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投资的优缺点范文

时间:2023-10-31 18:00: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直接投资的优缺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直接投资的优缺点

篇1

一、筹资的概述企业筹资是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等活动对资金的需要,通过一定的渠道,采取适当的方式,获取所需资金的一种行为。企业筹资的基本目的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企业筹资方式是指企业用何种形式取得资金,即企业取得资金的具体形式。企业对不同渠道可以用不同方式筹集,即使是同一渠道的资金也可选择不同的筹资方式。

二、企业主要筹资方式及优缺点1. 银行长期借款银行长期借款是指企业向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其他企业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借款,它是企业长期负债的主要来源之一。银行长期借款筹资的优点:筹资速度快、筹资成本低、借款弹性好、不必公开企业经营情况、有杠杆效应。银行长期借款筹资的缺点:财务风险较大、限制条款较多、筹资数额有限。2. 发行公司债券债券是由企业或公司发行的有价证券,发行债券的企业以债权为书面承诺,答应在未来的特定日期,偿还本金并按照事先规定的利率付给利息,是企业主要筹资方式之一。债券筹资的优点:资金成本低、保证控制权、可以发挥财务杠杆作用、债券筹资具有优化资本结构、提高公司治理的作用。债券筹资的缺点:筹资风险高、限制条件多、筹资额有限。3. 融资租赁融资租赁又称为财务租赁,是区别于经营租赁的一种长期租赁形式,它满足企业对资产的长期需要,故也称为资本租赁,分为售后租回、直接租赁、杠杆租赁。融资租赁资产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已全部转移到承租方,现在融资租赁已成为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融资租赁筹资的优点:筹资速度快、有利于保存企业举债能力、设备淘汰风险小、财务风险小、可以获得减税的利益。融资租赁筹资的缺点:租赁成本高、利率变动的风险。4. 接吸收投资吸收直接投资是指企业按照“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享利润”的原则来吸收国家、法人、个人、外商投入资金的一种筹资方式。投资者的出资方式主要有:现金投资、实物投资、工业产权投资、土地使用权投资等。吸收直接投资与发行股票、留存收益都属于企业筹集自有资金的重要方式。它是非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筹措资本金的基本形式。吸收直接投资的优点是:有利于增强企业信誉、有利于尽快形成生产能力、有利于降低财务风险。吸收直接投资的缺点是:资本成本较高、容易分散控制权。5. 发行股票股份公司的资本金称为股本,是通过发行股票方式筹集的。股票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用以证明投资者的股东身份和权益并据以获得股利的一种可转让的书面证明。股票的发行、股票的上市有严格条件和法定程序,在我国须遵守《公司法》和《证券法》的规定。按股东权利和义务股票分为普通股和优先股,普通股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最基本部分。普通股筹资的优点是:筹资风险小、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借债能力、筹资数量大、筹资限制较少。普通股筹资的缺点是:资金成本较高、容易分散控制权。

篇2

关键词:两缺口;供需视角;外资进入

文童编号:1003-4625(2008)03-0016-05

中图分类号:F832.6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钱纳里和斯特劳特的“两缺口模型”作为引进外资的理论基础,来论证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发展本国经济的必要性。两缺口模型可概括如下。开放经济条件下,从供给方面看,一个国家的国民收入可表述为:Y=C+S+M(国民收入=消费+储蓄+进口);而从需求方面可表述为:Y=C+I+X(国民收入=消费+投资+出口)。由于总需求恒等于总供给,则将上两式整理可得:I-S=M-X。于是,I-S为投资与储蓄之差,称为储蓄缺口,M-X为进口与出口之差,称为外汇缺口。从均衡的观点来看,左、右两式必须相等,表示国内出现储蓄缺口即投资大于储蓄时,必须用外汇缺口即进口大于出口(即从国外获得储蓄)来平衡。而要保持外汇缺口,主动的做法就是引入外资。这一理论为发展中国家弥补自身在发展过程中资源不足的问题提供了明确的思路。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自1994年以来我国并不存在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而是年年出现储蓄过剩和外汇盈余(见表1),储蓄和外汇能够满足经济增长的高投资需求和进口国外资本品的外汇支付需求。但与此同时,我国仍在大规模地引进外资。如果说,1994年以前,我国引进外资的直接目的是补充国内投资的资金来源不足,那么,此后的外资引进,显然与“两缺口模型”相矛盾。

从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对于1994年以后大量引进外资与两缺口都不缺之间的“悖论”,人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多方面的解释。这些解释在肯定外资引进的前提下,认为当前发展阶段下内资代替不了外资。同时,仔细分析这些解释后会发现,几乎所有的解释都是从资金需求方的角度来论证中国引进外资的必要性,结论是当前引进外资的目的是弥补传统“两缺口”之外的其他缺口。我们当然不能否认这些解释的合理性,但同时也必须仔细考量其全面性。鉴于此,本文试图从外资的需求与供给两个角度综述中国两缺口不缺背景下外资进入的原因,并对一些已有的理论阐明自己的思考。

汇管理局网站

二、外资需求方的视角

所谓外资需求方的视角是指站在引进外资者的角度如何看待外资的作用,这一视角的根本出发点是将外资看成弥补传统“两缺口”之外的其他缺口的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引进外资是为了弥补“技术缺口”。这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观点,汤文仙、韩福荣(2000)指出,一国经济除存在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这两方面数量上的制约外,还存在第三种形式的缺口,即技术缺口。将技术缺口加入到前两个缺口当中,成为三缺口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中国的引资行为和模式。另外一些学者在后来的研究中,也强调了在引入外资的过程中,技术约束起着重要作用。李学彦(2004)对我国外资大量流入的“悖论”进行分析,认为技术约束才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长期硬约束,引进外资的实质是缓解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技术约束。通过外资的引入,解决技术、管理和企业家才能方面的缺口。这方面的文献都在一定的程度上解释了目前的状况以及对模型本身进行修正,增强了模型的适用性。

(二)引进外资是为了弥补“隐形储蓄缺口”。这种观点认为由于储蓄在通过银行或金融机构向投资转化时存在困难,并不顺畅,中国实际储蓄不能迅速完全转化为投资,即存在“隐性储蓄缺口”。殷成东、贺向明(2003)分析了当前我国储蓄一投资转化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认为由于国内储蓄不能有效地转化为投资,形成了储蓄过剩和资金不足并存的矛盾。在这一背景下,引进外资仍有其积极意义。何德旭、饶明(2007)分析了我国金融系统转化国内储蓄为投资的过程,发现由于金融系统对内资企业的融资支持效率低下,导致我国在企业层面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还存在着引进外资的微观基础。

(三)引进外资是为了弥补“就业岗位缺口”。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为每年数以千万计的新增劳动力创造就业岗位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需要。引进外资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能够有效缓解就业压力,弥补就业岗位缺口。蔡防、王德文(2004)详细分析了外资对中国就业的影响,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具有显著的积极效应。王剑、张会清(2005)运用联立方程模型证明外商直接投资一方面通过直接效应带动中国就业;另一方面通过挤出国内投资和提高生产率水平产生了减少就业的间接效应。但综合两种效应的最终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就业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

(四)引进外资是为了弥补地方政府的“政绩缺口”。我在这里将“政绩缺口”定义为一个地区现有资源可供支撑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本地区领导期望达到的经济发展速度之间的差距。由于我国当前财政体制和干部考核体制的原因,各级地方政府在任期内往往将迅速做大GDP总量作为重要目标,而引进外资则是实现此目标的快捷方法。尽管从全国整体角度来看,已经不存在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但具体到不同地区却又存在着质或量上的差异。为了弥补政绩缺口,各地争相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甚至把利用外资的市场竞争演化成了行政竞争,不惜付出高昂的经济和社会成本。

(五)引进外资是为了弥补“产业结构缺口”。根据“配第一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次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因此,我把“产业结构缺口”定义为目前我国第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与发达国家此比例之间的差距。实际上所谓的弥补“产业结构缺口”就是通常所说的优化与升级产业结构,不过为了行文的对称,特提出这一概念。关于外资流入对东道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许多学者在理论上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钱纳里基于结构主义原理指出:经济发展的根本在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引进和利用外资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结构调整。20世纪70年代以后,赫尔希曼又讨论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发展中国家调整产业结构和实现经

济增长的意义。此外,弗农又提出跨国公司在产品处于生命周期的成熟阶段时,将该产品的生产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能够促进这些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小岛清指出外商直接投资是东道国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助推器。

三、外资供给方的视角

所谓外资供给方的视角是指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如何看待对外投资的问题,这一视角认为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跨国公司,其对外投资完全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从而正常商业运作的结果,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

(一)垄断优势理论。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海默率先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其后又有若干位经济学家进行了补充和完善。这一理论认为跨国公司之所以能够在国外进行直接投资,是因为其拥有垄断优势,具体主要包括技术优势、规模经济优势、资本优势、组织管理优势以及对销售渠道的控制权。这些优势确保了跨国公司能在竞争中胜过东道国同类企业而获得垄断利润,因此促使其做出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将产品周期划分为3个阶段:新产品创新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产品标准化阶段,认为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公司在产品周期运动过程中,因生产条件、竞争条件等区位因素发生变动所作出的理性选择。当产品进入成熟阶段后,国内市场趋于饱和,国外消费者也已完全接纳了这种产品,国外需求则不断增加。产品生产者开始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实现当地生产和当地销售,以降低生产成本或绕过贸易保护的限制。在产品进入标准阶段以后,产品的生产技术由于贸易和投资的外部性逐步扩散,竞争的结果使得技术领先企业开始利用直接投资,逐渐把生产基地转移到低成本、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然后再把产品返销到跨国公司母国和其他国外市场。

