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文化发展范文

时间:2023-10-31 17:59: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艺术文化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艺术文化发展

篇1

关键词:音乐艺术音乐文化文化文化相对主义

在当下有关中国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是否具有可比性,中国音乐文化是否可走现代化发展道路等问题的争论中,“音乐文化”是一个被大家频繁使用的名词,但同时也是一个被误解,误用最多的概念。最为常见的误解之一就是将它的内涵等同于“音乐艺术”。在某些学者的言论中,“音乐艺术”与“音乐文化”常常被混为一谈,不加任何区分。于是便出现类似“音乐的现代化”,音乐价值的相对性等等一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表述。

一、“音乐艺术”与“音乐文化”概念的提出

严格的讲,“音乐艺术”所指代的是一种特定的艺术形式,即由有组织的音乐所构成的听觉审美对象。对这种艺术形式的价值判断,尤其是审美价值的判断,无论是在不同的民族之间,还是在不同时代,不同流派之间,都难以形成一个划分高低优劣的统一标准,只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因此,在“音乐艺术”这个概念所限定的层面上,我们可以说:“音乐的价值是相对的”。

然而,“音乐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已远远超出了“音乐艺术”所限定的范围。音乐文化包含音乐艺术,但却并非指音乐艺术。“音乐文化是多种性质不同、形式不同、作用不同的音乐现象的综合物”,他所指代是一些特定的文化现象,这些现象与音乐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们也有着自身的特征、性质和作用。总之,“音乐文化”是一个大的概念,而“音乐艺术”是一个较小的概念,我们不能用小的概念来涵盖大的概念,我们必须懂得,我们探讨的是“音乐文化”这个概念属下的诸多文化现象,而不是某种艺术形式的审美属性和艺术品位。

文化,按照广义,通俗的理解,就是指人类的创造,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音乐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具体形态,它必然也是物质、制度、观念的综合体。从历史的,文化人类学的全部观点来看,审美价值是音乐文化多种价值中的一种,而不是其全部价值或唯一价值。因此,我们不能够仅仅从意识的,艺术的,审美的层面去看待一个国家的音乐文化,更要结合着物质的,制度的,观念的层面去看待一个国家的音乐文化。

二、中国音乐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音乐文化发展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到了二十世纪初期,音乐课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应用于课堂。但是,中国的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从近现代到如今近百年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已经不能适应当今世界音乐文化发展。这也就是说,中国音乐文化与当今世界上发达国家音乐文化之间存在着水平上的差距。

中国的音乐文化无论在物质的,制度的层面,还是在观念的,意识的层面,都没有能够适应当今世界音乐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没有能够充分的满足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以音乐教育为例:就物质层面而言,教育设施的匮乏,办学经费的短缺,师资力量的不足,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就制度层面而言,中国的教育体制亟待改革,大量音乐人才的分布与流动极不平衡,一些专业音乐院系人满为患,而大量的音乐普及教育岗位则无人问津;就观念层面而言,音乐教育观念陈旧、闭塞、学术视野短浅、狭隘。以上三个层面是阻碍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新音乐文化与传统音乐文化之间的摩擦

中国的音乐文化,需要在物质的、制度的、观念的各个层面上,全面地吸收和借鉴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和优秀成果,从而尽快跟上当今世界文明发展的步伐。现代化的音乐文化是开放的,其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交流范围的广泛性,足以使任何一种传统文化中的人们带来各种新意的、富有个性的艺术形式。中国近百年来音乐文化的发展变迁事业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如果不向世界敞开国门,如果彻底拒绝现代化的进程,或许我们的音乐文化会保持更纯正的中国口味,会赢得那些喜欢异国情调的老外们更多地赞叹。但是这样以来,我们中国人就必须放弃发展的机会和选择的权利,我们就只能为别人去做传统的守护神,而不能为自己去做新文化的创造者。

当然,新文化的产生并不意味着必须将传统文化一概“淘汰”。举个例子来说,一对年轻人结婚,如用传统的拜天地,坐花轿的方式来举行他们的婚礼,这一举动显然有着传统的中国味道,从而得到旁人的赞美和羡慕。但是,假如一位家长不顾“婚姻自主”的原则,硬要按照中国传统的老规矩为自己的儿女包办婚姻,这就有理由遭到人们的反对。再假如那位先生还想效法旧时代“一妻多妾”的传统,要给自己添上几房“姨太太”,那么这一行为不仅要为已经“西化”了的中国人所不齿,而且还要受到国际法律的制裁。这个例子说明,传统文化中与现代文化不相抵触的东西,自然可以继承和发展,反之,便决没有不被割除的道理。

四、中国音乐文化发展道路探索

20世纪的中国新音乐是整个新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选择“新方式”来做事情,过生活的结果之一。“新学堂”的建立,“学堂乐歌”的兴起以及其成熟的发展,中国的无调性作品,中国的十二音作品的陆续出现,等等。所有这一切,均说明我们中国人“听音乐”,“做音乐”的方式有了明显的质的改变。这些行为令那些不习惯接受中国新音乐的外国学者感到费解。其实赵元任先生早已说得明白:“中西音乐有异,中国音乐有自己的‘国性’,只得保存跟发展。但我们中国人得在中国过人的日子,我们不能全国人一生一世只穿了一种学博物馆的服装,专预备你们来参观。”可见,那种要求我们中国人的音乐文化永远停止在1840年以前的想法不仅是不现实的,更是“不人道的”。

自宋代以后,中国音乐主要是以本土繁衍、变异的方式在发展。直到清末,外来音乐文化,尤其是西洋音乐文化与日本近代音乐逐渐传入,音乐由此兴起。而这种现象确实为中国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知识经济发展加剧了东西方音乐文化的交融和碰撞。弘扬中华传统音乐文化、使中华文明在信息大潮中绽放异彩是音乐教育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电子出版物和远程教育的发展,东西方音乐文化将形成全方位的碰撞,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命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方面各民族音乐文化在冲突和融合中会增加统一和普遍性;另一方面,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繁荣和生存面临着威胁。全球信息网络一体化极易使西方社会的人生观、价值观长驱直入。在这场以文化渗透为主要途径和手段的新的“世界大战”中,中华民族的文化、文明和社会价值观关系到国家的兴衰、统一的成败。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产力。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革命的英雄气概,中国人民有着坚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为此,我们要主动出击、积极应战,大力开发音乐文化信息资源。将伟大的民族精神、将具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音乐文化信息送上国际互联网,使中华灿烂文化绽放异彩;激浊扬清,用中华文化抵御外来腐朽的文化的侵蚀,在我们民族的精神广宇里筑起思想文化的万里长城。

五、中国音乐文化发展伦理思考

但是,还有一些人反对将音乐纳入现代化进程,这类人被称为“文化相对主义者”。他们以“文化相对主义者”作为理论依据。在这里,我们应当看到,“文化相对主义者”原本是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宽容,相互理解,尊重,各尽所长,共同发展。就这一点而言,我们应当赞同。但同时也应当看到,一些“文化相对主义者”否认存在着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否认人类文化发展的共性,否认社会历史进程的阶段性、规律性、否认生产力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对此,我们必需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深入细致地分析,弄清那些文化现象以及这些文化现象的哪些价值具有相对性,共通性,普遍性,进而在中国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相比较中,分清哪些是“不同”的不同,哪些是“不及”的不同,决不能一概而论,人云亦云。

