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的前提范文
时间:2023-10-31 18:05: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交流的前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文化包容意识 文化感知能力 有效交流
交流素养和能力的构成,包括文化宽容态度和文化尊重意识,即尊重参与沟通,协调、进行信息分享各方的不同文化背景,包容不同于本国文化的思维方式、谈吐表述模式;出于各自的立场,在各自的态度、意向上进行协调与沟通,表达各自的立场观点,通过有意义的信息传递、接收与反馈,用包容的态度达成彼此间的理解;以对方的表述习惯和方式进行信息共享,使参与交流的各方在一定程度上,寻求某种共识,或者产生互动,由此实现各自的合理意愿,维持各方的进步和发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传统都是独特的,它的形成有着的深远的历史背景、地域因素的影响;其中占重要影响地位的因素主要有:该国家或民族所经历的特有的历史事件、其独特的历史经历;该国家或民族在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等等。这些诸多因素的不断地交织、演变并逐渐积淀最终了形成某国家或某民族的特有的人生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准则、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这一切构成了各民族之间特有文化,导致文化上的彼此差异。因此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所具有的文化都是其特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都应当受到应有的尊重。这种对各种不同于自身文化的外来文化的尊重包容意识,是文化理解能力的一项基本要素。
一、文化交际中的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
这里所提的文化交流涵盖了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
日益频繁进行的国际交流活动,使对于文化交流的基本概念也逐渐明确地分离出了文化交际和文化交流的不同层次,各有着不同的侧重。
(一)文化交际的含义
从民间的、国与国之间的交际交流层面讲,对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人们的个人之间,群体之间,组织机构之间交流活动,或是国与国之间的交际。它侧重于各种形式的交际往来,其愿望主要是增进彼此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和睦彼此间的关系,这种交流侧重于是不同的文化交际,发生的层面广泛多样,是文化交流的基本形式和基础。
(二)文化交流的实质目的:信息共享
从国家与国家之间或民族之间的角度讲,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传统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准则、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的接触,是在更深层次上的各种文化观念,习俗、行为模式的对话、沟通、协调。在这个层面上的文化交际实际是各种文化信息的分享、交流。国际事务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的最终目的是:信息共享,通过有意义的信息传递、接收与反馈,在各自的态度、意向上进行协调与沟通,表达各自的立场观点,寻求某种共识,或者产生互动,由此实现各自的合理意愿,维持各方的进步和发展。
(三)有效的文化交流的能力要素: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
要实现有效的文化交流,文化交流者必须具备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语言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任何一种语言都必然植根于特定文化的环境之中,是某特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随该特有文化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对自身文化又起着载体的作用:传承特定文化的内涵,并使之不断发展。各民族之间文化上的种种差异也必然在各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汪榕培 ,卢晓娟:《英语词汇学教程》)。然而在与不同文化背景者交流实际中,人们更多地关注于语言的流畅度。文化的交流、交际能力诸多因素影响,它不仅仅取决于外语语言能力、语言技巧,它还涉及到语言以外诸如政治、社会、文化、心理、习俗等许多因素。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母语不同语言的人在交际时,即使双方都使用相同的语言交谈,并且语言表述都流利到几乎没有语言障碍的程度,也同样会产生语用的不得体或语言迁移的错误,究其缘由,是因为双方母语文化背景的差异,最终导致交际中的文化性失误,即一方不了解另一方的文化价值观中的社会、文化、心理、习俗,甚至特有的身体语言所能提示的信息、意图所至,归结为交流者的文化能力有所欠缺。
二、实现“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在于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同步发展
对于文化能力,H.H.Stern(1992)认为:它不仅包含谙熟社会的规范,约定俗成的行为规则,价值观念和社会文化结构的构成定位,而且还包含从文化的视角辨认重要事实的能力以及具备区分可接受的文化成分和不可接受的文化成分。
文化能力具体表现为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力。文化理解能力是文化能力的实质核心,是深层层面不同文化交流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只有具备了文化理解能力,才能在各种不同文化交流中做到得体,减少不必要的曲解和误会,它有力保障达成交流的愿望,从而提高交流的有效度。文化理解能力除去对其他文化特性特点的敏锐感悟力,而应包含以下方面的内容。
第一,在要树立文化平等观,承认各民族文化都具有合理性的。在文化交际交流中,对不同于本族文化的他文化具有包容意识。由此可见,实现有效的文化交流,在必须具备良好的目标语言的听说能力的同时还要具备对其他文化特点的敏锐感受力、充分尊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不排斥与自身文化相异的其他文化意识中或价值观中的合理成分。交际双方变换视角,以对方文化的价值观来看待和评价对方的所作所为,跳出自身文化价值观的习惯性定势,容忍、尊重并理解彼此间存在的不同。对其他文化在交流中应持有的态度是: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
由于文化能力所包括的最基本组成有:对其他文化特点的辨识力,即感受力;对不同于自身文化的包容意识,即对其他外来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意识,它们是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有力保障;认知其他文化的先决条件是对其他文化的敏锐度,表现为在与他文化背景人士的交流过程中对对方的意愿、态度给予及时的反应和反馈;文化包容意识,这个文化能力的基本因素,即对与自身文化不同甚至差异很大的其他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充分理解和包容,影响着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交流各参与方的所持的态度,认同感以及相互间的接纳程度,对于跨文化交流的有效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由此外语教学不仅是要使学习者掌握目标语,而且还要使他们通过学习了解该语言所依附的文化,使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得到同步发展,才是避免与不同文化背景人们交流中的误会、失误,充分地交换各种交流信息,理解彼此的交流意图、交流愿望,以达成真正意义上的“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三、文化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教学中需要更多的关注
2004年由高等教育司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地提出大学英语教学总体目标是使学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 。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与以往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有明显的两大不同点:
其一,特别强调了听说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占有的重要地位;
其二,突出强调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流。
