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停车管理范文
时间:2023-10-31 18:00: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道路停车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范围为中心区。科技城、国际教育园、各镇(街道)镇区参照执行。
第三条区城市管理局是本行政区城市道路机动车泊车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区规划、建设、物价、工商、税务、财政、公安交警、街道办事处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做好泊车位建设和管理工作。
第四条城市道路机动车泊车位是指利用城市道路、广场、街巷等公共场所,由政府主管部门依法统一设置的供机动车临时停放的场所。
第五条道路泊车位按照省《城市道路内汽车停车泊位设置标准》设置,设立统一标识。
第六条道路泊车位的设置(撤除)由区城市管理部门会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
第七条道路泊车管理工作由属地街道办事处具体实施,道路泊车服务单位由辖区街道物业管理公司承担或者按照市场化运作择优选用。
第八条道路机动车泊车实行经营服务性收费,收费标准按市有关规定执行。泊车服务收费使用统一票据。
第九条道路服务收费收入由属地镇(街道、分区)实行专项管理,用于停车服务管理和设施维护建设。
第十条对泊车服务单位的要求:(一)具备泊车服务从业资质;(二)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行业管理规范;(三)建立并落实教育培训、服务、安全等各项管理制度;(四)接受有关部门的指导、检查和考核。
第十一条对泊车服务人员的要求:(一)统一着装,佩戴服务牌证,按标准收费,一车一票;(二)对寻泊车辆应主动引导、安全提示,维护泊车秩序;(三)加强巡查,避免发生停放车辆被损被盗。
第十二条对泊车驾乘人员的要求:(一)按照标志牌公布的车型、时间和标线、方向有序停车,规定位置以外不得泊车;(二)不得损坏停车设施,自觉维护公共环境;(三)按规定标准支付泊车费,保管好泊车凭证;(四)关闭车门、车窗,落实防溜、防盗等安全措施,贵重物品随身携带;(五)不得将载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品及违禁物品的车辆驶入泊车位。
第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撤除泊车位,不得在泊车位内设置障碍、妨碍泊车。
篇2
【关键词】西安;城市交通;交通拥堵
中图分类号:U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173-01
城市道路交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保持道路交通的顺畅有序更是提升城市功能、增强城市活力和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当前西安城市交通发展亟需解决的几个突出问题
近年来西安市城市道路交通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不能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第一,道路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城市交通压力依然不小。道路容量不断扩大,但是由于机动车总量及平均出行距离逐年增长,机动车数量增长速度过快,道路车流量日益增大。
第二,“公交优先”战略没有得到很好体现,公交吸引力有所下降。西安市这些年对公交投入也不小,“公交优先”正逐步深入人心,但实施效果仍不明显。
造成这种结果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一是汽车交通发展失控,道路建设难以适应超常增长的需要;二是公共交通的发展速度与广大市民方便、舒适出行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道路建设在结构和功能上无法满通需要,缺少快速、便捷的环城高速线路,公交线路、公交专用道的规划、建设还不尽合理,多样化的快速公共交通发展模式尚未在管理层面达成共识;三是城市公共交通投资和运营主体单一,难以适应当前和未来发展需要。
第三,部分市民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交通公德意识差。
第四,市区道路交通管理还有很多地方不到位。
二、当前西安城市发展对道路交通提出的新要求
(一)交通建设应从被动的满足经济需要的模式转向主动的引导经济发展的模式
交通规划应该是与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发展规划等同时进行,从以前简单满通需求,逐步转变成通过交通规划来引导城市发展。当前西安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道路交通的建设一方面是经济发展的硬件条件,同时自身也是一个巨大的商业机会,将会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机会等。
(二)交通规划应从被动的道路建设的发展模式转变为主动的减少交通需求的发展模式
虽然西安市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发展,但人们能够使用的道路资源毕竟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如何满足经济发展与城市交通顺畅之间的矛盾成为我们必须要加以重视和解决的主要课题之一。
(三)交通政策应从消极地疏散交通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的充分发挥交通设施最大效率的管理模式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作用变得异常重要,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道路交通政策的实施效果。因此,交通设施如何支撑城市未来的空间发展,如何引导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并与城市土地利用相协调,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难题。
三、关于进一步改善西安城市道路交通状况的对策与建议
(一)城市总体规划必须要与城市交通规划相结合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一项基本战略
交通需求是人们从经济、文化等活动中衍生出来的,城市规划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居民出行的距离与频率,对城市交通流量的强度、密度和时空分布有着密切的相关性。
(二)改造和完善现有道路路网结构是解决城市道路交通问题的一个主要方法
城市的道路系统必须要有相适应的道路容量和运送能力,为车辆出行提供高效、通畅的服务。
(三)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道路交通问题的一个根本出路
从目前西安市区交通状况来看,应鼓励市民搭乘坐公交车或者地铁出行,减少行驶在路的车辆。
(四)实行交通分离、开辟非机动车道
西安市混合交通状况还比较严重,这是交通混乱、道路拥挤、事故多发的主要诱因之一。因此,要继续采取增设交通护栏、隔离带、道路渠划等措施,将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严格进行分离,确保各行其道。
(五)大力提倡“绿色交通”以培养交通安全意识和控制交通污染是解决城市道路交通问题的一个基本趋势
首先,应加强绿色交通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培养市民主动参与意识。其次,应加大力度解决市区的堵车问题,因为堵车会造成空气污染。
篇3
【关键词】:城区交通拥堵;成因;危害;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 A
交通是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因素。城市交通作为一种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是现代城市的心血管系统,担负着城市社会生产、流通、分配和交换等重要环节的运转任务,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在城市经济社会生活中体现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随着城市人口的大量集聚和汽车交通时代的到来,城市交通的迅猛发展在满足城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需要的同时,也因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滞后和管理水平不足而造成交通供需矛盾的尖锐化。可以说越是现代化的大城市,城市交通系统所担负的任务就越繁重,作用就越明显,因而交通拥堵问题也就越突出,成为制约城市运行与发展的显著“城市病”问题之一,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切肤之痛。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改善城市居民福利状况,是目前城市社会问题研究领域的一个关键内容。
1城区交通拥堵的成因分析
1.1 城市布局不合理,城市发展与城市的交通建设不协调
城市发展过程中,没有做好土地利用与交通设施建设之间的协调,造成土地利用形态不合理或者土地开发强度过高,从而导致交通容量无法满足的交通需求,引发交通拥堵。
1.2 城市交通结构不合理,效率较低
1. 2.1公共交通相对落后,缺乏轨道交通。
(1)常规公交发展较慢,作为目前公共交通的主要方式无法起主导作用。目前,我国大城市常规公交线网密度低,车辆档次不高且数量不足,公交场站等基础设施缺乏。
(2)缺乏轨道交通。在一些现代化城市中,真正作为城市交通的骨干是地铁和高速铁路,而我国大部分大城市没有轨道交通,只有少数几个城市建有地铁和轻轨,但轨道交通线路少,无法形成网络,主要还要依靠常规公交进行衔接,增加了换乘,使得轨道交通容量大、速度快的特点无法发挥。
1.2.2 小汽车发展势头强劲。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如果不合理引导和控制,将会加剧城市的交通拥挤。
1. 3 我国城市道路建设水平不高,滞后于交通需求的发展
目前,我国大城市的道路长度以及道路网密度普遍偏低,未达到国标推荐值下限,与国外以小汽车为主要出行方式的城市相比,差距较大。根据国家建设部颁发的标准,城市人均道路面积应在11以上,路网密度应大于3km/k。
1. 4 道路布局不合理
由于受城市布局以及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大城市的道路布局不合理,道路网的级配不协调,普遍出现次干路以及支路不足,从而加重了快速路和主干路的交通压力,致使快速路和主干路的交通拥挤。
1. 5 交通管理不够科学
目前我国城市中城市交通运输、城市道路建设、城市交通管理三个系统分别由多个部门管理,思想认识不尽统一,城市的交通管理系统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脱节,城市交通管理跟不上城市交通发展需要。
1. 6 人们的交通意识及行为规范较差