然而,一些信奉“文化相对主义者”的学者们却没有这样去做,以至于“文化相对主义”在他们的手上完全变了味,走了调,成为一种妄自尊大,盲目排外,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借口。他们以一种对立的心态,来看待中西方音乐文化的相互影响,彼此通融的历史与现实,以虚无主义的观点来否定现代化对于人类文化的普遍意义。由此可见,这些学者手上的“文化相对主义”,其实只是,狭隘民族主义及“国粹”论的结合物,它既不新鲜,也不先进,用它来解释文化历史现象,或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必将造成观念上的混乱和行动上的失误。

总之,文化、音乐,都是为了人而存在的,20世纪的中国音乐文化首先是为20世纪的中国人民而存在。中国音乐文化朝向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自主的,正确的选择,同时,也是21世纪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现代化进程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新型的、开放的,有生命力的同时也是在审美趣味上更加多元化的音乐文化。它是中国音乐文化与世界音乐文化之间完美的交融。中国的现代化任务任重而道远,而中国音乐文化的现代化则是整个社会现代化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2]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篇2

关键词:艺术教育;多元文化;发展趋势

我国作为一个文化发展大国,在国际交流不断深入的今天,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尤其是艺术教育,中、西方文化的不断碰撞、交融,出现了多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和载体,只有充分利用多元文化,才能促进我国艺术教育的不断发展。

一、多元文化发展对当代艺术教育的影响

在我国,多元文化互相包容、共同发展已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特征,并对当代艺术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具体而言,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多元文化对传统艺术教育模式造成了严重冲击。随着多元文化的不断交融、碰撞,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改变,出现了新型的教学方法,也新增了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艺术教育的发展,并且使顺应时展、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成为当代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则。其次,多元文化背景下,艺术教育的审美特征越来越突出。审美是进行艺术教育的本质目标,艺术教育可以为学生带来审美感受与体验。在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艺术教育审美特征变得越发突出,学生可通过分析艺术作品蕴含的文化历史,了解文化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民族概况、地理环境,从而不断陶冶情操,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最终实现全面发展。最后,多元文化背景下,艺术和其他学科不断交叉融合,实现了一体化发展。艺术教育中,会涉及许多历史、自然及地理方面的知识,学生可从不同角度去考察艺术作品的价值,艺术作品的本质特征得到了进一步还原。学生在接受艺术熏陶时,还能积累其他学科的知识,实现知识的一体化发展。

二、当代艺术教育多元发展的现状

艺术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为我国培养具有多方面才能的艺术人才。但在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当代艺术教育发展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文化教育观念落后、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当前,我国的艺术教育工作正处于发展阶段,同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而这种差距最主要的表现为文化观念方面的差距,并且与现下多元文化的发展存在一定悖逆。我国现下的艺术教育还处于“一元化”状态:在教学中会发现有一些教育学者将欧洲古典艺术当作现代艺术的文化形式,过分地推崇国外的艺术文化,忽视了本土文化;还有部分教育学者故步自封,只注重传统文化,漠视世界文化,文化视野狭窄。这两种现象是“一元化”概念的具体表现,对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为此,2014年的国际艺术教育学会特别提出,要增进世界文化交流,将我国的艺术教育转向全球,从而加快艺术教育多元文化发展。相信此举一定能促使艺术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将我国艺术教育改革提上日程。

三、当代艺术教育多元发展的措施

(一)注重生本理念,感知多元文化情怀

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对当代艺术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最新推行的《艺术课程标准》明确地将理解多元文化概念作为重要的教育要求,并且提出教学过程要注重学生对多元艺术文化精髓的学习、了解多元文化的价值,从而为发展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努力奋斗,这是对我国艺术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最新教学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即把学生当作艺术教育的核心,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学生展开,这有助于激发学生艺术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吸纳多元文化的意识,不断为传统注入新的活力,创新艺术形式,感知多元文化情怀。如《孽海波兰》是京剧大师梅兰芳对原昆曲的改造,在这个曲目中,梅兰芳先生通过改变头饰及妆容,为曲目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使作品富有时代气息,因而红极一时,这是艺术大家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创新。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此为例,让学生大胆地对《孽海波兰》进行改造,为其注入多元文化元素,在创新中提升学生的艺术涵养,从而感知多元文化情怀,促进艺术文化发展。

(二)认清本土文化,确立正确艺术价值观

在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注重外来文化的引入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本土文化的发展。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进行艺术教育时,让学生认清本土文化十分必要,其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感知民族文化,拥有强烈的民族情怀。如带领学生鉴赏国外油画艺术品时,使其在感受西方油画写实或抽象主义带来的美好意境的基础上,明白中国传统的笔墨山水画也有营造独特意境的方式,通过对比两者之间的差异,让学生感知西方绘画艺术的写实与中方绘画艺术的写意,让学生全面地认识绘画艺术,以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价值观。显然,以往的教学忽视了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使许多学生过分地推崇西方文化,不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因此,在多元文化不断发展的今天,艺术教育教师应首先对多元文化有更充分、更全面的认识,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本土文化和其他多元文化,树立正确的艺术价值观。

(三)注重文化创新,培养学生的多元发展理念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在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学生对于艺术的追求越发浓烈,因此,艺术教学除了要注重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还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著名艺术家阿恩海姆曾经说过:“艺术形象诞生需要一定的想象力与创造性。”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当代艺术教育的发展,使其符合时展要求,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教师的教学必须注重文化创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多元发展的理念,并使学生多方位地施展自己的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不故步自封,不因循守旧,把创新应用到实践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时,可从一些中外艺术大师通过多元文化融合取得艺术突破的感人事迹出发,引导学生肩负起文化创新的使命,帮助学生形成多元的文化发展理念,不断创新艺术形式,从而推动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

(四)开拓文化思维,扩展学生艺术视野

在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教师进行艺术教育时应改变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更多艺术活动,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艺术内涵的理解。首先,要注重新型媒介的运用,如利用网络或媒体,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艺术前沿知识的传播,赋予当代艺术教育更多活力与生机,为学生营造更加开放的教学氛围。通过引进新型媒介,对学生进行直观的艺术教育,拓宽学生感知艺术的视野,加深学生对艺术教育的全新认识。其次,在艺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创设一些与艺术现象有关的艺术活动,如在上课前,为学生预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谈论当下热点的艺术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多元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对旧的艺术形式进行创新,赋予艺术作品新的艺术形象,这些开拓学生文化思维的教学形式,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从而让学生走在艺术教育的最前沿,促进艺术文化的创新发展。

四、结语

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当代艺术教育要紧随时代形势,注重不同文化的交融和应用,抓住多元文化发展带来的机遇,不断丰富艺术教育形式,推进艺术教育改革,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文化素养和社会竞争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推动我国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作者:农旭安 谢歆达 单位:广东理工学院 艺术系

参考文献

[1]韩家炳.多元文化、文化多元主义、多元文化主义辨析——以美国为例[J].史林,2006,(5):185-188.

