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范文

时间:2023-10-31 18:06: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

篇1

关键词:职业教育规律;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教育功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职业教育规律问题不只是哲学范畴的关注对象,也不仅仅是理论研究的焦点,它更是具有极强现实意义的实践问题。对职业教育规律的认识、理解与应用,关涉职业教育的有序发展,关系到每位受教育者能否接受良好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规律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目前对职业教育规律的研究仍然较少,对职业教育规律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正如有学者指出,解决职业教育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并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然而我们对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知之不深,知之不全,因此要重视对职业教育基本规律的研究。[1]

一、职业教育基本规律的内涵解读

教育与社会发展及人的发展的关系,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两大基本关系,与之相联系,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与社会发展及人的发展相互规约和相互影响的基本规律,职业教育发展亦如此。

(一)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规约

马克思、恩格斯在探寻人类社会发展及实践规律的过程中,对教育问题作了科学论述,全面阐释了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与经济、政治、文化、人口乃至自然地理环境等都有密切的关系,正因此教育与社会关系原理又被称之为教育学第一原理,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样如此。毫无疑问职业教育的产生,与伴随历史进程出现的社会分工及职业的诞生密切相关。[2]之后职业教育的发展总是与社会发展相随相生,无论古代亦或是近代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总是表现出鲜明的社会性特征。[3]纵观职业教育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转型或重要历史事件,总会带来职业教育的发展契机,同时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又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伊始,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国人清醒地认识到积贫积弱的民族无法将侵略者拒于国门之外。19世纪60-90年代,以奕、、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等为代表的仁人志士,掀起了救亡图存的,创办新式学堂,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虽说最终成为一场失败的自救运动,但却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也由此促使了近代职业教育的产生。为近代职业教育的兴起提供了契机,创造了条件;而职业教育的兴起又为培养了人才,为近代工业大生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4]民国初年,社会动荡不安,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政治方面,军阀林立战乱不断;经济方面,在三座大山的压榨下经济发展极为缓慢,尤其是农村经济更是濒于崩溃,加之天灾不断,可谓民不聊生;同时,外来文化的不断侵入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碰撞导致了文化失调现象。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国人开始逐渐实现文化自觉。中国人的基础是农民,农民生活的基础在乡村,于是也就被逼上了乡村建设这条路。[5]乡村建设需要开民智、化民风,于是乡村职业教育伴随乡村建设运动而生。乡村职业教育被看作乡村建设的主要途径或者说重要内容,其以乡村建设为目标,培养了大量实用型人才。梁簌溟的邹平模式、晏阳初的定县模式等都是乡村建设的典型,也是乡村职业教育的早期探索。与乡村职业教育相关的中华职业教育社,是为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规约的更为直观、典型和更具说服力的史证。经济的新发展迫切需要大量实用型、专业型人才,但当时的教育状况却不能满足这一需求。正所谓,实业界需才孔亟、求才若渴,但却无才可用。[6]以黄炎培为代表的一批教育家、实业家正是看到这一巨大矛盾,于1917年5月发起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积极进行职业教育理论及实践探索,诸如在江苏徐公桥筹办农村改进试验区等。中华职业教育社是应时代和中国社会的迫切需求而生,是20世纪初中国政治经济教育交互影响过程的必然结果。[7]回顾这段历史不难发现,职业教育的产生、发展总是与社会发展相随相生、不可分割,概言之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是相互规约、相互影响的。社会发展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契机,同时又规约着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等。相反,职业教育的发展又为社会发展提供着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推动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

(二)职业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影响

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职业教育则关注更为具体的人的职业生活和职业发展。职业教育关涉人的职业生活,是因为职业生活是人生的主要行为,人若没有职业,其他各种行为都必受影响,所以以职业生活为目标之一,是极有道理的。[8]正因此,职业教育也被称作适应生产劳动或职业生活的需要,主要给予学生从事某种生产劳动或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同时给以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的教育。[9]人的职业需求促使了职业教育的产生,并不断赋予职业教育新的使命,推动职业教育逐渐向前发展。人类最早的教育正是源于人们对生产、生活的迫切需要,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接受的教育从未间断,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正是从中演化而来。可见教育自从开始就带有了很强的职业性,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有人将人类最早的教育称之为职业教育。[10]从古至今,人类的生计问题直接为职业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如何让人类获得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这个问题也一直在推动着职业教育的进步。工业革命带来了人类社会的飞跃式发展,但当用历史的眼光来审视,我们会发现工业革命也不可否认地带来了当时的生存危机。新的生产力对工人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熟练的生产技能成为人们必备的谋生手段。而职业教育恰恰是解决这一生存危机的必须途径,现代职业教育正是在这一形势下应运而生。职业教育是改善个体生存状态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主要路径。生计问题的解决,是职业教育一直关注的焦点。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是不同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相同使命。借用贤者的话则为“今吾中国至重要、至困难问题,厥惟生计,而从根本上解决生计问题,则在于职业教育为个人谋生之准备”[11]。此外,职业教育也是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主要路径。马克思从人的终极关怀的角度,提出了人的异化,脑体分工在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后果。社会分工的不断精细化导致了人的片面发展,使人成为了物的附庸,成为了物的牺牲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用教劳结合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把生产劳动和智育体育结合起来,是每一个已达到一定年龄的儿童皆可享受,此不仅为增加社会生产的方法,且为生产健全人类的惟一方法”。[12]职业教育将教育与人的职业密切结合起来,是实现教劳结合的一种最佳的教育形式,或者说职业教育本身就在践行着教劳结合。

二、职业教育基本规律的认知偏差

人们大多可以认识到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但对于这一规律的认识很多仅浮于表面,甚至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突出表现在对其特殊性、时代性和间接性等特性的错误认知。

(一)无法认清职业教育规律的特殊性

所谓职业教育规律的特殊性,是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的,概言之,职业教育规律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明确的职业指向性。教育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规约,无论职业教育亦或普通教育都是如此,但是职业教育却与普通教育有着较多的区别。职业指向性使职业教育在与社会的发展及人的发展的相互作用中呈现了不同的特点:职业教育与企业生产密切相关,直接服务经济建设,为经济建设培养实用型人才;职业教育直接关系个体的职业生活和职业发展,决定着个体的职业需求能否很好地实现。因此,必须凸显职业教育规律的特殊性,明确职业教育与各社会要素是如何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不能像对大教育规律认识那样面面俱到,也无需面面俱到,只有必要的取舍,才能突出重点,体现特殊性。笼统地谈教育的规律是无益的,没有可信度,更不具有指导意义。然而,遗憾的是我们对职业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很多时候还停留在大教育的层面。到时无法认清职业教育规律的特殊性,不利于职业教育功能的发挥和职业教育的有序发展。

(二)忽略了职业教育规律的时代性

任何事物,只要是当下的存在,就包含着一种时代性,就其本质而言,时代性体现着事物的必然性、特定性和发展性。[13]职业教育也是如此,社会发展的历史规约性和人类发展的时代性,决定了教育规律发生的时代性。职业教育规律的时代性简单来说,即某一历史时期的指向性。职业教育规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特点和呈现方式。如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规约的关系,在某一特定时期主要体现为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而在另外一个阶段又集中表现在职业教育与政治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即便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在手工劳作、机器化大生产和知识经济等不同的生产方式下,均会有不同的具体呈现方式。不同地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乡经济发展差异等,亦会使职业教育的发展呈现不同特点。就当今中国而言,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公平问题日益凸显,更是交织着复杂的文化融合。这些变化为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我们的认识很多时候依然固着在职业教育的一般规律,没有认识到其具有的时代性,依然在笼统的谈职业教育规律,没有认识到其具体的时代特征。当然职业教育规律的历史指向性,并非将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机械地割裂为若干时间单元,其历史指向性并非碎片化地存在,而是贯穿在人类社会更迭的始终,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整体进程。(三)没有意识到职业教育规律的间接性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职业教育,其规律的发生机制与自然规律有较大的不同,职业教育规律的作用不是凭空、自然发挥的,而是需要一定的载体得以实现,即职业教育规律的间接性。职业教育规律的间接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职业教育规律的发生以职业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第二,职业教育规律的发生以职业教育相关主体的自觉意识为基础。职业教育规律孕于职业教育活动之中,通过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发挥作用。诸如,大到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小到现代学徒制的应用以及校企合作的开展等等,都是职业教育规律发挥作用的载体,缺少具体的职业教育实践活动职业教育规律将不复存在。同时,职业教育规律的发生,离不开学生、教师、学校、社会和国家等相关利益主体的主体自觉性,相关利益主体主动的用职业教育规律指导具体的实践活动是职业教育规律得以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在我们的认识层面,似乎总在有意无意地漠视职业教育规律的间接性。人们虽然能够意识到要按职业教育规律办事,但对于如何将其落到实处,如何使其具体发挥作用的认识则不够深入。

