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经济政策范文

时间:2023-10-31 18:00: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代经济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古代经济政策

篇1

【关键词】 关节镜;髌骨外侧支持带;髌骨外侧挤压综合征

在临床中髌骨外侧挤压综合征属较为常见的髌股关节疾病, 患者若是采用保守治疗虽然能够从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度, 但可能会反复发作。本次研究本院对60例患者采用关节镜下松解髌骨外侧支持带治疗,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于本院的髌骨外侧挤压综合征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 均全部采用关节镜下松解髌骨外侧支持带治疗, 其中男48例, 女12例, 年龄38~72岁, 平均年龄(58.3±13.2)岁。包括左膝32例、右膝28例。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经过X线、CT和MRI影像证实为半脱位或髌骨外侧倾斜。同时有不同程度关节软骨软化。

1. 2 方法 对患者采用腰麻或腰硬联合麻醉, 行前外侧入路, 对患者关节内的结构进行逐一检查, 对患者结构的变化程度进行评估。用钝头从皮下钝性分离至髌骨外缘2 cm处, 采用尖刀切开做外上入路口, 使髌外侧支持带和皮下形成腔隙。关节镜从前外侧入路进入, 手术器械从外上入路进入, 在外侧支持带表面用刨刀刨削, 将腱膜去除, 将外侧支持带由近端向远端分离, 从股直肌连接处松解到髌腱旁, 松解纤维关节囊, 充分保留滑膜关节囊, 避免关节液渗漏至皮下。对患者参与外侧支持带进行修正并止血。对运动轨迹和髌骨关节吻合度进行观察, 以关节对合良好为准, 让髌骨内移>12 mm。术后缝合切口, 将引流管至关节腔, 将其固定牢靠并且加压包扎。

1. 3 疗效评定标准 术后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优:治疗后髌骨痊愈,恢复到治疗前,对生活无影响。良:治疗后髌骨情况改善明显,对日常生活造成轻微影响,无需他人帮扶。中:治疗后髌骨有所改善,症状减轻,对生活有一定影响。差:治疗后髌骨外侧挤压依然存在,病情未得到好转甚至严重。恢复良好率=(优+良+中)/总例数×100%。

2 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2年, 其中优36例、良14例、中8例、差2例, 治疗后患者恢复良好率为96.7%(58/60)。见表1。

3 讨论

髌骨外侧挤压综合征通常包括两种类型:一类属于关节囊增厚以及牵拉使得髌骨横向移动减小;而另一类则是患侧髌骨移动范围比健侧小。患者往往会感觉到膝前有明显疼痛, 在上下楼梯或下蹲时会发出弹响。通过检查后会发现部分患者伴有髌骨压轧音, 髌骨内移度减小, 髌骨倾斜试验为阳性。通过影响学可发现髌股倾斜角(PTA)以及髌骨外侧角(LPFA)有明显减小, 同时有患者可能出现髌骨半脱位。除此之外髌骨外侧挤压综合征可能出现外侧关节软骨下骨硬化、内侧骨量减少以及外侧关节间隙变窄等多种情况。

髌骨外侧挤压综合征属于较为常见的髌骨关节疾病, 于1975年被提出[1]。由于各种因素使髌骨关节的解剖对线受到干扰, 从而导致髌骨外侧支持带挛缩、肌力不均衡, 使患者在髌骨屈伸时运动轨迹不良, 同时由于髌骨关节面异常接触从而使得关节面部压力分布不均和局部应力增高, 使患者继发性关节软骨出现损害。针对于髌骨外侧挤压综合征患者而言髌骨多倾斜, 而外侧支持带过紧则是导致髌骨倾斜的根本原因, 发病机制和髌骨外侧应力的变大有着直接关系[2]。

针对此类患者给予关节镜下松解髌骨外侧支持带治疗能够使髌骨恢复正常力线, 降低髌股关节外侧面, 有效防止了外侧髌骨关节遭到破坏, 使软骨损伤情况得以缓解;同时也可以帮助患者消除疼痛的病因, 从而实现治疗髌骨外侧挤压综合征的目的[3]。松解髌骨外侧支持带手术方式较多, 包括单纯切开手术、关节镜辅助手术、关节镜闭合松解手术和经皮隧道松解手术四种。目前随着我国关节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 闭合手术治疗方式必将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4]。

经过本次研究发现, 所有患者随访2年, 其中优36例、良14例、中8例、差2例, 治疗后患者恢复良好率为96.7% (58/60)。

综上所述, 针对于髌骨外侧挤压综合征患者而言, 选择采用关节镜下松解髌骨外侧支持带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效果好等诸多优势, 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马丽艳, 陈德生, 王, 等. 关节镜清理结合皮下髌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髌骨外侧挤压综合征疗效分析.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3, 28(4):359-360.

[2] 金日, 杨玉宝, 李林. 关节镜下闭合松解髌骨外侧支持带联合关节清理术治疗髌骨外侧挤压综合征.山东医药, 2010, 50(50):73-74.

[3] 黄东辉, 杨丰建, 张云海.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加清理术治疗髌骨外侧高压综合征. 实用骨科杂志, 2013, 19(8): 587-590.

篇2

开天辟地的、造人补天的女娲、创立中华古代农业文明的炎帝黄帝等,我们只能根据一鳞半爪的考据和神话传说资料,想象他们在土地上创造的伟大功德。第一个从土壤分类、种植技术、财产权、资源保护与建设利用诸方面将土地管理系统化的管仲,此后中国历史上的那些风云人物,在土地上做的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技术――由于人口不断增多对食物需求不断增加,将以前不能种植的土地改造成可种植的田地,创造了梯田、架田等形式,并通过耕作技术将土地的产量提高;二是在土地的分配上进行了多次革命性的探索,这种探索虽然大多数都失败了,却留下人们在土地问题上的理想影像。

今天我想介绍一个人,这个人大家在历史上很少注意,尤其不习惯把他和那些曾经做出惊天动地大事业、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相提并论,这个人就是在几乎所有正史中都被视为篡政奸逆的王莽。要我看,王莽应该是个理想主义者,起码在土地问题、推而广之到社会经济问题上,他是个思想绝对超前的改革家,他把人类19世纪才出现的经济技术作为改革目标,他的革命性的思维和大胆的改制,令许多西方的思想家都感到好奇:在中国的“洪荒”时代,竟有如此“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让人惊叹。