篇3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人类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各种优秀的文化形态对社会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发挥先进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的重大作用。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结合时代条件,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提出自己的文化纲领、文化目标、文化政策,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有力促进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掀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中国绘画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不断丰富、革新和发展,以汉族为主、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画家和匠师,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丰富的形式手法,形成了独具中国意味的绘画语言体系,在东方以至世界艺术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绘画,作为一种具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对中国当代艺术文化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我国的文化事业发展也有着独特的价值。中国绘画的功用和中国五千年的璀璨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一样,一脉相传且不停发展。

绘画体现着文化的时代性。绘画艺术是由人来诠释的,而人是生活在社会的大环境中的,因此创作出来的绘画作用切实地反映出现实的需求和个人自身的情感要求。在不同的时期,各种因素汇集后对绘画的影响,展现出的是思想、情感和哲学,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的。不同时期的绘画艺术,不可避免地要反映出现时段的影响因子,反映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时代特质。作为一种文化的时代载体,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在情境和内涵上冲破生产劳动的束缚,把文化的血脉糅合进人的心灵、净化人的境界。绘画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文化史。在经济政治文化的多维交叉下,在哲学美学等人文科学的影响下,绘画的语言富有极强烈的时代意义。从工匠的手法,到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这些都在绘画艺术中得以展现。各种流派的风起云涌体现出人类对现实的思考和对自身价值的探索。

绘画艺术促进了文化的创新。绘画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是和创新紧密相联的。创新的目的是要“得神”,但手段上既要学习优秀传统技法,又要观察、理解表现对象,二者缺一不可。自“五四”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新时期改革开放,寻找一种合理的中国绘画理论体系一直是中国画家和理论家的梦想,甚至用了几代人的艺术生命去倡导、去革新、去实践,在磨合中不乏争辩与对抗。“中西合璧”、“中西融合”与“洋为中用”的主张,也充分证明了国人求新、求变、求异和试图建立当代文化价值观与艺术体系的创新。艺术家的作品要有灵性,必须要不断演变和出新,才能有蓬勃的生命力,不断留下时代的烙印。绘画的技法、思路,在以传统为基础的情况下,也应结合中西方的艺术精髓,结合历代艺术家创作的思考结晶,逐步地突破陈规、寻求亮点,走出一条创新路径的。而这种创新路径对于整个文化大厦的构筑是很有裨益的,对文化大格局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绘画艺术有助于宣传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随着我国国力的逐步增强,更为广泛地宣扬中国文化就更为迫切了。绘画艺术就是一个很好的宣传中国艺术的载体,是让世界各国民众透过作品看文化的契机。比如中国画不仅是具象的,而且也是意象的反映,外国人在了解中国画的同时,会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反之只有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文化,才能更为准确地理解中国画,更好地理解中国画不只是形的体现、更是精神层面的展示。绘画艺术也反映出中西方文化的碰撞,有利于中国文化更好地吸收全世界的文化精华。21世纪的竞争离不开文化的竞争,绘画艺术的推广也有助于推进中国文化全球化的进程。美国学者亨廷顿曾写过关于文明冲突的著作,在全球引起很大的轰动,反映出文化文明在当前的全球竞争态势。因此,大力发扬绘画艺术,尤其是发展中国特色的绘画艺术,实在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篇4

从媒体演变看数字媒体艺术

视觉艺术的表达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人类为了自身的交流和发展,寻求相互沟通交流的媒介。我们今天仍然可以在石器时代人类居住的洞穴墙壁上了解到人类最早的视觉沟通媒体。19世纪,报纸迅速普及、大众传媒出现所带来的一切信息引起了人们无限的兴趣,使人们可以生活在一个更为广泛的空间中,这也标志着视觉传媒的新发展。数字媒体艺术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萌芽的,当时主要用于计算机专家的创作实验,其目的也只是在于了解电脑的潜力。然而,到了80年代,随着个人计算机的普及,面向艺术工作者的专业软件的开发、专业艺术家同计算机专家之间联系的增强,以交互式为特点的数码艺术崭露头角。著名艺术家罗伯特・劳申伯和设计大师乔治・开普斯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成立了专门机构研究数码图形与数码艺术。20世纪的最后20年,数码媒体艺术逐步走入我们的生活。今天,人们的生存与媒体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和全方位,人们每时每刻都在接受数码技术创造的影像、图形、声响、数据等信息。现代的数码技术在艺术表现领域中开始形成自身独特的视觉表现语言,体现出更高的艺术价值,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开始进入到艺术的古老殿堂。美国《财富论坛》杂志预言:21世纪发展的三大方向将是Internet、电子商务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在今天已无可阻挡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已势不可挡地充斥着影视、娱乐、游戏、军事、建筑、网络等各行各业,左右着社会的视觉语言。不管你拒绝与否,你都不可避免地与它接触,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人们观察事物的方式、获取知识的手段,以及人们的思维与观念。它改善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影响到社会结构的调整,并有力推动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

地处黄河流域的中原,具有悠久和灿烂的文化,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中原地区的文化艺术是祖先们智慧的结晶,如何在中原文化的艺术宝库中吸取精华,并利用数字媒体艺术这种艺术形式表现出来,使中原文化艺术发扬光大,这是一个值得研究和亟待解决的课题。

中原文化中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的优势

市场优势。中原地区作为我国人口密集的地区,会成为电脑的最大消费市场。而利用电脑创造的艺术也将通过消费来体现其价值,尤其是在未来移动媒体时代,拥有着全国最大电脑用户数量的中原地区将是数字媒体艺术的最大消费市场,这为数码艺术的发展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仅以电脑游戏为例,早在2003年,网络游戏市场的规模为13.2亿元人民币;到2007年,这个数据达到了67亿元人民币。而中原地区发达的电脑网络,便捷的交通更会促进数字艺术在中原地区的传播与发展。

文化优势。中原民间美术是中原民俗文化的一种,是中原劳动人民在生产、发展中流传几千年的美术作品,它存在于劳动人民生活的衣、食、住、行之中。中原悠久的历史,积淀着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凝聚了中原地区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的民俗文化和民间故事都可以成为数码艺术创作的基本题材,如传统的民俗皮影。皮影最迷人的地方就在于将一张原本平面、静止、毫无生气的图纸变成一个经由人们操控就能活动、表情达意的“人”。我们仔细观察演出的影偶时,会发现灵活的接合点是影偶必须具备的,只要有了灵活的接合点,经由人的操控,就可以使影偶行、走、坐、卧,这种皮影艺术难道我们不可以应用到动画设计中吗?朱仙镇木版年画极具观赏价值,被誉为中国的“国宝”。朱仙镇木版年画之所以与天津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山东的潍坊、四川的绵竹并称为全国著名年画,是由它独特的风格决定的。朱仙镇年画构图饱满,线条粗犷简练,造型古朴夸张,色彩新鲜艳丽。人物头大身子小,既有喜剧效果又觉得匀称舒适,我们完全可以借鉴,或者把造型方法与表现形式运用到现代设计中,这种手法对一些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其富有时代特征。中原剪纸、河南木偶戏、水墨画和保存历史悠久的壁画等也是中原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颗闪亮的明珠,这些艺术元素都可以灵活地应用于今天的数字媒体艺术之中,为中原文化艺术的发扬和传承作出巨大的贡献。

