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计算机平面设计范文

时间:2023-10-31 18:00: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校计算机平面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职校计算机平面设计

篇1

关键词: 中职教育 计算机 平面设计

在当今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进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运用最先进的技术和网络资源完成专业课程的教学。教师在整个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充分意识到中职学生的整体素质,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制力都处于比较低的层次,如果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就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也达不到预期效果。平面设计专业的中职学生只有在校期间通过优质课程的学习才能在毕业之后找到好的工作并胜任它。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在中职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开发的探索中更好地满足当前的实践教学需求呢?

一、紧贴社会需求,科学设置课程开发内容

所有的学习和努力都是为了就业,所以中职计算机教师应当紧贴社会需求,对平面设计专业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随时调查,并对调查情况做一定的统计和分析,在完成分析之后整理出分析报告。为了更近一步贴近社会需求,教师需要联合企业多进行调研工作,将计算机课程设计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对所需员工的品质和中职生的工作安排等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从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看,很多陈旧的专业课设置并不适合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所以,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现状对课程进行全新的设置,开发出课程设置的新思路,从社会调查引进,再深入每一个岗位群,随后通过课程体系的设计设置教学内容,也就是根据中职生岗位群的设置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经过一系列调整将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起来,为了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教师应当深入调查,确定企业需要怎样的平面设计人才。

二、打破课程界限,开发专业综合实践课程

中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的迁移能力都比较弱,所以对于抽象思维能力与大学生之间有很大的差距,但是计算机平面专业课程中有很多内容需要学生具备很强的抽象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教学难的情况,对于这类课程的教学,教师应当积极采取措施解决教学难的问题。

比如学习《平面广告综合实践课》时,这门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为出发点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模拟出广告公司的一般场景,将企业的真实工作流程引入模拟程序中。教师一定要打破课程的界限,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轮流担任职位,由此熟悉每一个岗位,负责不同的工作内容,按照企业的运作方式和运作流程进行实际模拟,并且从业务操作、需求分析、创意设计和模拟训练等方面提高学生的整体操作水平。教师应当在整个过程中做到全程指导,并模拟真实的环境提高职业能力。整个课程应当以项目作为主线,教师讲授的全过程必须体现出社会所需要的各种职业能力,以此让学生对每一个设计广告公司都有总体的了解。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并将知识转化成实际技能。

三、调整教学安排,设置整体教学思路

教师要根据市场需求对教学的内容进行调整,在教学之前应当明确教学的目的和最终的教学任务,在此前提下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和调整,实践环节应对市场进行强化。在平面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时候,教师一方面需要熟练软件操作并保证能够做到详细讲解,另一方面需要结合实践工作中出现的大量实例进行讲解和演示,让学生做到学有所用并学以致用。调整教学思路还应当加强计算机平面设计基础理论的学习,只有理论知识扎实了才能更好地实践,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应当拥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进入市场后能够运用丰富的市场知识和健全的法规意识明确平面设计的基本要求。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加强关联性教学,提升学生整体的艺术修养和平面设计水平,在注重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的同时也应当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丰富教学活动,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拓宽学生的视野,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让学生不仅仅局限于校园,根据自身的实践活动了解市场的真实信息,用自己的感悟塑造整个广告的形象。

总而言之,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的开发应当顺应时展的潮流,抓住机遇,并将有价值的标准和科学标准有机融合,始终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作为实践活动的主线,为中职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对中职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的开发探索已经步入了新的轨道,这让学生的课堂学习目标变得更加明确,学生也从原来的被动式转变为主动式,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自豪感和成就感很强。教师应当及时更新教学基本思路和想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水平,根据市场需求培养出适合企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现代化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整合资源,充分运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完成专业课程资源的开发。

参考文献:

[1]刘莉.中职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开发的探索――以《平面广告综合实践课》课程开发为例[J].考试周刊,2015,78:116.

[2]杨琳.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2012,23:265+312.

[3]于俊洁.基于Web的中职平面设计课程开发与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4.

篇2

关键词:中职教育 平面设计专业 项目课程改革

中职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目的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计算机平面设计是中职信息技术大类中重要且实用性很强的一个专业,涉及很多领域,融艺术、科技、经济于一体,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美术、图像处理、版式设计、创意、成品制作等能力。

项目课程(即任务引领型课程)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取向,笔者深入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项目课程的课程标准和教材更新了,教师的培训如火如荼地进行。但项目课程的教学是否发生了实质性改变?是否把握住了项目课程这一改革的精髓?是否真的使实际的课堂效果有很大改观?笔者通过对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多年教学工作的经验总结和反思,发现在教学实施层面其实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如何推动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项目课程教学在课堂中的有效进行,如何将项目课程做到更深层次,把握住其内涵,对职业教育的教学成败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去伪存真”――对“项目”内涵深入思考

1.项目教学中的“伪”

在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的项目教学中,到底哪些部分或者哪些方式是“伪项目”,即没有真正认识到项目课程的内涵,对项目课程的有效开展形成了阻碍,可以通过如下几点来分析。

首先,不少教师对“项目”内涵的理解不全面,把实施项目教学仅仅理解为项目课程改革对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变革的要求,因而在进行项目教学设计时未能摆脱传统学科教学体系的影响。比如在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课程的教学中,要求设计某企业图形标志。如果教师仅仅是利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绘制一个图形标志,而忽略在设计标志这一过程中“项目”的商业内涵,那么学生只是学会了如何利用软件绘图工具表现一个图形,却不知道应该如何去跟客户沟通,对自己所设计的标志进行完整的释义。同时,标志在设计出来后,后期的标志印刷、实物制作的过程是否会因为标志的特殊表现而影响到标志的实物制作效果,如果对于应该使用多大尺寸的纸张、多大的分辨率才能使打印效果更清晰都缺乏基本了解,那么标志的设计再漂亮也无济于事,因为它不能称之为“项目”。这种所谓的“项目”教学,只是以“项目”的形式对原有的学科知识进行部分重组,并没有围绕课程的性质和真实的任务需求,开发出更加实用的新知识,因而只能算是对原有学科课程教学的改造,谈不上项目课程改革。

其次,把项目教学简单等同于学生的技能训练。持这种观点的教师会在教学中不自觉地突出学生某一方面的实践技能训练,而忽视理论知识的挖掘。同样以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课程为例,在图像处理时,需要对图像进行一个名为“色阶”的操作,需要对色阶操作选项的绿色通道进行一个数值的调整,以期达到教材范例所示的效果。如果教师一味地根据教材步骤做一个机械化的操作,告诉学生需要调整到一个多大的数值才能达到范例图片的色彩效果,而不去分析在这个工具面板中所涉及的关于“通道”、面板中的“输入/输出色阶”的概念、“通道”中的“RGB”“红”“绿”“蓝”三种模式,那么学生除了“依葫芦画瓢”制造出跟书本一模一样的图像之外,对于专业所要求的创造性也就无从谈起,这样也限制了学生的发展空间。

在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课程中图层混合模式一节,一开始学生在接触的时候,根本搞不懂溶解、变暗、正片叠底等这些词是什么意思,往往依照教材所提示的模式或者将每一种模式都试一遍,这样既不利于后续课程的开展,也大大降低了软件的操作速度。笔者进行了如下处理:首先告诉学生使用混合模式的前提条件,其次讲解光与色彩、基色等基本知识,并将这20多种模式进行分类归纳,如加色模式、减色模式及其他(缺值、颜色)等,以便在学生大脑中形成几个模块化概念,最后通过不同混合模式的不同画面效果来分析每一个大类中的不同混合模式。这样,学生既能对每种模式有了字面上的理解,同时又能对各种模式的画面效果有了直观认识,在今后的练习中就能逐步掌握各种混合模式的特点。

2.项目教学中的“真”

在对实际项目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对比后,教师不得不思考,到底何为“真”的项目教学?“真”其实就是最有效的项目教学,对于其有效性的衡量,有多种评判

方式。

首先,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教学,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参与到项目完成的活动中去?教师是否引导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实现了复杂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建构?是否显著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力和在实践中的操作能力?其次,通过工作任务的完成,学生是否具备了未来从事本行业所必需的职业能力?是否满足了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实践能力的需求?最后,与传统教学相比,项目教学能否缩减学生用于知识学习和理解的时间?能否降低难度?