对王莽也有评价:“关于王莽变法,汉时一般做史的人――范晔、班固、班昭等――因为他们吃的汉朝的饭,要给汉朝说几句话,把王莽说得怎样坏,其实王莽也不是怎么不得了的一个坏人。我们现在研究王莽,要拿很公平诚恳的态度来研究的。均田制是王莽时提倡的,可见他当时注意到农民问题了。因为农民问题最重要者厥惟土地,而他先节制田地,地主阶级见王莽所行的政策,诸多不利于己,欲寻一代表本身利益之人,起而代之。而刘秀遂于是时起来了。倡人心思汉,以迷惑一般人之目耳。盖因王莽代表农民利益,不得地主阶级拥护,刘秀则代表地主阶级利益,故能得最后的胜利。”(《点评二十四史・ 后汉书・ 王莽传》)

研究这段历史后感叹说:王莽建国以后,实行土地国有,禁止私人买卖田地奴婢;又把一切重要的生产事业都归国家管理,设立种种调均人民经济的机关,平物价、办国家赊贷机构。他的经济政策很含有国家社会主义的意义,其目的在于“均众庶,抑并兼”。

王莽建立自己的政权后,将全国土地改为王田,即收归国有,不准买卖。还规定,一家男子不超过八人而占田数额超过一井(九百亩)的,应将多余的田分给九族邻里乡党中无田或少田的人;原没有土地的按制度授予田地,等等。

篇3

齐僖公三十三年,管仲开始辅助公子纠。齐桓公元年,管仲任齐相。管仲在任内大兴改革,即管仲改革,富国强兵。齐桓公四十一年,管仲病逝。

管仲整顿行政管理系统,叁其国而伍其鄙。

他提出用人原则:德义未明于朝者,则不可加于尊位;功力未见于国者,则不可授以重禄;临事不信于民者,则不可使任大官。

注重经济和农业,反对空谈主义,开创职业技能教育。

外交主张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帜,以诸侯长的身份,挟天子以伐不敬。

军事制度其原则是作内政而寄军令,其措施是参其国而伍其鄙。

篇4

【关键词】中国;美国;经济政策;比较

中美两国在制定本国经济政策方面有些类似之处,同时也存在着很大差别,如政府的角色,西部大开发以及人才引进等等。这几方面举措在各自经济发展过程中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此对中美经济政策进行对比和分析,扬长避短,对我国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中药店额作用。

一、中美两国政府主导作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政策和成就对比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的巨大成就,概括起来有三点:(1)社会的经济增长速度非常快,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7%,基本上每7年GDP会翻一番;(2)中国的经济增长是一个包容性的增长,其中最有利的证据就是我国的贫困人口下降2亿以上,这样的减贫结果是依靠经济发展取得的,主要发生在改革开放的前15年;(3)平稳的完成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在这起期间没有发生大的动荡,对于世界来说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我们把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共三点:(1)经济的高速增长;(2)贫困人口的迅速下降;(3)社会的相对稳定。这些并非任何一个国家能轻易做到,相比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充满战火的国家,中国要稳定得多,经济发展要快得多,这一切都源于我们有一个能做出正确举措的政府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干预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鼓励银行储蓄和社会投资率达到30%以上,大力推进展教育制度改革,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等等。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体制能这么平稳的转型没有政府的干预是难以做到的。可见强有力的政府在经济乃至整个社会发展中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

位于地球另一端的美国一直是称霸世界的经济大国,它宏观上干预和协调经济体制的运行,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包括避免失业率过高,避免高通货膨胀。为维护经济体制运行建立了一系列基本的制度。政府从中起到的作用主要有:(1)维持公共服务,建立完善的经济制度来调度资源的配置;(2)对收入进行合理分配,调节货币供应量,控制经济增长波动;(3)确保就业,控制投资。同时美国政府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教育,信息,交通,通信和能源等等。

通过对比我国和美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我国政府在市场中的主导作用会更多些,起到的作用也更加明显,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里,创造了伟大的,震惊世界的奇迹。而美国是真正实现了“小政府,大市场”的社会经济管理模式,美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遇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困难,两次大的金融危机,政府每年居高不下的财政赤字,还有较高的失业率,这些问题都是它经济发展模式存在弊端造成的。

二、中美各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带来的经济效益

美国从18世纪80年代到19世纪90年代将近100年的时间进行了西部开发。当时美国向西部的经济开发是以小农经济为主,通过小农经济来分化资本主义农业。这对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美国道路”的形成和发展有极大的作用。同时西部开发通过发展交通事业,带动东西之间的经济联系来拉动本国内需,这也给西部沿线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繁荣。所有这些举措都是源于西部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带动了美国的重工业以及电子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美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

对于中国来说,西部大开发刚刚起步,我们在借鉴美国以及世界其他各国的历史经验的前提下,也量身规划了一系列重大的措施:(1)抓住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战略的机遇,加快西部大开发的步伐;(2)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确立明确的发展目标;(3)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稳步推进西部开发;(4)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水利,能源以及通信等等。西部大开发对于我国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它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会起到强大的促进作用

对比中美两国西部大开发模式的特点,不难发现美国西部开发是在18世纪,那时的美国是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大量的移民可以充分利用东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开发西部各种自然资源,能源得到了充分合理的利用。中国的西部开发开始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靠保障有力的国家政策集中有限资源,部署西部现代化工业,所以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大。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们也取得了重大成就:西部地区通车里程超过70万公里,2/3左右都是西部大开发以后建成的。交通设施、铁路、水运航道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自来水管网、天然气设施以及垃圾处理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同时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得到了明显加强。美国西部开发给美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实现了东西部政治经济一体化。而中国西部大开发建设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完成,需要政府统筹规划,需要有序有重点的实施经济政策,需要进一步坚持政府制定的科学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  

三、中美人才引进政策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众所周知,各行各业知识,科技,产业创新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国古代就有谚语“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美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超级强国,最关键的是对人才的重视。面对人才的竞争,他们会用高薪工资,充足的科研经费等很多宽松政策来吸引全世界优秀的科学技术人员。美国一半以上的企业和工商业人才都是从国外引进的,这些人才支撑着美国一般的经济产业,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它不仅解决了近三十年来美国出生率下降以及面临的劳动力匮乏的严重问题,同时也提高了美国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人才的发展和引进不够重视。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峻性,在总结历史教训,借鉴国外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了大量的引进人才、移民和吸引外商来中国投资的优惠政策。比如聘请外国专家来华工作和派各类人才出国培训。这一举措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使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实现了新突破。同时,在工业领域,围绕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优先支持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国有大型企业、软件、集成电路及相关产业等,推动一批关键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极大的占有了国际经济市场。这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新鲜血液,使得经济的发展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

对比中美两国人才引进政策,中国在近几年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同美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做好工作,注重人才培养,加强自身的知识,科技,产业创新,尽快实现自身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中美两国在宏观经济政策,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人才引进政策上存在着一定差异,但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都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对比中美两国重大经济措施,对美国的经济政策我们要取其精华,剔除糟粕,必须要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我们一定要做到保证市场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做好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1]靳铭,赵嵩正.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模式的选择与设计[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7.

