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艺术美学培养范文

时间:2023-10-31 18:06: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童艺术美学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儿童艺术美学培养

篇1

【关键词】儿童美术教学;想象力;创造力;培养

想象力不是生来就有的先天素质,而是后天开拓的结果,它是完全能够培养的一种能力。英国有位学者曾经说过:“英国最丰富的资源不是石油,也不是煤炭,而是英国人民的想象力,而这想象力是通过艺术教育激发和发展起来的。”儿童美术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画家,而是通过美术教育,开发儿童的智力,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进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践告诉我们,美术课堂上要给予学生四多,让学生的思想飞翔起来。

一是多积累。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儿童只有见多识广,才能拥有更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累分为直接积累和间接积累。就直接积累而言,就是要多看、多听、多经历、多感受、多见识,见得多了,头脑中的表象也就储备多了,将它们化作记忆、印象、图像蓄存起来,以利于用时好调动。从间接积累方面讲,就是要从作品中、书上、电视上、电影上、图片上、电脑上,通过各种渠道,大量接收和储备图像信息,所谓“胸有成竹”便是这个意思。社会越先进,越发达,儿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积累越多,想象的空间就越大,想象内容也就越丰富,创造的内容也就越丰富。可以这样说,现代信息社会对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应是过去的人无法比拟的,因为他们接收和储存的东西要比过去的人大得多。在人美版二年级上册《会变得小手套》一课中,我收集教学信息(有:各种范作图片,制作步骤图片,导入视频,视听音乐),通过导入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目的的欣赏各种小手套作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制作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制作的方法步骤,以及各个作品的创意点。通过这些启发,同学们最后的作品更是让老师惊喜不已。

在五年级《飞天》一课中,飞天是人们想象中的飞神,最早源于印度神话,在我国只有敦煌壁画上有飞天的造型,离我们生活太遥远,画飞天造型更是无从下手,为了让同学们了解飞天艺术,我收集了大量视频资料和飞天图片。同学们在体验飞天的动态,我找了很多关天的动态图片,分别运用到教学三个方面:1.通过动态线的动画效果让同学们感受飞天姿态和站立姿态的不同。2.画飞天动态线。3.欣赏飞天造型在生活中的用途。飞天视频运用在教学两个方面:欣赏飞天的舞蹈,吉林大学学生制作的飞天动画。飞天的历史演绎。通过这一系列的感受,同学们对飞天有了认识,也有了兴趣,也有了再造想象力。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通过老师大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启发,同学们不再只是完成了一次作业,而是收获了一种探究过程的体验,这种感受终生受益。

二是多练习。通过引导儿童勤练习、多绘画,使儿童了解绘画艺术的特点,掌握绘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丰富和扩大知识的领域;使儿童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促进他们健康、全面发展,进而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丰富他们的审美素养。

三是多游戏。游戏是儿童生活中的基本活动,在儿童美术教育活动中运用游戏可使儿童毫无思想负担,自然轻松地学习,教师用游戏口吻启发儿童的想象力,并引起作画的兴趣,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玩玩来完成一幅绘画作品。如让儿童练习涂色时,不是单纯涂色,而是让儿童玩曲线走迷宫的游戏,然后让儿童涂上不同的色块,这样儿童涂色的兴趣很高。如让儿童画小动物时,让儿童选择各种几何图形组合一个个小动物,这样他们能把自己看到、想到的动物都能用几何图形表现出来。由此看出,有趣游戏可以使他们毫无拘束大胆地勾画各种图形。

四是多自由。儿童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儿童美术是儿童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是一种“阶段性”的成果。儿童作画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用色、用线时大胆、果断、单纯。二是不受对象约束,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很多印象成份。三是随意性大,对比强烈夸张,无拘无束,在无意中创造出奇特的令人惊奇的效果,而这些恰恰是儿童画的魅力所在。教授儿童学美术并不是把他们培养成美术家,而是让儿童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儿童各种能力。因此作为美术教师,应该多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思维表现特点,在儿童作画时,美术老师不得用一种固定模式来要求他们,要给孩子一个可自由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的空间。在绘画过程中,老师不干涉,只在需要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在儿童完成一幅作品时,老师要改掉往日那种“象形”的评价方式,绝不能以“像不像”为准则,而应该重视保护儿童的想象力及创造力,以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儿童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新颖的视角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和衡量。

总之,美术教育作为国家义务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不增加他们负担的前提下,以培养儿童的艺术素养为主,因势利导、因人制宜,使他们既学得开心、画得愉快。唯其如此,才是我们每一位儿童美术老师的终极追求目标。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丰子恺;民族美学;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21-0042-02

丰子恺是我国现代文化史上杰出的美术家、教育家、文学家,以漫画著名于世。他在美术教育和创作活动中苦心耕耘,他的画作自然、简单,充满生活化的童真意趣;他的作品富有深刻的哲理,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丰子恺是学贯中西的艺术大师,有着丰富的艺术教育实践经验和敏锐的洞察能力、开阔的审美视野,使其成为思想独特的美学家。而作为艺术教育家,丰子恺于艺术教育工作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他在美术教育的教学理论和教育方法上有着自己独到的美学理念,把自己的美学教育观融入教学实践中。他的艺术教育思想和实践对近现代中国的艺术教育界产生深远的影响,他的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有助于理解美术创作的独特文化意蕴和艺术风格。

1 创建高校艺术美学新风范

丰子恺认为艺术教育的创造价值体现在受教育者创造能力的培养上。通过引导受教育者对艺术美进行欣赏、理解和创造,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能力。丰子恺艺术精神的丰厚内涵远非文字所能传达,他认为艺术的生活就是要把创作艺术、欣赏艺术的态度应用在人生中,教会人在平常生活中享受艺术的味道。艺术教育是包括艺术在内的任何事物,只要有助于培养人的审美眼光,都可成为艺术教育的内容。他指出美术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如高校美术教育领域师资力量不强,过分强调教育的评估,美术教育教条化、技术化等。他为我国的艺术教育事业提出合理的策略。他的美学思想具有深入持久的魅力,应努力创建高校美术教育新风范。

