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范文

时间:2023-10-31 17:59: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浅谈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浅谈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

篇1

关键词:中西方 婚礼文化 差异 交融

文化的定义有多种多样。但广泛接受的定义是:文化是同一群体对信仰,习俗,价值观念,行为进行交流,学习并代代相传的总的积累。在不同的生态或自然环境下,不同的民族创造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也被自己的文化所塑造。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婚礼的形式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无论是西式婚礼还是中式婚礼,二者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婚礼的本质是相同的,都显示了人生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也都体现了对传统习俗的继承和对婚礼本身的重视,所以,没什么可忧虑的。

一、中国传统婚姻观念探源

伦理道德的基础: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婚姻具有非常神圣的意义,男女婚姻乃承天地阴阳之性配合而成。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是为五伦。《易・系辞》中提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后人进一步发挥以婚姻为契合“天地之道”的“人伦之本”,伦常礼义、社会组织都基于婚姻,《易-序卦》说:“有天地,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所措”。西周生在五伦之重“夫妇”,提出“贤德妻房”,“第一要紧”,隐含婚姻为伦常之本的传统观念,具有严肃的伦理学意义,也使婚姻成为了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基础。“天作之合”;中国旧时以为婚姻皆由天定。所以称人之婚姻美满为“天作之台”;又有俗语所谓“五百年前结成因”,在冥冥之中有月下老人以赤绳系足。这种思想的出发点是为了家庭相安无事。但中国传统世俗婚姻观主要是儒家思想影响下。以人为本、具世俗性的婚姻观。在几千年封建社会的熔炉中,它早已染上了浓厚的封建色彩。“天作之合”的婚姻观也是出于中国传统世俗婚姻观归本于天思想。“八字命相”:世俗传统婚姻还重“八字命相”,举荐“才貌双全”。忌讳“三、六、九冲”、“龙虎斗”等。又有说法“只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这种观念给婚姻蒙上了一层神圣而神秘的色彩。

二、西方婚礼文化及其起源

中方和西方婚礼最本质的区别就是氛围不同。中式婚礼要求有热闹的气氛,人气越旺越好,因为在中国人眼里结婚是件高兴的事,一定要热热闹闹,一般都选在交通方便、空间宽裕、人气旺的庭院或酒店;而西式婚礼突出庄重和圣洁,婚礼通常都是在教堂或其它较为安静的地方举行,给人一种有条不紊的感觉,但也难免显得冷冷冷清清,同中国人的民俗文化心理完全相背。

神前的婚礼,在神的认知和庇护下求得永恒,并依照上帝的约定尊崇教义对婚姻的理解和规定。延伸到承诺和彼此生命赋予对方的神圣宗教对人们心灵的掌控根深蒂固,信奉宗教的人们不容易对各种教义规定的教条敢于反叛和摒弃,特别是关于对婚姻的界定和教义阐述让信教的男女惟命是从,不敢越雷池半步,因为不止有教会家庭对他们的约束更有来自于心灵深处对神上帝的敬畏。从新郎新娘在婚礼上的教义讲解和誓词中都能找到佐证:婚姻是一种盟约,盟约又意味着一种结合,圣经说“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耶稣也教导我们“夫妻不再是两个人,乃是―体的了,所以神所配合的,人不可分开。所以,新郎与新娘今天你们在上帝面前也在众人面前定这个盟约之后,你们一定要记住无论你们在言语、思想、行动中你们都要顾念到你们的另一半,让对方感受到你们是―体的。我们相信一个美满的婚姻,必定会经过许多的磨难,但是越经历磨难,你们会结合的更加紧密。因为神是你们爱的粘合剂。所以,我提醒你们,当他们的婚姻有出现伤痕时,你们要回到今天,回到你们立盟约的时刻,因为等下你们要回答那三个字,这不是随随便便的三个字,因为这三个字是感动你们一生的三个字,是让在座的弟兄姊妹,来宾朋友为之激动的三个字,这三个字更是神为你们祝福的三个字。”