交通参与者交通意识差,交通安全和遵章守法意识不强,交通违规违法现象频繁,是导致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的一个重要原因。行人、自行车乱穿马路,出租车、中巴车随意载客、违章停放;违法占道经营现象屡禁不止。机动车驾驶人违法违规行车,造成了城市交通事故的增加,从而加剧了城市的交通拥堵。
2城区交通拥堵的危害
目前,无论是一线大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乃至县城,都不同程度出现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这种“城市病”不仅给城市居民的带来了出行时间浪费、运营成本上升、交通事故增加、空气和噪声污染加剧等,还给人民的生活、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增加了巨大的社会成本,严重地阻碍了城市的健康发展。
2. 1 交通拥堵影响着人们正常的工作与生活
城市交通拥堵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给出行者个人和团体增加了出行的时间成本,此外,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在造成时间延误的同时,也极容易使人们在等待的过程中产生的焦急、烦躁的心理,严重的堵塞可能造成驾车人和乘客的烦躁不安和心理失衡,增加交通事故。不仅对本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损 害,而且也降低了工作效益。
2. 2 交通拥堵使城市的污染愈加严重
城市交通拥堵使汽车频繁的怠速、低速、加速、减速,加重了城区的空气污染。交通拥堵过程中的频繁变速前行使原本尾气污染严重的城市空前环境变得更为恶劣,不仅影响城市低碳环境的建设,而且直接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2. 3 交通拥堵增加了经济社会成本
目前,全国600多个城市中,约有2 /3的城市交通在高峰时段出现拥堵,因此,未来随着城市拥堵现象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的逐步蔓延,在城市交通拥堵中损失的财富将变得更大。此外,交通拥堵在对城市造成经济损失情况下,不仅降低了社会的总体经济福利水平,也向社会施加了一种额外的成本,即每个人在拥堵期间内由于缓慢行驶甚至停止不前所花费的额外时间和额外付出。例如,为了应对交通拥堵造成的行车不便,国家必须增设交通信号设施、岗亭等设施,增加交通警察的工作量与工作强度,而这些额外的成本其实最终都是由整个城市或者社会来承担的。不仅如此,交通拥堵还加重了治理空气污染的社会成本。
3城区交通拥堵的对策
3.1 认真做好规划
规划指根据未来的需求与供给,制定目标,预测将来可能会发生的问题,研拟对策,选择最佳的方案并付诸实施,以达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的目的。要做
好规划,首先要认识规划的重要性:规划的合不合理直接关系到城市交通量的大小;其次要注重规划编制的超前性、专业性:不可在编制规划文本时敷衍了事,而在城市交通出现问题时,把与交通相关的技术人员当作“治病”的医生,这样规划就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第三,规划编制好以后,不可束之高阁,而应尽快、严格地付诸实施,并结合实际情况加以适当调整,使城市交通向着理想中的方向发展。
3.2加强城市交通管理
3.2.1 交通供给管理
交通供给管理就是加强现有交通设施的管理,使现有的交通系统发挥最大功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瓶颈路口的管理。
城市交通拥堵往往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扩展开来。遏制住瓶颈路口的拥堵,城市拥堵就能得到很大的改善。可以通过在干道交叉口、学校门口、施工点等等这些瓶颈路口加强执法力度,规范标志标线等来改善管理,提高这些路口的通行能力。
(2)增强依法治理交通的法制意识和现代交通意识。
通过“明确通行权利、规范交通行为”,将交通教育融合到小学义务教育中,加强对城市各行业职工的交通知识和安全教育,提高全民交通意识,依靠全体市民共同管理好城市交通。
(3)提高交通管理的科技含量,依靠科技助跑城市交通管理。
利用先进技术提高现有交通设施的使用效益:通过对路网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路网交通负荷评价、路网交通流量的分配来整体研究城市交通网络信号和交通流优化组织的最佳方案;利用互联网、电话、户外交通信息牌等及时向市民最新的交通信息,指导出行;用GPS、GIS等技术定位交警巡逻车和事故牵引车,及时排除车流的异常情况,保障道路的畅通等。
(4)加强交通管理的统一性。
目前在城市交通管理体制上,存在多头管理的问题,比如停车管理,城管局、交管局等部门都可以管,这样就降低了管理的效用,增加了管理的成本。能否成
立一个专门的交通管理部门,来统一管理城市交通,值得探讨。
3.2.2 交通需求管理
在交通供给和交通需求这对矛盾中,交通供给是刚性体,想要增加很难,而交通需求则是弹性体,因为交通需求分为有效需求和无效需求,可以通过削减无效需求来对它进行压缩,使得交通供求趋于平衡。交通需求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采用增加汽车购置税(如上海拍卖汽车牌照)等方法来控制城市车辆的保有量。
(2)实行城市道路拥挤收费制度。城市道路交通拥挤收费就是指在一定时段,对进入某个区域或某些路段的机动车征收一定的费用,以期通过提高交通出行者的出行成本,促使交通出行者重新选择自己的出行方式或时间,削峰填谷,分散交通需求,从而使得原来拥挤道路的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趋于平衡。
(3)设置公交专用道。给城市公交一半以上的路权,严格管理公交专用道的使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公交的服务水平,促使小汽车拥有者在部分出行上选择公共交通。这样不仅降低小汽车的出行率,而且可以提高公交出行率,一举两得。
(4)加强停车管理,控制停车需求。违章停车占用有限的道路资源,有停车需求的机动车绕行寻找停车位而增加无效出行等等,这些都会造成交通负荷度高的城市中心区产生拥堵。加强停车管理,对停车需求进行控制,可以改善交通秩序,有效地限制机动车出行量,从而确保道路畅通,减少交通堵塞。
3.3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道路功能是以单位时间通过的人的数量为衡量依据,而非以通过的车的数量为依据,让市民多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就等于多修了道路。公共交通发展中,网络规模是指针,形成网络的公交系统才有加乘效果。在所设定的城市目标体系之下,要快速形成舒适、安全、准点、便利的一体化公共客运网络,建设大小适当的运营规模,仍须视城市本身的结构与条件而定。
发展城市公交在具体策略上:首先要确定公交的发展目标和模式;其次要有资金的投入(增加公共交通供给,从运输装备上扩大公交服务能力,改善公交线路、完善公交网络;利用科技成果装备公交系统,提高公交车辆的准点率);再次建立和健全公共交通法律法规;最后就是要改善公交服务。
【结束语】
总之,为解决现实的交通拥堵问题进行的城市交通拥堵对策的研究与思考是非常重要而必要的,相关的措施和手段还需要进一步付诸实践。我们应该从实际情况入手,因地制宜,灵活采取对策,真正缓解交通拥堵状况。
【参考文献】
[1]何建中.中国交通可持续发展对策[J].环境经济.2010
篇4
纵观我院的停车管理现状,停车难并不完全是由于停车管理及车位布置不合理而造成的。我院是一所有着近八十年历史的老医院,位于城市的中心城区,医院占地面积狭小,加之近些年的改扩建,目前医院的容积率已达3.7,医疗建筑面积近270000m2。院区的道路、空地、可用绿地十分狭小。现地上、地下停车位仅有942个泊位,早已饱和。目前采用较先进的智能车辆管理系统进行车辆进、出入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停车位高效管理及周转。尽管如此,停车位仍然供不应求,严重影响到周边城市道路的正常通行及就医者就诊,且时常影响医院的急诊绿色通道,此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已影响到医院的正常诊疗活动,院领导曾为此多次召开专题会讨论解决办法,还屡次报请区政府请求给予协调。
通过调研、交流、借鉴、学习,结合我院新建门诊病房综合楼停车场规划建设经验,再次探讨停车场的建设问题。
分析医院现状
医院解决停车难问题的思路,应该是研究自身情况,主要靠自身解决。一方面,建设规划时就要高度重视停车场规划问题,有计划地建设停车场,力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对停车场设计要有超前意识,预留发展空间。此外,应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管理停车场使之高效运行,采取措施尽快尽多地疏散医院周边的车辆,保持道路畅通,加快院内车辆周转。要实现目标需:
*科学规划医院停车泊位
首先,熟悉停车场建设现行设的计规范及相关条例标准,合理应用。
现行标准:《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由公安部、建设部于1989年颁布。
参考标准:《城市停车规划规范》(2009年征求意见稿)。
相关标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综合医院建设标准》2008版、《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1997版、《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标准中与医院相关的指标有:医院性质、地域位置、中长期发展规划、门急诊量、住院床位、医护工作人员数量、医院社会化服务程度、周边道路停车环境、停车位面积、停车位与床位比、医院车库选型、停车形式设计、智能化设计等,应全面考虑,使得空间资源最大化利用。
*进行医院停车调研
基本车位和出行车位:车辆夜间停放所需的车位为基本车位。白天驾驶出行过程及等待中的车辆停放为出行车位。
医院车位的特点:白天的出行车位最大,但夜间有值守的医护人员和住院人群,对基本车位需求也很大。综合性大型医院以解决急危疑难杂症为主,急诊、夜诊量大,夜间停车位需求多。
需要调研的内容还包括现实停车数、发展增幅评估等。
*规范中泊位标准与大中型城市医院停车位现状对比
对于泊位的面积,地上:25~30平方米/泊位;路边16~20㎡/泊位;地下车库:30~35平方米/泊位;机械立体停车位是地上平面车位面积的1/2~1/2.5。
*医院规划设计选择
从对比表中可以看出,标准落后于现实。我院按同类大中城市标准选择,结合发展需求,设计了机械立体停车位。医院可根据资金情况,灵活掌握布置。同时考虑到今后地下停车库的集成集约,提高停车库利用率、使用率的发展可能性,提前规划出停车库间互联的接口,事半功倍。
规划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现行标准较低,落后于城市发展
2008版《综合医院建设标准》中未对停车场建设提出具体要求。我们认为,以目前医院建筑相关机构的停车场现状调查数据为参照,更接近现实,更具有指导意义。
*结合城市发展战略,进行评估设计
医院停车场规划应结合城市发展战略,参考医院周边城市规划,进行评估设计。
*优先考虑智能机械化停车库,立体布置
停车场智能管理系统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医院可根据自身的能力,结合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架构,同时应考虑系统升级发展的潜力,使系统尽可能长时间地得到利用。
