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传播态势分析范文
时间:2023-10-31 17:59: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舆情传播态势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前言
20世纪90年代中国接人互联网络以来,网络逐渐成为大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民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的《第38次中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10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1.7%,其中,手机在上网设备中占据主导地位,手机网民规模已达6.56亿,网民规模的增长率和使用率较上年底持续增长。借助于网络这一平台,人们可以自由发表对某一事件的言论和观点,这使得互联网成为舆情生发和传播的主要阵地,关于某一特定突发事件的信息在网络后,必然会产生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通过网络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公共问题和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信念和价值观。网络舆情传播大致会经历潜伏、爆发、平稳和衰退这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会受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使得网络舆情传播过程就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不确定过程。网络舆情的传播路径不确定,舆情话题在传播过程中就可能朝任意方向发展,某一特定的舆情话题可以衍生出多个相关或无关的新的舆情话题,对舆情的态势走向也会造成一定影响。由于突发事件发生的规模及发展趋势难以预测、复杂多变,其具有的突发性、危险性、紧迫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也使得突发事件中原有信息沟通渠道可能受到影响或是被阻断,为各种流言、小道消息的滋生和传播提供了空间,留给决策者思考的时间短,如果不能及时准确获取全面的、最新的信息,就无法对其进行快速有效处理,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在实践中,研究网络舆情的形成、演化的规律,探索网络舆情引导、控制的对策,对于提升我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和价值。本文选取了发生于2016年10月10日的浙江温州房屋倒塌事件,进行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规律分析,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价值。
2突发事件属性和级别
对于突发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将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四类,而根据事件的严重性,由低到高依次划分为: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特别重大(I级)四个级别。在网络舆情的事件评判中,社会安全事件涉及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对这种突发事件的预警工作则显得尤为重要。
3案例介绍
2016年10月10日下午16点30分,浙江温州三幢五层楼房倒塌,造成22人死亡,6人受伤,属较大级别的社会安全事件。事件发生后,迅速引起了网民的关注和讨论。
3.1数据的归纳与整理
本文中模型的数据来源新浪微博,网站以及新闻媒体等各大主流平台。为便于计算现选取发帖量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以事件发生半个小时后间隔为12小时为一个时间段,共计归纳出十一个时间段内网络传播数据量(见表1)。
3.2舆情态势走向
温州房屋倒塌事故中,网民参与讨论发帖的舆情态势演化历经两个波折(见图1);10月10日下午16:30事故发生后,11日舆情热度迅速上升,主要表现为对事故本身的关注;而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变规律易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10月11日,新闻媒体等报道出父母用身子护住女儿,女儿得以生存,舆论热度再次攀升。随后事件逐渐平息。
4舆情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篇2
1.1重大事件。所有的重大事件的发生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与事件发生有关的各个报道,新闻,各方面的消息和热点都会在各个网站上铺天而来,在短时间内就会出现大量的评论,跟贴和发帖等等。
1.2突发事件。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突发事件产生的一个重要阶段,例如“日本大地震后我国的抢盐事件”,在发生初期,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关注,只是在民间出现了许多的“谣言”,但其迅速扩散,就会影响到广大群众,并有可能造成整个社会的恐慌。
1.3国家的经济工作和重点工作。网络上的主流的意识形态还是需要各个新闻媒体来传播,需要政府和组织来引导,继而形成被大众所接受的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政府部门要引导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形成共识,来统一不同领域,不同阶级中的意识和信念,形成了社会的主流言论。
1.4一些关系国际民生的重大政策的改革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形成网络舆情热点事件。
1.5和大多数人民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件。因为舆情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人民群众对自身利益的诉求表达的一个重要渠道。在群众利益受到伤害时,他自然需要一个平台来寻求帮助和进行诉求,网络就是这样一个很好的舆情平台。
2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设计
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包含三个层次,自下而上分别为信息采集层、信息挖掘层、信息服务层。每一层为其上一层提供基础数据,以及为进一步分析奠定基础。
