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的传播途径范文

时间:2023-10-31 17:59: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舆情的传播途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舆情的传播途径

篇1

关键词:网络舆情 舆情传播 引导

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它主要是以电子邮件、网络聊天、电子公告板(BBS)、博客等为信息传播途径,以网民为信息传播者的网络言论汇集。据我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8次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指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4.85亿人、手机网民3.18亿人。目前网民的最大群体仍是学生,特别是大学生,95%的大学生都是网民,可以说网络的触角深入到了他们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随着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第四媒体”和以手机为载体的“第五媒体”的渗透和普及,网络越来越成为各种社会思想交锋的前沿阵地。高校是最受全社会关注的系统之一,在中国网络舆论的高速发展,社会舆论环境日益复杂化的大背景下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网络舆论的重视程度还明显不足,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有待提高。

1.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

随着通讯基础设施的飞速发展,网络走进了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任何个人和组织都能以低廉的成本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并分享各种信息。可以说网络已逐步成为当今社会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网民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而网民中最大构成群体是学生,其中尤以大学生居多。高校校园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大学生成为传播网络舆情和接受网络舆论的生力军之一。当代大学生生活环境优越但交际面狭窄,与人沟通能力不足,在学业和就业的压力下,他们迫切需要一个倾吐和自我展示的空间,网络正好满足了大学生对自由表达的需求,网络上大量信息的传播并不受相关部门的审批,而个人隐私、言论自由与社会传播控制之间难以把握的平衡也加大了网络控制的难度,这一切都使网络成为一个前所未有的可以自由分享信息的虚拟空间。博客、论坛等网上的公共场所成为大学生自由发表评论的网络平台,校园内外的重大新闻和突发事件会第一时间出现在这一平台上,引发大学生的关注和讨论。

网络舆情应运而生,网络舆情就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是指对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特定价值观、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其主要传播途径包括电子邮件及新闻组、网络聊天、电子公告板、博客和维基等。高校学生是网络利用率极高的一个群体,也是网络舆情的主要生成力量和影响对象。近年来,几乎所有高校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网络信息的传播,如“芙蓉姐姐”、“胡戈恶搞”等事件,而2011年上半年,涉及到高校的舆情热点事件不断出现,其中有一些还对学校的声誉和形象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药家鑫事件,南方科技大学45名同学拒绝高考事件。均是从各大校园网上发源而引起各界强烈关注,进而延展到道德层面的反思和讨论。网络舆论已成为高校屡屡产生和扩大的“导火线”和“催化剂”,成为社会思潮的晴雨表和高校舆论的集散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稳定工作产生了严重影响。

2.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特点

在高校中,大学生网络舆情与其他网络舆情相比有其特殊性,它是特指大学生网民对网络上某一特定的人物或事件广泛关注,形成有一定影响力、倾向性的网络群体性意见或言论,并可能演化成现实中的学生突发事件的网络行为。大学生网络舆情除了具有网络舆情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

2.1时间的突发性

由于网络具有即时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当一些热点事件被到网上,大学生网民就会在最短的时间里浏览到这些信息,并采取新闻跟贴、论坛讨论、网上投票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他们在面对社会焦点、热点问题,尤其是对高校管理及大学生利益产生不满时,有更强烈的见诸于网络的诉求,能迅速诱发大量大学生或社会网民的普遍关注和认同,使事件的影响得到扩大,从而形成网络舆情。特别是“90后”大学生,他们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往往抱以较高的热情,并且容易受到网上舆论信息的引导,从而使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形成表现为时间上的突发性。加之网络传播的即时性,特别是一些社会突发事件经过网络传播,往往会使社会舆情产生令人难以预料的连锁放大效应,网络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在学生中间引发滚雪球现象,例如李刚门事件,便是通过网络等传播途径,数小时内点击率便达数万人次,这无疑是网络传播即时性导致群体性舆情的最好证明。

2.2内容的多元性

互联网是大学生获取信息、发表言论的重要渠道。特别是“9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更敏感、接受新生事物快,价值取向也日趋多元和现实。网络特有的快捷性、隐匿性、交互性、信息海量等特点,使得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内容具有明显的多元性。从校内看,食堂饭菜、寝室管理、学校收费、教师授课等;从国内看,领导干部、社会改革、国内重要体育赛事;从国际看,总统换届、领导花边、社会局势动荡新闻等,这些都可能成为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并进而形成网络舆情。多元性与综合性网络是一个高度自由的虚拟空间,它不受地域和空间的制约,可以让各种不同的甚至相互冲突的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相互渗透,这正好满足了当代大学生展示自我和对自由表达的迫切需求因此,校园博客、校内外各种论坛等自然成为大学生自由发表评论的网络平台,校园内外的重大新闻和突发事件会第一时间在这一平台上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同时,网络舆情日益呈现多元性,尤其在当前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社会阶层分化社会利益重组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等现象集中显现,促使大学生网络舆情自然也会跨越校园的界限,指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各个领域和层面,或者涉及大学生的人生理想职业生涯校园生活和自身利益诉求等方方面面群体性与放大性。作为网络主体力量的当代大学生群体,由于具有相近的年龄,类似的经历及生活习惯,因而具有高度的同质性,他们彼此之间价值观更容易达成一致,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形成群体一致性意见。

2.3影响的广泛性

由于互联网快捷的传播速度,网络舆情的影响突破了媒介时间上、地域上的限制。主要表现为:校内舆情校际化、局部事件全国化、国内事件国际化。当一个热点问题在一所高校中展开讨论,形成舆情,这种讨论通过网络会迅速传到同一省市或国内的其它高校,甚至会流传到社会上,更严重的是一些具有不良企图的人有可能把这些讨论发到境外的网站上,从而造成国际上的舆论影响。大学生网络舆情的这些特点作用于当代“90后”大学生身上,必然会对他们产生重要的影响。非理性与难控性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交互方式,它创造了一个不同于现实社会的虚拟存在,在网络全面开放而网络立法网络教育管理却相对滞后的今天,社会公共道德往往缺乏对网民个体的道德约束,致使校园网络舆情较难控制。由于作为网民主体的当代大学生群体本身存在着非均衡性,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行为的自由隐匿性,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容易诱发那些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大学生出现非理。他们会在虚拟空间中实践在现实社会中无法尝试的道德破坏乃至犯罪行为,尤其是会出现一些偏激的情绪化言论,甚至产生网络暴力,从而引发网络舆情危机。

网络的多元性、自由性和匿名性,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但另一方面网络特殊的匿名性又容易诱发大学生在虚拟空间中实践现实社会中无法尝试的道德破坏甚至犯罪行为。近年来大学生规模的快速的增长使校园网络人群剧增,但网络立法、网络教育管理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却相对滞后,这导致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良好的网络行为规范。互联网的虚拟性使网络成为不加编辑裁剪的发散性信息源,众多具有一定刺激性的中介性事件在网络这个即时传播的空间里成为触动大学生神经、诱发心态变化的导火索。当整个大学生群体产生被点燃的激发心理效应时即使是积极的群体激情也难免产生负面心理效应,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高校上经常出现一些偏激的情绪化言论。而舆情空间监管的缺乏让一些消极的错误的甚至是煽动性的言论也甚嚣尘上,利用热点和敏感问题蓄意制造谣言煽动社会不满情绪引发网络舆情危机。

网络是一个高度自由的虚拟空间,它能够打破地域和空间的阻隔,让各种不同的甚至相互冲突的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相互渗透。尤其当下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其网络技术优势,对我国加紧实施意识形态渗透,直接着力于对人们尤其是对道德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青年大学生思想的改变。这种影响的后果具体表现为:经济意识强化,政治意识弱化;个人意识强化,集体意识弱化;功利意识强化,奉献意识弱化;休闲意识强化,敬业意识弱化。所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高校网络舆情中实施引导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做好舆情引导工作。

参考文献:

[1]曾润喜.网络舆情信息资源共享研究[J].情报杂志,2009,(8):187-191.

