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范文
时间:2023-10-31 18:00: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电影文学 《美国丽人》 现代生活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c)-0231-01
1 后现代电影文学
电影文学区别于纯粹的电影艺术。电影文学是指电影文本的创作,是电影艺术的一部分,它是以文学语言的形式见诸于导演和读者的文学。电影艺术是各种因素的综合体,包括导演,演员,摄影,美工,作曲,编辑等。两者互为前提而存在,若没有电影的综合艺术,电影文学无法走向大屏幕、走向大众,若没有电影文学作为基础,电影艺术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本文所谈的是各个因素中的基础部分—— 电影文学。
当电影文学与后现代主义相结合,并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时候,就变成了后现代主义电影文学,它既不是一种电影文学的类型(如灾难电影文学、战争电影文学等),也不是一支电影流派(如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和左岸派等),而是在后现代主义全面影响社会生活的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与电影文学充分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电影文学风格。后现代主义电影文学的界定是模糊的,正如后现代主义的界定具有模糊性一样,只有感受到后现代主义电影文学的特征,才能真正感受到后现代主义对电影文学,甚至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2 《美国丽人》的后现代电影文学特征
由萨姆·门德斯执导、艾伦·鲍尔执笔的美国电影《美国丽人》荣获第72届奥斯卡金像奖8项提名,独揽5项大奖—— 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摄影奖,成为当年最大的奥斯卡赢家。影片以美国城郊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为背景,男主人公莱斯特是一位普通公司职员,一成不变的生活使他感到压抑,直到他遇见了女儿的密友安吉拉,才重新燃起了爱的渴望。事业有成的地产商凯罗琳(莱斯特的妻子)到了中年却卖不出去一套房子,对成功的痴迷使她与另一位地产大亨私通。女儿珍妮憎恨父母亲不与她沟通,于是与渴望摆脱平庸的安吉拉成为好友,和邻家儿子瑞奇成为男女朋友。看似平静的生活中却隐藏着波动与不安。莱斯特和凯罗琳双双进入了中年危机,邻家儿子瑞奇成天用摄像机偷拍珍妮、贩卖,瑞奇的父亲费兹是个古板的上校,却与法西斯有些关系,还有隔壁的吉姆和吉姆,他们是一对同性恋伴侣。虽然莱斯特的觉醒让影片不乏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但浓重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特征使影片充满了黑色幽默的味道。
3 《美国丽人》与现代生活的后现代性
《美国丽人》对中产阶级家庭生活的描述反映了现代生活的种种问题。“资本主义在前工业化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付自然,工业化阶段便集中精力对付机器。到了后工业社会,自然与机器都已隐入人类生存的大背景,社会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人与人、人与自我的问题。”①在这个后工业社会里,人们的基本生活水平已经达到一定高度,社会的发展却将精神远远抛在脑后。现代人开始丢掉本质,忘记自然的恩赐,彷徨、压力、空虚、恐惧、虚伪成为社会的症结,“人与人”、“人与社会”的问题便的更加突出。生存在后现代社会的人们开始寻求慰藉,反对前工业化带来的社会秩序成了后现代生活的特征。
莱斯特无疑是后现代社会的典型代表。他过着无聊乏味的生活,就在他几乎丧失人类天性、成为后工业社会的雇用机器的时候,偶然间的发现让他重新拾起生活的乐趣,反主流社会秩序和意识形态是他生活的最大特征,也是现代生活后现代性的体现。虽然他的生命被主流社会意识形态所结束,但是他的死却让世人警醒,给人一丝希望。
总之,《美国丽人》的电影文本的内容题材、叙事策略和手法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特征,反映了当前社会的状况。后工业社会虽然以其复杂性和多变性使人感到迷惑,无法前行,但是好的后现代电影却多少能给人以启示,让人们去聆听心灵的声音,体会生命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万丽娅.后现代文化语境下的电影叙事策略[D].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05.
[2] 段汉武.《美国丽人》中的后现代主义特征[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15).
[3] 汪明珠.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不确定性特征[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13).
篇2
后现代主义的小说作品是一个矛盾逻辑的产物,追求的是真实的虚构和冷漠的抒情。后现代主义小说在矛盾对撞中产生,在矛盾中发展,故意以麻木冷漠的态度,裸地向阅读者昭示小说作品纯属虚构。而在后现代的诗歌创作中,诗人常常采用反讽的手法,将自己的思想和文化进行含蓄化地表达,欲扬先抑的创作手法对读者形成了明显的感觉冲击力。由此可见,后现代主义的文学创作,就是通过矛盾对立的统一结合,打破有形与无形的传统界限,将其糅合在一起,在矛盾碰撞与火花激荡中将作者的感情加以宣泄,并将这种感觉和思维模式借助文学的途径传递给读者,传递给世界大众。他们大声地向世界宣示,这世界没有什么可以不用文学手段表达的,文学并非清高地独立于世,而应该是和人们的现实生活真真切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与传播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文学表达的认识,扩大了文学创作的领域和范畴,创作的形式也有了较大的突破。美国作家冯尼格在其小说作品《绝佳的早餐》中,直接采用图画这一画面感最强的方式,将作品中难以言表的思想内容进行表述,拓展了读者的思维空间,引发读者的无限遐想。小说家库夫在《临时保姆》中,将小说的要素进行了划分和打乱,108个独立的片段单元使得小说的内容更为抽象,却产生了一种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片段进行欣赏等等。这就是后现代文学艺术家们创作的手法和技巧,在他们心中,艺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他们将文学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了更为广泛的阐述和发展。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冷漠孤独的法国新小说和充满嘲讽意味的美国黑色幽默小说。
二、后现代文学的发展与消费趋势分析
西方后现代主义是继现代主义之后,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受社会的现代性影响,主要是西方社会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所形成的产物。其鼎盛时期是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受这一思潮影响,在西方当代文学中又形成了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黑色幽默、垮掉的一代、元小说、魔幻现实主义、投射诗、具体诗、语言诗等在内的不同文学流派。存在主义最早兴起于法国,其后扩展到整个欧美;荒诞派戏剧和新小说最早也是始于法国,继而漫延到整个西方文学界;“垮掉的一代”和黑色幽默源于美国;魔幻现实主义则由拉丁美洲开始,继而影响到整个世界文学;具体诗产生于德语国家和拉美国家,而语言诗则兴于美国;元小说的兴起地域要广得多,包括英国、法国、美国以及阿根廷等欧美国家。借助于全球化的力量,这些形成于欧美的西方后现代主义创作思潮很快就影响到世界各个民族的文学,并在东西方文学之间形成了相互碰撞、影响和渗透。后现代文学的艺术消费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文学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而是将消费对象逐渐锁定于文学的附加值上面。这种消费模式虽然并没有改变文学作品的使用价值,但却经过包装加工,大大改变了其内在的价值。人们就是借着此种消费方式,来提升自我的存在感和认同感,强调自我或社会地位的确认和证明。当今社会,所有的社会消费或者说经济消费,特别是文学的消费,都有一种欲望性消费的趋势,追求的是没有内涵的,肤浅的快餐文化,更强调的是一种身体或精神上的暂时性的获得和压力释放。
三、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消费现状的反思
文学对于人类自身来讲何以如此重要?随着时代的变化,存在多种不同的解释。但是,无论有多少种解释,文学所具有的基本意识形态价值、审美价值和文学意义都是无法被抹杀的。文学的后现代性是当代世界各民族文学发展进程中的共同特征,是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属于文学共生与发展的产物。同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一样,欧美后现代文学的艺术消费趋势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是整个世界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然产生的产物,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逆转性。首先,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后现代文学创作方法的多元性,使世界文学呈现出各个流派多元发展的态势,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与各国文化的交流。其次,受高科技发展的影响,网络文学的发展必定是利大于弊。虽然网络文学是对精英文学的化解,但网络文学的快捷性和娱乐性可以加快人与人之间思想交流的速度,在当代人快速与多元化的生活方式中,网络文学对后现代文学的传播具有积极意义。第三,电子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虽然是对纸质图书市场和印刷业的极大冲击,但是,图像式和网络式的文学作品对于人们的视觉可以产生更加强烈的冲击力并以更加快捷的传递方式传递给读者和观众。因此,以图像和网络形式出现的后现代文学,新颖的表现形式无疑为文学的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一方面欧美后现代文学消费的产生和发展,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交流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唯有消费才有发展,这是众所周知的不二定理。消费将原本高处不胜寒的,只属于贵族阶层欣赏的文化,向社会底层的文化素养不高的民众展开了双臂。在这里,无论高深还是肤浅,无论庸俗还是高雅,所有的文化、文学内容都被打碎打乱,并重新柔和形成了一种可以被所有阶层都欣赏和喜欢的文化形式。同时,欧美后现代文学的艺术消费对于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另一方面,欧美后现代文学的消费也不可避免地带来消极的影响。首先、人们对于文学的创作,需要浓厚的文化积累和创作灵感的碰撞,同样,文学的修养也要经过一定时期的累加和积淀。但是随着消费趋势的大行其道,直接就导致了文学作品的程式化生产,追求的是快速,以满足消费者对快餐文化的需求。以迎合大众,追求庸俗肤浅的商业化过程,对于文学的价值提炼和积淀是非常不利的,偏离了健康、积极的方向。欧美后现代文学的艺术消费趋势对于人们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文学读者来讲,进行了消费至上,甚至拜金主义的价值观输出,从而攫取了大量社会财富。
四、结语
篇3
关键词:詹姆逊;后现论;;后现代主义
中图分类号:B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085-02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不仅是美国新批评的领军人物,而且是一位重要的后现论家和文化批评家。关于詹姆逊的后现论,国人谈论最多的有两点,一是他提出的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的理论,二是他对后现代特征的描述。有学者曾将他关于后现代特征的理论归纳为四点,“平面感:深度模式削平”、“断裂感:历史意识消失”、“零散化:主体的消失”、“复制:距离感消失”。应该说,这些是詹姆逊著述中最有代表性的观点,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在研究中我们发现,詹姆逊的后现论是相当丰富的,并且在不断变化。尽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这一思想构成了詹姆逊整个后现论的基石,但其根本指导思想是的。詹姆逊的后现论中还有不少很深刻很细致的东西,值得我们吸收和借鉴。下面,本文试图从四个方面进一步探讨詹姆逊的后现论。
