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范文

时间:2023-10-31 17:59: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

篇1

【关键词】中西方礼仪,差异,影响因素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唯一传承千年的文明和民族。中国的礼仪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西方社会,是几大文明古国的继承者,曾一直和东方的中国遥相呼应。经过中世纪的黑暗,最终迎来了文艺复兴,并孕育了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产生了现代科技文化。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礼仪文化。随着跨国交际的日益增多,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些礼仪的差异。

1.中西礼仪文化在交际语言方面的差异

对于社交礼仪,中西方文化有着不同的理解。中西方社交礼仪的不同体现在人际交往的各个方面,如:见面称谓、告辞、致谢等等。

1.1见面礼仪,在日常打招呼中,中国人大多使用“吃了吗?”“上哪去?”等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认为对方在询问他的私生活。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说“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而英国人见面会说:“今天天气不错啊!”

1.2称谓礼仪,中国人对自己的父母或其他长辈一般忌讳直呼其名,中国人取名时,力求避免与父母或其他长辈重名,这也是敬老的一种传统。在一些英美国家,家庭中的子女可以直呼父母的名字。而且西方家庭成员之间,不分长幼尊卑,一般可互称姓名或昵称,以父母亲的名字为己名的现象也很普遍。这一习俗反映了父母亲期望子女后代继承家庭的传统,做的和自己一样好,也体现了子女后代与亲朋好友的关系非常密切。

1.3告辞礼仪,中西语言中有多种不同的告辞语,如在和病人告别时,中国人常说:“多喝点开水”或“多穿些衣服”、“早点休息”之类话,表示对病人的关怀。但西方人绝不会这样说,因为会被认为有指手画脚之嫌。比如,他们会说:“多保重!”或“希望你早日康复!”等等。在拜访结束时,中国客人寒暄两句话会立刻离开的。而在英美国家,客人向主人提出告辞时和他真正离开应有一个短暂的时间间隔,约为15到20分钟。

2.中西礼仪文化在餐饮方面的差异

中西方在餐桌礼仪方面也各具特色,主要体现为:座位的安排、用餐、餐桌交谈礼仪等等。

2.1座位安排礼仪,在中国,从古至今大都以左为尊,在宴请客人时,要将地位很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上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在西方则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

2.2用餐礼仪,中国人在用餐时喜欢热闹,很多人在一起吃喝说笑,或者把餐厅当做自己家一样让孩子跑来跑去,以动为主。而西方人在用餐时,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以静为主,例如:喝汤,咀嚼食物都不应该发出声音,打嗝的声音尤其要禁止,万一打嗝发出了声音,也要向同桌的客人们说(Excuse me!)表示歉意。

2.3餐桌交谈礼仪,中国人喜欢边吃边聊,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氛围,交谈的话题比较随意。而西方人讲话时,嘴里不能塞满了食物,不可以边嚼边说。他们还注意不只和同桌的熟人交谈,还注意和陌生人交流。

3.中西礼仪文化在服饰方面的差异

服饰这种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素养,精神面貌和物质文明发展程度的文化则是人际交往中的视觉对象之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各民族自身文化底蕴的不同,中西方服饰礼仪文化也各具特色。

3.1服饰礼仪的差异,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服饰始终以繁冗,宽博为主要特征。中国也因疆土广大,各地风俗不同,衣着习惯各异。例如:旗袍是中国女性着装文化的典型标志,它不仅在整体造型的风格中符合中国艺术和谐的特点,同时又将具有东方特质的装饰手法融入其中,其独特魅力在于它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服饰在西方被看做是人体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造型上强调三维空间效果,故有“软雕塑”之称。追求用服装突出人体的曲线美,讲究服饰的外轮廓线,使服装成为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综合反映。

3.2着装礼仪的融合,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衣,打领带,一般穿黑色皮鞋。西方女士子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另外,女士外出还有戴耳环的习俗。

如今,中国人的穿着打扮日趋西化,传统的中山装,旗袍等已退出历史舞台。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并无二样。

4.影响中西方礼仪差异的因素

4.1文化背景不同,中国文化几乎受儒家的“仁爱思想”,与“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影响,使中国文化有着“重亲情”、“重关爱”,注重集体的文化特质。西方文化源于商业社会,属于商业文化。遵循“优胜劣汰”的原则,注重自我的西方文化特质。

4.2价值观的差异,以群体为特征的中国文化重视处理人际关系,以自谦尊人,相互关切,互相体谅和以诚待人其特征,在交际时喜欢问让人私事,或毫无保留地披露自己的私事,了解私事是接近对方,关心对方的友好表示,因此,在问候语中常常使用涉及个人私事的问题。西方人推崇的却是独立自主的个人主义。这种价值观培养了其平等意识,民主意识和权力意识。以个人为中心的文化是个体自主,避免冲突,而且将交际规则视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策略。西方人的隐私意识很强,例如,与人交谈中忌讳谈个人的年龄,疾病以及个人财产。

总之, 礼仪的文化源于不同的文化内涵,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要正确对待文化差异,有意识地学习和比较不同文化中的礼仪差异。这就需要我们在努力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注意借鉴西方文化的内在灵魂,,去糟取精,将二者合理有效地融合,建立一个适合中国当代社会礼仪的文化体系,达成和谐社会的理想。

参考文献:

[1]魏楠q中西方礼仪差异【J】科技信息,2011(05)

篇2

关键词:文化差异;日常交际;礼仪

中国正以飞速的发展与世界接轨,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接触越来越多。中(东)西方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此也对交际礼仪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在中(东)西方文化都非常重视人际交往。但交往的观念交往的方式都有着明显的差别。

一、打招呼

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道:“吃饭了吗?”“到哪儿去?”“上班呀?”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而若你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Haveyouhadyourmeal?”“Whereareyougoing?”他们则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西方人见面,通常招呼道:“Hello!”“Howdoyoudo!”“Niceday,isn’tit?”

二、感谢

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象“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you”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贪心)。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

三、招待客人

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而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yourself,Please!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与客人常说:“慢走!”“小心点!”“再见,走好啊!”“你们进去吧!”“请留步”等。而西方人只说:“ByeBye!””Seeyoulater!””Seeyounexttime!””Goodnight!”