三、中西方婚礼文化的差异

中西文化的差异表现在很多的方面,婚礼是其一。这主要是来自与中西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在不同的思想和风俗的作用下,慢慢演化而成的。但不论在哪个国家,婚礼都充满了祝福和笑声。

(一)中西方婚礼对比分析

提到中国的婚礼,人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中国的整个婚礼的主色调是红色,这也是中国的传统的代表喜气的颜色。整个婚礼到处都充满红色,新娘戴着凤冠,披着霞披,盖着红头巾坐在花轿里,新郎骑着马,这也就使婚礼变得喜气洋洋。而西方的婚礼就显得更为浪漫。白色的婚纱,笔挺的西服,白色的气球和庄严的承诺。在中国,许多民间婚礼的衣着饰物,凝聚着人们的美好愿望,每一件饰物都有着特定的象征意义。既有丰富的内涵,又寓意吉祥。传统婚俗中。整个迎娶有15个过程。首先男方要祭祖,然后出发迎娶,在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女方在出嫁时也有着很大的规矩。看来他们都要忙上一整天了。还有着独特的“三朝回门”,即在婚后等三天,新妇在夫婿陪同下,带着烧猪及礼品回娘家,祭祖,甚至小住一段日子,然后随夫婿回家。

与中国相比西方的婚礼是属于浪漫型的。整个婚礼从开始到结束到充满了浪漫气息。新娘的礼服一般为白色,新郎是黑色的礼服,使整个婚礼显得庄重严肃。到教堂去举行结婚仪式,是整个婚礼最重要的环节。首先。随着婚礼进行曲的节奏,新娘挽着她父亲的手走到新郎面前。由她的父亲将她亲手交到新郎手中。牧师会要求新郎新娘对对方做出一辈子的承诺,这也是整个婚礼的。然后他们会在牧师和众人的祝福下,交换结婚戒指并亲吻对方。而新娘手中的花球也不是―般的装饰用品。在婚礼结束时,新娘就会抛给到场的女宾客,如果谁接到花球,谁就是下一个结婚的人,这就使整个婚礼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篇2

【关键词】日常交际 中西方文化差异 尊重差异

一、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越发自信地“走出去”同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增多。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或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的差别。由于文化有其各自孕育的土壤,历史渊源,,文化环境的发展和社会认知状况。各自的文明和文化反映了不同的风俗习惯,思考模式,行为准则。正是这种不同和差异才使得在中西方文化交际者无法在交际中正确地认识彼此,导致交际出现障碍即文化鸿沟,甚至阻碍中西方进行正常沟通和理解。

二、中西方日常交际用语中的差异

任何地域或者国家都拥有不同的语言文化习惯,它们随着各自的历史背景文化环境和社会状态而孕育变化发展,因而在语言表达上发挥着各自文化习惯和作用影响。本文就中西方日常交际用语方面中所存在的的差异为主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称谓语的差异

在中西方日常交际中,一个最显而易见的差别就表现在称谓用语上。中西方姓名的排列顺序截然相反。中国人起名的顺序是先姓后名,西方人则是先名后姓。因而为表示两个人关系亲密,中国人习惯性地用他们后方的“名”来称呼对方们,而这个称呼顺序在西方人看来是不礼貌的,不合适的。

另外,汉语中还有许多表示尊称和谦称的词语,以表谦逊含蓄之意。如汉语中称自己的妻子为“内人”,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而称别人的的妻子为“贤内助”,称别人的儿子为“令郎”。而西方人则更直白简短的称呼为My wife/My son;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称呼某人时偏向表示个人身份和地位,往往会要求在姓的后面加上其社会职位或头衔等,如 “”、“杨经理”、“刘医生”等称呼。但是,像“Chairman Mao”、“Manager Yang”、“Doctor Liu”等不符合英美人的称谓习惯。相反在西方,人们一般就用“Mr.”、“Mrs.”、“Miss/Ms”加上姓称呼或直接用“Sir”、“Lady”来称呼。