[2]彭知辉.论与网络舆情[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46-50.

[3]廖扬平.网络舆情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政工研究动态,2007,(21):23-24.

[4].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5年1月19日第一版.

篇2

关键词:网络;高校;舆情监控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特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网络舆情传播的广度和速度都是传统的信息传播途径所不能企及的,所以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网络媒体已经出现了代替大部分传统媒体的趋势。

(一)高校网络舆情具有政治敏感性

高校学生大多关注时事,愿意参与社会事务讨论,思维活跃。与其他网民相比较,大学生网民的政治见解更强,他们更希望自己的政治主张能够被接受。大学生们不仅关系国内外的时事证据,也更关心自己学校的发展情况,具有更强的政治观。

(二)高校网络舆情具有不确定性和主观性

高校中自四面八方、家庭背景、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以及个性不相同的学生面对相同事务的想法不尽相同。大学期间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他们的思想还不成熟,对待事务的观点缺乏稳定性,这就使得他们容易受到盥情大环境的影响。综上所述高校网络盥隋具有不确定性和主观性的特点。

(三)网络舆情是高校学生的性格特征的侧面反映

目前高校学生绝大多是“90后”的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大多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和功利性倾向。大多时候他们更关注相关网络事件对其自身的影响,并绝对的赞同有利自己的观点,对不利自己的观点会不假思索的予以批判,对于和自己没有关系的事情则是置之不理。这一代青年更强烈的希望社会能够接纳他们,可是往往他们自其身的抗挫折能力较差。一旦事件的结果与自己的目的相悖他们往往会选择在网上宣泄出的情绪,甚至造成个别性格偏激的学生还会对一些与自己无关的随机的事件发起攻击,以发泄其情绪。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影响

随着计算机、智能手机等上网设备的广泛应用,网络早已成为大学生最常用的媒体,网络也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学生们在网上进行交流、学习、获取各类信息。由于传统媒体具有单向传播的特点,而且互动性差,这使得网络成为当今舆情传播的主要阵地。

高校学生通过网络舆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他们的角色意识,引导他们能够正视自我的存在价值和意义。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的特点,高校学生可以在这里畅所欲言,这给他们释放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困惑提供了场所,从而减少了对现实社会造成的压力和危害。

但是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网络舆情对高校学生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一是舆论信息内容的多元化影响高校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二是网络舆情的快速传播性和不确定性加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三是由于网络的自主性和广泛性使得网络舆论的形成不受任何人的控制。

三、建立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控及引导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与传统媒体需要一定制作时间不同,网络传播信息的速度更快,甚至可以实现与事件发展同步。引导网络舆情关键要快速反应,主动沟通,科学处置,在第一时间获取权威信息,第一时间发出学校的声音,主动引导网络盥情的发展。

一些有负面影响的网络舆情一旦出现,高校网络舆情处理领导机构要及开展应急处理行动,将网络舆情产生的损失降到最低,控制在学校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高校网络盥情监控领导机构是舆情处理中最终要的一个环节。

(二)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高校网络舆情领导机构要根局突发事件的不同类型来确定处理该事件的具体负责人员,负责人可能是高校的最高领导校长,也可以是学生辅导员、普通教职工,甚至可以是学生等。团队一旦确定,他们便要行使权利,对突发事件采取措施,各相关部门要全力配合。

(三)做好充分有效沟通

篇3

关键词:网络舆情;教学内容;课程改革

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普及,我国网民数量与日俱增,网民每天都在进行相应的网络活动。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的网民数量已达9.89亿,其中手机网民用户达到9.86亿。新媒体平台如今日头条、抖音等日新月异,网络舆情信息呈现矩阵式增长。新媒体环境下,公安机关如何对舆情监控?如何获取、分析、编报、如何开展舆情引导工作?这均是摆在面前的问题,也是舆情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当前的公安队伍中,网络舆情工作者十分短缺,对舆论场中的相关理论知识[1]和实践能力都很缺乏,面对舆情危机,公安机关需要增强舆情素养,掌握舆论主动权,提升舆情管控能力。目前公安院校关于网络舆情的相关课程更是缺乏,仅有公安类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开设了关于舆情内容的课程,而其他公安类专业并没有开设相关知识的课程。针对目前开设的舆情课程,仅仅是独立的一门理论课程,而将大数据分析融入到新媒体分析及应对[2],并囊括新媒体素养等内容的课程,目前还是欠缺,这也是公安院校公安类专业面临的一个全新问题。本文结合公安工作的优势与行业特色,立足实战化应用,探索公安院校网络舆情课程的建设。

1网络情报搜集与分析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

网络情报搜集与分析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课程。它既与传播学、社会心理学、情报学、计算机技术等基础学科相关[3],又与公安工作紧密关联。因此,公安院校公安类专业的网络情报搜集与分析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既要培养公安舆情工作岗位所需的人才,还需要掌握关于数据分析的处理技术,从而为公安舆情工作赋能,助力网络舆情工作。本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包括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理论知识人才本课程以公安舆情工作岗位为基础,培养具备传播学、社会学、统计学、管理学方面专业知识的网络舆情专业型人才。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网络舆情检测和舆论导向的策略;研究网络舆情形成的社会背景、过程和原因,分析舆情对人格的影响等;研究网络舆情的主要理论知识。重点是让学习者具备深厚的网络舆情理论知识,从而为舆情处置与引导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2)能力目标——专业技术人才自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媒体舆情实践的传播模式。因此,我们要尝试“新文科”与“新工科”背景下新闻传播与技术的交叉融合,作为舆情工作者,我们既要研究舆论传播途径、分析网民社会心理,做好舆论引导编辑工作;同时也要对媒体和网民结构做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并掌握网络舆情相关的一些法律。重点是具备网络舆情信息搜集、舆情事件分析的能力,如舆情监测、舆情数据采集、舆情研判分析、舆情处置与引导、舆情报告的撰写。(3)素质目标——舆情素养新媒体时代,在培养学生技术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舆情素养。重点培养学生对网络舆情、危机实践等基本规律性的认识,以及应对处置中的实操应用能力。具备新媒体思维,通过新媒体平台,提升公安机关的网络影响力和公信力。

2网络情报搜集与分析课程的现状

目前,网络舆情课程[4],主要偏重于理论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舆情工作的现状、舆情的相关理论,熟悉舆论传播平台,掌握舆情搜集、舆情分析、舆情处置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舆情意识。教学方式主要以课堂教学讲授为主,学生缺乏主动思考分析的过程,以及对相关分析技术的掌握,且与公安舆情的处置和引导相脱节。主要表现如下:(1)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重视理论知识教授,缺少与学生的互动,尤其是学习舆情知识的过程,虽然在讲授过程中融入很多的舆情事件,但是学生实际应用能力还欠缺,因此,改革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创新。(2)舆情课程的学习,需要舆情监测为前提,因此需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舆情监测平台。目前,舆情监测系统软件不够完善,只能注册一些公共的舆情系统软件来学习,因此,目前舆情学习的硬件条件与环境还不是很理想。(3)网络舆情经典教材缺乏,关于公安院校的涉警舆情教材,仅仅是一些实用手册,但是这些手册不系统,且没有将理论和实践很好结合。一本系统、完善的舆情教材需要囊括传播学、社会学、新闻学、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的知识整合,强调知识的复用性。(4)本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5],且网络舆情事件源于现实,课程内容和现实生活密切关联,讲授时可以用到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但是与公安实际工作有所脱节,因此要加强理论与公安岗位的结合。鉴于本课程存在以上的教学现状,我们希望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修订以实战为依据并高于实战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掌握舆情分析、舆情应对的技能,提升学生的舆情素养,为公安舆情工作赋能。

