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偷税漏税的处罚规定范文

时间:2023-10-31 18:00: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偷税漏税的处罚规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偷税漏税的处罚规定

篇1

(一)依法纳税现状近年来,我国税收收入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2012年全国税收收入突破10万亿元,2013年达到12.9万亿元,国家财政实力明显增强,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但是在企业中存在的税收违法违纪问题也相当突出。据了解,某企业仅内部财税自查就查出违纪金额347万元,其中国家入库金额只有92万元。另外在当年经营责任终结时所进行的财务收支审计中,查出违纪金额1860万元。还有某些地方政府官员为了突出政绩,让一些基层单位提前缴纳大额的产品税,企业只能以贷款方式完成。这些虚假申报、偷税漏税的行为制约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破坏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同时国家财政支出计划和民众生活都将得不到保障,更谈不上社会的福利。遏制偷税漏税行为,全面实现依法纳税的目标,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现阶段面临的重大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1.经营违纪违法行为严重,国家税收受侵害。目前,在我国诸多企业行业内仍然自查出许多经营违纪违法行为,这些行为都和税收相关,但与之相关行业的责任人却没有因此而被撤职或受到处分。有些法人代表甚至所犯的错误严重到已不能在原单位继续工作,却还被派到异地为官;还有虽然经常受到群众举报并多次被查出有违纪违法问题,但始终没有被追究任何责任,这些上级领导在明知被举报人将该公司正常经营利润转移到它人公司———实际就是被举报人的账上,并仍还以最低的价格将被举报人所负责的国有公司房产包括公司商品“卖”给被举报人。对发现的其管辖范围内的税收违法违纪行为姑息迁就,查处力度不大。并且他们对于这些税收违法违纪行为不采取从重、从快、从严地的态度给予查处,而是擅自从轻、减轻或免予处罚,对于那些该罚款的不罚款或罚的较少,甚至不予处理或者故意拖延查处,致使国家税收遭受损失,使税法的权威性、严肃性受到影响,也给国家税收事业带来严重的损害。2.纳税意识淡薄,违法犯罪行为不断滋生。对于依法纳税,大多数国人的意识是淡薄的,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违法经营对他们公民自身权利的侵害有多大。有些经营者挖空心思,千方百计想尽办法来偷税漏税,做假账,开假发票,甚至内外勾结,置国家利益于不顾;还有人甚至采取暴力抗税,这些都是公民依法纳税意识淡薄的表现。不依法纳税,势必会造成全社会经济秩序混乱,不仅国家权利会受到侵害,而且所有处在这个经营环境中的经营者都会受到伤害。由于大家都不再遵循市场规则,所有公平交易的概念在经济活动将不复存在,市场将失去控制,市场投机商将会操纵市场经济规则,随心所欲,为利所为,尤其是目前,我国相当多的纳税人至今尚未树立起“纳税光荣、偷税可耻”的观念,缺少自觉守法的内在驱动力,这些人往往受自身利益驱使,致使偷逃税、抗税、骗税等违法犯罪行为不断滋生。3.监管不力,相关法律责任不明确。监管不力主要包括:一是国家对国有资产监管办法不力,条例不严密;二是对国企法人代表行使权力的监督机制不力,权力过于放松;三是国家对监督机关本身的再监督不力,监督机关行使职权时,权力过于独立,行为不受监督。其原因造成了部分应该受到国家监督或自觉接受监督的国有企业、国家监督机关和法人代表失去了良好的监督机制的监管,而失去监督的政权是产生腐败的根源。另外,我国关于税收的相关法律责任还不是很明确。如在《税收征管法》当中,对虚假申报、欠税、骗税、抗税等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规定中,都有对税收违法违纪行为进行罚款的处罚,但对其罚款的数额规定设置了上下限,这样,对违法违纪行为进行处罚时的金额有了波动,仍是处于一个不确定的状态,这样就给了税务人员很大的自由决定空间,也助长了很多纳税人“抓住了是你的,抓不住是我的”侥幸心理。

二、促进依法纳税,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对策

(一)倡导依法纳税,强调守法经营提倡依法纳税,还应强调守法经营,经营规则是给在中国国土上所有参与市场经营、包括私营企业者提供的一个公平的经营环境和竞争秩序,使大家都能够在一个公平规则的平台上经营。近几年改革开放,私有企业、个体经营在国民生产、流通中占了较大比例,而国家对他们实施的税收政策确不是很有力度,大多数人的心态是即使想守法经营,也不想依法纳税,真正的经营者都明白:买卖好不怕缴税。那么我国现在的个体经营者,特别是私有企业,靠的就是偷税漏税?假若我们的国有企业恣意违法违纪,个体企业偷税漏税,那我们的国家财政将会收到严重的损害。因此,政府可在全社会范围内向国有企业管理者和私营企业、个体经营者提倡守法纳税光荣、偷税漏税可耻的思想风尚,倡导企业管理者和私营企业、个体经营者尊重自己的名誉,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心,提高他们的文化程度及素质修养,鼓励他们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

(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经验,充分发挥法律效力依法纳税,国外企业自觉的纳税意识值得我们借鉴。文化经济较发达的国外企业经营体制,大多是由资本家垄断的私有企业,这些企业依法纳税意识很强,往往不需要国家相关税务部门进行督促和催促,就会自觉地把应缴税金按照税法规定的税率计算出来进行上交,当然这与国外的法律、文化素质有直接关系。国外虽然是资本主义体制下的社会,好多文化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非常讲法治的社会,在他们的社会里,如果发现谁故意少交税金、漏缴税金,相关的法律法规就能罚得他倾家荡产,同时他的企业信誉度也要下降,个人信誉受到质疑,一般情况下今后不会有人再放心地与之进行经济往来。在我们国内的外资企业开始经营时,缴税意识也是非常强烈的,纳税行为相对较好,可在经营了一段时间之后,受到国内有些不正当缴税行为的影响,一部分企业也开始寻求在合理避税、打球上下功夫了。鉴于此,我国应借鉴国外经验,充分发挥法律效力,国内企业法人代表和私营企业者对待我国法律问题也不应小视。

(三)完善税收法律体系,保证税收执法依据的可靠性国有企业应该自觉地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主动缴纳税金,在守法经营、依法纳税方面给私有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做出正面的榜样。目前大多数国人的纳税意识还很模糊,主动做出纳税行为的甚少,逃税行为更是普遍,很多有些私有中小企业偷、逃、漏现象普遍存在。例如提进口的美国豪华悍马大吉普,人们自然就想起前段时间报纸上对山西煤矿的承包商人手一辆悍马大吉普的宣传,若说他们经营是暴利我不否认,可是他们暴利后是否报税了呢?而当前我国关于税收的相关法律法规条款还较少,税收法律体系还不健全。如,现行的《税收征收管理法》只是一部综合性的税收程序法典,其不可能对税收征收管理的各个方面都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而有关税务管理、税务稽查、税务等的规定都是由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部门规章,不仅法律效力不高,内容也不规范。因此,应依据目前的税收法制现状,我国应加快建立完善的税收法律体系,保证税收执法依据的可靠性,促使各企业和公民依法纳税。

(四)加大依法纳税的宣传力度,共同营造依法纳税的良好氛围主动纳税不仅是一个公民应尽的职责,也是一个企业必须尽到的义务。依法纳税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打开电视看新闻,很多时候都能看到跟宣传税收有关的内容,这里且不说有些明星偷税漏税的可耻行径,就说我们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管理者,为了个人的利益和荣誉,甚至为了小集体的利益,丧失了党性和原则,钻国家的空子,甚至有的企业领导者因为不轨的纳税行为触犯了法律而受到了法律的追究,但这样的严重问题在企业内部不但没有受到相应的追究,反而都得到了保护。在社会上没有形成一种视偷税漏税行为可耻的氛围,有些偷税漏税者占据行业优势,加之偷漏税金,企业效益自然不错,所以不仅受不到问责,很可能作为优秀管理者职务得到提拔。因此,我国应坚持不懈的加大税收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改进宣传方式,切实提高税法宣传的效果。要加强税收职能作用、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宣传,使纳税人了解税收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财力保障,调节经济和调节分配,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进一步增强依法诚信纳税的荣誉感和自觉性。

篇2

关键词:房地产;税种;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1

我国房地产业在近几年来的努力下迅猛的发展起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国家经济的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审计机关,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将房产产业的纳税作为税收管理的重要内容。这些调整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房产业在税收管理上的秩序,提高了房地产产业的审计水平,也为房地产产业的展带来有效作用。