三、职业教育规律发生的实践路径

鉴于职业教育规律认识的重要性及其认知偏差,应从思想认识以及实践操作等多层面探求职业教育规律发生的实践路径。

(一)转变认知偏差,正确认识职业教育规律的实现机制

人的认知水平直接影响着其行为选择,认知的偏差会直接导致错误的行为。人们对职业教育规律的认知偏差限制着其发生的程度,甚至会因违背规律而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在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因违背规律而导致系列后果产生的事例可以说不胜枚举。历史的教训启示我们,应进一步加深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正确认识职业教育规律的特殊性、时代性以及其发生的间接性,尤其要对职业教育规律的作用机制有更为清晰的认知。职业教育规律的实现机制,通俗来说就是把抽象的教育规律,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通过系列中介环节,转化为可以具体指导人们的教育实践和改造教育实践的过程。[14]职业教育规律的实现过程,是客观机制和主观机制相关作用的结果。所谓客观机制,是指职业教育发展所需的各种客观条件(主要体现为物质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客观条件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但仅仅具备了相应的客观条件是不够的,更需各客观条件之间形成良好的运作机制方能实现其基础性作用。当形成了必要的客观机制,职业教育规律的实现就具有了相应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的实现还需必要的主观机制,主观机制通俗来讲,就是相关主体通过教育实践活动促进职业教育规律实现的过程。主观机制的实现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是对职业教育规律的理论化认识与职业教育实践不断作用的结果。

(二)多主体共同参与,完善与落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务院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在此基础上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决定》的及《规划》的出台基本完成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将这一顶层设计落到实处,如何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完善和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1.平衡相关主体利益,形成发展合力职业教育相关主体,概言之包括个体主体、社会主体和国家主体三个层面,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学生、学校、企业、社会和国家等。职业教育的有序发展正是上述主体共同参与的结果,上述主体的行为选择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参与主体也是受益主体,恰恰也正是因为受益性才驱动其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活动。然而,各主体的利益需求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总是存在一定形式的冲突,甚至在特定的时期内这种冲突还是比较激烈的。因此,如何平衡相关主体的利益需求,使其能够形成发展合力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立足社会发展现实,满足不同主体的教育需求。

2.立足社会发展现实,实现产教融合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职业教育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企业发展一方面规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支撑,所以职业教育始终无法脱离社会企业而获得独立发展。那么,如何既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又能够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积极性,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为了达到这一共赢的效果,职业教育需立足社会发展现实,推进校企合作,实现产教融合。学校与企业应搭建共同育人机制,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实施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等方面达成共识,共同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3.满足个体多元需求,改善弱势群体民生职业教育仅仅关注社会发展是远远不够的,更应满足学生个体的多元需求。职业教育是促进个体职业化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人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了为了个体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发展要彰显对人的终极关怀,努力满足不同个体的多元教育需求。目前,社会公平问题可以说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焦点问题,由社会公平延伸出的教育公平问题也十分突出。由于复杂的原因致使目前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大多是社会弱势群体,这本身就是教育非公平发展的体现,若在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不能关注这一群体的切身利益,则会造成更大的非公平问题。因此,职业教育还应更多地关注这一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着力促进弱势群体的民生改善。

参考文献:

[1]翟海魂.要重视对职业教育基本规律的研究[J].职教论坛,2004,(19):1.

[2]俞启定,和震.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8.[3]王清连,张社字,等.职业教育社会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5.

[4]唐燕.与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兴起[J].职教论坛,2006,(9):58-61.

[5]晏阳初,赛珍珠.告语人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5.

[6][7]钱景舫,刘桂林.论中华职业教育社在近代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4):89-96.

[8]清儒.职业教育与人的教育[J].教育与职业,1933,(9):679.

[9]元三.职业教育概说[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4.

[10]俞启定,和震.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8.

[11]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教育文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53-59.

[12](德)马克思.资本论[M].郭大力,王亚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343.

[13]张治库.简论素质教育的时代性[J].中国教育学刊,1999,(2):25-26.

篇2

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在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方面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能够有效保障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但是随着我国教育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法》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滞后现象。为了不断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当前职业教育的法律体系建构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

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建构探讨

一、我国现有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在不断发展的职业教育形势下显现出的问题

第一,各层次的职业教育之间缺乏有力的衔接,在法律体系上没有形成顺畅的沟通连接。第二,职业教育法律体系的层次设计缺乏合理性,职业教育法律体系中的法律规定对当前职业教育的体制没有明确的界定,存在很大的模糊性,难以为职业教育活动提供具体的法律支撑。第三,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在培养模式方面的规定实践性不强,而职业教育本身则具有明确的实践性,这就导致职业教育的法律体系不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由于受到职业教育法律法规的影响,职业教育类的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具体的市场需求存在脱节的现象,教学的模式比较单一。第四,职业教育中所需要的机械设备和实训耗材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职业教育院校在经费方面存在巨大缺口。第五,职业教育的法律体系中,没有具体的法条在生源问题上做出明确。近年来,国家推行扩招政策,以及不断减少的高中或初中生源,直接影响了职业教育学校的生源数量。面对生源不断减少的情况,一些职业教育院校开始不断相互抢夺生源,生源问题也需要在职业教育法律体系中有所体现,解决当前职业教育院校抢夺生源的纷争。以上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不断完善现行的法律体系,提高职业教育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对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从法律的层面进行规范,解决当前职业教育当中存在的障碍和问题,实现我国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的经济转型和企业升级提供优质的职业型人才。

二、我国职业教育法律体系的构建原则

增强职业教育立法内容的针对性。职业教育不同于一般的高等教育,它的应用性特别强,主要目的就是就业。在国际上,立法时对职业教育院校的定位十分清晰,而各大职业教育类的院校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定位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除了指导性的原则规定外,在职业教育立法的内容上,还应该包含具体实施的条款。这些条款都应该足于现实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的具体措施以及希望达到的目标进行详细具体的规定,大大增强职业教育法律法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职业教育服务于经济发展,有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科技经济的进步必然也会反过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进步,由此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世界各国在对职业教育立法时,逐渐调整职业教育各个领域的问题,并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由此可见,我国的职业教育立法除了原则性规定之外,还需要增强内容的针对性性和可操作性,提高职业教育立法体系的完整程度。另外,我国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严重不健全,除了现行的《职业教育法》以外,不存在与职业教育直接关联的部门法。而部门的政策性文件所具备的法律效力不高,位阶也比较低。因此要加强我国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构建,推行和完善部门法,在经费保障、校企联合等方面不断完善职业教育的外部环境,从立法、司法、行政等方面推行完善的监督系统,为职业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

三、构建我国职业教育法律体系的策略

1、政府应转变职能,在法律上加强宏观管理

职业教育是为经济发展和企业的转型提供高新的人才,它与市场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在构建我国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的过程当中,需要把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社会稳定和人员就业紧密联系起来,最大限度发挥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和企业改革当中的积极作用。同时,通过法律发展,引导政府和社会正确公平的评价职业教育。在进行评价和评估时,注重职业教育的特点,给职业教育院校自,采用以学生技能的培养为重点,全面提高职业教育学校学生的素质的评价机制。发挥市场需求导向作用和就业优先的原则,规范职业教育的管理。

2、完善职业教育的配套法律法规

职业教育涉及的范围非常广,例如:教育、劳动、人事等部门。针对这一特征,在构建我国的职业教育立法体系时,也应该从所涉及到的各个部门进行完善,建立全面系统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根据我国不断变化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再加上当下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对现行的《职业教育法》、《劳动就业法》等进行综合考虑,不断修订和完善与职业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至今,针对职业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已有多个省份制定出了地方性的法规,为法律体系的构建指明了方向。构建职业教育法律体系的过程中要注重实用性与可操作性,保障受教育者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以及参与工作的权利,同时对企业、教育机构等也要进行统一的规范和保障。

3、我国职业教育法律体系的构建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把握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增强职业教育法律体系构建的前瞻性。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对人才的培养和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也是社会发展的成果以及积极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应该在立法层面促进职业教育院校不断创新和改革,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转变职业教育学校的教育模式。

四、小结

篇3

[摘要]本文从目前高职教学的特点和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入手,通过对物流法律法规这门课程必要性进行分析,简单阐述了对于该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并提出了对该门课程有效的教学方法,强调课程教学设计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物流法律法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2-0178-02

高等职业教育要以培养岗位能力为中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相结合。物流法律法规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一门职业基础课程,在课堂教学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高职教学特点及物流法律法规课程必要性分析

根据教育部2011年12号文件,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其主要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教学必须有明确的导向性,要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强调以能力为本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由于教学目标的导向性和教学要求的必需够用性。二是高职教学的课程结构针对性要强、能培养高等实用性人才。这就需要在进行内容选取时必须做到实用性、针对性,必须根据就业需要去有的放矢的选择教学内容,恰当处理好近期的就业“必需够用”和将来的发展“迁移可用”的关系。三是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重点强调实践性,这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基本保证。在教学的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同时要把学业与就业紧密结合,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努力使学生通过实训教学获得就业的技能。四是高职教育的教学组织具有灵活性,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最大限度促进学生个性与特长的和谐发展,实现专业、就业的贯通。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制、不同的对象、不同的要求,其教学模式与方法可不同,以适应复杂多样的教学情况。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物流行业要良性发展也要遵循相应的行为准则。从事物流行业的专业人才不仅要掌握物流专业知识,也要熟练掌握与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因为只有在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度、熟练运用运作规则的前提下,才能充分利用整个社会发展的大环境,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物流法既是物流业健康发展的保障,也是广大从业者完成岗位职责必须了解与掌握的职业必修课。完善的物流法体系使物流业运作流畅,而对物流法的掌握则会大大提高具体物流活动的安全性,规避风险,提高效率,从而有利于微观主体利益的实现。物流法律法规是一门具体介绍物流活动各个环节相关法律法规的课程,它既包含法律基础理论,又有实际应用能力,是学生从事现代物流业务操作活动必备的知识,对常用的法律法规知识的应用是学生必修的技能。其作用是让学生从整体上对现代物流业务所遵循的常用法律法规有基本的认识,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中运用法律武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课程设计思路