(三)内部化理论。该理论在研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时,引入了科斯的交易费用观点,提出市场的不完全和较高的外部市场交易成本(或市场失灵)促使企业进行内部化生产,通过建立企业内部市场来取代外部市场。跨国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真正动因和优势,是企业通过内部组织体系和信息传递网络以较低的交易成本在内部转移这种优势的能力。只有进行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自己能够控制的子公司,才能以较低的交易成本将技术优势转移到国外,从而有效地克服国际中间产品(原材料、零部件、知识等)市场的不完全性。防止技术优势的迅速扩散或失密,使企业能够拥有持续的技术竞争优势。

(四)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英国经济学家邓宁借鉴了海默以来的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将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和内部化理论结合起来,并引入区位理论,采用折中的方法和体系加以综合,提出了独特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他把外商直接投资的动机进一步地区分为4种类型:1、资源寻求型。旨在获得自然资源,如矿物、农产品、非熟练或熟练劳动力。2、市场寻求型。旨在进入东道国市场,或保护与扩大现有产品的国外市场。3、效率寻求型。旨在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以实现一种更为有效的劳动分工和更高效的国内外资产组合。4、战略资产获取型。目的在于从战略上保护或扩大现有的所有权优势,或者是为了减少竞争对手的数量并增强竞争优势。

(五)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日本的小岛清提出了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也称为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也称边际产业)部门依次进行。这些产业虽然在投资国处于比较劣势,但在东道国,这些产业的比较优势却正在形成之中。这一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发达国家将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现象。

四、基于供需视角的综合

对于外资的流动,供需双方有不同的视角,其出发点常常不会一致。在外资不是无限供给的条件下,外资供给方之所以会进入是出于其个体利益的考虑,而绝不是为了主动弥补外资需求方的所谓缺口。在我国1994年之前存在双缺口的条件下,由于资金的稀缺造成资金价格的上涨,而丰富的廉价劳动力正好为当时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提供了机会,这些是促使外资流人的主要原因。而1994年之后双缺口不缺的条件下,外资之所以仍然会大量进入,从供需综合的视角看,是因为需求方的主客观条件仍然契合着供给方的利益诉求,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众多优惠条件所造成的资源价格扭曲契合着外资产业转移的需要。这里的资源不仅包括自然资源,也包括劳动力、土地以及环境资源。长期以来我国资源产品价格受政府管制,明显偏低,水、电、油、气等的价格明显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同时,由于劳动力缺乏有效的组织和保护,议价能力偏弱,多年来其价格增速远远低于GDP增长速度,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农民工多年不涨工资的现象。而对于引资主体的地方政府而言,引进外资的数量目前几乎已成为各地方对外开放程度的一种标志,也成为考核地方政府官员的一种指标,运用这种方式能积极弥补“政绩缺口”。这种潜在的利益诱导使地方政府及其官员表现出对外来投资的浓厚偏好而不顾其负面效应。为了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各地政府竞相制定优惠政策,除了在税费方面给予优惠和减免外,用行政权力向农民低价征地,然后办开发区以低价出让土地招商引资已成为地方政府的通行做法。面对这样低的资源价格,根据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和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一些发达国家多年前就已开始未雨绸缪,大力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并借机实现产业升级,而把那些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劳动密集型的夕阳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其所投资国的廉价劳动力,也可以廉价获得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而廉价资源开发使用的过程,同时也是环境破坏的过程。在2008年1月9日国家环保总局最新公布的环境污染“黑名单”中,有130多家跨国企业,其中不仅有著名的百事、惠尔普、博世等世界500强企业,也有公众熟悉的日清、花王、嘉士伯等品牌。

(二)发展水平低下所造成的优质项目的稀缺契合着外国产品更新换代的需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经历了30年的高速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仍然较低。改变人类生活方式,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产品极度缺乏。因此很多情况下,尽管国内不缺资金,但缺乏资金可供支持的优质项目,这时利用外资发展经济与其说是引进资金,不如说是引进优质项目。这些项目最终是在生产满足大众更多生活需求,提升生活质量的产品。这样的例子从可口可乐到统一方便面,从麦当劳到液晶显示器,可以说是不胜枚举。而我国由于原创能力低下所造成的优质项目短缺正好契合了外国产品更新换代的需要,这正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所揭示的。根据这一现状,我们或许可以把引进外资理解为弥补“技术缺口”的一种方式,这种引进也确实在

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需要认清的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外资所提供的技术几乎不可能是最先进的技术,在这一契合点上,我国只能充当一个技术上的追赶者而不是超越者,同时,外资进入对我国技术进步的正面影响到底有多大也还值得进一步研究。目前,有不少文献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研究。谢建国(2006)利用中国29个省区1994-2003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省区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相对于国内企业,外资企业具有相对较高的技术效率,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省区技术效率的提高有显著的溢出效应,但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呈现一种区域的差异性。易行健,李良生(2007)运用Panel Data计量方法对广东1997-2002年39个工业行业的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FDI对广东省内资工业部门有正向的技术外溢效应,但效应有限;而负向的竞争效应和人力资本流动效应却大大超过了正向的技术外溢效应。徐全勇(2007)利用我国区域层面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各个省发明专利、实用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等三种专利的作用,发现外商直接投资不但没有促进各省的发明专利数量的提高,反而有抑制作用,而在市场换技术的引进外商直接投资过程中,外商凭借技术优势和资本优势,控制了技术和市场,抑制了国内企业的研发行为。以我国汽车工业为例,发展50多年来,目前有120多家整车生产商,但拥有独立品牌的寥寥无几。国内销售的轿车中,合资企业生产的国外品牌占据了市场份额的90%左右。自主品牌企业也缺少自主的核心技术,一部分关键零配件仍然需要进口。

(三)金融系统对内资企业的融资支持效率低下和外汇市场的不完善契合着外资套利的需要。前面提过,有一种观点认为引进外资是为了弥补“隐性储蓄缺口”,实际上这只揭示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如果从金融参与投资过程的角度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金融系统对企业融资支持的效率低下以及外汇市场的不完善给外资进入提供了巨大的空间。首先,银行作为金融中介,需要具备发现、寻找和评价有能力的企业家,不断地向具有生产优势的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的能力。在这方面,我国商业银行虽然具有很强的储蓄动员能力,但在对贷款项目进行评估和选择,进而选择贷款发放对象上却未必都合理。极端的情况是,优势企业未必能够得到银行的贷款支持,而劣质企业却未必被银行淘汰。比如,由于产权的同一性,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在信贷资金供求方面形成了“隐性契约”,国有企业成为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主要获得者。相反,一些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虽然具有良好获利前景的投资项目,也往往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支持。其次,我国的资本市场尽管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从总体上讲,仍然还不是一个规范的、完善的市场,从而在总体上降低了资本市场对企业直接融资的支持效率以及将国内储蓄转化为投资的程度。一方面,目前的股票市场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股票发行市场仍然很不完善,限制了能够进入实体经济投资的资金规模;在债券市场中,企业债券市场规模远小于国债市场规模。另一方面,我国尚未建立适合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多层次、不同风险度的股票交易市场,也缺乏民营中小企业可以利用的债券融资方式。可以认为,我国虽然在宏观层面上不存在储蓄缺口,但从企业层面看,却不能够满足所有企业的投资需求,从而存在一定程度的储蓄缺口。再次,我国外汇市场还不完善,限制了内资企业进入市场成为参与主体。我国外汇资源的配置,大部分是行政化的(主要由国家征集并管理),小部分才是市场化的(由银行、创汇企业和个人持有并支配),这样的配置不能够很好地满足内资企业的外汇需求。特别是,如果内资企业不是出口型企业,或者不是国有企业或者没有外汇收入,那么要开立外汇账户都是有一定困难的,更不用说在外汇市场购入一定的外汇。因此,虽然从国家层面看我国不存在外汇缺口,有足够的外汇资源满足内资企业的外汇支付需求,但是从企业层面看,由于外汇市场的资本管制,使得内资企业在外汇买卖方面尤其是购买外汇时受到诸多局限,从而存在一定程度的外汇缺口。

在以上两种从宏观层面不存在但微观层面却实际存在的“双缺口”出现时,经济系统中也就出现了赢利机会。中国已经保持了几十年的快速增长,并可预期在接下来的若干年中仍将快速增长。这样一个经济体中存在着大量缺乏资金的潜力企业和项目,国家鼓励FDI的优惠政策又使得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地位。面对这样的局面,外资没有理由不采取各种方式进入以套利。而内资企业通过利用国家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大量引进外资,进行合资或合作经营,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国内金融系统和外汇管理政策对其融资的约束。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外汇市场上人民币“渐进式”缓慢升值方式。这种可以明确预期的汇率变动方式会吸引更多的国际投机资本流入,获得无风险套利的机会,从而进一步加剧国际收支失衡,造成流动性过剩。这是外汇市场不完善造成外资进入的另一重要原因。

