忆型"被动接受向"探究理解型"主动学习转变,学会对知识进行分类归纳、养成快速记笔记、边观察边思考等习惯,改变"平时不重视,考前背提纲"的学习习惯,培养自学能力,利用概念图和知识结构图来构建知识网络体系。
3.2 学会利用零散时间。(1)以学为先,把学习摆在第一位,生病也不忘学习; (2)书写整洁,答题规范;(3)坚持完成当天的作业,有远、近不同的目标; (4)善于做笔记与归纳;(5)自我检测和督促;(6)空闲时间经常反思;(7)家庭和学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以上有关初、高中生物教学各方面的衔接问题,应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其内在联系,注意把握时机和尺度,特别是要寓学习方法的指导于课堂教学中,将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生物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
参考文献
[1] 赵占良《普通高中生物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简介》
篇7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高中生物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2-0105-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2.066
探究式学习方式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中,能够有效改善高中生的学习环境,减少他们由于学习压力等情况产生的厌学现象,并使学生在学习中积极主动地探索、思考出现的问题,有效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快实现生物教学的目标,因此探究式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探究性学习是指以学生为主体选择学科领域内的某一个问题为主要突破口,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并经过研究、分析及交流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的各项能力在逐步解决问题和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全面提升。如果把这种学习方式融入到高中生物教学中有利于增强学生掌握知识与学习知识的能力。
(一)改变学生对生物教学的态度
传统的高中生物课堂中,教师是教学课堂的主体,掌握着生物教学的节奏,学生只能够根据教师的教学节奏去被动地学习知识,不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如果把探究性学习方式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中,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他们会改变对生物学习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去观察与探索生命的现象与本质,并在探究过程中逐渐加深对生物概念与知识的认识,不仅让学生牢固掌握了生物知识,而且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与能力也会得到培养。
(二)提升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探究性学习方式主要是提倡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来完成探究学习的目标。把探究性学习方式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明确了探究学习的目标以后,可以把学生进行小组划分,让学生为了这一既定的学习目标进行研究、探索、思考,并对问题进行交流讨论,之后分享个人的学习成果,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小组合作及与人交流分享的快乐,从而促使学生的团队精神得到培养,并使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提升。
(三)利于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
在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任务较重,再加上高中生物理论知识相对较多,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因此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情况不是很好,而且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顾及学生的感受,逐步增加了课堂讲授内容的任务量,导致高中生物课堂气氛比较紧张,师生关系不是很融洽,甚至影响了高中生物教学的实际效果。如果将探究式学习方法融入到高中生物教学中,能够有效改善教学环境,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得到缓解,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生物学习内容进行探究,不仅缓解了教师的教学压力,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而且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二、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教师要改变观念,接受探究性学习方式
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只有教师的教学观念意识逐步改变,认识到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并接受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才能够促使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得到更好的应用,因此,学校可以对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让教师认识到探究性学习对提升教学成效及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促使教师逐渐改变教学观念和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探究性学习方式。比如,教师可以根据生物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合理设计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探究,促使学生参与到探究式学习当中,改善课堂气氛,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效果。
(二)优化高中生物课程体系
优化高中生物课程体系能够为探究式学习方式的融入创造必要的条件。生物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也蕴含了大量的理论知识,而受传统应试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更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从而影响了学生对高中生物学习的兴趣,不利于高中生物教学效果的提升。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基础知识与实验技能,因此教师可以逐步优化高中生物课程体系,增加实验课程,并根据教学目标合理运用探究式学习方式。比如,在进行实验课程时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明确提出实验的任务目标,让学生自主探索研究,并适时进行指导,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思考总结,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探索知识带来的乐趣,而且能够让他们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三)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条件