(二)寒暄用语的差异

寒暄语的方式和习惯不但受过去传统的文化风俗习惯的影响,而且受当代的社会变化和时代潮流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发展,形式多样。在中国,过去熟人见面寒暄时通常会问对方吃了吗;然而在现在,被认为最礼貌最动听的流行问候语是“你瘦了!”若将这些过去流行的问候语直译成英语“Did you finish your dinner?”意味着邀请对方去吃饭,或表示要与对方交朋友或约会的愿望。再如,“你去哪儿啊?”这句话在汉语中同样只是打招呼的用语,无伤大雅,而这些过去流行的问候语也已不再适用于其他的国家;在西方,人们会认为询问者在打探他们的隐私。这些随和亲切的中国式问候语会让西方人十分敏感,不免有些难看和尴尬,反而无法拉近与他人的距离。

在西方,人们之间的打招呼问候似乎比较泛泛,打招呼语一般比较简短直接,如“Hi!”、“Moning!”、“How are you?”等;而现在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将有时会觉得刻板的天气话题转为激动人心的体育赛事如“World Cup”、“NBA”等来与对方互动。中国人在寒暄时,为拉近彼此距离,通常会在彼此年龄,家庭,工作讯息相互交换过程中达到交流的目的。相反,在西方,这些问题信息都被视为个人隐私,外国人对此十分敏感更不适宜作为打招呼时的谈资。

(三)告别习惯用语的差异

受社会文化习俗和民族性格的影响,使得中西方的告别习惯用语也有所不同。在中国,当客人即将离开主人家时会推辞说: “不必远送” “请留步”,主人回应说“慢走”,“路上小心”“早点休息”之类的客套话。同样地,西方人常常说:“I hope we can get together again soon.”(“希望我们下次很快相聚。”)“在中国的告别礼仪中,人们往往把道别的原因归于对方。”例如,中国人到别人家里做客,告别时多半会说:“我已经打扰你多时,应该走了。”(“I’d better not bother you and leave now. ”)。而西方人多半找出与自己有关的理由道别,如: “I’ll have a big test tomorrow. I must go now.”(“明天我还有场考试,我该走了。”)或 “替我向你的家人问好。”(“Say hi to your family for me.”)。

(四)餐桌上用语的差异

在各国的餐桌上,有各式各样的餐桌礼仪和用餐用语习惯。在中国,客人在去亲朋好友家之前都会准备大大小小的礼品,并且还要考虑他们的好恶,场合,甚至礼物多少,不然会视为不礼貌没有礼节的表现;而在西方,人们不用受礼节约束,简单的一束花或者一瓶红酒都主人感到开心。

中国人热情好客,但无论菜多么丰盛,嘴上总要谦虚的说:“招待不周。”西方人待客尊重个人意志,而不是一味地礼让;当主人给你添菜时,如:“Would you like more beef?”(“再来点儿牛肉吧?”)可以直截了当地回答:“Yes, please!”或“No. Thank you.”用餐时,一般主人会说:“Help yourself”(“请随意用餐。”)

三、总结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走到一起,交际必然会出现问题,双方必须正视必然存在的差异,在彼此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主动了解克服交际障碍是跨文化交际取得成功的关键动力。而这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使其学会懂得和尊重不同国家地域同本民族文化的差异;促进国际间的文化多元化发展和繁荣;更加推动全球化经济,科技的相互交流,相互促进,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冰.浅谈文化差异对口语交际的影响[J].商业经济,2010,(20).