四、节日礼仪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Year’sDay)处,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SpringFestival,theDragonBoatFestival,Mid—Autumn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Aprilfool’sDay(愚人节),ThanksGivingDay(感恩节),ChristmasDay(圣诞节)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五、词汇语言的文化

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地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评价。比如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days”(节假日)。尤其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等积极意义,但在英语中“red”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flag”(引人生气的事)。还有当看到商业英语中的“inthered”,别以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

在教学中,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学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比如:加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等等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教学中。又如: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等。

总之,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六、文化等级观念

中(东)方文化等级观念强烈。无论是在组织里,还是在家庭里,忽略等级、地位就是非礼。尽管传统礼制中的等级制度已被消除,但等级观念至今仍对东方文化产生影响。在中国,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根深蒂固。父亲在儿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另外,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这样的家庭中,老人帮助照看小孩,儿孙们长大后帮助扶养老人,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密切了亲情关系。:

在西方国家,除了英国等少数国家有着世袭贵族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外,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倡导平等观念。特别在美国,崇尚人人平等,很少人以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为荣,也很少人以自己贫寒出身为耻,因他们都知道,只要自己努力,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正如美国一句流行的谚语所言:“只要努力,牛仔也能当总统。”(Ifworkinghard,evencowboycanbepresident.)在家庭中,美国人不讲等级,只要彼此尊重,父母与子女可直呼其名。他们的家庭观念往往比较淡薄,不愿为家庭做出太多牺牲。

当然,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导致的礼仪上的差异还有很多,比如服饰礼仪、进餐礼仪,秘书礼仪等等,由于篇幅等多方面的制约,在此不能一一深入探讨。总之,中西方之间有各自的文化习惯,由此也产生了不少不同的交往习惯。因此,随着我国进入WTO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贸易的不断增加,我们不但有必要在与外国人交往或者前往别的国家去之前,了解对方国家的礼仪习惯,而且必须加强专业礼仪人才的培养,提高全民礼仪意识,这不仅是对对方的尊重,也给我们自己带来了便利,不但能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与误会,还能在现代社会的多方竞争中争取主动,取得良好的结果或效益。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文化即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4

【2】方文惠主编,《英汉对比语言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3】胡文仲,《文化与文学》,《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1期

篇3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思维方式 礼貌 原则 差异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为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人们常常使用某些方法和手段对语言进行调节。礼貌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是人们在实际交际中必须遵守的一种准则。无论中西方,大家对于礼貌都十分重视。但是在交际中,由于大家对礼貌的理解不一样,表达礼貌的方式也有很大差别,所以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常常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原因有很多种,但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中西方迥然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差异,作为深层次隐性文化的民族思维方式,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语言形式。

思维方式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主要涉及语言、艺术、历史、哲学、美学等各个领域。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这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差异。刘长林(1990)认为:“在一个民族的发展过程中,那些长久地、稳定地、普遍地起作用的思维习惯、思维方法、对待事物的审美取向和公认的观点,就叫做该民族的思维方式。”王颖(2011)则认为:“思维方式是一个复杂的双层结构,其表层结构表现为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和观点,这包含着人的情感、意志和潜意识等;而其表层机构的外观表现就是我们熟知的语言。”思维方式不仅影响文化,而且影响着各种语言现象。

一、国内外最早的礼貌原则研究成果

礼貌原则最早是在西方社会形成体系的。他们对于“礼貌原则”进行了很多评论,并提出了很多指导性的学说。

“Cooperative principle”(合作原则)最早是由美国著名语言哲学家H.P.Grice提出来的,他认为,在人们交际过程中,对话双方似乎有意无意地遵循着某一原则,以求有效地配合从而完成交际任务。因此,他提出了会话中的“Cooperative principle”。其具体体现为四条准则:(l)量的准则(quantity);(2)质的准则(quality);(3)切题准则(relation);(4)方式准则(manner)。这个原则有很大的解释力,但是不能说明在语言交际中人们为什么要有意地违反会话规则而以含蓄地间接表达自己的意思。在这个基础上,1983年,Leech提出了“Politeness principle”(礼貌原则),其具体阐述准则为:(1)策略准则;(2)宽宏准则;(3)赞扬准则;(4)谦虚准则;(5)赞同准则;(6)同情准则。Brown,Levinson也提出了face-saving theory(面子理论)。他们首先设定参加交际活动的人都是典型人,即“一个具有面子需求的理性人”,典型人所具有的“面子”即是每一个社会成员意欲在公众中的“个人形象”,它分为消极面子和积极面子两类。

西方学者对礼貌原则进行了很多研究,但是他们主要以英语为起点,普遍性不够,对于其他语言很难有说服力。因此,我国学者顾曰国先生(1990)在借鉴了西方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本国土壤,根据中国特有的文化特点和价值观念,将礼貌原则归纳为尊重(respectfulness)、谦逊(modesty)、态度热情(attitudinal warmth)和文雅(refinement)。后来他又提出了如下的汉语文化的礼貌准则:(1)贬己重人准则;(2)称呼准则;(3)文雅准则;(4)求同准则。

从这些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中西方礼貌原则存在很大的差异。在交际中,交际双方从各自认为的礼貌方式出发,善意地、礼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可是却经常遇到很尴尬的情况,这就是深层次的思维方式在起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从思维方式着手研究对比中西礼貌原则的差异,为中西跨文化交际提供帮助。

二、礼貌原则在中西语用中的不同及其同思维方式的关系

在中西方语言中,有着大致相同的语言现象,如礼貌用语中的称呼语、赞扬用语、恭维用语和感谢用语等。本文从中西的思维方式差异来对比以下这些礼貌用语的不同。

1.英汉称谓礼貌使用的不同

(1)英语中无论指称自己和他人一般只用通常的名词,没有特殊的前缀,如:my home(我家),his sister(他妹妹),而汉语则侧重于贬己尊人,指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事,用谦语,如“卑”(卑职)、“敝”(敝姓);指称他人或他人有关的人事,则用敬语,如“令”(令堂、令尊),等等。

(2)称谓家中亲属时,英美人倾向于使用名字直接称呼,而中国人大多习惯用亲属关系来称呼家中亲属,如“大姐”、“小舅舅”等。在称呼中还进一步区分是父方亲戚还是母方亲戚,年龄要比父母大还是小,如:“伯伯”、“叔叔”等,而英美人却无此习惯。西方人对于汉语的称呼语常常感到很头痛。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西方人善于开拓进取,利用资源。同时,由于基督教的洗礼,他们讲究人生而平等,认为平等对待任何人正是对人坦诚、尊重他人的表现,所以他们推崇平等一致的人际关系。对于他们来说,“人为本,名为用”,名字是一个代称而已,没有任何其他意义。相比较而言,中国受到儒家思想几千年的熏陶和教育,“尊名分,讲人伦”,交往时特别看重社会地位,讲究礼仪,有着几千年的“上尊下卑”的礼貌习惯,所以中国的称呼绝不仅仅是简单的称呼而已,而是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中国的集体主义取向推崇“和”,更多的是考虑别人怎么看、怎么做,这样的思维方式表现在语言中就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称呼方式,别人在尊位,而自己在卑位,因而中西在称谓系统的礼貌使用上存在着明显反差。