[2]赵宏.中国模式与世界主要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科学社会主义,2009:5.

作者简介:

冯石岗(1955―),男,河北冀州人,管理学博士,哲学教授,河北工业大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基本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导师。

篇5

一、五个“什么”专题复习示例

以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复习为例,首先解决“什么内容”,可由学生自主整理完成,参考答案如下:①西周:诸侯向周王交纳贡赋。②春秋:相地而衰征、初税亩。③秦朝:田赋、户赋、徭役、兵役、苛捐杂税。④两汉:编户、田租、人口税、徭役或更赋、兵役、杂税杂役。⑤北魏孝文帝后:租调制。⑥隋唐初:租庸调制。⑦唐后期:两税法。⑧北宋王安石变法: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⑨明朝:一条鞭法。⑩清朝前期: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摊丁入亩。

其次,引导学生分析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发展演变的趋势(即解决“什么趋势”的问题),可由学生分组讨论后选代表回答,老师最后总结,参考答案如下:①征税标准:由人丁为主转向土地资产为主,唐的两税法是其转折点。②税物形态:由实物转向银两,明朝的一条鞭法是其转折点。③税种和手续:由繁杂到简便,以一条鞭法为标志。④由必须服役到可以代役,更赋、庸、募役法、一条鞭法中纳银代役。⑤征税时间由不固定到基本守时,以两税法为标志。⑥商业税比重逐渐加大。

第三,引导学生分析导致上述演变的原因(进入“什么原因”阶段),引导学生依据所学知识通过思考讨论等,获取如下答案:①土地制度的变化。②商品经济的发展。③农民的反抗斗争。④统治阶级为应对危机或增加收入及时调整。

第四,解决“什么影响”方面,引导学生分析合理调整赋役制度的作用,参考答案如下:①适应且促进了土地占有关系的变化。②有利于农民减轻负担和对国家的人身依附。③推动了生产力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恢复发展、商品经济的成长。④增加了财政收入,缓和了社会危机,巩固了统治。

最后,完成“什么启示”阶段。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联系现实情况,畅所欲言,从多个角度和方面思考回答“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调整和改革对今天的启示”,鼓励发表自己见解尤其创新观点。参考答案如下:①经济政策的制定应从现实国情出发,适应并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经济政策要随着国情的变化及时相应地调整。③国家税收制度的制定要依据公平原则,发挥其保护弱势群体,合理调节收入差距的社会公用,坚决打击一些官员、富人通过权力或其他手段偷税漏税的行为等。

再以中国古代的商业发展为例,首先“什么内容”,也由学生结合教材归纳,此处略。

其次,引导学生分析“什么趋势”,参考答案如下:①商品种类日益丰富,向大众化方向发展。②市场逐渐扩大。③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等。

第三,“什么原因”,即引导学生分析古代影响商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参考答案如下: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尤其专业化、商品化程度)。②国家统一安定状态。③统治者对商业的政策。④货币发行情况。⑤内外交通。⑥外贸政策等。

第四,“什么影响”,可由学生结合教材所学知识讨论,或教师呈现典型材料引导学生。参考答案如下:①带动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整体经济的繁荣。②密切地区间经济联系,从而促进民族融合,巩固国家统一。③促进城市的发展和职能转化。④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瓦解封建自然经济。⑤促进市民阶层队伍的壮大、早期民主思想产生和市民文艺的涌现等。

第五、“什么启示”,由学生结合上面所学知识,可以答对中国古代商业发展规律性的总体认识、对其历史地位的认识、其经验教训对今天的借鉴意义等。参考答案如下:①中国古代自然经济始终占主体,古代商业只是自然经济的补充。②商业的正常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强盛和民众生活的提高,当今政府应该采取正当措施鼓励支持商业等。

二、五个“什么”复习环节之间的关系

以上五个“什么”,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地依次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分析、论证等能力。其中“什么内容”是后面学习“什么趋势(或特点)、什么原因、什么影响、什么启示”的基础,解决的是本专题的知识再现和识记能力,以教材为依托的获取提炼综合有效信息的能力。“什么趋势(或特点)、什么原因、什么影响、什么启示”符合考试大纲中规定的“调动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考核目标和要求。其中对“什么启示”的学习解答,是前面复习的最终归宿,又凸现了《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

三、五问的灵活运用

并非每一个复习专题都必须依次套用此五个“什么”,可以根据每个专题自身的特点、学生教师自身情况等,有选择的使用其中一部分“什么”,灵活或分散地运用。如果除依据教材知识外,引用典型材料解决其中的某些“什么”环节更好。如下面我设计的“中国古代人口”专题的复习思路,用图表和文字材料分别为依据引导学生回答人口增长的“趋势”和“影响”两个环节,回答人口增长的“原因”时,只引导学生分析春秋战国、两汉、明清三个时期人口变化的原因:“中国古代人口”专题复习提纲:

第一、“有什么”,归纳教材中有关人口增长的知识:①春秋战国时期人口的增长②两汉时期人口总量③隋唐时期人口的变化④明清人口的增加,详见人教版中国古代史教材14、32、71、118等页。

第二、“什么趋势”,阅读下图,概括中国古代人口增长的主要趋势:

参考答案:呈波状起伏,增长总趋势比较缓慢,但清朝前期增长迅速等。

第三、“什么原因”环节,根据教材内容和高考大纲,重点解答如下三问:

(1)春秋战国时期人口增长原因?

参考答案:①铁器牛耕水利工程的推广推动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②井田制分封制的瓦解。③中央集权制的确立致使国家直接控制的人口数迅速增加。

(2)东汉人口数不如西汉原因?

