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排水管理条例范文
时间:2023-10-31 17:59: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镇排水管理条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市政工程市政工程;给排水管线;工艺介绍;有效措施
1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市政工程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也在不断的提高,但是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还是经常暴露出各类问题各类问题,其中给排水管线的施工是市政工程建设中十分关键的内容之一键的内容之一。
2我国市政给排水管线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艺
2.1对给排水管道进行科学合理的压力测验
压力测试是给排水管线安装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压力测试是给排水管线安装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给排水管线在施工时不能承受较大的压力会给施工过程造成巨大的阻碍成巨大的阻碍,轻则延误给排水管线的施工工期,重则导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很长一段时间内,该段管线不能进行正常施工,造成不必要的资金与人员的浪费资金与人员的浪费。压力测试的具体流程如下:首先,将给排水管线中的阀门打开水管线中的阀门打开,施工人员观察流向,一旦发现某阀门处的流向呈现相反的状态就需要把阀芯拿出来的流向呈现相反的状态就需要把阀芯拿出来,同时将该阀门进行标记进行标记,等待系统冲压结束以后重新安装该阀门。
2.2市政给排水管线材料的选取技巧
对于任何一个工程项目而言对于任何一个工程项目而言,施工材料对项目最终质量的影响都是十分重要的的影响都是十分重要的,市政工程作为我国的一项基础设施,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在选择给排水管线的施工材料时要更加慎重线的施工材料时要更加慎重。在我国传统的给排水施工工艺中中,基本上都是用混凝土作为最根本的材料。之所以混凝土被广泛的应用在市政给排水管线的建设过程中是因为它的价格比较低廉格比较低廉,同时质量相对较好,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材料。但是混凝土本身的密度非常大但是混凝土本身的密度非常大,过大的重量给给排水管线的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在如今的给排水管线施工过程中今的给排水管线施工过程中,施工队伍会选择新型的材料,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混凝土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样能够有效避免混凝土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进一步提高给排水管线的施工效率水管线的施工效率。
2.3给排水管线施工过程中的现场预制
在施工前期对给排水管道的位置进行提前预测是保证给排水管线质量的重要前提排水管线质量的重要前提,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一定要对这个环节提高重视要对这个环节提高重视,提前预测给排水管线的位置以及需要使用的设备要使用的设备,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预制。首先首先,在施工前要仔细检查材料的质量,一定要将表面存在划痕或者是裂缝的材料提前进行排除痕或者是裂缝的材料提前进行排除,这样能够节约施工时间间。另外,技术人员还要对管道的切割过程引起重视,提前做好切割的规划好切割的规划,保证切口的光滑程度,为后期的施工打下基础基础。
3提高我国市政给排水管线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3.1建立健全我国市政给排水管线施工的监管系统
随着城市污水问题的逐渐突出随着城市污水问题的逐渐突出,给我国城市环境带来了非常恶劣的影响非常恶劣的影响,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严重阻碍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市政工程中给排水管线的施工问题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民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国市政工程建设管理机构的现状对市政工程的质量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对市政工程的质量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对于任何部门或者机构来说者机构来说,想要把工作做到位首先就要将体制完善起来,在一个健全的体制下才有可能将工作执行到位一个健全的体制下才有可能将工作执行到位,对市政给排水管线施工的监管工作来说也不例外管线施工的监管工作来说也不例外。由于市政工程的特殊地位位,其监管体制的建立健全工作相对而言更加重要。首先监管部门应该从部门内部的人员抓起管部门应该从部门内部的人员抓起,通过定期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监管意识以及专业水平们的监管意识以及专业水平,保证监管人员对市政给排水管线施工有足够的了解线施工有足够的了解。在监管部门内部也应该设定严格的工作制度作制度,保证监管人员对给排水管线施工中各个环节的要求都了如指掌都了如指掌。在这个基础上深入施工环境中进行实地考察暗访访,对于施工过程中不符合规定的现象予以相应的警告或者是处罚是处罚。
3.2注重市政给排水管线施工监管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在市政工程监管工作的进行过程中应该明确监管工作的重心是安全的监管重心是安全的监管。按照我国工程的相关规定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程中,其相关的安全支出应该占所有支出的22%,通过这项规定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定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安全管理在整个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程度程度。而市政给排水管线的施工是一项危险性较高的项目,所以对市政给排水管线施工进行严格的安全监管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现实意义。为了更好的实现工程的安全管理,应该将监管内容进行细节化容进行细节化,比如说“施工人员有无正常使用安全帽”,这样细节化的管理条例有利于监管工作的实行细节化的管理条例有利于监管工作的实行。另外,还应该对监管人员进行培训监管人员进行培训,保证监管人员对给排水管线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性有明确的认识的危险性有明确的认识,并要求他们签订工作责任状,明确奖惩制度惩制度。
3.3加强市政给排水管线施工企业的规范性
为了有效促进我国市政给排水管线施工水平的提升为了有效促进我国市政给排水管线施工水平的提升,我们必须要重点关注给排水管线建设管理的思路以及相关的施工工艺工工艺,并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市政给排水管线安装的改革与创新创新,充分利用社会中的各项资源提升给排水管线施工的效率和质量率和质量,从而提高我国市政工程的整体质量,努力创造一个真正适合城市居民居住的健康环境真正适合城市居民居住的健康环境,而给排水管线施工企业的规范性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规范性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市政给排水管线施工企业是影响给排水管线整体质量的直接原因工企业是影响给排水管线整体质量的直接原因,所以控制施工企业的规范性是给排水管线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基本环节工企业的规范性是给排水管线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基本环节,政府部门在筛选施工企业的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把关政府部门在筛选施工企业的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把关。招标是选择企业最常用的方式是选择企业最常用的方式,但是我们不能一味的只看招标的结果结果,在招标结束以后还要对该企业进行严格的考察,比如该施工企业的施工历史施工企业的施工历史,企业的相关设备以及人员的专业程度等都是企业的重点考察内容等都是企业的重点考察内容。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存在不符合标准的方面标准的方面,一定要让该企业立即进行整改,情况恶劣的话应该取消其施工资格该取消其施工资格。只有选择合格的施工企业才能保证给排水管线最终的施工质量水管线最终的施工质量。
4结束语
如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如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所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这对我国给排水管线的施工而言是一个新的挑战管线的施工而言是一个新的挑战。因此,市政给排水管线施工队伍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施工能力工队伍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施工能力,创新施工技术才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对给排水管线的要求满足现代社会对给排水管线的要求。提高市政给排水施工水平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市政工程整体质量的提高平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市政工程整体质量的提高,为城市居民提供稳定的安全保障提供稳定的安全保障,提升我国城市发展的整体水平,为建设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做出积极贡献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作者:蒋轩华 单位:浙江普宁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篇2
第二条在县城规划区范围内(含新城区和古城区)的所有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县城管综合执法大队(以下简称综合执法大队)在县城范围内依法行使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查处违法行为,并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县发展和改革局、规划建设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卫生局、工商局、交通局、文体局、*局、公路管理段、运政管理所和*镇人民政府等有关部门,按各自的职责做好县城建设管理工作。有关部门对县城的行政执法活动应当协调配合。
第四条*派出所协同综合执法大队做好县城管理综合执法工作。
第二章规划建设管理
第五条县规划建设及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县城总体规划,组织编制县城道路、供水、供电、节水、排水及污水处理、公共客运、消防、邮政、通信、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垃圾处理和关系公共安全的各类专业规划。
编制县城建设专业规划,应当从县城风格、风貌、道路、建筑、景观、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突出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编制县城建设专业规划,应当向社会和有关部门征求意见,经规划建设和有关主管部门组织评审后,由规划建设和有关主管部门报有审批权的机关批准。
第六条县城建设专业规划经批准后30日内应当在本行政区域内公布。
经批准的县城建设专业规划,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依法按审批程序报原审批机关批准。
第七条城镇规划的编制、调整和变更,应当在具备相应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中招标投标。
第八条县人民政府应当严格执行经批准的专业规划,按照城市建设专业规划的要求建设城市道路、桥梁、广场、消防设施、供水、供电、绿地、停车场、公共客运、应急场所、节水、排水及污水处理、环境卫生及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设施。
第九条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需依附或者穿越县城道路等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单位应当根据县城建设专业规划,经批准后实施。
第十条单位和个人自行建设的专用道路、管线等,与县城市政公用设施连接时,应当符合县城建设专业规划并经规划建设部门批准。
第十一条县城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建设修缮必须严格按《*古城保护规划》和《*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办法》(试行)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规定来实施。
古城区内未列级的具有保护价值的民宅及建筑物、构筑物等,经县人民政府确认后挂牌保护,其修缮应当按照规划建设、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方案进行。
第十二条县城规划区内的建设用地和工程项目建设,应当符合县城规划,适应紧急预警和防灾减灾的需要。
在县城规划区内批准的土地上扩建、改建原有建筑的,经社区、镇人民政府提出初步审查意见后,向规划建设部门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方可开工。
第十三条工程设计单位应当按照批准的规划,设计建设项目。建设项目手续完备后,工程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方可承担项目施工和工程监理。
第十四条县城规划区内的公益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变用途。因重大建设确需占用或者改变用途的,须经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五条住宅区、商贸区的道路、绿化、亮化和地下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应当按照规划同步配套建设。人行道应当设置盲道、残疾人无障碍通道。
新建、改建道路时应当同时铺设供排水、电力、通信等地下管网。县城区主要街道不得架设空中管线。
第十六条规划区内需要临时建设用地的,应当向规划建设部门申请办理许可手续,用地期限不得超过两年。
禁止在临时建设用地上建盖永久性建筑物和构筑物。
第十七条工程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和标志。在道路两侧设置的防护设施高度不得低于2米。
第十八条县城道路不得擅自开挖,确需开挖的,道路红线宽20米以上的,报州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道路红线宽20米以下的,报县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工程竣工后,道路修复不合格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修复,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十九条县人民政府鼓励各种经济组织和个人参与下列城镇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事业的建设或者经营:
㈠出租车和公交车线路的特许;
㈡公共设施上的广告使用;
㈢供水、公园、停车场和垃圾、污水处理;
㈣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项目。
以上项目的出让,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会同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方案,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后,依法招标投标,所得收益用于市政公益设施建设。
