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务劳动报告范文
时间:2023-10-31 18:00: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务劳动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这个年纪的我们也许从未踏进过职业介绍所的大门,但通过这次的寒假实践,使我更深一层地认识了劳务介绍所,它涉及方方面的业务,在这工作紧缺的时候,它的真正价值得以体现,它为无数失业者提供工作的机会,无论是应届的毕业生,还是下岗的人群,在劳务介绍所你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它要求对招聘单位负责,对应聘者负责,为招聘单位提供他们所需的人才,也要为应聘者提供他们得以施展才华的机会,所以,劳务公司所起的总用非常重大。
还记得第一天来到劳务公司,负责人为我安排了一个接待登记的工作,起先我认为这是一份非常简单的工作,但当求职者纷纷来到时,真的吓了我一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无数的人头,本以为求职者不会很多,因为这家劳务公司不是很大,但没想到来求职的人却非常多,大家都抱着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的心态,希望早日找到一份工作,可见目前求职市场竞争是多么的激烈。
要完成着一份工作,首先我要让求职者求一份个人信息登记表,里面包括他们的个人信息、求职意向与一些附注信息。在他们填完登记表格之后,我会仔细核对一些他们的信息,例如联系电话等,因为如果有合适他们的工作机会,我要能够联系得到他们,尽量为他们争取到来之不易的机会。其次就是处理招聘单位所需招聘职员的要求,当有这样的招聘信息时,我们要把这些信息记录下来并誊写在正规的招聘信息纸上,贴于整个大堂的醒目位置,方便求职者查看。然后我会根据他们的求职意向,在我手头已有的工作机会中寻找有没有符合他们意向的工作,然后和那位求职者协商,如果他愿意去尝试这个机会的话,我要把这份工作的面试地点和联系人告诉他,方便他联系;如果他不愿意从事这类的工作,我会尽量在帮他注意这样的面试机会。最后就是一天的整理工作,我要把一天的求职者的信息与招聘单位招聘的要求输入电脑,进行存档。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这样一些问题:有的求职者在填表时会写他愿意从事某一类的职业,但往往我根据他们的要求介绍相应的面试机会给他们时,他们往往会表示他们不愿意从事此项工作。从这个现象,我们不难看出这些求职者对于自己所想从事的职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其实现在的我们和这批求职者很像,我们对未来要从事的职业没有明确的定位,定了目标之后,往往是朝订夕改,我想在这个时候,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的与规划是非常重要的。
在工作的过程中,我碰到过一些比较难缠的求职者,他们一天没找着合适的工作就一直缠着你介绍别的工作给他们。我分析了一下,概括起来可以归咎为两个方面的原因:
(1)首先是求职者自身的原因。作为一家职业中介公司,它在为人介绍工作时,会要求求职者交纳一定的费用成为其会员,才会为求职者详细介绍工作的内容,所以,当我们介绍给他们的工作屡次不能从事的话,他们会认为,我出了钱你就一定得为我服务到家,帮我找到合适的工作。其实,作为一个服务性行业的员工,尽心尽力为客人服务是我们的宗旨,但是作为失业已久的下岗人员或还未找到工作的求职者,他们这样的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他们有的是家里的顶梁柱,有的为了生计在外奔波,想像一下两年后的我们,也许到时我们的情绪会比他们还要来的激动······
(2)其次是招聘单位与中介所职员的问题。在与招聘单位进行招聘工作内容的沟通时,招聘单位只是简单的介绍一下,很多的细节问题没有具体的提到,而工作人员只能根据这些简单的信息推荐求职者前去应聘,而往往等到求职者去面试时,招聘人员往往不是很满意求职者的条件,求职者对面试者的态度也非常的不满意。我想这是一个双向的问题,需要彼此更好的沟通,才能解决。
在这次的学习过程中,我还注意到了这样一类现象,有的人现在已经在从事一份工作,但他还是来到职业中介所进行求职,就其一下,无不是为了找份既轻松收入要高的工作,一旦他们找到这样的机会,就是发生想在社会上很流行的一个现象--跳槽。俗语说“干一行爱一行”,对于他们的行为,我们不能说他们不热爱自己的职业,也不能说他们不安于现状,我只能说,我尊重他们的选择,他们这样做也许是为了使自己的家庭生活更富裕,有的是为了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价值,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尊重他们的选择是我们最好的行为方式。
篇2
关键词:创造力;家务劳动;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7-0023-02
一、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创造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当今社会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在这种形势下,一个国家想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想要在国际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就需要在教育中应用各种教育手段,从小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创造力。对个体而言,也只有不断开动脑筋,坚持创造性劳动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有人说:创造力是少数天才的私有物。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说:“迄今为止获得的最有意义的认识之一是创造力再也不仅限于少数天才,它潜在分布于整个人口中间,即每个人身上都蕴含创造力。”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凡是孩子原先不会的,现在会了,就是创造;凡是别人没有想到的而孩子想到了,就是创造;凡是在自己和别人的基础上做得更好的,就是创造。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说:“儿童本性中潜藏着强烈的创造欲望,只要我们在教育中,注意诱导,并放手让儿童实践探索,就会培养出创造能力,使儿童最终成为出类拔萃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科学实验已经证明:任何一个儿童都有创造力,只是需要去发掘它并使它得到发展。小学生那稀奇古怪的念头中就有不少创造成分,教师、家长要培养得法,使小学生的创造力得以挖掘、表现、提高。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对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及以后进入社会发挥创造力有很重要的影响。
培养创造力的途径有很多,本文仅就家务劳动来谈谈创造力的培养。
二、家务劳动在培养创造力中的重要性
在我国,家务劳动素来被认为是绝对的家庭琐事――婆婆妈妈、琐琐碎碎,在所有的劳动中,可以说是最不上“档次”的。同时,因为家务劳动的受益者是劳动者自己及家属,所以被认为与社会无关。当中国人谈到家庭妇女甚至家庭“妇男”时,多少带有一些不屑的神情。所以,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家长们普遍把重点放在孩子的学习上,而其他方面的教育则成为微不足道的陪衬,家务劳动教育更是被许多家长所忽略,从而导致了孩子劳动意识淡薄、动手操作能力低下的现象普遍存在,其结果是,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其实让孩子从小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良好品德,还可以促进孩子的智力和体力的共同发展。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些社会学家、行为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曾对波士顿地区的450名少年儿童进行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发现:爱做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做家务的孩子相比,长大后的失业率为1:15,犯罪率为1:10,前者平均收入要比后者高出20%左右,离婚率与心理患病率也有显著差别。可见家务劳动对孩子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具体到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增强孩子的智力方面,家务劳动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助于增强孩子的智力
小学生的大脑正在发育中,家务劳动能调动孩子的多种器官,促进大脑产生丰富的神经联系,激活大脑的活动水平与能力。为了快速有效地完成家务劳动,孩子还需要动脑筋,所以,家务劳动还有助于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而且,由于家务劳动主要是一些体力活动和家庭琐事,孩子还可以在劳动中改善呼吸和血液循环,促进生理的新陈代谢过程,调节大脑疲劳,从而有利于大脑的发育。