一、房地产企业的主要税种

我国的房地产企业应纳税的税收种类很多,主要有以下一些类别:

1.营业税。营业税是按照房产企业所建建筑及不动产的出售来计税的,其中还有相应的建设维护税和教育附加税,一般以5%的税率进行缴纳。

2.企业所得税。房地产开发的应缴纳税收的所得税部分。

3.印花税。房地产企业在销售、与买房者签署购房合同时,按是适用税率缴纳。

4.房产税。房产租金所得的收入应缴纳的税。

5.土地增值税。在房产企业中,因转让房地产获得的增值收入而缴纳的税。

6.城镇土地使用税。开发商在使用国有土地时,依据使用土地的面积而缴纳的税。

7.契税。房产企业在承接建筑用地时,要像土地管理部门缴纳土地契税以及代收代缴的税。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主要税种的审计要点

1.营业税及企业所得税的审计。一般情况下,房地产开发商通过销售楼房和出租楼房取得相应的资金收入。虽然在销售过程中,每一次开盘所出售的房产数量是有限的,但每一单位的商品出售所得的利润是非常大的。而在审计过程中,对企业影响最明显的是企业的销售价格。通常情况下,企业将取得的销售房预收款长期挂账或通过其它手段转移所得收入。除此之外,房地产企业自己的员工在购买商品房时,是可以享受到折扣的。有些企业也会通过奖励员工来作为隐藏偷税的手段,员工在推销企业产品、建立市场后,企业会借此给予相应的奖励,也会在员工福利上做一些企业的自身想法。诸如这些情况,在实际处理中,要分清情况进行处理,就具体细节针对税收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2.印花税的审计。在印花税的征收上,企业的问题也存在这许多内容。审计调查中,购销合同的税基最为严重,许多企业在这一税收上都没有记录内容,企业一般按照半年的时间进行缴纳。税法法律中规定,印花税要在建立书面合同或票据时,应立即购买印花税票进行印花税的缴纳。现行税法规定中,单位与企业之间发生的有关会计等专业技能的咨询合同是不需要企业缴纳印花税的。

3.房产税的审计。房产税以房产的剩余数值和以租金收入两种计税方法计税的。税率一般为1.2和12%。现行法律为了税收征收的公正立法,规定房地产开发商在出售楼房之前,对这些产品并不进行税款的征收,但在这之前,开发商如果有出租或出借楼房的现象,就被视为买卖过程,是要征收一定的税额的。这就要密切关注房地产开发商的销售现状,以防有将房产出租的却长年挂存货品的账单,形成偷税漏税的现象。另一方面,因为企业工程的时间往往很长,滞后于产品的使用时间,一些工程企业的竣工验收时间更是滞后于使用时间,这一方面,企业要适时的调整计入房产税的税基。

4.土地增值税的审计。土地增值税的税率为30%~60%,税负一般较重。在这一税收方面,要做到数值的正确计算,就要在审查时紧密关注房地产开发商是否将房产收入长期挂账,企业有可能并未及时缴纳税款。企业在获得实际收入使也会有遗漏的现象发上,在进行销售时,也会出现成交价与实际价格相差甚远却没有一个合乎情理的缘由。除此之外,企业将已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的支付内容在开发转让和固定不动中并未正确的分配。在成本的应用上,企业也会将不属于开发成本的费用计入开发成本当中,在与相关单位进行合同转让和会计凭证核对时,成本结转办法也会出现失误。企业在借款利息支出中是否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超过上浮幅度的部分有无被作为扣除企业项目金额,如超过贷款期限的利息部分是否也作为扣除项目的金额。总而言之,在对土地增值税进行有关税收审计时,要注意核实房地产转让的所得收入和已扣除的法定金额,根据这些内容确保正确的税收税额和税率,达到应缴纳税额的正确性。

5.个人所得税的审计。个人的收入一般由基本工资+本月奖金+年度奖金组成的,所以,对于个人所得税的审计来说,要注重以下一些方面:在个人的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中,如以现金形式发放的工资是否已经被扣去个人所得税;诸如个人在企业工作中,自己业绩的超出部分和销售的提成部分是否能够有效地被个人所得税扣除出去。其次,一些房地产的员工已有负担个人所得税或者企业为员工全部负担个人所得税,而在审计税收的时候,要注意是否将支付额转换成已经包含税收收入后的个人所得税的计算结果。

6.契税的审计。契税的审计主要是房地产开发企业要缴纳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税额。房地产在开发前期阶段是否缴纳税额,是可以通过国土利用部门的数据查证的。在审计契税时,房地产开发会与购买者达成协议,未开发票或少开发票,这就虚假的减少了收入额,影响了计税依据,这就注意加强和房产管理部门的协调沟通,以防这类事情的不确定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在税收管理上,要加大对税收征管的力度,对含有逃税漏税的企业进行大的处罚,遏制住企业在发展中的偷税漏税的现象。但似乎凭借仅有的税收制度,并不能强有力的完成这一项重大责任,偷税漏税的想象得不到根本的根治,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大税收的改革,推进我国税收的强有力的发展,消除房地产企业在获取利润中的偷税漏税现象,确保国家的相关利益,维护社会人民的合法权益,这就要我们的税收机关要做出不断地努力。

参考文献:

[1]黄慧豪,麦锦华,梅爱付,等.房地产调控形势下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表现及审计关注点[J].财经界(学术),2010.

篇3

【关键词】避税行为;房地产

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房地产企业的迅速崛起,避税行为的探讨和研究已经成为众多会计从业者关注和研究的热门话题。本文在从实操过程出发,就房地产企业避税行为做简单的探讨,以其为他人的研究深化做一些铺垫性的工作。

广义上避税是指纳税义务人在不违反国家税收法律制度的前提下,通过某些特殊的操作行为来减轻或者免除税负,包含符合法律规定的避税行为和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避税行为;狭义方面所讲的避税行为,仅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避税行为。

一、房地产企业避税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

1.避税行为产生的客观原因

(1)物价过高,人力资源价值过高导致房地产企业成本居高

就我国目前房地产业而言,问题主要存在于初期的施工环节,在此环节中前期的会计成本核算时猫腻较多。另外,在项目开始运行的过程中采取的是开发商成本不独立核算。这种种操作方法导致了企业责任方在会计核算和税务办理时产生责任不明,不方便也不能够准确的分析显示项目成本。进入销售阶段的时候,按照销售额所进行的纳税管理,也就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所产生的会计核算成本差额的情况必须以营业税收、所得税为根基进行审查和控制,使得企业销售时需要计入的折旧费也会加大企业的损失。长期以往,就会产生房地产企业在开发项目的时候出现成本居高的状况。

(2)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监管存在漏洞

房地产市场的税制结构不合理,房地产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在一定层面上还不够完善,在一定意义上为房地产企业提供了可乘之机。房地产企业现今涉及的诸多环节中,从项目的审批、项目的开发、转让以及持有等,牵扯到的税收名目竟达十多种。税收名目之多、之杂让人瞠目结舌,且各种税收的征收标准大不相同。纷繁复杂的税收计算过程,是行家看的发愁,外行更是看不明白,由此而引起的是税收征收难度加大,税收来源把控存在很多的漏洞,导致国家税收收入流失相对严重。这就给房地产企业以浑水摸鱼的机会,利用外行和内行都搞不太清楚的行业规定来完成避税,避税行为更加隐蔽。

2.避税行为产生的有利原因

(1)高额利润诱惑下权力寻租

随着经济体制的逐步改革,很多房地产企业的负责人由原来与政府职能相关的部门转变成股份制企业的负责人,凭借着出色的活动能力和强大的人际关系,在地产项目立项、融资、开发、销售等诸多环节中攻城略地,凭借着和政府相关权力机构的特殊关系所向披靡。房地产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不断的用企业主自身的社会地位和所掌控的各种渠道的资源,对税收征管不断地采取干扰措施。他们会千方百计的利用税收监管的漏洞,利用国家对于偷税漏税处罚力度低的原因,采用各式各样的方式方法,进行偷税漏税,N取国家财产。而此时,政府本应该是出面监管处罚违法犯企业,事实恰恰相反此时的政府因为地产业能够获得巨大的财政收入,在为地产企业充当后盾,这种无形的利益交易损害了国家税收的权威性,以及政府的公信力。