篇3

关键词: 中西文化差异 ESL课堂 影响

引言

二十世纪以来,全世界的ESL教学工作者和专家们把理论与教学系统中各种因素优化组合之后,提出了主要的语言教学法流派有情景法英语教学、功能法英语教学和交际法英语教学。三者各有独特之处,情景法英语教学中新的语言点通过情景进行教学;功能法英语教学按功能类别组织教学内容;交际法英语教学中一切活动围绕交际。然而理论终归是理论,在实践中,总会有令人不觉理想之处,因此如今的广大ESL教师们甚至纷纷觉得是否应该回归到最原始的语法翻译法,即用母语讲解各类语法词组等新生语言要素,以便学生完全地理解和牢记;或则语言教学流派互相争论,各执己说都有。不过笔者却无意参与其中,只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探讨一下ESL课堂会存在的问题,那就是不管怎样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法的实际操作不能不考虑到教学对象ESL学生的内在本质原因,ESL老师们必须考虑到学生群体与所学语言之间存在的文化背景差异,而文化差异对人的影响是如影相随、无处不在的。近年来国内对于该方面的探究还是大有人在,如刘芳(2010)的文化差异在英语课堂中的影响就谈到了具体的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会引起的理解误差;张巧(2010)的浅谈中英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就谈到了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董一潼、廖正刚(2011)的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就谈到英语教学中学生会遇到的瓶颈问题往往是文化差异造成的;如此等等都谈到了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应该受到的重视。然而笔者与一些网络国际友人交流的时候无不感到遗憾的是中国人在英语教学中投入世界上最多的人力物力,却始终无法让自己的子民可以顺利地与英语国家的公民交流沟通,客观上这一点足可以让中国周边国家诸如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传为笑谈,抛开历史上这些国家曾经是英语国家的殖民地不谈,大概也与他们国民所受到的来自于殖民国家的文化熏陶是分不开的,这让笔者试图重新认识为什么绝大部分中国学生在ESL课堂就是“死不开口”、“过于敏感”、“泛泛而谈”、“流于形式”呢·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孔子说:“因材施教。”我们是否应该在引进和运用西方ESL的各类教学法的时候更应该注意到中国学生群体的不同文化背景差异呢·本文想从中西方文化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社会关系三方面对该问题进行探讨。

一、价值观差异

1.低调与张扬:中国人一般都主张低调,内敛和谦虚,中庸之道,因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曾说:满招损,谦受益,所以中国人一般避免锋芒可能给自己带来的麻烦;而西方人比较崇尚独立、自主和个人奋斗,以及个性的张扬,比如克林顿当年就是班上最出风头的一个,他们喜欢表露自己的成功和自信。因此笔者在中国的ESL课堂上就曾经见过这样的怪现象:某些学生本来是很积极活跃的,突然之间就沉默寡言起来,无外乎是受到周围同学的“舆论压力”;有些学生明明就某问题很有见地,可是他们站起来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偷偷看看四周同学的反应,一个细微的眼神都能让他感到自己是否应该更加收敛一点,不要讲的太多。

2.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中国人非常重视群体归属感,愿意牺牲个人的利益来成就集体,对于群体有明确的划分:“圈外”与“圈内”,人们往往根据是否属于自己的“小团体”来区分对待周围的人和事;而西方人比较推崇个人自由,认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集体是自己信心和荣誉的源泉,集体应该在有必要的时候为个体利益让步,个体的成绩最终属于集体。因此,他们把自我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崇尚为争取个人自由而奋斗。如是笔者又常常发现另外一些怪现象:每个小组会为了老师一些并不重要的课堂评判争执不休,本来很沉默的学生如果在小组的需要下也会“拼出吃奶的力气”,结结巴巴几句,一个班级的整体氛围沉闷,那个班上几乎全是哑巴,不过他们在各自的作业本上却会有不俗的表现,因为在作业本上他们有表现个体的自由。学生虽然是个体的,可是笔者基本上觉得他们都只是集体中的一员,很少有学生能够标新立异地提出看法,他们更愿意一次次地把自己“不合流”的想法生吞下去,烂在肚子里。

二、思维方式的差异

1.思考问题逻辑顺序: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比方说地址从国家、省、市、县、乡、村等顺序;大小发言都首先谈国际大环境,然后国内大局,再是各地方的不同。而西方人则恰好相反,他们是由小到大,由点到面,西方人的地址写法是从街区、大道、行政区域、市到州。国外的论文往往会从某个很小的点来证实该理论,因此来自中国的投稿在他们看来往往有点显得“假大空”。如是,笔者发现那些慷慨激昂的学生往往有些泛泛而谈,不着边际,那些“显得小家子气”的学生不想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感觉气势上就先输了,对于大的概念学生都可以说上几句,对于概念中存在的微型要素,学生往往甚至找不到其在课本中所在的位置。