将先进技术与管理措施相结合
可将过去管理疏导、停车位优化布置、就诊流程优化等措施作为缓解停车难的手段,如受场地条件限制,无法新建和改造停车库时,应以患者为中心,将院内停车位优先供就医者使用;医院职工停车可租用附近的停车场,或发放交通费;提倡乘公共交通上班,减缓医院停车难现状;作好患者停车时段管理,用经济手段加速车位周转;用经济手段增加长时间停车成本;优化就诊流程、缩短等待时间等。
结语
篇5
一、整治目标
按照“政府牵头、部门联动、属地管理、条块结合”的原则,充分运用宣传教育、执法管理、现代科技等多种手段,发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集中时段、聚焦力量、整合资源,以“规范交通行为、规范停车管理、规范交通标识、规范车辆营运”为重点,深入开展道路交通秩序整治行动,努力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一)市民文明交通素质明显提升。交通参与者守法自觉性和遵章率明显提高,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初步形成全社会共同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氛围。新建一批交通安全学校、村镇,各类社会组织的交通安全教育普及率和广大市民文明交通的意识明显提高。机动车驾驶人行经人行横道或交叉路口时主动避让行人的意识明显增强,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违法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守法率达到创建文明城市评定标准。
(二)交通管理设施明显改善。城市道路指路标识系统进一步规范,达到醒目、方便、准确的标准。学校、幼儿园、医院和小区门前过街设施、提示标识或人行横道线设置率达到100%,利用交通设施晾晒衣物的现象得到有效清除,影响行车视距和交通安全的非交通标识、广告牌、管线和行道树树枝得到有效清理。
(三)城市道路通行效率明显提高。城市主次干道行车速度有所提高,路口周期性拥堵得到有效缓解。杜绝因交通组织不当、勤务管理不到位、交通违法行为突出造成的交通拥堵现象。停车秩序进一步改善,占道临时停车规范、有序;违法占道、擅自挖掘道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乱停乱放以及其它影响道路通行效率的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
(四)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状况明显好转。交通事故特别是交通死亡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实现稳中有降,杜绝发生特大和群死群伤恶通事故;快速接处警能力明显增强,交通事故紧急救援机制进一步完善。
二、整治任务及责任分解
(一)规范交通行为。
1、大张旗鼓地宣传整治的意义、目标、内容和要求,动员广大市民理解、支持和参与集中整治行动。对集中整治通告中载明的市民遵守交通秩序“十不”内容重点开展宣传教育。通过政府网络、港闸报道和广播等宣传工具,专刊交通安全信息,褒扬文明交通行为,对典型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曝光。
牵头单位:区委宣传部
协同单位:各街道(乡)、开发区、团区委、区监察局、区政府办、市广电局港闸分局、交巡警三、四大队
2.在全区主干道路口、市民广场、公园和商贸中心等场所,利用户外广告、设置展板、悬挂标语等形式,营造宣传氛围,掀起交通安全宣传。
牵头单位:区文明办
协同单位:各街道(乡)、开发区、区城管局、区安监局、市公安局港闸分局
3.组织社区管理人员和志愿者开展多种形式的交通安全和文明交通宣传活动;依托街道(乡)、开发区、社区设置宣传橱窗,张贴交通安全宣传挂图;在机关、学校、企业、社区以及车站等公共场所展示宣传图板。
牵头单位:各街道(乡)、开发区
协同单位:团区委、区安监局、区文明办、市公安局港闸分局
4.组织文明交通志愿者发放交通安全宣传资料,协助维护交通秩序,对市区主干道行人和非机动车各类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劝导,宣传交通安全常识。在越江路口、黄海路口、城闸大桥路口、高店路口、二号桥路口等五个主要路口每个路口安排文明交通志愿者6—8人。
牵头单位:团区委
协同单位:各街道(乡)、开发区、区文明办、区级机关党工委、区教育与文化体育局、市公安局港闸分局
5.深入开展“最安全学校”创建活动,把交通法律知识纳入学校教学内容,强化对在校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通过墙报、黑板报、电化教育、组织征文、演讲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和文明意识,带动全社会共同参与。
牵头单位:区教育与文化体育局
协同单位:团区委、区安监局、市公安局港闸分局
6.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它组织要建立驾驶人集中学习制度,切实加强对本单位驾驶人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和文明交通管理;公安部门要严格执行部队、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车辆交通违法情况抄告制度,及时将路面执法中查处的有关交通违法信息抄告南通军分区、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通过多方努力,在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中形成带头遵守交通规则、不开特权车的良好风气。
牵头单位:区监察局。
协同单位:各街道(乡)、开发区、区安监局、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7.依法查处非机动车、行人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主要有:非机动车和行人不按交通信号灯通行,行人横过道路不走人行横道线,非机动车横过道路不下车推行,非机动车在机动车道内行驶、逆向行驶等。对违法行为人依法处罚,并通报其所在单位、街道(乡)。
牵头单位:区城管局
协同单位:各街道(乡)、开发区、团区委、区教育与文化体育局
8.依法查处机动车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主要有:在交叉路口不按规定排队依次通行、闯红灯、随意调头、逆向行驶、酒后驾驶、乱停车等。
牵头单位:区城管局
协同单位:区委宣传部、区建设(环保)局、交巡警三、四大队
9.依法对“三小车辆”通行秩序进行整治,调整“三小车辆”禁行区域,对无牌无证上路行驶的人力三轮车、残疾人专用车以及上述车辆在禁行区域内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专项整治。严禁电瓶三轮车上路行驶。
牵头单位:区城管局
协同单位:各街道(乡)、开发区、区法制办
10.依法查处主次干道、农贸市场周边道路占道经营等违法行为。清理整治违法占道、经营、堆物、搭建等行为。依法加强对渣土、环卫车辆的管理,从严整治抛洒滴漏等违法行为。
牵头单位:区城管局
协同单位:各街道(乡)、开发区、区建设(环保)局、区安监局、市工商局港闸分局
(二)规范停车管理。
11.梳理主次干道所有占道停车泊位,清理部分影响主干道畅通的泊位,在不影响通行的情况下,利用支路施划占道停车泊位,方便群众停车,缓解停车供需矛盾。
牵头单位:区城管局
协同单位:区建设(环保)局、区财政局
12.动员沿街单位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基础上,开放内部停车场(库),供社会车辆停放。督促沿街单位认真落实“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管好各自的车辆停放秩序,并配合有关部门对门前车辆的停放秩序进行管理。
牵头单位:各街道(乡)、开发区
协同单位:区城管局、区监察局、市公安局港闸分局
13.加大对违法停车的处罚力度,采取粘贴违法停车告知单、拍照取证、拖移车辆等多种手段,有效遏制路面违法停车现象。
牵头单位:交巡警三、四大队
协同单位:区城管局
14.按照区域交通繁忙程度和停车资源稀缺程度,依据占道停车收费价格高于场内停车收费价格、内环城以内停车收费价格高于内环城以外停车收费价格的原则,核定车辆停放收费价格,形成价格坡度,引导广大交通参与者将车辆更多地停放在内环城以外的区域。
牵头单位:区城管局
协同单位:区物价局
(三)规范交通标识。
15.按照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的要求和国家标准,对道路交通标识、标线进行全面检查清理。对城市出入口、重点单位、旅游景点主干道路的指路标识设置不合理、指向不明,容易引起驾驶人辨认错误的,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保证指路标识的规范性、连续性和系统性。对高速公路标识不合理的,要积极向省有关部门建议。
牵头单位:交巡警三、四大队
协同单位:区建设(环保)局、区城管局
16.全面清理遮挡路灯、交通信号灯、交通标识的绿化、广告牌等。加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和安全设施的维护保养,确保设施完好。
牵头单位:区城管局
协同单位:各街道(乡)、开发区
17.对区部分道路交通标线进行刷新、合理进行渠化调整。
牵头单位:区城管局
协同单位:各街道(乡)、开发区、区建设(环保)局、市交巡警三、四大队
(四)规范车辆营运。
18.在全区主干道规范设置出租车临停点,合理调整、优化设置公交站点。加大对主干道上出租车在临停点以外上下客,公交车进站不规范等行为的处罚力度。
牵头单位:区城管局
协同单位:各街道(乡)、开发区、市交巡警三、四大队
19.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公路客运车辆行车秩序管理,严厉打击串线营运和非法营运等违法行为,确保公路客运车辆有序通行。
牵头单位:市交巡警三、四大队
协同单位:区城管局
三、整治步骤
此次集中整治行动自2008年3月8至4月25日,分三个阶段进行:
1、宣传发动阶段(2008年3月8日至3月15日)。
区委、区政府将此次集中整治行动列为阶段性重点工作、创建文明城市的重点举措,要加强宣传发动,加强组织推进,在市区动员大会后,立即建立组织,成立班子,分解任务,制定措施,迅速召开道路交通秩序集中整治行动动员会,对此次整治行动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在全区营造浓烈的舆论氛围和有利的整治环境。全面开展各项整治活动。宣传组要组织相关单位,围绕主题,突出行动意义、交通法规、先进典型等重点,全方位、多领域、全过程、多形式地开展宣传工作。各街道(乡)、开发区、区各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认真开展调查摸底,研究工作措施,从交通组织、信号设置、秩序管理等方面查找影响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的突出症状,研究工作措施,确保整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集中整治阶段(2008年3月16日至4月20日)
各街道(乡)、开发区、区各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作
