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10-31 18:06: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危机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危机的特征

篇1

1.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后金融危机时代下我国企业对经济管理进行创新,这是由我国企业所处的客观环境来造成的。第一,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全球经济都陷入了不景气的状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进一步加剧。这种客观环境就要求我国经济必须要抛弃过去那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转而发展资源集约型的经济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与国外企业相竞争。第二,国外企业与我国企业相比较而言,我国企业还存在着诸如企业认同度低、技术落后、人员稳定性差、内部组织松散、管理落后等问题。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弊端更为突出,尤其是经济管理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后金融危机时代下如何创新企业经济管理,已经成为了当前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必须通过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来提髙生产效率、增加利润、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所以,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企业进行经济管理的创新改革是很有必要的。

2.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基本特征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经济形势下,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企业经济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

后金融危机时代下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是以价值形式为基础,对企业整体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综合性的管理,是新形势下企业管理的重要项目之一。现代企业可以科学的规划与控制企业的经营过程、生产过程,最终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上升。

2.2 经济管理与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具有广泛联系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企业的所有管理项目都要涉及到对企业资金的应用和调配,经济管理与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具有广泛联系。这样就必然会涉及到企业所有的下属部门和人员,因为企业经济管理的好坏与个人自身收入、企业发展壮大都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只有形成良好的经济管理氛围,才能取得预期的管理效果,才能够有效推广企业的各项管理措施。

2.3 经济管理中的财务指标直接反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企业髙层领导的决策对于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至关重要的,而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是由最终形成的全年、季度、月份等财务指标来直接反映的。企业管理者应该根据企业相关的财务指标来指导企业经济管理目标和方针的制定,有效调整生产技术、营销策略、经营活动,这样既能够实现企业制定的经济管理目标,又能够大大提升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

3.后金融危机时代下如何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改革

3.1 实现经济管理观念的更新

对于任何企业的管理活动而言,更新观念都是极为重要的。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更新企业员工观念,特别是企业髙层领导者的经济管理观念是必不可少的,能够有效地营造出良好的内部管理环境。在实现经济管理观念的更新的过程中,应该适时引入战略意识、危机管理意识等最新观点,以保证企业髙层领导者能够在制定经济管理目标和方针时,形成科学的全局观念和管理观念。众所周知,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具有影响面大、涉及面广等特点,所以企业应该在实现经济管理观念更新的指导下,注重实践新型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

3.2 创新企业的经营策略

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创新企业的经营策略,企业必须改变过去那种组织结构,改变过去那种经营观念,多采取柔性化、虚拟化的组织结构,重新建立健全新的企业经营组织结构,不断创新企业管理的弹性、宽度和幅度。创新企业的经营策略主要包括创新企业的经营联盟和品牌。创新企业的经营联盟是指企业通过与其他相关企业通过生产、技术、销售多种措施联合起来,建立一个固定的企业间经营联盟。创新企业的品牌就是指企业改变过去那种代入加工的低水平生产,创建新属于自己的品牌,通过这种方法来提髙企业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增加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进而赢得市场。创新企业的经营策略,必定能够为企业赢得市场,增加企业利润,有效提髙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营环境。

3.3 建立有效的财务支出约束机制

企业应该完善诸如财务人员岗位职责制度、经费管理制度等综合性的管理制度,加强公用车辆使用、人员接待等相关性的管理制度,加强邮资费、电话费、办公费等单项的管理制度。这样就很容易做到有章可循,在企业内部建立起较为有效的财务支出约束机制,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执行过程中一定要做到按制办事,以节约资金、堵塞漏洞,最大限度地提髙企业的各项资金使用效益。同时,要注意细化部门预算,建立科学的部门预算制度,这样就能够有效提髙企业财务管理的预测能力和计划能力。每个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预算定额标准,及时分析研究财务预算执行情况。此外,建议建立企业财产物资登记盘存制度,企业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年末、每季、每月等时间段来进行实地盘存,同时对最终核算的结果进行处理。或是可以制定企业内部计划的价格制度,企业在进行存货、材料、办公用品、设备等的销售或者购进时,可以采用定额管理制度,或者采用计划价格制度,在每个月的月末进行成本差异分摊。

3.4 不断提高对推进企业财务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各项收支环节得到有效执行的保障。其次,要充分认识到建立完善的企业预算管理体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避免与政策层面冲突、有利于加强企业廉政建设,更好的适应内外部环境。再次,要充分认识到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有利于企业识别风险,分析并评估风险。最后,要对症下药,有效地化解各种风险。

3.5 实现财务管理手段信息化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伴随着电子科技的广泛应用和新经济的髙速发展,对于现代企业而言,目前现代网络式的财务管理已经逐渐取代了过去传统的桌面式财务管理,这样就能够进一步加强數字化和信息化。利用先进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这样就能够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使众多的远程处理功能得以实现,例如远程审计、远程查账、远程报账、远程报表等,同时也能够强化管理层对下属各分支机构的财务监控。利用先进的网络通讯技术,能够较好地实现网络财务的协同业务和远程处理能力,使得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向集中化管理进行转变。建立专用财务管理數据库,既能够利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经营进行常规决策实践,又能够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使财务管理趋于严密,减少财务管理的随意性。这些先进技术的运用能够有利于实现智能化、髙效益的财务管理。

此外,财务管理信息化软件不仅帮助财务核算人员极大的简化了日常工作,而且要为财务管理人员提供管理决策的平台。软件的财务分析功能,可结合自定义财务分析报表,以账务核算數据为基础,采用专业的财务分析方法,对企业当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进行评析,并且以图表等方式直观的展现出来。通过对企业财务活动的事后分析,对企业未来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进行预测,从而为企业财务决策提供正确的依据。还可以引入引出标准格式的凭证、报表、摘要、工资核算方法等,方便用户使用。并且还可以向上上报报表和凭证、往来对账单等账务數据,供企业编制合并报表或进行账务數据查询,满足企业应用的需要。

3.6 注重“协同”效应,提高对企业资源的掌控能力

传统的企业财务战略管理模式与企业其他的业务子战略的关联度不够,更多的关注点在于支持企业、强调服务的整体战略,在目前的后金融危机时代越来越显得不协同了。在目前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企业不再是过去那种封闭、孤军奋战的状态,更多的是产业群、价值链的集体参与竞争,上下游企业间在市场、利益等因素的驱动下,结合在一起共同参与市场竞争。所以协同效应对于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协同”的企业财务战略模式主要关注两方面:一是与外部业务的协同,即下游与经销商(客户)业务、上游与供应商业务的协同,目的在于实现企业对外财务资源的价值最大化;二是与内部业务的协同,目的在于实现企业对内财务管理价值最大化,进行内部财务“流”管理。这两方面业务的协同,即企业与下游经销商、上游供应商的整个价值链协同,最终的目标是实现企业在整个价值链上财务管理价值最大化。这种协同的财务战略管理模式是目前企业共同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最好的方法,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避免经营风险的前提。

4.结语

篇2

关键词:极端条件;微生物;特征;生存环境

在某种环境中,微生物的寿命可以保存很长很长。据报道,在1.8 亿年前,被埋在盐岩中的细菌,由于高度失水而处于“假死状态”,当人们将盐岩试样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上时,“假死菌”竟然长出菌落,说明该菌起码保存生命力在1.8 亿年以上。有报告,2.5 亿年前的钾标本上的细菌,在一定环境下,仍可萌动起来。法国超低温生物学家贝雷雷尔估计,在17℃环境中生存1年的芽孢,如果在-270℃下可生存71万亿年。微生物生长的个体寿命并不长,但某些不生长的菌体(休止细胞)维持生命力却达到难以想象的程度。动物界比较长寿的是大象,可活几百年;植物界的老寿星是龙血树,可活1万多年。有些植物的种子是长寿的,如我国辽宁省的古莲子埋在泥炭中,经1000多年,仍有发芽力,被认为是保存生命最长的种子。但它们同微生物相比,都望尘莫及。