篇3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现状;优势;劣势;策略

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

1.综合国力的提高为物质基础提供了优势

对外直接投资与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密切相关的,没有实力就没有能力去参与对外直接投资。我国改革开放到现在已有三十七年的历史,经过这三十七年的积累,我国的综合实力有了很大的提高。201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676708亿元,约合105108亿美元,为1978年的185倍。2015年我国进出口总额245849亿美元,约为1978年的70倍。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越来越与全球经济有着很大的牵连,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发展壮大,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

2.成本的低廉为生产提供了优势

成本低廉优势意旨降低生产的成本和经营的成本,以低于竞争对手的价格投向市场,使其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发展中国家要想形成低成本优势,通常寻求比本国工资水平低的国家和地区投资。我国拥有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资源,我国跨国企业就可以利用这些优势,中国的跨国企业可以利用这些优势,建立即劳动密集又规模较小的企业,利用设备和技术的输出,使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3.传统的产品和成熟的技术为投资提供了优势

与发达国家相比,对许多中等甚至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不仅自身的经济水平比较落后,而且接受技术的能力有限。而我国情况则比较好,我国有许多相对成熟的技术如纺织品技术、机电、食品加工技术以及传统的园林、中药、烹调技术等对他们更具吸引力。我国所提供的中等水平的技术设备也受到他们的欢迎。我国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在这种优势的内部转移,这已成为我国企业跨国投资的策略之一。

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劣势及现存的弊端

从我国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对外投资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总体而言,我国目前的对外投资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所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诸多弊端和问题。

1.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劣势

(1)规模劣势

伴随着我国海外投资企业的增多,一些企业正在迅速发展。但至今我国大部分外商直接投资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投资规模小。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总体上要比发达国家要小,抗风险能力相对较低。

(2)投资结构不完善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在结构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果不加以完善,将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投资的区位过于集中,且分配不合理。我国对香港地区的直接投资数量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地区),香港是以服务业为支柱产业的地区,直接投资过于集中在香港地区会影响我国在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采矿业等产业的直接投资活动,近而影响其对本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商务服务业和零售批发业等传统服务业投资数量过大,但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投资数量不足。

2.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

(1)政府方面存在的问题

①政府监管力度不够

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全球一体化经济的进程加快,中国的对外经济面临着新的发展前景和新的挑战,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以及缺乏促进私营企业成长的有效的政策、体制和资本市场的条件,多数大型企业仍是国有或国有控股,私营大企业的数量非常有限。则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现有的大型国有企业。但是由于经营国有企业是在一个受保护的国内市场中,使其竞争力和效率低下。

②立法滞后

在全球跨国投资形式多样和我国境外加工贸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有些法律已经严重滞后了国内外投资形势的发展和需要。目前,只有我国有关部门的行政法规,这些行政管理条例的制定多数停留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许多法规已落后于当前的形势所需。在政策上,调整国有企业的外商投资是很重要的,这是民营企业调整的不足,使得民营企业的法律调整具有一定的真空度,不能基于对民营企业的对外投资。另外,这些法规和规章出自同一个部门,缺乏统一和相互协调。

(2)企业存在的问题

①企业核心技术的缺乏

我国目前仍然在技术引进阶段,在关键技术上,很难与国外有点高技术和拥有成熟产品的生产企业竞争,企业没有形成以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为主的国际竞争力。就算是目前非常有前途的家电行业,他们的许多产品,特别是需要核心技术的高端产品仍然依赖于进口。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企业缺乏对进口技术的消化吸收,技术创新不够,局部优势不明显。

②企业融资困难、资金缺乏

我国部分的国有企业在长期的低效率下,没有可依靠的资金去发展海外直接投资的实力,再加上中国的金融体系并不十分完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将面临不良资产问题。企业海外投资的项目缺乏科学性和综合性评价,存在“信贷紧缩”现象,国内资本市场仍不发达。因此,在筹资过程中,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自身和金融体系难以起到有效的作用,这就导致了存在融资难、资金缺乏的现象,进一步阻碍了企业的对外投资。

三、我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策略分析

1.政府方面的策略分析

(1)完善监管体制

要完善我国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监管体制,首先就要建立和完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信息咨询服务体系。任何国家的外国投资,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对境外投资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境外投资信息数据库和信息反馈以及沟通服务体系,建立外商直接投资中介机构,为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地区提供全面的投资环境。针对不同的投资主体,制定不同的监管办法。

(2)完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最重要的问题是落后的立法,这使得政府缺乏对企业外直接投资的协调与管理应有的经验和方法。

因此要尽快制定和颁布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基本法,明确规定好对境外投资企业的法人地位、投资审批制度和管理办法、投资争端的解决机制等问题,以防止对外直接投资管理政出多门、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清、缺乏协调等问题。

2.企业方面的策略分析

(1)跨国经营要建立完善的机制培养人才

市场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现阶段,困扰我国企业“走出去”的首要问题就是跨国经营人才的匮乏。为了赢得竞争,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鉴于目前大多数企业缺乏人才和经验的情况,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培养人才,大力培养境外直接投资所需求的人才。我国有关部门可以从业务角度出发,推动组织培训,加强人才培养和储备。为此,首先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国际人才选拔、培训、聘用机制。

(2)实施品牌策略

中国跨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应该尽量提高自己品牌信誉和受关注度,努力塑造一个世界级品牌。所以做品牌宣传策划时,要着重考虑以下几点:一是积极提高品牌竞价能力。能够激发消费者去购买产品的欲望之一就是情感因素,即在品牌宣传的过程中要突出情感;二是全面认识品牌的内涵,强化商标法律意识;三是以诚信为基础,保持品牌的信誉。有着良好信誉的品牌才能在国际市场中有立足之地。

参考文献:

[1]徐礼志.我国工业外资企业的发展状况--基于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J].调研世界,2016(2).

[2]霍析.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进步效益研究[J].企业经济,2016(1).

[3]戴翔.“走出去”促进我国本土生产企业生产率提高了吗?[J].经济世界研究,2016(2).

[4]杜文静,孟宪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和趋势研究[J].商业现代化,2015(7).

[5]何小钢.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特征、动因及其优化政策[J].国际贸易,2015,12.

篇4

关键词:FDI 私人资本 挤出效应

一、引言

外商直接投资既给东道国带来了资本流量,也给东道国带来了稀缺的无形资产,所以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普遍欢迎,甚至发达国际也加入了争夺外商直接投资资源的竞争行列。但是要评估外商直接投资对某个国家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效应,这样的分析是不够的,因为随着吸收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增加,外商直接投资的边际效应会发生递减。因此,评价外商直接投资是否给一国的国内投资带来了挤出效应是评价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效应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

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资本相对匮乏。因此,吸引外资以增加中国资本存量,促进中国资本形成就成了一个重要的任务。而从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来看,FDI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电力煤气积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二产业,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第二产业国内投资的影响。由于影响国有资本的非市场因素较多讨论不易,我们主要关注FDI对私人资本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

传统对外商投资的研究利用“两缺口模型”,认为外国投资能弥补发展中国家储蓄小于投资及外汇不足两个缺口,但中国目前不存在这样的缺口。另一种研究的视角是“溢出效应”。E.Borensztein等(1998)研究认为外商投资的溢出效应取决于本国的人力资本存量,在本国的人力资本存量达到一个最低限之上后,才能对外资的技术溢出形成充分吸收,促进本国投资和经济增长。但在竞争性行业中,只有存活下来的企业才有可能吸收外资的技术溢出。因此,这里关注的是外资对本国投资的影响。陆建军(2003)利用各省份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得出外资对东部省份有挤出效应,对西部省份有挤入效应的结论。

三、 分析

对企业家投资决策影响最大的并不是利率,而是回报率。设第二产业生产函数满足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则其利润

可得

在行业间人力资源无法充分流动的情况下,设,在大量失业人口存在的情况下,设,可得,即,dR/dK

可见,资本回报率随着资本存量的增加而下降,外商投资的引入降低了资本回报率。

已经提及,对企业家投资决策影响最大的是回报率

故此,外商投资引入降低国内资本回报率的同时,减少了国内投资Id。

外商投资本应增大总需求从而引致更多的投资。但在行业间劳动力无法充分流动及工资率增长缓慢的情况下,资本量的增大只会导致回报率的下降,从而挤出国内投资。这是因为行业间劳动力无法充分流动导致资本增长率高于劳动力增长率,资本的边际生产力下降,产量的增长小于资本量的增长;而货币工资率增长缓慢,导致消费需求不足,对产品需求的增长小于产量的增长。这两者导致了资本量的增长高于对产品需求的增长,从而高于利润的增长,平均利润率趋于下降。利润率太低导致了国内投资,尤其是民营企业投资不足。

实际上,由以上分析可见,任何资本存量的增长都会在本文既定前提下降低资本回报率,从而减少下一期的投资。但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各地为了吸引外资,纷纷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尤其是税收优惠。这使得本地民营企业在与外资企业的竞争中处于绝对劣势,从而被挤出的总是本地民营企业。而外资企业的投资收益是外国人的收入,属于GDP但不属于GNP。外资企业在竞争中的获胜,其利润以外国投资收益的形式汇出,实际上是减少了本国人的收入,进一步降低工资增长率,而这又反过来影响到消费需求,减少企业利润,更进一步挤出了本地民营企业的投资。

