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与会计管理范文
时间:2023-10-31 18:06: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与会计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财务;会计;关系;协调
企业会计的财务管理关系到公司的经济利益问题,是一家企业发展的命脉。因此,企业必须在发展自身的基础上在财务管理方面做出巨大的改变,才能保证在信息化时代,公司的管理不会落后。所以加强企业会计的财务管理是企业必做的一个重大事项,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没有后顾之忧。
一、财务与会计的关系
(一)目的不同财务管理的目的是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其主要包含组织协同、借款报销、账务处理、费用报销、采购付款、纳税申报、BOM清单、工艺流程、成本核算等内。会计工作的重点是确认和计量。重点是准确、快速地整理会计信息,严格遵守相关制度,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准确、完整、及时的会计信息。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从对企业和信息使用者的责任角度确保可靠性、相关性和理解性。相关部门和人员必须在可比性、实用性、重要性、审慎性和及时性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明确工作目的,为企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侧重点不同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体现的财务工作,侧重点在于货币交易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资金关系,主要分析资金需求量、资金的筹集方式,确定最优资本结构、资金投放、预测和决策等资本活动管理。会计工作的侧重点是货币资金的流动变化,通过相关问题的分析、确认和计量,确定资金运作的过程,最终以报告显示。财务与会计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但二者的侧重点上却不尽相同。
(三)职能不同一个公司在进行实际的财务治理过程中,其治理的水准和公司的运营有着紧密联系。提升财务的治理水准,不但能够更好地提升资金的应用程度,公司的收效也能够带来更好地潜力发挥。所以为了确保公司中财务工作质量高效率的实施,在公司财务治理活动开展期间,所有有关的财务工作者都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各自尽到自身应尽的职责。财务的工作职责来自公司财务工作与财务关系,主要展现为在进行财务工作期间的职责,包含预估、策略、规划、操控与解析。而会计的重点工作就是治理经济的行为,会计从业者经过解析、明确与核算,为讯息应用者带来实时、精准的讯息,然后传送更好的会计讯息,督察与计算是会计工作中的重点职责。
二、现今企业会计发展的问题
(一)缺乏理论知识体系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实现,企业会计需要积极的施展出自身的作用,经过总结过往、预估未来的方式,并及时发现企业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有效的账务管理计划。但就当前企业会计管理而已,部分会计从业者缺乏相关的理论认识,具体来讲是欠缺实际的工作经验,因为过去的财务治理方式跟着时代的进步在持续地进行改变,现在的财务治理使得公司会计工作者不知道如何着手,致使公司在面向各种状况时手忙脚乱,使得公司没有得到平衡的运营,员工缺乏凝聚力,以至于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二)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就目前来讲,一些公司的财务会计危机治理系统还不够完备。第一,公司没有创建相应的规范针对风险治理活动进行严格的治理,另外,对于部门职责也没有落实到位,致使风险治理活动的进行毫无头绪,不能顺利开展。第二,公司财务风险评估制度还有待提升,不能精准的映射出可能发生的风险,对于风险治理活动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干扰。第三,另有一些公司的风险治理机制比较书面化,没有根据公司和市场的现实状况加以分析,致使治理活动变得表面化,没有真正的落实。
三、完善财务与会计在财务管理中应用的建议
(一)做好财务与会计基础性工作将公司的财务治理工作做好是各个公司和财务工作人员的共同目的,只是需要提起注意的一点就是怎样运用公司财务与会计间的联系,对于这个问题中的学识和重要影响绝不能小看。其需要相关的治理工作者可以维护好财务和会计的基本工作,这也是最基础的活动之一。需要在进行会计工作过程中创建有关的规章制度与准则,会计从业者增强财务讯息的计算统计技能,实时、精准的搜集与整合会计讯息,再将会计讯息用报表的方式递交给会计讯息应用者,在其制定财务策略时有据可循。在公司财务治理活动过程中,会计所做的前期准备工作对于财务后期在进行预估、制定策略上显得特别重要,所以在有关工作期间,有关部门与工作者需要针对这类原因充分的管控,同时,创建对应的制度与方式来确保财务基本工作可以安全的运行,进而为以后财务工作的快速有效进行奠定基础。
(二)健全财会风险管理体系风险治理系统的完备,是保证财务风险治理工作有秩序、高质量、高效率进行的关键因素,公司需要针对其加强关注努力开展有关工作。第一,公司需要优化风险评测体系。综合公司自身和市场的现实状况,自主性的学习各个公司中的现代化知识,针对目前的体系内存有的问题实施深刻的解析与优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风险评测系统的合理有效性。第二,优化财务风险治理体系。为了保证财务风险治理活动的顺利进行,公司需要针对有关的治理体系进行优化,通过规范的体系制度做好治理工作。
(三)设置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为了将公司的价值全部发挥出来,公司在进行财务治理工作期间,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标准,从而更好地调节财务和会计间的联系。这需要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按照公司现实的运营情况、今后的运营方向、稳固性、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等状况,为财务与会计工作创建精准目标。这个目标不但可以为财务有关工作带来方向感,还可以推动所有部门间的合作能力,从而变为财务治理活动有效实施的稳定基础。因为创建了精准的财务管理目标,所以使得财务和会计的有效合作最终共同完成统一目标。在创建目标期间规定有关管理部门必须遵守合理性,创建适宜自己状况的目标,不能够盲从、不符合实际或者生搬硬套有关公司的财务治理目标,如此才可以使得财务目标和会计目标完成有效的融合,确保财务治理活动可以更好地实施,进一步为公司的顺利运营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为了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长期发展,必须协调和权衡财务与会计的关系,确保杠杆平衡。同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相关部门和人员因素不可低估。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水平,并更加重视这些因素。企业应制定相关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考虑企业的经营环境,分析研究自身情况和外部环境,采取科学的财务控制措施,追求企业的高效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魏媛.信息化环境下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融合探讨[J].纳税,2019,13(31):105+107.
[2]马兰.浅谈财务会计对企业管理及经济效益提升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19(31):115+117.
[3]李轩.会计信息化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商讯,2019(31):58+60.
[4]刘春梅.论企业财务管理中会计稽核工作的开展探究实践[J].商场现代化,2018(24):153-154.
