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传播方式范文

时间:2023-10-31 17:59: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舆情传播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舆情传播方式

篇1

关键词:网络舆情;应对策略;探讨

网络舆情就是现阶段的网络传播中,媒体大众和民众网友通过各种网络渠道对当下社会热点话题和公众关注的事件进行谈论、评论、发表观点和看法的一种现象。网络舆情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广泛应用,越来越成为民众表达意见、发表不满、传递情感的一种主要方式。因此,网络舆情的引导和控制是确保社会稳定和民众心态阳光、健康的一种必要策略和手段。应对网络舆情应该从根源上严格筛选信息的健康程度和可传播性,对于已经造成一定影响的网络舆情要通过相应的方式应对、控制。

一、目前我国网络舆情现状与载体

网络舆情的社会影响力主要受到网民数量、参与人数等因素的影响。截止到2016年的统计数据,在我国,上网网民的总数已经达到了7.1亿,手机网民总数已经高达6.56亿。这在我国15岁到60岁的成年人9.4亿的人口比重中,网民数量的比例高达76%。由此可见我国网络信息化的发展程度和广泛程度。通过网络、手机网络S时随地的观看消息、关注社会热点、发表言论、已经成为成年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知名的新浪博客、百度贴吧、各大论坛等都在极力助推网络评论版块的发展,各种软件的手机客户端和微信、QQ也成为传播舆论的主要途径。

二、网络舆情的分类和营销

(一)社会事件和公众现象导致的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虽然是在网络上传播的一种言论,但是所谈论的话题往往是当下社会的热点话题和流行趋势。网络舆论是有针对性的针对某一社会状况和民众事件引发的大规模的谈论和思想导向。就目前网络舆情的统计分析,我国民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有社会养老、薪酬保障、公共医疗等。的网络舆情主要也是反应了民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和有关政策策略。

(二)小道消息及虚假消息导致的负面舆情

由于社会舆情能够造成很大的社会反应和民众聚集度,有些社会事件造成的大规模网络舆情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有些不法分子就利用网络舆情造成的大规模的社会言论从中谋取不法利润。他们借助我国现阶段网络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现状,钻空子、走偏锋,故意、蓄意捏造虚假消息和负面报道,有些甚至存在欺诈、勒索等犯罪事实,造成民众大规模的社会反响和反对浪潮。使网络环境形成了非常不健康、不文明的状态。

(三)真人真事与社会道德弘扬的正面舆情

除了负面、恶劣的网络舆情,还存在很多正面、积极的网络舆情。网络虽然更大比例是宣泄、、抒发不满、宣泄情绪的地方。但同时也是弘扬正能量、倡导社会善举的优良土壤。近年来,很多社会上的好人好事,乐于救人、见义勇为、绿色通道等好人好事也大量在网络中转帖、流传,大量的正面舆情不断跟帖、跟赞。网络舆情同时也宣传了很多正义、善良的新闻事件,在社会中也形成了效仿和认可的局面。

三、针对网络舆情应对的策略

(一)构筑大数据网络

要想更全面、更系统的控制网络舆情,就需要构筑大数据网络平台。目前我国网络舆情是把整个网络体系分散成一个一个的单元进行监管和控制,单元型的网络舆情监控在可控范围内能够发挥其实时控制的作用,但是由于单元型的网络监管只是局部的管控,单元和单元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隙”,在“各自为政”的单元区域网络监控的状态下,很多边缘性网络舆论言论就容易蔓延、滋生。全局性的网络监控就越来越凸显出不健全和不到位,单元型的网络控制互相之间的沟通、协调大都不到位。而且各个信息系统的信息化档次和操作人员水平也参差不齐,构成了信息互联的巨大阻碍。因此,构筑大数据网络成为了必然要求。只有把单元区域的网络监管统一起来,才能够从全局上把握和掌控舆论的正面性和阳光性。有了大数据的互联互通,才能够实现数据库的完整共享并实现实时数据沟通。

(二)构建专业舆情应对体系

构建网络舆情应对体系首先应该升级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不良社会效应的网络舆情很多都是从源头开始没有监管到位。由于网络大数据的信息量和数据量不断增长,信息传递的方式方法又呈现多样化、偏门化趋势,这样给舆情监管带来非常大的工作困难。怎样通过舆情监管把舆情信息有效、正确的筛选是初步选择。一般来说,目前我国舆情监管系统存在筛选不到位,新型信息数据录入不到位,信息抓取有疏漏,人工化、原始化严重,智能化水平不高等状况。但是面对一日万里的信息大爆发,现阶段的舆情监控水平完全不能跟上信息发展的速度。所以造成了很多负面舆情、不利言论在形成一定规模之后才大量进行删减、屏蔽。这样的舆情效率工作低下,不利于后期舆情应对和妥善处理。

(三)完善网络舆情法律法规,落实新闻发言人体制

要想强化网络舆情应对体系,还要落实新闻发言人体制。只有落实了网络舆情传播的首问责任,追究到源头,实名认证,有据可查,可以追朔源头,依靠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对蓄意传播具有恶劣影响的网络言论的不法人士依法惩罚。能够从源头就对新闻和言论的人产生一定的威慑力和约束力,每个网络言论传播人员对所传播的内容负责,从而实现舆情言论的良好控制。

四、结论

综上所述,网络舆情是随着网络信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传递的高速运行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社会舆论问题,它是通过虚拟平台传递现实状况的一种体现。政府各个部门应该高度重视,从设备上、人员上和法律制度上不断的完善和健全网络舆情监管力度,从而实现网络舆情的正确应对。

参考文献:

[1]崔智慧.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分析及引导策略[J],青年记者(中旬刊),2015,02(02):70-71.

篇2

关键词:舆情管理;政府角色;素质培养

目前,我国网络实名制尚未得到全面实行,对网络舆情的监管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言论自由在虚拟的网络平台存在着失控的风险。网民一旦受到“网络水军”的挑衅,极易把事件当事人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极易形成网络舆情导向与司法公正之间博弈较量,面对新兴媒介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开展好、把控好网络舆情管理必将成为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一、管理对象的复杂性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但与传统的社会舆论不同,首先是网络舆情存在的空间是虚拟的,民众对社会各方面产生的言论和观点是通过虚拟的网络进行传播的。网络舆情管理对象不仅包括网络舆情的主体和客体,还包括网络舆情存在的载体,即媒体本身。舆情管理对象的复杂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舆情主体的不定性

在网络空间里,民众言论自由具有广泛性和平等性,也就是说对特定的事件,公民个人对是否发表言论、发表何种言论、就哪一事件发表言论有其自主性。因此,就某一具体事件参与到网络舆情中的人无论在人数还是范围上并不确定。

2.网络舆情客体的复杂性

一方面,社会管理者、企业、个人等各种客体的类别之多,范围之广;另一方面,客体所持有的政治观点、社会认识、道德标准之杂。二者结合在一起构成了网络舆情客体的纷繁复杂、多元多样性。

3.舆情载体的局限性

虚拟性和匿名性,网络的这一特点有利于人们发表意见,借助这个新的舆论空间,政府可以更真实地了解社会事件和基层民意动态,从而及时调整影响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政策。但是,虚拟性和匿名性同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惑,网民言论的真实性、正当性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有时使人们难以判断,虚假信息和民意失真的情况大有发生之可能。