外语教学的核心目的在这里清晰地突出强调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流。外语学习者以按目标语言的思维习惯和交流模式,明确地表明态度、观点,阐述理由,进行论证说明,采用来自不同文化的交流对方所习惯的思维方式和交流方式,才能循得有效交流的有效达成途径,保障可能收获的最大交流成效,才真正地体现了对其他文化的敏锐感受力和包容意识,外语教学决不仅仅是培养听说读写四会能力,同时,让外语学习者真正理解文化能力内涵,并实践性地运用文化能力;为学生树立起这样的文化意识:既不能盲目模仿其他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也不能看不起自身的母语文化;每个文化都有着其各自的特点上、历史渊源和地理位置的成因,在跨文化接触交流中正确地理解来自它文化背景的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从而实现在深层次上进行观念、意图上的有效沟通。
因此,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应以中、小学阶段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教学为基础,对于英语学习者的文化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要予以足够的重视。要在坚持文化交流原则基础上,采用对比分析形式,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注意提高学生的文化感悟力和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学生不仅掌握孤立的语法规则、词汇或句型,而且了解不同语言的文化背景,学会并习惯在实际交流中运用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应立足于教材,将文化背景知识融入到课堂语言教学中去,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了解西方文化,切实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和适应性,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其次,我们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使文化因素的导人在与英语本族语使用者交往时应该非常实用。坚持相关性与实用性原则,着重选择在跨文化交际中会经常用到,并可以促使这些交流顺利而有效地持续进行的文化内容,结合语言的教学和训练施教,使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卓有成效。(郭绍波,董 燕:《寓文化教学于大学英语教学初探》)
四、文化能力培养:大学英语教学中需要更多关注
我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学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英语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应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文化能力的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文化知识教学在语言学习中不是可有可无的第五种技能,教师必须使文化教学始终渗透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把文化教学融合进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培养对各种他语文化间的深层差异的敏锐感知和辨认力,对学生进行文化能力训练,使它不游离于英语语言的听、说、读、写等技能训练,在学生中树立起对其它文化的宽厚的包容意识,坚持以文化交流的原则为出发点,发掘教材的内容素材,加强对学生的文化能力的培养,使英语学习者在发展英语的语言技能的同时,树立起不同文化交流中必需的文化意识尤其是文化包容意识,奠定良好的文化实际交流基础,在交流过程中能够以其它文化背景人士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习惯的从事习惯,进行不同种类信息的充分分享、交流。尽可能地减少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导致的交流误会、沟通障碍,以达成卓有成效地进行沟通和交流。最终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总体目标:使学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
参考文献
[1]赵厚宪,赵 霞:《论文化教学原则》(2002年9月, 外语教学第23卷第5期)
[2]吴文虎主编:《传播学概论》( P3-4.,武汉大学出版社)
[3]郭绍波,董 燕:《寓文化教学于大学英语教学初探》
[4]官希慧:《论语言能力、文化能力和交际能力之间的关系》
篇2
一、发展旅游是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首先,文化交流可以跨越政治障碍实现文化认同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两岸的文化交流尤其是通俗文化交流可以是超政治的,文化交流的柔性特征可以降低甚至避免两岸政治的某些极端方面。同时,通过开展文化交流,可以深化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加深感情,密切关系,形成两岸共同文化的心理认同感,并最终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其次,文化交流将巩固和深化两岸经贸交流的成果。长期以来,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呈现出“物质化”倾向,并没有直接带来两岸同胞认同感差距的缩小,台湾同胞认同混乱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而通过文化交流,强化中华民族文化作为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作用,可以增强民族意识,凝聚共同意志,在维护两岸利益共同体的基础上,巩固和深化两岸经贸交流的成果,并促进两岸经贸关系的长足进展。
随着“两会”成功复谈、两岸包机直航和大陆居民赴台观光旅游等交流项目的落实,和平发展成为两岸关系建设的主题。2008年7月,大陆首个旅游团队从广东出发上岛旅游,掀开了两岸文化交流的新篇章,这对于促进两岸民间文化认同也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旅游在先,2007年,台湾同胞登陆超过462万人次,这远远大于大陆居民上岛的23万人次,台湾民众对大陆居民的了解程度也相对较高。鉴于旅游发展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多渠道、广角度、全方位发展旅游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针对海峡两岸的发展现状和面临问题,今后旅游业发展应重点集中在以下两方面:
1.打造共同旅游市场,实行两岸联合营销,建立长效旅游合作机制。在大陆开放赴台旅游的25个省市签署《打造“小三通”黄金旅游通道合作宣言》的基础上,整合海上直航航线的优势,将台湾与大陆城市群旅游市场连为一体,共同设计旅游产品,互送客源,形成市场一体化,协商解决问题。
2.构建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便捷文化通道,增进两岸文化认同。例如,构筑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试行区域,通过举办旅游节庆活动、开展民间文化展演,开辟民间信仰融通的新渠道,建立对台文化交流合作基地,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产业的良性互动与合作等。
二、积极促进两岸旅游全面发展,加快实现两岸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是个体对于所属的文化的一种归属感,主要表现在地理位置、历史、国籍(祖籍)、以及种族民族划分等方面。文化认同对于维护国家统一、标志民族特性以及塑造凝聚力、向心力等具有特殊意义。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和中国区别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基本特质,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象征,文化认同是实现两岸统一的前提。随着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亚洲旅游大国,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在旅游目的地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中华文化的魅力和潜力,而这离不开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和文化认同。在特色文化战略、品牌带动战略以及区域辐射战略的带动下,发展两岸旅游并形成规模,充分展现两岸文化特色和旅游文化功能,将增进两岸的了解与感情,缩小两岸的社会差距,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并进而推进祖国统一。