篇2
国际互联网络的产生和迅速普及已成为人类社会迸人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如果说单台计算机相对于人类的关系还仅限于工具的角色,那么,网络化后的计算机系统则已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当越来越多的人借助于计算机而进入这个网络时,这个无形的网络也就把所有进人网络的人们联系在了一起,从而建立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新型关系。网络世界的出现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信息处理与传输技术的革命,其更深远意义和影响还在于它已经或者正在引起整个社会组织架构及其制度安排的深刻变革。而这种变革必将引起作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组成部分的会计信息系统的一场革命。会计领域之内和之外的许多人都多多少少地感觉到了这场革命,但对于这场变革的方向、形式和未来前景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拟就此阐述作者自古的见解,权作抛砖引玉。
一、制造业企业生产与管理的沿革
在工业社会乃至以前的社会申,会计信息系统可以说是企业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信息系统。它的这种唯一性决定了它在企业组织管理架构中的相对独立性和封闭性。作为一个相对独立和封闭的系统,在过去50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它逐步积累和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和成型的财务信息''''处理程序和方法体系。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为起点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诞生,改变了会计系统用以处理信息的工具纸张、笔墨和算盘,但并未触及会计信息处理的程序、方法和规则的变革。然而,以互联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传输技术的革命,在客观上便提出了实现企业信息集成的要求。这种信息集成,一方面有赖于网络通讯技术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企业其他生产与管理领域的自动化或信息化程度。。在过去100年的发展历程中,人类在这两个领域都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就制造业企业而言,人类不断解放自身劳动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实现生产和管理自动化的过程。手工业时代的产品,是由生产工人亲手做出来的,我们称之为手工产品或手工艺品。工业革命把人类从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产品不再是由手工而是由机器来生产。工人只需要站在机器旁边,产品的加工制造便可以由机器来完成,我们称这类生产为机械化生产。由机器而不是手工生产出来的产品,我们称之为工业产品。计算机数字控制机床的出现和使用,第一次引入了生产自动化的概念。它不仅使得产品的生产过程变得更为简单和更容易控制,而且也使得产品的加工可以比机械化生产更为复杂和精确。但这时的自动化还仅限于单台的机器而不涉及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所以,我们称这类生产为半自动化生产。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技术的合并使用开始使得企业生产过程变得无人化,而网络技术在企业生产卢管理领域的广泛渗锈,则把企业的各个部分都集感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从而使得企业的许多甚至全部生产与管理工作都可以在完全无人工介人的情况下完成,我们可以称这类生产为智能化生产。在智能化生产的环境中,产品几乎完全是由智能化的机器生产出来的,不仅生产工人已勿需站在机器旁边,而且,从理论上说,整个企业都可以实现无人化,尽管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应当怎样来描述这类产品,但也许只有"知识产品"的称谓最合适,因为它是用人类既有的知识而不是劳动生产出来的产品,是用人类已创造的科学技术成果生产出来的产品。
由于企业生产和管理的自动化或智能化能够带给企业更多的生产成本节约和更高的顾客满意度,所以,它便成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所追求的目标。而企业生产与管理的不断自动化或信息化,难以避免地把企业的各种生产与管理活动集成在一起,通过信息这个神经系统来配置企业的所有资源(不仅仅是财务资源)和协调企业各个方面的作业。因此,在这一环境下所构造的会计信息系统已不可能再是孤立的、封闭的信息系统。
二、会计信息系统在计算机集成制造(CIM)环境中的地位
计算机集成制造(ComputerIntergratedmanufacturing)是现阶段企业生产与管理自动化(或信息化)的一个基本框架。它通常由四个部分的信息系统组成:"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design,简称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aidedManufacturing,,简称CAM)、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ResourcesPlanning,简称MRPII)、和电子数据互换(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简称EDI)。其中,CAD和CAM技术也许更多的是侧重于企业的生产技术方面,而MPPII和EDI技术则更多的涉及到企业的管理领域。
(l)CAD系统。CAD系统可以说是产品设计发展史上的广次革命。这一技术最初只是
何于60年代早期的航空工业,但随后便迅速扩展至其他工业领域,并且进一步向新产品制造过程的设计与评价领域延伸,从而导致了工作过程和步骤的具体化。高级的CAD系统可以同时用于设计产品和程序。"经理人员"借助干CAD系统,可以评价产品的技术可行性并进而确定"制造可行性"。由于CAD技术有效地缩短了产品设计时间,从而使企业能够迅速对市场化作出反应,并且能够根据客户的特殊需要,量身定做。当CAD系统与外部通讯网络(EDI)连通时,生产企业便可与其供应商和客户分享其具体的产品设计方案。
(2)CAM系统。CAM系统主要用于监督和控制生产工艺过程。它通过程序控制、数字控制和机器人装备的使用,实现生产工艺过程的无人化。信息技术时代以前的企业自动化,通常所寻求的目标只是采用具有通用目的的机床,如钻床、车床、刨床等,旨在能够有效地提高工力的劳动效率;而如今的CAM技术则是通过对整个生产过程的控制,不仅使产品的实物生产程序变得更为精确、高速和控制。而且还可以通过自动化完全取代人类的劳动。
(3)MRP和MRPII系统。MRP也称原材料需求计划(Materialrequirementsplanning)或物料管理系统。其功能包括探索单个的工作定单以形成二个BOM,然后提前确定存货需求。其目的旨在缩小批量生产时的存货占用量。而MRPII不仅仅局限于存货管理,而是将好几种甚至企业所有的商业活动集成在一个系统内,所以,它也可称之为壬种再工程技术(ReengineeirngTechique)或再造技术。它是协调整个企业活动的一个系统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理念,一种哲学。该系统包括执行生产计划,提供反馈和控制的全过程。
MRPII将自动为所要生产的产品产生材料定单、同时把产品的生产安排到主要生产计划中,并根据机器和劳动力情况形成一个粗略的生产能力计划;然后根据适时制(JIT)标准,自动生成包括原材料供应时间表在内的材料需求计划,为工厂设计最终的生产能力计划,管理原材料和产成品等存货。MRPII集产品设计、按顺序进入的工厂生产程序、会计信息、ABC成本系统于一体,从而使得能够在控制成本和保持尽可能低的存货水平的同时,建立、沟通和有效地执行生产计划。当MRPII与外部网络技术联系在一起时,企业便可自动地收到销货定单和现金收入,自动发送购货定单并向供应商付款,以及收发相关的运输凭证等。(4)EDI系统。很多公司为协调销售和生产经营并保持原材料流动的不间断,通常都会与其顾客和供应商签定贸易伙伴关系协议。通过这些协议,公司便为再造商业程序或使其完全
自动化处理奠定了基础。这种完全自动化的商业程序通常是借助于被称为电子数据互换(EDI)的系统来实现的。它通常的定义是:计算机可处理商业信息按标准格式在公司间的交换。从定义中我们可以发现:第一,EDI是一种公司间相互努力的结果,一家单个的公司是不
可能自己使用EDI技术的。第二,交易是由贸易伙伴的信息系统自动处理的。在一个纯粹的EDI环境中,完全不需要人的介人去授权或批准交易的发生。第三,交易信息是以标准格式传送的。所以,企业内部各种不同的系统都可进行接口并执行交易。
EDI系统的关键点主要在于EDI标准,也就是以标准的格式传递信号。EDI技术在过去的发展之所以显得比较缓慢,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缺乏一个单一的标准体系。目前在国际范围内普遍流行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美国国家标准协会的(AmericanNationalStandardInstitut)ANSIX.I2;另一个是行管、商业和交通系统通用的EDIFACT(EDIforAdministration,CommerceAndTransport)。
就目前的发展而论,EDI技术在处理购销货定单方面可以说已表现得非常成功,但在收付款项方面还略显不足。原因之一在于企业的收付款项需要借助于银行这个中介来完成。由于在购货与销货过程中因产品质量、运输毁损等多方面的原因可能使收款额度与付款额度之间出现差异,"而要转换有关付款的解释通常会导致大量的记录产生,目前有关E由标准还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所以,这在二定程度上影响了EDI技术在电子钱款转移EFT,ElectronicFundsTransfer)方面的广泛应用。通过上述对彷M系统的描述,我们大致可以勾勒出如下三个初步印象:
第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已经可以使一个企业实现拿自动化的生产和经营,也就是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工厂。所不足的虐,无人工厂的存在不仅取决于单个企业自身,还取决于企业运作的整个外部环境,也就是说,无人工厂还难以在周边企业尚未实现无人化的情形下单独存在。但除EDI系统之外的其他几个子系统在企业中的运用则可以不受周边环境的影响。
第二,全自动化工厂或无人工厂是一个实现了高度计划化的工厂。当一个又一个企业实现了高度计划化以后,整个社会的经济运作也就自然而然的形成高度计划化。在这个意义上说,计划经济并不是一个毫无可取之处的经济制度安排。但它实现的前提必须是以强大的信息系统作支撑。我们以前的计划经济在某种程度上之所以说是失败,关键就在于我们缺乏一个强有力的信息系统,从而使计划经济制度的优点受到局限,而其缺陷和漏洞却暴露无遗。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企业的自动化程度也会越来越高,社会资源的计划配置方式也会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马克思早在100年以前的预见。
第三,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中国的繁荣富强再次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历史性机遇。因为在很多信息技术的利用和发展方面,西方发达国家与我们几乎又站在了同一起跑线。相对于其他领域的技术差距而言/信息技术在目前是最没有差距或差距最小的一个领域。