一、是“不可逾越的视界”
詹姆逊曾明确表示,他是用理论来研究后现代的。詹姆逊的理论素养和他对20世纪各种文学批评的吸纳为他研究后现代状况做了扎实的理论准备,而资本主义本身的变化则是詹姆逊进入后现代文化研究的现实根据。他始终认为只有在的框架中,后现代才能得到最好的理论化。
当然, 后现代社会中的毕竟不同于19世纪的。新是20 世纪西方政治文化的产物, 是在吸收西方理论和当代人文科学成果的基础上对的坚持、修正和发展。詹姆斯认为阐释学比今天其他理论阐释模式更具有语义的优先权。并且, 已不是一种专门化的知识或思想领域, 它已充分渗透到各个学科的内部。因此, 可以包容其他阐释模式和体系,或者说, 所有东西都可被纳入这个有机体系中加以研究。
重新开拓马克思的总体性范畴是新的重要任务之一。自从20 年代卢卡契提出总体性的优越性是最基本的特征这一见解以来, 对总体性的研究一直是新兴趣的焦点。面对后现代社会零碎化和平面化的趋势,詹姆逊继承卢卡契关于总体性的思想, 顽强地坚守总体化和历史化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 詹姆逊在坚持历史本身是总体性的历史的基础上, 又不断深化和拓宽对总体性概念的理解, 提出了一种开放的总体化思想, 总体化是以差异为前提的, 包含了种种对抗的力量, 它指向一个开放的整体, 永远处于被超越的过程中。进而詹姆逊指出, 由于事物本身是总体性的, 因此在认识论上也必须采用总体性的方法, 把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将其各个局部放在这个有机整体中加以考察。当然, 这并不是詹姆逊的发现, 他的贡献在于强调总体的认知是在把握系统或结构关系的同时应尊重差异、不连续性、相对自律和不平衡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詹姆逊的后现代研究正是为了检验理论在后现代社会中的适应性。他通过对于后现代的深入研究不仅进一步显示出的活力,同时也确立了他的后现论家的地位。
二、后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的联系与区别
将后现代主义放在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加以考察,用历史的辩证的方法研究后现代主义,这是詹姆逊后现论的又一重要内容。詹姆逊明确指出,文学艺术史上所出现的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这些性质截然不同的、并且似乎是不相容的模式,实际上代表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具体化中辩证法的不同阶段。与我们通常理解的作为文学流派的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不同,詹姆逊将这些名称看成是“某一阶段的文化风格,代表某一阶段的文化逻辑”,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分别代表对世界和自我的不同体验。
詹姆逊还通过对欧美文化传统和西方现状的审视和批判来研究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他说:“现代主义忠实地——甚至是‘现实主义的’——再现和表现了日益增长的抽象和列宁所说的‘帝国主义阶段’领土扩张的衰竭。今天所称作的后现代性表达的却是另一个抽象阶段的症状学,在性质上和结构上都与前者有所区别。”詹姆逊认为后现代主义不仅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而且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居“文化主导” 的位置。在论述后现代主义的原创性时,詹姆逊是与现代主义为比照的。
首先,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在社会功能作用上是不完全一样的,文化的范围也有很大差异。现代艺术的一个典型特性就是与商品形式的对抗。在现代主义那里,艺术从现实世界里退出而进入一个自主的艺术空间,表现出对商业文化的抵制和对权威和经典的维护。而后现代文化,特别是当今的大众文化则与市场体系和商品形式具有同谋关系。在后现代背景下,商品化的逻辑全面渗入文化领域,文化生产的目的转向赚钱,文化的商品化已成为趋势,并依据这一目的改变和调整其生产机制,从以往的生产本位转向消费本位,听命于市场、服从消费需要成为铁律。
其次,在美学追求上,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也有明显的区别。如果说崇高是属于现代的话,那么后现代则是一种美的回归,不过,这里美的内涵发生了变化,美不再处于自律的状态。在后现代主义中,美被定义为和满足,是沉浸在灯红酒绿的文化消费和放纵。后现代主义艺术呈现的是直接经验,不需要任何解释。在晚期资本主义时期,美的生产在经济结构和日常生活的制约下正在改变其基本的社会文化角色和功能,美的封闭空间向充分文化的语境开放,现代主义的“艺术作品自主性”和“美的自主性”已不复存在。
三、后现代社会的文化转型
在后现代研究中,詹姆逊敏锐地看到,后现代文化与形象及空间性形成了普遍的契合。在我们这个时代,高科技和传媒真正承担着认识论的功能,詹姆逊正是在吸收和整合当代各种后现论和研究当今科技现实的基础上,从视像文化盛行、空间优位和高科技狂欢等三个层面揭示了后现代社会所发生的文化转型。
当今,文化生产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随着20世纪40年代传媒技术的大突破,电视的普及,电影与广告的结合,以及摄影技术的发展,传统形式让位于各种综合的媒体实验,形象突然处处出现,整个人类生活开始视像化,视像文化盛行成为后现代社会的典型标志。语言不再像海德格尔所憧憬得那样,占有特权的位置,形象正以其优越的可视性表现出对文字的压制。詹姆斯指出,“晚期资本主义世界是一个超越文字的世界,人的生活到了这个阶段已经迈进到阅读和书写以后的全新境界了。后现代更关注装饰,强调视觉艺术,人们只是用眼睛生活着,放弃了思考”。
与形象转换相关的是后现代的空间性特征,因为形象呈现的是空间形式。在詹姆逊看来,当今世界已经从由时间定义走向由空间定义,如果说现代主义是关于时间的话,那么后现代主义是关于空间的。在后现代时期,人们生活在一个非常不同的空间和时间的关系中,形象带来的是一种新的时间体验。
“变化”这个概念遭到怀疑,由此承继变化的时间也成了一个可疑的概念, “过去”开始像一个交替的世界而不是这个世界某一不完善的、早期的阶段。其次,后现代的空间观念不仅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或者文化幻象,而且有其技术支撑,它显示了资本主义全球性发展史上的第三次大规模扩张,其空间己被高科技的狂欢所占据。电子空间还延伸了空间的概念, 在今天的电子化空间中,资本和信息横越地球的过程能够在瞬间完成。而尤其需要看到的是,在后现代社会中,空间不再是某种陪衬,而具有主宰的地位,不仅时间具有空间性特征,而且一切都空间化了,市场的货币形式和商品逻辑也转换为空间形式,成为结构性要素。
二战以来,出现了新的尖端技术,电子产品的迅猛发展,信息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后现代美学已表现出与晚期资本主义时期高科技携手并进的趋势,高科技手段为作品带来了令人吃惊且富有刺激的综合效果。在后现代作品的拼贴中,后现代艺术家正充分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来制作各种视像制品,如作品中出现的魔幻般的时空倒错,或以单个配件的形式用极强的反差加以具体化。并且,为了提高效率和效益,文化生产引进了高新技术和走向规模化、集约化,于是出现了文化工业,制作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或一本读物,就像制造一台冰箱或一辆汽车一样,成为一种程序化、模式化的机械复制行为。
四、后现代研究的意义
詹姆逊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在我国理论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的理论研究范围广泛,论述深刻,对我国相应的文化研究领域有一定的启示。特别是詹姆逊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中有关大众文化的分析,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大众文化、深化大众文化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詹姆逊指出:“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距离正在消失,商品化进入文化意味着艺术作品正在成为商品,商业化的逻辑已经影响到人们的思维。总之,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已经从过去那种特定的‘文化圈层’中扩张出来,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消费品。”这说明了后现代主义文化向大众文化的渗透和扩张。可以说,这一观点对于我国理论界正确认识大众文化研究有一定的启迪价值。当前,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大众文化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大众文化也存在不少负面的影响,从而导致了人文精神的消解、人文素质的滑坡、道德理想的沦丧,造成了人性新的异化和变质。因此,对待大众文化问题我们正确的态度应该是采取辩证的态度,在肯定其合理性的基础上,剔除其糟粕性的方面,引导其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Fredric Jameson. 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 [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0.
[3]詹姆逊.文化转向[M].胡亚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篇4
主题词:网络文学;超文本;解构性;生存浮躁焦虑性
中图分类号:G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09-081-03
作者:封旭明,湖南师范大学2006级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彭鹏志,湖南省邵东县魏家桥镇长冲小学教师;湖南,长沙,410081
随着中国社会工商业兴盛和大都会的建成,网络技术在消费时代突飞猛进,网络越来越普及地应用于学习和工作。由于与世界接轨的步伐加快,流行于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纷涌而入。后现代主义社会是一个众声喧哗、缺乏权威、刻意反对权威的时代,后现代主义文化最大特点与最不安的地方也就是此点,即“它开放型的结构,它自由有时甚至是游戏的思维方式,它对权威话语的破除,它对传统的兴趣利用和颠覆,对所有约定俗成的概念,它都提出了疑问,无论是历史,是父权制度,是帝国主义,还是资本主义本身”。从而导致了对历史的重构,对权威的怀疑与颠覆,以至于破坏了高雅与通俗、艺术与非艺术的严格界限。“后现代主义文化是对现代主义文化的清算,它要消除现代主义文化的二元对立、霸权主义、中心主义,而将一种傲慢的知识态度还原为一种平等的知识对话,将一种中心主义的自大迷恋还原为平等对话中的新意义产生,将一种过分精英主义的态度还原为普世性的大众文化”。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网络文学不同于网上文学,“网上文学”即是上传到网上的文学,或者说以网页形式存在的文学。这个概念关注于文学对于网络物理特征的运用。欧阳友权认为,“网络文学必须是以电脑写作的,首先发表于网上的文学作品,是一种用电脑创作,在互联网上传播,供网络用户浏览或参与的新型文学样式”。网络文学在中国的发展无论在形式、内容以及技术的应用上都明显带有西方后现代主义的特征。本文将把网络文学置于后现代文化的语境下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网络文学形式先锋性:超文本
网络文学研究中经常提到超文本,实际上超文本一词是由美国学者特德-尼尔森首创,他本意指的是在电脑上进行一种“由一连串文本段落构成,以连接点串起来,提供读者不同阅读路径的非正常书写系统。文学上的超文本,实际上就是指文本与文本之间彼此以独特的信息含量组合成为交叉的网状结构。”
超文本小说是最具有网络特征的小说,网络上的超文本小说具有这些特点:语言上,它使文学的语言呈现出短碎、自白、平摊、调侃以及夹杂大量符号和缩略语等特点,因而兴奋密度较高,正是这种全新的语言给人带来冲击与。在形象塑造方面,网络文学在文字描绘的同时,还可以呈现声音、色彩、形状、图象、动画等其它感官刺激,从而让人能更真切地感知那些笑着、哭着、闹着、玩着的活生生的人和生活。最后超文本带给传统文学形式最大的冲击,最让人叹为观止的就是高技术含量支持下的交互式叙事和链接式文本。其中的关键就是叙事情节发展中究竟哪一种可能性将变成作品中的现实,是由读者的选择决定,这种选择是由点击链接点实现的。超文本文学彻底打破了传统文学的直线性,传统文学的那条内在的线索在超文本中被隐匿或幻化为若干线索。就象罗伯特-库维尔所说“传统叙述的时间连线消失在一片地形分布图似的风景画中,或者说消亡在一个没有出口的迷宫中”。