美国著名学者托夫勒曾经说过:“哪里有文化,哪里早晚就会出现经济繁荣,而哪里出现经济繁荣,文化就更快地向哪里转移。”文化作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不仅体现在对经济的反作用上,还体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和民族精神的塑造等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文化积淀深厚,并具有多样性特征,抓住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机遇,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充分利用旅游发展的优势和契机,加速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和文化认同,形成符合我国国情和民族创新的文化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巩固中华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地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篇3
翻译曾一度被看作是两种语言间的转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翻译理论家和实践者把它看作是一种文化交流行为,即它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更是一种文化交流,因为翻译活动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它总是涉及到特定的文化。其主要任务是把一种语言的文化内涵转换到另一种语言中去,译文忠实与否取决于译者对两种语言及其所表达的文化内涵的细微差别的掌握程度。作为翻译的媒介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描写和反映人们的生活方式,没有语言,文化就无法传承;另一方面,文化也影响和塑造着语言,“夫唱妇随”和“妇人之见”这些词语反映了历史上汉文化中妇女地位的卑微。语言和文化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文学翻译与文化的密切相关性。
一、文化因素要求译者要有文化意识
众所周知,翻译,特别是文学翻译的功能之一是促进文化交流,使人们通过译文了解他民族文化。这就要求译者不仅要掌握两种语言,还要熟知两种文化,才能达到传播文化的目的。王佐良教授曾断言,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也就搞不好翻译,因此,译者必须具备文化意识。译者要深入了解使用源语和目的语的人民的过去和现在,即详细了解他们的历史地理,哲学思想,,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等,并把两种文化加以比较,从而增强自身的文化敏感性,避免文化内涵的误译或缺失。
二、译者对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应持平等态度
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对于不同文化的态度也是很重要的。任何文化都不可避免地要经过产生、发展、和衰落这几个时期,任何文化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因此,文化间的交流也应该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这种尊重是对源语文化和作者的创造活动的尊重。从文化交流的角度看,仅从译语文化出发而忽视源语文化是错误的。拿“Inthecountryoftheblind,theone-eyedmanisking”的翻译为例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有些译者为了迎合中国读者的方便,便用中国文化替代了源语文化,从而武断地译作“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这种译法无疑违背了文化平等的原则,它剥夺了读者了解外国文化的机会,阻碍了文化交流。事实上,“盲人国里,独眼为王”这种直译更为贴切,因为它尊重源语文化而且其文化内涵对中国读者来说也是一目了然的。“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掩盖了源语文化蒙蔽了读者,是一种文化霸权主义---过分强调的语文化从而忽略了源语文化,导致归化手段的滥用。译者只有平等对待不同的文化才能合理运用异化策略促进文化的交流。
三、文学翻译的原则
在文学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的策略在不同时期使用的频率是截然不同的。就拿英国作家哈葛德的小说JoanHaste的两个中译本来说吧,在二十世纪初的蟠溪子的译本《迦因小传》中,凡是有悖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情节都被删掉了,以迎合当时中国的伦理标准,该译本受到了封建文人的欢迎。而几年后林纾的译本《迦茵小传》则把蟠溪子刻意删去的情节都如实翻译出来,结果该译本受到了恶意攻击。虽然从文化交流的角度讲,林译起到了文化传播的作用,但由于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反倒成了不受欢迎的译本。
篇4
【关键词】英语教学 文化渗透 探索 必要性 途径 作用
一、文化渗透的必要性
1.体现在教育目的上。英语教学应为社会提供所需要的人才,应明确为社会服务的价值取向。英语的价值应在应试的基础上提供更高层次的文化探索,使学生真正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首先应为浅层次的习惯、风俗、行为准则的渗透,其次应为国家层面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价值体系的渗透。应注意遵循系统性的原则将文化传递给学生。
2.体现在知识本身的学习上。应注意到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真正实现需要了解一定的背景知识。空泛的理论无法使学生活学活用知识,改造和创生知识。如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如果不能结合知识的写作背景相应的文化去理解,则很容易造成生搬硬套的现象。从而使知识的学习僵化、不得法。
二、文化渗透的作用
1.有助于正确理解。体现在阅读和作文中,只有融情入境才能避免导致逻辑上和认知上的错误。而在此过程中,我们更应注意我们的认知背景,我们所原有的思维是基于中华文化、儒释道合一的背景,我们的民族性格、思维方式、认知方式无不受到它的影响,体现它的一部分。因此,必要的文化渗透让我们首先更了解自己,并为我们提供理解外来文化的依据和凭借。也只有深刻掌握和理解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才能更好地理解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文明是延续至今的从未被隔断的文明形态,它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必要的贡献。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西方文明的一部分受到中华文明的影响。因此,文化渗透是必要的。它使我们更清楚自己,更清楚自己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更清楚完整的文化形态。而英语教学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培养跨文化交流的人才。人才关键在于思维和跨文化交流意识,其次才是基于此的实践和交际行为。
2.作用的长期实现。当然,对于理论与实践的转化需要长期的渗透和过渡过程,不过教师可以在充分研究跨文化交流的必要性和相应理论的前提下,依据学生的学习水平适当改进教学方法或模式,为中国文化的渗透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教师也可在实践中逐步摸索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能更好更快的实现中外文化的对接。因而在跨文化交流中,处于相对合理的地位,使跨文化交流能够顺利、有成效的进行下去。
三、文化渗透措施
1.教师自身素质。教师应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应基于教材讲解文化背景知识,拓展知识领域,变固定的教材为学生吸收异域文化的长效来源。对此,教师应积极参与进修活动,力争带给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感性认识,从而使学生更好的、更全面的体会英语文化圈与汉语文化圈的异同。从而相互借鉴、各取所长。
2.培育学生能力。 应使学生具有文化交流的意识,从该角度看待自身的学习内容。确立新的学习目标。数据表明,学生在进行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存在难以用英语表达自身文化的问题。如用英语翻译儒家经典和道家经典著作,解释中国特有词汇和文化现象等。中外文化对接出现了文化层面上的障碍。
