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设设计范文

时间:2023-10-31 17:59: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房屋建设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房屋建设设计

篇1

关键词:房屋建设开发;建筑设计;掌管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the construction system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ause of the current housing construction and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and urbanization, we start them on housing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system seriously. In this paper, in charge of methods for housing construction in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system, strengthen quality in charge, and do a good job of coordinating all aspects of the work discussed in detail, hope in the future housing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system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Keywords: housing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architectural design; charge

中图分类号: 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加,人们对于房屋建筑的要求逐步提高,但又因目前产业化市场经济的拓展,社会各个层次的人们对于房屋建筑有着不同的需求,为此,假如房屋建设开发体系仍处于前期的状态下只会对我国的房建事业形成阻力。所以,目前状况下,强化对房屋建设开发体系中的设计掌管具有非常重大的历史性意义。

房屋设计是为人类生活与生产服务的各种民用与工业房屋的综合性设计。根据选用的材料,配合周围环境,在安全、适用、美观和经济之间寻求合理的平衡。房屋设计的产品为建筑、结构、设备各专业的图纸与说明书及其概算,作为房屋施工的依据。

1设设计掌管的指导意义与重要价值

建筑设计阶段的掌管有着它的重要价值与特殊涵义。一方面,建筑设计的最终成效是由建筑设计专业人员所共同完成的,能够集结多数专业工程设计人员的智慧结晶,使房屋建设更具实用价值,满足大众需求。另一方面,房屋建设开发公司的设计人员在策划与设计阶段所起到的沟通、协调等作用的发挥十分重要,对后来的规范施工有着重要的促进效用。如在设计阶段中,由于房屋建设开发公司设计人员的介入,能够使的设计阶段更好的控制整个过程,充分调动各项内部资源与作业人员的能动性,从而更加利于设计掌管走向成功。

一般房屋建设开发建设设计过程可分为两个大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这两个阶段的最终产品分别是方案报建文本和施工图蓝图。这两个阶段的成果必须报政府部门审批通过,方可进行工程施工。(有些需做扩初设计,并报批。这里将扩初视为施工图设计过程的一个阶段。)可以认为建设设计过程的掌管是围绕着这两个最终成果而展开的。由于这两个设计阶段所承担的目标和任务的不同,其掌管在执行组织的结构、人力资源掌管、时间掌管、沟通掌管、风险掌管及质量掌管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方案设计阶段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主要流程如下:拟定招标设计任务书,方案招标,方案评审及咨询,方案定案(或委托设计院),出方案报建文本,进行方案报建。大部分房屋建设开发公司都在这一阶段投入大量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以求得一个满足市场需求且高效益的方案。

2 强化质量掌管

工程方案拟定设计阶段可归结为方案投投标阶段与定案阶段。一般而言,多数房屋建设开发企业会采用招标形式来敲定最终的方案,当然也有委托第三方中介设计组织机构来敲定设计方案。当然,采用这两种方案敲定的方式或途径总是伴随着利与弊。也就是说,房地产公司在中标后,常规性的都会委托策划组织机构对展开市场调研,即结合实际情况作出基本策划,从而才能确立设计目标与投资方向。当然,房地产公司同样会对本身进行内部方案设定与基本研讨、分析等,从而才能在权衡利弊的情况下部署具体的设计或投资方向等,并作为招投标的编制依据。另外,有的房屋建设公司则是通过招标形式去对展开初步调研,并且运用招标形式也可作为衡量或考察设计组织机构的实力强大与否的一种手段。

但总的来说,不论是招标或是采用第三方委托设计组织机构进行设计,都要通过行业信息、相关信息了解渠道对这些设计公司进行客观评价与分析,甚至与这些不同类别的设计公司也要进行一定的谨慎了解才行。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知道基本设计方案的确立往往需要一个反复推敲、反复研究的过程才能确立出最终的设计方案。而在此过程中,房地产公司中专业设计人员及有关部门单位也要对重大价值的体系结构展开调研。如,对周边的交通系统与空间布局,市区空间部分,建筑结构规划,绿化景观体系规划,楼盘住宅的户型设置与风格等进行研究与设计,以此才能使得最终的设计方案符合多数人的建筑需求。

与此同时,在方案规划设计阶段,与方案设计同样重要的协调掌管也非常重要。即协调掌管主要起到沟通、交流、协调的作用。一方面,适当且及时的沟通交流能够促进方案设计奔向正确、满足实际需求的基本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协调掌管需要沟通多个参建单位与部门,其中有着设计公司、政府机关单位、以及监理单位等。因此,如果全面发挥协调掌管的作用与职能,势必会促进这些参建单位积极性与规范性的按照设计方案要求所需进行各项作业。

除此之外,在方案设计过程中,还要对房屋建设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而具体做法多数房屋建设开发公司都是通过人员业绩考核形式来降低风险。即通过施工作业进度目标、部门业绩目标等形式来约束自身部门或单位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行为,从而使各标作业能够实现,降低不必要的风险。但值得指出的是,不少公司往往为了高额效益而故意与法制、政策打球,这种做法其实也是一种风险做法。另外,如果对设计公司不能进行有效的深入了解,同样也会制造较大的行业风险,导致最终实际成果与目标出入程度较大。所以,这些与风险有关的事项,对房屋建设开发公司而言也应当谨慎、细致考虑。

3 做好协调掌管

一般而言,一旦设计方案已经确立,设计掌管阶段的重点就是能够为在今后的组织掌管、质量控制、资源分配、进度掌管等作业环节做出重要铺垫。为此,这就需要在这几个环节中做好协调掌管工作,以此才能保证最为重要的进度控制与质量控制环节工作做好。首先,当拟定好设计单位后,首要做的工作就是对设计负责人进行资质审核,具体内容可以结合施工设计图纸、关键作业工序、作业工艺等内容进行衡量,同时还要结合设计公司对的具体进度安排进行有效评估,以此才能控制图纸设计质量不足引起的大量整改问题发生,把遗漏、错漏控制在可控范畴内,保证工程进度控制目标与质量控制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其次,还要重点审查图纸与实际施工情况的出入程度。也就是说,要对图纸的特殊标注、以及施工现场的交叉工作环节要予以详细的交流探讨,确保施工质量控制得意有序进行,图纸的规范、要求都要结合现行施工单位建设方的各个专业技术部门做进一步审计,如果审计中核查出图纸与实际施工情况不符,要及时调整,避免延误施工周期,从而使掌管协调工作更有效率。

房屋建设设计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学科。6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的进步,建筑技术、建筑材料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展望未来,房屋设计必将在下列各方面取得进一步的成就。

建筑与环境的结合 环境的概念已进入建筑设计的领域,环境建筑学、环境工程学、环境心理学等对建筑设计产生了巨大影响。因之,人为环境(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自然环境融合为一体,协调并存,将是建筑设计追求的目标。

建筑综合体的出现 随着交通体系的不断革命,城市正从单中心封闭式结构向多中心开放式结构转移,因而必将导致综合的居住、商业、办公等多功能的建筑和建筑群出现。

目前,有些国家利用广泛的电话线和人造卫星等通讯技术已将 CAD同施工现场,或同其他城市甚至跨过大洋在洲际范围内的其他设计单位联系在一起,能共同配合、同时进行同一工程项目的设计。大大地改变了建筑设计的面貌。

4 结语:

在房屋建设设计掌管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一些设计方案确定时间拖延的情况发生,这给今后建设施工图纸的设计上造成时间延误的情况,严重的还会导致边作业边设计的施工困难的境地。所以,在房屋建设设计掌管过程中,一定要明确好时间安排,严密掌控好方案设计、质量掌管、时间进度各个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确保房建工程体系的顺利竣工。

参考文献:

[1]史贤戈. 房屋建设开发设计掌管[J]. 科技资讯, 2008,(23)

[2]吴狄川. 房屋建设开发设计掌管[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10)

[3]代 杨, 孙 慧, 贾 博, 赵丽英. 房屋建设开发设计掌管[J]. 科技风, 2010,(18)

篇2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设计;问题

中图分类号:TU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现今社会已经步入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同程度的得到提高,房屋建筑设计技术也随之而得到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对我们建筑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们不断钻研和完善房屋建筑结构设计技术的时候也会遇到许多不同的问题,房屋建筑结构设计技术可以说是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得到进步的。

