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的知识范文

时间:2023-10-31 18:00: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防灾减灾的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防灾减灾的知识

篇1

1、防灾人人抓,幸福千万家。

2、防灾事关你我他,减灾利国又利家。

3、防灾依靠科学,减灾依靠大家。

4、防震减灾,造福人民。

5、防治地质灾害,人人有责。

6、科学防灾,全民减灾。

7、关注生命,从防灾减灾日开始。

8、国家要科学发展,防灾要谋划先行。

9、加强防灾减灾,构建和谐校园。

10、加强防震减灾,关注生命安全。

11、拒绝灾害,远离伤痛。

12、加强应急管理,服务国计民生。

13、加强应急管理,建设幸福家园。

14、家事国事天下事,防灾减灾是大事。

15、警钟长鸣抓防范,积极防灾保平安。

16、居安当思危,防灾人为先。

17、科学防灾减灾,促进可持续发展。

18、科学防灾减灾,构建和谐家园。

19、平安幸福从防灾减灾开始。

20、普及防灾知识,关爱人类生命。

21、普及防灾知识,呵护人类生命健康。

22、普及防灾知识,弘扬减灾文化。

23、普及气象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24、普及三防知识,增强抗灾自救能力。

25、全面科学教育,全民实现防灾减灾。

26、防灾减灾,从我做起。

27、防灾减灾,构建和谐。

28、防灾减灾,利国利民。

29、防灾减灾,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30、防灾减灾,平安常在。

31、防灾减灾,人人有责。

32、防灾减灾,守卫我们的生命与家园。

33、防灾减灾,预警先行。

34、防灾减灾不落空,关注民生便有功。

35、防灾减灾大舞台,有你参与更精彩。

36、防灾减灾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7、防灾减灾践于行,和谐幸福见于心。

38、防灾减灾靠大家,和谐平安你我他。

39、爱心减少灾难,和谐拯救危机。

40、安全知识进社区,减灾意识入人心。

41、安全属于你我他,防灾减灾靠大家。

42、参与防灾减灾,构建和谐社会。

43、地球是我们的家防,灾减灾靠大家。

44、传播减灾文化,共创人类文明。

45、多一份防灾预案,少一分灾难损失。

46、防风防雨防雷电,气象科普是关键。

47、防护雷电莫侥幸,生命安全需重视。

48、防灾,未雨绸缪;减灾,莫失良机。

49、防灾减灾灭灾,靠你靠我和靠他。

50、防灾减灾灭灾;利国利民利家。

51、防灾必须科学,减灾也是发展。

52、防灾减灾时时讲,富国富民年年安。

53、防灾减灾手牵手,美好生活心连心。

54、防灾减灾守卫我们的生命与家园。

55、防灾减灾系万家,关爱生命靠大家。

56、防灾减灾须从青少年抓起。

57、防灾减灾需抓好,社会平安最重要。

58、防灾靠科学,减灾靠行动。

59、防灾连接你我他,安全和谐靠大家。

60、防灾求得平安在,减灾换得幸福来。

61、全民动员,群测群防。

62、全民动员防灾,人人参与减灾。

63、全民携手,防灾减灾。

64、树立防灾意识,普及防灾知识。

65、树立忧患意识,学会趋利避害。

66、生命无价,平安是福。

67、人生路漫漫,防灾莫怠慢。

68、少一分自然灾害,多十分平安幸福。

69、生命系于心间,爱心存于天地。

70、时时处处防灾患,世世代代保平安。

71、手拉手预防灾害,心连心共建和谐。

72、天灾无情人有情,大爱无疆传真情。

73、危机关系你我他,应急管理为大家。

74、未雨绸缪防灾害,国安家宁人开颜。

75、无论春夏与秋冬,积极防灾不放松。

76、勿忘防灾促发展,铭记减灾保民生。

77、携手防灾减灾,同心守护家园。

78、学习减灾知识,营造安全家园。

篇2

“512汶川大地震”已过去五年,期间又发生青海玉树地震、“4.20雅安地震”等。我们面对灾难,除了悲愤与坚强,还应该有理性的思考:我们有预防地震的观念吗?特别是学生群体,他们是容易受到地震伤害的群体。地震灾区的老师有责任利用讲台,针对学生群体用最简单的方法宣讲防震减灾知识,因为通过我们的调查与观察,发现无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都普遍缺乏防震减灾常识。

【关键词】地震学生防震减灾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造成惨重灾情,举世震惊!地震虽然可怕,但人在震灾面前并非无能为力,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首先了解地震发生的成因,强化全民的防震减灾意识。其次,当破坏性地震来临时,如果学生们能掌握一定防震减灾知识,掌握简单易行的震时应急避险和震后自救互救方法,就能最大限度保护自己和他人,就能增强对地震灾害的应对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我认为作为老师,就应该在学生中大力讲解通俗易懂的地震常识、宣传简单易行的避险自救互救方法,树立防震减灾观念。下面我就如何向学生普及防震减灾常识谈点体会:

1.学生应该知道的几点常识

1.1地震是否可以预测?这是学生们时常提出的问题,也是学生们希望实现的科学目标。但1996年在伦敦召开的地震预测评估国际会议上,各国科学家达成一个广泛的共识:地震本质上是不可预测的,因为人类对地球内部的了解极其有限,地球处于自组织的临界状态,任何微小的地震都可能演变成大地震。这种演变是高度敏感的、非线性的,其初始条件不明。正因为地震不可预测、突然性、突发性才是它最具危害之处,才是我们应当树立防震意识的原因。老师就要告诉同学,不要依赖地震预报,解决的办法是要求我们在预防上下功夫。

1.2“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这也是学生们很感兴趣的问题,老师可以用“尺子”、“炸弹”这样简单易懂的比喻来给学生讲清楚这两个生僻的概念:“ 地震震级”是科学家衡量地震大小的尺子,表明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正如我们可以根据炸弹装药量知道其破坏力。震级小于3级我们称为弱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我们称为中强震;震级大于6级我们称为强震。“地震烈度”是科学家衡量地震破坏程度的另一把尺子,它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以及震区的土质条件有关。这与一颗炸弹爆炸后,近处与远处破坏程度不同道理一样:炸弹的炸药量,好比是震级;炸弹对不同地点的破坏程度,好比是烈度。我国把地震烈度划分为十二度,汶川地震震中的烈度达到了毁灭性的十一度。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们容易理解并感到很有趣。

2.理清几个观念

2.1“抗震防灾”与“抗震救灾”。在学生们口中时常说的是“抗震救灾”,老师要告诉学生其实在这前面有一个同样重要的口号:“抗震防灾”!其实无论人类面临任何灾害都要把“防”放在“救”的前面;“防”是主动的,“救”是被动的,要让学生搞清楚救灾与防灾的主次关系,提倡预防为主。然而,我们了解的情况,现在的学生中,知道预防地震、懂得震时应急避险和震后自救互救方法的,不到30%,这是一个令人忧虑的现象。比对我们的邻国日本全面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感觉我们还有较大差距。因此,我们要在学生中宣传和疾呼普及防震减灾常识。防震如同打仗,贵在训练有素,强调平时多流汗,震时少流血。

2.2“生命第一”与“财物第一”。提出这个问题可能有人感到可笑,认为当然生命第一。但在我们对地震造成的伤亡事件调查中却发现有23%的伤亡事件是因为当事人去顾及财物而造成的,如在“512汶川地震”时,一位学生已经跑出教室脱离危险,但他想起书包里还有他心爱的玩具,又往回跑而造成伤害;另有一位学生也是在能够逃生的情况下,由于去抢拿自己的书包而贻误时间,丢了性命。现在在都江堰友爱学校读书的残疾学生中就有在地震时因为去拿东西而受伤至残的,这些血淋淋的事实令人痛心。因此,我们应该反复教育学生在大灾面前一定要放弃财物,分秒必争,迅速逃生。

篇3

关键词:肺功能;职业体检;使用方法

肺功能检查是一种物理检查方法,对身体无损害,无痛苦和不适。肺功能检查具有敏感度高,重复检查方便和患者容易接受,肺功能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必要检查之一,在职业病的健康体检和劳动能力鉴定中是必须做的一项检查,与X线、CT、等检查相比较更侧重了解肺部疾病的功能变化。肺功能检查的目的:①职业健康体检、劳动强和耐受力的评估。② 职业病的劳动能力鉴定。③早期检查出肺、呼吸道病变。④评估肺部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⑤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判断气道阻塞的部位。测量项目:用力肺活量(FVC)。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做职业体检的500个厂矿职工,分别是私人煤矿和国企厂矿,年龄在18~55岁,国企职工80个一次成功,FVC、FEV1都在80%以上,有20个需重做,需重做的是肥胖、吸烟、身材瘦小、疾病康复期。私人企业职工检查时,100个职工一次成功只有40个,有60个需重复2~3次,私人企业职工主要是流性大、文化程度低、紧张、地方语言习惯、语言理解能力等对医务人员的讲解不易理解,所以医务人员要耐心解释,并做好示范动作,让被检者含口含,夹鼻子,平静呼吸1~2次,让被检者缓解紧张情绪,用被检者的语言习惯或方言给其讲解用力吸气、吹气再吸气的过程,让被检者理解用力的程度和时间,在这过程中要观察被检者吸气、吹气过程中的图形是否符合要求,观察时间容积曲线和流量容积曲线,再吸气快结束时按停止键,以免出现重复吹气,这样就会减少被检者重复几次,挺高工作效率。