四、计量检验

此处简化罗长远等(2004)的计量模型,采用1991―2003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方程中,i表示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民营企业投资所占的比重,fdi表示GDP中外商直接投资所占的比重。若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有挤出效应,则应为负值。线性回归结果为:i=0.244-18.441fdi, sig=0.000 通过检验,说明外资对民营企业投资产生挤出效应。

五、结论

在目前中国储蓄显著高于投资的情况下,不应再认为中国资本匮乏而盲目引进外资。尤其是在人力资源流动受到限制,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利用税收优惠吸引外资只会夺走国内民营企业宝贵的投资机会,进而减少中国的居民的投资收益和总收入,减少国内的总需求,并由此而减少国内企业的总利润,再反过来减少中国的投资机会和投资需求。此外,提高利用直接投资的质量,鼓励随外资的进入而输入国内稀缺资源,对竞争性的行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实行国民待遇是我国今后利用外资政策调整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陆建军.FDI对中国国内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3(9)

[2]罗长远,赵红军.外国直接投资,国内资本与投资者甄别机制[J].经济研究,2003(9)

[3]罗长远,陆铭,陈钊.FDI与国内私人资本:挤入还是挤出?[J].第四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参选论文

一、引言

外商直接投资既给东道国带来了资本流量,也给东道国带来了稀缺的无形资产,所以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普遍欢迎,甚至发达国际也加入了争夺外商直接投资资源的竞争行列。但是要评估外商直接投资对某个国家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效应,这样的分析是不够的,因为随着吸收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增加,外商直接投资的边际效应会发生递减。因此,评价外商直接投资是否给一国的国内投资带来了挤出效应是评价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效应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

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资本相对匮乏。因此,吸引外资以增加中国资本存量,促进中国资本形成就成了一个重要的任务。而从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来看,FDI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电力煤气积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二产业,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第二产业国内投资的影响。由于影响国有资本的非市场因素较多讨论不易,我们主要关注FDI对私人资本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

传统对外商投资的研究利用“两缺口模型”,认为外国投资能弥补发展中国家储蓄小于投资及外汇不足两个缺口,但中国目前不存在这样的缺口。另一种研究的视角是“溢出效应”。E.Borensztein等(1998)研究认为外商投资的溢出效应取决于本国的人力资本存量,在本国的人力资本存量达到一个最低限之上后,才能对外资的技术溢出形成充分吸收,促进本国投资和经济增长。但在竞争性行业中,只有存活下来的企业才有可能吸收外资的技术溢出。因此,这里关注的是外资对本国投资的影响。陆建军(2003)利用各省份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得出外资对东部省份有挤出效应,对西部省份有挤入效应的结论。

三、 分析

对企业家投资决策影响最大的并不是利率,而是回报率。设第二产业生产函数满足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则其利润

可得

在行业间人力资源无法充分流动的情况下,设,在大量失业人口存在的情况下,设,可得,即,dR/dK

可见,资本回报率随着资本存量的增加而下降,外商投资的引入降低了资本回报率。

已经提及,对企业家投资决策影响最大的是回报率

故此,外商投资引入降低国内资本回报率的同时,减少了国内投资Id。

外商投资本应增大总需求从而引致更多的投资。但在行业间劳动力无法充分流动及工资率增长缓慢的情况下,资本量的增大只会导致回报率的下降,从而挤出国内投资。这是因为行业间劳动力无法充分流动导致资本增长率高于劳动力增长率,资本的边际生产力下降,产量的增长小于资本量的增长;而货币工资率增长缓慢,导致消费需求不足,对产品需求的增长小于产量的增长。这两者导致了资本量的增长高于对产品需求的增长,从而高于利润的增长,平均利润率趋于下降。利润率太低导致了国内投资,尤其是民营企业投资不足。

实际上,由以上分析可见,任何资本存量的增长都会在本文既定前提下降低资本回报率,从而减少下一期的投资。但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各地为了吸引外资,纷纷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尤其是税收优惠。这使得本地民营企业在与外资企业的竞争中处于绝对劣势,从而被挤出的总是本地民营企业。而外资企业的投资收益是外国人的收入,属于GDP但不属于GNP。外资企业在竞争中的获胜,其利润以外国投资收益的形式汇出,实际上是减少了本国人的收入,进一步降低工资增长率,而这又反过来影响到消费需求,减少企业利润,更进一步挤出了本地民营企业的投资。

四、计量检验

此处简化罗长远等(2004)的计量模型,采用1991―2003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方程中,i表示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民营企业投资所占的比重,fdi表示GDP中外商直接投资所占的比重。若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有挤出效应,则应为负值。线性回归结果为:i=0.244-18.441fdi, sig=0.000 通过检验,说明外资对民营企业投资产生挤出效应。

五、结论

在目前中国储蓄显著高于投资的情况下,不应再认为中国资本匮乏而盲目引进外资。尤其是在人力资源流动受到限制,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利用税收优惠吸引外资只会夺走国内民营企业宝贵的投资机会,进而减少中国的居民的投资收益和总收入,减少国内的总需求,并由此而减少国内企业的总利润,再反过来减少中国的投资机会和投资需求。此外,提高利用直接投资的质量,鼓励随外资的进入而输入国内稀缺资源,对竞争性的行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实行国民待遇是我国今后利用外资政策调整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陆建军.FDI对中国国内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3(9)

篇5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 机遇和挑战 国际化经营

1背景

“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是全球化潮流中的重要发展阶段和主要经济内容。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中国企业逐渐由以出口为参与全球分工的主要方式转向对外进行直接投资。自2006年起,中国已经连续五年位列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首位。在全球经济持续衰退的背景下,中国企业的购买力逆势而上,部分学者认为中国对外投资时代已经到来,目前是中国企业加快对外投资、“抄底”海外资产缩水企业的大好时机。但更多的学者认为,海外资产缩水企业对于中国投资者而言,更多的可能是“陷阱”而不是“馅饼”。

2 中国对外投资发展历程

中国自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阶段大致符合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所划分的四个阶段。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91年):人均GNP低于400美元。这是对外直接投资的起步阶段,中国刚开始进行改革开放。本阶段企业规模小,资金缺乏,对外投资主要以政府行为为主。

第二阶段(1992-2004年):人均GNP在400到1500美元之间。这是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阶段。但同时对外直接投资增长发展不稳定,存在大起大落的特征,主要是因为此阶段中国的经济体制正处于深化改革中,企业的综合实力较弱。

第三阶段(2005年至今):人均GNP在2000到4750美元之间。这是对外直接投资的稳定、持续增长阶段。中国经济实力有较大提高,一大批企业逐渐发展、壮大,开始拥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长。

3 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

自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危机以来,全球陷入经济寒冬期,大量国外优秀跨国企业倒闭和资产缩水,而中国依然保持较高的外汇储备,这就为拥有较多资产、急需提升企业知名度、进行企业扩张的中国企业提供了对外直接投资的绝佳机会。但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败多成少,大多以“分手”收场。中石化总价185亿美元的瑞水Addax收购失败,中铝注资力拓告吹,腾中重工收购悍马胎死腹中,中海油收购优尼科止步于美国政治压力。这一系列海外收购失败的案例警示我们中国的对外投资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要把机遇转化为成功还必须克服各种挑战。

首先,从宏观方面来说,政府对海外直接投资缺乏统一的宏观管理和规范布局。我国海外直接投资由财政部、商务部、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银行及各重要部门各地方政府管理,过于多元化、分散化。企业海外投资融资难,中国企业的自有资本到境外以后,没有中国的银行跟进;同时很难得到对方金融机构的授信。大量民企在境外进行金融活动相当困难。同时,我国缺乏完善的对外投资统筹规划,在指导企业海外投资方向、重点、规模、战略及人才提供上略显弱势。

其次,从微观基础来考查,海外投资企业投资决策及国际化经营管理能力有待提高。中国海外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缺乏应有的经营自由权,无法对国际市场形势的不断变化做出灵活的反应。第二,海外投资企业的经营一体化程度低。第三,海外投资风险意识不强,盲目“豪赌”。第四,中国本土企业并购海外企业,还面临着如何协调和融合东西方企业文化的问题。

4 对中国对外投资的对策建议

首先,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第一,政府应该完善对外投资相关法律,明确对外投资目标,设定对外投资统一管理机构。同时,银行等金融服务机构应该提升自身业务素质,为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第二,政府应该在海外设立经贸合作区,形成集群优势和抗风险能力。政府可以集合所有资源,比如将孔子学院向经贸合作区集合。第三,深化政企分离,提高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自主决策权,提升其海外竞争自由度。第四,设立企业考核制度,加强对企业对外投资的考核审查,控制风险。

其次,从企业方面来说,企业实力需要与跨国经营相协调。中国企业国际化主要依靠企业本身实力。实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而软实力又是我国企业的软肋,我们的企业在理念、人才、跨国经营方面存在差距,需要增强三个方面的认识:一是,要正确认识外部世界,跨国投资已经跨文化、跨制度、跨生活习惯、跨待人接物等,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和理解;二是,要正确认识“走出去”的目的不仅是赚点钱拿回来,而是要在当地长久生存、发展下去;三是,要正确认识理解社会责任问题,修路、建学校等只是部分,关键要了解东道国的利益需求、各界的诉求。

