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与传播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0-31 18:00: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新闻与传播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网络新闻;采编;创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6-00010-02
网络新闻的采编作为当前新闻采编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很多的方面都发挥着新闻价值的作用,但是应该看到当前的网络新闻采编过程中的一些不良的行为,往往是导致网络新闻传播失真、失实的一个重要的不足。新闻的价值就是在事实的本身面前所包含的能够引起社会各界人士能够共同关注的一个内容,这种内容往往是能够更加直接的接近于新闻真实性的一个重要指标。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也决定了在对网络新闻进行采编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这里需要注意的就是网络新闻媒体的传播往往是全球化的传播过程,网络新闻的编辑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应该强化地域性的新闻价值观念,同时还应该注意的就是新闻价值的普遍意义和价值也是网络新闻需要重视的一个内容所在,在当前网络媒体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应该重视的就是网络新闻媒体的重要作用,以及网络新闻媒体在传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所在。网络新闻媒体应该处理好的一个事情就是如何把握好,网络新闻的新闻普遍价值以及网络新闻的独特价值之间的关系,只有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把握好,才能够促进网络新闻你在传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尺度。
1 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
1.1网络新闻传播的地域限制相对减弱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世界连接成了一个地球村,网络的传播速度之快已经让人们感觉到了这个世界范围之小。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网络新闻传播受到地域限制的程度相对较小,网络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条新闻的传播往往需要的就是剪切、复制、黏贴的过程,接下来就会有成千上万的读者来看到这条新闻,这种新闻的传播速度之快,往往加快了新闻传播不受到地域限制的程度。在过去的新闻传播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就在于新闻的传播过程往往受到了地域的限制,这种地域的限制,往往导致的就是新闻没有办法能够充分的展示出自身的因素。有的时候一条新闻传播开来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这种情况在最开始的新闻传播过程中是经常发生的,一般的新闻也就成为了旧闻。网络新闻传播就打破了这样的地域限制,这样给网络新闻传播带来了一定的生存的空间,为促进网络新闻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2网络新闻传播的覆盖面之广
网络新闻传播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特点就在于,网络新闻传播的覆盖面之广,这里应该看到网络新闻你传播的覆盖面广的一个重要作用就在于,相对比较广泛的将受众的需求更加立体化、多方面化起来。网络新闻在传播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就在于,互联网是一个可以同时能够传播文字新闻、音频新闻、图片新闻、视频新闻的一个综合的媒介,在这里我们应该非常清楚地看到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一个覆盖面之广,它的意义包含了两个层面的意义,一个层面就是所覆盖的受众人数的广泛,另外一个就是传播内容的广泛,这两种广泛性所带来的内容就是导致了网络新闻传播的覆盖面的广泛性。当前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应该重视的就是网络新闻传播的一个重要的特点,针对受众的接收范围的广泛性以及网络新闻传播内容的广泛性,在这个条件下应该充分的认识到网络新闻传播的各种有利因素所在,为网络新闻的更好传播提供可靠的保障。
1.3网络新闻传播的裂变性
裂变性不是新闻学当中的一个术语,在这里将裂变性应用到网络新闻的传播过程中有着其非常重要的意义。这里将网络新闻传播的裂变性,往往是和互联网的技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应该清楚的看到,当前需要注意的一个内容就是产生这种裂变的基础和技术的手段是互联网的发展,在一定的技术条件的基础上,网络新闻传播才有可能产生裂变性。这种裂变性往往所带来的一个内容就在于,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信息的爆炸性,这种爆炸性的开始和结束往往都是在非常重要的一个前提下面,这个前提就在于能够充分的使用互联网技术,将网络上面所产生的新闻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发送出去,这才是网络新闻最重要的一个内容所在。
2 网络新闻应该重视网络选稿
网络新闻的来演上面由于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在其中,这里应该看到在对于网络新闻你进行筛选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忠实对于选稿这个过程的筛查。对于网络新闻的采编人员来说,衡量一个新闻是否可以转发的标准就是要去伪存真,只有这样才能够将网络新闻的真实性进一步的完善和进一步的鉴别。另外由于网络新闻的使用一般都是借助其他的新闻媒体的现有的素材进行的挑选。这个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要保证这些新闻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在保证这两个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够进行采集和编辑。另外还需要考虑到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该新闻是否和自身的新闻传播的媒介有着一定的联系,如果没有一定的联系的话,那么再好的新闻也不应该当成新闻来进行采集和编辑,如果采集和编辑了的话所导致的后果就是往往产生与自身的媒体不相适应的内容。网络新闻的特点就是:快速、全面、准确、客观。网络新闻的这个特点就决定了,网络新闻编辑的过程中,对于编辑而言应该时刻都必须关注的就是从这个大量的信息里面,找到那些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以及那些能够对于人们日常的生活能够产生正面影响的内容出来。网络新闻的编辑应该找的就是网络新闻中,哪些是可以使用的稿子,哪些是不可以使用的稿子,这种选择对于网络编辑来说是有着一定积极的作用的。网络编辑在选取稿件的时候应该本着,客观、公正、公平的角度进行选取那些有价值的新闻稿件。
这里需要举例的就是,在近期刚刚出现的一个假新闻:“主席打出租车”的假新闻事件,通过这个事件我们可以看出,在没有澄清这个新闻是真的还是假的的情况下,我国的大量的网络新闻媒体就转载了这个虚假的新闻,最后才得知这个新闻是假新闻,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就是在于,网络新闻的编辑没有很好的去审查这个新闻的发稿者所使用的内容是真的还是假的,就将这个内容转发到了网络上来,最后导致的就是网络新闻的受众都不敢相信新闻媒体所讲的话,到底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呢?所以说,在新闻的选稿过程中应该杜绝的就是凭空捏造虚假或夸大新闻来吸引眼球。另外还有就是网络新闻媒体应该杜绝那些相对低俗的新闻内容。最后就是三是杜绝传播谣言或者“小道消息”。这里所说的小道消息就是那些没有经过证实的内容。
3 积极有效地编辑和改正是网络新闻采编的基础
网络新闻编辑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编辑要对于一些新闻进行适当的改编,这里的改编往往不时那种单纯的复制、粘贴。对于新闻传播而言应该看到的就是网络新闻编辑应该有着自己的特色,将同一个新闻事件通过自己的编辑成为从另外的角度进行分析的一个情况,这个情况非常重要的意义就在于,能够给网络新闻的受众以一种另外的视角来评价新闻,来看到新闻背后的另外的内容所在。所以说,对于网络新闻编辑而言在挑选新闻稿件的时候,应该对网络新闻的内容以及当中的一些语言文字进行适当的修改,这种修改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网络新闻更加接近于新闻媒体的受众。经过网络新闻媒体的编辑在其中的用字、姓名、时间等有关内容概念上面都需要不断地小心,避免因为不礼貌的文字激起对于新闻受众的不满意,这种不满意往往表现在一定的地域性的差别上面。还有就是网络新闻的编辑还应该看到网络新闻媒体在不断地采集和编辑的过程中,将那些新闻稿件中原本需要更改的内容更加的具体化和完善化,以便能够达到网络新闻受众所接受的程度。
4 结论
综上所述,整合要满足需求, 服务大众。网络新闻在整体上是由众多条新闻报道组成的, 这些独立的新闻报道彼此有类别和内容上的相关和接近性质。如何把众多的新闻归类整合,形成若干大类,构成新闻频道或者栏目, 这也是网络编辑需要做的事情。新闻信息整合看似很简单,实际上有很大学问。所以说,对于当前的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进行创新型的采编是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其中的,这里我们应该更加清楚地看到,网络新闻编辑和新闻媒体之间应该更加切合实际的进行资源的整合,让网络新闻通过采编的改善,达到能够促进新闻更加完善的发展的目的,同时也是促进网络新闻沿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脚步发展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谢新洲著.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张海鹰,滕谦编著.网络传播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3]张永霞.网络新闻的特点及对编辑的要求[J].新闻爱好者,2010(16):127-128.
篇2
二、前言:
二、第一部分: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维度
三、第二部分:理论基点----网络传播特点与网络新闻编辑基本规律
四、第三部分:宏观视角----网络新闻编辑思想与网络新闻受众的需求
五、第四部分:中观视角----网络新闻编辑策划与网络新闻受众的需求
六、第五部分:微观视角----网络新闻编辑实务与网络新闻受众的需求
七、结束语:
八、索引与参考书目:
中文摘要
网络媒体-----这一二十世纪最后几年才出现的全新媒体,被人们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它的出现给传播领域带来全方位的深刻变革。一个全新的媒体、一个全新的传播领域正吸引着学界对它的深入研究。“网络新闻编辑学”是网络传播学众多研究内容中的一个重要且实用的方面。本文选取它作为研究的主题,以受众的多元需求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文中的所有考察都与受众密切相联。
本文从三个层面:“宏观视角----网络新闻编辑思想与受众的多元需求”、“中观视角----网络新闻编辑策划与受众的多元需求”、“微观视角----网络新闻编辑实务与受众的多元需求”进行分类研究。提出网络新闻编辑应该具有“全历史”、“全社会”、“全受众”“全天候”的编辑思想;指出“‘开放式’是网络新闻编辑的基本规律”;此外,本文还从“网络新闻策划的内容”、“网络新闻策划的功能”、“网络新闻策划的特点”等几方面入手,探讨了经济功能在网络新闻策划中的“度”的把握的问题;本文微观方面,通过对网络新闻编辑“内容建构”、“形式呈现”两方面现状的考察,提出相应的内容与形式的良性建构标准。
主题词:网络新闻编辑规律、编辑思想、编辑策划、编辑实务、开放式、受众的需求
Abstract
Emerginginthelastdecadeof20thCentury,INTERNETisregardedastheFourthMediaafterPress,RadioandTVandnowleadingawide-rangerevolutioninmasscommunication.Moreandmorestudiesandresearchworksconcentrateonthenewformofmediaandthenewsector.InternetNewsEditingisoneofthemostimportantandpracticalaspectsofthestudies.Staringfromthediversifieddemandsofaudience,thisarticledealswiththeInternetNewsEditingwhichiscloselyrelatedwithaudience.