第二十条规划区内具有街道功能的国道、省道公路的建设、改造,由交通、公路管理段和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建设和管理。
第三章市容卫生管理
第二十一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社区管理,完善各类服务设施,实行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制度。*镇人民政府、综合执法大队和城区各社区共同划分确定责任区和责任人。
*镇人民政府负责在城区居住的所有单位和住户门前卫生、绿化、秩序三包工作的组织落实和考核。
第二十二条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规划和建设垃圾处理设施。城区环境卫生工作站负责对县城主要街道、广场和公共卫生间的清扫、保洁,并负责对城区范围内的垃圾、粪便实行统一管理、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实行有偿服务。垃圾处理应当日产日清。
有毒、有害的废弃物,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任意堆放、倾倒、处置。
各种动物尸体,应当在远离水源和居住区的地方深埋或者火化处理,不得任意丢弃。
临街商铺和餐饮门市应当配备垃圾收集容器,禁止向街道、河道或者非指定场所倾倒污水和垃圾。
第二十三条运载砂石、渣土和粉尘物等车辆应当严密封闭,防止运输物品沿途抛撒,并按城管综合执法、*交通管理部门规定的时间、路线和地点进行运输和处置。危险化学物品、爆炸物品必须由专门车辆、专业人员组织运输。
第二十四条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合理设置公共张贴栏。
标语或者宣传品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和范围内悬挂张贴,期满后及时清除。
第二十五条县城规划区内饲养犬类等宠物,应当向综合执法大队办理登记牌照,宠物应当定期接受检疫。
县城建成区内禁止户外放养犬类等宠物。
第二十六条在县城规划区内禁止下列行为:
㈠擅自在公共区域或者空间设置户外广告牌、标语牌、宣传栏、招牌、指示牌、实物造型等;
㈡擅自在建筑物外侧、绿化树木和市政公用设施上钉、挂、贴、刻、写、画等;
㈢擅自在公共场所散发、张贴广告;
㈣在公共区域乱倒垃圾、污水,任意堆放杂物,随地大小便,放任宠物便溺;
㈤在县城干道两侧和景观区域内以及临街建筑物的阳台外、门窗外、屋顶外或者其他公共场所、公共设施上吊挂、晾晒和堆放影响市容的物品;
㈥运输车辆沿途泼洒渣土、粉尘、垃圾等;
㈦擅自拆除、移动、封闭、挪用或者损坏环境卫生设施;
㈧擅自占道经营。
㈨擅自在道路和公共活动场所放养禽畜、打晒粮食。
第四章划行归市管理
第二十七条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做好城区个体工商户的划行归市工作,不断规范管理和完善市场功能,营造一个公平有序诚信文明的市场交易环境。
第二十八条城区各商户要自觉遵守市容管理的相关规定,文明经营,货物一律不准摆到场外(或店外),杜绝占道经营。销售自产蔬菜、农副产品和其他商品的要进集贸市场。
第二十九条县工商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县县城总体规划(修编)》要求,结合县城实际,统筹安排好各行业的经营场所。
第三十条因特殊需要,经相关部门批准后可在指定位置临时摆设摊点,其他一律不准在店外摆摊设点。
第五章户外广告管理
第三十一条本办法所称户外广告是指:
㈠利用公共或自有场地的建筑物、空间设置的路牌、霓虹灯、电子显示牌(屏)、灯箱、橱窗、牌匾、布幅、绘画、汽球、拱门、招牌等广告;
㈡利用交通工具设置、绘制、张贴的广告;
㈢以其它形式在户外设置、悬挂、张贴、散发的广告。
第三十二条设置、户外广告的,必须向综合执法大队提出申请。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县城规划区内擅自设置户外广告。
第三十三条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相关规定将户外广告设置的审批、收费、管理工作委托综合执法大队组织实施。
综合执法大队统一负责户外广告的设置审批、收费、管理,并组织协调、检查监督户外广告管理中的有关事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具体管理办法。
第三十四条申请设置、户外广告的,必须向综合执法大队提交以下资料:
㈠申请书;
㈡户外广告设计效果图(包括现状图、装修后白天效果图和装修后夜景效果图)、设计图、平面位置图;
㈢广告牌设置地的产权单位意见;
㈣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广告经营单位核发的《户外广告登记证》;
㈤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㈥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审查意见。
综合执法大队应在十五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准或不批准的决定。对批准设置的,发给《户外广告设置许可证》。
第三十五条凡从事户外广告经营业务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广告经营单位),必须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审查,符合规定资格条件,并在综合执法大队登记备案。
广告经营单位受理户外广告业务时必须告知业主办理《户外广告设置许可证》。
第三十六条经批准设置的户外广告、牌匾、橱窗和霓虹灯等装置,应当安全美观、内容健康、文字规范。
第三十七条户外广告的设置应当按照批准的时间、地点、使用性质、载体形式、规格、制作材料来实施,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按照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变更手续。
第三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设置户外广告:
㈠在交通安全设施和交通标志10米范围之内;
㈡在候车亭、路街(巷)标牌、消防栓、邮筒等公共设施10米范围之内(候车亭、站牌本身附设的广告除外);
㈢影响地下管线、高压电力架空线安全运行的;
㈣跨越道路、公路的;
㈤利用违章建筑、危房及其它可能危及安全的建筑和设施的;
㈥在透视围墙上的;
㈦在建筑物外墙、顶部设置实物广告的;
㈧影响现状绿地效果、依附于行道树或者影响行道树生长的;
㈨在建筑物、构筑物设置户外广告(门头牌匾)超出建筑物、构筑物50公分的,高度超出统一标准的;
㈩县城古城保护区重要路段、建筑物门头牌匾不按门头材质和风貌相协调的标准进行设计的;
(十一)在政府机关、文物保护单位和旅游景点周围的建筑控制地带内的;
(十二)其它影响市政公共设施、妨碍人民生活、损害市容市貌或建筑物形象的。
第三十九条户外广告业主应当对所属户外广告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维修,以保证户外广告设施的整洁、完好和安全。
第四十条户外广告设置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大型户外广告、电子牌(屏)设置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临时性户外广告(包括横垂条幅)设置期限一般不得超过10天。户外广告设置一般不得超出设置期限,如需继续设置,须在到期前重新办理相关手续,逾期不办理的,按违法设置户外广告处理。
第四十一条已设置的户外广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拆除、遮盖或损坏。如果因城市建设等特殊情况需要拆除的,由有关部门提请综合执法大队通知设置单位,在规定期限内无条件拆除。
第四十二条户外广告业主在户外广告原设施上更换广告内容、版面的,应于更换前7日,将更换的内容、版面设计等有关资料,提请综合执法大队批准。未经批准,一律不得更换。
第四十三条设置户外广告的,应当按照有偿使用的原则,向综合执法大队交纳有关费用,其标准由物价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其他单位和部门不得擅自以任何名义收取。
第四十四条户外广告业主应承担户外广告设施引发的安全责任。
第六章绿化管理
第四十五条*镇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并积极创建生态园林县城。
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城区绿化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单位和个人应当爱护县城的绿化,保护县城园林绿化设施。
第四十六条县城的绿化覆盖率不低于30%,绿地率不低于25%,人均公共绿地不低于8平方米。
第四十七条县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县城公共绿地、道路绿化和风景绿地的建设和管理。
单位的庭院绿化由单位负责。新区和古城改造区的绿化,由开发单位负责,交业主或者物业管理单位管护。
鼓励居民绿化庭院,提倡单位、个人认建认养公共绿地。
第四十八条县城规划区内下列建设项目的公共绿地占总用地的比例应当符合以下标准:
㈠新建片区、学校、医院、大型公共建筑区不低于35%;
㈡工矿企业不低于20%;
㈢以商贸为主的古城改造区不低于15%;
㈣新建的大型商业中心不低于20%;
㈤其他建设工程区不低于30%。
第四十九条因条件限制绿化面积达不到规定指标的城区建设项目,经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建设单位应当在城区内实施异地绿化。
第五十条禁止侵占县城公园、风景林地、水体、公共绿地或者改变其使用性质。
禁止损毁城区树木、花草和绿化设施。
禁止擅自砍伐或者更换城区树木。确需砍伐或者更换的,应当经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依法办理有关手续。
古树名木由县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立档案,设置标志和保护设施,严禁砍伐和迁移。
第七章房屋拆迁管理
第五十一条县城房屋拆迁必须符合县城总体规划,有利于县城古城区改造、生态环境改善和文物古迹保护。
第五十二条县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县城房屋拆迁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县国土资源部门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负责与房屋拆迁有关的土地管理工作。
第五十三条房屋拆迁中严禁下列行为:
㈠房屋拆迁完成后,未经县房屋拆迁管理部门验收;
㈡拆迁人自行拆迁,未配备两名以上经过专业培训合格的房屋拆迁工作人员;
㈢不具备拆迁资质接受委托拆迁;
㈣不具备规定的资质条件从事房屋拆迁评估业务;
㈤转让受委托的评估业务。
第五十四条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不得出具虚假评估报告,不得违反估价规范。
第八章环境噪声管理
第五十五条本办法所称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本办法所称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第五十六条在制定县城建设规划时,应当充分考虑建设项目和区域开发、改造所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功能区和建设布局,防止或者减轻环境噪声污染。
第五十七条在县城区内的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不得产生超标噪声,污染环境。
第九章市政公用事业管理
第五十八条县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综合执法大队和*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县城道路的管理,严格控制县城道路的挖掘和占用,保证县城道路设施完好和交通畅通、安全。
新建、扩建、改建的县城道路交付使用后5年内、大修的县城道路竣工后3年内不得挖掘;因特殊情况经批准确需挖掘的,要限期完工,恢复原状。
经批准占用或者挖掘县城道路的,建设单位应当在占用或者挖掘前10日向社会公告。
统筹规划、逐步实施地下公共管沟设施建设,已建成公共管沟等设施的,相应管线应当进入公共管沟。
第五十九条县城实行统一供水,计划用水,厉行节约用水。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县城用水、节水计划和相关行业综合用水定额、单项用水定额。
县城规划区范围内严格控制取用地下水。县城公共供水管网覆盖区域内因供水不能满足需要,确需取用地下水补给的,应当征得水利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后方可取水。
第六十条市政工程质量的监督委托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具体实施。
市政工程质量的检测应当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审定的市政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承担。
第六十一条向县城排水管网及其他设施排水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领取城市排水许可证。
第六十二条县城燃气设施不得擅自改动。确需改动的,建设单位应当报经县级以上城建主管部门批准。
第六十三条新建、扩建、改建的工程项目,应当采用国家推广的节水、节能等工艺、设备、器具。
进入市场营销的城市燃气燃烧器具,应当经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验合格并加贴合格标志后,方可销售。
第六十四条县城规划区内禁止下列危害市政公用设施的行为:
㈠擅自连接、改装、拆除供水、排水等公用管线、公共管沟、亮化照明电源;
㈡擅自在县城公共供水管道上安装抽水水泵;
㈢擅自将自建的供水、排水、再生水利用等设施与县城相应的设施连接;
㈣擅自停止运行再生水利用设施;
㈤向县城排水设施排放或者倾倒有毒、易燃、易爆和未经处理的污水以及废弃物;
㈥擅自在已实施雨水、污水分流的区域将雨水、污水系统混接;
㈦损坏县城道路、桥梁、供水、排水、公共管沟、消防设施、县城公共客运等市政公用设施、设备;
㈧损坏、偷盗窨井盖、电话亭、路灯、指路牌;
㈨擅自占用县城道路、桥梁、广场、绿地、应急场所和压占地下管线。
第六十五条鼓励社会投资市政公用设施建设。
社会投资建设的市政公用设施,可以实行有偿服务;收费项目和标准由财政、物价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核定。
第六十六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县城建设资金的监督和管理。
法律、法规规定要求招标的市政工程,应当依法实行招标。
第十章道路交通管理
第六十七条规划建设、*、交通、运政管理、城管综合执法等部门应当相互配合合理划定泊车地点,加强城区干道秩序管理,查处站外搭客车辆和其他车辆乱停乱放行为;凡进入县城的机动车辆,按规定地点停放,严禁乱停乱放。规范机动车营运秩序,取缔非法载员。
对客运车辆实行总量控制,严格管理;规范好城区客运停车场内经营秩序和站门口秩序;查处非法客运车辆。
第六十八条在县城规划区内禁止下列行为:
㈠擅自占用或挖掘县城道路;
㈡擅自在县城道路上建设建筑物、构筑物;
㈢未能对县城道路上各种管线的检查井、箱盖或者县城道路附属设施的缺损及时补缺或者修复;
㈣未能在县城道路施工现场设置明显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
㈤占用县城道路期满或者挖掘县城道路后,不及时清理现场;
㈥依附于县城道路建设各种管线、杆线等设施,不按照规定办理批准手续;
㈦紧急抢修埋设在县城道路下的管线,不按照规定补办批准手续;
㈧未按照批准的位置、面积、期限占用或者挖掘县城道路,或者需要移动位置、扩大面积、延长时间,未提前办理变更审批手续;
㈨其他损害、侵占县城道路的行为。
第六十九条县城区域内需要临时占用道路的,必须办理道路临时占用许可证,并按物价部门核准的收费标准缴纳道路占用费。
需要挖掘县城道路的,必须办理道路挖掘许可证,并根据挖掘工程量缴纳道路挖掘修复保证金。挖掘的道路修复后,经县规划建设主管部门验收符合标准要求则保证金全部返还。
临时占用、挖掘县城道路的行政许可、收费由县规划建设局委托综合执法大队执行。
第七十条沿街给水管道出现跑冒滴漏,供水单位要及时抢修,产权单位承担修理费用。
第十一章法律责任