2.英汉中礼貌的称赞及回应的不同

每一种文化中都普遍存在着称赞及回应,但由于文化内涵的不同,礼貌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1)在英语中,当面称赞女士外貌或服饰是礼貌的,而在汉语中却被视为不当之举。这样的称赞在汉语文化中是折损了听者的面子。我曾经在汉语课堂上遇到一个场景:留学生在练习用“越来越……”造句的时候造出了很尴尬的句子,其中一个德国留学生说了一句“老师越来越漂亮。”,后面的留学生们就开始效仿,“老师的皮肤越来越好。”“老师越来越帅。”,等等。这些句子当然都是没有语法错误的,上课的老师知道这是留学生们表达礼貌的方式,也了解跨文化交际的不同,可是对于一个地道的中国人来讲,虽然老师口头上回答的是“Thank you.”,但在内心深处还是觉得接受不了,总认为在课堂上这样讲话很伤面子。

(2)英汉面对对方的称赞的礼貌回应有所不同。在英语中,如果夸奖女孩裙子漂亮,她一定会大方承认,觉得说话人表扬了自己,肯定了自己的眼光。可是中国女孩子往往会回答说:“不,不,只是一条普通的裙子而已。”这样的回答来说才是礼貌的,会给别人留下一种谦虚的印象。

在个人主义取向的观念影响下,西方人强调个人的作用,敢于承认事实,以事实为依据。同时,在思辨性思维的作用下,交际中多注意谈话的内容和实质,不注意外在的表现,说话直来直去。同时,他们的感情十分外露,表达方式也比较直接,但是这样的方式对于生性内敛的中国人来说,是个很大的负担。群体主义取向使得人们讲究群体的力量,在集体中也看重和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所以中国人并不喜欢当众表现自己,即使是优点,也喜欢轻描淡写地讨论,绝对没有西方人那样浓墨重彩的表现方式。

3.英汉中对他人表示感谢的礼貌方式有所不同

(1)在受到别人帮助表示感激时,英语文化倾向于肯定对方的付出以表谢意,如“Thank you for your great help.”,而汉语文化中倾向于把责任推到自己身上以表歉意,如“很抱歉给您带来这么多麻烦”。

(2)在家庭内部成员的道谢方式上也存在不同。西方的家庭成员之间,无论是谁接受了帮助都要表示感谢,而中国家庭成员之间很少说表示感谢。

西方人热情开朗,感情外露,同时亲人间界限明确,家庭观念较薄弱,家庭成员之间也是独立的个体,所以即使是亲人也要“明算账”。相比而言,中国人少说感谢,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比较重,认为大家都是一家人,没有必要把感谢挂在嘴上;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人天性保守,不善于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强调一种“尽在不言中”的感觉,打破了这样的美感,反而显得关系生疏、不亲近。

4.英汉邀请礼貌和回绝表达存在不同

西方人在邀请别人时往往简单而直接,如美国人在邀请别人时会说:“我明天晚上有个聚会,如果你想来就来吧。”如果对方想去就会直接接受,如果对方拒绝,邀请者也通常不会发出第二次邀请。可是相同的情况发生在中国人之间就不是一次邀请就算邀请了,邀请与被邀请就像是打太极一样,讲究你来我往,往往要经历好几次邀请和推辞才算邀请结束。这是因为在汉语文化中,面对“邀请”这种表示好意的行为,受邀者从来不会第一次被邀请就直接接受,那样会显得过于急切,是不礼貌的;反复推辞几次才是礼貌的行为。而邀请者也不能在第一次被拒以后就停止邀请,也一定要反复邀请几次,以示真诚。

西方人的思维是直线型思维,他们的说话方式表现为直截了当,简洁明了,干净利落,认为这样直接的方式就是礼貌,拖拖拉拉既浪费时间,又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中国人的思维是螺旋型思维,说话方式表现为迂回曲折,九曲十八弯,直接邀请表现得太迫切,不符合中国人含蓄的习惯,让人难以接受。

三、存在差异的原因

中西礼貌原则的不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所决定的。思维方式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道德标准和语言习惯。“思维方式是一种深层次的隐性文化,它作为一种文化基因已经深入到民族语言之中”(王治理,2008)。语言取决于思维,特定的思维方式造就了特定的语言方式,不同民族的思维差异也就导致了不同语言的差异。

西方的思维方式以个人取向为主,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强调与众不同、独一无二,完全不依赖别人而存在。同时,他们的思维还表现为直线型思维和分析型思维。直线型思维讲究直接,绝不拖泥带水,分析型思维讲究实证考察。这样的思维方式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语言系统。因此西方人表现礼貌也非常直率、大胆且实际。

中国的思维方式以集体主义趋向为主,家国观念很强烈,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一分子,虽然也承认个人的力量,但是更看重集体中的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中国人非常注重面子,即使要否定对方,也一定要先表扬听话人的优点,在不伤及听话人面子的情况下委婉地提出缺点和改正意见,否则就是不尊重。同时,在螺旋形思维方式的影响下,中国人对于要说的话、表达的思想总是进行铺垫、渲染、解释、修饰等,表现在邀请语中尤其明显。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思维方式对于中西礼貌原则的影响很大,同时也影响着语言的其他方面。礼貌原则源于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礼貌方式。在当今的跨文化交际中,虽然我们面对西方人的称赞会笑着回答“Thank you.”,他们对于我们的表扬也会说句“哪里哪里,您过奖了。”,但是,这些都只是最表层的文化现象,任何语言都是深层的文化,仅仅了解表面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深层次地了解了语言现象的根源才有可能更好地处理好不同文化冲击下的跨文化交际问题,更好地避免文化碰撞、交际失误和人际冲突等问题,使得交际成为一件愉快的事情。

参考文献:

[1]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9.

[2]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

[3]易洪川.汉语的礼貌原则与交际文化[J].语言研究与运用,1991,(8).

[4]刘长林.中国系统思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篇4

一 、现象分析

在中国最大的电影数据库豆瓣电影[1]的用户评分信息(中文)[2]和全球最大的电影数据库imdb[3]的用户评分信息(英文)[4]中,综合每部影片看过的人数以及该影片所得的评价等综合数据,产生最受欢迎的前250部(top250)电影。如下表所示:

中国大陆 美国 香港 台湾 日本 法国 英国

豆瓣 11 111 20 6 28 22 17

imdb 0 165 3 0 15 13 20

交集(共88部) 0 55 1 0 8 5 10

通过数据,我们可以发现:

1、中国人最喜欢看的电影的首要来源是美国,其次是日本,再次是法国和英国。

2、豆瓣最受欢迎的前250部电影(top250)中,中国大陆出产的电影只有11部,仅仅是美国出产电影(111部)的十分之一。这说明中国电影,虽然数量庞大,但少有高质量的内容,远远无法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从imdb的数据看,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出产的电影没有一部进入imdb的最受欢迎的前250部电影(top250)中。中国香港出产的电影仅有3部进入imdb的top250中,说明中国香港出产的电影虽容易被大陆地区所接受,但是并未取得国际观众的核心认同。这种现象可以反映出中国电影的劣与优。中国电影的劣处在于,从整体来说,在国内和国际的影响力都甚弱;但福祸相依,中国电影的优处恰恰在于,其在国内和国际的影响力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和提升潜力。