Thearticletakesthreepointsofviewstocarryoutitsclassifiedstudies:a)amacrostudywhichfocusonPrinciplesofInternetNewsEditingandthediversifieddemandsofaudience;b)anintermediate-viewstudywhichfocusoninternetnewsplanningandthediversifieddemandsofaudience;andc)amicrostudywhichfocusoninternetnewseditingpracticeandthediversifieddemandsofaudience.Theprinciplesofhistoricalfull-coverage,whole-societycoverage,entire-audiencecoverageandall-timecoverageshouldbeappliedtotheInternetNewsEditingsince boundlessnessisthebasiclawineditingnewsaccessinginternet.Furthermore,studiesaregiventothefunctioningcontrolofeconomicroleinInternetNewsEditinginrespectsofthecontents,functionsandcharacteristicsrelatingtointernetnewsplanning.Thestandardsofwell-designedandwell-writtennewsareproposedinthisarticlethroughmicro-studiesgiventocontentsstructuringandpagelayout.
KeyWords:BasicLawofInternetNewsEditing,EditingPrinciples,EditingPlanning,EditingPractice,Boundlessness,DemandsofAudience
前言
网络传播是一个全新的传播模式,基于“技术”而生的网络特点赋予网络传播一些全新面貌,对网络传媒这样一个“崭新的、上升的”媒体进行研究有着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本文在网络传播学众多的研究方向中,选取其中一个方面-----“网络新闻编辑学”作为研究主题;在众多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中,选取目前网络传播研究中选用较少的心理学视角,从受众的多元需求出发,探索网络新闻编辑规律。
为了全方位反映“网络新闻编辑学”的各个方面,本文从三个层面:“宏观视角----网络新闻编辑思想与受众的多元需求”、“中观视角----网络新闻编辑策划与受众的多元需求”、“微观视角----网络新闻编辑实务与受众的多元需求”进行分类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注重“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研究”、注重“传受双方‘良与不良’的互动研究”、注重“传播理论与新闻实例相结合的研究”。
本文第二部分,通过对网络传播特点的深入分析,提出“‘开放式’是网络新闻编辑的基本规律”这一论点。文中各个部分的论述都是基于对这一基本规律认识的基础之上的。
本文第三部分用了大量篇幅探讨网络新闻编辑工作中“编辑思想”的重要作用,提出网络新闻编辑应该具有“全历史”、“全社会”、“全受众”“全天候”的编辑思想”。
本文第四部分对于“网络新闻策划”的研究是网络编辑研究中一个崭新的领域,学界目前对这一命题的研究还显不足。文中从“网络新闻策划的内容”、“网络新闻策划的功能”、“网络新闻策划的特点”等几方面展开论述。特别注意到了“经济功能对于网络新闻策划的要求与影响”、“网络新闻策划中如何实现经济与社会双收益?”“网络新闻策划的特殊形式”等问题,尝试通过粗浅的论述探索“经济功能在网络新闻编辑策划中‘度’的把握”这一命题。
本文第五部分将研究聚焦于“网络新闻编辑实务”这一微观层面,通过对“网络新闻内容媚俗化倾向”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网络新闻编辑内容建构标准与规律”;通过对“网络新闻形式呈现方面不良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网络新闻编辑形式呈现标准与规律”。文中还首次提出了一些基于技术而形成的网络新闻编辑中的特殊手段-----“邮发之最/阅读之最---新闻之上的新闻”、“推销内容”等。
[page_break]
研究过程中,注重“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研究”、注重“传受双方‘良与不良’的互动研究”、注重“传播理论与新闻实例相结合的研究”。
第一部分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维度
一、问题的提出:
本文论题的选定与论述的确立基于这样一个现实层面:自1995年因特网在全世界出现,此后数以万千计的大小网站雨后春笋般地成长、发展。尽管各网站主营内容、经营模式纷繁复杂,但是提供信息与服务几乎是所有网站共同的目标。在这期间,诞生了一个全新的职业:网络新闻编辑-----以向受众提供信息及信息服务为工作任务的全新职业。伴随着新兴事物而来,学术领域可能更为关心“受众的需求对网络新闻编辑工作的影响”以及“受众的需求在网络新闻编辑过程中的具体体现”这一命题。具体来讲,就是要求学界从受众需求的角度对以下问题展开研究:“什么样的信息及服务是受众关心的?怎样提供这些信息与服务被证明是有效的?有没有一些切实可循的标准可供参考?网络新闻编辑应涉及和不应涉及的领域是哪些?涉及的深度、广度是怎样的?网络新闻编辑过程中所涉及的受众、传者(编辑)、传播技术、信息等诸要素之间是何种关系?如何在它们之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
研究网络新闻编辑----这一网络传播中的重要内容,源于现实的需要与紧迫性:
一、网络传播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对于整个互联网来说,它至今仍然处于儿童期(从1995年到今天,不足6年),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讲,缺乏经验的累积与规律的探索。全新的事物犹如空白的纸张,充满着待垦的诱惑。
二、网络传播是一个上升的领域。全新充满着悬疑,而“上升趋势”则意味着研究更有价值。不论从全球还是我国范围来看,整个网络事业仍然处在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网民数量连月增加、网页内容不断翻新、网络普及范围日益深广。这一切都说明,对于网络传播的研究有前瞻与实际意义。
三、网络传播的研究依然不足。相较于传统媒体,对于网络传播这样一个全新领域,,国内外的研究都比较薄弱。台湾学者在1997年曾经做过一项对“全球资讯网传播学术资源”的研究,他们利用关键词查询“与大众传播相关的网站”,在亚太地区共找到56个中英文传播研究和教育网站,其湾有38个,澳大利亚有9个,香港有3个,新加坡2个,日本2个,泰国1个,新西兰1个。至于中国大陆则未找到任何网站。[1]虽然到目前国内也有了类似“中国传播学评论”的传播学术网站,但关于网络传播的学术研究与日益增多的网络传播现象相比,在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方面依然显得不足。
心理学视角研究网络新闻编辑规律有自身优势与独特性。本文在研究网络新闻编辑规律时选择心理学视角,从受众多方需求的角度审视网络新闻编辑工作,在论述中,更为关注受众需求的多样性特征、传受者的心理互动机制、以及网络新闻编辑工作在满足受众需求方面的“足”与“不足”等问题。
我们知道,技术赋予网络的交互特征,使得传、受者的心理互动较之传统媒体而言更为经常更为深入,而传受者的心理互动深刻影响着网络传播过程的各个方面,因此,从这一视角研究网络新闻编辑规律更易贴近与深入问题的实质。从另一方面来讲,目前学界对于网络传播的研究仍较多地停留在宏观层面的理论探讨上,例如: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探讨第四媒体对大众传播理论的影响;2)探讨第四媒体与传播新闻传媒的关系;3)探讨新闻媒体网络的建设与经营;4)对国内外网络法规的评介;5)调查新闻从业人员使用网络的状况。”[2]而对于微观层面,比方说用心理学视角、从受众需求的角度对网络传播实务进行的研究还不是很多。本文则试图从这一角度进行一些学理意义的尝试性探讨。
由于技术的密切介入,与传统新闻编辑不同,网络新闻编辑从诞生之日起就决定着它的内容、趋势等都将更多也更密切地受到技术的影响,网络新闻编辑工作将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将影响网络新闻编辑工作的内容与方式方法。这种影响可能表现为渐进式,也可能表现为瞬间突破性。正是技术的深度介入,使得网络新闻编辑工作表现为更多的动态性、开放性。因此,对它的研究也必然应该选取动态、多维、开放的视角。
二、研究的维度:
传统意义上的编辑研究一般关注报道方针、报道策划、报道实务等三方面。这三方面立体地构成了编辑学的全部内容。网络新闻编辑虽然是一门全新课题,但对它的研究依然离不开上述三个层面的内容。因此,本文在研究维度的选择上采用了传统编辑学的方法,从宏观---网络新闻编辑思想、中观---网络新闻编辑策划、微观----网络新闻编辑实务三个层面进行研究。
宏观----网络新闻编辑思想和受众的多元需求:
本文将“编辑思想”做为论述的一个重要方面,除了“编辑思想”是传统编辑学研究的一个方面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编辑思想”一度被人忽视或者说从来被人重视不够,这或许由于网络传播的“技术决定论”或许是“传播主体多元化”导致的网络编辑工作的“唯技术”或“人人皆为传者,无需编辑”的现实倾向;而对网络编辑工作理解上的错觉与误读已经并且还在给现时的网络编辑工作带来不利影响。正本清源-----从源头上的重新认识将有助于网络新闻编辑具体操作的良性发展。本文从“更好地满足受众多样性需求”出发,提出“全历史、全社会、全受众、全天候”的网络新闻编辑思想,着重强调了网络新闻编辑应该具有的对历史、对社会、对受众的全面负责态度。
中观----网络新闻编辑策划和受众的多元需求:
长期以来,对于编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策划的研究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近些年来,随着媒介产业化进程,这一问题又重新进入学术研究的视野。毫无疑问,对于网络新闻编辑研究来讲,网络新闻策划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网络新闻策划的目标是为了让自己的新闻产品能被更多的受众接受、喜爱,因此,对于它的研究一定是基于对受众的心理特点、多元需求仔细分析基础之上的。
网络新闻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立于媒介产业化的前沿,较传统媒体而言,它带有更强的商品属性、经济功能。这使得网络新闻策划在功能与模式上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本文试图探讨“经济功能对于网络新闻策划的要求与影响”、“网络新闻策划中如何实现经济与社会双收益?”“网络新闻策划的特殊形式”等等一系列问题。目的就是尝试通过粗浅的论述探索“经济功能在网络新闻编辑策划中‘度’的把握”这一命题。
微观----网络新闻编辑实务和受众的多元需求:
对宏观编辑思想与中观编辑策划的研究,目的是勾勒出网络新闻编辑工作应有的一种宽广视界与胸怀,它们是隐性的、稳定的,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常态。而具体到“每篇稿件的选择、每个网页的建构、每条链接的设计”这些属于编辑实务方面的具体编辑工作,则更多表现为显性的、动态的、受众能够直接感受到的编辑成果。因此,对它的深入研究最具现实指导性。
通过对网络新闻编辑内容选择方面的“长与短”、“新与旧”、“软与硬”、“深与浅”“真与假”、“原创与整合”的研究;通过对网络新闻编辑形式呈现方面的“网页空间”、“信息编排”“版面色彩”“导航结构”的研究;通过对基于网络技术而形成的特殊编排手段----“新闻之上的新闻”、“推销内容的编辑手段”等等专题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回答“什么是受众讨厌的?”“什么是受众喜欢的?”、“如何满足并提升受众的喜好?”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为传受良性互动与网络新闻的高效传播找到实现途径。
篇3
网络新闻专题是以网络新闻媒体为传播平台,以新闻事件为核心,整合相关信息资源,从不同角度、以多种形式对新闻事件进行的大容量、即时性综合报道。
网络专题四大特点
多媒体是网络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进行信息传播的重要特征。与传统媒体相比较,网络媒体的表现形式更为多样和丰富。网络传播技术的应用,使得网络新闻专题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来传播信息,这些形式具体包括: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和nas等。这些形式组合运用,产生了一个个生动鲜明、新闻性强、易于传播的网络新闻专题。
以网络为载体的新闻专题,与传统媒体新闻内容在表达形式上也有着很大区别。众所周知,报纸内容主要依靠文字、图片表达,电视内容主要依靠动态影像、声音辅以文字表达,而广播内容主要依赖于声音的表达。这三种传播媒介,在表现形式上都有自身的不足。网络媒体的内容,尤其是网络新闻专题,综合了传统媒体的各种表达形式,并灵活运用,显示了其与众不同的传播方式与能力。
网络新闻专题不是多种表现形式的简单叠加,而是多媒体的融合,是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形态。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讯息”,强调了媒介技术在信息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此观点虽有偏颇,但充分说明了媒介不同,往往会使传播形式乃至传播效率发生根本性变化。
网络新闻专题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全时性呈现内容。网络媒体在理论上拥有无限的存储空间和全天候传播优势,这给网络新闻传播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一方面,网络媒体在信息的物理存储上可以不断增加,这使得网络新闻专题承载海量信息得以实现;另一方面,由于网络媒体内容是以超链接形态聚合的,改变了传统意义上人们对版面的定义和认识,版面也不再成为制约专题内容多寡的主要因素,更多内容可以通过超链接形式体现,形成了网络新闻专题版面和内容的立体化结构。这种结构,恰恰成就了网络新闻专题可以从多个角度、不同层次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和解读,可以随时更新内容以满足受众对最新消息的需求,这与报纸栏目受版面和出版时间限制,电视内容受时间段限制形成了鲜明对比。
网络新闻专题具有互动性。互动是网络媒体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这种特点,从某种意义上正在逐渐改变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以前,受众往往只是新闻信息的接受者,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极少有表达意见的机会。网络媒体使这一状态发生了深刻变化,受众不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信息接受者,他们也可以参与到信息的制作与传播,甚至会对网站信息的选择和形成影响。网络新闻专题互动性主要体现在它可以设置互动性栏目,如在线调查、网友评论、网友留言、参与报道等。网络新闻专题充分利用了网络媒体的这个特点,拉近了网站与网民之间的距离,使新闻报道更加平民化。
网络新闻专题具有资料性,易于检索。网络新闻专题不仅在新闻传播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还为人们留下了可以方便检索的宝贵历史资料,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网络具有信息的存储和检索功能,已发生过的新闻并不会由于时效性的降低而价值降低。网络新闻专题在报道上重视信息的完整性、逻辑性,对核心新闻事件的报道并不会局限于“发生了什么”,追根溯源、评论分析、整合相关、图文并茂、音视频结合是网络新闻专题惯用的手法。正是网络新闻专题对新闻事件前因后果的报道,相关信息的链接,为网民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资料库,网民如果需要某一新闻事件相关资料,即可通过检索获得相关的信息。可见,网络新闻专题在报道过程中,既履行了新闻传播的职责,又完成了资料收集整理的工作,可谓一举两得。
提升价值
网络新闻专题的这四个特征使其具有了独特的价值。当今世界瞬息万变。新闻层出不穷,大量滚动新闻的即时,让网民切实感受到了网络作为一种信息交流渠道的便捷性。但随之而来的是网民在海量信息中的茫然和不知所措。大量碎片化信息造成了网友很大的阅读压力。而网络新闻专题的出现,较好的解决了这个矛盾。
网络新闻专题原创价值是网络媒体实现内容原创的途径之一。在网络新闻传播实践中,除重大新闻和被置于头题等重要位置的新闻,对大多数新闻稿件来说,在网络信息海洋中很难获得关注,进而难以产生影响力。因此网络媒体给人留下了“千网一面”的印象,新闻内容缺乏新鲜与特色,这困扰着众多网络媒体。一时间,网络媒体为了避免在内容重复方面的诟病,开始组建记者队伍,亲自采编新闻,在“独家新闻”上下功夫。这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网络媒体彼此内容重复的现状,但并未取得根本性进展。有专家指出,“即使今后网络媒体有了采访权,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也不可能使所有的新闻都由本网记者采写,很大一部分新闻仍然需要转载”。也有专家认为:因网上受众可以十分轻松地找到替代品,传统意义上的“独家新闻”的重要性在网络媒体中将有所下降。
无论是现实的境况还是专家的观点,都告诉网络新闻从业人员,必须深入思考网络媒体原创的价值在何处,如何开创网络媒体原创之路。笔者认为,网络媒体原创的最核心价值在于其新闻产品是否能体现网络媒体的编辑方针和思想,能否体现的主观思索。如果说简单的转载是网络媒体新闻传播最初级的阶段,那么对独家新闻的追求则表明了网络媒体新闻传播能力的逐渐增强,但仍然停留在相对初级阶段,而以网络新闻专题的形式对新闻信息的整合,则是网络媒体新闻传播更高级阶段的开始。因为网络新闻专题不仅仅是传播信息,不是对信息简单的堆砌与拼接,更在于对信息的选择、组合,一个好的网络新闻专题,能够充分体现编辑的意图与思想,是有价值的组合原创传播。
网络新闻专题是系统化的新闻产品,具有更强的传播效果。互联网提供的是一种泛化的新闻,呈现出“碎片化”特点,具体体现在报道广度上无限宽泛,报道时间上瞬时零碎,缺乏内在有效的逻辑。而网络新闻专题通常以一个新闻事件为核心,按照核心信息、周边信息、辐射信息的层次进行扩展,能够将“碎片化”的网络新闻重新进行排列、组合,使其按照内在的逻辑关系形成系统的、有机的整体,能够对新闻事件全面展示来保证报道的连贯完整,达到新闻客观性要求。
篇4
关键词:企业;网络新闻;传播趋势;探讨
一、网络传播的历史
从世界上第一份网络报纸《圣何塞信使报》1987年在美国诞生,到中文刊物《神州学人》1995年成为中国最早的网络报刊。中国网络新闻17年传播历程,从实践摸索到理论研究,由照搬传统媒体内容发展到独立运作。网络新闻市场激烈竞争已是不争的事实。网络新闻传播渗透到各行各业的趋势也基本同步于上述情况。从政府引导企业走向“信息高速公路”到企业自觉、自发探索新型的电子商务道路,网络整合营销传播洪流催生着企业网络新闻传播也自觉、自发地不断得到探索,诸如“新闻中心”、“资讯中心”、“新闻室”、“NEWS”、“MEDIA CENTER”乃至独立的企业网络新闻网站以及网络企业新闻企业的诞生,种种实践性工作,都亟待理论上的深入研究。