(2)地产开发中涉及的环节众多、时间较长

正规的开发商,在业务程序上一般要经过申请土地使用许可证、对所开发的项目进行立项、审批和规划设计投资计划、以及申请施工许可证,这一系列的流程下来已经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但是这些环节所涉及的费用就不涉及到税务,所以这些环节的费用无法计入到应收费中去。而我国的税务相关部门并不具有执法权力,所涉及到的行为都具有滞后性,时间时机的错过,导致无法有效监控管理,不能够准确的控制房地产开发中所牵扯到的成本信息情况。房地产开发商又利用地产项目开发周期较长的特性,不按照财务制度和国家税收法律相关规定进行财务核算,以及所应当的纳税申报,从而导致了房地产企业形成了偷税漏税的重点对象。

(3)国家机关对于避税行为惩治力度不大

国家税务机关监管不力,为房地产业偷逃税款提供了可乘之机。我国目前形势下,涉及到房地产项目开发的国家机构之间,交流少,互相独立,没有综合部门负责整个项目信息的收集整理交流,因此无法全面掌控信息区评判房地产开发活动是否有偷逃税务的行为,客观上给了房地产业纳税人偷逃税款的机会。税务人员在查处涉税案件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干扰,以补代罚、以罚代刑,导致行政处罚力度低,对房地产企业的震慑力度不够。相对于国家的第惩罚力度而言,偷税漏税带来的高额回报是值得房地产企业冒险的重要原因。

二、房地产企业避税行为的方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房地产企业作为商家追逐高额利润本质没有变,这种情况下必然导致追求税收成本最小化,于是避税就成了许多房地产企业必然的选择。当前,房地产企业运用各种避税手段规避企业所得税的现象日趋严重,避税与反避税的斗争日益激烈。房地产企业所得税是以会计利润为基础计征的税种,征管复杂、弹性大,更便于纳税人利用避税的手段追求税收成本的最小化。

1.利用国家税收的优惠政策合理避税

企业可以通过政府对房地产企业的相应的优惠政策,选择合理的避税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合理避税。房地产企业利用税法中大量的优惠信息,进行会计实施细则,以此达到避税的目的。

2.合理的股权转让

在我国现有的税收政策和规定中已经明确的标明多对股权转让,可以免征流转税,制定此项规定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房地产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合理的规避企业的营业税,国家为企业合理的避税敞开了绿灯。

(3)合理利用资源互换

房地产企业通常利用合作开发的方式及其产生的营业性差异来达到减少自己的应缴纳的税赋。其中的一方提供资金,一方提供土地的使用权,双方共同开发,共同获取利润。用彼此的资源置换成彼此所需的资源,优势互补强强联合。

(4)制定合理的销售价格

房地产企业会主动选择通过调节房产项目楼盘的售价,来主动规避国家税收。按照我国的税收相关政策规定,开发普通的住房时,销售的增值比例低于百分之二十时,就可以对房地产企业减免土地增值税。利用这一规定,往往在开发指定销售价格时,可以利用将含税纳入到交易的过程中,即可制定合理且可行的免税价格。

这些避税方法大多是利用国家现有政策和调整自身业务结构进行避税等两大类型,这些手段极为隐蔽不易发现。

三、整治房地产企业避税行为的对策

1.完善房地产企业税收流程

国家相关机构应该在过对各类行业综合指标进行分析加工后,建立行业基准税负模型,设立预警税负及峰值,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予以监控,低于基准税负的,要进入评估程序,案情复杂的,相关法律部门可以介入。

2.改进税收征管手段,加大处罚力度

税务部门应该加强对项目成本的审核以及对其票据的管理,切实保证房地产企业及其项目成本的真实性,切实整治房地产企业使用虚假合同文本、虚开成本信息,达到偷逃国家税收的不良企图。

加大避税处罚力度,增加处罚规定。比如,对调增所得税净额达到一定幅度以上,按调增额予以重罚,令避税企业望而生畏,堵塞税收漏洞。

3.加强对房地产企业销售环节的监督

加快开发使用房地产交易管理信息系统,把房地产交易过户税收的受理、审核、审批、查询以及纳税通知书、完税证明书的打印等工作内容纳入信息化管理范围,实现全程网上办公和实时监控、查询,提高房地产交易税收审核的工作效率,方便快捷有效的管理各类信息,为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保障。

四、结束语

房地产企业在经营中可以选择在国家法律范围允许的条件下,选择某些手段合理避税,但是切忌使用非法手段避税,合理避税利国利民,非法避税害人害己。

但是我们依旧是发展中国家,虽然我们的GDP总量已经高居世界第二,我们还是需要虚心学习先进国家经济发展的优点,少走弯路。

参考文献:

[1]徐一千,赵彤 房地产企业合理避税方法探讨[J].建筑经济,2009.(07)

篇4

【关键词】电网企业税务风险企业纳税筹划

一、我国电网企业税务风险的具体表现

(一)税收的法律风险

税收的法律风险是由于企业为逃避税收负担而主观性地偷税、漏税、避税等,或由于税收政策变更而导致企业客观性地违背税收法律法规,从而给企业带来的潜在税务法律风险,如缴纳罚金罚款、滞纳金、刑事责任等。其可能的形式有:主观故意而导致税务法律风险、主观非故意而导致的税务法律风险、税收政策变更或调整而导致的税务风险等。由于企业与征税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性,为企业偷税、漏税、避税提供了契机;同时,由于客观税收政策环境的“刚性”特征,决定了企业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外在税务环境变化的风险。

(二)税收的经济风险

税收的经济风险是电网企业未灵活利用税收政策而导致企业的纳税筹划工作不到位,从而导致企业缴纳了本可避免的税收所带来的税务经济风险。一般而言,纳税筹划是指企业以实现纳税最小化和企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以不违背税收法律法规为前提,而充分利用税收政策的弹性和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的电网项目和建筑安装投资活动、买电卖电经营活动、投融资理财活动等涉税经济业务,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纳税方案中进行事前筹划,最终选择最有利于企业最小化税负、最大化利润纳税方案的一种行为。因而,能否合理利用纳税筹划手段,直接影响企业是否多缴纳了不必要的税负成本,承担了税务经济风险。

二、加强电网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

(一)有助于保障国家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

电网行业作为我国大型的国有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和垄断型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和基础性产业,掌握着工业、农业和新兴产业等产业发展所需的能源命脉。相应地,电网企业每年缴纳大额的税收对国家财政收入具有重大贡献,成为我国税收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目前,我国电网企业所承担的税负几乎涵盖全部的法定税种,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土地使用费、城市建设维护税和教育税附加等等。因此,加强对电网企业税务风险的管理,做到事前评估、事中识别、事后及时应对电网企业税务风险,能够有效防范和降低企业偷税、漏税和避税行为的可能性,对保障我国税收收入来源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电网企业加强税务风险管理,也能为其他企业提供一定示范作用,从而保障国家整体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

(二)有助于维持电网企业正常运营

自21世纪以来,我国电网企业快速发展。至今,我国电网企业几乎垄断了全国电力能源的生产,其生产状况关系着我国农工业和信息技术产业的持续生产,关系着国计民生。税收支出作为电网企业重要支出,占总成本支出的比例之高,直接影响企业经营绩效和资金周转能力,从而影响电网企业对电力项目的投资支出力度,最终影响到整个电网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电网税务风险无论表现为潜在的税务法律风险,还是税务经济风险,无一例外均会增加电网企业的税收负担,承担多缴税或缴纳罚金、滞纳金等风险。而加强电网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税务人员和财务人员等的税务风险意识,建立健全税务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效防范避免企业税务经济风险和税务法律风险所带来的损失,降低企业税收成本,有效保证企业日常经营以及投融资等活动的正常进行。此外,采取科学合理的税务风险管理,不仅有助于降低电网企业税收负担,提高企业经营业绩和整体运营能力,而且还有助于提升电网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对国家财政收入的贡献程度。

(三)有助于提升税收征管效率

我国电网企业健全税务内控制度,加强税务风险管理,是实现企业对涉税事务从事后应对向事前预防转变的重要举措。重视事前对税务风险的预防、事中对税务风险的评估和识别、事后对税务风险的有效应对,提高电网企业对税务风险的把控能力,能够规范企业涉税事务的正常运行、保障纳税行为的合法缴纳与申报、促进税务计算的精确性和纳税筹划的合理性。规范的经营和纳税在降低电网企业人为操纵利润偷税漏税的概率、缓解外部税务环境的不确定所带来税务风险的同时,有助于降低电网企业的纳税遵从成本和税务机关征税难度和复杂度,进而有利于降低税务机关的征税成本,并提升税务征管效率。