21准确把握课程定位

课程设计理念应遵循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物流法律法规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职业基础课,综合性、实践性较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了解物流运作中的基本法律法规,具备查找、解释和运用物流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并运用相关法律法规与基本规则、依法参与物流活动的工作能力,对具体的物流业务的合法性、合规性具有判断分析能力,强化法制意识,养成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和习惯,达到国家职业资格助理物流师标准的相关要求。

22分析教学对象,了解教育需求

高职院校的教学对象是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因而分析和研究教学对象很有必要。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生源整体素质偏低,起点不一,差别较大。我国高职教育的生源类型主要包括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和普通高中毕业生等,绝大多数是来自普通高中。这些学生入学起点不同,文化、专业素质不同,甚至生理、心理素质也有差别,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学对象素质结构复杂,水平参差不齐,教育难度较大。具体来看,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情绪化较强,对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积极性较高,而对于内容枯燥的内容则学习效率较低;学习动机多种多样,有的甚至学习动机不明,因此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结合社会实际,增强教学的生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实践性环节的学习兴趣明显高于理论课程的学习,我们应该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帮助学生认识、启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特别关注学习动机不明的学生,帮助他们建立起强烈的学习动机。

23融合“物流”与“法律”两大主题,选定教学内容

物流法律法规是介绍与物流活动相关的法律规范,课程总体设计要融合“物流”与“法律”两大主题,要以物流管理专业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

由于物流行业的经营和物流活动所涉及的法律法规体系十分庞大,所以课程结构的设计要以现代物流活动中所涉及的常用法律法规为主线。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并充分考虑了学生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先进行物流法律法规基础的认知,然后将其工作任务分解为物流市场主体的设立与组织管理、物流运作中合同签订与履行、物流运作业务法律与规则的认知、国际物流运作业务法律与规则的认知、物流活动中保险法规的适用、法律纠纷的解决和法律责任的承担等几个工作任务,以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从整体上认识和掌握现代物流业务运作中常用法律法规与规则。其法律法规内容主要包括:物流法基本理论、企业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物流采购、运输、仓储法律制度、物流保险法律制度、物流法律制度、国际货物运输。重点放在民事法律行为与、合同法及合同法中保管、储存和运输等。

24灵活选择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高职教学要紧紧围绕“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思想设计选用教学方法。在课程各项目模块中相关知识与能力训练均围绕项目实施或任务完成而展开,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探索适合高职物流法律法规教学方法,常用的有:①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为基础,教师在向学生讲述一定的基础知识后,设计案例,让学生对案例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相互辩论,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参与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②分组讨论法,老师给出案例作业,分小组讨论完成作业,发挥小组成员的集体智慧,形成集体项目成果,相关知识在讨论中得到了强化,专业素养在讨论中得到训练。在教师的引导下,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导学式教学法,充分发挥小组研讨和协同作业的学习方式,广泛应用启发式教学、竞争式教学,可以较好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判断、思考、团队合作能力,最终达到理论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目标;③模拟法庭教学法,学生在了解案情后分配角色,按照法定的程序来完成整个案件的处理,这是一种在模拟的诉讼环境中熟悉、了解具体的审判过程,直接面对法律实践问题,促进理论化、体系化的知识转化为具有实用性、操作性知识的一种方法。

3结论

物流法律法规课程内容涉及面广、不成体系,该课程性质决定了对教师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即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克服传统的教学思想,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还要具有扎实的物流管理各环节及流程知识,具备运用法律解决物流在各岗位发生的纠纷和争议的能力,有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在课程教学中要体现 “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中心”的特点,为学生创造自主型、竞争型学习环境,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材施教,注重学生学习能力与潜力的培养,同时也有利于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能力的训练。

参考文献:

[1]赵志群对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理论思考[J].职教通讯,1999(6).

[2]王朝庄高职教育教学特点比较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4(10).

篇4

关键词:高职生;顶岗实习;合法权益

作者简介:盘菊莲(1977-),女,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管理理论。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4-0062-03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高等教育强国的伟大进程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面对新世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如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为有效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教育部于2006年颁布了《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以及《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从中都提到了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工学结合的顶岗实习制度是高职学生适应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对高职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提高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制度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面临着管理难度较大,尤其面临着如何保障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合法权益的问题。那么如何完善高职生顶岗实习制度、保障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合法权益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重点。

一、顶岗实习的含义及其性质认定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进入专业相应对口的企事业等用人单位参加的一项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是指由实习单位给顶岗实习生提供一定的实习环境,并指派单位里实际工作者指导实习生从事具体工作,以帮助实习生把在校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从而取得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际技能,锻炼工作能力。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必修课程,是高职生完成学校规定的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后进行的综合实践性教学环节。《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规定:“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2009年3月,《教育部关于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再次明确强调:“高职院校要切实落实高职学生学习期间顶岗实习半年的要求。”2010年9月,《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积极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模式,将学校的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从教育部对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要求,可以明确顶岗实习期间的实习生仍属于学生的身份,其实习生身份的认定有利于明确顶岗实习的意义与目的,就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及提高“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教学环节。

二、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权益受损原因分析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而高职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成为高职生就业的重要竞争力,各个高职院校开始积极为高职生扩展实习渠道,但是由于工学结合的顶岗实习制度在我国处于发展阶段,对高职生的顶岗实习处于管理的“真空”阶段,缺少统一的规定和程序,导致现实中高职生的顶岗实习权益受到侵蚀。

(一)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快速发展,高职生竞争压力逐渐增大。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及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战略的推出,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越来越重要,据国家资料相关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独立设置高等职业院校1215所,招生313万人,占普通高校招生总数639万人的49%,在校生965万。根据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2015年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总数达到1390万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稳定在1000万左右。由此可见,随着高职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上用人单位对高职生可选择的余地加大,必然导致高职生就业压力的增加,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高职生必须首先获得职场演习的参与权。

(二)保障高职生顶岗实习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从现有法律规定来看,国家没有专门法律法规来保障高职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合法权益,针对职业教育的《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对高职生顶岗实习仅是原则性、抽象性的提出一些指导,缺乏义务性或强制性的规定,对高职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合法权益的保护作用甚微。而且现阶段,根据我国《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只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才能形成法律意义上的劳动关系。原劳动部于1995年颁布的《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1995]309号)第12条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从目前相关法律法规来看,高职生顶岗实习是不具备独立劳动者身份,不能依法享有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其结果是高职生顶岗实习期间合法权益的保障成为法律管理的“真空地带”。

(三)高职生缺乏自我保障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由于没有专门法律法规保障高职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合法权益,使得一部分高职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受到权益侵害后,在与用人单位交涉过程中处于劣势,并且既是有些高职生在实习期间权益受到侵害后选择诉之于法律,但是由于高昂的诉讼费用而较少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甚至有的高职生并未意识到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并且从高职生的教育模式来看,高职院校仅是注重高职生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而提升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必要社会经验和心理素质教育存在一定的不足,这样导致一些学生即使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也不愿意通过有效的合法途径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高职生这种自我保障意识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较弱的现状,成为高职生顶岗实习期间合法权益受损的主观原因。

(四)部分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职能部门管理不力。随着市场经济使企业置身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大潮中,追求企业成本最低化,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成为企业立足市场的根本目标。但是部分企业单位缺乏社会责任意识,没有认识到给高职生提供必要的社会实践也是企业人力资源培养方式的社会基础,而仅把高职生看做廉价劳动力,不给实习生提供安全良好的工作环境,甚至有的企业以各种理由延长实习生试用期,在试用期内不与实习生签订相关的劳动合同,不为其办理相关的社会保险,以此达到企业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目的,这种为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而缺失社会责任意识的行为,必然导致高职生在实习期间变成权益保障的“真空”。还有部分职业中介机构利用相关职能部门管理和审查不力的现状,利用高职生增强社会实践能力的急切心理和缺乏社会阅历的现实,给这些学生许以颇具诱惑力的承诺,甚至部分职业中介机构一些虚假的招聘信息,导致一些高职生在缴纳了高额的中介费之后,又被这些黑心中介以各种理由不履行当初的承诺,导致高职生在寻求实习机会时遭受心理和经济权益的侵害。

三、构建高职生顶岗实习期间合法权益保障的对策和建议

为推动高职生顶岗实习活动的有效开展,确保顶岗实习学生的合法权益,必须从法律、用人单位、高职院校及高职学生等行为主体为出发点,明确规范各个行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从而构建有效保障高职生实习权益的实习制度,以此推动高职生顶岗实习制度的有序发展。

(一)健全法律法规,完善高职生顶岗实习权益的法律保障体系。目前,我国还没有正式出台有关保障高职生顶岗实习期间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及《社会保险法》都没有确切规定在校高职生顶岗实习期间权益保障的条款。因此,如若高职生在实习单位发生意外事故或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得不到有关法律法规的保障,而现行的教育法律、法规又没有涉及高职生顶岗实习期间合法权益的保障。因此,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尽快出台保障高职生顶岗实习期间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成为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目前,如若出台全国统一的保障高职生顶岗实习权益保障法律法规的条件还不成熟,可由各省人大或政府依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或出台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的相关规定。根据各个地区的实施情况,总结经验,待相关条件成熟后再制定全国统一的保障高职生顶岗实习的法律制度。