信息时代的今天,已经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企业网络新闻传播具备宣传、沟通、营销整合三大功能。企业网络新闻传播理所当然要为企业服务。经常企业产品及服务的新消息,无疑是提高业绩、增加竞争力、扩大企业美誉度和公信力的一把“利剑”。 企业网络新闻的传播无论是企业综合新闻,还是企业行业新闻,抑或是企业产品科技新闻,其所有宣传活动都是围绕企业理念、企业形象、企业品牌打造进行的。坚持正面宣传,积极宣传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成果,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宣传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挖潜增效、技术革新和开展的各种思想教育活动以及生产工作中涌现的新人新事、好人好事,让外界通过企业网络新闻传播,了解企业,增强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是企业网络新闻传播必然的选择。
二、网络传播的特性
网络新闻传播的特性,一方面是由互联网这一媒体的技术特性或者说网络传播的特性所决定的,一方面又是同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相比较而言的。
简言之,就是网络传播在如下方面拥有与传统媒体完全不同的特点:
1、交互性
传统媒体的逻辑结构是星型结构,即中心制作,四面传输。
2、海量性
因特网将全世界的计算机和计算机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数据库。与传统媒体相比,由于它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它可以逃脱报纸版面、广播电视固定时段、节目容量等诸多限制。具体表现在:技术创造的电脑网络时空,几乎可以将全世界的新闻信息全部包揽;由于数据库的存在,得以纵向保存历史新闻信息,正是信息集纳的广度与深度形成了网络传播的海量特点;由于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人人皆可成为信息源”,使得网络信息得以最大限度的源源不断。
3、多媒体
报纸通过纸质媒介利用文字和图片传递新闻;广播以声音发送信息;电视借助声画播放节目;网络媒体则兼容了文字、图表(片)、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传播手段保存信息、表现信息、发送信息。
网络传播的多媒体特点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各种传播形式的“兼容并包”,丰富了新闻传播的手段。受众也有了众多的自由选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选择有字无声、有声有像、图文并茂等多种形式,各种感官得以充分调动。
4、即时性
报纸使用纸质媒介传递信息,传递速度受制于交通手段和零售环节;
广播电视采用无线电磁信号的形式,受到信号传输的限制;
网络新闻传播的载体是光纤通讯线路,光纤传递数字信号的速度为每秒30万公里,瞬间可达世界上任何地方,从而在技术环节上保证了网络新闻传播的即时特点。
此外,传统媒介还有制作周期、截稿时间、播出时间等的限制。而网络新闻传播则受限很小,新闻稿件可以随到随发,24小时不间断发稿,受众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所发生的一切。
5、个人化
网络传播的个人化特征非常明显,技术带来的优势可以使得受众从容地利用各种检索工具在各类数据库中“各取所需”;受众还可以自由的选择信息接收的时间、地点以及媒介的表现形式;
与此同时,作为网络传播另一端的传者也可用一种“信息推送技术”,根据用户的需求为他推送信息的专门化服务。
6、超链接
与传统媒体不同,网络传播是建构在超链接之上的全新传播模式。它对信息的存储可以按照交叉联想的方式,从一处迅速跳到另一处,打破了只能按线性顺序的限制。
企业是社会经济基础的一部分,企业生产的根本目的在于创造经济效益,并间接地为巩固社会经济基础服务,这一点决定了企业的网络新闻传播要及时地报道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反映产品的产量、产值、效益。要深入调查研究,反映本质性的问题。通过深入的报道,宣传企业各部门、各生产单位的成功经验,包括阶段性成果的报道等。
三、网络传播的趋势
企业是社会经济实体,企业许多工作具有社会属性,诸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环保绿化、社会公德教育、法律常识教育、职工业余文化活动、企业文化建设等。搞好企业的这部分工作,就是为社会共同进步和发展贡献力量。就能取得良好的企业效益和社会效应。增强企业的信誉。企业网络新闻传播的新闻中心地位已经日趋突显,在这样一种发展背景之下的企业网络新闻传播除了搜索服务和交互功能逐步完善,多媒体技术广泛运用外,企业网络新闻传播正在迅速地朝以下方向发展:
1、传播的专业化
与传统主流媒体和综合门户网站不同,企业网络新闻的受众是特定领域的受众,主要包括企业管理者、企业职工,同行企业管理者和职工、相关领域专家和学者以及消费群体等。因此,企业门户网站的建设将朝着专业化领域发展。同时,企业网络新闻还更加注重专业领域新闻信息的深加工,进行分析和预测,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2、服务的个性化
网络时代把人们带入了一个个性化的时代,企业网络新闻的受众不再是被动地选择阅读新闻信息,而是积极地、主动地选择。因此,企业网络新闻正朝着为特定领域受众量身定做新闻信息的方向发展。
3、营销的统摄化
整合营销传播是企业调动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整合企业内外所有资源,再造企业生产行为与市场行为以实现企业品牌传播目标的统摄。企业网络新闻是企业整合营销传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企业实施整合营销传播的一个重要平台。企业网络新闻传播中的“新闻——受众反馈”循环互动模式,就是整合营销传播中双向沟通的践行。在当今网络新闻媒体愈来愈为更多信息消费者广为接受的时代,企业网络新闻传播对企业内外部资源整合将发挥重大的龙头传播作用。如何加强企业网络新闻传播的建设,切实搞好企业网络品牌传播,提升企业网络品牌传播力,已成为中外500强的共识。
4、管理的总监化
伴随着网络传播环境发展的日渐成熟,企业网络新闻传播已经被提升到企业信息流管理的高度。企业网络新闻技术部也日渐成熟。企业网络新闻的传播亟需理顺企业记者、通讯员、企业新闻编辑和企业网络技术人员的新型协调关系。企业媒体管理统一化趋势正催生着新型企业新闻管理机制的诞生。从组织构架上建构专门负责企业内外部新闻信息乃至负责品牌管理的“信息总监”就应运而生了。由信息总监统摄下的企业网络新闻传播,正在企业整合营销传播战略麾下,集成企业线上、线下一元化的广告、促销、公关等企业信息管理工作。企业网络新闻传播管理这一新的发展趋势在激发企业整体品牌的提升,促进企业目标的健康稳定地实现方面必将成为更多企业整合营销的选择。
网络新闻不同于传统新闻,因为网络新闻的受众是复杂的,它不仅有文字的爱好者,也有图片、视频、动画的爱好者。因此,网络新闻的编写不仅要内容精彩、文字优美,更要图片艺术、动漫动人,这样才能满足各种受众及网民的需要。
构建诚信网络,打造自己的网络信誉平台。网络诚信是网络发展的重中之重,网络新闻的监督最多的还主要靠网民,而我国网民的综合素质和监督力还不尽完善,这给一些不负责任的不法商人和别有用心的新闻传播者以可乘之机。他们即便失去诚信、捏造新闻也不会受到有效的制裁,只要换一个网名,或换一个域名便可“重新做人”,得不到法律惩戒,便给这些不法分子再次滥造新闻以平台之便。由于这些不法人员的随意滥造性造成了网络的秩序混乱,使网络的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使网络新闻的发展失去张力和耐力。因此,如何规范网络信息平台,打造诚信新闻报道,这不仅是网络监管部门的责任,也是社会各界的义务。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维护网络诚信,还原健康网络。只要我们每一个网民认真努力,诚信网络的健康之路将指日可待。
篇5
关键词 网络新闻 写作 艺术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网络新闻是指在网络上传播的原创新闻。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新闻的主流渠道,网络新闻的影响力正在改变着传统新闻传播的技术格局、内容格局和市场格局。网络新闻写作比纸媒写作更紧凑有力,比声像写作文字更细致。网络新闻写作的基础是传统的新闻学,但是网络新闻传播的层次化、实时化、多媒体化等特点,在其新闻报道与写作上有着相应的体现。网络新闻的写作,要充分认识与利用传统新闻写作的规律,更要研究其发展变化的新规律。
目前网络媒体上的新闻,根据来源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复制新闻和原创新闻。所谓复制新闻,是指从传统媒体上复制来的新闻。各个新闻网站把传统媒体的新闻搬上了网络。原创新闻是指以下三种情况:一是独家的、第一手的、网络记者自己采访写作的新闻报道;二是通过重组新闻资源、重新编辑改写的新闻报道;三是利用网络传播的特殊优势,制作出适合网络信息传播规律,与传统媒体的报道方式、方法在形式上有差别的新闻报道,原创网络新闻写作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一、网络新闻的特征
网络新闻的发展,与其特有的优势特点是分不开的,网络新闻是将网络的特性与传统媒体的优势结合在一起,二者相得益彰。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网络新闻的特点有:
一是数字化。数字化是网络的新闻存在的条件之一,有了数字化的技术才能将网络新闻传播出去,它将文字、图象、声音等数据进行压缩、复制、传递,并在需要时将这些数字解压缩提取出来。网络新闻的数字化则将一些媒体要宣传的信息、广告等都进行数字化,再将信息通过互联网传播出去,大大节省了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成本。
二是多媒体。网络新闻实现了文字、声音、图象的同期声而且在表现形式上多种多样,它借助网络的技术将文字设计、动画、图象、声音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以动态的形式展现在受众的面前,有声有色,图文并茂,使得受众能够更加被吸引。