为责任主体要依据本实施方案制定部门和单位具体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层层分解责任,不折不扣地落实好整治工作任务。同时按照各自的职责要求,加强整体联动、横向联合,进一步增强整治工作的合力。区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定期汇总和反馈整治工作进展情况,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全体会议或现场推进会,检查和讲评各街道(乡)、开发区、区各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的工作推进情况,研究解决整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业务组成员单位要严格执法、文明执法、从严整治,做到执法、管理、服务三结合。区督查组要对整治中的重点任务和事项加强检查督办。
3、总结验收阶段(2008年4月21日至25日)
按照边整治、边巩固、边提高的要求,深入查找道路交
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加强城市道路交通长效管理经验。对照整治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各街道(乡)、区各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组织自查、加工、补课。区监察局要牵头有关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整治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和考核。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对市区道路交通秩序集中整治的组织领导,区政府建立了港闸区道路交通秩序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成员名单见附件),并下设办公室。各街道(乡)、开发区、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集中整治行动的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靠前指挥,认真制定各自的实施方案,将工作责任落实到单位、岗位和个人,确保各项整治措施落实到位。
(二)加大宣传力度。要采取各种强有力的措施,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努力营造浓厚的集中整治氛围。全区各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要采取多种宣传手段,大力宣传集中整治工作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将宣传工作贯穿于集中整治工作的始终。同时,要探索建立文明交通宣传工作的长效机制,大力推进文明交通宣传工作的社会化进程。
(三)坚持从严执法。区各有关部门、市驻区各有关单位要把执法作为推进整治行动、增强整治成效的有效手段,进一步加大力度,做到从严执法。要认真研究细化执法工作,确保执法工作规范、有序。要把提升市民文明交通素质作为执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把教育贯穿于整治行动的全过程,进一步强化教育的基础作用,正确处理好教育与处罚的关系,增强执法的综合效果。
篇6
一、我国城市静态交通现状
(一)我国城市交通环境复杂。行人、自行车和机动车并存的混合交通,具有平面混合低速的特点,道路使用者没有路权分配限制的行为使我国原本复杂的混合交通环境变得更为复杂,我国交通流的随机程度更大。目前,我国学者主要采用跟驰模型和元胞自动机模型、速度梯度连续模型、多车道动力学模型等,但是缺乏独立自主开发的交通流模拟系统,结合我国交通流特点的针对性研究不够。
(二)道路设施。我国城市道路系统存在着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严重缺陷。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尽管近十年增长幅度较快,仍赶不上城市交通量年均20%的增长速度。支路合理密度应该为干道路网密度的3倍左右,而我国目前大多城市支路网密度不到干道网的2倍。支路不足以及被不合理占用使得干道被迫承担过多的本应由支路承担的出入和集散功能,从而导致路网功能混乱,效率下降。
(三)交通管理。我国目前城市交通由公交、出租、地铁、公安等部门各管一摊,管理部门的分割造成部门之间很难资源共享和协调,各自制定的交通政策法规难以从全局考虑,在城市交通系统中同时运行时则不够和谐,难以形成整合的综合交通管理措施体系。缺乏与城市整体发展的协同性,缺乏科学的整体交通战略和规划,治理工作往往顾此失彼,前后失调。
(四)公共交通。目前,世界各国都认识到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良策,目前国内公交最高水平的深圳特区公共交通分担率也只有25%。我国目前公共交通的基本缺陷如下:由于路网密度较低,限制了公交线网覆盖率的提高和线路布设的灵活性;线网结构不合理,缺乏合理的层次,经营机制不完善,调度水平落后等问题仍然存在。对公交营运效率、道路使用以及交通管理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公交企业主要依靠政府补贴,运营效率不和经济挂钩,服务质量下降与企业生存无关,因而普遍处于亏损状态,公共汽车在整个城市交通客运量中的比重越来越缩小。道路公交服务水平较低,表现在公交营运速度低、准点率差、乘客步行和等待时间长等方面。
二、我国城市静态交通问题
(一)停车设施供需不平衡。为了加强对全国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1988年公安部、建设部曾联和颁发了《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暂行规定》和《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以两部的“暂行规定”为基础,各地纷纷研究制定适和地方自身需要的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管理规定和建筑物停车设施配建标准,并根据规划建设了一些停车场。但所有这些努力,并未从根本上扭转停车设施供给的紧张状况。
据统计,北京、南京、广州、深圳和杭州等城市的停车设施与机动车拥有量间比例相差悬殊,停车设施严重不足,城市停车供需不衡。有关资料表明,城市的停车位目前只能满足50%的停车需求。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长,城市私人小汽车每年的增长速度更是高达20%~30%(个别城市高达50%),预计全国每年要新建约300万个停车位,才能逐步缓和停车需求与供应的矛盾。另外,停车场使用率不高,停车场建成后挪作他用的现象也很普遍,这就加剧了停车泊位的供需矛盾。
(二)路内停车场设置不合理。调查数据显示,各大城市路内停车的比重均较大。路内停车占用了大量供通行的道路面积,严重影响道路通行能力。同时,由于路内停车基本上是占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因此造成了行人、自行车与机动车争道,交通秩序混乱、交通事故多发的局面。从畅通和安全的角度来看,在我国城市混合交通的交通现状下,大比重的路内停车是极不合理的现象。
(三)停车设施规划滞后。随着交通的迅速发展,停车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人们在初期末认识到静态交通合理规划的重要性,城市规划并没有预留此项用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又未能及时调整停车设施建设的发展战略,也未能针对市场经济的特点给出促进其贯彻实施的有力保证,以致无法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在城市用地日益紧张的今天,征用停车场用地困难重重,停车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严重滞后于停车需求。
(四)停车管理混乱。停车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与经营涉及规划、城建、公安、交运、工商等多个部门,各管理部门局限在自己的职权范围之内。这种管理体制不利于城市的综合治理,也不利于综合利用有限的停车资源,造成停车资源浪费。在车辆不断增长,车位供应紧张的情况下,部分停车场开始实行经营收费,但存在停车管理不力、停车收费混乱、总体收费水平偏低、不能反映停车成本、路内停车与路外停车收费价格倒挂等严重问题。
三、解决途径
(一)静态交通相关各专门机构的建立。国外一般都有专门机构负责停车管理,负责对各个停车设施的管理,管理机构是由政府官员、交通警察、专家和停车场经营业主组成,既有政府的行政权,也有民间协会的行业管理权,统一协调各种停车事宜。相关部门管理权限及职责分明,既分工又相互配合。而我国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多部门(建委、市政、交警、规划局、物价局)管理分工不明,缺乏配合,遇到问题各方互相推责,致使停车管理方面多年来困难重重,积重难返。
(二)建立完善的停车法规。相对完善严密的停车法规是城市停车管理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并对停车场建设、管理及发展等方面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停车法规以《停车法》为龙头,下含一系列不同层次的法规条例,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法规中包含有关执法方面的具体措施和细则,包含对违规行为处罚措施。在西方国家已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停车场法规体系,经验表明《停车法》在汽车保有量增长初期颁布效果最好。“停车法”是停车管理的基本大法,而我国目前还没完善的《停车法》,希望这一有利于停车发展、泽惠于整个城市交通的法规尽早出台。
(三)对停车问题、停车发展的重视。国外对城市停车问题历来都十分重视,政府认为处理好停车问题是其重要的职责,通过专家学者对停车问题的科学研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不同的城市也根据各自的特点,针对性地研究自身城市的停车问题,建立适合自身城市发展的停车法规,这种政府指导研究方向并出资,由专家进行城市停车问题深入研究的方法,值得我国政府对现阶段城市停车发展的借鉴。
篇7
关键词:城市;交通拥堵;政府管理
中图分类号:F57文献标识码: A
我国城市庞大的汽车保有量,在让人们享受到了汽车时代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停车难、道路拥堵、事故多发、资源的巨大消耗、噪音和粉尘污染、温室气体污染等诸多问题。城市交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动脉,城市交通的通畅与否关系到城市经济的正常发展。城市交通拥堵,政府管理部门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如何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将是今后政府交通管理部门对城市交通问题研究的重点。
一、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政府管理职责
1、作为公共物品政府的职能
城市道路交通是准公共物品的典型例子,它具有某种程度上的消费非排他胜特征,在一定限度内,你上路不影响别人上路;一旦超过一定限度出现拥挤或者堵塞现象时,你上路就会妨碍别人上路。作为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有形的公共物品和作为政府所提供的交通法律政策,管理制度等无形的公共物品,这无疑由政府或其他公共部门提供,与私人物品不同,今天的政府部门有责任把交通拥堵问题的解决好,对群众负责。