参考答案:豪强地主势力膨胀控制大量人口,国家控制的自耕农数量相对减少。

(3)清朝前期人口统计迅速增加的原因?

①摊丁入亩废除人头税,使隐瞒人口的现象减少,客观上刺激了人口增长。②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甘薯的引进和推广。③疆域的扩展,国家长期统一,社会长期较安定。④工商业的发展转移了部分劳动力人口。⑤人口统计方式的变化(人丁为主到全家人数)等。

第四、“什么影响”,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朝前期人口过度增长带来哪些危害?

“人多之害,山顶已殖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天地之力穷矣。”──汪士铎《乙丙日记》

“为农者十倍于前而田不加增,为商贾者十倍于前而货不加增,为士者十倍于前而佣书授徒之馆不加增”──洪亮吉《卷施阁文甲集・卷一・意言・生计篇》

“五十年以前,……米之以升计者,钱不过六七,布之以丈计者,钱不过三四十,”现在“昔之以升计者,钱又须三四十矣,昔之以丈计者,钱又须一二百矣。”

──钱泳《履园丛话》卷1《旧闻・米价》

“户口即十倍于前,则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此数十倍之游手好闲者遇有水旱疾疫,其不能束手以待毙也明矣,是又甚可虑者也。”

──洪亮吉《卷施阁文甲集・卷一・意言・治平篇》

参考答案:①土地过渡开垦,生态环境破坏;②就业困难,影响社会稳定;③物价上涨,人均生活水平下降;④封建剥削方式愈发牢固,制约科技发展等。

篇6

一、 问题激活,让学生合作探究,生成灵动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使你的学生看出和感到有不理解的东西,使他们面临着问题,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就是成功了一半。”因此,问题意识是激发思维的火花。

从《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中,我们可知,到公元1000年前和1500年,中国的科技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所占比例约计71%和57%,即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以隋唐为例,向学生提出问题:隋唐时期,中国古代科技为什么能领先世界?学生们带着问题分组合作探究,在初中历史学习的基础上,概括出唐太宗执政期间唐代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中外交流等方面的特征,从而分析哪些社会因素会对科技带来影响。因为设计的问题符合了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这样,激发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个性发展,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多向思维,相互合作交流,课堂被激活了。通过讨论,学生的思维得到开拓,懂得了科技发展的规律性因素,涉及政治和经济状况、中外交流、文化教育等诸多社会因素。这一问题的解决,也就使问题解决了一半。接着我再引导学生分析公元1501~1840年中国和世界科技发明所占百分比的情况。这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全面落后于西欧国家造成的。通过引导学生全面分析问题,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并进行合理的迁移,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师生合作,构建知识框架,为能力培养创造条件

对于这道材料题所涉及的内容,教科书的表述精简概括,学生要是单纯围绕教科书是很难进行深入思考的。因此,我在学生具备初中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重点以隋唐为例,设计“为什么中国科技成就在这一时期能领先世界”这一探究性问题。在学生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形成了隋唐时期较为完备的知识结构。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经济的繁荣、民族的融合、统治者开明的对外政策、科举制的实施、前朝文化积淀等等,这些都促使隋唐文化形成博大精深、影响深远的体系。同样,明清时期科技落后于世界,也绝非偶然。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学生知道,从社会制度、经济形态、经济政策、对外关系、文化政策上得到答案。而这一时期,西欧国家已迈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快车道,中西方发展的差异一目了然。知识是思维的基础,结构化的历史知识能反映历史间的有机联系,能为思维活动的深入开展创造必要条件,因此,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搭建知识框架。

三、创建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现行的高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挑战,摆脱盲从,这是高考注重历史思维能力考查的重要表现。质疑,是思维活跃并具有独立性的表现,常常也是创新的开始。教师需要更新教育理念,不能以绝对权威自居,教师要在课堂上及时表扬学生提问的精神,婉转、耐心地为学生作出解答。对于这道材料题,有学生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时就提出问题来,“为什么中国的古代科技发明对中国的影响远远不如西方大呢”,“为什么在唐朝时政治经济对外关系等方面的繁荣昌盛会对科技产生影响呢”,“近代的科技的落后对我们今天有没有影响”,本人在旁边倾听他们的讨论,首先鼓励并肯定他们提出的问题,然后对他们的讨论的结果加以指引,让他们不带着任何困惑,赋予学生自由的思想,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质疑的习惯,最终实现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

篇7

【关键词】 新时期 中国企业 伊朗 投资 重点领域

投资这个概念由来已久,它随着资本向外输出而出现。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在这种背景下,更多生产和投资越出国界或区界,新时期伊朗投资环境与中国对伊投资重点领域分析,可以为中国企业在向伊朗的投资区位、投资领域、投资渠道、投资方式和投资战略的选择等方面提供理论参考和建议,也可以为当前中伊双方的经贸合作提供基础研究,为当前我国政府提倡的企业“走出去”战略及伊朗政府提出的“东方政策”及其经济改革计划的落实提供参考;还可以为发展中国的伊朗学研究夯实研究基础。

一、中国企业选择对伊朗投资的重点领域的依据

(一)投资重点领域选择的理论支持

折衷理论由英国著名跨国公司专家邓宁(John.H.Dunning)提出的国际投资理论。其核心思想是:进行国际投资的企业必须同时具备三个优势:

(1)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即技术、企业规模、组织管理、金融和货币、市场销售等优势

(2)内部化优势。假若已经满足条件(1),那么拥有以上优势的企业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即跨国公司的国际竞争力来自于技术管理等所有权优势的内部化,即通过企业内部将资源配置给国外子公司比通过市场交易转移获得更多的利益。

(3)区位优势。假若已经满足以上两个条件,那么拥有这两项优势的企业必须从全球利益考虑,将这些优势的利用与国外生产要素投入(包括自然资源)相结合,即充分利用世界其他国家的要素优势。实际上,世界各国生产要素(劳动力、自然资源、土地等)差别显著。并且各国的政治环境、政策、社会因素、市场等与公司经营有关的条件也有很大的不同。

综上所述,只有上述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对外直接投资才会发生。中国企业向伊朗投资可以利用伊朗丰富的能源、市场需求、廉价劳动力及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等区位优势,通过转移本国闲置的技术设备来更新产品生命周期,实现利润最大化。