2 改革高校美术教育的思想与实践

2.1 美术教育倡导艺术品质的培育,加强素质教育

在丰子恺心目中,艺术教育就是和平的教育、爱的教育,目的是培养“艺术心”。丰子恺提出要加强素质教育,陶冶人的情操,形成高尚健全的人格。美术教育跟美术有着很大的区别,美术课只是一种艺术科目,而不是艺术教育。他指出:如果把开设了美术课程就认为是完成了艺术教育,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这就把艺术教育的观念狭隘化。丰子恺认为,美术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大家所认为的培养艺术大师,而是教会人懂得如何欣赏自然和艺术作品,用爱的情感来表现艺术作品,用创造绘画的态度来创造生活。他对美术教育的任务有深刻的认识,对美术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重视。

现在的教育界,仍然是用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优秀的分数可以掩盖掉学生的其他缺点,如情感、心理、审美等。美术教育在一些人眼里也是可有可无的,这样所体现出的就是高分低能、情感冷漠的教育弊端。在不断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美术教育的培育者,必须充分看到学生的个性差别,尊重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他对艺术美学的研究十分深入,他的美学思想对现代艺术教育、艺术审美有着紧密联系。在整个艺术教育过程中,要针对学生自身的特点,有目的地进行艺术教育,注重启发式艺术教育,充分唤起学生的艺术求知欲以及对个人全面和谐发展的追求,从而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情操。

2.2 重视美德教育,技术教育为从

美术教育重在授人以道,而不是授人以技。丰子恺认为,艺术不是技巧的事业,而是心灵的事业,带着情感美和意义美去欣赏艺术之美。美术教育是为了培养人们发现美的眼光,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处理“美德教育”与“技术教育”的问题上,他提出应该以“美德教育”为主,“技术教育”为从。他对美术教育的本质有着深刻的见解,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与任务是造就健全的人格。丰子恺视艺术为心灵的事业,而不仅是技巧的学习,技术加上美德才能成就真正的艺术,技术与美德两者兼备,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家。反观高校聘请美术教师,往往只注重其手头功夫,以专业技能为唯一标准。

美术课程不是为了教会学生完成几幅艺术作品,教会一些艺术技巧,而在于培养学生欣赏艺术的能力和创造艺术的能力,使他们成为热爱艺术生活、有艺术之心的人。在学校的美术教育中,让学生懂得艺术技巧,能画出美丽的作品,是艺术教育的间接目的,应在美术课中循循善诱,使他们提高艺术的审美情趣。丰子恺先生指出死板的教育,束缚艺术人格的自由,实行独立专行的教育法,使得毕业出来的学生,每个人都差不多,没有个性,没有趣味。所以,丰子恺坚持倡导不要束缚学生的个性,因为艺术强调创造性,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不是培养模仿者,而是培养出具有艺术心、有独创性、有创造力的学生,使素质教育能真正得以实施和深化,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要深深植根于社会文明之中,从中汲取养料,也为其培养有艺术心的学生。

3 丰子恺民族美学思想的实践意义

丰子恺一向推崇艺术是精神的粮食,在具体的美术课程实践中,丰子恺对艺术教育思想有着十分独特的看法。他的艺术教育思想融汇中西,将艺术教育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系统性的剖析,诠释艺术教育的目的和思想。丰子恺曾提出艺术教育的根本在于艺术品质的树立,比如人的学识、修养、世界观和艺术情趣,也可以说是艺术人格。在他的艺术作品中,老屋、山石、杨柳、石桥、儿童等等这些风土人情无不在其笔下情趣盎然,生动呈现。他的作品平淡中蕴含着诗情画意和深刻的哲理,他的艺术眼光是个人品性的自我修炼。

提高美术素养,使美术教育能够唤起受教育者对审美的需要,培养审美能力,美术教育把自然界里的一切东西通过对艺术美的欣赏、理解和创造,使其充满诗情画意,对社会上各种现象的评价升到了美丑的层次。受教育者通过对艺术美的把握,把握了自然美和社会美,使他们发展成有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的人。丰子恺从生活艺术化的本质出发,培养人的认知能力,培育人的品德和情感,体现了美术教育的思想。丰子恺的艺术教育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和艺术观,对艺术教育有着现实的启发性。以丰子恺的美术教育思想为指导去实现素质教育的理念,对今天高校美术教育的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4 小结

总之,丰子恺提出美术教育要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要培植学生的“艺术的心”,把这作为艺术教育的目标。丰子恺的美术教育思想具有积极性,它将人的情感和道德不断完善和提升,融入艺术教育之中。造就健全艺术人格的美术教育是具有重大实践意义的教育,这样的美术教育在普通高校中才能显示其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参考文献

[1]丰一鸣,丰陈宝,丰元草.桂林艺术讲话之二:丰子恺文集:艺术卷四[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0.

[2]陈星,朱晓江.几人相忆在江楼[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8.