一、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

1、建筑结构基础

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设计是否符合相关标准,不仅决定着房屋建筑今后的施工状况,同时还决定着房屋建筑今后的整体投入使用。因此在建筑结构的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混凝土的选择,要符合图纸上的标注和相关的规定,这样建筑才能坚固耐用。其次,在整个地基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首先应对工程的地基进行实地考察,以便在基础设计的过程中能够真正做到科学、合理、经济、适用。还有建筑结构基础所配的钢筋一定是适合最小的配筋率在条基交叉部分基底的面积上,为了保证建筑的安全性,绝对不能够进行重复的使用。此外,设计人员在地基设计的过程中,除了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外,还应结合着相关部门提供的地质勘查资料,确保在施工之前将基础工作打牢,并且还要注意不断的对基础宽度进行调整。最后,在房屋地基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还应及时的对房屋建筑的整体结构做到完全掌握,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房屋建筑设计的整体性。

2、建筑结构的平面图及大样详图

在绘制房屋结构平面布置图时,要考虑建筑的建设地点所处的地理位置,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按照相关的规定,使用正规的设计图纸和设计方法。同时在整个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只有真正做到心知肚明,才能绘制出科学、完善的设计图,由此就需要设计人员在整个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具备一定的空间概念,真正理解建筑图纸上的每一个环节及设计意图。设计时要通过反复的考察和计算,才能确定建筑结构的平面图。绘制大样详图也是如此。在建筑详图的准确无误的基础上,大样详图的绘制可在建筑详图的基础上直接绘制,也可在以前做过的详图的基础上来局部改进绘制,确保施工人员能够及时的了解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从而采取与之相应的施工方案。有一点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当建筑地处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区时,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是可以不用进行截面抗震验算的,但必须符合有关的抗震措施要求。总之,在整个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在每个环节细心把关,针对工程标高及外形尺寸,设计人员必须精确的对其进行测量、计算,以便从根本上确保其与建筑专业协调一致。

3、楼梯及屋顶

当建筑是坡屋面时,结构的处理方式有梁板式及折板式两种。在楼梯梯板挠度控制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注意梯梁下的净空以及梯板宽度的实际要求,在楼梯设计的过程中尽量将其与上下楼的位置统一,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形成统一的整体,针对局部不合适使用的地方,可以适当的使用折板楼梯。而梁板式则适用于建筑平面不规整,板跨度较大,屋面坡度及屋脊线转折复杂的坡屋面。折板楼梯钢筋在内折角处要断开分别锚固防止局部的应力集中,注意梁下的净空要求,并要注意梯板宽度的问题。在折板楼梯钢筋安装的过程中,需要设计人员从内折角处将其断开分别锚固,以此来防止局部的应力集中。梁板折角处钢筋的布置则应有大样示意图。因为坡屋面板的平面画法上,通常使用剖面示意图加大样详图的表示方法,这样更便于施工人员正确理解图纸。在条件允许的状况下,设计人员可以在基础图中将构造柱的实际设计状况绘制在整体结构图中,确保构造柱的准确定位。由于屋面的起坡会造成阁楼层的部分墙体超高,要结合门窗顶设置圈梁来降低墙的计算高度。

二、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地基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地基是房屋建筑的最根本的环节,也是结构设计的基础部分。地质因素是地基结构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条件。水文条件、房屋建筑的承载力情况以及地区抗震烈度等因素都要被结构设计综合考量。在认真比对的基础上,设计出合理经济的基础形式。基础宽度小于2.5m时,要最先考虑诸如灰土条形基础、四合土条形基础等刚性条形基础。在基础宽度大于2.5m时,要采用比较柔性的基础。对于没有地下室、承载多的多层内框架结构,设计十字交叉梁条形基础可以有效的减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后浇带设计对于保证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对应调整具有现实作用,后浇带的设计范围应该有效的限定在800-1000mm。灌注后浇带所使用的材料要选择比原构件提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并且要确保后浇带的梁板的牢固。

2、承重墙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理论上,承重强越是多的房屋建筑,该建筑的安全质量就越好。但是,过多的承重墙应用不符合结构设计中美观大方的原则。结构设计者要在保证房屋建筑质量的安全性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减少承重墙的设计,对于不可取代的承重墙,要提高其抗剪的强度,选用强度等级高的承重墙建筑材料,提升承重墙抗压、抗震能力。

3、地梁设计问题

在框架结构中,地梁的设计是结构工程师经常遇到的。它的作用是,!地梁与基础连接,地梁对基础起拉接作用,一定程度的调整基础不均匀沉降;当基础埋置较深时,地梁与框架柱连接,降底了框架柱计算高度,地梁对框架柱内力分析有一定的影响;地梁是支撑底层墙体的受力构件。地梁的受力状态与普通的框架梁的受力状态不同,普通的框架梁在荷载作用下,梁产生变形不受其他介质约束,梁上荷载传递给框架柱;而地梁在荷载作用下,梁变形受到土的约束,一部分荷载通过梁底土的反力和梁侧土摩擦阻力传递给地基;另一部分荷载传递给框架柱。由于土反力的复杂性,目前定量确定土反力和梁侧土摩擦阻力还有困难。在工程设计中,有两种处理方法,第一种是把地梁按一层框架梁计算,不计地基土的影响,把荷载全部传框架柱。这种处理方法使计算模型与实际情况不符。地梁与框架梁不同,地梁处没有风力、地震作用,也没有水平变形,按嵌固考虑。结构电算时,往往“底层层高”不高,形成“底层框架柱”为短柱或极短柱,使电算结果很不合理。第二种是把地梁不参与框架结构的整体计算,当作简支梁,地梁的剪力传递给框架柱,不计地梁弯距的影响。笔者认为,尽管二种方法都有缺陷,相比之下,第二种方法要相对合理些。

结束语

高层建筑是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类物质生活需要的产物,是现代社会工业化、商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结果。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则为高层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建筑行业的设计也日趋完善,房屋建筑设计时一个系统性的设计,无论房屋建筑的结构如何地变化和进步,唯有质量才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和建筑的核心,作为房屋建筑结构的设计人员,一定要以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工程的质量保证作为工作时的基本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做到规范工作、安全生产,在严格保证建筑的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建筑的舒适、美观等功能,以社会大众满足日益增加的物质需求,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马渊儒.浅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中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2)

篇3

关键词:房屋建筑;设计;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房屋建筑作为国计民生的主要载体之一,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中国是一个能耗大国,能耗总量排在世界第二,而建筑业在总能耗中所占比例较大。响应国家建设生态文明政策,在房屋建筑中开展节能设计,能够实现原料消耗的大幅度降低,从而有效减少能源的消耗,最终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对于房屋建筑节能设计而言,在保证其使用功能、建筑质量和室内环境的前提下,采取各种有效的节能技术与管理措施,可有效减少房屋在建设与使用中的能耗,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建筑节能设计的核心价值

1、促进环保,建设绿色住宅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关注建筑的人性化设计和居住的生态环境、舒适度、健康指数。在倡导节能环保理念的背景下,对住宅建筑进行节能设计,可以避免因高能耗带来的资源浪费、健康伤害和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

2、实现节能,降低成本

现代建筑设计引入节能减排机制,应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节能材料,如保温技术、控制建筑形体、新型墙体材料、双层钢化玻璃等技术材料的使用,有效提高了住宅建筑的热环境质量,提升住宅供暖的热效率,既节约能源,又降低了居民的生活成本。

3、减小能耗,促进经济发展

要从住宅建筑节能设计上实现节能降耗,改变建筑耗能过度的现状,以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美事。

二、房屋建筑设计中节能环保的体现

1节能环保材料的使用

房屋建材贯穿整个建筑工程,从建筑材料的选用和使用直到工程验收的每一个环节都与房屋建材息息相关。房屋建筑的节能环保应做到选材的环保和使用环节的节约。建筑材料构成房屋建设的主要成本,选择材料应避免高能、低效、污染环境的建材选购,应尽量选择节能、健康、高效的材料。新型环保建材的使用能够起到良好的节能作用。此外,应尽可能结合当地气候、自然条件,选择适宜的当地建材,避免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浪费。对建筑中的钢结构应做好防风蚀、防潮、防锈的镀膜处理,延长建材的使用寿命。对可以替换为优质塑料的工程构件要积极倡导。优质塑料轻便、经济而且高效,回收利用价值高,并在拆迁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次污染,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在地震高发区房屋建设中,提高房屋抗震能力的同时要注重房屋建材的重复使用,采用复合型压缩板代替铝合金合板,提高房屋的利用效率。一旦房屋发生倒塌或者拆除,房屋建材都能够再利用,使建材良性循环,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门窗节能设计

2.1为提高门窗、幕墙的气密性能,门窗、幕墙的面板缝隙应采取良好的密封措施。玻璃或非透明面板四周应采用弹性好、耐久的密封条密封或注密封胶密封。

2.2开启扇应采用双道或多道密封,并采用弹性好、耐久的密封条。推拉窗开启扇四周应采用中间带胶片毛条或橡胶密封条密封。

2.3单元式幕墙的单元板块间应采用双道或多道密封,并应采取措施对纵横交错缝进行密封,采用的密封条应弹性好、耐久,单元板安装就位后密封条应保持压缩状态。

2.4为提高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的保温性能,宜采用中空玻璃。当需进一步提高保温性能时,可采用Low -E中空玻璃、充惰性气体的Low -E中空玻璃、两层或多层中空玻璃等。严寒地区可采用双层外窗、双层玻璃幕墙进一步提高保温性能。