(二)两国的经济状况是选择重点投资领域的决定因素

伊朗的经济在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期间受到严重破坏,战争结束后,面临着百业待兴的困难局面,为此政府开展了战后重建计划。1988年制定了第一个社会经济发展五年计划,从1989年3月21日开始实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期间,政府将建设重点放在石油、采矿、交通、能源等基础工业方面,但由于缺乏计划性,建设摊子铺得过大,进口过度膨胀,资金发生短缺。在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期间,政府在经济政策上做了大量的调整,缩小建设战线,关停了许多不急于上马的项目,同时缩小进口规模,扩大非石油产品出口,节约外汇,偿还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期间借下的中短期外债,此期间经济增长率维持在3.5%左右。第三个五年计划总结了上两个五年计划的经验教训和伊朗经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发展目标,体现了政府对经济政策重大调整。

与伊朗相比,不论是在经济实力还是在科技水平上,中国都有较强的实力,将来极有可能成为世界经济领域的领头羊。从2006年起,中国外汇就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一外汇大国。而且我国的外汇储备还在继续保持着高增长率。这些都是我国成为对外投资的巨大资本。目前,我国对伊朗投资的领域在农业、工业、服务业都有涉及。其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水利、石油化工、道路基础设施、机械、轻工、农业、旅游和交通运输工具制造。

二、中国企业对伊朗投资的重点领域分析

(一)石油天然气工业

石油业是伊朗的经济命脉,石油的出口收入一直是伊朗经济发展的支柱。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因此中伊两国开展石油天然气的合作意义非常重大。首先,对中国而言,在当今国际能源格局日益紧张的局势下,伊朗的油气资源对中国的能源安全、对于缓解中国油气资源短缺的现实有重要意义。中国自1997年起开始大规模地从伊朗进口原油,到2004年已经达到1323.7万吨。

(二)轻工业

在小型家电以及日用消费品方面,我国市场已经饱和,所以我国在向伊朗出口生活日用消费品及家电产品时,同时也应该考虑向伊朗投资建厂。目前,伊朗生产的小家电无论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均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我国可选择有关企业利用我国国内过剩的生产设备,与伊朗方面合资在自由区建立相关产品的生产和组装企业。

由于伊朗大部分纺织企业对我国的纺织工业发展状况不是很了解,加上伊朗历史上长期受西方的影响,崇尚西方的技术和产品,因此,中国目前向伊朗出口的纺织机械在伊朗纺织机械进口中所占的份额还很小。这些年来我国通过在纺织工业方面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改造,生产设备和加工工艺得到很大的提高。已经接近西方技术水平。我国纺织产品质量和价格都具有相当的竞争优势,符合伊朗市场消费水平的需求。

(三)道路基础设施建设

伊朗工业基础设施老化陈旧,急需更新改造,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实际进口需求远远大于目前的规模。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在包括铁路、公路、管道建设、城市地铁铺设及轻轨安装方面已经积累了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经验,完全适合伊朗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企业在未来十年要抓住伊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以此促进我对伊朗的机电产品和大型设备的出口。在这方面比较突出的就是中国为伊朗建造的合同金额2.93亿美元的德黑兰地铁项目得到了伊朗对中国大型成套机电设备质量和运作性能的认可,为我国企业在伊朗更为广泛的开展城市建设从而带动我国大型成套设备在伊朗的出口,奠定了基础。

(四)机械制造业

1979年霍梅尼革命及持续了8年的两伊战争使伊朗的工业发展受到严重的损害。1990年起,加强工业化再度成为促进伊朗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也为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1985年到1995年伊朗政府陆续颁发了5万份各种机械制造许可证,其中40%已获得了约1亿美元的进口外汇额度。1995年伊朗已能制造约34种机械,与此同时,伊朗已逐步禁止进口与之类似的机械,唯有比其先进的机械方可进口。伊朗工业及商业部等部门对进口机械通常都给予优惠外汇汇率和优先进口的待遇。1992年到1995年,伊朗曾大幅度放宽机械进口,但从1996年起因外汇短缺而逐年减少进口,转而积极扩大非石油产品的出口。但对工业发展所需的进口并没有限制,仍给予一定的支持。为帮助纺织业扩充更新设备,1999年成立了特别委员会,投资1亿美元,供进口纺织机械设备。伊朗国内积极营造为发展工业而进口相关机械的良好环境,这为我国很多机械生产企业在伊朗投资建厂创造了条件,我国企业应与伊朗能源开采业、农业发展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应,建立矿山机械、农用机械和城市工程建设所需的动力设备等机械生产企业 ,从而推动我国中档机械技术在伊朗的推广和应用。

(五)旅游业

伊朗拥有数千年文明史,自然地理和古代文明遗产丰富。伊斯兰革命前,国外每年到伊朗旅游都有数百万人次。两伊战争后,伊朗旅游业遭到极大破坏。1979~1994年,国外到伊朗旅游人数年均不足10万人次。从1991年起,政府开始致力发展旅游业,旅游业逐渐复苏,2000年外国游客达到170万,旅游收入10亿美元。“9·11”事件对旅游业造成较大冲击,游客锐减。随着地区安全形势转好,赴伊游客人数稳步回升。2004年共接待入境游客5万余人,主要来自日本、独联体和海湾各国,实现旅游收入5亿美元。伊朗全国有各类旅游组织、旅行社约3000个。德黑兰、伊斯法罕、设拉子、亚兹德、克尔曼、马什哈德是伊主要旅游地区。伊朗政府现在很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伊朗文化遗产和旅游组织主席伊斯法迪尔·拉希姆·玛沙伊说,目前伊朗的旅游收入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未来20年这一数字将以2%的速度增加。伊朗政府也表示要加大旅游业的投入,大力发展旅游业。伊朗驻华大使韦尔迪内贾德表示:“伊朗政府已把发展旅游业定为新的5年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伊朗政府计划在2025年之前,向国内的旅游业投资300亿美元。

(六) 农业

到目前为止,中伊在农业领域开展了如下合作项目:①液体农药杀虫剂项目;②果品包装项目;③水果改良和干果生产项目;④中草药生产和包装项目;⑤蘑菇生产和包装项目;⑥水产品工业改造项目;⑦农产品、副产品深加工项目;⑧蔗渣、稻杆造纸项目⑨土豆改良项目;⑩农业机械化项目。我国应充分发挥在农产品选种、育种及农副产品深加工方面的比较优势,帮助伊朗改良和培育优良农畜渔产品。同时,应鼓励我国相关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到伊朗投资建厂,实行农业经营一体化,即在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农业经营企业通过合同或协议的形式,按照生产资料供应、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及销售的顺序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实行农业产前、中、后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力求利用伊朗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拓展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新的成长空间,满足当地对精加工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要求。