基于以上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教师才不至于在项目课程改革中进行教学层面的实践探索时感到茫然和无从下手,才能对症下药,通过教学模式的变革推进有效的课程改革。

二、真中求精――在课堂内外灵活游走

项目教学有效实施的策略实际上也就是教师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策略,教师的“教”是围绕怎样引导学生更好的“学”来展开的。实施项目教学的核心思想就是实现与企业的接轨,通过完成项目来培养学生完整的职业能力。

1.走出课堂

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社会实践密切相连。在项目课程教学中,学生对于实际生产的各个环节,如客户沟通、设计分析、表现材料、工艺流程、施工现场等了解甚少,致使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与社会实践相脱节。

CI策划与设计课程是非常适合进行项目教学的课程,但如果教学仅仅局限在课堂,无论教师怎么引导,怎么营造气氛,也比不上将课堂延续到课堂外,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CI设计能让他们有更直观的感受和领悟。当学生在餐饮、科技、金融、服务等各类企业中亲眼看到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如何展现,CI的设计如何在企业中通过企业文化、日常办公、服装等具体形式中得以表现,这比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一百次情境教学都有效。当课程需要学生来设定一个品牌,并对其进行CI策划时,引导学生通过有效市场调查了解同类品牌的相关信息,对市场做出一个相对精准的定位,这对后期的设计至关重要,调研的过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如果在项目课程的教学中,将上课的教室外延至企业甚至是社会上,指导学生把课堂上的专业技能延伸到现实的生活实践中去,使学生将自己的探索与实际项目结合在一起。策划报告、核算成本、接触客户,能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得到锻炼,在实践中消化、吸收专业理论知识。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主动地有选择性地学习,这反过来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具有指导作用。如果在教学中让学生直接参加超市的POP广告策划制作、为房地产开发公司策划广告、设计制作安装大型户外广告等,就可以极大丰富学生的知识技能结构,增强学生实践应用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2.资源共享

教学资源是项目课程重要的支撑部分,在有限的教学资源下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挖掘更多更好的教学资源来支持项目教学的开展。

第一,利用第一手的企业资源,保持与企业良好的合作。取得一手的企业员工上岗培训资料,对于项目课程的开展,可以说是事半功倍。企业的培训资料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平面设计行业的岗位群较多,涉及面广并且有着较强的跨学科综合性,如果能够取得针对职业学校适合岗位的教学资料,无疑可以快速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第二,保持教学设备硬件和软件的与时俱进,尤其是软件的更新。计算机平面设计行业所设计到的软件众多,包括Photoshop、Illustrator、Flash、Auto CAD、3D Max、Maya等数十个软件,而企业会随着行业水准的不断提高根据自身发展,要求从业人员所使用的软件也需要不断调整和更新。比如前些年较流行的矢量绘图软件Coreldraw在实际应用中逐步被Adobe公司推出的Illustrator软件所替代。常用的二维动画Flash制作软件,从CS4版本开始有了多个全新工具,特别是CS5版本对其骨骼、脚本、绘图等工具进行了进一步强化之后,使得新版本的软件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改变,受到动漫从业者的青睐。如果教师对行业动态和企业用人要求不能与时俱进,没有对教学资源进行及时升级,就很难使学生在项目课程中学到真正在工作中独当一面的技能。

第三,合理开发校本教材。校本教材是对教材的一个有力补充,教师根据区域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项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是项目课程顺利开展的重要支撑。

3.个性化评价

计算机平面设计是商业化的艺术作品,可以考虑艺术专业的特性,更多地注重交流、总结或者展览,将艺术作品的展示作为交流和总结的有效平台,而无须限定某个环境或者特定人群的评价。只有市场的认可才能说明这一作品的成功,当学生的作品被置于市场或者非课堂参与者中间时,作品的评价方案才会显得更真实。

以招贴设计课程为例,笔者曾经布置《节约用水》《低碳生活》两个主题,要求学生通过招贴的方式来表现,希望作品能给观看者有所启示,并将此次作业办成一个小型的展览。每位学生自己选取最满意的课程作业打印裱好后,在笔者学校的体育馆举办了展览,邀请全校师生来参观,前来参观的学生对设计者的作品提出了很多建议,也提出了个人对于这两个设计主题的创意和想法,对参展学生的思路拓展有很大的帮助。而当作品的作者听到其他专业学生的赞赏时,自信心极大地提高了,对专业的认可度也增强了。

三、服务本土――教学中导入地域文化元素

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的主旋律。笔者所处苏州,文化是苏州的第一资源,对于如何将计算机平面设计这类创意产业生长在这片土地上,得到这方土地传统文化的浸润,在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吸取养分,以传统文化的优势推动平面设计的原创性和本土化,笔者总结如下几点。

1.选修与德育课双管齐下

笔者学校开设了吴文化介绍、园林美学等本土文化选修课程,在考虑学生兴趣的同时,注意保持与专业的契合度,这样深受学生的欢迎。吴地人文荟萃,名人辈出,在德育课中用本区域文化名人的事迹影响学生,告诉学生在这些名人居住的那个区、那条街的历史故事,会让学生更加有亲切感。在苏州地区的其他兄弟职业院校,也出现了不少类似的校本教材,如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施伟萍、朱艳华合编的《苏州历史文化名人小故事》等。

2.搭建校外名师讲台

通过聆听讲座,师生接受区域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素质。笔者学校近两年多次邀请苏州各大创意产业公司来校进行专业讲座,对其原创产品的文化内涵尤其是本土文化的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这无形中也给学生在自己的设计中如何注入本土文化提供了借鉴。

3.融入生活、拥抱自然

苏州本身古迹众多,所处的长三角地区风景秀丽。在写生、摄影等艺术专业的基础课中,鼓励学生带着画笔和相机,在幽深的巷子、古朴的小桥流水、静谧的园林中寻找灵感。

通过多种渠道的学习将本土文化渗透到个人文化修养中,并将其运用于专业课程的设计中,这一教学理念应当成为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改的重要课题。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把中国传统文化和各地所具有的民族特色、地域风情融于设计理念之中,培养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创新型设计人才。

项目课程教学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方法,作为职业教育的教师,需要不断地总结在教学中的经验,不断尝试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方式,多探索有利于学生知识构建和职业能力迁移的项目课程教学,在实践中推进项目课程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路晓凤.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创新中职艺术教育发展新模式[J].科技信息,2010(35).

[3]黄雄辉.中职艺术设计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等职业教育,2010(12).