3.改进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以讲授知识如单词、句型、语法为主的教学模式为辅以文化熏染,使知识技能的获得带有一定的文化和民族色彩。西方文明与中华文明有很大的不同体现在民族信仰、追求、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以及情感态度上。教师应留心教材的可教点,向学生渗透中华文化,使学生能够在对外交往中,立足于自身文化,从而能有的放矢,使得与外国友人的谈话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四、文化渗透的方法
1.创设情境。英语教师应善于利用所教的知识,并能借助一定的情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英文化。学生应持有一种对比参照的态度学习英语。英语的学习不仅是英语单词和英文知识,更是英语环境。
2.个别词汇讲解。中英语言系统中,会出现相同的词代表不同含义的现象。这与汉语言多音多义现象和西方符号语言的相应特点有很大关系。有时甚至感彩会出现差异。而褒贬混用则会造成很大的交际障碍。因此,在教学中明确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显得尤为重要。
3.课外活动。英语的学习重在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而仅仅局限于课堂的45分钟,是不能实现明显的教学效果的。教师应积极在生活中和其他实践活动中,与同学对比中外文化的差异,使学生能将自如应对中外文化的差异,从而将理论落实到实践。使学生能用英语介绍本国文化、能进行正常的文化交流,也能理性看待中外文化的异同,从而具备全球化的视野和文化胸怀。
五、总结
基于上述分析,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已有充分的实施理由和条件,教师应结合自身实际和学校发展状况,在教学中适当引入中国文化,使中外文化交流在更充分的条件下进行。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且有利于实现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
篇5
树立正确观念
正视文化差异是实施跨文化管理的前提。所谓跨文化管理包括跨越国界和跨越民族界限的文化管理。因此,承认并理解各国之间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并识别这些文化差异点,这是增强跨文化管理能力的必要条件。
理解文化差异有两层含义:一是理解东道国文化如何影响当地员工的行为;二是理解母国文化如何影响企业派去当地的管理人员的行为。对于不同类型的文化差异需要采用不同的措施去克服。潍柴集团海外子公司分布在意大利、德国、法国、美国、印度等不同的国家,所处地域、国度、文化背景不同,因此必然存在信仰、价值观念、语言、行为方式等各方面差异。围绕集团海外板块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部门对派驻博杜安公司、法拉帝公司、北美分公司等海外板块的工作人员进行访谈调研,识别出这些文化差异点,共同确定了与海外子公司文化交流、互动的方式及路径。
辩证地对待文化差异是实施跨文化管理的客观心态。文化差异的存在是客观事实,要辩证地对待这种文化差异,在看到其不利一面的同时还应看到其有利的一面,并恰当、充分地利用不同文化所表现的差异,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创造契机。正是基于这一点,潍柴集团驻海外工作人员无论是从语言、行为还是饮食习惯等方面与当地不断磨合,在互相碰撞中取长补短。基于追求企业发展的共同目标,在管理风格、方法或业务技能上互相传授、互相学习;在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上,互相交流、互相包容。
借助管理者队伍
在国际化的企业中,母公司的企业文化可通过企业的产品、经营模式等转移到国外分公司,但更多的是通过熟悉企业文化的经营管理人员转移到国外分公司,因此在跨文化管理中必须要强调对人的管理,既要让经营管理人员深刻理解母公司的企业文化,又要选择具有文化整合能力的经营管理人员到国外分公司担任跨文化管理的重要职责,从而使企业文化在管理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强化派驻海外人员的文化领导力。每个海外子公司项目组都由经历了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深刻理解潍柴文化内涵的公司高管主导,既能在工作中传递出潍柴的文化理念,又能积极推动文化的传播和交流。随着潍柴跨国并购整合的步伐加快和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在驻海外公司高管的带动下,海外子公司主动加强了集团的文化交流。驻法拉帝项目组面向海外员工,传播潍柴文化;凯傲不断推广中文课,无论是公司高管还是管理、技术人员,都积极学习中文;潍柴北美公司积极学习潍柴企业文化;博杜安公司员工逐步接受潍柴文化,并主动要求穿上潍柴工作服;印度公司、法拉帝公司每年都组织外籍员工前来潍柴交流并进行专项的企业文化培训。在潍柴集团本埠与海外子公司的共同努力下,集团文化融合的速度和进程在不断加快。
强化对派驻海外人员的文化专题培训。自2012年以来,潍柴加大了对派驻海外人员的跨文化管理培训,除国际化语言培训外,着重组织对派驻海外工作人员进行潍柴企业文化、跨文化适应能力等方面的专项培训。尤其是2013年以来,先后组织了多期国际化语言培训、跨文化沟通能力培训、面向驻海外人员的企业文化专题培训。这些专题培训着重围绕如何立足本职工作传播企业文化,充分发挥驻外工作人员在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进行,其目的就是使派驻海外工作人员既成为优秀的管理者,也成为优秀的文化传播者。
创新交流方式
建设有效的文化传播、交流平台,是实施跨文化管理的必要途径。在跨文化的沟通中,只有搭建起多元化,具有贴近性和灵活性的交流平台,丰富活动载体,才能把集团文化宣传和渗透到海外子公司,形成一种正向影响力。
加强多层面座谈交流,促进管理团队文化融合。一是集团董事长每年都会倡导召开全球CEO大会,通过恳谈会、团队文化活动等形式,进行深入交流,共谋发展大计。在2016年召开的潍柴大家庭恳谈会上,来自德国、意大利、法国、美国、印度等海外子公司的管理团队成员一起敞开心扉,进行了开放式的文化交流,并在百米长卷上签名,祝福潍柴跨越百年。二是集团工会与海外子公司共同推动,促进多层面交流。每年法拉帝、凯傲、博杜安等公司工会都会与集团工会互访、座谈,而集团工会也主动推进,促进多个业务层面的座谈交流,起到了良好效果。
丰富企业文化交流媒介,搭建交流平台。一是面向海外子公司出版了企业文化海外英文专刊《潍柴人》。这是潍柴集团企业文化向海外子公司传播迈出的重要一步,进一步拓宽了文化交流、融合渠道。《潍柴人》共分八个版面,通过介绍集团的重要资讯、发展战略,企业文化理念、文化故事,不同国家、地域的风土人情,传递国内外各子公司信息,实现集团本部与海外公司的信息共享和互动。可以说,《潍柴人》出版的过程也是集团海内外子公司思想交流、碰撞的过程。二是出版《企业文化手册》(海外版),强化对海外子公司的文化传播。随着海内外公司文化交流的频繁,潍柴集团在面向博杜安、法拉帝、凯傲和林德等子公司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出版了英文版《企业文化手册》,面向海外子公司员工着重介绍潍柴集团情况、潍柴文化、潍柴品牌等内容,促进文化交流。同时,借助《手册》内容整理和出版过程中的多轮意见征集,逐步强化对海外子公司的文化传播。三是建立海内外公司企业文化交流群,推动文化交流日常化。以海外项目组成员为纽带,借助新媒体手段,建立了文化交流微信群、QQ群,实现文化信息的实时传递和共享。在此基础上,各海外子公司也建立了微信群,就文化交流、管理协同等方面进行探讨。
创新文化活动,加强与海外子公司员工的互动。如何让海外子公司员工逐步了解潍柴,认可潍柴,是跨文化交流的一项重要任务。而灵活、丰富的活动是促进员工互动的有效载体。
为进一步增加与海外子公司员工的文化互动,潍柴集团支持海外子公司以“WE ARE ONE”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互动活动,如林德液压“骑行到潍柴”、印度公司团队拓展、法国博杜安公司卡丁车比赛、北美公司马拉松活动等。同时,借助中秋节、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和潍柴成立纪念日,项目组人员与外籍员工进行文化活动,增进了解。尤其是在潍柴成立纪念日前夕,中外籍员工一起录制祝福视频,共同祝福潍柴,逐渐固化成了一种仪式。
篇6
[关键词] 商务英语培训 跨文化交流 语言交流 非语言交流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全球化进程已成为各国共识。近20多年来,中国利用外资取得了巨大成功。2002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引进外资最多的国家。中国的涉外商务活动发展迅速,使越来越多的涉外企业开始重视商务英语培训。商务英语培训是以语言为载体,把核心的商务内容放到其中;以企业商务人员和即将迈入职场的人员为目标,以商务活动中常用英语为重点的一种培训。其特点主要在于其培训的专业化、口语化和较强的针对性。
但当前的商务英语培训基本上都依照“英语+商务知识”的模式进行,这种模式是否足以培养能够成功从事跨国商务活动的必备能力呢?
一、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我们先来谈谈跨国商务活动的实质问题。从客观现实来看,跨国的商务活动从表面看是跨国交际活动,从实质看是人与人之间的跨文化合作与交流,因此跨文化人际交流的成败将决定跨文化商务活动的成功与否。