最后,海外投资企业应该实现横向和纵向的经营一体化,不是互相压价而是“抱团”。由于企业的海外投资往往能够带动整个产业以及相关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各海外投资企业应该加强合作形成集合优势,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

5 结论

中国对外投资起步晚,发展快,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为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创造了绝佳的海外扩张机会。中国企业在全球大手笔买下国际知名企业同时不能忽视海外投资的风险,唯有政府大力扶植和企业提升自身实力才能在对外直接投资上越走越远。

我们在“引进来”上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和中国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迫使我们必须像重视出口一样重视对外投资,从出口发展到对外直接投资,适时地“走出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加积极地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参考文献

篇6

1.从其作用来看,FDI和FPI各有所长,具有互补性。FDI对东道国的正面作用一般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引进资金,弥补建设资金的不足;引进先进技术(即技术溢出效应);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劳动生产率,带动产业发展(主要是通过竞争及企业间的纵向或横向联系来带动;提高东道国的国际竞争力。其负面的影响是外商直接投资往往会背离东道国的产业及战略规划。以1997年~2002年外商在华实际直接投资数据看,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占到了70%左右,且呈上升趋势,其中制造业接近70%,而且大都投资在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而对国家扶持的第一产业,则不到2%,对大力发展的第三产业,则仅占22%多一点,且呈下降趋势,从投资地域来说,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其中,2001年和2002年东部六省市(注: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广东)外商直接投资份额为70.72%和71.36%。而西部十省市(注: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外商直接投资份额分别为3.09%和2.69%。可见外商投资也不考虑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另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还容易造成垄断及技术依赖性等缺点。

FPI包含对外借款和证券投资,前者作用主要在于可以利用国外资金,弥补建设资金的不足,其优点是资金可以自由使用,有利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战略的实施。其缺点是造成一定的债务负担,且其使用成本一般也比国内资金高,对国际收支平衡也有较大的影响。后者的发展则不仅有利于利用外资,而且有助于完善我国的证券市场和公司治理制度,促进经济增长如Summers(2000)认为,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有助于降低资本成本、增加投资和提高产出。另一方面,作为发展中国家,证券市场若开放不当,又会增加其金融脆弱性,容易造成一国金融危机。

2.FDI和FPI二者互相促进。FDI对FPI的促进作用主要在于:FDI需要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大量配套设施,客观上刺激东道国对FPI的需求;FDI有助于提高东道国的竞争力,促进东道国制度的不完善和与国际接轨的程度,使外商投资更加安全,有利于大量FPI的流入;跨国公司等FDI本身需要在国际货币市场上筹集大量的资金,这从实质上来说增加了国间接投资的流量。而FPI对FDI的拉动作用则在于:大量FPI的流入,有助于受资国筹集大量资金,改善本国的投资环境(如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提高吸引FDI的竞争力。

二、对利用外资的政策建议

1.政府要加深对国际投资的认识,转变观念。国际投资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许多政府官员只看到其积极作用的一面,而忽视其消极作用的一面,认为吸引外资多多益善,盲目吸引,更有甚者把吸引外资的数量当作自己的政绩来看待。政府应该从根本上转变观念,首先必须认识到引进外资只是我们发展的经济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根本目的。因此,外资的引进必须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同样,对政府官员吸引外资的考核也应该以此为标准,重在引资质量,而不是单纯地看其引资数量。

2.吸引FDI与FPI并举,重点在吸引直接投资。FDI和FPI二者各有优点,也各有缺点,二者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因此,应该把二者结合起来使用。一方面,西部大开发战略提高基础设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也需要巨额资金,另一方面,我国外汇储备充足,目前的负债率并不高,有较大的引资空间。因此,可吸收FPI来弥补建设资金的不足。

3.转变引资措施,从税赋减免等优惠措施向改善投资环境转移。我国利用外资的成本是世界上最高的,主要以对外资实行税赋减免等优惠措施来吸引外资的,使外资税赋很低。而中国内资企业所得税率为33%,税赋极不平等。这造成了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不公平竞争,使本来就弱小的国内企业在竞争上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同时也剌激了假外资的盛行,这实质上和引进外资的根本目标(发展中国经济的一种手段)是背道而驰的。一国吸引外资的因素很多,主要在于投资环境,包括基础设施、人力资源、政策法规、经济运行状况和社会及政治状况等软硬环境。我国吸引外资的竞争力并不强,我国作为亚洲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东道国,主要是由于地缘、文化、和民族关系,即许多外商直接投资来源于华人。据统计,截至2003年底,我国实际利用港澳台华商直接投资份额占52.7%;合同金额占全国的52.7%。从地域来看,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来源主要在亚洲,而在亚洲的投资来源中,中国港澳台地区在大陆的投资占较大比重。而港澳台的投资中,近一半投资在广东和福建两省,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两个省与港澳台有较近的地缘及文化习俗等密不可分(其商喜欢在广东投资,而台商则更愿意在福建投资),而并非仅仅因为优惠政策。

4.由对外资优惠转向对产业、地域优惠,并对某些行业的外资进行必要的限制,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由于对外资的税赋优惠,给予外资的超国民待遇使国内企业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地位,同时也刺激了假外资的盛行。另一方面,这本身也不合理,也不利于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民族工业的发展。因此,应把对外资的优惠转移到对产业、对地区的优惠,给予内外资同等待遇,把引资的优惠政策同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宏观发展战略联系起来,真正达到利用外资增强国力,发展本国经济的目的。同时,对有关国家安全的产业,也禁止外资的涉入,如航空、通讯、军事等。对民族工业冲击应适当限制,对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低技术含量、或者本国已经发展得很成熟的产业要限制。

参考文献:

[1]于永达:国际间接投资超前发展论析[J].世界经济,2000(6),pp57

[2]马全军:国际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影响[J].世界贸易,1996(7),pp31

[3]杨丹辉:第五次并购浪潮的回顾:特征、成因与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04(4),pp18

[4]王桂芝李丁:对利用外资的几点看法[J].中国流通经济,1999(3)

篇7

关键词: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9年底,我国在境外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3万家,分布在全球177个国家和地区。2009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565.3亿美元,名列全球第五位,发展中国家第一位。2010年我国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590亿美元(流量),对外投资流量再创历史新高。截至2010年底我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2,588亿美元(存量)。图1显示了从1990年到2009年这20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情况。(图1)可以看到,加入世贸组织后,从2002年到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得到快速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包括金融类和非金融类)从27亿美元上升到565亿多美元,增长20多倍,年均增长速度超过65%,从世界第26位上升为第5位,发展速度相当可观。但是,同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实力还是相当弱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数量、金额与对外直接投资的累计总额都比较小;同时,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大多数为中小型项目。

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差。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较小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投资主体规模较小,一般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另一方面是投资的资金量较小。目前,我国的境外企业除了海尔、华为等少数企业外,大多数跨国经营企业投资规模过小,绝大多数的投资规模仅为几百万、几十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600万美元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450万美元的水平。

(二)投资结构有待改善。首先,从对外投资区域结构来看,存在着投资区位相对集中的问题。其中,亚洲是我国对外投资最为集中的地区,其他地区的流量则相对较少,造成企业之间为了争客户互相压价、封锁消息,致使海外投资环境不断恶化;其次,从对外投资流量的行业分布来看,我国的对外投资主要流向了商品服务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采矿业等行业。这样的行业结构既不甚遵循比较优势原则,也不尽依据FDI理论的学习动机。中国拥有低廉劳动力、大国规模经济和较完备的工业体系,真正体现我国比较优势的制造业、建筑业在FDI投资存量中的比例偏低,高新技术等学习型投资所占比例更低。相反,采矿业等资源寻求型投资比重较大,且呈逐年上升态势,表明我国对外投资的产业导向还停留在初级层次,缺乏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行业,行业结构表现出较明显的初级化特征;再次,从投资主体看,国有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是对外投资的主要力量。可以看出,我国的对外投资主体相对单一,很大一部分投资属于政府政策性对外投资,由此会造成国有资本与私营资本比例失调,私营资本积极性受挫,也容易滋生国有资产流失的险患。

(三)缺乏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发展战略和跨国经营意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未制定对外直接投资总体发展战略,且不具备真正的全球观念和跨国经营意识。首先,我国有些企业从事对外投资不是生产经营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而是带有某种试探性、偶然性。这些企业对外投资是为眼前利益驱动,或是为了获得海外投资所带来的税收减免,而不是在全球范围内寻求生产和交易的比较利益;其次,我国更多的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仍是扩大出口市场,而不是依据企业全球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计划而进行投资的。这样投资的结果往往是企业只注重短期效益,走一步说一步,企业海外发展的持续性和全体布局性就较差,也将导致企业在全球市场的长期竞争中缺乏后劲。

(四)缺乏核心技术且科研创新能力较弱。从总体来看,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偏低,在主流市场或主流产品当中我们并没有多少自主的核心技术,许多产品特别是高端产品的核心技术仍然依靠进口,而且对于许多引进技术缺乏吸收消化,大大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大中型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额的比例平均还不到1%,仅有极少数大企业能在3%以上,这样低的开发投入维持生存尚有困难,更谈不上与其他国家的大型跨国企业竞争了。