(二)激发孩子的创新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过: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首先解放他们的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并且给予充分的营养。儿童时期,人的右脑发展得比较快,这一时期让孩子及时参与家务劳动,活动他们的左右手,对右脑进行及时的开发,可以促进创造力的发展,因为脑科学家研究证明,右脑与创造功能密切相关。同时,孩子在家务劳动的实践操作中还会得到一些启发,发现问题并引起思考和探索,从而激发孩子的创造思维能力。8岁的女孩吴超是我国年纪最小的专利申请人,她发明的“方便蚊香灰盘”与“共热分隔锅”就是在家务劳动中碰到问题后,为寻求适当的解决办法,而创造出来的。
(三)发展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丰富想象
儿童时期,人的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也是想象力形成的时期。 “想象是创造力”,想象发展得越好,创造性思维也会发展得越好。在家务劳动中,小学生常常发挥想象,展开联想。他们用自己的想象力去编织这个世界,在假装游戏中想象或编造出他们听过、见过或做过的情节。于是收拾整理洋娃娃的时候,他们就会展开想象,让大的洋娃娃当妈妈,四周放着小的洋娃娃当孩子,甚至还有睡觉的床,吃饭的用具等等,都围绕着这个“娃娃之家”摆放。
(四)家务劳动对孩子的其他方面作用
小学生需要做的家务劳动,主要是收拾玩具、叠被子、洗自己的袜子、扫地、拖地、擦拭家具、饭前摆放碗筷、洗碗等等,都需要手、眼、脑、身体共同参与、协调一致,才能有效完成,所以家务劳动锻炼了小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孩子在参与操作洗衣机、参与择菜、摆弄碗筷等家务劳动的过程中懂得一些日常生活知识以及相应的科学知识,开拓了孩子的知识面;家务劳动还可以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比如洗碗时,边洗边玩边观察,发现筷子漂浮,勺子下沉,于是就发现了沉浮现象;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还可以让孩子外出买东西,比如买点葱、蒜、盐、烟等等,买东西不仅使孩子能够更好地认识事物,还可以增长孩子的社会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提高运算能力。
综上所述,很显然,家务劳动对小学生来说,是增知识长见识、开发智力与创造力潜能的最简便易行的途径。
三、在家务劳动中培养小学生创造力的途径
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具有潜在的创造力,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发挥出其创造力。环境对创造力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良好的教育有助于创造力的发展,学校、社会的力量不可忽视,家庭的作用也不能低估。因为人一生下来,就开始受到家庭这一环境的影响,家长的教养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各方面的成长。对于家务劳动,家长一定要明白,不是家务劳动需要孩子,而是孩子个性发展需要家务劳动。
在家务劳动中,家长如何创设条件来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培养小学生对劳务劳动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取知识,并创造性地完成当前的活动。只有让孩子对家务劳动产生兴趣,他才会主动、积极地参与,才会在劳动中不断开动脑筋,最终创造性地完成任务。培养孩子对家务劳动的兴趣,需要家长做好以下几点:
1.为孩子创造动手的机会
家长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家务劳动对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意义,改变单纯追求学习成绩的错误观念,在不影响孩子正常学习的情况下,让孩子参与、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务劳动,给孩子动手的机会。只有让孩子参与劳动,才能在劳动中体会到快乐、满足,继而才能产生劳动的兴趣。对于孩子在劳动中遇到的困难,家长不要急于帮助解决,更不能代劳,剥夺其动手的机会,应当有意识地启发孩子多动脑子、主动发现问题,鼓励孩子自己思考并探索出新的解决办法。
2.父母的榜样作用
常言说“言传不如身教”,家长的榜样作用在孩子的心目中是非常重要的。家长是小学生最亲近、最直接的模仿对象,父母的言行、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时时刻刻地影响着孩子,可以说从孩子身上,我们总能找到父母的影子。要孩子对劳动感兴趣,首先家长自己要热爱劳动,在劳动中充满快乐,因为家长的喜怒哀乐对于孩子来说感染力极强。而且模仿是小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当孩子能模仿大人扫地抹桌时,他也同样会模仿大人其它的行为方式,如语言、生活习惯和待人接物处理问题的方法。由于孩子的能力有限,他们的模仿是没有选择性的,父母的一些坏习惯、不文明语言,甚至不良行为都可能被孩子效仿。如果家长一边干家务活一边发牢骚,孩子就无法体会到家务劳动的快乐,相反,还会让他们觉得,家务劳动是一种连父母都不愿承担的负担。即使父母有时讨厌做家务,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发牢骚。做家务时可以放点音乐、哼哼歌。总之,父母要注意自身的榜样作用,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形象,以身作则。
3.及时鼓励、表扬
有些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说:不会做时抢着做,能帮忙时不肯做。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家长引导不当,当孩子有效完成家务劳动时,没有及时予以肯定、鼓励,而家长对孩子完成工作的评价和反应,会直接影响孩子对待家务劳动的态度。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认识到努力劳动的价值,希望他们能从中获得成就感。所以,只要他们付出努力,不管结果如何,家长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赞许,给他们一个微笑,一个拥抱或一声“谢谢”,让孩子产生劳动后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4.不要用劳动作为惩罚手段
在学校,学生犯了错误,老师们普遍喜欢将打扫教室作为惩罚的手段,并视错误程度,决定惩罚的期限,有的一天,有的一周,有的甚至一个月;在家里,孩子犯错误后,有的家长也喜欢用劳动来惩罚孩子。在老师和家长的强化下,孩子不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会对劳动充满了厌恶感。
(二)营造良好的环境
首先,做个宽容的家长。孩子的生活经验有限,动手能力也有限,所以,有时孩子的劳动会给父母带来一些麻烦,甚至“帮倒忙”,父母一定要有耐心,不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不能把眼光放着劳动的效益上,而应该看到劳动对孩子个性全面发展的作用上。
其次,做个聪明的家长,给孩子提供有利于创造活动的家庭氛围。买玩具时,可以买成套的医生用具、厨房用具、娃娃家系列用具等等,最适合过家家,而且孩子在玩耍及收拾这些玩具时,有利于展开丰富的联想。在孩子做家务的过程中,家长还应该做个聪明的合作者、指导者,给孩子讲讲有关这些家务活的常识,如择菜时介绍各种蔬菜的营养,收拾房间时讲讲分类的好处和方法等等,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孩子的知识面,还可以减少劳动的乏味感。
最后,做并欣赏着。刚开始参与家务劳动时,孩子往往是把家务劳动与游戏混为一谈,他们感兴趣的是劳动过程而不是劳动结果。他们愿意洗手绢是因为可以玩水,愿意择菜是为了揪菜叶,他们满足于操作工具或摆弄物品。家长要接纳孩子对劳动的这种态度,并努力做一个欣赏着。比如孩子常常拿家庭用品做道具,常常在劳动的过程中“花样百出”,比如洗碗时,把大小不同,高矮不等的碗、盘子排队放好;饭前摆放碗筷盘子时,一时摆成圆形,一时摆成长条形,一时又摆成个三角形;洗袜子时,泡泡也在他们手中千变万化。小学生没有过多的思想束缚,敢想、敢做,他们在做家务时,往往不按大人的习惯,新招迭出。全家人要善于鼓励小学生表现出来的的新异性,并一起欣赏孩子的劳动成果,使他产生自豪感。
总之,创造力的发展对小学生以后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应该重视小学这一时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家长应该注意发现孩子的创造力萌芽,保护孩子最原始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使他们的创造性得以持续和发展。如果不善引导,甚至过多限制、束缚,让孩子失去创造的机会、条件和信心,那么,他们这种可贵的创新精神萌芽,就会被扼杀在摇篮中,他们就只能在模仿顺从中长大,最终很可能成为一个平庸的、缺乏独立见解的人。
参考文献
[1]董翠艳.家务劳动教育切不可忽视[J].教育研究,2006,7.
[2]黄永兴.小学生家务劳动调查报告[J].教学与管理,2004,8.
[3]马文会.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J].家长,2006,2―3.
[4]于瑞.参加家务劳动有益孩子成长[J].新农村,2004,3.
[5]嘉心良.从家务劳动中培养孩子的幸福感[J].家教指南,2005,10.