1.2方法 肺功能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1.2.1医务人员的准备 ①肺功能操作者要经过专业的培训,检查肺功能仪是否处于备用状态;穿工作服,衣帽整洁,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②必须了解呼吸系统的病理、生理知识和受检查者有无肺功能检查的禁忌症。(如气胸、肺气肿、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哮喘发作、剧咳、传染病等)。③向被检查者说明检查的方法,注意事项,做出示范动作,要被检者努力配合。④了解肺功能检查的影响因素,如年龄、性别、男女、高矮、胖瘦、人种、紧张情绪、语言沟通、个体差异、理解能力、配合协调能力、体质和依从性。判断患者是否真正尽最大力气吸气、呼气、再吸气,并能识别因仪器故障或患者配合不当所产生的异常图形,识别曲线的质量。

1.2.2患者的准备工作 ①了解肺功能检查的目的,积极配合医务人员;②可进食,保证足够的体力;③不要穿过紧的衣服,有牙齿脱落者应装好假牙,防止口唇与颊部无法支撑造成漏气;④假牙不用取出,除非不合适。

1.2.3首先给被体检者说明肺功能检查的重要性,讲解、吸气、呼气、再吸气的步骤,这个过程中不能重复吸气和呼气,就一口气完成,如换气后得出的结果是无效呼吸,(预测值和结果值一样),因鼻子被夹住,应保持用嘴呼吸。

1.2.4被检查者取站位,抬头挺胸,尽可能的打开气道,面对无人区域,尽可能含紧口嘴,上鼻夹,保证测试过程中不漏气。听操作者的口令,先平静呼吸1~2次,然后尽最大的力气吸气、最快的速度把胸腔的气全部呼出,呼气的时间不能少于6s,不要保留余气,最后又吸回去结束。

2操作过程中注意事项

2.1 肺功能检查是被检查者直接用嘴接触口含嘴,在吹气和吸气过程中会有唾液、飞沫遗留在口含嘴上,患有空气传播的疾病如结核,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所以肺功能检查时保持检查环境清洁,温度适中,室内空气流通,口含一次性口套,每检查50个人要对肺功能仪进行常规消毒,特殊患者立即消毒处理后再为下一个受检者检查、室内紫外线消毒60min,一次性物品销毁,重复使用的仪器接头要用消毒液消毒。

2.2工作人员的手部卫生 保存室内空气流通,使用,空气过滤器,对塑料物品用戊二醛消毒机消毒,操作者穿工作服,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在检查完每一个患者后更换,操作者用手直接接触到仪器表面,和每检查完一个患者后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手, 如检查过程中,引起被检查者咳嗽,咳嗽时唾液、口腔分泌物极容易沉积在仪器表面或呼吸管道中,造成污染,此时应停止操作,对仪器进行清洗和消毒。

2.3挺高工作人员的防范意识,肺功能操作者每天要接触很多被人,操作时要戴口罩,帽子,注意手部卫生,防止疾病由被检查者传给医务人员,也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给被检查者。

2.4检查过程中观察患者有无漏气、呼吸停顿、双吸气、咳嗽等。检测过程中最好观察时间容积曲线和流量容积曲线,实时了解受检者的呼吸是否符合质控要求。部分气道阻塞,呼气时间超过20s,仍未出现曲线的,此时应观察患者的情况。接受检查的老年人、或心肺功能受损者,在检查过程中部分患者难以完成整个检查过程,检查前向受试者讲解检查过程中的尽量不要漏气[1],能用力就用力,不能用力则不要勉强或和医生联系免除此项检查,以免引起意外,检查时要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面色的变化,如有异常立即停止检查和采取抢救措施。

3结果报告及打印

结果报告也是质控的重要内容之一,报告和打印至少3次以上最佳值,同时打印流量曲线和时间容积曲线,以利于质量控制和评价。部分患者用力呼吸配合程度不佳,将会影响测试结果,也应在报告中说明,仅供临床参考。

4肺功能仪器使用后的保养和储存

4.1清洗 将弯头、筛网传感器、传感器外壳、硅胶管路拆下来后,用加霉洗衣粉浸泡15~20min,取出用蒸馏水清洗,不要用自来水,因为自来水有杂质。

4.2消毒 将其放在戊二醛中浸泡15~40min,取出用流动蒸馏水彻底清洗干净,特别是筛网,否则将导致仪器在定标过程中出错,取放筛网时尽量不要触及网状结构,以免不锈钢网断裂,橡胶密封圈不用消毒浸泡,因容易老化,用消毒液消毒擦拭后,流动蒸馏水冲洗后自然风干备用。定期清洗消毒肺功能仪,检查完后对肺功能仪进行常规消毒,室内紫外线消毒60min,一次性物品销毁,重复使用的仪器接头要用消毒液消毒,使用不含腐蚀性的消毒液擦拭肺功能机的表面,注意不要太湿,以免液体进入肺功能机里面而引起机器故障,消毒后晾干备用,存放在干燥、阳光不能直晒的房间,定期校准,防止结果误差。

5结论

做平静呼吸1~2次能缓解被检者的紧张情绪,减少在检查过程中准备不足而出现双吸气、不用力吸气、跟不上节奏、漏气、呼气时间停止过早、再吸气不足;根据患者的地方语言习惯、文化程度、理解能力等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2],这样减少在检查过程中出现无效呼吸,消耗体力,使最后检查结果出现误差;报告打印也是质量控制原因之一,肥胖、身材瘦小、吸烟、疾病康复期等需要被检者连做3次及以上,选最佳值作为打印结果;使用后清洗消毒和定期校对:肺功能机要定期清洗消毒和校对,以免唾液,灰尘,水蒸气长期存积在透明膜和不锈钢网上,会引起肺功能机不灵敏,会出现结果误差。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预防医学;科研导师制;人才培养

预防医学是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以人群为研究对象,以预防为主要思想指导,运用现代医学知识和方法研究环境对健康影响的规律,制定预防人类疾病发生的措施,实现促进健康,预防伤残和疾病为目的的一门科学。预防医学是我国现代医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随着社会对医学人才需求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在医学教育中引入科研导师制成为近年来教学改革的热点。科研导师制是一种利用教师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让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的新型教育方式[1]。通过这种带教模式,不仅可以适应社会对医学人才需求的变化,还能够提高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本科生导师制最早起源于14世纪的英国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目前我国很多医学高等院校已推行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并制定了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本科生导师制方案。如有学者提出以霍尔三维结构分析方法为理论依据,将影响科研导师制的要素分为时间维、知识维、逻辑维/条件维三个维度,同时综合考虑科研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提出科研导师制对预防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三维模式[2]。针对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推行科研导师制的培养模式,本文对预防医学本科生培养过程中实施科研导师制进行探讨,以期培养高素质公共卫生人才。

1双向选择机制

为体现教育的公平性,对预防医学本科生实行全员指导的原则,学生与导师之间采用双向选择的机制。即在本科生加入导师课题组之前,先由学院向所有学生公布各个导师的研究方向、科研成果及目前正在承担的课题情况,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提出入组申请,导师组织学生进行现场面试,双方都满意后方可入组。为了保证本科生培养质量,一名导师通常指导2-3名本科生。导师一般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有在研项目或科研成绩非常突出的青年教师也可担任。为了使科研导师制的培养能够贯穿本科生医学教育的始终,学生进入大五毕业班之后,导师可自动成为该生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这样学生将会有五年时间学习科研知识,并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课题相关的实践与研究。导师选择机制是推行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关键环节。因此,学校在实行双向选择机制的同时,应加强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及考核和激励措施。所有导师均实行聘任制,聘期为两年。根据学生对导师的评教、学生科研成绩、综合素质等设立相应考核指标,制定激励政策。对于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将取消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资格[3]。

2基于PBL教学法的导师制培养模式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导师应该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理论联系实际,避免灌输式或填鸭式教学,提高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科研导师制应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同时让学生参与到导师课题中,最终提高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可在预防医学本科生培养过程中引入以学生为中心的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problem-basedlearning,PBL)的教学方法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的一系列问题,逐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导师可根据课题进度定期召开Labmeeting(实验室学术例会),在Labmeet-ing过程中将本科生与研究生分成若干小组,根据实验室学术例会的内容(文献解析、实验进度和专题讲座),导师可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进行学术讨论。以讨论大气颗粒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为例,导师以环境监测具体数据“北京是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PM2.5监测数据表明,2014年我国74个哨点城市中,京津冀是PM2.5污染的重灾区,其平均浓度为93μg/m3,超标1.6倍以上”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引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研究霾污染造成的健康危害?”在学生进行讨论后,导师对问题进行答疑与归纳,根据课题的研究背景进一步指出PM2.5危害大的缘由是由于细颗粒物PM2.5粒径较小,导致其在空气中的存留时间和呼吸系统的沉积率增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加大。因而引出第二个问题,“影响大气颗粒物的健康效应的因素有哪些?”除粒径外,大气颗粒物的危害还取决于复杂的化学组成。而在我国,针对大气颗粒物成分,尤其是PM2.5的系统研究较少,引发学生对PM2.5毒性研究这个课题的兴趣。最后引出第三个问题,“目前国内外关于大气污染的研究进展有哪些?”导师可结合国内外研究报道,给学生补充介绍目前PM2.5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扩展学生的科研思路。最后总结本次Labmeeting涉及的毒理学相关知识点,如PM2.5的毒作用影响因素包括化学结构、理化性质等,不仅与暴露时间和强度正相关,同时还具有复合暴露、联合毒性的特征。因此应加大对PM2.5健康危害的探索和研究。学生带着相互衔接和层层递进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不仅活跃了Labmeeting的学术气氛,同时培养了自身的科研思维、团队精神和综合能力。