(五)缺乏跨国经营人才。国家对外投资的主体是企业,企业竞争的关键在于人才的竞争,缺乏高素质跨国经营管理人才是我国企业提高对外直接投资水平的主要制约因素。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企业派出的境外经营人员很多难担重任。据商务部研究院《对外直接投资公司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企业海外投资主要障碍是缺乏海外经营的管理经验和管理人才。海尔总裁张瑞敏也坦率承认,即使像海尔这样在海外已有所成就的企业,仍然缺乏懂得海外市场及其操作的管理人才。

三、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策略

针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几个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发展策略。

(一)实施规模经济战略。没有一定的规模,就难以实现较好的效益,也不可能形成较好的抗风险能力,更难以为长期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如首钢集团),应该充分利用原有的国内规模优势,运用市场的作用和国家的指导,使企业之间通过强强联合或相互兼并等措施来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

(二)优化投资结构

1、投资地域多元化。针对现时我国企业跨国经营集中于周边国家和地区,长远看来,投资东道国应该逐步向发达国家延伸,实现投资地域的多元化。因为发达国家投资环境规范,非经营性风险小。虽然市场竞争更为激烈,贸易壁垒也相对较多,我国产品的科技水平和竞争实力毅然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但双方有互补性,只要我们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就能在强手如林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当然,发展中国家市场广阔,资源丰富,也是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主要市场。

2、行业选择上突出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行业。首先,加大对发达国家高科技产业的学习型投资。通过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既能满足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对先进技术的现实需求,又是我国获取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最有效途径;其次,向海外转移成熟技术的过剩产业,扩大出口贸易量。目前,我国的机电制造业、纺织业、家电制造业等行业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技术体系,扩大这些行业的投资不仅能优化国内产业、产品结构,促进劳务和设备产品出口,而且能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

3、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既要鼓励有实力、管理好、拥有自主品牌的国有控股大企业拓展境外投资业务,给予必要的优惠政策,以培养更多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同时,还要鼓励更多的民营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取消歧视,使其在优惠贷款、信息交流和境外投资保险等方面与国有企业享有同等待遇。

(三)科学制定对外直接投资总体发展战略。应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要求和中长期规划,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情况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国际收支状况,制定对外投资战略规划。明确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思想、指导原则、产业导向和重点区域等,从而使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能更有力地利用国内外2个市场、2种资源,抓住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难得机遇,更好地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发展核心技术。企业要把创新能力和发展核心技术作为对外投资的重要战略目标,通过独资、合资、并购和建立战略联盟等方式,在发达国家设立研发中心、产品设计中心或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公司,了解发达国家发展水平和最新科技发展动向,并雇佣当地工程师、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熟练工人,利用当地的先进设备,研发和生产高新技术及产品,使企业通过海外研发和生产,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缩短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差距,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五)大力培养对外直接投资的高素质人才。首先,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境外企业派遣、用人和选拔制度,完善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制度,吸纳具有丰富国际经营管理经验的海外和东道国人才为我所用;其次,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国内院校和企业联合办学、国内专业培训以及选派人员到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进行实践锻炼,实施跨国经营人才培养战略,多层次、多渠道对从事跨国经营的人员进行培训,以实施人才国际化和本土化战略,集聚人才,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

四、结束语

目前,我国企业在整体上仍处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初级阶段,因此深入分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实施正确的发展战略,对提升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加快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有着深远的意义。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伊玲娜.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现状及问题探析[J].商业现代化,2010.8.

篇8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 产业选择基准 产业选择策略

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4-090-02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背景

(一)国际背景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领域中出现的一种新现象,它是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加强。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经济形成一个整体,相互依存进一步加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发达国家之间货物、服务、资金、技术和市场高度融合,而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上述关系也在加强;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传递障碍在减少,互动性加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情况下,对外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在各国之间的经济传递中的作用在加强。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对外贸易与投资逐渐变成双向传递渠道,发达国家把经济发展与衰退通过对外贸易与投资传递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金融波动也影响到发达国家。

2.随着全球化水平的提高,国际分工更加细化,分工的路径也随之发生重大调整。传统的国际分工不仅表现为垂直分工,而且表现为产业的梯度转移,发达国家将大量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逐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当今的国际分工则是在信息技术革命的基础上,向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立体发展的方向推进,也就是说,产业的国际转移将突破传统的模式,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链也延伸到发达国家,基于此建立起全球性生产专业化与协作的国际分工体系。

3.在世界宏观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同时,微观经济组织也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高,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内在动力驱动下,一些大企业摆脱母国市场的空间束缚,转向全球市场的价值定位,即通过创建一体化的、跨越国界的全球经营网络来提高其国际竞争地位。

(二)国内环境

1.生产相对过剩,贸易顺差持续增高。近年来,我国已告别商品短缺现象,市场开始出现供大于求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局面。对外贸易顺差持续增高,2004年我国对外贸易顺差额为319.84亿美元,2005年越过千亿大关,达到1018.8亿美元,2007年突破两千亿,达到2622亿美元,2008年是2955亿美元。自2005年以来,外贸顺差的激增成为困扰我国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的一个棘手问题。当前我国对外贸易中所出现的贸易失衡问题,是我国经济中诸多深层次矛盾在对外贸易领域作用的结果。我国现阶段的生产过剩是低水平的相对过剩,是产业结构变化滞后于需求结构变化造成的。改变这种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必须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适当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向国外转移部分富余的生产能力,开拓国际投资的新领域。

2.贸易摩擦形势严峻。近年来涉及我国出口商品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加,2008年全球有21个国家对我国发起“两反一保”调查93起;2009年我国输美轮胎特别保障案、我国输欧铝合金车轮的反倾销调查、欧盟对我国输欧无缝钢管征收17.7%至39.2%的最终反倾销税、美国对我国无缝钢管实施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根据商务部的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前三季度共有18个国家(地区)对我国发起88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反倾销57起,反补贴9起,保障措施13起,特保9起)。据统计,1995-2008年间,WTO成员向我国发起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保措施调查超过800件。纷至沓来的贸易摩擦事件,不但直接导致贸易机会的损失,而且会对厂商和客户造成心理上的“恐慌”,从而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

3.资源严重短缺,能源危机出现。在一些工业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同时,我国却存在着资源短缺问题。若用国际上通用的衡量一国资源丰缺的标准,即资源种类的齐全程度、资源储量的充裕程度和资源品位的高低程度来衡量,我国属于资源种类比较齐全,但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贫乏的国家,而且矿产资源品位低,如石油、木材、橡胶、铁和铜铁矿等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不少资源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始于1979年,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的速度很快,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08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流量)为559.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11%。其中:新增股本投资283.6亿美元,占50.7%;当期利润再投资98.9亿美元,占17.7% ;其他投资176.6亿美元,占31.6%。对外直接投资规模逐年扩大,2002―2008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年均增长速度为65.7%。截至到2008年底,我国8500多家境内投资主体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近12000家,分布在全球174个国家(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存量)1839.7 亿美元,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0000亿美元。

2008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分布的情况为:商务服务业217.2亿美元,占38.8%;金融业140.5 亿美元,占25.1%,其中银行业132亿美元,占金融业的94%;批发和零售业65.1亿美元,占11.7%,即进出口贸易类的投资;采矿业58.2亿美元,占10.4%,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开采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6.6亿美元,占4.8%,主要是水上运输业投资;制造业17.7亿美元,占3.2%,主要分布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和鞋帽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信设备制造业等;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3.1亿美元,占2.3%;建筑业7.3亿美元,占1.3%;房地产业3.4亿美元,占0.6%;信息传输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3亿美元,占0.5%,主要是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的投资;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1.7亿美元,占0.3%,主要是专业技术服务业的投资;农、林、牧、渔业1.7亿美元,占0.3%;其他行业3.6亿美元,占0.7%。

区域分布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其中:亚洲435.5亿美元,占77.9%;非洲54.9亿美元,占9.8%;拉丁美洲36.8亿美元,占6.6%;大洋洲19.5亿美元,占3.5%;欧洲8.8亿美元,占1.6%;北美洲3.6亿美元,占1.6%。从境内投资者的行业分布看,制造业投资者占总数的42.7%;批发和零售业占28.2%;建筑业占4.8%;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占4.5%;采矿业占4.2%;农、林、牧、渔业占4.1%。

以上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有了较快的发展,投资产业分布趋于广泛,结构也渐趋合理。但与世界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相比,我国仍存在明显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对外直接投资过分偏重初级产品产业的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偏小;主要以资源开发行业和初级加工制造业为主,缺乏对日益成为国际经济主流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的投资;偏重对国内连锁效应弱的产业投资,而忽视对国内连锁效应强的产业投资;从事商品流通的贸易企业偏多,而生产性企业和金融服务性企业偏少,非贸易型投资集中于资源开发业和加工制造业。尽管第三产业的投资比重较大,但其中贸易型投资项目占据绝大比重。近年来,虽然技术密集型项目投资有所增长,但总体上讲,对外投资的企业中高科技企业的比率仍然很低,这不利于推动我国整体产业结构向高度化发展。