二、管理中政府角色肩负的特殊双重性

舆情管理中的政府角色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政府是网络舆情的监督者和管理者,面对与日增的数量及无限膨胀的事件规模,网络舆情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网络言论使得人们在网络发表的意见和看法缺乏必要的理性约束,极易导致“网络暴力”和“道德绑架”。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时期存在的资源分配不均、贫富差距问题,极易诱发网民的不理性言论,产生“仇富”“仇官”心态,进而在网络这块自由天地里无拘无束地滋生蔓延。由此可见,政府必将承担起网络舆情的监督者和管理者的职责,为网络舆情健康茁壮发展保驾护航。

另一方面,政府也是网络舆情的参与者。面对网络舆论这片广阔的新空间,地方政府也应该克服原有体制机制的束缚羁绊,开拓进取,紧紧抓住互联网媒体带来的无限机遇,通过转变政府工作方式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三、舆情管理空间的虚拟无限跨越性

1.表现在舆情管理涉及了现实与虚拟两大空间

网络舆情发生在虚拟的网络空间,而参与网络舆情的组织或个人存在于现实空间。因而,网络舆情的发展一般经过由线下到线上再到线下的空间转移。例如,现实中发生某一社会热点事件是为线下;从网民在网络表达观点态度开始,到网络信息的交互式传播和集聚形成社会公共热点问题,再到公共意见的发酵形成强大的网络舆情是为线上;最后从网络舆情发展到引发公众的广泛思考是为线下。

2.网络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

在这种虚拟介质中,信息能够实现迅速汇集,实现即时互动。

也正因为如此,参与到网络舆情大潮中的个人极大可能会分布在不同的现实空间领域。例如,“一带一路”“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公车改革”“油价兜底”等都引发了各地网民的热议。

3.表现在舆情管理涉及了不同虚拟平台

网络平台的多样化发展,以社交元素为基础的平台应用发展稳定,使得网络舆情从显现、发酵、形成、变化和消解都不仅局限于某个单独的网络平台,微博、论坛、微信等虚拟平台之间的信息传播变得更加频繁。大数据技术重构和网络平台本身所具有的裂变式传播特性都给网络舆情管理带来深度的挑战。

针对上述特点,地方政府要积极探索媒体引导网络舆论的模式。积极与非官方网络媒体开展沟通,增进信息的互联、互通、互信,消除媒体传播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建立网络舆情日常监测机制,提高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力。加强政府网络平台建设,提高政府网络平台的发声能力。加强对公民素质的培养,加强对公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育,加强对公民网络素养的培养,推动实现公民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变,营造文明上网的良好氛围。

篇3

【关键词】网络伪舆情;成因;现状;消除对策

一、网络伪舆情发展现状及成因

互联网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出现的新媒体,成为反应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互联网载体使网络舆情表达快捷,多元化,还为广大网民提供了互动的平台,因此使民意表达更加顺畅、便捷。但由于监管部门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的空位,再加上网民身份的大众化隐匿性和自律意识不高,这导致了网络伪舆论的不断出现。

(一)网络伪舆情及其预防发展现状

2015年5月中旬,一则“娃哈哈、可口可乐等牛奶饮料含肉毒杆菌并可能导致白血病,被紧急召回”的消息在微博、微信上被疯转,“白血病”、“肉毒杆菌”、“召回”等关键词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让家长对这些乳制品饮料闻之色变。26日,针对此事,南国都市报记者向多部门进行求证。相关专家表示,无直接研究证明肉毒杆菌与白血病有关,该微信内容纯属谣言,同时提醒市民切勿随意传播。

近年以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媒体凭借其快捷性、互动性等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媒体,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而网络伪舆情也随之应运而生,层出不穷。除了“牛奶饮料含肉毒杆菌”事件外,还有赴新疆旅游每位游客奖500元、朱自清《背影》因“违反交规”被逐出教材等事件纯属虚假消息,全部都是网络伪舆情。我国目前网路伪舆情预防现状如下所示:1.伪舆情监测预警手段落后,伪舆情治理思路不当;2、伪舆情判定缺乏标准体系;3、国内的网络舆情监测服务机构缺乏。

(二)网络伪舆情产生根源分析

1、环境因素

(1)网络发言的公开性与匿名性,网络的出现极大地拓宽了公众的舆论空间,网络发言具有公开性、自由性、匿名性和互动性等特点,而且不受地域、阶层、文化程度的限制。因此,网民在获知信息后,可以针对关系到自身利益或者是自己所关心的各种公共事务,包括突发事件、社会热点问题、政府决策、公众人物言行等等积极传播信息、表达观点和互动交流。

(2)网络传播信息的快捷性,传统媒体受到新闻管理要求或者是报道时效、方式的局限,无法报道一些事件,而网络媒体基于信息传播的快捷、无界等特点,往往成为第一时间的信息者。

2、管理因素

(1)首先,作为强制性的法律不多,且存在等级低,效力有限,实施上有立法空白等缺陷;同时,作为自律性的规范也不多,而由行业制定并执行的准自律和准法律的管理规范占据了主导地位。(2)其次,网络虚拟机构的管理涉及到多个部门和机构,包括公安机关、宣传机关、电信企业、工商部门等。但真正起到管理监督作用的部门很少,加上各部门没有相互协调形成联动机制。(3)最后,政府部门的引导力度不够,没有掌握舆论主动权。面对涉及到公众利益的网络伪舆情,一些地方政府选择了冷处理的方式,没有解除危机,反而招来更多非议与流言。

3、网民因素:(1)网民自身认识的偏差和行为的随意性是网络伪舆情的基本原因;(2)网络水军恶意炒作信息。

二、消除网络伪舆情的对策

(一)提高网民自身素质

在互联网时代,网民作为信息的传播者、舆论的引领者、政治的参与者和社会的监督者,其自身素质在消除网络伪舆情方面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1、充分发挥新闻发言人制度优势,建立舆论引导机制

网络信息和伪舆论传播的泛滥,唤起了人们对高品质言论的追求,就像在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的时候,人们更需要从“品牌”中寻求保障一样,人们对政府部门有较多的信任和依赖。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其影响面广泛的优势,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舆论引导机制。

2、完善相关立法,加强法制管理

我国需要一系列完整的互联网管理法律和网络舆情监督法规,从根本上保护国家、社会、公民个人的信息安全。

3、逐步实行网络实名制

‘网络是个虚拟的大环境,但它产生的社会影响却是实实在在的。“匿名制”带来的危害不仅仅是个人的,而是整个社会的。’只有逐步实现网络实名制,规范网络舆论监督,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遏制网络伪舆情。通过用户的真实姓名和身份登记,可以追究发帖者的法律责任。网络实名制可以减少政府在进行网络舆情监控时的难度和成本,有利于广大网民形成文明习惯和责任意识。“这体现了互联网监督部门的意识,是政府公共权力的要求。”

(三)加强网络舆情分析师的培养

我国应加强专业网络舆情分析师的培养,培养出具备很强的新闻敏感性、舆情分析研判和危机管理能力,熟悉网络舆情抽样、统计、分析工具和模型,对社会心理与网络语言文化有长期观察研究的专业人才。

篇4

随着网络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微博客作为网络传播的媒介之一,也是当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

曾润喜在《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中指出:“网络舆情就是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当绝大多数的网民的观点聚集时就会由观点向舆论转化。”[1][2]

由此看来,微博客舆情就是以微博为载体,以热点事件为核心,广大微博客网民态度、情感、观点、意见的表达,是以个传播与互动的过程,以及包括后续的各种影响力。

二、微博客舆情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重要性

微博客舆情形成迅速,依托网络为载体传播速度快,对社会影响巨大。网络舆情比起传统媒体来说,涉及到的内容更广更全。

(一)面对公共危机反应迅速,传统媒体无法比拟。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媒体已经逐渐成长成熟并显示出其最大的优点,即反应速度极快。这种发展趋势不仅是国内,早在包括“911”事件等在内的诸多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极大影响的公共危机事件的第一信息源都来自个人博客、市民手机拍摄画面等新媒体资源。