三、结论

投资行业的选择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指导,对能源的投资仍然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在伊朗投资的重点。对伊朗的制造业直接投资进行重点扶持和政策引导,尤其是投资加工装配型的制造业部门,如机械加工、轻工纺织、化学工业、家用电器等制造业领域,我国应该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扩大对外投资规模,并逐步由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为主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投资为主过渡。

参考文献:

1王学军,王沛英.跨国投资理论与我国企业跨国投资[J].《山东经济》,2001(2);6—9

2 李小建. 《公司地理论》[M].科学出版社,1999年

3 安维华.伊朗伊斯兰革命后的经济政策[J].世界经济,1995(12):55

4安维华.伊朗伊斯兰革命后的经济政策[J].世界经济,1995(12):55

5 张刚,刘克雨.伊朗局势变化及石油工业发展动向分析[J ].国际石油经济.2003(9):37

6伊朗的石油天然气工业. http ://

7杨雪蕾.美报报道伊朗经济迫切需要改革。《参考资料》,2002年7月15日

篇8

关键词: 中国古代社会 重农政策 帝国政治权力 文明的发展 内卷化

一、重农政策的形成

中国向来以农业立国。商鞅变法前后进行了十年,主要内容大都围绕着农业这个层面展开。根据《史记・商君列卷》所载,其措施和农业相关的包括:“(1)致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2)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显然,变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富国强兵,而推行以小家庭为主的自耕农是为了富国。但是秦国在实现以耕战强国的目标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农为本的指导思想,而且清晰地表达出这样一种特殊的国家体制,所有政策都是围绕着以耕垦田地为出发点展开的”,社会其它方面的发展都不得与之相悖。这方面的一个典型就是几乎每个统一的王朝都会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中国传统农业是在国家全力倡导、监督下得以发展成为一种进步的形态。“农为邦本”的意识非常强烈,而这种意识绝非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它有一系列的政策举措保障。这些保障在特别“照顾”农业的同时,也意味着国家的一切都将要靠它滋养支撑。正是国家――高度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对农业的超强控制,使农业本身受到重压,使得发达的小农经济所产出的剩余产品无法以合乎经济的方式扩散、转化、辐射到其它经济领域,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缺乏合乎理性的自我运行机制,一切都在国家的监护之下。

随着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兴起,由于其可以为社会提供较高的粮食剩余,因此必将引发商品经济迅速兴起;商品经济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小农经济的分解,造成贫富对立、社会分化。面对这种情况,司马迁独具慧眼,清醒地认识到国家的经济政策应该是“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争之”。然而从富国强兵和巩固邦本的立场出发,汉武帝在重农抑末的名义下开始垄断天下盐铁,把工商虞由民间私营转为国家官营,而农业也没有了商品化的途径。对这一政策的后果,马端临在其《文献通考》的自序中分析得很精辟:“善言利者,则曰山海天地之藏,而豪强擅之,关市货物之聚,而商贾擅之,取之於豪强、商贾,以助国家之经费,而毋专仰给於百姓之赋税,是崇本抑末之意,乃经国之远图也。自是说立,而後之加详於征榷者,莫不以藉口,征之不已,则并其利源夺之,官自煮盐、酤酒、采茶、铸铁,以至市易之属。利源日广,利额日重,官既不能自办,而豪强商贾之徒又不可复擅,然既以立为课额,则有司者不任其亏减,於是又为均派之法。或计口而课盐钱,或望户而榷酒酤,或於民之有田者计其顷亩,令於赋税之时带纳,以求及额,而征榷遍於天下矣。盖昔之榷利,曰取之豪强、商贾之徒,以优农民,及其久也,则农民不获豪强、商贾之利,而代受豪强、商贾之榷。有识者知其苛横,而国计所需,不可止也。作《征榷考》第五,首叙历代征商之法,盐铁始於齐,则次之;榷酤始於汉,榷茶始於唐,则又次之;杂征敛者,若津渡、架之属,以至汉之告缗,唐之率贷,宋之经、总制钱,皆衰世一切之法也,又次之。”

如果农工商虞四业是由民间经营的,农民提供的剩余产品将会通过商业、手工业者的积累而在农工商虞四业中化为各种形式的产业,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然而由重农而抑商的政策反而限制了社会的可能发展。它一方面使得国家力量因对社会财富的过度掌握而无比强大,另一方面商人、手工业者会因这种政策而仅仅热衷于博取一官半职或求田问舍,由于被政治权力所压制,从而也就无法成长为一种独立的社会阶层。“在秦以后的王朝循环中,它一直成为大一统帝国的基本国策。保护小农经济,抑制商品经济,商业手工业的官营,这便成为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基本格局和发展定势”。

二、重农政策导致农民素质的下降

国家政权在小农经济的支撑下变得越来越强大,而其对社会的控制也越来越严密。政治权力成为了中国社会的最强大力量。在这种强大的控制下整个社会逐渐分化为两个极端的社会阶层:一端是国家官僚和依附于这一官僚体系的地主、士大夫阶层,在此泛称之为统治阶层;另一端是个体农民,在此泛称之为被统治阶层。其它社会阶层则在国家控制之下始终没有成为有影响的社会力量。这种两极化的社会结构对中国文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它造成了农民――这个民族的大多数――素质的逐渐下降。

在这种大致一分为二的社会结构中,两者在对立统一中结合为一个整体。由于农民一般不能直接从事精神财富的生产,他们也没有能力思考自己的命运,精神上除去一些原始的自然崇拜之外,他们的精神风貌如何,大体总是受制于当时的统治阶层能够提供什么样的思想养料。而统治阶层对待被统治阶层的方式是自孔子时就有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政策,而法家所强调的控制又使农民阶层变得碎片化,从而易于国家的控制。“就统治阶层而言,使国民愚顺是必需的,但是国家也为此付出了代价。这种代价就是由汉唐到宋以后的国力的逐渐衰弱,反过来,一个时代的国力强弱又对国民的风气和性格发生极大的影响。中国国民性的从开放到封闭是与国力的强弱相一致并互为因果的”。由于国家运行的物质基础完全建立在农业生产之上,国家在重农的名义下把农民牢牢地限制在土地上,这样碎片化的广大农民除了提供粮食剩余就几乎被国家隔绝了与周围一切事物的联系,“也几乎割断了他们自己之间的一切联系,从而无论在精神上还是现实生活中都彻底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随着农民境遇及其与外界关系的变化,他们的心理和性格则随之发生变化”。从汉唐到宋以后农民在社会中的地位逐步下降,在国家重农政策的保护下逐渐割裂了与社会上层之间的联系,其生活的世界也变得越来越单调、狭小和封闭,结果则是整个农民群体素质的不断下滑。