2.直接性与间接性:这点在中西方语言表达上差异尤为显著。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在表达自己的时候往往顾及别人的感受而采取绕弯子的策略,有时候甚至干脆沉默,唐突和直接的表达方式被认为是缺乏教养的。而西方则不同,他们更倾向于直接的表达出问题要点以便更快得以解决。在他们看来,很多时候可以更积极明确地抢先表达出自己的见解以便体现出该观点的价值,在表达的时候,一二三四五,条理清晰易于理解。然而在笔者的课堂上,学生扭扭捏捏或则顾左右而言他的现象时有出现,也会“说了半天不知所云”,而实际上这种发言根本就是浪费时间,往往一个小组很难发现发言思路清晰,语言组织能力符合英语逻辑的优秀学生,或则他们选择用小条子要点提示的方式。

三、社会关系的差异

等级和权力意识:因为漫长的封建制度的历史原因,更因为儒家文化的孔孟之道的深刻影响,“三纲五常”,中国人对权力十分迷恋和遵从,等级观念也十分严重:“师道有尊卑。”而西方人认为“天赋人权”、“人人平等”,尤其是美国文化里面从来就强调通过个人努力达到自己想要的成功,更对门地和等级观念进行了无情批判。在教育领域,学生更是可以挑战所谓的“师道尊严”,苏格拉底式的民主课堂主张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主张,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而根本就不会考虑到老师在教室里必须有绝对的权威。然而笔者发现几乎没有“胆大妄为”的学生会在中国的ESL课堂上挑战老师的讲义,如果偶尔有个别的同学提出异议,周围的反应是要么对之狠狠瞪眼睛以维护师尊,要么是窃笑。这种奇怪的现象还会滋生另一结果,那就是在学生座谈会上学生无的放矢,提出来的意见光怪陆离,一点也不顾及师尊的存在。这种奇怪的权力观念让中国的ESL课堂的师道尊严就是一种畸形的虚设,阻碍了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思辨能力的培养,大大促进了学生对于权力本位主义的微妙理解接受并且善于运用。这一点让笔者很是痛心,因为学生有可能成长为既没有东方的礼仪之美,又毫无西方的民主思辨意识的无能之辈,这才是跨文化语言教育的最大悲哀。

结语

ESL课堂从来就是一个挑战,因为似乎永远有发现不完的新问题,似乎永远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结果。当然,作为一名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指导老师,笔者越来越意识到:文化差异如影相随,无处不在。我们是否应该放慢探寻引进和运用最新教学理论和方法的脚步,而从本质上去探究语言教学中的本体——ESL学生所存在的文化差异对他们外语学习的影响呢·因为那才是真正主宰他们课堂的思维和行动的核心所在,至于探寻如何克服这种文化差异带来的深层次影响则无疑需要广大奋战在中国ESL课堂同仁们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芳.文化差异在英语课堂中的影响(职业与高等教育版)[J].广西教育,2010(10).

篇4

关键词:《论语》;中西差异;宗教性;社会性;道德建构

时下一直盛行着一种观念,中国人如今普遍缺乏信仰,导致全民的浮躁性,无畏无惧。强调《论语》对现代人空虚的精神生活的一些补益与启发,以呼吁人们重拾对传统经典的热爱和尊重,不仅仅停留在一种商业性的“国学热捧”,从而增强我们本民族的文化自信心,提高民族的文化软实力,应对国际舞台上纷繁复杂的竞争较量。