(二)消息来源渠道多、范围广,可复制性、可传播性强,并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先导性作用。由于网络的普及,博客微博等“零技术、零许可”个人媒体互联方式的广泛应用,使得公众成为了公共危机事件信息的者和传递者,而不再是从前单一的接收方。

(三)网民言论所引导的网络舆情多为情感主导型,易形成极端导向,其非理性因素对于政府危机公关提出新的挑战。在危机事件中,他们关注的焦点往往不是有关部门处理方式的合理合法性,而是它面对弱势群体时所表现出的态度和处理方式。

(四)在危机传播中,微博舆论的力量足以影响官方媒体舆论及政府决策。有传播界的学者用德国传播学家伊丽莎白・诺依曼“沉默的螺旋”的理论来分析网络舆论的效应。这一理论的中心思想是:如果人们觉得自己的观点是公众中的少数派,他们将不愿意传播自己的看法;而如果他们觉得自己的看法与多数人一致,他们就会勇敢的说出来。而且媒体通常会关注多数派的观点,轻视少数派的观点。于是少数派的声音越来越小,多数派的声音越来越大,形成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模式。[3]

就对公共危机管理来说,微博客舆情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既可以借助微博客舆情强大的自身优势克服公共危机管理中出现缺点;也要看到微博客舆情的潜在威胁并加以有效的引导和控制。

三、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微博客舆情引导机制

机制是指影响人类社会有规律运动的各要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诸要素之间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4]考虑到公共危机的突发性、不确定性,具体划分为报道机制,疏导机制,以及预警机制。

(一)报道机制

根据德国学者E-诺埃尔的“沉默的螺旋”的假设,舆论的形成与大众传播媒介营造的气候有直接管理,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上营造出一个“意见气候”,而人们由于惧怕社会鼓励,会对优势气候采取趋同行动,结果造成“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在微博客舆情报道机制中,政府往往在微博舆论爆发后介入事件,可以说,政府的介入方式、介入手段及其作用直接影响了微博舆情的走向以及公共危机对公众造成的影响。一方面,信息报道提供了一个事实基础,另一方面,如实准确的信息报道,有利于舆论发展走向以及事件的解决。

(二)疏导机制

对于公共危机事件,政府部门自身应参与微博客舆论的、信息的传递,引导网络媒体除了参与新闻报道外,更重要的是要引导网络民意,为公共危机事件非冲突解决创造平和的舆论环境。政府部门把握这一机制的要点在于,积极鼓励网络成为公众表达意愿和讨论问题的有效平台,收集利用这一平台所反映的舆情了解公众需求,为下一步决策提供参考。

(三)预警机制

微博客舆情预警机制是做好公共危机管理中舆情引导工作的首要且基本环节。一方面,关注网媒的预警机制是政府危机管理的主要表现,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首先,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和言论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网络道德体制建设,明确政府管理部门、微博客运营方、微博客适用者等各方责任。

其次,把公民权利置于首位,不断提高公众识别网络舆情能力,增强网络舆论危机意识。智威汤逊广告公司与互联网控股公司IAC做的一项调查,不到三分之一的年轻美国人赞同“现实生活中不能说的不能做的我都可以在网上实现”这句话,41%的人不赞同;而在中国的微博使用者受调查者中,73%的人赞同,只有9%不赞同。[5]多数中国公民躲在假身份和化名的后面,这也极大的增加了消息的不准确性。

最后,建立专业机构或职能部门对网络舆情进行监管、监测,制定预警预案,互通网络,一方预警,多方联动,保证及时有效地实现舆情反馈。

注释:

[1]曾润喜.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 2009(18):79-82.

[2]曾润喜.网络舆情信息资源共享研究[J].情报杂志,2009 (8):187-191.

[3]维基百科:沉默的螺旋。

[4]刘静,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防范机制研究,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6

篇5

关键词: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课程建设实践;可行性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152-04

2014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占总网民数的81.0%。伴随传播全球化和新技术应用的共同推动,新媒体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中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所搭建的舆论平台成为政府了解民意、疏导民意的重要渠道,也正成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主要标志。

一、《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课程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1.“网络舆情”的学理范畴界定。网络舆情就是网上社情民意,可以看作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某人某事(诱发因素)等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网络舆情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作为主体的网民、作为客体的公共事务和大融合媒介平台上展示的多元化信息流。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互联网空间的映射,已成为各阶层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舆论渠道,互联网也成为政府治国理政、了解社情民意的新平台。对网络舆情的研判必须建立在对舆情信息深度分析的基础之上,把握舆情传播的特性和动向,把握判别其中包含的内容、核心要素与主要环节,着力挖掘民意诉求和舆情态势。

2.“网络社会”的发展新趋势。在网络社会的大背景下,网络也已经成为转变干部作风、改进各项工作的重要手段,成为群众行使知情权、监督权、利益保障权的重要载体,成为各级党委政府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信息渠道。与此同时,新媒体作为全新传播平台和执政平台的特点、规律和挑战尚未被全面和系统的认知,从而直接导致我国政府在日常工作中面临来自新媒体越来越多的压力,这些社会矛盾特别集中地反映在宣传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中,比如:舆情的监测、分析与判断;网络危机的认识与化解;媒介融合与新闻传播能力;网络传播理念、伦理与文化建设等。

二、《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课程的教学模块概述

(一)课程性质

《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课程为全日制大学本科网络与新媒体系的专业课。在专业的培养方案中一般都安排在大四第二学期实施,是一门学生进行新媒体新闻实务方向课程学习的选修课,对培养学生的新闻实务操作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是新媒体新闻采写编评系列课程的延伸。

(二)教学目的

本课程通过对网络舆情概念的梳理和对网络舆情基本传播路径的讲解,从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的角度,分析当下网络时事热点事件,从而追踪本学科领域的发展前沿,掌握国内网络舆情研究机构的常规监测和分析模式,并能够针对具体舆情事件提出应急预案。

(三)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社会学、政治学、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具体网络舆情事件的演变规律,判断舆情发展态势;能够针对群体性突发事件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熟悉相关数据分析软件的操作;能够完成基本的舆情信息报告写作。

(四)拟定学时分配表

(五)拟定课程讲授内容

《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课程拟定课程教授内容分为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践课三部分,通过上述三个教学模块的设计,试图运用认知与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能够从理念上和动手能力上都有明显提升。具体内容设置如下。

1.理论课内容。理论课讲授内容以三个专题作为支撑――网络舆情生成演变机制研究专题、网络研究专题、政府形象重构专题。

其中,网络舆情生成演变机制研究专题细分为网络舆情概念界定、网络社会的发展背景、网络舆情的监测与搜集和网络舆情的研判等讲授章节。在这部分的课程讲授中,要求学生了解网络社会的特征,理解网络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缘由,了解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的关系。并且掌握网络舆情的构成要素,理解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了解网络舆情的舆论场生态。

而网络研究专题则分为的界定、的类型、特点及发展趋向、舆情危机管理与应对策略和情景模拟演练及经典案例深度剖析几个部分。在这部分的课程讲授中,要求学生了解政府网络舆情监测的重点领域,掌握网络舆情监测的重点对象和搜集方法。并且理解网络舆情预警工作的内涵,掌握网络舆情预警的分级标准及其响应机制,了解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建立和制度化准则。