三、重农政策导致整个民族思想的贫乏

当大一统的帝国形成之后,思想领域的发展则逐渐消沉下去。这不能说和帝国的政策没有任何关系,帝国时代的儒家学说不应该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沉闷的首要原因,更多时候我觉得儒家学说是帝国政策的替罪羊,否则怎么解释孔子的“生不逢时”?显然孔子不是在为他身后数百年的帝国创立学说,是帝国的统治者选中了儒家学说。根本原因是在统一的时候强大的国家权力强行制造的二元结构的社会模式造成了中国人在思想领域的贫乏。在这种二分对立的社会模式中,农民阶层没有能力对精神层面进行思考,他们关注的是生存的问题;而统治阶层首要的任务是为自己的统治的合法性进行辩护,统治阶层最关心的是其统治的稳定性。形而上的精神思辨大多隐含着对绝对性、完美性的追问,这种追问是无止境的,也是不可及的,但唯其不可及,人们将会永远处于一种对完美的追求之中。而现实总是残缺的,即使我们认可一个不平等的制度,在以精神层面对其审视时也会感到不满意。无论如何,这种从精神层面以绝对性、完美性为基础的对现实的观察都会是对现存秩序的一种消解、破坏。对本质的思辨必然是超现实的,也必然伴随着对现实的批判,而一个强大的国家政权是拒绝这种批判的,这或许是因为习惯了霸道,或许是因为恐惧。在思想领域,人类从来就不是宽容的。在古代中国,统治阶层不需要异己者,也不会允许这样一个阶层存在,这样最有能力进行形而上思考的知识阶层在国家的种种政策压迫之下不得不依附于国家政权,从而也丧失了其独立的人格。从春秋战国时代的合纵连横之士到唐太宗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大喜道“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再到明清的八股取士,知识阶层的人格精神在一路下滑。在统一的王朝时代,政权不需要有独立见解的人才,只需要各种各样的循规蹈矩的奴才,只许代圣贤立说,不许有任何越轨的思想。

进入帝国时代以后,三次思想活跃时期――魏晋玄学、南宋理学、明末经世之学――都是国家的不稳定时期,政治权力无法全面控制社会的时期。但是看一下这短暂的间隙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却是如此丰富,对我们社会生活的影响又是如此绵远。由此可知,我们这个民族不是缺乏思辨能力,而是缺乏精神思辨的现实环境。帝国的政治权力实在是太强大了,连无形的精神都无法摆脱其控制。如此一来,由于缺乏形而上的思考让人们在习惯中变得盲目自信,以至于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写道:“有史以来,从未有一个民族面对未来竟如此自信,却又如此缺乏根据。”

帝国政治权力的逐渐增强,知识阶层的独立人格精神的沦丧,农民素质的下滑,这三者相互影响、恶性循环,从而造成了中华文明发展的逐渐内卷化。这其中尤以帝国政治权力的过于强大为第一因素,古代社会是权力社会,而过于强大的国家政权控制了社会的一切层面,完全覆盖了社会层面的发展,作为个体的人也逐渐被淹没于其中。而这一切我认为都和帝国权力对农业的控制即重农政策的实行有关,因为中国古代社会无论是权力社会还是农业社会,都有着发达的政治模式,也有着先进的农业耕作模式。权力和农业的合理结合本来应该是大力促进中华文明的进步的,可惜农业是以被权力绑架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如此一来,时间越久,两者的相斥也就越强烈,从而在内耗中使文明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内卷化。

参考文献:

[1]孙达人.中国农民变迁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1,第一版.

[2]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1,第一版.

[3]马端临.文献通考.文献通考・自序.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1.

[4][美]李丹著.张天虹等译.理解农民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8.

[5]司马迁.史记(简体字本).中华书局,1999:1567.

[6]苑书义,董丛林.中国近代小农经济的变迁.人民出版社,2001.

[7].乡土中国.北京出版社,2009.

篇9

减速的2012年

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市场交易总额达到2108亿元,名列世界第一,包括画廊、艺术品博览会、拍卖等。到了2012年,用一个关键词来表达,就是减速。减速包括了由于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包括欧债危机,导致了全球经济的衰退,在经济上以及供求关系上发生了变化,这就是国际市场发生了变化。同时也是市场自身的规律,市场本身有一个周期,使得整个行情发生了减速。2012年春拍,经济运行水平整体下行的情况下,艺术品市场是一种回调的态势。

根据雅昌艺术网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30日,中国艺术品拍卖总额为281.60亿元,同比2011年春下降了34.27%,环比年2011春下降34.22%。高价的减速以及重要的拍卖公司成交的减速,2012年截至到春拍,1亿元以上成交的作品只有4件。2011年有31件1亿元以上成交的,2010年是16件,包括5000万到1亿元的,2012年春拍只有9件,2011年达到68件,整个高价区间的作品是减少了。2012年高价可以看到春拍里李可染的《万山红遍》,还有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过云楼藏书。

重要拍卖公司成交也在减速,从2009年递增到2012年开始减速。香港苏富比、香港佳士得、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四大拍卖行,2011、2012年成交数据对比,可以发现下降额度是非常大的。2012年香港佳士得全年成交56.16亿港元,比2011年相比降低14.39%。北京艺术类的拍卖公司在2012年上半年拍卖总额是113.53亿元,位列全国各个城市第一。占全国2012年上半年艺术品成交额的286.1亿元的39.68%。这个数字跟2011年相比成交额无疑有所下滑,2012年下半年艺术品有28万件上拍,成交11.6万件,成交率42%,成交额为255.9亿元,比2011年同期下降50%。这个数字也跟陈东升先生在“首届艺术品国际高峰论坛”上的预期是一样的。值得注意的是,在减速的过程中有两项的拍卖数字是增长的,一个是手表,一个是东南亚的艺术品。这是201 2年拍卖市场整体状况。