3公安类专业网络情报搜集与分析课程的教学设计

网络情报搜集与分析课程的教学设计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1)理论教学内容设计网络情报搜集与分析是公安类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的专业课程,32课时,2学分,其中理论学时16学时,实验16学时。在课程内容方面,我们依据公安舆情岗位的实际工作,将理论教学内容分为六部分。如图1所示。图1课程理论知识框架其中,第一部分网络舆情工作流程,介绍网络舆情的内涵、特点等基本理论知识,并融入公安岗位工作流程。第二部分信息搜集,介绍通用信息搜集方法和公安的信息搜集平台。第三部分网络舆情信息研判分析,针对前期搜集的数据,对数据进行鉴别清洗,然后介绍工具和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研判。第四部分网络舆情编报,包括编报的选题、要求等方面。第五部分网络舆情应对与引导,从舆情的应对和引导策略进行讲解。第六部分网络舆情相关法律法规。六大部分理论内容对应人才培养目标中的知识、能力目标。(2)实践教学内容设计网络情报搜集与分析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实践课时占1/2。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将理论教学更多放到线上,同时,我们推进“校局培养”的理念,在整个课程建设中,深入开展课程与网安支队的合作交流,目前,正初步构建舆情的实践教学体系。目前的实践课程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校内的实践,另一部分是成立舆情小组,并以舆情小组为依托,与网安舆情实战岗位对接。如图2所示。其中,网络舆情编报和舆情引导以网安舆情小组为依托,实践课程与网安舆情实战工作结合,完成每日的编报、巡查,以及境内外的舆情引导。本课程的实践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收集、信息分析、舆情编报、舆情引导等四个方方向,8-10个实验项目。课程实践内容中的实验项目根据不同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开展不同层次的实验项目,至少8个实验项目,从而满足不同公安类专业学生对课程实践内容的需要。其中技术实践类实验,属于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的专业必做实验,而新闻编辑与新媒体素养主要针对的是其他公安类专业学生的素质培养训练。(3)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网络情报搜集与分析课程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前提,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首先,教学形式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上是对线下理论学习的一种补充,也是对线下实践的一种指导。其次,教学实践通过校局合作的方式,公安舆情岗位对接学生的实践训练,让学生更好融入真正的舆情工作环境中。第三,教学方法通过项目驱动的方式,并于实战教官协作,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最后,教学评价通过教师、教官和实践工作三方面进行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及反馈。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尽量要融入前沿知识,如新媒体的传播、大数据技术等方面内容,让学生主动搜集相关的经典案例,利用相关技术完成案例的分析,积极参与案例的讲解与讨论活动,从而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4小结

网络情报搜集与分析课程作为一门舆情学、传播学学、社会心理学、计算机技术等学科交叉的课程。教学内容方面,我们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坚持新文科理念与“新工科”交叉的教学设计思路,并引入新媒体与大数据分析技术等研究热点,结合公安网络舆情工作的实际需求,为学生讲授相关理论的同时,让学生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网络舆情的数据获取与智能分析;教学模式方面,采用授课和实践相结合,融入鲜活舆情案例,让理论知识更加形象化,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与实践动手能力;并形成教官与教师的双考核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1]周蔚华,波.网络舆情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2]赵磊.网络舆情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3]管宇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观视域下网络舆情管理课程教学探究[J].传播力研究,2019(25):212.

[4]张祎.大数据背景下“网络舆情”课程改革实践[J].科教文汇,2018.

篇4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高校;思政教育引导;推动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6-0046-02

一、前言

高校思政教育随时代教育背景的转变逐步形成了重心的转移,强调思想引导对学生社会意识、社会认知、社会价值形成的积极作用。新时期,微信公众平台的利用越来越广泛,影响越来越大。微信公众平台以手机为载体,以舆论交流为基础,信息传播具有广泛性、实时性、交互性、便捷性的特点,这种交流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将微信公众平台运用于高校思政教育领域,积极探索以思想引导为主体的思政教育新模式,推动思政教育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取得新成效。

二、微信公众平台对学生政治思想观点形成的影响

(一)引导学生政治思想观念发展

微信公众平台推动了人们对信息的关注程度不断攀升,使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日益多样化。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新媒体传播媒介,高校思政教育可利用其优势和功能,对学生进行舆论引导,净化学生的内心思想。加快高校思政教育的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发挥微信公众平台的内在功能,加强学生对知识信息的关注兴趣、交流互动及其对社论舆情的评判进行及时、有效的思想引导,最大程度挖掘思政教育资源,使学生的政治思想意识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促使学生对自己的认知、情感、意志、信念及行为进行准确的定位,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和良好的思想品行。

(二)推动学生理性认识和价值观念回归

在信息化社会,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讯交流工具。网络平台的有效构建使得网络信息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信息传播的途径也逐步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移动数字终端对于网络通信的传播已经形成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加强高校思政教育的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立足于网络通信发展特点及高校思政教育目标,有效拓宽思政教育的传播途径,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发展观念和社会价值意识,推动学生理性认知和价值观念回归,进而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高校加强思政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意义

(一)拓展和创新了高校思政教育模式

微信公众平台是以公众舆论为导向,以信息传播为载体,为公众进行思想观念表达提供的交流平台。高校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对提升学生的参与性很难形成带动作用。究其根源,主要在于思政教育的内容单一化和枯燥性、方式方法的简单化和传统性、传播途径的非互动化和狭窄性。高校加强思政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将高校的思政教育和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融合,发挥微信公众平台的舆论传播优势,能克服高校传统思政教育的弊端,拓展思政教育的内容、创新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及育人途径,通过舆论导向对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正面引导,为学生的思想观念发展、理性认识提升和价值观念回归产生积极的保障作用。

(二)对学生内心思想开展实时性引导

微信公众平台对舆论信息的更新具有较强的实时性,不仅能对某一时段内的舆论动态进行快速更新,舆论评价过程也能够得到更为及时的体现。高校要能有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关键在于对学生内心思想进行实时有效和科学全面的引导,准确把握社会舆情和学生思想发展动态,引导学生理性地、辩证地看待社会事态和社会舆情,提高学生对舆论信息的甄别能力,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观和评价观,以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于社会主流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交流互动之中。高校加强思政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建设,有利于思政教育工作者根据思政教育目的,借助微信公众平台自身所富有的特征和优势,能在最短时间内有效了解学生的内心思想及思维方式的基础上,把控社会舆情,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社会问题,了解社情民意,对学生的内心思想进行实时引导。

(三)体现了思政教育的时代特征和发展方向

学生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信息交流、发表对问题的看法等都是通过数字终端而进行传播的。这种传播方式具有及时性,与时代信息化交流是紧密联系的。高校加强微信公众平台建设能够发动更多的、更广的教师和学生参与舆论交流、思想互动,不断扩大传播范围,为传递社会正能量提供更加坚实的舆论基础。高校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技术所拥有的先进性,有利于扩大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人群,扩大学生思想引导的范围,发挥新媒介在传播社会主流文化、核心价值观和传递社会正能量的作用。高校加强思政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将信息网络与思政教育形成密切配合,不仅是高校思政教育在思想观念上的革新,而且是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的一种创新发展;不仅体现了思政教育的时代特征,而且体现了思政教育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三、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政教育引导的模式研究

(一)网络思政教育和课堂思政教育相结合

社会舆论已成为新时代大学生关注的新焦点,他们对于网络舆论传播的关注度明显增强,对社会舆论的认知面日益扩大。在当下的高校校园,多媒体数字终端已经在学生中逐步普及,对舆论的关注度更是直线攀升,学生的社会认知和内心思想也在逐步发生变化。高校思政教育如何立足于社会舆论发展的主体性特征,把握好微信公众平台的舆论信息传播特点,有效结合校园内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现状,将社会舆论引导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开展的创新途径,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舆论讨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式,对学生内心思想发展情况进行科学研判,然后再通过网络思政教育和课堂思政教育相结合的形式,对学生开展有效的社会舆论引导和思想政治教育。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传统思政教育的效果,而且对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形成产生积极的优化作用。