超文本打破了传统叙事的单向局限和中心模式,这种文本无限定向地扩充作品的容量和叙事线索,而读者在跳跃文本间的迷宫般阅读中获得了阅读眼界和文学经验的全新置换。“如果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在超文本的阅读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本《哈姆雷特》。”实际上,网络超文本小说与大众通俗小说阅读动力是一样的,即对不可知叙事的强烈预期,也就是人们的探奇心理和期待视野。
陈晓明说“开放的叙述视界打破了作品孤立自足的封闭状态,小说被推到无所不能,无所不包极限境地,叙述获得了从未有过的自由,叙述因此也变得困难重重,它是智力与勇气驱使下的冒险运动州”。轰轰烈烈的先锋文学在处理现实与幻觉的转换、叙述与故事的变奏时遇到的困难与迷惑,网络文学它解决了,并且形成了多重文本。因此,可以说网络文学在形式上是最具有先锋性的。
二、网络文学精神实质:解构性
中国社会已经开始进入大众消费时代,特别是大都市和沿海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物的体系”对人的包围已经形成,后现代主义文化语境也已经形成。后现代主义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兴起的文化潮流,广泛涉及大众艺术、先锋派艺术、实验小说、后结构主义小说几 其文学批评。确切地说,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心态,一种存在状态。后现代主义社会代表一个空前自觉的时代,它抹杀了现实与幻想的界限,让人无从分辨什么是真,什么是幻,从而使得人们改变了真实和虚构的定义。后现代主义社会是一个被大众媒体所控制的社会,大众媒体不但是现实生活合法的一部分,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有时成了现实生活本身。网络文学作为第四大众媒体,网络文学也就必定为后现代主义艺术。
后现代主义大师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在网络文学发展中,得到了绝妙体现。德里达的“消解”哲学就是要消除西方形而上学的整个“存在――神学的”、“言语中心主义的”和“语音中心主义的”传统。网络文学精神上具有一种后现代意识的解构特征,它解构了高雅,解构了深度,解构了经典趣味。具体而言,它解构的力量主要指向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解构了文学管理系统。网络文学的写作和发表不再有等级和权威的限制,编辑、出版商,甚至书籍审查机构在某种意义上都不能进行限制。第二个方面,解构了文学语言系统,后现代性标志着一系列不同的话语的汇合,每种话语都展示出了新的设置自我的可能性。网络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一些网络词语,如“东东”、“886”(拜拜了)、“286”(你的脑子转的像台286电脑一样慢)。网络语言倾向日常口语化、平庸化、世俗化、肉身化、影图化,这些直观的符号既对现有文学文本的神圣性进行了游戏似的解构,又具有某种朝向语言符号的物质性层面回归的趋势。
三、网络文学生存:浮躁焦虑性
在一个商业化的时代,一方面人们张扬着浮华,另一方面又扼杀了思想的浪漫;一方面追求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又在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浮躁的焦虑。后现代主义思想家利奥塔德在分析后现代知识变化时就深刻剖析了话语交际三要素一说者、听者和所指在后工业社会发生的裂变。通常,说者处于“知者”或“行家”的地位,有着绝对的权威,代表着合法性;听者是信息传输的目的和对象;所指是说者讲话时谈论的主题。在 后工业社会,这三要素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说者不再拥有绝对的权威,听者缺少了评判标准,所指沦为商业信息。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写作者和读者的传统式关系,改变了青年一代文学作者的写作方式和读者的阅读方式。大部分网络写作者都不承认自己是作家,都说自己是抱着玩文学的心态在搞写作,似乎这暗合了王朔“玩文学”心态:我纯粹是起哄,安静太久了我会出来起个哄。
王朔认为“网络文学发展到今天已是人民战争的大海”。李寻欢也认为网络文学使文学回归民间,接近群众。刑育森也赞同“网络文学就是意味着更少功利气息,更少等级观念,更少陈词滥调”。宁肯更是赞叹“网络写作与传统写作首先不同在于,读者不但看到创作结果,还看到创作过程,甚至参与到创作中来;其次网络写作心态比传统写作心态要好的多,自由的多,你脑子里除了读者再没有任何人;第三点不同就是公共空间――互联网实现了网下目前还不能达到的平等、自由与互动的现代人际关系,网络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现实社会的国民性”。
确实当文学进入到“文图时代”的时候,网络与文学是存在兼容性的共振点:自由及文学内容网络内容都是虚拟而真实的。在这种情况之下,读者由印刷媒介的被动接受变为平等互动――读者不仅仅是作为客体的接受者,而且是作为主体的怀疑者、批判者和创新者。实际上这些角色功能的统一,抹平了作者、读者、欣赏者、消遣者和评论者的现实界限,超越了作家――出版――读者的历时性写作,达到了共时性写作状态。部分消解了现实中的话语霸权,部分解构了绝对主体的意识形态诉求以及现实主体的功利性取向。
读者也培养起了新的审美心态,进而孕育了新的审美标准,即它以艺术的随意性、品位的感官性和思想的平面性对传统审美标准的艺术精致性、品位的高雅性和思想的深度追寻形成尖锐的挑战。只是这种挑战仅仅建立在网络青年的身上,她不是要救世济民,而是表现自我;不是终极关怀,而只注重抒发性情;不求崇高和宏大,只求兴之所至的痛快淋漓。如此说来网络文学似乎确如陈村用四个字概括的――就是“前途无量”。但是现实是这种新的标准的冲击对社会有点微不足道,毕竟传统审美标准仍然有坚韧的生命力度。痞子蔡为了扩大影响增加收入,把《第一次亲密接触》包装出版;宁肯把《蒙面之城》网络版修改后,由《当代》刊发并交付出版,自己也坐上了《当代》副主编的椅子:李寻欢,宁财神,安妮宝贝等网络也都隐居到“枝繁叶茂,溢彩流光”的“榕树下”;安妮宝贝更是坦言“我觉得大部分在网络上写得比较好的人,都是以网络文学为载体,引起别人的注意,但慢慢的都会退到传统媒介中去。因为网络上的东西过的很快,它是一种很喧嚣又很空洞的载体”。
当网络文学的写作成为一种生存的策略,他们对传统文学界的进攻,功利性就昭然可见,网络文学的创新就可以看成是争夺话语权力的表现。正如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所言:“反精英文化”到头来却又实践着向精英文化的靠拢。这是一个悖论,也可以说是一种悲哀,因为网络文学在他们挑战传统高雅艺术定义的时候,他们又陷入了一条迷茫之路,即它们反对权威,但又梦想树立自己的权威,或者说向权威靠拢,这就是必然要求融入传统体制之内。网络的退却与先锋作家的退却历程竟然能如此相似。
篇5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哲学;特征;比较;前景
在西方哲学中,与现代西方哲学相关的还有后现代主义。通过哲学和后现代主义的比较研究,有助于在现代与后现代的视野中澄清哲学对现代性的反思;从而应该以哲学的基本方法为指导,分析批评后现代主义的基本思想;同时又借助于后现代主义对边缘、裂隙和空白的关注,探讨文本中曾经被忽视、被误解乃至被遗忘的因素,以完整地把握哲学的理论结构,以此不断澄明哲学的当代意义。
一、哲学简述
在19 世纪40 年代产生于西欧,当时西欧资本主义已有相当发展。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哲学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哲学永不枯竭的生命力在于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在批判和改造以往哲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而奠定了整个理论的大厦的根基,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后现代主义综述
(一)后现代主义的涵义
笔者认为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方面来理解后现代主义的涵义。广义的“后现代主义”泛指19 世纪以来所有对现性展开批判和超越的哲学流派或思潮。狭义的“后现代主义”特指西方20 世纪60 年代以来所出现的思潮:以拉康、福柯、德里达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或解构主义;以罗蒂、奎因、戴维森、理查德·伯恩斯坦等为代表的新实用主义;以格里芬等为代表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简单地说,后现代主义是一场发生于欧美60 年代,并于70 与80 年代流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
(二)后现代主义的产生和理论来源
苏珊·桑坦格、莱斯利·费德勒和易卜拉·哈桑等人在文学艺术领域倡导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性的某些压迫性方面的反抗,出现了肯定性的后现代主义,形成了现代规模和当代意义上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在其现实性上有两大根源:一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二是科技领域所发生的巨大变革。笔者在搜集各学者的不同观点的基础上,认为: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来源具体有以下几点:1.唯意志论哲学。2.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反形而上学倾向。3.维特根斯坦的后期语言哲学。4.海德格尔对西方哲学的激烈批判及其关于“存在”、“语言”的学说。5.解释学的发展对传统哲学的冲击。6.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遗产。
(三)后现代主义的主要流派及主要特征
斯宾诺莎曾说,“任何规定都是一种否定”。笔者主张将后现代主义划分为激进后现代主义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简单地划分为(一)福柯及其知识系谱学与权力理论(二)罗蒂及其后哲学文化(三)德里达及其解构主义(四)利奥塔及其知识合法化危机。
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第一,反中心特征,即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反语言中心主义、反人类中心主义。第二,反本质特征,即反基础主义、反还原主义。第三,反整体特征,即主张差异性,反对同一性。第四,反理性特征,即消解理性租现代性。第五,反主体特征,即消解主体或主体性存在。
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之比较
(一)哲学与后现代主义相同点哲学与后现代主义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东方和西方的关系等一些重大问题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通性,两者在当代的相遇根源于同一个目标,即两者都关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都源于对西方传统哲学的反叛,对形而上学的拒斥,虽然两者在时空上相隔甚远,但哲学和后现代主义思潮在当代必然不期而遇。哲学具有后现代意蕴。
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哲学与后现代主义有共性,当然不可避免的也有其各自的个性,即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
(二)哲学与后现代主义的不同点
首先,从本体论角度来看,后现代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本体论和共识,认为“存在就是差异”,一切都是文本的游戏。
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哲学对象的转换,建构了实践的新唯物主义哲学理论,主张在实践中把握和理解本体、基础,同一性和差异性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其次,从认识论方面看,后现代主义有镜喻哲学倾向,其未能真正反映人的心灵特性,仅仅把心灵看成是反映客观实在的心灵的镜子。哲学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再次,从历史观角度看,后现代主义或者把历史看成是“文本”、“文件记录”或者只强调社会结构之间的共时性转换成某一方面的特征,认为历史只能是断裂的、无连续的历史。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连续过程,其历史观同其本体论一样,以实践为基础,强调人的解放或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最高目标。
四、哲学与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趋势