三是大容量。网络新闻在空间能力上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信息贮存与转运的能力。网络新闻的超链接方式使网络新闻的内容具有无限的扩展性与丰富性。信息空间不受三维空间的限制,大量信息可以被重新组合,字词可以当场给出定义,充分体现了网络新闻承载超量信息的优越性。
四是全球性。网络新闻的发行是全球性的,其受众可能遍及四海。网络新闻可以在几乎任何地点间传送发行。网络新闻全球化的特征,有利于媒体的公平竞争,打破了传统媒体新闻的地域局限性。
五是快时效。网络新闻的时效性强是由网络技术所决定的。网络新闻的更新周期是以分钟甚至秒来计算。网络新闻的信息来源广泛,制作过程比较简单,网络能够在第一时间将新闻出去。同时,网络能够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新闻传播,这样的新闻传播速度与时效性是传统媒体新闻所不能比拟的。这种时效性极强的网络新闻报道方式使受众感受到了网络新闻的极大威力。
六是高选择性。在传统媒体新闻传播中受众往往会受到各种限制,不能完全接受到全部的新闻,而网络就没那么多限制,只要受众登陆到互联网,就可以在任何一个网站收看他所想看的新闻,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
二、网络新闻受众的心理预期
网络新闻写作要把握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众心理与行为方式特征,网络新闻传播,拥有高速度、多媒体、交互性、数据库等诸多传统媒体未曾具有的信息传播上的性能优势,也存在诸如网络信息接收终端的物理特性所导致的屏幕的光刺激、页面第一视觉区域的有限、上网费用的消耗等各种阻碍信息传播的局限因素,受众接受网络信息传播的心理预期呈现下列特征:一是快速获取最新信息,网络新闻的受众,需要快速了解自己生存环境发生的最新变化,目前以计算机上网和手机新闻订阅作为主流信息接收模式的受众群,通过网络高速获取最新信息是他们的普遍需求;二是主动选择有用信息,在网络新闻传播中,交互性信息传播的特性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受众因此对信息进行自主选择的欲望更加强烈,并且希望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自己最需要的信息;三是精确接近深度信息,深度信息已经成为广大受众索取新闻的普遍要求,网络新闻由于信息的海量存储、数据库检索、信息时间的多级梯度布列等全新技术手段的采用,网络媒体拥有了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向受众提供全方位深度新闻信息的特殊优势,受众渴望接近深度信息,希望了解主体新闻本身,而且渴望了解主体新闻背景、影响及主体新闻事件发展趋向。“用网络媒体作新闻报道,求实效首选‘文字’,求直观首选‘图片’,人物访谈、讲话首选‘音频’,动态感强的场面和重大事件报道首选‘视频’。”
受众在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拥有心理预期,促使受众获取网络新闻的行为特征有新的变化:一是对新闻标题的“第一依赖感”形成,标题是受众识别新闻内容、判断新闻价值的第一信号,成为受众决定是否索取深层新闻信息的第一选择关口,标题实际上也成为他们权衡自己获取新闻所支付成本的第一判断,标题在网络新闻传播中的重要性格外突出;二是扫描式阅读已经成为网络新闻阅读的主要方式,受众阅读网络新闻信息速度的加快,导致阅读方式的改变。网络新闻传播开辟了人类信息传播史上扫描式阅读的时代。人们享受着五彩缤纷的多媒体信息的同时,也忍受着屏幕光对眼睛的刺激,开始在快速扫描的过程中去发现和感受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这种阅读带有极大的跳跃性、检索性、忽略性;三是阅读中自由选择信息内容几率的提高,互联网新闻传播为受众获取新闻提供了超越时空局限的便利,受众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接收新闻的内容种类。决定浏览新闻的时间顺序和时间长度,对接收新闻的过程实施全方位自由选择和调配,受众在获取网络新闻中拥有的这种极大的自由度,网络媒体需要在内容的写作编排上建立起更加合理的链接组合系统,以保证信息传播的丰富度、深刻度。进而保证网络媒体多元化传播目标最大程度地实现。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众接受信息的心理机制和行为机制发生了新的变化,认真研究网络新闻写作的特殊性,掌握网络新闻写作的特殊技巧,对于提高网络新闻传播的质量,增加网络新闻传播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网络新闻的写作艺术
鉴于受众在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心理要求及行为方式出现的新变化特点,网络新闻写作有其自己的特殊方法:
一要精心制作新闻标题。新闻标题往往最先被搜索引擎捕捉,新闻标题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新闻在搜索引擎上呈现的面貌。突出重点、强调新意、简洁明快、描述准确和寓意深刻的新闻标题,会吸引、刺激、引导读者点击索取下一层新闻内容。新闻媒体网站为增大信息容量,一般采用新闻标题集中组合的引导式版面布局。呈现在受众眼前的是由大量新
闻标题组成的链动集群,每条新闻的深层内容往往需要通过点击标题的链接才能索取。新闻标题已经成为受众决定是否索取网站深层内容的第一引导力量。好的标题会吸引、刺激、引导读者点击链动索取下一层新闻内容。网络媒体要想吸引受众向网站的深层内容进入,就必须强化标题意识,在标题的制作上下大功夫,让新闻标题对受众具有引人入胜的吸引力。网络新闻标题制作的标准:一是清晰准确地说明一个新闻事实;二是突出一条新闻中的最为重要的新闻因素;三是强调一条新闻中最新的变动;四是揭示新闻中最为本质的变动意义。在实际操作中,这四个要求或许不能同时在一个新闻标题中实现,但是。在一个新闻标题中,这四个要求被实现的成分越多,其新闻标题的质量就越高。 ,
网络新闻标题制作应该注意:一是一则新闻需要有一个单独一行的、一般不要超过25字的文字标题,以确保描述新闻的本质内容;二是标题第一个词对于描述新闻或内容是非常重要的;三是新闻标题要善于标新立异;四是为了解新闻的前后关系服务:五是每一个独立的网页都必须用醒目的标题作为标识。另外,不要使用卖弄的、夸张的、过分渲染的词汇制作标题,在快速阅读中读者难以准确地了解新闻的真实内容,甚至不得其解,也不要使用隐喻、暗喻、比喻,造成读者理解上的障碍,甚至形成对读者的误导。
二要突出重点新闻要素。网上阅读新闻的主要方式为扫描式阅读,要保证读者能够准确、清晰地捕捉新闻内容,写作时就要做到:将重要新闻要素用最清晰的文字方式合理排列并加以描述,写作时需要特别注意:突显关键词语,避免强调整个句子或段落,因为扫描状态中的眼睛一次只能掠视两三个词;用一个段落描述一个主要内容,增强读者是跳跃着的注意力;用最重要的事实或结论作为这一页新闻的开始,并写简短的新闻概要;要高度简洁地表述最为重要的事实。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完整地了解最重要的新闻因素,在网页的第一视觉区域完成对最重要的新闻事实的概括与描述;将最重要的新闻要素置于最前面。遵循重要者为先的原则,要把最重要的信息置于最前端;要想方设法让读者感到你提供的信息有用。以“对读者有用的”的方式写作网络新闻,让读者很快发现他们想要的信息。准确、简洁、突出,在新闻主体的构造过程中需要同时完成。
三要分层展示新闻的深度信息。网络新闻过程是一个逐层递进的过程,读者是分层去索取新闻信息的。在网络新闻写作中,要精确地判断新闻价值的层次结构,按照读者关注度、需求度,对纷繁复杂的新闻要素进行立体化的划分排列,确定一个页面里诸新闻要素的组合排列关系和多层页面中的组合排列关系。分层展示一般不要超过四层链接。网络新闻写作需要立体分层表述。需要注意:一、对新闻重点因素进行精确分解,确定第1、2、3页面呈现内容。如果传达的新闻信息能在一个页面上简洁而完整地呈现,就不要使用超链接;二、保证每个页面的内容相对独立的完整性,并从侧面更详细更深刻地解释主体新闻,通过信息群落深刻了解网络媒体所要传达的整体信息。实施链动的信息群落包括:新闻诸要素的详细描述与解释、支持结论的论据说明、直接背景资料、统计的表格与数据、问题的定义与专门机构的缩写以及参考资料等等。
四要制作便于检索的导语和概要。搜索引擎是人们检索网上信息必须使用的重要工具,让新闻更容易被受众检索和查寻,是扩大新闻传播的影响范围,增强新闻的再度利用率的重要条件。为了使新闻信息的内容能在搜索引擎上请晰显现,一则新闻最前端的数十个字是新闻全部内容的简明标示,受众通过在搜索引擎上呈现的描述判断新闻与自己的需求。其写作方法如下:一是使用能引起人们注意的词汇和简洁的句式制作导语;二是制作新闻概要,将其置于页面最前端,精心设计链动,将读者引向报道的详细内容;三是导语和概要描述必须准确反映新闻的内在联系及本质。
五、滚动式、超文本、互动式写作。从网络新闻的类别来看,文字新闻是其基础部分,大部分视频和音频新闻往往是在文字的支撑下再通过超链接技术来完成的。网络新闻中,文字的写作是其重要的基础部分。网络原创新闻的写作更强调即时滚动式写作,它是一种超文本写作和互动式写作。为满足受众快速获取信息的需求,网络新闻写作无“截稿时间”的概念,一切均为“现在进行时”即全方位跟踪新闻事件发展、即时滚动式的写作。网络新闻的一般写作过程是:1、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发快讯;2、十多分钟后写详细报道、多篇报道,以超文本的方式展开;3、接着附上背景资料和相关报道;4、最后写出对此事件的评论。这种写作方式,为保证捕捉最新动态,以快讯为主,然后跟进比较详细的报道,如果有需要再跟进述评。其中快讯很重要,是即时滚动式写作中的主角。随着新闻事件的每一步进展,快讯都要争取与此同步发出。如果发得频率高、密度大,就成为即时滚动式写作的另一种形式,即文字现场直播,它是实时写作发展到极致时出现的一种报道方式,像电视一样在事件发生的同时进行现场报道,采用的手段是文字而非视频或声音。
四、网络新闻工作者的素养