三、电网企业税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电网企业税务风险形成的内部成因

1、内部税务控制制度不够健全。内部控制是防范与控制企业内部风险的重要且有效的机制,内部税务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内部税务控制制度是企业为保障涉税事务和纳税行为合规合法,而制定一系列预防、评估、识别、审查和应对企业违反税收法律法规行为的制度和规范,完善的内部税务控制有助于降低企业税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但目前我国大多数电网企业对建立内部税务控制制度的重视度不高,其内部税务控制制度还不太健全,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性力仍待商榷,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税务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电网企业税务机构设置不健全,人员配置不合理,较偏重于财务报表目标的管理,而忽视了纳税行为合规合法目标的管理,使得内部税务组织机构难以有效应对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工作。更有甚者,有些企业没有设置专职税务机构,财务部门兼任会计、税务双重职责,这极易滋生出各种潜在的税务风险隐患。二是税收风险防范与预警机制不健全。外部税收环境和企业内部经营风险虽然使得电网企业的税务风险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但税务风险的发生并不是无规律可循的,其发生绝非偶然的。企业可通过建立健全税务风险防范与预警机制,以有效避免税务风险的发生。目前,我国电网企业的税务风险预警机制不健全,并未提前评估、识别和应对税务风险,当意识到税务法律风险或税务经济风险存在时,风险往往已成为现实。三是缺乏必要的税收审计制度。健全的税务审计能有效发现企业偷税、避税、漏税等违规违法行为,进而降低企业舞弊纳税的概率,起到事前防范和事后监督的作用。然而,我国部分电网企业并未建立完善的税务审计制度,审计人员对企业涉税事务的定期审查和评估工作执行不到位,而仅仅是按照税务机关要求而执行的程序式自查,或者外包税务中介机构。而税务审计外包可能存在外包中介机构因不熟悉企业内部涉税事项而未查出企业潜在的税务违法行为的风险,或外包中介结构受利益驱使而未深入审查企业内部纳税行为,增加了潜在税务法律风险。一旦税务机关稽核审查,便可能发现企业存在的税务偷漏税行为,而此时企业将面临更严重的税务法律风险和声誉损失。2、企业纳税筹划不当引起的税务风险。电网企业纳税筹划对税务风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电网企业纳税筹划工作不到位所引起的税务经济风险。电网企业管理人员和税务人员缺乏事前税务规划和企业整体税务规划,未将税务筹划贯彻企业涉税经营活动的始终。也就是说,企业没有充分借助纳税筹划手段,利用税收弹性和税收优惠政策规划企业纳税方案,以选取税负最小化的最优纳税,而致使企业蒙受的多缴税的税收成本损失,给企业带来的隐性税务经济风险。或者由于纳税筹划人员对税收政策或税法理解有误,而出现纳税筹划不当的情况,致使企业多缴纳本可节省的税收。另一方面,由于电网企业纳税筹划工作不合理所引起的税务法律风险。纳税筹划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减轻不必要的税负,同时也可能成为企业偷税避税的手段和工具。电网企业在纳税筹划过程中利用税收弹性或优惠政策而偷税避税,从而达到以合法之名行逃税之实的目的,进而给电网企业带来潜在的税务法律风险。3、人员素质和专业水平较低,税务风险意识薄弱。电网企业的垄断性质易导致企业税务风险意识较为淡薄。由于管理人员和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管理人员在税务风险意识淡薄或专业素质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很可能会为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倾向于强调尽可能减少企业缴纳税款,甚至授意或串通财务人员和税务人员操纵利润,采取非法手段以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另外,企业内部人员专业胜任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较低,工作缺乏责任心和积极性,同样会使企业面临较大的潜在税务风险。在此情况下,管理人员和税务人员在工作中极易出现差错。比如,计税依据、税率使用不恰当而导致企业纳税金额核算不准确;纳税申报不及时、不全面而导致企业面临税务机关处罚的法律风险;纳税筹划不合理、不恰当而导致企业面临潜在的税务经济风险;错开、转借、代开发票等管理不规范问题而致使企业面临多缴税的损失风险或补缴税款和罚金的法律风险等等。

(二)电网企业税务风险形成的外部成因

1、外部税收政策环境的变化。在我国特殊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最常用的宏观调控手段便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而税收政策又是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随着经济形势和外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变更,给电网企业的税务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电网企业税务管理人员需要不断适应外部政策环境的变化,掌握最新的税收政策,重新评估企业的税务处理方法,增加了企业纳税筹划的难度和工作量。然而,由于外部宏观环境的变化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企业无法轻易察觉,致使企业不能及时对税务风险的变化做出及时反应。此外,部分税收制度和法律条文较复杂或笼统模糊,有些税收政策的变化前后存在一定的差异,容易造成征税双方理解上的偏差,从而使企业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把控电网企业的税收弹性和优惠政策。当一项新的纳税政策颁布时,电网企业内部税务人员很难能够及时又全面地理解和诠释新的税收政策,这样便很可能导致企业选择不恰当的纳税筹划方案,甚至出现违背税法税规的行为,加大税务风险。可见,外在具有较强不确定而又不可避免地税收环境是我国电网企业税务法律风险和经济风险存在的重要原因。2、税务机关执法不规范。我国税务机关被赋予过多的自由裁量权,容易滋生权力滥用的风险,使得纳税人处于被动的不利地位。一方面,当税源不足时,税务机关加强执法力度,严格课税,对企业进行多头重复稽查和审核,可能造成企业税收减免优惠无法真正得以落实,出现“寅吃卯粮”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业的税务风险和损失;另一方面,在税源充足时,税务机关会放松征税管理,稽查和审核力度不足,甚至私自减税或给予企业缓缴税款。而宽松的税务监管环境和较低的惩罚力度,却会助长了企业偷税漏税的动机,同时降低了企业对税收优惠和税收弹性的关注,从而给企业带来了税务风险隐患。

四、加强电网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途径

(一)构筑税务风险管理的

“三道防线”完善电网企业内部税务控制制度,建立专门的企业税务管理组织机构,构筑电网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设立专门的税务业务部门防线。配备专门的税务业务部门,明确其职责权限,要求其负责具体业务项目的经营,并做到事前预防和规划税务风险、事中识别和评估可能出现的税务风险、事后应对已经发生的税务损失,确定风险转移、风险承担、风险控制、风险规避等应对策略,以将风险损失降至最低水平。第二道防线是税务风险预防与预警机制防线。电网企业基于对自身税务风险水平和风险承担能力的合理评估,建立健全企业税务风险预防与预警机制,采用科学方法防范、转移、规避、控制、降低风险。电网企业可成立风险委员会,并由风险管理部门定期组织人员开展对涉税业务和纳税行为的审查和监督,及时识别出可能发生的税务风险,将风险遏制在萌芽之中。健全的风险预防和预警机制,能有效防范外部税务环境不确定和企业内部经营所带来的潜在税务风险。第三条防线是企业内外部审计制度防线。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审计制度,成立审计委员会,以加强内部审计部门对涉税事务的审查和监督。规范内部税务审计的时间、范围、程序,着重审查电网企业是否存在偷税漏税避税行为、税务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税务会计核算是否准确、完整、纳税申报是否规范等等。健全的内部税务审计能够有效降低电网企业偷税漏税的概率。

(二)完善企业纳税筹划行为

纳税筹划如今成为大多数电网企业合理减轻企业税负的重要手段。然而,不恰当的纳税筹划行为不仅会给企业带来税务经济风险,同时也与企业的税务法律风险紧密相连。因此,加强电网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完善企业纳税筹划行为是关键。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和税收弹性。电网企业可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理的核算方式、销售方式、纳税时间、进项税抵扣、税率等进行合理避税。如电网企业可根据纳税筹划考虑是否选择简易计税、利用“营改增”后固定资产进项税扣除的税收规定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支出等;二是借助国家税收共享数据库和信息化平台。利用国家税收数据库收集企业历年缴税数据、国家税收法律数据以及其他可比数据,可以有效识别企业风险,并利用收集数据合理筹划。同时,建立税务信息化平台,将基础业务、财务、纳税有机融合,实现电网企业的财务数据集约化,进而为企业纳税筹划提供便利。三是强化对纳税筹划监管,确保企业在遵守税法税规的前提下合理规划,避免出现以纳税筹划名义行偷税避税之事。电网企业可以建立纳税筹划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加强对财税筹划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风险意识培训等途径依法筹划,合理避税。