[3]王西彦.丰子恺散文选集:序[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4]丰子恺.丰子恺文集[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

[5]宗白华.宗白华全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篇3

在幼儿的体育舞蹈教育过程中,动作技能与表现能力是其最基本的内容,可以说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这两个核心来开展的。只是在以往的教学,我们只注重于幼儿外在的肢体动作的训练,而忽略了内在的艺术表现力的培养。而在这种“一边倒”的教育方式,不仅违背了课程教育的基本要求,降低了教学的实质效果,而且人力地“压制”了儿童表现天性的激发,对于其以后的性格、情感形成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我们看来,成功的幼儿体育舞蹈教育应是肢体训练与表现力培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真正达到“两核共进”的境界。就体育舞蹈中的表现力而言,我们认为它具有如下内涵:一是表现力具有内发性,属于儿童的天然秉性。幼儿自出生以后,其内心就已经具备表现力了,而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阅历的不断丰富,这种表现欲望会越来越强烈。一旦外界刺激的条件具备,儿童的表现力就会如岩浆一般喷涌而出。因此,我们体育舞蹈教学的重点不是让儿童创造表现力,而是用各种方式来激发、规范表现;二是表现力的激发需要相应外界因素的具备,而这种具备通常是“被动式”的(相对于表现力的“主动式”存在)。根据已有的教学经验,课程、教法、教师是最主要的外部条件,它与表现力激发是存在“正相关”关系的,即课程体系越丰富,教师越专业,则儿童表现力激发的效果就越明显。因此,在下面的措施中,我们就主要依据这三点来构造外部条件;三是表现力隶属于艺术性,其具有美学意义上的特征,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课堂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形体塑造与表现美感达到高度的融合。

二、体育舞蹈教学中幼儿表现能力的培养措施

以上我们探讨了儿童表现力激发的三个外部条件,即课程、教师、教法,以下我们将基于此三点来具体论述之。

1、积极创建课程体系

当前,体育舞蹈已然成为幼儿园教学的“必修”课程,其课时所占比例也越来越重。但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体育舞蹈的课程体系还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体育舞蹈教学是一种“临时性”的活动。虽然我们的幼儿教育机构都设置了体育舞蹈课程,但由于其开设须具备其他条件,因而在很多幼儿园都是临时性的活动,或者干脆是某些幼儿机构舆论宣传的噱头;其次内容过于单一,涉及面较窄,降低了体育舞蹈的美感教育效果;再次专业化的课程体系尚没有建立。伦巴、恰恰、牛仔是体育舞蹈中比较专业的内容,但由于其高度专业性,在很多幼儿园基本都没有开设。据此,本文认为应将体育舞蹈作为幼儿教育的常规课程来开设,增加其训练的内容,丰富其活动的形式,而有条件的幼儿园应教授伦巴、恰恰、牛仔等较专业的舞蹈形式。具体来说:一是设置体育舞蹈课程,给予相应的教学课时,配备相应的教师,并在活动场地、音响设备等方面提供支持,尽可能地为孩子训练创造外部条件;二是丰富体育舞蹈的教学内容,在简单的儿童操的基础上增加节奏训练、体能律动、体育游戏、操节活动等内容;三是幼儿园设置专项资金,聘请专业的体育舞蹈教师,对幼儿进行专业的训练,并从中选拔身体素质较好的幼儿参加体育舞蹈大赛。

2、大力培养专业教师

教师是幼儿体育舞蹈教学的另一重要外部因素,对于幼儿表现力的激发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模仿是幼儿早期最主要的社会行为,幼儿的大部分行为都是从父母、玩伴、教师那学来的,尤其是教师的言行将会给儿童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一支专业的体育舞蹈教师是儿童体育舞蹈训练的基本保障。笔者所在的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很早就设立了学前教育专业,开设了体育舞蹈课程,专门针对幼儿舞蹈教育来开展相关活动,培养了一大批的幼儿教育专业人才。据此,我们认为,大力培养专业教师,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就成为我们教授的必由之路。从前者来看,首先幼儿园应积极聘请专业的幼儿教师,提高教师的体育舞蹈专业水准;其次对于现有的教师应加强培训,通过轮训、交流等手段提高其基本舞蹈素质。而从后者来说,教师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将成为儿童模仿的对象。譬如在体育舞蹈《我的身体》中,教师首先应具备较强的节奏感,根据节奏的变化来舞动肢体;其次脸部表情要自然,要微笑,要将自己想像成“孩童”一般;再次头部摆动要轻盈自然,四肢舞动要舒展自由,脚步摆动要快速,以此来充分展现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动的天性。

3、有效改进教学方法

由以上的论述我们可知,幼儿的表现力是基于多种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它是外部条件刺激的最终反映。而一套有针对性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将有助于这种刺激效果。因此,我们拟采取以下教学方法:首先是音乐辅助教学法。我们知道,体育舞蹈的训练离不开音乐的伴奏,通过节奏感强烈的音乐,可以增强幼儿的律动感、节奏感,提高幼儿的训练兴趣,促进其动作的协调性,并有效激发儿童舞动时的表现力;其次是教具辅助教学法。在我们日常的体育舞蹈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具,以此来辅助我们的舞蹈教学。譬如现在很多的幼儿园都设置了专门的“练功房”,儿童可以在练功房中利用镜面来调整、修改自己的动作。当然也可以利用其他教具、设备来完成情景舞蹈、儿童操等活动;再次是教师示范教学法。由以上论述,我们可知教师在幼儿的舞蹈训练中起着极其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就应注重自身示范动作的规范性与表现力,使幼儿在掌握正确肢体动作的同时增强审美意识、提高动作的艺术表现性。

4、充分结合自然表现力

体育舞蹈的艺术美主要集中在动作的方向、路线、幅度、姿态以及腾空的高度上。而这些动作的完成除了自身身体素质以外,还需要结合心理意识、呼吸方法以及情境联想等。对此,我们提出以下三种结合:一是心理意识与体育舞蹈的结合。对于儿童来说,音乐风格的不同会引起其不同心理的反映,只是这种反映较为轻微不易察觉而已,但它却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儿童的心理意识。而这种心理意识的最终形成将有助于增强体育舞蹈的表现力,尤其是在儿童的神态表现力上表现的更为突出;二是呼吸方式与舞蹈动作的结合。呼吸的实质是节奏,而节奏将有助于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增强体育舞蹈的艺术美感。对于儿童呼吸的训练主要依赖于教师的示范作用,尤其是动作的完成程度与面部表情上。当儿童的舞蹈动作与教师相差无几的时候,这时他的呼吸会与教师保持一致;三是舞蹈情境与头脑情境的结合。儿童在舞动自己的肢体时,在其头脑中必然会有相应的画面与其搭配。譬如在摆动头部时,儿童也许会想到教师的样子、或者是某个动物的样子。而当头脑中的情境越来越清晰时,肢体摆动的动作就会越来越协调,而面部的表情也就会越来越丰富。因此,强化儿童的情境联想训练也应成为体育舞蹈教学的一部分。

