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明传播要求范文

时间:2023-10-31 17:59: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文明传播要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文明传播要求

篇1

[关键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网络文明传播;媒介融合

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建构社会关系的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精神文明,是指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社会精神生活积极成果的综合。大众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直接或间接宣传党和国家的政治立场、观点、主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在人们的头脑里搞建设,涵盖文明教育、文明活动、文明创建、文明传播四个部分。其中文明传播的开展必须充分依靠大众媒体特别是网络与新媒体平台的参与,进而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最终形成共建共赢的精神家园。

一、网络的兴起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进入21世纪,互联网所引发的技术大革命深刻改变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领域。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CNNIC)2016年1月在京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有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中国网站总数为423万个,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总数为1636万,社交用户规模5.3亿,网络新闻用户规模为5.64亿,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5.03亿,论坛1.19亿,手机网络新闻4.8亿,手机网络视频4.05亿,手机论坛0.86亿。显然,在网络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信息传播形态已被越来越多的网民所接受和使用。确实,“互联网能够把报纸、广播和电视的优点集中在一起,发展出一种经过优势整合的综合性媒体,它既是传统媒介性能大荟萃,优势各大传统媒介优点大综合。它既有传统印刷媒介的可保存性和可查阅性,又具有电子媒介的形象和及时性”,为此,不断丰富的网络技术和手段,不断出现的新的媒介形态,如QQ、MSN为代表的即时通讯工具,以博客、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传播方式,以手机电视、手机广播、手机报纸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业务,还有以下载音频、视频文件为主要功能的多媒体或流媒体技术等,都是我们完成文明传播任务离不开的技术支撑。我们进行网络文明传播就是要充分利用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兴媒体,以传播文明为出发点,努力办好中国文明网及各地联盟网站,通过开办网络社区,开展网上宣传,成立网站联盟,举办各类网上活动,展播网上公益广告,发展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吸引广大网民浏览网站,跟帖留言,在互动中传递网络精神文明的理念,在转发中影响网民的精神世界。

二、媒体融合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网上网下、网内网外舆论合力形成

面对大众传媒的新形式,新特点,新技术,2013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特别是要适应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新情况,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2014年8月18日,中央关于《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指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适应媒体格局深刻变化、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举措。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微信、微博为平台的传播异军突起,个个都是“通讯社”,人人手握“麦克风”,我们要充分依托媒介融合发展的大背景,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办事,强化平等、共享、开放、技术引领的互联网思维方式,推动中国文明网及各联盟网站、传统媒体(新闻网站)、新媒体之间的融通共享,扩大网络文明传播效果。

篇2

【摘要】从构建和谐校园的角度对图书馆网络信息传播进行了重新认识,把图书馆网络信息传播与构建社会主义公共文化体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论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图书馆网络信息传播的要求。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网络信息传播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知识的又一种全新的便捷渠道,其给现代社会生活所带来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如今网络已经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作为以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培养人才为己任的高等学校早已被网络所覆盖。网络是一柄双刃剑。它给学校教学科研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校园文化建设提出许多新的课题。学校图书馆是校园网络信息传播的中心和枢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笔者从构建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角度来认识网络信息传播的问题,认为学校图书馆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方面必须肩负起重要的责任与使命。

1和谐校园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和谐校园应该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和谐发展的文明校园。民主法治,就是民主办学得到充分发挥,依法治校得到真正落实。公平正义,就是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各种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学校公平与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师生员工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安定有序,就是学校组织机制健全、管理完善、秩序良好,学校保持安定团结。和谐发展,就是办学水平、教育质量提高,教职员工生活富裕,工作生活环境良好。建设和谐社会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公共文化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公共文化体系重要分支的高校图书馆,是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力量,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网络信息传播是以计算机硬件和通信设备为依托,用网络技术传递数字化信息,从而达到信息交流和共享目的的过程。图书馆网络信息传播是在图书馆的大环境下进行的一系列的公共文化信息传播活动。校园网络是虚拟的空间,它是读者精神的延伸。随着时间的推移,校园网络会越来越重要。因而,构建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图书馆员的一项重要任务。

2.信息网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构建和谐校园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校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图书馆网络作为校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校园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1沟通校园信息

和谐校园需要有和谐的校园氛围。在现阶段,网络是最通畅、最无障碍的通道。图书馆网络信息传播具有高效快捷和直接通畅的优点,它通过现代化的传播技术,使图书馆与读者之间能够及时沟通。同时,这种沟通又是双向的,有利于加强和巩固沟通双方的联系。这种沟通正是建立和谐关系和构建和谐校园所需要的。

2.2推进校园民主法治

和谐校园是民主法治的校园,没有民主就没有和谐,没有法治也没有和谐。网络信息传播的出现和发展,拓宽了信息传播的深度和广度,打破了以往信息传播的方式网络给了每个访问者说话的权利,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自由平等地交流,及时了解学校、图书馆的法规制度,通过网络空间无阻隔的互动性,可以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并能及时得到回馈。网络传播最大限度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为民意的表达提供了广阔空间,有利于推动校园民主的发展

2.3传播先进文化知识

图书馆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传播文化知识,通过网络传播途径,可以更好地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构建和谐校园必须以学生为核心,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随着图书馆网络信息传播的不断发展,使得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也由手工转向自动化,服务内容由浅人深,逐渐丰富,服务对象由馆内延伸到整个校园。图书馆通过网络途径,可以更好地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读者的文化水准,促进读者共享同一的价值观、社会规范等。通过网络信息传播,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从而增强校园凝聚力,促进校园和谐。

2.4监刚校园文化环境

图书馆网络信息传播有环境监测的功能,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校园的真实情况,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及思想动态网络信息传播的实时性、聚集性、扩散性和上下传输的便捷性,可以对校园存在的问题及早做出预警,经过学校与学生互动,制定对策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不稳定因素,从而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3图书馆网络环境存在的问题

3.1网络信息安全与信息污染问题

在图书馆网络信息传播中,由于技术限制,信息霸权、黑客攻击和病毒人侵等都会给信息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这也成为网络信息传播的主要障碍,严重破坏图书馆网络信息环境,影响网络信息的有效传播。

3.2技术措施不完善问题

由于垃圾信息的传播者具有一定技术水准,对付他们必须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以技术对抗技术。但现阶段的网络技术还不是很完善,无法做到万无一失,单靠杀毒软件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3.3伦理道德缺失问题

由于整个网络信息传播的特殊性,使得网络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等都不能完全跟上网络信息传播发展的步伐,至今还没有完整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它,这些都是图书馆网络信息传播的不利因素。图书馆网络信息传播大大方便了信息的复制和抄袭,尤其保护措施不得当的时候,加剧了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总而言之,网络信息传播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很多负面影响。网络信息传播从一定程度上瓦解了管理者的权威体系,加上网络信息传播的匿名性和虚拟性等特征,使得很多约束机制难以发挥作用,垂直约束力锐减,直接导致道德约束机制的乏力和校园控制力的削弱。网络信息传播凭借着自身的优势现已成为校园内一种重要的信息交流与传播手段,但由于受技术、专业特点等因素的制约,获得信息的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这种不平衡的继续发展,最终导致数字鸿沟的形成。此外,网络信息的传播也加速了不同思想观念的交流,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加重了学生之间的信仰危机。

4维护网络健康,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学校图书馆在校园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努力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信息传播与交流平台,为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做出贡献。图书馆骨干网络信息传播要符合构建和谐校园的要求,要成为和谐校园的守望者和建设者。

4.1坚持正确奥论导向,维护校园的稳定

图书馆网络信息传播必须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宣传科学理论,传播文化知识,为建设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而努力。同时,图书馆网络信息传播要旗帜鲜明地维护学校的利益,增强师生凝聚力,维护校园的稳定团结。

4.2加强道德法制建设,构建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

网络信息传播对传统的道德和法律法规产生了强大的冲击,而网络信息的有效传播必须要有道德及法律法规的约束。因此,要实现和谐的图书馆网络信息传播,就必须加强网络道德和法制建设,通过各种道德标准和制度,最大程度地消除网络环境污染,减少网络危害。道德和法律法规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图书馆网络信息传播的发展必须建立在这个基础上,这是网络信息传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网络环境的基本保障。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是实现图书馆网络有序发展的内在要求。图书馆网络信息传播应该倡导网络文明,引导读者自觉维护网络环境,为建设和谐文明的网络环境做贡献。