篇3
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说过:“热爱劳动吧。没有一种力量能像劳动,即集体、友爱、自由的劳动的力量那样使人成为伟大和聪明的人。”对于青少年而言,劳动能力是其全面发展的重要能力之一,也是其生活自理和将来从事某一职业自食其力的重要基础。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态度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是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下关于小学生乃至大学生“高分低能”、劳动能力薄弱甚至不会生活自理的报道屡见不鲜。为深入学习贯彻有关“三爱”的谈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部2013年9月了《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的意见》,2014年1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创造有效形式、形成长效机制”,将“三爱”教育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深入开展“三爱”教育需要掌握学生“三爱”的基本现状。小学阶段是劳动教育的重要阶段,那么,当前小学生是否热爱劳动呢?小学生的劳动技能状况到底如何呢?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开展了专项调查,以期为家庭与学校开展劳动技能教育,深化国家课程改革提供实证依据。
本研究采用自编《小学生劳动技能调查问卷》,经试测修订后的问卷除学生基本情况外,包含劳动态度、劳动机会、劳动知识与技能和劳动品质四个维度,其中前三个维度涉及自理劳动、家务劳动、学校劳动与社区劳动四个方面,劳动品质维度则以学校劳动中较为典型的值日情境为内容进行设计。在样本选择方面,考虑东中西地区分布,从北京、山东、山西、河南、广西、四川六个省(市)随机选取12所小学3~6年级的小学生进行调研,共发放问卷1681份,回收有效问卷1656份,有效率98.5%。有效被试中,男生841人,女生778人(其中有37人性别信息缺失);城市地区学生1105人,乡镇地区学生551人。此外,三、四、五、六年级有效被试分别占总样本数的22.4%、27.7%、32.4%和17.5%,问卷题型以封闭式回答为主,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排序题。
二、结果与分析
(一)小学生的劳动态度总体良好
小学生是否爱劳动呢?调研结果表明,九成小学生认同“劳动光荣”和“劳动重要”,七成小学生觉得自己爱劳动,八成小学生责任意识和助人意识较强,小学生的劳动态度总体上是良好的。本研究中,小学生的劳动态度包括小学生的劳动喜好和小学生的劳动观念与看法。首先,在劳动观念方面,九成小学生觉得劳动光荣(91%)、掌握劳动本领重要(90%);七成小学生觉得自己爱劳动(72%)(见图1);其次,在劳动喜好方面:在自理劳动方面,六成小学生喜欢洗自己的袜子(62%);在家务劳动方面,七成小学生喜欢在家拖地(72%);在学校劳动方面,七成小学生喜欢在学校做值日;在社区劳动方面,如果有机会,近七成学生喜欢参加社区里的义务劳动(68%)。这表明,当下小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与积极的劳动态度为其形成劳动能力奠定了基础。但还有两成小学生虽认为劳动光荣,可是自我报告并不热爱劳动。这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有关系,需要循序渐进引导,不能操之过急。
调研还发现,小学生在劳动活动中的责任意识和助人意识总体上也比较突出。为了解小学生的劳动品质状况,本调查以在学校值日为典型情境,分别设计了三个问题,考察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助人品质、责任心及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首先,在回答“在学校值日的时候,如果和你在一起值日的同学生病没上学,你会怎么办”这一问题时,80%的学生选择了“完成自己的任务后替同学做值日”,表现出较强的责任心;12%的同学选择了“找别的同学来帮忙”;7%的同学选择了“只管完成自己的任务”。
其次,在回答“如果你不是值日生,但是有值日生请你帮忙做值日,你会怎么做”这一问题时,77%的学生选择了“不管是谁请,都会热情去帮助”,表现出良好的助人品质;11%的学生选择了“如果这位同学帮助过自己,就帮助他”;6%的学生选择了“如果喜欢这位同学,就会去帮忙”;其余的学生选择其他。
最后,在回答“在学校值日的时候,如果和你在一起值日的同学去操场玩耍而没有值日,你会怎么办”这一问题时,50%的学生选择了“坚持独自做完值日”;47%的学生选择了“先把玩耍的同学叫回来,再一起做值日”;1%的同学选择了“自己也去玩,不值日了”,其余的学生选择其他。
在完成小组值日任务时,五成同学不会被其他人的缺席干扰,表示会坚持完成任务。另有接近一半的同学选择“先把玩耍的同学叫回来,再一起做值日”,这表明这部分同学考虑到了管理、监督和提醒不完成任务的同学,具有一定的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小学生的劳动机会整体缺乏
小学生的劳动机会是否充足呢?调研结果表明,小学生的劳动机会整体缺乏,其中,传统手工劳动机会严重缺乏。围绕自理劳动、家务劳动、学校劳动(包括值日和手工劳动)和社区劳动,本次调研设计了部分劳动机会问题对小学生进行了调查。在自理及家务劳动、学校劳动和社区劳动几方面共有22个项目。小学生“经常”参与比例达到与超过六成的项目仅有4项。此外,半数以下的小学生“偶尔”或“从来没有”参与的项目有15项。可见,小学生劳动机会总体上是缺乏的,而且手工劳动机会严重缺乏。相较而言,小学生在学校值日的机会、自理及家务劳动机会多于其手工劳动机会和社区劳动机会。(见图2)
小学生整体劳动机会缺乏,这与长期以来劳动技术教育在中小学阶段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有关系。同时,与家长重视孩子的学科成绩,忽视对孩子生活能力的培养,有意或无意地剥夺了孩子们自理劳动及参与家务劳动的机会有关系。
(三)小学生的劳动技能不均衡
小学生的劳动技能怎么样呢?调研结果表明,小学生的劳动技能不均衡。小学生对贴近生活且技能简单的劳动技能掌握较好,如会独立扫地、拖地、整理房间的学生接近或超过了90%,而对与自身生活联系不太紧密或技能较为复杂,需要专门设备与工具、同时涉及安全问题的技能,如切菜炒菜、使用针线及缝纫机、十字绣等技能,掌握状况不佳。例如,66%的学生会做一些剪纸手工,64%的学生会用螺丝刀拧东西,54%的学生会用针线缝沙包,50%的学生会用针线钉扣子,而会编一些中国结、使用缝纫机及做一些十字绣的学生不足30%。(见图3)
此外,与小学生的自评状况相比较,实际技能掌握状况并不乐观。例如,91%的学生自我报告会独立拖地,但仅有44%的小学生将拖地步骤正确排序。当然,我们不排除,其中有一部分学生会受到阅读能力的限制,知道怎样做但没能正确排序,这一点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我们还需要注意,会拖地和能把地拖干净也有差距。“会”说明其基本知道相关劳动常识,但不等同于完全掌握该项劳动技能。因此,不能简单将小学生自我报告的劳动技能掌握状况等同于其真实的劳动技能掌握状况。
(四)小学生的劳动技能掌握状况具有城乡、性别差异
调研结果表明,小学生的劳动技能掌握状况具有城乡、性别差异,女生的劳动技能好于男生,城区学生的劳动技能好于乡镇地区的学生。本研究选取了小学生自评问卷的第三部分“以下事情你会做吗”,即劳动技能自我报告部分,将20道题目的选项赋分,“会,可以独立做”赋3分,“需要大人协助”赋2分,“完全不会”赋1分。赋分后将各题目得分加总,即为小学生劳动技能得分。以城乡、性别为自变量,进一步考察了部分影响小学生劳动技能的因素。
1.城区优于乡镇。调研以小学生家庭来源(城区、乡镇)为自变量,以其劳动技能得分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城区小学生的劳动技能显著优于乡镇地区小学生的劳动技能(城区平均数54.82,标准差7.66,标准误0.23;乡镇平均数51.72,标准差7.47,标准误0.32;T值为7.807***,***p
2.女生高于男生。调研以小学生性别为自变量,以其劳动技能得分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女生的劳动技能显著高于男生的劳动技能(男生均数52.33,标准差8.06,标准误0.28;女生均数55.31,标准差7.04,标准误0.25;T值为-7.933***,***p
三、对策与建议
(一)引导家长放手还孩子劳动的机会
调研发现,小学生的整体劳动机会比较缺乏,尤其是家务劳动、手工劳动机会严重缺乏。我们的孩子知道劳动光荣,知道掌握劳动本领重要,但是参与劳动的机会却太少,真正掌握的劳动技能也不足。目前,不少家庭存在剥夺孩子劳动机会的现象,当孩子们主动选择做家务的时候常常会碰壁。调研访谈中有孩子们反映,当自己兴致勃勃想学十字绣、编中国结的时候,家长往往是婉言劝阻而让孩子们去学特长班或者英语、奥数班,这就自然减少了孩子们体验与学习劳动技能的机会,长久下去,孩子到了中学、甚至大学仍然不能自理就积重难返了。因此,学校有责任做好家长的引导工作,一是引导家长明确劳动重要的观念,把培养孩子的劳动品质和劳动技能置于孩子全面发展和立足社会的高度;二是引导家长及早放手,把收拾书包、整理房间、洗衣做饭等日常劳动机会适时还给孩子,在生活中养成孩子勤于劳动的习惯。同时通过小步子、多循环、及时表扬的方式教孩子逐渐学会相关劳动技能。
(二)开发劳动技术教育的内容
小学阶段劳动技术教育缺乏的现象客观存在。无论是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还是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乃至拔尖创新人才,都应以加强中小学生职业陶冶教育,提高中小学生基本的劳动能力为基础。学校教育首先要从立德树人和民族复兴的高度重视劳动技术教育,其次要紧密结合生活实际,探索新时期小学生劳动技术教育的内容。学校在开发劳动课程内容时可结合以下几点:一是阶段性,即各学段各年级的劳动课内容要与各年龄段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相结合;二是生活化,即在劳动相关课程中体现学生当下和未来生活所必需的劳动知识与技能;三是因校制宜,即在国家和地方课程基础之上,结合城乡地域特点和文化传统,将某些劳动技术教育项目如串珠、编中国结、茶艺、刺绣、蔬菜种植、果园劳动等开发为校本教材。当然,学校还要结合人力、物力、财力开发和开展劳动技术教育,配备必要的场地、设施、设备、材料以及劳动技能教育专兼职教师,并保证适当的劳动技术教育课时。
(三)探索学生劳动品质与技能形成的有效途径