篇3

发展现状培养目标教学改革主动学习契诃夫说过:“书知识如果没有经过教师心灵的加温,传授越多,学生将变得越冷漠、越无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学校的教学模式一成不变,培养出的学生将适应不了社会的发展。平面设计专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它在商业宣传、产品销售和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产品到广告、从销售到形象设计影响着社会的各行各业。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中职学生整体素质的变化,以往的平面设计专业教学,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以后的职业发展。中职平面设计专业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努力打破束缚学生思维发展的旧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给学生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笔者通过分析中职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现状,对中职学校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提出了一些改革的实施办法和建议。

一、中职平面设计专业发展现状

笔者调查了目前中职平面设计专业发展存在四方面因素。第一,现阶段很多中等职业学校的入学门槛比较低,一般的初中和往届毕业生都有机会就读中等学校,所以总体生源比较差,基础参差不齐。相当多的学生对学习,特别是课堂学习和繁难的书本理论知识不感兴趣或者感到厌烦。按以往教学模式,不仅教学效率低,也会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目前中职校很多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师是从计算机专业转行过来,缺乏一定的艺术专业涵养、课题及作品实际操作经验。第三,有些中职校由于资金缺乏等原因,除了基本的机房外,没有平面设计专业实训室,激光打印机、数码喷绘机、冷裱机、刻字机、扫描仪等设备不齐,这给学生的实训带来一定的影响。第四,学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考核评价和企业人员参与评价的机制不能有效实施,学生实习完后,出现的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反馈与改进。鉴于以上几点,中职平面设计专业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二、确定培养目标,制订完善的教学计划,构建新的教学体系,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笔者进行了大量走访,目前在广告、装饰公司、出版社、影视动画、印刷厂等单位需要大量的图像处理及平面设计人员。对于中职阶段平面设计培养目标是: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平面设计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具备一定的平面广告设计能力,培养出图像处理和平面设计中、高级技术型人才。按照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对原来教学课程不断整合、完善,制订出具有科学与实际性的教学计划,打破以往“学习――实践”的教学体系,构建一个从“学习――实践――学习”的一个循环性的教学新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一个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的立体网络,激发学生学习与参与的积极性。

三、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平面设计专业是技术与艺术双并重的一门学科,通过对教学模式、教学体系、课程设计的改进,在有限的学时内让学生掌握平面设计的技能,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1.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动力,也是最好的老师

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有效地学习,关键条件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必须从艺术设计和技能操作的实际出发,引入一些实际应用作品讲解,培养他们对平面设计的兴趣。在新生入学时,邀请校企合作的公司,包括与校方有业务往来的单位,如学校企划公司、设计与印制宣传招生简章的公司等,到校进行平面行业特点与所需人才介绍,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一个明确的方向。组织学生参观一些大的广告、网站、印刷公司,让学生认识平面设计这个专业在社会上实际的地位与应用。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邀请一些公司平面设计专业技术骨干到校开展技术讲座,与学生进行互动,激发学生掌握平面设计的理论内涵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兴趣。

2.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增强专业学习的信心

一节课是否成功主要取决于方法,心理学一般认为“听觉+视觉+说+做”的学习方法,可以让这个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效果达到90%。笔者认为,德国教学法中的行为导向教学――项目法、小组练习法,头脑风暴法、辩论法,在平面设计专业中是很好的教学方法,它们同样在这门学科中适用。教师可采用全班讨论、同桌活动、小组互动、采访介绍等方法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时时感到有新意,使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来,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例如,在平面设计软件课程(如photoshop、coreldraw)中,可以很好地引用项目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包装袋(例如学生生活中的零食包装:糖果、花生等),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项目设计,以此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团队精神、沟通交际能力、社会能力等。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增强学习的信心。

3.模块化中的分层次与阶梯式教学

依托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这是从古代到现代教学所崇尚的一个教育理念,也是对目前中职生学习瓶颈的一个突破。实行宽基础、活模块,对学生进行模块化中的分层次与阶梯式教学(见下表格)。

每个模块既是独立又是相连的,每个学生能力与个性都不同,有的学生计算机使用能力强,有的美术能力强,有的整体能力较强,因材施教,让学生按自身优势,重点掌握好切合自己能力的模块,教师依照学生能力与学习过程表现的情况,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模块的学习。

4.课堂教学的时间与时效性

平面设计专业的设计课程一般都在电脑室进行,笔者在教学一线岗位上工作多年,也有着和大多数在机房上课的教师一样的苦恼,学生一进电脑室,就爱玩电脑游戏。而现在的中职生自制能力普遍较差,有部分特别爱玩游戏的学生痴迷于游戏世界里,学习完全不顾。在讲究课堂时效性的今天,笔者觉得,课堂的45分钟里,如果有的学生只要花30~35分钟就要可以掌握,剩下的10来分钟学生自己安排,不是不可以,这就是我们今天所推崇的课堂时效性。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学习的任务,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教师可以把剩余的时间奖励给学生自己掌握。但每节课不能剩余太多时间,大概10分钟左右。让学生感觉自己的学习任务完成得很好,想玩游戏的心理又得到满足,增加了专业学习的自信,加大了他们的专业学习兴趣。

5.平面设计专业课程实用化改革

传统的平面设计专业课程内容细分,与企业的最终产品相距甚远,这种系统的学习已不能适应中职校的实际需求,现对专业课程进行实用化改革。

以前的学生每个平面设计软件都有学,学得多,但不精。改革后,要求学生会使用多门设计软件,但要精通1~2门设计软件(如Photoshop或coreldraw)。在课程改革中调整了教学计划,设计软件课程进行了2个学期学习,目的让学生精通掌握一门设计软件。在此基础上,引入实际项目(商业产品设计等)到课堂,聘请公司技术员担任技术顾问,让学生在项目制作过程中,完成“市场调查――产品设计――商业运用”的过程,将所学专业知识真正应用到社会生产中,全面提高专业素质。

平面设计作品往往有涉及印刷,印刷会产生变色、偏色,可打破以往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开设到印刷厂去,将课堂所学与实际所用很好的相结合。

在专业课程的改革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综合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图形图像制作”认证。

6.加强相关理论、关联性课程教学,提高个人综合能力,提高自学能力

按目前中职生现状,让60%~70%学生掌握专业已是理想值。30%~40%的学生对自己本专业学习并不感兴趣,他们因为一些外在因素,而选择了这个专业,所以在中职教育阶段中,注重技能培养之外,教师还要加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关联性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衍生学科兴趣的培养,让部分对专业学习不感兴趣的同学未来能胜任相关行业的工作,例如平面广告营销等,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

首先,在专业课全程过程中,课堂教学中加入德育教育,加强学生的劳动纪律观念培养,让学生在学会做事之前先学会做人。

其次,平面设计专业涉及到新闻传播、社会学、心理学、营销学等,多方位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它能影响到学生未来的从业与个人职业发展。大家都知道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他并不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但他完成了英语到网络再到物流行业的完美转身。

最后,多开展一些营销学、心理学讲座,这对学生未来从业或与他人交流是具有极大的帮助的。

7.加强校企合作

一方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实现专业与行业企业的多元对接,通过实施“按需施教”订单人才培养,把企业的工作室开设到学校,引进企业带设备、技术、人员和项目进驻学校。顶岗实习,进行专业对口,并启动企业参评制。邀请企业负责人到校与学生、老师座谈,这样有便于我们更能了解学生到企业所出现的问题,对我们教师在未来教育教学上所需的改进与努力的方向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参考。

另一方面,依托企业合作学校,开展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活动,促进教师与专业最新技术的接触。

总之,在中职阶段平面设计专业教学的改革上,只有明确了培养目标,制订好与现阶段相适应的教学计划与大纲,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推进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创新素养与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得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浅析高职广告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外资,2008,(12).