(二)加强政府监管,规定学校、学生和企业签订三方实习协议。学校、学生与企业签订三方实习协议是避免高职生顶岗实习期间权益受到侵害时无人问津的根本途径。由于处于就业市场中的顶岗实习生不具备要求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协议的主动权,而实习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也缺乏与实习生签订保障协议的主动意识。因此,高职院校组织在校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进行顶岗实习之初,应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有关实习的规范性文件,并尽可能和有关实习单位达成一致。依据所签协议,实习单位应为实习生提供安全的实习环境,选派专门的实习指导人员指导实习生的实习并配合学校对实习生的管理;而顶岗实习的学生在实习期间,应该遵守校规校纪和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按照学校和实习单位达成的协议进行实习。同时,政府应该为相关单位参与高职生顶岗实习制定详细的就业市场准入规则、管理制度及提供实习机会的奖励制度,以此为高职生顶岗实习构建良好的市场环境。

(三)加强相关法律法规教育,提高高职生自我保障意识。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高职生的实践性技能,而提高其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应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可在课程设置上增加《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及《社会保险法》等法律课程;同时,平时通过宣传板报、印刷实习手册、举办实习权益保障讲座及成立各级高职生权益保障维护中心等举措促进高职生掌握维护合法权益的必要知识,提升其自我防范与自我保障意识。政府可利用电视媒体、报纸、网络等方式号召社会各界高度关注高职生合法权益保障问题,为有效保障高职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合法权益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引入社会保障救济途径,建立各方风险分担机制。为避免高职生顶岗实习期间遭受意外伤害无法及时得到治疗的现状,可考虑给每位顶岗实习生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如若实习生在实习期间遭受意外伤害,可通过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得到及时救助,避免因学生与实习单位、学校的责任不明而延误学生的治疗。在社会保障救济途径建立的方式上,政府可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督促相关各方履行职责,例如《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见习条例》、《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等地方政府已制定了相关条例,其中都要求相关方为顶岗实习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因此,建议在相关法律法规中引入“实习保险”这种社会保险,其实习保险的费用可以由学校、实习单位和实习生三方分担。通过这种三方分担保险费用的机制,可以更加有针对性保障顶岗实习学生的合法权益,也有效地减轻了高校和实习单位的赔偿责任,有利于高职生顶岗实习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喻莎. 浅析大学生实习权益的保障[J].科教文汇,2008(10).

篇5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支撑体系;系统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8-0026-04

党的十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保障。国家出台各项政策并投入大量资金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各级政府、职业院校不断深化改革,社会各类资源逐步向职业教育倾斜,但是,为何目前职业教育发展无实质性的突破?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仍没有形成对职业教育的系统化支持。已有支持力量的不均衡性,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通过将法律法规、资金保障、社会环境、教学资源、教育科研、师资等职业教育的各类支撑服务放在经济社会的大环境中,用系统的视角剖析结构功能。构建职业教育支撑体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一、构建我国职业教育支撑体系模型的原因

我国在法律、政策、资金、教学资源等方面对于职业教育支持与服务不断加大,但是从现状来看,支持力度仍显得不够,政策与制度缺乏系统性。这种不规范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比如: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原则性条款过多,规范、操作性条款太少,有很多条文表述模糊,导致缺乏可操作性、规范性和约束力。不少法律条文只有假定和处理而无法律后果,导致一些法律关系主体虽不履行义务却不必承担法律责任。再比如:占到我国总体教育规模“半壁江山”的职业院校,国家投人比例却只占普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21%,职业教育资金的重要来源仅仅是国家,这就制约了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在目前进行的校企合作中,浅层次的合作多,深层次合作少,政府把越来越多的原有行业部门的职能交给了行业协会,行业协会的职能模糊。此外,职业教育社会宣传受传统影响,“重大学教育,轻职业教育”。以我国期刊为例,目前我国学术期刊共有9268种,职业教育期刊15种、成人教育与特殊教育期刊37种,还不到总量的1%。一些职业院校不顾自身条件,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实习实训基地,由于专业规模小,学生人数少,基地使用率低;而有些院校由于自身条件不足,缺乏足够的财力,基地建设难以满足学生技能训练需求,存在着一方面实习实训经费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又严重浪费的现象。各级政府及院校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信息资源建设,但是信息不能互通互容,一事一系统,“散”、“乱”、“重”的现象比比皆是。

上述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职业教育仍处于发展阶段,另一方面在于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不同,必须把它放在社会和经济中加以审视,需要在多元特征下对职业教育法规、制度、政策等和产业结构变化做出专门化研究,才有可能构建出一种能够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支撑的体系化模型。然而国内目前对于职业教育支撑体系的研究仍处于空白状态。

二、职业教育支撑体系模型的设计

1.理论依据

1952年,美国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Bertalarfy)发表了“抗体系统论”,标志着系统论的诞生。贝塔朗菲的理论强调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一个系统,认为整体性、相关性、开放性和层次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特征。

系统论提供了一套崭新的研究方法,通过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做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来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构建系统就是根据事物的规律性把系统内部各种要素、子系统、各个层次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只有要素、层次间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有序结构。系统才能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发挥出整体的功能。另外,一个子系统的产生是母系统作用的结果,产生后就具有相对独立性,母系统也相应成为子系统的外部环境。子系统则成为以外部环境为内容的大系统的内部因素,环境发生变化,作为大系统内部因素的子系统必然会受到影响。

2.内涵剖析

所谓“支撑”,原意为“顶住压力,使东西不倒塌”,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领域,用以说明某物对另一事物的基础性和决定性的力量或作用。体系是由若干个有关事物或意识相互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其目的在于夯实基础,改善薄弱环节,促进整体发展。职业教育支撑体系是能够推进我国现代职业体系更好发展的法律、政策、资金、社会环境、行业企业、教科研、师资等要素的总称,每个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了多个具有特定功能和结构的子体系,每个子体系环环相扣、纵横交错,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有机整体。

3.模型设计

职业教育支撑体系模型的设计必须考虑它和政治文化、科技、经济的联系和交互作用,它们彼此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互换,以及频繁的信息交流和相互反馈,从而可以使设计者在更广阔的背景上,用系统论研究方法综合地把握整体特性、功能,来构建职业教育支撑体系。其中,发生直接联系的要素是教师,是影响教育活动开展的直接因素;根据职业教育以职业为出发点的属性,行业企业对教育的支撑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为了让职业教育发挥更强的作用,科研的引领,资源的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法律法规、资金保障、政府政策和社会环境等外部环境关系到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实施,虽然属于间接联系,但却是必不可少的。

三、职业教育支撑体系模型的结构分析

运用系统论方法,通过强化支撑体系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改进各要素在系统中的薄弱环节,化解各要素在系统中的利益冲突,可构建出多维多层次的职业教育支撑体系模型(如图1所示)。在此模型中,依据空间尺度和性质不同可分成直接作用体系统、多元作用体系统和支持体系统,每个子系统服从于系统整体,并随其变化而变化,但其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有自己的特殊功能。

在图1中,核心是学习者。师资支撑子系统是直接作用于学习者的系统,形成直接作用体系统。它是实施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根本保证。建立和完善职教师资培训体制,培训一支高素质的、具有丰富实践技能的职教师资队伍,对于促进职业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实际意义。

行业支撑子系统、企业支撑子系统、教学资源支撑子系统、教科研支撑子系统等组成的多元作用体系统,是师生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影响因素,它关系到整个职业教育效能的发挥。其中,行业支撑子系统是连接政府、企业和职业学校之间的纽带,是实现校企合作的关键因素。行业参与职业教育,可以把校企合作推向更高的层次,使学校教育与社会企业的需求更加契合。企业支撑子系统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的关键因素,企业参与职教,提供实习设备、场所,可以使职教管理体制良好运行,从而使职教更具活力。教学资源支撑子系统创造职业岗位的实践环境,为学生提供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场所,其中的网络化教学资源平台可以克服传统职业教育中知识面窄、缺乏指导和拓展性差等缺陷,为职业教育的开展发挥积极的作用。教科研支撑子系统则通过国家、地方和高等学校的职业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开展宏观政策、教育战略研究,开展课程教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以及课程开发、教学改革实验等。

法律法规支撑子系统、资金支撑子系统、政策支撑子系统、社会环境支撑子系统则形成支持体系统。支持体系统中所有子系统的共同特征是,这些因素虽然不是直接作用于职业教育教学活动,但却是职业教育得以发展的必要因素。法律法规支撑子系统是推进职业教育的政治和法律基础,职业教育发展必须要有相应的法制保障,规范职业教育活动是社会发展变化的需求和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资金保障子系统是国家调控职业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职业教育获取充足教育经费的重要保障。政策支持子系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引导力量,是保障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和根本。社会环境服务子系统承担着职业教育领域舆论宣传、理论探索、经验交流和知识传播的重任,为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支撑与服务。

在图1的模型中,法律法规属于法律系统。资金、政策和社会环境属于社会经济系统,师资、教学资源、教科研的支撑属于教育系统,这些系统都归同于一个社会发展大系统。

四、职业教育支撑体系模型的实践路径

在构建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支撑体系后,能否在现实中顺利推行的关键在于如下几个要点:

1.以学习者为中心

一切教育活动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模型的推行应充分考虑学习者的要求。比如:经费投入只有从学习者的需求出发,投入点及投入模式才能更加准确;资源建设应该基于终身学习框架,为学习者提高便捷、高效的服务:宏观政策的设计也应当包含学习者的视角,这就会使政策设计不会偏离教育自身的目的。