篇8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课;教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211-01
当前,我国高中生物教学仍然以传统的理论知识教授为主,实验教学在生物整体教学中所占比重并不多。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使高中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和锻炼,不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对高中生物实验课教学现状与对策进行深入探究十分有必要。
一、高中生物学科中实验课教学的现状
1、对实验课教学的认识不足。对实验课教学的认识不足,主要体现在许多高中生物老师对实验教学意义以及教学目标的认识上。实验教学作为生物学习的重要环节,其作用不言而喻,但是还是有相当多的高中生物老师仅仅把实验课当做理论课的拓展。因此,也就造成实验教学目标的错误定位。在高中生物教学大纲中,实验课教学并没有被列为单项的教学目的,一些高中生物老师将巩固高中生的生物理论知识,培养高中生的生物技能与能力当做教学目的。还有一些高中生物老师则认为其教学目的是为了让高中生养成良好的科学实验态度与习惯。而仅有极少的一部分老师将教学目标设置为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从上述情况来看,高中生物实验课教学被当成了辅教学,重点进行知识培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动手能力的培养。
2、实验课教学方式过于僵化落后。在实际的高中生物实验课教学中,会发现不仅是验证性生物实验,还是获取新知识的生物实验,其生物实验的教学环节大同小异。即先由老师演示或板书实验步骤,然后高中生进行模仿式的操作。实验操作完成以后,高中生物老师针对实验结果向高中生提问。这种教学方式又被叫做操作模仿方式,在生物教学中被长期应用。其好处在于能够帮助高中生更好地掌握实验步骤,其弊端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让高中生的动手环节和动脑环节相脱离,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和落后,教学活动没有系统性和科学性,单纯地为了教学任务而简单地进行生物实验,无法引导高中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实验。第二,无法体现高中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实验课教学中,高中生物老师将所有实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等都告知了高中生,使其无法进行自主思考,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第三,重视实验结果,忽略了实验过程。
二、针对高中生物学科中实验课教学现状的对策
1、加强高中生物老师对实验课教学的认识,转变其教学观念。高中生物老师对实验课教学的观念决定了课程如何进行教学设计以及教学组织。对于高中生物老师来说,要想提高高中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就要将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第一,高中生物老师要抛弃以往的以知识和技能为核心的教学观念,重新确立以创新为核心的教学观念,积极激发和调动高中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以及创造性。第二,引导高中生自主参与学习、主动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三,将以往的高中生物老师课前准备转变为高中生自身动手准备,依靠自身解决相关的实验问题。第四,高中生物老师在实验课教学上,要为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以便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在这一方面,高中生物老师可以减少自身的演示和授课时间,对实验方案进行精心设计,高度提炼语言,给高中生多预留一些时间,让其自主探索和研究。第五,高中生物老师要多鼓励和表扬学生。在实际高中生物实验课教学中,对于那些喜欢创新的学生,高中生物老师要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表扬,并积极地引导学生正确地开创新的思路和实验方式。
2、改革高中生物实验课教学方式方法。第一,改变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化被动变主动,引导高中生积极参与实验教学。首先,关于实验课的准备管理工作以及实验计划的制定工作,均要有高中生参与。以此帮助高中生了解实验过程,理解实验作用,从要高中生做实验转变为高中生自主做实验。其次,在具体做实验之前,高中生物老师要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出要求,布置任务,让高中生有着明确的学习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在最初的实验课教学中,高中生物老师不可向高中生提出难度较大的要求和任务,需要有步骤、有层次地逐步提高。例如,一开始,高中生物老师可以就实验原理、目的、步骤、报告书写等向学生提供模板,待高中生打好基础以后,高中生物老师就可要求其在理解了实验原理和实验内容以后,自行设计实验步骤,制作实验表格等。最后,在实验器材的使用方面,高中生物老师要引导高中生结合实验目的以及原理,有针对性地选择实验器材,而不是高中生物老师直接将实验器材放到高中生面前,供其使用;第二,利用探究性教学方法,培养高中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探究性教学方式就是结合老师的指导,高中生通过对已学知识或技能的运用,利用实验,对问题进行发现、研究和解决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高中生就是新知识的研究者与发现者。应用探究性教学方法,使高中生无法直接从老师这里获得现成的结论,而是需要高中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按照一定的思路,通过对实验的设计、观察以及讨论,从而获得生物知识,培养自身的综合学习能力。例如,关于过氧化氢酶与Fe3+的催化效率的学习,在具体实验教学中,首先,高中生物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视频播放,引出问题:人体细胞中在常温常压下能够发生大量的化学反应,主要依赖于生物体内催化剂酶的作用,那么酶和无机催化剂,哪一个效率更高呢?其次,高中生物老师在提出问题以后,还可以为高中生提供一些信息补充。如,补充一:H202在人的身体外面,可通过无机催化剂Fe3+可以将其分解为H20和O2,在人的身体里面,可通过酶将其分解为H20和O2。补充二:从动物内脏中可获得H202。补充三:一滴FeCl3溶液中所含的Fe3+浓度,是从肝脏研磨液中提取的酶浓度的20万倍。最后,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内容和高中生物老师自身补充的信息,带着问题自主进行实验仪器和实验材料的选择,设计实验步骤,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动态知识观;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107-02
一、动态知识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内涵
1.动态知识观是主动学习的过程:传统的对于知识的学习是“静止”的,即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地调动起各个方面的因素的紧密结合,进而不能实现生物课堂的优质和高效。而动态的知识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被学生主动吸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意识得以充分的彰显出来,学生的个性塑造和能力、素质的培养得以最大化的学习,能让学生在生物的学习中学到真正的东西。