三、结束语

篇4

一、无声艺术的源泉——生活

大自然丰富的材料是启发孩子的想象的源泉,艺术活动的最终目的在于:引导人们去发现美、欣赏美、并为我们的世界创造一切美好的事物。儿童美术教育的功能,从艺术学的角度来看,在于培养儿童对美的感受性,引导儿童审美观的发展。儿童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带有直觉性,虽然还很幼稚、肤浅,但已有了初步的审美意识。他们喜欢色彩鲜艳、形象夸张的事物。我们可利用周围现实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打动儿童的心灵,如:利用自然界、社会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向儿童进行美的启示和教育,并为儿童创设一个充满艺术美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使美的感受性得以深化,演化为自身对美的事物的追求与表现,因而变得更富有人性。并通过各种不同的美术活动,使儿童把自身对美的体验和真实情感倾注在艺术创作之中,从中体味现实生活的美好,这种创造对儿童来说是很快乐的。

如我们在进行园本研究一课三研时,一开始收集了很多瓦片,孩子们看到这些来自自己家中屋顶的瓦片时很兴奋,教师用变魔术的形式出示各类教学材料,引起孩子的兴趣,以提问引导的方式激起他们的好奇心,让幼儿在观察中思索发现,这样他们在作画画时就把一些特别的画面特征通过自己的想象表现在作品里,从中激发了孩子创造的欲望。当看到老师给他们提供的粉笔颜料在瓦片上画出了梅兰竹菊的图案时,绘画的兴趣和积极性一下子提高了。

二、无声艺术的渗透——民间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是最富有个性的。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积淀了丰富的美学底蕴。随着民族风在世界的盛行,美学中的民族元素越来越多的被他人接受。我们在另外的一课三研时增加了一堂皮影的内容,当孩子们自己制作完成了猪八戒的皮影,让孩子们自己在幕布后面表演是整个活动的部分。在灯光的照射下,孩子们分成小组,听着音乐进行表演。在台上表演的孩子兴高采烈,在台下观看的也兴致盎然,孩子们不停地笑着,讲着,观看着同伴在幕布上的剪影,心里期待着等下自己在幕布后要怎样进行出色地表演,做一些什么有趣的动作。看到孩子们高高举起的小手,有理由相信那是孩子们所喜爱的。

三、无声艺术的灵魂——创新

生活是一切艺术创作的源泉。幼儿进行美术活动,就是对其所知的表现,所知越多,理解越深刻,进行美术活动的素材就越丰富,进行美术活动的动力也就越充足。我们选择的内容应贴近幼儿生活,是他们感兴趣的,人的创造活动是从观察开始的,观察是创造活动的源泉。认真仔细的观察,可以帮助幼儿获得大量丰富的感性材料,理解不易掌握的理论知识。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为幼儿创造用感官去接触外界事物的机会,鼓励他们多听、多看、多触摸、多尝试,从而达到发展幼儿感官、开阔眼界、丰富想象的目的。如我们美术学科组进行了一次做蛋糕的艺术活动,《制作生日蛋糕》帮助幼儿用美术语言、个人的感受、情感完成自己的创意,让较感性的、触觉型和较理性的视觉型的幼儿得到发展机会。从观察蛋糕的过程而触觉型幼儿凭借情感、生活体验表现自己想要表现的蛋糕。我鼓励视觉型的幼儿在创造行动上从物体的外轮廓开始表现,然后以细节描述蛋糕,鼓励触觉型幼儿以触觉经验大胆流畅地表现心中所要表现的所有的事物都感兴趣,总想对它们摸一摸、玩一玩、做一做,弄清其中的奥秘。所以说,幼儿园的教学,就是充分利用环境中各种有利的因素,让幼儿的各种感官都能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从而获取知识技能。《制作生日蛋糕》这一活动,正是符合了幼儿的这一特点。从他们的兴趣出发,让他们亲自参与并动手制作蛋糕,这堂教学活动强调了幼儿的表现直觉性,创设了一种宽松、自由的气氛,让善于用视觉和触觉感知的幼儿得到尽情的表现,人人趋于精神饱满的状态,作品一人一面,所有的幼儿把自己的情感、意识融进了作品中。

《制作生日蛋糕》这一活动,正是符合了幼儿的这一特点。从他们的兴趣出发,让他们亲自参与并动手制作蛋糕,这堂教学活动强调了幼儿的表现直觉性,创设了一种宽松、自由的气氛,让善于用视觉和触觉感知的幼儿得到尽情的表现,人人趋于精神饱满的状态,作品一人一面,所有的幼儿把自己的情感、意识融进了作品中。它促进了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这一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每人提供了许多的材料:未经装饰的蛋糕胚子、水果、奶油等。活动开始时,先让 幼儿观察别人的成果,再说说你想做一个怎样的蛋糕。为下面的制作打好基础,做到心里有数。然后放手让幼儿去尝试。在此过程中,孩子会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充分体现了他们的主体地位,保证了他们的兴趣和愉快的心情。在这种心情下,幼儿不仅容易接受事物的美好部分,形成美感,而且当人处于这种良好的情绪状况时,就会注意力集中、想象力丰富、思维灵活,这就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利于他们的发育成长。