4.3坚持读者第一的宗旨,传播先进科学的文化信息

篇3

曹学娜,龙江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副教授,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摘要〕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承与发展,首先要推动中华文明在网络中的传播。按照文化的构成要素,分三个层次探析传统文化网络传承发展的内容,即民族文化遗产层面的传承与发展、汉语言文化和知识系统层面的传承与发展、民族精神和伦理价值观层面的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一方面是建,一方面是传。国家应发挥主导作用,全社会应有传承与发展意识,更要遵循传播规律提高传播效果。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民族精神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048-(2014)04-0118-005

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承与发展,首先要明了传承什么,发展什么,即推动什么样的内容在网络中传承与发展。结合网络传播特点,我们从三个层次来分析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发展的内容,即作为文化遗产来加以传承发展的层面、作为语言和知识系统加以传承发展的层面、作为精神价值加以传承发展的层面。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建设是传承的前提,传播是传承的路径。国家应发挥主导作用,全社会要有良好的意识,更要遵循传播规律。提高传播效果。

一、民族文化遗产层面的传承与发展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创造了大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对于今人来说,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按照文化遗产的类别,将其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1.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界定,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文物,指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刻和雕塑、书籍、书法与绘画、具有考古性质成份或结构、铭文、洞窟以及联合体;建筑群,指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文化遗址,指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等区域。截至2013年6月27日,中国已有世界遗产45处,仅次于意大利(49处),位居世界第二位。其中文化遗产31项(包含文化景观3项)、自然遗产10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这些遗产包括了名山大川、历代建筑、石窟墓葬、遗址遗迹等等。对于这些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要以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加强保护。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网络化,实现了中华文明的网上传播。从文化遗产所涵盖的历史文物、历史建设、人类遗址的具体内容可以看出,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物质性、有形性的特点。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是有形的、物质的,但也内含着无形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性、有形性,是不可承传的。我们在此所说的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一方面,是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特有文明形式的传承。要对中华民族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在网上进行传播和传承;另一方面,是物质文化遗产中孕含的无形精神文化的传承。物质遗产,孕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要推动这些精神文化在网络中传承发展。

2.非物质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我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为: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包括:a.口头传统和表述;b.表演艺术;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非物文化质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中国涉及28项。2013年12月4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年度世界遗产大会第八次会议宣布,珠算正式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至此,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已达37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财富,长期滋润着民族心灵,孕育了民族品格,尤应为我们重视和保护。国务院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制定了国家、省、市、县4级保护体系,要求各地方和各有关部门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在现实中加强保护、传承发展的同时,以网络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必要。冯骥才认为,“民间口头文化数字化,是给古老的文明安了一个现代化的家”,指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网络中传承发展的必要性。

二、汉语言文化和知识系统层面的传承与发展

汉语言文化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现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汉语言是中华文化得以承传的基础和载体。汉语言文化是独特的音、形、意结合的文化形式,有独特的表达方式,蕴含着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心理,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符号。中国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首先是汉语言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播,要使汉语言文字在网络中达到一定数量,占有一定地位。从实际来看,网络中处处充斥着英语,而汉语言在网络中所占的比重不足3%,这和我们丰富的文化资源极不匹配。从推动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与发展的力度看,还远远不够,迫切需要加快汉字的数字化步伐。

传统文化知识系统,指我国五千年文明史上积累下来的精神创作及思想文化。在历史文化方面,古代中国有许多伟大的历史学家,这些历史学家创作了光辉灿烂、闻名世界的史学成就。古代知名的历史学家有司马迁、班固、陈寿、刘知己、司马光等。在文学方面,古代中国孕化了大量文学著作和文学巨匠。古代中国在不同时代还形成了鲜明的文化特点的文学样式,如汉代的汉赋、唐宋时期的唐诗宋词、元代元曲、明清小说。中国古代盛产文学巨匠,如屈原、陶渊明、唐宋家、关汉卿、曹雪芹等等,他们都留下了传世之作。在思想文化方面,古代中国成绩斐然。先秦时期,我国的思想文化学说已呈繁荣景象。古典著作《周易》,说明古人开始对世界进行哲学思考。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有《论语》、《孟子》、《道德经》、《庄子》、《孙子兵法》等等。其后历史上又涌现了大量的思想家,如董仲舒、周敦颐、程颐、程灏、陆九渊、朱熹、王阳明、王夫之等等。在科技医药方面,古代中国成就非凡。古代中国形成了领先世界的四大发明,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古代医药著作很多,有名的著作如《千金方》、《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等。古代名医有扁鹊、孙思邈、华佗,以及被称作医圣的张仲景,被称作药圣的李时珍等。

传统文化知识是中华民族创造出来的精神文明和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文明财富。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明应该在子孙后代中得以传承,同时也应该传向世界,尤其应该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向世界传播。

三、民族精神及价值观层面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处理人与生存环境、人与社会生活、人与自身矛盾的实践中所形成的认识世界、人生的一种精神价值,涵盖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魂。张岱年引用《周易・大传》两句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说明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这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融入中国人的血脉,进而铸造起中华民族不甘折服的坚强脊梁。在具体的现实生活和道德实践中,中华民族进而形成了诸如爱国主义精神、注重和谐的精神,以及以民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等一些基本精神。价值观是人们对自身或他人价值的总的看法,包括价值取向、价值理想、价值原则、价值尺度等方面,具有精神塑造的作用。反之,文化精神对人们的价值观也会进行引导和规范。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凝化为人们“奋斗进取”的价值取向;和谐的精神引导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以“天人合一”为价值取向、在处理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以爱好和平”、“和而不同”为价值取向;爱国主义精神引导人们在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时,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民本精神和传统,引导人们在处理个人利益和人民利益时,坚持“天下为公”、“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原则。价值体系是分层次的。奋斗进取、天人合一、爱好和平、和而不同、国家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原则,是中国人在处理与自然、与国家、与社会、与人之间关系的指导原则,处于价值体系的最顶端。这些价值观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今天甚至具有了世界性意义,如“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的价值取向仍对当今时代处理国家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指导作用。这些处于价值体系顶端的价值观,在今天要加以弘扬。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尤其需要凸显中国人特有的价值观。

个体成人的价值遵循上,“有德“是一个根本的价值取向。中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德文化系统,这和西方的“智”文化形成鲜明对比。传统价值观有“三不朽”说,即“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说明道德本身就具有最大的价值。历史上有名的道德典型为伯夷的“清”、伊尹的“任”、柳下惠的“和”、孔子的“时”。伯夷和柳下惠虽无功业可建,但因德性高尚而青史流芳。中国德文化的价值取向,特别强调人的道德修养,这成为区别于西方文化的重要方面。甚至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关于做什么人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做人的问题,而且认为做人具有先天的前提预设性。也就是在儒家修齐治平的人生设计中,修身被放在首位,强调了做人的前提性。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凸显了重德性的价值观。中国历史传统中,积累下来了大量的传统美德,诸如孝道、礼义、诚信、爱国、为公、重义、勤俭、勇敢、律己等等。任何社会,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培养有道德的人都是社会的目的。伦理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和特色的文化。要把中国特有的伦理文化,把历史上积累下来的传统美德,加以传承和弘扬。在网络空间传播传统美德尤为重要,宣传“有德”的价值取向和传统美德,使网络空间积极的文化内容越来越多。网络空间德文化的建构,将有助于打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

有德是一个总的价值观,怎样做一个有德的人,要落实到具体的道德德目。仁、义、礼、智、信等德目在传统社会起根本指导作用,是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中国人的道德品德,表达了中国人特有的价值取向、价值理想、价值原则、价值尺度。传统核心价值观是封建社会的指导思想,剔除其封建忠君的消极成分,其中包含着积极成分,要阐发其当代价值。