三、网络时代的财务与会计变革
计算机集成制造不仅使企业生产领域里的分工开始失去其严格的界限,而且也使管理领域的分工开始变得模糊起来。由此可见,网络化虽然不是使个体失去个性化的特点,但个性化的特点却只有借助于与整个网络的协调才能够体现。因此,如上所述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绝对不仅仅只是一个自动化的概念;它对企业商业活动的组织;职能机构的设置、各部门、岗位的人员配置与职责分工无疑都已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没有适应高度信息化或网络化要求的革命性变革,就不可能赢得网络时代的竞争优势。
篇3
[关键词]管理会计;财务会计;经营管理;成本性态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8.020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8-00-03
1 管理会计体系发展理论基础
20世纪,管理会计由美国会计学会(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AAA)提出微观领域下的定义,标志着管理会计在以企业为环境起点的情况下正式被会计界所认可。由此开始,管理会计迅速发展,逐步延伸到宏观领域。财政是国家基础建设、国家治理和国家军事防卫的保障,财政资金来源于税收,税收来源于对社会剩余产品的干预分配。税收所承担的财政收入筹集职能,决定了其对企业经济的管理职能。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的会计职能由外向内转变,传统财务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功能旨在向管理层及外部汇报有效财务信息,形成可分析信息报告,但该类报告只是一种直接的数据反馈,并非有效的内部信息应用。随着需求的转变,企业管理需要利用的不仅是简单的财务信息,更包括企业全面的生产环境数据,即生产成本分析、销售数据相关报告、投资决策及预算管理等。
2 管理会计体系和财务会计体系异同比较分析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是会计体系中的两个分支,传统财务会计注重核算与监督,主要职能是对财务信息进行确认、计量和记录,形成相关财务账簿和报表后,对外反馈企业的财务信息。这种信息是一种对内容的直接反馈,其中并没有较多的信息加工,反映的内容也不够全面。这一从分到总、由内向外的过程中,并没有太多对内部经营管理的分析评价。在这其中所忽略的内部经营活动应形成的价值评价和分析正是管理会计的目标导向。“一外一内”的不同价值指向,是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区别。
2.1 两者的目标导向比较
为企业管理层及外部相关者提供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信息,是传统财务会计的主要职责。在财务会计的众多目标学说中,有“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两个主要观点,其中,前者认为,企业管理层与所有者权责分离,经营者受所有者委托,对企业的所有资产进行管理和价值创造。因此,财务会计的职能目标在于将财务信息客观真实地汇总反映于财务报告中,以便企业所有者和投资债权人了解企业资源是否有效利用。后者认为,财务信息的如实反映,是为了让使用者通过财务报告的信息合理评价企业运行情况,从而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前者强调的是可靠性,后者要求的是相关性。
管理会计作为会计体系的分支,同样是企业管理经营投资所运用的一项工具。但相对而言,管理会计的追加目标是确保企业经济效益模式最优化,并在作为工具方法的利用过程中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由此可知,相对传统财务会计的对外反馈,管理会计的侧重点在于从各部门到全面系统的内部经营管理优化。
2.2 主要内容对比分析
除财务报表外,传统财务会计中并没有太多对经营管理产生影响的工具方法,但近年来,高级财务会计新增了一部分内容,不难看出其来源于管理会计基本理论,是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一个主要表现。二者之间主要内容的不同点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看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除了“对外对内”这一主要区别以外,还有一个主要区别是事前与事后,管理会计的工作内容主要为事前及事中的预测和控制。财务会计主要包括对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评价,而管理会计的价值评价是一个整体的框架体系,大到整个企业,小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流程,各个项目,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全面梳理评价。
3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纳税评估应用案例比较分析
纳税评估在运用传统财务会计时,往往只能直接对会计账户中相关科目下的数据进行分析。例如,工业企业可直接根据其生产成本类数据推测出其生产情况,再将其生产情况与账面实际库存数量进行对比,分析其是否属实,以此评估出其相关应税项目。
3.1 完全成本法纳税评估应用案例
设某砖厂(假设该厂为订单式销售模式企业,一般纳税人按简易办法征收税款,征收率3%)2014年12月主营业务收入为25万元,缴纳增值税7 500元。假设其所销产品单价为25元/kg,每生产1单位的产品需耗电0.2千瓦・时,那么该厂所耗电量应为2 000千瓦・时,根据工业用电电费0.58元/千瓦・时,得知该厂该月电费应为1 160元,具体分析如表2所示。
但经查得知该厂该月实际缴纳电费2 900元,则收入费用实际情况应如表3所示。
由表3测算其实际销售额应为62.5万元,则增值税应纳税额应为18 750元,该厂应补缴增值税11 250元。此案例即根据财务报表中主营业务收入项目及相关辅助费用数据所得出的纳税评估底稿,该砖厂企图通过隐瞒销售额的方式少缴税款,但税务机关仍可根据其生产所需耗用的辅助费用推算其产量,查找隐瞒的销售收入。
3.2 变动成本法纳税评估应用案例
变动成本法认为,在生产成本与非生产成本的界定下,还应追加定义变动生产成本和固定生产成本。在变动成本法的理念中,产品所承担的生产成本应只包括变动生产成本,生产成本中与产品生产业务量无关联的部分不应承担。
在该砖厂的案例中,其耗用的电费属于混合性态的成本,既包括固定成本又包括变动成本,对比两种成本的概念,该厂所耗用的电费中,维持厂房及相关基本设备运行的部分属于固定成本,每月大致不变,并不随生产业务量的增加而增加;而电费中随着该厂生产业务量增加而增加的部分应属于该厂的变动性生产成本。假设该厂维持厂房及相关基本设备运行所需电量为每月650千瓦・时,即377元。在分析该案例时,如果运用变动成本法,根据其销售收入测算的分析如表4所示。
根据实际缴纳电费所测算出的销售收入为543 750元,应补缴增值税8 812.5元。显然,只将与实际生产相关的部分引入测算,将成本中与实际生产并不相关的部分剔除,运用变动成本法所测算的纳税评估结果更为合理。同时,税务机关在进行纳税评估时,可运用本量利分析,当被评估企业所申报销售收入低于其保本点,甚至低于其销售收入线与固定成本交叉点时,该企业很可能存在隐瞒销售收入的情况,如图1所示。
4 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发展对税收管理产生的影响
从以上的比较分析中不难看出,传统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转型为新型财务会计的趋势锐不可当。经济时代的发展,使得无论是市场还是企业本身对会计信息的利用层次都一再提高。财务会计的发展脚步将不断与管理会计相重叠,管理会计所运用的分析方法和报表也会逐渐进入税收管理和纳税评估的视野。
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融合转型,是一次会计体系的框架重建。当然,管理会计在国内的发展仍然受多种因素制约,从企业外部来看,管理会计体系在国内出现时间不长,机制模式尚未形成;从企业内部来看,大部分企业对改革都有排斥惯性,且管理会计的实行需要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这需要企业投入更多的成本和人力;管理会计对会计人员的要求起点较高,它超脱于简单的记录和核算,难度起点高,这需要会计人员拥有较高的业务素质。
税务机关对会计知识的掌握是征收管理的基础。税务机关对企业会计信息的了解,是其开展征收管理、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工作的关键。因此,税务人员必须对企业所运用的相关管理会计工具方法,以及管理会计理念有基本了解。
5 关于管理会计发展进程的几点思考
首先,管理会计的应用要做到张弛有度。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将管理会计相关理论和工具方法应用到实际经营管理活动中,过度追求改革或排斥管理会计理念的引入都无益于企业经营管理的优化。
其次,管理会计是对财务会计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并非财务会计的替代,一味追求将会计信息全部应用于管理会计只会越俎代庖。财务会计是处理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信息的基础,如若企业忽视基础建设,只追求上层建设,也只会是舍本逐末。
再者,前文提到管理会计重视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财务会计只能做到事后分析,但这并不代表事后分析不重要。财务报表是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信息的直接汇总反馈,它是对企业一段时期的信息总结和汇报,是企业进行下一阶段工作的计划依据。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三者之间是一个有机整体,也是一个循环的流程,它们互为基础,互为支撑,互为结果。
最后,对外而言,财务报表等信息是管理层或信息需求方对企业内部经营情况了解的必要途径,不可或缺;对内而言,管理会计理论方法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有效措施。同时,管理会计信息在各经营活动区间都可以进行信息的实时有效反馈,无需等待财务会计信息的后期多层加工而最终汇总形成的财务报表,提高了信息资料的及时性。
总之,作为税务管理机关,正视宏微观经济事实,时刻把握管理会计理论进程,是推进财务会计转型的有效催化剂。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二者之间有相同的目标,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经营筹资,为企业长短期战略发展谋最大权益。会计是把握企业经济命脉的根本,而管理会计将会计融入企业各部门中,将会计工作推向企业全面管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结合所提供的效用信息,在企业决策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改革的道路坎坷崎岖,应数措并举、统筹兼顾,从市场经济出发,从企业自身出发,从具体需求出发,将改革的措施落到实处,顺应会计体系科学发展的趋势,促进我国管理会计全面改革,最终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管理会计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继德,姜鹏.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会计之友,2014(23).