这一活动中,幼儿要做各种各样的蛋糕,很自然的会讨论到挤牛奶。如何挤呢?幼儿又会特别愿意模仿“挤”这一动作,从而不知不觉中促进了幼儿动作的发展。这一活动的特点是体力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紧密结合。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幼儿的社会实践。他们在自身尝试的过程中,为了把蛋糕做的更精美,常常要全神贯注、手脑并用、耳听眼看、机智灵活。从而促进了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当然,在幼儿的尝试中,也可能遇到他们解决不了的难题,这时教师又鼓励幼儿坚定信心、战胜困难、不达目的不罢休。从而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了他们的意志,促进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活动开始的导入以“今天是XXX的生日”为切入点,又在评价过程中提到“蛋糕送给谁?”培养了孩子关心他人、与人分享的良好品质。在边送蛋糕边放音乐中,感受关心别人,被人关心的情感。因此这堂课最显著的特点,是根据孩子心理特点和教育规律,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孩子的主体作用通过环境创设、尝试操作及孩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孩子做一做、摸一摸、练一练,从而激发孩子创造的兴趣、创造的灵感,逐步了解创造的方法,培养勇于探索、勇于创造的精神和积极动脑,关心他人的品质。

篇5

关键词:舞蹈;小学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4-153-01

体育教育是一个全面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培养思想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专门的科学领域。其特点是:学生作为体育活动的主体直接参与身体运动,思维活动与机体活动的有效结合,在学习中不断掌握新知识和技能,从而全面发展身体素质。体育活动中,学生通过身体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来提升自己的各项技能,舞蹈作为人体动作和技巧的完美结合,将舞蹈融入体育教育中不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要求。

舞蹈和体育都是以人体动作和技巧为表现形式的,都有强身健体之功效,体育中的自由体操、艺术体操更是酷似舞蹈,但体育不能替代舞蹈,因为舞蹈重在抒发感情,而体育则注重动作技巧,很少与个人感情挂钩,这就需要舞蹈与体育的结合。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课程中,增加了舞蹈和韵律活动的教学内容,一是考虑了体育与艺术结构的趋势,二是考虑了体育不能替代舞蹈教学,第三表明了中小学教育对舞蹈的需求。本文以小学体育教育为出发点,论述舞蹈在小学体育教育中重要性。

一、体育教学中渗透舞蹈思想

所谓舞蹈思想,包括性格、表情、与舞伴的相处方式、舞蹈风格等。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体育教授正确的舞蹈动作和技巧,更是传授各种舞蹈种类的知识,以及体育与舞蹈如何结合达到完美,能让学生理解体育与舞蹈的内涵,更快更好地建立舞蹈审美观念。这方面往往不是教师有意识准备的,而是下意识的影响。体育练习中,教师善于运用形象性语言和肢体,将舞蹈和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巧妙的结合,渗透给学生,学生会情不自禁地模仿老师的言行。

二、舞蹈有利于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身体灵活等,教学中如果体育课只局限在队列练习和做徒手操上,教学形式就容易重复和呆板,难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体育课的顺利进行。而将舞蹈融入体育教学中,能使学生既动身又动心,变化多样。好的舞蹈还能使学生的感情产生共鸣,激发他们的积极情绪。因为,新的内容和形式所产生的新颖刺激,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男生喜爱节奏感强、动作奔放的舞蹈,而女生则喜爱节奏较慢,动作柔和的舞蹈;低年级的学生比高年级的学生更加喜欢。加上音乐节奏,学生在体育联系学习中达到美的享受,在享受着轻松学习体育。

三、舞蹈也有强身健体的价值

国内外对小学生进行素质测验的资料都表明,在一般情况下,正常儿童的灵巧、敏捷素质,并不完全取决于先天的遗传,而主要是在后天的日常生活中培养的,并受本人运动爱好的影响。进行舞蹈练习,有助于改善和提高儿童的灵巧、敏捷等素质。儿童初次接触舞蹈练习时,个人的接受能力、协调性差别甚大,强弱分明。但是,通过一般时间的练习后,这种差别就明显地逐渐缩小了。此外,舞蹈练习还能起到培养学生的正确姿态、增强韵律感和陶冶情感,以及提高人体活动能力等多方面的作用。

四、舞蹈是美学教育的重要手段

体育教学中参透舞蹈教育舞蹈艺术是对少年儿童进行美学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没学教育在少儿成长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可使他们得到情操和情感方面的教育,从爱祖国、爱人民、爱一切真、善、美的事物中,唤起儿童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增长知识,提高智力,从而提高儿童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培养少年儿童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认识和欣赏能力、辨别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培养儿童心灵美、行为美的崇高思想境界。美育中包含着德育,德育中渗透着美育。舞蹈教育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肢体表现舞蹈语汇,来表达人类的真、善、美,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思想教育,从而培养少年儿童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的自尊和自豪感。

五、有助于培养团结互助的精神

篇6

就此,笔者谈一谈自己的观点。

一、教师自身审美素质的培养

不言而喻,教师应具有美的师德和高品味的审美修养。有着高品味审美修养的教师,会在他教书育人的每个环节都表现出潇洒自如的风范。

真正具有高品味审美修养的教师,是能在他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中透出卓尔不凡的魅力而去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以自身艺术修养去开发学生智慧的心灵,使之受到感染和熏陶。

教师的审美素质是学校实施美育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证。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审美修养,以较高的审美能力、健康的审美情趣,去选择和接受美的对象,获得丰富的美感享受,并通过自身的修养影响和塑造自己的教育对象。塑造未来一代人的美的心灵。

二、挖掘教材中的美学因素,增强审美教育的针对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主要载体是语文教材,小学语文教材中审美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丰富。按照美的存在领域的不同,美的种类分为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和艺术美。

1、自然美

所谓自然美是指由一切自然物的颜色、形状、光泽、线条等产生的美。在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一部分,这些课文能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遐想,产生愉悦的心情,如《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火烧云》、《草原》、《葡萄沟》等。

2、社会美

社会美指的是人类社会中的美,可以包括个体的美和群体的美,语文教材中相关这方面的篇章也有很多,如《在花山》歌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贵品质,《》体现人性之美,《张海迪和她的妹妹》体现人格之美,《养花》体现了生活之美