“仁”是仁、义、礼、智、信五德目的核心,总领五常。仁的价值取向为爱人。仁的价值原则体现为做人的五种品德,即按照恭、宽、信、敏、惠的要求行事。仁的价值尺度具体为“忠恕之道”,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今天,这种“仁”的道德价值观仍有积极的意义。与西方以个人为中心的文化追求不同,仁表现为仁爱、宽厚,群体利益至上等道德品质。一个有仁爱心,宽容大度,有国家意识、群体责任感的人,同样是今天做人的标准,是社会对公民的道德期许。当今时代,仍要发扬“仁”的价值理念。

“义”是传统核心价值观中一个重要概念。义利之辨是价值观的核心内容,贯穿一个人的一生。重义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色。儒家主张重义轻利,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无不表达了重义轻利的价值原则和尺度。义的价值取向为合道义。董仲舒所谓“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说的就是做人做事要合乎道义。尽管有人批判重义轻利不利于市场经济建设,反观之,一个没有道义的市场经济又能走多远?总之,“义”的道德价值观在今天仍有意义。坚持社会道义,强调精神价值,对现代社会过分强调物质利益有矫治作用。以“义”德为内容,加强社会建设,让人成为有道义和正义的人,意义重大。

“礼”是传统价值观中的一个重要德目。礼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书写了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称号。礼的价值理想是追求和谐。在传统社会,礼的作用是对伦理关系的调节。五伦是主要的伦理关系,按照礼的要求,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通过礼的调节,人们各行其是,君是君的样子,臣是臣的样子,实现社会的和谐。此所谓“礼之用,和为贵”。礼对于个人,其价值原则是做到文明礼貌。礼是人之为人的一个内在根本,是人和动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准,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懂得礼。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是当今时代的价值理想,要进一步发扬“礼”对社会建设的积极价值。对于个人而言,要做一个文明礼貌的人。传统中国是世人皆知的礼仪之邦,而今国人在世界上的形象却很差。无论是在国内旅游,亦或出境旅游,某些中国人不讲公德,不注重文明礼貌,所经之处,皆留下不文明的痕迹。以至,中国人现在被给予最缺德的评价暴发户。总之,“礼”的价值取向对社会文明、社会和谐建设有积极意义。当下,进一步发扬我们文明礼貌的传统美德,对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养成,对改善中国人的国际形象十分重要。同时,也要把我们“尚礼”的美德价值观在网络中加以传播,传向世界。

作为传统价值观重要德目的“智”,表现为一种求真精神。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智的价值取向是明白是非、分清善恶,所谓“智而不惑”。孔子把“知”和“仁”、“勇”一起作为君子的德性。董仲舒进一步强调:“必仁且智”。说明既要做一个有仁爱心的人,同时也要做明辨是非的人。进一步来看,“知”德不但要明辨是非、分清善恶,而且要敢于坚持真理,敢于说真话。智强调崇真精神、坚持真理、明白是非,对形成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对智慧人生的培养有积极意义,今天仍要加以提倡。

作为传统价值观的“信”,其价值取向为诚实不欺。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要时时牢记诚实不欺。“信”不能用物质利益来衡量,诚实守信有可能会失去利益。信产生的是道德力量,赢得人们的尊重,得到人心所向。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信是立国之本,以信来赢得民心。执政者取信于民是立国的最根本条件。信的价值原则为言行一致。做一个有信德的人,守信用的人,要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即“言必信,行必果”。信德还贯穿在其他四德之中,一个具备信德的人,才能真正做到“仁义礼智”诸德,即诚仁、诚义、诚礼、诚智。在行为上,要说道做到,履行自己的诺然,遵守职业操守,对待工作要敬业尽责。当今社会,普遍存在诚信缺失的现象,加强“信”德建设意义重大。“信”德对网络伦理建设也尤为重要,网络空间中,流言四起,谎言横行,加强网络空间的“信”德建设异常迫切。

当前,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无疑,传统价值观对今天的核心价值观建设有借鉴意义。同时,也要认识到,传统核心价值观毕竟有消极成分,要批判继承。传统核心价值观的消极成分也会在网络空间泛起,在网络空间,对传统价值观进行批判解读,创造性的应用极为重要。

四、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承与发展的对策

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一方面是建,一方面是传。建设是传承的前提,传播是传承的路径。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应该成为一种全社会的意识,要确保在网络中传播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当然,传统文化网上传播,同样也要遵循传播的规律,通过相关措施提高传播效果。

1.国家应在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承与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

国际上,很多国家都相当重视传统文化保护。网络时代,大多国家开始了传统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统文化数字化保护走在最前列的是美国,紧随其后是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从国外传统文化保护的经验来看,国家发挥着主导作用,国外文化遗产数字化都是一种国家行为。首先,国家投入巨资进行文化遗产数字化。美国国会图书馆投入1200万美元完成500万件文献资料的数字化。其次,把传统文化在网络空间发展上升到文化及民族存亡的高度。网络时代,法国尤其重视对法语的保护。其他欧洲国家也极其重视本国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因此,国家在传统文化保护中,负有主要责任,是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主导力量。当前,传统文化热潮的掀起,离不开国家和政府的积极引导。官方祭祖大典活动,孔子学院海外推广,对文化遗产及文化传承人的保护,无不彰显了国家和政府在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要上升到国家的战略高度,在资金上要进一步加大投入,要实施文化传承专项工程,还要从国家层面给予规范整合,加快打造传统文化示范网站,推动国内媒体海外发展,在产业政策上向传统文化倾斜。

2.全社会应在网络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中增强自觉意识

自觉意识的养成,是通过主动和理性的行动,进而在生活中变成一种经常的无意识行为的过程。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绝不是一人之事,而应该成为全社会的一种责任。一是政府部门人员。首先,要提高政府网上文化宣传、传承的责任意识。传承发展传统文化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政府责任更大。政府有责任以主导身份去影响民众,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发展。其次,政府部门要认识到网络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毫无疑问,政府文化网站承担着政策宣传、网上服务等重要功能。但不可忽视的是,政府文化网站除了承担网上办公和网上服务功能外,一个重要的功能是进行文化传播。各级政府要把文化网站打造成宣传、传播文化的窗口。二是文化教育部门人员。这一领域人员文化素质高,甚至是文化领域的专家,其中教师群体还肩负教授传统文化的职责,应该成为网上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领航者,成为推动传统文化网上传承发展的重要力量。三是普通大众。网络文化本来就属于普通大众,普通大众是网络文化发展的根本力量。政府和文化工作者的引导,最终要以影响整个大众来实现,而且普通大众中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当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成为普通大众的一种共识之时,才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

3.创新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发展的技术

篇4

1.1网络新闻评论的开放性。互联网打破了过去新闻评论由少数人编辑、评论员垄断的局面,任何人只要有一台电脑,就可以再往上找到可以接纳自己观点的空间。从平民视角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即时于网络之上。论天下大事,可以针砭时弊,慷慨激昂。开放性是网络新闻评论最根本的特性,网络使每个人都可以信息成为信息源,网络成为了信息的海洋,整个网络就是建立在自由开放的基础之上的。网络传播打破了传统的空间概念,传播空间不分地域,没有疆界,传播空间的无限广阔是报纸等传统媒体望尘莫及的。网络网络新闻评论的开放性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意见交流的平等化和多元化。在网络传播时代,网络新闻评论交流、互动的传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促进了“意见的自由市场”的形成。网络扩展了人们选择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内容和范围,真正实现了信息的共享。网络为网民自由发言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虚拟空间,许多网络评论表达了人民的心声,网络为网民参与社会管理提供了舞台。

1.2网络新闻评论的时效性。新闻评论是依托于某个新闻事件,进行评论,及时的提出和解决人们所关注的社会问题。在新闻评论的时效性上,网络媒体比传统媒体要快的多,其信息来源比较广泛,制作环节不像传统新闻评论那样繁琐,所以在遇到突发事件时,网络能够在第一时间将新闻评论出去。大部分新闻网站在有重大价值的新闻背后都设有让广大网民参与其中的即时评论。一些新闻网站还在新闻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请专家“点评”。这种针对性极强的即时评论,是网名不但对新闻事件本身加深理解排除了疑惑,还及时正确的引导了舆论,充分体现了网络新闻评论的时效性。网络新闻评论的时效性很重要,它对引导舆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网络时代新闻评论的缺陷及其监督管理