受众的阅读需求和网络新闻的迅猛发展,对网络新闻工作者思想水平、写作能力和新闻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树立全新观念。网络媒体对新闻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从业人员面对更快的节奏、更多的变化、更高的强度,促使从业人员必须有较全面的本领,必须树立全新的新闻职业观,新闻从业人员要不断学习新观念、新知识;要不断强化竞争观念。正确把握网上受众对网络新闻内容与形式的期望与要求,对自身网页建设策略不断进行调整;坚持创新观念,网络媒体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日新月异,不断创新,网络媒体要增强原创性;加强服务理念,扩大网络新闻服务竞争的规模与层次,强化网络新闻的服务品质;增强市场观念,网络媒体要开放搞活,吸引更多网民;培养务实观念,充分利用网上新闻资源和各种背景资料,加强现场新闻采写,以增强网络新闻的新鲜感,促进网络运作与交流。
提高理论技能。要又快又好地写出网络新闻,必须打好从事网络新闻传播工作的科学而坚实的理论与业务基础。媒体是现代社会中重要公共资源,必须始终承担起正确引导舆论、自觉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网络新闻工作者要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包括政治理论和新闻传播理论等。新闻的真实性、新闻的党性原则在网络媒体时代同样适用,而且更要适应网络传播时代的需要,创造性地体现舆论引导能力。
熟练业务技能。网络新闻工作者除必须具备扎实的新闻理论、新闻业务知识和较高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基本功外,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技术素质,即在网络及计算机知识方面的素质,包括应用计算机局域网和国际互联网技术、运用通信技术(通过电子邮件、在线聊天、电子论坛获取各种最新的信息)、网络新闻和网页设计制作及传递、计算机辅助报道技术、稿件传输技术、多媒体应用等的能力。最好拥有自己的个人主页,能熟练的编排文本、照片、图表、音频、视频等材料。多媒体写作和超文本结构空前提高了新闻记者、特别是报纸记者和大众媒体客观、真实、立体的报道新闻事件和反映现实生活的能力与质量,这既是信息时代提出的崭新素质要求,也是新世纪面临的严峻挑战。
注重新闻实践。网络媒体在写作风格、采访工作节奏上表现出自己独特优势,使传统新闻逐渐发生根本性变化:一是以文字新闻写作方式为主将逐步转变为以多媒体新闻写作方式为主;二是以线性文本结构为主将逐步转变为以超文本结构为主。当然,在学习和掌握多媒体写作和超文本结构的同时,不能丢弃对文本写作与能力的训练,包括文字技能和摄影技能,新闻工作者主体素质的综合思维能力、批判能力也是极为重要的。网络新闻工作者应当紧密联系、依托自己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工作实践,加强网络新闻采编实践,牢固掌握网络新闻采编实务的运作规律,认真总结实践经验与教训,不断弥补完善知识能力结构,真正成为适应网络信息时代要求的新型复合型媒体工作者。
篇6
关键词:网络新闻 含义 特色 发展方向 分析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5-0011-01
一、前言
日新月异的多媒体信息、飞速发展的网络技术使得信息传播速度一日千里,地球各地的信息之间的传递也变得愈发频繁。网络发展的全球化不断增速,人们所接触到的信息量不断递增,网络新闻正式借助了网络这一平台,通过跨区域、跨时间、时效性强的新兴传播媒体,其用户量也在逐渐赶上传统传播媒体,并有超越之势。因此,对网络新闻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探究网络新闻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二、网络新闻定义
作为新兴媒体,各界对其具体定义的方式各不相同。但是基本可以认定其主要特点为:以网络为载体,表现为其新闻内容从网络获取或线下获取,通过网络传递,用户通过网络获取新闻信息。因此,我们定义新闻媒体为:由专业人员对各类新闻和信息进行采集、整理以及加工,通过互联网将信息传递至特定或不固定用户群的客户端,实现新闻内容被阅读的新兴网络媒体。
三、网络新闻特色
作为新兴媒体,网络新闻借助其搭载的网络,实现了新闻信息的便捷传递和新闻信息的实时更新。相比传统新闻,网络新闻具有以下特点:
1.信息互动性强
网络新闻的传播时效性强,因此容易吸引大量用户,而且网络新闻的阅读端口不限于单纯的新闻信息输出,往往搭载各类社交媒体,使得在进行新闻信息阅读的同时,用户可以进行互相之间的交互式讨论,为用户提供了对新闻内容进行评论和发表意见的空间,使得新闻阅读不再限于浏览和记忆,提升到了评论和控制的层次,用户甚至可以通过个人需求进行新闻内容筛选,真正的实现自由新闻阅读。
2.传递成本降低
传统媒体利用报纸、电视、户外宣传栏等进行宣传和播报,因此基础设施投入大,导致用户阅读新闻信息成本居高不下,而网络新闻的传递过程无需进行额外基础设施支出,因此极大的降低了成本;此外,相比较传统媒体新闻的采集、撰写、审核、排版和印刷,网络媒体只需进行信息采集、编辑和,工作流程更简捷和方便,因此信息时效性更强;成本的高昂使得企业进行广告投入时更倾向于网络新闻,使得传统媒体的收入进一步减少,只能将成本转嫁于新闻阅读用户。以上因素导致了有新闻阅读习惯的用户大量转移至网络新闻,通过少量的网费,便可获得更具体、更具个人特色的新闻阅读场所和新闻评论、交流空间,还可以进行简单社交,因此获得了更多用户的支持。
3.突破交流区域
传统新闻媒体交流区域有限,大多为本地报纸或全国性的报纸,全国性报纸内容过于笼统、概括,地方报纸内容具体,但是只涉及本地及周边地区信息。网络新闻通过网络进行信息采集,因此不具有地域限制,可以实时的将世界各地信息进行采集、编辑,使得用户进行阅读时,不存在地域的限制,将以往的多种报纸信息糅合在一起提供给用户,增加了用户的选择。
4.信息量不受限
首先,网络新闻的提供者可以是专业的新闻制作机构,也可以是某个收集信息的个体,甚至可以是阅读新闻的用户,因此网络新闻的信息量迅速膨胀,并且由于新闻的存储不再局限于报纸大小或新闻播报时间长短,使得新闻信息量不再受限。另一方面,用户在新闻信息的选择上不再受限,当前网络新闻端口题刻一同丰富多彩的新闻信息,且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用户可以通过设置特定的筛选条件对大量信息进行检索,从而获得所需的信息。
5.突破时空限制
网络新闻传播不再是专业新闻工作人员的专利,任何用户或个体均可进行信息采集,且在不受到政府、管理机构限制的情况下随时随地的进行信息和更新,从而使一些不为人知的、或政府等官方机构不愿报道的信息让网民和受众在第一时间内知晓,从而达到新闻监督的作用。同时,网络传播的速度可谓“瞬时化”,它可以使全球在分秒内同时知晓、了解第一信息,并且保持这些信息的更新与畅通。此外,还可以使这些信息全天候播出和更新,克服了报纸及其他媒体的信息更新劣势。
6.传播方式增加
传统新闻媒体的传播方式主要通过文字和声音,电视新闻播报则以声音和视频为主,而网络新闻传递方式更加多元化,声音、图像、文字想结合,进行立体化传递,使得用户可以在网络客户端获得新闻信息的最大化。
7.宽容性与参与性
网络新闻发展的趋势是走向宽容:一方面,表现在人们对网上信息采取冷淡的方法,还有来源也不做太多的推测的;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地位的信源,我们可以新闻,参与新闻,享有平等的权力。宽容性表现在受众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看的,而不仅仅是媒体所赐予的;参与性表现在人们不仅可以参与有关新闻的讨论,更重要的是,从理论上讲没,人们可以在电子论坛、电子邮件或自己的主页中参与网上出版。
四、网络新闻发展方向
虽然网络新闻具有以上优势,但是由于其发展时间短,因此依然具有各种缺陷,因此还需要从不同方面进行改进和优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网络新闻质量提升:
1.提高新闻数据真实度
由于网络新闻缺乏对新闻提供者、新闻内容的审核,且没有完善的监督、监管机制,使得网络新闻在通过大量用户进行提供时,不能够保证足够的新闻真实度,用户在进行信息获取时,对信息的认可度和信任度并不高,对信息的真伪需要用户自身去评判,因此当前网络新闻需要提升其真实度。可以通过新闻审核机制、网络实名制和信息审核机制对新闻内容进行审核,提升其可信度,吸引专业新闻阅读用户的访问。
2.设置新闻专栏
随着信息提供数量的增加,网络用户在进行新闻阅读时已经不满足于泛泛而论,对各种专业内容的深度解读需求不断增加,因此网络新闻需要适时的设置各类专栏,对特定内容进行深入的解读和更新,例如人民网的《强国论坛》就属于针对特定用户进行的专业内容解读,以此对特定用户进行分离,即提升了新闻质量,也可以使得公司进行广告投放时有更具体的选择,增加网络新闻媒体的广告收入。
3.准确界定网络新闻作品
作为新兴媒体,网络新闻必须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准确定位,不能将作品风格与传统媒体相混淆,要做到定位清晰、风格突出,才能够获得用户的青睐,才能够从众多网络新闻媒体中脱颖而出。
现有的网络新闻价值判断仍然倾向于或隶属于传统的新闻价值观。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我国网络新闻作品必须更多、更深入地彰显网络特色,从新闻性、技术性指标中寻找新的增长空间,整体提升我国网络新闻作品的影响力,从而更好地实现新闻网站舆论引导的社会功能。
五、结束语
相比传统新闻媒体,虽然当前网络新闻具有互动性强、突破地域限制、选择性强、信息量大和时效性强等优势,如新近推出的中国网络新闻网,就属于网络新闻向定位清晰的新闻产品方向迈出了脚步;移动社交媒体网络新闻客户端的开发则体现了网络新闻进一步增加覆盖范围的趋势。但是其发展时间短,行业体系和相关法律法规也不健全,尚未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依然存在定位不清、新闻信息真实度低和新闻内容不够专业具体等缺陷。因此,网络新闻的发展需要我们继续探索更为有效的措施来提升网络新闻的整体质量,并满足用户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罗然.网络媒体传播的局限性问题及规避研究[M].广西大学,中国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2]张向持.浅析网络新闻传播风格[J].军事记者,2005(6).