篇4

摘要:经济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信息产业人才,中职学校由于生源质量不高、实训教学资源不足,受师资、设备、校企合作紧密度、教学理念等局限,或多或少地弱化了学生的技能培养。中职校应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培养途径”,全面培养学生技能水平和综合职业素养。

关键词 :中职计算机学生技能培养途径优化

一、中职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与定位

1.培养目标与定位

国家制定的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标准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做了重点分析,将技能培养摆在非常重要位置。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

2.企业对计算机专业学生技能培养的要求

使学生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熟练职业技能、必要文化基础,是专业培养的核心。企业要求生产者不仅要具有更加成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计算机专业学生对技能培养的需求

在教学中受师资、设备、校企合作紧密度等局限,我们或多或少地弱化了学生技能培养。2014年10—12月对安徽省F市6所职业学校226名计算机在校生、皖南X市2所中职校和皖北S市两所中职学校的149名学生进行函寄问卷调查,学生们认为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的占45%,教学内容滞后的占22%,实训设备不足的占28%,缺乏与企业对口实践课程的占18%,校内实训没有针对性的占36%,说明教学存在针对性不够、培养不到位,迫切需要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企业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

2012—2014年我们三批次到计算机类企业、中小型企业计算机相关部门、影像制作与广告公司、信息公司、计算机营销公司、计算机协会等通过上门发放调查问卷、E-mail调查、电话沟通、问卷信函调研等形式进行调研。统计后发现,有95%的企业需要心理素质好、职业素养强、实践能力强、来之即能用的人才。而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恰恰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能力的培养。

二、目前计算机专业群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分析

2012—2014年的企业调研发现,企业需要毕业生具备文字处理与办公自动化、网站维护、广告制作、多媒体处理、电子商务等专业技能。同时,用人单位反映毕业生最欠缺的五个方面依次为: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不熟,技能水平不高;知识体系结构不合理,应用新知识能力不足;职业道德和纪律性不强,吃苦耐劳不够;沟通能力较弱,抗压能力不足;跳槽太频繁,职业定位不准确。

通过2013年、2014年两次市教育局组织的教学视导发现:计算机专业学生能力培养存在严重的失衡,加之顶岗实习和就业不能对口,学生在企业就业稳定性差,对口率低。因此当前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生源质量下滑

很多家长认为计算机仅仅是工具,不是一技之长,不愿意让孩子学习计算机,再加上目前中职计算机毕业生就业薪资低、工作稳定性差,导致生源数和生源质量逐年下降。

2.实训教学设备不足

生均计算机数、网络实训设备、理实一体实训室、信息化教学设备等严重不足,缺少与企业生产实际对接的教学环境。实训基地缺少企业生产型实训,很多实训课呈现学生边干边玩的现象;企业参与办学的深度、力度不足。

3.培养目标不能与企业要求对接

企业需要的是综合素质高、技能突出的毕业生,而我们的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差,原因是在培养过程中:一是套用学科教学模式,致使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弱;二是培养没有针对性,专业大杂烩,什么都学,什么也不精通;三是教学内容陈旧,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弱,缺乏团结协作精神。

4.质量监控没有得到体现

目前采用毕业证和技能等级证双证就业,但这两证又有多少含金量呢?毕业考试流于形式,技能等级证学生就业不对口,计算机网络、平面设计、动漫、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考取的文字录入、计算机维护等级证无法检验专业能力,行业对其认可程度也较低。因为涉及收费,学校难以挑选合适的认证考试推荐给学生。

5.校企合作几乎没有

走出教室到行业去,走出校门到企业去,在岗位中学习,在职场中锻炼已成为必然。由于主客观原因,计算机专业没有一家真正意思上成规模的校企合作企业。

6.就业安置不合理

目前采取的就业为大部制安置,计算机专业学生大多安排在电子厂流水线工作,无法对口安置。本地没有专门的计算机生产企业和大型公司,学校不愿和小微企业打交道,怕分散安置不利于管理和安全监控。

三、加强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技能培养的举措

企业对中职毕业生专业的要求既专又宽,而根据教学规律和课程开设要求,即便是分专业方向培养,学生也不能达到精、专、宽、广的要求。一线教师对中职计算机教学越来越困惑。四年中,我们通过课题研究和班级对比试点,采用了以下方法提升技能培养。

1.实行分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

第一学期学习公共和专业基础课,第二学期划分为网络技术、平面设计、动漫、维修组装、数字媒体和电子商务六个方向,第三学期是专业核心课程学习,第四学期是专业能力提升培养,第五学期工学交替、校内强化实训和职业技能认证,第六学期顶岗实习、企业集中实习就业。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为4∶6,个别科目为3∶7,基础课、公共课实行大课制教学,实训课实行小班模式下的教学。

2.实施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

采取由浅入深、螺旋式提高难度的方式,开发专业项目课程,围绕生产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采用“行动导向”模式,教学方法向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仿真教学法、竞赛法等转换;教学场所由传统单功能专业教室向一体化教室转换;教学理念由课程教学向职业岗位靠近,课程结构模块化、知识单元化、操作模块化。

3.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建设设施完备、具有仿真职业环境的实训室,变传统机房为实训室管理,开展学校、企业、学生三位一体的项目实训;采用校内学习+校外企业实习、校企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把学习和技能培养放到企业中进行,做好适应型实习—任务型实习—开放型实习—深入型实习—生产型实习各环节,实现与企业岗位零距离对接。

4.推进产教融合

组建专业建设委员会和校企合作委员会,开设冠名班、订单班,教学做合一校内实训基地采用“7S”管理。引企入校,以场地引资源,组装维修、平面设计、网络等专业方向建成“校中厂”生产性实训基地。与行业、企业合作,把教室搬到工厂,实体运营,开设计算机销售检测维修公司、广告公司、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实体店、影视音视频制作服务部等实体。

5.推进校校合作和中高职衔接

组建中高职一体的职教联盟,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材开发、设备资源共享、学分互认、分段培养、教师培训等全面合作,开展3+2、3+4联合培养,架通中高职衔接立交桥;合作开展1+2、1.5+1.5、2+1形式的中职校合作办学,扩大生源基地。

6.加强教材、实训讲义和精品课程的建设

模拟工作情境,提炼典型工作任务,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编写理实一体式教材。根据企业岗位群的需要,邀请企业人员共同开发模块化、项目化实训讲义。精心建设好精品课程,突出专业特点,建设好数字化资源库。

参考资料:

[1]2013年安徽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情况分析报告[OL].安徽职业与成人教育网,ahzcj.gov.cn/show.aspid=2410.

[2]李淑晓.探究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J].职业,2010(2).