(一)哲学的发展前景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哲学永不枯竭的生命力在于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马克思哲学具有时代性,彰显和阐扬马克思哲学时代性最根本的途径和方法,是对时代特征、本质进行反思,对时代问题进行科学解答,包括立足于我们时代特有的问题和境遇,对中国当代社会和现实生活的本质进行准确的透视和定位。
(二)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趋势
后现代主义于80 年代以后注重理论研究,有些派别也有了新的进展,而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的出现,又给后现代注入一股新的活力。而这正表明,后现代主义已大势已去,为了不至于衰亡,其中的许多派别在退场的同时,纷纷发生转化或转向,出现新派别。
当然,所谓后现代主义的分化与衰落,并非指后现代主义彻底销声匿迹了,而是指作为一个思潮的后现代主义已雄风不再,但是,作为曾经领一时的思潮,它仍然会出现在人们的研究视域,仍值得人们去深刻反思,吸取它的合理之处。
五、哲学与后现代主义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一)哲学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历史已经证明,哲学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因而,继续推进哲学的中国化,运用中国化的哲学,将是2l 世纪中国哲学发展的主流。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化的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笔者认为,哲学与中国现代化建设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互相作用,相互影响。
(二)后现代主义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从总体上讲是与意识形态不相容的,但笔者认为我们不能因此而完全否定其有合理的一面。后现代主义坚持了哲学的批判性,关注时代关注现实,批判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看重被现代性所忽视的一切。后现代主义要求人们解放思想,关心现实问题,紧跟时代的脉搏,把握时代的信息,反对教条主义文本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这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六、总结
哲学属于现代唯物主义,但它又以敏锐的洞察力捕捉到“现代”中露出的“后现代”端倪,并对其加以批判审视。对于后现代主义来说,哲学是一座从现代走向后现代必经
的思想桥梁,是“不可超越的意义视界”。哲学和后现代主义的比较研究,当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看待和处理现代化和“西化”、全球化和民族性等关系,为寻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切实有力的理论启示,凸现哲学的当代性,充分发挥哲学对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参考文献
[1]美]詹姆逊:《与后现代主义》,参见《与现实》,2002 年第2期
[2] 俞吾金:《后现代视野中的马克思》,《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5 期。·264
[3]勤著.永远的马克思:《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 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年08月第1 版
[4] 徐飞著.《哲学与后现代主义的比较》. 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年01月第1 版
[5] 赵光武.《后现代主义哲学述评》.西苑出版社,2000 年
[6] [荷兰]佛克马,伯顿斯:《走向后现代主义》,第12 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7] [法]利奥塔:《后现代知识状况》,第211 页,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
[8]赵光武,黄书进编.《后现代主义哲学述评》.西苑出版社.2003 年3 月第1 版
[9]高宣扬著.《后现代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年11 月第1 版
篇6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西方民族和许多非西方民族的精英人物,都相信西方文化是其他文化前进的方向,表现出对西方文化“一元”的追求和崇尚。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西方文化代表人类文化楷模的神话出现了巨大裂痕,第二次世界大战更将它推到破产边缘。许多西方人和非西方人开始转变自己的思路。随着“科学理性”神话的破灭,相对主义文化观念在全世界获得了广泛的认同,这在客观上也有助于多元文化模式的生成。在人类信息一体化的时代,更带来了文化接受上的机会均等性,客观上助长了人们的平等意识。第三,现代文化趋向于大众化并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20世纪,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文化工业”应运而生。大众文化的兴盛体现了商品经济社会中大众百姓的一种日常文化消费方式,表现出了关注世俗人生的文化品性。西方社会大众文化的兴起与社会的历史发展是同步的,它是以商品化经济发展为背景,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满足人们感性需求的娱乐性文化。现代文化在文学艺术创作上表现出极大的形式主义,在群众生活中则是极大的通俗化和大众化。许多艺术家用晦涩曲折、扑朔迷离的形式来表达对现实的批判,或用新颖离奇的形式去迎合高度的商业化。在群众生活中,现代主义文化拥有大众文化工具,如电影、电视、流行音乐乃至网络,使文化极为通俗和普及。现代文化打破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界限,出现了明显的亚文化倾向,有的甚至以大众化的流行歌曲、影视、广告等文化消费品的形式出现,从而形成文化的多元格局。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以及信息社会的来临,以电脑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越来越多地渗入文学艺术领域,从而给艺术品的创作和欣赏过程带来深刻变革。以非理性主义为核心价值观的现代西方文化按时间先后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20世纪上半叶的现代主义思潮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严格地说,现代主义不是一个什么流派,而是由许多具有现代主义创作手法派别汇成的一股文艺思潮(包括文学、美术、音乐和建筑等)。这种思潮的产生有其历史和地域因素。现代工业的兴起,涌现出一批中产阶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冷漠,社会变成了一种异己的力量,作为个体的人感到无比的孤独。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人类历史上出现了用人类发明的枪支弹药屠杀自己的同类实情,西方所谓的“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被战争蹂躏得体无完肤,西方文化陷入深深的危机之中,导致人们对西方传统理性主义的怀疑和信仰危机,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权力意志论、亨利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以及马丁海德格尔、让-保罗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等非理性思潮在西方广泛传播。现代主义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诞生的。
现代主义的派别很多,如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象征主义、印象派、意识流、黑色幽默、存在主义等。后现代主义是50年代以后随着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发展和信息社会的来临而出现在西方各国的一股重要文化潮流,它反映了当代西方人在丧失信仰和放弃绝对价值观后,反叛启蒙时代以来的现代性原则,否定一切权威,崇尚自由和多元文化的社会心理。“后现代主义”一词早在30年代就已出现,最初用来指一种现代主义文学内部的逆动。1979年法国哲学家让-弗朗索瓦利欧塔出版了《后现代知识状况》一书,将后现代主义概念正式引入哲学领域,用来指称一种“对现代性的元叙述进行解构”的哲学倾向。此后,后现代主义发展成为一种蔓延整个西方世界的广泛文化思潮,涉及哲学、文学艺术、语言学、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生态学、建筑学、大众传播学等几乎所有文化领域。后现代主义者对其所反对的现代主义学说进行了无情的解构和破坏,因而他们的种种倾向可以归类为解构性的或破坏性的后现代主义,但是他们自己却拒绝将他们的立场看作相对主义、怀疑主义或虚无主义。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当推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科(1926—1984)和雅克•德里达(1930—2004),总之,像后现代主义这种如此彻底的文化反传统潮流在当代西方出现是耐人寻味的,它一方面反映出核战争的威胁和环境破坏的全球性危机所引发的对现代性的批判反思,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生存于金钱和权力圈外的知识分子反抗现代社会权力无孔不入的控制、要求更加平等的社会和文化权利的民主意识的进一步深化。现代西方文化的成就:20世纪西方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技术发明层出不穷,和平发展中交织着战争和动乱,这些都使得20世纪的西方文化现象丰富多彩,各种各样的主义、学说、流派纷至沓来,令人目不暇接,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是两种影响最大的思潮。科学主义哲学主要探索科学的本质、科学的逻辑结构等有关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方面的基本问题。20世纪初,科学主义哲学主要派别有以罗素为代表的分析哲学和以摩里兹石里克创立的“维也纳学派”为中心、代表人物有石里克(1882—1936)和鲁道夫卡尔纳普(1891——1970)等的逻辑实证主义(或逻辑经验主义)。人本主义哲学是指从人本身出发,研究人的本质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带有非理性色彩。人本主义集中表现为存在主义和精神分析学的流行。存在主义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在20世纪50至60年代十分流行,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海德格尔(1889—1976)和法国的萨特(1905—1980)。在经济学领域,20世纪30年生了从经济自由主义转向国家干预主义的“凯恩斯革命”,代表人物就是英国经济学家JM凯恩斯。凯恩斯(1883—1946)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对于资本主义世界缓解经济危机、促进“二战”后数十年间的经济增长发挥了重大作用。60年代后期以来,资本主义各国通货膨胀与失业同时并存,由此引起了对凯恩斯经济学的补充、发展和修正的趋势,形成了以英国新剑桥学派和美国新古典综合派为代表的现代凯恩斯主义。50年代以后,美国兴起以米尔顿弗里德曼(1912—2006)为代表的货币学派,重新转向了经济自由主义。另外,还有约瑟夫熊彼特(l883—1950)的创新理论、WW罗斯托(1916—)的经济成长阶段论,以及主张混合经济、福利国家和民主社会主义的瑞典学派,鼓吹改良主义的新制度学派和属于新“左派”的激进经济学派等。