由于网络的高度开放性,网民可以任意发表评论,有些评论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就急于有感而发,不加思考一顿评说。有的无病、宣泄个人情绪,甚至攻击党和政府,这种快餐化倾向容易造成以讹传讹不良传播效果。使得网络新闻评论呈现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现象。由于网络自身具有的虚拟性、隐匿性特点,网络新闻评论者身份隐藏不具有指向性,所以网上有些言论缺乏理性,比较偏激情绪化,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的制约,使得一些虚假的、极端的言论在网络上横行。这就为新形势下如何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这一现象在论坛、BBS中都常见。于是网络提供的公共平台成为了互相攻击谩骂的工具,形成网络上的“言语暴力”。

在网络传播时代网民可以自由地接受和信息,传播具有了很大的随意性,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因为这种随意性而被削弱。受众言论随心所欲,公众关注重心的不同,大大减小了同一个议题所能作用的受众面,无法有效控制舆论引导。对网络新闻论坛进行网络媒介作为一种新兴媒介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一些网站编辑为了吸引眼球,盲目的追求利益忽视了他的社会责任。只要没有明显的政治问题、不触犯法律,就将其放置于网络之中。为不良信息的传播开启了方便之门,打着“色”的球危害网络文明,给青少年带来了不良的影响。文明办网贵在自律。网络新闻评论作为一种社会的产物具有社会属性。各网络媒体要积极的担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对新闻论坛分类管理,充分发挥网络新闻评论的积极作用,对网民的错误言论进行筛选屏蔽,引导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风气,是在当前情况下对网络新闻评论有效管理办法之一。法律制度是“他律”的必要手段,具有强制性。而想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重在自律,各大网络媒体应该自我约束,自我规范。

篇5

为有效促进我局文明创建工作,加强规范化建设,提高文明创建工作水平,保证今年申报第十届安徽省文明单位顺利通过,根据县文明委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我局“五个一”文明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文明单位“五个一”创建活动主要内容和任务,以构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一队、一堂、一牌、一桌、一传播”为着力点,充分发挥文明单位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开展“五个一”创建活动,推动文明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活动意义

开展“五个一”文明创建活动,是不断深化文明单位创建的思想道德内涵、提升创建质量和创建水平的有力举措。通过“五个一”活动的有效开展,提升我局文明创建工作档次,为创建国家级文明单位目标顺利实现奠定扎实基础。

三、活动内容

1、“一队”: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围绕“三关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主题,根据我局特点,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广泛宣传普及“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扎实推进“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等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今年,我局将组织开展一系列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2、“一堂”:道德讲堂。根据县文明委《关于在全县开展“颍上县公民道德讲堂”活动的通知》文件内容和要求,以“六个一”为基本流程、以“六个我”为主要模式、以“六个有”为建设标准,开展道德讲堂建设。通过建立道德讲堂,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干部职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具体内容如下:

“六个一”流程——“唱一首歌曲”:开讲前,组织学唱一首道德讲堂主题歌曲;“看一部短片”:围绕主题,组织干部观看一部道德建设先进人物事迹短片;“诵一段经典”:组织干部诵读一段中华传统经典语录;“学一点礼仪”:讲授一点生活礼仪、职业礼仪及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知识;“讲一个故事”:讲述一个发生在干部身边的体现民族传统美德、民族团结、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典型事例;“作一番点评”:由干部评议身边好人故事,讲述心中感受,品悟道德力量,升华自身境界。

“六个我”模式——“我听”:听取“六个我”模式——“我听”:听取先进事迹宣讲;“我看”:观看短片、情景剧表演等;“我先进事迹宣讲;”我看“:观看短片、情景剧表演等;”六个我“模式——”我听“:听取先进事迹宣讲;”我看“:观看短片、情景剧表演等;”我讲“:干部自我宣讲道德故事;”我议“:讨论现象,评议行为;”我选“:由干部推荐选树先进人物;”我行“:引导干部在认识、接受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后,群起效仿,转化行为。

”六个有“标准——有制度:有一套规范有序、运作便捷的管理机制;有阵地:有专门的”道德讲堂“场所、统一的背景等环境氛围;有队伍:有一支”自身素质强、道德素质高、文化修养好“的专兼职结合的社会化宣讲队伍;有活动:有具体的活动计划和活动记录,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活动;有经费:有必要的工作经费作保障;有成效:活动效果好,群众愿意听,有感悟、有收获。

3、”一牌“:设置一批公益广告宣传牌。在我局内外设置1—2块崇德修身、向善向上的道德宣传牌或文明提示语,营造浓厚的道德文化氛围。要充分利用我局的宣传栏、电子屏、走廊、墙壁等设施,设置宣传道德模范、学雷锋志愿服务、文明礼仪、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社会公益等文明提示牌,引导干部职工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崇尚道德,践行文明。

4、”一桌“:实施”文明餐桌“行动。向全局干部职工发出”文明餐桌行动倡议书“,号召干部尊重劳动、珍惜粮食、勤俭节约;在局职工食堂张贴”文明就餐“、”节用惜福“、”不剩饭菜“等友情提示语,明文提示禁止喧哗、禁止在餐厅和室内公共场所吸烟、喝酒,营造节俭、文明氛围,展现地税文明形象。

5、”一传播“:利用网络传播文明风尚。发动全局干部职工,利用论坛、博客、微博、QQ群、网络百科、网络问答等网络传播渠道,积极开展网络评论、撰写博文、转载优秀内容等活动,传播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展示我局文明创建成果及先进典型事迹,加强与网民的交流沟通,传播文明风尚,劝阻网络不文明行为,营造文明和谐的网络氛围。

四、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五个一“活动是文明单位创建的基础工程,是推动我局文明创建工作的有效载体,也是检验创建水平的重要依据,更是今年安徽省第十届文明单位创建验收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局干部职工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按照”五个一“活动内容和要求,精心组织策划,保证落实到位。

2、结合实际,增强实效。把”五个一“活动与其它文明创建工作结合起来,注重突出地税特色,彰显行业亮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力求在内容上有拓展、在载体上有创新、在效果上有提升。

3、总结经验,收集资料。负责文明创建工作的人员要注重”五个一“活动资料的收集、整理、上报工作,注意平时资料的积累,包括会议记录、活动图片、取得的成效和经验等。要加强与县文明办的联系,遇到问题多请示、多汇报,及时报送有关报表、材料和信息,形成良好的互动格局。

篇6

关键词 网络环境 大学生 生态文明教育 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Path of College Student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LU Weiliang

(School of Politics, Xihua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39)

Abstract To raise awareness of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llege students, to develop habit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trengthens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without delay. Students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path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are: the establishmen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website, to enhance efforts to implemen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strengthen campus network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create a cultur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eate a high level of teachers, la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prerequisite education; reform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ways and means to enhance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education; reality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ctivities undertaken to achiev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proved.

Key words network environment; college student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path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大学生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者,他们对生态文明的认知程度、观念意识、行为习惯直接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和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由此可见,对大学生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刻不容缓。然而,当今时代已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络环境已经普遍形成,网络已经渗透到教育、文化等社会的各个领域,这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网络环境下,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关键在于,能否形成行之有效的实施路径,因为这些路径直接关系到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因此,探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对于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的观念意识,养成生态文明的行为习惯,促进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建立生态文明教育网站,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力度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的平等性、交互性、虚拟性、开放性、多元性和信息海量性等特点,不仅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发其自我实现的欲望与自由平等的参与意识,而且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技术支撑和重要手段。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必须抓住网络这个阵地,抢占信息网络这个“制高点”,让生态文明教育搭上网络快车。①建立融知识性、思想性、服务性、趣味性于一体,内容丰富、栏目多样,满足大学生发展需求,符合大学生文化品位的生态文明教育网站,无疑是网络环境下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有效路径。

生态文明教育网站要真正发挥其作用,就需要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网站的吸引力,因为只有网站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才能吸引大学生去浏览网站信息,接受网站内容的熏陶;否则即使是建立了此类网站,大学生也未必能主动地去浏览,也就谈不上网站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影响作用。