3多元化与国际化

互联网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时代标记,网络的发展给社会带了质的改变。这就要求在实行科研导师制的同时,应提高导师的育人能力。做到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网络公开课、微课和慕课等网络资源,提高本科生综合素质。导师可为学生提供预防医学相关网络资源的专业英文网站,帮助学生扩充知识面,掌握前沿领域,提高对科学研究的敏锐性。如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CDC),,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FDA),等。此外,导师可每周为本科生选取与预防医学领域顶级的学术论文,并推荐一些经典的外国教材,如PublicHealth,Epidemiology,EpidemiologicMethods:StudyingtheOccurrenceofIllness,Toxicolo-gy,EnvironmentalHygiene,FoodScienceandNutrition等,帮助学生快速获取前沿进展和专业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参加英文讲座,在有经费支持的条件下,可带领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有助于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培养学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这就要求除书本知识和专业文献外,还应融入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国际合作交流的内容。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接触大量生动活泼的感性资料,使学生的视觉、听觉产生强烈的冲击,从而唤起学生对科研实践的兴趣。导师应充分利用学术讲座、研究生论坛、英语教师培训、英语角和各种联谊活动,邀请外教、留学生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为毕业后学生出国深造或从事科研工作奠定良好基础。此外,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科研导师制水平的保障。为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我们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送青年教师出国短期研修,请外教来国内参与科研指导,并利用教学基本功大赛,青年学术沙龙和学术交流合作等形式,提高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总之,随着我国公共卫生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对医学人才需求的变化,在预防医学本科生培养过程中实施科研导师制可提高预防医学本科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开拓国际化视野,培养高素质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共卫生人才。这种医学教育模式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不断提高医学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婷,黄水平.科研导师制对预防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9):73-74.

[2]杨光,孙鲜策,刘晓芳,等.科研导师制对预防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三维模式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6,24(5):678-680.

[3]郭彩霞,李艳博,马俊香,等.预防医学专业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9):766-769.

篇5

关键词:生物化学;理论联系实际;蛋白质结构;教学设计

生物化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化学本质的科学,它运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方法,从分子水平来研究生物体基本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性质、功能及其变化规律[1]。生物化学是农学类本科许多专业的必修课,该课程一般在本科二年级上学期开设,不但与学生在大一所学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关系密切,而且还是学生后期学习分子生物学等课程的重要基础;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然而,在当前的生物化学课堂上,教师在讲台上费力讲,学生对课程内容兴趣不大,无法真正融入课堂,仅靠考前死记硬背,没有真正掌握生物化学基本知识的精髓,教学目标难以达到。出现这一现象与生物化学理论抽象、内容繁杂、体系庞大等特点密切相关。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于真正实现教学目标来说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用晦涩难懂的基础理论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常常遇到的科学现象或实际问题,让学生不断认识到学习生物化学在人类认识生命现象本质中的价值,使学生兴趣盎然地主动走进生物化学的课堂[2-3]。笔者以“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为例,探讨了本节中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的具体设计和实践,旨在为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教学背景

教材选用中国农业出版社第二版《生物化学》(刘卫群、郭红祥主编),“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为该教材第三章的第五节,内容涵盖一级结构的变异与分子病、一级结构与生物进化、一级结构的局部断裂与蛋白质激活、蛋白质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笔者所带班级为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

2本节在所属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蛋白质是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以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为切入点,从分子水平上来认识生命现象,已经成为现代生物学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4]。因此,理解并掌握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是真正认识生物化学这门学科的敲门砖。所以,让学生学好这一节对于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至关重要。

3本节中理论联系实际映射点及教学方法

着重从学生感兴趣的分子病、生物进化、胰岛素、高原反应、CO中毒等方面构建理论联系实际映射点,具体见表1。本节的教学方法采用课前预习、课中讲解、课后思考、专业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结合提问互动式的教学模式,由浅入深地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

4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过程设计

4.1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提问式导入

首先找学生回顾蛋白质四个结构层次的概念;由一个学生首先回答一级结构的定义,然后由第一个学生找出回答二级结构概念的学生,直至四级结构。然后提问:我们为什么要研究蛋白质的结构?蛋白质的结构层次和功能有什么关系?学生自由讨论,选取3个代表发表看法。接着呈现不同分子病的图片,包括镰刀形细胞贫血症、血友病、地中海贫血症,这些疾病都是由于蛋白质分子一级结构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与正常不同而导致的常见疾病。通过视觉冲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引出“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这一节。

4.2“一级结构的变异与分子病”的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设计

首先向学生阐明分子病的概念。然后介绍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展现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病人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认识到这种疾病的危害性和普遍性;接着展现正常红细胞和镰刀形红细胞的形态差异以及血红蛋白氨基酸序列差异:镰刀状细胞的血红蛋白和正常的血红蛋白相比,只有ß-链氮端第6位的一个氨基酸由谷氨酸变成缬氨酸。提出问题:为什么血红蛋白一级结构的一个氨基酸改变可以造成红细胞的形态发生如此大的改变?进而又为什么导致了镰刀形细胞贫血症?90位学生按照座位临近原则分成5组讨论,每组选出一位学生发表观点,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总结出正确答案并讲解,即缬氨酸侧链的疏水基团使得患者血红蛋白分子表面的负电荷减少,引起等电点改变,溶解度降低,血红蛋白容易发生聚集并形成杆状多聚体,导致红细胞收缩变成镰刀状,输氧性能下降,引起头晕、胸闷等症状[5]。

4.3“一级结构决定高级结构”的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设计

首先,请学生回顾上节课的蛋白质变性和复性的概念,接着引出核糖核酸酶,首先介绍核糖核酸酶的作用是水解RNA的磷酸二酯键。然后讲解核糖核酸酶一级结构特点:既124个氨基酸组成一条多肽链,4个二硫键使其折叠成球状分子。接着提问:结合蛋白质变性因素,加入什么试剂可以使核糖核酸酶变性?变性之后是否还具有功能?去除变性剂后4个二硫键重新形成并恢复天然活性说明了什么?3个问题层层递进,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每一个问题都鼓励学生主动发言,然后发言的学生指定回答下一个问题的学生,增加课堂乐趣,最后教师总结正确答案。最后要求学生思考一个问题:结合核糖核酸酶的变性与复性,思考为什么在实验室操作RNA时要非常小心防止降解?

4.4“一级结构与生物进化”的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设计

首先,询问学生在大一时有没有学过植物分类这门课?常规的植物分类是按照什么标准把不同的植物进行分门别类的?学生们自由讨论,找出两位学生代表回答,教师讲解正确答案,既传统的植物分类是依据植物的外观形态进行,而外观表型是由功能蛋白质决定,所以根据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氨基酸序列可以进行物种分类;接着引出同源蛋白概念,根据同源蛋白氨基酸序列差异程度,有助于判断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反映生物系统进化情况。接着以细胞色素C为例,让学生观察不同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相比的差异氨基酸数目表,从这张表中能发现什么规律?学生自由讨论,挑选3位学生发表看法,教师总结并讲解正确答案,即亲缘关系越近,氨基酸序列的相似度越高。最后要求学生课下练习用MEGA软件绘制细胞色素C的进化树。

4.5“一级结构的局部断裂与蛋白质激活”的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设计

首先,询问学生有没有接触过糖尿病患者?如果有,是否知道治疗糖尿病的有效药物是什么?以此引出胰岛素。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因此,弄清楚胰岛素分子的结构特征和合成过程对于推进糖尿病的治疗至关重要。1958年,英国的Sanger由于解析了胰岛素的化学结构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国际顶级期刊《自然》曾发表评论文章说:合成胰岛素将是遥远的事情。可是,自强不息的中国人不畏艰难,开启了人工合成胰岛素的征程。七年后,当第一张人工合成胰岛素的结晶照片诞生于中国实验室后,整个世界都震惊了。通过人工合成胰岛素的历史,引入课堂思政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学生不畏艰难投身祖国的科研一线。接着,向学生具体讲解胰岛素的合成过程也是一个曲折的过程,涉及前胰岛素原一级结构的局部断裂[4]。

4.6“蛋白质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的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设计

首先,询问学生们是否知道肺部吸入的氧气是怎样运输到其他组织中?引出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功能差异[6]。接着提出问题: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相比,氨基酸序列相似度很高,三级结构几乎完全相同,为什么它们的功能差异如此之大?让学生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发表看法。接着,教师进行归纳,讲解两者高级结构的差异导致功能差异的原因,即肌红蛋白只有一条链,只具有三级结构而不具有四级结构,不存在亚基之间的协同作用,而血红蛋白有四个亚基,具有四级结构和亚基间的协同作用[4]。接着,播放煤气中毒的视频案例,询问学生是否知道煤气中毒的原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经过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发言:既煤气中毒的原因是CO中毒,是由于CO与肌红蛋白或血红蛋白的亲和能力是O2的300倍左右,能与O2竞争结合血红蛋白中的血红素辅基,从而使血红蛋白丧失携带O2的能力,导致人体缺氧窒息死亡[7]。接着,通过高原反应进一步向学生阐述蛋白质高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首先给学生展示高原反应的图片,询问学生是否有过高原反应的经历?高原反应是人体突然进入高海拔地区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后所产生的各种不适症状,比如呼吸困难、食欲不振等[8]。接着抛出问题,为什么低氧分压会造成高原反应?由此引出BPG(2,3-二磷酸甘油酸)对血红蛋白氧合作用的别构抑制作用,即低氧分压时,红细胞内BPG浓度增高,它能与脱氧血红蛋白结合而抑制血红蛋白由紧张态向松弛态的构象改变,抑制氧合作用[5]。通过高原反应的实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对功能的影响。