2、作为经济活动政府的管制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家庭购买力提升,汽车消费成为主流。这样就产生了基础设施与交通需求供需矛盾,政府如不制止,就会产生拥挤的交通环境。交通供应与需求的博弈体现在机动车的不断增多导致城市道路拥堵,之后用修桥修路改善现状交通,之后再拉动交通需求,之后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满足不了需要,再次产生拥堵,拥堵后继续让工程设施改善,重新拉动交通需求,这样一直循环。如果政府不进行管理控制,这样的矛盾运动将持续下去,结果就是使交通拥堵严重,城市交通无法恢复并解决。
二、政府治理交通拥堵对策的缺失
1、城市管理规划体系的滞后
我国许多城市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时,总是在既有城市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的疏散,而忽视规划本身应该建立在对城市人口科学的预测上。治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必须从城市规划入手,首先建立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和可持续的城市规划体系,提高公众的参与度。
2、对城市机动车管理缺乏有效的手段
在对城市机动车管理上,为了减缓增长速度,对机动车增长速度进行调控采取“摇号”的办法,长期来看是行不通的,因为“游戏规则”本身存在问题,导致摇号池中的申请数量会不断创新高,在摇号指标数不变的情况下,摇号中签的几率将会屡创新低。对于机动车保有量和使用量的控制应择机收取道路拥堵费,同时采取电子收费的形式,加强对机动车“动态”和“静态”的管理。
3、城市公交优先政策实施不力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一方面要加强路网的建设,增加路网密度,打通微循环道路,解决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坚持优惠票价的政策、增加轨道交通与路面公共交通、出租汽车、私人小汽车、自行车、步行交通等出行方式的接驳力度;另一方面给予公共交通系统充分的路权,在“通行路权”上真正做到公交优先。
4、智能交通系统的普及和覆盖不足
智能交通系统的普及和覆盖是未来交通发展的趋势所在,在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初期,比如:搭建智能交通网络平台、安装智能交通接收终端等都应该由政府埋单,以提高智能交通的普及率。
三、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政府管理对策建议
1、用法律约束保障城市规划的顺利开展
政府规划部门应科学合理的制定城市规划,城市交通的逐步完善与发展必将带动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现代化交通的发展,必将改变人们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反过来给城市规划带来更广阔的空间。用法律法规对城市规划加以约束,约束的内容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规划的流程必须是科学合理的;(2)城市规划的资金来源必须是有保障的,资金的使用必须是透明及合理的;(3)城市规划必须开展定期的修订与反馈工作;(4)城市规划的全过程必须有广大市民的参与,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城市规划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持续性,从而带动城市交通的合理发展。
2、逐步开展道路交通拥堵费的收取工作
限制进入中心城区小汽车的使用频率,是未来各级政府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撒手铜。单一的采取“摇号”的方式对机动车保有量进行控制,只能从某个方面起到延缓道路交通资源被占用的作用,相反也可能起到增加小汽车使用频率的副作用。限制小汽车的使用频率是进一步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关键,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收取城市中心区域的道路交通拥堵费。在拥堵路段、拥堵时段进行道路交通拥堵费的收取工作,必将使得绝大部分对价格敏感的私家车主选择乘坐公共交通或“拼车”等出行方式,直接减少了易拥堵路段的机动车通过率,实现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的目的。
3、落实公交优先政策
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必须加大力度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不仅表现在加大轨道交通的路网建设、改善接驳换乘环境、提供优质服务人性化的乘车环境、适度调整发车间隔时间增加运输效率、优惠的公交票价、开辟高峰时段公交专用道、开通通勤班车等内容,还应该最大限度的给予公共交通道路通行路权,这里主要强调的是路面公共交通。比如在中心城区的易拥堵路段和时段,只允许路面公交车辆通行,禁止私家车通行;进入重点区域,只允许公交车辆停靠,禁止私家车停靠等。
4、提高智能交通的覆盖率
智能交通系统在硬件方面一般包括装置和接收装置,装置和接收装置同时具备,才能真正提高智能交通系统的覆盖率,充分发挥智能交通系统的作用。目前装置己由政府出资正在进行逐步的普及安装与完善,而接收装置目前只有高档车在出厂时进行了配备安装。在智能交通接收装置的覆盖及普及方面,政府应出资对私人小汽车、出租汽车、公共交通车辆进行安装及调试,充分发挥智能交通对现代化交通的贡献作用,以达到优化道路交通流量、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陆化普.城市交通拥堵机理分析与对策体系[J].综合运输,2014(3)
篇8
存在的主要问题
(1)路内、路外停车供需不平衡。路内、路外停车位比例不协调,致使停车设施利用率不高。主城区现共有停车位376683个,室内306815个,占81.5%;室外55758个,占14.8%;占道14110个,占3.7%。路外停车场(库)相对于路内停车场来说,利用率总体来说偏低,处于供大于需状态;路内停车场利用率较高,大部分路内停车场处于需大于供状态。停车设施的利用情况受地块成熟度、进出口便利程度、步行距离以及停车费用等因素影响,主城商圈核心区车库总体利用率约为48%,空置程度较高[2]。(2)停车信息系统不完善。主城区信息系统不完善主要体现以下2个方面:①停车引导系统严重匮乏。即开车驶往商业中心区前,无法通过指示牌和网络媒体等搜寻到相关停车信息,缺少相应的停车诱导系统。②部分车库出入口设置不合理。车库出入口设置位置不合理,部分车库出入口标志不明显,导致司机难以发现。(3)停车场数量少,停车泊位不足。重庆主城区的停车设施供应量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停车设施建设不足,建筑物配建停车场车位和社会公建停车场车位的供应总量发展速度缓慢。在核心区的停车场及停车车位数量相对较少,但是交通吸引量要远远大于城市其它地区;而在城市其它交通量少的地区,又有着富裕的停车设施资源,由于停车设施是不可移动资源,不能在城市中有效的调配,从而导致停车设施虚假化的“不足”。(4)商业区停车集中,住宅区配建车位不足。主城6大核心区是商业和办公集中带,有密集的写字楼和众多大型购物中心,造成位于核心区及其附近的路内停车场以及路外停车场(库)白天各时段利用率基本高达92%以上。住宅小区配建车位明显不足,停车位紧张,夜间利用率高达90%以上。主城核心区附近居住区密集,由于配建指标不足,很多车主选择路内停车,造成道路两侧晚上停车需求大,停车位较紧张[3]。(5)路内停车混乱,违规停车现象严重。主城区内违规停车严重,特别是路内违规停车。机动车随意停放、占压步道、停车不入位、占据盲道等违法停车现象屡见不鲜。大多数车主短时间停车时更愿意选择路内停车,方便且步行距离短,而主城区路内停车位又相当有限,因此导致很多车主违规停车,这些违法行为扰乱正常的交通秩序,由乱致堵,进而影响道路交通通行能力,是导致道路交通事故频发的隐患之一。
重庆主城区停车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主城区汽车增长数量加快,公共交通发展相对滞后。重庆直辖以来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近几年,私家车大幅增长,给城市道路带来较大的交通压力。至2010年底重庆全市共有273.2万辆机动车,主城九区机动车保有量为66.7万余辆,其中汽车保有量52万辆,机动车保有量年增长迅速,2010年增长率首次突破20%。主城区公共交通发展缓慢,管理混乱,主要表现为公交线网布局不合理、分布不均衡,线路重复率高,换乘不便,公交站台随意停车和赖站,公交车辆老旧,因此导致运力和吸引力不足。主城轨道交通目前3条线路开通运营,覆盖面不广,运力有限。主城区公共交通(含地面公交、轨道)分担率为33.4%,较2009年上升0.4%[1],公共交通客运量增幅缓慢,服务水平有待提高。(2)重庆特殊的山城地理环境。重庆是少有的特大型山地城市,主城区内更有两江交汇,这样的特殊地理环境决定了主城区交通建设的艰难。可利用土地面积少,建设难度大,地理环境制约多,而要承载的人口却很多,这不得不使重庆的交通建设要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3)停车设施落后,收费不合理。在重庆中心城区,停车设施主要以路边停车、地上以及地下停车场为主,缺乏机械停车库、立体停车库等先进设施。部分路外停车场的收费价格较高,这就导致了车辆不愿进入路外停车场,路外停车场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4)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发展不协调。城市规划未能与交通规划同步进行,使交通规划落后于城市规划,同时城市布局不合理,使得在城市结构上引起交通拥堵,造成了不但行车难,而且停车更难的局面。即便是考虑到城市交通问题的城市规划,规划的系统性、可行性和长远性亦考虑不充分。不能从对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及其增长、分布,城市道路网密度,人均占有道路面积,城市道路占地率等静态交通指标的分析中对停车需求作出正确调整,并提出相应对策[4]。(5)交通执法人员有限,执法不足。2010-02-07,交巡警警务体制在主城正式启动运行,市交警、巡警正式合一,在主城区主要路段设立交巡警平台,负责街面治安、交通秩序,并接受群众报警和求助等,此举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执法效率,为打造一个平安、畅通的重庆奠定了基础。然而,重庆目前的交巡警警力还明显不足,执法人员有限,同时在违章停车处罚上,执法的力度不够,覆盖面不全,没有起到惩戒的作用,导致了违章停车屡罚不止的现象。
重庆主城区停车问题相关解决措施
在总结国内外一些城市解决停车问题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重庆主城区停车问题现状以及实际情况,从管理、技术和规划等层面提出以下建议。
1建立高效、协调的停车管理体制