要使生态文明教育网站具有吸引力,必须做到两个方面,一方面,网站形式要具有多样性。生态文明教育网站可以采用网络俱乐部、网络社团、网络论坛、网络沙龙、QQ聊天、邮件往来、专家答疑、微博互动等形式,引导大学生们学习和探讨有关生态环保与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②形成生态文明观念意识。另一方面,网站内容要具有丰富性。生态文明教育网站的内容要丰富多彩且栏目要多样,一般要符合四个要求:第一,真实性。网站中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的每一个具体事实都要客观真实,不能存在任何虚假之处;每一种观点都要是积极的,要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的观念意识。第二,快捷性。网站的内容要及时更新,要及时地将最新的生态文明建设事件及理论观点出来,网站通常要保证日日更新,最好能做到时时更新,这样就可以持续地吸引大学生浏览该网站,从而无形中接受网站的熏陶。第三,趣味性。网站内容不能太枯燥,为了增强网站内容的趣味性,甚至可以尝试开发以生态保护为主题的网络绿色游戏来吸引学生,充分利用网站的趣味性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其四,贴近性。网站内容的设置必须贴近大学生的真实需求,以大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开设,并且与大学生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将生态文明的理论观点通过具体事例展现出来,使大学生在网站中找到亲近感、熟悉感、归属感和信仰感。

2 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营造生态文明教育的文化氛围

使用生态文明教育主题网站来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受大学生是否愿意浏览该网站及浏览量所限。然而,大学生在大学校园里的学习、生活等离不开校园网络平台,“校园网络拥有相对稳定的数量众多的学生群,学生们选课、查成绩等必须要点击校园网,这是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占有的得天独厚的条件”。③因此,通过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来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无疑是一个较有效的路径。校园网络的信息量大,并且能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采用趣味化、多样化形式在校园网络上刊登生态危机现状、生态文明知识、生态法律法规、生态保护政策等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使校园网络真正成为向大学生传播生态文明知识、理论的绿色平台,从而营造出生态文明教育的文化氛围,使大学生在浏览校园网时无形中接受生态文明教育,对其生态文明观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要想通过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必须做到两点:第一,内容的多样性。校园网站要大量增加生态文明的内容,内容要图文并茂,具有趣味性和可读性。也可以在校园网站里增加一些宣传生态文明主题的小说、戏剧、舞蹈、电影、电视剧等文艺作品,这样可以增强网站的吸引力,使大学生在浏览这些文艺作品时逐渐增强生态文明观念意识。第二,形式的多样性。与生态文明教育主题网站一样,校园网站要想吸引学生,除了内容的多样性以外,还需要形式的多样性。校园网站可以采取网上聊天室、BBS 、电子邮件、QQ(群)、网络论坛等多种形式;通过网络论坛、BBS等形式,学校管理者、教师及大学生三者之间可以实现互动,三者就生态文明问题可以相互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在互动中大学生获取了生态文明知识、树立起生态文明的观念意识。

3 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奠定生态文明教育的前提条件

网络环境下,要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师资队伍的水平极其重要,师资队伍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与质量。因此,要想提高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质量,就需要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在网络环境下,只有“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教育能力,而且要具备一定的科技意识和网络素质”,④同时具备较高生态文明教育专业素质的教师,才能胜任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才能保证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得以实现。可以说,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

在网络环境下,要打造出综合素质优良、符合生态文明教育要求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必须要做到如下两个方面:首先,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不仅要对师资队伍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培训,同时要进行计算机网络知识、技术的培训。其次,要大力鼓励师资队伍开展“网络环境下生态文明教育研究”。要想使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健康地发展,就需要加强网络环境下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积极支持和鼓励教师对网络环境下生态文明教育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实践内容、实践形式、实践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各高校可以将“网络环境下生态文明教育研究”的成果与职称评定、考核奖励、评选优秀教师、选派到国内外著名大学访问进修等荣誉、奖励联系起来,以此来激励教师加强网络环境下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

4 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提升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效果

互联网时代,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交往载体、信息载体乃至生活载体,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环境、工作平台和教育手段,使得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无形中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网络环境。因此,生态文明教育必须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网络平台,不断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才能使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网络环境下,要想通过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来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的教学效果,必须做到如下几点:首先,在网络环境下,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应尽量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学,以增加课堂的生动性、增大课堂的信息量。无论是专业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里涉及到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课堂教学都要尽可能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将有关生态文明的图片、影像资料等通过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直观地展现出来,可以激发起学生对生态的关注,调动他们学习生态文明基本知识、理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效果。其次,广泛使用生态文明教育的电子教材,并用生态文明教育软件辅助教学。在网络环境下,要广泛使用生态文明教育的电子教材,可以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中获得教育,体现出寓教于乐的特点,从而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际效果。同时,针对大学生所关心的生态文明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可以组织专家开发一批集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包括游戏软件在内的生态文明教育软件,并用这些软件辅助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要大力挖掘和利用校内各部门的网络教育资源来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发挥课外网络教育资源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促进作用。要很好地利用高校内学生处、团委、宣传部、后勤部门、各学院、各研究所等部门的网络资源,将生态文明内容刊登在这些校内部门的网页中,使得学生因学习、生活需要访问这些网络资源时无形中受教育。不仅如此,任课老师及高校辅导员可以利用各个班级网络群体联络方式(如MSN、QQ、E-mail 等),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采取匿名且平等的朋友身份与大学生就生态文明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给予他们生态文明观以及时的、正确的引导和纠正。

5 开展生态文明现实活动,实现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证明

在网络环境下,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网络宣传或是网络课堂上,还要深入到生态文明实践中,开展生态文明现实教育活动,因为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所接受的生态文明的知识、理论、观点等是否正确,只有在生态文明现实活动中才能得已证明,而且只有在现实实践中,大学生才能真正地感受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从而观照自己的认知和行为,并不断加以改进和提高,⑤并最终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地树立起生态文明的观念意识。 (下转第64页)(上接第30页)

在网络环境下,要想通过生态文明现实活动来检验网络环境所传播的生态文明观点、理论是否正确,必须做到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开展校内生态文明实践活动来加深网络环境所传播的生态文明理论、观点的认知。校园环境状况是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直观教材,在校园内要大力开展节水节电、美化寝室、爱护花草树木、不乱扔垃圾、不使用一次性用品等活动,并在每年的“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戒烟日”“植树节”等环保节日开展征文演讲、专家讲座、漫画宣传、知识竞赛、摄影展等相关主题活动,让大学生在校内实践中去检验网络环境下所学的生态文明理论、观点是否正确,使大学生切身感受到环境的重要性,提高他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切实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并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养成生态文明观念意识和行为习惯。另一方面,通过开展校外生态文明实践活动来检验网络环境所传播的生态文明理论、观点。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大学生利用寒暑假或课余时间到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山野河边开展“植被考察”、“水源探寻”、“实地考察”等活动;组织大学生参观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博物馆、湿地公园、野生动物园等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组织大学生到附近的生态企业、生态工业园、绿色社区、污染企业、污染严重的工业区、环境较差的社区等进行参观或调查。通过校外生态文明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切身体会到环境破坏的危害性及保护环境的紧迫性,使他们真正领悟网络课堂所学的生态文明知识、理论,加深对这些知识、理论、观点的认知,并落实到个人的行为习惯中。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重点课题“西部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研究”(课题编号:W13143036)和西华大学2013年教改课题“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教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 刘艳.“美丽中国”愿景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探究[J].中国教师,2013(7).

② 吴青林,董杜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诉求与路径选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5).

③ 王军.和谐视野下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J].思想教育研究,2009(4).