第七十一条违反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由综合执法大队依照《*省城市建设管理条例》第六十五条规定,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未改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二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由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七十三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第十六条规定的,由综合执法大队依照《*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城镇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责令限期改正,并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四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的,由综合执法大队依照《*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城镇管理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责令限期改正,并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五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第四款规定的,由综合执法大队依照《*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城镇管理条例》第四十条规定责令限期改正,并处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六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六条第㈠、㈡、㈢、㈣、㈤、㈥、㈦、㈧项、第三十二条、第六十四条规定的,由综合执法大队依照《*省城市建设管理条例》第五十九条规定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造成设施、设备损坏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七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由综合执法大队依照《*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城镇管理条例》第四十条规定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50元以上1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八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六条第㈨项规定的,由综合执法大队依照《*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城镇管理条例》第四十条规定责令限期改正,并处5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九条违反本办法第五十条规定的,由综合执法大队依照《*省城市建设管理条例》第六十一条规定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八十条违反本办法第五十三条规定的,由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照《*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规定》第十九条规定责令改正,可以并处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八十一条违反本办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由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照《*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规定》第二十条规定,责令改正,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可以依法取消其从事房屋拆迁评估的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二条违反本办法第五十七条规定的,由综合执法大队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八十三条违反本办法第六十条第二款规定,未经考核审定从事市政工程质量检测,由规划建设主管部门依照《*省城市建设管理条例》第六十条规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八十四条违反本办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的,由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照《*省城市建设管理条例》第五十七条规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八十五条违反本办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的,由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照《*省城市建设管理条例》第五十八条规定对销售者给予警告,责令停止销售,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八十六条违反本办法第六十八条规定的,由综合执法大队依照国务院《城市道路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的规定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2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八十七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综合执法大队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向*县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或直接向人民法院。
第八十八条执法人员有下列违法行为的,应当追究行政执法责任:
㈠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实施行政处罚;
㈡、、;
㈢无法定事由或者违反法定程序擅自改变已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
㈣实施处罚未制作法律文书、使用合法票据;
㈤刁难、谩骂、殴打或者唆使他人殴打当事人;
㈥截留、挪用、私分或者变相私分查封、扣押、没收的财物;
㈦索要、收受当事人及其家属的财物或者接受当事人及其家属的宴请;
篇3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 特征 设计、施工、运营
一、项目背景
2014年1月,浙江省委、省政府了《关于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意见》。制定了从2014年起,全面启动83个县(市、区)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力争用3-4年的时间,新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受益农户448万户,使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覆盖率达到90%以上、农户受益率达到70%以上的目标任务。
二、项目特征
农村生活污水是农村居民在生产、生活、家庭养殖等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的总称。特征如下:
1、污水分散、涉及面广。
2、来源多样、水质各异。
3、基数较大、增长较快。
4、收集率低、处理率低。
三、建设主体
按照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项目建设包括建设、监理、勘察、设计、施工五大主体。
根据项目实际,建设单位由市、县(区)政府、街道、乡镇、村等多级单位组成。其中市、县(区)政府、主要承担发起、投资工作,街道、乡镇主要承担投资、组织工作,村则为项目的使用单位(下称业主单位)。
四、建设程序
1、前期阶段(立项、可行性研究)
2、准备阶段(报建、项目设计、办理征用地手续、施工发包)
3、实施阶段(施工准备、组织施工)
4、竣工验收备案与保修阶段
五、项目设计
(一)总体设计
1、排水体制
(1)直排式合流制:雨污合流,直排河道。
(2)截流式合流制:雨污合流,初雨截流、后期溢流。
(3)全处理合流制:雨污合流,全部处理。
(4)完全分流制:雨污分流,雨水排河,污水处理。
(5)截流式分流制:雨污分流,初雨截流、后期排河,污水处理。
农村生活治理项目,一般以不完全分流制为主,截流式合流制为辅。
2、系统布局
(1)优先考虑纳入城镇污水管网,统一集中处理。
(2)大流量集中统一处理,小流量分散处理,保证可操作性,实现经济与效益最佳。
(3)根据村镇规划及受纳水体,确定污水系统布局。
(4)合理利用现有污水工程设施,节约工程造价。
3、处理模式
(1)按照布置形式,分为集中型、区域型、联户型、单户型。
(2)按照运行原理,分为有动力、微动力、无动力。
(3)按照处理工艺,主要有厌氧+人工湿地、A/O、A/O+人工湿地及A2/O+人工湿地等。
(二)工程设计
1、接户工程
(1)卫生间污水、厨房废水和洗涤废水等各类排污口,定点、定位标示。
(2)接户管径一般为D75~D160,管材一般选用U-PVC管。
(3)卫生间污水管径不小于D110。
(4)厨房废水管径不小于D75。
(5)户外洗涤池规范砌筑,板上洗涤废水收集入槽,槽底用软管接入管网。
(6)接户管在转弯处宜设置清扫口,当弯头位于地下时应设清扫井。
2、化粪池
(1)化粪池一般是指“三格式”化粪池。
(2)农户没有化粪池的,一般要新建化粪池。
(3)如无新建化粪池条件,可将卫生间污水直接纳入污水管网,但必须满足管网坡度设置要求,设置清扫口并加强管理。
3、隔油池
农家乐、饭店、集中食堂等餐饮废水必须经隔油池预处理后再接入管网。
4、检查井
(1)管道交汇处、转弯处、跌落处、管径改变及直线管段相隔一定距离处应设置检查井,间距一般为20~40m。
(2)厨房废水和洗涤废水在出户后须设置清扫井,清扫井内须设过滤网,在经过清扫井初滤后,再接入支管。
(3)检查井可采用塑料井、砖砌井或预制水泥井(清扫井)。
5、管道工程
(1)排水管管径一般为D160~D300,D160选用U-PVC管;D225及以上管径选用双壁波纹管,重要部位可采用污水用球墨铸铁管。
(2)D160、D225、D300最小坡度为:5‰、4‰、3‰。
(3)对淤泥质不良地基,应进行相应处理。
6、泵站工程
(1)室外地坪标高按城镇防洪标准控制。
(2)水泵流量按照最高日最高时流量计算。
(3)水泵宜采用自耦式潜水泵。
(4)水泵宜选用同一型号,且不少于两台,其中一台备用。
7、终端工程
终端工程设计要因村制宜地确定排放标准和技术工艺,并按照基础设施景观化、建筑用材本土化的理念进行设计。
(三)设计流程
1、业主单位组织现场摸底,确定集中流量点、主要收集线路、设计收集范围。统计人口数量、用水量、排污口数量、排污设施、处理设施等。提供规划建设、拆迁计划。
2、建设单位提供区域规划、排水规划资料、地形图及现状管网资料。
3、设计单位绘制污水主管系统走向草图,初定提升泵站和终端处理设施的位置。
4、设计人员与业主代表现场核对系统走向,逐步完善。
5、设计单位深化系统图、绘制排水方案图。
6、业主代表协助设计人员,现场核对排水方案,并核实各排污出户管、核定化粪池改造措施,明确具体管位定线、过障碍物等节点处理。
7、设计单位编制方案设计文本,由建设单位组织业主单位等部门对方案进行评审。
8、设计单位结合方案评审意见编制初步设计文本,由建设单位提交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评审、批复。
9、设计单位依据批复,编制施工图。
六、施工质量监管要点
1、原材料控制
对所有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设备控制,检查其性能、规格、质量及其试验报告资料,出厂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等。
2、接户工程
现场核对接户管数量、位置、口径、标高等。并与农户核对,确保无遗漏。
3、管道及检查井等构筑物
(1)施工测量:按施工图放样,不得擅自变更设计意图。
(2)沟槽开挖:严禁超挖,人工清底。
(3)管道基础:工程塑料和管球墨铸铁管,一般为砂碎石垫层基础,主要控制标高、厚度、材料级配。
(4)管道安装:先施工管道基础、按要求密实,再铺设管道,确保基础可靠,控制管道标高。
(5)检查井砌筑:排水检查井属于防水工程,采用挤浆法砌筑。
(6)闭水试验:闭水试验应在管道回填前进行。工程塑料管可采用局部覆土的形式进行稳固管道,但不得覆盖接口。
4、污水泵站:施工前先确定水泵等设备,由设备供应厂商提供预埋件并指导施。
5、终端处理设施
施工中对设备规格、安装标准等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核对,施工完成后严格按照设计出水水质验收。
6、雨季施工
(1)防止地面雨水进入沟槽,管道安装严禁带水作业。
(2)检查井抢雨施工时,要求在上面搭设油布蓬。严禁水泥砂浆及混凝土泡水。
(3)安装暂时中断或未能及时砌井的管口,用堵板或干码砖等方法临时堵严。
七、运营管理
1、运营管理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1)建立健全运营管理制度
(2)明确运营管理工作内容
(3)确保运营管理资金来源
2、运营管理工作内容:
(1)定期检查污水井、管道,清理淤积物,保持管道过流畅通,如有破损应及时修复。
(2)每周检查清扫井,保证过滤网正常功能。
(3)每周检查沉泥井,及时清除大颗粒污染物,每季度清渣一次,确保沉泥井正常功能。
(4)每半年对集水池清淤一次,防止淤积造成水泵堵塞。
(5)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定期检查水泵等机电设备。
(6)按照运营维护说明书,对终端处理设施投放药剂。
(7)每天检查井盖等完整性和安全性。
结束语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水环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科学确定建设时序、科学编制治理规划、科学选择治理模式、科学开展工程建设;努力做好污水接入、管网建设、终端建设三大环节;建立健全污水治理设施常态运营机制。
参考文献
篇4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快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保障设施正常运行,保护广安境内江河流域及饮用水源,防止环境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和《四川省城市排水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是指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站)及其配套管网等附属设施。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市行政辖区内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行、管理。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四条 区市县人民政府和园区管委会负责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
第五条 发改部门负责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及报批等相关工作,研究制定乡镇生活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加强价格监管。
第六条 住房城乡规划建设部门负责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规划选址、建设和运行的指导、监督、考核等工作。
第七条 财政部门负责筹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资金,制定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编制资金年度预算,做好资金筹措和监管工作。
第八条 环保部门负责乡镇生活污水处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建成后的环保验收和运营监测监督工作,依法查处超标排放污水行为。
第九条 国土、监察、审计、水务、畜牧、农业等部门按照相关职能职责做好建设用地保障、资金使用监管、工程审计、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养殖场污染物处理、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等工作。
第三章规划建设
第十条 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建设应遵循“三优先”原则,即:优先大场镇、优先污染重的乡镇、优先涉及饮用水源保护的乡镇,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第十一条 乡镇场镇常住人口达1万人以上的应当建1座污水处理厂;乡镇场镇常住人口在1万人以下的应当建1座污水处理站。场镇常住人口在0.3万人以上的乡镇污水处理站应当具有好氧生物处理工艺。
第十二条 全市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站)及污水管网在2017年底前应实现全覆盖,场镇生活污水收集率达85%以上,生活污水处理率和达标率达90%以上。