现代文学领域也是各种思想思潮纷呈。20世纪之初,英国的萧伯纳(1856—1950),法国的罗曼罗兰(1866—1944),美国的马克吐温(1835—1910)、西奥多•德莱塞(1871—1945)等老一辈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仍然影响巨大。20世纪前期在西方文坛影响较大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和存在主义等。象征主义出现于19世纪中后期,在20世纪20年代达到,主要作家有英国的TS艾略特(1888—1965)、法国诗人保尔瓦雷里(1871—1945)等。表现主义出现于20世纪初至30年代,起源于德国,主张文学不应再现客观现实,而应表现人的主观精神和内在激情,主要代表有奥地利作家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超现实主义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法国,它由达达主义发展而来,认为文学不是再现现实,而是要表现“超现实”,主要作家有安德列布勒东(1896—1966)、路易阿拉贡(1897—1982)、保尔艾吕雅(1895—1952)。意识流小说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认为文学应表现人物的意识流动,尤其是表现潜意识的活动,代表作家是爱尔兰的詹姆斯乔伊斯(1882-1941)、法国的马塞尔普鲁斯特(1871—1922)和美国的威廉福克纳(1897—1962)。存在主义文学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的法国,其鼎盛期在20世纪40、50年代,它是以文学的形式宣传存在主义哲学思想,“荒谬”和“痛苦”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萨特的长篇小说《恶心》和阿尔贝加缪(1913—1960)的小说《局外人》、《鼠疫》可谓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二战”后在西方文坛影响较大的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有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垮掉的一代和黑色幽默小说等。20世纪西方史学界出现了许多新的流派和新的观点,主要有文化形态学派、分析的历史哲学、年鉴学派以及新史学的出现。文化形态学又称为历史形态学、文化形态观,它试图通过比较多种文化的兴衰过程,揭示其不同的特点,分析、解释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其首倡者是德国的文化史学家斯宾格勒(1880—1936)和英国文化史学家AJ汤因比(1889—1975)。分析、批判的历史哲学是在对19世纪的实证主义史学严格的审视和毫不留情的批判的基础上诞生的。其先驱者是意大利历史哲学家贝奈德克罗齐(1866—1952)和英国历史哲学家RG柯林伍德(1889—1943),他们的代表作分别为《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和《历史的观念》。在现代西方史学界颇有影响的年鉴学派,第一代的代表人物有吕西安费弗尔(1878—1956)、马克布洛赫(1886—1944),提倡“全面的历史”,主张扩大史学的研究范围,打通史学与社会科学的隔阂,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第二代著名的年鉴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1902—1985),提出“三时段”理论。“二战”后,当代西方“新史学”(又称社会科学史学)兴起,西方史学发生了重大的概念变化,史学研究方法亦有演进。除年鉴学派外,各种史学流派中还有社会史派、心理史派、精神史学、结构主义史学、历史人类学、计量史学、大众史学、比较史学、新经济史、新社会史(包括人口史、家庭史、妇女史、社区史)等。这些史学流派与旧的传统史学差距甚大,故统称为“新史学”。在绘画、雕塑和建筑等艺术领域,西方文化也经历了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转变。从19世纪末的后印象派开始,新时代的艺术家们不再满足于再现自然的写实艺术,转而发展美术在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和创造艺术美方面的功能。在美学思想和艺术实践的这一变革过程中,西方的艺术家们也重新评价并吸收借鉴了东方艺术强调表现的特色,进而开创了野兽派、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等属于现代主义的众多艺术流派。
篇7
[关键词]奇卡诺文学;后现代主义;解构;重构
墨西哥裔美国文学自上世纪40年代以来经历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美国新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①。墨西哥裔美国文学自产生之日起就带有鲜明的杂糅特征,兼具拉美文学和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的特征,体现了西班牙殖民文化和美洲土著文化的杂糅,以及美国主流盎格鲁-撒克逊清教文化和西语裔文化的交融,这就是其独特的“三种文化”渊源和“二次杂糅”的经历。
当代作家在创作中沿袭了拉美文学的某些手法,结合美国多元文化的现实,综合运用多种非传统的叙事手段。尽管学术界对于“后现代”的定义存在较多争议,但本文作者认为,这些手法在本质上有别于传统的文学再现手段,鉴于其鲜明的“去中心化”、“反讽”和“解构”等特征,将其认同为后现代主义表现手法。本文通过分析这些后现代主义叙事方式在文本中的具体运用,来解读奇卡诺文学如何利用语言和多重叙述来书写以文化杂糅为基础的少数族裔文化身份。
一、颠覆与重构
詹明信(fredric jameson)认为,语言和表达的扭曲是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的一个重要表现。
在“后现代主义和消费者社会”中,他认为后现代主义的一个特征就是:“抹杀一些重要的分界线,特别是高雅文化和所谓大众文化之间的传统界限”[1]。当代奇卡诺文学采用独特的语言和叙事手法对中心和权威进行解构,采用詹明信所说的“零散性”结构表现主体的消亡,将众多的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物穿插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西班牙语的穿插使用外化小型叙事的功能,实现对元叙事及其权威的消解。
当代奇卡诺文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创造被主流叙事排除在外的“另类话语”和“自我历史”的叙述方式。文化差异及政治、经济矛盾冲突曾使主流文化对墨西哥裔群体带有很大的偏见,韦伯(walter webb)在《德克萨斯骑警》中使用“凶残”、“野蛮”和“贪婪”等字眼来评价墨西哥裔美国人,集中体现了主流文化的霸权地位。帕雷德斯(américo paredes)的《枪在手上》对德克萨斯边疆的科瑞多民谣《科尔特兹之歌》进行了整理,从墨美人的角度重述科尔特兹和德克萨斯骑警的冲突,塑造了敢于反抗压迫的墨西哥裔美国人形象,有力驳斥了主流文化对墨西哥裔群体的歪曲。赛勒斯·帕特尔对此类现象评论道:“美国新兴文学作品的目标之一就是创造多里斯所称的‘自我历史’:由于某些特殊群体的故事被美国‘标准历史’排斥在外或者加以篡改而在这些群体内部撰写的历史……美国历史是一个国家的历史;而自我历史是一个特定民族的历史,它通常延伸到美国立国以前很长时间,而且往往发源于美国边界以外的各个领地”[2]577。创造“自我历史”包含着对权威和霸权的颠覆,同时也包含了自我身份的重建。
“重构”同样是当代奇卡诺文学的重要特征。
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把后现代主义定义为对真理、理性和宏大叙事的挑战,是一种“深奥的、去中心化的、没有根据的、自省的、谐谑性的、衍生性、折中的以及多元性的艺术”[3]。哈桑(ihab hassan)同样认为后现代主义的两个重要特征就是“解构”和“重构”。奇卡娜作家、理论家安扎尔多瓦(gloria anzaldua)在《边疆:新生混血女儿》这部“自传作品”中提出了“边疆”意象和“新混血儿意识”,其基本意旨遵循了“解构”与“重构”两个过程的整合。虽然大多数学者把安扎尔多瓦的批评理论划归到后殖民主义批评,但是《边疆》“支离破碎”的叙述结构、看似随意的英语和西班牙语的交叉使用以及通过这些手段所强调的“中心的消解”都带有后现代主义的表现特征。这印证了韦斯特(cornel west)将种族问题嵌于后现论之中的观点,他强调法国哲学家和批评家所强调的差异性、边缘性和异质性是后现代主义论争的中心问题。由此来看,那么包容差异性的“新混血儿意识”的确带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色彩。
尽管很多奇卡诺作家和批评家对后现代主义持否定态度,认为它影响了墨美人对主体性的追求,但事实上,奇卡诺作家在创作中又借鉴了某些后现代主义手法,如上面所提到的后现代主义对权威话语的解构。因为这些手法可以为“他者”提供话语空间,实际上使族裔文学获得主体性。胡克斯(bell hooks)也持相似的观点,认为后现代主义对“普遍性身份”的批评恰恰有助于重构不同的身份,而所谓的族裔身份不过是主流文化群体对族裔群体的偏见。她说:“后现代主义总的影响就是,现在其他许多族裔群体即使没有相同的境遇,但是也和黑人一样有着孤立感、绝望和怀疑,没有归属感。激进的后现代主义唤醒人们去关注这些超越阶级、性别和种族的共同情感,而这些情感能够成为构建相互认同的沃土,促使人们认识到共同的义务,并成为团结和联盟的纽带。”[4]墨美文学的创作实际上实践了这种“激进的后现代主义”,叙述结构和叙述语言都带有明显的解构性和重构性,较鲜明地反映奇卡诺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关系。
《边疆》为这种颠覆与重构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应用实例。这部所谓的“自传”包括诗歌和散文两种文体,语言以英语为主,夹杂着西班牙语、南德克萨斯方言和土著语言,这种“语码转换”集中体现了作者所谓的“边疆语言”。另外,文字的编排打破传统,采用了“拼贴画”风格,外化了文本的“反传统”主旨,展现了叙述者/作者作为“奇卡娜”、“女性”、“作家”和“女同性恋者”多重复杂的身份。很多评论家把安扎尔多瓦称为“激进的女同性恋者”,然而叙述者却明确地说:“同性恋是我的选择(对有些人却是遗传特征)”[5]。显然,叙述者对同性恋身份的“选择”是其主体性的体现,是对奇卡诺主流思想的宣战:作为“他者”中的“他者”,女同性恋者的身份可以让她进一步了解历史之外的历史,使她得以了解与平衡奇卡娜的二元性身份,反抗主流文化和奇卡诺男权意识对女性的伤害。她生活在各种边缘文化身份的交集之中———既不认同于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也不完全认同于墨西哥文化价值观,而是综合不同的身份,克服多重边缘身份的局限,对不同的文化身份进行全新的阐释。所以,她希望用包容差异性的“新混血儿意识”来综合多重身份所产生的张力,汇集出更强大的合力,赋予自己主体性和话语权,从而实现对男性权威和文化霸权的挑战和颠覆。
二、去中心化叙述
与“颠覆”和“重构”主题密切相关的叙事方式就是解构权威的“去中心化叙述”,较常见的叙事形式有多个叙述视角的转化、“碎片式”叙述,复调叙述以及梦境叙事等。“碎片式”叙述相当普遍,希斯奈罗斯(sandra cisneros)的《芒果街上的房子》等文本通过这些形式表现了对叙事权威的挑战和文化杂糅为基础的自我重构。
《芒果街上的房子》由46篇相对独立的短篇小说组成,墨西哥裔女孩雅斯贝兰莎作为叙述者将这些故事串联在一起,讲述其在墨西哥裔社区中成长的故事。小说有别于欧洲传统成长小说,也不同于奇卡诺文学经典中的成长小说和家族历史小说,而是反映土著文化、西班牙文化和美国主流文化的杂糅,并从女性角度对种族和性别身份加以界定。一方面,“芒果街的房子”象征着贫穷及其对主人公心智发展的束缚和伤害;另一方面,“房子”是归属感,也是墨美传统家庭观念对女性的羁绊。小说开始时雅斯贝兰莎对房子的渴望代表了她对自身物质生活的追求,主流社会的评价标准在她身上得到内化,破旧的房子成为她的自卑心结。即便如此,她已开始意识到独立的重要性。在“我的名字”中,她接受了祖母的名字,但是也决心冲破家庭对女性的局限:“我继承了她的名字,但是我不想继承她在窗前的位置”[6]。雅斯贝兰莎还逐渐认识到自己所希冀的房子不仅属于她本人,书写的自由也代表了无数沉默的兄弟姐妹。在“阁楼上的流浪者”中,她表现出要为流浪者提供庇护的希望,因此这里的“房子”已经成为她和奇卡诺民众交流的桥梁,是叙述者用文字创造的奇卡诺人的精神家园。
去中心化的叙述不仅在形式上实现了对权威的解构,尤其体现在奇卡娜文学中对墨西哥女性原型形象的重构,如“哭泣的女人”,玛琳琦和瓜达卢佩圣母等。安扎尔多瓦在《边疆》中将这些女性形象追溯到阿兹特克地母神科亚特利库。
这个掌管生死和善恶的女神是矛盾的综合体,安扎尔多瓦提倡的“地母神的境界”是对三个女性原型的综合,剔除了消极、被动的因素,褒扬其积极成分,创造出女性新形象“蛇女”。这既是对基督教“蛇”之形象的改写,也是对阿兹特克文化中雄鹰与蛇之间关系的颠覆。奇卡娜文学就采用了这种综合矛盾、跨越边界的立场,通过使用“碎片式”叙事解构宏大叙事的中心地位,确立多种叙事声音和多重身份。
阿纳亚在《保佑我吧,乌勒蒂玛》中采用的是另外一种叙事方式———创造神话,通过梦境叙事和普通叙事的交替来实现。小说中运用土著信仰、民间医术等具有强烈象征色彩和神话暗示的手法,在传统上被解读为“魔幻现实主义”。希克斯(emily hicks)认为这个术语没有摆脱西方思想中二元对立的束缚,而事实上,此种手法只是消解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界限。本文以此采用“创造神话”一词,从消解二元中心的多元化视角对现实和人类在“矛盾中生存”这一论题进行探索。就文本而言,它强调奇卡诺文化中的土著传统,提倡人们只有重拾历史的记忆,才能从现实的矛盾中找出契合点,从而探索生存的现实。民间药师乌勒蒂玛是神话原型中的“智者”和奇卡诺文化中被神化的祖母形象,是连接现实世界和灵性世界、基督教和土著信仰、人类和自然的桥梁,在主人公安东尼奥·马雷斯的成长中发挥了精神导师的引导和媒介作用。小说中穿插的十个梦境叙事是安东尼奥无意识的体现,存在于他理解自己族裔身份的集体记忆之中。“创造神话”的手法使得文本超越了奇卡诺群体的经历,从更广阔的背景下探索奇卡诺群体超越矛盾、寻找和谐的经历。堪诺莎(theresa m.kanoza)也强调了文本的普遍性意义,即智慧与经历允许人们超越差异、寻求和谐。一定程度上说,文本通过梦境叙事和现实叙事的穿插交替创造了另外一种现实,实现了对现实的解构。看似神秘的民间医术其实根植于印第安文化中对灵性世界的信仰,即世间万物的灵性和人类的灵魂相通,自然和人类融汇成不可分割的整体,也颠覆了主流文化中的“人类中心论”。