最后,政府形象重构专题由政府网络危机中的政府行为分析、政府网络危机中的媒介行为分析、政府网络危机中的公众行为分析和社会稳定风险和舆情危机媒体应对操作实务等案例剖析章节构成。在这部分的课程讲授中,要求学生理解网络舆情处置的基本内涵和原则,掌握网络信息公开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策略,掌握网络舆情引导的主要策略,掌握网络舆情管控的主要策略。并且了解网络舆情评估的内涵、意义和现状,掌握重大决策的舆情风险评估,理解网络舆情事后评估指标体系。

2.实验课内容。实验课讲授内容以两个综合型实验组成――数据挖掘与舆情监测实验和热点事件实时追踪实验。该课内实验课的性质界定为专业提高型综合实验,其开设目的是为了辅助和深化理论课程的讲授。

其中,在数据挖掘与舆情监测实验中,设置了8学时的实验课程学习,学生结束实验课程后必须了解国内舆情监测机构的常规监测和分析模式,能完成基础的数据挖掘与信息处理工作。并且熟悉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的运行方式,掌握情报分析、内容分析、文本分析、知识处理工具相关软件的操作。例如,要求学生熟悉ROST、Pajerk、UCINET、NetDraw等应用软件的基础功能操作。

而在热点事件实时追踪实验中,设置了8学时的实验课程学习,学生结束实验课程后必须能独立研判当下网络时事热点事件发展态势,完成舆情分析报告写作,并能够针对具体舆情事件提出应急预案。而且学生需要随堂分析每天、每周、每月网络舆情的实时热点,利用EXCEL、WORD等基础办公软件完成数据导出制表,提取关注事件进行语义分析,生成舆情研究报告。

3.实践课内容。实践课讲授内容通过三种授课方式灵活呈现――专家讲座、学术研讨会和实地调研。其中,专家讲座方面,拟定结合校内外资源,聘请相关领域专家开展网络舆情方面的专题讲座。而学术研讨会方面,拟依据专业研究方向,学生以分小组的形式结合相关理论研究前沿进行学术研讨。最后,实地调研方面,拟在“双师型”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针对性地走访相关单位进行实地调研。

(六)教材与参考书的选定

本课程教材选取的是湖北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网络舆情研判体系建设与实践”(项目编号:2012WT007)阶段性成果出版的学术著作,由徐迪、张梅贞、周小情三位学院教师编著的《网络舆情标准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第1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该书建构了网络舆情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指明了网络舆情工作的核心环节和流程,不仅具有前沿的学术价值和跨学科的学术视野,同时也体现了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基本国情和网络舆情发展、网络社会治理的最新实践,书中提炼和应用了现阶段网络舆情研究的一些新观点和最新的理论成果,融合了最新的案例评析。参考书选取的是约翰・斯科特(John Scott)著、刘军译的《社会网络分析法》,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教材偏重理论基础阐释和案例评析,参考书偏重技术分析和操作实践,两者配套相得益彰。

三、《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课程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一)课程开设的前期资源分析

1.理论研究基础。《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课程的建设是以湖北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网络舆情研判体系建设与实践”(项目编号:2012WT007)、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政务微博研究”(项目编号:13g461)以及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基于政府管理视角的《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创新”(项目编号:2013B228)为理论研究基础。在前瞻学科研究的热点后,以新媒体传播和政治学的结合作为切入点,给予该课程坚实的理论支撑。

2.资源共享平台。《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课程的建设依托了湖北网络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这一强大的资源共享平台。该研究中心为校级科研机构,以新媒体与社会发展间关系的理论反思、实践改革和管理创新为研究目标。该中心以学院的学术、教育力量为基础,以课题项目招标制为研究动力,打造网络与新媒体系“网络舆情”方向的学科特色,开创实用性、多样化、跨学科、跨文化的研究视野。中心的所有一线研究资料和实践资源将为“网络舆情”系列课程建设免费开放,搭建畅通的信息共享平台。

3.创新实践基地。目前学校和研究中心已经与省级党政机关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依托网络与新媒体系和省内各厅局相关资源,下一步将创建“新媒体教学创新基地”,资源对本校教职工和学生开放。相关央级、省级网媒也与学院和研究中心签订了实习合作协议,今后“网络舆情”系列课程培养的学生可定向输送至相关网站进行实习实践。

(二)课程建设的创新性分析

1.《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课程体系建设,响应了高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要求。可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

2.《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课程的建设以及后续本门课程的教材和案例库的编订,将开创网络舆情领域学科建设的新局面,国内尚无此类型的教材面世。

3.《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课程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通过案例教学和上机实训的方式,可以更加精准地培养学生的未来就业从业能力。

4.经前期调研,现有的国内舆情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多是依赖入职后的岗前培训来满足岗位需求,《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课程的开设符合现有舆情服务业和政府舆情监管部门的人才定位。

(三)课程建设的预期目标分析

1.《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课程的开设将打造本校网络与新媒体系“网络舆情”方面的学科特色。

2.课程教材的编订将顺应市场需要和管理部门的特殊需求,以培育一批精通网络舆情和行业监测的实践型人才为教材和案例库建设的目标。

3.《网络舆情理论与实务》课程的配套教材将可供在校相关专业学生学习,也适用于有志从事政府管理部门和行业监测工作的非专业人士。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Z].教高[2003]1号.

[2]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Z].教高[2012]2号.

[3]徐迪,张梅贞,周小情.网络舆情标准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4]雷炜.高校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103-106.

[5]赵前卫,马缘园.舆情调查与分析专业核心课程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3,(20):217-218.

篇6

论文关键词:河南省公安机关,网络舆情,应对能力

“网络舆情”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1]

郑州扫黄的光头神探、南阳公安局论坛回复的螳臂挡车和最近发生在洛阳市的案件等一系列的事件将河南公安机关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尤其是在互联网上,这些信息传播的影响力让河南省的广大民警体会到了互联网舆情的强大社会影响力。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深入到了每个人的身边,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产业部统计,中国网民数量已达4.77亿备案网站382万个[2]。庞大的网民数量和网站在社会当中的影响力已经不次于一家国家级的电视台。互联网正在社会管理、经济运行和文化传播等方面产生巨大影响。

一、互联网舆情传播的特点

(一)传播速度快、波及面广

互联网上庞大的网民数量使得网络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和组织动员能力越来越强大。记者职业道德和操守的缺失又使得一些记者在工作时从不考虑自身的社会职责,千方百计的抢新闻、制造热点,炒作卖点。甚至故意在采访过程中诱导被采访的对象往错误的圈子里走。距离社会对职业媒体人的操守和社会正义守门人的要求相差甚远。也与西方社会媒体记者的基本素质相差甚远。在舆情汹汹的药家鑫案当中,网络舆情对陕西省高院的司法独立承受到了巨大的压力。网络舆情在形成的过程中征兆非常细微,甚至实现毫无征兆但是经过网络的扩大和传播,形成通过倍增效应成为网络热点。只能通过经验结合网络媒体传播当中对人们关注和重视的一些热点问题前期处置。

(二)负面舆情是网民关注的热点

在互联网上,正面新闻从来不是网民注意的对象。涉及拆迁、征地城管、公安办案和官员腐败等负面信息是网民兴趣的焦点所在。对负面新闻,网民从来是宁可信其有,在网络媒体当中,网民普遍失去了思维能力和判断力。甚至根本没有独立思考的意识。由于发言者的身份处于不公开的状态,有关的规则限制和监督在发挥作用时存在时间上的限制和效率上的迟滞。网络向来是网民宣泄各种不满的平台。因此网络上各种负面言论充斥,给其他人员造成极大干扰。