第十三条 污水处理厂(站)设计处理规模(吨/日)应当大于场镇常住人口×100升(人均用水量)×0.8(排水系数),流动人口较多的乡镇应当适量增大设计处理规模。
第十四条 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原则,选址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污水处理工艺和规模应当综合考虑乡镇场镇建设规划、人口、财力等因素。
第十五条 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模式由区市县人民政府和园区管委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对不同的建设模式,依照相关规定实施相应的项目审批方式。
第十六条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可行性研究,组织编制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水土保持方案和防洪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并依法报批。
第十七条 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污水处理设备、工艺与材料应当符合国家和省有关强制性标准。环保部门应确定3—5种成熟工艺供各地选择。
第十八条 区市县人民政府和园区管委会应当加强乡镇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建设,将雨污分流纳入城镇规划,做到同规划、同建设、同验收。
第十九条 建设单位应当加强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的施工监督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
第二十条 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竣工后,应当在住建、环保、水务等相关部门参与下组织竣工初验后进行试运行;试运行经环保部门监测合格后,申请综合验收。
第四章运行管理
第二十一条 建设(营运)单位应当制定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制度,落实专人负责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运行管理人员须经住建和环保部门组织培训合格后上岗。
第二十二条 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营单位应当按时向住建、环保部门报送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及日常维护等相关统计报表和进出口水质监测报告。
第二十三条 区市县人民政府和园区管委会应当加强乡镇污水处理厂(站)的日常运行管理,采取适合本地实际的运行模式。
第二十四条 环保、水务部门应当核定污水处理厂(站)所在水域纳污能力和限制纳污总量,对乡镇污水处理厂(站)进出水水质进行监测、分析和监督。处理后的污水应当达到国家规定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__)一级B标及以上标准。
第二十五条 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站)建成后应当正常运行,不得擅自停运。因检修、维护或突发事故等确需停运的,需及时向住建、环保等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及时采取措施抢修并恢复正常运行。
第五章 资 金及收费管理
第二十六条 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应建立“向上争取、民间吸纳、县乡自筹”的多渠道筹资机制。
第二十七条 区市县、园区发改部门应会同财政、住建、环保、水利、国土、农业、畜牧等部门,积极向中、省争取各种专项资金。
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站)建设资金和运行费用应纳入财政预算,每年从国有土地出让净收益中提取5%、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中提取15%,用于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
区市县、园区发改部门应核定乡镇生活污水处理收费标准,从场镇居民水费中适当收取生活污水处理费。
第二十八条 污水处理费收取实行代收制,由供水企业收取水费时代收。代收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标准足额征收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费,在收费次月15日前,将污水处理费全额划转到财政专户。
第二十九条 财政部门根据住建部门核实的污水进水总量、污水处理数量(含污泥量)及环保部门认定的污水处理质量(含污泥处理质量),按发改部门核定的污水处理费标准拨付乡镇生活污水处理项目运营单位。
第三十条 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专项资金实行专账核算,严禁截留、挪用或转作他用。财政、发改、审计和住建部门应当定期检查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和使用情况,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第三十一条 市政府将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纳入民生工程,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对污水处理项目建设进度快、效果好的地方给予一定奖励补助。
第六章责任追究
第三十二条 对未完成当年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任务的,扣减区市县政府和园区管委会当年目标考核分,并约谈区市县政府和园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
第三十三条 对擅自停止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的,责令立即整改;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及责任人的责任。
第三十四条 区市县人民政府和园区管委会对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运行监管不到位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第三十五条 对擅自改变资金用途或弄虚作假骗取专项资金的,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从严查处。
第七章附
则
篇5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对单位和个人在本市市区和县城镇城市规划区建成区内开办洗车场,从事城市车辆清洗保洁服务行为的监督管理。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的城市洗车场,是指在县城镇以上城市规划区建成区内从事为城市车辆提供清洗保洁服务的城市洗车站、场、点。
本规定所称的车辆,是指摩托车、小汽车、客车、货车等机动车辆。
第四条*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是惠城中心城区城市洗车场管理的牵头部门,负责城市洗车场建设和城市车辆清洗服务的综合协调管理,拟定行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负责惠城中心城区城市洗车场的场地设置联审和开业后场地年度评估的组织协调工作;负责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对惠城中心城区城市洗车场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进行集中整治。
市公用事业局负责惠城中心城区城市洗车场的排水许可办理、排水管网连接,对洗车场占道经营、损坏路政设施、沉沙设施不合格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作出处理。
市环保局负责惠城中心城区城市洗车场的排污许可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对洗车场污水处理不合格、噪声排放超标等违反环保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作出处理。
市交警支队负责惠城中心城区城市洗车场出入口指示标志的设置,对指示标志不全、影响道路通行、存在交通安全隐患的洗车场进行监督、检查,作出处理。
市环卫局负责对惠城中心城区城市洗车场污水横流、乱吊挂等影响市容市貌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作出处理。
市规划建设局负责对乱搭建、改变场地使用功能开办的惠城中心城区城市洗车场进行监督、检查,作出处理。
市交通局依据自身职能负责对违反交通管理规定的惠城中心城区城市洗车场进行监督、检查,作出处理。
市工商局负责对无照经营、超出核准经营范围、未依法办理相关行政许可手续,擅自从事洗车经营活动的惠城中心城区城市洗车场,依照国务院《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取缔。
市规划、公安、工商、公用事业、环卫、环保、交通、财政、物价等部门是惠城中心城区城市洗车场设置、开业联审和年度评估工作成员单位,应配合牵头部门做好相关工作。
县城镇和市区惠城中心城区以外的城市洗车场建设和车辆清洗服务的监督管理主管部门,由所在地县、区人民政府依法确定。
第五条城市洗车场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原则,根据我市城市总体规划、专业规划和城市交通建设发展的需要,由牵头或主管部门会同规划、公安、交通、国土、财政等部门统筹安排,合理布局,组织建设和设置。
第六条单位或个人需在*市区城市规划区和各县城镇城市规划区申请设立从事城市车辆清洗保洁服务的城市洗车场,应向所在市、县(区)牵头或主管部门提交下列文件、资料,经联审会议审查通过,并依法到各相关部门办理规划许可、城市排水许可、排污许可、工程施工许可等手续后,方可建设。
(一)符合城市规划、市容环境卫生、交通、防盗、防火等规定;
(二)具备一定规模的冲洗、停车场地;
(三)冲洗设备达到规定要求;
(四)有泥沙沉淀和污水处理系统,取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批准文件,排放的废水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五)不占用城市道路;
(六)主管部门要求的其他文件、资料。
因故需变更、扩大洗车场业务的,必须提前20日向牵头或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办理有关手续。
第七条市区惠城中心城区(三环路内)新开设的城市洗车场应具备如下条件:
(一)不得设置在交通要道口及转弯处;
(二)在室内经营;
(三)冲洗设备齐备;
(四)新建的具备100㎡(原有的不低于60㎡)以上的冲洗、擦车场地(办公、堆放杂物等场地除外);
(五)具备4.5m×1.5m×1.5m以上的沉沙池和三级污水处理系统;
(六)经营场地、门面符合市容环境卫生规定,噪音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七)有公用事业、环保、工商部门核发的排水许可证、排污许可证、环评文件、营业执照。
各县城镇和市区惠城中心城区以外的城市洗车场建设的具体标准由县、区政府确定的牵头或主管部门会同城市规划等有关部门制定。
第八条城市洗车场建成后,经营者应当及时向牵头或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联审会议验收合格的,由牵头或主管部门向其出具允许经营洗车场的批准文件。经营者需具备批准文件和工商营业执照方可运营。
城市洗车场经营实行年度评估制度。每年的12月10日前,由城市洗车场经营者提出申请,经联审会议评估符合本暂行规定第七条规定条件的,方可继续经营。严禁未经批准的城市洗车场从事城市车辆清洗保洁有偿服务活动。
第九条依法开办的城市洗车场,应按营业执照规定的范围开展营业服务。严禁拦车强制清洗或采取其他不合法手段强制车辆清洗。
第十条城市洗车场提供的车辆清洁服务费实行市场调节价,由经营者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守信的原则,依据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自主制定。
城市洗车场收取车辆清洁服务费必须实行明码标价,标明服务项目、服务标准、计价单位、服务价格等,标价牌下方应填写:“价格举报电话12358,以及所在市、县(区)物价部门监制”字样。
第十一条城市洗车场应在场前标明名称,场内指示标志要醒目、齐全。洗车作业要文明、卫生、有序。洗车场工作人员在清洗过程中造成被洗车辆损坏时,洗车场应承担赔偿责任。
第十二条城市洗车场应按《城市排水许可办法》的规定设置污水处理设施,并由专业服务队伍定期有偿对其清污,不得破坏城市排水设施,不得影响周边环境及江河湖泊。
第十三条城市洗车场的洗车工具和设施应按规定要求摆放整齐。在经营中不得占用人行道、绿化带和其他公共场地、绿地,不得妨碍交通和影响城市观瞻。
第十四条城市洗车场管理牵头或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城市洗车场的日常检查和监督管理,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接受车辆驾驶人员及其他人员的投诉。
对洗车场经营者违反本规定的行为,由公用事业、环保、环卫、规划建设、工商、物价等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城市洗车场管理牵头或主管部门、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在城市洗车场建设和城市车辆清洗管理工作中、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在本规定实施前已投入运营的城市洗车场,按以下办法处理:
(一)未经批准开办又不符合城市规划、环境卫生专项规划的城市洗车场,或虽经批准开办但不符合建场条件、设备简陋、强制洗车、乱收费、或只收费不洗车等管理混乱的城市洗车场,由城市洗车场管理牵头或主管部门会同城市规划、物价、工商等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取缔。
(二)对符合城市规划、环境卫生专项规划和建场条件,经过整改,符合标准的洗车场,由联审小组规定时间,限期补办有关手续或重新登记。
篇6
关键词:建筑节水水压对策分析
近年来我国城市生活用水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城市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等,其用水过程绝大部分是在建筑中完成的。因此节约城市生活用水必须搞好建筑节水。
建筑节水是一个系统工程,除应制订有关节水的法律法规、加强日常管理和宣传教育、利用价格杠杆促进节水工作外,还应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以保证建筑节水工作全面深入的开展。
1防止给水系统超压出流造成的隐形水量浪费
超压出流是指给水配件前的静水压大于流出水头,其流量大于额定流量的现象。超出额定流量的那部分流量未产生正常的使用效益,是浪费的水量。由于这种水量浪费不易被人们察觉和认识,因此可称之为隐形水量浪费。
根据我院课题组在11栋不同类型建筑的67个配水点所做的超压出流实测分析结果统计,有55%的螺旋升降式铸铁水龙头(以下简称普通水龙头)和61%的陶瓷阀芯节水龙头的流量大于各自的额定流量,处于超压出流状态。两种龙头的最大出流量约为额定流量的3倍[1]。由此可见,在我国现有建筑中,给水系统的超压出流现象是普遍存在而且是比较严重的。为改变这一状况,应采取以下措施。
1.1合理限定配水点的水压
由于超压出流造成的隐形水量浪费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因此在我国现行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2000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中虽对给水配件和入户支管的最大压力做出了一定的限制性规定[2],但这只是从防止给水配件承压过高会导致损坏的角度考虑的,并未从防止超压出流的角度考虑,因此压力要求过于宽松,对限制超压出流基本没有作用。我们认为,应根据建筑给水系统超压出流的实际情况,对给水系统的压力做出合理限定。
根据我们所做的超压出流实测分析,考虑到各种配水器具的位置标高、家庭和整栋建筑内部管道的水头损失及保证安全供水等多种因素,我们认为家庭入户管(或公共建筑配水横支管)的工作压力限值应为0.15MPa,静水压力限值应为0.25MPa[1]。压力大于上述限值时,应采取减压措施。建议将上述要求纳入《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目前缺水城市应制订该规范的地方性补充条款,以便从系统设计这一根本问题上解决超压出流造成的水量浪费。
1.2采取减压措施
在给水系统中合理配置减压装置是将水压控制在限值要求内、减少超压出流的技术保障。
1.2.1设置减压阀
本课题组所做的3栋18层住宅楼超压出流对比试验表明,在入户支管上设置了减压阀的那栋住宅楼,各楼层出水量明显较小,且各配水点水压、流量较均匀。在所测9个楼层中,没有一层处于超压出流状态。可见,减压阀具有较好的减压效果,可使出流量大为降低。