在生物界,微生物的身体微小,抗逆性强,所以可以飘游太空;有些细菌能抗高压,又不需氧,所以可以潜入地层深处。地球表面的生物圈有高限与低限的界限。就高限而言,生活的真菌与细菌的孢子可固着在尘粒和液体上,随风直上云霄,高度竟达1.8 万~2.7 万m。最近用气象火箭从太空抽取分散物,经实验室研究证明,从4.8 万~7.7万m高度的样品中检出了微生物。在高空或太空,微生物能抗低温、干燥和辐射。微生物比高等动物更能抗辐射作用。例如,哺乳动物(包括人)的辐射半致死量小于1000γ(伦琴),大肠杆菌为1万γ,酵母为3万γ,原生动物为1万γ,抗辐射微球菌(抗辐射最强的生物)为75万γ。短期(几星期)漂浮在高空或太空中的微生物有机会返回地面的话,又可安然繁殖后代。就低限而言,微生物生存的界限可能划在100℃的地层等温线上。100℃是发展微生物的临界温度。在前苏联巴尔金和乌克兰的等温线在1万~1.5 万m的地层中,在年轻的阿尔卑斯皱褶区则在1,500~2,000m的范围。深层石油均含有微生物,任何地区刚刚汲出的石油经过载片染色,菌体可在显微镜下历历在目。地层深处的微生物有3个特色:一不需氧;二耐高压;三抗高温。

微生物具有很强的抗高压能力。实验证明,酵母在500大气压下仍可保存自己的生命;某些细菌、酵母、霉菌能抗3000个大气压;植物病毒可抗5000个大气压。关岛附近的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海洋的最深处,深度为11034m,压力约为1103个大气压,是地球表面细菌生存的最深处,而鱼类潜游的深度则为8300m。

在许多环境中,生长着抗高温的微生物。在湿草堆和厩肥堆有时会发生自燃作用,这种现象是由嗜热菌的代谢活动造成的。能产生高温的微生物有两类:嗜热性芽孢杆菌和嗜热性放线菌。前者的最高生长温度达65℃~68℃,其孢子暴露在100℃下可存活几个小时;后者最高生长温度为65℃。这两类微生物的联合活动,致使生存环境温度上升到80℃。

嗜热菌喜好温泉环境。在冰岛,有一种嗜热菌可在98℃温泉中生长繁殖。在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的温泉中,Bacilluscaldolyticuskz可在92℃~93℃(该处沸点)下生长。在实验条件下,该菌可在100℃下生长,在加压条件下,105℃下亦可生长。可以相信,在其他温泉中,同样也可以找到嗜热菌。

细菌孢子抗热性很强,有一种嗜热菌的芽孢在沸水中加热60h不死。有些细菌的孢子在245℃时也不死,当环境条件适宜时,就萌动成细菌。一般细菌的芽孢在100℃下可忍受几个小时。

同微生物相比,高等生物的抗热性则不高。植物界最能抗热的大概是南非的生石花,不过只能忍受50℃的高热。脊椎动物生育的最高温度是50℃以下。

大多数的微生物都能耐低温。霍乱弧菌在-32℃下不失去生机。某些细菌在液态空气(-190℃)、液态氢(-253℃)中仍保持生命。在这样的低温下,痢疾棒状杆菌可冻藏3个月;肠伤寒沙门氏菌可长期保存。芽孢杆菌的芽孢在-250℃下可存活3周。很多微生物对低温是稳定的。如日本脑炎病毒在10的脑悬液中在-70℃下可保存1年、流感病毒在-70℃下保存6个月均不失去致病力。

低等植物中最能忍受低温的是藻类。血生腺衣藻能在-34℃下生长发育。高等植物中最能抗拒低温的是西伯利亚的辣根植物,可在-46℃的低温下开花。哺乳动物的可在液氮(-191℃)下长期保存。

氧化硫硫杆菌是迄今所知的一种最耐酸的奇异生物。在自然条件下,它们可将元素硫或还原性硫化物氧化成硫酸,使环境酸化,排斥其他生物。它们能在pH值为5的酸性矿水中生存,有的菌株可在pH值为0的溶液中生活。

在微生物界,有些细菌特别能耐盐,可在盐度很高的环境中生活,被称为极端嗜盐菌。最著名的代表是Halobacteriumsalinarium能忍耐12~36(饱和)的氯化钠浓度;Sarcinamorrhuac可在5~36(饱和)的氯化钠培养基中生长,它们细胞内氯化钠的浓度也很高,达23.4 。死海含盐量达19~26,水层清澈见底,没有任何高等生物,但却生存着几种细菌与藻类。世界上最著名的耐盐植物是盐角草,我国西北与华北盐土中最多,但只能忍受0.5~6.5的盐度,与微生物的抗盐性相比相差太远了。

开展极端微生物的研究,对于揭示生物圈起源的奥秘,阐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机制,认识生命的极限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规律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意义。极端微生物中发现的适应机制,还将成为人类在太空中寻找地外生命的理论依据。极端微生物研究的成果,将大大促进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人类健康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利用。

参考文献:

[1]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85~186)

[2]焦瑞身.今日的微生物学(第2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79~88)

[3]楼纯菊,吴复华.微生物的生活.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99~125)

[4]王曙光.环境微生物研究方法与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145~147)

篇3

关键词:农村;微观经济组织;自组织;演化途径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9-0063-02

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前沿出现的“耗散结构理论”“混沌理论”“分形理论”等理论,一般被称为自组织理论。

自组织系统无须外界指令而能自行组织、自行演化,自主地从无序走向有序。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也存在着与自组织系统性质完全相反的另一类系统,它不能自行演化,即不能自主地从无序走向有序,而只能在外界指令的推动下被动地从无序走向有序,这类系统被称为“他组织系统”。

一、农村微观经济组织的自组织特征

自组织系统理论认为,一个系统成为自组织系统,需要具备的特征包括非平衡性、非线性、涨落性、协同性等。我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演变过程表明,农村微观经济组织也具备自组织特征。

(一)非平衡性

非平衡性是自组织形成的前提。“耗散结构论”创始人普利高津认为:“非平衡是有序之源。一个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必须处于非平衡态。处于平衡状态下的系统是孤立的、混乱无序的。”要判断这一条件是否满足,就要研究系统的各组成要素之间是否均匀一致,各要素之间的差异越大,系统离开平衡态就越远。

我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的非平衡性表现在,制度的供求关系不均衡。我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的诞生或是由农民制度需求推动,或是由于政府制度供给引导,很少出现二者同步的情况。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多年后,政府的相关法律才出台。

(二)非线性

“走向自组织的体系必须是一个非线性体系。如果体系是一个线性体系,那它根本被排除了出现有序结构的可能性。”为了使一个系统具有非线性,那么其组成要素间必须相互独立且存在着相当的差异;它们的数量必须大于等于二,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必须大于等于三。

我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的非线性,农村微观经济组织的构成要素中,农民占多数,彼此之间相互独立,还包括各级管理者,数量远大于三。高度统一的计划体制类似于“他系统”,政府作为强有力的外界干预并没有使之高效、有序的运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结构,包括成员大会(权力机构),监事或者监事会,理事长(本社的法定代表人)和理事会经理和财务会计人员(理事长聘任)。这些人员之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三)涨落性