2.5采用中空玻璃时,窗用中空玻璃气体间层的厚度不宜小于9mm,幕墙用中空玻璃气体间层的厚度小应小于9mm.宜采用12mm或以上的气体间层,但不宜超过20mm。

3、房屋的太阳能设计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并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太阳能的使用能够有效减少房屋使用过程中的电能、能源的消耗,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我国对太阳能的开发也出于世界领先水平,太阳能供暖、供电设备容易购置并且维修费用低廉。房屋建筑在开发设计阶段应考虑到太阳能热水器的安放或太阳能发电机的安置问题。对墙体面积大并且光照条件好的建筑可以采用粘贴太阳能板,接收太阳能后将之转化为电能或热能,为居民减少生活用电或能源消耗。在以往的居住房中,对太阳能的利用仅仅体现在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上,利用价值低。房屋建设设计中,可以采用太阳能热水器的集中供暖,并利用到冬季的暖气供暖、浴室、洗衣房、工厂建筑用水中,充分发挥太阳能资源,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4、房屋绿化

在西方国家的房屋建设别重视建筑的绿化。建筑绿化能够有效防止和减少环境噪音,增强房屋墙体的隔音效果,营造安静的室内环境。墙体、屋顶的植物还能够对建筑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高大树木的绿荫、攀爬类植物能够遮蔽墙体,避免建筑物在阳光下的暴晒,分散墙体的热度,减少墙体的热辐射,起到温度调节器的作用。楼房随着高度的上升,气温差别、湿度、风力大小等都会发生变化。高层楼房在夏天会遭到阳光的包裹性暴晒,造成严重的能量消耗。采用垂直绿化手段,让爬山虎布满楼体能够有效调节楼房因高度而产生的不正常温度、湿度,改良楼体微气候,使楼房处于稳定的温度和湿度中,对房屋内部生活条件的改善、房屋的护理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城市墙体的光辐射和热辐射也会被垂直绿体接收,改善城市环境。垂直绿化还能够吸收城市空气中的粉尘,吸入空气中的不良成分排出氧气,对城市空气的改善起到功不可没的作用。

5、墙体节能

墙体是建筑护结构的主体,其所用材料的保温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的耗热量。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出现加快了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新型墙体材料不仅不会占用较大面积的耕地,还减少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适应能力好,具有节土、节能、利废、环保等特点。通过新型墙体材料在建筑节能方面的使用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性能,并且能充分发挥其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新型建筑墙体材料可以分为以下六大类:①非粘土砖,即采用孔洞率超过25%的非粘土烧结而成的一些空心砖,包括混凝土空心砖、空心砌块等。②建筑砌块,也就是在通过普通混凝土或者在其中掺入适量外加剂而烧结而成的砌块。③建筑板材,也就是利用各种材料,例如玻璃纤维、加气混凝土、钢丝网架等等制作而成的建筑条板、墙板及夹芯板等。④新型墙体材料产品,即在墙体原材料中加入适量的农作物秸秆、工业废渣等制作而成的节能墙体材料。⑤现浇混凝土墙体材料。⑥钢结构与玻璃幕墙等。伴随着科技进步和节能理念的融入,新型建筑材料催生出种类众多的建筑墙体的节能产品,广泛地运用于建设工程中。

结束语

总之,只要按照节能新标准严格把好节能设计关,监督好施工节能用材关,就能有效提高居住建筑节能效率,降低建筑能源耗费,节约居家生活成本,为住户打造真正的环保节能、舒适、健康、方便的高品质住宅,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有效地节约土地和能源,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将建筑热式技术与恰当应用新材料、新构造相结合,搞好节能建筑设计和施工,促进建筑节能和自然能利用的进一步发展,建筑热能的进一步改善,是我国建筑工作者在21世纪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版.

[2]卓丽芳.浅谈现代建筑节能设计[J].建筑设计与规划.2010年第2期:12-16

篇4

关键词:建筑物 防洪防涝 减灾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b)-0061-01

1 建筑物防涝的内涵

洪涝,指的是持续降雨、大雨或者是暴雨使得低洼地区出现渍水、淹没的现象。对于建筑物来讲,洪涝会对建筑物造成一定的影响或破坏,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功能。对于建筑物来说,防洪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和消除洪灾,并且能够适合各种建筑物。建筑物防洪主要包括建筑物加高、防淹、防渗、加固、修建防洪墙、设置围堤等。

2 洪涝对建筑物的破坏形式

2.1 洪水冲刷

洪水对建筑物造成的最严重的破坏是直接冲刷,水流具有巨大的能量,并且将这些能量作用在建筑物上面,导致构件强度不高、整体性差的建筑物就很容易倒塌[1]。有些建筑物虽然具有比较坚固的上部结构,但是如果地基遭受到冲刷,就会破坏上部结构。

2.2 洪水浸泡

2.2.1 地基土积水

洪涝灾害使得地表具有大量的积水,导致地下水位上升,但是有些地基土对水的作用比较敏感,含水量不同就会导致其发生很大的变性,使得基础位移,破坏建筑物,导致地坪变形、开裂。

2.2.2 建筑材料浸泡

由于洪涝灾害引起的地表积水中会包含各种化学成分,当某一种或者是多种化学成分含量过多的时候,就会腐蚀钢材、可溶性石料以及混凝土,破坏结构材料。

2.2.3 退水效应

洪水退水以后,地表水就会进入到湖、渠、洼、河,使地下水位下降,建筑物地基土在经过水的浸泡之后又经过阳光的照射,土体结构就会发生变化,土层中的应力就会重新进行分布,就会引起不均匀沉降使得上部结构倾斜,最终致使结构构件发生开裂,将这种现象称为“洪水退水效应”[2]。

总而言之,洪水对于建筑物造成的破坏主要包括洪水引起的伴生破坏、缓慢的剥蚀、侵蚀破坏、急剧发生的动力破坏。在不用的建筑结构形式、不同的外界环境以及不同的地区,破坏也会明显不同。

3 具体建筑物实验概况

以洪水对某村镇住宅的破坏机理为例子:洪水破坏村镇住宅建筑物的作用力主要有水流的浸入力、水流的静压力、水流的动水压力。这三种作用力是相互作用的,力作用的次序与出现的时间也是有差别的。在洪水暴发初期,主要是水流的静水压力与洪水的动水压力,这个时候村镇住宅建筑物再迎水面上所经受的压力值是最大的,有的时候甚至是能够达到两者之和。对于建筑等级较低或者是脆性材料的村镇住宅建筑物,就会因为强度不足不能够承受这种作用力而遭到破坏。当村镇住宅建筑物内部继续进水,洪水静水压力就会逐渐变弱,这个时候的作用力主要是洪水的动水压力。

4 建筑物防洪防涝设计内容

4.1 场地选择

在建设建筑物的时候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选址。为了能够使建筑物能够经得起洪水的考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选址的时候应该避免远离旧的溃口以及大堤险情高发区段,避免建筑物直接受到洪水的冲击。具有防洪围护设施(如围垸子堤、防浪林等)、地势比较高的地方可以优先作为建筑物用地。对建筑物进行选址的时候应该在可靠的工程地质勘察和水文地质的基础上进行,如果没有精确的基础数据就很难形成正确完善的设计方案[3]。建筑物进行选择的时候要用到的基础数据主要包含地质埋藏条件、地表径流系数、地形、降水量、地貌、多年洪水位等。在这里需要明确指出的是,拟建建筑应该选择建在不容易发生泥石流和滑坡的地段,并且要避开不稳定土坡下方与孤立山咀。此外,由于膨胀土地基对浸入的水是比较敏感的,通常不作为建筑场地。

4.2 基础方案

要采取有利于防洪的基础方案。房屋在建设的时候要建在沉降稳定的老土上,比较适合采取深基的方式。比如采取桩基,能够增强房屋的抗冲击、抗倾性以确保抗洪安全。在防洪区不适合采用砂桩、石灰等复合地基。在对多层房屋基础进行浅埋时,应该注意加强基础的整体性和刚性,比如可以采用加设地圈梁、片筏基础等方式。在许多房屋建设过程中,采用的是新填土夯实,没有沉降稳定的地基,这对房屋上部的抗洪是极其不利的。