1.2.2设置减压孔板或节流塞
减压孔板相对于减压阀来说,系统比较简单,投资较少,管理方便。一些单位的实践表明,节水效果相当明显,如上海交通大学在学校浴室热水管道中加装孔径为5mm的孔板后,节水约43%。但减压孔板只能减动压,不能减静压,且下游的压力随上游压力和流量而变,不够稳定。另外,减压孔板容易堵塞。可以在水质较好和供水压力较稳定的情况下采用。
节流塞的作用及优缺点与减压孔板基本相同。适于在小管径及其配件中安装使用。
1.3采用节水龙头
本课题组所做67个测点超压出流试验表明,各测点陶瓷阀芯节水龙头和普通水龙头在全开状态下,前者的出流量均小于后者的出流量。即在同一压力下,节水龙头具有较好的节水效果,节水量从3%~50%不等,大部分在20%~30%之间。且在静压越高,普通水龙头出水量越大的地方,节水龙头的节水量也越大。因此,应在建筑中(尤其在水压超标的配水点)安装使用节水龙头,减少水量浪费。
2减少热水系统的无效冷水量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建筑功能的完善,建筑热水供应已逐渐成为建筑供水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据调查,各种热水供应系统,大多存在着严重的水量浪费现象,主要表现在开启热水配水装置后,往往要放掉不少冷水后才能正常使用。这部分流失的冷水,未产生使用效益,可称为无效冷水,也即浪费的水量。无效冷水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应从建筑热水系统的各个环节抓起,减少无效冷水的排放。
2.1新建建筑应选用支管或立管循环方式
目前我国现行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提出了三种热水循环方式:干管循环、立管循环、支管循环;同时,允许热水供应系统较小、使用要求不高的定时供应系统,如公共浴室等可不设循环管。
热水系统的循环方式直接决定了无效冷水是否存在及冷水量的相对大小。我们以北京市某12层公寓为例,分别计算了该建筑采用支管循环、立管循环、干管循环或无循环方式时,每年的理论无效冷水量、节水量和各种循环方式的回水系统的概算工程成本[3]。经分析后得出:
支管循环方式虽最节水,但其工程成本最高,投资回收期也最长,约为30年。
立管循环方式的节水量虽比支管循环少,但却是干管循环的1.8倍;投资回收期为12.5年。可见,与干管循环相比,立管循环节水效果较好;与支管循环相比,立管循环具有较明显的经济优势。
干管循环方式虽然回水系统的工程成本较低,但节水效果较差,且工程成本的回收期为12.7年,比立管循环方式还长,所以无论从节水的角度还是从工程成本回收的角度看,干管循环方式均无优势。
无循环系统产生大量的无效冷水量,不符合节水要求,同时也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不便,应予淘汰。
综合上述分析并结合我国国情,我们认为新建建筑热水系统不应再采用干管循环和无循环方式,而应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选用支管循环或立管循环方式。这一要求应编入设计规范或地方性节水法规。
2.2对现有无循环定时热水供应系统应限期改造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公共浴室采用的是无循环定时热水供应系统,每天洗澡前要排出大量无效冷水。
由于无循环系统管线较简单,故改造工程投资少,收效快,较易施行。如北方交通大学在学生浴室的热水干管上增设回水管,工程总投资约4000元,年节水量约960m3,若水价以3.9元/m3计,每年可节约水费3774元,13个月即可收回投资,既可收到很好的节水效果,又可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对现有无循环定时热水供应系统,应限期进行改造,增设热水回水管。
2.3减少局部热水供应系统管线的长度并进行管道保温
我国现有住宅大多采用局部热水供应系统,系统中不设回水管。当家用燃气热水器的设置点与卫生间相距较远时,每次洗浴都需放掉管内滞留的大量冷水。又因为热水管几乎都未采取保温措施,管中水流散热较快,因此在洗浴过程中,当关闭淋浴器后再次开启时,可能又要放掉一些低温水。热水管线越长,水量浪费越大。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以下建议:①在建筑设计中,除考虑建筑功能和建筑布局外,还应考虑节水因素,尽量减少热水管线长度。②在有关规范和施工验收标准中,增设连接家用热水器的热水管均应进行保温的内容,以规范家用热水管道的安装,保证热水使用过程中的水温。并应组织力量开发与燃气热水器配套的回水装置。
2.4严格执行有关设计、施工规范,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循环方式确定后,热水管网的设计和施工质量及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无效冷水量的大小。如设计时,循环管道应采取同程布置的方式;在高层建筑中,冷、热水系统的分区应一致,各区水加热器、贮水罐的进水均应由同区的给水系统专管供应,以保证冷、热水压力相同等。
2.5减少调温造成的水量浪费
为减少调温造成的水量浪费,公共浴室应采用单管热水系统,温控装置是控制其水温的关键部件。据反映,现有温控装置不够灵敏,洗浴水忽冷忽热。因此应积极开发性能稳定、灵敏的单管水温控制设备。
目前我国建筑双管热水系统冷热水的混合方式大多采用混合龙头式和双阀门调节式,每次开启配水装置时,为获得适宜温度的水,都需反复调节。因此应逐步采用带恒温装置的冷热水混合龙头,以使用户能够快速得到符合温度要求的热水,减少由于调温时间过长造成的水量浪费。
3防止二次污染造成的水量浪费
二次污染事故的发生,使得建筑给水系统不能正常工作,造成用户用水困难。同时,受到污染的水将会被排放;对供水系统的清洗处理,也需耗费大量的自来水,这些都造成了水的严重浪费。因而防止建筑给水系统二次污染,对节约用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1在高层建筑给水中采用变频调速泵供水
水池、水泵、高位水箱加压供水方式是目前高层建筑中使用最广泛的供水方式。有研究表明,这种供水系统的水质指标合格率有所下降,其原因约有一半是水在加压输送和贮存过程中造成的[4]。
变频调速泵供水直接用泵将贮水池内的水送至用户,取消了水箱,减少了发生二次污染的几率。我国有的地区已明令在特定情况下使用这种供水方式。如上海住宅设计标准中规定,住宅设计规模在400户以上时,采用变频调速水泵集中供水。在其它城市,变频调速泵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
3.2新建建筑的生活与消防水池分开设置
目前绝大部分高层建筑的生活与消防贮水池合建,水池容积过大,生活用水储量一般不足总储量的20%,生活用水贮存时间过长,有时长达2~3天。有研究表明,夏季水温较高时,水箱中的水在贮存12小时后,余氯即为零,细菌快速繁殖[5]。合建水池在每月的消防试水时还会造成消防试水的排放浪费。
北京市于1998年对生活饮用水与消防用水水池分开设置做出了规定[6],在征求意见稿中对此也做了要求。两种水池分开设置可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生活用水的细菌性污染。消防试水可排放到消防贮水池中,不必外排。此外,分建水池的总容积基本没有增加,不会过多增加造价,并且还可优化地下室设计、有效利用地下室面积。因此从现在起,新建建筑的生活与消防水池应分开设置。
3.3严格执行设计规范中有关防止水质污染的规定
采用水池、水泵、水箱二次供水方式,虽然存在着二次污染问题,但也具有供水水量和水压较稳定可靠等优点。因而,完全淘汰这种供水方式是不可能的,应严格执行设计规范中有关水池(箱)材质选用、配管和构造设计及防止管道系统回流污染等规定,杜绝由于选材或设计、施工不当引起的水质污染。
3.4水池、水箱应定期清洗
1997年北京市规定,供水设施要定期清洗消毒[7],目前水箱每年清洗一次。为保证水箱良好的卫生条件,卫生防疫部门应加强对水箱水质和水箱清洗的监管力度,并应适当增加水箱的清洗次数。
3.5强化二次消毒措施
3.5.1在二次加压系统中设置消毒装置
在征求意见稿中规定,生活饮用水池(箱)内的贮水,在最高日用水情况下,12h内不能得到更新时,宜设置消毒处理装置。这一规定较以前有了很大进步,但还不够严格,应将宜设置改为应设置。在这方面,北京市已率先做出了规定[7]。目前北京市的水池、水泵、水箱二次供水系统中,一般均在水箱出口设置二次消毒装置,实践证明这对防止高层建筑的水质污染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5.2加强对消毒器的使用管理
(1)紫外线消毒器长期使用后,石英玻璃套管会沉积水垢,降低紫外线照度,影响消毒效果,因而要定期清洗紫外线灯和石英玻璃套管。对其他类型的消毒器也应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
(2)紫外线灯在接近寿命期时,会渐渐失去消毒作用,因而必须定期更换灯管。
(3)加强对易受污染的流程长的供水点的水质监测力度,以便真正掌握消毒设施的消毒效果。
3.6推广使用优质给水管材
由于镀锌钢管易受腐蚀,造成水质污染,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明确规定普通镀锌钢管不再用于生活给水管网。我国建设部等四部委也联合文件,要求自2000年6月1日起,在全国城镇新建住宅给水管道中,禁止使用冷镀锌钢管,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逐步限时禁止使用热镀锌钢管,推广应用新型管材。
在建筑给水中,目前有铜管、不锈钢管、聚氯乙烯管、聚丁烯管、铝塑复合管、高密度聚乙烯管等新型管材可以取代镀锌钢管。塑料管与镀锌钢管相比,在经济上具有一定优势。铜管和不锈钢管虽然造价较高,但使用年限长,还可用于热水系统。应根据建筑和给水性质,选择合适的优质给水管材。
4大力发展建筑中水设施
建筑中水设施是指民用建筑物或建筑小区内使用后的各种排水如生活排水、冷却水及雨水等经过适当处理后,回用于建筑物或建筑小区内,作为杂用水的供水设施,包括水处理、集水、供水等设施。
在中水设施建设方面,北京市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目前已有100多处中水设施。为进一步加强中水设施的建设,北京市2001年6月了关于加强中水设施建设管理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为今后大力发展建筑中水设施奠定了基础,但要真正使这一工作更加深入和普及,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4.1充分利用盥洗废水等优质杂排水
现有中水设施大多建于宾馆、高校,水源基本为浴室洗浴废水。对于一些规模不大的单位来说,洗浴废水量比较小,且排放时间过于集中,中水设施得不到稳定充足的水源。经调查和试验分析,我们认为盥洗废水具有水量大、使用时间较均匀、水质和处理效果相对较好等优点,应作为中水水源,加以充分利用。
4.2推广技术、管理、经济综合优化的新处理工艺
建筑中水处理技术不但要求处理效果稳定可靠、运行管理简单方便,还应在经济上具有一定优势。在北京等大城市,用地非常紧张,节省占地面积就意味着节省工程投资。因此应综合各种因素,推广技术、管理、投资、处理成本及占地等方面综合优化的新的中水处理工艺,如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技术。
4.3尽快制定并实施新的回用水水质标准
目前建筑中水回用执行的是现行的《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该标准中总大肠菌群的要求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相同,比发达国家的回用水标准及我国适用于游泳区的Ⅲ类水质标准还严格。这样就导致两个问题:一是许多现有中水工程根本达不到该标准;二是由于达标具有一定难度,限制了中水工程的推广和普及。因此希望尽快制定该指标的适宜限值,并尽快颁布实施,以降低中水工程的投资和处理成本。
4.4修改、完善、制定中水设施建设的有关行政规章和配套措施
为切实推进建筑中水设施的建设工作,建议在现有行政规章和措施的基础上再增加以下内容。
4.4.1逐步规范中水设施的设计规模
通告对需设置中水设施的建筑和小区规模全部有了量化要求,但并未对中水设施的规模进行限定,这样就可能出现建筑面积相同而中水设施规模差异很大的现象。因此应逐步规范中水设施的设计规模,其大小应按照建筑或小区的优质杂排水量的百分数来确定,如不得小于优质杂排水量的50%等。
4.4.2建立中水设施的质量监控体系
为保证中水设施的质量,应建立一套质量监控体系,对中水设施建设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
(1)设计审查不但要对中水设施的规模等相关问题进行把关,还应对中水设施的处理效果做出初步评价。即不但要保证中水设施的数量、规模,还要保证建成后的出水质量。
(2)考虑到中水设施运转的可能性,应对中水设施的启用时间做出规定,如可回收水量达到处理规模的70%时开始启用,这样既可保证中水设施不被长期搁置,又可保证能够达到中水设施运转的水量要求。
从中水设施开始启用到出水符合要求,需要一个调试过程。有关规章应对调试时间做出规定,如不得超过2~3个月,这样才可避免因设计和管理不负责任而导致的长期完不成调试、造成水量浪费的问题。
4.4.3建筑给排水设计与中水设施建设相配套
在有关规章和规范中,应规定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与中水设施建设相配套,如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应在中水设施的处理规模确定后进行,以便根据中水设施的水源要求和回用要求设计给水和排水系统。
4.4.4制定配套的经济政策
(1)对应建而未建中水设施的单位征收中水设施补偿费;对逾期未完成中水设施建设、未按时启用中水设施或未按时完成调试的单位,按逾期时间的长短进行罚款。
(2)在目前自来水费与中水处理成本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对中水设施的规模超过规定要求的单位,应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以鼓励使用中水。
(3)目前,有些中水设施的处理成本高于居民用自来水水价。为在居民区推广使用中水,应研究制定居民用中水的价格和相应政策,如对居民区的中水设施给予适当的运转补偿费等。新晨
5推广使用节水器具
配水装置和卫生设备是水的最终使用单元,它们节水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节水工作的成效,因而大力推广使用节水器具是实现建筑节水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5.1在不同场所推广使用不同类型的节水器具
在选择节水器具时,除要考察其节水性能外,还要考虑价格因素和使用对象。
5.1.1陶瓷阀芯节水龙头和充气水龙头
目前节水型水龙头大多采用陶瓷阀芯水龙头。这种水龙头与普通水龙头相比,节水量一般可达20%~30%;与其它类型节水龙头相比,价格较便宜。因此,应在居民楼等建筑中大力推广使用这种节水龙头。
充气水龙头是在国外使用较广泛的节水龙头,据报道可节水25%左右,应在我国逐步推广使用。
5.1.2使用小容积水箱大便器
目前我国正在推广使用6L水箱节水型大便器,并已有一次冲水量为4.5L甚至更少水量的大便器问世。应在保证排水系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使用小容积水箱大便器,否则会带来管道堵塞、冲洗不净等问题。
两档水箱在冲洗小便时,冲水量为4L(或更少);冲洗大便时,冲水量为9L(或更少)。以色列的建筑法规中规定所有新建筑必须安装两档冲洗水箱。我们认为在我国也应大力推广两档水箱,因为一天之内,人的小便次数远远高于大便次数。以三口之家为例,若每人每天大便1次、小便4次,使用现有9L水箱,一天要用水135L;使用6L水箱,一天用水90L;而使用两档水箱,一天用水75L,可见采用9L两档水箱比采用6L水箱更节水。当然使用6L两档水箱节水效果更好。使用两档水箱的另一个优点是不需要更换便器和对排水管道系统进行改造,因而尤其适用于现有建筑便器水箱的更新换代上。
5.1.3延时自闭式水龙头和光电控制式水龙头、小便器、大便器水箱
延时自闭式水龙头在出水一定时间后自动关闭,避免长流水现象。出水时间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但出水时间固定后,不易满足不同使用对象的要求。光电控制式水龙头可以克服上述缺点,且不需要人触摸操作。光电控制小便器已在一些公共建筑中安装使用。
目前根据模糊控制原理生产的一体式小便器和大便器也已面世,其工作原理是将冲洗水量分为若干个区间,根据使用时间、使用频率自动判断需要的冲洗水量,比以往的系统节水30%。
5.1.4在热水系统中安装多种形式的节水器具
如在公共浴室安装限流孔板;在冷、热水入口之间安装压力平衡装置;安装使用低流量莲蓬头、充气式热水龙头和恒温式冷、热水混合龙头等。
5.2进一步开发多种形式的节水器具
5.2.1研制不同出水量的水龙头
一些国家规定,在不同场所采用不同出水量的水龙头,如新加坡规定洗菜盆用水6L/min,淋浴用水9L/min;我国台湾省推出的喷雾型洗手专用水龙头,出流量仅为1L/min。而我国各种水龙头的额定流量大部分是0.2L/s,即12L/min,明显偏大。因此应合理制定各种水龙头的额定流量,并逐步在不同场所安装不同出水量的水龙头。
5.2.2开发适用于不同压力范围的节水龙头
在实际测试中发现,目前推广使用的节水龙头,在水压较高时,流量仍超过额定流量。有的建筑都安装这种龙头后,管道中经常出现较大噪音。为避免上述问题,应积极开发适用于不同压力范围的节水龙头。
5.2.3开发有压水箱和带洗手龙头的水箱
有压水箱为密闭式水箱,利用管路中自来水的压力将水箱中的空气压缩,使水箱内的水具有一定压力。当冲洗时,水可高速冲洗大便器,冲洗清洁度比常压水箱高40%,每次只需3.5L冲洗水量。
在日本很多家庭使用带洗手龙头的水箱,洗手用的废水全部流入水箱,回用于冲厕。若水箱需水时,可打开水龙头直接放水。使用这种冲洗水箱,不但可以节水,而且可减少水箱本身的费用。目前,这种水箱在我国已有销售。