普利高津指出:“涨落决定全局的结果”,“通过涨落达到有序”。所谓涨落就是指对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随机扰动,这种扰动对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远离平衡态时,涨落的作用往往很大,它通过破坏系统的原有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推动系统向有序结构进化。

对我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的随机扰动因素,包括与政府推动,市场经济风险,农民自身的需求等诸多因素。我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在创建初期都能带动农民的积极性,但经过一段时间通常出现组织效率下滑的情形。然后被一种新的组织代替。在政府强力推动和农民积极配合下,在全国形成。取代后,我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的发展处于低谷。随着市场经济对农业影响的强化,农民意识到联合起来抵御市场风险的必要性,于是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又逐渐发展起来。

(四)协同性

系统内外大量的涨落的存在使系统走向有序有了可能,但必须在系统内各个要素都达到协同,真正的有序结构才能形成。

制度的供求关系一般是在农民强烈需求的推动或政府强势推动下达到均衡。我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的发展证实了这一点。改革开放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复兴,首先是农民需求导致的结果,随后政府提供了制度供给,通过相关法律加以规范。

市场经济是以自组织运行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形态。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性资源配置手段的经济形态,而由于市场自身特点使得其具有鲜明的自组织性特征,其主要表现为:市场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存在着资源分布,各子系统发育程度和市场中供需关系的非平衡性;存在非单一的多样性的市场体系和市场主体在进行经营决策时的非线;存在着体现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的各种涨落;各个组成要素存在着各种方式的互相依存、互相作用的协同性。

二、农村微观经济组织演化的自组织特征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的演化进程所体现的特征与系统自组织演化规律有高度的相似性。

一般而言,系统自组织演化的途径有三种:

(1)经过“临界”状态的突变途径

其中,经过“临界”状态突变途径的自组织演化过程最引人注目。例如,在“临界”状态下即系统经过“临界点”时,系统突变前的状态与突变后的状态变得无法区分,此时,系统的状态是极不稳定的,系统突变前的状态与突变后的状态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织缠绕在一起。

(2)不经过“临界”状态的突变途径

不经过“临界”状态的突变途径相对简单。在系统演化的微观图景中,系统突变前的状态与突变后的状态是可以区分的。在演化早期,系统以突变前的状态为主要状态,而突变后的状态是以一种“晶核”的形式含在系统突变前的状态中的;而后,系统的这种“晶核”(即突变后的状态)愈益发展,最终变为系统的占据支配地位的状态。在第一种演化途径中,突变的是系统的某些关键性演化性质,系统的整体状态并未突变;而在第二种演化途径中,突变的是系统的整体状态,系统的某些关键性演化性质并未突变。

(3)渐变途径

自组织的渐变以改进、完善现有系统为主要目标,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缓慢地进化。它通常只对一两个组织构成要素进行调整,其变革的过程比较稳定,波动也比较小。

综合上述三种途径,自组织系统理论所刻画的系统演化可以概括为:在开放的、远离平衡的和有外部物质、能量、信息的非特定输入/输出的条件下,系统以其内部子系统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为动力即以其子系统之间的竞争和协同为动力,同时受到内、外涨落的随机启动,产生出集体运动的协同效应,其协同关联所产生的“序参量”(即集体运动的基本模式)又进一步支配了系统内各个子系统的竞争与协同,从而使系统走入循环、交叉作用并关联于放大的循环链圈之中。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的演化进程在不同时期,体现了上述三种演变途径。有时为了减少创新的阻力和

风险,我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的演化经历了很长的时间。我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的渐变型组织创新使改革的过程拉得很长,将所有变革的内容分散在几个阶段中,逐步实现最终目标。创新后的组织是在原来组织的基础上一点点的渐进演化而来,从某种程度上说,创新后的组织只在局部进行了创新。但在涉及农村微观经济组织的关键问题上,如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等重大问题上,农村微观经济组织的演变往往遵循突变途径。

图中,点A和B是临界点。点A前后的变化说明,1949年解放后,我国农村的微观经济组织特征发生了深刻变化,土地私有逐渐演变为土地集体所有和土地公有。在计划经济背景下,个体生产逐渐演变为集体生产。

点B前后的变化说明,1978年后,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我国农村的微观经济组织特征发生深刻变化,开始面向市场经济组织生产。

点A和B之间的小幅变化,是我国农村的微观经济组织渐变过程。例如,互助组演变为初级社,高级社演变为等。

1978年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面临的市场风险越来越大。联合起来抵御市场风险是我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诞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从我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的演化进程可以看出,外部条件特别是政府引导在组织的演化进程中起了主导作用。改革开放后,农民的抵御市场风险的制度需求对微观经济组织的演化起了主导作用。

三、政策含义

篇4

一、引言

在中国证券市场短短十几年的发展中,担保作为上市公司的一种正常的经营手段,曾为上市公司方便、快捷地获得银行资金以及为金融机构利益的保障产生了积极作用。然而近年来,不规范的担保行为已成为困扰上市公司的一大陷阱,从奥园发展、神龙发展、诚诚文化到啤酒花、托普软件,从福建“担保圈”、上海“担保圈”、深圳“担保圈”到新疆“担保圈”,上市公司因担保被拖下水的案例屡见不鲜,有人甚至把中国上市公司对外担保问题称为“上市公司的哥德巴赫之谜”。尽管国内业界、学界人士曾对这一难点与热点问题给予了关注,但由于以往的研究大都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从现象上对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风险和危害进行描述,缺乏深入的理论思考,因而得出的结论缺乏说服力。上市公司担保行为存在和发展的本质和经济功能何在?其演变轨迹和特征又是什么?这是我们在深入研究中国上市公司担保问题前首先需要弄清和解决的问题。

二、中国上市公司担保行为的本质与经济功能

一般而言,上市公司担保可以有三种选择,即保证、抵押和质押。但中国上市公司在担保行为的实际选择中,却具有明显的保证担保偏好。据笔者统计,在1999-2002年上市公司的长期贷款(平均值)中,保证担保贷款达58.44%,而抵押担保仅占28.48%,其余13.08%基本是信用贷款;在同期的短期贷款(平均值)中,保证担保贷款更是高达63.38%,而抵押担保仅占 22.22%,其余14.41%基本是信用贷款。由此可见,不论在长期还是短期贷款中,质押担保贷款的比重都非常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中国上市公司的担保行为实际上主要是保证担保行为。由于担保使得公司在债务人一旦无法偿还债务时必须替其“买单”,或有负债会立即转化为公司的现实债务,因此,公司的这种无偿保证实则是“无偿给予他方以公司信用,无异于无偿给予他方以公司财产”。出于对股东利益的保护,各国对公司的对外担保行为普遍实行了严格限制。

资本(资金)是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在现代经济社会,能否获得资金往往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企业要获得资金,除了留存收益和股权融资外,可以选择的还有债务融资。在股份制或公司制情况下,债务融资却有一种“天然缺陷”,即将公司经营的风险从股东(尤其是大股东)转移到了债权人身上。为规避这一风险,债权人(银行)往往要求借款人对贷款提供担保。担保的采用使得债务融资的风险逆向转移给了借款人,同时又产生了三种经济功能:一是在借款人违约情况下担保将保障债权人的贷款得到补偿(保障功能);二是借款人如果违约,将面临担保品 (在抵押和质押担保时)的损失以及保证人履行求偿权和代位权(在保证担保时)的威胁,因此,这将激励借款人努力经营以偿还贷款(激励功能);三是在保证担保中,由于保证人比债权人更加熟悉和了解借款人的偿债意愿和偿债能力,保证人的介入不仅能降低整个借贷过程的信息搜寻成本,还可替贷款人监督和制约借款人违约行为的发生(监督功能)。从这个意义上看,担保可使债权人、债务人和保证人实现共赢。