3、艺术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部分是文学作品,而且是通过精心筛选的珍品。散文、小说、诗歌、寓言、童话等不同体裁的作品,古今中外著名文学家的作品。都可见到。作为具有审美意义的课文,是美的内容与美的语言的辨证统一。欣赏课文语言艺术美是审美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所在。

三、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有效地进行审美教育

教师必须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有效地进行审美教育,使学生在精神上得到愉悦和陶冶。

1、通过泛读朗读,化字面语言为声音语言。、字面语言对于学生来说是平面静止的,而当字面语言转化为声音语言。被人读出来时,便赋予了生命、情感。因此,无论是教师的讲课还是泛读,那抑扬顿挫的声调,那喜怒哀乐的表情都是给学生一种情感的熏染、审美的感受。

2、通过演示图画或录像,化景语为情语。比如。教师在教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时。可边读边演示几幅与以该诗为题的图画,让学生先从感官上领略诗中的清峻、幽深的意境。然后再逐渐引导学生领悟诗人倾注在雪景中的情趣和人生的意义,从而体味出诗中所蕴含的冷峻、孤寂的美。

3、通过播放音乐,化乐情为语情。比如在教古诗《春江花月夜》时,教师可在讲完诗的大致内容后,让学生谛听同名古曲,此时。曲中“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台、水深云际”中所塑造的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以及所展现的一幅幅妩媚诱人的图画,同诗中“明月高悬、宇宙辽阔、江流婉转、月色迷朦”的壮阔景色浑为一体。学生便能更好地在音乐中体会到语境、语情,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从而对学习古诗产生浓后的兴趣。

4、通过表演活动,化单一语言为立体语言:

少年儿童有着爱表现美的个性特征并具有潜在的表演天赋,小学语文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键在于要充分调动并发挥儿童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审美情趣。小学语文课文情节性、戏剧性、动作性等较强。很适合于小学生表演。

四、低年级加强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汉字形美、音美、意美,积聚着我国文字美的魅力。在教学中,要利用汉字的结构、凭借课文的情境,来创设学生易学、易懂、易掌握汉字的情境。

1、让学生领略到自然之美。

在识字教学中有意制造汉字与学生脑海中有的自然景物联系起来,进而感悟到自然界的美,使他们真正去领略自然界的美,如有位教师在教“山”这个字时,围绕“山”这一自然段景物,引导学生想象、联想,并出示有关图片,使“山”这个字具体到雄伟壮阔的泰山,高大挺拔的黄山,让学生感受到动人心魄的力量;可以把它具体到延绵不断的群山,此起彼伏的山峦,让学生感受到山的淋漓酣畅、活泼跳宕的情态。从而使学生通过认识“山”字来感受到强烈的自然之美,从而掌握了这个“山”字。

2、让学生领悟到生活之美。

篇7

何为“美育”?倘若仅从一般的字面上去解释,或许并不复杂,简单些讲,它是一种美感的教育,是通过美的手段向孩子进行审美教育,寓教于乐。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使孩子逐步地感受健康的美,真正鉴赏美,由此不断地提高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当然,若是从学术的角度去作进一步的阐释,其意义远不止这些,需要像黑格尔《美学》那样的几大本煌煌巨著来为之论证,并非所有人都能讲清楚的。其实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对生活中美的认识,因为归根结底,美育实际上也正是在对人的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近些年,都市人何以会对孩子的美育一再升温,尽管社会对此有不同看法,但多数人是抱着赞同的态度。笔者曾为此专程前往几所少儿艺校采访,在与家长们的接触交流中,亦深切地感受到这股崇尚美的风气犹如和煦的春风让人振奋。有位家长告诉我说,他带孩子来这儿学习绘画和音乐,没有其他目的,只是想让孩子从小就培养起爱美之心,从而提高内在素养。

这位家长的想法在当今社会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在几所少儿艺校接触过的大部分家长,无论他们的孩子来这儿学音乐还是学舞蹈。抑或学书法。几乎都是抱着这样的态度而来。

一位陪伴9岁女儿来艺校学跳芭蕾舞的女士颇为动情地说,跳芭蕾曾是她孩提时代的一个“梦”,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梦终未能圆。而今,女儿也到了当时她那个年龄,大概是遗传,孩子竟然从上幼儿园起就开始做起了芭蕾梦。为了不让孩子失望,同时也为了弥补她儿时的缺憾,半年前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带女儿来这所艺校芭蕾班报了名。这位女士还告诉我说,芭蕾班每周上三次课,每次两节,共两个半小时。她家离学校远,来回要乘坐近三个小时的车。虽然如此,她仍感值得。她说,她从未考虑过要培养女儿成为专业舞蹈演员,一切都须取决于孩子将来的自由发展及个人选择。社会上有些人对孩子学这学那过于看中“回报”,刚开始学画画就想把孩子培养成画家;刚刚学了几支歌就希望孩子将来能走上从艺之路;才学会几个舞蹈动作,就追不及待地盼望孩子能快快成为芭蕾明星。她倒是没有这种想法,而是抱着一份平常心,让孩子通过几年的学习,至少能懂得什么叫艺术。什么才是真正的艺术美。真能达到这一目的,对她来说也就足够足够了。

篇8

信息技术,是人们获取、分析、加工、利用信息的知识和能力。陶艺作为一门对青少年的审美品格和艺术思维、综合创造力培养、提升的密不可分的学科,通过陶艺制作,学生能够获得充分运用创造力的机会。在陶艺教学中,学生通过感受泥性和动手制作的实践活动,使眼、手、脑更加协调一致,加上个人的创造力,创作出新颖独特的作品实现了教学中的自我。如何使信息技术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与陶艺教学的整合呢?