2.1舆情信息采集层。信息采集层的基本任务是从数据格式多种多样的网页中采集出其蕴含的丰富的、各种各样的舆情信息。采集层的最下层为信息采集的目标网站,如新浪、网易、搜狐、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猫扑、天涯社区等;中间层包含爬虫管理模块、预处理模块、分类存储模块,爬虫管理模块主要采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互联网上的舆情信息;最上层将采集的文本信息分为Web内容信息、Web结构和使用记录信息两部分内容。
2.2舆情信息挖掘层。开展舆情信息深度挖掘,发现的热点问题、分析其态度倾向、处置构成危害的敏感信息是互联网舆情信息挖掘层的主要任务。它通过分析舆情信息采集层提供的数据,能够检测网络话题、分析民众的态度倾向、监测网络敏感信息、评估舆情态势等,为舆情信息服务层服务相关部门提供客观依据,是舆情信息处理的核心内容。主要包含文本信息预处理模块、网络话题检测模块、舆情倾向性分析模块、敏感信息监控模块。
篇3
关键词:大学生;主体;网络舆情
大学生网络舆情指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以大学生为主体,社会上热点事件为客体反映,在一定社会空间范围内产生影响。网络论坛是网络舆情形成的一个重要平台。对高校而言,高校BBS已成为在校学生学习和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它既是学生学习和思想交流的平台,也是交友、娱乐、休闲的聚集地,更是高校网络舆情形成的重要平台。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位大学生的成长。所以我们应变被动管理为主动预防,在保证大学生言论自由的前提下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
一、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形成、发展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形成与发展与网络舆情的特点有重大的关系。
1.者的真实身份具有隐匿性和虚拟性
在网上热点信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众人的关注焦点,对信息的真实性我们可以考证,对者却知之甚少,可能某些居心不良的人随便造谣或者是以自己的观点来叙述某件事情,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众人。
2.互联网信息的开放性
相比其他媒体而言,互联网信息有其独特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也是大学生喜欢互联网的原因之一。在这里网民们畅所欲言,正是这种开放性推动了舆情的形成、发展。
3.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和群体性
网络上信息传播十分快速,可能在事发过后2~3小时就已经在网上有传播了,庞大数量的网民对热点消息的关注、传播使得可能在24小时后就到达第一次讨论,以后可能还会达到新的关注峰值。图1是天津市蓟县大火舆情走势图:
4.大学生对热点事件的情绪化看法
对于网上热点事件,大学生的态度多是情绪化的、非理性的,更多大学生的观点会随着他人的变化而变化,从而推动了舆情的发展。
5.对政治敏感问题,大学生观点偏向于个人主义
针对网络上的政治敏感问题大部分大学生都会关注,然后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是每个人都是按照自己的认识来评判,这些评判往往因为认识不足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却极大地推动了舆情的发展。
二、大学生网络舆情可能产生的后果
大学生是对社会现象、问题反应最敏感的群体之一,他们具有思维独立、勇敢、有强烈的自我肯定意识等优点。但是由于他们人格尚处于完整健全阶段,同时思想和价值观还具有不稳定性,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未真正踏入社会,社会阅历不丰富,极容易受到不良舆论的误导、煽动,进而产生游行、罢课和罢餐等扰乱社会秩序的,严重影响了校园的和谐稳定。
三、大学生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构成及其重难点
大学生网络舆情机制的构成: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传播、校与校的联动预警机制。
1.信息收集
在多数人都能发表言论的论坛、BBS和帖吧等监测和跟踪热点信息发展态势,可以通过检测点击率、热度和相关度来实时监测。
2.信息处理
信息处理,包括识别和判断,识别是在大量信息中筛选。其中的难点就是在大量的信息中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判断就是通过对舆情信息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把握得出舆情信息可能的发展趋势和影响范围。其中定量分析数据的真实性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信息的判断。
3.信息传递传播
通过信息传递建立反馈机制,如图2所示。
本阶段关注的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难点主要是传递传播的有效性。
4.校与校的联动预警机制
同城高校之间舆情信息共享、预警机制共享等,首先不仅仅是节约了资源方便了管理,更重要的是促进了高校之间及时、有效地进行预警管理,但同时也暴露出了新的问题,高校之间的舆情管理协作关系也影响着预警机制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现状分析
1.高校忽视了学生的申诉
在国内高校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服从教育,虽然是加强了道德教育的量化,但却缺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尽管大学是一个比较自由的团队,学校忽视了给予学生申诉的机会和途径。这时学生往往会通过网络来宣泄自己的不满,如果学校、社会处理不当可能就会导致的发生。
2.高校监控预警机制不完善
高校的监控预警机制不完善的原因:高校对大学生网络舆情不够重视,认为没有出过事就没有必要去浪费人力、物力、财力,或者是有但却缺乏及时地更新维护。
3.高校缺乏合适的引导机制
高校是青年完整健全人格养成的重要环节,在高校范围内进一步讨论如何加强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要变被动管理为主动防御,对学生的引导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应重视学生在网络舆情形成传播中的作用,教育学生理性地来看待对待问题。
高校是大学生心智成长完善的重要环节,在这期间大学生很容易受到不良的诱惑和误导,所以建立健全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十分重要,引导大学生学会理性地、客观地去了解事实,网络舆情可以作为大学生的意见表达,但是要知道的是它只是民众意见交流的产物,和国家的政治建设无关,国家的政治是建立在公民的合法利益上的。
参考文献:
[1]李罡.大学生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对.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
[2]王灵芝.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机制研究.中南大学,2010.