三、中国上市公司担保行为的演变及特征分析

中国上市公司从产生到现在已有15年的历史,这意味着中国上市公司从事担保已有15年的历史。根据担保行为的表现,我们可把上市公司担保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为大股东提供担保阶段(1990—2000.6)

在这一阶段,上市公司的担保行为一开始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尽管对外担保是上市公司的重大事项,由于没有强制性披露要求,几乎没有上市公司主动公告担保情况,因而担保一直在“地下”进行。直到 1999年4月,以“棱光事件”的爆发为导火索,猴王股份、吉发股份、PT粤金曼、中福实业、九州股份等公司为其大股东担保而沦为“提款机”的事件陆续曝光,上市公司的担保问题才开始浮出水面,并引起了投资者和监管层的高度关注。这些问题集中表现为上市公司为大股东或母公司获取资金提供巨额担保。据笔者统计,当时有近30家上市公司因此或被证监会谴责,或股票被特别处理,或公司被重组。

众所周知,中国上市公司大部分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公司的主营业务同大股东或母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甚至是母公司业务环节的一部分。再加之大股东过高的持股比例,上市公司的运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股东的意志,这就使得大股东有可能利用其控股地位迫使上市公司为其借款提供担保。由于上市公司作为子公司无法有效监督和制约大股东借款的使用,因而这一“廉价”获得的资金大大助长了大股东盲目投资倾向,从而使担保最终变成大股东通过上市公司“圈钱”的手段。

对此,证监会于2000年6月《关于上市公司为他人担保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1》),明确规定:“上市公司不得以公司资产为本公司的股东、股东的控股子公司、股东的附属企业或者个人债务提供的担保。”《通知1》后,尽管上市公司为大股东提供担保的情况大为减少,但并没有完全遏制这一现象。据笔者统计,《通知1》后,在2002年、2003年和2004上半年,为大股东和间接控股股东提供担保的公司分别还有3家、7家和4家。可见,在目前控股股东处于强势地位的情况下,要真正将上市公司从被迫担保的困境下“解放”出来还很困难。此外,《通知1》还将上市公司担保列为年报和公告要求的信息披露事项,从此,上市公司长达十年的“地下”担保开始接受公众监督。

(二)相互担保和连环担保阶段(2000.6—2003.8)

虽然《通知1》明文禁止上市公司为大股东提供担保的行为,但并没有对上市公司之间的担保行为作出明确规定,而且中国《公司法》又认可公司具有自主对外担保的行为能力,因此在《通知1》后,许多上市公司转而寻求相互担保。在这阶段,上市公司的相互担保行为主要有四个特征:

一是涉及公司众多,互保金额巨大。2001年、2002年和2003年1-8月,上市公司以相互担保所进行的贷款融资分别有193项、229项和151项,涉及上市公司118家、136家和96家,每家公司平均互保2.29亿元/年、1.74亿元/年和1.62亿元/年。

二是与上市公司进行相互担保的公司,大部分与上市公司没有关联关系。2002年和2003年1-8月,上市公司分别有89%和93%的相互担保是与非关联方进行的。

三是诱发了部分上市公司的恶意担保行为。由于银行当时对于上市公司担保行为的忽视,部分资质较差、股权融资能力丧失的公司有可能两两联合以相互担保套取银行资金,使得相互担保成为这些公司从银行圈钱的工具,如诚诚文化和啤酒花等。

四是相互担保的发展引发了上市公司担保圈(或担保链、担保網)的出现。担保圈使得那些原本互不关联的上市公司通过相互担保被连接在一起,如果圈内有一家公司资金链断裂,就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不仅会将圈内公司拖下水,还将可能波及到整个证券市场和金融体系,触发区域金融危机。在这一时期,上市公司担保圈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维系担保圈的主要是上市公司与大股东或于公司的“母子关系”、高管人员间的“私人关系”、政府干预下的“地方关系”以及公司间的“业务关系”。如当时被曝光的有三大担保圈:以ST中福、ST九州为中心的福建担保圈,直接涉及上市公司16家,涉及其他企业100多家;以ST深石化、ST盛润和PT金田为中心的深圳担保圈,直接涉及上市公司13家,担保总金额52亿元;以ST国嘉、ST兴业为中心的上海担保圈,直接涉及上市公司52家,担保总金额109亿元,其中仅ST兴业一家公司提供担保就达10.41亿元,遭遇担保诉讼36起。截至目前,上述担保圈内已有4家上市公司因担保而退市,12家公司遭到证监会谴责。对此,证监会于 2003年8月《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2》)规定:上市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50%,不得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担保,不得为本公司持股50%以下的其他关联方或个人提供担保;对外担保应当取得董事会全体成员2/3以上签署同意或者经股东大会批准。《通知2》的虽然抑制了相互担保行为和担保圈的蔓延,但随后曝光的新疆担保圈、托普系、德隆系等担保事件,说明这一行为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

(三)为子公司提供担保阶段(2003.8一)

篇5

1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特征

不同病因痴呆引起的BPSD表现形式也各有不同。例如Lewy小体痴呆(Lewy body dementia,LBD)的突出症状为意识模糊和视幻觉,还有妄想、幻听、抑郁等,尤其是快动眼睡眠期睡眠障碍,是LBD的突出特征。额叶痴呆BPSD的突出表现为人格改变、淡漠、自知力缺失、注意力不集中和心境障碍。血管性痴呆(VD)患者的人格保持完整,但是抑郁较常见,重症抑郁症状较多见,幻觉、妄想等的出现率与其他类型痴呆相差不多。AD的BPSD包括行为紊乱、视物注意及反应过度,表现为对所有引起视觉刺激或在视野之内的东西均要注意观看或触摸。有学者对60例AD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结果显示在2年之内患者均出现了BPSD,几乎所有患者都有激越症状;2年之中激越与抑郁症状出现较多.焦虑和攻击行为出现较少;非持续出现的幻觉和攻击与认知功能损害严重有关。

2 BPSD的生化基础

2.1多巴胺(DA)和NE 大约1/4的痴呆患者存在帕金森病症状,而这与多巴胺的缺乏有关。在认知功能方面,多巴胺也起一定作用。AD患者扣带回处离香草酸的浓度在升高,而在尾状核处减低。有学者报道,尾状核离香草酸的浓度降低与认知功能缺损密切相关。NE系统的不足比较复杂的。在尾状核、海马和扣带回等地方患者[3],甲氧基4-羟基苯二醇(MHPG)的明显增加,MHPG水平在尾状核和海马极度升高,提示NE存在异常的高活性。

2.2 5-羟色胺(5-HT) 众所周知,在维持正常脑功能方面,5-HT很重要,且在如焦虑障碍、心境障碍、恐惧症、强迫障碍及冲动行为等病理情况下也同样重要。痴呆的一些精神行为症状可能与5-HT能系统的功能缺陷有关,如焦虑、激越、情绪低落、坐立不安及冲动行为。有研究提示,应用SSRI类药物对中重度痴呆患者进行一个月的治疗,患者的焦虑、恐惧、情感淡漠、坐立不安和情绪低落等症状均得到相应的改善。