三、“反讽”在虚构性自传中的运用哈桑认为“反讽”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哈琴(linda hutcheon)同样视其为后现代表现手法的一个核心。
《记忆的饥渴:理查德·罗德里格斯的教育》是罗德里格斯三部自传作品中的第一部,一直是奇卡诺文学界争论的一个焦点。由于叙述者在自传中反对双语教育和赞行动,作者本人受到严厉抨击,被视为奇卡诺文化的背叛者。这部“自传”被奇卡诺文学界视为背叛族裔文化的宣言,而被主流文化群体视为美国平等与自由理念的成功实践。这部作品反映出部分奇卡诺作家从文化边缘向中心靠拢的事实,以及奇卡诺人在寻求社会认同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虽然罗德里格斯把《记忆的饥渴》称作“自传”,但是这部作品螺旋式的叙述结构和多重叙述声音使叙述者和作者呈现出明显的不对称性,暗示了叙述的不可靠性。同样,迈克坎娜也提出一个“反论”:“正是因为罗德里格斯的第一部自传,我们才不知道他到底是谁”[7]。这就证明了奇卡诺文学中较为普遍的虚构性自传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叙述策略,本身就具有后现代主义色彩。
表面看来,自传描述的是叙述者从“处于弱势社会地位的孩子”成长为“美国化的中产阶级”的上升过程。而事实上,深层叙事结构却是循环式的,这就产生了文本最基本的一个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叙述本身的真实性。同时,叙述内容自始至终以奇卡诺文化为中心展开,分别从教育、自我奋斗、宗教、肤色和职业等六个方面对奇卡诺身份进行论证,文本因此成为奇卡诺文化身份的一种话语表征。自传的螺旋式叙述结构、多重叙述声音、叙述中的矛盾与空白都能够证明叙述具有不可靠性。表面看来,叙述者接受了主流文化、背弃了奇卡诺文化。然而,学业的成功却带来了记忆的饥渴和一次次的回归。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叙述者接受的教育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他的状况:他背叛父母的文化,将自己局限于中产阶级的主观自我之中,话语权没有使他获得真正的自由,因此他才通过语言再现这种异化。叙述文本成为叙述者构建“边缘”文化身份的媒介,同时也是对“记忆的饥渴”的否定,再次证明了叙述结构中的矛盾。通过叙述话语之间的这些矛盾可以看出,自传的叙述是不可靠的,叙述者也是不可靠的叙述者。叙述者将自己在上流社会中的形象比作棕色皮肤的“怪物”,凸显他格格不入的“无部落者”身份,也是他对自我背叛的嘲讽。撇开作者和叙述者之间的差距不谈,仅仅从叙事结构的前后矛盾中就可以证明自传文本事实上是哈桑所说的“反讽”与伊格尔顿所谓的“谐谑性”[8]。
这种反讽与前面所论述的颠覆和重构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美国的白人主流文化要保持权威地位,势必要努力消灭族裔文化的影响,利用其权威地位对边缘文化进行主观性的规划和改造。虽然这部自传作品表面看来从语言到文体和主题都遵循西方文学的传统,但其深层叙述结构却反映主流文化对墨美文化的同化压力。叙述者必须在父母的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做出选择,然而这两种文化不是势均力敌的,归根结底,主导他生活的就是一种文化———主流文化。他要么接受主
流文化的改造、成为其中的一部分;要么被其淘汰而成为无形的、没有声音的奇卡诺民众中的一员。实际上,对于任何有机会进行选择的奇卡诺人来说,这种选择几乎不带任何悬念,但也是无奈的。相比之下,白人中产阶级无需做出这种选择。因此赛勒斯·帕特尔认为:“它(自传)所记述的内容(几乎不管它承认与否)正是美国主流文化对少数族裔所造成的损害”[2]571。
篇8
在俄罗斯文学教学中,分析文本的方法有很多:有从语言、词汇、修辞手法等语言学方法;也有从形式、内容、读者、接受、文本细读、社会学等文艺学方法。下面我们以托尔斯泰娅的《野猫精》为例,把后现代诗学与文本分析结合,即文学理论与实践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补充后现代文学教学和文学文本分析的方法的内容。
一、互文性特征
互文性(интертекстуальность)是不同于传统文学的创作手法,它基于结构主义,主要通过颠覆主流文学传统,为文学重建提供了可能性。互文性是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的一种文本策略,也是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之一“,互文性把这两种互为矛盾的性质组合在一起,它强调特定话语或文本与其他话语或文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1]。在《野猫精》中,托尔斯泰娅引用许多普希金、古米廖夫等作品中的原句,例如:“还有烛光,烛光下……充满惊恐和欺诈的东西!……太可怕了!“”恐怖、圈套和陷阱”中的“恐怖、圈套和陷阱”出自俄罗斯诗人古米廖夫《星空恐怖》。“安娜•彼得罗夫娜在那儿,安娜•彼得罗夫娜在这儿……转瞬即逝的幻影……凡是过去的,都会变得美好……你应当帮助我”中“凡是过去的,都会变得美好”出自普希金的诗歌《我记得那美妙的瞬间……》。“这便是那可靠的钩子,弯弯的,就像字母г!可以用它去燃起人们心中的火焰。”俄语字母г的旧称глаголь又有“言语”的意思,而“用语言去燃起人们心中的火焰”是普希金的名句。直接引用经典诗作可以体现出作家知识渊博、文学功底深厚,并且可以扩大文本的文化空间,增强艺术感染力。“从前有一个老头儿和一个老太婆,……他们有一只名叫里亚巴的母鸡。有一天母鸡下了一个蛋,不是普通的蛋,是金蛋……”是对普希金《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的戏拟[2]。
在俄罗斯文学的教学过程中,针对80后、90后学生的特点,分析后现代主义作品中的互文性特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符合学生们的接受风格。互文性使经典作品在夸张、变形的模仿中被消解,这样既增强了文本的趣味性和通俗性,同时还也扩大了文本的意义空间,使作品的主题更加完善,“互文手法告诉我们一个时代、一群人、一个作者如何记取在他们之前产生或与他们同时存在的作品。”[3]
二、游戏性特征
后现代文学中另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游戏性(игра)。当代,“游戏”一词正全面而彻底地进入人类的一切事务,贯穿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当爱情、性、哲学、语言、政治以及经济蜕变为无足轻重的装饰时,“游戏”就在它们边缘化的位置凸现出来,成为一切的中心。这样,在俄罗斯文学教学中指出后现代主义文本的游戏性特征也是与这个“E时代”相匹配的,作为文化的反映形式,语言也注重其游戏的性质。人们都会玩弄文字游戏,在后现代语言游戏的世界里,作家们认为没有一个真正统一的标准来对事物进行判断。他们消解了所有事物之间的界线,认为凡是事物都是平等的。在《野猫精》中游戏性的特征也十分明显。作者大玩文字游戏,把读者引入一个语言迷宫,使读者着迷于一个又一个的字谜游戏。例如“就算我是发面煎饼,那你是什么呢?”在俄文中“发面煎饼(блин)”一词又有“女人”以及别的暧昧的意思。虽然他们讨论的是发面煎饼,但是其中掺杂了不少讽刺意味。“所有的头发盘起来,一走动就会摇晃,而这些卷发筒整天都在互相碰击。瞧,她还必须烫发。脸上也得抹一层东西:活像个哈耳庇厄。”哈耳庇厄是希腊神话中的长翅膀的妖怪,转义为泼妇。
作者用这样一个词汇来表达本尼迪克对妻子奥莲卡的不满与厌恶,觉得她像一个泼妇一样。“本尼迪克用战靴踢了圆木一下,发出哐啷声:木质不错,很轻,不过很结实。并且是干透了。好材料。”“杜贝尔特?”“谁?!?!”这里提到的杜贝尔特(1792—1862)是俄国将军,此名与“橡木”谐音。这里的游戏性体现在,作者故意让本尼迪克说一个与橡木谐音的人名,使人感觉风马牛不相及,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他喝足了克瓦斯之后,就弄起响亮的音乐来:将铁桶呀罐子呀什么的底朝天,不住地用棍子敲,咚吧—咚吧,然后又去敲木桶和铁桶的桶底,砰!!!于是就敲成了勃拉姆斯。”俄语中“勃拉姆斯”意思是高桅船,与德国音乐家勃拉姆斯的读音相近,主人公本尼迪克只是一味翻书,根本不懂得真正的俄语字母,所以他想说德国音乐家勃拉姆斯,却说成了高桅船。小说的标题“野猫精”本身也是一种智力游戏。本来不存在野猫精,就连这部作品的的名字《Кысь》也是托尔斯泰娅杜撰出来的,本身并没有这个词汇。读完这部作品,我们可以看出,野猫精是人们害怕恐惧时凭空想象出来的,真正的野猫精是人性中的恶。托尔斯泰娅用语言的游戏将读者引入这一游戏之中,获得充分的意义和乐趣,并在在语言游戏中自得其乐,后现代作家“不再承认他们的任务就是反映世界,他们已经清楚地知道,他们的任务就是制造一个世界,即用他们自己掌握的语言这一唯一的工具制造一个世界”[4]。
三、对话性特征
后现代主义的对话中产生一种可见的“超越时空的因素”(巴赫金语),经常会发生文本与生活、文本与文本的交换。在《野猫精》中有荒唐世界与活生生的现实之间的对话。比如,“我们的城市、亲爱的故乡名叫费多尔•库兹米奇斯克;而在这之前,老妈说,又叫伊凡•波尔费里奇斯克;再往前叫谢尔盖•谢尔盖伊奇斯克;在那以前叫南方仓库;而最早的名字是莫斯科。”虽然这是一本后现代主义小说,描绘的是一个荒唐世界,但是作品的大背景正是现代俄罗斯,荒唐世界与现实之间的对话清晰可见。小说中描写大王爷费多尔•库兹米奇的描写非常多:“是荣耀的费多尔•库兹米奇给人们送来了火。啊,荣耀归于他!若是没有费多尔•库兹米奇,我们早就完蛋了,的的确确早就完蛋了!一切都是他建造和安装的,他那光辉的头颅为我们操够了心,他为我们费劲了心思!……”。这段对费多尔•库兹米奇的描写不禁让人联想到苏联时期的斯大林,同样的个人崇拜严重。又如,小说中对本尼迪克的描写其实也是虚构的小说与现实世界的对话。本尼迪克就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人的原型。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倒退,人们生活没有保障,处于转型时期的俄罗斯人郁闷、彷徨,意志力薄弱的年轻人很容易受到西方思想的腐蚀。#p#分页标题#e#
篇9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以及对教育技术的研究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是传统的观点,将教育技术看作是研究如何通过技术促进教学与学习,这一观点是在物理科学模式和行为科学模式之间艰难前行的(Saettler,1968)。[8]物理科学模式着重的是那些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潜在影响的发明创造,历史地看,这些发明有粉笔、照相、复印、录音、运动图像、电视、录像,以及当前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远程通信技术和Internet。这些只是试图改变课堂教学的发明中的一部分。行为科学是从心理学角度对同一历史的研究,这一观点不着重于硬件和软件,而是着重于利用。典型的历史时期开始于夸美纽斯将图片应用到教科书里去,或早期设立的行为主义原则的学习步骤。
现在的重点是设法使得学习更有效。20世纪的心理学理论主要有行为主义、控制论、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同时传播理论也从个别化传播理论,逐渐发展为大众传播理论、小组传播理论。教育技术就是这些理论、概念和思想的“教育的”部分。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关于教育技术的观点,是沿着一条不同的轨迹看待教育技术发展的历史,这一观点是尚未成型的或尚不完善的,被划为后现代一类(Hlynka&Yeaman,1991)。[1][2]设想教育技术是一种艺术形式,产生的艺术作品叫作“象本”(presentation),里面包含的是各种符号。这些“象本”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有印刷、录音、电影、录像、计算机软件及超文本等。教育技术人员的作用和电影评论家、艺术评论家或电视评论家的作用一样,介绍新的“象本”,提供评论,为听众揭示“象本”是怎样发挥作用的。这样一种历史可以从传统的批判模式开始,吸收各种评论家的思想,带着问题去审视“象本”。
面对着文化的复苏,面对着霸权的覆灭,就会出现多种角度、多重视点,不同的评论家会指向不同的方向,从而产生无序。但是就像凤凰涅磐一样,正是通过解构才能获得新的结构,我们似乎是重新开始了,但是这一次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开始的。我们对每一种技术进行审视,一方面认识到它的进步,也认识到它的不足。我们现在已经认识到每一种教学信号并不是对所有的学生和所有的教师都是相同的,实用者看到的是其使用价值,建构主义者看到的是其意义,而评论家看到的是其意识上的独断。我们似乎生活在一个符号无限的世界里,但其无序状态却是非常正常的,因为我们寻求的不是最好的一条途径,而是达到不同目标的不同途径。这样一种教育技术的历史就是后现代主义的。教育技术在今天还不是后现代主义的,但是,教育技术“时刻准备着”成为后现代主义,它也必须是。因为有许多其他的声音、其他的思想、其他的模型在酝酿着、在跃跃欲试着。当只有一种观点被人们接受,只有一种模型被用来解释所有的一切时,后现代主义就会消失。但是在教育技术这样一个充满动态特点的领域,这种情况似乎是不可能的。