(1)加强和规范停车经营管理。目前,重庆市的停车经营管理还比较混乱,应当及时出台符合实际情况的相应规定及管理办法[5],以规范停车管理,解决停车问题。(2)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和差别化的收费制度。重庆在停车收费上应科学利用价格杠杆引导机动车到路外、地下停车场停车,停车收费要合理,需要在收费定价上引入市场机制,让价格杠杆发挥作用,起到调节停车需求的作用。停车费率应根据停车区域和停车类型实现差别化。主城核心商业圈的收费应高于其它地区,路内收费应高于路外,并对路内停车和车位周转率高的车站、商业中心的停车实行限时收费,超时加倍收费,以加快停车位的周转,提高泊位的利用率[6]。(3)积极进行停车需求管理。停车需求管理的基本思想就是从问题产生的根源上采取措施,做好前期规划,采取合理的措施适当限制、引导需求,并结合后期管理,使目前的交通系统通畅运转,并使交通系统可持续化发展。适当限制停车位紧张的中心区停车位的供应,在中心区的、方便换乘的区域增加停车位供应,以此减少进入中心区的交通量,缓解中心区的交通压力和停车位供应不足的问题。
2加大配套建设力度,建立多元化停车服务
(1)规范并制定合适的建筑物配建停车标准。重庆现行的《建设项目配建停车位标准细则》是由重庆市规划局于2006年制定的。最近几年,随着西永微电园的建成投产,渝中金融中心的明确定位,主城5大核心商圈的形成,两江新区的挂牌成立,重庆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原先的相关规定已不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发达城市相关做法,对目前重庆主城区执行的各类建筑停车配建标准应进行调整。特别是在市区新建和扩建的住宅区、商业区、办公区,除考虑其建筑规模外,还应综合考虑其他因素,以保证指标的科学性和先进性[7]。(2)建立停车场建设基金和多元化投资体制。要确保停车场长期有条不紊地发展,必须依靠稳定的资金来源作为保障,因此必须建立停车场建设基金和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基金的筹措可以借鉴国内外其他城市的经验,通过多种渠道来征收。政府的优惠政策是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最有效的途径,但重庆目前有关社会公共停车场建设的优惠政策存在较大空白,难以吸引社会资金的积极投入,无法带动社会、单位或个人力量投资建设社会公共停车场的积极性。因此,及时出台一套全面系统的社会公共停车场建设管理优惠政策,对于重庆目前停车发展状况来说是非常必要的[8]。(3)积极推行建设机械停车场、立体停车场等先进停车设施。重庆是比较典型的山地城市,城市内土地可用面积少,土地资源相对平原城市更加稀缺珍贵。在有限的土地上,利用先进的停车设施可以增加更多的停车空间,解决重庆停车难和土地不足的问题。先进的停车设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是解决城市用地紧张,缓解停车问题的一个有效手段,也是将来停车技术发展的趋势所在[9]。
3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城市公共交通是一个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具有运量大、效率高、耗能少、污染小、占道面积少等优点。特别是重庆的山城地貌,重庆居民出行选择公共交通方式的比例很大,快速、畅达的公共交通体系对重庆尤为重要。轨道交通以其快速、准时、安全、舒适、无污染、运量大、运输效率高等优点,能够解决高密集度客流的出行问题,使城市之间交通实现公交化。目前,重庆市已经运营的轨道交通线路是地铁1号线、轻轨2号线和3号线,但其承担的客运量有限,缓解主城繁重交通压力的作用不明显,究其原因是未形成网络化。主城区目前的轨道交通线路覆盖面不广,通达性有限,所以承担的总体客运量比例还不高。只有覆盖面广、通达性好、易换乘的网络化轨道交通体系才能发挥其显著优势,明显缓解主城区交通压力,所以重庆应抓紧轨道交通的建设。根据轨道交通发展规划,至2013年,建成1、2、3、6号线共197km的运营网络;中期至2020年,建成“六线一环”364km轨道线网和60个重要换乘枢纽;远期至2020年后,建成“九线一环”513km线路和270座车站的轨道交通网络。
篇9
第一条为树立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味,改善人居环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县城规划区范围内,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县城卫生、市场、交通综合管理在*县城市工作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白鹤滩镇人民政府和公安、建设、环保、卫生、工商、交通、交警、文化、国土资源、税务、计划、技术监督等部门,必须切实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县城管理工作,主要分工如下:(一)县城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城市秩序、绿化亮化、户外广告管理,由城市管理部门负总责,各有关部门协助;(二)县城集贸市场管理,由工商局负总责,各有关部门协助;(三)县城内道路交通管理和车辆侵占道路管理,由交警和城市管理部门负责,各有关部门协助;(四)县城内建筑渣土、工业垃圾、粪便垃圾的清运处理和临时占道、户外广告、临时雨蓬、车辆清洗场等的审批、查处,由城市管理部门负责,各有关部门协助。
第四条新华路、新华北路、红卫街、花桥街及花桥南段、青年路划定为“严管街”。在“严管街”内违反有关规定的从重处罚。“严管街”的区域可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而变更,由城市管理部门统一划定,向社会公告。
第五条参与城市管理的工作人员,应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坚持依法治县,依法行政。执行公务时,应当佩戴相关标志,出示行政执法证件。坚持教育和处罚相结合的原则,秉公执法。一切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服从管理人员的管理,争做文明市民,不得妨碍、阻挠管理人员执行公务。
第六条城市管理工作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条临时聘用的城市管理员,对各种违规行为处罚收入返还50%,作为个人的绩效工资,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一律开除,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章县城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住户应保持建筑物的整洁、美观。禁止在临街建筑的阳台和窗外堆放超过阳台栏杆高度的杂物和吊挂有碍市容观瞻的物品。
违反本条规定,在县城主要街道临街建筑的阳台和窗外乱堆放、吊挂有碍市容物品的,由城市管理部门(含其委托的单位和住户,下同)按《云南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责令改正,采取补救措施,并处5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第九条临街建筑物必须按照城建部门的统一要求建设、装饰、修缮。在县城主要街道(青年路、红卫街、过境路、花桥街、新华路、新华北路、龙潭公园路、金江路等)的临街建筑物粉刷、墙漆、二次装饰装修,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设计、装饰方案必须经城市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
违反本条规定,建造不符合县城容貌标准和环境卫生标准的建筑物或者设施,由城市管理部门按照《办法》责令有关单位和个人限期改正或者拆除,逾期未改正或者拆除的,由城市管理部门组织,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十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街道两侧和公共场所堆放物料,进行生产、经营、搭灶、生火等活动;禁止未经批准搭建货亭、报亭、电话亭、摊点、工棚、料棚等建筑物、构筑物或其它设施。
违反本条规定,由城市管理部门按《办法》责令改正,限期清理、拆除或者采取其它补救措施,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依照环卫部门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倾倒生活垃圾。禁止往街道、排水沟、花台、绿化带等设施内倾倒垃圾、粪便和废弃物。各单位和住户的排污必须经过处理后集中排污,排污口的设置必须经城市管理部门批准。临街的单位和住户禁止设置露天排污口。县城区域内的房屋必须自建化粪池,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方可排放。
县城内的生活垃圾、粪便的清运实行全封闭方式清运,禁止使用敞篷车清运。
违反本条规定,不按规定时间、地点、方式倾倒垃圾粪便的,由城市管理部门按《办法》责令立即改正,采取补救措施,对住户或个人处50元以上1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其中垃圾数量大的按每吨300元处以罚款,污损面积大的,按污损环境面积每平方米100元处以罚款。
违反本条规定,不按规定清运、处理垃圾粪便的,由城市管理部门按《办法》责令改正,采取补救措施,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十二条根据建设部颁布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之规定,医疗垃圾必须经医疗机构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不得混入生活垃圾中。
违反本条规定,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其立即改正,并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其中医疗垃圾数量大的,按每吨500元处以罚款。
第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新建、改建或装饰房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按《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处理,不得混入生活垃圾中。
违反本条规定,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其立即改正,并处单位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个人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其中建筑垃圾数量大的,按每吨1000元处以罚款。
第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县城建筑物、公共设施或者树木上乱写、乱画、乱贴、乱刻、乱挂或其它有损城市市容的行为。
违反本条规定,由城市管理部门按《办法》责令改正,采取补救措施,并处50元以上100元以下罚款。
第十五条禁止下列损坏县城绿化的行为:
(一)就树建房或者圈围树木;
(二)擅自在公共绿地设立商业服务摊点或广告牌;
(三)在绿地内堆放物料或者倾倒废弃物;
(四)损坏草坪、花坛、绿篱、苗木等;
(五)钉、栓、刻树木,攀摘花木;
(六)其他损坏城市绿化和其它设施的行为。