篇7

在网络背景下,现代色彩设计愈发体现其自身的种种价值,尤其是审美价值。现代色彩设计是利用网络技术实现文字信息、图像、视频的处理和采集,利用网络技术设计并制作完成的一种新的设计形式。数字媒体已经成为继语言、文字和电子技术之后最新的信息载体。网络为现代色彩设计提供了新的价值理念,以往人们只关注现代色彩设计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而在网络背景下,受众审美要求的提高,使现代色彩设计的审美价值走入受众的视野,精神价值和心理价值也得到了重视。可以说,网络推进了人们对现代色彩设计理念的转变。受众关注人性需求、情感的因素也促进了现代色彩设计的审美价值发生变革,以网络为支撑的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为现代色彩设计审美价值的体现带来了新的方向,也促使了现代色彩设计的美学传播。现代色彩设计的美学传播主要指色彩设计产品的信息借助各类传媒语境在各领域内的互动。这里所指的互动不是简单的交换行为,它是对色彩设计产品的信息传递,扩张与收缩的一种动态传播行为,具有流动性和开放性。非同时在场性。日常生活中的交流是面对面的双方交流,主体间是平等的,同时在场的信息流动呈现出了双向互动的对话性特征。然而主体间的非同时在场性使得双方的地位并不平等,在某一个传播节点上,美学传播信息是单向流动的。美学传播信息是为那些不在生产与传播现场的人们所生产的,接受者参与或介入传播过程的能力有限,也就很难影响到传播的内容。美学信息传播不具备日常交流的即时性和现场感。例如,受众对一件色彩设计产品的评价,可以是受众和创造者之间的交流,但这种交流发生在受众观赏完色彩设计作品以后。不过,美学传播主体的非同时在场性在网络背景下有所改变,在受众和创作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上也呈现出“日常交流”的态势。非确定性和流向性。信息是“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是对不确定性的减小或消除。但是,美学信息是“不可靠”和“非真实”的。它是美学传播有关信息的总和,是色彩设计主体带有一定情感的接受行为,并通过色彩表现的方式传递出信息。美学传播不承诺人们要寻找到历史事实与色彩设计作品之间的对应关系,但作为“刻意编造”的信息,美学传播以生动感人而不是确有其事为其成立指标。因此,美学传播的信息具有明确的产品欲望。例如,政治宣传促使人们支持某个团体或反对另一种团体,美学传播也常常介入到这种传播中,广告就是靠着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及色彩设计和语言,传递美学信息增强宣传和诱导效果的。混合性和娱乐性。美学传播内容的混合性指它不是单一的某一类的知识,而是多种知识的混合。人类传播促使人们交换信息、借鉴经验和传递文明,从而获得各种知识和生活技能。美学传播通常不是以严谨的理性形式出现的,而是存在于生活形态中。美学传播内容包括人类多样的世俗状态,心理、情感和审美感知,所以美学传播必然具有混合性和娱乐性。

二、美学传播的新境界

日益网络化、审美化的现实生活使人们重新反思审美与传播的关系。从美学角度看,交往不仅是先验的语言符号,也是和身体有直接关联的,在这基础上理解网络背景下的美学传播,能发现更深的美学意义:空间维度上的普遍互联、时间维度上的直接互动、体验维度上的直观界面,使理想中的先验美学共同感被经验达成,这种情感、趣味与美学风格的共同建构,成为充分意义上的美学交往。网络背景下,美学传播对当代美学关系的重组,可以总结为三个层面的表达:首先,审美对象是借助于网络复制和数字技术,构建了一个有别于传统审美的虚拟世界,艺术的虚幻与日常现实发生了颠倒。其次,审美主体作为网络系统的延伸,使受众在人的感知、表达方式上发生了改变,网络作为一种“虚拟无意识”,改写了审美主体的组成,也逐渐地改写了受众与传播者之间的关系。最后,审美沟通作为网络主体间沟通媒介,比其他传播形式更能直接地表达受众的感性认知。例如,受众使用社交工具实时互助,突破了语言符号的范畴进而渗透到审美领域。网络传播的美学传播证明,走出空洞的人文义愤和肤浅的技术迷信,重新架构审美与交往的基本关系是可行的。一旦确认了“审美”与“交往”的关系,美学便可突破传统意义上的艺术范畴。网络作为一种互动性的交流媒介,为当代美学传播带来了焕然一新的格局,也给美学传播带来了一定的反思。在历史上,马克思曾提出了“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钥匙”这一思想,以此可以将美学的传播当做是解读过去旧的传播形式的方法,反思交往中的感性基础——审美共同感。在架构上,将网络美学传播活动作为解读当代审美方式的切入点,反思审美经验的传播学基础——主体间的交往。通过恢复审美与交往的语义关联,网络美学传播现象为现代色彩设计敞开了一个交往的视野,网络美学传播活动也为传播学提示了一个审美的维度。

三、广告传播过程中的美学表现原则

在网络背景下,美学传播的形式有了新变化和新发展趋势,如现代色彩设计在网络广告创作上的运用。广告传播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不再拘泥于简单的图片和文字,他们要求广告要有足够的吸引力。所以广告在展示时,能否引起消费者的注意,首要因素就是取决于它的色彩作用,色彩具有视觉冲击力,同时又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反映与变化,因此,对色彩设计的应用也是广告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真实性原则。美学在广告传播中的最基本原则就是真实性。无论是从美学还是从传播的角度,广告的表现形式不能出现歧义,其表现产品品质,功能用途和企业形象都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吹嘘和夸大产品效果,对受众造成误导和欺骗,尤其不能弄虚作假。美学在广告中的表现应当对文化把握精准,广告的承诺要可体现出可兑换性,对具有生活化倾向的广告不得以文案的方式再度渲染,对一些特殊商品的广告一般而言不宜采用渲染描绘的方法。人文关怀原则。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人文关怀。人的需求是逐渐由表层转变为深层的过程。随着消费观念日渐成熟,美学在广告传播中的运用也逐渐从物质功利诉求上升为精神层面的人文关怀诉求,所以广告美学应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特别是要贴近受众的内心,并与之产生共鸣。例如,在广告中需要倡导低碳环保的消费理念,宣传助残和希望工程,要传播健康的道德观和审美观,这也是网络背景下,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体现。功利性原则。美学在广告传播的实质是功利性,应该将功利性和美学传播的表现结合起来理解,广告传播中的美学体现是广告传播实现功利性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功利性要迎合受众的心理需求和心理接受;竞争性是美学在广告传播中的一般性规律,各种类型的商业广告都具有竞争性,所以更要客观地评价商品,挖掘企业和商品的优势和特点,增强美学表现在广告传播中竞争性。其实,广告不仅是一种传播方式,也是与商业有关的美学艺术的欣赏品。

四、结语

篇8

关键词:绿色图书馆;绿色服务;绿色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9-0273-02

一、绿色图书馆

随着人们绿色生态意识的不断增强,出现了各种绿色产品、绿色技术、绿色经济、绿色理念等,绿色图书馆也因此应运而生。所谓绿色,是借用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力、无毒无害、亲和的象征意义,表达对环境的重视和追求健康、协调、持续发展的观念。绿色图书馆是个新概念。学界对其比较趋同的定义是“自然环境清洁静雅,文献内容健康真实,服务方式便捷文明,信息传递畅通无阻,自然生态、文化生态、精神生态和信息传播生态高度净化的图书馆”。

二、构建高校绿色图书馆的意义

之所以要在图书馆界彰显绿色,是因为绿色象征着生命和希望,代表了茂盛、清新、和谐、健康发展和充满生机的景象,它不仅包括环境的绿化、美化,还包括文化生态、精神生态、信息传播生态的协调、科学的发展观和学术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图书馆是21世纪图书馆发展的一种趋势,就其意义而言,构建绿色图书馆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是提高办馆水平,切实体现人本理念,树立图书馆良好形象的必由之路; 是提升馆员和读者的绿色环境意识,彰显文化生态,使文献信息在网络环境下免受影响的有效举措; 是优化管理模式,促使图书馆良性运行的重要决策。基于多方面的重要性,高校图书馆应该审时度势努力走向“绿色文明”,并起辐射作用。

高校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是基于高校服务于社会的需要,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要求高校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作为高校教学、科研的辅助机构,图书馆更应走在前列,信息时代的到来对高校图书馆来说是一个更大的挑战。 绿色人文环境和绿色图书馆的构建,不仅是高校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需求的重要内容,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环境所营造的绿色文化,并由此形成文化生态、精神生态、信息传播生态的协调、科学的发展观和学术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衍生成生态文明观和文明发展观。

绿色图书馆是21世纪图书馆发展的一种趋势。从本质上讲,构建绿色图书馆是构建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是培养馆员和读者的绿色环境意识,彰显文化生态模式的高级追求。