篇5

1 引言

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已离不开计算机。这也给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带来机遇,但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发展既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又要顾及中职学生的自身素质,还要与其他科做好整合,因此计算机的改革势在必行。

2中职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

目前中职学校的教育依然延续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因为大多数中职学生文化课基础较差,所以,学习基础课占用了他们大量的时间,而学习专业课程时就显得力不从心。部分中职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文化课没有获得多少提高,技能课也荒废掉了,既没有捡到芝麻,也没有捞到西瓜。因此专业课和文化课难以统筹,这也是目前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遇到困惑的原因之一。

许多在中职校的计算机老师没有仔细研究和比较过本专业与其它专业的异同之处,没有分析过当前中职学生的学情特点,上课时老师口若悬河,而学生却在下面睡倒一片。许多老师也花费很大的力气去备课,而教学效果却不近人意。时间一长,老师们就开始埋怨学生的素质低、底子差,学生也开始抱怨老师的教学水平不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

目前信息技术的更新日新月异,新概念、新技术也不断涌现,而大多数的计算机老师是靠吃老本(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他们对本专业的培训重视不足,缺乏和外界同行之间的交流,不了解当前计算机行业的行情,因此缺乏新的知识和技能,很难培养出企业所需的人才。

目前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训,也存在众多的问题。例如,有些中职学校没有配备专门的实训指导教师师、没有和实训教学配套的教材、没有对应的教学计划和实训考核机制等。因为计算机专业课实践性强,如果没有通过动手操作、实际训练,学生是不可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的。

3 关于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3.1 中职教育的方向改革

中职教育有两个方向,即:可以参加对口高考也可以面向就业,目前对口单招是对中职开辟的一条学历教育提高的途径学生可以上大专、上本科,理论和技能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可以参加单招,因为普通高中有许多可借鉴的部分,所以就不再累述。根据中职学生的学情分析,大部分同学还是在理论方面较弱,而动手方面较强,所以有大部分同学还是要面向就业的,并且有许多要改革的空间。因此我们就来讨论就业这一块。

3.2 中职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改革

3.2.1 教学目标改革

根据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来看,计算机正朝着“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因此就目前计算机行业来看网络建设与维护、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图片的制作处理、网页制作等中级计算机人才比较看好。因此,中职计算机专业应适应社会的需求,更应该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教学目标可以确定以下几个方向:

(1)计算机网络:以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为主,掌握网络构建与维护,培养网络管理员。

(2)图形图像处理:以熟练掌握图形图像处理软件为主,培养从事平面设计、图形图像技术员。

(3)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熟练掌握计算机硬件为主,培养组装与维修技术员。

(4)网页制作:设置Dreamweaver、JavaScript、access为主的课程,培养网站设计的网站制作员。

3.2.2 课程设置的改革

中职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主要由文化课和专业课构成,我们的学生是面向就业的,最主要的是掌握一技之长,在他们毕业之时,要学到一定的技术,为他们的就业打下基础。

文化课包括语文数学和外语,这个不多说,在专业课的设置上每个专业设置相应可操作的课程,比如以图片处理为例,本专业就学习图片制作处理相关的软件,比如开设PS、coledrew 3dmax立体图像设计软件等,大胆舍弃《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汇编语言》等重理论,难理解的纯理论课程。这样学生就学的少而精,精而专。因为减少了其它专业课的学习,就有了时间上的保证。学生也会对专业课感兴趣,从而认真去学,三年下来,对图片的处理应该不成问题。这样的学生毕业后可立即适应市场的需求。

3.2.3 教学方式的改革

中职生的上述特点表明当前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并不适合他们。虽然当前也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仍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我们的课堂理论还是比较充足的,但是在实践方面做得并不尽善尽美,虽然实践的课程并不少。但是并没有达到目的。我们所缺少的是和社会上真实应用的相结合。在每一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当基础的知识学完之后,最好再和企业相结合,给他们布置实际的任务。通过反复的实践和练习,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也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选择合适的教材,能够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性和提高学习效率。因为地区的差异较大,个体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有一定差异,因此,要根据实际选择教材。中等专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材,要重实践和技能,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市场对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教材。

教师要为学生定制有效的任务帮助学生树立教学目标,根据实际的教学课程,对用何中方法达到确立的教学目标与学生交流沟通,这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还能增强动手实践能力。目前比较科学有效的方法是“任务驱动法”。学生是教学工作的主体,高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较大的作用。

3.2.4 考核方法的改革

篇6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计算机专业 学生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4-0073-02

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及职业结构的变化,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企业对员工自身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普及使具有计算机专业技能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加。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如何适应当今社会的工作需要,本着“素质为本位,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熟练的职业技能,成为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要想适应现代社会的工作需要,必须先要知道社会需要的职校生应具备哪些职业素养。那么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应具有哪些方面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呢,我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 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中职教育的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从学校走入社会,要想更快地适应社会需求,就必须加强培养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在职业过程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表现出来的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是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和能力。在中职教育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是中职学校的重要任务。

二 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应具有的职业素养

1.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要求

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是一个人在职业生涯中所具有的良好的职业信念,是职业素养的核心,包含了诚实正直、守信忠诚、尊重他人、追求卓越、爱岗敬业、乐观奉献、开放合作、始终如一、承担责任、具有的坚强意志和毅力等。这些集中体现在一个人的人品中,现在的企业单位都很看重人品,对工作要有热情、要有担当,不管是什么工作,只要你去做了,那就要力求完美,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完成。在工作中业绩是竞争的唯一标准,而竞争会带来压力,压力会产生动力,具有良好的竞争意识,才会促使自己在工作中不断进步。要使自己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具有团队精神,在团队中,要尽量发挥个人所长,不计个人得失。中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逐步培养这些方面的较为稳定的品质,同时确立自我管理和自我领导意识、自我完善的意识、良好的竞争意识、协作和组织意识等方面的素养,走好跨入社会的第一步,很快地适应社会,为完成职业生涯和成就人生事业打牢根基。

2.职业技能要求

根据计算机相关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岗位设置情况及变化趋势,企业对计算机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应该具有以下职业技能。

第一,计算机基础知识技能:(1)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维护:包括安装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故障的初步判断与修复、计算机病毒预防和清除、简单的网络调试与维护、移动硬盘等存储设备的基本检测与维护。(2)Windows各版本的基本操作:包括熟悉常用的Windows XP、Windows 7、Windows 2000等版本的安装、配置、使用,各系统漏洞的修补,杀毒、防火墙等安全软件的安装、设置、使用、升级,用户和安全密码的设置、管理,可以进行磁盘属性和格式化操作,网络连接设置,IE6、IE7、IE8等版本的设置和使用,Windows资源管理器、我的电脑、回收站等的使用,文件和文件夹的复制、粘贴、删除等操作,应用程序的安装、运行,硬件设备的驱动安装,打印机的驱动安装、使用。(3)掌握常用软件的使用,如:杀毒、防火墙、压缩、音频、视频、格式转换等常用软件的安装、使用,能在短时间内很快熟悉一个新的软件,并在使用过程中找出该软件的不足,从中选择最适合自己、最方便自己工作的软件。(4)文字录入:包括中英文录入、常用西文、各种标点符号、特殊符号、数学公式等的录入,熟悉自己所使用的输入法,文字录入达到一定的速度。(5)Word应用:包括熟悉Word2003、Word2007等版本的工作界面,Word 文档的创建、保存、另存,Word文档文件的格式转换,文件打开,文件插入,多文档操作,文档打印预览和打印,熟练Word 中文字的编辑、格式、页面布局、排版、设置等基本操作方法,掌握常用的查找、替换、撤销、文本块的移动和复制等操作技巧,综合运用Word软件制作表格、处理表格的能力,文档中插入图片、图形、图像等图文混排排版设置,模板的使用、新建、保存,使用Word制作精美的会议备忘录、商业策划书、个人应聘简历等文档内容。(6)Excel应用:包括熟悉Excel2003、Excel2007等版本的工作界面,掌握Excel的应用基本技巧,建立工作簿、工作表,掌握如何在Excel工作表中规范编排数据、使用正确格式的数据类型,高效率地输入数据,表格的格式化处理,常用基本函数的运用,公式的编写和运用,基本的图表及数据透视表处理分析。(7)PowerPoint应用:包括掌握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流程,熟练创建幻灯片的各种对象并设计超链接和动画效果,利用母板、配色方案、设计模板等编辑方案组织幻灯片和演示文稿,放映演示文稿并打包成CD,实现异地播放,利用PowerPoint 2003制作小型主页、制作贺卡,使用PowerPoint制作精美的演讲稿、宣传幻灯片、规划设计展示等文档内容。(8)Office2003、Office2007 的综合应用:包括使用Office组件协同工作,办公信息管理,电子邮件收发,邮件合并,打印各种标签、信封、请柬、贺卡等。(9)因特网操作:包括上网浏览、数据检索、下载、电子邮件的使用。