[2]胡海波,胡玉明.国际化与价值创造:管理会计及其在中国的运用[J].会计研究,2013(1).
[3]李玉周,聂巧明.基于成本视角对管理会计框架的重建[J].会计研究,2005(8).
[4]蒋占华,宋家兴,吕良玉.管理会计体系建设:透视与展望[J].财务与会计,2014(1).
[5]冯巧根. 创新与发展:管理会计的新趋势[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1(1) .
[6]吴保忠. 试论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和发展的环境[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1(10).
[7] 时侠术. 浅论非营利组织中管理会计的应用[J]. 浙江财税与会计,2001(11) .
[8]黄迈. 管理会计实践应用的难度及出路[J].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01(3) .
[9]胡玉明. 全新的管理会计框架――《高级管理会计》给我们的启示[J]. 财务与会计,2001(10).
[10]李金泉. 管理会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研究[J]. 四川会计, 2002(11).
[11]冯巧根. 管理会计案例的研究[J]. 四川会计, 2002(12) .
[12]袁葳. 如何强化管理会计的地位与作用[J]. 高等农业教育,2002(6).
[13]罗魏冰. 管理会计路在何方[J]. 广东审计,2002(10) .
[14]黄团英,黄小平. 管理会计刍议[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3).
篇4
关键词 财务管理 会计核算
随着世界一体化,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应该抓住确立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心地位的机遇,大胆的进行改革,实行财务与会计分离。只有财、会分离,才能消除财会人员身份的双重性,规范财会行为,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会计工作质量。行使财务管理直接为企业的生存提供管理和决策功能,顺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是企业管理制度的发展方向。
1 财务与会计的分离是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加强自身内部各方面的管理水平。管理水平高的企业,必然要求分设财务和会计机构。财务管理从会计核算中独立出来,参与企业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和股利分配决策等重大理财活动,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分离,有其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加强,但离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相去甚远。面对各种经济数据,如何进行科学,制订有利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如何利用财务杠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如何正确估算资金风险;以及如何合理分配股利,实现经济利润目标最大化等,都是财务管理的重大。财务管理作为企业职能管理工作,直接管理企业的资金运作。而会计则是核算、提供综合财务信息部门,是财务管理决策的前提,两者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分离,是从实践中加以得到的经验,对企业资金运作的管理各有重点。会计核算为财务管理服务,对企业经营过程和经营成果进行反映,其原始单据的收集、整理、记录、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等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差别不大,财务管理则不同,它目标明确,但方法不拘一格。财务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其价值管理的方法深入体现到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所以说,财务管理虽然是从会计核算中分离出来的,但其意义比会计核算更深远。
会计以核算为基础,为企业提供完整、详实的会计报表及对各种数据做简单、表面的文字说明,为企业管理提供综合财务信息,是企业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参与管理的一种间接行为。而财务管理则是一种直接的管理活动。通过分析各种会计核算数据,结合其他生产、经营、环境、政策等各种因素,确定企业的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和股利分配决策。可见,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分离,既是社会经济形势的需要,也是企业加强内部管理的要求,财务工作从单纯核算到参与管理,是一个质变的过程,两者应当分设。
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机构分设,可以促进两者工作的发展,提高专业化程度,并有助于明确财务目标和会计目标,促进财务工作和会计工作的深入开展,从而保证企业会计核算不受高层领导的主观,提供客观、真实、详尽的数据资料。同时,也避免了企业管理工作落后,在实践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改善企业财务工作现状,有效地利用现有企业内部资源,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企业走向国际化奠定基础。
2 科学设置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机构
根据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的职能,形成以副总经理(财务总监)为首,下设财务部和会计部的机构体系。会计的主要职能是进行日常的经济核算、反映和监督,并为管理层提供各种会计信息资料。财务的主要职能是筹集资金,编制财务预测、决策,并进行有效地控制;参与企业重大经济决策、经济合同及经济政策的制定、分析、评价企业的运作现状,向领导提出发展建议。财务部设立分析规划小组,负责财务分析与计划工作;筹资小组负责企业资金筹集,资金成本核算和分析,资本结构的确定;信用保险小组负责应收账款的收回及信用政策的确定;投资项目小组负责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与论证和投资运用决策;现金与有价证券管理小组负责现金管理和有价证券管理。同时增设税务会计师,负责处理纳税事项。
财、会分离,并不是截然分开,而是互相依托互相配合。部是基础,其主要任务是对外提供会计报告,如实反映活动;财务部是会计信息的利用,其主要任务是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与决策,控制企业资金运用全过程,在组织经营活动中财务管理以利润最大化为基本目标。财务管理工作必须以会计信息数据为依据,脱离企业会计数据的经济决策,只能是“空中楼阁”,无现实基础。会计工作是确认、整理大量的基本原始数据,系统汇总企业的会计资料,没有财务管理工作的评价,会计数据仅是一堆无用的数字,对企业经营决策没有作用。因此,两者的相互配合,才能深入开展财会工作,并充分发挥财务部门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决策优势。
3 加强及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
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建设,只能通过计划和控制,使决策得以正确、有效地执行。财务管理应着重财务制度设计、财务组织设置、财务预测、决策、控制和协调等活动的具体实施,及具体从事筹资、投资、收益分配、各部门业绩评价等工作的和步骤。
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必须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使企业内部的各种制度、标准以建章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做到每个部门、每个员工都明白应该干什么,什么时候干,干到什么程度,使企业各项财务管理落到实处。
企业财务制度包括:①岗位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制。明确各个职能部门从总经理到部门干部到一般员工的职责范围,既有自己的目标,又有全局的分工合作,确保各职能部门互相支持、互相监督,从而实现财务管理的高效运作;②企业各类资产的管理制度。包括货币资金的管理、盘点制度、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的使用、维修制度等,确保企业资金运作安全、有效,保证企业财产不流失;③各项基本制度。包括财务计划编制方法和程序;资金、成本、费用、利润预测的操作、控制程序,投资方案、可行性分析程度、立项审批程序,负债的审批、登记、归还、计息处理办法,成本核算、费用开支审批程序,目标利润的制定与管理办法,财务分析的内部指标体系、分析方法、分析要求、组织与报告程序。
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使企业的每个岗位、职工都为企业的大目标而工作,从而使财务管理真正落实到企业的每个角落,做到人人参与管理。
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分离,通过企业财务管理机构的设置、规章制度的制定、财务策略的制定,使企业按管理思想、管理原则运行,依据企业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现实条件来策划企业的目标,并决定目标的实现方式、方法。有效地财务管理可以提升公司的绩效,提高企业的价值,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 荆新,王化成,刘俊彦等.财务管[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 伍中信.高级财务管理[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
篇5
关键词:会计;财务管理;关联;整合
这些年来财会学科的发展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每门课程的“外延”不断扩张,以至于课程之间“边界”越来越模糊;各门课程的“内涵”也处于经常变化与调整之中;从财会实践层面分析,财会专业工作也在“管理整合”的浪潮中走向趋同或交叉。本文主要围绕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四门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的关系和实践整合进行分析、探讨。
1 四门课程的独立性与关联性分析
1.1 四门课程的独立性分析