后发优势。中原地区人口众多,随着计算机的迅速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到这一领域,因而从事数字媒体方面的劳动力占据了绝对优势,而在校的数码艺术专业方面的学生,也将是未来中原高素质艺术人才的可靠保证。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统计,我国今年数字创意、游戏人才缺口达1.5万人,有专家预计未来3至5年内人才缺口将在60万人左右。

促进数字媒体艺术在中原文化基础上的发展

中原文化艺术是我们设计的源泉,展望过去,放眼未来,面对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的优势,笔者认为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必须从下列几个方面展开:

坚持中原本土特色。中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独特的魅力,每件艺术作品在其创作之前都有自己的特定借鉴,这就是传统。没有传统就不会有原创性,原创也正是和历史的衔接,从而才可能成为明天就要流传下去的新“传统”。中原传统文化伴随着世世代代的成长,这些几千年历史沉淀下来的瑰宝,我们怎能轻言放弃,而去盲从于表现一些陌生的国外题材呢?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数字媒体艺术想要异军突起,必须以自己的语言、方式去演绎自己的故事,并广为传播,使之发扬光大。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表现过程中,吸收中原文化,与中原艺术形态领域的相互补充、借鉴是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的根本。中原民间美术品种极为丰富,既有供玩赏用的造型艺术,也有衣食住行中以实用为主的工艺品,又与民俗、宗教及其他民间文艺存在密切关系,尤其以朱仙镇木版年画、淮阳泥泥狗等闻名于世。结合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形式是不断充实数码媒体艺术设计的魅力和生命力所在。

从艺术手法上借鉴。中原文化艺术包含什么?包含儒道文化!这些文化随着具体的事物通过视觉表现出来,如国画、书法、易经、禅学、五行八卦等。中华文明的发展深深打上了中原文化艺术的烙印,经过历代画家、艺人、工匠、百姓的创作实践,积累了大量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到殷商时期的青铜;从战国时期的漆器、帛画到洛阳出土的汉代雕塑、画像石;从唐宋的绘画到明清的瓷器,以及中原民间广为流传的剪纸、木版年画、皮影、建筑纹饰、戏装、面具等,充分体现了或恢弘或灵动、或简约或精致、或工整或粗犷、或热烈或娟秀、或质朴或奢华等多种手法。无论是逸笔草草的国画笔墨,还是板刻敦厚的装饰图案;无论是造型夸张的民间剪纸,还是色彩强烈的木版年画,这一切无不为数码艺术设计提供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图式语言。

俗话说“根深才能叶茂”。中原的诸多艺术门类都或多或少地体现着这种传统的表现形式。豫剧表演中,一将、九兵就代表了千军万马的部队,骑马用挥挥马鞭的动作来表示,划船就用划桨的动作呈现,使观众一目了然。汉代画像石《荆轲刺秦王》,采用了剪影形象,忽略细部,只刻画大的动态和影像。东汉青铜器《马踏飞燕》的造型是:马在飞,燕子也在飞,时空停止,接下来的动姿留给观者去想象,中原传统艺术中空白、虚形的表现方式不自觉地体现在许多现代设计师的作品当中。所以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作品中应多借鉴这种虚实、灵动的艺术手法。

从图像元素上借鉴。中原文化艺术在经过漫长的历史凝练后,逐步形成各种具有典型文化内涵的图形和纹饰,它们包括人物、植物、动物、景物、图腾、几何符号等形式在内的图像,这些乡土味浓郁的图像元素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张道一先生指出的“民间艺术是一种本元文化”。如果将这些富有民族特征的元素有机地组合到现代设计中,无疑会给单调枯燥的现代设计风格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荷兰画家、图形大师埃舍尔的一些作品与秦汉瓦当的《三雁纹》、清代的《四喜人纹》、《一团和气图》如出一辙,利用形与形不同轮廓之间的关系,构成一个新的形,彼此的共用线相互依存,互生互长,图地互换。申奥标志是大家众所周知的图形标志设计,它看上去有点像五角星,让人联想到中国的国旗及国旗上的五星;它又像是一个悠然自得的太极拳师,太极拳发源于中原,它代表着中原的传统文化与思想,整套动作都在“画环”,讲究天人合一,外柔内刚,富含哲理,有“四两拨千斤”之功;也可以把它看做是民间游戏“绷手线”中的彩色丝线构成的巧妙形态,“绷手线”也是中原传统的民间游戏,蕴含着合作和周而复始、不断变化、无止境的趣味,充分体现了中原民俗、民情与“合”为贵的中国传统思想。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贯穿着一个传统艺术风格与现代数码艺术创作风格相融合的主题,最终使用韩美林先生手绘的笔墨表现风格来升华陈绍华先生的数码图形创作,为我们解决用传统艺术精髓来丰富数码艺术创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证。

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过程中,首先应当切合设计主题,借用某些具有象征意义的传统图形来表达某种意趣、情感和思想;或是把传统图形的某些元素进行变化、重组和创新,使其既有传统图形的形似和神韵,又融入现代设计的一些构成形式、表现手法和版式技巧以及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将中原传统图形用现代意识和技法加以演绎,赋予传统图形以新的风尚、内涵和新的视觉感染力,进而体现中华民族的气质、精神和理念。

提高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格调。在艺术世界中,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其他艺术门类一样,对于格调都是极为关注的。格调的基本意义是指艺术作品中所体现出的作者本人的品格、气质、专业水平和艺术修养等方面的综合因素。

中原地处平原,地理位置处于中部,自古多为政治文化中心,中原人讲气派追求艺术层次,其格调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作者的人品、气质、道德和修养,因而从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标志着作者和作品的身价。有时候把格调作为评鉴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重要标准之一,不仅是对中原人文传统精神的继承与回归,同时也丰富了数码艺术的精神内涵,更强化了现代数字媒体艺术的艺术特征。

结语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原经济的腾飞,现代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已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中原民间美术是我们设计的根本,将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图形元素和符号运用到数字艺术设计中,是对中原传统文化很好的继承和发扬。掌握民间美术在数码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规律,进行设计实践,通过设计作品将中原艺术的精髓发扬光大。作为设计者首先应立足于自己的本民族、本地方的文化进行中原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开发,立足于中原民间美术的理论实践展开研究,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才能创作出既现代又不失文化内涵的设计作品。