[3]史伟.关于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维度思考.重庆教学院学报,2012-03.
[4]于江宁.浅析大学生网络舆情与高校政治教育工作.世纪桥,2010(21).
篇4
――编 者
2012年网络舆情继续升温,成为社会舆论的发动机。社会转型期各种问题在积累和叠加,网民对深化改革表现出热切的期待,有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取向的意识形态争论重新抬头。国土资源部门作为一个重要的政府组成部分,和民生息息相关,关注网络舆情显得尤其重要。处理好网络舆情,对执政为民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012年湖南国土资源网络舆情指数
2012年湖南国土资源网络舆情生态
社会公众对国土资源关注度显著提高。从转载、回帖、搜索量来看,无论是事件、人物,正面关注还是负面关注,关注量都有显著提高。正面关注排序第一的“省国土资源厅出台首部党员干部作风建设问责办法”转载突破16万,排位第十的“湖南加大征地拆迁信息公开力度”转载过3万;负面关注排序第一的“致企业失地损失千万,长沙国土局被黑幕隐瞒事实”转载破9万,第十位“湖南男子自家屋内采煤致刑”过4万。2012年所列事件、人物地域排序总转载点击数近800万,比2011年总数高1倍,正面关注点击量比负面关注点击数高1倍。
社会公众对国土资源关注面更加多元。相较2011年,2012年公众关注有了极大拓展。除了原来关注的政策、征地拆迁、市场配置以外,腐败是持续关注点,2012年查处的长沙市局周志红、永州市局欧阳贵忠、醴陵市局周旺炎、郴州市局龙跃帅点击都在1万以上。干部作风、言论、行为等偶发事件,国土资源管理体制等深层次问题成为新的关注点。“湖南宁乡高球场顶风上马,国土局长称领导定的没办法”,“衡阳市国土资源局用进口宝马车做公车”,“隆回最牛国土资源局长在位17年”等事件点击回帖率均达5万以上,在社会引起较大反响。
权益关注强烈与主流舆情成熟理性并行。权益关注强烈,主要是征地拆迁、矿山环境、地灾、城镇化土地利用、地产市场、资源权益纠纷等涉及具体利益,部分网民实名发帖,希望通过网络炒作,借力网络冲突、网络暴力,形成舆情事件,实现自身目的。“长沙湘星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实名举报长沙市国土资源人员渎职”、“湖南澧县荣华煤矿非法开采,致四千村名水源枯竭”、“常宁:农田保护‘硬规定’遭遇‘软执行’等成为2012年较为突出的舆情热点。主流舆情成熟理性,主要表现公众对国土资源政策支持、对国土资源管理成绩肯定、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部分资源问题有理性的思考。如2012年省厅几项重点工作整顿规范矿产资源秩序、环洞庭湖工程建设、地质找矿突破行动等点击量大而多,但无回帖、跟帖质疑。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动成为国土资源舆情发展的重要形式。分析排序显示,负面关注一般由互联网、微博等自媒体发起,传统媒体跟进;而正面关注往往由传统媒体载文,再互联网转载或微博转发。由于网络媒体信息传播速度、广度和使用便捷加上用户量大,客观上已改变了传统网络舆情格局的力量对比。这种互动的传播形式,使许多事件快速演变成舆情热点。宣传中心监测到的26家媒体或转载49件负面舆情,如“常德西洞庭暴力征地拆迁”、“祁东县重点项目用地违规侵占”等均是在网络社区发酵并走向舆论。而“湖南加大征地拆迁信息公开力度”则由传统媒体兴起,向网络扩散。传播路径不对称与互动,整体上形成了“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舆情感知。
舆情与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关系不明显,但与引导力度相关。为寻找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与舆情发展之间关系,按地域对国土资源舆情进行了排序,结果显示,其相关关系并不明显。但从排序结果与几个地区舆论引导工作相对照,可以得出结论:舆情引导得力,则排列靠前;引导不力,则排列靠后。长、株、潭、岳、常等市注重舆情引导,其排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国土资源舆情应对与网络问政工作开始起步。应对舆情,已成为政府的必修课,网络问政也是未来新趋势。目前我省国土资源舆情应对与网络问政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部分市州强化了该项工作,株洲等市开通了政务微博;株洲、衡阳开展网络舆情搜看、处置、办理工作,积极主动应对舆情;怀化联合中国移动开发“国土资源法律即时通”,服务相对人。