5结语

篇6

关键词:侵权责任;防御请求权;金钱赔偿;回复原状

中图分类号:d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3)02?0079?07

1986年《民法通则》中设“民事责任”专章,由此确立了我国民事立法体系中“民事权利——民事义务——民事责任”的建构模式。这直接导致了后来的《侵权责任法》脱离传统“侵权行为法”的思路,成为集各种民事权益保护措施于一身的“民事权益保护大法”。这样“大而全”的规定固然有利于扩大字面上的民事权益保护方式,同时也为法官灵活运用法律开了方便之门,但其缺点在于各种责任方式之间的关系模糊,法官自由裁量权过大。本文的目的在于探析各种责任方式之间的内在关联,明确各种责任的保护功能及其适用范围。

一、侵权责任的具体内容

《侵权责任法》第15条规定了八种主要的侵权责任方式:“(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赔偿损失;(七)赔礼道歉;(八)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其中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三种责任方式的目的在于保护物权及其他绝对权免受正在实施或即将实施的侵害,维持绝对权的圆满支配性,属于传统的物上请求权的范畴,其效力基础在于绝对权的排他性。《侵权责任法》制定之时,对于这三种责任形式的性质如何界定以及是否应规定于该法的问题曾引发热烈而长久的讨论。①《侵权责任法》最终将其纳入,并在第21条规定:“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这就说明这三种责任方式与其他的侵权责任方式有一个关键区别,即不以过错为归责要件,只要危及到“他人人身、财产安全”即可适用,其重要性在于扩展了绝对权请求权的适用范围,将防御效力直接适用至所有合法权益的保护层面。

另需注意的是停止侵害和排除妨害之间的关系问题。尽管现实情况是大多数时候适用停止侵害和排除妨碍都可以对原告加以救济,而原告在起诉时往往同时提出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故而在司法上细致区分没有实际意义。[1]但学术研究上必须对两者的概念界定和逻辑关联细致把握,明了其区分没有实际意义的原因究竟是立法上的“叠床架屋”还是适用上的“三豕涉河”。通说认为,停止侵害是指受害人请求法院责令加害人停止其仍在继续中的侵害他人权益的行为;而排除妨碍是指侵权人的行为影响到被害人人身或财产权利的正当行使,受害人请求加害人排除妨碍以回复其权利的正当行使状态。故排除妨碍是从权利行使的角度考虑的,针对的是妨碍人身、财产权利行使和享有的行为或者状态。停止侵害针对的是持续中的侵害行为。[2?5]然而这一界定纯属逻辑推演,即不能说明其区别意义,又根本无法从法律适用上区分其适用范围,因为对权利的保护和对侵害的排除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不过观察角度不同。温世扬和刘士国先生就都认为停止侵害不是独立的责任方式,“妨碍”和“侵害”所针对的对象虽各有侧重,但两者间不存在本质区别。[6, 7]笔者对此表示赞同,停止侵害和排除妨碍并列规定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不利于《侵权责任法》科学准确地适用。

关于“返还财产”,通说认为即“返还原物”,财产的所有人、合法占有人和使用人都可以向无权占有人提起。[2, 3, 8?10]然而这样一来,这里作为侵权责任的 “返还财产”与物权法上的“原物返还”(《物权法》第34条)就出现了体系上的评价矛盾。因为侵权责任的构成原则上以过错为归责原则,而物权请求权是基于绝对权的效力而生,被请求人是否有过错在所不问。为了消弭这一规则冲突,魏振瀛先生主张这里的“返还财产”责任等同于《物权法》第34条规定的“原物返还”责任,不以过错为要件。[3](47)笔者认为《侵权责任法》中所谓

“返还财产”与《物权法》中“返还原物”仍然有别。因为在“返还原物”中,只能由现实占有人负责;如果原物毁灭,这一责任也因失其所附而不得主张。但在“返还财产”中,不仅可以向现实占有人主张,对于任何构成侵权的人都可以主张,比如共同侵权中的非占有人又或者转移占有给第三人的转让人。即使物已经毁灭,仍可以基于返还财产要求重新购置同样品质的可替代物作为赔偿。但此时的返还财产须以过错为要件,与物权法上的“返还原物”是两个独立的请求权,两者间具有竞合关系。由于《物权法》上对于无权占有人的责任有特别规定(如优待善意占有人的规则),固应优先适用。任何一个请求权实现,另一个请求权也同时消灭。

《侵权责任法》中的“恢复原状”,指的是受害人财产遭受侵害后,可以通过修理、重作、更换等方式使其恢复至侵害发生前的状态。[9](118)可见,《侵权责任法》中所谓恢复原状主要针对的是物遭受损害的情况。《民法通则》第134条和《物权法》第36条都将“恢复原状”和“修理、重作、更换”两种责任方式并列规定。但实际上后者是前者的具体体现,两者没有实质性差别,甚至几乎可以划等号,因此在《侵权责任法》第15条中就不再单独将“修理、重作、更换”作为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

最后是“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这指的是人民法院根据受害人请求,责令行为人在一定范围内采取适当方式消除对受害人名誉的不利影响以使其名誉得到恢复的一种责任方式,主要适用于侵害名誉权的情 形。[8](82)程啸先生指出,消除影响与恢复名誉很难看成是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毋宁说是通过侵权责任所要追求的目标。[5](546)笔者认为恢复名誉确实不具有独立性,但消除影响则可以作为“口袋条款”发挥一定的兜底作用,故具有一定的独立意义。因为赔礼道歉是针对名誉权纠纷的,如果是隐私权受到损害又没有贬损到他人的社会评价,适用这种方式甚至会适得其反。此时消除影响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比如返还或销毁他人的照(包括下载或复制的电子照片)。大抵也正因为如此,恢复名誉无论在《民法通则》还是《侵权责任法》中都没有单独列为一项,而是和消除影响同列一项。当然,从字面上讲,第15条强调了这八种方式只是承担侵权责任的“主要”方式,即该条款属例举性规定。然而,这八种方式基本可以涵盖对各种侵害结果的救济,因此本文关于侵权责任内在关系的讨论就以这八种列举的责任形式为内容。

二、八种侵权责任方式的类型化观察

综合上述,八种侵权责任方式的内容及功能各有不同,共同构筑起保障民事权益的防护网。但问题在于各种责任方式之间关系如何?拿财产损害为例,只要被损坏的物品没有到毁灭的程度,被害人就可以主张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请求权。但这些责任方式如果全部支持,就会使得加害人所要赔偿超过其所致损害。那么如何适用这些责任方式才能既保障被害人获得完全赔偿,又不会使得加害人承担超过可归责于自己的责任范围呢?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考察各种责任方式之间的内在关系。这就有赖于从类型化的角度进行观察。“法律为一秩序,特重分类,藉以显示其价值判断上的统一性。因此,分类是否精密,足以反映对研究客体认识的程度、逻辑思想严密与否,不可等闲视之。”[11]

有学者从适用范围上将侵权责任分为三类:第一是财产型侵权责任,包括返还财产、恢复原状和赔偿损失。第二是精神型侵权责任,包括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和恢复名誉。第三是综合型侵权责任,即兼具财产权救济和人格权救济特点的责任形式,包括排除妨碍和消除危险。[3](129?131)这种以保护客体的 性质为分类基础的优点在于,有利于按照财产权和非财产权的不同特点来细化其保护方式。比如财产权可以通过修理或者更换实现回复原状的目的,但人格权受到侵害时,除了财产上的损失还可能会有非财产上的损失,对此则有赖于通过赔礼道歉等方式对其进行弥补。其不足之处在于:不同类型以及同一类型的责任中,各种责任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并不清楚。比如,精神型责任和财产型责任之间是并列关系、择一关系还是交叉关系?精神损害赔偿是精神型责任还是财产型责任?再比如同是财产型侵害责任,返还财产、恢复原状和赔偿损失是否可以任由被害人自行选择救济方式?这就必须要借助各种责任的保护目的和

制度功能来加以分析了。

责任承担方式可以从其功能上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防御型责任,即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目的是排除正在进行的妨碍或者即将发生的妨碍。第二类是补救型责任,包括金钱赔偿,而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礼道歉、恢复名誉和消除影响这一类责任针对的是已经造成的损害,宗旨在于使其回复至侵害发生前的状态。[5](536),[10](620?652)防御型责任针对的是持续中的侵害行为或者违法状态本身,其责任基础在于绝对权的排他性。补救型责任针对的则是已经发生的不利益(损害),其核心任务在于如何分担和填补损害。综言之,防御责任针对的是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妨害,而救济型责任针对的是已经造成的损害,前者是妨碍权利行使的持续中的行为或者状态(即对绝对权妨害的“源头”),后者是财产上的不利益。②因此,假如甲在山坡地建屋,水土保持不良,建材砂土落入乙在其农地所筑小水库,水淹农场,农舍倒塌,蔬菜腐坏。仅仅砂土淹没水库构成对不动产物权的妨害,可请求排除妨害。至于水淹农场、农舍倒塌、蔬菜腐败,则属不动产物权受到的损害,仅能依侵权法的规定请求损害赔偿。[12]德国通说也认为防御请求权与损害赔偿请求权处于平行关系,或者说损害赔偿请求权弥补了防御请求权救济的不足。[13]