第二,平面设计专业技能:(1)图形图像后期处理(包括照片处理):包括熟练运用Photoshop、CorelDraw等平面设计软件操作、构图设计能力。(2)平面广告创意及设计、宣传彩页设计:熟练运用Photoshop、CorelDraw等平面设计软件操作、美术基础知识。(3)具有美术基础:基础绘画、素描、速写、色彩等,基础构图,解剖透视,色彩构成,光线的明暗对比、折射、反光等等。

第三,动画设计专业技能:(1)动画设计软件的操作:包括3D Max、Maya、Photoshop、Painter、Flash 等软件的使用。(2)具有较强的创新和理解能力、构图设计能力,动画元素的创意设计能力。(3)素材资源和项目元素库的规划、整合,界面设计及相关静态元素、动态关键帧的设计和绘制,视觉效果设计、修改和调整。(4)网络游戏项目的基本创意设计。(5)具有美术基础:基础绘画、素描、速写、色彩等,基础构图,解剖透视,色彩构成,光线的明暗对比、折射、反光等等。

第四,网站服务器系统及网站系统管理、网页制作技能:(1)需要具备一定的网站及服务器管理知识。(2)网站虚拟主机或服务器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域名解析、转发、绑定等有关域名的操作,会安装与配置Web、Ftp、DNS、DHCP服务器,并可以对服务器系统性能进行监测和故障恢复。(3)熟悉所管理网站的前台与后台全部功能与操作,会使用各种模板搭建和扩充网站功能。(4)网站信息的、审核或维护,网站木马、病毒的清除,以及相关页面的修复。(5)网站程序的开发或修改,包括FrontPage、DreamWaver、Flash、Fireworks、ASP、JSP等网站开发制作软件的使用。

篇7

关键词:中职校 《计算机应用基础》; 学习兴趣; 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4-0073-01

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作为计算机专业教师,我深感知其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很多老师都这么抱怨:刚开始学生还是很认真听课的,但是慢慢地很多学生越来越懒了。上理论课时有的学生在看课外书,有的玩手机,有的打瞌睡,真正听课的没几个。上机实践课时,老师控制电脑,学生就面对显示器发呆,到学生自主学习时,有些学生在打牌,有些在玩游戏,有些在看电影,真正在做练习的没几个。这种现象在中职学校普遍存在,这当然是受当前对职业教育认识的偏见有关,跟专业教师教育教学方式也有重大关系。为此计算机老师要多动脑筋,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不断进行教学研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1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的学生特别是县级中职学生,他们在升中职之前计算机应用不是很了解,他们对计算机充满着神秘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难度增大,而学习的内容与他们接触到的社会上的计算机应用有一定距离,学习兴趣就降低了,有的甚至产生了厌倦感。面对这种情况不能一味埋厌学生,老师首先要自我检讨教学过程是否出现了问题。如果你只是按教材上面从头讲到尾,那肯定不行了。教学中能适当添加一些接近生活的课外实例更能吸引学生。例如,在《办公软件应用》一书中讲到"艺术字",教材中只讲艺术字的插入方法、设置艺术字的字体、对齐方式、排列方式。如只按课本上面讲完就完事,那老师上课觉得很简单,但是学生会听得一头雾水"老师讲这些有什么用,什么地方能用上?"。学了知识就是为了应用,老师如果能按学生的疑问,布置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那课堂气氛就比较活跃了。比如我们可以拿报纸、杂志上的艺术字作为作业让学生练习。

例如在讲到"绘制图形"这节时,书本中只是简单介绍添加自选图形、更改自选图形、图内添加文字等简单操作。而其中讲到的图形只是简单的单个圆、四方型或三角型。如我们能综合起来布置这样的作业:根据所学的知识联系实际,制作带"福"字或"喜"的灯笼。现实生活中灯笼随处可见,特别是逢年过节大街小巷到处都挂满。当学生看到这些的题目会特别活跃,这样良好的学习的氛围自然形成。老师不用说太多,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认真思考、制作最后完成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办法总是有的,只要你肯动脑想。

我们也可以通过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学校组织的文字排版比赛、动画设计比赛、平面设计比赛等等。也许有的老师会说学校一年就一次,可不算什么。我们老师也可以在上完一章或一节后布置一些相应的综合小比赛,把学生分为几组,小组成员之间共同完成,这样既能复习好知识点又能很好的锻炼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能力。

2要善于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就是指灵活地运用自己获得的知识去发现和创造一种新观念与新方法的能力。现在教育中非常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对每一问题的的提出都应精心设计与安排,注意创设问题情境。老师在布置综合作业的时候,要给学生留有充分发挥的空间,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最大限度地接触最新技术,鼓励学生敢于向难题挑战。比如在讲完"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这章时,老师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请为生物老师制作一个演示文稿,主要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要求用PowerPoint 中的"自定义动画"来形象描述植物慢慢生长过程。

老师提出的问题要尽量从实际应用出发,贴近日常生活,使学生对问题感到有解决的需要。如在讲到网页制作中的"网页间的链接"时,主要任务是制作一个主页将各个单机中的网页链接起来。将未做链接的与做好的链接比较,讲明链接功能。将做得好的链接与一般的链接进行比较,激发学生深入学习,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方法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当学完《网页设计与制作》一书之后,老师可以布置这样的综合作业: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充分发挥想像力制作一个精彩纷呈的个人网站。这个想象的空间就很宽了,内容不限健康即可。学生的思维是非常活跃的,我们会发现他们运用到的知识也许不只是《网页设计与制作》所讲的知识,有些同学会综合运用Photoshop和flash学到的知识来制作。只要老师加以正确的引导,在建立了兴趣的基础上,他们总能带给我们"意外的惊喜"甚至是惊叹,老师在这一过程中也能从学生那里学到一些新知识。学生在完成作业后,不仅仅增强了动手能力,巩固和提高了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更是极大地培养了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主动学习实践,并尝受成功的喜悦,最终达到教与学地目的。

3多用案例教学法

篇8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主要有办公软件应用、平面设计、网页制作、多媒体制作、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常用工具软件应用和软件设计等,其核心课程分别为Office软件、Photoshop和Flash、VB、VFP等实用软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教学与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安排大量的上机实践,以保证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相应软件,同时还重视学生综合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合理安排学生实践内容和实践任务,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采用何种教学模式来提高教学效率,将直接影响着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和使用相应软件进行作品设计的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模式的现状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门类较多,每个专业都设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计算机应用专业有别于其他专业,教学模式由专业特征、人才培养规格及教学目标来决定。