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为丰富中原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中原文化艺术在新的平台上既有巨大的创作源泉基础,又有巨大的市场消费空间和大量潜在的人力资源。我们应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思想,将中原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用现代数字艺术形态表现,具有传统神韵而又不拘于陈旧的格式,追求设计的新意而又不忽略传统文化风格的体现,使中原文化艺术更富于韵味,使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作品既体现传统性,又具有鲜明的时代个性,这才是我们应不断努力和追求的。

篇5

随着我国物质生活的不断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跟进,对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和发展群众文化的呼声也越来越来高,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作为我国历史文化的底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发展群众文化也起着积极地促进作用。在近现代的文化发展过程中,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更是在促进文化传承、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发展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还促进了群众文化建设活动的多样性发展。本文将详细介绍了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群众文化两者的关系,以及阐述了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的相互作用,为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积极的引导和贡献。

【关键词】

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群众文化;文化传承;发展

1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群众文化的关系

1.1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每个时期都有它独有的文化底蕴和特色。而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文化是在一定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文化意识形态,因此它具有某个时代的特征及时代烙印,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能够促进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而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基于一定的民族文化基础而形成的,它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传承不仅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加以创新,更加有利于促进群众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有着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的文化习俗产生并流传至今,并得到了人们的普遍接受和认可,进而流传下来。这些历史文化特色传统虽然历史久远,但都保持着独有的特色和风格,形成具有自身风格的独特的文化特色,进而促进群众文化的蓬勃发展。在中国的历史长卷中,中华各民族的群众文化犹如滚滚的长河,永不停息地奔涌向前。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的文化传向了世界各地,并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要想使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长久地屹立于世界之林,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就必须深深地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群众当中,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这样我们才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更好地促进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1.2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群众文化的关系

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对文化的创新与传播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通过与现代群众文化艺术的结合,更加体现了我国文化独有的民族性,为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因此,分析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群众文化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是发展群众文化的必然途径

我国的文化艺术之所以如此得绚丽多彩,文化底蕴之所以如此得深厚,这主要得益于广大的人民群众,因为文化植根于人民群众,并被人民群众所创造,也就是说,文化的创造离不开广大的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有主体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而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人民群众的宝贵财富,在历史文化的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人类文明的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由于各民族的文化创造的年代不同,人们所处的地域不同,所产生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就各不相同,因此,我们在看待民族文化的时候,要区分其文化的自身价值和高雅程度,我们要坚持并发扬优秀的、积极的民族文化,抵制和摒弃庸俗的文化,提高我们辨别文化的眼力和鉴别力。但在世界多元文化背景的冲击下,以及一些发达国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渗透,我们仅仅依靠传承与保护传统民族文化艺术是不够的,在这基础上,还应该注意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加以创新,进而来顺应时展的需要,使其赋予时代性和多样性,并积极地加以宣传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和忧患意识,唯有这样,才能使人民群众真正地融入发展传统文化的氛围中来,积极地发挥其在文化传播与创新中的主人翁地位,才能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3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是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社会新时期的背景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要求其与时代紧密结合,顺应时代的要求,积极促进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历史性继承,推进与群众文化的完美结合。比如,我国政府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作为法定节假日,这就进一步确定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这个经济发展相当快迅速的,生活节奏相当快的社会,给人们特定的时间来领悟和感受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和熏陶力,使人们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来感受和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养分,进而批判地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一些发达国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渗透,这就需要我们提高对文化的辨别和甄别能力,抵制和摒弃庸俗、消极的文化,学习和借鉴优秀的文化,同时,要求我们要既克服又保留地对待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才可以更好地发展。相对独立性是民间民俗艺术文化最具代表的特点,它不会随着时代的更迭而消亡,它有其自身的特点来适应时展的要求,因此我们要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对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这样才可以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才能更好地为人类社会服务和造福。正如上文所讲,群众文化的发展要以民族文化的批判性继承作为基础,群众文化的发展要尊重历史,要与历史文化相结合,避免与历史脱节。与此同时,也要积极与国际接轨,汲取世界优秀民族文化的精髓,不断加以改造和创新,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发展,这样才可以是民族文化生生不息,才会使我们的群众文化丰富多彩,才可以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对发展群众文化的影响

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是发展群众文化的基础,而群众文化中广大的人民群众在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要发展群众文化就必须批判地继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更好地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要让人民群众去自觉地加入创造历史的氛围中来,只有这样,才会让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更具有时代性和历史主体性。人类社会的共同目标就是要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而经济的发展是根本要素,是人类进行一切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任何工作的开展都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和基础来展开,因此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和群众文化的传承也应该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不然,便会失去其发展最基本的意义。

5结论与建议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文化生活需求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只有不断继承和创新我们的传统文化,吸收和借鉴外来优秀文化,不断与国际接轨,抓住时机,顺应时展的潮流,才会使我国的文化屹立于优秀的民族文化之林,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并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继续发扬光大。

作者:刘淑娜 单位:河南省工人文化宫

篇6

一、高校的艺术教育和文化创意产业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课程里面,艺术教育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人们对它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学校要培养一个创新型的人才,很大一部分内容是通过艺术教育来实现的,由此可见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地位。艺术教育的主要教育内容是艺术相关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能以及艺术精神是高校进行艺术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发掘学生艺术潜能,让他们更加具有创新能力的关键步骤。因此,大学生要综合自身的能力,让他们全面发展就一定要在对大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增加他们的创新能力。李政道先生曾经说过“科学和艺术是分不开的……”对艺术的美学进行鉴赏,对创新的科学观念进一步进行理解都离不开人类的智慧,但是,要将对艺术理解和对科学理论的认识的感受进一步升华,就需要人类的具体感情作为支撑。可以说,就创造性来说,科学和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产生相应共鸣的。艺术要和科学产生相应的联系就离不开创造性,它在这里的作用就好像一种强力的粘合剂,粘结了艺术和科学,使两者之间产生一定的吸引力和共通性。可见艺术教育的积极作用就是为国家培养大批具有艺术精神的、拥有创造力的人才。高校在不断发展艺术教育的时候,一方面可以为国家提供具有创造力的人才,还能够在文化创意软件的开发以及发展的过程中为其提供一定的动力,是推动国家未来经济软实力进步与发展的重要举措施。

二、高校艺术教育在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或者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任务,全国各大城市也都推出相关政策支持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艺术教育,是一种提高个人素质、修养的新兴教育,随着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艺术教育已经逐步占据教育体系的主要地位,而除了北京电影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高等艺术院校外,还有类似艺先锋、庶吉这样的权威培训机构在不断促进此板块的发展。新式学堂是我国现代艺术教育最开始的地方,它起始于晚清时期。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经济技术的进步迫切地需要一大批的专门技术人才。在晚清时期的洋务课堂上把手工和画图这两门课程作为培养技术型专业人才的主要课程,这也是我国现代艺术教育最先开始成型的重要条件。然而进入1820年以后,中国就陷入了长期的侵略危机之中,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几乎举步不前,历史历经了多方面的变革,随后出现了一大批的具有先进意识的人才为我国艺术教育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经历了巨大的变革进入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我国在高等院校设立了很多艺术教育课程,并且在发展的前提下获得了比较喜人的成绩。但是,随着世界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新的挑战开始迎接高校的艺术教育。虽然我国没有一个很早的创意产业的起步,但是发展速度就像我国的经济一样是相当快的。