这里真正的难点在于如何界定救济型责任的内部关系。在救济型责任中,赔偿损失即金钱赔偿,乃金钱责任。而返还财产、恢复原状、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和消除影响则属于“恢复型责任”的范畴 [2](1026),其功能在于使权利恢复到被侵害前的状态,本质上为非金钱责任。金钱责任既针对财产损害也针对非财产损害,而返还财产、恢复原状针对的是物之损害;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和消除影响针对的则是名誉权损害等非财产损害。因此金钱责任和非金钱责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交叉,如同时支持有可能造成重复赔偿。

综合上述,我国侵权责任可根据其功能作一类型划分,见图1。

三、救济型责任在比较法上的观察

从大陆法系来看,对于救济型的侵权责任,金钱赔偿和回复原状两种责任方式之间的关系问题,有三种代表性的立法例:第一,以德国为代表的原状回复主义,只有在回复原状不足以填补损害或者回复原状的实现有困难时,才例外地允许金钱赔偿。第二,以日本为代表的金钱赔偿主义,只有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有约定时才例外地允许回复原状。第三,以瑞士为代表的酌情裁量主义,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并斟酌过错的程度以裁决责任的承担方式。[15]

(一)德国的原状回复主义

依德国通说,损害赔偿具有填补损害的功能(ausgleichfunction),要求通过适当的赔偿方式使得债务人的境况犹如未受损害一般,以保护债权人。于此同时也禁止债权人在损害之外获得其他利益(bereicherungsverbot),通过赔偿变得比原有状态更好,以保护债务人。③此外,技术性贬值或交易性贬值还可以另外针对市场价格的贬值部分请求价值赔偿,作为对回复原状的补充。但如果回复原状存在经通知而仍然给付迟延、给付不能或者其他不能期待之事由(德民第250条、第275条),则由价值赔偿替代回复原状。这种转换过程中,也体现了损害赔偿的另一个功能,即权利继续(rechtsfortzetzungsprinzip)功能,即权益受侵害时,使被害人取得该权益的价值内容,以其客观的交易价值作为应予赔偿的损害。权利继续功能是对损害填补功能的补充。[16]

《德国民法典》第249条第1款规定:“负损害赔偿义务者,应回复损害发生前的原状。”由此确立了回 复原状的优先地位。所谓原状,指的是对物、权利或不具权利地位之财产的毁损,含受害客体之效用及市场价值,在无损害发生时,当有之状态,而非损害事件发生前之事实状态。[16]这样规定并非是在理论上钻牛角尖,而是为了更为周全地保障被害人的完整利益(integrit?tsinteresse)。比如甲因过失把水泼在了乙的电脑上,其修理费需1100元,但该电脑在二手市场的价格为1000元,那么仅仅对市场价格的差额进行金钱赔偿,显然不足以弥补乙的损失。虽然从理论上讲,乙可以在二手市场重新购置一台电脑,但二手电脑具有怎样的隐蔽瑕疵无从查知,故而有时候受害人较愿意选择修复自己的电脑。也唯有如此,才能使得受害人能够回复至如同损害没有发生的状态。然而有时候债权人选择修复等方式也不尽合理。比如这台电脑即便

能够修复如初,但已经到了报废年限,存在安全隐患。此时任何有理智的人都不会选择花费1100元去维修该电脑。为了避免债权人以此刁难,第251条第2款规定:“如果只有支付不相当的费用才能回复原 状时,赔偿义务人始得以金钱赔偿之。”这里的金 钱赔偿,目的并非在于维护被害人的整体利益,使一 切回复如初,而是重在保护财产的价值利益(wertinteresse),填补因侵害所致的财产价值的贬损。在计算上,应以同等之物的重置价格为准。[17]回复原状如果一定要由债务人为之,大多时候对债务人要么难解燃眉之急,要么效果上难以令其满意。正因如 此,在实务中真正派大用场的还要属第249条第2款(请求必要的金钱赔偿以代替回复原状)。[18]但切不可由此认为金钱赔偿才是真正的原则,因为同为财产损害的金钱赔偿,德国民法上最主要的规定有三:第一,代替回复原状的金钱赔偿(回复费用),其计算基础仍在于回复原状,旨在保障“整体利益”;第二, 重置费用请求权,即为取得同等之物须支付的价金(wiederbeschaffungspreis);第三,市场价格的贬损,即所谓技术性贬值(technischer mindewert)和交易性贬值(merkantilen minderwert),即虽经技术上的修复,但仍留有客观上可认定的瑕疵或者在交易上因对隐蔽瑕疵等因素的担忧致其价值上的降低。[19]其中回复费用请求权和以自然给付的方法回复原状请求权,虽然给付内容不同,但性质上完全相同,只不过修复的主动权换到了债权人手中。而重置费用请求权和交易性贬值请求权同属于金钱赔偿的内容,皆以维持“价值利益”或者说“交换价值”为目的,但区别在于重置费用是对回复原状的代替,以物的毁灭(total schaden)为前提。技术性贬值和交易性贬值则以回复原状为条件,旨在补其不足。④回复费用请求权与金钱赔偿内容相同,但各自的计算基础不同。在金钱赔偿,以被害财产因损害事件所致市场价值的差额为计算基础。回复费用请求权则以如为自然的回复原状所必要的费用为计算基础。[16]

(二)日本的金钱赔偿主义

《日本民法典》第417条规定:“除另有意思表示外,损害赔偿以金钱定其数额。”由此确立了金钱赔偿的原则性地位,所以只要法律上没有特别规定或者当事人之间没有特别约定,就不能请求恢复原状。例如加害人在矿区越界挖掘,被害人请求填塞坑道的诉请就没有获得法院的支持。[20]在日本法上课以侵权责任也是旨在使受害人恢复到受侵害前的状态,其方法大致有二:将损害换算成金钱进行赔偿或者提供代替物使受害人恢复原状。以金钱赔偿为原则,仅针对名誉毁损规定了以恢复原状为目的的“恢复名誉的适当处分”(《日本民法典》第723条)。就物的损害而言,首先考虑的是修理费,如果修理无法回复原状的,替代物的购置费成为赔偿的内容。[21]由此看来,日本法上的回复原状采狭义理解,与我国法上的恢复原状和赔礼道歉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恢复原状在日本法上不是一种法定责任,只能由当事人之间协商,法院不会主动判决债务人负责维修、重置,只能判决其支付维修和重置的相关费用。从这个角度来说,日本法和德国法的规定其实是殊途而同归。

(三)瑞士的酌情裁量主义

在瑞士,在损害赔偿的方式上法官享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瑞士债法》第43条第1款规定:“法官 在合理考量具体情况及行为人的过错程度后,有权 确定赔偿的方式和数额。”故如若当事人之间无法 达成一致,一般而言以金钱赔偿为原则,但法官在 考察具体情况后如果认为恰当也可以判令回复原状(naturalersatz),或者金钱赔偿与回复原状的结合。其目的在于实现完全赔偿(totalreparation),同时也要避免在损害之外获得赔偿。[22]所谓完全赔偿,就是一切由于侵权行为造成的不利益都纳入赔偿范围。法官甚至于还可以根据具体情事自由裁量损害的大小,但只有在当事人穷尽一切办法都无法证明损害大小的时候才能行使这一权限。

四、我国侵权责任方式的内在体系:兼论外国法的启示

(一)回复原状与恢复原状的比较

总结起来,德国法上的回复原状最为抽象,适用范围也最广,对财产权和非财产权都有适用余地,内容也既可以金钱为内容,也可以非金钱为内容。而我国法上的恢复原状仅仅指侵害物权的情况,至于人格权的“回复原状”则为赔礼道歉、恢复名誉和消除影响。在日本,回复原状只能在

律有特别规定时才能适用或者留待当事人协定。瑞士债务法上没有金钱赔偿和回复原状的严格分野,法官可以酌情判决适当的赔偿方式。虽然德、日、瑞在损害赔偿责任方面代表着三种完全不同的立法模式,但是它们都有着一个基本理念,那就是完全赔偿原则,即旨在使被害人因为侵权行为受到的各种不利益都予以填补,同时也禁止其因此获取其他利益。三者最大的不同在于:同样以给付金钱为内容的损害赔偿,计算基础却大相径庭。对此德国法上的规定最为具体细致,优点在于可操作性强,但缺点在于缺乏灵活性。由于贯彻了完全赔偿原则,故而对于损害结果基本上就是要么全赔要么不赔(alles oder nichts),这有时也会带来难以承受之重。比如在行车过程中,一个小小的失误加上各种偶然因素就可能造成极其巨大的损失。德国发达的保险制度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这种苛酷的结果。而瑞士法授权法院可以酌情调整,但这种裁量自由也要求法官具备有很强的自制能力和专业素养。

(二)责任承担形式的选择

就我国《侵权责任法》第15条的文义而言,似乎允许加害人自行在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各种救济型责任之间选择。[5](544)如果真是这样理解,《侵权责任法》对债权人的保护就显然过厚,而忽视了债务人的正当利益。比如电脑受到损坏,修理费用100元,此类电脑市场价1000元,可能对被害人来讲最有利的方式是请求重置费用1000元,但这对于加害人就责任过重了。再反过来说,假设修理费用1500元,市场价1000元,那么显然对债权人最有利的方式是选择修理费,但这不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