(二)直接引导与间接引导相结合

当下高校思政教育随着整个时代背景的变化而正在发生变化。高校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引导作用,对学生开展积极的思政教育,需要建立直接引导与间接引导相结合的思政教育新模式。将微信公众平台引入思政教育,革新教育手段,拓展教育渠道,调动学生思政学习的自主性,为学生的内心思想表达和对社会的具体认知得以充分彰显。对学生自由政治心理的引导,必须借助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作用,发挥新媒介的作用,最终实现思政教育目标。

(三)形成将日常管理工作融入思政教育的新常态

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思政教育具有信息量大、传播范围广、舆情更新快、公众参与性强、交流互动性好等方面的优势。高校加强思政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建设,要重视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对社情民意和学生思想动态进行收集、研究、及时了解学生内心思想发展现状,将思政教育与社会舆情和学生具体的心理、思想以及思维有机结合,实时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引导,占领思政教育主阵地,掌握好传递社会正能量的主动权和思政教育工作的主攻方向,不断助力高校思政教育新常态的形成。

篇5

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在2003就开始对网络语境进行研究,2005年,国内第一个网络舆情研究中心在中国传媒大学建立,主要研究的范围主要包括社会舆论、品牌声誉以及危机警告等;艾利艾咨询中心舆情检测是国内专业的舆情检测和咨询第三方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和方正集团联合建立了网络舆情监测和研究中心。这些研究和监测机构的成立,使人们对网络舆情得到了认识。随着网络舆情在高校的频发,直到2003年,高校才开始对网络舆情进行关注和研究,其中,纪宝成提出网络舆论管理应该成为高校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郭正贤提出需要建立专门的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管理机构;徐鑫提出需要建立以信号分析为基础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此外,国内的知名高校对于网络舆情的著作影响也是很大的。例如,清华大学刘建明教授著作的《当代舆论学》;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和刘夏教授共同制作的《中国民意研究》;刘毅著作的《网络舆情研究概述》,是国内第一本专门对于网络舆情进行研究的书籍,准确的介绍了国内网络舆情的发展和延伸,讲述了网络舆情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网络舆情的传播途径等,而且还介绍了网络舆情的形成因素和变化规律。

二、高校网络舆情预警现状

(一)高校网络舆情预警的基本原则

高校网络舆情预警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第一,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第二,坚持信息公开的原则。第三,建立长期有效的沟通机制。第四,坚持适时跟踪及时处理的原则。第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二)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构成

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主要由六大系统共同组成,彼此之间相互作用,从而构成了完整的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第一,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机制,主要负责高校内部网络舆情的在线监控。第二,高校网络舆情信息收集机制。第三,高校网络舆情分析机制,对于收集到的信息利用信息分析法进行分析和评价。第四,高校网络舆情警报机制,分析处理后的信息主要分为一般、较大、重大以及特重大舆情,当舆情到达一定等级就会自动启动报警系统。第五,高校舆情控制演练机制,对于收集的信息及时进行研究,并且能够定期进行舆情控制演习。第六,高校舆情处理和跟踪机制,对于处理完成的舆情事件进行反馈意见收集,以及跟踪调查,避免舆情再次发生。

(三)高校网络舆情预警的技术手段

现阶段高校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技术手段进行网络舆情控制和处理:第一,内容分析法,对于舆情的具体内容进行客观和系统分析,就是对舆情的信息量和信息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第二,数据挖掘法,主要从收集的大量、模糊信息数据中,查找隐藏在其中有用的信息,然后进行预防处理。第三,Wed挖掘法,主要利用信息统计、信息关联分析以及分类分析等技术手段进行舆情信息挖掘和处理。(四)目前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效果现阶段高校网络舆情的预警效果不足,主要是由以下几点原因造成:第一,高校内部的舆情预警机制不正确,舆情的预防和处理超前或者滞后,导致控制时间错误,以及超出预防范围。第二,对于预警后的舆情处理不当,主要是由于高校对于网络舆情不重视造成的,可能导致网络舆情的范围扩大,出现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三、民办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民办高校自身特殊性

民办高校贴近社会发展对各种专业、专门人才和实用型职业人才的需求,培养立体型、复合型的“社会职业人”,是办学有特色的民办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的共同特征。坚持特色办学的民办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从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材设计、教学过程等方面注重与社会相关职业或职业群的紧密结合,保持动态的衔接,围绕所需的综合素质来培养人才。对于网络舆情不够重视,导致舆情事件扩展;由于没有国家财政部门的支持,导致预警机制的建立不完善,对于舆情不能够及时进行预防和处理。

(二)民办高校网络舆情预警的主要类型

高校内部的网络舆情预警类型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短信预警,当校内内部网站出现网络舆情时,网络系统能够以发送信息短信的形式及时通知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人员,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二,邮箱预警,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人员通过将自己的邮箱注册到网络管理系统中,当出现网络舆情事件时,就会通过发送邮件的预警形式进行舆情报告,有利于舆情的控制、处理和善后的反馈意见的接收。第三,弹窗预警,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人员不需要经常性的查看舆情的发生情况,当出现舆情时间时,能够以网页自动弹出的形式,及时通知相关管理人员,避免网络舆情的蔓延。

(三)民办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主要问题

由于网络属于一个虚拟自由的世界,网络中不需要网民用真实的姓名进行登记注册。因此,就不需要网民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导致责任和权利不对等,许多网民胡乱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观点。网络世界里人人都有发表自由言论的权利,导致许多非理性的舆情事件发生;参与舆情评论一般是校园内一些比较活跃的群体。因此,只代表少数人的言论观点。

四、民办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问题的形成原因

(一)网络舆情危机预警意识不强

现阶段国内的好多民办高校主要的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新一代具有高素质、高技术水平的技术型人才,对于网络舆情的危机不够重视,此类高校普遍认为网络预警发生的概率较小,对于网络舆情的相关信息不够重视,导致网络舆情的发生,从而造成巨大的损失。还有一些高校在遇到网络舆情危机时,没有及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或者胡乱编造假信息搪塞网友,给高校的声誉造成影响。由于网络技术具有信息数据传递速度快的特点,如果不能够及时的预防网络舆情的发生,当网络舆情危机发生时,将会在学校和社会上引起较大的影响。由于高校的网络舆情危机意识较差,不能够及时利用网络技术过滤或者清除不良的舆情信息,导致一些不法分子为了取得更大的利益,更加大力度地在网上散布谣言,为了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必须对高校网络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相关人员的责任心和危机意识。

(二)网络舆情载体失范

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网民可以随时随地的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对相关事件的看法,有些新闻媒体为了提升自己新闻的点击率,增加自身的经济收入,大力度地宣传炒作相关观点,严重时还会出现胡乱编造事实的情况。例如,中新网了一个新闻报道,发生在美国某大学的枪击案件可能是中国留学生所为,并且确切的告知相关学生年龄和所学专业,以及祖籍等。当中央新闻频道在进行该事件直播报到时,凶手确实一名来自韩国的留学生,年龄为23岁。当有关部门对该新闻媒体进行调查时,该媒体称该新闻事件是从其他网站转载的。媒体为了提升自身点点击率和经济收入,在没有证实新闻是否真实情况下,大量地宣传信息,给国家的声誉带来了巨大影响。

(三)现阶段大学生思想品德意识较弱

目前,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导致人生观和价值观模糊,辨别是非能力较差,对于网络上的新鲜新闻事件好奇心较强,在没有分清好坏对错的情况下,盲目的随大流,导致舆情事件进一步扩张。由于学生时代大家都比较单纯,很容易相信别人的谣言;也可能是由于学生学习压力较大无处释放,容易出现情绪激动,不能够冷静的面对现实,因而极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在校内大量的宣传相关事件,导致高校舆情事件的进一步扩展。