(三)网上信息真假难辨

互联网络当中传播的各种消息由于者的自身所处的立场,对问题的认知能力有限,或者是在消息的过程当中有其他企图,从而信息的真室性和客观性很难保证。但是对于信息接受者来讲,缺乏相关的依据。无法对信息进行判断,也由于接受者的个人心理倾向,或者是个人表述能力欠缺。这样的倍增效应使得网上传播的消息越来越偏离了正确的轨道。造成网上虚假信息的泛滥。

(四)渉警信息是网络舆情的热点

警察在社会危机和矛盾当中处在最前沿,在社会矛盾的解决当中,警察始终处在矛盾冲突的最前沿。尤其是基层公安机关与群众打交道接触最多。工作过程中常常面对的是违法犯罪人员,久而久之所造成的的习惯性思维,产生敌意心理这种心理障碍。社会发展过程的失衡和就业、医疗教育等新三座大山对现代社会人员的心理产生极大的压力,这种压力的宣泄只能指向处理矛盾的接触者。因此基层派出所是渉警舆情的重点产生单位。

二、互联网舆情应对解决的方法

互联网当中的各种舆情当中尤其是涉及到公安的刑事案件侦查和社会治安管理过程的舆情是各方媒体和广大网民竞相关注和炒作的重点。应对网络舆情和防止涉警舆情的炒作,做好网络引导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从思想观念上把涉警舆情作为日常工作当中的重要内容

网络舆情在是纸质媒体和电视广播后的第三大媒体,在现代社会,由于互联网信息的随意性,审查的宽松性和在社会当中的普及性等原因,互联网是现代社会的公民发泄情绪的主要方式和表达思想的主要通道。截至2011年三月,中国网民人数达到4.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超出世界的平均水平,使用手机这种方式上网的网民达到2.33亿人。尤其是在三十岁以下的年轻群体当中,网民的整体数量占到网民总数的近百分之七十。[3]这部分人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对新事物接受比较快,思想活跃,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对网络上的各种消息发表意见和建议的积极性很高,并会积极主动的影响周围的人员,形成网络舆情的倍增。在这个过程当中部分人由于掌握信息的数量差异,对有关事件处理的专业知识差异等原因,更加恶劣的是某些人会在这个过程当中推波助澜,恶意散布虚假信息,发泄心中的不满。因此,网上涉警舆情以负面舆情居多。所谓的仇官、仇富仇警察是对网络舆情热点的高度概括。

(二)提高涉警舆情高发部门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涉警舆情多数产生在与群众生活相关的治安、刑侦和交通管理等部门。尤其是治安部门,大概要占涉警舆情的三分之一左右,但是在网上容易被炒作和放大的却是与刑侦部门相关的舆情。[4]

治安部门在工作的过程当中涉及到社会生活管理的各个方面,是与群众接触最多的公安机关部门,也是各种矛盾容易产生和激化的部门。在工作过程当中,如果稍有不慎,产生了偏差,就会引起群众特别市网民的关注和注意。成为网上舆情的焦点。甚至小如扒窃、办户口等具体工作,都会引起各种人员关注的焦点。在这些直接与群众接触的部门当中,要求窗口的办事民警克服长期工作当中产生的焦虑情绪,正确的看待日常工作当中的繁琐事务,克服在平时工作当中面对的灰色人物居多,摆脱习惯思维,从而端正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树立百俊不遮一丑,舆情就是形象的思想观念,积极主动的提高舆情防止和应对的能力。

刑侦工作是公安机关的主要任务,办案当中一旦产生偏差和失误,关系到犯罪嫌疑人的生死存亡。因此在办案的过程当中,应对规范执法,提高依法吧办案的素质和能力,努力减少执法环节存在的问题,减少错案的产生。随着网络的发展,在网络上公安机关办案过程当中存在的失误和错误被披露和放大,不仅极大的损害了公安机关的形象。甚至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们心目当中的地位。因此在工作过程当中,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条件进行侦查破案工作,尤其不能以领导限定的破案时间要求开展破案工作。严格执法的规范化建设,把每一起刑事案件都办成板上钉钉的铁案,釜底抽薪的解决涉及刑事案件的网上负面舆情。

(三)从机构和组织上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力

1.重视网络舆情的监测。在机构和组织上应当设立专门的网络舆情监测机构。不仅是为了公安机关的形象建设,提高公安机关的舆情应对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执行公安机关各项职能的过程当中有的放矢,做好工作的针对性。涉及到治安管理、交通管理和基层派出所的部门,在涉及本单位的舆情监测上最起码要把自己本单位的舆情重视起来。

2.提高网络舆情的处置能力。网络舆情从产生到扩散中间会有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如果处置适当,最好的结果是网络舆情会被消化掉,或者会最大限度的减少舆情造成的负面影响。做好有关公安机关的负面信息研判和归纳,结合法制、纪检和督查等机构,针对负面信息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的采取措施。及时将处理结果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公示。对于网上造成不良影响的负面信息,如果是属于故意捏造或者是编造的,公安机关要勇于维护自己的权利,通过各种法律途径追究其责任,既维护公安机关的形象,也给网上故意散布虚假信息的人员以警示。

3.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建设

通过网络评论员的建设,形成专业的网络舆情影响力量。通过各种方式对网络舆情进行分化和质疑,引导网络舆情向正确的方向上发展。在工作的过程当中,涉及网络的消息和图片,最起码的经过审查后。避免象郑州市光头警探这种负面照片的恶意。各级公安机关要树立打造网络警务的思想观念,积极主动的利用网络正确引导网络舆情,适度开放公安机关的案件侦查和治安管理工作,及时权威信息,主动回应涉及人民群众生活的热点问题,化解群众的思想疑虑,尽量消除炒作空间,引导网络舆情向着有利于公安工作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百度搜索引擎对网络舆情的定义。

2.2011年05月16日14:28新华网北京5月16日电(记者华春雨)

3.百度2011-3-26 22:05统计数据

篇7

关键词:高校校园;网络舆情;预警;应对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4-28

一、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现状

高校校园网络舆情具有特定的传播方式,它主要是通过微信、微博、论坛等平台进行的,针对某些特定发生事件的意见表达。高校网络舆情由于涉及的常常是与高校师生切身利益相关的事件,因此更容易产生群体效应。

二、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结构

高校网络舆情分主体、客体和媒介三部分。

高校校园的舆情主体是指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参与者。主要指通过高校校园网络发表意见、看法和提出建议的高校师生。虽然大部分师生只以看客身份出现,只有少部分才是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制造者和传播者,但热点新闻、校园突发事件一旦出现,尤其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事件,若得不到合理解决,便会很快在各类网络平台中发酵,甚至一发不可收拾,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

高校校园网络舆情客体是指引发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信息和事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内外热点新闻事件。如2016年3月16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报,2015年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创下新纪录,共达21.8万件。美国仍是申请量最大的国家,而中国增长最快,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则在企业界蝉联首位。高校大学生对这一事件十分关注,对知识产权这一热点词汇搜索排名一度上升,充分反映了高校大学生知识产权意识的上升。

二是校内外突发事件。主要指涉及高校师生的突发性事故、公共卫生事件及社会治安事件。如火灾、食物中毒或不健康饮食、学生受伤、重疾等。

三是与师生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件。如师生的评定优秀、考试作弊、学术腐败等。这些事件一经网络传播,特别容易引起其他师生的转发和评论,形成网络舆情。