2012年湖南国土资源舆情新特点形成原因分析
除了社会经济发展、互联网新媒体使用人数绝对量上升之外,国土资源舆情的新特点主要是由国土资源本身特性、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传播方式的新变化等多因素决定的。
一是国土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新形势。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但资源消耗偏高,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制约越来越突出,国土资源需求刚性上升与供给刚性约束成为发展改革的巨大压力和倒逼力量,客观上让国土资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高度关注的重要指标、舆论关注的热点行业。我省近几年社会经济发展增速较快,但土地供应紧张、后备资源短缺、征地较多、政策调整频繁、矿业违法高发多发等一直是公众的关注点和媒体报道热点。
二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使群众权益维护进入新阶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了人的解放。特别是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行依法治省、限制行政自由裁量权、大力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同时严格问责。公众对知情权、监督权、表达权、参与权的诉求高涨,使舆情到一个新阶段。
篇5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直接舆情 间接舆情
【中图分类号】G202 【文献标识码】A
现如今,大数据浪潮已汹涌来袭:40亿部手机、10亿台电脑,随时随地向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服务器发送数据,近6亿手机网民随时上传和交流数据信息。与互联网的发明一样,这绝不仅仅是信息技术领域的革命,更是在全球范围启动政府管理改革、加速企业创新、引领社会变革的利器。作为政府管理的一个重要信息通道——舆情监测,也在大数据时代面临巨大的考验,需要推动从间接舆情搜集管理的模式,迈向间接舆情搜集管理和直接舆情搜集管理相结合的新阶段,推动舆情监测和社会管理更加科学化。
一、形势描述:大数据时代的含义及其对社会各领域的科学化冲击
美国IBM公司把大数据概括成三个V,即大量化(Volume)、多样化(Variety)和快速化(Velocity)。这三个特点也反映了大数据所潜藏的价值(Value),我们可以认为,这四个V就是大数据的最基本特征。《纽约时报》网站2012年3月21日刊载文章称,“大数据时代”已经降临,在这一领域拥有专长的人士正面临更多机会。文章指出,“大数据”正在对每个领域造成影响。举例来说,在商业、经济及其他领域中,决策行为将日益基于数据和分析而做出,而并非基于经验和直觉;IBM数据顾问的职责就是帮助企业弄明白数据爆炸背后的意义——网络流量和社交网络评论,以及监控出货量、供应商和客户的软件和传感器等——用来指导决策、削减成本和提高销售额。在科学和体育、广告和公共卫生等其他许多领域中也有着类似的情况,正朝着数据驱动型的发现和决策的方向发生转变。哈佛大学量化社会科学学院(Institute for Quantitative Social Science)院长加里·金(Gary King)称:“这是一种革命,我们确实正在进行这场革命,庞大的新数据来源所带来的量化转变将在学术界、企业界和政界中迅速蔓延开来。没有哪个领域不会受到影响。”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经济学教授埃里克·布吕诺尔夫松(Erik Brynjolfsson)提出,如果想要理解“大数据”的潜在影响力,可以看看显微镜的例子。显微镜是在四个世纪以前发明的,能让人们看到以前从来都无法看到的事物并对其进行测量——在细胞的层面上。显微镜是测量领域的一场革命。布吕诺尔夫松进一步解释称,数据测量就相当于是现代版的显微镜。举个例子,谷歌搜索、Facebook(脸书)帖子和Twitter消息使对人们行为和情绪的细节化测量成为可能。2012年2月于瑞士达沃斯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上,大数据是讨论的主题之一。这个论坛上的一份题为《大数据,大影响》(Big Data, Big Impact)的报告宣称,数据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经济资产类别,就像货币或黄金一样。以纽约市为首的警方部门也正在使用计算机化的地图以及对历史性逮捕模式、发薪日、体育项目、降雨天气和假日等变量进行分析,从而试图对最可能发生罪案的“热点”地区做出预测,并预先在这些地区部署警力。