2.整体性设计

进行职业教育发展支撑体系的整体性设计。如果其他系统设计得很好,但有一个系统设计得不好,那么其他系统也没法发挥作用。比如:若师资支撑体系没有站在整体角度考虑职业教师素质能力的特殊要求,即使政策再有力、资金再充足,职业教育也无法快速发展。因此,应对支撑体系内各个子系统做均衡考虑并同步发展,避免短板效应的出现。

3.避免产生抵消效应

尽可能避免各体系之间可能的抵消效应。我们以往在设计某个体系时,往往只是考虑这个体系本身要素的完整性,而没有顾及该体系可能对其他体系产生的促进与抵消作用,尤其是抵消作用。比如:片面强调加强资源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易导致教师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忘记了教学的初衷,这就引起了能量抵消现象。

4.明确角色任务

篇6

德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机诉求

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德国职业教育,始终保持长盛不衰状态的秘诀在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有着强烈的动机诉求。具体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长期的经济利益驱动了企业。“双元制”下学徒工第一年的主要任务就是履行“学徒”身份,完成技能的学习和练习,但在后两年才体现“工”的身份,所做的工作和熟练工人基本是一样的。这样,企业很容易就获得了廉价劳动力,减少了劳动力开支,从而降低生产成本。2002年公布的1991-2000年的调查显示,企业平均每年为每个学生支付7344欧元,学生每年创造的收益为5765欧元,两者相抵为1579欧元,平均每月仅耗费132欧元[2],企业即可获得长期的显性经济利益和隐性社会效益。第二,各类政策优惠吸引了企业。德国出台了大量涵盖税收优惠、培训资金预支、各类经费补贴等政策的倾斜措施,如企业用于教育的所有费用都计入成本,政府提供职业培训所需的人员费和物质材料费并给予经费补贴,企业赢利时减免所得税等等。第三,源远流长的文化背景促进企业自发性参与。德国素有“工匠王国”之美誉,老百姓和企业尊崇技艺、注重思辨,崇尚职业主义的人才观念,民族价值取向以实用、自由为特性。这些文化背景深深渗透到政府、企业和员工的方方面面,企业把培训员工看作固定资本投入,认为这是一项引以为豪的社会责任。美国作为职业教育的后起之秀,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机诉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强烈的社会公益意识。捐献公益事业是美国一项全民事业,很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来源于强烈的公益意识。托马斯•贝利(ThomasBailey)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50%以上的企业将慈善原因作为参与职业教育的主要动机,其中26%的企业认为他们这样做是为社区做贡献[3]。第二,外在的经济环境和企业变革需求。二战后,由于经济与科技的腾飞,美国企业在参与全球化竞争时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适应劳动力技术要求,抢占全球贸易市场,无论是企业与学校合作教育,还是企业自办职校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美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空前高涨。第三,谋求良好的公共关系。美国的公司法主要是以州法律的形式出现,企业既受州政府管理,又受行业协会自律,同时还要处理好与强大工会的公共关系。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对改善其公共关系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还能使企业在业界获得良好声誉。第四,降低成本,招募员工。教育与经济协会的一项研究显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最普遍的动机是获得低成本、短期的劳动力,同时可降低企业招募员工的成本。林恩(Lynn)和威尔斯德(Willsde)通过调查发现,接近50%的企业在学生结束职业教育实习项目后便招募他们为正式员工[4]。

德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方式德国“双元制”

职业教育是以企业为主导的教育体制,因此,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方式也以“企业主导”为显著特征,具体包括:第一,资金投入。德国企业承担了职业教育的大部分费用,它们把对职业教育的投资看成是对企业的长远投资,愿意负担学生在工厂培训期间的一切费用。1993年,统一的德国职业教育经费为668亿马克,占GNP的2.06%,其中企业投入约为政府公共财政投入的4倍[5]。到2003年,企业投入职业教育经费达103亿欧元,国家投入则为56亿欧元,企业分担比重仍高达72%。至2010年,受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影响,“双元制”职业教育中企业的投入比例有所下降,但仍超过55%。第二,组织培训。德国大中型生产企业均建立有自己的职业培训中心,可以开展员工继续教育培训、职校师资水平提高培训、实习学生成长培训。但对于小型企业,如手工企业则一般没有自己的培训中心,学徒必须到其他企业的培训中心培训。可见,大中型企业既要承担内部和学校培训,还需帮助小型企业培训。第三,技能考核和资格认证。德国企业通过参与全国范围内的技能等级考核,保证了整个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偏离企业需求,同时企行业协会也要参与到职业资格认证中来。美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方式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与学校进行合作教育。美国企业通过参与学校董事会和学校管理委员会的形式,直接参与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和评价,帮助学校了解工作的要求和企业的水准,使学校课程计划更好适应企业需求。美国企业技术人员通过职业学校设立的工业顾问委员会和课程重建委员会等机构担任职业学校的兼职教师,参与实践类课程教学。1994年美国总统克林顿颁布的《从学校到工作机会法》,就要求企业为学校提供精心设计的工作岗位,向学生个人提供咨询和无偿见习机会。第二,创办“企业大学”。1955年,通用电气公司克顿维尔学院宣告成立,标志着以创办“企业大学”为形式的职业教育的诞生。企业大学以企业车间为教学场地,以专业的培训师为师资队伍,集出资人、管理人、培养人的“自培自用”、“输入输出”为一体,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全面性和有效性。第三,捐资捐款的方式参与。美国企业使用捐款和为职业学校实验室、实训车间提供先进设备和仪器的方法投入资金支持职业教育,同时政府实行培训税、向培训青年工人的企业提供工资补助金、向提供工作岗位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等。

德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制度保障

德美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完善的制度保障,进而形成的长效激励机制,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拥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一是制定法律法规,促使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发展。如二战以来,德国共颁布了3部纲领性法律、5部配套性法规和条例,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在社会责任、学徒培训、经费分担、师资培养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和硬性约束。如培训和非培训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都须交纳培训基金,通常按企业员工工资总额的0.6%-9.2%提取,然后国家统一分配和发放这部分资金用于职业教育[6]。二是完善法律法规,保障企业的投资利益。如德国修订的《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联邦职业教育法》以及《企业基本法》规定,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一般可获得其培训费用的50%-80%的补助。若所培训的职业前景看好,有的企业甚至可获得100%的资助。(二)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职业教育难以作为完全的“公共品”对待,因而引导企业的积极参与十分必要,这就需要良好的内外竞争环境,从而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互利共赢的局面。美国的做法是:首先,政府建立一个开放性、全国性的培训市场,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购买教育服务,而购买经费纳入国家资助范围,这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奠定了公平选择的基础。其次,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可以赢得可观的声誉收益,并改善与政府和行业的公共关系,这使得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范围和领域大大拓宽,形成了鼓励先进、鞭策落后的市场效应,为企业收获长期的人力资本收益提供了可能。(三)实行多元的激励和惩罚机制德国和美国均制定了多种形式的激励措施,对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予以税收减免、经费资助、政策倾斜等等,同时它们也十分注重约束和惩罚机制的建立。德国强制规定企业、商会、个体经营者必须参加本地相应的行会。行会可对未能使受培训青年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企业实行严厉的惩罚,具体包括罚款、取消该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资格等。美国联邦政府从1970年至1994年,对合作教育的拨款达17次,累计金额达2亿多美金;但对违反法律的惩罚条款也写得清清楚楚,每一个企业都可以根据法律对照检查。

篇7

关键词:免费中职;实现困境;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230-02

从上世纪开始,很多国家都开始了对免费中职教育的研究和探索。2002年国务院出台相关文件,指出了在职业院校中开展半工半读职业教育试点,学生通过半工半读的方式免费接受职业教育。到2012年,短短的十年时间,免费中职教育已如星星之火般扩展到了农村、城市涉农专业和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相关省市学生学费由政府对学校提供相关补贴政策。时下,免费中职教育已经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免费中职教育还存在着不足与差距,优化硬件设施和软环境势在必行。

免费中职教育是国家对公办中等职业院校中的在校生,以农村家庭贫困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为主要对象的逐步免除学费的相关政策,从教育扩张发展的角度来看,免费中职教育可大大减轻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给上不起学的学生一个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1],这样既达到了职业教育扩张的目的,又可以在普通教育和中职教育之间起到平衡作用,让更多的来自农村的学生可以接受更多的教育,增加农村人口就业机会,减小城乡差距。免费中职教育的逐步实现,是全民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对于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人才强国战略,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的均衡、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我国免费中职教育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1.解读定位上的偏差。免费中职教育政策对中职院校的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管理者对该政策的正确解读是发挥该政策效果最重要的保障,因此,免费中职教育政策对教育管理工作者可以起到指导性作用。目前关于对免费中职教育的理解与应用还存在着偏差。有很多学校认为免费中职教育是解决招生难问题的救命稻草,这是对免费中职教育的一种误解。出台该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在中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起到辅助作用,而不是对像那些濒临绝迹的中职院校的救助。免费的不一定就是劣质的,国家对中职教育的大力支持与资金投入是希望中职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上输出更多的技能型人才,并不能片面地理解成为解决招生难的救命稻草,片面地解读下的职业教育只会成为一种劣质产物。

2.涉及面窄,缺乏吸引力。免费中职教育政策的推出只是针对性地解决了贫困地区学生上学难的问题[2],对于那些“非经济贫困”却可以接受中职教育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还纠结在到底要不要走中职教育道路的问题上。很多这样的学生不愿意去接受中职教育,更有甚者认为中职教育相对门槛比较低,而且也是免费的,自然是劣质的。在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中一直有着诸如“免费的就是劣质的,便宜无好货”的观念。一些家长宁愿让孩子去参加自考或者读夜大、电大,获取一张大学文凭,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接受他们所认为的“劣质教育”。另外,相关地区的配套措施也没有落实到位,让本应该接受中职教育的城镇学生由于种种顾虑而放弃了选择中职教育。