在劳动技能教学中,教师的示范、讲解与学生的自主体验有机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学校的实践经验表明,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积极开展实地考察、参观访问、见习与模拟以及利用手工制作、产品推介、养殖种植等实践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和劳动热情,并使学生体验运用自己的劳动技术和本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当然,一些学校通过组织班级、年级和校级“劳动技能小能手”“值日明星”等技能大赛和评比,在活动中及时表扬爱劳动的孩子,并注意在劳动课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和助人为乐等品质的做法也是值得推广的。■
篇4
关键词:生活时间分配;上下班路途时间;可自由支配时间
人类活动是时间的消耗过程,古人常用“一去不复返”等来形容。从某种意义上说,时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充分利用时间,对于社会的进步和整个人类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研究生活时间的分配和利用,就是要反映人们工作和生活状况,以促进人们更充分、更有效地利用时间资源。
2008年5月,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市统计局在北京市1500户城乡居民家庭中开展了时间利用调查(详见《北京市居民时间利用情况调查报告》)。本文主要根据该报告及1986年北京职工生活时间分配调查(详见参考文献1),以北京居民生活时间分配为例来探讨分析我国大城市居民生活时间的分配及利用问题。
一、大城市居民生活时间分配的现状分析
(一)工作时间相对较长
工作时间指人们用于从事有酬社会劳动的时间。耶鲁大学金融学陈志武教授指出中国人年工作时间在全世界属最高之列,平均大约为2200小时,其他国家如阿根廷年人均工作1903小时,巴西1841小时,日本1758小时,美国1610小时,英国1489小时,荷兰1389小时。
《北京市居民时间利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2008年北京市居民人均常规工作日工作时间为7小时35分钟,剔除与工作有关的交通活动时间,实际工作时间为6小时12分钟,则每年实际人均常规工作日工作时间为1550小时(372分钟×250天);常规休息日工作时间每天人均137分钟,每年实际人均常规休息日工作时间约为262.6小时(137分钟×115天)。总计北京市居民每年人均工作时间约1812.6小时,与日本相比仅多了54.6小时。这说明北京居民的年人均工作时间紧跟发达国家,但与荷兰、英国等还有很大差距。
(二)上下班路途时间占用率高
调查显示,2008年城镇居民每天人均上下班路途时间为70分钟,较1986年高出16分钟;上下班路途时间占用率为4.9%,较1986年高出1.1个百分点。常规工作日上下班路途时间更高,2008年北京居民人均常规工作日路途时间83分钟,占用率为5.76%;城镇居民人均工作日路途时间91分钟,占用率6.3%。这个比率与发达国家相比是相当高的。
(三)个人生活必需时间有明显增长趋势
个人生活必需时间是劳动者个人维持生存必须消耗的时间,主要包括睡眠时间、用餐时间、个人卫生时间等。1986年北京市职工工作日、休息日和一周平均每天个人生活必需时间分别为9小时35分、10小时49分和9小时46分,占用率分别为39.9%、45.1%和40.7%。2008年北京城镇居民工作日、休息日和一周平均每天个人生活必需时间分别为11小时3分、12小时24分和11小时26分,占用率分别为46.0%、51.7%和47.6%。从比较中可以看出, 20年来个人生活必需时间有较大幅度的提升,睡眠时间、用餐时间、个人卫生时间平均每天增加48分钟、31分钟、15分钟。个人生活必需时间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它是人们生活更安康、社会更和谐、经济发展更好的具体表现。
(四)家务劳动时间有一定缩短
家务劳动时间包括购买商品及服务时间、做饭时间、缝洗时间、照看老人及子女时间等。
1986年北京市职工工作日和休息日的家务劳动时间分别为2小时4分和4小时54分,一周平均每天2小时28分;2008年北京市城镇居民工作日和休息日的家务劳动时间分别为1小时42分和3小时43分,一周平均每天2小时18分。其中,“准备食物时间”为48分钟,比20年前减少了6分钟;“洗衣与整理衣物”时间为10分钟,减少了14分钟。可以看出各项家务劳动时间均有明显缩短。
(五)可自由支配时间中学习时间相对较少
可自由支配时间是指人们为了自身教育,为满足各种文化、精神需求所支付的时间,又称为闲暇时间,主要包括学习培训时间、文体活动时间、社交活动时间、教育子女时间和其他闲暇活动时间。调查显示,2008年北京城镇居民日均可以自由支配时间为4小时21分钟,比20年前增加了22分钟,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工作日可自由支配时间仅增加7分钟。
据报告,2008年北京城镇居民日均看电视时间为1小时53分钟,比20年前增加了34分钟;日均体育锻炼时间28分钟,是20年前的3.1倍;日均上网时间达32分钟。但是,1986年北京职工业余学习时间是44分钟,而2008年北京城镇居民阅读书刊时间22分钟、学习培训时间仅6分钟。
二、关于生活时间分配和利用的几点建议
合理分配生活日时间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往往由于各种原因,时间分配总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根据以上对北京居民生活时间分配的现状分析,我认为应当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压缩劳动时间,使之达到合理水平;努力压缩上下班路途时间、家务劳动时间等增加可自由支配时间;努力增加学习时间,提高可自由支配时间利用率……本文主要就上下班路途时间的压缩、学习时间的增加两个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一)压缩上下班路途时间的可能途径
上下班路途时间既不能创造价值,又不能使人得到休息和享受;它增加了人们生活的负担,缩短了人们本应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对时间的一种不负责任。因此,上下班路途时间占用率越低越好。
1、远程办公。上下班路途时间占用率最理想的状态是为零,这让我们很容易想到一种新的办公模式:远程办公。远程办公是对工作者的一个可选的工作方式,它可以允许工作者们在超出雇主的办公室外的任何可选的办公地点进行办公。
远程办公有许多好处,如可以有效地躲过交通堵塞,节约上下班路途时间;能提供一种相对较少被打扰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有利于员工平衡处理工作和个人生活,提高员工的满意度;还能节约上下班交通费用,较少生活压力等。据美国消费电子协会日前的研究报告称,美国有3800万职工(占职工总数的37%)每月至少有一天在家里办公。
但远程办公的不足也很明显,例如,难以管理,当员工自控能力不足时,就可能造成损失;有些行业或工作需要许多员工配合完成,可能不适合远程办公。因此要想普遍实现远程办公,必定面临重重挑战,较长时间内可能难以实现。
2、快速公交系统。大城市人口众多,上下班高峰期需要有大量快捷的交通工具输送乘客,30年前起源于巴西库里蒂巴市的快速公交系统被国际公认是应对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手段。快速公交系统(Bus Rapid Transit)简称BRT,是一种介于快速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新型公共客运系统,是一种大运量交通方式,通常也被人称作“地面上的地铁系统”。它是利用现代化公交技术配合智能交通和运营管理,开辟公交专用道路和建造新式公交车站,实现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达到轻轨服务水准的一种独特的城市客运系统。
快速公交系统能否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堵塞问题?假设一条行车道供小汽车使用,即使十分拥堵,每小时最多只能通过700辆车,2000人左右,但是如果该车道专供快速公交使用,虽然每小时只能通过100辆快速公交车,但却可以运送15000人左右。可见,快速公交系统有效地利用少部分道路资源却保障大部分人群在城市中的流动。
2005年我国北京建成首条BRT线路,2008年奥运前有两条新BRT线路建成通车,目前我国有十几个城市已建成或正在建设BRT线路,如北京、杭州、大连、济南、厦门、武汉、广州、长沙、重庆等。据报道2010年杭州将建设开通9条快速公交线路,全长预计160余公里。整个“十一五”期间,全国相关城市建设BRT的线路总长度预计为500公里,2015年将发展到1000公里。如果我国大部分城市拥有高效、节能、运输能力强的快速公交系统,人们将不再为上下班所消耗的大量时间犯愁,生活水平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树立理想,提高可自由支配时间利用率
可自由支配时间是完全由人们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反映人们生活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这里不仅指时间总量,而且涉及到时间利用的质量问题。
由2008年北京城镇居民日均可自由支配时间分配比例可以看出,居民看电视时间比例43.3%,阅读书刊时间比例8.4%,学习培训时间比例2.3%……学习时间占用率相对较少。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树立理想、信念。有了理想和信念的支持,人会自发地挤压各种时间用来读书、学习,努力完成预定目标。
当然,国家和社会应当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在人口比较集中的地方如企业、学校、社区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学到新知识、新概念、新信息。一是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搞多样化的读书文化会,鼓励职工积极上进;使不同层次的员工都能够共同提高业务水平,接受良好文化的熏陶。二是在中小学校提倡学生带动家长学习,让家长与孩子一起接受文化熏陶,共同探讨,共同进步。三是生活社区多搞文化公益活动,提倡全民学习。让学习充满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无时无处都能感受到文化的存在,渐渐地,学习就会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活到老、学到老。四是国家出台一些补贴政策,支持优秀读物的出版,让更多人尤其是贫穷孩子也能买得起好书,读得起好书。当然,这需要有有力监督,以免被非法分子钻了政策的空子。
参考文献:
1、青连斌.大城市职工生活时间分配和利用问题的初步研究[J].社会学研究,1990(3).
2、赵灵敏.民主决定品质――对话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J].南风窗,2007(11).