(三)提高企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素质

电网企业税务风险之所以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财务会计或税务人员风险意识淡薄、道德修养和专业素质较低所致。如果企业内部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那么企业内部主观避税、偷税、漏税的现象便会少之又少,企业纳税筹划不合理的经济风险也会大大降低。在现代电网建设一体化的过程中,加强电网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首先需要提高企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素质,加强内部职员的税务风险意识,进而从思想上降低税电网税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只有提高企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素质,才能真正有效地控制企业税务法律风险和税务经济风险。因此,电网企业应加强职业培训,宣传税务风险预防机制和违规违法处罚力度等,促进企业纳税行为有效规避企业税务风险。同时,招聘精通财务、会计、税务、法律等复合型人才,强化对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和专门的税务部门有关税收政策和税收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力度,以促使企业专职人员精通最新的税收法律法规,以及涉税业务的税务优惠政策和税收弹性,提升企业纳税筹划的精确性和合理性。

篇5

一、IPO中的主要税收问题

(一)历史遗留涉税问题

税务风险的来源有很多种,历史遗留的税务问题就是其中之一。企业在其拥有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股权融资的实力时,会发现之前太过于关注经济利益从而忽视了企业的管理,这些不合规的管理中尤其突出的就有税收问题。企业在前三年所执行的税种、税率是否合法合规,有没有税收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这些都是应该重视的税收问题。

首先,报告期内的补税问题。

IPO进程中有很多环节,其中包括对财务报表的申报,由于原始报表之前可能存在差错,在进行更正的过程中若涉及到收入和利润的调整,就会出现税收的补缴情况。相关会计差错的性质和金额决定了补税的性质和金额,不同的性质和金额很有可能带来不一样的结果,也决定了其是否会审核成功。

关于补税的性质。会计差错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个是由错误引起的,一个是由舞弊引起的,这两个很明显性质是不同的。如果是因为错误的使用了会计方法或者是延误处理会计业务错过确认期间引起的差错就是属于由错误引起的;如果是因为在之前躲避税收而虚构成本或收入造成了收入和利润减少引起的差错就是属于舞弊了。错误引起的差错还是比较能理解的,但由于舞弊引起的差错就是属于性格及其恶劣的了,这样子造成的补税在审核中很容易就受到实质性的障碍。

关于补税的金额。确定了补税的两种情形的性质,但是这两种情形也是很不容易分清楚的。如果补税金额超过相关期间应缴税额的一半甚至更多,这就属于金额过大了,而因为错误引起的补税通常不会引起如此大的金额,就会出现很明显的迹象发现是舞弊引起的。重大的补税在实质上就已经违反了相关规定,成为实质性障碍也是毋庸置疑的了。

关于补税的审核风险。由于补缴所产生的延迟纳税会带来法律上强制征收的后果,不仅如此,还会对每股收益和股东收益带来负面影响。证监会现在对补缴税款的行为高度重视,一般出现这种行为的企业会再至少延迟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这样就会错过上市的好时机。企业发生补税行为而且又没有对此作出合理性说明就会面临极大的审核风险。

其次,偷税漏税问题。

IPO申报企业是否存在偷税漏税行为也是证监会重点关注的问题,证监会在审核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会严格检查这种行为存不存在重大违法因素,如果存在,就会很大程度的影响企业的业绩,造成业绩不真实的现象,那么这个环节明显的就会构成影响企业上市的实质性障碍。

由于很多地方政府对待税收问题不严谨,对税收的相关规定也不清晰,在申报上市的企业中,有些企业就会滥用公共资源进行不正当的税收手段。在地方政府中,有些偷税者恶意利用当地税务规定的漏洞,偷税者有可能通过不正当途径令税务机关将其行为认定为不属于重大漏税行为,从而也就不会受到严重处罚。针对这些欺瞒的偷税漏税行为,证监会已经整顿出了应对方法,拟上市企业必须要高度重视,严格把关。

(二)企业变更及重组的税收问题

首先,会计政策变更引起的纳税收入和会计收入的差异问题。

在企业中,纳税收入主要体现在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上。企业所做的会计报表在进行IPO之前主要是用于满足纳税需求,对于确认收入的方法,企业往往通过开票进行,过程中要始终保持申报的纳税收入和报表上的会计收入相同。纳税收入有相对应的纳税规则,而收入的确认也有企业会计准则作为参考,必须要严格遵守。

所以,在不考虑非增值税应税业务的前提下,在确认原则上,增值税纳税收入和会计收入在本质上是有不同的来源的,而企业所得税纳税收入与会计收入在本质上却是一致的。要坚持做到纳税与会计分离的原则,纳税收入按照纳税规则处理,会计收入按照会计准则处理,如果出现收入差异却仍然不改变确认方法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持续性的报表差错更正,也自然而然的会存在持续性的重大差异。这样就很有可能就会在IPO审核阶段受到阻碍,给企业上市阶段带来麻烦。

其次,企业重组的税收问题。

一般情况下,企业为了追求规模经济,降低自身的经营风险,也避免被并购的风险,在上市之前,企业往往会更进一步的进行资源整合和重新配置,也就是进行企业重组,从而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在重组的过程中,企业会遇到不少税收问题,例如资源整合及重新配置的安排是否在税务上更具效率;重组之后是否会带来较大的税务成本;企业若是在年度中间重组如果涉及亏损弥补和优惠承继,应如何计算重组当年的应纳所得税;企业管理者及企业内部的员工的个人税收问题是否处理好等等。企业若能在第一时间注意到上述问题,将业务重组与税务筹划有效的联系在一起,这样不仅能满足企业的商业规划,也能起到降低税务风险的作用。

(三)税收优惠依赖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如果税收优惠的比例占各期利润的20%以上将会构成严重的税收依赖,同时也会阻碍IPO进程的稳步前进。在2011年上半年中就有20多家中小板和主板IPO被否,而被否企业中涉及严重税收依赖问题的就超过20%。地方政府总是会对拟上市企业重点保护,从而很容易对其进行利益输送,严重的税收依赖就会给企业带来不确定的业绩,从而也就很难从证监会这里通过,想要成功上市就变得很困难了。

二、总结和建议

IPO是企业很重要的一个融资渠道,在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时代,很多企业都想壮大自己的发展,成功上市自然会为企业赢得很好的发展平台。作为企业的负责人,必须合理的按照国家政策,有效的进行IPO的准备过程,综合分析金融、法律及税务等各方面问题,尤其针对税收问题,近些年来,国税局以及财政部也相继推行相对应的税收政策,合理安排财税处理与税务规划,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利与弊,高度关注各种税收问题,从而降低税收风险。

篇6

【关键词】银行账户管理 银行 金融风险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银行事业也在不断发展,我国银行的开户账户也在不断增多,然而现目前我国银行的账户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各种洗钱、逃税偷税、私吞企业或国家公款等一系列违法犯罪活动屡禁不止,因此,应当加强银行的账户管理。

一、银行账户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相关银行账户管理规范和流程

通过有关数据统计显示,几年来,我国的银行开户账户仍然保持上升趋势。然而银行的开户缺乏相关银行账户管理规范和流程,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1)银行部门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降低了账户管理要求。很多银行为了拉拢更多的客户,扩大银行的市场占有率来获取更多的利益,普遍存在放松银行账户管理要求或为用户提供一些违规优惠和折扣等违规现象。(2)银行的操作流程不规范,目前我国银行实行的账户管理办法是先申报后开立账户,然而一些银行却采取先开立账户后申报资料,加上对账户的管理力度不到位,导致一些列的违规现象的发生。

(二)银行账户管理法律约束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银行大多存在账户管理法律约束力度不够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没有限制一般存款账户的开立数目。我国目前大多数银行对一般存款账户的开立数目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这就为犯罪分子通过正规的账户开立渠道和手续开立多个一般存款账户来进行违法犯罪活动。(2)我国目前也没有明确规定银行个人账户的开立数目,加上个人账户的转账功能以及提现功能灵活度高,导致一些单位或犯罪分子将非法资金转入到个人账户,这就为犯罪分子的洗钱以及一些企业的逃税、骗税等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方便,也可能导致恶意逃债的经济纠纷以及滋生私吞企业或国家公款等腐败现象。