三、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特点

高校校园网络舆情有着开放、迅速、多样、隐藏、不明确及难以控制等特点。

现今高校网络舆情成为全民都可参与的活动。只要有互联网,有移动通信设备,网民就可以自由地表达对高校事件的看法。网络有实时性,它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连接互联网就可提供实时动态信息。新媒体的迅速报道,可缩短信息传播的距离,加快舆情形成的进度。谁都可依托网络将实时关注的新闻焦点通过发帖、跟帖、分享朋友圈等方式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一起互动,这种互动如果成为大众普遍关注的焦点,很快就会引发舆情。高校舆情的内容多样,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隐藏自己在现实中的身份,这种自由使个人的网络言论到处传播,若动机不纯,会造成消极影响。大家很难预料哪个事件将成为热点,也几乎无法预料事件的发展进程。高校网络舆情事先几乎无预兆,却可能在短时间内造成强大的网络舆论。

四、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预警

1.高校网络舆情预警现状

当前预警意识偏低。我国部分高校在面对网络危机时预警意识不够,认为不会出现太恶劣的结果。即使处理时也只是简单地敷衍一下,在爆发危机时也往往采用隐瞒等不恰当的方式应对公众,很容易使公众对高校失去信任,如果影响扩大,则进而影响到高校的口碑及招生就业等。

学院网络舆情管理不到位。目前,高校舆情管理效率低下,源于高校对网络舆情预警不太重视,处理问题时没有完善的策略,导致高校舆情管理延迟甚至错误处理。高校管理舆情的过程中,预判不准确,决策时也会拖延,不能当机立断,没有解决措施。有些高校在处理这方面问题能力不足,出现问题时选择逃避和漠视,任由问题恶化。

学生道德意识较弱。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太明确,在获取信息时缺乏是非判断,加上从众心理,会导致道德意识薄弱。而大学生群体大,很多谣传的信息都会选择大学生作为受众,从而将信息扩大,引起不良后果。

沟通渠道不畅通。许多网络危机可以通过学生与高校之间的沟通化解,然而当大学生不能理解学校的管理工作,高校管理者又不能得知学生的心声时,双方会产生误解,导致矛盾升级。这时大学生就会利用网络的渠道将实情夸大,导致高校的声誉受损。

2.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建立

出于对网络舆情预警现状的考虑,我们可以通过下面几方面来建立预警机制。

一要强化危机意识。高校应意识到网络舆情预警的重要,并制订相应的应对措施,而且当舆情爆发时高校应积极应对而不是逃避或置之不管。危机意识的建立是重点,高校应充分重视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建立,将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做到位,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管理。

二是完善高校舆情管理。高校应建立有效的舆情管理机构,要切实落实任务和工作。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人员对将要出现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敏感性,搜集信息后,要将信息进行整合和处理,判断信息的真假,及时把结果上报给上级; 在信息处理方面,应将问题进行整合,并且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这样当问题爆发时就能够及时拿出方案进行处理; 预警工作要做到严格无误,落实到人,对存在潜在危机的信息,高校舆情预警人员应及时向当事人提出警告。

三是强化学生预警意识。学生具有预警意识不仅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同时也是保护学校的网络安全。大学生应有一定的判断能力,遇到虚假信息,应及时上报给高校的有关部门。高校应该时常开设相应讲座,引导大学生获取有效的信息,并且识别虚假信息。

四是拓展沟通渠道。学生跟高校之间应沟通想法和看法。学校要给提供大学生可沟通的渠道,可以通过校长信箱、班级座谈会、学生社团等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学生也应该不隐瞒、不夸张,将自己的意见告诉学校。以上方式既可以大大化解学生与高校之间的矛盾,也可降低网络舆情危机发生的几率。

五、高校应对校园网络舆情的方法

网络舆情的产生具有突发性,要求高校有迅速的反应速度和应急措施。针对事件的实际发展情况,分析事情严重与否,即刻启动应急预案,让事件的发展可以合理掌控。在处理网络舆情过程中,要分阶段进行。处理过程中,要做到公开、公正和透明。在处理信息过程中,要实时公布处理结果,让学生了解学校的态度。同时在事件处理过程中,要协调各方面的力量,特别是与事件当事人的有效沟通交流。再者,要处理好与媒体的关系,学校有专门的对外发言机构,应统一说法,避免信息传达混乱;应表明学校立场,要积极引导媒体进行正面和全面报道。同时,要把握好舆情处理的节奏。网络舆情的发展会随时间不断变化,学校要根据舆情发展的状况及时调整策略,对内形成统一意见,以维护学校的正面形象。积极应对社会质疑,及时阻断各种网络传言,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做好公关,要注意管控好网络信息的传播渠道。在处理事件过程中,各部门应积极配合,形成协同合作的应急处理机制。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网络宣传;舆情监管;工作思考

0 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技术在大多数国家得到迅速普及。在这种强势的信息交流技术的冲击中,网络宣传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仅改变了人的生产状态、交往空间以及发展条件,也形成了一种新的时代网络环境。人们在经过对网络的新奇、狂热以及迷茫之后,开始重新思考网络宣传和网络舆论本身引起的混乱,本文以此为根据,展开讨论。

1 网络宣传和网络舆情爆发的特点

1.1 可控性和自由性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传输信息的方式日渐多样化。网络渠道的畅通,使人们之间的交流日渐顺畅。网络给予了人们前所未有的自由,但是,网络也身处在社会中,网络也有自身的游戏规则,并非不受制度、纪律和条例的制约。可见,网络的控制性和自由性是相伴而生的。

1.2 及时性和互动性

网络宣传的最大特点就是实现了信息的交互式宣传。在这种多渠道的途径表达中,人们是大众信息的传播者,信息得以交互式的传播。网络宣传在实现信息海量传播的基础上,还实现了信息的交互式交流,实现了网民和网络之间的互动[1]。

1.3 多元性和丰富性

网络宣传的多元性指的是网络的舆情信息包含社会中的各种问题,再加上传播途径的多元化,实现了社会意识的自由流转。这种多元分散的状态打破了地域的限制,使得不同的文化思想和政治制度得到碰撞。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抵制不良网络宣传带来的问题,是新时代下加强网络舆情信息管理的重大挑战。

1.4 外显性和隐匿性

外显性指的是网络宣传的过程中,使用的不是人的真实信息,在情绪和信息的表达过程中。人们在交往过程中,能够将心中真实的情感表达出来。与外显性相对的是,是网络宣传的隐匿性,人们通过隐匿自己的性别、年龄以及职业,能够起到一定隐匿作用。有人就曾经说过:“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2 加强网络宣传和舆情监管工作的必要性

网络舆情的爆发式形成是社会公共事务在一定刺激下形成的。在网络舆情形成后,人们的情绪不断高涨,形成一定量度和强度的网络舆情。网络舆情的爆发式大范围内的人们群众不同意见和观点的碰撞。网络舆情主要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传播,网络宣传的上述特点预示着在新时代下加强网络舆情监管具有必要性。

2.1 政府管理机制不健全

世界上没有绝对自由的社会,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通过多样化的渠道进行自我意识的表达,是处于信息社会下人们进行信息表达的主要途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建立了健全的网络舆情信息管理机制,但就目前而言,对于网络等媒体的政府管理机制还是存在着不足。首先,网络媒体的政府管理机制众多,在权限的交叉中,出现了权责不明的情况。同时,地方政府设置的政府网站没有很好地实现舆论引导工作,网站的设置形同虚设。