一、运用信息技术扩充陶艺教学的内容

(一)制作图片、照片让学生欣赏。作为“陶瓷古国”的中国,有着许多艺术作品的图片,可制作成图片让儿童欣赏。首先在欣赏陶瓷作品的图片中,发展了儿童感受泥塑工艺和现实美的能力。使之眼界得到开阔,文化底蕴逐步加深,艺术美得到享受,促进审美感的发展。见多识广得到了验证,他们会对比着,吸取大量、广泛的外界各种信息,随意发挥,自由组合,加之老师的适时点拨、引导,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千姿百态的作品会呈现在你的面前。

(二)利用网络,收集、筛选大量的古今中外的优秀陶艺作品资料,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充分挖掘其文化教育资源。教师首先指导学生按照描述、分析、解释、评判的顺序对一件艺术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从旁加以引导,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来提高审美水平。在欣赏中学生逐步学会理解整体与局部、线与面、平衡与对称、节奏与韵律、形与神等等美的规律。

(三)利用网络信息,了解我国陶瓷作品的历史,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提高学习自觉性。中国的陶瓷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它长期影响世界陶瓷的发展,世界对中国灿烂文化的认识也是从陶器开始的,中国的陶瓷艺术在世界文明史上有重要地位: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而陶艺品拍卖市场火热的今天,人们对艺术生活的需求,对投资陶瓷艺术品的热忱,也让历史的阐述变得生动、活泼。

二、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陶艺制作方法,使视听与启发讲解相结合

在陶艺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表现美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学生通过自己在陶艺制作中动手实践操作来完成在情感体验方面所感受的美,以此来实现自己的创造力、表现美。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于一体的多媒体技术,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它以图文并茂、清晰准确地传授、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学习的方法和个性的体现创造了条件。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①教师通过多媒体实物投影把制作方法一步步非常清楚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给学生一个视觉冲击力,在视觉冲击的影响下,促进学生多种感官及思维,联想的碰撞,使学生对事物知识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教师通过多媒体实物投影对绵羊的造型在实物平台上进行示范,关键、要领制作部分进行讲解,学生在一目了然视觉的引导下对绵羊的制作过程有了清楚、深刻记忆,这是口头叙述与一般操作演示所不能达到的。有效降低了教师基本方法传授讲解、学生接受掌握方法的难度。②在知识难度降低的同时,由于使用了多媒体,加大了教学密度,节省了教学时间,使学生有更多时间去思考、体验、有更多时间去动手实践来完成有自我个性的作品。在《绵羊》制作过程中,教师请一位同学在实物投影下动手操作完成自己想法中的作品,给台下同学在动手操作上有了比较与参考,同时根据自己发现的美,他们可以把自己认为绵羊的各种体形造型和花样制作上去,通过实物投影进行交流,表现出学生自己对作品美的构想,使学生在作品形式表现上别有特点,产生共鸣、引发新的思考。

篇9

关键词:口腔医学技术专业 口腔医学技术学生 正畸学

中图分类号:R7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2(c)-0198-02

集中研究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遗传、环境因素所致牙齿、颌骨、颅面畸形形成原因、诊断、治疗、预防的口腔正畸学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与口腔医学专业学生正畸学教育侧重点差异显著,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与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大专生正畸学教育的侧重点。结合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自身特点与正畸学教育现状,改进正畸学教学方法,深化教学改革,力争让更多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熟练掌握正畸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基础。

1 口腔正畸学教学特点

医学、分子生物学、机械力学、生物力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知识口腔正畸学均有涉足,充分体现口腔正畸学知识面涉及范围宽泛这一显著特点。错牙合畸形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中涉及的颅面骨骼生长发育与生物机械原理等理论知识是口腔正畸学中学生理解难度较大的一个知识点,加之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对口腔医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本来就相对薄弱,传统课堂教授教学方法下学生难免觉得枯燥乏味,学习兴致不高[1]。

拥有复杂内部结构的正畸矫治器实物讲解难度大。对于临床表现不尽相同的错牙合畸形患者临床矫治方法也各有不同,有时针对一位患者可能运用多种矫治方法,并且不同矫治方法适应证与操作步骤也各不相同,学生完全掌握确实需要花费一定时间。

2 口腔正畸学教学方法

以多媒体技术为依托的多媒体教学方法要求教授者充分掌握计算机知识,教学者只有将自身专业知识与计算机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游刃有余地开展教学活动。但教学现状是充分掌握计算机知识的教师非常少,明显限制了多媒体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的开展与应用。基于此,建议教师在课件制作时尽量将复杂知识点应用简洁易懂的语言概述出来,条理化清晰。其次合理控制幻灯片字符数,不同版块的文字编辑设置不同字体颜色、字号、字体,缓解学生的视觉疲劳,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形象生动地展示正畸治疗效果,教学者在制作幻灯片课件时插入相应的动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牙齿移动的过程,使学生对正畸学产生浓厚兴趣。

兼顾考虑当前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发展现状与学生自身特点对实验课教材编写作予以调整,使其更好适应当前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发展。为更好地促进课堂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的有机结合,在实验操作开始前先进行小课讲解,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完整接诊程序的学习与技能操作并重是口腔正畸教学需要秉持的一个重要原则。通过示教操作、椅旁巡视、点评学生作品的途径实现对学生课程学习的指导。

将临床常见病例介绍给学生,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交流,组内各小组成员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共同讨论得出确定结论,推选一名成员作总结性发言。带教老师对各组讨论结果予以点评与指正。

在校园开展错牙合畸形检查活动,了解错牙合畸形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分布情况,通过接触真实病例,掌握错牙合畸形临床表现,认识其危害性。在幼儿园、社区、小学等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广泛向老师及家长普及错牙合畸形知识,提高家长与老师对错牙合畸形的重视,知晓错牙合畸形的危害性,认识到早期矫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加深W生对错牙合畸形的进一步认识与了解,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学习正畸学的兴趣。