篇5
关键词:工作-生活平衡;劳动权益;家庭友好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3月4日
一、工作-生活平衡的含义及内容
Marks和MacDiarmid(1996)最早将工作-生活平衡定义为个体对不同生活角色的定位,是一种混合角色。他们认为个体能够并且应该具有平衡不同角色的能力,即个体能够在多重角色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英国的工作基金会将工作-生活平衡定义为:工作-生活平衡是关于人们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控他们工作的时间、地点以及工作方式。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工作-生活平衡是指个体对工作和生活拥有同样的满意度、工作和家庭职能的行使互不妨碍、角色冲突达到最小化的心理均衡状态。
工作-生活平衡主要包括:(1)时间平衡,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上和生活上投入的时间量相同。表现为工作内与工作外的时间互不侵占,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休闲娱乐、陪伴家人的需求也能得到满足;(2)心理平衡,主要表现为从心理上将工作角色与生活角色看得同等重要,互不偏袒;(3)满意平衡,是指对生活以及工作的满意程度大体相同。表现为既有较高的工作热情也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我国的工作-生活平衡现状
(一)相关政策实施现状。虽然对于“工作-生活平衡”的研究在西方国家较为成熟,然而对于我国来说仍然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我国现有的关于工作-生活平衡的研究成果仅仅涉及理论框架、影响因素、平衡策略、工作分享制度、企业制度安排等方面,而系统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目前为止,我国关于工作-生活平衡方面的政策并不完善,大多集中在传统的养老、失业、医疗等方面,政策内容一般把资金支持放在首位而忽视了社会服务的重要性。但是随着社会建设的推进和一系列有利于民生的社会保障政策的完善,实现工作-生活平衡变得更具现实性。
(二)劳动者压力现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工作环境得到不断改善。然而劳动者面临的来自工作与生活上的压力越来越大,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对劳动者的要求不断提高,劳动者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二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以及家庭结构的转变,使得家庭的照顾职能弱化,养老问题以及儿童照顾问题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
劳动者在平衡工作和生活方面的要求反映了人们在现代社会主要面对以下三种压力:一是在工作中面临加班、出差、升职、人际交往以及失业的压力;二是在生活中处理家务、照顾老人和孩子的压力;三是在面对工作与生活相冲突时无法灵活安排时间有效解决的压力。
三、我国的工作-生活平衡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时间长,工作安排缺少弹性。我国现行的关于工作时间的规定主要出自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和1995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法律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小时的工时制度”。智联招聘联合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推出的“2012年度中国职场人平衡指数调研报告”显示:全国职场人的24小时中用于工作的时间(包括上下班)占一天当中的41%,用于日常生活闲暇的时间仅为29%,部分职场人每周工作时间超过67.7247个小时,远远超过法律规定的周工作时间40个小时。一些企业存在着“不准请事假”、“请事假提前三天报告”、“缺勤一天扣除全部奖金”的苛刻规定,员工不仅不能灵活安排休闲休假的时间,如果在工作时出现紧急的家庭问题,处理起来也非常困难。
(二)各类休假制度执行不力。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的,为了实现劳动力的最大化使用效率,并不积极提倡劳动者休假,尤其是带薪休假。许多劳动者也因担心工资减少,升职困难甚至解雇而不敢提出休假请求。
巴西带薪年假最低为30天,国家法定的带薪假日为11天;法国人在带薪休假期间可领取“带薪假期”补贴;德国在法律中规定员工每年可享有24个工作日的带薪年休假;美国规定带薪年休假安排由员工自己安排,雇主一般不会干涉。早在2008年我国就公布了《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其中明确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作收入。但是现实表明,能够享受带薪休假的职工大多数集中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有七成劳动者并没有享受到带薪休假的权利。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带薪休假制度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带薪休假制度远不能满足大多数员工的需求。
(三)儿童照顾压力不降反增,老年人照顾负担十分沉重。家庭所能获得的母婴福利大大减少,传统三代同堂家庭模式的破裂以及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流动,这些都是导致儿童照顾压力增加的重要原因。首先,照顾家人和家务劳动的责任由女性承担可以说是中国的一个传统,但随着女性大量加入劳动力市场参加有报酬的劳动,女性的活动范围不再局限于家庭,如何在家庭成员之间分配家务劳动已成为困扰双职工家庭的一大难题;其次,年轻夫妇独立后通常选择脱离父母的生活模式,不再依赖父母来照顾其子女,照顾儿童的负担全都落在年轻夫妇的肩上,生活压力陡增;最后,由于政府对婴幼儿教育认识的不足,导致政府对这方面的投入不够,很多地区对婴幼儿教育方面的重视不足,婴幼儿教育不被纳入教育规划。然而市场提供的托幼服务、家庭照顾服务一般价格过高,中低收入家庭利用公共服务受到限制,加重了生活压力。
截至2014年年末,我国65岁以上人口达13,815万人,老年抚养比高达13.7%。《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显示,到2027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上升至14%,中国将进入老年型社会。发展社会养老机构,提高养老服务的水平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减轻子女照顾老人负担的重要措施。然而公立养老机构数量少、专业性不足、私人养老机构门槛高、费用高的问题使得选择居家养老方式的老年人占据多数。除此之外,在传统的社会观念中,将父母送进养老院是一种子女缺乏责任感的不孝顺行为,让父母居家养老可以增加与父母的相处时间,让老人更好的享受天伦之乐。因此,大多数子女都会承担起亲身照顾父母的责任,生活压力增大。
(四)工作-生活平衡上的性别差异明显。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走进职场。一方面社会的进步和社会观念的改变,使得男女平等的思想深入人心。社会更多的提倡保护女性的合法权益和女性的社会地位,给了女性更大、更自由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环境的改善,使更多的女性摆脱对男性的依赖,开始追求经济上的独立。而进入劳动力市场,参加有报酬的劳动,是女性提高社会地位、提高在家庭中的地位、提高家庭生活质量的最佳选择。
2010年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报告显示,男性和女性在平均每天的家务劳动时间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在城镇,男性平均每天的家务时间为43分钟,女性为102分钟,大约是男性的2.4倍;在农村,男性平均每天的家务时间为50分钟,女性为143分钟,大约是男性的2.9倍。女性与男性一样遵守着每天8小时标准工时制度,但与男性相比,女性面临的工作时间长、家务劳动繁忙、照顾老人和孩子负担重等问题更为严重,工作和生活上的时间冲突更加明显。一项调查报告显示,与其他国家的职业女性相比较,我国职业女性更多的把家庭当作生活的中心,但是同时又想努力兼顾工作以增加家庭收入,工作与生活的冲突问题相当严重。在中国女主内、男主外的传统文化背景下,女性是家庭事务的主要承担者,而在工作中由于我国在生育保险以及妇女儿童福利等方面给予妇女的保障措施并不完善,所以使得相当一部分女性面临更大的工作与生活压力。
四、我国的工作-生活平衡政策选择
分散化和碎片化是中国现有家庭政策的特征,比如关注特殊家庭较多,忽视了一般家庭;法律法规较多,可以适用的政策方案较少;口号较多,落实较少。然而西方国家在促进工作-生活平衡的实践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借鉴他国经验,探讨中国的工作-生活平衡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对劳动者基本权益的保护。根据相关统计,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OECD国家全职工人的年均工作时间从1970年的1,981小时下降到了2010年的1,775小时。由此可以看出,这些国家的员工每年平均工作时间在不断减少,休闲娱乐的需求得到了更好地满足,工作与生活的冲突问题得到了更好的解决。
2007年以来,我国修订或者重新颁布了一些劳动法规,如《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特殊工时管理规定》等,当前劳动法已经比较完善。但在现实中,法律的执行力度不够,劳动合同签订程序不规范,大部分劳动者都面临着工作时间过长、休闲休假天数少、员工福利少的困境。尤其像农民工、女性等这样一些特殊群体的权益更应该得到关注与法律的保护。因此,国家应该加强劳动法规的执法力度,制定保护特殊群体的相关法规,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将家庭作为公共政策的干预对象。常见的“家庭友好政策”是指组织为了帮助其员工更好地承担家庭责任,缓解工作-生活冲突而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和项目。通常包括弹性工作制度,休息休假制度、员工支持计划等。建立家庭友好型社会服务体系,把家庭纳入公共政策的覆盖范围,用制度的规范来减轻员工的家庭照顾负担,实现员工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西方发达国家在重视家庭责任的同时,也推行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员工工作-生活平衡的措施,对员工的生活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美国现在推行的“家庭福利照顾制度”是其平衡计划中的代表项目。美国通过有关“家庭假期”的法律规定,任何员工可以因产假、照顾产假、照顾家庭成员生病等原因,向雇主请长达3个月的假期,而雇主不得以此为由辞退员工。美国政府还积极推行灵活工作制,包括计时工作制、弹性工作制、远程工作制等。实行灵活工作制的企业不仅可以使员工更加自由的利用时间、处理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冲突、调动其工作积极性,还可以让企业更加灵活的聘用员工,节约用工成本的同时实现效益最大化。
社会政策的制定不应该局限于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将满足个人的需求作为制定社会政策的出发点更加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家庭是个人的载体,社会政策只有充分发挥家庭的功能,将家庭作为公共政策的干预对象,构建发展型家庭政策才能够满足劳动者的生活需求,提高生活满意度,达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三)加强家庭理论研究,培育和倡导工作-生活平衡的理念。政府必须在全社会倡导企业的家庭伦理哲学、在全社会培养与宣传工作-生活的平衡理念,使这种平衡的理念被更多的个人、家庭、企业所接受和推广。如果员工个体没有把家庭责任放在首位,而是把工作当成生活的全部,那么不仅会影响家庭角色的行使,还会影响工作满意度及工作效率。因此,政府应该利用新闻媒体、社会组织等途径宣传家庭责任高于工作责任的理念,使劳动者树立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非生活是为了工作的价值观。一是加强工作-生活平衡的国际比较研究,充分借鉴西方成熟的制度以及优秀的经验,认清中国的发展现状,总结发展缺陷,结合国情制定适用性较广的发展措施。加大实施全国范围的社会调查,通过调查更加清晰地了解中国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以便及早发现社会问题,制定解决方案;二是在比较研究的过程中,理论界应对工作-生活平衡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廓清理论的边界,整合理论体系,将该理论发展成为一个可以指导企业管理和员工工作与生活的成熟的理论,提高理论的实践性和适用性。
主要参考文献:
[1]岳经纶,颜学勇.工作-生活平衡:欧洲探索与中国观照[J].公共行政评论,2013.3.