(三)银行账户的审查和处罚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银行没有明确的银行账户开立规定,无法对开户人提供的开户资料的真实性进行科学有效地审核,这使一些犯罪分子利用银行账户从事洗钱活动有机可乘。此外,目前的账户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层次不高,普遍存在处罚力度较轻,未能形成有效地社会约束力。例如:根据《行政处罚法》,银行可对违规存款人采取较小金额的罚款措施,这就导致一些违规存款人员有利可图,往往起不到惩戒违规存款人员的作用。

二、加强银行账户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银行账户管理法律法规

我国目前的关于银行账户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应当不断进行完善和健全,使有关银行账户管理法律法规更加清晰完善,便于账户管理法律法规的执行。银行可以采用法律手段来规范银行的账户管理,提高银行账户管理的力度。有关部门可以制订严厉的法律法规来打击洗钱、偷税骗税、恶意逃债等一系列违法犯规活动,不断加大对私吞企业或国家公款等现象的反腐力度,提高银行账号的管理能力。此外,银行还应当加强与行政部门、司法部门的合作,共同打击各种金融犯罪活动,保证金融系统的稳定运转。有关部门也应当建立严格的银行账户管理监督制度,提高银行账户的管理。

(二)建立完善的银行账户管理系统

银行应当建立一个立体的账户管理系统来对银行本地的业务系统和人民银行的账户管理系统进行连接,保证中国人民银行以及各个金融机构对各户的资金的来源和去向及时、全面地掌握,在必要时可以及时对客户资金进行有效监控。此外,银行还应当建立一个与公安部门、税务部门进行信息共享的系统,来加强银行的账户管理,有效打击各种洗钱、偷税、漏税、恶意逃债、私吞企业或国家公款等违法犯罪活动。银行加强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合作,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资源,来降低账户年检手续的繁琐程度,确保账户年检的质量以及效率,便于银行账户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健全银行账户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大多数银行的账户管理大都存着管理方式落后、管理思路比较局限以及缺乏有效的管理政策等问题。比如:银行的结算服务和信贷优惠政策没有得到落实,导致一些企业不配合银行的账户管理;银行的税收征管办法没能有效联系上企业的账户信息,导致发生一些偷税漏税现象。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应当健全账户的管理制度。银行可以把账户管理、商业票汇管理以及税收征管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对纳税人的开户要求进行明确规定:纳税人必须在银行开立基本账户,并将基本账户信息告知税务部门,企业只能通过基本账户来外签商业汇票。银行应当加强账户的销户管理,对于营业执照已注销两年或久悬标志已设置两年以上的账户,应当通知账户户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销户手续的办理,逾期银行将进行自动销户处理。此外,银行还可以适当提高账户的开户和销户标准,明确规定各种账户的最早销户期限,并统一各种收费标准。

三、结束语

银行的账户管理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地打击各种洗钱、逃税偷税、恶意逃债、私吞企业或国家公款等一系列违法犯罪活动。因此银行应当不断完善银行账户管理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银行账户管理系统以及健全银行账户管理制度来提高银行的账户管理,保证银行账户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资料

[1]郑瑞琪.目前银行账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财经(理论版),2012(11).

[2]刘旭鹏.当前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11).

篇7

关键词:全面开放;税务;服务市场

目前,我国税务服务市场发展不成熟,全面开放税务对服务市场有着巨大的影响。随着国外税务行业在我国的入驻,我国逐渐认识到税务的重要性,税务业也逐渐发展起来。税务服务市场的发展有利于加强税收管理,减少偷税漏税现象,从而更好的维护国家税收秩序,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全面开放税务服务市场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就我国现状而言,税务业的发展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不断的改进,从而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一、我国税务服务市场的现状

第一,税务率较低。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发达国家的税务人数远远高于我国,日本80%以上的企业、美国50%以上的企业和接近100%的个人都委托税务,而我国税务的纳税人数则不超过10%,从而导致我国税务服务市场范围小,纳税人委托纳税意愿低。

第二,税务事务所规模小,从事行业的人员服务水平低,服务质量不让人满意。经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税务服务市场中主要以规模小、人员混乱的税务公司为主,从而进一步导致了纳税人纳税意愿低。另外,税务公司的开办与聘用人员多数是一些有“靠山”的人,他们有亲戚或朋友在相关的政府部门工作,使得他们可以无证上岗,工作过程中,缺乏专业的经济方面的知识,服务态度差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税务服务市场。根据研究国外的一些税务事务所,我们可以发现,从事税务的人才需要具备一些特征:独立、公正的职业立场;一定的会计、审计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了解国家税务方面一些法律法规;具有丰富的有关经济领域的知识。而我国的一些小规模的税务公司的内部人员一般不符合以上要求,这也是我国税务服务行业发展落后与发达国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税务定位不明确。目前,我国大多数人员不理解什么是税务,税务机关与税务机构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一般情况下,税务主要是指税务咨询、记账等,因此,税务必须严格遵循国家税法的规定,公正、客观的办理相关的税法业务,并且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就我国现状来看,税务公司和税务部门有联系,税务公司定位不明确,甚至出现帮助纳税人偷税、漏税的现象,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也没有促进企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第四,有关税务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税务相对其他行业来说是一项有着较强法律约束力的政策性工作。我国的税务机构和人资格证的颁发,一般都需要经过国家的统一认证,并通过相关部门的批准,否则一律不准从事税务。但就我国而言,税务资格认定和税务人员的确认管理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需要我们不断的改进、完善。另外,国家对于律师、会计师等人员免去统一的考试,只要出示从事过税务工作或有相关方面的知识能力的证明就可以提出申请,进行办理,就可以从事税务的相关工作。由此看来,我国对于税务行业的要求远远低于税务人应该具备的执业资格标准。另外,税务机关中还存在识人不清的现象,无法准确的判断出办理涉税事宜的工作人员是企业的内部人员还是人员,使得一些没有资格的公司和人员利用管理工作中的漏洞,从事非法的税务业务,进一步导致我国税务服务市场管理混乱、经营不善。

二、对于全面开放税务服务市场的几点思考

就我国现有的状况来分析,可以明显的发现税务服务市场管理不佳,需要不断的改进。另外,我们也可以认识到税务的重要性,了解到税务现有的问题抑制着我国税务行业的发展。全面开放税务服务市场是我们在国际上展现本国风采的必然途径之一,如何对外开放,如何规范税务业等都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关键,所以,采取有效合理的措施有利于完善我国的税务制度,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第一,根据税务的性质,准确把握税务与税务机关之间的关系。税务一般是指具有独立地位的一种为纳税人或纳税企业服务的一个行业,属于社会中介的范围。在税务服务行业中,税务主要是以法律为前提,为纳税人提供有偿服务。所以相关人员要合理、合法的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正常发挥税务的真正作用,改变人们原有的错误认识,准确区分税务和税务机关之间的关系,不要简单的认为税务机关是税务的主干,认真的帮助人们认识税务的本职工作,赢得人们的信任,改变现在工作范围狭隘的状况。另外,相关机构要大力宣传,对税务行业的发展进行扶持,建立税务服务市场的机构与私企相结合管理模式。

第二,加强税务服务方面法律法规的建立与完善,更加权威的促进税务服务行业的推行。就我国现有的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现有的税务服务市场包含较多的部门规章、十分繁琐的法律法规,以及不具备一定的权威性等,从而导致一些税务的机构无法正常执行。同时,我国还缺乏对税务服务行业的税务违章处罚、内部制度等方面系统的要求和相关的法律规定。所以,现在我国要制定相关的法律,如“注册税务师法”、“税务法”等,并需要结合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法律制度,对我国税务服务行业进行法律调整,从而不断的完善税务管理制度,提高税务的服务态度,发挥其真正作用。

第三,依法治税,进一步完善我国税法体系,并按照税收执法,改善税务的执业环境。我国税法法律体系不完善,税法层级偏低,导致人们对税法的认识度不厚,税法意识薄弱,偷税漏税现象严重。所以,我们要不断宣传税务管理的重要性,激发税务的积极性,完善我国税收法律体系,严格实行依法治税,严厉打击偷税漏税行为,真正的改善我国现有的税务服务市场。

第四,加强对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分析、研究,学习国外先进的税务经验,进一步发展我国的税务业。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如何正确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发展我国的税务业是我国即将面对的一个机遇和挑战。国外先进的税务企业给我国本就发展缓慢的税务服务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由于国家对税务行业的不重视、并缺乏相关的保护措施,使得我国税务服务行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我们需要学习国外先进的税务经验,结合我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制定适合我国税务行业发展的管理制度。同时,我们要不断的扩大税务事务所的规模,加强事务所之间的联系,保证服务质量,树立税务服务行业的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促进我国税务服务行业的发展,促使其与国际市场接轨。

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发展,国外一些税务事务所在我国发展分公司,进一步打击了我国现有的税务服务市场,如税务业。税务行业发展缓慢,规模较小,内部人员管理混乱,无法应对国外先进的税务事务所。因此,我国要正确的认识到税务的性质,相关人员需要作出一定的解说或宣传,增加人们的纳税意识。相关部门要不断完善与税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并设立一个权威部门,严格管理税务执业资格证的发放,加快税务业发展的步伐。同时,要不断的完善税法法律,严格进行税法执法。最后,我们则要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结合我国国情,制定属于我国特有的管理体系。唯有如此,才能更好的与国际接轨,更好的促进我国税务服务市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林.我国税务的滞后性分析与对策研究[J].商业现代化,2006(27).