二、现实分析:大数据时代的技术、政治、文化意义理论分析
综合来看,大数据是一个包含文化基因、政治态势、经济走向、营销理念的金矿。这个金矿有这样几个特点:
1.后台化。诸如腾讯、百度这样的网络公司有能力借助大型高速计算机存储和管理散布在论坛、聊天、社区、微博、手机等传播终端的海量信息,这些信息从前端来看,是由用户各自加密码自我保护的,但在后台还有一个技术出口,端口是由这些网络数据公司依法把控的。
2.可控制。在大数据技术角度来看,借助高速计算机技术,互联网就是一个饭店的大堂,各个栏目、社区、群、组甚至是私密的聊天,在管理者来说,就像饭店大堂里用帘子隔开的所谓“包间”,都是可以通过技术“中控”看得一清二楚的。
3.精准化。“一叶知秋”的文化寓言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可能成为现实,原因是这样的判断基于海量信息的科学化分析。比如,社会或社交网络上的微弱联系以及独立、偶然的信息呈现,在传统的统计技术下,就像地下贫铁矿,对开采技术要求高,开采价值也不大。但现在,高速计算机系统可以将这样的微弱联系进行历时空的对比交叉分析,从而可以探测或预测更多信息,原来近乎神话的“蝴蝶效应理论”变成现实——突然爆发在现实中的一个事件,可以借助大数据分析最终追踪到网上一个帖子甚至一句话、一个短信、一个人。从理论上来说,后台的这些数据是一个闪闪发光的信息金矿,如果能够加以合理、合法的利用,新型传媒终端给传统社会管理带来的机遇远大于挑战——研究的内容开始涉及如何采集庞大的数字化数据集合,用来科学预测和阐释网络上的集体化行为。
三、问题概括:大数据时代对舆情监测和管理的影响
以往的舆情收集一般是由专业研究人士、智库机构和内参部门等通过社会调查、访谈、统计和定性的方法,针对媒体报道、论坛BBS、社会上出版流通的出版物、聊天工具等进行概约化的统计、分析和判断,得出一些社会现象和事件描述性特征以及趋势预测。一言以蔽之,既往的舆情研究是对“已经”物理呈现在研究者“眼前”的文本进行统计和分析,其对研究者的社会、政治、文化素养以及资料来源广度和信息覆盖程度要求很高。但是,在大数据时代所有文本都已经数字化呈现和流动的前提下,一方面是呈现在研究者面前的物理文本相对数量呈下降趋势,更多的文本以电子的形式分布在不同的传播终端;另一方面,数字技术催生的传播形式的多元化,使有关各个方面情况描述、叙说和分析的文本绝对数量呈急剧上升趋势。举例来说,腾讯QQ一个月积累下来的文字量即可以达到7200万字,这是一个海量的信息流通。
如此,就给舆情的监测、统计和管理带来相当大的难题。一方面,海量的数字信息使既往的研究者运用传统的研究方法搜集舆情信息已经呈现出愈发捉襟见肘的状态;另一方面,海量的数字信息及其高度的分散程度(包括手机、BBS、论坛、QQ、各种聊天工具、甚至是商务通信工具、博客、微博以及日新月异的传播终端等)给研究者搜集信息带来相当大的难度。这样的直接结果就是囿于信息数量以及信息搜集难度的极度扩张和研究手段的相对萎缩,使研究者得出的结论愈发带有主观臆断、片面性、临时性、阶段性、闪烁性,从而使舆情分析的质量呈现相对下降的趋势。借助这样的舆情分析造成形势误判的风险呈现不断加大趋势。这样的一种状态,作为国家的管理者不可不察。
四、对策建议:把握大数据时代机遇,推动舆情监测和管理更加科学化
大数据时代给政府管理带来的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数据流越来越大,管理难度加大;但另一方面,相对于以往纸质文本的呈现形式和传播形式,电子文本的传播形式更容易通过高速计算机和搜索工具进行检索和监控。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数字技术推动政府的管理之手不断地后退,真正地朝向“看不见的手”的管理模式进步。数字技术给中国提升管理水平提供了一个物理性的机遇和条件。
为把握大数据时代的机遇,提升舆情监测管理以及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建议如下:
1.尽快完善数据管理立法,确保一些大型门户网站和网络数据公司合法使用后台数据。但是要注意不能因为单纯的商业利益将这些后台数据出售给境外的分析机构,否则会直接危及国家信息和文化的安全。