教学模式基本类型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现状,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及教学目标的差异性,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通常分为三类:第一类主要是向学生系统传授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培养学生的各种基本能力,称为“基本教学模式”;第二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各种专业能力,称为“行为导向教学模式”,具体有角色扮演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模拟教学模式、微格教学模式;第三类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称为“实际训练教学模式”,具体有项目教学模式和单元程序训练模式。

选择教学模式的原则

任何一类教学模式是由专业特征和教学目标所决定,主要看其在具体实施教学过程中的效率。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所学软件完成相应作品的设计或通过系列技能训练后,能够承担一定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适应未来职业岗位的综合能力。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能力要求不仅是岗位能力,更是职业岗位能力;不仅是专业能力,也是综合能力;不仅是就业能力,更应是一定的创业能力;不仅是再生性技能,也是创造性技能。因此,教学模式的选择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场景进行,以培养学生技能和能力为根本出发点。

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

对于中等职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必须构建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为中心,技术理论与实践完全融合的“活动”“指导”教学模式,以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为培养技能型人才服务。如果以作品效果为行动导向的教学行为,可采用案例教学模式或角色扮演教学模式;如果以工作任务为行动导向的教学行为,可采用项目教学模式或微格教学模式。另外,具体实施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综合技能项目也不可能分得很具体,往往是多种教学模式的有机融会,是由具体教学行为而决定的。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

现以图像处理专业课程中使用Photoshop CS3软件为例,分析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过程,采用了以“低起点、兴趣导入、细讲多练、任务驱动、作品展评”为指导的教学模式设计思路。在教学不同阶段,灵活选用适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技能课的各种教学方法和技能训练方法。将教学过程分4个阶段实施,这也是行为导向教学模式中“四阶段教学流程”的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情境引入入门示范

第一阶段是PS软件教学的起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PS软件的功能用途,讲解与软件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示范基本操作方法。在第一阶段采用“低起点、兴趣导入”策略。“低起点”是由于学生文化基础差,职业学校学生的一个最大特点是操作课兴趣很高,理论课兴趣低,这样往往完成的作品质量不高,因此在PS软件学习的初期,通过情境创设,入门示范,设计低起点的学习任务,在基本操作方法教学中,以示范讲解为主,配合能体现教师所讲知识、技能点的练习要求,采用“练―讲―练”教学法和技能的分解训练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演示模仿操作

第二阶段是学习PS软件基本操作技法和熟悉软件使用阶段,在中职计算机技能课教学中,这一阶段的学习至关重要,是整个PS软件学习的基础。这一阶段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所学软件各技能点的操作方法,比如Photoshop的选区、滤镜、图层、路径等教学内容,不但要分阶段讲解,而且要结合相关内容操作的典型案例。采用案例教学法和技能的示范训练法,通过教师讲操作要点、示范教学案例的操作过程,学生模仿练习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点。

任务引领训练指导

第三阶段是训练和提高学生技能阶段,以“任务驱动,自学指导教学法”和“引导提示训练法”进行教学,结合PS软件各功能设计多层次阶段性的任务,在学生完成任务和教师操作指导的过程中,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在操作练习中体会操作要点,必要时教师进行阶段性作品讲评和学生操作问题集中讲解,任务的选择以职业资格鉴定的内容或行业产品案例为主,有目标地进行操作练习。同时在任务训练阶段,以过程性评价为主,进行学生异质分组,并采用个人和小组总成绩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引进竞争机制。

在计算机应用技能课的教学过程中,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教学是相互配合的。为了利于学生掌握技能,有时老师讲完一个案例后,以重复训练法为主导,为学生提供与案例相似的其他实例供学生反复练习,比较适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水平。操作技能就是在多次强化过程中达到知识和技能的迁移。有时在第三阶段的任务练习过程中,老师还要选择典型的例子进行讲解示范,澄清学生操作中的问题。

作品设计,展示评价

第四阶段作品设计阶段,经过第二、第三阶段的学习和训练,学生能够达到的技能水平是可以根据作品的表现,制作出相近或相似的作品,如参照报纸广告、瓶贴、书籍封面,设计出相近的作品,以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技能完成作品设计和创作过程,但学生缺乏独立设计和创造能力,因此教师要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和任务,指导和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在此过程中包括制作设计方案、收集制作素材、中间过程的草稿和最后的完整作品,要求每人至少一幅(件)作品,并将所有作品在全校展出,作为评价学生毕业设计成绩的主要依据。学校可以将毕业生作品制作成展板或电子文档,在家长会期间和新生报名时展出,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经过第四阶段的训练,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得到了训练和提高,增强了就业适应性。

计算机应用专业技能课教学经过4个阶段的实施,学生具有操作相关专业软件的熟练技术和一定的作品、项目设计能力,能够适应就业岗位的从业要求,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和综合职业能力同时得到了强化训练,同时增强了教学效率和效果。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学生能不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是教学模式改革能否继续的一个关键因素。

教学模式改革是否有利于改善学生学习状态

教学设计时由于教师的因素,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能力估计不足。教学模式改革中首先一个问题是忽视学生学习兴趣,一味地强调每节课教学任务的实施和完成性评价,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两极分化不断加大,教师在教学辅导时很难关注到每个学生,教学进度不能按时完成、教学管理的难度加大。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节奏,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所在。

教学模式改革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习惯规范培养是在任何一节课都不能忽略的,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可能就会放弃整节课的学习,同样一个问题教师要为不同的学生讲解多次,学生的这种学习状态可能是其他学校的教师不能想象的。因此,采用培养尖子,异质分组协作学习,让尖子学生做教师的教学助手,在综合实例作品教学中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和学生在不同阶段具备的能力水平,是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结束语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研究,还需要进行反复的实验验证,只有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实验、总结、反馈、研讨等过程不断完善与提升,才能归纳总结出符合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模式。今后,要在教学实践中继续深入地研究和探索,认真地总结和反思,带着问题反复实践、思考和总结。■

参考文献

[1]丁春明.试论中等职校IT专业课程改革策略[J].职教通讯,2007(3).

[2]肖玉荣.试论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改革[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5(4):143-145.

[3]彭春晖.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之我见[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3):591-592.

篇9

【关键词】 中职 计算机教学 实训 职业教育

1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党把教育的协调、均衡、普及、优质、公平作为非常重要的民生问题来看待并着手解决,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坚持教育公益性质,明确了我国职业教育今后的发展地位和经费保障。

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和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十年来,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思想经历了由“知识本位”、“技能本位”到“能力本位”的发展变化过程,对“能力”的认识也经历了“任务能力、整体能力、关键能力、综合职业能力”的过程。2000年,教育部对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进行了明确的界定:“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这一界定明确提出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应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

2 中职计算机教学的特点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于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着重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开展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将能力本位渗透入专业教学,则要求教师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形成以任务为引领、以分析解决问题为入口、以提高专业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

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素质差,学习文化、专业基础课兴趣不高。有的学生认为光学技能不学理论知识,或认为学习专业技术没多大作为;而有的学生在实训中,怕脏怕累,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实训成绩不理想。因此在教学中比较适宜采用任务实例的手段进行教学。实训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教学时采用来自真实工作项目的实际案例,使教学过程理论结合实践,注重学生的参与式学习,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在专业技能、实践经验、工作方法、团队合作等方面得到提高。这样就能真正使计算机成为他们的一个应用工具而不会成为学生考试的负担。因此,计算机实训教学是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对计算机实训教学的一点建议