5.3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价格
目前我国节水器具普及率还不高,其原因一是价格较贵,如节水龙头价格是同类普通水龙头的4~6倍;二是市场上充斥着大量伪劣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质量监督和物价部门应对节水器具的生产和销售进行严格管理,杜绝不合格产品上市,同时降低成本和价格,以利于节水器具的推广使用。
6合理设置和使用水表
水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保护的专用计量器具,同时又是开展节水工作的重要硬件基础。
6.1应满足水量平衡测试和合理用水分析的要求
目前全国许多城市都做出了用水单位应根据月均取水量的大小进行水量平衡测试或合理用水分析工作的规定。对一个单位或一个小区来说,节水工作的开展通常是从水量平衡测试开始抓起的,而合理设置水表是开展这一工作的基础。但目前在水表的设置上往往只考虑水量计量要求,而未考虑水量平衡测试的需要,因而许多单位在进行水量平衡测试时,需要断管安装水表,给测试工作带来不便。
为保证计量收费和水量平衡测试及合理用水分析工作的正常开展,应在如下位置安装水表:
(1)入户支管(或公共建筑内需计量收费的水管)起端、多层建筑(每个楼门)引入管、住宅小区(或机关、院校及其他单位)给水系统引入管。
(2)高层建筑如下位置:①直接由外网供水的低区引入管上;高区二次供水的集水池前引入管上;②供水方式为水池*.水泵*.水箱的高层建筑,有条件时,应在水箱出水管上设置水表;③高区给水系统每根给水立管上设置分水表(或两根立管合设一个分水表)。
目前许多城市实行抄表到户,从计量收费的角度看,不需要设置分水表,但设置分水表的目的不仅仅是计量收费,还用于检查水量是否平衡,查找漏水管段。
(3)满足水量平衡测试及合理用水分析要求的管道其他部位。
6.2提高水表计量的准确度
在调查中发现,由于选型和水表本身的问题,水表计量的准确性较差。如有的建筑物水表型号过大,用水量较小时,水表指针基本不动。根据有关部门和本院课题组对水表的测定结果统计,约有40%的水表不符合±4%的精度要求。
水表计量的准确性不仅涉及买卖公平问题,也关系到对漏损控制的评价和采用的对策。为此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水表计量的准确度。
6.2.1严格按照规范要求选择和安装水表
无论什么建筑,设计时都应按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要求选择水表,防止水表型号选择过大,出现水量漏计现象。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冷水水表安装要求》等规范安装水表。
6.2.2水表前加装过滤器
影响水表计量准确度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管网水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水中杂质堵塞了水表滤网的部分进水孔,造成水表计量不准确。在水表前安装过滤器,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并减轻水表磨损。国外在给水系统的阀门、水表、用水器具前大量使用过滤器并定期清洗。但在我国,过滤器的效用还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只是在少数场合应用。在征求意见稿中规定,水表前应设过滤器,这较以前有了很大进步,但关键在于落实。应加快过滤器的研制工作,并尽快在建筑中应用。
6.2.3限制使用年限
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实施检定的有关规定(试行)》,对生活用水表只做首次强制检定,限期使用,到期更换。但是,由于各地对上述规定并未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落实,致使目前建筑中的水表大多数无限期使用。由于水表自身零件的机械磨损,水表的使用年限越长,其准确度就越低。新加坡的经验是,15mm水表每7年换表可使85%的水表维持在±3%的精度内,而大水表根据情况采用2~4年的换表周期。因此,各地应按照国家要求,对水表使用年限做出限制性规定,到期强制更换。使用期限为:口径15~20mm的水表不得超过6年,口径25~50mm的水表不超过4年。
此外,为保证水表计量的准确度,物业管理部门和自来水公司应对水表进行经常性检查,及时发现水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持水表良好的工作环境。
6.3发展IC卡水表和远传水表
目前分户水表普遍设置在居民家中,入户查表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同时居民进行室内装修时,常常把本来明装的水表遮蔽(暗敷),给查表和水表的维修、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近几年,我国住宅设计开始将水表相对集中或统一设于一楼(或设备层),或把水表设于管井内。这些设计会造成供水管线的增加和成本的提高,同时还增加了施工难度和住户验看水表不方便等问题。
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IC卡水表和远传水表发展较快。东京一居民区通过电话线,用电子计算机集中进行抄表,每户查表只需2s。可见我国的水表应用技术应朝着IC卡水表和远传水表系统的方向发展。
7结语
建筑节水工作涉及到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各个环节,建筑节水各方面的措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必须把建筑节水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首先应从给水系统和热水系统的设计上限制超压出流和无效冷水量的产生;其次应防止建筑给水系统二次污染造成的水量浪费,并对已使用过的废水进行处理回用;同时还应合理配置节水器具和水表等硬件设施。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大的节水效益。
参考文献
1付婉霞,刘剑琼,王玉明.建筑给水系统超压出流现状及防治对策,给水排水,2002,28(10):48~51
2(GBJ15-88)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88
3冯翠敏,付婉霞.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循环方式与节水.中国给水排水,2001,17(9):46~48
4傅金祥,等.居住区生活饮用水二次污染及防治对策研究.给水排水,1998,24(7):55~59
5方汝清,高位水箱供水系统对水质的影响,给水排水,1997,23(9):47~49
篇7
关键词:市政工程;建设与管养;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随着攀枝花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政工程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提升了城市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使城市功能进一步得到完善,同时,城市市政设施管理和养护水平也得到提高。但在经历旧城改造、市政设施整治、重点工程等项目后,不难发现,由于在前期建设过程中的设计、施工、移交等环节出现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给后期市政工程的管养带来许多困难。如何解决好建设与管养之间的问题,充分发挥建成的市政设施应有的功能和效益,是摆在市政工程建设者和设施管理者面前急需解决的课题。现结合攀枝花市市政工程建设与管养现状,对建设过程中影响管养的几个关键因素进行分析探讨。
一、市政工程建设与管养之间的问题
(1)建设投资与管养经费比例失调造成管养力度不够。随着城镇化进程推进,城市市政项目投资多达上亿,大多是重点项目、民生工程,这些市政工程的快速建设使城市形象得到快速提升,同时也带来了市政设施管理维护面积的不断扩大,而相对于建设投资,政府在财力不足及“重建设,轻管理”的思维模式下,投入的管养经费严重不足,每年维护经费的增长幅度非常有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市政设施的维护管理,造成市政设施完工运行中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养护,提前终止设施使用寿命,给百姓出行及正常的生活工作带来不便,并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为解决上述问题,政府不得不拿出更多资金重新进行改造。如此,也造成财政资金的重复浪费及民怨。
(2)设计缺失造成管养成本增加。由于建设过程环节众多,不确定性因素较多,直接影响了后期市政设施的维护管理,如设计不合理,只考虑通用图集和设计标准,没有考虑现场情况和长期性的管养问题,造成了竣工移交后维护管理的麻烦,甚至必须进行一些技术改造,这种情况在路灯改造、排水管道改造中多次发生。如在路灯安装工程中,设计采用一种新型节能灯具,但由于这种新型技术有缺陷,电池坏掉后必须更换整体电器原件,费用与新安装一杆路灯差不多,由于维修成本太高,几年后改换另一种维护成本较低的灯具,这样就造成了一定的资源和资金的浪费,从而制约了市政设施功能的发挥。
(3)建设施工质量缺陷造成市政设施管养难度加大。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不仅是建设项目管理的关键所在,也是后期市政设施维护管养的保障,因此,施工质量缺陷直接决定市政管养难易与否、管养成本的高低。由于市政工程本身的特点,易受外来干预较多,影响正常工期,影响了施工质量。比如为了赶在某个节日或重要活动前完工,盲目缩短工期,造成工程质量的隐患的现象较为普遍。再如水泥混凝土管道基础浇筑完毕要养护7 一14d , 但为了赶工期,不到养护期就安装管道,引起管道基础承载力的下降,在后期管道使用过程中引起管道的沉陷,污水外溢,维护管理部门不得不重新改造该段管道。
(4)竣工后移交脱节造成管理困难。因市政工程投资主体呈多元化发展,有市、区、县级政府投资,也有民营投资等,但由于各种原因,如基建资料问题、施工质量安全问题、维修经费问题等,造成市政设施移交不及时,甚至出现业主不明的道路,致使部分市政设施损坏严重,养护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市民的出行质量。
二、对策探索
市政工程建设和市政设施管养是城市建设重要的两个方面,彼此依存,建设需要管养的基础资料来完善设计、施工,管养也需要建设提供一个高质量市政设施作为维护管理的良好平台。因此,为提高市政工程建设和市政设施管养水平,要积极探索影响建设与管养之间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有助于建设与管养的相互促进,协作发展。
(1)从根本上改变“重建设,轻管理”思想,从以人为本出发,保证市政设施管养经费的有效投入,使建设好的市政设施得到及时养护,延长使用寿命。
(2)整合管理体系、参与建设关键环节。根据《 城市市政设施管理条例》规定,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引导、转变观念、理顺关系,明确在市政工程建设中管养部门参与方案会审、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尽量降低由于设计、施工质量等问题造成资源浪费,为长期的维护管养做好基础工作。
(3)加强技术联系,提高管养水平。从实际出发,作为管养部门,应加强与建设方的技术联系,及时知晓市政工程建设的新技术应用,及时学习管养技术和调整管养模式,并从科学使用市政设施管养经费出发,不断完善市政设施管养体系。积极探索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改变传统的维养理念,提高养护维修质量。
(4)强化移交环节,保证后期管养。针对长期移交接管脱节,工程中存在问题未能整改到位,以及财政部门未及时介入落实管养经费等造成管理养护困难等问题。建议有关部门在工程建设管理中采取措施,建立和完善《市政工程项目移交管理办法》,形成《移交管理制度》等明确相关责任主体,对市政项目移交程序、资料及验收内容等做详细规定,使各个承建单位在竣工后对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能按规定积极整改,主动向市政管理部门进行移交,从而促进市政设工程项目移交能有序进行。
篇8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见》和全省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全省村镇建设工作经验,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村镇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快村镇建设改革发展,促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郭兆信副省长因有重要活动,未能来参加会议,作了书面讲话,全省建设系统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用心学习、用心把握,抓好贯彻落实。
今天上午,大家实地参观了寿光市村镇建设现场,留下了深刻印象。寿光市把小城镇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坚持规划特色化、发展产业化、建设市场化、管理规范化,提高了城乡建设水平,全市城乡面貌有了很大变化,不仅得到老百姓的充分认可,也得到社会各界及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刚才,潍坊、寿光、东营、莱芜、胶州等市分别从不同角度介绍了他们经验做法,值得各地学习借鉴。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近两年来村镇建设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年全省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以来,全省建设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城乡统筹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题,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省村镇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村镇规划编制率显著提高。各地着眼于促进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大村镇规划编制力度,两年中修编乡镇总体规划331个、村庄建设规划1.2万个。截至目前,全省中心镇总体规划全部进行了修编,详规覆盖率达50%以上,全省1221个乡镇编制了总体规划,占乡镇总数的93%,4.4万个行政村编制了村庄建设规划,占行政村总数的61%,中心村建设规划修编率达到85%,有效指导了村镇建设健康有序进行。
——村镇面貌显著变化。20*年全省村镇建设投资690亿元,今年上半年村镇建设完成投资401亿元,同比增长9.2%。20*年,全省新建农村住宅3850万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面积31.7平方米,农民住房条件显著改善。到20*年底,全省94.3%的村通了柏油路,99.2%的行政村通了客车,82.1%的村通了自来水,80%的村通了有线电视,100万农户用上了沼气。深入开展了村庄整治活动,全省1.1万个村庄环境面貌有了较大改善。
——小城镇规模显著扩张。到20*年底,全省有小城镇1314个,驻地人口达1289万人,平均每镇8744人,比2006年增加382人,其中中心镇驻地人口平均每镇2.67万人,镇区人口在3万人以上的中心镇有99个,5万人以上的镇有7个。在全省46.8%的城市化水平中,小城镇镇区人口占全省城镇总人口的近三成,为全省城镇化进程做出了积极贡献。
全省建设系统立足省情,开拓创新,努力做好各项方针政策与本地实际相结合的文章,积极探索深化村镇建设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子,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一)加强领导是加快村镇规划建设的根本保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近年来,先后在东营、青岛、淄博召开小城镇建设和村镇建设工作会议,省里连续5年下发的1号文件都对村镇建设工作进行了部署,去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见》,近3年省里累计安排9600万元资金支持村镇建设,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村镇建设工作健康持续发展。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烟台、潍坊、泰安、莱芜、临沂等市财政拿出专项资金用于村镇建设。济南市从去年开始实施“城镇建设行动”,市财政每年拨付5000万元资金扶持小城镇建设,小城镇的代谢能力、综合承载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二)规划先行是加快村镇规划建设的重要手段。科学的规划是发展的蓝图、建设的龙头、管理的依据,更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证和促进城乡协调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公共政策。各级加大村镇规划资金投入,20*、20*两年省财政拿出2020万元支持73个县,用于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乡镇总体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编制,有力地支持了村镇规划编制工作。东营市在村镇规划编制中,实行统一委托规划编制、统一组织规划评审、统一进行规划报批、统一安排规划补助的“四统一”的办法,保证了村镇规划编制的水平、质量。青岛市规划局组织开展“送规划下乡”活动,五家规划设计单位帮助所辖5市编制50个中心村建设规划,开阔了村镇规划编制的新思路,创造了新途径。莱芜市制定了《莱芜市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专题规划》,逐步构建起以城市、中心镇、农村新社区、基层居民点为主体,梯次分明,发展有序的四级城乡空间布局结构。