(四)高校舆情管理不当

由于高校聚集的人数较多,且范围较广,所以,出现高校舆情事件的概率也较大,如果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人员不能够及时地进行舆情控制和处理就会带来极大影响。现阶段高校内部网络舆情管理起步较晚,相关的设施和人员不齐全,且舆情的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和处理能力较低,对于发生的舆情事件不能够正确判断和处理,导致舆情的蔓延。

五、民办高校现有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完善对策

(一)完善预警机制的原则与核心目的

(1)完善预警机制的原则。完善预警机制的原则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成:首先,要建立健全舆情管理体制,明确舆情的导向,坚持正确思想政治原则,对于舆情进行及时监控,对于相关的舆情事件要为媒体提供具有权威性的信息数据,使舆情事件得到及时的控制。其次,由于舆情涉及的学科和范围较广。因此,高校内部相关部门要做到积极配合,确保舆情的管理工作科学有序进行。最后,对于舆情的发展情况也得及时跟踪,且将权威的信息公布给在校学生,促使学生全体产生互动,减小舆论事件的扩展。(2)善预警机制的核心目的。由于网络具有信息传递快,且覆盖面广的特点,一旦发生舆情事件就会给高校的声誉,以及社会带来巨大影响。因此,高校要不断完善舆情管理机制,能够及时发现舆情,第一时间让舆情得到控制,从而加强舆情的控制、预防和处理工作。

(二)完善预警机制的具体措施

首先,提升高校管理者的舆情危机意识,可以通过相关的专业培训和其他高校进行参观学习来完成;高校要加大对先进网络技术的应用,构造健全网络信息共享机制,使舆情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和控制;健全管理机构和流程,高校舆情管理人员要做好舆情的监测和信息收集,对于相关的信息能够做出准确的分析和评价,且对于可能造成严重影响的舆情事件进行预警,并且及时预防;提升预警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平时工作中,预警人员要积累相关的经验和知识,并且要不断通过书籍和网络进行自我学习,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六、小结

篇6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中职生;网络法治意识

谣言之说由来已久。早在公元前200 多年,《荀子・大略》就有古语曰:“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随着社会发展,互联网的应用,现在,人们随时随地可以通过电子设备浏览信息。网络上的信息纷繁复杂,有真实有用的信息,随之也存在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有可能是真实信息变异传播,也可能是凭空捏造的信息。不论以上哪种由来,只要传播虚构事件的人鱼贯而动并达到舆论量,就可称为谣言。而我国对构成网络谣言的舆论量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同一谣言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评论二百次以上的可被定为侮辱罪、诽谤罪,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其中,散播谣言者要承担起的法律责任有: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中职生还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有自己的看法,但又受到认知水平、文化知识量的局限,对网络信息的真假鉴别能力不强,容易听信网络谣言,甚至成为网络谣言的传播者。但网络谣言往往对社会构成不良甚至严重影响,制造和传播谣言者都会被追究法律责任,因此要着力增强中职生对网络谣言的甄别能力和提高网络法治意识,做到依法依规使用互联网,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1 网络谣言及其成因

谣言是指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达到既定的舆论量,并对社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的信息。网络谣言是谣言中的一种,是互联网背景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由于互联网打破了时空的限制,社会影响力也随之增加。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网络谣言大多表现为极短的时间中爆炸性地扩散,许多时候会引起公众的恐慌、会秩序的混乱,其社会危害性极大。网络谣言的主要成因有以下方面:

1.1 社交媒体推动

社交媒体是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已被广泛应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旦发生,通过社交媒体的转载、议论就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中职生喜欢阅读社交媒体上的文章,比如通过微信朋友圈转载、微信群转发等功能,信息的受众迅速增长。如班上的一名学生在朋友圈或者班级群中某一未经证实的信息,其他学生看到后再转发。一旦形成了这样的传播网络,信息将会被高效率地传播。这也成为了中职生乃至大众传播谣言的主要渠道。

1.2 网络推手泛滥

公共卫生事件往往能够引起民众的恐慌心理,大部分谣言都是通过网络推手进一步夸大或扭曲造成不同程度的社会危害。大部分中职生并未有成熟度心智和掌握足够的科学知识,面对网络推手制造的消息难以辨别真伪。

1.3 个人鉴别信息真假能力有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般涉及到医学专业的专业知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相对一部分网络谣言是源于传谣者的专业认知水平局限和紧张心理,加之对信息真假缺乏甄别能力,因此导致了谣言的传播。中职生在医学专业知识方面明显存在着缺失,容易信谣,甚至传谣。

1.4 个人有掌握信息的迫切愿望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之初,由于对病因的不清楚,官媒难以给公众一次过曝光全面的信息。公共卫生事件爆发之初,由于原因不明,传播途经不明等因素,公众大多希望能够获得更全面更新的信息。因此给予了谣言产生和传播的机会,大众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能够自圆其说的信息,于是谣言四起。

2 中职生面对网络谣言的辨别能力及法治意识现状

通过对广州市商贸职业学校在校生进行抽样调查,了解中职生面对网络谣言的辨别能力及法治意识现状。

2.1 中职生对官媒的关注度

通过调查,中职生获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途径非常多样,调查对象信任度较高的信息来源是网络官媒和电视。此外,网络论坛、微信朋友圈都是学生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重要渠道。具体情况如下图1 。通过对个别调查对象进行访谈了解,网络官媒信息可通过朋友圈转发,网络官媒的影响力有通过微信、论坛等社交平台扩散的现象,因此官媒的影响力很可能比调查结果所占比例还要大。

2.2 中职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谣言辨别能力

通过调查,只有16.09%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有足够的医学知识能辨别所有信息的真伪,有44.83%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对医学知识有所了解,无法完全辨别真伪,有高达39.08%的调查对象认为以自己的医学知识水平无法辨别信息的真伪(图2 )。为了进一步确定调查对象的辨别信息真伪能力,选取了10 条热门的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让学生辨别真伪,答题正确率如下(图3 )。由此可见,辨别信息的正确率集中在70%~80%之间,有接近19%的调查对象正确率低于70%,只有3.45%的调查对象能做到100%辨别信息的真伪。这与前面调查中有16.09%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能辨别所有信息的真伪存在明显偏差。因此可看出,调查对象对于真身辨别信息真伪的自我认识与客观事实存在一定的差距。

2.3 中职生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法治意识

通过调查,98.85%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没过虚假信息,97.7%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没有转发过虚假信息。由此可见,大部分调查对象对于网络谣言并没有和转发的显著倾向。另一方面,通过调查,58.62%的调查对象不了解网络谣言构成刑事违法行为的定性条件,有高达23%的调查对象认为“造谣才违法,传谣不违法”。由此可见,调查对象对造谣、传谣的法律知识掌握严重不足。最后,对于造谣行为的态度,有93.10%的调查对象认为社会危害大,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因此,可以看出调查对象对于谣言的危害还是非常清晰的(图4 )。