2.确立直接舆情搜集管理和间接舆情搜集管理相结合的方针。从理论角度来看,大数据时代的统计分析,通过后台数据监测、统计以及精准化的分析和定位,提供量化的科学数据,即所谓直接的舆情搜集管理。而以往的间接舆情报告就相当于传播学研究的“焦点访谈”,又再一次通过专业人士的眼光对数据进行分析,更能有效地印证舆情质量。二者相互配合,将极大地提升舆情分析科学化水平和舆情报告的精准性、对策的针对性。
3.整合以往的舆情监测统计分析单位,或归口依法管理,或在宣传部下设立大数据舆情监测管理部门,对口采集广电、报纸等传统媒体信息,通过门户网站、商业网络和数据公司,开发数据洪流,呈现真实舆情。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社会经济形势面前,把握数据的时效性,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而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运用前沿技术,则可以有效地把握大数据时代给中国提供的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的历史性机遇。
篇6
关键词:网络舆情;监测监管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6.069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舆论已经从键盘上的舆情、鼠标下的舆情走向了指尖上的舆情,手机、平板电脑都可以成为网络舆论的发源地,网络舆情体量快速增大,网络舆情态势日趋复杂,网络舆情诉求更加多元。“陕西500名煤矿工人上街游行事件”、“武钢数以万计员工离岗”、“黑龙江龙煤集团职工讨薪”等一系列热点企业舆情事件在2016年不断抢占公众眼球,企业舆情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特别是煤炭形势严峻下,职工的自我意识表达、利益诉求也不断强化。另一方面,一线职工文化水平整体不高、年龄偏小,这使得负面曝光、突发事件频频。而作为国有企业,其国有身份决定了一旦出现矛盾容易被曝光,被舆论压倒,引发舆情危机,如何做好日常舆情管理和处置突发事件成为当前企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为了进一步厘清企业舆情管理的特点,经过多地实地调研,对企业舆情管理的特点、现状以及应对办法进行一个全景式的解析。
1自媒体时代下企业网络舆情管理的特点
1.1主体的多元化
大众麦克风时代,人人即媒体,每一位网名都可以通过新媒体发出自己的声音,甚至单独的用户可以与企业直接对话,可以利用媒体造势,升级话题。
1.2影响的广泛性
在互联网通达的地方,舆论如一只蝴蝶的翅膀,正在扇动起市场的另一场飓风。对企业而言,舆论通过影响公司声誉、投资者决策,公司市场估值,乃至经营发展等方面,企业内部的小范围事件,也可能演变为社会乃至全球关注的公众事件,只要借助自媒体网络,传播速度之快令人咂舌。
1.3表达的开放性
自媒体网络的拟态环境使公众摆脱了角色、身份等的限制,公众不再接受一个“统一的声音”,公众可以接收四面八方的信息从而作出判断。企业舆情处置不是简单的“监测”加“删帖”,而是全方位的舆情评估与监督。
2对企业网络舆情管理情况的分析
2.1部分单位对网络舆情管理重视不够
自媒体把人们带到“人人都是通讯社、个个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企业的每名员工既能够通过电脑、手机接收到有关企业的各种信息,又可以把他接收到的信息或者他自己的思想动态、利益诉求通过微博、微信、QQ空间出去。现在我们企业利润下滑,职工收入降低,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的去产能政策,集团公司今年前半年完成了清退临时工的工作,在清退过程中,很多下属单位就遭遇了临时工上访甚至围堵公司的。下一步我们还会开展合编定员、冗员分流的工作,这些工作关系到每一位职工的切身利益,处理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很容易引起舆论的热议,产生敏感话题,导致员工在网站、贴吧、微博微信等平台进行发帖、评论、转发。如果被一些谣言、恶评主导了舆论,会对企业的稳定发展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但是部分单位目前并没有意识到网络舆情对企业所具有的影响,对网络舆情管理并没有足够的重视。舆情应对工作仍然是过去的、传统的媒体思维模式,信息大多是新闻通稿、文件、通知、报告等形式。这种传统形式有着明显的弊端,魍趁教宕蠖辔薹ǚ畔录茏樱和新媒体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当舆情发生时,不能采取有效的、及时的手段和相应的应急处置机制。这非常影响媒体为企业服务,非常影响媒体宣传报道作用的发挥。