三、绿色――图书馆构建的时代特征

1.绿色图书馆的一切设计应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并营造出一个可以激起读者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热情,能提高读者学习和研究效率的幽雅环境,图书馆建筑必须符合读者的需要。为读者服务,读者是图书馆的主人,要使图书馆建筑满足读者的需要,无论在建筑结构功能上,还是空间结构要求上,综合布线,装修的色彩方面,都应贯彻“以人为本”这一思想,在建筑造型与环境绿化上追求和谐统一,突出人性化的同时,更具有自然的气息,增加绿色植被,充分利用自然光和太阳能来节约能源,其主体建筑要以其鲜明的文化个性,优美的造型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及温馨放松的绿色心态,建筑要尽量生态化,体现与周边风貌相协调的风格,力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和谐统一,营建一个花园式的图书馆周边绿地。图书馆内装置应该符合阅读环境的要求,与布置要协调,色彩搭配要和谐,体现生态化,让人有赏心悦目之感,有利于读者读书治学。在阅览室、 流通部、 走廊和休闲处点缀一些盆景、花卉,在墙上挂上一些名人名言、 篆刻等作品,在图书馆大厅墙壁上设置一个电子导航提示牌,使读者感受到一定的文化品位。

2.绿色图书馆应该是一个馆藏丰富、借还便捷、文明健康、科学开放的现代化图书馆。其功能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单纯的藏书馆,藏书建设是图书馆的一项基础工作,藏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未来发展。馆藏文献资源应注重文献资料内容的全面型、系统性、前沿性、实用性和健康性。 保持图书资料的新鲜活力,形成一个系统、完整、合理的馆藏文献资源结构。

3.绿色图书馆建设要彻底清除文献信息交流障碍,积极消除信息垃圾和信息污染,净化网络环境。建立文明网站,对读者进行网络使用技能和使用道德教育,强化读者的防范意识,培养读者明辨是非能力,坚决拒绝低级、庸俗、盗版,甚至文献入馆,保持信息资源的健康,是绿色图书馆馆藏的根本要求。

4. 21世纪是网络信息的时代。绿色图书馆实现管理自动化与网络化的同时,借助于现代通讯技术与电子计算机技术,为读者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通过网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以将静止的文字描述变成多彩、动态的立体的场景,高科技的运用是绿色图书馆的便捷化、资源共享化的有力保障。

四、绿色服务―― 绿色图书馆的目标

绿色图书馆作为21 世纪图书馆发展的新方向,其决定因素主要是人、图书馆的领导者与服务者馆员,如果图书馆领导者没有绿色观念,就不会构建绿色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图书馆员的“绿色服务理念”是绿色图书馆建设和联系读者的纽带。

1.建设文献信息传递的绿色通道。绿色图书馆应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文献信息传递服务,使广大读者能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获取所需的信息,绿色图书馆应加强自动化建设,查询、借阅等工作基本实现标准化、 网络化的计算机管理,以便读者在馆内或局域网内的任意电脑终端都能方便快捷地访问图书馆的主页,在网上检索馆藏书目,通过网络实现书目查询,了解新书动态、个人借阅情况,查阅并下载中外文电子文献,实现网上个人咨询、网上文献传递等功能。

2.强化对科研人员的人性化服务。高校图书馆自身的前沿性决定了为高校科研服务的宗旨,深化对科研人员的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提高服务质量,由一般向网络服务、信息资料汇编、馆际互借、情报调研、电话借书等方面发展,同时,实行开放式服务模式,简化各种借阅手续,流通部、阅览室里的所有文献实行大开架,并配备公共查询机,以方便科研人员自由检索,以最快、最好的服务满足其需要。

3.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素质。绿色图书馆的建设对图书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馆员讲生态道德,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增强绿色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和资源意识,以凸显人文关怀,做“绿色文明”的使者,高校绿色图书馆是人际关系高度和谐,服务方式高度文明的图书馆,它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优秀的综合素质,以满腔的爱心、高尚的情操、文明的体态、典雅的举止对待工作,对待读者,形成图书馆特有的文化与精神生态环境。图书馆工作人员首要的是责任心强、身体健康、精通图书馆管理业、 与读者进行有效的绿色沟通,有意识地充实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定期举行职工技能比赛激活员工的学习热情,在馆内形成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4.绿色阅读――时代的发展。绿色阅读倡导主动的、自发的、超越功利性的阅读,是读者文明阅读意识的觉醒,由随意阅读转向理性阅读的动态,图书馆对读者绿色阅读行为应给予积极的引导,图书馆要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体大力宣传读者文明阅读公约,用科学手段规范读者阅读行为,真正做到用制度来引导读者向绿色阅读行为的转变,以纸质及网络等媒体形式推荐书目,为读者提供知识导航。

总之,作为新时代知识传播的平台,绿色图书馆的构建和绿色服务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构建与发展过程,为适应绿色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图书馆全体员工应及时更新思想观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绿色服务理念。图书馆的工作理念是“一切为了读者,为了一切读者,为了读者一切”。人际的合作是图书馆文化的基本要求,领导与群众、馆员与读者的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是必不可少的。健康文明的图书馆文化需要领导者有明确的文化策略,管理者精通业务和管理知识,馆员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操作能力,读者有一定的信息意识与探求方法,协同开发与利用图书馆资源,以针对性、创造性的信息服务赢得公众的信任和馆员的信心,对绿色图书馆的发展和建设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使图书馆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从而凸显图书馆“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图书馆绿色化进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俊.略论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J].图书情报知识,1998,(2).

[2]王纯.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数字化信息资源开发及网络建设的现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4).

[3]倪莉.网络环境下信息组织面临的新问题[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1,(4).

[4]王元如.21世纪图书馆建设的新趋势[J].图书馆建设,2001,(2).

[5]李维海,金武刚.因特网信息污染表现形式及成因探析[J].情报科学,2000,(9).

[6]席慧刚.信息网络安全问题及其对策[J].情报资料工作,2001,(2).

篇9

为了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健康文明的语言环境,引导社会公众抵制网络低俗语言,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文化氛围,长江商报一直以来非常重视“网络低俗语言”的净化工作,编委会多次在采编例会和全员学习会上要求全体采编人员增强责任意识,自觉使用规范文明用语;增强底线意识,坚决抵制网络低俗语言;增强导向意识,积极主动引领公众舆论;增强阵地意识,建设高素质的新闻队伍。

在具体落实过程中,长江商报编委会从报纸、网站、报社公众号、微博等多层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抑制网络低俗语言:

1.严格坚持网络文明用语报纸和网络一个标准。从技术层面努力。通过技术手段将一些出现频率高、比较流行的网络低俗语言,在采编系统中设置为敏感词,净化网络语言。由新媒体部负责“一网两微一端”审核,安排专人值班,全天监控。

2.完善“一网两微一端”稿件流程和审核机制。在当日报纸晚上关版之前,新媒体部通过相应的技术软件对稿件再度过滤,确保网络环境的健康与和谐。

3.重点监控公众号。报社规定分管新媒体的编委不定时值班或巡视,抽查微信公众号相关文稿。这样既保证了日常稿件的“三审制”,同时又能保持公众号所刊发稿件的语言干净纯洁。

4.完善报社新媒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按照相关要求和报社编委会的决议,报社与本单位新闻从业人员签订了职务行为信息保密协议和职务行为信息保密承诺书。对不文明、不规范用语“零容忍”,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并实行全流程追责。

篇10

关键词:校园网络文化;和谐构建;对策

作者简介:刘允华(1979-),女,河北石家庄人,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董佳亮(1981-),男,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高职外语教学研究。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2011年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石家庄市高等职业教育的规范性探索―以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为例”(编号:GJXH2011-70)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05-0013-02

校园网络文化是传统意义上的校园文化和网络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和谐的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作为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和谐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创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是对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又是和谐校园网络文化构建的总目标。所以在网络主导我们现代生活的今天,如何优化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创新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和谐构建的途径是我们面临的新挑战。