3、美国电影不仅在中国国内占据了绝对主流地位,在国际上也是如此。在豆瓣和imdb前250的交集中,共有88部相同的电影,其中55部为美国电影。

4、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厚的日本出产的电影远远高于中国,其出产的电影在豆瓣和imdb的top250中,与英国、法国出产的电影不相上下,他们在电影方面的文化国际影响力远高于中国。

为反映数量上的差异,进一步分析豆瓣电影数据库与imdb电影数据库中的交集[5],数据分别为:中国香港电影为2521部、中国台湾电影为379本文由收集整理部、中国大陆电影为1024部,中国电影共计为3924部,美国电影共计为9946部。中国大陆电影输出西方的数量只有约美国输入中国电影的10%,从数据可以看出中西方在输入到对方观众中的电影数量的明显不对等性。我们用几个图标来说明问题。

如figure 1所示,横坐标为每部电影的得分(0-100,为imdb实际加权评分的十倍),大陆的电影的得分在imdb数据库中的得分普遍低于美国电影,其中高于80的只有约2%。

figure 2不同国别电影在imdb的用户评价数的累计分布函数(cdf)

从每部电影的用户评论数角度。如figure 2所示,中国产电影的用户评论数远低于美国电影,不足10%的电影超过1000评论。相对的,美国电影中评论数大于1000评论的比例是74%。

如果在考虑绝对值只有1025部,也就是说中国大陆产电影在imdb上评论超过1000的只有100部左右。这说明中国电影在海外特别是美国观众中的不论是内容的数量和受欢迎程度都与中华文化应有的国际影响力是不相符合的。

而反观美国电影在大陆的受欢迎程度,如figure 3所示,评分高于80的比例甚至高于国产电影。

figure 3 每部电影在豆瓣评分的累计分布函数(cdf)

二、原因探讨

以上出现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造成这种现象是多方面的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由于中国电影的审查制度和引入机制的原因,这些美国电影(9946部)多数没有通过合法渠道引进版权。

没有合法版权的电影,为何在中国如此风行?首要的原因应该是,这些电影在中国有市场,尽管政府监控的比较严格的时候,依然能够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市场。

虽然从2010年开始,国家版权局加强了对视频网站的监管力度,一些大的视频网站被列入了监管范围。在国内排名靠前的盗版bt网站被大量关闭,大型视频服务网站的盗版行为由于受到版权所有者的起诉和高额索赔要求,盗版率明显下降。2011年12月30日,国家版权局通报了视频网站主动监管的情况,优酷网、乐视网、酷6网、土豆网等18家重点视频网站影视节目正版率在70%左右[6]。然而,与之相应的,数以万计的中小型盗版影视网站却因此得到迅速发展。这些网站没有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甚至连基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也没有,网站的域名注册通常不通过国内的域名注册商,他们即使被发现,也不能够轻易地确定处罚对象。

其次,这些中小型网站由于自身的限制,没有足够的技术实力以实现内容的高效能、低成本的传播,也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以提供视频的存储和带宽。他们往往通过与qvod、xunlei等合作的方式,中小型网站可以获得网站的广告收益,而qvod可以通过客户端获取客户端广告收益或如xunlei获取会员收益。这种新型的商业模式,由于当前法律的空白,版权所有者根本无法通过法律手段解决。一些法院甚至将之称为“为保护软件开发商自主创新确立的司法范例”[7]。这些没有获得版权的影视网站为数众多,一些网站的alexa流量排名相当靠前,如人人影视(yyets.com的国内流量排名为221),分为片源、字幕翻译、转码、上传到bt/emule/迅雷快传/qvod的一系列分工明确的团队。

转贴于

由于中国从初中甚至小学就将英语作为主要的课程,客观上国内存在大量的优秀外语翻译人才,打击盗版的不力和政府对引进国外影视作品的限制。例如:中新网2月13日电 广电总局日前下发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境外影视剧引进和播出管理工作,境外影视剧不得在黄金时段(19:00-22:00)播出。各电视频道每天播出的境外影视剧,不得超过该频道当天影视剧总播出时间的百分之二十五。

这些反盗版的举措,在某些方面,反而促进了盗版网站的发展和壮大。中国电影市场“欲抑之,反而扬之”的现象,不能不引起重视和反思。

三、建议对策

中国电影的现状警策我们,中国电影要走的路还很长。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9]的电影文化核心价值体系,落实和践行电影文化核心价值体系。

首先,中国电影要找寻电影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众电影文化兴趣的契合点。中国五千年的民族优秀文化,契合点不仅仅只是后宫,应该面向更广阔的空间,诸如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智慧与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开拓创新的精神等。

其次,中国电影要努力把握观众的内心情感和精神需求。“谁真正掌握了大众的内心情感与精神需求” [10],谁就真正掌握了观众的兴趣点,谁就占有绝对的市场份额,谁就有了至高的文化影响力。而电影的影响力是个变数,是随着观众的兴趣点改变而改变的。应该是坚持正确的创作方向,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思想和精神,力求构建能绝对吸引眼球的、适合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有自我特色的“中国模式”电影。

篇5

关键词:教学;影响;意识差异

我们在平时学习中,有必要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贯穿于整个课堂内外,并且应该将汉语文化与它相对比,能从许多细小的差别里找出交流的渠道。

一、尊重隐私角度上的意识差异

先看下面这个对话:“How old are you, Miss. Jane?”“Ah, its a secret!”为什么Miss. Jane不愿意说出自己的芳龄?这缘于说英语国家的人都想自己在对方心目中活力四射,永远年轻,而不愿说出自己的实际年龄。尤其对女士更是如此。再如我们在路上碰到了熟人,出于礼貌,常问“你在干什么?”(Where are you doing?)和“你去哪儿?”(What are you going?) 在英语文化意识中却成为窥探别人隐私的审问而遭到反对。在国内,我们的隐私观念的意识还比较低,对自己的个人事情毫不隐瞒;我们习惯将自己的将来归属于一定的群体,因而特别重视的相互帮助与关心,常常想知道她人的幸福与痛苦,而别人也愿意坦诚告之。相反,英语国家的人非常重视个人隐私,特别追求个人空间,一般不愿意向它人提及自己的烦恼,特别不想让他人干涉个人的事。正因为如此,在隐私问题上中西常发生矛盾,比如:我们首次相见常问对方的婚否、年龄、子女、经济状况,这表示对别人的关切,在中国人心里这是一种礼节,而英语国家的人对此就非常讨厌,他们认为这干涉了个人隐私。

二、时间观的意识差异

在我们中国人的观念里,多数人对时间的支配较随意,一般很少注重对时间的严格和合理地分配,在日常的人与人交往中,也不会像英语国家人那样制定周密的时间表。的确,西方人普遍有很强的时间概念,因为这和他们的价值观密切相关,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益的观念被西方人普遍认同。因此他们特别惜时,日常生活中他们往往会周密地做出时间计划。养成守时的好习惯。在说英语国家,如果想要拜访某人,就必须事先约定或通知,同时说明拜访的意图、地点和时间,由双方协商后才可以进行,反之该约会难以进行的。故在我们与英语国家的人交流的过程里,外国人对我们分配时间的方式极不认同,常因时间观相异和我们相互间产生隔阂,有时甚至于产生认知上的冲突。其结果往往会在许多方面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和麻烦。