三、结语

篇7

[关键词] 潍坊市;民间文化艺术;瓶颈;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F740 [文献标识码] B

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创造成果,它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经济、政治、文化功能日益凸显。潍坊地处胶东半岛中部,历史悠久,是著名的世界风筝都,自古以来就是手工业发达的地区,清乾隆年间便有“南苏州,北潍县”之称。潍坊的民间文化艺术主要有风筝、年画、嵌银、布玩具、泥塑和剪纸等。

一、民间文化艺术的涵义及功能

(一)民间文化艺术的涵义

所谓民间文化艺术是劳动群众在生产劳动社会活动之余,为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的艺术形式。“民间文化艺术”覆盖的领域很宽广,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二)民间文化艺术的功能

1.经济功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间文化艺术也逐步发展,呈现出丰富和多样化的特点,并自发地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部分民间文化艺术产品具有了商品的特性,有的本身已成为商品,成为了经济新的增长点。民间文化艺术在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城乡就业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政治教化功能。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与传承,可以使人们受到他们共同认可的行为准侧、价值观及规范等的教育,具有政治教化的功能。

3.文化功能。民间文化艺术是劳动群众在生产劳动社会活动之余,为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的,是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积累下来的物质和精神文化财富,它本身就是一个文化发展和传承的过程,是一代代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的文化娱乐功能,可以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放松人们的身心、活动人们的肌体、交流人们的情感、丰富人们的知识、陶冶人们的心灵。

二、潍坊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剖析

(一)潍坊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现状

根据其发展现状,潍坊地区的民间文化艺术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1.已经淘汰、消失的,如传统工艺灯笼《老猫灯》手工制作、手工刺绣、蓝靛印花等,由于生产耗时、成本高、竞争力差,已经在潍坊地区相继绝迹;

2.具有地方特色但日趋衰落的,如传统的手工印花织物蓝印花布,已经被套染花布取代,濒临灭绝,其制作流程及技法也濒临灭绝,此外,花丝首饰等也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

3.针对市场需求,努力改革创新,不断发展的。当前潍坊风筝、年画、红木嵌银、青州花边抽纱等民间文化艺术经政府的运作,已经成功与市场接轨。

(二)潍坊民间文化艺术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潍坊民间文化艺术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竞争力弱、生产规模小等许多问题。分析其原因既包括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包括民间文化艺术的自身缺陷。

1.外部环境的变化。

第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民间艺术文化针对市场需求,努力改革创新,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已经成功与市场接轨。但从总体上来看,仍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第二,政府对民间文化艺术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保护意识不强,导致民间文化艺术发展困难。有些地方对民间艺术的保护意识不强,工作缺失,保护传统民间艺术的意识还没有深入人心,特别是对一些濒危传统工艺还缺乏有效保护手段。而且,对民间艺术文化的发展、保护投入的经费也不足,影响了民间艺术文化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政府在民间文化艺术的宣传、教育上力度不够,致使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对本国的民间传统文化了解甚少。

第三,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民间传统文化的发展、保护,虽然出台了一些规章条款,但就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及发展等整体实施缺乏依据,对民间艺术文化缺少针对性管理,在实际操作上有一定难度。

第四,民间文化艺术产品生产的规模化不高。近年来,一些民间艺术文化产品在投入市场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规模一般都比较小,影响力不够,满足不了大批量需求的要求。

2.民间文化艺术的自身缺陷

第一,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主要依靠个人的知名度,研发、创新能力不足,没有形成良好的品牌,进而导致市场认知度不高。多数民间艺术传承人市场经济观念差,只是一味地继承老一辈的传统手艺,不愿意积极开发创新新的产品,有的也曾尝试使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改进,结果却导致艺术产品五花八门,影响了其艺术感受力;有的因为人们的审美观念、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的改变而被淘汰;此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一些民间传统工艺品的实用功能消退,很难继续生存下去。

第二,由于传统民间艺术产品市场需求量小,经济收益低,很多年轻人不愿意涉足其中,而且优秀传承人甚少。各传承人之间各自为战、争名逐利、互不往来,缺乏培养后备人才的经济实力和投入的积极性,组织形式松散,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稳定的营销网络。

第三,传统民间文化艺术产品竞争力差,不能适应市场要求和变化,有的产品不是没有市场而是没有找到市场。

三、保护并促进民间文化艺术发展的对策建议

近年来,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大力推行,大量民间艺术进入了公众与学者的视野。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审美观念、生活方式的变化,很多民间艺术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因为民间文化艺术传人绝大多数来自农村,文化知识水平低、经济来源不足,仅靠他们自身的能力,技艺的延续性很难保证;另外,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民间文化艺人急剧消失;此外民间艺术文化传承后继乏人,传承主体出现了老龄化倾向。因此拓宽民间文化艺术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做好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发展工作势在必行。

当前民间文化艺术要走出生存的困境,不断提高竞争力,需要政府的支持、社会的关注、民间文化艺术自身求变三方面的配合。

(一)政府的支持

1.政策扶持。加大对民间艺术文化的政策扶持,根据当地情况,积极探索建立稳定有效的投入保障机制,加大财政投入,设立保护专项资金,并列入每年财政预算,通过政府行为加大对民间文化艺术的普查、征集、保护和利用。对生存困难、濒危或将失传的传统工艺,采取必要措施,加强保护和传承;经济效益不高的,要加强调控和引导,使其快速适应市场变化,融入市场;对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设立专项补助资金,给予重点保护

2.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一方面,通过出台新的法律法规加强对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对民间文化艺术在社会地位、经济保障、专业技术资格认定以及从业资格等方面给予法律、政策和制度保障,为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加大对民间艺术文化有关商标、专利、商业秘密等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侵权、泄密行为。

3.加快人才培育。一是注重从内部培养人才,鼓励和支持各类人才参与,不断培养壮大民间文化艺术人才队伍;二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传承人,给予多种形式的奖励;三是鼓励民间艺术传承人与工艺美术院校合作,引导年轻人学习民间艺术,培养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人。

(二)社会的关注

1.制作民间艺术宣传片,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利用电视媒体等进行宣传,宣传片可以直观生动地展示文化艺术产品,使人们能够比较深入地了解其特点,可以有效提高文化艺术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2.搭建民间艺术网络平台进行宣传。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实现了信息的分享、记录、远距离传播和远距离实时多媒体多向交互的传播,民间文化艺术的宣传推广也离不开互联网,需要我们抓住“互联网+”重大机遇,加快推进民间艺术文化的发展、传承。

3.定期举办民间艺术节等活动。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提高居民兴趣和社会的认可度,从而达到宣传、普及、发展和传承的目的,这是促进民间艺术文化传承发展的有效手段。