3.实力不够,缺乏凝聚力。免费中职教育并不代表廉价教育,相反,中职教育强调以实训为主,需要更多的实训设备,也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投入与投资,在经济不够发达的贫困地区,很多学校早已将实训项目放弃了。在实训设备的投放上也存在着很多差异,如学校之间的差异,各专业之间的差异,地域性差异等,优质资源大多向重点专业和重点中职院校靠拢。目前我国中职类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仅仅通过免费政策来吸引更多的学生来接受职业教育,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优质中职教育”,这是现阶段中职教育发展的瓶颈所在。

4.监管力度不够。在我国的各项政策执行上普遍存在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很多人都会利用人情关系逃避该有的审查制度。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下,乡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对于贫困生的审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便做一个顺水人情就可以把非贫困生变成贫困生。学校方面迫于招生难的压力,对贫困证明材料的审查不够严格,甚至不做任何审查就通过审核。由于中职学生存在地域差异,经济条件上的差异比较大,居民财产不公开,监管部门审查成本高、任务量大,要想逐一进行信息的核实很难实现。因此,审查监管只是流于形式,缺乏真实性。监管部门不能起到真正意义上的监管审查作用,造成免费中职教育资源的严重流失[3],达不到预计效果。

二、针对我国目前免费中职教育的优化策略

1.深刻理解,资源整合。早在上世纪之前,一些发达国家已经相继出现了免费职业教育的影子,专业化的发展趋势促使职业教育的生根发芽。我国应该把免费中职教育工作落实到基层的各个角落,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中职院校管理人员,首先应该对免费中职教育有深刻的认识,不能利用免费政策一味地扩建招生,从而忽略教学质量。国家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对一些“濒临绝迹”的中职类院校进行整合,既可以避免盲目地招生带来的教学质量差问题,又可以很好的完成教学资源的整合,减少师资力量、教学设备上的费用,降低国家在免费中职教育上的资金投入,提高利用率。

2.拓宽惠及面,免费教育福利化。二战后的美国就已经开始扩大了职业技术教育的惠及面,政府对弱势群体的理解已经不再局限于身体不便或残疾,同时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保障他们的职业教育的顺利进行。近年来又建立完善了新的职业文化中心,为各个企业的员工提供各种免费的职业培训,这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保证基本生存技能的培训了,而是员工的一种额外福利[4]。美国政府编制的职业技术的政策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方面。我国现阶段的免费中职教育局限性太大,只是针对农村学生和城镇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未来的中职教育不能局限在这个圈子,应该把免费中职教育拓展到各个层面的弱势群体,让更多的应该接受中职教育的人享受到政策。法治时代必须配备完善的法律法规确保中职教育的健康发展,把免费中职教育作为一种“福利”,惠及更大的范围。

3.加强硬件建设,经费来源多元化。中职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动手能力的技术型人才,实训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促使学生毕业能较快融入社会,是学校与职业岗位之间的关键纽带。要确保免费中职教育的各项政策方针必须落实到基层各个部门,主要涉及教育经费、仪器设备分配和师资团队的建设等方面。教育经费的提供不应该是只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支出,要开拓教育经费分担新模式,集合地方财政和企业的力量共同分担中职教育经费的支出,这样既可以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又可以为免费中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筹集更多的资金。进入21世纪后,有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针对本国内的形势推出了“跨企业培训”模式,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同时进行,并且同一年会在固定时间接受“跨企业培训中心”的集中培训,这是对学生参加企业培训的一个拓展,而拓展的费用由国家财政、地方财政、培训中心和企业共同承担。这是值得我们国家去借鉴学习的,即通过多方位地筹集资金,提高硬件设施条件,加之法律法规的保障,让各地区中职院校都能有足够的实训机会。其次,一支优秀的职教师资队伍也是非常关键的。学校要注重培养中职教师的综合水平,做好学校与社会之间信息的交流,积极听取社会各行业部门对中职教育的意见,摒弃落后教学观念,实现中职教学质量的飞跃。

4.法律保障,确保教育质量。法律法规是政府支持免费中职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回顾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可见,职业教育进程中,法律作为强力支撑,一直为免费中职教育保驾护航。然而在我国关于中职教育的法律法规是少之又少,不够健全和完善,目前只有一部关于职业教育的法律,而且都是写比较大的框架性东西,综合性太强,不能适应各地区现状。地方政府对于相关规定大多时候只是停留在倡导和鼓励层面,缺少法律的强制性,力度不够。面对我国目前的免费中职教育现状,迫切需要利用法律来约束管理职业教育,依据法律制定职业教育管理方法、教学质量考核办法、各部门资料审核细则,合理调整职业教育中社会关系,做到经费使用的透明化,公开化以及社会、个人参与办法,形成体系完整、涉及全面的免费中职教育法律法规体系[5],确保免费中职教育在我国健康发展。

三、结语

时下,大力发展免费中职教育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趋势。职业教育是一个国家技能型人才诞生的摇篮,职业教育的好坏决定了人才的综合素质。我国目前的免费中职教育也正面临着质疑和挑战。对于发达国家的先例我们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职教育路线,这样才能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可靠性和普及力度,加快现代化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李吉龙,高飞梁.我国免费中职教育的现实困境和优化策略――借鉴美国和德国经验[J].成人教育,2014,34(12).

[2]章雍.论终身教育视野下我国中职教育对社区教育的介入[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8.

[3]陈远远,周谊.实施免费中职教育的政策导向及未来发展走向[J].职业教育研究,2010,(8).

篇8

一、法国成人教育立法的特点

(一)以法彰显成人教育的重要地位

在成人教育的立法方面法国应该说是一个多产的国家。据统计,20世纪70年代以来,法国颁布或修订了近20部与成人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1]正是因为具有完备的成人教育法律法规才使法国成为世界上成人教育、终身教育实践的楷模。对法国乃至世界有影响力的法律有1919年颁布的《阿斯蒂埃法》、1971年颁布的《职业继续教育法》、1984年颁布的新《职业继续教育法》等。近年来法国依然借鉴先前立法的成功经验,相继出台了《关于工作、就业和职业培训五年法》、《关于终身职业培训和社会对话法》、《关于终身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法》、《关于与培训基金组织达成授权协议实施管理决定的法令》、《重建基础教育规划与导向法》、《高等教育与研究法》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促进成人教育的不断发展,彰显成人教育的重要地位。

(二)以法保障成人教育的经费来源

法国非常注重教育经费投入,年教育经费一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以上。充足的经费是法国成人教育顺利开展的物质基础,依法保障成人教育经费来源是法国成人教育立法的特点之一。1919年法国颁布的《阿斯蒂埃法》规定,为国民提供职业教育是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国家和雇主应该各承担一半的职业教育经费;[2]1971年颁布的《职业继续教育法》确定了国家资助与企业投资相结合的成人教育资金筹集原则,并规定了资金的使用范围。国家对以下培训活动提供资助:成人转岗培训;企业新进员工的岗前培训;为更新职业知识与技能而开展的培训;为尚无工作合同的青年人所提供的就业培训。同时,规定雇用10名以上员工的雇主,每年应当对继续教育以及上述培训活动提供资助。[3]1984年法国又颁布了新的《职业继续教育法》,在经费方面规定,国家按照参加培训的人数、培训时间、培训水平、培训内容等标准提供资金援助。雇主除了上缴职工工资总额0.1%的职工培训税外,还应拿出职工工资总额的1%,用于本企业的培训计划。[4]任何教育活动的开展都需要有充足的资金作保障,借助法律的强制手段来确保经费来源是保障资金及时到位的关键。法国颁布的一系列成人教育相关法律大都规定了成人教育的经费问题,这是成人教育顺利开展并取得成功的基础。

(三)以法规定成人教育参与者的义务

法国成人教育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挥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雇主、学校以及成人的积极作用,并以法律的形式将各方法律主体的责任确定下来。1971年颁布的《继续职业教育组织法》规定继续职业教育应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雇主以及学校共同筹办。中央政府制定成人教育法律法规,协调各方法律主体之间的关系,监督成人教育实践,在成人教育的开展中发挥主导作用。“二战”后成人教育的管理权逐渐下放到地方政府,《职业培训分权法》规定国家必须与地方委员会协商决定任何新的资助活动,地方政府有权广泛参与成人教育的各个领域。[5]进入新世纪以后,成人教育管理权进一步下移,关于成年人终身学习和职业训练的《职业训练发展的地方规划》出台,赋予地方独立制定地方性发展规划的权利。1971年与1984年颁布的《职业继续教育法》都规定了企业雇主有为雇员提供培训的责任,包括保障雇员享有接受培训的时间和资金。2009年颁布的《关于终身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法》规定,企业必须为员工实现终身学习提供资助。1960年颁布的《高等教育基本法》规定,大学应助推终身教育,增设职业继续教育类课程。终身教育理念提出后,一系列与终身教育相关的法律颁布,规定成人有参与学习的权利与义务,企业职工应享有最低脱产学习的时间。成人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强制手段明确了政府、企业、学校、成人在成人教育实施中的义务,确保了成人教育规划的有效落实。尤其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或部分私立学校而言,如果没有法律的强制作用,雇员参与学习所必需的时间与资金将无法得到保障。