2012年艺术市场格局之变

在2012年中国艺术市场的格局发生变化。由北京作为中国独占鳌头的艺术品市场中心地位,变成了北京、香港双中心的格局。具有代表性的是巴塞尔博览会借由收购香港博览会之机进入香港。大量的国际画廊与国内画廊也进驻香港,比如说高古轩、站台中国等。这使得香港在艺术品的一级市场形成了非常有凝聚力的集团,而这个集团在香港艺博会的平台上,带动整个香港的艺术品市场发展。

香港高古轩画廊举办了一系列国际艺术家,特别是国际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展,可以说香港与国际当代艺术几乎同步。以前中国的当代艺术在市场或者展览方面,总是比国际当代艺术要慢一拍。在全球艺术化时代的今天,我们开始可以与世界同步。与此同时,内地拍卖公司也开始进驻香港,像是嘉德进入香港首拍取得4.55亿港元的成绩,保利首拍也拍出了5.2亿港元。对于刚刚进入香港的或者国际艺术品市场的内地拍卖公司来说,虽然总的成交量并不大,但是一个好消息。去年的税收风暴也导致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比如说在北京天竺设立保税区,包括未来的798也可能成为保税区的试点。

最后就是艺术品购买力对于市场的影响。继承、购买、馈赠是建立私人收藏的主要方式,从国内私人收藏来看,购买已成为普遍的手段,这决定了私人收藏与艺术市场之间越来越密切的关系。2012年我国私人收藏对于艺术市场的参与度有所下降。胡润研究院对503位个人资产在一千万以上的中国富豪进行面对面访问,这些富豪所从事的行业以金融投资、能源、高科技、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居多。他们的财富大多来源于投资回报和企业所有权的收益。其实这也反映了国内私人收藏和我国经济之间的相关性。据统计,受访富豪的平均财富为6300万,其中54位资产过亿,平均年消费为176万,占其平均财富不到3%,但是受到2012年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而有影响。富人的投资,艺术品领域只是略有增加,由2010年的14%到了2012年的15%。而房地产和股票,以及固定收益,仍然是他们主要的投资方向。在艺术品收藏市场中,古代书法、瓷器仍然是富人收藏喜欢的门类。手表、红酒这类奢侈品收藏是这些富裕人士最热衷的收藏品种。以手表为例,它是富裕人士最热门的收藏品类,千万富豪平均拥有4.2块手表,亿万富豪拥有手表的比例更高有5.6块。这两者的比例均比2011年有所提升。

未来十年是中国收藏家的黄金期

中国艺术品市场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受全球宏观经济影响较大。整个欧洲市场不景气,导致当代艺术和古代艺术的西方购买力下降。受此影响,我想在未来2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仍处于调整期。今年3月份之后,也许我们的宏观经济政策有信号,可能会对中国经济有所松动或者反弹,但是只是暂时的,今年的春拍我预测可能会好一些,但是也好不到哪儿去。

篇10

一、挖掘区域文化特色,树立品牌

研究一个地方的经济,需要对该地方的文化进行研究。通过挖掘区域文化的深层内涵,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深层的理论基础。当我们从地理空间的角度来审视特定区域的文化传统,就会发现特定文化区中的群体性格特征大体相同。我们所感知的这种大体相同的群体性格特征就是区域文化性格。“区域文化性格,就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区域中的绝大多数人所共同具有的带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与文化传统相比,区域文化性格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历史积淀,它反映特定文化区域中的人们普遍性的、稳定的心理趋势和价值取向,构成该群体区别于其他文化区群体的鲜明特征。它形成于一定的区域文化传统背景之中,与特定的文化区紧密相连,同时受到地理环境、经济结构、政治制度和外来文化传播的影响。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各种“经济体系总是沉浸于文化环境的大海中。在这种文化环境中,每个人都遵守自己所属群体的规则、习俗和行为模式。” 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区域文化特色,并对其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由于区域文化具有强大惯性,促进了区域经济也有传统习俗回归的冲动,这种文化惯性对经济有其积极作用。

浙中经济的典型城市义乌,是义乌人从“鸡毛换糖”的货郎担开始走街串巷,发展成今天的国际小商品博览会、“华夏第一市”,凭借的是逐利而生的“鸡毛换糖”文化;今天的“中国科技五金城”永康市,寻找根源我们可以发现,永康人在古代就善于铸造兵器、大鼎等,永康人在常人的印象中就是肩挑行担奔走四方的打铁师傅,专门为人打酒壶、餐具等生活用品,因此就是永康人的这种精神文化铸造了今天的“中国科技五金城”……所有这些区域经济的发展,都有其深厚的文化渊源。

区域文化影响着劳动者的素质和观念,创造独特的氛围,从而引导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不能模仿他人的模式,只有研究该区域的文化底蕴,才能真正发展该区域的经济。因为一个市场、一种产品可以模仿,但是一个区域的“性格”及人的精神文化是没法模仿的。

二、挖掘区域地理特色,树立品牌

区域的地理特色要从他的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条件及自然资源方面考虑。

1. 地理位置,尤其是体现被研究对象与周围具有经济意义的事物的空间关系的经济地理位置,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子之一。例如天津和秦皇岛均是港口城市,就港口自然条件而言,天津易淤,冬季结冰,港口条件比不上秦皇岛,但天津的地理位置比秦皇岛要优越得多,它不仅是海河的出海口,以农业发达的华北平原作为腹地和经济依托,还是北京距海最近的地方,故历史上北京定都以后,天津即得以兴起和发展。而秦皇岛虽然港口条件好,但因地理位置较差的原因,仅在开滦煤矿开采后,才作为煤的输出港而发展起来。

2. 地理位置与交通运输条件是密切相关的。从世界范围看,新加坡是得益于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而发展起来的典型城市之一。由于它地处世界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东端,它已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集装箱运输港口及转口贸易中心。从我国国内区域经济情况看,沿海地区由于地理位置比较优越,交通运输便利,尤其是适应对外开放与国际贸易发展需要的海运条件非常便利,因此,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至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在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条件等方面普遍不及东部沿海地区,因而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比较缓慢。

3. 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技术条件下能产生经济价值并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自然资源的禀赋状况,是富有还是贫乏,对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并能充分加以利用的地区,一般比较容易地成为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西亚的海湾国家能够成为世界较富有的地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该地拥有大量的石油资源。我国西部广大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石油等,这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并有可能成为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物质基础。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水资源的严重不足,可能会深深制约西部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