2.3谷氨酸 AD患者往往谷氨酸缺乏相当严重。谷氨酸与DA系统之间的不平衡,可能导致皮质一新纹状体-丘脑环路的功能障碍,从而出现精神症状。

3 PSD的识别和诊断

BPSD表现多样,识别和诊断存在困难。有国外学者对231例患者调查发现,90%患者有痴呆,其中约4/5的患者具有非常显著BPSD,但仅有约1/2的患者得到精神药物治疗。

4 BPSD的治疗

目前BPSD的治疗主要有药物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使用情绪稳定剂、抗精神病药、抗焦虑药、抗抑郁药、胆碱酯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利培酮是第一个被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治疗BPSD的药物,近年在临床上奥氮平、奎硫平等亦较多使用。有研究发现,用利培酮治疗具有明显行为精神症状的600多例痴呆患者,治疗12 w后患者的BEHAVE-AD总分以及精神病和攻击性分量表分均有显著降低。对大多数老年痴呆患者利培酮常用量为1 mg/d,但也有学者认为0.25~0.5 mg/d是兼顾疗效和安全性最适宜的剂量。有学者对伴有显著攻击的痴呆患者使用不同剂量的利培酮口服液(0.5~2.0 mg/d)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攻击。情绪稳定剂治疗BPSD也有一定效果。以卡马西平100 mg/d,每天递增50 mg,直至血清浓度达到5~8 μg/ml,治疗6 w后BPRS下降约8分。丙戊酸钠也可显著p少激越,但易引起呼吸问题和嗜睡等,临床应用相对较少。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治疗86例患者,结果发现近1/2患者行为症状改善。国外有学者以加兰他敏(galantamine)治疗978例AD患者,经过5个月安慰剂对照双盲观察,NPI评定的行为症状也得到显著改善。根据BPSD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非药物治疗,如消除疼痛,改善睡眠,改善社会接触,增加刺激性活动等,均可有利于BPSD的消除。

目前BPSD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发病机制复杂,发病因素多,单一作用点药物很难取得满意效果,且患者年老、机体代谢率低、对药物的副反应敏感,因此应综合考虑药效和安全性,采用综合治疗的手段,多方式、多途径、多靶点治疗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周田田,崔红梅,牛娟,等.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与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5(01):89-91.

[2]张克明,雷雯,职心乐,等.叶酸和维生素B12,B6对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血浆Hcy,血脂水平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3,53:20-22.

[3]陆春华,卫昭华,傅静,等.老年期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状的护理研究进展[J].上海护理,2014(04):66-69.

[4]甄文凤,马辛.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伴发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的研究进展[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10,31(01):20-24.

[5]李春波,舒伟洁,昂秋青,等.痴呆行为和精神症状的临床研究进展[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5,15(03):178-179.

[6]曹秋云,江开达,高之旭.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特征、基础及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3,36(03):187-189.

[7]慕纬.奥氮平、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疗效的临床比较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6(01):1-2,3.

[8]穆军山,叶建新,林航,等.氟哌啶醇与利培酮改善痴呆患者行为症状和精神状态的临床实效性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02):8-10.

[9]金瑛,贾献荣.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伴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36):103-106.

[10]惠兆勋.喹硫平在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9):113-114.

[11]赵春刚.老年痴呆症患者精神行为症状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13):234-235.

[12]沈伟,李海林,叶勤,等.痴呆及其心理、行为症状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关系[J].实用老年医学,2003,17:309-310.

篇6

【关键词】 超高危; 精神分裂症; 家庭功能; 自尊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amily function in UHR of schizophrenia,further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factors on the level of self-esteem of the UHR crowd,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basis for effective family intervention measures.Method:From May 2015 to September 2016,the UHR be checked out by the Structured Interview for Prodromal Syndromes(SIPS) tool,they were evaluated by the family intimacy and adaptability scale Chinese version (FACES Ⅱ-CV) and self-esteem scale.Result:The family intimacy and adaptability level of schizophrenia UHR population were lower than the national norm(P

【Key words】 Ultra high risk; Schizophrenia; Family function; Self-esteem

First-author’s address:Panyu Qishan Hospital,Guangzhou 511483,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07.004

80%~90%的精神分裂Y存在“前驱期”,在前驱期发生感知、思维、言语、行为等多方面异常的人群称为超高危(UHR)人群[1-4]。研究显示UHR人群中10%~50%的个体在未来1年内转化成精神分裂症[5-7],近20年来,精神病学界一直致力于精神分裂症超高危期的研究,目前研究比较多的是精神分裂症超UHR人群的早期识别、神经认知、脑影像学及早期干预治疗等领域[8-11],但很少关注UHR的家庭功能。本研究使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 Ⅱ-CV)、自尊量表探讨家庭因素与UHR的关系,进一步评价家庭因素与UHR人群的自尊水平关系,为实施有效的家庭干预措施及促进患者社会功能康复提供参考依据。期望通过针对性的早期干预,能够阻止或延缓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为个体在疾病发生前争取更多的保护性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5月-2016年9月采用精神病风险综合征定式访谈(SIPS)工具筛查出UHR人群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民族:均为汉族;婚姻:未婚16例,有配偶2例;文化程度:初中2例,高中/中专4例,大专/职大4例,大学以上8例。另选取全国常模组122例。入组标准:(1)年龄16~30岁(包括16与30岁);(2)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且能够依从研究方案;(3)无明显智能障碍(IQ≥80分),能理解随访问卷的调查;(4)符合SIPS-SOPS诊断标准,符合三种中的一种或多种可以确定为UHR:A:短暂间歇性精神病性症状精神病风险综合征BIPS;B:阈下阳性症状精神病风险综合征APSS;C:遗传风险和功能衰退精神病风险综合征GRDS。排除标准:(1)现在或既往曾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分裂样障碍、分裂情感、妄想或双相障碍;(2)现在或既往曾被诊断为谵妄、痴呆或其他认知障碍、智力发育障碍(IQ

1.2 评估内容 一般情况评估、前驱症状量表SIPS-SOPS、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 Ⅱ-CV)、自尊量表(SES)[12]。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录入Epidita,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方面比较 家庭亲密度方面,UHR组得分低于全国常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在家庭类型构成方面的比较 在家庭类型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字2=5.321,P=0.070),见表2。

2.3 UHR组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与自尊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UHR组自尊水平与家庭亲密度、适应性呈显著正相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UHR组各型家庭类型与自尊水平的多重比较 各型家庭功能特点的自尊水平多重比较中,极端型家庭的自尊水平(21.75±2.50)分低于平衡型(24.75±1.28)分及中间型(24.76±2.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22,P=0.016)。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终身性疾病,病程迁延恶化且难以逆转,一直以来被医学界视为“精神癌症”。然而精神病分裂症在我国并不少见,终生患病率约为1.0%,时点患病率约为0.5%,年发病率0.2‰~0.6‰,给家庭及全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在各类精神残疾中由精神病分裂症引起的就占到了85%[13]。即使在美国,精神病分裂症患者每年仍要耗费GDP的2%,约1000亿美元[14]。对于这类后果严重、负担沉重且又“疾”重难返的疾病而言,早发现、早干预无疑是防治的关键。精神分裂症属于多基因遗传疾病,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共同影响,其中不良的家庭环境及家庭职能对精神分裂症成因和复发起重要作用。费立鹏等[15]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内部亲密度(Cohesion)低,适应性(Adaptability)差,家庭结构多为“僵硬-松散”的极端型。但是,目前很少有数据揭示超高危(UHR)人群的家庭环境,国外已有一些研究使用坎伯威尔家庭问卷(CFI)对UHR人群进行研究,发现33.3%的UHR人群家庭表达为高情感表达,以情感过度卷入为主,但未关注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度和适应性及家庭模式[16],国内尚无学者关注此领域。本研究使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对UHR人群的家庭功能特点及家庭类型进行测量,并进一步使用自尊量表揭示不同家庭类型对UHR人群的自尊水平影响。本研究显示UHR人群的家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低于正常人群的全国常模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样本量偏小有一定关系,需要加大样本量,进一步系统研究,澄清两者之间的关系。