另一种比较合理的解释就是允许法官在这几种责任之间酌情裁量。[2](1026?1027)从这个角度讲,我国的立法模式接近于瑞士法的自由裁量模式。在瑞士,赔偿的方式和大小属于法律问题,法官可以自由裁量,限制在于不得超过损害本身。须考量的因素是具体情势和过错大小,因此如果债务人仅仅有很轻的过失,法官可以大幅度降低赔偿额度。德国法上的交易性贬值也属于法官自由裁量的事项。然而其背后也隐藏着高度的不确定性:第一,不同法官对一个案件的自由裁量,在赔偿方式上可能各有偏好,在赔偿数额上则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即便是同一个法官面对同一个案件,在不同的心情下对赔偿方式和赔偿数额的判断都会有偏差。第二,法官的自由裁量要求司法独立不受任何人为影响,要求法官依照良心和理性,前后一致地进行判断。这就要求法官对其判决的原因有高度的自觉,为了说服当事人也要求其将判决原因写得非常清楚,这对于法官的业务能力、时间和精力要求非常高。第三,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很不均衡,允许法官自由掌握标准,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司法割据”。总之,在我国目前的具体情况下,瑞士法模式虽然有其独特的优点,但并不见得是个很好的选择。

因此,完全把责任形式的选择权交给债权人或者法官都是不合适的。合理的方法只能是通过树立一定的规定来限制债权人的选择,以兼顾双方当事人的正当权益。由于防御型责任和救济型责任可以并用,故而,如何解决恢复原状和赔偿损失的内在关系才是我国《侵权责任法》上的难点和关键所在。对此可从德国法的相关规定中找到有用借鉴。

(三)救济型责任的内在关联

救济型责任与德国法系所谓“损害赔偿”基本等同,其基本目的在于填补被害人所受的损害。各国的损害赔偿制度虽不一致,但其最高指导原则却是相同的,即在于赔偿被害人所受之损害,使期于赔偿之结果,有如事故未曾发生般。[23]正因为如此,德国损害赔偿法中回复原状具有优先性(国家赔偿例外),以贯彻损害填补原则。财产损害和非财产损害均可获偿。在物的损害中,除请求自然方式回复,还可以请求技术性贬值和交易性贬值以弥补回复原状的不足。回复原状的责任方式较之对市场价值的贬值补偿具有优先性。回复原状既可以自然方式回复,也可以相当之费用替代。这种选择自由不但有助于满足其个人需要,并能增进损害赔偿的经济效率。[24]所以就损害赔偿的目的而言,德国法最忠实地恪守了回复原状的基本原则。但也意识到有时候回复原状已不具可能性或者虽能回复原状但又有不可期待的情形,故以市场价值的降低(重置费或者贬值)作为对金钱赔偿的限制。于此,所谓回复原状本身就是一个抽象而开放的责任体系。

这种抽象化的思考方式并未被我国所采,我们以典型的八种具体责任形式为基础构筑民事权益的保护法。在救济型责任中,赔礼道歉、恢复名誉和消除影响是针对人格权益的责任方式,属于非财产责任;而返还财产、恢复原状则是针对财产权,属于财产责任,两类责任之间因保护对象不同而界限分明。但赔偿损失(金钱赔偿)依其计算基础的不同,既可能属于财产责任(针对人身损害或物之损害),也可能属于非财产责任(针对精神损害)。在人身损害时,作为财产责任的金钱赔偿与赔礼道歉、恢复名誉和消除影响互不影响,可一并主张。但在非财产责任的金钱赔偿(精神损害赔偿金)的判给和酌定上,赔礼道歉和消除影响的实施效果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⑤在物之损害时,原则上不存在非财产责任的问题,但面临金钱赔偿责任和非金钱责任的关系问题,以及金钱赔偿的计算基础问题。析言之,返还财产和恢复原状都属于非金钱责任,赔偿损失则属于金钱责任。返还财产包括了返还原物和返还重置物两种情况。在当事人请求返还原物时,由于《物权法》上对无权占有人的损害及得利等问题有特别规定,因此不适用侵权法上的金钱赔偿。在返还重置物时,原则上应以相同种类和品质的替代物为客体;如果以新代旧,涉及债权人不当得利返还之问题,此不再是本文讨论范围。最关键的问题是要处理恢复原状和金钱赔偿之间的关系,这就必须先明确金钱赔偿的计算基础。这主要包括市场价格的贬值损失(交易性贬值)、恢复原状的修复费用、重置费用。恢复原状和恢复原状的修复费用是替代关系,二者只得请求其一。交易性贬值有两种,一种是经修复后的贬值,第二种是损害发生后修复前的贬值。前者和恢复原状(或恢复原状之费用)是补偿关系,可同时主张。后者和恢复原状是择一关系,不能同时主张。

最后,重置费用显然与恢复原状(或恢复原则之费用)也具有替代关系,只能选择其一。与此同时,在责任方式选择上也须适当考虑经济性因素。原则上,恢复原则(或恢复原则之费用)应具有优先性。但物在事实上或经济上已无修复的可能或必要,则债权人选择恢复原则(或恢复原则之费用)亦无意义,故此时应以重置费用作为损失赔偿的基础。

五、结语

综合上述,我国《侵权责任法》第15条规定的八种责任形式,在内容上存在一定的交叉,在保护目的上也极为迥异,虽然都能纳入保护民事权益的大原则,但保护的目的和方向如果不清楚,必然会在逻辑和适用上带来混乱。因此通过类型化的区分,有助于明确各种责任的保护目的和适用范围。

首先,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属于防御型责任的范畴,其他责任形式则属于救济型责任。二者因其保护范围和目的完全不同,故而可以并行不悖。在救济型责任内部,赔礼道歉、恢复名誉和消除影响是针对人格权益的非财产责任;而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乃针对财产权的财产责任,两类责任之间因保护对象不同亦可谓是界限分明。在保护客体上可能存在交叉的责任形式为金钱责任(赔偿损失)和非金钱责任(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礼道歉、恢复名誉和消除影响)。其中最困难的是在物之损害中,如何确定金钱赔偿的计算基础问题。原则上,恢复原则(或恢复原则之费用)应具有优先性。但物在事实上或经济上已无修复的可能或必要,则应以重置费用作为损失赔偿的基础。

注释:

① 对此有两种主要见解:一是侵权责任吸收物权请求权,二是侵权责任与物权请求权各自独立。参见高圣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立法争点、立法例及经典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89?193页。

② 关于损害,通说采差额说,即被害人因该特定损害事故所损害之利益。该项利益,乃被害人之总财产状况于有损害事故之发生与无损害事故下所生之差额。(参见曾世雄:《损害赔偿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8?119页。)而妨害指的是以占有以外的方法持续性地阻碍或侵害绝对权的圆满支配状态。前者针对的是已经发生的不利益,后者针对的是正在持续中的妨碍。

③ 德国损害赔偿法至今不承认惩罚性赔偿即其适例。

④ 在德国,物的损害案件中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占据绝对多数。对于事故车辆的赔偿问题,德国联邦最高法院认为,如果债权人在请求修复该车之后仍然请求交易性贬值的,必须先由法院确认其所受损害仍有继续发展的可能

以保护隐蔽瑕疵再次出现时债权人难以举证的困境。lange/schiemann, schadensrecht, 3.aufl. tübingen 2003, s.265 ff.

⑤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关于精神损害赔偿,法官需斟酌侵权人的过错程度、造成的损害后果、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受诉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以及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综合认定。赔礼道歉和消除影响的实施效果直接关系到损害后果是否严重、侵害情节等情况,也可以间接联系到加害人主观的过错程度,故应纳入考量因素。

参考文献:

[1] 王成.侵权责任法[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55.

[2] 马俊驹, 余延满. 民法原论[m].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10.

[3] 杨立新. 侵权责任法[m].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11.

[4] 魏振瀛. 民法[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672?674.

[5] 程啸. 侵权责任法[m].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11.

[6] 温世扬. 物权法要义[m]. 法律出版社, 2007: 41.

[7] 刘士国. 侵权责任法调整对象研究[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3): 181.

[8] 王胜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释义[m].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10.

[9] 奚晓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条文理解与适用[m]. 北京: 人民法院出版社, 2010: 117.

[10] 王利明. 侵权责任法研究(上卷)[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637?638页.

[11] 王泽鉴. 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一册)[m].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5: 300.

[12] 王泽鉴. 民法物权[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131.

[13] jan wilhelm. sachenrecht[m]. berlin: de gruyter, 2010: 578.

[14] 史尚宽. 债法总论[m].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 295?296.

[15] hermann lange, gottfried schiemann. schadensrecht [m]. tübingen: mohr siebeck, 2003: 9.

[16] 黄茂荣. 概论损害赔偿之债[j]. 军法专刊, 2007(2): 27?28.

[17] karl larenz. lehrbuch des schuldrechts band i: allgemeiner teil [m]. münchen:verlag c.h.beck,1987: 448.

[18] k?tz, wagner. deliktsrecht[m]. münchen: carl heymanns verlag, 2010: 262.

[19] 王泽鉴. 民法学说与判例(第六册)[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22.

[20] 于敏. 日本侵权行为法[m].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6. 355.

[21] [日]田山辉明. 日本侵权行为法[m]. 顾祝轩, 丁相顺,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91?97.

[22] gauch peter, schluep walter r, schmid j?rg, etc. schweizerisches obligationenrecht allgemeiner teil ⅱ[m]. zürich: schulthess verlag, 2008: 150.