一、儒学的巨大包容性。中国的儒家思想虽在汉朝时被汉武帝尊为至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往往是“外儒内法”或“儒道互补”,甚至“儒释道”三位一体的文化合流。这与儒学自身具有极大的包容性相关。反观西方宗教,例如基督教,上帝就严禁他的信徒阳奉阴违,必须是全心全意地虔诚,才能受到主的庇佑,背叛上帝和异教徒的下场一样凄惨。但是儒学不但能兼采众长,随着时代的发展得到不断的更新和发展,同时也并不排斥宗教,甚至融入宗教的成分,也正因此,儒学才能在中国千年文化中一直占据主流地位,它不仅仅如黑格尔所说是“警世格言”,“处世哲学”,更是一种理性探索。中国的知识分子数千年来没有宗教份子的偏执和迷狂,却是“唯理是从”,能够博采众长,接受各家学说,纳为己用,所谓“海南百川,有容乃大”,这是儒学这种宽容性,能使它在如今成为建构社会公德的一种重要资源,注重个体的自由发展,允许多元文化的碰撞交流,这也将助我们的儒家思想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二、《论语》的人情味。《论语》中的孔子从来不是在庙堂上正襟危坐、完美无瑕的神,而是会因为子路不高兴就认真地说“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会在江水之畔惆怅地哀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缺点,有脾气,有任性,深具人格魅力。这也正是他可爱的地方,虽然他有时会狠骂学生“朽木不可雕也,粪土志强不可圬也。”甚至诅咒子路“不得善终”,但其实他是一个活泼又喜欢开小玩笑的性情中人。而且孔子也一直特别重视人性情感的培养,由情入理,不是泛滥的个人情感,主观臆想,也不是冰冷的理性判断,而是“情理交融”,重视人际关系的情感交流,重视人伦的社会关系,但其中又蕴含着理性的积淀,有底线,有原则,有条件。如“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即使是到了古稀之年,历经世事而虚怀若谷,凡事看开,由心所欲,但仍需不逾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论语》不是《理想国》,孔子也不是柏拉图,没有虚无飘渺的空中楼阁,而是要求仅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直接的现实作用,所谓“以实事程实功”。而且《论语》通俗易懂,从不卖弄玄妙艰涩的文字游戏,或是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与大众生活和社会现实息息相关,所以古代知识分子大多把《论语》当做案头小书作为休憩闲暇的“心灵鸡汤”,后代朱熹等人的“四书五经”反倒把原来活泼可爱的孔夫子变作一个迂腐陈旧、不苟言笑的刻板圣人。我们在《论语》中品味着人生的智慧,感受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

三、强调“人治”。论语中有很多篇都涉及劝服君主实行仁政的教导“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希望通过选贤任能,唯才是举来达到政通民和。后又有孟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孰不知没有制度的保障,再清廉的官吏也很难做到“众人皆醉唯我独醒”。所以比起西方的民主和自由的政治观念,儒家的过于理想化不够现实,百姓只有期待明君、贤臣的出现,才能伸张正义,天下为公,这种消极的等待使国民性受到几千年的压抑,所以才产生了所谓中国的“顺民”,鲁迅先生批判的“奴性”,出现高度集中的封建专制制度。即使是孟子的“民贵君轻”说也只是强调为人君者要for the people, 而不是像西方文明主张的government of the people.因为儒家思想的预设是“人性本善”,乐观地相信人性是好的,政府也是好的,由道德修养,礼仪教化可以让整个社会臻于郅治。只能说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一种理想化的社会图景,,暗中有其现实的政治目的,但本质上还是蕴涵着对人的终极关怀。

四、“人文主义”思想。需要注意的是儒家思想虽然以“人文主义”为核心,但并不同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提倡的“人文主义”,儒家思想注重道德性的教化,由内心的道德责任感上升至政治思想观,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西方则是强调个人主义,重视人本身的价值和欲望,从而发展出“人道主义”、“英雄主义”。而且西方事实上是以机械理性为主导,提倡民主和科学,儒家则更多的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实用理性,经验积累。儒家思想所持的是人道主义者的态度,与宗教的神秘玄学也完全不同,相信道德的力量,相信教育的力量,相信艺术的力量,相信礼教的力量,相信文化历史的传统,相信国家间的规范准则,相信人与人之间高度的道德标准。可如今物欲横流,人们更多地关注外面的世界,却荒芜了心灵之园,这越来越偏离孔子的训诫,人亦步亦趋地陷入周而复始的被动工作中,与曾经的理想越来越远,无法超越现世的精神困境,不能不说是现代人的悲哀。

五、结语。分享《论语》的心得体会,比较东西方的思想差异,为了站在不同的角度、视点,客观地看待文明的发展轨道,从而帮助我们看清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向,也为了更多的人能回归我们的传统经典,不仅向外,更由内探寻建构主流价值观、社会公德的智慧资源。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论语今读》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7-3

[2] 于丹《 心得》中华书局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