一、创新高职校园网络文化构建的和谐定位

和谐是事物与现象表现出来的协调、适中的存在状态,是多样性的协调与统一。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著名的格言:什么是最美的―和谐。构建和谐的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融入和谐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和社会风尚,既要具有和谐的时代特征,又要体现出高职院校高雅清新的网络文化品位。这就要求学校必须要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相对稳定的要求,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队伍建设,主动培养一支思想水平高、网络业务强、熟悉学生思想状况和上网规律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从思想上、行为上对学生进行约束教育,从技术上对学生进行制度管理,以和谐理念为主导,创新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构建。

创新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构建,学校应当将网络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吸收、融合网络文化的优秀成分,从而形成网络时代的新的校园文化格局,既要体现时代特色,又要能够吸引学生,通过网络传播,加强学生的自强、自律意识,使得学生在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这个大舞台上演绎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行为,提高其辨别善与恶、丑与美得审美观念。

创新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构建,学校应当利用网络以其相应的网络文化,搭建素质教育的平台。不断丰富校园网络文化产品,打造具有高职院校校园特色的网络文化品牌,坚持高雅的风格,富于人文气息,有大家风范,繁荣发展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例如:创建高职院校微博,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甚至领导与学生之间的近距离沟通,打造符合自己学校特色的微博新时代。

创新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构建,学校应当增设一项网络德育内容。网络德育是创新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构建下德育工作的新课题。它是指利用信息、网络以及数字技术开展的一系列的德育活动,通过“项目教学”“网络互动”等立体性网络活动,丰富网络德育的内容,既能体现出传统德育教育的目标和思想,又能反映德育工作的现代化的趋势。

二、加强技术创新与网络物质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职校园网络文化的物质和谐

高职院校要重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不仅要加强技术创新,而且更要重视网络物质基础设施建设。因此,高职院校应对校园网络建设上提供资金支持,不断改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构建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的物质和谐搭建平台。

构建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的物质和谐,要大力发展网络科学技术。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院校的网络已进入办公室、图书馆等,校园网的信息网络中心在电子邮件、FTP、WWW等服务方面越来越便捷。但高职院校院校网络文化在软件开发制作方面却处于弱势,积极开发一些集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易操作性于一体的软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高职院校应该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努力的在技术创新领域开拓出高技术的道路。同时技术上保障名校、高职院校学生优秀的网站,主页之间能便捷的链接。如中国大学生网、辽宁大学生在线联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高等学府的链接等。运用博客、QQ群、MSN、手机网络、网络聚合等新兴网络技术积极传播先进文化。

构建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的物质和谐,要建立一支强大的网络管理队伍,加强网络管理和监督。建立强有力的网管队伍,对学生用户上网进行IP地址和身份记录,关注BBS上一些重要信息,有利于掌握学生网上动态,并一些积极的信息,随时做好高职院校网络文化健康传播。

构建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的物质和谐,要加强高职院校校园网络的覆盖普及。学校应当拓宽校园网络宽带技术及无线网络的覆盖面,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上网空间,正确引导学生网络文化仅仅是正常生活学习的一部分,减少学生的上网的痴迷程度,减少学生去网吧的概率,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物质保障。

三、加强网络管理机制,构建高职校园网络文化的制度和谐

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是其文化价值的体现,是展示学校形象的窗口。所以健全网络管理机制,是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构建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制度和谐,要强化在校园网络文化管理机制,要加强信息网络管理 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应当在不影响网络运行的情况下,加强网络实时监控功能,加强日常联系协调机制、快速反应机制、网络监管机制、屏蔽机制建设等。在实际操作中,高职院校院校可实行BBS、博客、播客等的实名制,用以防范高职学生利用网络传播做媒介,实施网络犯罪及不道德舆论的传播,积极探索网络法律规范与技术保障等全方位、多角度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构建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制度和谐,要建立一套全面协调的网络法规。高职院校应当根据我国近年来相继出台的关于信息网络管理的有关法规,并结合其中相关条款与《大学生违纪处分条例》,融入高职院校校规、校纪,严格执行网络规章制度,在制度上对学生的网络传播行为进行制约,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新时代特征。

构建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制度和谐,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校园网民的网络道德教育,建立学生网络道德评价制度,增强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传播网络“新文化”,创建“绿色”网络,构建和谐校园网络文化。

四、丰富网络资源的形式与内容,构建高职校园网络文化的精神和谐

高职院校校园网络要形成以“红色网站”为旗帜,以校园门户网站为主体,以学术、新闻、服务类网站为补充的校园网络文化阵地的分层次格局。校园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优秀的校园网站。校园网络在高职院校院校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是传播校园文化的窗口。起着首当其冲的重要作用。

构建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应当开拓思想,创新形式,加强校际网络合作。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框架下,共建绿色文明网络。随着网络在高职院校院校中的普及,利用网络开展校际间的教学合作,广州石牌地区六所高职院校在1994年起就走开一条联而不合的,内容实在的办学体制改革之路。在教学、科研、人事、后勤、图书等方面,使各高职院校的优秀文化相互借鉴、吸纳,创出了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以共享与互补为概念,创出符合和谐社会和绿色网络的新一代网络文化。这种开放倡明的形势有利于相互加强监督,传播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

构建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应当创新网络服务内容。高职院校校园网站要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既有本校的文化特色,又能体现当今社会发展的时尚气息。开展网上演讲,网上知识竞赛等活动,校内交互式网上信息交流平台(BBS)等激发学生参与网络的热情;方便学生与教师建立自己的博客,通过便捷的开放的平台互动,加强沟通,认同,创建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建立起定期直播的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网上热线交流机制,定期的网上在线心理咨询,解决学生思想,心理上的困惑;网上学术交流,举办学术讲座;增强校园网的服务功能,方便在校园网上看电影,杂志,小说,玩游戏,听歌曲或者下载,通过网站建设,逐步构建高职院校学生的网上精神家园。

构建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应当开展丰富多彩的和谐校园网络文化活动。例如2007年“全国高校百佳网站”的评选,北京大学红旗在线网站、清华大学水木清华BBS、上海交通大学学校主页等57所高校的95个优秀网站当选,对高职院校校园和谐网络文化建设起到很好的示范和激励作用。和谐论坛・2007上海高职院校网络辩论赛,首创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与网络辩论形式相结合的新模式,反响热烈。校园网络DV大赛,网络知识系列讲座,网络文明法律知识竞赛,网络征文,书画工艺大赛等等,这些活动能很好地吸引教师和学生参与,共创和谐文明网络。

五、强化网络文化队伍建设,构建高职校园网络文化的环境和谐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十分明确,就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所需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这种专门人才需要全面发展,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这种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正是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构建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的环境和谐也应该以此为核心。因此我们应当强化高职院校院校网络文化队伍自身素质建设,建立统一指导、各方配合、责任明确、优势互补的网络宣传评论、网络舆论引导、网络监管和信息员队伍等工作队伍体系,为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服务。

构建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的环境和谐,尤其是要拓展校园网络文化队伍人员的组成结构。把学校领导、专家教授、教师、职能部门负责人、辅导员、学生骨干、以及掌握高超网络技术的网络管理者等在专职和兼职的岗位上充分容纳进来,形成一支既能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把握各项法律规章制度,又能深入了解学生、把握与传播学科前沿信息,答疑解惑,并提供熟练的技术支撑的网络文化队伍,实现校内网络文明的共建、共享、共管、共创。高职院校院校要凭借这支工作队伍,努力实践并着力打造“和谐网络校园”。

构建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的环境和谐,还应当强化高职院校之间、高职院校与社会、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联系,引入企业文化建设,优化高职院校网络文化,加强校园内涵建设。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作为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只有坚持网络传播的正确方向,把人才培养目标放在首位,并以“工学结合”为基本,强化企业文化的渗透,才能为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构建和谐的环境因素,才能实现“优秀员工的摇篮,职业经理的基地”的文化理念,创建和谐网络校园文化。

总之,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作为我国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其和谐构建,符合当前高职院校文化发展方向,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建立。为此,高职院校应当强化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构建的和谐定位,采取加强技术创新与网络物质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网络管理机制,丰富网络资源的形式与内容,强化网络文化队伍建设,内涵建设等等措施,为和谐构建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提供创新做好服务。

参考文献:

[1]丁静.论高职院校网络传播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的功效―以四川大学网站和校园BBS为例[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