[2]何勤,陶秋燕,刘宇霞.工作-家庭平衡问题国际比较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
[3]佟新.平衡工作和家庭的个人、家庭和国家策略[J].江苏社会科学,2012.2.
[4]郑雅妮.国内外带薪休假制度之比较研究[J].工会论坛,2008.4.
篇6
协调人:海尔格·福斯特(Helga Foster)
前言
近年来,尽管国际社会对增强女性参与TVET给予了很大关注,但从总体来说,女性获得TVET的机会仍然普遍较少。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在实践层面缺乏坚实的知识基础、良好的实践范例和工具。UNESCO-UNEVOC致力于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大人们特别是女性学习者获得高质量TVET的机会。但目前的现状是,有许多制约因素阻碍了女性获得并成功完成TVET课程,进而成为国家的有效劳动力。
以《性别平等优先计划2008-2013年》为指导,UNESCO一直致力于实现性别平等和妇女权利。在教育中实现性别平等,特别是吸引女性参与TVET是一项基本人权。如果女性接受了良好教育,她们的生活就会得到改善。在一些国家,女性占据人口大多数,而她们的人力资本潜能却没有得到充分开发。
UNESCO-UNEVOC网络会议触及影响女性成功进入工作世界的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障碍,探讨TVET机构及团体在向女性成功提供工作世界必需的技能培训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获得了一些相关经验和教训,特别是意识到需要建立良好实践与成功范例的知识库,以更好地支持TVET专家的决策,并从全球层面推动女性积极参与TVET政策的实施。
在过去的十年中,UNESCO-UNEVOC引进多个网络服务,并持续改善其网络交流工具,以促进全球范围内的知识交流,使世界各国的TVET政策制定者、研究者和实践者相互交流并分享有价值的信息。例如,为促进知识交流,UNESCO-UNEVOC建立了电子论坛,作为一个网络在线交流平台,自2003年成立以来,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网络在线社区, 来自世界范围内的2000名TVET专家参与相关TVET问题的讨论。
为进一步推动针对TVET关键问题的集中讨论,UNESCO-UNEVOC首次采用了协调人引导的网络在线论坛,对女性与TVET这一主题进行讨论,并努力获得相关经验和知识积累,激发人们在这一领域采取更多行动。
介绍
在许多国家,TVET和就业培训项目日益得到政策制定者和其他相关利益群体的关注。同时,女性也正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柱之一,她们与男性平等参与教育与培训的权利也成为国际社会签署的《千年宣言》和《千年发展目标》的重要部分。
今天,大部分国家的法律都特别强调加强性别平等、禁止性别歧视。然而,在TVET体系内,很难把关注点放在机会均等上。尽管在过去的10多年中,人类已经通过研究和实践积累了很多关于TVET优势和劣势的相关知识,但是,关于女性在TVET中作用的信息却比较有限,关于TVET在实现全面公平政策中作用的探讨也是如此。
UNESCO-UNEVOC关于女性和TVET的网络会议旨在评估女性平等参与或获得TVET机会的现状,并明确目前在政治目标和女性实际参与TVET机会方面的差距。
本次会议的目标包括:一是获得人们对如下普遍观点的看法,即TVET的政策、行动和结果对每个人都是包容的,并与女性的实际情况相关;二是明确这些观点对于不同国家、机构、部门和项目的影响,以及他们在实现TVET的平等机会方面怎样满足特定性别的需求(包括文化和劳动力市场传统)。
本次会议主要是通过网络论坛的形式开展。这是一个由UNESCO-UNEVOC管理运行的专门针对TVET主题的网络社区。关于会议的信息在UNEVOC及UNESCO性别平等中心网站上进行宣布,网上讨论主要通过Facebook、 Twitter 和LinkedIn等网络交流工具进行。
会议主要探讨了如下主题:女性参与TVET的平等机会,以及不同参与者、机构、部门、政策和评估的适切性;传统文化导向对于女性和其他相关利益群体参与TVET的影响;劳动力市场分工对于女性和TVET的重要影响。
会议观点辑要
反思和各国报告
会议从参与者对于TVET的发展现状以及对于男性和女性平等开放的反思开始。一些与会者突出强调了提供性别平等培训的国家和地区发展计划,但同时也指出目前开展的大部分此类培训难以实现本质性的变化。
尽管发展针对女性的TVET已经被普遍认为是创造就业机会及实现经济多元化的一个必要因素,但目前存在的一些特定障碍却很难克服。在一些国家,从传统上,男性比女性就具有更多接受教育的机会,虽然这种状况在过去几十年里得到改善, 但TVET仍然保持着男性主导的传统。有一些TVET课程是专门针对女性设立的,这仅限于一些传统的女性工作领域,如服装、食品、卫生和服务行业等。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对女性与男性一起工作缺乏社会认可,导致技术、机械及工程等方面的工作对女性来说成为。此外,即使在一些性别平等比较进步的地区,女性进入TVET中的技术领域也往往会遇到阻力。
在各国的第一轮报告中,非常明确的一点是,许多国家并没有在TVET中实施性别平等政策,而且相关利益群体对此也没有采取相应措施,包括培训机构和就业部门。
实现性别平等的政治目标与女性在TVET中的现实情况间的差距激发了与会人员对于相关活动和实践经验的质疑。
关于女性在TVET中成败的实际情况
第一轮讨论的结果显示,为使更多女性参与TVET的努力往往集中于有限的活动范围。在第二轮讨论中,与会人员被要求提供一些关于提高女性地位的更加深入的知识和经验,特别是一些良好的实践案例和基于研究结果的建议。
一些国家鼓励女性参与非传统职业的培训。相反,却不支持男性进入传统上由女性主导的TVET领域学习,因为这些职业普遍收入较低,社会、经济认可度及流动性也较差。
通常来说,市场适应性对技能项目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某一职业培训的就业前景对于激励人们参与TVET也是非常关键的。如果这些愿望受到地区经济下滑或性别隔离制度的影响,并对女性就业结构产生影响,那么TVET的女性参与率就比较低。
在一些失业率较高的地区,技能项目的参与者在接受培训期间或培训后,常常经历地方或地区劳动力市场的暗淡期,从而难以获得较好的就业前景。
在发达国家,无论该地区是否有即时及相关的就业机会,都普遍把个体技能的发展作为个人及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政府主办的职业培训项目特别注意遵循人力资源开发的原则,相信高技能的劳动力资源能够为本地区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
技能项目本身决定其是否能成功地为女性带来就业机会和高收入
除了劳动力市场,TVET本身在女性获得就业机会方面也发挥着主要作用。为女性提供特别设施(如独立的卫生间、安全的环境、额外的交通补助、专门的女性培训者和教师)的TVET机构更有利于招收女性学生。
发展中国家也有一些由政府机构主办的致力于实现性别平等的技能培训项目,能够使许多不同行业中的女性获得。这些针对女性的TVET机构在创造成功就业机会方面是成功的,但其培训能力还远远不能满足实际要求。其他一些项目与地区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但其培训仅仅关注生产线。尽管这些项目能够提供即时的就业前景,但其有可能限制参与者未来的生涯发展。
针对农村或偏远地区女性的技能培训主要由非政府组织提供。一些与会者指出,非政府组织开设了一系列广泛的课程,包括单纯激发学习动机的课程、扫盲课程和创业课程。这些培训活动的成功仅仅通过创造就业和增加收入来衡量是非常不足的。然而,还有一些参与这种类型培训的女性开始自己创立微型企业或进一步参与需求较多职业的培训。
由于许多女性并不熟悉劳动力市场的要求,因此,在她们完成培训后为其提供生涯指导和支持就显得非常重要。然而,大部分TVET机构都明显缺乏针对女性就业安置方面的咨询和服务。
为女性提供更多机会的TVET面临的挑战与改革趋势
大部分与会者都强调,女性与TVET的关系并不仅仅局限于由TVET所采取的直接强制性措施。迫切需要采取更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性措施来减少或消除仍然阻碍女性在TVET中获得平等机会的消极因素。
有不少发展中国家采取不同的政治或教育性驱动措施来鼓励女性参与TVET。其中有些措施与传统的女性参与劳动力市场方式紧密相关,另外一些政策措施提供经济性支持,例如提供奖学金鼓励女性参与TVET。在那些女性和男性具有平等TVET机会的国家,女性普遍更关注那些与传统领域的贸易行业相关的学科。TVET可以并且应该为妇女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例如为教师和受训者的职业发展进行更多投资。尤其是在技术领域,需要为女性参与培训提供多种不同的、新的准备措施。然而,只要他们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更多女性参与培训仍面临许多问题。