三、表述谢意上的不同

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公共场合用“谢谢”还是很常见的,但在我们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却不常用,如果用了感觉不太正常,可能会引起相互间的误会和距离。而在西方国家“Thank you.”差不多可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中,哪怕是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可用。准备一顿美餐,送上一杯茶,递上一张餐巾纸,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 you.”无论在什么公共场所,无论他人帮了你什么,”Thank you”是你必须要说的。而且这是最起码的礼貌。有时别人问“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drink?”(你想吃点什么或喝点什么)中国人一般会客气地说: “太客气了”、“别麻烦了”诸如此类。而西方人通常会说:“Yes,please.”(表示想要),或“No,thanks.”(表示不想要),这同时也体现了西方人的直率和中国人含蓄,如此完全不同的风格也说明东西方文化和传统的差异性。

四、礼貌用语上的差异

国人特别注重谦虚,与他人交际时,很在意抑己扬人,且将其视为我们的优良传统,而这的确是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现象。有别人赞美我们时,我们常常会谦虚一番,表示有礼貌。而英语国家却没有这样的传统,一旦他们受到赞扬,他们总会很乐意地说“Thank you”表示接受这样的赞美。因为中西文化意识不同,国人总认为西方人毫不谦虚,过于自信。在西方国家,赞美的语言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开始。称赞的内容主要是个人的外貌、着装、财富、出色的工作等等。一般称赞别人的外表时只赞美她努力(打扮)的结果,而不是一个人内在的美。因此许多情况下是赞美别人的着装、发型。例如,A:Your hair style looks nice. B:Thank you very much.再如,有人夸赞你工作做得很棒时,我们一般会谦虚地说:“哪里哪里,过奖了,我做得离要求还相距甚远。”以示谦虚。又如,今天你打扮的很漂亮,别人可能会说:“You look very beautiful today.” 按我国的习惯你会说:一般一般。但西方人一般会说: Thank you for your compliment.来表示欣赏和感谢。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如此否定他人对自己的赞扬,甚至自己把自己贬得一无是处时,他们会感到非常不理解,认为中国人在撒谎。

五、对文化意识差异在课堂教学的思考

汉语和英语之间在文化意识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故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应使用多种方法,通过这些的方法来提高学生对文化多元化认识,并让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吸收和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在西方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因为受到一定的社会条件的制约,一定有部分内容具有时代局限性,还有些内容甚至违背了科学观。因此,在日常英语教学时,我们应应采取扬弃的观点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作为老师我们必须清楚学校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决不能忘记要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语言的沟通能力。另外,我们老师也要学会正确地对待东西方文化间的不同之处。学习一种文化内容时,需保持客观的态度,绝不能妄下结论。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对外开放;基础教育;文化冲突;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一、跨文化交际的内涵及特点

根据胡文仲的说法,跨文化交际就是不同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他认为,在某种意义上,不同人群之间的交际都是跨文化交际。更进一步说,跨文化交际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符号流的过程。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目标是在交互的情境中给不同的个体创造共享的意义。

来自不同文化地域和背景的人们如何交际?这里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指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比如学校里来自欧美、非洲或者东南亚的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另一方面是指即使是在同一个国家,因民族的不同所带来的观念或者生活习惯的不同。比如,异性之间因为心理和成长时的家庭背景不同,男女之间产生互不理解的情况应该得到尊重。再如,在美国这样的移民国家,各个州之间的文化和做事风格都是不相同的,因此在美国,黑人、白人、华人之间会产生各自的生活圈子,这也是一种文化差异。

二、跨文化交际的特点

首先,跨文化交际指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际。中外学生在课堂内外所进行的语言、行为之间的交流其实就是跨文化交际,在沟通与互动中使课堂教学或课外活动顺利完成,就促成了跨文化交际。

其次,跨文化交际会因误解而引起冲突。“差异性”是导致跨文化交际出现冲突的主要原因。这种差异性表现在:语言、交际风格、思维模式、成长背景及价值观等。例如,外国留学生寄宿在中国家庭里,吃饭时中国家长会因为热情好客而不断地给小留学生夹菜。这种行为如果是对待中国学生,也许会使就餐氛围十分愉快,然而,外国学生尤其是欧美学生因饮食习惯与之非常不同,他们会误解这种“热情”的行为,而认为用自己的筷子给对方夹菜是不礼貌的。

同时,跨文化交际不仅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在误解、挫败甚至冲突中,学生之间学会了宽容和体谅,会变得更加包容,且视野开阔。对不同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人们能具有好奇和理解的态度,更能深刻感受到世界之大,人生方式各式各样,每一种民族的文化都是值得尊重和欣赏的。

这些在中外交往生活中产生的差异可以使人们之间的交际变得有趣和多样化,但同时如果处理不好对于差异的认识,也会产生误解和矛盾。

中国文化模式崇尚集体主义(Collectivism),中国人把个人看作是集体的一部分,我们所奉行的集体主义原则强调“团结互助”“团结就是力量”“个人应尊重集体”,将集体利益放在首位。而在西方,以美国为例,则信奉个体主义(Individualism)。个体主义是美国最重视也是最突出的文化特点。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强调个人的隐私、个人的价值和尊严及个人利益的保护。比如,在周末时间,中国人如果被单位所需要,会老老实实回到单位加班,但是美国人一般在周末是不会工作的,老板一般不会在员工休息的时间打扰对方,员工一般也不会主动在周末要求奉献个人时间为公司服务,而是把时间给予自己和家人。

中国文化尊重传统和等级观念。中国人经常强调“温故而知新”“不忘历史,以史为鉴”。在工作中也比较喜欢让有经验的年长者作为部门或组织的带头人,而在称呼上也喜欢将长辈或领导的头衔加上去。评优评先也优先考虑年长者,因为他们对单位做出了多年的贡献。而在西方国家,以美国为例,则注重平等观念,强调变化和进步。美国电影经常以“科幻”“未来世界”为题材,就说明美国文化是典型的“未来取向”文化。传统、稳定、经验并不是他们看中的。追求“变化”、保持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和探索则是美国乃至其他西方家比较明显的特征。我们不能说传统的就是不好的,因为尊重传统和历史,是东方文明能够延续的原因,而汲取西方年轻国家的先进的科技则使彼此能够糅合创新,走得更远。

高语境与低语境之间的文化差异与碰撞也应当充分注意。深受汉文化影响的国家,如中、日、韩等,喜欢使用含蓄委婉的方式表达反对意见或者不愉快的感情,也不会将情绪过多地表现在脸上,对于别人的信息经常通过非语言的线索来推测真实的意图和微妙的含义。而一些西方国家,尤以美国为最,是典型的低语境文化国家。人们说话一般直截了当,不喜欢拐弯抹角,有问题会当面与当事人解决,这样会使事情解决的效率变高,然而也会使高语境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人们感到尴尬和不舒服。总之,在对有外籍学生教学与交往中注意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性,教师注意对外教学交往能力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大纲解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2.祖晓梅.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3.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4.朱勇.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5.刘.对外汉语教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6.许立生.新编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7.郑铁生.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8.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9.左飚.冲突・互补・共存――中西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篇7

关键词:文化差异;日常交际;礼仪

中国正以飞速的发展与世界接轨,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接触越来越多。中(东)西方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此也对交际礼仪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在中(东)西方文化都非常重视人际交往。但交往的观念交往的方式都有着明显的差别。

一、打招呼

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道:“吃饭了吗?”“到哪儿去?”“上班呀?”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而若你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Haveyouhadyourmeal?”“Whereareyougoing?”他们则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西方人见面,通常招呼道:“Hello!”“Howdoyoudo!”“Niceday,isn’tit?”