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基准

现阶段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既要遵循当代国际直接投资的一般规律,又必须从我国产业成长的阶段性特征以及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按照这一思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应考虑以下基准:

(一)产业组合区位比较优势基准

所谓产业的区位比较优势是指投资国与东道国同类产业相比所具有的优势。在产业选择的框架内,经济优势不是单个厂商优势,而是该产业内各厂商经济优势的集合,其本质是一种组合优势。产业内各优势企业的合理组合,是决定国际投资产业选择方向的关键因素。因此,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首先取决于产业内优势企业的组合状况,只有集单个企业的分散优势为产业整体优势,才能不断扩大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经济空间。

产业组合的区位比较优势并不一定是全球优势。实际上对外直接投资并不需要所谓的全球优势,而是需要相对于一定区位的,即母国相对于东道国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区位比较优势是在一定的投资区位中产生的,产业选择是将区位选择包含在其中的,选择了不同的区位,也就意味着选择了不同的产业。由此可见,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的区位选择与投资者的比较优势密切相关,进行产业选择的同时,也选择了一定的区位,产业组合优势要以区位为基础。

(二)产业内垂直贸易量基准

产业内垂直贸易量是指某一产业内部以工程间分工为基础的贸易关系,即某一类产品生产所需要的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之间的交易频度和交易数量。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对母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是对母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技术发展的带动效应,这种带动效应的大小又取决于海外子公司与国内企业所发生的垂直贸易量。因此,产业内垂直贸易既有利于该产业组合优势的形成,又有利于产业优势的内部化。产业内垂直贸易量的实质在于充分发挥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相关产业成长的带动效应,所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方向,应是对国内相关产业具有较强关联效应,即产业内垂直贸易量大的产业部门。

(三)结构高度化同质性基准

所谓结构高度化同质性,是指对外直接投资所形成的产业传导机制同母国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趋势相一致。从某种意义上说,产业相对优势基准是为了发挥产业的“现有优势”,而产业结构高度化同质性基准则力求培育产业的“潜在优势”。目前我国正加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所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应当瞄准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直接助长作用的投资方向,服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故投资重心应在高新技术含量大、产品附加值高的技术紧密型产业。这既符合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又能有效实现我国现阶段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还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对外投资的非选择性所带来的效率损失。对于“非资本过剩型国际投资”来说,其投资的机会成本是很高的,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潜在的投资机会日益增加,这种机会成本还会上升。弥补这种机会成本的主要途径,便是在国际投资领域寻找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直接助长作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进行投资。

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策略

在全球化国际分工体系下,我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时,应根据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结合世界产业结构变迁的趋势,利用我国的比较优势进行产业选择,不断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和产业链环节迈进,在国际分工中使我国的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从而在全球生产价值链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一)资源开发业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预防性产业

资源开发业应当作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一项重要任务。依据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和地理分布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化的。在产业分布方面,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首先是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的纵向一体化生产活动,然后是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为主的横向一体化生产活动。由于我国现在还处于对外直接投资的起步阶段,因此,资源开发业应是我国当前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重点,而且国际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发展规律表明资源开发业是对外直接投资初期的重点投资行业,大多数发达国家都经历了从资源开发型――制造业――第三产业为主的发展过程。此外,针对我国资源缺乏的现实,进行资源开发型的跨国经营可以缓解我国资源的不足,相对提高我国资源拥有量。目前,我国已积极发展对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非洲国家等资源较丰富国家的直接投资,例如中国冶金进出口公司与澳大利亚合资开采铁矿,每年可运回近千万吨国内短缺的优质矿石。

(二)劳动密集型和成熟适用技术产业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导产业

根据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我国可以将一些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在国内己失去比较优势、相对于其他国家仍处于相对优势的产业转移到在国际分工中处于更低阶梯的国家,这将有助于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经过50多年的建设,我国已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拥有较为雄厚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力量。虽然我国的工业制造业发展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但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在纺织、食品、冶炼、化工、医药、电子等产业上形成了一定的比较优势。此外,根据小规模技术理论,目前,我国还拥有大量成熟的适用技术,如家用电器、电子、轻型交通设备的制造技术、小规模生产技术以及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技术,这些技术和相应的产品已趋于标准化,并且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技术阶梯度较小,易于为它们所接受。所以,这些行业也应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实现产业转移。一方面,可以适时地转移国内过时或过剩的生产能力、实现产业国际转换、为国内产业升级腾出空间,另一方面,可以延长国内比较劣势产业的经济寿命、增加利润、为国内产业升级提供资金支持。

(三)服务业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策略产业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重心开始转向服务业,服务业在就业和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加大,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如今服务业己经成为国际直接投资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也应在这种国际趋势下抓住向服务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契机,以优化国内产业结构。从现状分析,虽然我国的服务业总体上落后于发达国家,但在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行业存在着比较优势,例如在国外工程承包及劳务输出、远洋运输服务、人造卫星发射服务,以及旅游服务方面具有比较大的优势。2007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406.43亿美元,同比增长35.5%;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67.67亿美元,同比增长25.9%;对外设计咨询业务完成营业额4.90亿美元,同比增长48.9%,三项合计完成营业额479.00亿美元,同比增长34.2%。截至2007年底,三项合计累计完成营业额2564.3亿美元。旅游业方面,2007年我国旅游外汇收入为419.19亿美元,位居亚洲第一。由此可见,我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主要集中在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旅游业等领域,它们应作为是我国现阶段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

(四)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产业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兴起,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投资热点。由于我国目前的对外直接投资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内产业结构的层次比较低,面临着借助对外投资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任务,因此,不可能盲目地要求高技术产业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但应将其作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当今国际市场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竞争,科学技术己成为现代经济发展最主要的推动力。因此,我国有必要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学习型投资,即以汲取国外先进的产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国内产业升级、创造新的比较优势为目的向更高阶梯国家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

参考文献:

1.陈同仇,薛荣久.国际贸易[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2.王玉宝.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J].生产力研究,2009(6)

3.黄顺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基准[J].现代商业,2008(3)

4.周新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战略[J].国际经济合作,2007(3)

5.胡美婷,冯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初步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2007(5)

6.苏辉.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策略选择[J].商业时代,2007(12)

7.王林.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价值工程,2006(6)

8.曹秋菊.论国际直接投资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J].金融理论研究,2006(3)

篇9

[关键词]绿地投资跨国并购世界经济一体化

国际投资的参与方式是指跨国公司等投资主体对外投资所采取的基本形式。跨国公司可以灵活地选择参与方式来达到控制其国外分支机构的目的。企业进行国际直接投资有绿地投资(又称创建投资)和跨国并购两种基本方式。

一、绿地投资的概念

绿地投资也称创建投资,是指跨国公司等投资主体在东道国境内依照东道国的法律设置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所有权归外国投资者所有的企业。创建投资会直接导致东道国生产能力、产出和就业的增长。绿地投资作为国际直接投资中获得实物资产的重要方式是源远流长的。早期跨国公司的海外拓展业务基本上都是采用这种方式。绿地投资有两种形式:一是建立国际独资企业,其形式有国外分公司、国外子公司和国外避税地公司;二是建立国际合资企业,其形式有股权式合资企业和契约式合资企业。

二、跨国并购的概念

跨国并购是指跨国公司等投资主体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渠道,取得东道国某现有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资产的所有权的投资行为。跨国并购是国内企业并购的延伸。跨国公司采取并购的方式进行直接投资,其动机包括开拓国际同类市场,取得产品商标、品牌和已有的行销网络;保证原材料的供应和产品的销售市场;经营领域、区域和资产的多元化等。

三、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的比较分析

1.绿地投资的优缺点

(1)优点

①利用绿地投资方式创建新企业时,跨国企业拥有有更多的自,能够独立地进行项目的策划,选择适合本企业全球发展战略的厂址,并实施经营管理。而且,企业能够很大程度地自己控制项目的风险,并能在较大程度上掌握项目策划各个方面的主动性。

②在创建新企业的过程当中,较少受到东道国产业保护政策的限制。如果采取契约合资企业形式创建新企业,即跨国公司通过向东道国企业提供技术、管理、销售渠道等与股权无关的各项服务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这样,跨国公司不动用资金、不占用股份,因而不会激起东道国民族主义的排外情绪,从而减少了政治风险。

③通过绿地投资方式创建独资企业后,跨国公司能够更大程度地维持公司在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垄断优势,并利用其技术、管理、生产和营销上的优势占领东道国市场。

(2)缺点

①绿地投资方式需要大量的筹建工作,因而建设周期长,速度慢,缺乏灵活性,对跨国公司的资金实力、经营经验等有较高要求,不利于跨国企业的快速发展。

②创建企业过程当中,跨国企业完全承担其风险,不确定性较大。

③新企业创建后,跨国公司需要在东道国自己开拓目标市场,且常常面临管理方式与东道国惯例不相适应,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匮乏等问题。

2.跨国并购的优缺点

(1)优点

①资产获得迅速,容易获得廉价资产。跨国公司以收购兼并方式取得资产的出价往往低于目标公司资产的真实价值。因为:a并购公司可能比目标公司更清楚地了解目标公司资产的真实价值;b目标公司在经营中陷入困境而使收购公司可以压低价格收购;c收购公司利用东道国股市下跌时以低价购入目标公司的股票。这样,并购方式就能够使跨国公司得到一些现成的有用的生产要素,如土地、厂房和熟练劳动力等,从而大大缩短项目的建设周期和投资周期。