中职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专门人才,而实训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积累技术经验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走向一个“职业人”的过渡,是学校与市场相互衔接的“桥梁”,是学生全面接受职业技术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的“练兵场”。因此,在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实训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 计算机实训校内基地的建设。计算机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关系到学生实训效果的物质基础。现在,很多中职学校都配备了计算机的实训中心。由于计算机更新换代速度很快,我们可以将一些旧的甚至坏的设备用于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课程的实习,构成计算机组装室。经济条件较好的职校可以适当的添置当前主流配置的计算机,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硬件信息和技术。配置较差的计算机可组建系统调试实验室,可以提供学生进行单机模拟安装操作系统、cmos设置、系统检测、数据恢复、常用软件和工具的安装练习。配置一般的计算机可以组建办公自动化实践班和网络工程维护班。配置较好的计算机可以组建平面设计全科班、网页美工设计班。这样,让不同层次的计算机发挥尽有的作用。

3.2 计算机实训校外基地的建设。计算机校外活动是学校计算机教育的有力补充,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有力手段。学校应该加强与计算机有关企业或公司的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能够对口地在校外进行实习。学生经过了校内实训,不再完全是新生,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对企业或公司来说是可以接收他们的。对学生来说,他们通过了校外实习,了解他们的学习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了就业的信心。通过校内外实训,毕业的学生既可自己开店营业,也可以进入企业或公司从事微机操作。

3.3 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的教育学术水平,直接关系到所培养的学生的质量。要强化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具备很强的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技术开发的能力,因此必须建立一支精干的、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①基础课教师应了解专业,掌握基础理论在专业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师应熟悉生产、掌握工艺,掌握专业发展前沿的信息,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开发能力。②确定专业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着力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③加强教师在实践中从事生产、管理和技术工作的能力。另一方面,从企业引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促进双师队伍的形成。

实训教学的质量是职业学校的生命线,任何操作技能的熟练掌握都要通过实训教学来实现,只有我们在实训中去思考,去发现,中职学校的生命才会更具有生命与活力,中职学生才能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深圳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年鉴[M].1992~1995

2 文汝等.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

2003(25)

篇10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现状;改革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8-0180-02

一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生源质量逐年下滑,专业整体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实习就业的专业不对口等诸多因素造成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抱着学与不学一个样先混两年大两岁好打工心态、计算机专业教师感叹难教的严峻现实。让家长、学校头疼乃至全社会十分关注的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让不少初中阶段喜欢上网玩游戏、厌学的学生被迫选择职业学校时,一部分学生因喜欢网络游戏而选择计算机专业就读。而学习计算机专业技能和玩网络游戏可以说基本上是两回事,学生在选择专业时的少许热情很快被冲淡,很快开始变本加厉的厌学、混学,并影响着周围的同学。三年过去了,这部分拿着计算机专业毕业证的毕业生即使有相关专业的对口就业机会也不能抓住机会。职校的计算机专业办学正在失去往日对学生及家长的吸引力和良好的社会影响。

二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改革对策

1.明确计算机专业定位

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对口的就业岗位主要有速录师、办公文秘、广告制作、图像处理、动画制作、网站制作及系统维护等。这些岗位对从业人员专业技能方面的要求主要是软件操作的熟练度,这些岗位需要的是能熟练使用某一类软件的计算机操作员,也就是常所说的IT蓝领。因此,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就要致力于培养具有操作员、高级操作员职业资格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例如:目前流行的网购,网店上陈列的漂亮商品都是经过图像处理后效果较好的照片,大量的图像处理工作需要大量的图像处理操作员。大街小巷中琳琅满目的广告宣传,打开大型网站自动弹出的网页图片广告和动画广告,大都是平面设计操作员、动画制作操作员的作品。

2.合理安排课程

目前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根据就业一般分为三大板块:办公自动化板块、多媒体应用技术板块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板块。笔者认为:根据学生基础、学习能力以及面向就业等实际情况,三大板块中学校必须以办公自动化板块为基础,加强基础能力的培养。强化训练汉字输入,两年在校期间的学习要求每个学生用专业汉字输入法(五笔字型输入法)看打输入达到60字/分钟的办公文秘专业级应用水平,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使用,获得办公软件应用专项技能操作员职业资格,成绩优秀的学生力争通过考试取得高级操作员职业资格。三大板块中的多媒体应用技术板块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板块作为主干专业课程开设,让每一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欠缺相关的知识,不要求每一位学生样样精通,但一定要求每一位同学根据喜好和特长选择一个板块中的某一门课程学好、学精,并且毕业前报考相关专项的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操作员级职业资格。

对主干专业课程开设要讲究内容、难度的逐步递进,突破以往每门课一学期上完考试结业丢在一边的模式。对学生感兴趣、适合职校学生学习、影响学生就业、操作性强的主干专业课程,例如:Corel DRAW、Photoshop、Flash等,在一学期内学完教材的基本内容,学生对该软件具有基本的操作能力后,下一学期继续开设该门课程,进入提高阶段的学习。提高阶段学习选用职业资格考试配套的试题汇编作为教材。通过大量试题强化训练,让学生真正把这个软件摸熟练,积累很多书本上无法直接用文字介绍的经验,做到熟能生巧,让学生成为这一软件的操作使用能手,对同类软件的操作学习打好触类旁通的基础,并且为参加相应软件专项技能的中级技术、甚至高级技术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3.改革教学方法

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方法是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笔者建议:

(1)小班化教学。首先是班型控制在25-30人左右,班级教室每名学生都配备电脑,所有课程教学都在电脑上进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计算机操作水平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2)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的思路是先用后懂,边用边学,旨在引导学生先感兴趣后主动学习,先发现问题后解决问题。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有很多课程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例如:OFFICE办公软件、网页设计、网站建设等课程。通过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学生的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要注意的是,教师在确定项目的时候,要认真分析、组织。

4.加强实训教学管理

计算机专业的多数学科大部分时间是在实训环节完成的,确保实训教学效果,加强实训教学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学校在计算机实训教学方面应加大投入力度,原因有三点:其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更新换代快,实验实训设备淘汰率高。其二、计算机专业实训建设以前侧重于买电脑,建机房,需建设具有真正功能的组装维修实训教室和网络实训教室。机房主要是用于软件操作学科的教学,而计算机专业的男生普遍感兴趣的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的实训。其三,配置多媒体教学和监控管理软件。学生在教室里上课,有经验的教师一眼就能看出这个学生是否在认真听讲。而学生在机房上课时,每个学生面前一个显示器,上课教师在前面讲课、操作演示,学生在机器上在听课没有,在干什么,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工作在讲课时显得心有余力而力不足,往往只有在讲完后练习辅导期间才能兼顾到。目前市场上能实现教学过程监控管理的软件有许多,学校可择优安排,并引导教师在练习辅导时多巡查,这样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教师在讲课时学生在听,没有人在下面做与学习无关的事,甚至是玩游戏。

5.加强师资培训

计算机专业的改革应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结构合理,具有“双师型”素质的师资队伍。

(1)避免计算机教师在教室中进行单纯理论化的讲解,引导教师利用各种渠道,了解IT最新动态,告诉学生和引导学生,指导教师多花点时间做更有实际意义的备课活动和自我学习。

(2)利用暑期安排计算机专业课教师参加省级、国家级职教师资培训,充分给予年青的新教师各类短中期培训机会。

(3)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技师、高级技师等职业资格考试和思科、微软、CEAC等IT行业考证,并在政策上对获取证书的教师给予支持。

参考文献

[1] 陈浩论.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现代商贸工业》, 2011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