根据Baguley的定义,商务交流是一种有目的的社会技巧,从本质上讲有语言和非语言形式的双向交流过程。Varner and Beamer还进一步补充到,商务交流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所谓跨文化交流是发生在当信息发出者和接收者是来自不同的商务文化背景的时候产生的交流。在这种情况下,双方交流的障碍尤其突出,当信息发出者和接收者是来自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可以想象交流是多麽困难的一件事。Gibson也分析到,如果交流双方之间有太多不同的“文化干扰”,交流随时都可以被中断。
由此可见,跨文化交际对商业活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有效的交际是跨文化商业活动的出发点。
二、跨文化交流的前提
跨文化交流通常包括各种经济商务主题。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商业人士应该对不同的文化价值保持相应的敏感度,以此来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这样有助于帮助商人在不同国家文化的环境中交流成功。因而,理解文化对跨文化交流培训是重要的。
西方人与中国人之间有着较大的文化差异,可分述如下:
1.寒暄方面
美国文化强调“人事分离”,感兴趣的是实质性问题。因此他们谈话涉及不相干的事情及了解对手的时间很少,短暂的寒暄后即交流与工作相关的信息。此外,美国人幽默感强,爱开玩笑。
2.交谈方面
强调时间表“专时专用”,注重直率和讲实话。再者喜欢反驳,公开表示其反对意见。
3.思维方面
美国人往往把复杂的事情分解成一个个较小的问题。大任务由一系列小的任务堆积而成,比如提出价格,包装,交货等等问题,再依次解决。
三、跨文化交流的内容
交流既包括语言的交流也包括非语言的交流。
1.语言的交流是相当重要的
在语言的交流中,交流者不仅需要个人语言技能,如听、说、 读、 写,而且需要更多的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技巧,如谈判、演示和说服等技能。商务英语培训应该把这些技巧贯穿于整个训练,尽可能设计一些模拟交流场景帮助训练者应用这些技巧。
(1)谈话技巧(Speaking Skills)。当非英语母语交流者用英语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交流者之间进行沟通时,有效的谈话技巧十分重要。因为这种场景的交谈不仅要求通畅流利和准确达意,而且还应讲究一定的效率。Adair特别强调了以下六个标准:清楚、 准备充分、 简单明了、 生动幽默、 表达自然、简练有效率。以上六点是给培训者提出准备谈话交流的明确标准,培训师应帮助他们用以上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谈话,在充分练习后进行点评,详细分析以上哪点做得更好,哪几点还需要改进。
(2)演示技巧(Presentation Skills)演示在现代社会中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表达方式,如产品演示、会议演示、个人总结演示等。在商界中,各种形式的演示都被看作是一种十分有效率和灵活的交流方式。当然,这种演示交流往往既要求语言符号也包括非语言符号的交流技巧。许多商务人士发现,工作的成功绝大多数取决于他们能够组织好自己的观点并且有效地演示表达出来。因此,要想让培训者领悟这些演示技巧的精髓,应该在课堂上提供给培训者进行演示的机会,并且留心观察,帮助培训者找出演示中存在的交流技巧的问题,培训者应从亲自锻炼中掌握演示这一重要的交流技巧。
(3)高级的谈判技巧。(Negotiation Skills)谈判是一种双方或者是多方为了解决问题,达成协议而进行的商谈和商讨的过程。谈判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如:建立商务关系,同意进行谈判,交换信息,提问,选择,提出条件,商谈,达成一致和总结等。培训者必须明白谈判的任一阶段都可能受文化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文化中,谈判的技巧均有所不同。为了帮助培训者顺利展开谈判,应该在分析各国文化对谈判影响的基础上,多对他们进行模拟谈判的训练。
培训师可以要求培训者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模拟谈判,一组是英国商人,另一组则是中国商人。在交流时,培训者应该充分考虑到英国和中国文化的影响。因为英国是high IDV(individualism),low PDI(power distance)的文化,中国商人应当更多尊重英国商人的个人权利和决定。他们可以畅所欲言,充分表达想法,因为清楚直接的交流是low PDI英国文化的体现。
2.非语言交流所包含的信息往往比语言更直接,两者相互补充,密切联系
(1)面部表情。在东西方文化中,东方人比较含蓄,面部表情也不习惯过于直露;而西方人则较为直率,喜怒哀乐较易表现在脸上。比如美国人认为微笑是一种积极态度的表示,而日本人在商业谈判中几乎很少微笑,只有谈判已近成功的尾声时才会展露笑容。日本人甚至会把随意的笑视为是不严肃甚至是嘲笑。再如眼神交流,美国人把直接的眼神接触视为诚实坦率的表示,闪移不定的眼神意味着不诚实和没礼貌,而日本人却认为不直视对方的眼神是表示尊重和谦逊。
(2)身体姿态。身体姿态,包括手势在内,在不同文化中差别是很大的。无意中做出的体语或手语,都可能导致交际的失败。如我们大家熟知的“OK”手势,在美国表示“行,可以”,而在法国,这个手势的意思正相反,意味着没有价值的“零”,而在日本则代表“钱”。显然,在与不同文化的人们进行商业交际时,这个手势不可以滥用。又如见面时的体语,美国人可能会与对方拥抱,或拍对方的后背表示友好,中国人和日本人一般是难以接受这样的见面方式的。再如中国人喜欢翘二郎腿,而中东地区的人会认为这是极大的失礼行为,因为他们认为脚底是人身体最低的最肮脏的部位,向谈判对方露出脚底无异于贬低和侮辱对方。
(3)空间与相互距离。个人空间的大小,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约定俗成。与东方人交谈的西方人,常常会觉得个人空间被入侵。研究者发现,美国人认为4英尺~12英尺是在正式场合进行洽谈的合理距离,而亚洲和阿拉伯文化中则较少考虑私人空间问题,他们会认为越近的距离会使关系越亲近。因此美国人与日本人谈话,很可能在无意中被日本人的“紧追不舍”逼得节节后退,造成喜剧般的效果。
由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加快,企业的跨文化交技能力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尤为重要,商务英语培训作为提高企业跨文化交际能力一种有效的途径应该得到企业管理者,企业员工,以及对跨国贸易感兴趣的朋友的重视。
参考文献:
[1]Baguley, P.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for Modern Business[M].Berkshire:McGraw-HillBookCompany,1994
[2]Varner, I and Beamer,.L.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Boston: Irwin McGraw-Hill,1995
[3]Janch,F.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An Introduction(3rd)[M].California:Stage Publications.Inc,2001
[4]Gibeon,R.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篇7
关键词:翻译;语言;文化交流障碍;措施
随着全球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加强与他国各方面的往来越来越成为必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以语言交流为中心的翻译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面对这样的新形势,加深对翻译本质及其目的的认识有助于摆正翻译研究和实践的发展方向以便使其更好的为本国社会发展服务。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许多语言学家在谈到语言时都不可避免的论及文化。那么什么是文化?为什么语言与文化总是难解难分?
根据《辞海》的解释,文化“从广义上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
由此可见,文化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而“语言是在人类形成的过程中同步出现的,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语言是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主要条件”;语言使人类表达内心思想,进行日常交际,组织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成为现实。所以,有了语言,就有了社会,同时也就有了文化的记载和传播。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借助于语言承传,语言是人类文化的镜像折射。
二、对翻译的界定
提到“翻译”二字,人们首先会想到“译即易,谓易换言语使相解也”,即两种不同语言(通常被翻译的语言称为源语言或译出语,而翻译之后的语言称为目标语言或译入语)之间词汇与词汇或句子与句子相互对应的一种转换,尽管有时可能会出现词序或句序(涉及语篇层面,这里主要讨论句子及句子以下层面上的翻译)的不一致,但基本上是符合一一对应的原则的。比如:
例1:Iamreadinganovel.