违反本条第(一)、(二)、(三)项规定的,由城市管理部门按《云南省城市绿化管理办法》责令限期迁出或者拆除,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违反本条第(四)、(五)、(六)项规定的,由城市管理部门按《云南省城市绿化管理办法》责令改正,并处5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十六条县城规划区内,凡未经城市管理部门批准,擅自占用园林绿地、砍伐行道树木的,按下列规定处罚: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单位和个人,处以危害或损坏树木、花草及设施价值的2-5倍罚款。
1.因各种人为因素造成花、草、树木及园林设施损坏的。
2.拆枝、采叶、摘花、践踏花卉、草坪的。
3.在绿地或树木周围堆放物品、排放污物或有害气体的。
(二)砍伐树木和砍枝、剥皮、断根或通过其它手段足以使树木死亡的,处以树木价值的5-10倍罚款。
(三)对拒交罚款的,按有关规定处理,对阻碍园林管理人员执行公务的,由公安部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理,对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县城内指定专用位置张贴非经营性广告。一切经营性广告必须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和城市管理部门批准,在规定位置和期限内张贴。
单位或者个人需设置户外广告、标语牌、牌匾、霓虹灯、灯箱、电子显示牌等或者张挂、张贴、散发宣传品的,必须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后,在城市管理部门批准指定的地方进行。
违反本条规定,由城市管理部门按《办法》责令改正,采取补救措施,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十八条县城的主要街道环境卫生由城管负责组织清扫保洁。巷道和各社区公共道路部分,由各社区负责组织清扫保洁。公共汽车站、影剧院、文化、体育活动场、公园、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内的环境卫生由本单位负责组织清扫保洁。单位死角区域卫生由县政府“爱卫办”分配任务,各相关单位组织清扫保洁。
违反本条规定,不履行卫生责任区清扫保洁义务的,由城市管理部门按《办法》责令改正,采取补救措施,并处100元以上3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九条县城区内的一切单位、个体经营者及居民住户都应遵守门前“三包”(包门前卫生、秩序、绿化)责任制,城市管理部门应当对门前“三包”进行定期检查,给予“最清洁、清洁、不清洁”的评价,并对评价结果公开公示,凡“不清洁”连续超过二次的单位或个人,将在电视媒体公开曝光。
(一)包门前卫生。每个门店前必须摆放一个垃圾桶,并负责门前清扫、保洁、随脏随扫,全天保洁;禁止行人随地吐痰,乱扔烟头、纸屑、果皮等废弃物;雨后铲泥、清除杂草。
(二)包门前秩序。禁止门前乱堆乱放,乱设摊点,乱停车辆,乱挖乱占、乱搭乱建,乱泼污水等,保持门前秩序井然。
保持责任区内建筑物,构筑物的墙壁、门面、橱窗等整洁卫生,维护门前栏杆、垃圾箱、电杆、行道树等不受损坏,禁止乱写乱画,乱贴乱挂等有碍市容观瞻的行为。
(三)包门前绿化。每个门店前必须摆放两盆花,并按照《城市绿化条例》的要求,负责责任区内绿化环境的管理,绿化带及其设施不得擅自占用和人为损坏,制止攀折、砍伐和擅自迁移等毁坏树木、花草的行为。
违反本条第一款规定,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立即改正并处5元以上10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条第二款规定,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立即改正,并处50元以上100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条第三款规定,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立即改正和恢复,并处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条县城内房屋门面出租单位与个人应负责监督租用方的环境卫生管理,并承担因此而引起的连带责任。
第二十一条市民应当爱护公共卫生环境,不随地吐痰,便溺,不乱扔果皮、果核、烟头、纸屑和食品包装等废弃物。
违反本条规定,由城市管理部门按《办法》责令改正,采取补救措施,并处5元以上1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二条未经批准擅自拆除环境卫生设施或者未按批准的拆迁方案进行拆迁的,由城市管理部门按《办法》责令改正,限期清理,拆除或采取其它补救措施,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三条损坏各类市政公共设施、环境卫生设施,城市照明设施及其附属设施的,由城市管理部门按《办法》责令恢复其原状或者赔偿损失,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四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管理部门按《办法》责令改正,采取补救措施,并可处警告或者下列幅度内的罚款。
(一)擅自移动环境卫生设施的,处50元以上100元以下罚款。
(二)运输液体、散装货物不作密封、包扎、覆盖,造成泄漏、遗撒、道路拖痕的,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三)建筑工地不设置保护栏或者不作遮档,交工后不及时清理和平整场地,影响市容和环境卫生的,处500元以上1000以下罚款。
(四)入城车辆、施工车辆带泥行驶,影响城市环境卫生的,处200元以上500以下罚款。
第二十五条县城区内禁止敞养敞放鸡、鸭、鹅、兔、羊、猪、狗等家畜家禽。
违反本条规定的,由城市管理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单位责令限期整改或者予以没收,并处1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六条犬类的饲养(含宠物狗),必须坚持家养或拴养,严禁散放于县城规划区内的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对于乱窜乱跑,无人看管的,由城市管理部门按流浪狗进行捕杀;凡是将狗放到城市道路及公共场所乱拉粪便的,由城市管理部门对饲主处以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并清除粪便。
第二十七条禁止下列损坏县城照明的行为:
(一)擅自拆除、迁移、改动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的;
(二)在城市照明设施附近堆放杂物,挖坑取土,兴建建筑物及有碍城市道路照明正常维护和安全运行活动的;
(三)擅自在城市道路照明灯杆上架设通讯线(缆)、悬挂广告横幅或安置其他设施的;
(四)私自接用路灯电源的;
(五)偷盗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的;
(六)故意打、砸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的;
(七)不听劝阻和制止,非法占用城市道路照明设置的。
违反本条规定,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拆除,赔偿经济损失,没收违章用电设备,并处1000元以上5000以下罚款。
第二十八条县城规划区内,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乱挖乱建,违反本条规定,由城市管理部门按照《云南省城市规划管理条例》对参与违法建设的施工单位处以违法建设工程总造价5‰~20‰的罚款,对施工单位的责任人员和个人处以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九条侮辱、殴打城市管理工作人员或者阻挠其依法执行公务的,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章县城集贸市场管理
第三十条县城集贸市场实行划行归市管理,经营者从事各类商品经营活动,必须进入市场或者店铺内经营。禁止以路为市,占道经营。禁止以流动货摊的方式经营。禁止在店外伸杆搭棚、摆摊设点、维修作业。
第三十一条现有市场经营商品作如下界定:
(一)金沙江集贸市场:经营肉食、禽蛋、鱼类、蔬菜等农副产品;
(二)南源集贸市场:经营肉食、禽蛋、鱼类、蔬菜等农副产品;
(三)糖酒公司水果市场:专营水果,其它行业商品不能在内经营。
(四)粮油公司农贸市场(即南华宫农贸市场):以粮食交易和农副产品为主,兼营其它行业商品。
其它新建市场的界定由城市管理部门向社会公告。
第三十二条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行各业的便民服务店,合理布局在县城内各街道内经营。所有饮食摊点(含早点、烧烤等)和便民服务店必须进入室内经营,禁止露天经营。
第三十三条汽车和摩托车修理、洗车、广告制作等经营地点由城市管理部门批准设立,不得影响市容市貌。
第三十四条鼓励推行大规模的行业一条街经营。现有行业一条街作如下界定:
(一)粮食一条街:红卫街延长线;
(二)小吃一条街:红卫街南面副街。
其他行业一条街由城市管理部门提出,向社会公告。
第三十五条县城街道所有铺面的户主,在得到城市管理部门的市场布局规划通知后,必须服从政府统一规划,出租或经营商品符合划行归市的有关规定。
第三十六条违反本章各条规定的,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四章县城道路交通管理
第三十七条营运车辆实行准运证制度,禁止客运车辆(含二轮摩托车)进入城区内沿街停放、揽客和上下乘客,违者责令其改正,并处以100以上300元以下罚款。禁止挂外地牌照的三轮车在县城内搞营运,违者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禁止二轮摩托车在县城内搞营运,违者处50元以上1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八条禁止畜力车、超限车辆进城。严格限制大型货运车辆进城,所运货物必须在晚上12点以后到早上5点以前进城。
拖拉机(含小四轮)、农用车辆、自卸机械车辆、建筑施工车辆只能在每天零时至5时出入“严管街”。上述车辆因特殊情况需要驶入城区的,必须经城市管理部门批准,核发“临时入城通行证”,并按指定时间、路线行驶。违者由交警和城市管理部门按《城市道路管理办法》处100元以上300元以下罚款和警告,可以单处吊扣2个月以下的驾驶证。
第三十九条进入城区的车辆必须在停车场内或准予临时停放车辆的地点依次停放,禁止乱停乱放。车辆在城区道路上行驶发生故障,必须立即将车辆移开。
违反本条规定,由城市管理部门按《城市道路管理办法》处200元以下罚款和警告,交警部门处吊扣6个月以上12个月以下驾驶证。
城区停车场和临时停车点,由城市管理部门统一规划并配备专人管理。
第四十条行人必须遵守交通管理规定,在人行道和人行横道上行走,不准在机动车道内行走,不准攀越防护栏,违者由城市管理部门按《城市道路管理办法》处2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
第四十一条执行任务的警车及其护卫车队、工程抢险车、消防车、救护车、垃圾清运车、洒水车、道路维修车、邮政车、银行运钞车、市政和城市管理巡察车辆等,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本章各条款的限制。
第四十二条城市道路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擅自占用或者挖掘城市道路。