二、感谢

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象“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you”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贪心)。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

三、招待客人

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而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yourself,Please!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与客人常说:“慢走!”“小心点!”“再见,走好啊!”“你们进去吧!”“请留步”等。而西方人只说:“ByeBye!””Seeyoulater!””Seeyounexttime!””Goodnight!”

四、节日礼仪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Year’sDay)处,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SpringFestival,theDragonBoatFestival,Mid—Autumn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Aprilfool’sDay(愚人节),ThanksGivingDay(感恩节),ChristmasDay(圣诞节)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五、词汇语言的文化

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地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评价。比如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days”(节假日)。尤其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等积极意义,但在英语中“red”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flag”(引人生气的事)。还有当看到商业英语中的“inthered”,别以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在教学中,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学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比如:加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等等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教学中。又如: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等。

总之,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六、文化等级观念

中(东)方文化等级观念强烈。无论是在组织里,还是在家庭里,忽略等级、地位就是非礼。尽管传统礼制中的等级制度已被消除,但等级观念至今仍对东方文化产生影响。在中国,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根深蒂固。父亲在儿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另外,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这样的家庭中,老人帮助照看小孩,儿孙们长大后帮助扶养老人,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密切了亲情关系。:

在西方国家,除了英国等少数国家有着世袭贵族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外,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倡导平等观念。特别在美国,崇尚人人平等,很少人以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为荣,也很少人以自己贫寒出身为耻,因他们都知道,只要自己努力,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正如美国一句流行的谚语所言:“只要努力,牛仔也能当总统。”(Ifworkinghard,evencowboycanbepresident.)在家庭中,美国人不讲等级,只要彼此尊重,父母与子女可直呼其名。他们的家庭观念往往比较淡薄,不愿为家庭做出太多牺牲。

当然,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导致的礼仪上的差异还有很多,比如服饰礼仪、进餐礼仪,秘书礼仪等等,由于篇幅等多方面的制约,在此不能一一深入探讨。总之,中西方之间有各自的文化习惯,由此也产生了不少不同的交往习惯。因此,随着我国进入WTO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贸易的不断增加,我们不但有必要在与外国人交往或者前往别的国家去之前,了解对方国家的礼仪习惯,而且必须加强专业礼仪人才的培养,提高全民礼仪意识,这不仅是对对方的尊重,也给我们自己带来了便利,不但能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与误会,还能在现代社会的多方竞争中争取主动,取得良好的结果或效益。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文化即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4

【2】方文惠主编,《英汉对比语言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3】胡文仲,《文化与文学》,《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1期

篇8

由于历史背景及社会发展情况的不同,中西方茶文化存在着显著差异。中西茶文化比较对于培养英语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代大学应该充分利用中西茶文化中差异元素,对中西茶文化进行全方位对比,以多元文化充实英语教学,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当代大学生西方文化适应能力,养成跨文化交际意识。

关键词:

中西;茶文化;比较;大学英语

在当前茶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中西方茶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交流更加频繁,这不仅引起了当代社会对跨文化交际的重视,更对当代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但是当前很多英语学习者在英语语境中以中国思维理解、判断西方茶文化现象,出现很多文化误解和矛盾。鉴于此,如何以中西茶文化对比充实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内容;如何以茶文化对比为基点,吸引英语学习者跨文化学习兴趣,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当代大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中西茶文化内涵比较

1.1中西方茶文化物质内涵对比

物质文化是异质文化进行比较最直观、最客观的外在形式,而在中西茶文化的物质形态方面,中西方在茶叶选择、茶具选择等各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首先,茶叶选择的差异。中国作为典型茶叶出产国,茶叶种类繁多,无论是红茶、绿茶还是白茶、黑茶、黄茶都深受我国社会青睐,尤其绿茶更是在我国茶文化中以其自然、未发酵的特点,自古以来受到一致好评和推崇。然而西方很多国家,例如英国受制于海洋气候,无法产茶,在茶叶选择上更青睐发酵性、易储藏的红茶。其次,茶具选择的差异。我国茶文化在茶具上受到儒家、道家哲学思想影响,崇尚自然淳朴,以瓷器为主。同时无论茶壶、茶托、茶盅、还是水方等辅茶具都讲究“雅趣”二字。而西方茶文化中茶具多以西方宫廷贵族元素为特点,尽显奢华和高贵。无论茶杯、茶碟还是糖罐或点心盘都凸显物质品味及贵族气质。

1.2中西方茶文化行为内涵对比

中西方在茶叶饮用中饮茶习惯、礼仪等方面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首先,饮茶习惯的差异。中国茶文化受到“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思想的影响,重视饮茶中对茶叶自然味道的保持,注重茶味的单纯,提倡“清饮”的饮用方式。而西方茶叶消费者崇尚口感与个性,在茶叶饮用中掺杂各种材料,如:牛奶、糖等,推崇“混饮”的多重生理感受。其次,饮茶时间差异。我国茶文化中没有饮茶时间的固定要求,而西方茶叶消费者根据其生活习惯形成了“早茶、午茶、下午茶”的社交和饮用习惯。除此之外,中西方在饮茶上存在很多行为差异,但是都讲究饮茶的礼仪,只是因为社交礼仪的不同认识,在礼仪表现上两者略有不同。

1.3中西方茶文化精神内涵对比

茶文化在我国封建社会经历了数千年发展,已经将我国传统哲学思想融于其中,可以说茶文化在我国已经升华为更高的价值观层面的思想内容。其中儒家、道家哲学中具有代表性的“天人合一、中庸、自然”观念让茶饮超越了物质层面,让饮茶者在茶俗及茶事中获得更高的精神领悟或道德感受。相比之下,西方茶文化因时间较短,与西方传统价值观及哲学思想发展不同步,导致在精神层面上西方茶文化更倾向于物质文化方向,茶被视作解决消费者生理需求的物质象征。西方文化中,茶具有典型的实用主义色彩,茶、茶具、茶俗成为代表财富和修养的重要内容,茶饮活动也更多被赋予社交意蕴。