4.3 上部结构

在防洪设计中要增强上部结构的稳定性与整体性。对于多层砌体房屋建造圈梁和构造桩是十分有必要的。有些房屋建筑,在楼面处没有设置圈梁,而是采用水泥砂浆砌筑的水平砖带进行代替,这种做法是错误的[4]。还有的房屋,只是采用粘土作砌筑砂浆,导致砌体连接强度比较低,不能够经受住水的浸泡,使得房屋的整体性比较差,抗洪能力也比较低,对于这些应进行改正。

4.4 建筑材料

具有耐浸泡、防蚀性能好、防水性能好等特性的建筑材料对于防洪防涝是非常有利的。此外,砖砌体应该加入饰面材料,这样可以保护墙面,减少洪水的剥蚀、侵蚀。在施工的时候选择耐浸泡、防水性能好的建筑材料对于抗洪是十分有利的。混凝土具备良好的防水性能,是建造防洪防涝建筑物的首先材料。砖砌体应该加入防护面层,如果采用的是清水墙,就必须采用必备的防水措施。在洪水多发地区过去的时候多运用的是木框架结构,现在几乎已经逐渐被混凝土和砖结构所取代,如果采取木框架结构,首先应该对木材进行防腐处理。

5 结语

(1)建筑防洪防涝设计是人们在与涝灾、洪灾作斗争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实际经验,并且人们也越来越重视防洪防灾。(2)洪涝灾害对于建筑物的破坏主要通过腐蚀作用、侵蚀作用于冲刷作用等多种形式展现出来的,有的破坏作用的时间比较长,但是有的反应时间比较短,对于它的破坏机理应该从实验上和理论上进行深入的研究。(3)可以将建筑物防洪防涝设计看作是抵御洪涝灾害的一个子系统。它的运行受到大系统的影响与制约。在人与自然这个共生体中,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并且应该主动地适应自然,采取有效合理的措施来消除自然对于人的不利影响。(4)在建筑物防洪防涝设计过程中主要是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减弱并消除大自然对于人类的一个方面的不利影响,可以在结构、基础处理、场地选择等方面运用有效的措施来减轻建筑物的洪涝灾害,以此来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刘俊,郭亮辉,张建涛,等.宁波市城市防洪能力分析与评价[J].灾害学,2006,(4):50-53.

[2] 黄丽珠.水利工程防洪措施分析[J].中国水运,2013(11):193-194.

篇5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Optimum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

Wang Fei

652723198507251311

[Abstract ] at present, China's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rise buildings, in its structure design often encounters to all kinds of problems, which requires structural designers continue to accumulate experienc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using the correct concepts of structural design, therefore, structural engineer must in every project design can be done continuously explore the law of nature, the tireless pursuit of the best optimal relative to comparison, by reflection, in the accumulated experience,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ir judgment and creativity.

[ Key words ] building; structure; optimization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08

0 引言

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是实现建筑本体功能与建筑投资成本的关键手段。随着国家建立节约型社会理念的不断深入,建筑的需求者与供应者都对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工程经验和理论依据,对建筑结构优化设计过程中的材料选用、构件设计和整体结构布局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的实现手段,为未来建筑结构设计者进行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1 房屋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的必要性

为了达到结构优化设计的目的,工程设计人员必须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对建筑结构的理性分析,采用合理的优化设计理念和方法进行优化设计,使得能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满足投资方的经济要求。通过以往的优化设计经验来看,相比于传统的设计方法,优化设计通常可以达到降低工程造价5%~30%的目的。但是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很多因素都制约了优化设计的开展和实施。比如,工程的设计进度的要求,使得设计人员根本无暇顾及到结构的优化设计要求;再者,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傻瓜化的设计软件使得年轻设计人员对优化设计的理解缺乏,更谈不上有效合理的优化设计,大部分设计人员在所谓优化设计中总着眼于局部部位而忽略了结构总体方案的设计,没有从总体布局上考虑造价的控制。为此,为了降低工程造价的成本,提高设计人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优化设计的设计把握非常必要,只有加强技术和经济效益的有效结合,通过合理的优化设计方案,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

2 房屋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的内容

通常,结构设计的工作主要是根据建筑设计的要求,采用合理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来确定适当的结构形式、布置以及具体的构件设计尺寸。对常见的钢筋混凝土住宅结构体系进行优化时,可以从结构整体的布局以及具体构件两方面的因素来加以考虑。影响结构整体的布局的因素包括了建筑物的体型特征、柱网尺寸、层高以及抗侧力构件的位置等具体构件因素主要包括结构的布置、构件的截面、混凝土和钢筋强度等级及配筋构造等。综合考虑两方方面的因素影响是必须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对工程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需要结构工程师对结构和构件受力特征有充分的把握,能根据构件设计的合理经验和规范的深刻理解,采用合理优化方法进行有效设计。

3 房屋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的措施

3.1 加强剪力墙的设计

剪力墙设计中连梁的设计是关键。联肢墙是通过连梁连接的各墙肢联结而成,从而增加了墙肢的约束条件。连梁的剐度增大必将使得结构的地震作用也增大,这样连梁和墙肢分配内力也相应增大,此时必须增大构件的配筋量,显然这一设计结果必然会造成材料的浪费。因此,在住宅结构设计时,有经验的设计师都不会采用大刚度的窗下墙作为连梁,而宣将连梁设计成为截面、刚度较小的弱连梁。同时,在满足结构刚度与变形要求时,应从经济角度与抗力、变形方面综合考虑,合理布置抗侧力构件。显然,剪力墙数量越多,结构抗侧力刚度愈大,相应结构位移会减小,但是结构地震力会随抗侧力刚度增大而加大,对结构的造价控制不利。因此剪力墙应以周边均匀、对称、分散等原则合理布置,以规范规定的水平位移限值为准尽可能减少剪力墙数量。

3.2 加强设计中建筑结构形式的选用

不同的建筑类别和功能要求决定了户型的选择,从砌体结构和底部剪力墙结构谈起。

1) 加强砌体结构的设计。作为承重构件和抗侧移构件的砖砌体,其平面布置较为灵活,但不事宜做跃层结构,杜绝受力较大的突兀结构形式。门窗开洞宽度不宜超过2.1m,纵向墙体数量不宜少于三道,这一措施可以适当减少构造柱的配筋。

2) 加强底部框架剪力的设计。底部框架剪力墙结构由于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使得设计中受力平衡容易出现问题,因此对建筑平面的要求较为严格。承重墙尽量放在框架梁上,如果出现放在次梁上的墙体时,应加大该次梁、主梁、框架梁的配筋,加厚该处的楼板厚度。结构楼板不能随便错层,只有在楼板上填轻质材料实现的方式才可行。户型设计中宜让大房间布置在临街面,卫生间、厨房等小房间布置在背面,这样方便临街面柱网的布置等。

3.3 注重细部优化

1) 在注重整体设计的同时,也应加强结构局部构件的精细设计。比如现浇板设计中尽量把异形板划分为矩形板,这样既达到合理受力的目的,也避免了拐角裂缝的出现。

2) 底部框架抗震墙的底框梁箍筋配箍量一般较大,此时若选用冷轧带肋钢筋作为箍筋,便可减少箍筋肢数或箍筋直径,达到造价的降低以及施工的方便化。还有,为减少底部截面,采用高强度的混凝土是柱构件不错的选择,但是水平构件混凝土可适当减少混凝土的标号,满足了受力要求,也节约了成本。

3) 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结构优化设计理论的结合,基于计算仿真的优化设计思路已经在工程结构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利用计算机分析软件建立优化设计的分析模型,采用高效的计算机优化计算方法,设立结构设计达到的目标要求,最终实现结构设计的优化目的。在具体的优化设计过程中,优化设计实际上已经由一个工程问题转变为一个数学问题。在大型复杂结构的优化设计中,基于这一思想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具有其他算法无法替代的优势。因此,工程设计人员加强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优化设计分析非常必要。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建筑功能的多样化,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及建设用地日趋紧张和城市规划的需要,促使高层建筑得以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轻质高强材料的开发及新的设计计算理论发展,抗风和抗震理论的不断完善,加之新的施工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涌现,特别是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以及结构分析手段的不断提高,为迅速发展高层建筑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若干优化措施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自己一些见解与看法,谨供大家作参考之用。

参考文献

[1]孙国正.优化设计及应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江欢成.优化设计的探索和实践[J]建筑结构,2006,36 ( 6) : 1-24.