从产生历史分析,财务会计的产生历史比较悠久,自从帕乔利复式记账法产生以来,具有500多年历史发展过程。从产生与发展历程分析,财会理论与学科的发展受到市场经济、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委托理论的直接影响。但是财务会计主要受到理论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理论的影响;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主要受到各种数学模型、管理理论、组织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影响;财务管理学与金融学、数理经济学的关系密切。
财务管理与财务会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很明显,在此不详细讨论,本文主要讨论下面两个方面的区别。
(1)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差异。
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这两门课程的交叉重复现象特别严重。从目前教学现状分析,两者的重复集中在:资金时间价值与长期投资决策分析;本量利分析与经营杠杆分析;存货控制。
在处理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复杂问题上,我们认为,基本原则应该是管理会计侧重于技术与方法,财务管理侧重于决策时对技术与方法的应用。比如货币时间价值原理、资本预算的方法(如净现值法、内涵报酬率法)、本量利分析基本原理和存货控制模型这类知识应该列入管理会计课程中不变。在这些管理和方法基础上,财务管理学主要阐述证券股价、价值分析、资本预算的具体决策、财务风险分析和存货管理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说财务管理课程主要讲授这些方法在财务上的应用。
(2)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差异。
这两门课程的交叉最为严重,以至于有的西方专业教材中把它们合并在一起,统称“成本管理会计”。我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中也是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合并在一起,统称“财务成本管理”科目。成本会计的内容应该是阐述各种成本计算方法,至于成本控制与分析则由管理会计课程完成。所以,我们主张成本会计必须与管理会计分离。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是明显的,但是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在内容、标准、功能、信息流程上应该都是以成本会计为基础,或者说成本会计必须同时使用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两套标准与原则,并进行适当协调。比如产品成本计算中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等主要为财务会计编制损益表,其结果也会制约资产负债表的结果。而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定额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主要是作为管理会计的内部报表的基础。当然变动成本、标准成本、作业成本最好要与财务会计的成本数据分离,同时还要关注它们的衔接。在同一资料库中可以生成多种成本数据资料是成本会计的主要任务之一。
1.2 四门课程的关联性分析
这四门学科可以认为是财务管理和会计的总和。也就是说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都是会计的范畴;而财务管理由于在本质、对象上均不同于会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组成会计学的两大分支,两者分别负责对外、对内会计信息,同时两者也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属于第二层次。成本会计属于第三层次,它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记录、计量和报告有关部门成本的多项信息,这些信息既为财务会计提供资料,又为管理会计提供资料。
1.3 学科发展趋势的“展望”分析
针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局限性,尤其是近年全球性的会计造假案例的出现,改进财务报告的呼声越来越高,具体包括改革现有会计报告标准、内容、质量标准,要求:淡化历史成本、推行公允价值;增加对未来财务预测信息的形成与披露;增加表外披露;可以游离公认会计原则;首先关注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而不是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这些主张必然导致财务会计传统特征逐步丧失,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关于计量属性,不能脱离财务会计的本质职能,严格地说,只有初始确认时用于计量的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公允价值等才能称为财务会计的一项完整的计量属性。比如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由于不能作为初始计量属性,它总是在历史成本或现行成本的基础加以应用,因此只能算一种摊配的方法。
关于报告内容,现行财务报告的计量主要限于货币度量,对于使用者非常有用的公司人力资源、客户、核心技术等就被排除在财务报表之外。另外财务会计的确认交易、事项的前提是它们必须已经完成、至少是已经发生的。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始终以表内信息为核心,适当的表外信息是需要的,但是不能本末倒置、主次不分,分散报表使用者的注意力。
关于财务会计确认属性是属于过去的交易事项所带来的结果,财务会计师面向过去,而不可能面向未来。一些人提议增加财务预测的信息和内容,如募资投向、未来公司经营风险、盈利预测的信息,投资者也是需要的,这些信息的构成原理、分析方法应该由管理会计来完成,或者说加大管理会计部分披露的对象就可以,无需再通过改进现行财务会计来重复这个工作。
同时,有人认为,“投资者更关注企业价值的创造和增加,财务会计与财务报告无法直接计量和表现企业的价值,它们只能用盈余和现金流量两个会计信息间接地作为替代变量。”这里暂且不谈“盈余和先进流量”是“企业价值”的替代变量还是关键变量,公司价值时由未来自由现金流量和必要报酬率决定的,而规划未来自由现金流量和贴现率是公司财务管理的任务,也就是说。不要把财务管理的任务强加到财务会计上。
2 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与财务管理在实践中的有效整合
公司的使命就是创造价值,股东因追求价值而投资,经营者和员工必须为股东创造价值。财会管理的目的和功能也必须定位于实现价值的增长,依据价值增长规则和规律,建立以价值计量、评价、报告为基础,以规划为价值目标和管理决策为手段,整合各种价值驱动因素和管理技术,梳理管理与业务过程的财会管理模式。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优秀的财务总监对战略规划、组织结构和内部控制负有很大的责任。其中,财务总监的基本职责是结合公司实际运营
篇6
关键词: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分解与整合
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四个领域在财务和经济学中被广泛使用,他们在使用过程中相互联系,但又都有重点。在国家改革之后,这四个学科找到了发展方向,对这四个领域进行透彻研究,逐步找到一体化发展的方向,不仅带动经济发展,而且对财务管理活动的实际作用也有巨大意义。
一、财会学科的发展
经济理论的发展与相关的经济实践密不可分,并受到市场经济理论和其他会计学科理论的影响。其中,财务会计是历史上最古老的学科。财务会计也称为传统会计,因为它采用传统的会计模型,经济学和金融危机都可以刺激相关专业的发展。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导致传统会计向现代会计过渡,并建立了新的会计准则。后来,为了适应管理学科的发展,就出现了管理会计这一学科,作者认为,这两个会计和财务管理课程的起源仍然是财务会计。
二、四项工作具有独立性
由于这四个学科的内容不同,因此他们被分为四种会计类型。虽然名字类似,但从整合到的内容设计中,包括的技术仍然具有相对独立特点。
(一)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計的差异
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的两个学科内容相交,例如资金时间期限和长期投资决策分析,成本量效益评估和经营杠杆分析和存活控制,但是,虽然这项工作的内容是重复的,但是他们的工作目的不同。财务管理侧重于使用正确的方法和技术进行决策,以及如何确保决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会计管理强调对财务管理方法和技术的讨论,以及大多数财务技术的应用。换句话说,管理会计工作包括该工作中使用的分析方法和技术方法,另一项工作描述了如何评估通过该方法和技术收集的数据和信息。鉴于以上部分,管理会计的重点在于本里量分析方法,以及经营杠杆方法的使用,但是财务管理它着重于评估如何使用经营杠杆原理来解决实际经济情况下出现的问题。
(二)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差异
在某些西方国家,将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合并为一项称为“成本管理会计工作,这表明这两个概念密切相关。中国对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也是将两者视为一体,统称为“财务成本管理”,这表明,这些工作经常在实际应用中联系在一起,实际上,在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在内容方面仍然有所不同。成本会计主要负责计算企业业务流程的各种成本,管理会计主要是分析成本数据。换句话说,两者都是财务管理,但是一个是基础,另一个是后续,成本管理和分析应基于财务数据,以便进一步管理和评估数据,但是计算出来的数据又可以对成本进行指导,两者的工作都是相辅相成的。
三、四门学科之间存在的关联
这四个领域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都是财务管理和会计的全部方面。通常,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都是会计领域。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需要更详细地了解会计。因此,人们对会计进行了详细划分,财务管理的实质和管理会计的性质可能与会计学科有所不同。根据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对它们进行划分。在会计管理之处,只强调了两种学科的差异,但是没有设置明确的界限,只是强调学科之间的重要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两个学科在会计和管理成本方面都具有某些劣势,并且缺乏创新的能力。为了扩展学科的功能,在后续开发过程中,学科的内容不断增加,这就导致学科之间出现界限模糊现象,而重复的内容越来越多,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都是会计,是经济发展的两种会计类型,即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两者都是为财务管理服务的。因此,这四个学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四、四门课程的有效整合