1.4中西方茶文化语言应用对比

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内涵,而中西方茶文化在语言方面也存在明显的不同。一方面,语言含义不同。我国茶文化中语言多立足茶俗及茶相关活动,含义质朴简单,指向性较强。而西方茶文化中语言的含义被极大的拓展,多具有隐喻性和暗示性社会含义。例如,英国茶语中出现了大量“隐喻、转义”的词汇,将茶的词性和词摆脱了中国茶文化的底蕴,形成了个性化语言结构。例如“Blacktea”(红茶)与中国茶文化中的“黑茶”完全不同。另一方面,西方茶文化中语言交际范围较窄。据统计,西方常用茶语如“teaparty、teafight”等仅有不到200个,与我国茶文化中茶语言的词汇数量难以同日而语。

2中西茶文化比较对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影响

对中西茶文化内涵进行比较,正确理解中西茶文化差异,能为当代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提供重要的视角或教学资源,可以极大提高大学英语跨文化教育的文化性,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2.1培养大学生西方文化思维

中西方茶文化的比较可以让大学生在英语课程中形成对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比较思维,尤其在跨文化交际方面让学生能以西方思维审视西方人群的行为选择,进而在语言应用中注重自身语言习惯的规范和实用性。例如通过中英茶文化对比,学生可以认识到英语的印欧语系本质,在历史文化、社会文化方面与我国汉语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在茶文化的引导下,大学生可以西方文化视角和内涵理解西方茶俗、礼仪及其他行为,形成英语思维和英语行为习惯。

2.2丰富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内容

通过中西方茶文化之间的比较,学生和英语教师都能充实西方文化认知,例如可以对中西方茶叶历史、饮茶习惯、饮茶风俗中涉及的物质文化、语言文化元素形成直观认识。英语教师在课堂中对中西茶文化的比较,丰富了跨文化教材的教学内容,让课堂跨文化案例更加形象具体,有助于学习形成对西方文化的辩证性认识。大学生可以在中西方茶文化元素的冲突和矛盾中,正确认识、理解英语国家文化选择,将英语语言内容与文化内容结合在一起,提高自己对文化现象的理解力和接受能力。

2.3创新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方法

茶文化蕴含丰富的趣味性文化元素,能以形象、生动、具体的案例吸引大学生对文化实践及语言学习的兴趣,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茶文化比较让大学跨文化教学摆脱了传统的书本教学模式,形成了较为现代的体验式教学方法,以文化体验、参与激发大学生对中西方文化、语言的感受和判断积极性。同时这种文化比较解决了纯文化灌输的枯燥性弊端,大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得以解放。同时中西茶文化中很多文化元素相较传统书本知识,更容易和多媒体、互动教学、任务式教学模式结合,提高大学生英语跨文化兴趣及实践能力。

3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与茶文化比较的接轨

大学英语要想将中西茶文化对比纳入日常跨文化教学,就必须从培养大学生交际能力出发,开发茶文化与大学英语结合的校本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现大学英语与中西茶文化的接轨,提高跨文化教学的质量。

3.1开发中西茶文化跨文化校本教材

当前,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应该将茶文化、茶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理论知识结合在一起,形成以中西茶文化为基础的校本跨文化交际教材。首先,学校应组织跨文化专家、茶文化专家、英语教师共同编写相关教材,教材的茶文化比较内容既要符合跨文化理论,又要满足英语学习和实际交际需求。其次,校本教材不仅要介绍中西方茶叶文化的理论知识,更要组织丰富对比性元素全方位展示西方文化与我国文化的区别和相似之处。最后,校本教材必须立足真实的、实用的文化语境,教学内容必须具有可操作性,能与学生日常英语应用形成呼应。如茶叶名称英、汉区别对比、茶叶饮用习惯对比,应该予以重视。

3.2构建茶文化主题的英语跨文化教学活动

中西茶文化差异性元素为教师开展跨文化交际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此英语教师应该根据中西茶文化对比选取代表性内容,进行案例教学、任务式教学、情景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方法。例如:英语跨文化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中西茶文化中“Darktea”的含义区别,采取案例教学,让学生分组讨论“黑茶”在中西文化中的不同含义,进而归纳中西茶文化在语言、历史文化、社会认知心理上的差异,培养大学生思维能力和文化对比能力。另外,教师可以根据茶文化设置情景,例如“西方茶饮礼仪”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异域文化体验中,将英语语言、西方礼仪和茶俗知识结合在一起,在文化体验中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3.3形成茶文化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

大学跨文化课程应该充分利用中西方茶文化中丰富的比较资源,以将其与多媒体结合在一起,直观生动的吸引学生在英语环境内理解中西文化差异,增加跨文化交际的感性认知和娱乐性,为培养跨文化意识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可根据西方“早茶、午茶、下午茶”过程中不同茶、茶点、茶室的图片、视频,甚至电影让学生在直观的音像世界中感受茶的魅力及西方文化魅力。同时教师可以制作中西茶文化对比的PPT动画情景展示,让学生了解茶词汇、茶饮礼仪及用具的差别,了解特定茶叶词语意义及文化特殊性。例如通过“taketeawithsomebody”一词的PPT情景展示,学生直观了解到其真正含义表述“与某人发生冲突”。可以说,视频、图片、PPT可以让中西方茶文化生动直观展示出来,让学生在英语氛围下了解西方文化的特定内涵。

4结语

中西茶文化在物质、行为、精神、语言层面的差异,为我国大学英语开展跨文化教学提供了丰富有益的文化元素,对当代大学英语教学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大学英语教学应从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认识高度,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将中西茶文化与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密切结合,让茶文化比较真正融于跨文化教学体系中,培养大学生英语跨文化的应用能力。

作者:肖少华 王立宾 单位:河北工程技术学院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张丽娟.中国与英美茶文化的跨文化比较研究[J].福建茶叶,2016(2):255-256.