[2]孔翠茹.我国税务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经济师,2007(11).

篇8

一、从现金管理现状来看,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大额现金支付管理薄弱。商业银行的审批制度流于形式。一是漏批现象时有发生;二是责权不清不;三是手续不健全。商业银行普遍对审批制度不重视;审批权限范围不清;审批表填写不规范、不完整;审批意见空缺;未盖开户单位公章,甚至为应付检查,事后补充等。

(二)登记备案漏洞较多。一是台账登记不合规,如《大额现金支付登记备案台账》没有由临柜业务人员逐笔按序记载,失去事前、事中监控效果;二是对报备时限不及时。

(三)账户违规取现严重。当前,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基本把存款任务作为一项硬性考核指标,与年终业务考核评比、领导职务晋升等紧密挂钩。为了扩大业务,实现存款数量的增长,从而放松对现金的管理。具体表现为:一是基本账户超范围用现。二是开户银行不根据规定核定开户单位的库存现金限额,致使坐支的现象普遍存在,库存限额的核定形同虚设。三是乱开设账户套取现金及公款私存。商业银行为揽存和完成指标任务,为其大开“绿灯”,致使这种现象普遍存在。更有的开户单位巧立名目将生产经营性资金转入储蓄,以个人名义开立储蓄账户,用于经营销售。还有的以个人名义开立信用卡账户进行套现,在没有完税证明的情况下以发放劳务费名目支出现金。这些现象的存在,不仅不利于现金业务的监管;同时,也不利于对逃废银行债务、偷税漏税、洗黑钱等违法行为进行监督。

(四)思想基础并非固若金汤,缺乏内在动力。我国商业银行普遍有规模扩张的内在冲动,这就往往把“存款立行”作为第一要务,而从严现金管理不仅不能为他们带来明显的收益,还有可能影响客户的稳定。因此,一些商业银行领导对现金管理思想麻木,认为现金管理是传统计划时期的产物,已经不合时宜,从而对现金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尤其是基层行,缺乏做好现金管理工作的内在驱动,积极性不高。

(五)检查处罚与落实执行有矛盾。首先,处罚依据较笼统,不具体,依据不足。其次,处罚起点界限较高,5~30万元的罚金,对规模小、效益差的商业银行而言,确实有些困难,人民银行如查出问题不处罚,就有责任,也达不到监管作用。

(六)管理手段与业务发展有矛盾。随着银行新的业务领域不断拓展,特别是电子商务业务的广泛发展,对现金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商业银行在现金管理尤其是大额现金审批上基本停留于手工操作,没有计算机网络作为监控屏障,效率和监管手段明显落后。

(七)专业队伍与实际工作的矛盾。人民银行的现金监管职能由计划部门调整到货币金银部门,管理职能调整后,使得货币金银部门的人员对现金管理的一些政策、法规及监管业务实际操作规程要有一个了解熟悉的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金监管职能作用的发挥。

(八)网上银行及电子货币迅速发展对现金管理的范围提出挑战。随着商业银行、非金融机构网上银行和电子货币业务在我国迅猛发展,现行现金管理对象的范围显然不能适应,对此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而通过电子货币大额套现、洗钱、偷税漏税和逃税经常发生。

二、促进现金管理工作发展的对策

(一)规范和完善现金管理有关法规。针对当前现金管理工作中出现的薄弱环节,人民银行要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研究采取新的政策措施,抓紧时间对现金管理的政策、法规进行修订调整,不断完善和增强现金管理法规的时效性和可操作性,金融机构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堵塞漏洞,加快推进现金管理工作的法制化和规范化进程。

(二)加强学习培训,努力提高现金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现金管理不仅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国际惯例,而且也是防范和打击经济犯罪的一个重要手段。金融机构要把现金管理工作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来抓,组织培训现金管理人员,尤其是重点组织商业银行有关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彻底改变基层行重业务、轻学习、重服务、轻管理、重操作、轻政策的思想,转变观念,深刻认识实施现金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其深远意义。

(三)提高监管水平,加大查处力度,维护公平竞争。督促监管一线人员认真研究市场经济下现金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掌握当前现金管理的内容、方法、手段,不断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坚持原则、秉公执法、尽职尽责的职业道德。上级人民银行注意收集和总结各地区的各种监管工作方法、措施和经验,加强组织做好不同地区监管工作经验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积极促进现金管理水平的提高。

1、加强银行账户管理。人民银行要严格审批账户开户以及监管账户的使用情况,督促金融机构认真执行国家现金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严格监督开户单位使用大额现金情况,严厉查处各种违规行为,规范账户使用用途。

2、严格执法,加大查处力度,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人民银行应加大对商业银行现金管理的后评价工作。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现金业务检查,对违反现金使用的机构,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处罚,促进金融业务良好、有序地开展。

3、搭建金融机构现金管理平台,防范和打击“洗钱”、套现、行贿受贿、偷税漏税等犯罪行为。现金管理工作涉及很多部门,外部需要劳动人事部门加强对企业、事业单位工资基金管理;财税部门应促使个体私营企业逐步健全财务制度,设置必要的会计科目;审计部门应增加单位是否违反现金管理规定等财务审计内容。内部需建立一支由货币金银、会计、内审、监管等部门组成的现金监管队伍,并且要认真贯彻执行人民银行相继颁布实施的《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现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加强内部、外部职能部门之间的交流,使货币金银、会计、内审、监管等各职能部门协调起来,团结一致,形成坚强的监管合力,提高现金监管的反映速度和灵敏度,确实加强对现金业务的监管,严格执法,从重从严查处各种违规违法行为。

篇9

摘要:在我国,税收形式主要采取的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模式,我这种新的形势之下,我国电网公司在税收方面开始了筹划工作,我国电网公司面对如何解决目前阶段的有关企业税收问题想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将主要针对目前新形势下建立在ERP系统下的如何针对强化电网公司企业税收筹划的有效途径进行阐述,具体从电网公司的税收筹划入手,给予企业税收筹划不一样的了解,然后再对电网公司企业税收筹划极其影响因素做出分析,主要针对税收认识、税收筹划以及管理体系的创建等几个方面做出阐述,最后我们将对电网公司应该采取何种税收筹划的内容做出革新,在这种新形势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下,对电网公司面临的税收筹划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设性意见,不断促进我国电网公司在税收筹划工作方面顺利进行。

关键词:ERP系统;电网公司;税收筹划;措施;途径

一、ERP系统

ERP系统是建立在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凭借系统化的精确管理思想,目的是为了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员工能够为其提供决策运行的手段的一种管理平台。ERP系统是从原先的物料需求计划逐步发展引进而来的新时代形势下运用的一种集成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它在某一层面上拓展了原先有关物料需求计划的定义范围。ERP系统是集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与信息技术与一身的一种现代企业的管理和运行模式,充分反映了当代环境下的企业对于资源合理调配以及追求最大化利润的实现方式。

二、企业税收筹划的概念

企业税收不同于我们常说的偷税、漏税。税收筹划是一种合乎国家法律规定的政策,其本身是不违法的。尤其是最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税收筹划这一概念将显得更加突出。对企业税收做出一定的筹划与调整并不影响谁受得了的相关政策。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实行企业税收起步比较晚,对于企业税收筹划也发展地比较晚。针对企业税收,适当做出税收筹划,能够有效减少企业的投资风险,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客观的经济效益,还能够不断地促进市场经济的完善,所以,企业税收筹划备受关注。