我正在看一本小说。
来看几个词汇方面的例子:
电影TheFirstBlood被译为“第一滴血”。事实上,这是具有文化背景的习语,表示thefirstsuccessinacontest,据此确切的翻译应为“初战告捷”。
短语abridalshower表面好像是“新娘沐浴”,但了解西方背景文化的人就知道它是指apartygivenbyabride’sfriendsatwhichtheygivehersuitablegifts,意即为新娘举行的送礼派队。
由此看出,涉及文化背景方面的翻译并不符合上述定义,该定义并不全面。针对这一点,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这说明翻译是以语言转换为基础,结合文化背景而进行的一种活动。
对“翻译”的理解,法国解构主义学者德里达、福柯和罗兰·巴特曾把翻译的本质问题视为哲学的中心问题。德里达就指出,不同的语言在意义、句法和语音上的差异,构成各种不同的表意方式,而翻译就是在‘同’与‘异’的纠结之中正确地表现‘异’。他们认为,翻译实质上是原作文本的再生,是在传达原作内容基础上使原作得以生存的手段,是人们真正认识不同语言之间差异和不同语言的特定的表达方式的媒介。
就目前而言,郭建中教授说“最近二十多年来,翻译研究中出现了两个明显的趋势:一是翻译理论深深地打上了交际理论的烙印;二是从重视语言的转换转向更重视文化的转换。这两种倾向的结合,就把翻译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翻译已不仅仅被看作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是一种文化转换的模式。”
因此,与其说翻译是对不同语言的易换,不如说是以语言转换为基础,但不单纯是围绕语言符号本身,而是主要围绕语言所蕴含的意义,即语言所代表的文化的交互传递与影响。
三、翻译中存在的文化交流障碍
不同民族由于存在着方方面面的差异,如思维模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在进行思想文化交流时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交流障碍。作为思想文化交流手段之一的翻译,在易换语言,传播信息和文化的过程中自然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同样地问题。造成翻译中思想文化交流障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思维模式的差异、语言的差异、文化差异、翻译方法的使用不当。
(一)思维差异
思维方式是精神产品的生产方式,是主体在反映客体的思维过程中,定型化了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有机综合。它主要由知识、观念、方法、智力、情感、意志、语言、习惯等要素组成。正是这些要素各自的特征与结构,规定着思维方式的性质、类型和特征,产生思维方式的差异。
以中国与讲英语国家为例来具体看看他们的思维模式的差异及其对文化交流的影响。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一大特点就是有机整体性,比如“万物一体”、“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人间秩序与宇宙秩序是不可分割、互相影响、互相依存的有机整体;同时中国传统思维由于注重实践经验,注重整体思维,常会通过知觉从总体上模糊而直接地把握事物,这就是所谓的直觉性思维。西方国家与中国恰恰相反,他们一开始就比较重视自然科学的发展,因而形成了分析和逻辑推理的思维模式。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必然产生不同的精神产品,比如中国的各种书法书写体、绘画等,它们本身所蕴含的精髓就已经达到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程度,更不用说翻译成另一种从未触及过它们的语言了。
“萨莫瓦曾援引过这样的例子:树枝因积雪过多而折断,美国人认为其原因是‘Thelimbwasweak’,而某些东方人则认为是‘Thelimbwasstrong’。西方人认为树枝缺乏支撑积雪重量的刚性;而东方人认为树枝太强,不易弯曲,缺乏柔性,致使雪越积越多,最终树枝被折断,这便是所说的以柔克刚。这一强一弱的观念转换往往会成为翻译的陷阱”。
(二)语言差异
翻译中的语言差异是显而易见的问题。语言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语义、修辞等方面;译者如果对上述某一或某几方面缺乏认识和精通,翻译中都会造成信息传递的失败,进而形成文化交流的障碍。比如,英语lovewithmyheart(用我的心爱你),和中文差不多,可其它语言有不同的说法:lovewithmyliver,lovewithmystomach,如果只按字面分别译成“用我的肝脏爱你”,“用我的胃爱你”,就会让译文读者不知所云,最终影响交际效果。
(三)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是翻译中影响文化交流最大的障碍。语言、文化、翻译三位一体,因此翻译中不可避免地处处渗透着文化的影子。而文化是不同民族在特殊历史地理环境里的独特创造,不同的民族拥有不同的文化。因而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不容译者忽视。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人类行为研究的范畴,“人类交际受情境的制约,而情境又根植于文化习惯”,翻译必然受译出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的制约。如果译者在进行作品的译介时不能妥当地处理其中所蕴含地文化内容,协调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势必会造成翻译中“文化真空”现象,从而既影响翻译作品的文学效果,又影响译作传递文化的功效。
(四)翻译手段运用不当
翻译手段使用不当和“文化差异”有很大关系。在对待如何处理翻译中文化差异的问题上,翻译界一般有两种对立的意见,“即所谓‘异化’与‘归化’。前者主张译文应以源语或原文作者为归宿,后者则认为译文应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就翻译中涉及的文化转换而言,可分为以源语文化为归宿和以目标语文化为归宿这两种原则和方法”。在翻译中如果对“异化”、“归化”选择不当,就会造成文化信息流失。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对我国的四字成语典故“东施效颦”的翻译,简单采用“异化”手段而译成"DongshiimitatesXishi",原文的含义未译出,还会让译语读者一头雾水:东施是谁,西施又是什么样子?简单采用“归化”手段而译成“Theuglyimitatesthebeautifulinsuchadistortedwaythattheuglinessoftheuglybecomesworse”,源语所表达的意义是被传递出来了,但源语所传递的文化信息却被遗失了。
四、相应的解决措施
思维模式上存在的差异,是每个民族所特有的,也是不可避免和更改的;而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又势在必行。因此,就这一点而言,首先应摆正态度,各民族在进行文化交流的同时,应该本着的精神,学会尊重、认识和接纳他民族的思维模式,而不是将与本民族思维模式不同的其他思维模式视为异端;在与他民族的思维模式的对比中,要善于认识到自身思维模式的缺点和他民族思维模式的优点,善于取长补短。
针对语言方面的差异,译者应不断加强对所译语言的敏感性,从语音、词汇、语法、语义、修辞等各方面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要培养自己养成一种规律性阅读所译语言所写的各种文本的习惯,及时了解所译语言的各种发展动态。
为避免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翻译中的文化交流障碍,译者就要清楚地意识到:作为翻译工作者,不仅要成为精通双语言的人,更要成为精通“双文化”的人,要善于识别待译作品中的文化术语和其中隐含的文化内涵,不断培养自身的“文化意识”,同时要在正确翻译观的指导下知道如何处理文化差异。比如碰到原文中出现文化缺省而译文读者又不可能根据上下文感知到的情况时,译者就要在译作时善于抓住缺省的文化信息,并采用适当的手段将其补充完整,以避免造成文化信息传递失误的后果。另外,译作过程中,对待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要客观公正。再者,译者还要认识到文化具有兼容性;正是因为文化的这种兼容性,各国之间的个个层面的交流才可能继续;译者的工作就是不断促进文化的这种兼容。
最后,要在翻译过程中视具体情况而采取不同的翻译手段。要认识到异化与归化作为两种不同的处理翻译的手段,并不是相互排斥、互不相容的,而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异化强调“保留源语文化”以丰富目的语文化及其表达方式,从而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归化强调“交际第一”,译者不仅要设法克服语言的障碍,还要克服文化的障碍,从而避免因文化冲突而造成的各种形式的误解。从上述可以看出,二者都强调翻译的交际性,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入手,侧重点不同罢了。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至关重要。要始终记住一个大前提:翻译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