发展心理学家认为,自尊是心理健康的核心,对心理健康的发展、良好个性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17],研究发现自尊水平与家庭因素密切相关[18]。安芹等[19]发现家庭功能对自尊水平的影响具有中介作用。寇娟[20]认为大学生家庭功能越健康,则他们的自尊水平就越高,家庭功能健康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尊。本研究显示,UHR人群的自尊水平偏低,属于低自尊水平,进一步相关分析发现,家庭亲密度和家庭适应性水平与UHR人群的自尊水平具有显著相关,提示家庭亲密度和家庭适应性水平显著影响UHR人群的自尊水平,具有较强的预测性。各型家庭功能模式的自尊水平相比较发现,极端型家庭模式的自尊水平低于中间型、平衡型家庭模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家庭结构是UHR的一个影响因素,而且是UHR人群自尊水平的一个影响因素,在各种家庭模式中,以极端型家庭模式对UHR人群的自尊水平影响最大。限于UHR人群的样本难以获得,本研究样本容量偏小,对研究的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更多的样本量及更多的相关研究来进一步印证本研究的结论。

参考文献

[1] Listed N.Steering Committee on Practice Guidelines.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J]Ameirican Jouranl of Psychiatry,1997,154(4 Suppl):1-63.

[2] Connon T D,Cadenhead K,Cornblatt,et al.Prediction of psychosis in youth at high clinical risk:a multisite longitudinal study in Nor American[J].Arch Gen Psychiatry,2008,65(3):28-37.

[3] Nelson B,Yuen H P,Wood S J,et al.Long-term follow-up of aboup at ultra hibh risk (“prodromal”) for psychosis the PACE400 study[J].Jama Psychiatry,2013,70(8):793-802.

[4] Pukrop R,Klosterkotter J.Neurocognitive indicators of clinical high-risk states for psychosis: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evidence[J].Neurotox Res,2010,18(3-4):272-286.

[5]郑丽娜,王继军,李春波.精神病高危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上海精神医学,2012,23(5):303-306.

[6]陈映梅,张天宏,王继军.精神病前驱期综合征的转化结局[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4,40(9):565-568.

[7] Fusar-Poli P,Bonoldi I,Yunb A R,et al.Predictinb psychosis:meta-analysis of transition outcomes in individuals at hibh clinical risk[J].Arch Gen Psychiatry,2012,69(3):220-229.

[8]徐贵云.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的评估及干预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0,36(4):254-256.

[9]赵靖平,国效峰.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的早期临床识别[J].上海精神医学,2011,23(2):67-70.

[10]范敏珍,吴逢春,郑洪波.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及首次发病患者的认知功能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4,24(1):11-13.

[11] Thompson A D,Bartholomeusz C,Yung A R.Social cognition deficits and the ‘ultra high risk’for psychosis population:a review of literature[J].Early Interv Psychiatry,2011,5(3):192-202.

[12]汪向|,工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于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49-151,318-320.

[13]孟庆跃.卫生经济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14]富兰德,古德曼,斯坦诺.卫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5]费立鹏,沈其杰.“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和“家庭环境量表”的初步评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1,5(5):198-202.

[16] Preti A,Cella M.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s in people at ultra hish risk of psychosis:a review of treatment effectiveness[J].Schizophrenia Research,2010,123(1):30-36.

[17]张林.自尊:结构与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4.

[18] Russell T T,Salazar G A.Mesican.American perpectiv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steem and family functioning[J].TCA,2000,28(2):86-91.

[19]安芹,贾晓明,李波.家庭功能对中学生童年创伤经验与自尊的中介作用[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9):1070-1072.

篇7

【关键词】 难治性鼻出血; 临床特征; 鼻内镜下微创治疗; 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65.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9-0144-02

doi:10.14033/ki.cfmr.2016.29.080

近年来社会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难治性鼻出血发病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目前已经成为临床耳鼻喉科较为常见的一种危重急症[1]。难治性鼻出血发作之前的临床症状相对比较隐匿,往往很难发现,但是如果出现鼻出血症状,患者出血量比较大,而且很难止血,这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会有严重威胁[2]。目前临床治疗鼻出血主要是先快速找到相应的出血点,然后再采取准确、有效的止血措施,难治性鼻出血患者的出血部位比较隐匿,临床一般检查很难找到出血部位,近年来鼻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应用,使得鼻内镜下视野更加清晰,可快速、准确找到出血部位,因此也是临床诊治难治性鼻出血的重要手段[3]。为了有效提高难治性鼻出血患者的诊治水平,本文回顾性分析了笔者所在医院60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并且探讨分析了鼻内镜下微创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0月-2015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60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平时并没有出现鼻出血症状,采用传统鼻腔填塞压迫止血法治疗并没有取得良好效果,而且鼻腔填塞2 d后将填塞物取出仍然出现鼻出血症状。本次60例患者中男45例,女15例;年龄18~86岁,平均(56.2±3.8)岁;平均病程(3.3±1.5)d。

1.2 方法

首先应该通过鼻内窥镜全面、详细检查患者出血部位,结合患者的出血部位采用可吸收性材料进行微创填塞鼻腔治疗或者采用电凝止血。具体的治疗措施如下:本次所有患者只有2例实施全身麻醉处理,其余58例患者均实施鼻腔黏膜表面麻醉处理,取患者头高足低仰卧位,如果患者伴有贫血症状,术前应该先补充足够的血容量,纠正贫血症状后再实施手术。鼻腔填塞物应该一步步进行抽吸,抽吸的时候一定要密切观察鼻腔出血的来源,而且应该将鼻腔内陈旧血迹彻底清洗干净,抽吸干净后利用0.1%肾上腺素及2%丁卡因棉片实施鼻腔表面麻醉处理,实施2~3次,每次应该持续5~10 min,然后再将棉片抽出来,仔细观察患者血染情况,通常血染比较严重的地方就是出血比较多的地方,疑似出血部位应该采用吸引管进行触探,假如血管断端突起的话就可以判断。如果患者持续出血,可以采用单极电凝止血或者双极电凝止血,而且应该采用加入抗生素软膏的明胶海绵保护好创面。如果患者合并严重的嵴突或者棘突、合并中下鼻甲大、鼻中隔偏曲等,可以将部分中下鼻甲切除,或者将棘突或嵴突切除后仔细检查鼻腔后端。鼻内镜检查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动作要轻柔,防止损伤患者鼻腔黏膜,尤其应该重点检查鼻中隔顶端、后端、嗅裂后端和下鼻道、鼻中隔软骨相移行处等部位,明确出血部位后再采用单极电凝或者双极电凝止血。如果患者伴有活动性出血症状,一定要跟着血流方向吸引查找,假如没有活动性出血点应该采用膨胀海绵、明胶海绵、止血纱布等一些微创材料来填塞鼻腔。如果找出到准确的出血点,可以在出血点处进行局部填塞。在膨胀海绵内注入适量生理盐水,使海绵慢慢膨胀后进行压迫止血,术后2 d即可抽出膨胀海绵,如果抽出海绵1 d后并没有出现出血症状就可以出院。