[3]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篇6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异形柱:问题

中图分类号:TB48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连续梁按单梁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这种将连续梁当作单梁来进行设计的情况大多发生在房屋建筑的阳台边梁设计当中,这是因为边梁的荷载能力比较小,所以往往难以获得应有的设计重视,而设计者为了能够使房屋建筑的受力分析更加方便,就会狭隘的将连续梁当作单梁来展开相关的设计工作。而这样的行为直接的违反了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本质,从某种程度上混淆了房屋建筑的连续梁与单梁,并且造成房屋建筑质量上的问题,比如说会引起梁上部出现受拉力影响而造成的竖向裂缝。不仅如此,如果房屋建筑的边梁长度过长,还会引发更为严重的质量问题,因为阳台上的边梁是直接暴露在室外的,而室外环境的变化会直接造成对边梁的影响,比如说梁会因此而产生收缩应力造成房屋建筑的裂缝等等,从容降低了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系数,直接的影响到建筑的安全使用。

2 楼板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楼板是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是划分建筑空间、层面的关键,不仅如此,楼板的存在能够将建筑的荷载有机的传递给建筑的墙、梁,从而形成稳固的、安全的房屋建筑承载系统。正是因为这样,必须做好对房屋建筑结构楼板的设计工作,因为这不仅仅关系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更影响到建筑建成后的使用以及安全,如果在展开工作的过程中,没有对细节做好考虑,那么就会出现质量上的问题,从而为建筑工程埋下安全隐患。就目前的现状来看,楼板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包括了以下几点:①双向板的有效高度取值过于偏大;② 板承受线荷载的时候弯矩计算出现问题;③ 在设计的过程中为了计算方便或者是因为对楼板受力状态的认识不足,简单的将双向板作用按单向板作用进行计算。

3 地基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地基是房屋建筑的基础,特别是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地基的好坏直接的关系到整个房屋建筑工程能不能够获得顺利的展开以及顺利的完成,正是因为这样,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地基设计必须全面的做到合理、适用以及安全,这样才能够从根本的基础上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以及后续工作的展开,也才能够从本质上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就现状来说,地基结构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包括了以下几点:①对于房屋建筑工程的中柱、基础以及梁的负荷没有严格的按照具体的规范乘以折减系数;②没有正确的认识到软弱地基的危害,不仅仅没有展开相应的设计工作,甚至没有进行严密的科学计算,仅靠自身的经验来处理。

结构工程师在设计方案时,通常都会把地基与基础设计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这是因为一方面,该阶段设计过程的好与坏决定了后期设计的设计模式,另一方面,地基基础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造价。所以,如果在这一阶段,任何设计方面的纰漏都可能造成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

在地基基础设计中,要认真对待地方性规范的问题。我国土地面积大,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如果仅以国家出台的《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为标准,它并不能把全国各地的地基基础多囊括进去,也不可能对每个地区的地基基础都进行明文的规定,地方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标准是建立在国家标准之上的,它根据当地的实际地形,结合一些成熟的经验描述,针对性的各地方的地基基础类型和设计处理方法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因此,结构工程师在进行地基基础设计前,要了解地方的规范,把握好地基基础设计的方向。

4 板一柱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板一柱结构的节点连接非常薄弱,不利于抗震。如某高层建筑,设计采用板一柱抗震墙结构(中央为核芯筒,四周为板柱结构),设计层数达到21层,房屋高度超过75m。显然该工程设计的承重结构选型是不合适的。

5 异形柱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我国的住宅建设中,特别是高层或小高层住宅,有些采用了异形柱结构。由于缺少相应的设计依据和规定,目前在异形柱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很多,也比较突出。异形柱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受粘结破坏的影响,受剪承载力比单调荷载作用下降低。试验表明,在反复荷载的施加作用下,异形柱会出现弯剪裂缝,随后存腹板内出现粘结裂缝,裂缝沿柱高进一步发展,混凝土保护层剥落,部分纵筋、箍筋,纵筋与混凝土间出现相对位移,翼缘与腹板纵筋问混凝土酥裂,丧失承载力。

另外,其存在的问题还表现在异形柱结构房屋的高度超高、结构布置不合理、体型小规则、抗震构造措施不当等方面。因此,在设计异形柱结构时,对房屋高度、结构规则性及抗震措施等方面,应严格把关。

应当说,目前国内对异形柱的受剪承载力、节点承载力和结构延性等方面的试验研究还不多,对异形柱结构抗震性能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异形柱结构时,对房屋高度、结构规则性及抗震措施等方面宜从严掌握。

6 伸缩缝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超长建筑物,为减少温度变化对结构的不利影响,合理地设置伸缩缝是必要的。有些设计人员提出用后浇带代替伸缩缝,我认为此种做法并不一定妥当因为后浇带仅能减少混凝土材料干缩的影响,不能解决温度变化的影响。后浇带处的混凝土封闭后,若结构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后浇带就不能再起任何作用了。对于不能或不便设置温度伸缩缝的超长结构,除留设施工后浇带外,还应采取其它构造加强措施,如加强顶层屋面的保温隔热措施,对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部位适当配置直径较小、间距较密的温度筋,或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

地下室结构宜尽量不设缝。有些设计人员常在高层建筑地下室与裙房地下室之间设置沉降缝,这虽可解决两者间的差异沉降问题,但地下室设缝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地下室底板和外墙在沉降缝处的节点处理非常复杂,施工困难,易出现渗漏水等质量问题,另外还常会导致高层部分的基础有效埋深不足。因此,对地下室结构宜尽量不设缝,而采取其它技术措施来解决差异沉降问题,如采用桩基,使绝对沉降和差异沉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或在主裙楼之间留设施工后浇带,待主楼封顶后再连成整体。

地下室埋于土中,建成后受温度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对长度较长的地下室可采取留设后浇带、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局部提高配筋率等措施来解决混凝土干缩和温度应力的影响。地下室底板和外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太高。目前普遍采用商品混凝土,一般来说,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水泥用量越大,混凝土的收缩量也越大。对需要抗震设防的建筑,其伸缩缝、沉降缝的宽度均应符合防震缝宽度的要求。

4 转换层的设计

转换层结构的功能主要是在结构转换的楼层设计水平转换构件,使得整个建筑符合其使用功能。因在建筑物中设置转换层可使其竖向刚度发生突变,降低了结构的抗震能力,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应遵循以下设计原则:在设置转换层时,应尽量选用直接落地的竖向构件,因为需结构转换的竖向构件能够引起刚度突变,影响结构的抗震能力;另外,应在高层建筑竖向位置较低的地方设置转换层结构,把握宜低不宜高的原则;对转换层结构进行优化,保证选用的换层结构型式具有明确的传力路径,有利于结构分析设计和保证施工量;转换刚度不可过大,在考虑建筑物安全和经济的前提下,坚持宜小不宜大的方法。

篇7

关键词:建筑物;防雷设计;感应雷电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importance of building lightningproof design, building lightningproof design idea, induction lightning invasion and building lightningproof design important factors on this and for building lightningproof protection design provides further study of the theoretical basis.

Keywords: buildings; Lightning protection design; Induction lightning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自然界有众多的不可抗逆的灾害,其中雷击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物越来越多,建筑物中的电气设施也越来越复杂。每年因建筑物内电气设施被雷击的事件时有发生,造成的损失很大,危及到人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因而,高层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就显得非常重要。

1 建筑物防雷设计思路

雷击侵入建筑物内电气设施的两种形式是感应雷和直击雷。其中,感应雷是由雷闪电流产生的强大电磁场变化与导体感应出的过电流和过电压形成的雷击;而直击雷是雷电直接击中线路并经过电气设施入地的雷击过电流。依据国家有关防雷设计标准,建筑物的防雷区可划分为LPZOA,LPZOB,LPZI等区。根据建筑物的防雷区划分,这样就可以决定该区域内的电气设施采取何种电涌保护器以何种方式在何处实现与共同接地体等电位联结。

电气设计人员对建筑物直击雷的LPZOA的保护区的保护设计很熟悉,根据国家相关的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设计由避雷针、避雷网等混合而成的接闪器,钢屋架与立柱基础的钢筋网、屋面板钢筋等构成一个整体,其中避雷网通过全部立柱基础的钢筋作为接地体,将强大的雷电流入大地[1]。建筑物的电气设施主要防雷保护重点是防止感应雷的入侵。这是由于感应雷是由遭受雷击电磁脉冲感应或静电感应而产生的,感应雷电压形成的几率较高,对建筑物内的电气设备尤其是低压电子设备会产生巨大的威胁。

2 感应雷电入侵探析

由感应雷产生的雷电过电压过电流主要有以下三个途径:

(1)由供电电源线路入侵。高压电力线路遭直击雷袭击后,经过变压器耦合到各低压0.38KV/0.22KV线路传送到建筑物内各低压电气设备;另外低压线路也可能被直击雷击中或感应雷过电压。(2)由建筑物内计算机通信等信息线路入侵,可分为三种情况:①当地面突出物遭直击雷打击时,强雷电压将邻近土壤击穿,雷电流直接入侵到电缆外皮,进而击穿外皮,使高压入侵线路。 ②雷云对地面放电时,在线路上感应出上千伏的过电压,击坏与线路相连的电器设备,通过设备连线侵入通信线路。这种入侵沿通信线路传播,涉及面广,危害范围大。 ③若通过一条多芯电缆连接不同来源的导线或者多条电缆平行铺设时,当某一导线被雷电击中时,会在相邻的导线感应出过电压,击坏低压电子设备。 (3)地电位反击电压通过接地体入侵。雷击时强大的雷电流经过引下线和接地体泄入大地,在接地体附近放射型的电位分布,若有连接电子设备的其他接地体靠近时,即产生高压地电位反击,入侵电压可高达数万伏。建筑物防直击雷的避雷引入了强大的雷电流通过引下线入地,在附近空间产生强大的电磁场变化,会在相邻的导线(包括电源线和信号线)上感应出雷电过电压,因此建筑物避雷系统不但不能保护计算机,反而可能引入了雷电。

由此可见,对建筑物内各电气设备进行防感应雷保护设计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设计的合理与否,对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与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在感应雷的防护当中,电涌保护器的使用已日趋频繁,它能根据各种线路中出现的过电压、过电流及时作出反应,泄放线路的过电流,从而达到保护电气设备的目的。

3 建筑物防雷设计重要因素

3.1 接地效果

建筑物防雷效果的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保证是良好的接地效果。建筑物防雷设计中都要考虑采用何种接地方式最经济最好。当基础包在防水卷材内或达不到规范中规定的条件时,可以做周圈式接地装置,应将周圈式接地装置预先埋在基础槽的最外面;当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符合规范条件时,应利用基础内的钢筋作为接地装置。接地体靠近基础内的钢筋有利于均衡电位,此外,还可以节省为挖深沟所花费的物力和人力[3]。在基础完工后再挖深沟会影响到基础的稳定性。对砖混或木结构的建筑物,应做独立引下线并采用独立接地方式。当土壤电阻较大,使用接地极很多时,可以做周围式接地装置。这是因为周围式接地装置的冲击阻抗小于独立接地装置的冲击阻抗,而且也有利于改善建筑物内的电位分布,并减小跨步电压。采用独立式接地方式时,以钻孔深埋接地极的效果最好,深孔接地极易达到地下水位,并且可以减少接地极的用钢量。

3.2 接闪功能

接闪功能主要指的是实现接闪功能所应具备的条件,这其中包括耐流耐压能力、接闪器的形式、接闪器与建筑物的美学统一性和连续接闪效果造价等。

3.3 屏蔽作用

建筑物避雷的屏蔽作用的目的主要是使建筑物内的电子计算机、通信设备、精密仪器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等免遭雷电电磁脉冲的损坏。建筑物内的这些设施,不仅由于其本身灵敏性好,耐压水平低,建筑物附近打雷或接闪时,会受到雷电的电磁辐射影响,而且在防雷装置接闪器时会受到电磁干扰,甚至其他建筑物接闪时,也会收到从该处传来的电磁波的影响。因而,在避雷设计时,应尽量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内的钢筋,建筑物内顶板、地板及柱内的钢筋,即笼式避雷网,实现屏蔽。由于建筑物内结构的不同,墙体的钢筋有疏密的不同,钢筋密度不够时,避雷设计时应按照各种设备的不同增加网格的密度。良好的避雷屏蔽不仅可以防御雷电电磁脉冲,也可以使分流和等电位两个问题迎刃而解。

3.4 分流影响

分流影响指的是引下线对分流效果的影响。引下线的数量和直径直接影响分流效果,引下线越多,每根引下线通过的雷电流就越小,其感应范围就相应越小[4]。引下线相互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规范中的规定。当建筑物比较高时,引下线很长时,应在建筑物的中间位置增加均压环,从而减小引下线的电感电压降。这不仅可以分流,还可以降低反击电压。

3.5 均衡电位

均衡电位指的是建筑物内的各个部位形成一个相等的电位,即等电位。如果建筑物内的各种金属管线和结构钢筋都能连接成统一的导电体,建筑物内便不会产生不同的电位,这样就可以保证建筑物内不会产生危及人身安全的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从而对防止雷电电磁脉冲干扰微电子设备也有很多好处。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内部结构大部分都是焊接或捆绑在一起的,因而最具备等电位的条件。

4 结语

建筑物的防雷设计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建筑物电气设计人员应该对防雷保护设计十分清楚。对建筑物的安全使用,电气设施的保护起到重要作用,在防雷设计时,设计人员应实地了解建筑物周边情况,以便更好地确定建筑物的防雷类别。所以电气设计人员应对避雷设计做进一步研究与探讨。同时应严格按照国家规范,精心设计,确保建筑物避雷设计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杨彩芳. 浅谈一般建筑物的防雷设计[J]. 山西建筑,2006,32(15):40-41.

[2] 林维勇.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M].2001:2-71.

篇8

关键词:房屋 建筑装饰 设计 生态理念

中图分类号:TQ174.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装饰设计在古代建筑中就有所体现,比如说我国的雕刻,西方的绘画,都是典型的建筑装饰设计。建筑其本身的设计往往会受到当地文化、风俗、经济、历史、地、气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建筑设计具备着时空与地域性的差异。比如说,中西方的建筑设计有着明显的差异,主要是因为中西方文化、信仰的差异;我国南北建筑有着明显的差异,主要是因为气候、地形、历史等原因造成的;古代与现代建筑存在着颠覆性的差异,主要是源于技术、人文等原因。

1建筑装饰设计存在的问题

1.1 选用装饰材料不合理

设计时只是片面的追求装饰的美观性,选用装饰材料时只看外表而忽略了对其安全性、适用性、环保性、卫生性以及防火性能的检验,所选用的很多诸如复合地板、墙体涂料和墙纸等装饰材料都会散发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存有一定的安全问题,还有很多亮丽的装饰材料属于易燃品,防火性能不合格,是很严重的火灾隐患,很多的建筑大火都是由于装饰材料接触火源而引发的。此外,很多建筑设计是各种材料的简单堆砌,相互之间并没有很合理的过度和衔接,整体效果并不理想。

1.4 过度的求新、求变

有时为了体现建筑装饰的个性和时尚,就在装饰设计过程中不断的尝试新思路、新改变,但却忽视里建筑装饰的功能要求,没有目的的在室内设计很多似是而非的隔断墙、主题墙等,地板和天花板得装饰也是各种装饰层不断,再加上社会风气的推动,最后弄得整个建筑装饰实用性不足,只是一些新内容、新外观的简单叠合。

1.3盲目追求奢华,投入过大

受到外来新思想、新理念的影响,建筑装饰设计也在蓬勃的发展,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增加,对于建筑装饰的投入也日趋上涨,对建筑装饰的外观以及质量也就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很多设计师盲目的效仿我国古代装饰风格或者西方欧美的风格,为了使建筑效果显得“富丽堂皇”、“档次高级”,但是自身的设计能力又欠缺,就在设计中使用了很多光鲜亮丽的装饰材料,其结果就是既浪费了经济投入,又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装饰看起来很俗气,没有内涵。

1.4 一味跟风模仿,缺乏个性

由于缺乏创新能力和从众心理严重,建筑装饰设计跟风现象也很常见,人云亦云,装饰风格一味的模仿别人比较成功的案例,或者家庭和公共建筑的装饰设计的像宾馆酒店一样。很多人对建筑装饰设计缺乏个性,不讲究文化品位以及内涵特点,把其他建筑效果较好的装饰直接照搬使用,忽略了地方的或者民族的特色,盲目的“攀比”,“跟风”,失去了大方高雅的气韵以及温馨舒适的风格。

2 提升装饰设计的措施

以上我们分析了在建筑装饰设计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很多误区和相应的原因,为了保证建筑装饰业得稳定健康的发展,真正能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可以从注重人才培养、提高装饰设计水平,加强普及教育、提高百姓审美意识,开拓创新、保持民族特色,规范建筑装饰市场管理、完善规范等多个角度出发采取合理有效的处理办法。

2.1 注重人才培养,提高设计水平

建筑装饰专业由于起步较晚,重视程度不够,在我国的教育系统中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装饰设计整体水平较低,其中家居装饰设计方面的人才尤其缺少。应该加大力度发展建筑装饰高等教育以及社会相关从业人员的再培训工作,培养一大批专业知识巩固、创新能力卓越并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壮大建筑装饰设计队伍。另外,企业和高校可以不定期的组织人员到国外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交流学习,培养过程中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提供较多的实习与竞赛机会,不断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艺术修养。