2.4 增强中职生面对网络谣言法治意识的对策

增强中职生面对网络谣言的法治意识必须官媒、学校、个人形成三方合力。2.4.1 官方媒体作为政府信息的官方渠道,官方媒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当肩负起网络辟谣的最重要角色,其受众是全体人民,包括中职生。只有在健康的舆论环境下,才能促使中职生作出正确的、符合法治精神的价值选择。① 信息传递要有时效性。很多时候谣言之所以能大行其道是因为存在信息的缺失。当人们对于事情已经有较为全面和清晰的认识,他们的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也会随之提高。② 充分掌握舆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关注度高,事件本身存在着复杂性,涉及主体的多样性,发病原因、传播途径、治疗手段等方面都还有许多需要探索和研究的地方,不确定性强。另外,人们关注的主体有政府部门、权威学者、医护人员、患者、患者家属、爱心捐赠者等,还涉及到自身的生命健康,许多个体间价值观、利益之间的冲突都会给事件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官方媒体必须全面地掌握舆情信息,及时地掌握舆论的主导权,较好地引导人民保持理性。中职生也需要在良好的舆情氛围中才能作出更合理的价值选择,清晰地辨别信息的真伪。2.4.2 学校学校在增强中职生面对网络谣言的法治意识中扮演着纽带角色。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学校是组织学生防控疾病的主体,主要作用是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将疫情信息准确传递给学生。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网络素养的培养,建立网络监控机制。① 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学校及时传递真实信息。通过教育部门―学校―班级―个体的信息传播路径,几乎能做到100%覆盖地精准信息传递。这时候,学校向学生传递的信息真实性尤为关键。学生一旦掌握了正确的信息后,在面对网络谣言时,就能够作出符合法治精神的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② 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学校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信息。信息的传递只有在双向互通时才是高效的,因此学校应建立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及时关心学生的身心情况,作出正确引导,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③ 加强网络素养的培养,建立网络监控机制。利用班会课、德育课、法制宣传日等对网络素养,包括网络行为涉及的法律知识进行科普。通过监控学校的论坛以及通过班主任对学生的社交平台如朋友圈、看一看、微博、抖音等平台进行关注。当学生存在造谣、传谣的风险时,进行及时监控。2.4.3 个人中职生只有掌握了相关的法律知识并以此作为自己价值选择的基本底线,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才能够保持清醒,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指导自己的实践,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① 掌握互联网相关法律规定,增强法治意识。中职生有相应的法律课程,同时也有开展法律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中职生应将学法、懂法、守法作为自己学习的基本要求。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了解行为的底线,不触犯法律,为自己的行为负责。② 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指导自己的实践。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大部分谣言都有不符合客观规律的“破绽”。中职生应始终保持辩证的态度来看待问题,坚持用唯物主义思考问题,才能更好地进行价值选择。总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复杂性和主体多样性决定了其必然会出现网络谣言,只有政府、学校、个人都保持警惕,共同维护社会的健康稳定,才能够更好地共渡难关。

参考文献

[1 ]巢乃鹏,黄娴.网络传播中的“谣言”现象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 ,27 (6 ):586-589 ,575.

[2 ]李玉琴,杨东杰.网络谣言对中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其教育对策[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6 (1 ):63-65.

[3 ]李明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的治理研究――以H7N9 禽流感事件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8.

篇7

【关键词】广播媒体;新媒体;融合

一、新媒体对广播媒体的影响

1.新媒体对广播媒体的冲击

究竟什么是新媒体,各种技术手段、传播方式、运营模式的出现,新媒体的定义在不断被改写。业界从传媒生态理论、传播理论、传媒发展史等方面和角度,做了不同的定义。就本文而言,我们定义报纸、电视、广播等为传统媒体。新媒体是指与传统媒体相比较,在技术、运营、产品、服务等方面有相当创新的媒体平台和机构,它借助于IT和AV方面的新技术,以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数字传播技术为驱动的新型媒体。

内容采集与传播的冲击。新媒体的出现,传统媒体在信息采集、的垄断地位受到了有力挑战。进入信息时代,人人都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采集者、者。传统媒体信奉的“内容为王”,新媒体则不仅在信息内容采集渠道进行冲击,更在内容渠道进行冲击,更多地体现为“传播为王”。在移动、互联为特征的新的信息时代,内容的产生固然重要,但信息的及时、有效、方便、快速传播更大程度上决定了信息的绩效和长期生命力。以微博为例:温州动车追尾、蒙牛诽谤门、金浩茶油致癌物超标等事件均以微博作为舆情源头率先披露,在征地拆迁、反腐倡廉、涉警形象等舆情事件中的表现,使得微博成为中国互联网第三大舆情源。

传统媒为发散式、填鸭式传播,新媒体则更多地提供个性化服务,借助于经济学术语,新媒体从供给推动型传播改为了需求拉动型传播。新媒体在及时互动的优势,提高了媒体用户粘着度和忠诚度,并为受众分析、精准营销打下了基础。

作为广播媒体,由于其是声音媒体,一次性传播媒体、单向传播媒体,因而受到新媒体的冲击更加巨大,传统广播市场份额不断受到侵蚀。如何发挥广播媒体的优势,在新媒体、泛媒体时代不断发展,是每个广播人都在不断思考、探索的问题。

2.广播媒体的优势

广播媒体的优势主要体现为:伴随性、灵活性、快捷性。

广播媒体的伴随性。收听广播最为简便、自由、随意。因为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只要打开收音机,都可以接收听广播的内容。科技的进步,使收音机越发向小型化、轻便化发展。有的只有火柴盒大小,尤其是随身听这种为青年人所青睐的收听工具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广播媒体可以为受众所随身携带。

广播媒体的快捷性。是指广播广告传播速度最快。广播可使广告内容在讯息所及的范围内,迅速传播到目标消费者耳中。现场直播、大型活动等,广播的这种即时性的优势是其他媒介所无法取代的。

广播媒体的灵活性。广播广告是诸媒介中制作周期最短的。对广告主而言,广播广告是最为方便、最为得心应手的工具,广播广告在安排播出和调整时段上相对比较容易,比较灵活。

当然,广播媒体制作成本和播出费用的低廉性,也是一个重要特点。充分发挥广播媒体的优势,主动与新媒体融合是业界共识。

二、广播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广播媒体在移动互联的新媒体、泛媒体时代,既受到一定的冲击,又保持了自身固有的优势,广播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促进了广播媒体的发展,拓展了广播媒体的生存空间,扩大了广播媒体的传播效应,必将有效改变广播媒体的弱势地位。

1.新媒体为广播媒体发展提供技术基础

传统的广播媒体设备单一、陈旧,而在新媒体融合趋势下,广播采集、传输、发送、接收设备不断涌现。例如,数字广播卫星、基于链路冗余和链路聚合技术的3G音频传输的AIP200、数字音频监测仪AES-Monitor等设备的出现。

传统媒体传播形式单一。新媒体时代,传播方式更加多元化,如:数字多媒体广播、网络广播、手机广播,以及微博、微信、微电台等。在2005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就推出了网络电台形式――银河台,囊括了音频、视频、文字、图片等多种特色,呈现给广大网民受众可以观看的广播,可以收听的网络新体验。将固定与移动技术的融合,帮助受众通过网络、收音机等都可以收听银河台节目,这是媒体融合创新。广播网站的出现,加强了网络广播的独立性,同时与其他网站的合作,也提高了广播在网络上的影响力。例如:在5・12汶川大地震时,所有中央及地方台的报道动态信息都来源于网络,网友的评论互动成为编辑节目的主要依据。其中,“中国之声”节目在进行直播的同时,实现了中国广播网的同时直播,给各大地方电台网站提供了更多地震救援的图文信息,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广播与新媒体,即网络融合的优势。以网络、微博、微信为传播平台的网络新媒体技术,为广播媒体丰富了信源渠道。网络新媒体成为广播媒体的重要节目素材源。基于网络新媒体的信息采集、加工、技术,成为传统媒体的有力补充。网络新媒体的引入,增强了广播媒体的互动特性,丰富了广播媒体的播出手段,扩大了广播媒体的覆盖范围、突破了广播媒体播出时间制约,形成多次传播效应。

广播媒体的视觉化表达。一些地方的广播媒体也开始引入视频直播技术,建立自己的视频直播间,广泛应用于行风热线节目、现场活动的网络同步直播等场景。

2.突出广播媒体的传统优势

广播媒体的伴随性特点,在新媒体时代不是被弱化,而是更加强了。移动终端的不断发展演进,智能手机、PAD、以及机载无线接收终端、多功能收音机(如收音机手表、口袋媒体)等的出现,提升广播的传播途径,扩大了广播传播范围,缩短了与广大受众距离。受众在互动参与中,自我表达的诉求得到有效响应。通过广播媒体为其搭建的互动平台,受众可以表达、分享自己对广播节目的理解、认识,并与主持人、其它受众进行交流。从而彻底打破传统的“我点的歌曲被播放了”初级的互动交流形式,形成“我的意见被采纳了”、“我的观点被发表了”、“我的声音出现在电波中了”等受众深度参与方式,从而提高受众对广播媒体的忠诚度[4]。