要善于将二者结合。如翻译“东施效颦”可采用音译加直译/异化翻译出其字面意思,意译/归化注释法对其字面翻译进行补充。这样既达到了信息交流,也达到了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胡壮麟,朱永生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篇8
【关键词】文化趋同 归化 异化 离散 杂合
一、文化趋同的基础与成因
文化是各民族改造自然和适应自身生存环境过程中形成的智慧成果,有着共同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规律,尽管各民族发展进程不一,文化各有差异,但也有着相同或相近的方面,即文化共核 (cultural core),卡西尔曾指出人类文化的不同形式并不是靠它们本性上的统一性,而是靠基本任务的一致性结合在一起,在人类基本任务一致的前提下,文化共性的东西突显,成为文化交流的基础。
翻译实质上是一种跨文化交流形式,通过语言这个媒介来实现,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纽马克认为语言保留并反映一部分文化;奈达认为,文化一直在运用语言来执行其重要功能。语言具有包容性,不同文化在交流和碰撞中互相吸收与兼容,文化间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尽管有时会发生文化排斥、文化冲突等问题,但历史发展趋势表明,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并没有停止,相反,跨文化交流在近五十年愈加频繁。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和信息网络化的飞速发展,突破以往闭塞的空间与范围,各国在文化、经济、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空前活S,“地球村”概念深入民心,这种融合使不同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流动。目前文化传播不仅速度更快,且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对不同文化认识与理解程度加深,文化中的共性不断显现,吕斌认为,文化进化的主要趋势是趋同,即随着文化的发展各种文化越来越趋向统一,只要文化还存在,文化趋同就是无止境。
二、文化趋同对翻译的挑战
文化趋同体现文化具普遍性的特点,但这不能只是简单看作文化间寻求共同性的双向努力。上世纪70年代,有学者将西方文化对外扩张,压缩和减少其他地区的文化生存空间称之为“文化同一化”(Cultural Homogenization),也有学者提出“文化帝国主义”(Cultural Imperialism)的论调;到了90年代,有学者对上述观点进行反驳,认为文化全球化有正面作用,本土文化并不会因为文化趋同而萎缩;相反,具本地特色的文化依然活力旺盛,与外来文化融合,并产生新的创新点,因而发展出“文化本土化” (Cultural Localization)的说法。
各个民族由于历史、宗教、地理环境、发展阶段不一等因素造成文化差异,从文化的深层角度来看,文化本身具有异质性(otherness),文化的同质性和异质性并存,文化融合拉近了不同文化,提高了不同语言之间的适应性,对翻译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文化趋同令读者对异域文化逐步认识与接受,因而降低了翻译中的难点;其次不同文化的交集也伴随着文化观念差异,不可避免地彼此互相冲突,给翻译带来了障碍和难点,翻译学家尤金.奈达说过:“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三、文化趋同下的翻译视角
1.跨文化翻译的归化与异化策略分析。文化趋同和存异是并存的,趋同是寻找彼此间普遍性的过程,而存异则是保有其独特性。对跨文化翻译,美籍意裔翻译学家韦努蒂(Venuti)提出归化翻译(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和异化翻译(foreignizing Translation)。归化倾向于遵循目的语的语言和文化规范,使译文流畅易读,更加符合读者的阅读要求;异化追求保留源语语言及文化特色,令读者感受其新鲜感和吸引力。
然而在跨文化翻译中,译者可能要面临两难局面:一方面若要保留原文的异国文化特色,那么译文可能会晦涩难懂;另一方面要使译文通顺流畅,那么就会显得对原文不够忠实。归化从目的语文化为出发点,以减少和避免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为目的,克服文化障碍;其次因遵循了目的语的语言和文化特点,利于读者理解译文,因此达到较好的翻译效果;再者出于文化导向考虑,译者或会迎合主流文化而选择归化的翻译策略。但主张异化的学者认为以源语文化为出发点,翻译是文化交流手段,既能向读者展示异国的文化风情,也可将源语文化注入目的语文化当中,丰富和提升其语言内涵和表达方式,体现了翻译的目的。
综合考虑原文作者的意图、翻译目的、读者群体的层次和需求的话,归化和异化并无优劣之分,两者并不相悖,而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首先没有一种译文完全只使用一种翻译策略,文化的特点决定了译文既采用归化,又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但过度的归化和异化都可能使译文不尽人意;其次影响翻译策略的要素是作者写作的意图,另外,译者也应考虑到读者的习惯和能力,又要考虑到异域文化对他们的吸引力,起桥梁作用的译者,必须要平衡和调节两者的关系。
2.离散与杂合对文化趋同背景下翻译的影响。一直以来,在翻译策略的选取上,归化似乎一直是主流方向,译者会倾向于归化翻译,这是受其文化身份和文化使命所驱使。异化则要求忠于原文,保留异域语言文化特色并介绍给目的语读者,满足人们对于外来事物的好奇心和认知需求,丰富目的语的词汇与表达方式,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各国间文化接触和交流频繁,人们的认识水平不断提升,网络化使对外来文化的接触更直接快捷,异域文化与风情对人们的吸引力在增加,加之现代生活节奏加快、流行文化引领等因素影响,都意味着翻译中异化成分会日渐增多。
而今不同地方的人们聚在一起生活、工作或学习,他们的文化背景各异,与当地文化或其他文化之间不断地碰撞、冲突或妥协,进而接受与融合,形成新的文化,但同时也保有自身的文化痕迹;有了频繁的文化接触和交流,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具有两方特点但又与之不同的混合体,这种游移性、在互动中不断的互相重构性,与传统的认为文化差异是静止的观点相差甚大,译者在面对协调文化关系和差异时所面临一定困境,在此背景下,有学者提出译者离散(diaspora)和文化杂合 (hybridization)的概念。离散表示差异、异质和混杂,而杂合由美国思想家巴巴提出,他认为杂合指游移文化彼此之间聚合在一起,形成离散的状态,然而一切都处于流动游移动互构互的状态;孙会军认为杂合现象是不同文化在接触和交流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文化异质是跨文化交流的动因,而异质构成文化他者,折射自身文化的长处与不足,翻译实质是向异质开放,而不是消除异质。在离散文化状态下,文化异质被重构并成为它的一部分,但它既不同于源语文化,也不同于目的语文化,杂合体现为翻译异质成分,但不能将文化之间的差异照搬到目的语文化中。因此在全球化语境下理解翻译时,必须认识到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在处理文化差异时的不足,因为翻译并不总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交流,民族主义中心会造成对外来文化的否定和排斥,而全盘接受外来文化则会令目的语文化失去自我。
离散和杂合可为译者在两难选择中开辟了新的思路,孙艺风将研究重点落在离散翻译中异质重构的讨论,他指出理智的文化调解可确保文化价值的成功传播;段峰则认为这种翻译模式一则为离散中的异化翻译,或是两种策略调适后的第三种翻译模式,异质在离散文化中被重构,并成为它的一部分;孙会军则提出要把握好杂合的度的问题,不能只把新的文字形式和思想生搬硬套,而是让其保持原有的生命力,与传统文学相结合。孙艺风主张译者应身体力行地体验离散,这有助于他们在翻译时“找出别出心裁的翻译模式”,担当起文化使者的角色。
而随着文化融合向纵宽纵深发展,如何在保留自身文化的凝聚力前提下,吸收他文化的精华和长处,达到自身文化的丰富与提升,翻译在跨文化交流当中扮演重要角色,这种趋同的发展和特点也为译者提供了新的思考与视角。
参考文献:
[1]吕斌.文化进化导论[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4.
[2]尤金.奈达.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孙会军,郑庆珠.翻译与文化“杂合”[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
[4]孙艺风.离散译者的文化使命[J].中国翻译,2006.