二、后现代主义:定义
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处于不断变动中的难以把握的概念。通往后现代主义这个神秘世界有几种方法。首先,是认识到后现代主义不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是一种“状态”(Lyotard,1988)。[5]人们不会去做一个后现代主义者,后现代主义没有计划,后现代主义不寻求转变。相反,世界能够在后现代主义的框架内被认识。后现代主义状态渗透到当代社会的所有方面。科学家写出后现代主义的科学,文学家谈论着后现代主义的文学,后现代主义还出现在建筑、艺术、社会学、哲学、教育和科学等广泛的领域。教育技术人员根本没有机会选择是不是希望介入到后现代主义现象中去,非常简单,后现代主义是存在的状态。问题是,后现代主义是什么?要把握后现代主义的含义,让我们先回到现代与后现代的对立点上,后现代主义必定是“后于”现代的,那么什么是现代主义?所谓现代主义,就是最终的、最好的方法。
现代性的规定性特点有:(1)对科学和技术的压倒一切的信仰和信任;(2)推崇技术的正面效果;(3)认为发展是必然的,是现代思维希望的结果(Hlynka&Yeaman,1991)。[1][2]后现代主义则是对现代主义景象的怀疑,最极端的是整个地排斥现代性观点。如果现代主义是寻求永恒真理,那么后现代主义就是对这些永恒真理的怀疑,如果现代主义是寻求知识的明确表征,那么后现代主义认为“知识的状态随着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以及文化进入后现代时代而改变着”。这样,后现代主义的规定特性就是对现代主义规定特性的排斥,并代之以:(1)信仰多元;(2)对技术的效果进行多方面审视;(3)审视发展是否总是必然的,从而产生一个严肃的主张。如果用其他标准审视,“技术发展”可能根本就不是发展。后现代主义就像双重编码(Jencks,1986),[3]后现代主义还被联系到信息技术时代的知识状况,是以存在论代替现代主义的认识论,是用模拟取代现实。
三、两个模型:给予的世界,建构的世界
为了讨论后现代主义,必须区分两个不同甚至是相反的看待教育技术的观点。首先也是传统的观点,将技术看作是信息传播技术发展的一部分。第二种观点是将技术看作是知识建构的一部分。1.给予的世界在“知识传递”观点中,我们建立了关于传送者、传播信道、信号、接收者等的传播理论。在这种观点下,教育技术的作用是如何更有效地传送教学信号,目的是以尽可能高的保真度将特定信号从发送者传送到接收者。在教育技术领域,这种“发送者-接收者”模型的变体有教学开发、教学设计或教学系统设计,具体的模型多种多样,但其一般模型都是遵从“定义-开发-评价”这样一种结构,基本步骤是首先定义教学事件,然后开发适当的方案,最后检验该方案是否有效。教育技术发展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系列更好地调整这一模型的历史。2.建构的世界另一种观点以完全不同的角度看待信息的流通,认为信息传播过程所包含的不是特定信息的传输,而是意义的产生。这样一种模型,就包含着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在这种观点下,关注的重点从“发送者-信号-信道-接收者”模型,转移到另一个方面,也就是“作者-文字-读者”,这一转变似乎只是用词上装饰性的改变,说到底,作者就是发送者,信号就在文字中,接收者就是读者。在这里,关键的问题是最终的权威或真理落实在哪儿。在传统上,人们默认为文字的作者就是最终的权威,如果有人知道“真象”,那无疑就是作者。但是很显然,有些情况下作者的意图不可能获得,例如作者已经去世,就无法问及作者某段文字是什么意思。这样,作者的权威就由文字的权威所取代,“真理”就落实在文字本身,新的任务是对文字的解释,所要做的是将文字的意思解释出来或翻译出来。当代的文学理论又前进了一步,也许权威并不仅仅是作者,或落实于文字,而是阅读文字的读者。说到底,每个读者都是独特的,在阅读中,每个读者都将自己的背景、兴趣、需要和理解带到文字中去。这样一种观点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读者认为某一段文字很重要,而相同一段文字,在另一个读者看来,不仅无用,甚至是错误的。如果让你说出最伟大的小说是哪一部,你可能认为是《战争与和平》,你的同事可能认为是《飘》。寻找“最好的小说”是毫无意义的现代主义的陷阱,这和寻求最佳教学媒体是同样难以把握的。或许权威落实在作者、文字和读者三者之间,即用信息的建构主义模型代替了线性传输模型,这样的观点是后现代主义的。
四、后现代主义教育技术的特点
后现代主义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五个基本点:矛盾、不连续、随意、无节制、流程短(Lather,1991)。[9]实际上,这五个特点是与所谓好的教学设计相对立的,要使教学设计系统容忍矛盾、不连续、随意、无节制、流程短这些特点,显然不是一种传统的观点。但是如果细想一下,就可能有不同的结论了,开放性体现了矛盾的特点,超文本则体现了不连续、随意性特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多路径、反馈循环以及补救途径实质上就产生了无节制。当代的教学软件允许学生根据前测结果绕过细节部分,则正是流程短的体现。Internet提供信息数据库的访问以及各种通信工具,更是体现了这五个特点。联系到教育,后现代主义的特点可归纳为五个,分别是针对:(1)权威和知识的形式;(2)对个体的关注;(3)物质基础;(4)看待历史的观点;(5)团体和传统的位置。
这些都能够扩展到教育技术领域内,下面的讨论就是在后现代主义框架内探讨教育技术的问题。1.权威的形式权威的结构是共同参与的、对话式的、多种形式的(Lather,P.161)。教育技术人员早就认识到单一的权威已经不再适用于媒体产品了。一个复杂的教学设计产品要经过试验、修正、评价等过程,是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事实上,当前的教学设计或明或暗地都是采用团队的方法进行教学系统、程序和产品的开发,这种特征显然是后现代主义的。2.个体的概念后现代主义对个体的观点是:……不再成为中心的,是由文化所决定、所构造的对立的、相关的……主体(Lather,P.161)。这里就出现了两难:教学设计者是假设所有学习者具有相同的需要从而针对“平均”的目标受众而设计呢,还是不仅允许个体需要,而且也强调个体的不同?传统的教学开发是假设一个受众的平均量,然后根据这一平均量而提供预先确定的材料。然而当代的建构主义理论已经认识到有必要为每个学习者建立各自的学习安排,像超文本技术就似乎能够满足不同的学习需要,用看起来混乱的模型代替了传统的线性课程表示模型。3.物质基础后现代主义的物质基础是信息。在每一课程开发活动中,信息都是一个起点,在教学设计中,首先一个步骤就是确定在开发的教学产品中要包含哪些信息。后现代主义看待信息的角度则不同,不再认为信息是最终的,而是认识到虽然信息的符号表现似乎是固定的,而信息本身实际上是流动的、多样的、变化的。如果以这种角度看待信息,那么教学产品或课程所包含的内容就不再显得那么重要了,教学设计所关注的重点也就从内容转移到了过程。4.团体的位置后现代主义的团体概念始于麦克鲁汉的“地球村”的概念,进而扩展为一个“跨国超空间的、有不同而没有敌对的、生态型的团体”(Lather,P.161)。教育技术不是有正确答案的一系列问题,而是一系列问题、关系、需要和技术对策的网络。每个团体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关心的问题进行开发,但是在局部的自主团体内部,技术又创造了新的跨国团体,例如,Internet所提供的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远程登录等,所有这些都改变着我们看待团体以及看待技术的方式。
五、后现代主义作为另一种模式:教育鉴赏
后现代主义所产生的一个主要影响是提出了进行研究的另一种模式。传统地,教育技术是被当作科学看待的,这就意味着,那些已经被接受了的实践模式,是以实证主义哲学为基础的。教育技术理论早就认识到了实证主义模式的优缺点,从而产生了从定量到定性模式的转移,而第三种实践模式,是既将教育技术看作是一门艺术,同时又看作是科学。批判作为一种学术方法,在艺术研究中被广为使用。建立在定量、定性、实证和系统模式上的教育和教育技术,则很难接受用艺术批判这种形式来作为学术研究的方法。然而,一些研究者逐渐对以艺术批判这种新的思维模式研究教育产生了兴趣(Hlynka&Belland,1991)。[1]1.分析和批判首先,可以从五个方面对课程进行分析:(1)在技术方面,针对课程方法-结果之间的合理性;(2)在政策方面,针对权力和控制;(3)在科学方面,是否最大可能地提高效果;(4)在美学方面,是否将教与学当成一门艺术;(5)在伦理方面,考察教育艺术的价值。然后是“课程批判”,课程批判家应该和文学批判家一样,“课程评论家的作用是揭示其意义,阐明其答案(Mann,P.77)。”[6]现在课程评估者已经广泛使用教育鉴赏和教育批判这样的术语,鉴赏是欣赏的艺术,而批判是揭示的艺术。利用这样的术语描述课程材料也成为教育技术人员的一个特殊兴趣。每个人都是一个课程材料的批判者,虽然是在比较肤浅的层次。批判是对艺术作品的感觉、分析、阐释和描画。教育批判的目的是刻画、解释和评价教育材料、教育环境、课程和教学。2.教育批判的作用一个鉴赏家应该清楚自己的历史,这样才不会总是“重新发明轮子”。一个能够与其历史、与艺术、与文化相交流的鉴赏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鉴赏家。教育批判的作用主要是:(1)从内容及其形式的关系角度解释技术目标或过程;(2)从部分和整体的角度解释技术目标或过程;(3)提供对主题及设计的洞察力,从而在丰富性和复杂性上把握技术目标或过程;(4)揭示评论家对教育技术过程或产品所具有的亲身体验;(5)揭示对教育技术过程或目标进行判断的基础,以及该目标或过程对人类经验所产生的作用;(6)综合不同途径的研究结果,形成综合的理论(Belland,1991)。[4]
六、后现代主义分析方法:解构
一方面,刚刚接触后现代主义的新手会试图寻找规则。而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又是反对规则化的,如果刻板地沿用一个精确的过程,那就全然违背了后现代主义的基本观点,即不是追求创造一个最佳路径。精确地描述一个过程,实际上是提供一种“超越的意义”、一个最终的意义、一个最佳的方法,而这正是为后现代主义观点所驳斥的。因此,这里所谓的后现代主义方法,实际上只是参考性的建议。后现代主义理论的主要概念之一是解构(Yeaman,1992)。[7]解构的第一步是按照传统的角度确定二元对抗,前一项是正常的,后一项则相反,例如好/坏、自然/技术、男/女等等。解构的下一步是将这一对抗颠倒过来,也就是,经过分析与争论,表明原来常常被贬低的第二项,实际上是应该被重视的,一些代表现代主义的二元对抗如:形式/反形式、设计/机会、层次/无序、线性/非线性等,在现代主义观点看来,这些二元对抗的第一项都是稳定的术语,形式、设计、层次等都是现代主义的关键概念。解构主义对其中有些(并不是全部)反其道而行之,并且表明同样也是站得住脚的,例如,设计/机会,在现代主义看来,设计是被接受的模式,但是换个角度看,设计不也意味着限制和强迫?教师要按照设计的课程计划上课,但是好的教师则抓住每一瞬间的各种机会,联系到课程中去的。这就需要采用一种偶然性模型,需要利用各种随意性的能力。实际上,设计的教学常常导致乏味和沉闷的课堂氛围。这样在详细审查下,设计被解构,我们看到在设计中,需要给无序或“反设计”一席之地,实际上,“反设计”在好的设计中总是已经存在着的,在认识到设计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反设计的必要性,以避免产生呆板的设计。最终,对抗不再存在,被确定的现代性(设计/机会)被解构了。
篇10
关键词:存在主义 解构主义 美学走向
中图分类号:B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0-012-02
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产生于20世纪中期,是在动荡的历史、政治、经济因素以及纷繁的哲学美学思潮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具有独特美学特征的文学思潮。本文着重探讨对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产生重要影响的哲学流派,并对其美学走向作出推测。
一、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的哲学基础
自人类登上历史舞台以来,终极真理和客观意义的追求一直是人类的梦想,理性精神被认为是实现这一梦想的重要途径。进入20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思想家、哲学家开始怀疑它的合理性与唯一性,一些反思与反叛的理论也纷纷出现。
如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发现了人类“非理性”的心理现象,提出潜意识的概念,以及“三我”理论;罗素、维特根斯坦等人在其“分析哲学”中提出,传统哲学中所提倡的理性思辨方法是不可靠的,只有超科学、超常识、超感觉的世界才是真实的;胡塞尔在“现象学哲学”中提出,通过直觉对纯粹意识的复归,是把握事物本质的必经之路;海德格尔在其“存在主义哲学”中则表示,事物的本体存在是虚幻的,只有语言才是客观真实的存在;以福柯、德里达等人为首的解构主义哲学对理性主义、理性思维进行了更彻底的批判。解构主义直接否定了事物本体意义的存在,认为无论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还是人类的精神世界,都没有恒定不变的主体,没有公认的无变化的价值与意义。他们否定了终极真理,认为没有一成不变地通用于各个时代的标准。