(三)改革创新是加快村镇规划建设的不竭动力。各地针对制约村镇建设的体制性、机制,积极探索,不断研究推动村镇建设改革发展的新路子。潍坊市对8万人以下的乡镇实施合并调整,整合资源,增强了小城镇建设的财力。寿光市对镇街财政体制进行改革,理顺市镇两级财政分配关系,增强了镇级财政统筹发展的能力。沂水、泗水等不少县通过成立村镇建筑工匠协会,加强村镇建筑工匠管理,彻底解决了建筑工匠无资质、超资质施工的问题,保证了村镇建筑工程安全质量。诸城市以中心村为依托,规划建设农村新型社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立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吸引周边村的群众向社区中心村融合聚集,较好地解决了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断层问题。
(四)关注民生成为村镇规划建设的重点。各地把改善民生、保障农民权益作为村镇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经济利益和民利。从切实改善民生的角度出发,各地把村庄整治和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作为关心农民的一件实事、好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镇环境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不仅让农村百姓直接感受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还转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善了发展环境。青岛市从2006年起投入2910万元,在47个镇开展农村垃圾集中处理试点工作,初步建立“户集、村收、镇运、区(市)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理系统。东营市统筹规划城乡困难群众住房救助,把解决农村特困群众住房问题摆在重要位置,全市投入资金1亿多元,组织实施农村特困群众安居工程,有效改善了农村特困群众住房条件。
尽管全省村镇建设取得较大成绩,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长期以来受城乡分割传统体制的影响,相当部分市县把主要精力放在中心城区和县城建设上,城乡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比较突出。二是村镇规划工作滞后。目前小城镇总体规划和中心村建设规划基本完成,但县域村镇布局规划编制率较低,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仅占10%左右,还有近4成村庄没有编制建设规划,任务还相当艰巨。三是村镇基础设施水平低,服务功能不完善,承载能力较弱。村庄基础设施欠账较多,部分村庄存在路不平、灯不明、垃圾乱堆、污水乱倒现象。四是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力量薄弱,部分市县建设部门只有1-2人从事村镇建设管理工作,人员严重不足;部分乡镇管理机构不健全,专业人员少,业务水平低。五是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还未引起足够重视。据调查,全省农村居住危旧房的困难群众约有80万户,这部分困难群众居住的危房多为土坯房,年久失修,破损严重,他们的生活和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这些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对整个村镇建设工作,对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影响巨大,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妥善应对,切实加以解决。
二、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扎实推进全省村镇建设工作
我省村镇建设工作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省委、省政府把村镇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进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作来抓,我省村镇建设工作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各级建设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和省里的政策文件,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里的要求上,切实把各项村镇建设的政策贯彻落实好,把新情况、新问题研究透,把各项应对措施制定好,把我省村镇建设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今后一段时期,应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住房问题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目前,城市居民的住房状况尽管仍存在较大差距,但国家已初步建立了相应的保障制度,并在不断完善之中。相对而言,农村困难住房安全问题凸现出来。前天,省委书记姜异康同志在省委政研室和省建设厅联合上报的《我省农村住房和村镇公共设施安全情况调查》请阅件上批示:“我省农村住房和村镇公共设施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应予高度重视,并应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可将此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相关内容进一步研究分析,争取有实质性的推进”,这就为我们尽快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应引起各级建设部门的高度重视,尽快实施“农村安居工程”。在解决农村群众住房困难时,应统筹规划,分期分批推进,按照“先五保、低保住房困难户,再其他住房困难群体;先无房、危房户,后其他困难户”的原则,科学制定农村住房安居工程计划。要根据当地实际,既要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又要充分考虑各方的承受能力,先易后难,低标准先行起步,广覆盖满足基本需求,要区别不同对象和住房困难类型,分类指导,按照“旧房维修、危房翻建、无房新建”等不同类型逐户解决。要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立足于农户自力更生,鼓励群众互帮互助,建立政府补助、住户投入、社会帮扶的资金投入机制。
(二)加快村镇规划编制工作。要深入贯彻省政府《关于推进城乡规划全覆盖工作进一步提高规划管理水平的意见》,力争到2010年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工作,着重抓好县域村镇布局规划、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保留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首先,要编制好县域村镇布局规划。统筹考虑自然条件、历史沿革、人口规模、经济基础、发展前景、生态安全等因素,科学划分撤并、控制发展、集聚发展等不同类型的村庄,合理确定小城镇和中心村的空间布局,构建人口相对集中、集约利用土地、方便生产生活的村镇空间结构。其次,要加快小城镇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对城镇人口2万人以上的小城镇,根据近期建设规划要求,以街区为单位,开展小城镇中心区、旧城改造区、商业街区、居住小区以及工业小区等区片的详细规划编制工作,逐步实现详细规划的全覆盖。积极开展小城镇主要街道、出入口、主要节点区域的景观设计,引导小城镇提升品位,突出地方风貌特色。各市要认真制定小城镇详细规划和景观设计年度编制计划,省厅将对各市上报的小城镇详细规划和景观设计项目进行审查,对符合要求的予以适当资金补助。第三,要加强村庄规划的分类指导。对于集聚建设的村庄,要编制全面详细的村庄规划;对于规划合并迁建的村庄,要提出限制发展的控制性要求,近期不能迁建的要立足解决村民基本的生产生活需要,编制村庄近期环境整治规划。
(三)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改善农村环境面貌,不仅是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工程,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一项农民群众得实惠、党员干部得民心的基础工作。相当一个时期以来,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当薄弱。各地要结合“百镇千村”建设示范活动,继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村庄整治活动,抓好道路硬化,突出抓好排水管网建设,大力推进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和供热、管道供气设施建设。要本着量力而行、群众自愿、适当超前的原则,积极推进城市供水、燃气、供热、污水和垃圾处理向周边镇村延伸,提高城乡基础设施共享水平。要在重点流域抓紧规划建设工艺先进、规模适度、经济实用的污水处理设施,所有小城镇都要配置垃圾收集和运输设施,逐步建立“户集、村收、镇运、县市处理”的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系统,解决农村垃圾问题,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环境面貌。
(四)加快旧村改造工作。目前看,旧村改造工作在部分地区已经开展,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快推动,这对加快农村城镇化,改善镇容村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特别是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土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临近城郊的村庄要积极与城区接轨,提倡建多层公寓式楼房;地势平坦的村庄,应把新区建设和旧村改造有机结合起来,把规划重点放在旧村改造上;地处丘陵、山区的村庄,要适合丘陵、山区的特点做好规划。改造中,要按照《县域村镇布局规划》的要求,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稳步开展合村并点工作。在充分考虑节约用地、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集中配套等因素的基础上,要逐步合并那些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并且配套起来有较大困难的基层村。要学习诸城经验,加快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步伐,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就业和创业。要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方便群众的原则,选择交通方便,位置适中,基础条件较好,有产业优势和教育、医疗资源的中心村为突破口,配套建设供水、排水、环卫、燃气、消防、防灾、邮政、通讯等基础设施,配置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科技教育、社区警务、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服务设施,努力做到社区内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五)加强村镇建设管理机构建设。村镇建设是城乡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建设部门的重要职责。最近,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进一步强化了村镇建设司的职能,增加了人员编制,具体负责拟订村庄和小城镇建设政策并指导实施,指导镇、乡、村庄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指导农村住房建设、农村住房安全和危房改造,提出进城定居农民的住房政策建议,指导小城镇和村庄人居生态环境的改善工作,组织村镇建设试点工作,指导全国重点镇的建设等,职责更加明确,任务更加繁重。从目前情况看,大多数的市县领导重视,机构健全,人员配备到位,但也有的市县管理力量薄弱,影响了村镇建设工作的正常开展,这不适应当前新农村建设形势任务的要求。要充分利用现有编制,安排一些业务精、素质高的同志,充实村镇建设管理队伍。经济条件好的小城镇,除设立建设管理机构外,还应设立绿化、环卫、监察等日常管理维护队伍。要确保村镇建设管理工作的经费开支,严禁出现以收代支、以罚代支的现象。要加强基层管理人员的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管理能力和工作水平。各级建设部门要切实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在安排建设项目和建设资金时,争取向村镇倾斜,提高村镇建设的档次水平,加快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六)加强村镇建设质量安全。“百年大计,安全第一”。村镇建设安全工作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广大村镇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好这项工作,是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迫切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立足防范,强化监督,切实解决各种隐患,扎扎实实地抓好村镇建设安全工作。当前,要重点抓好工程质量安全、村镇抗震设防、消防设施建设三项工作。一是抓好村镇工程质量安全。认真贯彻执行《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建立健全村镇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制。抓好村镇建筑工匠培训工作,逐步实行持证上岗。严格工程建设申报制度,健全工程建设管理程序。二是抓好村镇抗震设防工作。四川汶川地震中,很多农房倒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农村抗震防灾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山东辖区内有些地方属于地震多发地区。根据抗震设防规范,我省需要全部抗震设防。切实做好工程抗震设防和现有工程的抗震加固,认真编制和实施抗震防灾规划,是提高综合抗震能力,预防和减轻地震灾害最直接、最有效的抗震防灾措施。在农房建设中,砖混结构的应设置构造柱和圈梁,积极推广使用框架结构及现浇板的使用,要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尽量减轻墙体和屋面材料重量,增强屋架、梁柱的牢固性、稳定性,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标准。三是抓好村镇消防规划和消防设施建设。各地在对小城镇的总体规划进行调整完善时,要把消防规划作为小城镇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同时编制。在小城镇道路布局中统盘考虑城镇防火通道布局的需要,保证大型消防车的通行。要合理布局消防设施和消防避难疏散场地,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篇9
一、凝心聚力抓落实,扎实工作出实绩。
加快设施建设、提升县城品味、强化公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工作成效明显。