②市场进入方便灵活,可以利用被收购企业的市场份额减少竞争。跨国并购不仅可以直接获得被收购企业的原有资产,而且收购方企业可以直接占有被收购企业原有的销售市场,利用被收购企业的销售渠道。从供求角度分析,并购一般不会增加东道国原有的市场供给,从而降低了竞争的激烈程度,也可避免因厂商增加而导致平均销售额下降的风险。

③跨国并购后,原来对目标企业提供信贷的金融机构有可能继续维持与该企业的借贷关系,为跨国企业提供借贷方便。此外,跨国企业还可充分利用适合当地市场的原有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人员,从而快速适应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在东道国占领市场。

(2)缺点:

①由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信息不对称和无形资产评估等问题的存在,评估目标企业价值难度大,造成跨国公司决策困难,从而影响跨国并购的成功率。

②往往会遇到东道国的限制和地方保护主义的抵制。为了保护本国的民族工业,东道国政府有时会对某些特殊行业的并购进行限制。

③容易受到企业规模和选址上的制约以及原有契约的束缚。由于被收购企业的规模、行业和地点都是固定的,跨国公司很难找到一个与自己全球发展战略所要求的地点及生产规模都相符的企业。被收购企业同客户、供货商和职工已有的契约也往往会影响跨国公司对企业的继续管理。

四、创建方式与并购方式的选择

跨国公司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必然面临着投资方式的选择。跨国并购方式的缺陷往往是绿地投资方式的优点,而绿地投资方式的不足又是并购方式的优势所在。因此,跨国公司应对照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两种方式的优缺点,结合内在和外在因素综合考虑。

1.一般说来,在以下情况下,跨国公司应采取绿地投资策略

(1)拥有最先进技术和其他垄断性资源。采取绿地投资策略可以使跨国公司最大限度地保持垄断优势,充分占领目标国市场。

(2)东道国经济欠发达,工业化程度较低。创建新企业意味着生产力的增加和就业人员的增多,而且能为东道国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并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而并购东道国现有企业只是实现资产产权的转移,并不增加东道国的资产总量。因而,发展中国家一般都会采取各种有利的政策措施,吸引跨国公司在本国创建新企业,这些有利的政策有助于跨国公司降低成本,提高盈利水平。

2.在以下情况下,跨国公司采取并购方式更为有利

(1)由于信息的搜集和国际经验的积累需要一定的时间,对于快速扩张的跨国企业来说,采取并购策略可以使其弥补信息和国际经验的不足,克服人力资源短缺的限制,从而适应企业的资源状况,便于企业快速发展。

(2)跨国公司为了使其产品多元化和经营地域多样化,可以采用并购方式,以便弥补对新行业的生产和销售等经验的不足,迅速进入目标市场,占有市场份额。另外,对于实行市场跟随战略的跨国公司,采取收购方式可以迅速跟随领先者进入市场以取得战略平衡。

(3)一方面,经济发达、工业化程度高的国家和地区的现有企业的管理体系、技术水平等比较符合跨国公司的发展要求,有利于收购后迅速进入正常生产轨道;另一方面,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的目标企业选择余地较大,这有利于收购方的压价收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绿地投资在FDI中所占比例有所下降,跨国并购已成为跨国公司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保持有利竞争地位而更乐于采用的一种跨国直接投资方式。随着全球投资自由化的进一步发展,这种趋势将更加明显地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梁蓓杜奇华:国际投资[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2]杜文中:论跨国投资[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篇10

西部FDI占全国的比重有走下坡趋势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全球投资前景评估机构”2004年发表的专题工作报告中,中国被列为全球对FDI最具吸引力国家。2003年中国吸引外资达570亿美元,创历史性最高,占亚太地区外资流入量的一半以上。然而,大量涌入中国的国际直接投资呈现出极度不平衡分布的特点。

历年来,东部一直都是中国吸引FDI的主要聚集区位,比重大多在85%以上,而中西部的比重仅7%一16%区间,尤其1990年起,西部的比重为最低,大约只占到4%左右。

尽管2000年以来,中央政府给予了西部一系列优惠政策,但不均衡趋势并未得到有效转变,西部FDI占全国的比重有走下坡趋势,从1997年的5.58%到2003的3.25%。

为什么FDI不向西部集聚呢?有的学者认为,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北上”趋势有所加快,而“西进”的趋势则不明显;从长远看,外商对西部地区的转进不可能是“大跨越式”的。其原因是西部改革开放严重滞后,投资环境尤其是投资软环境更令人担忧,此外由于政府机构臃肿庞大,行政办事效率低,手续复杂繁锁,增加了交易成本。

有的学者则认为,外资“西进”趋势并不明显,原因是,西部地区观念落后,配套能力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专业人才供应不足,东部地区政府不愿意外资从本地转移出去。此外由于信息不对称,外商对西部缺乏了解,害怕上当受骗和安全没有保障。尽管中央对投资西部有优惠政策,但他们有的不敢贸然进入西部投资,有的还没有投资的打算。

优惠政策效应趋弱

对于外商直接投资,国家陆续在东部和中西部等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优惠政策对各地区的影响是不同的,这表现在下述两方面原因:一是东部先于中部、西部实行优惠政策;二是三大区域的第二轮优惠激励政策的时间不同步。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首先赋予东部地区一系列吸引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1992年起中部、西部地区也开始享受东部地区原先的优惠政策,而这时东部地区因更全面开放及累积效应进入第二轮优惠政策激励。但中国实施开发大西部重大战略,并赋予西部地区更优惠的政策,即西部地区进入第二轮优惠政策激励,却是从2000年起。

优惠政策的激励效果的确比较明显。以中部地区为例,1992年以后,中部地区开始享受先前东部地区FDI优惠政策,吸引外资飞速增长,从1991年的16734万美元到1993年的234273万美元,仅仅两年的时间,增长了13倍。

不过,从长期效应看,这种政策效应已逐渐呈弱化趋势,如2000年起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在近几年对西部地区吸引FDI影响不显著。这可从2000年至2003年西部的FDI占比4.64%、4.15%、3.82%、3.25%等四个逐步下滑的比值中得到验证。这表明,在新的引资发展阶段中,各区域不应过度开展区域间优惠政策的竞争。

低劳动力成本不再是获得投资的优势

低劳动力成本优势似乎一直是中国各区域引资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东部引资的初期阶段,低成本优惠更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主要的因素,但随着更多的跨国公司及高质量外资进入,在东部其低劳动力成本优势已不存在了,更多的高质量外资倾向于以较高成本留住高素质优秀人才。

通过研究发现,当前东部的低成本优势已逐步消失,而且职工平均工资还有了提高。比如在1986―1991年第一阶段,职工平均工资每降低1个百分点,FDI就增加0.409个百分点。然而,在第二阶段,也就是从1992年到2003年期间,职工平均工资每提高1个百分点,反而促进吸引FDI提高了0.39个百分点。

这一新的变化基于两个方面原因:一是东部地区的职工素质提高了,无法以原来的低成本获取足够的劳动力,这可以从该阶段后期东部地区,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的“缺工”显著现象得到证实。如果不适当提高工资,这一地区的“缺工”现象将持续。二是东部地区FDI已从第一阶段的以低质量外资为主转向以高质量外资为主,即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等高质量的外商直接投资陆续进入我国,他们更愿意通过高工资来吸引高素质人才。

而目前进入西部的还是低质量的FDI,对劳动力质量要求不高,更偏好于低成本的劳动力。但随着高质量FDI的进入,低成本劳动力对FDI的弹性影响存在弱化趋势。所以,西部今后若要提高FDI的质量,还需通过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加强人才教育与培训来提高劳动力质量,以吸引高质量外资的流入。

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东部吸引外资的初期,正是改革开放初期,当时还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正处于萌芽状态,市场很不成熟,因而外商直接投资更愿意选择GDP大的地区。而且,从东部地区在1986―1991期间的企业结构分析看,大批量的民营企业或乡镇企业为能享受到外资优惠政策,纷纷戴上“洋帽子”、“红帽子”,这部分企业也大多以国内市场为主。

但重要的是,在东部引进外资的初期,FDI主要集中在出口加工型产业,这与打造“中国制造”是吻合的。在东部1992年以前,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第二产业比重的提高,或第三产业比重的下降,均可以吸引更多的外资流入东部。

然而,这个趋势在1992年后有了新的变化。1992年以来,中国的FDI进入一个高速增长期,即随着大量高质量外资的进入,提高东部地区第三产业的比重,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东部。

不过,在西部,迄今为止第三产业比重变化对外商直接投资流人的反向影响仍然十分显著。统计显示,西部第一二产业的总比重增加1个百分点,FDI流入量会增加2.509个百分点。这说明在西部引资的整个历程里,FDI更倾向于投资其第一或第二产业。

目前中国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汽车、铜冶炼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水泥、电力、煤炭、纺织行业也潜存产能过剩的问题。比如铁合金行业,现有生产能力是2200多万吨,企业的开工率目前仅仅是40%左右;焦炭行业的产能也超过1亿吨,同时还有在建和拟建的各30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