三、ERP系统下强化电网公司税收筹划的有效途径

(一)制定企业税收筹划目标

对于电网公司来说,制定企业税收筹划目标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合理控制税收处罚,其二是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其三是全面进行税收筹划等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当然,这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实施办法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发展进度来看,要按照次序进行。针对税收处罚这一项,对于电网公司来说在税收处罚方面千万不能做出偷税漏税的行为,那将受到法律的严重制裁。另外一个是税收优惠政策,电网公司有时候能够收到一些法律文件或者是政策方面的优惠信息,电网公司应该根据这些优惠信息做出相关的税收筹划工作目标。最后是有关企业全面展开税收筹划工作,电网公司应该将税收筹划规划到整个企业的发展战略以及经营管理中来,要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税收筹划手段,从电网公司的整体利益出发,找寻出最适合的税收筹划策略,实现电网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

(二)企业税收筹划内容革新

在新经济形势下,实现企业税收筹划有一个比较有效的途径,那就是进行企业税收筹划内容的革新。主要从企业的所得税法、企业的组织形式到企业的纳税方式三个方面入手,这样才能够保证电网公司在企业税收筹划方面实现内容的不断创新。针对企业所得税法,首先应该明确有关电网公司方面的有关企业所得税的交收政策,明确符合电网公司以及用电用户之间权益性投资,关注其中可以免税的部分。其二是企业的组织形式,不同的电网公司其组织形式是不一样的,而且对于电网公司来说其有着不一样的税收政策,所容纳的税收款项是不一样的,电网公司在进行税收内容调整的时候就可以找出可以不进行缴纳税收的部分。对于其三企业的纳税方式来说,如果一个电网公司有着多个子公司的话,那么,就应该采取汇总缴纳的方式共同上缴税收。电网公司可以根据公司和子公司二者在纳税方面的不同的相关规定去进行税收筹划,尽量降低上缴税收。

(三)合理筹划税收的各个环节

对于电网公司来说,合理筹划税收的各个环节主要包括了应该从纳税成本入手,电网公司会计要核算好项目税收,并且要按照具体的实际业务以及它的实际情况进行税收计算,采用权益法进行计算,尤其是对于可以进行免税处理的项目来说就应该进行免税处理。尤其是针对纳税筹划计算方法来说,应该在准予扣除成本项目的纳税筹划中,主要包含了计价方式、折旧方法等两种情况选择。企业最好是选择利用固定资产折旧来进行税收筹划,目的是为了节约税收或者是持有税的目的。一般在正常情况下,经常使用到的是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作为税收筹划的考量标准之一,以减少应该缴纳的纳税所得额。

小结

税收筹划是我国企业的日常经营与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是在当今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之下,我国对于企业采取税收筹划手段一直都是支持的,减免不必要的税收将更加有利于企业的快速发展,在主要是为了企业能够在自身发展与经营规划中寻求到企业行为与国家的政策意图相吻合的最佳契合点,这将实现税收筹划的成功,也同样能够减轻企业税收的负担,还能够保证国家赋予税收法规政策的认真落实。(作者单位:山西锦通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计金标. 经济管理类课程教材税收系列:税收筹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

[2]蔡昌. 税收筹划:理论、实务与案例.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3

[3]梁俊娇. 经济管理类课程教材税收系列:税收筹划.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

篇10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实务;内部控制;纳税征信

一、当前我国中小企业会计实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不规范

中小企业财务造假已成常态,偷税漏税现象严重。企业设有一套內账一套外账,内账记录公司全部经济业务,外账用来应付税务局、银行。中小企业为了逃避纳税,对于小规模纳税人和一些零售商购买者常常不开增值税发票,让对方将属于公司收入的款项打入法人账户。另外,在进行产品促销活动时,随货赠送的商品均不做账务处理,以减少纳税。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基础工作薄弱。在原始凭证方面,原始凭证填写不完整,有些紧急情况填写的原始凭证缺少主管负责人、经办人的签字、盖章,无法在发生问题时明确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某些企业甚至无特定格式的原始凭证,采用手工自制原始凭证。在记账凭证方面,中小企业不能规范会计科目,及时进行账务处理。部分企业为了简化会计工作,月底填写一张收入记账凭证,后面粘贴多张不同日期的原始凭证。在其他方面,会计人员不能对账簿发现的错误及时进行更正。根据利润需要随意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固定资产账目存在少提或多提折旧现象。在赊销时没有取得具有法律效力的赊账单据,企业应收账款挂账时间长,有些企业甚至不对难以收回的账款提取坏账准备。

(二)缺少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与措施的总称。中小企业往往缺少健全的内控体系,会计人员内控意识薄弱,日常会计工作的展开总是受到领导或者管理人员的制约,无法做到及时、准确、公正的操作。由于中小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大都不分离,业主可支配所有经营管理活动,没有特定的规章和人员约束业主,这样可能造成业主对公司利润和会计做账的干涉,而且频繁随意地以私人目的支取资金。其次,缺乏严格的内部监督还会导致很多实际问题。例如,差旅费不能定期清算,一些员工因为私人原因扰乱正常结算报销顺序或者延时上交记账单据。在计算员工薪资时,没有固定、统一的核算标准,公司对中基层管理人员缺乏绩效考核。

(三)电算化没有彻底实现,缺乏高素质财会人员

在计算机广泛普及应用的今天,中小企业也在充分利用软件处理公司的各种业务。会计人员能使用金蝶、用友、远光、管家婆等会计软件,填制记账凭证、结账、报账。但中小企业对于财务软件的应用范围还不够,有的仅在收入核算项目中应用,不会在材料成本核算中应用。部分企业销售、库存、财务采用不同的软件,数据不加以汇总,造成公司数据难成体系,会计人员对其他部门的情况了解不足。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流动性大,学历水平、能力经验参差不齐。由于企业规模小,难以留住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多数企业会计人员后续教育培养匮乏,会计人员知识老化,不了解国家最新法规制度,不具备财务分析和风险预测能力,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企业核算需求。

二、建议与对策

(一)规范会计核算体系,加强内部控制

中小企业在落实国家法律法规的同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建立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对于核算水平较低的小微企业可采用委托记账,但委托人必须提供真实、全面的原始凭证。企业应杜绝两套账、多套账的会计造假行为,合理进行税收筹划,利用国家优惠政策,科学避税。企业应加强各个部门、岗位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控制,建立一个简单的预算、考核、评价体系,一旦发现影响公司效率、可能造成损失的情况要加以督促、警告、处罚。会计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应保持各自的思想独立,公司应赋予会计人员对高管和其他人员财务上的监督权,通过制定公司规章制度来约束管理层行为,避免其滥用公司资金。会计人员应严格记录高层管理人员的取钱行为,尽量按照公司的财务预算执行管理层的薪金发放。

(二)完善外部监督检查工作

首先,税务机关应加强日常监督指导工作,建议企业财务人员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账务处理,依据有效凭证记账入账。为了促使纳税人的财务经营状况被税务机关等部门了解、掌握,纳税人需要积极向税务机关报送材料。这是一项义务,如果纳税人没有做到,就要对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其次,建立企业纳税征信制度和诚信奖励制度。在行政区划内,将所有企业纳入纳税征信体系中,以诚信加分和违法减分的形式,进行征信评定工作。设定几个分数的警戒线和奖励线,对此范围内排名靠前的企业进行警示教育或者贷款政策优惠、荣誉奖励。此外,税务机关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大税务稽查力度,严格整顿偷税漏税的中小企业,仔细审查企业提供的账簿、财务报表,对违反规定的企业负责人处以相应数额的罚款,对作假严重的企业会计人员,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

(三)大力推进电算化,提高财会人员综合素质

企业应建立通用统一的财务软件协议,并与市场细分相结合。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和安全,建立必要的防护措施。加强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提高会计人员电算化操作技能。要想拥有优秀的财会人员队伍,就必须增加对会计人员的培训教育力度,尤其是在国家新进法规、会计电算化、excel办公软件的培训上。会计人员也应主动学习会计准则、工作规范、职业道德等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胜任能力。

三、结语

中小企业是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载体,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总之,完善中小企业会计核算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全面贯彻《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制度》,立足企业实际,加强会计核算制度建设,完善内控管理和外部监督机制,培养更高素质的会计人员,才能切实提高中小企业会计核算质量,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宜春.关于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的探讨[J].企业家天地,2008,3(10).

[2]赵宝卿.内部控制设计及运行[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