2.2 加强普及教育,提高审美能力

仅仅是提高了建筑装饰从业人员的设计水平和文化素养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目前的建筑装饰设计过程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业主直接参与甚至是起决策作用的,很多情况下,优秀的设计方案就是因为不符合业主个人的鉴赏情趣,不能满足业主对于装饰效果的个人爱好而导致搁浅。因此,应该加强对普通民众在建筑装饰方面一些基础浅显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其审美能力,使装饰设计人员和业主能够无障碍的沟通交流。

2.3 开拓创新,保持民族特色

只有创新才是保证建筑装饰业不断前进的动力,装饰设计时不能盲目的抄袭和追求,更不能因为一些商业化地设计而迷失自我的个性,失去设计的灵魂,对于已有的建筑装饰,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合理有力的借鉴其优点来完善自己的设计风格,还要从我国的民族特色角度出发,运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因地制宜,保持装饰设计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设计师要特别注重材料的合理运用,既经济环保,又能体现自己的设计风格。

2.4 规范管理,完善法规

规范化的市场管理是建筑装饰行业的强力后盾,应当积极的采取措施来不断的规范我国建筑装饰市场的管理机制,防止恶意竞争的出现,提高装饰设计和施工的质量保障能力,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能。此外,还要不断的将建筑装饰的法规以及规范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修改,为建筑装饰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2.5装饰的材料

在建筑装饰中,建筑材料的应用方法往往会直接影响其效果。是反映材料的本来特性还是改变其视觉特性都在装饰过程中予以表现。对材料的应用还要视其自身的特性,人们对其价值的习惯评价,来具体而恰当地对其进行组织。任何一种物质材料都有自身的物理及视觉特性,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肌理效果,在掌握材料自身特性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装饰性。如现代建筑中常为表现工业化时代而善用光亮材料,如玻璃幕墙或大量金属饰材,这很容易让人由材料的挺括、光亮而感到时代的高速度与机械化。在表现田园、乡土气息的建筑中就喜用木材、毛石等柔软、粗糙的材料,让人们的感性回归原始,追寻人情味。

3.生态理念在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3.1建筑装饰设计要以人为本,注重人体感觉

人能感觉冷、热、干、湿等,建筑设计装饰应该充分研究当地气候、地域性以及人体对当地气候的适应性。要保持室内通风,提高空气质量。同时,室内设计要充分考虑朝向,将厨房、卧室、客房等尽可能安排到阳光充足且日照时间最长的方向。其次,室内的温度及湿度应该最大程度上适应人体的需要。与此同时,应该保持良好的照明环境,采用绿色照明,当自然光线不适宜时,要选择最佳朝向并采用“绿色照明”。照明可以根据个人生活行为、个人喜好、室内空间用途来进行设计。

3.2建筑装饰设计要尊重当地环境的自然属性

从建筑当地出发,就地取材,充分利用本地材料进行设计,采用天然建筑材料及营造方法。多用可再生能源,在最大程度内使用可再生的地方性建筑材料,避免使用高耗能、高破坏、产生废物及放射性的建筑材料。例如经过加工的木材框架,掺加了水泥的石块,有草皮的屋顶;尊重当地的地方性文化,重视地域性理论,对于其地方场所的特色文化脉络要努力延续。

3.3建筑装饰设计要充分考虑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的相互关系

整体环境具有不可分割性,建筑的总体布局应体现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可采用平衡设计来展现一种和谐的建筑艺术。从生物建筑角度,人类身体的健康和生态效益是相互影响的,我们应该尊重自然,实现自然环境与建筑环境的有机结合,最后实现自然、社会、经济的综合效益。

3.4新技术应用

建筑装饰设计应通过技术来解决生态方面的一些问题,可以适当引入新技术进行设计;同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建筑的功能要求,采用最合适的技术。由于生态建筑理论是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概念出发,要求各种建筑构造体系所使用的各种建筑材料的生产、运输、加工过程所消耗的资源、能源和排放的CO2和其他污染物达到最低,对环境的破坏最小,这对于装饰装修材料的生产企业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企业在其生产活动中除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外,还要充分考虑环境效益。

4 结束语

建筑装饰的效果,是通过建筑室内外固定的表面装饰和可以移动的布置,与空间视觉共同创造的一种整体效果我们在进行设计时要将建筑要素与生态理念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环境和经济共同发展,使建筑在直接的环境中创造出科学、美观、舒适、实用和具有个性化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铁.建筑设计与环境[M].安徽美术出版社,2001.

2.徐占发.装饰装修施工[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3.吴骥良.建筑装饰设计[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篇9

关键词:房屋建筑;设计;空间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房屋建筑设计是一项综合性技术工作。是依靠建筑材料,通过一定的工程结构的分析和计算,通过施工工艺,同时考虑建筑的物理要求、设备要求、建造的可行性等建筑技术,才能使建筑的功能真正得到实现。采用墙、梁、柱、板及楼梯等布局及使用,有效传递建筑结构体系的设计理念,且将各类情况产生的荷载运用最简约方法传到基础。

1. 合理设计建筑空间

1.1建筑空间的尺度控制

所谓的尺度就是在不同空间范围内,建筑的整体及各构成要素使人产生的感觉。住户设计中不能只单单重视建筑本身的立面造型的创造,而应以人的尺度为参考系数,充分考虑人观察视点、视距、视角,和建筑使用亲近度,创造良好的尺度感,尺度在建筑设计中处于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空间的高度对于精神感受的影响很大,过低会使人感到压抑;过高会使人感到不亲切。

1.2建筑空间的体量控制

住户空间的舒适度是以人的尺度和心理接受的感觉为基准,过大的空间会失去家庭的温馨感、亲和感,失去家庭特有的生活气氛,有时还会使人觉得自己渺小而冷漠、僻静。

2. 建筑的平面设计

建筑平面形式的确定是一个较复杂的过程。一般是从建筑的功能布局入手,也要兼顾建筑的造型,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建筑规范进行,通常还会受到地形等一些的限制,之所以矩形平面常常被采用,不论是设计还是施工、定位、计算面积、布置房间、开窗、都要简单的多,同样的建筑,如果使用其他的平面形式,可能成倍的提高工作量,建筑平面的基本形状有正方形、矩形、三角形、圆型等,或者是由上述几种形式的演变和组合体。平面造型主要取决于我们的总体构思,所设计对象的功能要求与面积,建筑技术条件和地址具体环境。按几何平面的形状、数量以及各个几何图形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组合、组群,在平面构成上又可分为单体式、双体式、联体式、群体及自由式等。

3. 建筑的安全设计

建筑主要是为了满足功能需求进行设计及建造的,保证它的安全需求,特别是人身安全保护是建筑设计的基础,建筑安全设计就是为了避免使用者生命及财产等受到伤害。它涵盖了建筑项目的各个阶段,如项目前期、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及交付使用等阶段,在每个阶段过程中,均包括建筑安全方面的问题。比如在设计阶段里,电气及结构等设计均会影响到人们的人身安全。虽然建筑类型不同,但所遵守的法规及规范是相同的。在建筑设计中,需要有相应的防人身伤害设计标准,依照标准来规范不同等级建筑,并依据类型、规模及使用目的等来制定不同安全等级标准,让它能够在建筑设计中对安全设计进行服务;另一方面,安全设计标准机构要依照标准对安全进行协调及评估。在建筑设计中,要提高防人身伤害效果,应先对建筑安全设计标准进行规范。

在建筑设计中,除了重视建筑结构及安全疏散的设计,还应该重视暖通设计和消防给水设计,以及电气设计中的漏电及触电问题;对防人身伤害设计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补充完善,推进它的法制化发展,同时要培养建筑师较高的责任心及技术水平;加强建筑设计中的门窗荷载能力及抗风能力设计,墙体结构的设计,阳台、女儿墙及排水沟的设计,从而加强建筑设计中的防水设计。在建筑设计中,对建筑防人身伤害设计及结构设计进行合理配合,能够有效解决建筑中很多安全隐患问题,从而有效保证建筑安全性能。

4. 房屋建筑设计原则

就房屋建筑领域而言,可具体理解为人的居住、生活、娱乐、工作环境,包含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两者的和谐发展。它要求居住建筑必须将其使用功能与社会、文化、艺术等精神功能的复杂要求在空间和时间上相互结合,使这一聚居地的所有社会功能在满足当前的需要与将来的发展之间取得平衡,也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节约能源互相协调,并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确切讲应该体现三方面的特点,即生态性、经济性、文化艺术性,三者缺一不可。

5. 重视建筑节能

在设计中,建筑节能也是大有可为的。比如,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能源节约可谓比比皆是,大到居住区的中水系统设计,小到家庭抽水马桶上的设计,都会有效的节省水资源。比如建筑的外墙、门窗、屋面、采暖系统等都是关系建筑节能的重要部分。高舒适度、低能耗的建筑设计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a.热功能环境;b.空气质量;c.声环境;d.光环境。这些内容都会引起设计的变化,原来的建筑设计是一个线型分布,现在应该全部整合起来,成为一个新的能量技术工程。