篇9
前不久,已经从使馆卸任回国的柳先生给记者打来电话,说他现在是韩国韩中文化艺术FORUM的会长,正在筹备一个中韩文化艺术高层学术论坛,邀请记者前往聆听两国艺术大师的演讲。
2008年5月5日,记者如约来到了北京国际会议中心,走入会场,映入眼帘的是“中韩暨观察员国家文化艺术界高层学术论坛”的大幅会标。在会场上,记者见到了自小就崇拜的文学大师王蒙先生,还有著名小说家莫言先生以及诸多的中韩双方艺术领域的泰斗。
在会议的间隙,记者采访了此次活动的韩方发起人柳在沂会长。
当记者问起在韩剧风靡中国、韩流已经影响了中国一代年轻人的今天,为什么还要做这种大型的文化交流活动时,柳会长是这样回答的:“我之所以成立韩国韩中文化艺术FORUM,就是觉得韩中两国在大众艺术方面,比如说电视剧或电影方面,还有年轻人喜欢的一些流行音乐方面的交流,已经非常活跃了,但是经典文化、传统艺术文化方面的交流还不够。”
他说,自1992年韩中建交十六年来,两国在经济、政治领域的合作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也举行过很多次的论坛,但是有关文学文化领域的交流却多是单个领域,如电视剧、歌星演唱会的交流等,像这种综合性的文化交流到目前为止尚未有过。此次他们选了十个文化领域,都是有深厚积淀的主流文化,没有包括流行文化。这次论坛,是中韩两国建交以来规模最大、涉及文化艺术门类最为广泛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它为亚洲各国文化艺术界人士提供了一个最高的艺术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实践的交流和研讨的平台。出席论坛的中国人士有前文化部长王蒙,著名作家莫言,著名导演翟俊杰、贾樟柯,著名作曲家瞿小松,专家学者有刘梦溪、资华筠等人,韩国代表团则由三十余位在文学、戏剧、美术、音乐等领域卓有成就的专家组成。可以说,韩中两国来的都是文化艺术领域中德高望重的人士,是最权威的专家,他们带着一种热情、为亚洲文化复兴的热情而来。此外,作为观察员国家的日本、新加坡、越南等也派出了专家学者出席。
柳会长向记者介绍说,今年1月,他曾为此事专门来中国,与中国艺术研究院王文章院长进行磋商,双方共同策划了这样一次高层次的文化交流活动。
在柳会长的心中,对艺术充满了敬畏之感。他认为,治疗社会疾病的人应该是文化人,从事文化领域的工作者应该成为这个世界的灵魂工程师。
他还说,亚洲很多国家的文化都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所以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更容易相互理解和吸收。当然他也表示,在此前提下,亚洲各国更应该尊重对方国家的文化,同时在创作本国文化艺术的过程中,更多地强调民族的东西,在保持文化独特性的同时,和而不同,努力促进亚洲文化的和谐、繁荣和发展。
柳会长还向记者表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亚洲各国也日益关注本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他认为在上个世纪的一段时间里,在西方产业文化的影响下,“亚洲的精神文化”被压抑了或者说没有充分地展现出来。但随着亚洲经济的全面发展,向世界充分展示亚洲文化的时机到了。他说,21世纪是“亚洲的精神文化”到来的世纪,近年来,亚洲的发展已经印证了这一点。韩国著名小说家金周荣先生提出要设立“亚洲文化奖”,以鼓励亚洲的文化艺术工作者追求更高的目标。柳会长自信地说,现在的亚洲已经具有这样的实力,也有了这样的人才。
篇10
关键词:多元文化 人力资源管理 思路 探讨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社会,人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价值取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思想或多或少渗透进石油企业员工内心与灵魂深处,这必然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造成众多麻烦。在新的社会条件和文化形势下,企业如何把控社会局势、精确掌握员工思想动态,对症下药,不断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尊重多元文化,承认各文化之间差异
在多元、复杂的文化情态下,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冲突无可避免,如果无法科学有效处理这些冲突与矛盾,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将受到威胁,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毋庸置疑,尊重多元文化发展,承认个文化之间的差异是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发挥人力资源管理效用的第一步,也是基础与前提。首先,人力资源管理者应树立平和、包容的心态。对任何文化形态不鄙视、不排斥,尊重与鼓励该文化形态的发展与壮大。其次,坚持本地文化与多元文化相融合的原则。管理者应认真分析本地文化,尊重各文化之间的差异,并不断汲取各文化中的优秀部分用于发展,寻找本地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契合点,实现其共通与融合。最后,在文化差异基础上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石油企业应尊重异族、异地文化,实施跨文化管理工作。如可认真研究本地管理制度,创设基于多元文化的特色管理制度用于人力资源管理。
二、选择科学、恰当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石油企业应选择恰当、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这些模式主要有实地管理模式、母公司文化移植模式等等。众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各具特色、各有作用,不同的企业类型可基于自身经营与发展特征选择可行性的管理模式。国际化经营俨然成为当今社会石油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应将其作为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加以重视。这就要求,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在尊重各国、各地区文化差异的基础上进行,要基于文化差异选择不同类型的高效管理模式。毋庸置疑,石油企业多元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各国、各地区乃至各民族多元文化的融合,故企业在实践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时应关注文化动态、不断推动文化的融合式发展。举例来说,中石油在中亚、东非等地实施文化融合创新模式,并将其逐渐辐射到各个子区域。当然,在海外项目还没完全统一之前,可采用文化移植、文化嫁接等模式。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原则
“以人为本”是多元文化下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原则,人力资源管理要做到以人为本,可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企业用人要合法、合规。首先,在人力资源选拔上要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严格筛选,坚持任人唯贤,拒绝任人唯亲,尊重每一位人才,给予每一位人才施展才华的空间和平台。其次,在人才任用上,要坚持违法必究,对于每一位违反法律法规、企业管理规定的员工给予合适惩罚,以儆效尤。第二,尊重文化差异,最大限度为员工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要将员工的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尊重不同区域、文化员工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一视同仁,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及时解决职工工作生活中的难题,为职工消除后顾之忧。第三,为每一个员工建立人才档案。人才档案要将不同员工的技能、习惯、特长等记录下来,充分挖掘员工潜能,及时发现人才、培养人才。
四、强化文化交流,构建跨文化人资管理体系
强化文化交流,构建跨文化人资管理体系很重要。在强化文化交流方面,可做到以下方面:一是明确交流语言。在尊重不同文化的前提下,选择一种语言,如英文或者中文,用于日常工作交流,消除交流障碍。二是统一员工交流的行为规范。即在交流中,要制定统一的交流规范,强调坦诚交流,以最简洁、明了的方式澄清要表达的意思,尽可能避免交流的含糊不清。三是采用多元方式提高信息沟通的有效性。例如,可通过运用备忘录、任务单等方式达到目的。四是建立员工信箱、定期开展研讨会等解决因文化差异带来的问题。在跨文化人资管理体系构建方面,石油企业要制定长期、中期、短期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强化人才培养与储备,多途径留住人才,壮大人才队伍。
总之,石油企业可基于自身发展实际,通过尊重多元文化、采用合适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原则、强化文化交流,创建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等方式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蔡文豪.多元文化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思路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22):68
- 上一篇:初中生物教学设计反思
- 下一篇:对化学专业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