(三)自身求变

1.加强创新,提高民间艺术产品市场竞争力。根据地区实际情况,整合相关资源,提高民间艺术文化的表演性和审美价值等,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满足市场需求。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培育民间艺术文化品牌,促进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消费。

2.加强自身的管理,从分散式无人管理向集中的统一管理转变。如成立专业性比较强的协会等对特色文化产业进行管理,对有价值的民间文化艺术及时保护和改造,使其健康发展。

3.民间文化艺术也要“走出去”,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交流,向国际化方向转变。随着对我国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民间文化艺术与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合作必然会进一步扩大,我们应抓住机遇,以民间文化交流为纽带,带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的全面发展。

[参 考 文 献]

[1]王振民.潍坊文化三百年[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2]程嘉宏.对加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8(17)

[3]袁丹,雷宏振.我国文化艺术产业集群与发展路径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3(12)

[4]张在湘,蔡万江.潍坊文化通鉴[M].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92

[5]王培竹.潍坊历史文化名人[M].济南:齐鲁书社,1996

[6]方海枸.潍坊民间艺术[J].潍坊学院学报,2007(1)

篇8

[关键词]当代工艺美术 文化产业发展 创新

中图分类号:TE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1-0007-01

前言:工艺美术是一种综合了生产、生活、艺术审美的活态文化体系,其中积淀、蕴含着人们的造物思想、审美意识、技术能力、伦理观念,反映民族心理结构、精神诉求乃至集体记忆,是重要的文化资源。中国工艺美术是我国人民创造能力的高度展现,它饱含着人民大众的智慧和勤劳,传承着丰富的文化意趣,体现着国家和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神、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我国社会文明和生活文化传统的载体,也是一个国家、民族以及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具体体现。深入洞悉、发掘、传承和表达本民族的文化信息,立足民族历史文化积淀进行传承和创新,不仅有助于实现物质的丰赡、经济实力的提升,更能从长远意义上推动本土文化、民族精神的独立与发展。

1 当代工艺美术的文化产业发展面对的形势

1.1 工艺美术传承历史文化

衣食住行背后绵延着亘久的伦理价值和文化传统,工艺美术作为历史生成的,广大民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造物文化体系,满足人们对于物用、礼俗、审美的多种需求,是民族特色的认知方式、名物制度以及审美趣味的活态的集成。工艺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与作为书籍文献传承的知R体系相区别,是一种综合了生产、生活、艺术审美的活态文化体系。工艺美术是一支鲜活的文化根脉,较之于文字典籍和习俗传统,更大程度上以造物形态,融合了一个民族历史的、集体的创造能力和文化表达,包含了对自然万物的认知与理解、对技术的应用、对礼俗规范的传达、对美的感知和把握,它的传承与延续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民族的文化生态、民族文化基因的存续、文化的认同与传播发展等等。

1.2 工艺美术面临的问题

从根本上说,传统工艺美术身处工业化和市场化的社会转型过程,必然遭遇冲击。以工业文明为主体的城市文化,对消费品的功能与审美提出新的要求,在充分的市场选择过程中,传统工艺美术行业被边缘化,生产要素转移到农村。应该说,工业化、市场化冲击,不仅对工艺美术的内涵和价值构成影响,引发学术和教育领域从设计艺术出发,对工艺美术的反思和批判,而且由于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意识和生活观念的改变,部分传统工艺美术品类在市场化的自主选择中进一步受到冲击。在这种形势下,加之我们对工艺美术的文化保护和教育传承不足,工艺美术文化生态破坏严重,工艺资源流失加剧。从立法层面看,我国的立法工作是相对滞后的。从教育层面看,我国由于专业教育、学历教育波动、滞后,而新的生产结构中,传统手工艺传承的“师徒制”逐渐弱化消解,加之从父到子、从子到孙的传统生活方式、生活意识、生活习惯等弱化,民间传承机制很大程度上被消解,部分传统手工艺因此面临后继无人、人亡艺绝的危机。

2 当代工艺美术的文化产业的创新之路

2.1 当代工艺美术在艺术表现力的创新

当代工艺美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不断的创新,所以,相关工作者一定要在艺术表现力方面具有优秀的创造力,有创新的精神。要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在生活中多积累素材,还要在设计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审美观。工艺美术包括的多项内容中,需要将审美与性能有机的融合的一起,不断对艺术构思创新,还需要对传统的设计知识以及理念进行创新,这样才能促进工艺美术设计更好的发展。当代工艺美术在设计时,中国文化的发展经历了较长的时间,而且融合了不同的思想,所以,工艺美术在发展时,也需要将不同的文化融合在一起,需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了提升工艺美化的设计理念,还需要融合现实,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大众的需求。

2.2 当代工艺美术与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代工艺美术中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很多与工艺美术相关的软件都相继的开发出来,并且大部分都已经在当代工艺美术中开始应用,在创作过程中为创作者提供大量材料,加强作品设计,综合有效的利用各类材料充分的掌握与创作作品相关的材料,加强创作作品自身的质量给予了当代工艺美术设计人员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设计人员能够在作品的创新上投入更多的精力。提高了当代工艺美术的整体设计水平,简化了作品的制作过程,计算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当代工艺美术持续发展的机遇,

面对国内外各种艺术思潮的涌现,当代工艺美术设计人员应当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自身在创作过程中对于技术、知识能力的有效创新,将当代工艺美术设计与信息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提高当代工艺美术的作品质量。

3 结语

从我国当前情况看,工艺美术的文化保护和产业发展再次受到重视。就此而言,农村传统手工艺已不只是代代传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投射着古老文化的智慧之光,也不只是新的经济形势下,增收致富、惠益民生的经济项目,而是一个关联着文化、经济与乡土社会发展的重要的着力点。认识和发掘工艺美术的价值,实现工艺美术的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应受到教育、文化、立法、经济等各领域的重视,使中华文化传承光大。我国的经济发展很快,这促进了当代工艺美术设计水平的提升。但是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眼光有着较大变化,而且对精神文化也有着不同的追求,所以,在工艺美术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增加创造性,要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这样才能提高设计作品的时代感。传承,这可以是工艺品更具文化内涵。无论拓展中国设计发展的广度与深度,还是实现文化的自觉传承,都离不开对本土造物根脉的把握。

参考文献

[1] 黄宝庆.促进当代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 学术评论,2015,01:55-61.