广播媒体的灵活性、便捷性、低成本,以及广播受众的多样性,是广告主扩大影响、宣传造势的重要选择。普遍认为,广播媒体做新媒体有着独有的优势。据报导,2012年广播媒体在新旧媒体的经营竞争中逆势上扬,独树一帜。

3.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互为内容支撑

新媒体技术发展,为广播媒体的视觉化表达与分享式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QQ、微博、微信、手机App等新媒体采集素材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路况、新闻线索、在线参与等节目制播流程中,成为传统媒体的重要节目素材来源。另一方面,传统媒体的播出节目内容可同步给手机广播、网络电台所使用。

另外,广播媒体利用新媒体,还能缓解频率资源紧张问题。如将各频率精品节目组合为精品(网络)电台,受众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组合成个性化电台。从而真正实现小众化传播。

三、结语

我国的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必将面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激烈碰撞,传统广播媒体作为弱势媒体,受到新媒体的冲击更大,让广播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广播媒体在新媒体的影响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主动与新媒体融合,形成了传统广播、手机广播、网络广播同步发播、立体播出的格局。同时网络、微博、手机等新媒体传播工具也为广播媒体发展带来技术支持,让广播媒体更具生机活力。

参考文献

[1]蔡国栋,陈永松,张军利.广播的新媒体融合路径[J].现代传播,2012(10):149-150.

[2]张海珍,马新莉.浅议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冲突与融合[J].价值工程,2011,30(4):326.

[3]李雪蓉.试论广播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J].中国广播,2012(1):60-61.

篇8

关键词:餐饮旅游 信息 传播平台 智慧旅游

中图分类号:F7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b)-0-01

1 智慧餐饮旅游的涵义

智慧餐饮旅游是人与人之间有互联网、物与物之间有物联网、人与物之间统一协作的集成管理综合网络,智慧餐饮旅游充分采用各种IT基础设施,物联网,现代通信技术为客户提供全新体验的餐饮与旅游服务[1],为旅游主管部门、旅游企业、自上而下地提供共有的平台机制,可以提升餐饮旅游服务附加值。

2 镇江市餐饮旅游信息现状

通过走访企业、调查问卷和网络搜索等形式对镇江市的旅游餐饮网站开展实践调查,该文总结镇江餐饮旅游目前发展现状体现以下几方面。

2.1 餐饮旅游信息化发展滞后

镇江市餐饮网站类型单一且发展不成熟。据调查,镇江市内餐饮企业未能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导致网上订餐业绩不够好。主要表现在:有些企业未涉足网上订餐业务,网站网页更新慢、菜品展示单调、网络配套服务措施不足。

2.2 镇江餐饮旅游信息资源零散

镇江市拥有自己的餐饮信息平台。但是许多餐饮信息隐藏在社区、博客等各类网站里,要在众多的网站里获取所需的旅游信息有着相当大的难度。虽然搜索引擎可以帮助游客进行查询,但其搜索下来的信息数量庞大,从中攫取游客关注的信息并非一件易事。

2.3 餐饮旅游信息资源开发程度和服务质量低下

许多餐饮企业并未及时披露相关信息,特别是规划待建信息,即使是已经披露的旅游信息也不完整、不全面,“静止”的信息偏多,信息更新速度慢。而这些短缺的信息往往正是自由行、自驾游、徒步游等个性的旅游者所需要的。

3 建设餐饮旅游网络平台的思路与方案

传统的餐饮旅游信息传播过程往往采用“拉斯韦尔模式”的直线传播,即信息的流动是直线的、单向的[2]。这种传播平台没有提供一条传达和反馈渠道。要改进这样的传播途径,就要变直线模式为循环模式和互动模式,以此思想建设平台才能推动信息的双向流通。

3.1 理念创新:引入“客户”理念,以游客需求为中心

建设智慧餐饮旅游网络平台的过程中,突破了传统观念中的餐饮信息与游客之间“上”与“下”的不对称关系,将游客视为“客户”,一切从公众需求出发,共同建设餐饮信息传播平台。(1)电子公告板:镇江有自己的生活论坛(梦溪论坛),影响力甚广,同时在线人数可观,是其市民发表言论和交流思想的主要场地,而镇江餐饮旅游应该在管理BBS机制中创新,建立可靠并权威的信息筛选机制,信息反馈机制,寻找餐饮商机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2)社交网站:社交网站按照六度分割理论,以用户个体为中心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不断放大,最后交织成为一个大型网络,发掘了个体和个体之间新的社会联系[3]。镇江旅游企业可以建设公共主页,游客可以使用该网站日志分享功能,实时了解镇江餐饮信息动态。游客之间的相互推荐和评价也会提升企业的口碑,搭建软广告平台。(3)网络即时通讯工具:网络即时通讯工具传播具有双向性、互动性、能动性、多向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它的显著特点是接收信息的对方是确定的,不同于网络社区论坛、BBS信息的受众是不确定的[4]。目前QQ是企业和企业人员、驴友之间沟通重要工具,如使用QQ和朋友交流旅行情况、餐饮反馈等,方便迅捷。

3.2 渠道创新:全面、开放、双向的公共服务平台

智慧餐饮旅游信息的组织与传播平台其功能极为强大,信息内容也更为全面。而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传播平台近年来越来越被业界重视。(1)微博: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并实现即时分享。对于我市餐饮旅游来说,微博的优势就在于迅捷的速度,这种短小精干、碎片式的传播方式方便快捷。让微博成为游客实时了解镇江餐饮旅游的窗口。(2)餐饮官网:餐饮旅游网站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网站,更是集各种服务为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在长三角地区,仅有镇江市没有自己的官方餐饮网站,网站建设亟需实践,公众通过这一平台可以享受镇江旅游主管部门和餐饮企业提供旅游的一系列服务,针对公众的不同需求,提供分类服务。(3)物联网: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要有二维代码呈现和获取应用系统,游客可以在手机终端上网选择附近餐饮旅游信息一网打尽,也可以通过二维代码获得旅游信息。

4 智慧餐饮信息组织传播平台对与镇江餐饮旅游的影响

为餐饮企业、极其上游供应商包括食品企业,厨具企业等提供了行业资讯和营销平台。互联网为餐饮企业搭建了一个方便、快捷、经济的营销平台。也为行业从业人员提供及时的行业最新动态资讯,方便有意于从事餐饮业的人参考阅读。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各种资讯,提供舆论平台,方便消费者监督商家的经营活动,提高镇江旅游中餐饮旅游的透明度。镇江智慧餐饮信息收集和平台发展走向。不仅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简单的行业资讯、行业动态等。同时还可为商家提供专业的指导,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从业人员、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提供互动交流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刘娜.中国餐饮网站发展浅析[J].商业营销,2008(11):138.

[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50-53.