大多数国家通过立法来消除性别歧视,鼓励女性和男性在社会各部门中都享有平等的机会。一般来说,TVET作为一个国家的教育系统的一部分,其往往面临着评估、认证和管理各种活动等一系列复杂性问题。
为保证对女性进行教育与培训的可信度,TVET机构应该明确其与性别平等相关的目标和任务,并接受持续的督导和评估。从整体来看,有关性别平等的措施,TVET体系内的每个成员都应参与到使教学科目平等化中来,这急需合适的指标、工具以及步骤来进行内部监控,还需要对有关性别方面的活动进行长期评估。
生活环境对女性参与TVET的影响
在讨论中,与会人员还提出与女性生活环境相关的话题,例如由于家务劳动或者家庭责任而造成的时间压力。与会者认为,女性的生活环境(即哺育子女和家务劳动)对她们获得和成功参与教育与培训的影响合理解释了她们在劳动力市场上面临种种限制的原因。
不论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女性都承担着抚养子女和家务劳动的大部分责任。这不仅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在欧洲和北美的发达国家中,也有很大比例的职业女性将她们的大部分收入都花在抚养子女和家庭支出上。
家务劳动和抚养子女严重限制了女性全面参与教育与培训的时间。在哺育孩子(或照顾亲人)一段时间后,女性就失去了她们先前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因此她们必须依靠一系列的重新培训机会。
针对上述问题,与会者普遍提出,急需采取不同的政策并召集利益相关者来制定激励性措施。
政策支持
与会者指出,国际社会应该在实现性别平等方面作出一致性承诺,并且呼吁所有联合国成员国就此问题制定出一套统一的标准和政策。
篇7
【关键词】离退休干部;运动意识;健康状况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我军的离退休干部逐年增多,他们的生活和健康状况受到多方关注。本文仅从运动锻炼状况方面对来我院疗养的452名离退休干部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分析其运动和健康状况,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452名被调查者,均为近几年来我院疗养的离退休老干部,其中男244名,女208名;年龄60~78岁(平均65.4岁)。其中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病、血脂增高、糖尿病、慢性胃炎等慢性病者321名(71.02%)。所有被调查者神智清醒、生活自理。
1.2方法采用由本人填写问卷的方法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运动意识、所喜爱的运动方式、运动时间、掌握运动量的方法及运动效果、所患疾病等。
2结果
2.1运动意识被调查者中认为运动与健康关系密切的432人,占95.58%;认为运动与健康有一定关系的20人,占4.42%。常年坚持运动的406人,占89.82%;间断性参加运动的46人,占10.18%。
2.2运动方式被调查者中认为比较适合他们的运动项目和实际参加的运动项目依次为散步、太极拳(剑)、慢跑、保健操、跳舞、气功、登山。分别占41.15%、27.88%、26.33%、13.05%、11.28%、9.07%、8.41%。其中有些人喜爱和参加两个运动项目,个别人参加游泳、球类、骑自行车等运动,431人或多或少参加家务劳动,占95.35%。
2.3运动时间坚持运动时间最长者38年,最短者半年,平均8.47年。每日运动时间0.5~2.0 h,平均1.6 h。在晨间运动者236人,占52.21%;晚间运动者103人,占22.79%;日间运动者69人,占15.27%。运动2次/d或两次以上者44人,占9.73%。
2.4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掌握以自我感觉(如运动后感觉舒适、稍有劳累、微汗,或早晨起床感觉轻松舒适、无疲劳感)为标准的276名,占61.06%;以预先设定运动时间(如30 min、60 min、90 min等)为标准的268名,占59.29%;以运动时心率为标准的49名,占10.84%。其中有些人同时采用二种方法。在运动中无一人发生意外。
2.5运动效果每次运动后感到轻松舒适、精神振奋的有361人,占79.87%。经长期运动后有325人食欲增强,占71.90%;312人睡眠改善,占69.03%;304人体力增强,占67.26%。321名患有慢性疾病者中有149人原有疾病减轻、用药减少,占46.42%。
3讨论
运动可促进健康,使人思想开朗、精神愉快、肌肉发达、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减少疾病,坚持运动无疑是维持机体健康的重要方式。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社会文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繁重的体力劳动逐步被机械化、自动化所代替,特别是离退休后,离开了工作岗位,体力活动越来越少,在获得舒适生活的同时若不注意运动锻炼,就会使体质、体能逐渐下降,给健康带来威胁。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等现代文明病的发生与此不无关系。要想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就要充分认识运动对健康的重大作用,积极、认真、持之以恒地参加运动锻炼[1]。运动可以调节内分泌系统的机能,激发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增强心、肺和消化功能,对人体生理、生化等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可以保持和改善机体的正常功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2]。本组受调查者中95%以上认为运动与健康关系密切,运动能增进健康,防病治病。因而近90%的人能长达数年、数十年的坚持运动,充分说明他们运动意识的坚定性。
人到老年,各系统器官的结构发生变化,生理机能下降,骨骼、肌肉、关节老化,运动方式选择不当易造成伤害。本文调查显示,受老年人欢迎的运动项目主要是散步、太极拳、慢跑、保健操、跳舞、气功、登山等。这些项目均属有氧运动,是增强呼吸、心血管功能和改善新陈代谢过程的有效运动方法,运动强度低,持续时间长,安全有趣,方便易行,很适合老年人。家务劳动运动量适中,动作多样化,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不失为一种适合离退休干部的有效保健的运动方法。本组有近96%的人参加家务劳动。
如何掌握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是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想达到最佳效果,又使身体不受伤害,就必须掌握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在运动过程中,反映运动强度最适用的生理指标是心率,因运动时心率和肌体耗氧量成正比。中老年人运动时的适宜心率为:170-年龄。从调查结果中看出,仅有10.84%的人以运动时心率为标准。本文从运动效果和安全情况方面分析,前两种方法更受老年人的欢迎,更具实用性。
调查显示,长期坚持运动的离退休干部中有67.26%~71.90%的人分别在体力、睡眠、食欲方面得到改善,说明身体素质有了提高。79.87%的人经长期运动锻炼后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心理效应良好,其效果优于其他方面的改善。患有慢性疾病的离退休干部中46.42%原有疾病减轻、用药减少,这无疑使医疗费用下降,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长期坚持适当的运动,好处甚多。
参考文献
1徐玉渊.老年运动医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5
篇8
通过观察化瘀清宫固胎汤治疗滑胎的-临床疗效,从而证明中医治痛的辩证施治原则及特点。
关健词
血瘀型滑胎 理气化瘀
笔者自1982年开始应用化瘀清官固胎汤治疗滑胎24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24例,分为两组。气滞血瘀型滑胎(A组)13例,均首胎小产3次以上,年龄23~30岁.结婚时间在2年以上。B组11例。首胎正常妊娩,均为二胎次小产2~3次以上,年龄28~38岁。
治疗方法均采用自拟化瘀清宫固胎汤,水煎服.每日1剂。基本方:制没药、五灵脂、川芎、白术、当归、元胡、炒蒲黄、炒杜仲、炒艾叶、肉桂、赤芍、炒茴香、炒干姜等。加减:腰酸腹痛甚者加大元胡用量:偏寒凝者加大肉挂、赤芍用量:肝气郁结胸满腹胀痛者加青皮、佛手、砂仁:出血者用蒲黄炭。
绝对卧床休息,停止一切家务劳动,专人护理,解除思想顾虑。不采用任何西医药物配合治疗。
结果
A组13例中痊愈10例安全分娩,显效1例(患者用药5剂后,腹痛症状消失,但出血量未见减少,患者认为不用补法反用活血之药,恐损胎更快,另求西医诊治),2例愈后3个月经B超检奁胎位不长,行人流术,有效率84,6%。