2.2 网络舆论管理手段落后

就网络宣传的管理手段而言,网络技术的控制指的是利用网络技术保护进行网络信息系统和网站信息资源的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网络舆情的引导要利用防火墙技术和数据加密技术,利用这些正当的技术合理全面而长远地保障网络安全。因为信息技术本身是两面性的东西。新阶段,就网络舆情的监管而言,存在着众多的管理问题,而这些问题存在,是实现网络舆情合理引导的重大障碍[2]。

2.3 网络用户自律性不强

网络宣传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自律监管不周的情况。网络用户的自律是加强网络舆情管理的重要措施,在缺乏执行手段和保障手段的工作中,难以实现有效的自律监管。

比如,网络环境中,敌人自律组织代表着强大的利益集团意志,网络宣传中出现了大量的灌水帖和删帖。为了争取一定的人气和知名度,非法经营网络宣传。个人在进行言论的传播中,没有良好的道德意识规范,使得网络舆论的整体水平不高。

2.4 网络立法不足

信息立法工作在我国一直得到重视,从我国的立法质量和立法内容上可见一斑。但是,现有的网络法律存在着立法层级低和主体缺陷的问题,没有一部基本的网络立法保障网络工程的实施。另外,网络立法还存在和兼容性不强,网络空间是日益开放化的信息化工程,兼容性的缺乏严重阻碍我国网络工程和世界网络的接轨。最后,网络立法在内容上存在着缺陷,如网络知识产权和网络广告行为等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加强网络宣传工作和舆情监管工作的对策

舆情是社会的晴雨表。随着网络媒体的高度发展,做好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能够保证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沟通渠道的顺畅。网络舆情引导的客体是社会公众,主要是指新闻受众。牢牢把握舆情工作的主动权,能够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3.1 建立完善的网络宣传和舆情监管体系

加强网络舆情的监管,首先要对网络舆情进行及时的研究和分析。对网络舆情动态的掌控中,实现舆情信息管理。海量的舆情信息中,通过分析热点和敏感话题,能够有效提升网络舆情的管理与领导能力。“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是利用先进的搜索引擎与信息挖掘技术,通过网页的自动采集与管理、敏感词的过滤,实现相关单位的舆情监督管理。在一系列的分析管理中,确保大众互联网舆论导向的正确性。

3.2 推进网络建设的法制化管理进程

依靠技术手段解决网络技术问题,无法从根本上保证网络的安全。防范技术的加强甚至会引起某些人的猎奇心态,进行网络犯罪。通过借鉴国外的网络建设管理法律,能实现我国网络发展建设的有效推进。首先,加强非法舆论的监控,设置网络警察进行相关内容的监管。在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的同时,明确我国立法的目的,完善相关网络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在制定基本法律的过程中,注意法律的兼容性问题。另外,通过建立配套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完善基本法律的可操作性,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3]。

3.3 用社会主义思想引导网络舆情建设

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政治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重视网络信息的宣传工作,是实现现代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网络宣传和舆论工作在不断加强的同时,要和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提升网络宣传教育的战斗力和感召力。首先。构建网络思想的道德教育工作,首先网上和网下的结合,加快政府“声音”的传播,以高度的责任感加强网络舆论工作建设。其次,提升网络的思想工作水平,强化网络建设的思想工作队伍,提升网络宣传和舆论工作者的形象。

4 结语

网络宣传的力量巨大,重视网络宣传和网络舆情的监管,能够全面掌握社情民意。通过对网络宣传和网络舆情的监管,能够有效实现思想工作的宣传。加强网络舆情监管是顺应时展的大趋势。通过严格的网络舆情监管,实现政府和民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畅通人们群众的利益诉求渠道,发挥网络舆论对人们的正面影响。

【参考文献】

[1]王来华.论网络舆情与舆情转换的影响[J].社会科学,2010,4(16):17-19.

篇9

【关键词】网络舆情 表达权 自由传播

自由传播权作为表达权的衍生,是公民与生俱来的一项基本权利。而互联网在传播环境发生历史性变化的背景下,成为“政府倾听民意新渠道,民众表达意愿新手段”。2010年4月12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了《2010年第一季度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对地方党政机关应对舆情热点事件的得失进行评价。其中,四川巴中“”乡政府在信息透明度、政府公信力等指标上一枝独秀,进入总体较为得体的蓝色区域,而贵州安顺警察枪击致死案、山西问题疫苗事件则被判定为应对严重失当,被亮起“红色警报”。

一、因言获罪与自由表达

网上发帖,却被公安机关关进了看守所,2009年2月,河南灵宝人王帅,身在上海因发帖称灵宝市“以租代征”的违法行为,被灵宝、上海两地警察实行了“跨省追捕”,并且因“诽谤罪”被警方拘留了8天。而同一年的8月21日,湖北鄂州市人熊忠俊因在网上发帖称杭州“5・27”交通肇事案的出庭被告胡斌是替身,被湖北和浙江两省公安机关跨省追捕,湖北鄂州市公安机关依法对其作出行政拘留10天的处罚。

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涉嫌“诽谤”或“造谣”的行为本无可厚非,但网络发帖人所反映的问题“不实”就要“因言获罪”吗?何谓“谣言”,我国法律中对其的定义至今依然存在着较大的主观解释的空间。这种对公民言论表达行为的规范性界定的缺失,很容易侵害到公民质疑、发表言论的正当权利。于是,很多以“造谣”“谣言”的罪名来扼杀或者妨害言论自由的事情会发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因为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信息真假本来就靠自行判断的。“熊忠俊案”的实际结果是谣言不仅没有损害司法机关的威信,通过他的质疑和官方的澄清,反而消除了大家心中的疑惑,也让网民重拾了对司法的信心。这正是言论自由的终极目的――让真理愈辩愈明。

二、网络舆情――社会情绪释放

在一个错综复杂的多元化的现代社会里,公民之间的团结也许不能再由一种具有实体性的价值共识来维系,但基于信息和理性的平等、自由的对话与讨论前提下的公共决策的程序,将有可能使公民“持续的同意”成为社会稳定的核心纽带。①社会存在着矛盾和冲突,而对于这些矛盾和冲突,社会主体会产生一些不满情绪,如果长期得不到释放,使这种情绪不断堆积,便会产生许多社会问题。

我们的社会早已进入一种“媒介化社会”,政治的生存方式和运作逻辑都受到传媒的约束和牵制,可以说,“政治媒体化”已成为一种时代特征。互联网已经全方位地参与到个体与社会的媒介化建构当中,并逐渐成为当今推动媒介化社会建构的核心动力,成为“政府倾听民意新渠道,民众表达意愿新手段”。

网民们往往用一些言之凿凿的标题,只是想引起网友的注意,设计一个关注的议程。诚然,网络谣言的负面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当遏制恶意的谣言与保护言论自由发生冲突时,最为合理并且合宜的处理方式是权衡利弊,即“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较取其轻”,借鉴美国司法实践中处理诽谤问题与言论自由的“平衡原则”。熊忠俊在发帖质疑政府部门时,他的身份是“公民”,而不是在事件处理过程中被称作的“无业人员”,无论他所从事的职业和社会地位,他针对政府提出的质疑,都是一个公民在行使宪法赋予他的言论自由权利。

有研究者指出,政府和媒介并不应该是垂直领导的层级关系,而是彼此有所互动,交互传播的平等关系。表达权是公民与生俱来的基本权利,《宪法》将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自由传播的权利赋予公民,包括言论、出版以及表达权等。媒介是专门从事信息传播的主体,也拥有其法定的职业权利。“自由传播为原则,限制传播为例外”,除非一些极其特殊的领域与情况,公民和媒体的传播活动应该得到最大程度的包容而不是限制。在这一点上,法律应该给予更加明确的界定和保障。②