2.动态知识观让知识的学习更加开放:动态的生物学习,成功的打破了传统学习的局限,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的应用,让动态学习的过程显得尤为开放。这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必然要求。在动态的生物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尊重,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方式更加多样。无论是对生物问题的探究,还是对实际生物问题的分析,学生都能够游刃有余地解决,这是动态知识观的终极意义。
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树立动态知识观的必要性
1.充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应试教育下的生物学习,最欠缺的是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由于分数的限制,使得很多的学生都着重在做题和记诵知识,很难将这种学习和素质教育联系起来。高中的生物学习并没有为学生能力的培养提供合适的发挥空间,而动态知识观恰恰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这种欠缺。动态知识观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能力,使得学生的各种技能和水平都能够有迅猛的提高,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只有充分地融入了动态的知识观,才能算得上是成功的教育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最充分的提高。
2.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动态知识观从本质上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是因为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所有的知识学习都是动态的,它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从多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提供思路和教育,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动态知识观在高中生物课堂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探索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正是在这种积极的探索中,学生对知识本身的理解、对生物知识的本质认识得更为深刻,他们的学习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动态知识观在课堂上的实际意义所在。
三、动态知识观在高中生物学习中的应用
1.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为了让动态生物学的观点在生物课堂上高效地运用,需要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积极地实行素质教育。生物是一门注重实践应用的学科,其中最不可忽视的是对实验的学习。每章的课程中都会有相应的实验教学课,老师应积极地带领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实验探究,做到实验步骤的精准化,无论是实际的操作还是理论上的指导,都应该做到没有遗漏,每个步骤和每个知识点,都必须准确无误地掌握,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做到细致入微,对生物的本质探究得更为准确,只有将实验探究成功的做好,才能够保证在生物的学习中,学生能够清楚地明白老师讲课的思路,并顺着这种思路开展课堂的学习,这样的效果是事半功倍的。这同时也为学生的自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因为对于一个学科来说,其内容可以是千变万化的,但它的学习思路却是固定不变的,掌握了学习的思路是成功的关键。
2.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生物作为一门探究性的学科,起码的质疑精神是不可或缺的,生物的实验性更是对质疑的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在课堂的教学中,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应耐心地对其进行讲解,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同时还要积极地提倡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探究思路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意见,同时还要善于比较不同的探究方法之间的异同和利弊。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富有理性精神,具备最起码的学科素质,让学生在生物的学习中尽快地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更快地融入对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中。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并且能够积极的寻找方法对自己的疑问进行合理的解释,最终不合理的质疑,这是高中生物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和思路,也是对生物学习的深化和升华。
3.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这在高中的生物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加上生物本身就是一门强调学生主动探究的学科,如果不能够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则很难高效地将这门课程学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师生之间要展开必要的互动,打破传统的老师讲授、学生听讲的习惯,而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个过程中是实现师生和谐发展的关键。老师起到点拨作用,而学生则是学习的主力军,这是素质教育顺利进行的关键。学生应该在课堂上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积极地参加课堂上的活动,多与老师进行学习上的交流,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动态知识观的内在要求。在课堂的学习中融入动态知识观的理论,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动态知识观是高中生物学习中的重要思想,只有充分地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并积极地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合理地运用,才能提高整个课堂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真正的知识,这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高中生物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积极地将动态知识观的理论融入高中生物教学,才能打造出优质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曾文俊.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动态知识观的培养[J].生物学教学,2005,30(11).