(二)履带车、铁轮车或超重、超高、超长车辆,擅自在城市道路上行驶。
(三)机动车在桥梁或者非指定的城市道路上试刹车。
(四)擅自在城市道路上建设建筑物、构筑物。
(五)擅自在桥梁或路灯设施上设置广告牌,或者其他挂浮物。
(六)其他损害、侵占城市道路的行为。
违反本条规定,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章县城生活垃圾处理
第四十三条县城生活垃圾处理费的收缴工作,由城市管理部门严格按《*县县城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方案》的规定标准收缴,所收经费全部上交财政,由财政全额返还城市管理部门使用(具体标准见附件)。
第四十四条任何单位或个人必须积极支持配合城市管理工作人员收缴生活垃圾处理费,对拒绝缴纳垃圾处理费的单位或个人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限期缴纳,并处单位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处个人100元以上200以下罚款,并在电视媒体曝光,并按日加收5‰的滞纳金。
对违反本办法拒交罚款的,由城市管理部门暂扣物品,暂扣物品折价冲抵罚款,若在规定的时限内不领取物品的,由城市管理部门作价处理。阻碍城市管理工作人员收缴生活垃圾处理费的,由公安部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依法处理。
第六章出租汽车管理
第四十五条城市出租汽车必须按交警和城市管理部门划定的红线内和停放点依次停放,驶出和驶入县城区域的出租车必须经城市管理部门和交通管理部门同意后方可营运,违者处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和吊扣驾驶证。
第四十六条城市出租汽车的管理由城市管理部门严格按《城市出租车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和处罚。
第七章附则
第四十七条本办法所涉及的行政处罚,均属有关法律法规的具体化。若涉及行政诉讼,引用法律法规以原文为准。
第四十八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和提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不,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依法执行或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十九条本办法所涉及罚款的收取统一使用县财政局印制的“定额罚款收据”,并注明罚款原因。罚款收入全额上缴财政,用于县城建设和管理。
第五十条本办法,由*县城市工作委员会负责解释。
篇10
【关键词】 大中城市;停车管理;问题;对策建议
2011 年中国汽车保有量首次突破1亿辆大关,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01 年国产汽车产销量只有207 万辆,2010 年达到1800 万辆,汽车社会来得太快,配套机制严重准备不足。无论是动态还是静态交通矛盾都逐渐显现出来:第一,现有的城市道路布局、设施设置规划不够合理,道路的通行能力严重不足;其次,停车设施也不充足,停车场规划不合理、管理制度不规范,这些无疑加剧了交通与停车的发展矛盾,不可避免的直接影响城市交通的运行效率以及人民生活、出行和休闲的品质,在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方面停滞不前。《雅典》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为长远发展目标计,从城市布局结构的调整出发,建立并完善能够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城市停车管理系统,不仅必要,而且紧迫。
一、我国大城市停车难的表现与原因
正如前述,我国私人汽车数量增长过于快速,私人汽车已逐渐的进入越来越多的家庭,难免给各大城市的停车问题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工作上班停车难,如果是在市中心上班,那停车更是难上难;第二,办事进城停车难,几乎所有停车场都是满的,往往要在目的地周围转上几圈才能勉强找到车位;第三,下班回家停车难,现有住宅小区大部分缺少必要的停车库,马路边、人行道、甚至草坪上都停车,甚至有时小区紧急的救护车和消防车“望路兴叹”。可见,多时段多路段多方面的停车难问题,已成为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活可持续优化的重要瓶颈。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概括为三种:机动车拥有量的大幅度增长是停车难产生的直接原因;停车管理体制不顺、停车政策落后是停车难产生的重要原因;停车收费不尽合理,停车未能真正产业化是停车难产生的根本原因。
二、借鉴国外有关停车管理的措施与经验
面对停车管理这个城市发展过程中世界性难题,自20 世纪 50 年代始,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都纷纷投入科研力量和经费支持,进行越来越深入的研究,陆续取得了一系列最新的研究成果,其中的一些措施,经过实践验证,已被证明行之有效。这些方面,对中国大城市停车状况和提高交通管理水平的提高改善,应该具有可行性的借鉴意义。
1、德国:路侧停车标志系统最完善
德国城市的停车管理十分规范,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路侧停车标志系统。每个停车标志牌都指明了可以停车路段的起点、终点和时间段。停车标志牌的间隔非常密集,甚至一个路边停车位会有两块停车标志牌(起点和终点)作指示。
2、美国:停车收费标准多样
美国纽约市80%的街道旁都设有停车计时表,不同的地段和时段有不同的收费标准。晚上七点钟以后纽约90%的街道停车都是免费,直至第二天早上七至十点钟。纽约市共有600 万辆机动车,其中有60%的车是“在马路上过夜”。停在街道旁过夜的车,每天早上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前开走,否则将被拖走并罚款200 美元。
3、日本:鼓励建设立体停车场
日本各城市对经营性停车场给予了减免税的优惠。在一些特别繁华和拥挤的路段,通过政策来经营者多修建立体停车场,积极推广“小而分散”的指导原则,有的“停车场”小到只有两三个车位。各城市均在道路较宽、车流量较小的路段设置了临时性的收费停车位,以将路边的潜在停车位利用好,白天停车最长不超过一个小时,晚上则全部免费开放。
4、意大利:NICE停车管理系统,而且通过手机来支付停车费
意大利的居民,开车方便到这样的程度:发展到了NICE停车管理系统的第三代产品(循环式,遥控器在出厂时已经设定一组不可仿制的循环码密码,即遥控器每次发射的脉冲信号都不一样),解决了读卡系统存在着读卡距离近车辆通过缓慢的问题。还有,不仅可以通过网络登录网站预订停车位,而且可以使用手机直接支付停车费,所以没必要再携带很多硬币或购买停车票。
5、新加坡:建造ERP停车场
新加坡人口密度很大,但停车管理非常科学,都是全自动化停车场,有效缓解停车位紧张的问题。大多数大厦、所有的购物中心内部都能找到停车场,不仅如此,各街道邻里也大多设有停车场。如果你只要没有看到私人停车位标志的停车场,那尽管放心进去停车。还有,车主简单的把车子停在入口处(设有大电梯),走出电梯开动停车程序,然后简单的输入个人密码,这时,系统就会自动寻找合适的停车位。反之,您要取回车子,只需要把之前牢记的密码在等候室的触屏上输入一下,系统自动完成找车、挪车、取车的一系列过程。而且全部是电子缴费,所有的停车场见不到一个收费专员。
三、大中城市解决停车管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1、限制策略:减少汽车增长,完善公共交通体系
众所周知,大部分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土地资源紧张程度越发凸显: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越来越有限,停车泊位的不断需求不可能无限的满足正是由城市土地的有限性所决定的,大城市的中心区更是矛盾凸显,所以,各地实行停车控制供给政策十分紧迫。只有控制是不够的,政府应在管理上采取措施:比如积极兴建停车换乘设施,尤其是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坚决实施“公交优先”的政策,不断提高公交服务的质量、效率,满足市民需要的安全、舒适、便捷、实惠的公交服务系统,以求不断增加公共交通系统对市民的吸引力,来逐渐降低私人小汽车的出行量,有效调节、改变人们的出行观念的更新,从而达到缓解城市中心区交通拥堵的目的。
2、建设策略: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统筹布局
政府要遵循系统性、协调性、动态性以及可操作性等原则,规划停车需要考虑道路条件、交通条件、路外停车设施、交通管理水平等因素来进行。适当划设路边停车位,建立立体式机械停车库,根据实际情况,既要结合城市规划、人防工程设施,又要满足停车需要,在不同地区的大厦楼宇等建筑物、道路、公园、广场、绿地等停车需求区域修建地下停车场,积极发展机械式立体化停车,这些措施将是缓解大城市用地紧张、提高土地使用价值的可行策略,机械式立体停车库也可为城市环境增姿添彩,美化了城市景观。
3、管理策略:加强智能管理,提高科技手段
以人为本、美化环境的城市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依据这个理念,要不断建设并积极优化停车诱导信息系统、停车位预定系统等,并在停车场的外面(尤其是入口)和主要交叉口处设置光电显示的标志,这样可以实现路外停车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性,自然能够缩短寻找路外停车场的时间。同时,提高管理道路设施的精细化,积极利用部分道路资源全时段或部分时段来规划好路边临时停车安排;有效的加强管理,提高合理的收费标准,如考虑实施累进制停车收费,减少整日停车的数量,促进居民的出行效率以及城市化管理水平。
4、体制策略:注重监管体制的协同一致性
我们要积极借鉴国外大城市停车管理的做法和经验,防止停车行业主管部门相互扯皮,政府统筹成立专门的停车管理机构,以便进行统一协同的管理,不仅来负责制定规章政策和监管制度、理顺各级政府及部门的相关管理职责,而且要负责停车管理与城市其它相关方面管理的协调关系,以求严格、规范管理城市停车场。同时,政府通过制定有效的产业化政策,以积极的投资为引导,采取多种措施:例如鼓励银行贷款、租税减免、提高流程办理效率、给予适当补贴以及加强对违规停车和违法经营停车场的治理等,有效吸收社会资本,发挥体制优越性。
5、法治策略:制定和完善停车相关政策法规体系
政府相关部门要依据城市发展的总体战略,结合交通发展战略目标,针对停车需求,广泛征求专家、市民意见,有效的研究交通政策,把各方面与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融为一体,同时,一举多得,科学的停车政策也带来消减汽车利用量、缓和道路交通拥堵的外部效益。例如新建项目,停车位配套指标就必须达标。要促进公共停车设施建设事业的发展、制定停车设施的管理办法和相应的制度与标准还必须得到立法的保证,停车法规的完善与有效执行是公共停车设施得以顺利建设、停车问题得以逐步解决的基本措施。
【参考文献】
[1] XIN Xiao-mei,A study on the solution to car parking problems in cities, Journal of Foshan,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Jan.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