三、如何面对网络舆情

2009年10月,世界媒体峰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中国已经逐渐纳入并且融入了世界交往的体系,中国的举动与世界相关联,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完全独立于世界体系之外;在技术层面上,中国也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社会,对信息进行封闭已经是不可能,不明智的了。

坚持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是解决的重要原则。被亮起“红色警报”的贵州安顺警察枪击致死案、山西问题疫苗事件,有关政府和领导干部的应对方式是失当的。这些不成功的政府危机公关案例,不同程度上提醒了有关部门,面对社会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公众意见表达互动化的新形势下,怎样处理应对才能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效果。对网络舆论被动应对或过分强调依靠应对技巧来应对舆情,并无益于社会深层次问题的解决。

当一种声音形成了一股舆论的浪潮,无论其是否具有真实性、可靠性,是否值得怀疑,一旦给人形成了深刻的第一印象,再强制性地用另一种截然相反的说辞去覆盖它、否定它,这样的应对已经处于被动的地位了。

2009年成都公交车燃烧事件的整个处理过程中,成都市政府的快速反应能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成都市方面的一位负责人这样说道,我们不和谁进行比较,快速公开有效信息,让民众获得最大的知情权,其实这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一句话,道出了关键。成功的政府危机公关,核心就是信息的透明和畅通。

通过网络这个平台,每个公民都能成为信息传播和意见表达的主体,每个公民都拥有信息传播的渠道和手段。应对突发事件中网络上各种喧哗声音,政府和新闻媒体除了积极主动地真实透明的信息之外,更要认真搜集和研判这些良莠不齐的舆情信息,对其一一作出回应,以把握信息的主动权,打消公众的疑问。而因事件敏感或事件突然,采取不回应,不公布,甚至为了遏制某种声音而采取惩罚举措,不但不能缓和事态,更会激化矛盾,也与政府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一精神相背离。

在自由宽容的网络舆情氛围下,正确与错误的言论,真实与虚假的信息,会进行自由的论战与博弈。每一个怀有公共意识的理性公民,会做出自己的判断,政府尤其是宣传部门所要做的则是快速而准确的搜集和研判,及时公布真实的信息,始终处于正义公正的立场。同时,传统媒体对网络意见的适当报道,也会影响网络舆情,成为权威引导的外在力量。■

参考文献

①刘保华,《什么是网络问政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②陈力丹,《2009年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国际新闻界》,2009(12)

篇10

关键词:新媒体 宣传 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7-0030-01

1 培养和提高互联网思维

1.1 互联网思维的涵义

互联网思维指能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精神、价值、技术、方法、规则、机会来指导、处理、创新生活和工作的思维方式。走进互联网时代,要求我们高校宣传工作者了解互联网的性能、特点及作用,深刻体会和认识互联网的现状、趋势和发展规律,有针对性的、系统的钻研互联网技术、知识、技能,并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时代紧迫感,不断增强网络宣传意识,树立网络宣传观念,探索网络宣传规律,从而提高网络宣传水平。

1.2互联网思维的应用

高校是中国社会“网络化”发展的前沿。如何运用好互联网思维方式,准确把握新媒体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新规律、新特点是运用好新媒体服务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关键。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千家万户,网络表达的开放性和民主性,使人们可以在交互式讨论和多对多传播中实现平等交流,网络传播的虚拟性,使网络成为不加编辑裁剪的发散性、多元信息源。由于网络信息的海量化和网络生存的多样性,使广大群众的选择性、差异性日益增强。我国已经进入网络时代,网上新评论、论坛、博客、微博等网络信息传播平台的产生与不断发展,为民众提供了发表言论、表达诉求、宣泄情绪的渠道,由此而形成的各种社会舆论,通过网络渗透到人民生活的各个层面。这些现实情况都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不仅能熟悉网言网语,还要学会应用网言网语,才能做好师生,尤其是青年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 掌握思想舆论工作主动权

2.1抢占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网络突破了传统教育灌输由上而下、逐级展开的局限,如何在信息快捷传输中及时有效引导至关重要。网络条件下,信息传播呈现出“多对多”的特点和“快吃慢”的功效,即使是虚假信息,一旦抢先,也会广泛传播和深度“发酵”。我们高校宣传部门要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正面引导,就必须牢牢掌握新闻的解读权,抢占舆论引导的主动权、话语权。新形势下开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按部就班,要注意对那些突发事件、热点问题,做到正面回应、快速反应,努力掌握网络舆论主导权。

2.2加强主动策划,传播正能量

新媒体已经形成一种不同于传统媒体的话语力量,利用新媒体开展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新媒体的语言规律和运作规律,主动加强内容策划,转变话语体系,培养新的文风和作风。我们不仅要积极“防守”,还要主动“出击”,让新媒体充分“为我所用”,如利用微博、微信等移动新媒体传播的便捷性、互动性、甚至草根性,发挥其增强沟通、缓解矛盾、促进和谐的积极作用,引导高校师生对意识形态由认知认同到情感认同,最终达到行为认同。宣传工作者要更用心地践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丰富话语内涵和表达形式,提升综合传播能力;更及时地在新的语境下与网民受众良性互动,在重大问题面前不失语、不回避,在主题活动中重参与、重互动,用正能量占据网络空间。

3 网络舆情监测与应对

3.1网络舆情监测

高校要做好网络舆情监测,需要建立一套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网络舆情监控机制,及时掌握网上舆论动向,密切关注可能引发思想混乱、诱发社会动乱的信息源,切实当好网络信息传播的“监管人”。对那些没有依据的假新闻,应及时用事实澄清,并开展有效的正面宣传教育,将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高校要稳步实施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倡导网络文明,引导师生加强自我修养,提高慎独、自律、共存意识,使文明上网成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行为,把网络空间建设成为开放、文明的宣传阵地。

3.2 网络舆情应对

网络舆情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具备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网络环境下的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有新闻评论、BBS、博客、聚合新闻(RSS)。有的高校面对突发事件,从学校的领导层到宣传部门首先想到的不是“解”而是“捂”,想到的是通过删贴把事件抹杀掉,海有的学校没有应对机制,采取拖延、冷淡处置的方式,最终导致事态扩大,形成了舆论危机,引发社会关注。这些就要求高校工作中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和新闻制度,及时师生关注的热点信息;建立新闻宣传应急机制,准确应对突发事件危机;积极疏通和引导,努力使网络及其他校园媒体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载体,成为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渠道;用真实、真情将危机化解,尽早还高校这一文化殿堂一片祥和、宁静,尽量消减突发事件对师生思想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4 强化网络宣传思想教育

新媒体时代,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日益成为高校宣传教育工作的重点。高校要切实强化网络宣传思想教育,积极发展新媒体、运用新媒体、用好新媒体,工作的重点在于准确理解把握任务要求,确保教育正确方向,首先应当做到完善宣传体制机制,并组建强有力的工作队伍。

4.1完善网络宣传机制

高校应健全完善网络宣传工作机制,加强网络舆情监控,提高认识、明确责任,理顺关系、加强协作。统筹高校的网络工作,将网络的硬件建设和网络宣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校园新闻网站和业务工作网站有效配合,推动校园网络媒体和社会网络媒体的良性互动。全面加强网络宣传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网络在舆论引导、为学校发展构建和谐舆论环境方面的积极作用,设立专门的网络宣传教育机构,专题研究和落实相关工作,努力提升网络宣传管理工作水平,不断增强网络宣传管理工作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