2.2部分单位应对网络舆情危机能力不足
很多单位仅仅是凭着个人感觉、和经验来判断舆情的走向。这样企业不能及时掌握舆情发展态势,使后期的舆情应对工作陷入被动。在新媒体时代,人人皆媒体,舆情很难被批量清除或直接干预了,涉事单位如果不作出回应,舆论不会沉寂,甚至会被挖掘出企业其它方面的负面消息。在2010年的时候,大连发生过一起大的火灾,这起火灾是由于输油管道爆炸引起的,由于火情比较严重,消防官兵经过长达15小时的连续奋战,才把大火扑灭,并且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救灾过程中,有一名消防战士牺牲了。但是与这起事故有直接关系的一家企业反应却极为麻木,并没有公开表示慰问或感谢,但它的一家分公司却内部召开了事故抢险救援表彰大会。这家企业的这种举动一经曝光,就引起了强烈反响,网友们对这种行为纷纷进行指责,但这家企业仍然没有站出来发声,选择了继续沉默。使企业形象一落千丈,生产经营也受到影响。经报端披露即刻引起舆论强烈反弹。所以这两种方式,不仅耗费精力和成本,还收不到理想效果,甚至会引起公众反感,进而加速舆情恶化。
2.3部分单位网络舆情工作队伍和平台建设缺乏
在当今网络时代,企业内部要有专门的舆情监测部门,对互联网上各类有关公司的信息,做到及时搜集、汇总上来的舆情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判。由于网络传播具有隐蔽性、不可预见性、不可控性等特点,企业中负责舆情的管理人员,要配备专业的完善的舆情监测软件系统,这样就能及时发现各种负面舆论,不良信息,在黄金时间内及时做出反应,解决问题。避免网民无依据的猜测,甚至是引发大规模舆情事件。但是,部分单位并没有成立专门的舆情管理部门,也没有配备专业的舆情管理人员,网络舆情控制专业人才十分匮乏,同时也缺乏完善的舆情监测软件系统。现在有的单位开始探索和网络媒体怎样进行良性互动,比如一些单位开通了微信公众号,一些单位的新闻,鼓励职工关注互动。但是由于人力有限,资金不足,公众号的内容更新速度较慢,趣味性不足,很难引起员工的兴趣,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
针对企业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应对网络舆情、引导舆论,为国企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3企业如何有效应对网络舆情
3.1重视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与研判
作为国有企业,要想及早发现问题,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就必须重视舆情信息的收集,前面已经分析过,企业目前在信息收集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渠道缺乏,所以必须建立和完善网络舆情工作体系,拓宽舆情信息的收集渠道。能收集到各种舆情之后,就要加大监测力度,一旦出现重大舆情就能第一时间掌握。能很好地收集信息之后,就要加强对这些舆情信息的研判和分析,对这些舆情进行汇总、归纳,发现情况和苗头就要及时上报企业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使网络舆情事件扩大和蔓延得到遏制。
3.2强化网络正面引导,疏导员工情绪
作为煤企,煤炭行情不好,稳定就变得和安全一样重要。要维护企业的稳定发展,就要充分认识到网络舆情以及“民声”的重要性。工资下降、福利降低,职工情绪上难免有波动,现实反馈渠道不畅通的话,就会诉诸于网络。所以,除了平时在现实工作生活中注重疏通交流渠道外,尤其要重视对互联网“虚拟社会”的监管和网上舆论引导,把预防发生关口前移。首先企业要成立舆情监测部门,配备专业人员,利用专业舆情监测软件系统,实时监测网络舆情状况,搜集、汇总舆情信息并进行科学分析和研判,全面掌握网络舆情发展动态,及时发现不安全隐患。
3.3健全应急处理机制,加强网络舆情处置力度