篇9

一、工作原则和工作要求

工作原则: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结合实际,合理预防;建立机制,逐漸落实;发现问题,立即上报;统一指挥,协调配合;解决问题,依法处理;评估情况,形成报告。

工作要求:各村(社区),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应急工作,逐级明确责任,做到措施到位、人员到位、管理到位,果断做好处置工作。普查期间,加强信息反馈工作,做到应急信息上报及时、准确、畅通。为快速及时处置突发事件,相关部门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应对突发事件。

二、适用范围

清查摸底、业务培训、现场登记、现场督导、事后质量抽查等脱贪攻坚普查工作各环节。

三、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根据我镇实际情,成立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突发事件应急响应

(一)普查工作开始前

1.各相关部门、各村(社区)要结合实际、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协调配合、依法办事,高速、高效、有序开展工作。

2.镇脱贫办安排专人负责应急工作,准备好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应急值班人员联系方式,以备紧急情况时使用。

3.镇卫生院指定专人负责普查工作组人员体温检测,吉祥码打码工作。

4.加强普査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面对突发的紧急情况,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确保脱贫攻坚普査各环节工作安全有序。

5.为普查工作人员准备好必备安全防护用品、防疫用品和药品,组织好应急车辆。

(二)普查工作开展期间

1.落实定期测温及扫码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公共场所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2.在普查过程中遇到突发事件后,立即启用应急报告制度,相关责任人应在第一时间报告镇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内容应包含“时间、地点、原因、事件详情、造成影响和损失情况、发展趋势、采用的应急处置措施”等要素,不得拖延隐瞒,并采用文字形式(纸质版或电子版)记录下来。

3.镇宣传部门要做好舆情监控工作,对有关普查工作的网络舆论(包括新闻网站、微博、论坛、微信等)进行定期监测,收集、整理、归类舆情信息,及时反馈预警,做好危机应对处理预案,确保普查工作不受干扰。

4.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在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应根据突发事件情况,确定其严重程度,结合我镇实际,立即研讨解决方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并立即向市普查办报告。并在市普查办指导下,协调各相关部门控制事态发展,时刻跟踪事件进度,评估事件影响,形成材料立即报市普查办。

5.各相关部门、各村(社区)在普査期间要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处理办法、报告制度和值班制度,确定并公布值班人员及值班电话,保证值班人员在岗和值班电话的畅通。

五、突发事件主要种类

1.自然灾害:大范围降雨带来的洪水等地质灾害,对普查工作人员人身安全造成威胁或阻断普査的继续开展;

2.突发事故:重大交通事故、生产安全事故等突发性伤害事故使普査工作人员受到人身伤害;

3.网络安全:发生设备故障、通讯和网络大面积中断、普查出现负面舆情等;

4.信息泄露:清査摸底或普查信息出现泄露;

5.食品安全:出现大规模食物中毒情况;

6.公共卫生:突发肺炎疫情,普查对象患有肺结核等传染性疾病;

7.入户受阻:因语言障碍、价值观不同或普查对象精神状态原因,普查工作人员和普査对象出现矛盾或矛盾激化导致普查受阻;

8.其他情况:普査表、移动终端等物资大量受损。

六、应急处置流程及措施

在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建立处置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遭遇发生突发事件,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处置果断,力争把损失或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一)处置流程

1.信息报告。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发生后,事发地所在村及相关责任部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将突发事件种类、具体情况,影响程度立即上报领导小组,并联系公安、消防、医疗、卫生、救援、网络、交通等对应事件的相关部门。

2.先期处置。突发事件发生后,应优先保障普査工作人员和普查对象的人身财产安全,对现场进行保护或封锁,隔离相关人员,避免灾害、疫情、泄密、群众矛盾等不可控因素产生二次影响。

3.指挥协调。突发事件发生后,在先期处置的基础上,相关责任部门会同脱贫办在领导小组统一调度下,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的响应措施进行处置。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处置的突发公共事件,由该类突发公共事件的业务主管部门牵头,其他部门予以协助。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并做好记录。

(二)处置措施

1.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事发地所在乡镇及相关责任部门应在确保应急救援人员安全的前提下,组织营救和救治,疏散、撤离并妥善安置普查工作人员。迅速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警戒区,实行交通管制以及其他控制措施,交通、公安等有关部门要保证紧急情况下抢险救援车辆的优先安排、优先调度。对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电、供气等公共设施,短时间难以恢复的,重新规划普查工作计划。

篇10

摘 要 近年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随着4G网络的大面积覆盖,以互联网、移动手机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得以快速的发展和普及。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推动了传播方式、传播格局和舆论格局的深刻变革,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和信息渠道,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同时也给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 新媒体 思想政治工作 研究

一、新媒体的概念

一般来说,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刊、户外灯箱)而言的,不少人也称其为“第五媒体”。它涵盖了所有数字化的媒体形式。包括所有数字化的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端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刊杂志等。目前运用较为广泛的传播方式主要包括QQ,微信以及微博等。

二、新媒体的特点

1.可移动性。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新媒体具备移动性的特点,无论何时何地,用手机上网、用移动客户端信息等越来越成为普遍的事情。

2.传播与更新速度快,成本低。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不需要复杂的剪辑和烦琐的后期制作,节约了大量的人工操作成本,基于此基础,它的传播与更新的速度也较于传统媒体更快,并且缩短了时空距离,这一优势是任何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

3.双向传播。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单向、不可逆的,集中表现为在特定的时间内由信息者向受众传播信息,受众只能被动接受而无法进行反馈。而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双向的,传统的者和受众现在都成为了信息的者,并且可以在任意的时间内进行交流与互动。

三、新媒体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

石油行业普遍具有工作环境艰苦、劳动对象复杂、劳动方式单一等特征,而新媒体的可移动性、传播与更新速度快、内容丰富、互动性强等特点,正好符合了石油行业的现状,为思想政治工作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和桥梁。

一是新方式,传播正能量。石油行业的职工队伍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分布特点,各油田的生产一线都远离城市,更有许多油田拓展业务至大江南北,更有大量施工队伍进入海外市场开展工作。我们可以借助新媒体的可移动性和灵活性,最新企业信息,让远在异地的职工也能了解企业的时时动态,增加对企业的关注度和亲切感。同时借助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主流价值,在复杂的社会舆论中做好正能量的传播,深入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充分用好微信、微博、qq等手机客户端,将党和政府制定的重大方针政策,企业的重要决定和举措等重要信息,直接送到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口袋”里。同时在有些负面消息甚至是危及企业的重大舆情事件出现时,也能及时、适时的开展舆论引导工作,将此类消息溶解于初期,维护企业良好形象。

二是针对性,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往往需要分单位分部门的开展,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我们要根据工作内容、受众人群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从全局来看,油田生产是个整体,但就一个基层生产单位而言,生产过程的调度和指挥,安全、设备的管理,包括职工的业余生活都是由基层站队独立完成的。当下,“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正开展的如火如荼,可以建立党支部微信群,及时“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最新进展,党员之间也可以交流学习心得体会,营造学习的浓厚氛围,也可以增强学习的效果。

三是双向性,增强职工参与积极性。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双向性决定了信息者与接受者的交互性。新媒体平台不仅仅是信息平台,而且已经成为企业和员工之间相互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与平日里刻板地和领导干部面对面交流相比,在虚拟的环境下,员工能够更真实的流露个人情感,大胆发表意见,出现畅所欲言的状态。当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话题的讨论中来,“晒”出他们心中的疑惑、关心的话题、生活中的困难,无形中也就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很多单位已经借助新媒体,开展了职工食堂问卷调查,很多职工也通过新媒体发表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同时也对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或者话题通过微信、微博等形式进行评论、发表意见等。借此企业就可以通过收集整理员工的反馈,及时了解员工的所思所想,及时发现问题,予以引导,有利于营造和谐的企业氛围。

四、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应注意的一些问}

一是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应不断提升自身素质。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运用新媒体在企业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已是一种必然趋势,所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也要不断学习和掌握各种新媒体,提高自身素质,高度重视新媒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使新媒体真正成为展示企业良好形象的窗口与平台。

二是注重正面引导与负面监控相结合。新媒体这种开放的信息传播途径,虽然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平台,但互联网上各种各样的思潮并存,再加上现在人们的信息选择和价值取向的多样性,要求企业要在传播正面信息的同时,也要对负面信息进行及时的监控,对别有用心的人传播的虚假信息,要做好广大员工的思想引导,防止员工出现思想不稳定的情况,切实保护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