篇7
一、主要特点
1.真实性与传统媒体新闻一样,高校校园网络新闻在内容上具有真实性的特点。真实,是所有新闻的本质特点。2.时效性这是校园网络新闻最大的特点。与传统媒体新闻相比,校园网络新闻不存在印刷等工序的存在,相反通过借助网络的飞速便捷性,在最短时间内将新闻报道传播出去。可见,网络的存在完成了新闻报道由最近发生向正在发生的速度的转变。3.多样性校园网络新闻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的多样性。由于校园网络新闻涉及面广泛,内容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从农业到科技,五花八门、包罗万象。二是形式的多样性。校园网络新闻通过网络技术表现形式由传统的文字图片又涵盖了声音、动画以及视频等,使得新闻内容更加生动清晰。4.储存的便利性校园网络新闻是可以进行储存的,而且不需占用任何空间。在需要时只要上网进行查询即可。正是因为校园网络存储便利这一特性,通过时间的不断变更,信息的不断储存,形成了校园网络信息资源。
二、提高校园网络新闻的策略
(一)拓展新闻来源首先,要加大对校园网络新闻的宣传工作,鼓励广大学校师生积极投稿,为学校网络新闻工作尽份心力。其次,加大校园网络新闻的对外宣传工作的力度,在积极校园网络新闻的同时提高学校知名度
(二)提高写作能力培养一支文笔好、责任感强的有力的校园网络新闻工作队伍。首先要对收到的稿件进行有目的的筛选,组织好稿源。其次要加强对队伍人员的培训。不仅要培训其新闻采写能力,还要对信息编辑员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水平进行培训。
(三)保证服务质量1.建立一个统一的网站,这样既有利于对校园网络新闻进行统一的编辑审核以及发表,同时还可以有效防止有关新闻的泄露。2.设立专门人员对成稿进行审核编辑,从而保证校园网络新闻的质量。3.设立奖励机制。这样可以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扩展网络新闻的来源,从而增加校园网络新闻的多样性。
三、结语
篇8
一、网络新闻的特点
网络新闻是指传受基于Internet的新闻信息――具体来说,它是任何传送者通过Internet或再,而任何接受者通过Internet视听、下载、交互或传播的新闻信息。近些年来,网络新闻强势登陆,迅速占领市场,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很大的生存压力,正是因为它确实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特点和优势。
1.内容丰富,凸显受众的自我选择
网络新闻可以以整个互联网作为背景资料库,相关链接的信息可以帮助读者快速建立起对某一事件立体的认识。如此海量的新闻信息,充分满足了受众自主性的选择,加上定制新闻等多种手段,网络新闻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需求,达到有效传播。
2.时效性更强
网络媒体的传播速度快捷,信息来源广泛,制作信息也更加简便。因此,网络媒体几乎可以随时随地新闻。
3.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强
网络传播条件下的信息往往是共享、流动、自由的。而电视新闻,更强调新闻的价值,强调严谨、系统的风格,强调集体、秩序和责任,强调对话语权的把握。在这方面,网络新闻存在某种意义上来讲,重新定义了话语权的归属。从传播学角度来说,“传者”和“受者”之间的界线被淡化了,每个个体都有话语权,这就意味着他们承担着双重身份,信息传播在所谓“传者”与“受者”之间呈交替互动式。
4.检索方便,更具实用性
电视新闻,它的传播因为受到时间的限制,是线性传播的。新闻内容随着节目的播出,稍纵即逝,不易于保存,更不易于日后的查询。网络新闻的传播则不受时间的限制,是非线性传播的。它基于互联网中强大的信息存储功能,受众可以通过浏览专业新闻网站和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可以在任何时间获取新闻资讯,满足受众及时了解掌握周围客观现实变动的需求,有很强的实用性。
二、网络新闻的不足
我们也应该看到,网络新闻虽然有着诸多优势,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其自身也并非完善,还是存在了一些不足。
1.内容量过大,不利于有效传播
我们时常会说,21世纪是网络迅速发展的世纪,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爆炸的世纪。网络新闻的海量性造成信息量过载,大量的信息有时却不利于新闻的有效传播。从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比对可以看出,网络新闻的传播主要是依靠受众在网上主动获取的方式,这点与电视新闻的传播主要是依靠传播者主动推送的方式正好相反。于是,许多重要或有价值的新闻往往被海量的网络信息所淹没,容易使受众选择获取新闻信息方面处于一种茫然的状态。
2.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缺乏把关环节
大众传媒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或把关活动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复杂过程,新闻信息的客观属性问题是把关的首要标准。这里的客观属性,指的就是新闻真实性和及时性这两大本质属性。同时,在理解把关活动的实质之际,我们不应仅止于新闻价值或新闻要素分析,而是应该把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因素考虑在内。
显然,网络新闻的存在,使得传播学角度上的“传者”和“受者”之间的界线被淡化了,这就重新定义了话语权的归属。话语权由从前小部分人的特权,转换成普通人的权利。普通受众不仅可以针对某一新闻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甚至正如美国《科学》杂志主编鲁宾斯坦所说,因特网使每一个新闻机构甚至个人都可以随时向全世界新闻。但是这个过程中,就缺乏了传统媒体在新闻前起到重要作用的把关环节。一些网站片面追求新闻的时效性,加之缺乏完整的把关环节,使很多网站刊载的新闻还仅限于捕风捉影、互相抄袭的尴尬境地,极大地降低了网络新闻可信度。所以,缺乏把关活动使得网络新闻在对受众的引导方面往往会显得比较薄弱。
3.网络新闻娱乐化、低俗化倾向比较严重
在媒体中娱乐休闲的娱乐性节目和内容的大幅上升,最终发展到把距离娱乐性最远的那部分媒介内容介入新闻,向娱乐强行拉近,使新闻与娱乐之间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即所谓新闻娱乐化。很多网络新闻中,严肃的新闻数量不断下降;而相反,一些刺激性的名人趣事、绯闻、暴力事件、惊悚的社会新闻等题材成为新闻报道的重点。与此同时,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刺激他们的点击欲望,在网页上常常会出现一些带有性字眼的新闻标题和一些带有刺激性的新闻图片。
三、电视新闻的应对之策
应该看到的是,即使在一些方面网络新闻借由网络媒介的传播优势而优于电视新闻,然而,电视的主流强势媒体的地位仍然没有改变。那么,电视新闻如何合理地利用网络对新闻传播的优势,扬长避短,从而更加良性的发展,也是摆在电视新闻面前的重大问题。
1.建立专门的新闻频道和专业频道
为了应对电视新闻与网络新闻相比时效性较差的问题,设立专门的新闻频道是有效的措施之一。新闻频道的设立,意味着全天24小时新闻播出的实现,此外,还有整点新闻、滚动播出等。如凤凰卫视资讯台,央视新闻频道,定位都是全天24小时播出的专业化新闻频道。它们汇总国内国际新闻,准确、及时、充分地反映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变化。而设立专业频道可以对新闻频道进行横向的补充,它能更加专业地把事物的本质和外延进行分析和判断,并且比网络新闻更详细、更深层、更直观、更易于受众所接受,也就是说看新闻频道是知新闻,而看专业频道是懂知识。
2. 加强新闻现场报道
现场报道是电视新闻报道形式中最考验记者的综合素质的一种,也是电视新闻中最具优势的形式,是最能体现、发挥电视传播特点、优势的新闻报道方式。现场报道具有现场感强、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西方新闻界认为,最优秀的报道往往来自于记者的现场报道。与其他形式的报道相比,现场报道具有最为强烈的现场感,观众也更能通过现场画面和记者强烈地感受到“身临其境”的参与感,从而增强报道的真实性和可视性。
3.加强新闻策划,拓展报道深度
新闻策划是新闻传播的主体,遵循事物发展和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围绕一定的目标,对已占有的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着眼现实,发掘已知,预测未来,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和策略,以求最佳效果的创造性的策划活动。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在第一时间获得第一手资料。用更详尽、更广泛、更深入、更权威的报道使观众得到更全面更可靠的消息,在准、广、深等自己擅长也更容易发挥的领域下工夫。
4.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利用网络技术
对于当今的电视新闻工作者来说,掌握电脑及网络已是基本素质要求,充分利用网络传递快、新闻量大的优势,使之成为一种技术手段,利用网络寻找选题、了解新闻背景以及为工作提供诸多方便也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甚至应运而生了一门“电脑辅助新闻学”。网络作为一种新兴传媒的种种优势都要求电视新闻工作者以更专业的态度提供更专业的电视新闻,同时也要求电视新闻工作者主动积累与网络时代相适应的多媒体信息整合能力,努力成为一专多能的新型媒体人才。
5.结合自身优势,与网络相结合
近些年,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的一些新闻类节目,都开通了观众互动环节,观众可以通过网络等多种方式,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作为新闻节目的互动话题,要在新闻性、贴近性、服务性、指导性等方面下功夫。电视新闻类节目通过与网络的联姻,与观众交流互动,力求为观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另外,电视台在互联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站,让电视节目上网,并提供视频点播服务。改变以往单向线性播放模式,超越地域限制,也是今后电视发展的必经之路。
篇9
网络新闻优势开发
如今网络已成为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通道。网络新闻能在短时间内吸引众人的眼球,离不开它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时效性是新闻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网络出现后,时效竞争缩短到分钟甚至秒;网络新闻报道不受报纸版面的限制,不受广播电视时间长短的约束,不受地域的阻隔,可以无限扩大容量;而且融合文字、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手段,新闻更直观生动;网络具有“链接”或“超链接”功能,受众可以筛选新闻信息,及时反馈意见和评论,受众与网站之间可以实时沟通与交流,互动性强。
网络鲜明的特性和强大的优势显而易见,但网络因成为假新闻放大器而广受诟病,公信力低。网络要发展,首先要保证新闻的真实性不受侵犯。