考虑到上面列出的四个核心会计课程之间的关系,需要有效整合这四个课程。作者认为,当前大多数管理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和会计管理之间的关系协调主要是弄清楚四个之间的逻辑关系。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强调了这四个过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一是有效整合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成本会计需要弄清楚成本计算方法,而对于如何对成本进行控制和分析需要管理会计来弄清楚,作者认为,应将它们两者分开,以考虑它们之间的差异。二是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也很明显,但管理会计应着重于会计的内容,标准和功能。因此,应通过会计成本课程以及会计管理来研究成本控制方法或成本预算。对于企业未来的成本核是重要的成本管理方法,也是重要的预算管理工具,这需要通过管理会计来完成,成本会计和会计管理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阐述,例如,产品成本计算中的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等是为财务会计编制损益表,甚至限制了资产负债表的许多结果。作为内部管理报告的基础,主要使用变动成本核算方法,固定成本核算方法和定额成本核算方法。当然,带作业成本与财务成本最好分离,并且同时还需要注意衔接问题。成本会计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创建有关多种成本的数据库。三是为了处理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之间的关系,必须考虑两者的特点。财务管理的本质在于宏观经济核算方法,而核算则基于技术方法的应用。管理会计重在介绍基本的知识原理,例如价值理论,成本预算方法(净现值法,内涵报酬率法等),本利量分析和存活控制管理模型,应属于管理会计类别。财务会计应在这些类别基础上,是证券股价,价值分析,资本预算的具体决策,换句话说,财务管理过程主要是应用某些经济方法。关于具体的调整,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之间的共同内容部分,具体类型为:经济批量,短期决策,销售预测,收入预测,运营预算,经营杠杆和利润表都是属于管理会计。但是资金时间价值,财务预算,现金预算,预期现金流量以及决策预算都是属于财务管理。四是在协调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之间的关系背景下,作者认为财务管理应着重于如何使用这种方式上,成本会计是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的重点。生产成本的计算和核算在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部分中有介绍。作者认为,财务会计应侧重于会计处理,而会计成本应侧重于成本的分配与计算。
篇7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 会计电算化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服务"三农"措施的推进,中国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村财务也成为广大农民关注的热点。为进一步推进财务公开,加强群众监督,促进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普及会计电算化在农村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是使农村财务管理规范、高效的治本之策。
一、会计电算化在农村财务管理中的应用难点
据统计,目前全国96%,的村实行了财务公开,其中比较规范的村达到了60%以上,有30多万个村实行了村会计委托,9457个乡镇实现了财务管理电算化,效果良好。但对于全国600万个村来说比例仍然非常小,很多地方的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相对落后,仍停留在传统的手工记账、算盘计算的原始阶段,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的需要,会计电算化在农村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难点:
(一)管理人员思想认识不到位,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相对西方发达国家而言,中国的会计电算化起步较晚,管理者的思维观念没有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很多乡镇都是被动接受,在软件及硬件投入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这样势必对农村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十分不利。很多乡、镇、村的管理人员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会计核算工具的改变,没有从整体角度看待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财务管理系统的重要性,看不到其对会计职能、管理方法和流程的深刻影响。尤其是某些村干部,自认为只要自己不贪不占,农村财务电算化无关紧要,还有部分农村领导干部仅把会计电算化认为是农村财务管理现代化的标志,当作树立形象的一种手段,而对实施会计电算化后带来的深刻影响,他们往往是不了解或不重视,因此并没有真正使会计电算化在农村财务管理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制度不明确,或执行制度不严。
调查表明,许多应用了会计电算化的农村,对于财务管理的电算化并没有制定详细、明确的管理制度,制度规定比较笼统,实际操作性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以实行,或者是管理制度执行得不严格,这都造成了在实际的财务管理电算化过程中财务数据录入不及时、数据错误、微机管理不善、档案数据丢失等各种各样的失误时有发生,致使整个的财务管理一片混乱,会计电算化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农村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设备差、软件不匹配。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农村财务用计算机存在着设备老化,设备更新慢的问题,造成了运行会计电算化软件速度慢,效率低。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近几年得到了较快发展,推动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然而专门面对农村会计工作开发的会计软件却寥寥无几,会计电算化软件再编程能力低,与其他相关软件匹配度差,致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完全适合农村财务工作的软件。软件制造商对农村财务工作的不熟悉也是造成会计电算化软件与农村财务管理相脱节的原因。
二、改善会计电算化在农村财务管理现状的对策
(一)增强管理人员思想认识,提高领导重视程度。
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农村干部特别是乡镇领导的认识,增强电算化意识,加快会计电算化普及的步伐,在发展农村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让管理者看到会计电算化在农村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真正建立一体化的财务管理系统,加大自动化设备和知识教育的投人,推动会计电算化普及。
(二)制定明晰的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制度,并严格执行。
建立健全明晰的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制度,是建立良好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搞好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保证。在村级各项管理制度体系内,在村财务管理制度基础上,建立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包括人员配备制度、人员职责、录入审核制度、微机管理与软件维护制度、病毒防护制度、软件和数据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等。例如在人员制度方面,应配备适应电算化需要的工作人员,建立电算化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规范,明确人员岗位职责与权限。电算化工作人员定期接受电算化培训。建议人员配置和职责如下:设置管理员一名,可由村主任、村支部书记或村经管站站长兼任,负责村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管理工作,协调电算化计算机硬、软件系统的运行和管理工作,熟悉农村经营管理和会计业务,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常识。设置会计电算化操作员一名,由村会计专职担任,负责村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操作工作,负责账目记载等电算化软件基本功能的使用。操作员应熟悉农村财会业务,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熟悉软件的使用。设置审核员一名或数名,对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的正确性进行审核。数据审核员应熟悉农村经管业务及有关政策,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农村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制度制定要从农村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明晰制度,使农村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工作迈向规范化、制度化。
(三)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农村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软、硬件设备。