篇7

一、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高一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从定律内容本身看,中职物理较初中物理并没有多少增加,在中职物理课本“牛顿第一定律”一节的教学中,突出对伽利略理想实验的介绍是提高中职物理教学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学生进行方法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对理想实验的介绍反映出理想实验的本质特征,即是在真实的科学实验的基础上,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对实际过程作出更深入一层的抽象分析,是一种逻辑思维活动。它也有实验对象,也要控制对象的物理条件;也有操作过程,也是为了发现实验对象的本质和遵从规律,不是头脑中的胡思乱想。要让学生了解理想实验的地位和作用,即理想实验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中的地位,虽不能代替具体实验,但由于它不受仪器设备和实验场地的限制,可以超越控制条件等具体操作上的实际困难,没有误差,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和推理的创造性作用,所以在物理学史上常常导致重大的突破,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在介绍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时,要突出实验的过程及推理方法:

1. 经验事实。让静止的小球从斜面AB上滚下,小球会滚上另一个对接的斜面BC,(1) 由于斜面有摩擦,小球在BC面上上升的高度逐渐接近小球在AB面上滚下前的高度。

2. 假想实验。如果斜面没有摩擦,仍观察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

3. 进行推理。(1) 小球在BC面上上升的高度与小球在AB面上滚下前的高度相等。

(2) 如果减小BC面的斜角,小球在BC面上上升的高度仍与小球AB面上滚下前的高度相等,但它在BC面上将要通过更长的距离。(3) 如果使BC面的斜角为零,小球不可能达到在AB面上滚下前的高度,它将沿水平面以恒定的速度持续运动下去。

4. 得出结论。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如果在一个光滑的水平面上,没有使物体加速或减速的原因,物体就会保持自己的速度不变。

通过理想实验,伽利略否定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两千年间关于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停下来的错误认识,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奠定基础。

二、 关于运动状态的改变

通过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在得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具有惯性”两个结论的基础上,又对速度、运动改变、力、加速度、惯性、质量等物理概念之间的联系,运用推理、分析和综合的逻辑方法,进行了定性的分析讨论。上好这一节课,既复习以前学过的物理知识,又为牛顿第二定律的建立进行认识上的准备,其本身也是一个推理方法教育的过程。这一节的推理主要有以下几个层次:

篇8

关键词:建鲤 品种特点 养殖优势

我们知道,鱼类良种是渔业生产的物质基础,而培育良种则是提高鱼产量的有效途径。建鲤是以特定荷包红鲤和元江鲤为亲本,设计并采用家系选育、系间杂交及雌核发育等技术方法相结合的综合育种,是我国养殖鱼类杂交选育的第一个鲤鱼优良新品种,属速生品种,养殖周期短,产量高。

一、建鲤除具有杂交鲤和其它鲤鱼的各种优点和性能外,还有以下特点:

1、建鲤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各种鲤鱼,是一个速生品种,当年即可养成食用鱼,且平均增产30%以上,增重2.7倍以上,养殖周期短。

2、建鲤不同于现有的各种杂交鲤,即保持了鲤鱼体型较高、较宽的优点,又是比例适中的长体型,属于优美体型。

3、建鲤肉质肥嫩、味道鲜美、营养成分含量较高。

4、建鲤在已推广的南方、北方的各种环境和养殖方式下,生长情况均良好,体现了极强的适应性和抗病力。

5、建鲤遗传性状稳定,易繁殖,选育纯种后不需特别的杂交制种,通过自群繁育就能把本品种的基本特征和经济性状遗传给后代,繁育成本低,节省劳力、设备,便于大力推广。

6、建鲤是杂食性鱼类,食性广,成活率高,不需要长期投喂单一的饲料,菜叶和底栖生物,如甲壳类、昆虫幼虫、植物组织及藻类尤其是车萍莎,都是它们喜食的食物。要想建鲤长得快,特别是到大暑前,要多投饲量,并多喂些豆饼、菜饼,以增强体质。

7、建鲤在饲养方式上不仅可以单养也可以混养,而且还可以与夏花鱼种进行套养,是其他鱼种所不具备的,这充分体现了建鲤品种的优良性。

二、建鲤的养殖优势还表现在:

1、建鲤可以一年两茬养殖。由于建鲤是速生品种,生长速度特别快,可以一年两茬养成鱼,经济效益显著。建鲤在当年乌仔稀养强化培育成大规格夏花鱼种后,按池塘主养建鲤当年养成鱼的要求,进行饲养管理,到年底,建鲤大部分可以上市。不能上市的建鲤越冬后,只要充分利用6月份前鱼池的空闲时间,提早放养,到6月份就可上市,即在鱼产品淡季为市场提供了新鲜鱼,且售价也好,又可以为养殖户增产增收。

2、建鲤可以进行鱼种池套养。家鱼鱼种在培育方法上,有的套养,有的单养,以套养最为有利。鱼种池套养,是指在家鱼夏花鱼种的放养密度、规格、饲养管理均按常规进行,且不影响家鱼夏花鱼种生产和不增加投饲管理开支的情况下,利用池底的残饵和底栖生物等,充分发挥建鲤清扫食场的作用,在家鱼夏花鱼种池内套养适量的建鲤的养殖方式,可以增加一部分成鱼的产量,扩大经济效益。

3、建鲤可以网箱养殖。鲤鱼在淡水鱼类中寿命长,繁殖力强,对环境的忍受力强,能在低温下生存,对水体要求不高,它的这些特点都符合网箱养殖对鱼品种的要求。只要在水质无污染、水温适宜、向阳避风、底部平坦、深浅适中的水域放置网箱即可。网箱养殖建鲤管理方便,成活率高、养殖密度大、产量高、经济效益可观,尤其在我国北方地区,鲤鱼深受市场欢迎,建鲤已成为养殖户致富的途径之一。特别是近几年,利用1平方米全封闭小网箱养殖建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4、建鲤可以稻田养殖。稻田养殖的主要对象是鲤鱼和草鱼等,其中尤以建鲤最为适合。目前,稻田养殖建鲤的主要方式有稻鱼兼作和稻鱼轮作两种。稻鱼兼做,即稻田插秧后不久,在同一稻田中即种稻又养鱼,每亩放养建鲤夏花鱼种或春片鱼种200-300尾,经4个月饲养,当年都能达到商品鱼规格。稻鱼轮作,是在稻田中种一季稻,养一季鱼,稻鱼轮作的稻田,在养鱼时不种稻,只养鱼,由于苗种放养密度较大,要适当投喂饲料和施肥。此外,稻鱼轮作的稻田即可以养食用成鱼,也可以养鱼种,还可以进行鲤鱼产卵、孵化。在养殖方式上,稻田养殖建鲤,可以单养,也可以混养。混养能提高产量,一般以养1-2种鱼为主,主鱼放养量约占总放养量的60%左右,为饲养的主要对象。除不同种类混养外,也可以进行建鲤同品种不同规格的放养。由于苗种放养密度较大,要适当投喂饲料和施肥。平时应注意巡田防逃,及时加注新水,如果能做到对建鲤早繁、早育、早放养,尽可能地延长建鲤苗种在稻田的生长期,就会获得预期的高产。

篇9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房屋是人们日常生活的载体,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一个很重要的地位,房屋建设同时也是国民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由于在房屋建筑的施工中,影响施工质量的客观因素较多,又加之承包商、施工队等多方面的影响,房屋建筑的施工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得房屋建筑出现质量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一、房屋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房屋建筑的施工技术、工艺、使用的材料、机械、设备也都得到了不断的发展,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促进了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的提高,但在房屋建筑施工中,仍存在这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

1、外檐常见质量问题

由于房屋建筑项目投入力度的加大,对施工的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的需求量增大,施工人员规模的快速扩大,使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水平出现下滑,加上工期一般都较紧,相关单位在验收时,对外檐工程质量的验收不重视,导致施工中外檐出现质量问题。在房屋建筑施工中,房屋外檐最常见的施工问题有面砖切割较大、勾缝的质量不精、散水的功能不良及滴水线的做法不规范[1]。由于工期紧促、技术人员的水平有待提高,在对外檐面砖施工中,缺乏系统、总体的设计,使得面砖的切割出现问题,对房屋建筑的观感造成影响;而由于管理制度和技术的缺失,使勾缝、散水和滴水线的施工出现质量问题。

2、屋面常见质量问题

在房屋建筑施工前的设计中,由于设计方案为对屋面部分的工序进行细致的斟酌设计,或者是在施工前对数据的采集过程没有进行很好的监控,使设计的参考数据出现偏差,在实际操作中,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的施工就会出现质量问题。目前,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屋面常见的质量问题就是泛水和积水[2]。在施工中,如果屋面的防水层下的找平层施工不精细,找平层的平面不平整,就会出现卷材表面积水的现象;而若是施工时未将防水材料的上口进行固定,就会使其易于开裂,导致房屋渗漏的现象出现;另外,天沟的坡度不合理,也会造成沟内的积水。

3、室内常见质量问题

房屋建筑室内常见的质量问题多是由在施工的过程中,对细微之处的施工和管理不够重视造成的。常见的质量问题有踢脚的上口不够光滑、空鼓大,室内墙面地面的面砖镶贴平整度差、面砖的边缘切割不平整等。