1.3 观察指标

统计难治性鼻出血患者发病季节、发病年龄、出血部位及有没有伴随疾病等相关情况。同时应该统计患者采用经鼻内镜下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包对本次研究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难治性鼻出血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难治性鼻出血患者具有非常明显的季节发病特征,10月份-次年3月份是发病高峰期;随着年龄不断增长,鼻出血的发病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发病最高期年龄段是40~59岁,之后发病率会有一定下降。难治性鼻出血患者往往会合并一种或者多种全身疾病;患者较为常见的出血部位是鼻中隔,也有很多患者并没有出现明确的出血部位。

2.2 难治性鼻出血患者采用鼻内镜下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

通过经鼻内镜下微创治疗,一次性治愈者56例,一次性治愈率为93.3%,二次治愈者4例,二次治愈率为6.7%。经过3个月跟踪随访并没有发现复发,也没有发现鼻中隔穿孔、鼻腔粘连等相关并发症。

3 讨论

难治性鼻出血和全身多种疾病有很大关系,并非单独发病,白血病、高血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动脉硬化等多方面全身性原因都可能会导致鼻出血,而且难治性鼻出血和鼻中隔偏曲、局部毛细血管扩张等因素有关,其中鼻腔局部病变是导致反复鼻出血的一个重要原因[4]。难治性鼻出血的出血部位比较隐匿,一般很难发现,临床上传统的鼻腔填塞无法很好的压迫止血点,同时鼻腔填塞压迫止血的过程中显露的视野并不是非常广,因此很难彻底、完全有效压迫止血,止血比较盲目,而且鼻腔填塞会在很大程度上损伤、刺激鼻腔黏膜,这样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5]。相对于鼻腔填塞治疗而言,鼻内镜下微创治疗的优势比较突出,因为鼻内镜下观察出血部位的视野比较广阔,而且显示的图像非常清晰,可以快速、准确找到出血部位。鼻内镜下微创填塞或者直接电凝破裂出血处,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当前鼻内镜下微创治疗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比如低温等离子、射频、微波等微创治疗手段都是利用热效应原导致蛋白质变性,进而凝固、封闭出血部位血管,进而实现止血效果,这种止血方法不仅可以快速止血,而且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鼻内镜下可以结合患者的出血量、出血部位等情况选择合适的微填塞材料,具有良好的压迫止血效果,也不会损伤组织,或者刺激鼻腔黏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60例患者采用鼻内镜下微创治疗的效果良好,所有患者均治愈,而且一次性治愈率达到93.3%,经过随访并未发现复发或者其他严重并发症。这和文献[6]研究报道基本相符。

文献[7]研究报道,难治性鼻出血和季节、年龄、是否伴有疾病等具有一定关系。本次研究表明,难治性鼻出血患者具有非常明显的季节发病特征,10月份-次年3月份是发病高峰期;随着年龄不断增长,鼻出血的发病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发病最高期年龄段是40~59岁,之后发病率会有一定下降。难治性鼻出血患者往往会合并一种或者多种全身疾病;患者较为常见的出血部位是鼻中隔,也有很多患者并没有出现明确的出血部位。这和孙乐等[8]研究报道基本一致。由此可见,临床应该将40~59岁年龄段患者、伴有疾病患者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而且在10月-次年3月份一定要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

综上所述,季节、年龄、合并伴随疾病等都是导致难治性鼻出血的危险因素,临床采用鼻内镜下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不仅可快速、准确找到出血点,也可以很好的止血,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朱运华.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特征及鼻内镜下微创治疗措施分析[EB/OL].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8(23):10584-10587.

[2]邹帆,邝韶景,高明华,等.鼻内镜下难治性鼻出血的微创治疗研究[J].重庆医学,2010,39(7):792-793.

[3]翟放鸣,张梅,董谨,等.鼻内镜下微创治疗难治性鼻出血[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3,20(8):441-442.

[4]王岳衡,李景涛.难治性鼻出血鼻内镜下止血的疗效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5,43(2):210-212.

[5]毕颜辉,王黉遒,张莉,等.鼻内镜下难治性鼻出血微创止血方法选择[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24):74-75.

[6]钱小飞,徐允良,陈建良,等.鼻内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38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2):288-290.

[7]田俊青.鼻内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40例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7):84-85.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本院置PICC的肿瘤患者114例,置管时间15 d~10个月,年龄25~83岁,平均(58.3±5.21)岁。40岁以下17人,41~50岁22人,51~60岁31人,60岁以上44人。乳腺癌39例,结肠癌29例,肺癌18例,白血病16例,直肠癌12例,所有患者均使用BD公司的PICC导管,均需多个化疗疗程长期治疗。对患者的学历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初中及以下44人,中专和高中37人,大专及以上学历33人。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 由调查者查阅文献并结合临床工作情况,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并在统计学、护理学相关专家的审阅指正下修改而成。问卷分为两个部分:①患者的一般资料,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诊断、家庭收入、医疗性质和PICC相关知识水平和知识的获取来源等。②PICC知识问卷由PICC基本知识、日常维护、生活护理和异常情况处置4个部分组成。其中,PICC基本知识包括概念、导管的优缺点、留置时间等;日常维护包括更换敷料及冲洗导管的周期、常见并发症等;生活护理包括日常工作劳动、运动、睡眠、沐浴、着装等要求;异常情况处置包括穿刺点异常、冲管异常、生命体征异常、手臂不适等症状出现时是否清楚等。共20个条目,均为选择题,答对1题计1分,错选、漏选、多选均不计分,总分范围为0~20分。将原始得分换算为标准得分,标准得分=原始得分/最高得分×100。正式调查前,进行了预调查,测得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5,提示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1.2.2调查方法 由PICC专科护理门诊接受过表格调查培训的专科护士发放调查表,统一指导用语,当场发放当天回收。患者在专科护士的指导下独立完成问卷,不便填写者,由患者口述,专科护士填写,并进行说明。本次调查研究共发放114份问卷,回收114份,回收率为100%。

1.3统计学分析

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后,进行数据的录入,确认无误后,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F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患者受教育程度对PICC认知的影响

调查显示,初中及以下问卷回答正确率平均为47.73%,大专及以上患者问卷回答正确率最高,平均为81.82%,其次为高中和中专患者,平均为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患者年龄对PICC认知的影响

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对PICC知识的问卷调查得分不同,40岁以下组得分最高,为(68.33±13.820)分,其次为41~50岁组和51~60岁组,得分最低是60岁以上组,对各年龄段进行对比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684,P

2.3PICC相关知识获得来源

肿瘤患者对PICC相关知识的获取来源最多的是医务人员的讲解,占68.42%(78/114),其次分别是健康宣教画册和科室健康宣教栏,分别占44.73%(51/114)和39.47%(45/114),病友之间交流,占42.98%(49/114)。

3讨论

由于PICC具有以下特点:导管材料为硅胶,柔软弹性好;导管是一条放射显影的导管;使用时,可通过放射影像学确认导管及其尖端的位置;导管上厘米刻度标记使得修剪导管时既准确又容易。由于上述特点以及操作方便,留置时间较长,能够安全输注刺激性药物,保护患者血管,避免了因治疗需要而进行的反复静脉穿刺,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护理工作量,一直受到临床广泛关注及应用。国外报道,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为0.0%~7.1%之间。国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为2.6%~7.4%,导管堵塞的发生率为30.0%,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2.0%~6.0%,成人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意外拔管率可高达9.0%~10.0%。因此,了解患者对于PICC知识的掌握程度,能有效的指导临床护理工作,且可以避免因知识匮乏和沟通不良导致的PICC相关问题。