(四)以法确保成人参与学习的机会

作为终身教育的故乡,法国成功践行着终身教育理念,究其原因在于法国通过法律手段来确保成人参与学习的机会。一是保障企业雇员享有休假培训的权利。1971年颁布的《职业继续教育法》确立了“带薪休假”制度,成为成人教育的创举与特色。规定所有员工均有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凡在职员工愿意接受国家认可的职业培训,均有向雇主提出参加职业培训并获得休假的权利。“带薪休假”制度在保证企业员工基本收入的前提下,确保了员工学习的时间。同时,还规定雇员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学习内容,这就以法律的形式将成人学习的自由选择权固定下来,这是法国在终身教育领域中的伟大创举。[6]2004年法国颁布的《终身职业培训和社会对话法》规定,在职成人有接受培训的权利。二是保障未就业青年群体的学习权利。1984年颁布的《职业继续教育法》规定,成人教育是一项特殊的社会福利制度,青年人有权接受就业培训,并明确国家资助的群体包含16岁—25岁的青年人以及25岁左右的待业者。20世纪90年代,为了解决就业矛盾,法国颁布了《职业培训与就业训练法》,规定要免除企业雇主的社会保障税,并要求企业将该费用用于吸纳18岁—25岁没有资格证书的青年人就业。[7]三是法律保障老年群体的受教育权利。1972年通过的《终身教育法》规定设立专门的终身教育机构。随后,法国在大学内开设老年大学,被称为“第三年纪大学”,旨在帮助老年人减少孤独情绪,延缓身体衰老,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五)以法扶持成人职业教育的发展

成人职业教育是法国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之所以得以顺利发展,一方面得益于政府积极成立职业培训机构,另一方面得益于成人职业教育法律的大力支持。为了提升离校青年、失业人员以及在职雇员的职业技能,法国颁布一系列成人职业教育法律鼓励企业雇主开展职业培训。相关法律并没有明文规定企业有承担职业培训的义务,而是规定企业可以从上缴的税中扣除一部分作为培训费,否则要缴纳另外一部分费用。通过这种手段提高了企业筹办职业培训的积极性。[8]1919年法国颁布的《阿斯蒂埃法》规定:国家有承担职业教育的任务;全国每一市镇必须设立一所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技术教育主要提供三方面的课程:补充初等教育的普通教育,作为职业基础的各门学科和获得实际技能的劳动实习。并强制要求凡是已经脱离学校教育的14岁—18岁青年均应接受每周至少4个小时,每年至少100个小时的职业技术教育。[9]该法还强调职业技术讲座是开展职业培训的主要方式;参加至少3年的职业技术讲座者可以参加考试并获取职业能力证书。[10]1958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规定企业劳动者只有接受各种各样的职业培训,才能提高劳动技能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1971年颁布的《职业继续教育法》对政府、企业的责任以及职业教育经费等各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总之,一系列成人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引领了成人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确立了成人职业教育在法国教育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二、启示

(一)注重成人教育专项立法,稳固成人教育地位

作为教育大国,我国出台了不少教育法律法规,但是仅局限于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领域,尚没有成人教育的专项立法。虽然有些法律条文对成人教育有所涉及,但是多是宏观上的顶层设计,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相关成人教育规定大多散见于各种教育法规中,法律条文分散,缺乏强有力的法律约束力。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这为我国成人教育法制建设带来了机遇。我国有必要从法国成人教育立法实践中借鉴经验,加快成人教育专项立法的步伐。应该尽早出台《成人教育法》,将成人继续教育、成人职业教育、老年教育、社区教育、远程教育、妇女教育、终身教育等各种成人教育类型的法律规章及管理规范制定出来,以法保障成人教育的战略地位,使其走上“法治”的轨道。我国成人教育的专项法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成人教育立法的依据、目的、适用对象。二是成人教育、成人继续教育、成人职业教育、老年教育、妇女教育、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等相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三是成人教育的地位、行政管理体制、经费保障机制,包括成人教育办学机构、企业、政府、成人教育教师、成人学习者在内的成人教育参与者的权利与义务等。[11]

(二)增加成人教育投入,确保经费支持

法国成人教育经费主要来自政府的财政支持、企业出资和公民缴纳的培训费用。充足的经费来源是法国成人教育顺利开展的物质基础,而经费不足是长期困扰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据统计,我国目前的成人教育经费仅占教育事业总经费的0.6%左右。[12]我国要借鉴法国成人教育的经验,增加成人教育经费投入,建立以政府出资为主、多渠道的筹措成人教育经费体制。首先,加大政府财政支出力度,各级政府部门要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教育经费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把成人教育经费作为教育经费支出的重要方面。同时,成人教育管理者是保障成人教育顺利运行的人力基础,各级政府要依法保障成人教育管理者的工资水平。其次,根据地区经济发展、市场状况以及成人学习者的可承受能力制定成人教育学费标准,消除政府单一定价的弊端,建立包括政府、企业、社会机构、成人学习者等在内的多元定价机制,适度调整学费标准,并依法明确政府、企业、成人学习者共同承担培训费用的责任。再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成人教育,对办学规范、特色明显的办学机构给予奖励和支持。针对我国成人教育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客观事实,成人教育经费应向中西部边远贫困地区倾斜,以促进成人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鼓励多方参与,实现成人教育主体的多元化

法国成人教育的发展一方面得益于政府积极筹办成人教育机构,另一方面,政府通过法律手段积极鼓励工商企业、私立培训机构、普通学校教育机构等参与办学。我国要借鉴法国的经验实现成人教育的多元化参与,实现成人教育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办学主体的多元化以及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首先,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增加成人教育的经费支持力度,发挥成人教育的公共服务功能。各级政府应出台适合当地发展的成人教育规定,依法明确成人教育参与者的资金扶持义务。其次,实现成人教育办学主体的多元化。成人教育机构与市场需求对接,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建立产教研相结合的一体化办学机制,加强校企合作,企业发挥自身的物质资源优势,积极为成人教育机构提供实习场所和实践设备。企业还可以发挥实用性人才资源优势,鼓励管理人才、技术人才以及有技能专长的人才到成人教育机构担任专、兼职教师。此外,国家应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成人教育,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使更多的人积极投入到成人教育事业中。再次,实现成人教育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改革成人高校信息公开工作监督检查机制,引入第三方对成人高校的信息公开情况开展评估,评估报告要向全社会公布。[13]

(四)保障成人的学习机会,构建学习型社会

法国成人学习机会的获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1919年颁布的《阿斯蒂埃法》、1971年颁布的《职业继续教育法》以及1984年颁布的新《职业继续教育法》都详细规定了接受成人教育是成人的权利,政府、企业有责任保障成人学习的权利。在我国,成人学习机会的缺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法律保障缺乏、学习机会不平等以及学习经费不足。增加成人的学习机会,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首先,颁布成人教育相关法律,以法确保成人学习的权利,制定“带薪休假”制度,以此保障成人学习的时间。其次,确保教育机会公平,公共继续教育资源优先向弱势群体如残疾人、老年人、失业者、青年待业者、贫困地区劳动者、进城务工人员倾斜。加快探索公共继续教育资源配置的新模式,如面向弱势群体的“继续教育与培训券”制度等。[14]再次,完善成人教育投资制度,保障成人学习的经费来源。学费是影响个体参与学习活动的物质基础,减轻成人学习的经济负担有利于调动成人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针对我国的具体实际,应当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投资体制。最后,更新教育观念,打通各级各类教育壁垒,实现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有效沟通,使各级各类教育都服务于成人群体的终身学习。政府要积极倡导各种类型的成人教育,例如,针对社区是居民终身学习的便利场所,大力发展社区教育;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大力支持老年教育;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及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更加紧迫。

(五)重视成人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水平

篇9

1.政府层面

在国家改革建设进程中,需要多样化的人才,这也就要求不同的学校形成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校企合作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因此越发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但国家和地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制建设却明显滞后,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1)政府官员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职能和关键作用,缺乏相关的意识,更拿不出相应的行动来推动校企合作,导致关于校企合作的法律和政策制度明显跟不上实际情况的发展;

(2)校企合作管理体制漏洞颇多,很多政府官员消极怠工,不管不顾,也没有配套的监管体制和措施;

(3)政府角色扮演不到位,往往是任由校企随意自由联合,很少提供指导和支持,一方面这种自由联合模式可能会出现严重问题,另一方面少了政府的支持,校企合作很难得到快速发展。

2.行业层面

一方面行业内并没有形成明确的相关规定,企业对职业教育的了解和接触还不完备,职业教育对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也存在很多疑问,毕竟稍有不慎,遭殃的是庞大的学生群体。这不完全是职业层面的问题,缺少相关的法律文件,行业很难自己形成一套合作体系。然而每一个行业必须有人站出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切实推动这一行业的各项发展。目前行业协会与职业教育之间还没有达成一致共识,双方都有一定的责任。我国行业自身独立发展的空间和水平都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但是自身能力不足才是必须改善的致命伤,否则该行业将会在历史的洪流中被淘汰。

3.企业层面

(1)企业是职业学校学生的推荐单位。只有做出针对接受职业学生的专项调整,才能形成很好的双向机制。但我国职业教育本身还存在诸多发展瓶颈,应对挑战的能力不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难度加大,可行性也不高;

(2)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利益是大多数企业的最高最求,企业选择合作伙伴时往往以利益上的得失作为最高考量标准,校企合作的模式令很多企业家难以接受;