从以上种种哲学思想可以看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哲学基础是非理性主义,除了受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和直觉主义、维特根斯坦的分析哲学等思想的影响外,最主要的还是海德格尔、萨特的存在主义和德里达、福柯的解构主艾的影响。下文主要就萨特的存在主义和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作一概迷。
1 存在主义。存在主义一词的拉丁文是existentia,意味存在、实存、生存。而它所指的。并不是人的现实本体的存在,而是精神的存在,尤其是指把人的心理意识和社会存在与个人的现实存在相互对立,并把它当作唯一真实的存在。在西方现代思想的诸多流派中,“存在主义特别体现了西方文化由近代图示转向现代图示后人的焦虑,也体现了西方文化发展到现代高度后对西方文化本身的焦虑”。
可以说,存在主义产生于世界文化的转型阶段,一方面,传统哲学、价值观的影响犹存,旧的思维模式的局限依旧;另一方面,科技发展带来的新的理念证明了绝对真理的错误或局限,传统哲学的科学基础已经悄然崩塌,而战争、贫穷等阴影也使曾经的宗教光芒和文化光辉黯淡无光。存在主义产生于这种转型阶段,既没有旧的理念可以依存,又没有新的理念被明确地证明,于是在这种迷茫因颁中的前行,就显得尤为艰难。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是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哲学理论与美学观点,给西方文学的走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其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哲学命题:第一,“存在先于本质”。萨特认为,“‘存在先于本质’意味着人首先存在着,遇到他自身,涌现在世界上。然后他才给自己定性”。人是依照自己的意志完成自身,成为自身,这所成的结果,是自己选择导致的。第二,“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萨特在其小说《禁闭》中描绘了三个被关在一问房间中的鬼魂彼此之间的折磨与伤害。而选择鬼魂作为主角、禁闭的房间作为背景,也正是说明这种折磨无论是从时间、还是从空间,都没有解脱之道。由此,他说出“他人就是地狱”,就是为了表明,在失去、道德准则的社会中,人们价值观失衡导致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彼此伤害,是没有办法避免的。现实的冷酷与世界的荒诞,使人成为冰冷世界中的孤独者。第三,“自由选择”。尽管在荒诞的世界中,人们无法避免伤害,但是最终,人依旧拥有选择的权利。“人的意志的绝对自由”是他生存本质的核心,这也是他自我救赎的唯一道路。萨特“自由选择”的观点,进一步强调了个人的力量与作用,强调选择与奋斗,而非随波逐流听天由命。这也正是其理论的积极性与人道精神。
2 解构主义。上世纪60年代产生于法国的解构主义,挥舞着解构的大旗,掀起了后现代的开端。而它解构的,不是结构主义本身,而是以结构主义为代表的现代思想,或者说,它是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思想模式的解构。而在后结构主义的大潮中,最为署名的弄潮儿,无疑是法国,哲学家德里达。
德里迭是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曾经的结构主义理论的支持者,现在的解构主义理论的核心人物。他的解构主义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解构中心。德里达从反对“逻各斯中心义”的角度出发,否定了传统的二元对立理论。他认为,在传统形而上学的“二元对立”范畴中,如主体与客体、精神与物质、本质与现象等,总是一方处于中心地位,起主导的作用,另一方处于次要的地位,以一种派生的形式出场。这种固定的、封闭的关系是不合理的,实际上一成不变、绝对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取而代乏的,应该是一种开放性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动态互补的关系。德里达称之为“延分”。第二,解构结构。德里迭提出,“文本不再是完成了的作品资料体,内容封闭在一本书里或字里行间,而是一个区分网络,一种踪迹的织体,这些踪迹无止尽地涉及它自身以外的事物,涉及其他区分的踪迹。”他的观点否定了文学作品内容的完整性与形式的确定性,反对深度模式。他不赞同传统观念对结构的认识,否定一切结构都是为中心、意义、目的服务的观点,而主张结构的多元性、开放性与任意性。第三,解构文本。传统意义认为,文本具有确定的价值评定和终极意义,一个文本是独立的,具有自身完整的内容、意义以厦表现形式。德里达否定了这种看法,认为文本的属性是一种替换性、补充性,或者说,文本自身内容和形式的完整,都需要依赖于其他文本。他们是一系列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整体。第四,解构阅读。德里迭对传统阅读方式的目的表示不艰苟同。传统阅读方式认为。读者应该遵循作者的原意,从文本中寻找作者的写作目的与观点,由此达到读者与作者的沟通。而德里达主张,把阅读当作读者寻求快乐的游戏,文本完成之后,就是“作者死亡之时”,作者的意义已经结束。接下来,读者在文本中发挥自我的主观创作,在“误读”中,将文本中的歧义点与自,身的理解和需求相联系,使文本具有圆人而异的新意义。这也正是文本的价
值与意义的“播撒”。某种角度来讲,他的观点与接受美学也有相似之处。
二、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的美学走向
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今,历经了发端、鼎盛、分化和衰落,又在拉丁美洲和亚洲国家有了新的发展。在其成长历程中,也经历了自身的完善与修正。随着后现代之后文化相对主义、多元主叉、生态主义、全球化等理论的盛行,西方文学的美学走向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对现实主叉的复归。在后现代主叉文学出现初期,它关注于对传统文学的超越和反叛,亦即时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的抛弃和改写。而随着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不断发展,在经历了与读者的相互解读和分析之后,它逐渐放弃了实验性的文本。不再走“新小说”、“元小说”、“反小说”的路子,而开始回归现实主义。曾经的后现代主义作家,在经历了反传统的后现代主义叙事之后。也逐渐回归于传统叙事方式。他们试图放弃文学形式、体裁、手法上的标新立异,而回归于对文本本体的关注。当代作家更关注于现实的袁迭。历史的反思,就社会的不公、权利的滥觞,以及社会高速发展对人类精神的压迫与扭曲,人文精神与信仰的缺失等问题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第:,对人文关怀的复归。在光怪陆离的现代社会的高速运转之中,人的异化与物化,精神的迷茫与空虚,信仰的破碎与缺失,成为现世最严峻的问题之一。经历了后现代主义的解构之后,价值和标准的多元化在带来新气象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问题。世界的前进方向并不是如后现代主义预期的“怎样都行”,在他们呐喊出世界的荒诞无序、道德的缺失、价值的失衡、理想的破灭之后,人们也在反思。他们曰过头去,在逝去的黄金岁月中重新寻找理想、信仰、价值与意义,这些行为规范、道德准则与精神寄托,体现在文学创作中,就是人文精神的复归。
以上世纪70年代后出现在法国的人文主义小说为例,即是以人为中心,关注于人的价值,寻找生存的永恒意义。而英国理论家伊格尔顿在《理论之后》一书中指出,“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以及类似的种种主义已经风光不再。相反,人们在经历了种种‘主义’的解构之后,不得不再度重新关注古老的道德问题。”而在英国作家默多克笔下,“无论是艺术家还是普通人,为了在道德上变得更好,都需经历一种艰辛的道德奋斗或者精神历程,打破个人沉醉其中的‘迷惑’,把充满爱的‘关注’目光投向身外广阔的世界,最终才有可能达到‘善的真实’。”可以说,当宗教约束力消亡,价值观混乱之时,当人们面对各种诱惑与抉择之际,传统道德的发掘,人文关怀的复归或将成为解决之道。
第三,走向审美标准、审美价值、审美体验的多元化。后现代主叉“消解中心”之后,必将从“一元”走向“多元”,打破旧有的固定模式,建立多元化的标准。在这种大前提下,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体现出如下的特点,即“确定性、逻辑性、时序性等传统创作原则统统被抛弃,代之以创作中的不确定性、多元性、语言实验和话语游戏”,从而形成一种无限制的“可写性文本”,由此,曾经大一统的审美标准、审美价值与审美体验也将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审美标准的多元化,导致不同审美价值的产生,由此也会带来不同的审美体验,在这种影响下,必将带来审美主体范围的扩大化和通俗化。审美标准不再拘泥于单一的程式而成为开放的模式,过去单调的模式化的人物形象、故事走向、文本意艾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作家和读者的解放。作家可以通过任意的文本、形式、价值与内涵去表达对世界、对生活、对自身的理解,搭建起一座自我与外部世界的独立之桥;读者也获得了选择的自由。可以在不同范式、不同思想、不同价值的文本中寻找自我的共鸣与外部世界的探索。文学不再是单一的宗教、政治、哲学的传声筒,而具有了自我独立的价值。或者也可以说,即使文学依旧摆脱不了各种显性的控制与影响,至少多元化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松绑”,使我们可以看到各种文化的交锋。
第四,文学走向商品化、大众化、通俗化。在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人们的价值观较以往有了很大改变,对物质的追求成为人们新的目标,知识成为了商品,文学也走向了商品化、功利化和实用化。文学不再以一种指导性的姿态出现,而是更多地成为个人情绪的表达手段。网络的出现和普及,使全民写作成为一种可能。作家与大众之间的界限渐微,更多人的情绪可以通过文字表达、分享。网络小说、微博、手机文学,越来越多的形式使出版、公众化不再成为问题。而从美学角度来讲,审美愉悦、审美价值的评定标准交给了大众。于是,这种作家与读者之间的相互选择、相互解读,角色的相互转化,更使二者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使文学走向大众化。
大众化导致的通俗化,即全民参与,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文学不再是少数文化精英的特权与。而成为全民表迭的手段。作家的大众化,也带来标准的多样化与层次化。另一方面,文学接受的大众化,使各类人群都与文学产生了联系。通俗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校园小说等小说类型的出现,也证明文学全民化的走向。在这其中,对通俗化的正确理解尤为重要。通俗化不是低俗化,不是恶俗化,这几者之间的区别,我们应该重视。通俗化意味的是受众层次的广泛与范围的扩大。而非价值的低俗和表现的平庸。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对后现代主叉文学的发展走向有一个合理的预期和正确的引导。
随着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传媒与网络力量的逐渐加强,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对话愈加频繁,国家、民族、文化之间的边界日渐模糊,逐渐走向“地球村”的新局面。这种全球化的出现,不仅影响了我们的文学,也影响了我们的文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状态与社会结构。因此,在传统文学精神被打破,新的文学标准尚未确立的后现代主叉文学阶段,如何从旧有的积淀中汲取精华,如何在风云变幻的现代生活中针砭利弊,如何以文学的、美学的、哲学的手段解答现代人的迷茫与固惑,激励现代人的斗志与希望。才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重任与前进方向。
注释:
①张法20世纪西方美学史[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92-93
②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三联书店,1987:62
③何仲生,项晓敏欧美现代文学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346
④曾艳兵,后现代之后的西方文学[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6
⑤何伟文,善、和艺术――默多克作品对‘道德’主题的探索[J]外国文学评论,2009(3):42
⑥胡铁生后现代文学的共生与反思――兼论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取向,学习与探索,2010(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