建筑节能从总体上说,是通过政策指导,以节能技术和产品为基础,实现建筑产品的生产、施工和使用三个方面节能目标的。

5.1标准是促进和推广应用建筑节能技术的科学依据,标准是建立在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的,科研成果一旦为标准所采纳,必将促进科研成果的普遍推广和应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有了依据,产品和技术的推广才有了可能,因而大大地加速了推进实现建筑节能的目标。

5.2标准是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的重要手段,建设部连续颁发的建筑节能标准作为强制性标准必须贯彻执行。这样,就为建筑节能的实现提供了不仅在技术上而且在法律上的有力保证和重要措施。

5.3建筑节能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工作也是建筑节能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建筑节能标准制定过程中,编制人员可以发现其不尽完善的问题,为建筑节能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出了目标。同时,在建筑节能标准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对反馈意见的分析,也必然对建筑节能技术不断提出新的研究课题,经过对这些课题的研究和产品开发,也会大大地促进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

6.建筑外墙设计

在建筑设计中,外墙材料的选择应主要取决于建筑的风格与功能,并应根据地理位置、气候、条件、风俗习惯、审美观念、文化传统等因素综合考虑。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材料使用后的实际效果和维护、修补、清洗等具体问题,色彩是城市的建筑语言、形象体现,它能直接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整体风貌体,现出时代的气息。外墙的色彩是建筑物的面容,颜色和质地都有视觉上的重量感和冲击力。目前易见的问题是色彩的选用上,设计者对建筑元素考虑多,而对周边空间及环境的因素考虑少,造成整体的不协调。

7.建筑给排水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需要有一流的先进的工艺、能生产出较好的社会需要的产品,人们的追求向更高层次发展,更需要有一个包括优美的环境,良好的工作条件在内的赏心悦目的舒适的氛围,更需要防止和减少工业建筑常有的废水废气对周边环境的污染。这就需要进行全方位的综合的建筑设计,对污染进行充分有效的处理,保证有清晰的水质和洁净的空气。建筑设计虽然不像工艺设计那样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从全局、长远的效应来看,其对提高生产效率、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社会的文明都能起到很好的、积极的能动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给排水工程中建筑设计这个概念有一个新的认识,它必须是全面的、综合的、整体效应的结果并必须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贯彻始终。

篇10

目前大多数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审美要求是想要在建筑师所设计出来的建筑物上设计出具有某个建筑物自身的特色之美。除此之外,在建筑师对于建筑进行施工设计的同时,也必须要做到对于建筑设计中最基本规律的遵守,这其中最简单的设计规律包括:建筑物的对称和统一、建筑物的均衡、建筑物在设计过程当中的稳定、建筑物有关于不同角度的对比、建筑物在完工后的韵律、建筑物不同部分的比例程度、建筑物的布局序列等。建筑的设计经常会由于时间、低点、种族、文化风俗等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仅仅就根据我国的建筑构造风格来说,对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风俗,它们所设计的建筑物的造型就会有着千变万化的区别。但是,这些建筑在不同的人们的眼里却是存在着不同的美观和特色。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建筑物的设计风格发生着什么样的变化,建筑物的最基本的审美设计规律却仍然是统一的,现已被社会大众普遍承认为客观规律,因而具有十分的普遍性。建筑设计师在对于某一建筑项目进行设计的时候,建筑艺术设计的总体设计风格应该遵照的设计原则不能改变。建筑艺术设计的总体设计风格应该在总体上而言具有建筑各部分相互统一和相互协调性。简单的来说,就是在进行建筑物的创新设计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建筑物各部分的整体性,将在建筑物中所设计出来的不同建筑部位的不同的形体要素通过巧妙的方式有机地聚集为一个体,在建筑设计当中,通过各部分的形体要素的组成统一表达了建筑艺术设计的建筑美。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使得建筑设计师们所设计出来的建筑成品可以在所有艺术上都具有感觉的统一性。在现代社会的房屋建筑设计的过程之中,建筑中的一些基本形式使用的目的,在艺术形式上都是多样化发展而不是单一发展,这主要是因为仅仅依靠单一的发展,是难以形成甚至不可能形成建筑物在建筑艺术上的整体审美感的。这样多样化的艺术发展过程体现出来的是不同的艺术审美形式,带给人们的是视觉上的不同享受,与此同时还会带给城市一种神秘而且每秒的艺术色彩。在现代的房屋建筑艺术之中,在整体的设计水平以及设计风格中完成整个建筑艺术作品的协调统一能显示不一样的建筑设计中美感的艺术设计形式。在设计师对建筑进行构思和设计时,通过在建筑过程当中所使用的相关建筑材料的组成对比以及对于建筑物着色的色彩进行的对比,可以形成一种戏剧化的统一效果。这样一来,就可以做到运用简单的建筑几何图形进行建筑物的整体构造,加强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的完美结合,提升建筑物的美感。通过恰当的处理好建筑物中的主次分明,在进行建筑物设计的过程之中时刻把握和注意到建筑物以次衬主的设计原则,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可以使建筑物在建筑形体上达到一种统一协调的建筑整体效果。

2.创新房屋建筑设计中的均衡稳定性设计

在房屋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房屋建筑设计中的均衡稳定性的掌握和巧妙的运用也是在整个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提升建筑物整体美感的主要手段之一。在现代的建筑学当中,对于房屋建筑的设计主要是根据建筑师所设计的建筑规模的大小,建筑整体的形状特征以及建筑物设计所使用建筑材料的整体质感,建筑物设计的着色深浅以及建筑物在整体设计中相关建筑部分虚实的各种形影变化来营造建筑物在整体上的不同建筑的不同层次从而达到呈现出对于整个建筑物总体的建筑设计的美感和不同建筑的不同设计风格,经常展现出给人不同的轻重感。在现代社会的房屋建筑设计中通常是建筑设计师会通过不同因素的结合和不同因素的使用变化过程来在建筑物的整体设计过程中实现对于不同建筑各种不同风格的建筑设计,营造出不同的建筑审美享受。在房屋建筑设计师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他们通常都会经过在建筑物的整体设计中进行创造性的搭配和建筑物在不同层次上的有效设计,来达到在所设计的房屋建筑设计中达到恰当的建筑物均衡稳定发展特色。但是,在对房屋建筑进行设计施工的过程当中,应该注意到的一点是,并非所有的房屋建筑物在设计过程当中的轻重感都是相同的。从一般的建筑设计角度出发,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体量大的、建筑物实体的、建筑过程所使用材料质感粗糙以及建筑物着色颜色暗的,感觉上较重些。但是,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体量小的、建筑物在设计的过程中并非实体的、建筑物在建筑过程中所使用的建筑材料质感细腻以及建筑物着色颜色较为明亮的,感觉上就会轻一些。因此。在建筑师进行房屋建筑整体设计的过程当中通过均衡稳定显得平稳又安适。在房屋建筑设计师进行房屋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对于房屋建筑设计过程的整体均衡性的把握程度上主要是通过房屋建筑物中所设计的每个部分的相应有轻重的关系来实现的。通过对房屋建筑设计总体稳定性的把握,对房屋建筑各部分的层次的设计和管理。在进行房屋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再通过所设计出的建筑物的每个建筑组成部分的均衡性搭配关系来体现各地区各民族各风俗文化的不同艺术搭配形式,这样做同样也是对房屋建筑物相关于不同建筑部位、不同建筑风格以及不同建筑层次上的不同搭配风格的发展和延续。

3.创新房屋建筑设计中的比例控制

在建筑设计师对房屋建筑物进行设计的过程之中注意到房屋建筑设计中的比例关系也是在建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所谓建筑设计过程当中的比例关系一般来说是指建筑物不同部位不同物体之间的大小,以及建筑物不同设计部位的长宽高的对应情况关系。在设计师对于房屋建筑设计的过程之中不管是从房屋建筑设计的整体比例而言,还是从建筑设计中的一部分比例而言甚至是房屋建筑设计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比例,在建筑都有联系。

4.创新房屋建筑设计中的韵律之美

韵律之美并不仅仅局限于在音乐中,在不同的物体之中韵律之美也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对于房屋建筑而言自然也是不能例外的,好的建筑设计师会给人们设计出以舒适韵律的房屋建筑。韵律之美在房屋建筑中的体现形式是任何物体的诸元素形成系统重复的一种特性,这种特性已经随着目前人们生活水平的发展逐步深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不仅如此,韵律之美在大自然中的事物和现象之中也是广泛存在这的,例如人和动物的的心跳呼吸、水纹、树叶等。

5.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