4、施工中的其它质量问题

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楼板工程常常会出现板面钢筋保护层过大的质量问题。在施工中,为了使板面钢筋的保护层符合要求,施工人员常常是在钢筋扎绑完成之后,使用马凳型的支架托将刚面层的钢筋架起来,这一办法在理论上来说是行得通的,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受到施工方成本的制约、施工工艺的影响,以及施工人员工程质量意识不强等因素的影响,就会导致板面钢筋的保护层出现质量问题,影响工程的质量。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中,还存在着梁内埋线管设计、楼面初装层设计、小直径配筋及水泥焦渣垫层设计上的不合理、不规范,致使工程出现质量问题。

二、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改善措施

针对房屋建筑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在施工的过程中,应严格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施工的技术水平、完善设计方案,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工程项目中的质量问题,从而提高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确保工程质量。

1、外檐质量改善措施

根据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外檐部分存在的质量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在工程施工之前,相关的设计人员应对外檐面砖的排列进行精心、系统的设计,画好外墙面砖的装配图,并根据实际的情况,综合考虑会对面砖尺寸造成影响的因素,调整和完善设计方案,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实际、科学合理、切实可行[3]。而在进行面砖勾缝工作时,相关的技术人员应提高对这一工序重要性的认识,相关的管理人员也应该提高对这一作业过程的重视度,加强管理,采用统一的勾缝工具进行作业,确保勾缝的顺直、密实、光滑,提高外檐的美观度,保证施工质量。

2、屋面质量改善措施

在对屋面质量进行控制时,其工程施工须要按照相关的规范制度进行,雨水管、水箱之间的溢流管等管道在从室内穿出屋面时,要保证管道在泛水高度以上,出屋面的门下口须向外开启,且其高度要至少高出屋面25cm。在屋面工程施工的相关规范中,天沟的纵向坡度不应小于1%,而在实际的作业中,如果天沟较长或者遇到转弯较多的情况,其坡度可以适当的调高,但以不小于3%为宜。落水口处的防水卷材、找平层等施工也要按照相关的规范进行,做好工程细部的处理,以尽可能地减少房屋建筑的渗透积水现象,提高房屋建筑的质量。

3、室内质量改善措施

房屋建筑工程中,室内的施工质量也十分重要,如果踢脚出现空鼓较大,上口不光滑的现象,应根据实际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若是出现的高差在允许的范围之外,则应立即返工处理。室内墙面面砖的施工质量不仅会影响到房屋建筑的美观,倘若高处墙面的石材粘结不牢固,还对居住者的人身安全产生威胁[4]。因此,在室内面砖的施工前,应认真地做好面砖的排列设计。其使用的材料也要符合相关的要求,保证面砖镶贴平整、擦缝密实顺直,不存在空鼓和瞎缝的现象。

4、其它质量问题改善措施

在楼板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马凳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施工前,相关的设计技术人员就须对其规格、形式及数量等进行规范合理的实际,控制好马凳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促使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施工时也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规范进行[5]。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其设计方案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按照相关的设计规范进行细致、完整的设计,保证设计方案的完善、合理、科学、可行。

四、结语:

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中,由于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较多,常见的质量问题除了以上提到的之外,还有其它不同的问题存在,因而在工程施工时,应不断地加强对工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采取一定的措施解决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徐福华.房屋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1(9):107-108.

[2] 任典统.探讨房屋建筑施工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的问题[J],中华民居,2012(7):89-90.

[3] 梅双霞.浅谈房屋建筑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控制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5):26-27.

[4] 石义维.浅谈房屋建筑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控制措施[J].中华民居,2011(7):96-98.

篇10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工程监理;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随着我国国名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量屋宇楼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拆迁重建工作也进行的如火如荼,房屋质量问题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我国的房屋建设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就目前来看,房屋建设中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一些房屋质量问题依然存在,频发的房屋质量问题不仅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安全。我国的工程监理制度自实施伊始已有约三十年的历史了,再这段时间内,我国的工程监理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房屋建设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工程监理不仅承担着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还肩负着负责工程安全的责任,因此,在现阶段下,如何实施好工程监理工作来保证房屋建设质量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房屋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房屋建筑工程的概念以及特点

(一)房屋建筑工程的概念

房屋建筑工程,即各种房屋建筑及附属的设施已经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工程及室内外装修工程,按照建筑物得高度来分房屋建筑工程一般可以分为低层房屋建筑、多层房屋建筑、中高层房屋建筑、高层房屋建筑以及超高层房屋建筑,低层建筑即总层数在1-3层的建筑,多层建筑即4-6层的建筑,中高层建筑即总层数在7-9层的建筑,高层建筑即层数在10层以上的建筑,高度超过100米得建筑则属于超高层建筑,根据房屋建筑高度的不同,施工方式和施工要求都各有不同。

(二)房屋建筑工程的特点

与其他的建筑相比,房屋建筑工程有以下的特点:

1.影响房屋建筑质量的因素多

与一般的工程施工相比,房屋建筑的质量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影响房屋建筑的因素包括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泛指地理环境,主观因素较多,包括施工方的决策、设计图纸、建筑材料、建筑设备、施工工艺、施工方式、施工人员的操作方法,施工现场管理制度,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等等。

2.房屋建筑的质量波动性较大

房屋工程建设工艺复杂,没有固定的生产制度,房屋建筑要根据现场环境、地质情况等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其质量的波动性较大,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引起房屋质量出现问题,造成工程质量的事故。

3.房屋建筑的质量具有隐蔽性且检测具有局限性

房屋建筑的施工过程繁琐,施工工序多,材料涉及广泛,隐蔽工程较多,很多问题都会隐蔽在成型的建筑中,如果只重视表面的质量检测忽视了房屋内部的质量检测,那么就很有可能给居民的后续使用带来一定的麻烦,因此,在房屋质量的检测中,除了要检查外部是否有质量问题,也要重视房屋内部问题的检测,但是,就目前的技术手段来看,一些房屋内部的质量问题难以检测出来,因此,在施工阶段就要将房屋兼职的质量问题放在第一位,防止后续问题的出现。

三、工程监理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控制内容

监理的职责是在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促使甲、乙双方签定的工程承包合同得到全面履行,工程监理主要控制着工程建设的投资、建设工期、以及工程质量,协调工程承建者与有关单位之间的工作关系,在房屋建筑中,工程监理一般会对房屋的施工图纸进行审查,并检查施工方的施工方案是否可取,材料的选用是否符合规范,如果发现施工方案有任何不可取的地方,要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及时要求施工方进行整改,在整个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工程监理监督工程朝着良性的方案实施,对隐蔽工程做好签收工作,工程中不合规范的地方要要求施工方及时整改,要保障施工的安全性和工程的质量。

四、房屋建筑工程中加强工程监理的方式和手段

(一)熟悉工程设计图纸,加强安全监理的规划

在房屋工程施工开始前,工程监理人员就要在第一时间熟悉工程施工图纸,了解此次工程的施工特点和质量要求,对图纸中不符合规范的地方做好相应的记录,随后将在施工图纸中所发现的质量隐患问题及时汇总,并向设计单位提出相应的建议,督促设计单位及时对图纸进行整改,此外,在工程正式施工之前,工程监理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好安全施工细则和安全施工应急方案。

(二)控制好施工队伍整体质量

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对房屋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施工人员责任心差,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那么很有可能造成工程建筑质量低下,据调查表明,超过一半以上的房屋质量问题都是由于施工人员造成的,因此,在房屋工程施工前,工程监理要要对工程承建方的施工队伍进行检查,看施工队伍整体专业水平是否符合要求,施工人员是否有相应的技术资质,对于一些特殊作业的施工人员,工程监理要进行严格的审查,在必要情况下可以进行现场考试,在经过详细的检查后,方可安排施工人员上岗,如果发现有不合格的人员,要及时要求车承包单位进行撤换,保证整个施工队伍的素质适应房屋工程质量建设要求。

(三)做好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质量与安全管控

房屋建筑施工中的管控工作是工程监理最重要的工作,由于目前我国的施工单位质量参差不齐,工程监理在施工中的管控工作也较为复杂,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工程监理人员要加强对现场施工的巡查,及时发现工程过程中不规范作业情况,对不规范的施工及时要求施工单位做好整改工作,同时,发现项目管理部门在技术管理及质量管控上面的不足,针对这种情况,工程监理要及时的向上级部门汇报,必要时可以配备相关的工程技术管理和质检人员;其次,工程监理人员要及时发现工程现场的施工人员工作中的不足之处,针对情况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质量以及安全知识方面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整体施工队伍的素质,减少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最后,工程监理人员要了解工程施工中的难点和重点,在难点重点的施工中,工程监理人员要做好全方位的监理工作,及时发现和整改施工不规范的情况,防患于未然,在这一方面,工程监理人员要做动手好测量工作,看标高是否正确,轴线有没有偏位的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安排施工单位做好整改工作,从根本上杜绝工程质量问题。

(四)做好房屋工程建筑的验收监理工作

在房屋施工项目建设完成后,施工单位经过自检后要想工程监理提供相应的证书要求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和确认,监理工程师在收到施工单位的文件后,要根据施工图纸及施工要求对房屋工程的外观、尺寸及内在的质量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审验,如果确认工程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则签发中间交工证书,如果发现工程质量有缺陷,就要在第一时间内要求施工单位做好整改工作,等到质量完全符合标准是再确认验收,在这一阶段中,工程监理人员要加强自身道德水平建设,公正、公开的进行工程质量审核。

五、结语

房屋建筑工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工程监理人员必须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运用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消除房屋工程的质量隐患,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利锋、 张家祥: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监理质量管理的再探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J},2012(20)

【2】姚圣旺:从监理的角度浅述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监理,中华民居{J},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