篇10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模式;问题研究
一、多元化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建立
在现代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当中除了要依据学生学习的兴趣建立高效率的课堂学习模式之外还要依据学生学习的兴趣来对学生学习的基础进行分析,因为多元化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还要依据学生的具体学习体验来合理的匹配相应的教学资源,集中的将教学资源融入到课堂架构当中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多层次、多元化高中生物学习课堂构建的过程中老师作为知识传授的主体,要立足于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的基础上来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学习习惯,因为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学生的认知模式有着较大的差异,有的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掌握了科学化的学习方法,而有的学生却缺乏学习方法的引导,既无法形成高效率的自主学习习惯来完善自己的认知模式,也缺少学习自律性制定严格的学习计划来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所以多层次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应该是基于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来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结合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来建立整体性的教学计划,多学生进行层次化教育,提升课堂学习效率,满足学生多元化生物知识学习的需要。
二、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
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就要对学生的学习差异做出仔细分析,根据在每次生物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具体表现,要对学生进行仔细的分类,要找出哪些学生知识基础扎实,哪些学生基础不牢固,依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采用具体的教学组织模式来提升课堂效率,要针对学生的具体学习表现,包括学生的生物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在校表现等,建立全方位的学习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习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以此来找准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同时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还要将班中的学生进行详细的分组,最好是五六人最佳,将学习成绩好、基础扎实、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有效的组合和巧妙的布置,发挥成绩好学生的学习带动作用,形成高低搭配的教学组织模式,在提升基础较差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引导每组内的学生竞相竞争,将主要精力放在课堂学习上,注重课堂效率的提升,让学生在生物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全身心的投入,深入的理解生物知识原理。另外,在多元化教学方法运用的过程当中老师也要根据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不同分层次的布置作业,对于学习成绩好、学习中等、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量身布置作业,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完成作业,树立正确的生物认知模式,找到属于其自身的学习方法。
三、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现代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全面地提升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就要结合学生对生物知识的不同掌握程度来帮助学生完善其知识认知模式,根据不同课堂教学情景的设立让学生在不同的情景模式下有效的学习生物知识,满足学生学习兴趣引导的要求。基于不同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完成具体的学习任务,掌握具体的学习方法。同时在教学情景建立的同时生物老师也要根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来帮助学生开发自己的学习潜能,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在教学情景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其次,在教学情景创立之后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通过搭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来满足学生正常学习的需要,既要让学生快速的掌握学习知识,也要帮助学生形成自主性的学习习惯,通过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来找出学生学习的缺陷,让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高效率的学习生物知识。当然在不同教学体系建立的前提下,生物课堂教学模式也应该富有个性既能够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来学习生物知识,也能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来积极的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上专注的听讲,积极的完成课堂作业,正确的理解知识原理,提升自己的生物学习成绩。
四、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课堂学习任务的建立
任务型高中生物教学课堂的构建要求生物老师要在科学性的教学理念引导下辅助班级学生来积极的完成教学目标,要注重课堂教学组织模式和课堂教学方法的运用,根据知识难度来合理布置教学课堂教学任务,在促进学生积极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仔细完成作业来培养自己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主动的完成学习任务。同时,高中生物课堂学习任务的布置也要求生物老师要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通过建立高标准的课堂组织模式来合理搭配各种教学资源并分配到课堂组织架构中,结合学生学习兴趣的不同来完善学生的生物知识认知,能够让学生以较高的学习热情和较好的学习态度投入到生物学习当中并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独立自主的完成作业,获得较好的学习体验。另外,现代生物课堂任务的构建还要结合不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己动手来最大限度的激发其自身生物学习的积极性,形成自主性的生物学习习惯来积极主动的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自己的生物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何克抗.电化教育研究.2014(07)
- 上一篇:移动通信的意义
- 下一篇:乡村旅游的现状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