B组11例中显效3例,症状减轻后住院输液。无效3例,痊愈5例,有效率72,7%,24例总有效率为79,2%。
篇9
意大利研究人员近日发表报告指出,少饮酒、多食用奶制品和新鲜水果,能够减少人们患肝癌的可能性。
研究人员经过长时间的追踪研究发现,在控制饮酒的情况下,如果每天食用奶制品,如牛奶和酸奶,人们患肝癌的几率将比普通人减少78%;若每天坚持食用新鲜水果,则患肝癌的几率可减少52%。
此次研究表明,拥有健康的饮食习惯,控制酒精摄入量,就可以降低患肝癌的危险。
家务劳动可延缓衰老
在我国的《上海市民体育健身项目锻炼指南》中,首次尝试推出了拖地锻炼法。其实健身很简单,只要充分地活动,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已有的资料表明,如果一周5天、每天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活动,其运动量可以使人保持健康。但有人却认为,吸尘、洗洗涮涮可以将房间打扫干净,却不能将身体的赘肉打扫干净。
美国专家曾对家务劳动与健康的关系作过专门研究,列出了家务活的能量消耗表。
扫地15分钟约消耗60卡热量;
手洗衣服1小时约消耗190卡热量;
烫衣服45分钟约消耗180卡热量;
擦玻璃窗30分钟约消耗150卡热量;
洗碗碟15分钟约消耗45卡热量;
收拾物件10分钟约消耗30卡热量。
每周如能消耗2000卡路里热量,患心血管病而死亡的可能性就会比不做家务的人低75%,寿命也可延长5年至10年。
燕麦片等10种食物能促进睡眠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享受下面10种食物中的一两种,可以改善睡眠。因为它们能松弛紧绷的肌肉,缓和紧张的情绪,让人获得平静,并可诱导睡眠激素――血清素和褪黑激素的产生。
香蕉除了能平稳血清素和褪黑激素外,它还含有可让肌肉松弛的镁元素。
茶具有适度的镇静效果,对无法放松的神经或身体来说,具有天然的对抗手段。
牛奶含有一些色氨酸(具有镇静作用的一种氨基酸)和钙,钙有利于大脑充分利用色氨酸。
蜂蜜往温牛奶中或香草茶中放入少量蜂蜜,葡萄糖能促使大脑停止产生进食素。进食素是最近发现的一种与保持清醒有关的神经传递素。
土豆能清除掉对可诱发睡眠的色氨酸起干扰作用的酸。
燕麦片能诱使产生褪黑激素,一小碗就能起到促进睡眠的效果,如果大量咀嚼燕麦片,效果会更佳。
杏仁既含有色氨酸,又含有适量的肌肉松弛剂――镁。
亚麻籽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有提高记忆力、改善睡眠的作用。
全麦面包在饮茶和喝蜂蜜水时吃上一块全麦面包,将有助于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在大脑中转变成血清素,有助于色氨酸对大脑产生影响,促进睡眠。
火鸡是丰富的色氨酸来源,在下午吃的全麦面包上放上一片或两片火鸡肉,将会获得由食物引导的一次良好睡眠。
锻炼对心衰患者确实有益
为了确定锻炼是否对心衰患者有利,美国的心脏病专家领导了一项包括80多个研究点、3000名患者在内的国际性大型研究。
尽管多年来医生们极力推崇锻炼在多种疾病中的价值,但锻炼对于心衰患者来说,其安全性并未明确。
“心衰和锻炼结果的对照研究”是一项最大的有关持续锻炼的临床随机性研究。参与研究的患者分为接受锻炼组和对照组。锻炼是指在监视情况下进行36个阶段的骑自行车或步行运动。前18个阶段锻炼后,患者将开始基本家庭活动,后18个阶段结束后,将进行难度较大的家庭活动。他们每3个月回到医院进行设备锻炼。患者要经过4年以上的临床随访、特殊检查及电话随访。研究人员还要对两组患者中因各种原因死亡和住院者进行比较,另外还要记录他们最长锻炼时间和生活质量。
研究人员指出,临床对照研究证明,锻炼可以改善心衰患者的生理学指标,如在6分钟行走的距离。锻炼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如果被证明有效,因其价格低廉、实用性强以及使用方便,将适用于大多数心衰患者。
牙痛可能是心脏病发作先兆
瑞典一项最新研究结果显示,牙痛很可能是心脏病发作的早期征兆,女性出现这一征兆的可能性要比男性高出近40%。
研究人员共调查了186名心脏病患者,让他们指出发病前身体不适的部位。71名患者说曾出现过口腔不适,其中以女性居多。一些患者还在牙痛发病前进行过牙科检查,但牙医并未发现真正的病因,结果患者的牙痛没有好转又转到了内科,进而被发现患的是心脏病。
研究人员指出,并不是所有的牙痛都是心脏病的先兆,人们如果双侧牙齿均感到疼痛且咀嚼食物会加重疼痛,则应多加注意并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瑜伽可增进癌症患者的体力
很多人认为,癌症患者手术和放、化疗导致元气大伤,应该少活动多休息。其实,这样只会让患者愈来愈虚弱。医学专家指出,瑜伽可增进体能,散步、太极拳等温和的有氧运动也是不错的选择。
运动虽然不能当作癌症的正规治疗,却能减少化疗带来的疲倦不适,改善免疫功能,使患者心情开朗,故可量力而为,以渐进方式延长运动时间及频率,增进自己的体能。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的研究证明,瑜伽可提高癌症患者的免疫力。美国运动医学学院建议,每周至少3天,每次20到60分钟练习瑜伽,能提升患者的体力。可以从每次3分钟开始,增加次数,逐渐缩短每次的休息时间。
医学专家说,癌症患者完全不运动,不但体力差,也会降低对治疗的耐受力,以往多休息的观念,其实却大大降低了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某些葡萄汁可预防心脏病
法国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葡萄汁可能像红酒一样具有预防心脏病的功效。
篇10
2019年寒假即将到来,为使同学们渡过一个文明,健康,安全,有意义的假期,根据市教育局,团市委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校团委向全体中学生发出如下倡议:
一,认真执行《规范》,达到自我完善.
寒假期间,全体同学要继续认真地学习和执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尤其要加强:《规范》第四部分——勤劳俭朴,孝敬父母;第五部分——严于律己,遵守公德的学习和训练.既要认真系统地整理好所学知识,又要完成好寒假作业,还要从事适当的家务劳动.
二,树立文明新风,做有修养的人.
1,珍爱生命,远离;崇尚文明,反对迷信,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袭.
2,不参加xx组织,不参与传销活动;文明上网,上文明网,不进营业性网吧.
3,注意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自然灾害等,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尤其不要玩火,玩电,攀高弄险,防止烟花鞭炮伤人引发火灾;防止短信,网络等欺诈行为.
4,读好书,陶冶高尚的思想情操,反对看书刊,录像,影碟;做好事,反对做有损学校,个人声誉和违背道德的事.
三,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共建和谐社会.
1,全体同学应主动到所在社区(村组)报到,开展爱心义工活动(如照顾老,弱,病,残人,清扫街道,拣废护绿等),并认真填写《社会实践活动记录表》,开学后各支部统一收齐《社会实践活动记录表》交校团委.校团委,学生处审阅后将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2,开展"孝心无价,学会感恩"家庭美德实践活动,全体同学要利用寒假休息时间为父母做一餐饭,洗一次衣服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多与父母沟通交流.
四,开展问卷调查活动,提升社会实践能力.
每位同学要利用假期,开展一次社会实践问卷调查活动.问卷调查题目可参考下面提供选题,调查形式可以个人为单位,也可以小组合作.提倡内容和形式多样化.开学后将撰写的调查报告交至各支部汇总,各支部遴选出优秀调查报告于开学后第一周交至校团委.校团委将联合学生处,教研室对调查报告进行集中审阅,评奖,并对获奖支部和个人进行总结表彰.
调查报告参考选题:
1,中学生压岁钱状况调查 2,中学生假期学习生活方式调查
3,老百姓过年方式调查 4,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调查
5,全球经济危机对家乡人民生活的影响调查 6,家乡人民娱乐生活调查
7,家乡"空巢"现象调查
五,开展社团特色活动,促进社团建设.
各学生社团根据自我特色,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学校规章制度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健康有益的社团活动至少一次(如:文学社可进行民间采风,感受自然气息,感受人文景观;小记者可随时记录真实生活,撰写身边趣事;合唱团,舞蹈队,民乐团和音乐社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排练或观摩学习等),以此来增强团队凝聚力与活动能力,促进团队建设,并在开学后做好总结,报校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