3 加强口腔正畸学美学教育

教材建设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广泛辐射作用。结合口腔正畸学学科定位、专业特色与专业培养目标编撰具有明确美学教学指导思想与具体教学目标的美学教材。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打造一支综合素质高、责任心强的优秀教师队伍,加强口腔正畸学医学美学培训,丰富教师美学修养,积累美学经验。通过开展审美创造,使教师能更好地将医学美学理论与口腔正畸实践融会贯通。鼓励教师多与兄弟学校开展经验交流洽谈,踊跃参加全国性口腔医美容医学年会与学术交流会。改革口腔医学美学教学方法,突破口腔医学美学教育仅停留在课本内容与课堂讲授的局限,培养学生发现美、思考美、创造美的自主意识。教学者在培养学生美学修养时应将美学知识与口腔正畸学知识结合在一起,向学生系统性地介绍不同研究成果,引导学生以美学眼光看待正畸学理论。美学教育过程中指导学生开展创造美的实践活动,将所学美学知识及规律应用于创造美的实践活动中,身临其境地体验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提升学生对美的深入理解,真正领悟美的真谛。医学美学教育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利用多媒体技术文字功能与影像功能将美学教学中所用到的相关图片、动画及矫正治疗前后患者牙齿、颜面改变资料直观展示出来。在实际教学中开展“以问题为基础”、自学讨论为主体的探究性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相结合的PBL教学法探究应用实践,在教学内容上不断丰富,教学形式上开拓创新,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2]。

4 结语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物质生活水平渐次提高,大众审美标准随之提高,对美的追求欲望也越发强烈。临床存在正畸矫正需求的病例逐年增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口腔正畸学地位的提高。站在口腔正畸学专业教学者的角度来讲,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口腔正畸人才是其主要任务。

参考文献

篇10

一、凤翔木版年画旅游商品开发的资源条件

凤翔木版年画源远流长,艺术成就卓著。作为一种根植于民间的艺术形式,不仅是人们逢年过节张贴的年画,更是一种象征与祈祷的精神产品。其多样的题材、夸张的色彩、丰富的寓意,为设计和创新开发畅销的旅游商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题材功能

凤翔木版年画题材丰富,大多取材于当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内容,将关中地区历代的寺庙造像、秦腔人物造型及中国传统版画艺术相融合,精心设计出极具地方特色和艺术价值的形象图案,并将文化知识、伦理道德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给人们,在长期的传承过程中“成教化,助人伦”。

2、艺术风格

凤翔木版年画造型夸张、构图饱满、线条粗旷、色彩明快,集民俗、审美、祈福、教化于一体,充分展示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及强烈的关中文化特性。在造型上,民间艺人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表现力,将抽象、夸张等艺术手法应用得游刃有余,创造出一系列风格各异的艺术形象。在色彩上,凤翔年画对比强烈、明快绚丽,多以大红大绿等补色搭配为主,极具地域特征。因此,将凤翔木版年画独特的图案、造型、色彩等元素巧妙的应用到旅游商品的设计与创新开发中,必能打造一系列独特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商品。

二、凤翔木版年画旅游商品创新开发策略

如何将旅游地的民间艺术与旅游商品相结合、进行深度开发是当务之急。在凤翔木版年画旅游商品创新开发过程中,应最大限度的融入木版年画的艺术元素,同时突出造型、色彩、制作工艺、使用价值等多方面的差异性,充分诠释凤翔木版年画的文化内涵,扩大、拓展其内涵与外延。

1、找准定位,传承地域文化

旅游地旅游商品的创新开发,要迎合市场的审美需求,也要尽可能鲜明的体现地域艺术文化内涵。所以,凤翔木版年画旅游商品的创新开发要找准自身定位,形成鲜明的地域特色。比如,将具有驱邪纳吉功能的门神神荼、郁垒、秦琼、尉迟恭等人物形象开发为汽车挂件、儿童身上佩带的护身符、立体卡通摆件等祈祷健康、平安的产品,这类商品不仅可以装饰、美化环境,又能寄托人们美好的愿望,从而直接刺激旅游者的购买欲望,大大增加旅游商品的销量。

2、创新设计,深度开发衍生产品

凤翔木版年画旅游商品要扩大市场占有率,就必须及时调整目前的状态,整合当地优秀的民俗资源,大力挖掘文化内涵,彰显地域特色。创新设计开发只能在凤翔本地购买到的旅游商品,并积极申请商标与专利,杜绝被其他旅游地肆意复制。同时,树立品牌意识,严把质量关,做到精细化、多样化开发,根据市场需求深度开发衍生产品。比如,将其制成精美挂历、画册等,也可将其转印于T恤、鼠标垫、手机壳等物品上,既能增加物品的艺术美感,又升华了其文化内涵。再如,可将Q版的凤翔木版年画中的形象与优秀的故事背景相结合,制作为动画短片,以迎合当下热衷于旅游的年轻消费者,并对凤翔当地的旅游业进行了潜移默化的宣传。

3、改良包装,树立品牌形象

“包装造型设计是运用美学的法则,用有型的材料制作占有一定空间并具有实用价值和美感效果的包装形体;是立体设计和艺术创造的结合”。[1]在当下产品市场中,产品包装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是任何商品不可忽视的要素。凤翔木版年画旅游商品要想在旅游市场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不能忽视包装设计。包装对于商品而言,不仅仅在于它的保护作用,一个优秀的包装设计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能直接影响到商品的推广和销售,更是旅游地免费的商业广告,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

4、引进人才,培养后备力量

人才的培养是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凤翔木版年画旅游商品生产企业要想取得长足、快速、健康的发展,就必须注重新兴力量的培养。但是,依靠个别人的单打独斗很难实现,需要政府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及用人机制,吸引凤翔年画艺术领军人物加入。同时,积极鼓励、支持陕西甚至是全国的地方高校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将凤翔木版年画艺术引进高校课堂,将其融入现代设计及绘画专业的教学实践之中,引导学生真题真作,以凤翔木版年画为个案进行旅游产品设计与创新开发。

三、小结

综上所述,传统的民间民俗艺术在发展旅游产业的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形势下,以凤翔木版年画为个案,探讨其开发模式,将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精神内涵注入到旅游商品的创新设计与开发中,对加快旅游商品精品化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