我国知名商业网站没有新闻采编权,只能在新闻时效性上大做文章,以弥补原创不足,往往将突发事件的首发视为实力的标志。但时效性既是网络新闻优势,也是其弱点,很多时候网站不可避免地在新闻求证环节上疏忽,让假新闻有机可乘。更有甚者,一些网站为博得更多受众的青睐,记者制造一些新奇“故事”来吸引眼球。这种无中生有、胡编乱造的行为显然与网站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缺失有关。
归根结底,由于原创性能力的缺失,现今网络只能依靠造假制造眼球经济。没有新闻采访的主动权,尽管转发权威媒体的新闻,也存在新闻真实的不确定性。由于网络快速传播和影响巨大,通过复制粘贴,来自传统媒体的假新闻就会迅速放大,网络假新闻一下子成了众矢之的,网站公信力迅速跌到谷底。
解决网络假新闻的问题当然必须靠政府、网络媒体和受众们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但作为网络媒体自身最重要的还是加强原创性开发,才能强化网络新闻传播的特性和优势。政府应当在鼓励网络发展原创性方面给予政策支持,而不单单依靠健全法规,惩罚了事。用法律禁止的办法只治标,不治本,要从根本上去除,还得加强正面引导和鼓励,形成良性竞争。在2005年的普利策奖项提名中,第一次出现了网络报纸的名字。中国也可以借鉴美国普利策奖的做法,创立网络新闻奖项,鼓励网络新闻工作者真实的高质量的新闻。此外,应逐步赋予网站自主采访权,鼓励网站多发原创性和独家性新闻。
目前,网络是时效性最强的媒体,上网的人越来越多,通过网络获取消息的人数不断扩大,网络有绝对优势。如果网络能真正脱离传统媒体,在新闻方面自成一家,采编新闻由网站记者独立完成,在内容形式方面都做到原创独家,将大大减少复制粘贴假新闻的可能性;充分发挥网络的“快、准、好”特性,网络将真正成为传播新闻的“媒体”。
网络视频新闻的原创性开发
电视媒介是单向传播的,满足不了受众多方位信息需求,传播者和受众之间出现传播隔阂。在互联网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现的网络视频弥补了电视单向传播的弊病,将单向传播和互动传播结合起来,更好地满足了受众需求。
网络视频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又一大热点,正显示出越来越强劲的生命力,国内视频网站的竞争已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了,然而从发展到兴起充满着版权、监管、投资、盈利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政府部门频频向视频网站施压,视频网站在新的政策环境下,面临的是挑战和机遇。
目前,网络视频网站迅猛发展,虽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商业模式却没有成形,原因还是自身特性没有强化,原创性还远没有开发。网络视频本具有无可比拟的广度,但当下网络视频以片段传播为主,受众要想找到某个全面信息却非常困难。因此可以说,网络视频的传播形式限制了视频内容的丰富性、深刻性,网络视频还无法从深度上发展起来。
网络视频能在短短的几年内迅速发展,是因为网络视频具有其他媒体形式所没有的优势。如果能在原创性方面加大开发,必将呈现更加蓬勃的态势。目前,博客或播客的兴起,给了受众很大的原创空间,使得网络原创性优势得到巩固和升级。网络视频不同于网络文字,很难删改,所以网络视频的原创性和个性化更具优势。
网络新闻竞争优势的强化
中国网络新闻发展迅速,从多方面呈现网络新闻的特性和优势,但距成熟还有漫长的路要走,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一个有关网络新闻的具有讽刺意义的事实是,人们一方面充分体验着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在传播信息中的独特魅力,另一方面又不断谴责互联网新闻在内容上的肤浅、雷同和抄袭。真正的好新闻要有极强的独创性和原创性,否则就是信息的重复和资源浪费,网络新闻同样要全面、准确、真实和深入,当前网络新闻在这方面的影响力大大弱于传统媒体。网络新闻以软新闻为主,但沉溺于软新闻并不能建构一个健康的公民社会言论领域。大众公民素质的养成和提升需要网络新闻提供关于国家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问题的深入揭示和分析,而网络新闻中这方面的信息在广度和深度上都不够,不能与那些有影响力的传统媒体相提并论。
篇10
网络新闻传播是必修课程
网络已经迅速成长为一个重要的新闻获取渠道,哥伦比亚大学这一传统媒体学术大本营敞开胸怀拥抱网络媒体,这是一个重大变化,反映了目前正在不断增长的网络新闻及其教育的重要性得到了全美新闻传播教育界的肯定。此外,美国网络新闻奖(Online Journalism Awards)始于2000年,每年一次,迄今为止已举行六届。由美国网络新闻协会(Online News Association)联合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南加州大学安纳堡传播学院共同主办,旨在表彰在网络新闻报道做出突出贡献的网站。在此环境下,美国网络新闻传播已经成为所有新闻传播高校的必修课程。
尽管美国网络新闻传播的课程名称并不统一,但其教学内容却比较一致。主要包括:网络新闻传播定义、特征,从互联网收集信息进行报道的方式与特点,网络新闻写作,网络新闻编辑,网络中的新闻摄影学,相关伦理问题,在网络新闻报道中图像与动画的应用;网络新闻报道中音频与视频信息的应用与处理;新闻网站设计,网络新闻受众分析;网络新闻法规、案例分析等。
课程名称多样
美国网络新闻传播课程来源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美国高校新闻传播学中开设的Online Journalism。当时授课内容是新闻类与学术类数据库的检索,及计算机辅助报道。自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出现了网站设计、网页制作等内容。
但是,Online一词的本义是联机、在线。根据美国《桌面型计算机百科全书》(Computer desktop encyclopedia,2003版)的解释,虽然人们现在可以将与因特网(Internet,也译为互联网)相连接称为Online,但是Online也可以指一个设备(如打印机)与计算机相连。但是人们所称的“网络新闻传播”中的“网络”一词无疑是指因特网。可见,将“Online Journalism”与“网络新闻传播”或“网络新闻学”等同起来并不准确。
因此,出现了Web Journalism、Digital Journalism等新名称,但是并没有引起教育界与学术界的共鸣。因为,Digital(本意是“数字的”,此处也可以指“数字媒体”)一词的内涵与外延超出了因特网。而且随着数字电视的兴起,Digital Journalism是否也应该将数字电视纳入这一门课程的教学范畴?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笔者要特别强调,美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界与学界没人使用“InternetJou-rnalism”或“Internetcommunication”一词作为课程名称或学科名称。值得指出的是,“网络传播”也不能翻译为“Internet Communication”,在美国凡是冠以“Internet Communication”的书籍无一例外属于计算机类或通讯类图书,这是因为Communication是个多义词,除了有传播的意思外,还有通讯、交通等含义;此外,Internet也已经是一个被人用滥的词。
但是笔者发现,使用“Interactive Journalism”或“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作为课程名称的院校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趋势。的确,从技术上看,网络新闻传播的根本特征是数字化;从传播学角度看,网络新闻传播的根本特征是互动性(Interactive也翻译为交互性)。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一些大学新闻学院积极推进“媒体融合”专业,而不是推进名为“网络新闻传播”“新媒体”等专业。例如:从2005年开始,密苏里新闻学院增设了“媒体融合”的本科专业。在当今时代,由于各种新媒体不断涌现,新闻传播手段多样化,传统媒体之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界限正被不断突破,各种媒体由冲突、竞争走向融合,已经成为媒体格局变动的大趋势。因此,培养出来的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在采写编、录制制作新闻的时候,应具备突破媒体界限的思维与能力,能同时适应不同新旧媒体的需要。在研究生教育中,也对“媒体融合”给予高度的重视,开设了相应的方向和课程。
与业界联系密切,重视参与实践
美国新闻传播学院的师资来源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教授传播理论、研究方法等课程;另一类是专业实践教师,一般都具有丰富的新闻从业经验,或有突出业绩的新闻工作者。
美国新闻传播学院的兼职教师非常多,在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等知名高校,兼职教授数量超过全职教师。大量兼职教师来自业界,使得新闻传播学院与实务界关系十分密切。
美国新闻传播学院不教新闻理论,也不招收新闻理论方向的研究生,这与中国的新闻教育差别很大。在网络新闻传播的教学内容上,也体现了美国新闻学教育的实用主义传统,即重网页设计制作技术、网络新闻编辑实务,轻网络传播理论。
美国大多数新闻传播学院办有小型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站,一般由教授担任主编,并做指导,学生负责采访写作、网页设计等具体业务。此类由学院办的媒体,主要由学院投入资金和人力;但亦有一小部分广告收入,可以弥补部分开销。例如哥伦比亚新闻学院网站就完全由学生制作各类新闻作品;但是由学院出资聘用网站管理人员作为技术支持。
美国网络新闻传播教育也存在一些不足。最明显的在于普遍没有对网络媒体赢利模式、经营管理进行教学研究。这在一个媒介经济、网络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度里令人难以理解。这或许与美国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教师不少出身于记者编辑,对网络新闻实务有特殊偏爱有关。此外,美国的手机媒体不如日本发达与普及,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新媒体教学研究的完整性。(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背景资料
美国网络传播比较有影响的参考教材
Mike Ward,《Journalism Online》( Focal Press,2002);
James Glen Stovall,《Web Journalism:Practice and Promise of a New Medium》(2003);
James C. Foust,《Online Journalism: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News For The Web》(Holcomb Hathaway Publishing,2004);
Kevin Kawamoto,《Digital Journalism:Emerging Media and the Changing Horizons of Journalism》(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2004);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网络监督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