(3)现有的合作组织管理不健全,企业家对教学内容和目标的设定几乎是零参与,他们永远处于被动状态,一旦遭遇生源素质不高、业务能力差等情况将极大地打击他们的合作决心。

二、如何促进新时期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1.国家发挥自上而下的管理作用

我国的《教育法》《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关于校企合作有一定的条款,但这些目前尚难以望校企合作实际发展情况之项背,毫无疑问,这些法律法规应当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以裨益于校企合作的管理。此外,不能让法律法规徒有其表,而应加强法律知识的推广和宣传,让其切实发挥作用,并可适当增加一些管理条例和措施,以推动校企合作的持续稳定发展。

2.总结地方经验,形成理论指导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明确指出,知识来源于经验。因此有必要对校企合作中的部分案例作为样本进行相关研究,提炼成具有完全可行性和成效性的理论体系,用理论来指导更多的实践活动,将每一种成功的模式推广到更多的校企合作中,让大家共同受益,最后形成校企合作的绝对优势。

3.以现有条例为基础,不断创新丰富

篇10

关键词:产学合作教育;雇主企业;高职;认同度;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1-0168-03

一、雇主企业对高职学生参加合作教育的低认同度的原因分析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产学合作教育是学校办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它为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拓宽办学思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探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广大学生通过参加产学合作教育,在专业技能、科研意识、文化学习、人际关系、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近年来,作为产学合作教育的重要一方的雇主企业,在对产学合作教育的认同方面,虽然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与实际需要还存在很大的距离,尤其是对高职学生在接纳、认同度上更有不小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对产学合作教育的支持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

高等教育推行产学合作教育,已经成为从事高教人士及相关教育部门的共识。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在有关高校大力推广产学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国产学合作教育协会和上海的高教系统有关协会也积极倡导,引导有关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大胆改革,力争造就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高等院校,培养一代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开展产学合作教育,需要学校、雇主企业、学生各方面齐心协力,主动担当,才能培养出综合素质出众的人才。作为把产学合作教育作为重要的办学特色的我校高职学院,在推进产学合作教育的教学模式上,尽管已经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下了很大的力气,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依然感到困难重重。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推行产学合作教育的过程中,缺乏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无法在推进产学合作教育教学模式时采取积极的、主动的姿态。尤其是在与雇主企业交往的过程中,缺乏底气,往往迁就于雇主企业。我校高职学院的学生所学专业大都为工科类的专业,在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保证的前提下,雇主企业在接纳高职学生时往往也顾虑重重。

因此,在缺乏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学校的主动性、学生的参与性、雇主企业的接纳性都无法得到保障。雇主企业出现对学校开展产学合作教育的低认同度也就不足为奇了。

2.学校、学生与雇主企业的相互关系不明确

在产学合作教育的培养模式中,要求高职学生以一名真正的“职业人”的身份进入雇主企业,与其他员工一样参加真实的岗位工作,使高职学生在“实战”中学习、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与其他员工一样获得相应的报酬。这就牵涉到以下二个关系的问题:①高职学生与雇主企业存在什么性质的用工关系;②高职院校与雇主企业存在什么形式的合作关系。

第一、高职学生与雇主企业是什么性质的用工关系。高职学生进入雇主企业参加产学合作教育,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①通过企业招聘,兼职人员进入雇主企业工作。②通过学校推荐,进入雇主企业工作。③通过社会上各种人脉关系介绍,进入雇主企业工作。在上述三种情况中,都存在着高职学生与雇主企业或签订、或不签订临时用工的劳动协议情况。而现实情况是,相当一部分雇主企业录用高职学生是不签订临时用工劳动协议的。这就直接导致高职学生与雇主企业的劳动雇佣关系不明不白,各方利益更得不到有效保护。在这样一种性质不明确的雇佣关系下,学生很难以真正的“职业人”身份在雇主企业里发挥作用并获得自身利益,雇主企业也很难对学生有一个客观的接纳态度,也就直接影响了雇主企业对高职学生参加产学合作教育的认同度。

第二、高职院校与雇主企业存在什么形式的合作关系。高职院校与雇主企业之间一般有以下几种合作关系情况:①高职院校与雇主企业签订协议,使雇主企业成为高职院校开展产学合作教育的基地。②雇主企业不是高职院校开展产学合作教育的基地,但与高职院校有着比较长期的毕业生就业招聘的合作关系。③雇主企业通过其它各种途径,在社会上直接进行招聘,雇用高职学生做兼职工作,雇主企业不与高职院校直接联系,也不存在合作关系。在上述三种情况中,除了产学合作教育基地是雇主企业与高职院校双方之间有基地签约协议书、明确两者相互之间的合作关系之外,在其它两种情况中,高职院校与雇主企业双方都没有相互制约关系,甚至相互之间都没有任何的接触关系。由于这种实际状况的存在,导致只有少部分到产学合作教育基地的高职学生会得到雇主企业的认同,大部分高职学生在参加产学合作教育过程中,是很难得到雇主企业真正的接纳和认同的。

学校、学生与雇主企业的相互之间关系不明确状况的存在,致使以工科类专业为主的高职学生期望以一名真正的“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产学合作教育,且能够被雇主企业接纳、认同,难度确实不小。

3.雇主企业立足于企业自身利益的保护

我校高职学院的学生所学专业大都以工科为主,主要有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设备设计与制造、应用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等等。这些专业的学习需要一定的实际操作过程及经验的积累。受学习经历的限制,高职学生在专业技能、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往往成为他们在专业知识运用方面的短板。而雇主企业需要的是高职学生到了岗位上就能运用专业知识顶岗操作。对于缺乏实际操作经验的高职学生,雇主企业往往是不敢大胆录用的。因为,一旦录用了这些学生,雇主企业就将承担高职学生在工作过程中的劳动力报酬、材料损耗、师傅带教等成本,以及可能出现的设备损坏、工伤事故、经济损失等一系列影响生产和效益的负担。而这些成本、负担以及可能造成的各种损失,高职学生本人是基本无力承担的。

因此,在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面前,雇主企业往往会立足于企业自身利益的保障,面对高职院校的产学合作教育常常退避三舍,这种态度和做法直接影响了雇主企业对高职学生参加产学合作教育的接纳和认同。

二、提高雇主企业对高职学生参加产学合作教育认同度的对策分析

由于缺乏国家法律法规的支持,加之高职院校、学生与雇主企业之间相互关系的不明确,以及雇主企业立足于自身利益的保护等方面的因素,导致目前雇主企业对高职学生参加产学合作教育认同度较低。要改变这种状况,吸引众多雇主企业参与到高职院校的产学合作教育中来,提高雇主企业对高职学生参加产学合作教育的认同度,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促进产学合作教育发展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大众化,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兴起,制定和完善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促进产学合作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的任务已是迫在眉睫。

高职院校开展产学合作教育,涉及到教育行政部门领导、高等职业院校推行、雇主企业参与和高职学生的身体力行,牵涉到各方面利益,要协调好方方面面,确保各方面多赢,就必须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做保障。产学合作教育的根本属性是“教育”,确保学校实施教育的权利、确保高职学生学习和接受教育的权利,是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的基础。雇主企业在产学合作教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提供着开展产学合作教育的基本条件,确保雇主企业的利益,是提高雇主企业参与产学合作教育积极性的前提。在法律法规上,要在参与雇主企业的资格认定、用工合同、财务税收减免、经济补贴、人才使用等方面加以保障。只有从法律法规的层面加以确认,雇主企业才会认同产学合作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开展产学合作教育才能有宽广的前景。

2.搭建平台,建立产学合作教育联盟

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保证的前提下,有关高职院校要依据学校的发展,结合学校专业方向,依托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接社会产业链,搭建高职学校与雇主企业的“教学”和“产业”合作的大平台,吸引更多的雇主企业加入到产学合作教育过程中来。在这一过程中,要协调各方利益,使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够进一步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毕业生能成为雇主企业用工和人才招聘的来源。同时,要让雇主企业成为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基地的同时,也使其能通过参与产学合作教育扩大企业知名度。应该让高职院校与雇主企业在“教学”与“产业”两大领域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互惠互利,在搭建大平台的过程中,建立起符合社会发展的产学合作教育联盟。

只有让高职院校和雇主企业紧密联合,各自从中获得利益并促进自身的发展,雇主企业在参与度越来越高的基础上,才会提升对高职学生参加产学合作教育的认同程度。

3.制定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计划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能否满足社会的需求,能否受到雇主企业的欢迎,都直接影响着雇主企业参与产学合作教育的积极性。高职院校在制定学生培养计划时,要依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要结合雇主企业需求状况,要在培养学生的理念、方式、手段等方面切合实际,要紧密结合产学合作教育。同时,还要依据市场的变化,搭准雇主企业发展的脉搏,发挥雇主企业在产学合作教育中的作用,制定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受雇主企业欢迎的人才培养计划。

只有在科学的培养计划指导下,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才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只有雇主企业从招聘录用的员工身上看到了企业的未来,才会进一步地认同高职学生参加产学合作教育。

综上所述,要提高雇主企业对高职学生参加产学合作教育的认同度,国家相关部门要研究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创造良好的环境,创建有效的机制,鼓励和支持雇主企业更多地接纳高职学生参加产学合作教育,提高雇主企业对高职学生参加产学合作教育的认同度。这样,高等教育的发展就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符合企业需要的、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l]诸葛镇.深化产学合作教育面临的几个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1999,(3).

[2]孙怀玉.对产学合作教育机制的认识[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

[3]张炼.产学合作教育中的企业行为分析及相关策略[J].大学教育科学,19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