篇9

[关键词]高中英语 文化背景 教学 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30029

语言是重要的文化载体,其自身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不同的语言,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其表达方式、语言习惯、语法逻辑也有着很大的不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差异是重要的障碍之一。让学生充分掌握英语的文化背景,对于弥合差异、提高学习效率有很重要的作用。

一、词汇文化背景教学

英语词汇的学习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传统的教学中,一般只注重其基本含义、引申含义以及在语句中的应用等,这样容易使学生的视野较窄,较难形成以文化视角理解词汇的思维自觉。从词义学的意义上讲,一个英语单词的释义可以有多个角度,但在传统教学中一般只学习其概念意义,而对其文化背景及应用习俗等涉及较少。这导致学生对词汇的理解仅限于一个很窄的范围,有时就会产生误读。如对人的称呼问题,有些学生觉得可以用peasant来称呼农民,但在英语国家,peasant一词是带贬义的,有“文化水平低”的意思,正确地称呼农民应该用farmer。再如,teacher一词,在英语国家仅用来表示职业,不可以用来称呼教师,要用Sir, Madam等。高中英语教材中有许多涉及动物的词汇,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记住词汇的基本含义,还要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dog一词在汉语中一般是贬义,如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等,但在英语国家,由于对狗的喜爱,狗一般被认为是朋友、家人,带有dog的词汇一般是褒义,如lucky dog(幸运儿)、clever dog(聪明的人)、a top dog(高层人士)等。

二、中西方文化比较教学

中西方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只有了解这些差异,在英语学习中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英语知识。在高中英语课程中,本身就有介绍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内容,教学中要有目的地对中西方存在的文化差异进行分类比较、专题解析,并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如,中西方人对于赞美自己的语言,就有不同的反应。中国人比较低调、谦虚,往往以“哪里哪里”“过奖过奖”“还差很远”等来回应;而西方人则表现得自信、大方,注重自我表现,往往以“Thank you!”“Thanks.”“ Oh, I’m flattered.”来回答。中西方宗教文化不同,中国受佛道思想影响较深,因此很多用语中带有佛道色彩,如,“借花献佛”“临时抱佛脚”“道高一尺魔高一仗”“三个和尚没水喝”等。而英语国家的以基督教为主,英语中也有许多用语来自宗教经典,如olive branch(橄榄枝)、scapegoat(替罪羊)、wash one’s hands of(随他去)等,只有理解了其宗教背景,才能明白含义。再如,中西方饮食文化也有很大差异,在中国有的人讲究“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豪气,有的人喜欢热闹欢畅。但在西方国家,进餐时不宜大声喧哗,讲究安静、整洁、肃穆。对文化差异性在语言表达上的比较,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整理,并开展专题训练,巩固学生的认知,深化其印象,做到熟练理解和应用。

三、文化背景知识体验式教学

除介绍和传授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之外,还应有针对性地对文化背景教学进行延伸,通过创设情境、设计教学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对英语背景文化进行体验式的感性认识,使其从思维和情感上深化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如,在学习The sound of the world时,可以重点介绍西方音乐发展历程以及标志性的音乐流派和代表人,课上播放相关音乐作品,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让学生对西方音乐文化有了直观认识。在学习有关礼仪的内容时,可以模拟接打电话、接待客人、餐桌礼仪等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参与去体会西方礼仪文化的特点和要求。

篇10

关键词:饮食;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现代汉语词典》中,饮食被解释成“吃的和喝的东西”或是“吃东西和喝东西”。在英文字典中,饮食被解释为“foodanddrink”即“吃的和喝的东西”或者“biteandsup”即“吃东西和喝东西”。总的来说,有关“饮食”的解释,无非是“吃的或者喝的东西”,或是吃喝的动作。但真正的饮食并非如此简单,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人们已经不再仅限于填饱肚子,而是为享受美食而“饮食”。因此,饮食本身就上了一个层次,人们已从普通的吃,上升为吃什么?在哪儿吃?如何吃?不同的吃法会体现不同的饮食文化。中西方对于饮食的观点、态度和饮食的内容、特点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文章将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及产生此种差异的原因。

一、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饮食礼仪

中餐,主要体现一个“让”字。在中国的宴席上,后辈或小辈习惯等长辈、主人家入座后,才开始用餐,从而表现对主人或长辈的敬意。同时,主人一般会先给主要的宾客夹菜,并邀其先享用。西餐中的礼仪体现在“美”上。整个食用的过程,不但要美味,更要让食用者对其所食用的食物,有赏心悦目的感受。食用者衣着整齐,最好穿礼服,并且要求食用时的坐姿端正。

(二)饮食观念

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也体现在社会心理、价值观、民族习俗方面。就请客吃饭来说,对于中国人,“共享”是其主要方式,一群人共坐一桌,共享桌上的菜肴,最后的结账也是争相买单。但归根结底,所有的这些行为都总结为一个“合”字。而对于西方人来说,请客吃饭在他们的思想中是每人一份,并且各付各的单,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点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同时,西方人不像中国人,一盘菜可以同时几个人一起享用,西方人用餐,往往只吃自己盘中的食物。

(三)饮食对象

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有部电影就有场景是关于,外国士兵为了保持营养的不流失和自身的强健,而生吃大块刚割下的牛肉,不仅益于人体某些微元素的吸收,也利于锻炼牙齿的咀嚼力。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的饮食结构,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说,菜食在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主导地位。

(四)饮食性质

饮食观念的不同,使西方饮食倾向于科学、理性,中国饮食倾向于艺术、感性。西方饮食习俗的着重点仅仅是原始的饮食实用性的延伸;而中国饮食习俗中对味的偏重,就把饮食推向了艺术的殿堂。

(五)饮食餐具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同样也体现在饮食餐具上,中国人使用筷子,西方人使用刀叉。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中国人民崇尚农耕,直到现在为止,中国人用餐喜欢用圆桌,也称八仙桌;吃饭用筷子夹,体现和气;而西方人一般用方桌,并使用刀叉,刀叉却给人一种带有杀气的野蛮气息。

二、产生差异的缘由

(一)传统文化

早期中国文化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很大。中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南部,西北面是茫茫的沙漠、草原和戈壁,东南则是茫茫的大海。中国文化的温床——黄河流域,土地比较肥沃,但是气候条件比较恶劣。

西方文化的童年时代——希腊文明,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形成了希腊独特的生产方式和特有的文明。为了获取更多资源,人们必须努力探索自然的奥秘,这种对自然界的探索欲、征服欲促进了自然科学的诞生,理性成了西方文化的典型特征。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人也不断地认识自己。

(二)生活环境及习俗

在中国,集体主义,是主导价值观。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强调个人主义,重视个体的价值与尊严。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也体现在了饮食上。在中国,价值观所导致的饮食差异反映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其中最为常见的是中国人之间相互询问的那句“你吃过了吗?”;通过吃可以交流信息,表达欢迎或惜别的心情,现如今的吃,不仅仅停留在原有的交际功能上,已转化成对社会心理的一种调节。

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饮食仅仅作为一种生存的必要手段和交际方式。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由低级到高级划分为五个层次,饮食则被划分在第一层,“吃”在他们的心目中只是起到了一种维持生命的作用。

三、结语

中西,就字面上的意思来理解,就表现了两个大派的不同文化,而饮食在其中,也占据着重要位置。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国家间的交流也变得愈发的深入,中西餐桌礼仪文化也将在碰撞中不断融合与补充。中餐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餐桌礼仪也趋向文明性、科学性。社会背景,历史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中西餐桌礼仪的差异,餐桌礼仪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生活习惯的反映,而生活习惯的形成又不是短时间内可得到的,实际上是一种历史文化的沉淀和延伸。

参考文献: 

[1] 张起钧.《烹调原理》[M].台湾:中国商业出版社,1999. 

[2] 隗静秋.《中外饮食文化[M].浙江: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3] 李娟.《才智》[M].邵阳:邵阳学院学报,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