本次调查显示,学历较高的患者认知率较高。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患者平均正确率为81.82%,这可能与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强有关,因而知识了解的更为全面。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患者平均正确率为47.73%,其中,对于置管后日常护理、置管后锻炼方式及出现异常情况处置的认知不足,知晓率分别为18.19%、27.28%和4.55%。不同年龄患者对PICC的认知水平也存在差异,年龄越大认知率越低,60岁以上组得分最低为(45.68±12.642)分,这可能与其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对于健康知识认知较差有关。因此,对文化程度低、高g患者,对其进行PICC相关知识的宣教尤为重要,在临床护理中需重视这群患者,从而使护理更有目的性和个体化。本次调查还显示,PICC置管患者对PICC相关知识的主要来源途径为医务人员的讲解,而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大多数患者无法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信息,导致患者对PICC知识的缺乏,降低其自我护理的能力。

篇9

一、经济危机转型的内涵

20世纪80年代之前,每当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时,尽管伴有不同程度的金融危机,但危机从总的来说还是突出表现在生产领域,形成了生产过剩主导型经济危机。主要表现为生产下降、企业破产倒闭、工人失业,金融危机只是伴随现象。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经济危机更多地表现为金融危机:80年代的拉美金融危机、1990年日本经济破沫破裂引发的金融危机、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2000年的阿根廷金融危机以及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的频频爆发,给世界经济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新的表现形态。” 由生产过剩主导型经济危机明显地转变为金融主导型经济危机,发生了经济危机转型。

那什么是经济危机转型?经济危机转型是指经济危机由生产过剩主导型经济危机转向金融主导型经济危机。生产过剩主导型经济危机是指最先爆发于实体经济领域,由生产过剩导致大量生产能力闲置,工厂倒闭,然后进一步蔓延到金融领域的经济危机,其主导是生产过剩所引发的经济混乱。金融主导型经济危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金融主导型经济危机是指由金融领域爆发的金融危机引发包括产业领域在内的全面的经济危机,其主导是金融危机。狭义的金融主导型经济危机是指在金融领域爆发的包括货币危机、银行业危机、外债危机和系统性金融危机在内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转型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经济危机的表现形态发生转变。传统的经济危机多数首先发生于产业领域,然后传导到金融领域,突出地表现为商品滞销,利润减少,导致生产(主要是工业生产)急剧下降,失业大量增加,企业开工不足并大批倒闭,生产力和产品遭到严重的破坏和损失,继而引起金融秩序的混乱并爆发金融危机,使社会经济陷入瘫痪、倒退状态。而近三十年来发生的经济危机基本上爆发于金融领域,然后传导到产业领域,主要表现为金融资产价格等金融指标在短期内急剧恶化的现象,致使产业领域在内的其它领域发生危机。这些金融指标包括货币汇率、短期利率、证券资产价格、房地产的价格、金融机构倒闭数目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几乎所有的危机都采取了金融危机 的形式,如拉美债务危机、日本泡沫危机、欧洲货币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俄罗斯金融危机;阿根廷债务危机;美国次贷危机等。因此,当代经济危机就其表现形态来看是金融危机,但就其深层次或本质层面来看,金融危机的性质仍然是经济危机,或者说是以金融危机的形态表现出来的经济危机,这也恰好反映了当代经济危机的表现形态发生了改变。二是经济危机的表现形态虽然发生了改变,但其本质未变,还是过剩,只是过剩的表现形态发生了变化。无论传统的经济危机还是当代的金融主导型经济危机,其实质仍然是相对过剩。只不过当代金融主导型经济危机的“过剩”不仅仅体现在实体经济领域的生产过剩,更多的是体现在虚拟经济领域的“资本过剩”。本文所分析的金融主导型经济危机,主要是指广义的金融主导型经济危机。

二、经济危机转型的特征

经济危机转型即生产过剩主导型经济危机转向金融主导型经济危机,虽然其本质没有发生改变,但其表现形态较之原先的生产过剩主导型经济危机来说发生了显著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集中反映在:

1、危机的爆发由生产领域转向金融领域

篇10

【关键词】资本论,经济危机理论,现实价值

经济危机是指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者整个世界经济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不断收缩,是资本主义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危机。回顾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历程,从1852年第一次经济危机在英国爆发以来,每隔一定的时间,在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或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就要爆发一次经济危机。然而最近的一次经济危机,由2008年次贷危机演变而来的金融海啸从美国波及全世界,从金融领域蔓延到实体经济。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金融体系受到重创,世界经济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此,重新阅读出版于1867年的马克思《资本论》,深刻思考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

一、马克思《资本论》中经济危机理论的论述

马克思的《资本论》在分析剩余价值的来源和实质时,提出了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同时在流通领域抽象的考察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进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事实证明,他的经济危机理论具有极强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1、揭示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诱因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了经济危机爆发的诱因是资本的本质属性导致的,即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同时,资本家作为人格化了的资本,表现为对剩余价值永恒的追求。资本家为了能够持续的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将获得的剩余价值在投入到社会再生产中,由此推动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资本逐渐积累,但绝大部分的资本是掌握在少数的资本家手里,而被剥削阶级却占有极少的资本。他们受到资本家的剥削,购买能力是有限的。这样,商品无法获得相应的价值补偿,造成资本不能有效地运转。这样便可能导致危机的爆发。

随着资本大量的投入到再生产中,企业的规模扩大,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总量超过了社会总的需求,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的商品积压,大批生产企业减产或停产,资本家就无法向员工发放工资,或企业裁员,导致一部分人失业。这样社会的购买力下降,陷入一种恶性循环。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生产相对过剩,即消费者有购买的意愿却没有购买的能力。这里所说的生产过剩是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就是生产的相对过剩。这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现象。

2、对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的揭示

《资本论》揭示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也即生产力已经增长到这种关系所不能容纳的地步,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社会化。它内在的要求各部门,各企业之间及生产消费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以使得社会的再生产能够顺利的进行。但是,由于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盲目的提高生产力和扩大生产规模,破坏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平衡。因此,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就产生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表现为生产的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因此,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就在于资本主义制度。

二、《资本论》经济危机理论的现实价值

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理论的论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爆发的实质,对于当今的经济危机仍然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同时对于我国应对经济危机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1.制度的选择。

经济危机的爆发是资本主义制度不可调和的产物,选择怎样的制度就显得很重要。我国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实行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这从根本上杜绝了危机爆发的可能。因此,我们因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社会也有矛盾。不断地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完善上层建筑,是我国进行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正如党的十三中全会作出的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的决定,对我国的改革正处于攻坚期和深水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扩大内需。

从经济危机爆发的逻辑思路:有效地需求不足―生产相对过剩―预期消费―信用违约―经济危机,我们可以看到有效需求的不足是危机发生的逻辑起点。促进经济的发展,我们应依靠投资和出口转移到依靠投资、出口、消费的协调推进,在危机的大背景下,刺激国内的消费需求显得尤为的重要。通过改变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缩短贫富差距,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增加政府在民生方面的支出,建立和健全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创造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将我国居民的购买力释放出来,利用消费红利促进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3.市场与政府的有效地配合。

马克思认为市场机制本身是有局限性的,并不是万能的。1929―1933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934年就任后,采取政府干预的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美国经济较快的摆脱了危机的影响。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把市场机制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三中全会最新提出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正确的对待“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的关系,有利于推动我国的全面深化改革的进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