针对农村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软、硬件设备较差的状况,县、乡、村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在农村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广阔前景,加大财政投入,根据实际需要和财力情况,选择与本地区会计电算化工作相适应的计算机机种、机型和系统软件及有关配套设备。可以以市、县为单位,统一招标采购会计电算化软、硬件系统,有效降低成本,并加强了系统的统一性,有助于信息公开、资源共享,而且有利于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工作互助。开展电算化初期,应尽量选择投资少、见效快、经过评审通过的通用会计软件。以后逐渐过渡为定点开发或通用与定点开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软件开发,使会计电算化软件更适合本地区农村经济的实际情况,推动会计电算化工作在农村经济上的应用向更高层次发展。
综上所述,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它不仅是财务与会计工作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对会计工作的要求。1994年,财政部就制定颁发了《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随后,农业部也根据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情况,提出"农村会计电算化是发展的方向"。我国农村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是管理现代化新农村和农村财会工作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是时展的必然。随着会计电算化在农村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人员、设备系统地逐步完善,必将在农村财务管理中发挥出更大的效用,必将为高速发展的我国农村经济增加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篇8
财务会计主要是通过传统记账、算账,并定期编制报表的专门策略,为企业提供一定日期的财务状况,以及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它的服务主要是外向的,侧重于对企业外界有经济利害关系的团体和个人报告财务状况,以便股东及潜在的投资人了解企业经营状况,评价业绩,作出投资决策;以便供银行及其他债权人了解企业经营成果和偿债能力作出信贷决策;以便政府税务机关核定税收。财务会计又称外部会计,或“对外报告会计”。
企业只有全面推行管理会计,才能真正实现企业会计工作由核算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才能真正发挥管理会计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也才能推动企业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的转变。
企业搞好管理会计,将有利于转变管理职能,有利于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有利于加强会计监督力度,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管理会计是以强化企业内经营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通过一系列专门策略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它有关财务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企业经营过程的预测、决策、计划、制约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管理。会计不仅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Et常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制约,而且还帮助企业领导作出各种专门决策。管理会计的服务主要是内向的,侧重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益。管理会计又称内部会计,或“对内报告会计”。
企业搞好管理会计,将有利于转变管理职能,有利于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有利于加强会计监督力度,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共同构成企业的会计管理体系。两者从服务对象、工作重点、约束依据、行为影响、时间跨度、会计主体、会计程序、会计策略、精确程度、信息特点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别,但它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两者的对象就总体上来说是一致的,即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其发出的信息,但两者分工不同,在时间和空间方面有所侧重。管理会计的对象在时间上侧重于现在和未来的经济活动及发出的信息,在空间上侧重于部分的可选择的特定的经济活动及其发出的信息,而财务会计在时间上侧重于过去的,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及其发出的信息,在空间上侧重于企业整体的全部的经济活动及其发生的信息;另一方面,两者的原始资料很多是相同的,管理会计经常直接引用财务会计的凭证帐簿报表的资料进行研究和浅析浅析,而财务会计有时也把属于管理会计的内部报表列人对外公布的范围。财务会计还把企业内部管理需要的主要产品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实际利润与目标利润的对比数,作为基本财务报表的补充资料对外公开发表。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区别的主要表现
1.核算目的。财务会计是通过定期编制财务基本报表,提供一定的财务状况,以及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和资金流动情况的财务信息,它主要为企业外界有经济利益联系的团体和个人服务如政府部门、财政税务、银行等;管理会计是通过灵活多样的专门策略和技术,不定期的编制各种管理报表,提供有效经营和最优管理决策的有用信息,主要为企业内各级管理人员服务。
2.核算重点。财务会计着重反映过去,单纯地提供信息;管理会计着重于能动地利用已发生的财务会计信息及其有关资料,预测前景、参与决策、规划未来、制约现在。
3.核算依据。财务会计必须遵守国家制定的《会计法》和统一的会计制度;而管理会计主要服从管理人员需要,相关的经济决策理论和数学公式,以及有效制约性的公认会计原则或统一的会计制度。
4.核算对象。财务会计主要以整个企业为核算对象,提供集中概括的财务成本信息,,用以对全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作出综合性的评价和考核;管理会计主要以企业内部的责任中心为核算对象,对其日常生产的实绩和成果进行制约和考核,同时也从企业的全局出发,认真考虑各项决策与计划之间的协调配合和综合平衡。
5.核算程序。财务会计核算程序比较固定,凭证帐簿报表均有规定的格式;管理会计的核算程序不固定,可自由选择,一般不涉及到填制凭证和复式记账不足,报表也没有一定的格式,通常按管理的需要自行
设计。
6.核算策略。财务会计在一定时期内,统一以货币为计量单位,采用同一种核算策略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核算时使用简单的核算策略;管理会计在一定时期内可采用多种核算策略,提出不同的选择方案,核算时大量地应用运筹学和电子计算机技术来确定最优方案。
7.核算要求。财务会计对核算准确无误,而管理会计不要求绝对精确,一般只要求近似值,但强调及时陛。
8.编制时间。财务会计需要定期编制财务报表;管理会计可根据管理需要不定期地编制会计报表。
二、财务会计区别于管理会计的主要特点
1.财务会计必须以国家或行业组织制定的会计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及有关规定作为其工作的准绳与规范。这一不同于管理会计的特点,是由财务会计核算的特定对象和目的所决定的。既然财务会计是要对资金运动中的经济关系进行确认、计量与反映,那么,只有按一定的社会性规范进行,才能保证各利益相关主体的权益不受侵害,才能为各利益相关者所认可。
2.财务会计实行严格的凭证制度。因为财务会计处理的每笔业务都与人们的实际利益息息相关,只有实行严格的凭证制度,才能保证经济业务处理的真实性、可靠性,防止各种侵犯企业财产的行为发生{以保证企业财产的安全和完整。
3.财务会计实行定型的会计模式。由于财务会计工作直接涉及到相关者的经济利益,所以人们自然十分重视财务会计工作的质量,并要对其工作质量,即会计资料的可靠性、真实性、客观性进行检验,为了保障财务会计工作的有章可循和便于对会计工作进行检查与监督,财务会计需要定型的会计模式。
篇9
1.1会计对象的一致性
尽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在关注的重点上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管理会计侧重于对会计主体未来事项的预测,而财务会计则侧重于对会计主体已发生事项的客观反映,但其研究对象都是企业,都是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作为研究的对象。
1.2信息资源的同源性
按照会计信息系统论的观点,“会计是旨在提高企业和各单位活动的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即会计的本质就是一个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系统。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作为会计的两个分支,它们提供的信息不同,这种不同表现在多个方面,例如两者所提供信息的使用者,信息的规范性、及时性等方面的额度质量要求等,但这两个不同的会计信息系统所需要的初始信息都来源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原始信息,只是由于两个系统对同源信息采用了不同的整理、汇总、加工程序,才导致最后输出信息的不同。
2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
2.1会计基础工作的细化及财务资料格式的全新设计是融合的前提基础