(一)疫情期间狠抓县城环境、卫生、秩序管理,打造宜居县城。一是抓好主次干道、城乡结合部和重点地段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疫情期间重点解决乱贴乱画、乱拉乱扯和乱设广告牌等问题,做到市容美观有序。对城区管理推行精细化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了《城市管理局关于做好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间废弃口罩等特殊有害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置工作方案》《城市管理局关于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安全生产工作部署通知》下发到各管理公司,达到城市管理横向到沿,纵向到边,不留死角的目标。疫情期间,广大干部职工主动放弃休假,班子带头党员争先,全员在岗,做到城市管理时间和地点无缝隙。二是加强疫情防控,科学组织消杀。累计出动机械化作业车辆约112台次,道路洗扫作业共计约1300余小时,清扫道路132条,清扫面积约78万平方米;共对44座公厕、集中消杀150余次;累计清运生活垃圾每天约110余吨,并进行无害化处理。三是设置特殊有害垃圾专用收集桶。疫情期间在城区重点路口及小区增设专用收集桶50余个,城区3所小学、2所中学、1所高中门口共放置12个废弃口罩回收桶。收集的口罩将以医废标准进行处理,安排专人对专用垃圾桶进行消毒、清运,确保做到日产日清。
(二)加强市容市貌和街道秩序的网格化管理。一是分区域、分路段采用“定岗、定人、定时、定责”管理模式,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通过分片管理、徒步巡查,及时进行隐患排查,对城区重点路段、重点区域,安排人员进行早晚、双休日及节假日值班。制定《城市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提高城市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管理水平的方案》和县综合执法局、交警等部门协作、配合,疫情防控一级响应期间对一对流动摊贩进行了全面规范,发送宣传单《致广大市民的一封信》1000余份,劝离聚集在广场、公园、河道等公共区域的人员5000余人次。人民群众的城市意识明显提高,城市市容市貌得到明显改观。二是抓好环卫工作。一年来完成了城区78万平方米的清扫保洁工作,清运垃圾万余吨,坚持垃圾日产日清,清运率达到100%。有效地对城区200多个垃圾桶、80余个拉臂钩箱,7座大公厕、37余绿化带小公厕及公共休闲设施进行了清洗消毒。强化了城区市容环境管理,按照“细致扫、及时运、严格管”的要求,坚持城区定期洒水制度,尽最大的努力保障了城区环境卫生全天候、全方位干净整洁。重点抓好了城乡结合部卫生死角和县城沟渠的专项整治清理,使得县城区及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有了很大的改善。
(三)加强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一是新建污水处理调节池2000立方米及配套设施,建成后有效缓解污水囤积问题。二是州医疗废物收运系统项目建设,包括新建综合楼、检修间、停车棚及总图工程,并新增医疗废物收运车、化验设备、医疗废物物联网系统等相关设备。目前已经完成建设。三是申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二期)规模为0.6万m3/d,与原一期工程总规模达到1.2万m3/d。本工程的建设,贯彻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和实现污水资源的利用,在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取得了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环境的综合效益。
(四)做好8.16洪灾灾后恢复工作。一是做好灾后损失统计和上报工作。实事求是反映城区洪灾受损情况。二是生活垃圾填埋场“8·16”泥石流灾害治理项目。克服路基垮塌、滚石、塌方等恶劣的条件,在短短的两个月之内,恢复了填埋场的正常运行。三是“8·16”岷江城区河堤护栏修复项目。对缺失的栏杆及时打围,做好警示标志,做好日常巡查,积极组织工程施工,严格把关质量、实施工艺等。
二、统筹兼顾抓好公用事业各项工作。
一年来,我们统筹兼顾,积极推进工作全面发展。一方面认真抓好职能职责工作,解决难点,突出亮点;另一方面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安排,积极做好大量民生改善工作。整体工作赢得了党委政府及广大民众的理解、支持、认可。
(一)加强了城区市政设施的维护工作和汛期值班值守制度。一是今年城区基础设施维修共投入增大,对道路的损坏、积水处理、更换雨水篦子、疏通排水管、沟渠,更换雨污水井圈、井盖等,市政设施完好率达98%以上,二是积极做好城区防汛的准备工作。一是制定并下发《城市管理局汛期应急预案》和《城管局汛期值班表》成立了应急分队,购买了防汛备用物资,确保全年城区能及时防汛、排涝,城区不出现严重积水现。三是积极推进城区公共绿地管理,管护绿地面积1175亩。
(二)加强特许经营公司管理。一是加强对大河坝生活垃圾综合利用项目的监督管理,做到全年无废水排放,臭气、粉尘均符合国家环保标准。全年共处理生活垃圾32675.06吨,餐厨垃圾9568.16吨。二是加强对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工作,确保出水水质各项指标均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全年共处理污水120余万吨,污水处理率达到65%.针对污水收集率低,我中心正配合住建局积极申报管网改造项目。
(三)加强城区亮灯率及气氛营造。一是全年共受理路灯故障280余次,累计完成抢修、维修、210班次,维修路灯893盏次,更换各类光源电器556件套,维修更换电缆200余米,确保城市亮灯率及设施完好率98%以上,为城市建设、经济建设和方便群众工作生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确保路灯抢修投诉热线电话畅通,全天候受理路灯故障投诉,实行限时抢修,及时反馈。二是着力抓好路灯设施改造工作。为确保城区亮化无死角,通过积极向局领导请示汇报,积极与相关单位进行衔接,较好的完成了路灯设施改造工作,2020年累计投入资金约30余万元。基本消除城区亮化死角,为方便百姓夜间出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三是着力抓好城市美化设施建设及维护管理工作,2020年国庆中秋双节的气氛营造,在主要街道安装红旗700余套,营造节日气氛。
(四)狠抓安全生产工作不放松。一是加强领导,落实“一岗双责”。年初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12份,每季度按时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专题部署会,积极申报省安办开展的评选“最美安全管理者”的相关活动;二是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及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月”相关工作,将隐患排查纳入常态工作,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台账”,保障隐患第一时间得到解决和上报。三是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今年6月初面向全局和服务公司召开了汛期应急演练。
(五)严格管理,全面加强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一是不断加强支部建设,着力推进各项工作。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从而提高党员干部素质,有力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推动我中心的整体工作开展。二是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坚持“”、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等制度,推进党支部建设制度化、规范化。二是狠抓学习,制订具体的学习计划,对学习时间、学习方法、学习形式都进行了规定。坚持每周的学习制度,党支部和办公室组织进行集中学习。
(六)积极落实举措,扎实开展“两联一进”群众工作。利用“123”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大会、职工会等多次召开“两联一进”工作专题部署会。科级领导多次深入叠溪镇胡尔村、木耳村扎实开展“结对认亲”工作,并与村委会班子成员召开“两联一进”工作座谈会。干部职工前往凤仪镇前进村与联系户分别开展“联户联情”群众工作,并建立问题困难台账,细化解决措施和时限,保障联系服务成效。截至目前,共走访群众200余户。二是持续开展社区“吹哨报到”工作。积极与雪花井社区联系,开展环境宣讲工作,一起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
(七)强化宣传,迅速主动回应民生。一是加强信息报送。今年上报信息102期,被州、县政府门户网站、州县电视台、微等平台采用10余条。二是积极回应民生。今年我单位涉及的民生反馈共计100余件,按时答复,满意度达到100%三是制作环保等宣传手册、宣传单共计2000余份,进一步提高市民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
三、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服务宣传力度还不够强,特别是城区环境卫生容易出现反弹现象,应在县电视台、LED显示屏、微信、网站、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大力宣传《城市市容市貌管理条例》《省城乡环境综合治县条例》等。
(二)学法还不够透彻,特别是业务知识方面的培训还薄弱,下一步将聘请法律顾问人员到单位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四、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抓好重点。落实依法治县的重要会议精神,进一步增强干部法治观念,增强职工学法用法水平,推动城市服务工作有序进行。
(二)继续加强会前学法制度,覆盖到全中心干部职工。
篇10
关键词: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养护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政工程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提升了城市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使城市功能进一步得到完善,同时,城市市政设施管理和养护水平也得到提高。但在经历旧城改造、市政设施整治、重点工程等项目后,不难发现,由于在前期建设过程中的设计、施工、移交等环节出现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给后期市政工程的管养带来许多困难。本文根据当前市政工程建设与管养的现状,对建设过程中影响管养的几个关键因素进行分析探讨。
一、市政工程建设与管养之间的问题
1、建设投资与管养经费比例失调造成管养力度不够。随着城镇化进程推进,城市市政项目投资多达上亿,大多是重点项目、民生工程,这些市政工程的快速建设使城市形象得到快速提升,同时也带来了市政设施管理维护面积的不断扩大,而相对于建设投资,政府在财力不足及“重建设,轻管理”的思维模式下,投入的管养经费严重不足,每年维护经费的增长幅度非常有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市政设施的维护管理,造成市政设施完工运行中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养护,提前终止设施使用寿命,给百姓出行及正常的生活工作带来不便,并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为解决上述问题,政府不得不拿出更多资金重新进行改造。如此,也造成财政资金的重复浪费及民怨。
2、设计缺失造成管养成本增加。由于建设过程环节众多,不确定性因素较多,直接影响了后期市政设施的维护管理,如设计不合理,只考虑通用图集和设计标准,没有考虑现场情况和长期性的管养问题,造成了竣工移交后维护管理的麻烦,甚至必须进行一些技术改造,这种情况在路灯改造、排水管道改造中多次发生。如在路灯安装工程中,设计采用一种新型节能灯具,但由于这种新型技术有缺陷,电池坏掉后必须更换整体电器原件,费用与新安装一杆路灯差不多,由于维修成本太高,几年后改换另一种维护成本较低的灯具,这样就造成了一定的资源和资金的浪费,从而制约了市政设施功能的发挥。
3、建设施工质量缺陷造成市政设施管养难度加大。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不仅是建设项目管理的关键所在,也是后期市政设施维护管养的保障,因此,施工质量缺陷直接决定市政管养难易与否、管养成本的高低。由于市政工程本身的特点,易受外来干预较多,影响正常工期,影响了施工质量。比如为了赶在某个节日或重要活动前完工,盲目缩短工期,造成工程质量的隐患的现象较为普遍。再如水泥混凝土管道基础浇筑完毕要养护7一14d,但为了赶工期,不到养护期就安装管道,引起管道基础承载力的下降,在后期管道使用过程中引起管道的沉陷,污水外溢,维护管理部门不得不重新改造该段管道。
4、竣工后移交脱节造成管理困难。因市政工程投资主体呈多元化发展,有市、区、县级政府投资,也有民营投资等,但由于各种原因,如基建资料问题、施工质量安全问题、维修经费问题等,造成市政设施移交不及时,甚至出现业主不明的道路,致使部分市政设施损坏严重,养护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市民的出行质量。
二、关于市政工程设施管养的几点思考
市政管养是以市政设施养护为主的工作,因自身行业的特殊性,使其工作不同于一般建筑作业。针对市政工程的自身特点,要加强行业自身管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在市政设施的管养中全面完成目标任务。
1、点多面广。市政设施分布于市区的各个部位,道路、排水、桥涵等设施范围广范;井盖、侧石、人行道板零星修理点位多,不固定,作业区不断变化。致使市政工程管养要不惜耗费人力、物力进行全方位,拉网式排查,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
2、单一项目工程量小,作业时间短。市政设施的养护维修,如检查井、雨水井清掏、井盖更换,道板砖更换等单一项目作业量小,短时间即能完成,这就导致人员施工力量分散,很难实现机械作业,不能集中发挥优势力量解决问题。
3、作业环境复杂多变。市政设施养护维修大多在市区道路上露天作业,车多、人多,施工环境不断复杂变化,手工劳动及体力劳动多,使施工工人处于非常危险的环境之中。这就要求对施工人员严格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4、加强劳动者业务培训。近年来,随着市政养护行业的改革,养护作业不断推向市场。教育培训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同时要加强制度控制,把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纳入强制性措施加强管理。
5、设施损坏突发性强。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井盖损坏、管道冒水、道路塌陷等突发事件不断发生,也有人为破坏市政设施的现象,因此不断有设施抢修的任务。执行抢修任务要突出“快又好”,不能让群众的安全和利益受损。建立任务长效机制,无论刮风下雨,白天夜晚,只要有损坏就要有突击抢修的队伍。
市政管养业务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许多影响因素。只有进一步研究设施隐患及薄弱环节,狠抓整改工作,不断强化管理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才能有效完成各项管养任务。
三、对策与建议
市政工程建设和市政设施管养是城市建设重要的两个方面,彼此依存,建设需要管养的基础资料来完善设计、施工,管养也需要建设提供一个高质量市政设施作为维护管理的良好平台。因此,为提高市政工程建设和市政设施管养水平,要积极探索影响建设与管养之间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有助于建设与管养的相互促进,协作发展。
1、从根本上改变“重建设,轻管理”思想,从以人为本出发,保证市政设施管养经费的有效投入,使建设好的市政设施得到及时养护,延长使用寿命。
2、整合管理体系、参与建设关键环节。根据《城市市政设施管理条例》规定,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引导、转变观念、理顺关系,明确在市政工程建设中管养部门参与方案会审、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尽量降低由于设计、施工质量等问题造成资源浪费,为长期的维护管养做好基础工作。
3、加强技术联系,提高管养水平。从实际出发,作为管养部门,应加强与建设方的技术联系,及时知晓市政工程建设的新技术应用,及时学习管养技术和调整管养模式,并从科学使用市政设施管养经费出发,不断完善市政设施管养体系。积极探索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改变传统的维养理念,提高养护维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