篇9

关键词:湖北剪纸;文化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J5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155-01

一、湖北剪纸艺术的历史

素有“千湖之首”之称的湖北位于长江中下游, “九省通衢”的便利交通使民间艺术多姿多彩,荆楚腹地的区位优势使楚文化遗韵深厚,充满灵气的荆山楚水孕育出地灵人杰,“唯楚有才”的赞誉由来已久。远古时代,宜昌西陵氏部落发明了剪影绣花,这便是中国剪纸工艺之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时期的“皮革镂花”(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出土文物之一),虽是用兽皮制作,但与后来的纸质剪纸仅仅是材质上不同,雕刻技法与艺术品效果却是如出一辙,它们的出现为民间剪纸形成奠定了基础。湖北孝感出土的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的漆器就有银箔镂刻的花纹图案;南朝(420年--439年)梁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荆楚人于正月初七‘人日’,或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或戴之头鬓。”唐李商隐《人日》诗也有“镂金做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之说。无论“镂金”或“剪彩”,皆为“剪纸”工艺,并在荆楚民间广为流传。在清末民初建立有剪纸的行会组织,这在全国是少见的现象。可见,剪纸与荆风楚俗早在千年之前就已结下不解之缘。

湖北剪纸因特殊的地理位置,融合了南北艺术之长,鄂西北以剪为主,自剪自用,广泛应用于民俗生活。样式有窗花、灯花、喜花以及鞋垫花。而在近代江汉平原及鄂东地区,由于商业的发展,一剪一纸己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更多地是使用刀具,以刻代剪,从而逐渐发展成一种小规模的手工业生产作坊,成批生产雕花剪纸进人市场。雕花剪纸又名 “花样”。在房县,时兴过一种带字的花样,这些花样上的诗句往往是求花的乡亲随口吟出,剪花的巧女便把它剪在各种形的剪纸上。如“操心劳力,增加负担”是刚过门的媳妇说给公婆听的客气话;“手心手背都是肉,打断骨头连着筋”是母亲告诉女儿,长辈对你们都一样看待——平时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语言揉进剪花里,更增添了一份含蓄。这也是湖北剪纸与其它省份的不同特点,因此更应该在当代社会将剪纸艺术与市场结合发挥其优势,为湖北文化的弘扬发挥其积极作用。

二、对湖北地域剪纸艺术文化的保护和利用

1、成立剪纸相关的专门机构。政府把剪纸与文化产业相结合,以文化体制的改革创新和加大政府的职能转变、监督机制、政策的支持为突破口,激发剪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活力,成为当地经济、文化、旅游发展作出了贡献。

2、举办剪纸大赛和剪纸创意设计比赛,促进民间剪纸艺术与经济产业开发。逐步走向市场,将剪纸元素融入到服装、玩具、礼品等领域,并与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结合,实现了传统剪纸由单纯的装饰性向实用性、时尚性和科技性的转型的巨变。

3、培养技艺的传承人,留住人,才能留住艺,进而留住文化之脉。注重理论创新,将剪纸艺术纳入教育规划,加强民间团体、文化继承人同高校间的鼎力合作,开设与其相关的基金会或采取必要的奖励、激励手段来刺激学生选择相关专业,培养高端专业剪纸艺术创意人才。

三、剪纸艺术在弘扬湖北地域文化中的市场运作

(一)理论依据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当代文明相协调,保持名族性,体现时代性”等论述。从理论上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上升到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高度来认识。2009年7月,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①。2003年9月,中国文化部制定下发的《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文化产业界定为:“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两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②

2011年10月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条题目为“用创新思维发展文化产业”短评,评论中提到:一个好的创意转化成文化产品,就能点石成金。“以文化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直接创造真金白银,这就是文化产业的魅力。目前,我国文化消费快速增长。用创意思维,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就为经济结构调整增加了新的引擎。这是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二)剪纸艺术作为文化产业的可能性依据

剪纸艺术具有五大卖点、十大市场的宣传广告。五大卖点:特色产品、环保概念、民族艺术、传统题材、大众参与。十大市场:广告赠品、旅游纪念品、婚庆礼品、艺术收藏品、玩具、DIY休闲产品。

剪纸艺术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物质载体的一种,我们从理论上阐释民间剪纸文化与现代文化发展,守望民间与建设未来新文化的辩证关系,并由此升华到民族文化建设的前景的谋划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对于今后依据科学发展观指导的文化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由于文化产业越来越显著的经济贡献作用,其与经济发展协调关系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研究的重要方面。湖北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历经千年逐渐在演变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地域风格,有其特殊的地域元素,创建湖北剪纸文化产业势在必行。现代文化产业是推动传统艺术提档升级的有效途径,而传统剪纸艺术是文化产业的凭借和依托。中国传统文化、民间文化是支撑剪纸艺术繁荣昌盛的力量源泉,同样,传统文化、民间文化是我们进行现代艺术创造的强大动力。

篇10

关键词 文化;专业建设;多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14-0010-04

教育是建设与发展文化的基础,是传播文化的主阵地,对社会整体性进步具有根本性意义。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1],这是对传统意义上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拓展与丰富。文化传承创新成为普通高校办学职能的普遍要求,而对以培养“德艺双馨”艺术人才为目标的高职艺术院校而言,因其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的对口性,在文化建设与发展中理应有更高的目标去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文化多元发展的时代背景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主要指与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有关的方面[2]。本文中“文化”取其狭义,即“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文化。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领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它既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自2006年始,中央连续制定下发了一系列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尤其是党的十七大首次明确将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战略布局出发,提出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当前,文化建设领域出现了几个标志性的变化。

(一)文化体制改革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传统文化体制,由于统得过死,缺乏生机和活力,严重制约了文化发展,因此在试点基础上逐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是目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国家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除少数承担政治性、公益性出版任务的文化艺术单位外,一般艺术院团和其余各类文化艺术单位分期分批转制为企业。国有文化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支持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发展。

(二)文化产业发展

本文将从事文化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称之为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简单地说,就是积极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文化走向市场,把文化当作产业经营。当前,文化产业在我国获得了迅猛发展,国家的文化产业结构由单一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型向庞大的经营性文化产业型转变,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文化产业成为国家支柱性产业的宏大目标。

(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我国在国力不断增长的同时,正积极投入财力、物力,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尤其是积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包括完善公共文化设施服务布局、促进数字和网络技术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应用、切实维护低收入和特殊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等。把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现代国家政府的基本责任和重要义务,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客观需要[3]。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当前,国家对文化典籍、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及传统经典、技艺、重要文化遗产、濒危文化遗产、民间文学、民俗文化、民间音乐舞蹈、少数民族史诗等若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抢救给予了高度重视。

上述变化反映了我国文化建设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的历史时期,文化领域出现了诸多发展趋势,可称其为“文化多元发展”。

文化多元发展是高职艺术院校面临的最为重要的背景,它对高职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传统的艺术生产主要集中在艺术创作和艺术表演领域,很少大规模地与社会的产业化活动发生关系,而在文化多元发展背景下,艺术生产已不仅仅限于完成演出与创作的过程,艺术产品的创意、策划、管理、传播、批评与信息咨询已成为艺术生产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高职艺术教育的主要服务对象发生了重大变革。文化多元发展赋予了高职艺术院校新的使命和责任。在此背景中,高职艺术院校必须重新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办学基本命题。而这些都要求高职艺术院校着眼办学的基本元素和载体——专业建设,以专业为载体和抓手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二、应对文化多元发展背景的专业建设总体设计

专业建设是一个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尤其是在文化多元发展的背景下,更需要高职艺术院校立足现实,重新审视教育发展面临的环境变化,在专业建设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中体现出适应性变革。

(一)紧贴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