第一,建立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所需要的原始信息目录清单。第二,在财务会计科目的基础上,结合管理会计的需要,对原始信息目录清单进行分类、编码,并建立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将二者在基础数据采集上通过合并信息源的方法达到兼容。第三,设计会计凭证。一是在原有财务会计科目的基础上,增加统计信息代码或类别栏,以求在基础上为管理及会计工作做好准备,避免以后在运用中的重复筛选。二是增加备用信息栏,以记录管理会计所需的非货币信息。会计凭证的输入由单界面变为多界面(多窗口),并且会计凭证的输入既可以是会计人员也可以是其他部门工作人员的现场输入。第四,账簿格式及类别的设置。根据需要,笔者建议设置会计账簿以及管理会计两套账簿格式。其数据来源为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根据会计要求设置并由凭证生成。管理会计账簿则根据各单位管理需要设计相应的格式,根据会计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成本法不同,按照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权益性投资中,权益法也适用于两类投资:一是企业对合营企业的投资;二是对联营企业的投资。
2.2管理理念的融合
管理理念是管理者在企业管理活动中逐渐积累或总结起来的一种思想、观念、概念与法则,它决定着管理者在投资、推销、管理等方面的行为。而一切管理行为的出发点就由这些理念来决定。因此,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上的融合,首先是管理者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思想认识上的融合,只有这样才能步调一致,达到配合默契,行为高效。因此,分清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关系和差异显得尤其重要。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所体现的价值不同:前者创造价值,后者衡量价值,用通俗话来说,前者是企业的“军师”,后者是“账房先生”。二者各有分工,却又紧密相连。有许多管理者往往忽视这种理念融合的存在,工作中就难免出现分歧或扯皮现象,甚至影响到二者分工和目标定制的重复或交叉、重复或多头管理。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甚至将管理会计提升到战略财务的位置上,普及企业文化中去,这为管理会计并非孤立而存在提供了很多帮助,进而才会显现出管理会计在企业运营的最大贡献。否则,管理会计只能在夹缝中生存,受制于财会会计所谓的“务实”思想。要树立起保证企业持续不断的增长速度与影响力,管理会计功不可没。财务会计是遵循对已发生的数据统计过程,是对经营业绩的显现。理财赢利则是来自管理会计的结果。
2.3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是融合的技术保障
复杂的管理会计计算工作及财务会计工作需要计算机的全新支持,可以说如果没有计算机的全面运用及网络支持,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就无法进行。单位内部应建立局域网,通过网络通信技术和在线数据采集技术来及时采集并传递这些原始数据,以满足及时性的需要,并根据需要由计算机流程设计管理人员,设置相应的权限。可以利用同一数据库管理系统来有效地管理会计原始信息源,满足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者使用的需要。
2.4制定目标的融合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任务目标相融合体现在前者为后者真实、准确、详细、及时等相关企业运营过程中的财务数据。对此,财务会计要做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无论是人或是物,或者金融财务都需要及时在各阶段的发生状况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统计交报。管理会计在实践中着重对企业收益进行规划为中心,其中一部分需要财务会计提供相关数据,从而展开一系列财务活动。现在会计管理则主要对财务会计提供的报表分析,担负着公司理财、决策分析、参与风险管理和投资决策。在规划、预算编制与预测上,从事计划流程、预算预测、年度利润审核等。就是需要在制定目标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制定目标和制度管理有着根本不同。防止管理过程中多部门发号施令。而在制定具体目标上,要明确细节部分,对经营过程中出现特殊财务反常情况要及时相互沟通,要提供给管理会计的,首先要及时通报,而不是首先交由管理层一些非专业人士,耽搁处理时机。其工作流程要紧密衔接,而非各自为政。对此,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制定目标上要体现出来,避免分歧引发相互扯皮。要么是企业经营财务出了问题,则因为权责不清,平均处罚或受批。更不利于二者日常工作发挥。
3结论
篇10
财务会计课程难度较大,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而且与会计实务紧密结合。因此,在财务会计教学中,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相得益彰。在理论教学中辅助以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将深刻的财务会计理论置于真实的经济背景中,财务会计的知识点才能变得鲜活起来,财务会计的教学才能变得更加生动。
一、如何选择财务会计的教学案例
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就是有好的案例。长远来看,基于资本市场的公开资料由教师来撰写案例,应该是一种较好的途径。但是,案例是否成熟有待考验。短期来看,基于现有的案例资源来组织教学,是一种更行之有效的捷径。
1. 案例资源的获取与改编
从现有的财务会计案例资源来看,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是现成的教材,如东北财经大学刘永泽教授主编的财务会计教学案例,至今已出版至第五辑,均为上市公司真实案例,反映会计准则的执行情况。二是基于网络资源,如巨潮资讯网、和讯网以及一些门户网站的财经版块,如网易财经、凤凰财经等。相比较而言,教材中的案例都比较成型,就一家上市公司进行连续追踪,针对性较强。而基于网络资源获得的案例资料相对比较及时。无论通过那种路径获得的案例资源,都需要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改编。
2. 案例选取的原则
选择适合的案例进入课堂需要有所取舍。杨有红认为,案例选取的基本原则是实务性、典型性和针对性。我们认为,通常案例选取的首要原则是真实性。上市公司、知名的大公司,应该是首选。其次,案例内容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必须引起教师的关注,如在讲解高级财务会计的合并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引入优酷合并土豆的案例。只有将案例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更好地融合,贴近实际,才能更容易引人入胜。此外,经典案例往往不会时过境迁,在说明某些问题上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证明力。
3. 案例的日常搜集与案例库的建立
案例教学的基础是拥有一个完整的案例库,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及时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案例,并经过必要的加工和整理,分门别类地加以保存,每位教师如果能够将资源整理在一起,便可形成一个庞大的案例库,以备进行案例的集体讨论和切磋。
二、如何实施财务会计的案例教学
1. 案例内容与课程知识点的对接
从案例到课程知识点,如何做到有效对接,是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因为现有的案例资源,可能注重案例的完整性而面面俱到。所以通过某个案例的讲解和分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这是在进行案例教学之前必须需要明确的,因此,教师的角色是如何将案例为我所用,将案例内容顺利过渡到课程知识点,通过一个案例来展现某一个或某几个相关联的知识点,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或利用课程中的基本理论来解决案例中的问题。
2. 案例问题的设计与思路的引导
通常在案例资料给出后,需要与课程知识点相衔接来设计若干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进入案例,了解案例中的情境,更要走出案例,理解案例引发的问题。以固定资产折旧这个知识点为例,围绕固定资产折旧可以设计一系列相关的问题,如案例公司的固定资产有哪些类别,分别采用怎样的折旧方法,各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如何,折旧的会计政策是否发生变更,若变更,是法定变更还是自愿变更? 对变更采取了怎样的会计处理方法? 对案例公司的损益或权益是否产生影响? 因此,通过一个案例,设计相关联的若干问题,可以将固定资产折旧与会计政策变更这两个主要的知识点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融会贯通。
3. 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有效地组织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的关键在于良好的组织过程。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要完成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发表观点、教师进行点评等环节。因此,各个环节的时间分布与相互衔接,都需要教师进行精心设计。哪些在课堂上进行,哪些在课前进行、课后进行,都需要教师进行规划。只有有效的设计、良好的规划,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笔者所在的院校为例,BB 平台是一种良好的辅助教学平台,教师可以将课件、作业等诸多与课程相关的资源到该平台上,供学生下载和课后学习。因此,在案例教学前,教师可将背景知识与案例的基本资料到该平台上,学生可提前熟悉案例,此外,教师也可在讨论区几个基本的问题使学生提前进入案例情境,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思考。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前下发案例资料为课堂教学节省了较多的时间,从而在有限的课时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 设计评分细则,引导学生进行案例的自主学习
案例教学不是教师的独角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才是使学生最为受益的方式,因此教师更需要做的是设计详细的评分规则,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以此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分析与讨论,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等,进而在课堂上可通过PPT 汇报展示,分享学习成果。
三、财务会计案例教学的
- 上一篇:对智障孩子的康复指导
- 下一篇:产品策略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