企业不仅要对舆情进行检测,当负面舆情爆发时,也要进行应急处理。一是要和相关网站、政府部门保持联系和合作,对主流网络媒体进行管控,还要确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由专人统一对外发声,激浊扬清、以正视听。二是勇于面对、不逃避。如果发声突发事件或舆情危机,企业不发声、回避只会引来更多的恶意揣测。所以应该不堵不避,跟进情况,说真话,主引导,解决问题是关键。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网民心态 舆论风向 转变 挑战
网络民意变化十分微妙,而地震导致的巨大灾害损失,更使得网民心理格外敏感多变。雅安地震后仅12小时,网民心态就发生了一系列值得注意的转变,舆论风向随之突变。这种转变的原因值得解析,对于今后舆情引导应对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一、舆论风向转变举隅
1.对政府行为:从叫好到质疑
网民对政府的救灾表现从一片叫好声中出现分化,开始出现越来越不可忽视的质疑声。地震刚刚过去12小时,4月20日晚8点许,外交部对于日本安倍首相提出的援助申请表示婉拒,然而这一次婉拒及随后外交部“暂不需要外国救援”的言辞很快引发部分质疑。一些网民表示,这说明政府财力雄厚不需要募捐,还有一些网民则结合现场救灾的一些混乱局面,质疑为何不接受国外专业的救援队。
对外交部“暂不需外援”表态的质疑,开启了网民对于救灾中政府作为的负面评论,随后的救灾道路拥堵、有些灾区物质一度短缺引发灾民不满等事件,先后在网上形成围观热点,进一步导致网上出现一些质疑政府作为是否有效的声音和心态。
2.对部队反应:从感动到追问
、武警、消防、公安等强力部门迅速投入抗震救灾,立刻激起了网民的一片感动情绪,纷纷表示“关键时候还是要靠”。然而,随着宝兴县多个乡镇成为“孤岛”等消息的出现,对于直升机问题的追问出现:“为何明明有空地,直升机也不能降落”、“没安全着陆点为什么不能悬停空降”等技术性追问频出,甚至追问军方不利用直升机开展大规模空中救援行动,表示“那么多直升机哪里去了”、“救灾舍不得出动直升机”等,还有网友在微博上贴出美军直升机山头悬停的照片以示抨击。
此外,道路抢通速度、通讯联络恢复较慢以致军队靠“鸡毛信”传递震区信息、远赴灾区的战士没有戴头盔被落石砸死等问题,也同样引发网民热议。
3.对官办慈善机构:从冷遇到围攻
作为官办慈善机构的红十字会反应迅速,却一开始就遭遇到网民的冷遇。地震发生后42分钟,中国红十字总会在其官方微博转发了《人民日报》的消息。然而和接下来的多条赈灾信息一样,红会只收获了满屏的“滚”。线上如此,线下也是遭冷遇,红会在深圳募捐,人们故意绕道。随后,中国红十字会向台湾红十字会索要500万、赴灾区“考察”、浪琴表事件、“红十字会今年逾8成三公经费拟用于出国”等逐步出现,网民对红会呈现出围攻态势。
4.对媒体报道:从赞扬到批评
震后,各种地震信息迅速不停顿地通过各种媒介传递给民众,现场记者的优异表现获得赞许。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微博等各种平台,对媒体的反思与质疑开始出现。部分网民认为,媒体存在用力过猛的情况,导致关注焦点迷失,甚至认为媒体存在一定的消费灾难的嫌疑,将灾难视为一场新闻盛宴。网上出现的抵制“最美新娘”、热议厦门航班事件、挖苦媒体记者的现场反应、恼怒媒体涌入导致道路拥堵等,都是网民这种心态变化的表现。
二、舆论风向为何发生转变?
1.负面信息过载
随着大量记者和社会救助力量涌入救灾现场,并通过各种形式信息,更多救灾细节被披露,网民对于震后信息的了解开始不仅仅限于粗线条的救灾行动,而是对于整个救灾过程有了一个实时动态、全面深入的了解。随着了解程度的加深,大量震区惨况和一些不尽人意的救灾行为难免在网络上实时暴露出来。负面信息的冗余与救灾的急迫心理共振,必然会导致网民对救灾的认识发生变化。网民心态趋向疑虑、焦躁乃至偏激,最终也促使微博舆论风向发生变化。
2.传播变异诱导
传播过程中信息出现变异既是一种客观上的“自然”现象,也往往会遭遇主观上的人为扭曲。本次地震引发的舆情热点中,有不少是由于信息传播变异导致的误会,源于信息沟通一时障碍或者不对称;也有一些属于典型的网络谣言,经过了人为的加工、放大或扭曲,或者出于哗众取宠的目的,或者出于猎奇心理,甚至只是简单地为了迎合网民心理乃至吸引网民眼球。但无论是客观上形成的信息失真,还是主观扭曲导致的传播变异,对于网民心理往往都有着不健康的诱导作用,甚至对网民心理形成巨大冲击,导致网民心态失衡,从而影响舆论风向“刮”向不利的方向。
3.观点分化互激
社会利益多元化,社会价值观也多元化,网民观点和视角也呈现多元化态势,同一件舆情事件,引发的网民观点各异乃至尖锐对立。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政府公信力下降,负面的网民观点往往能撩拨起网民情绪,甚至引发一些人的共鸣,由此导致网民心态负面化、情绪化、偏激化、极端化,形成网络群哄效应。更为严重的是,形成的群哄效应往往在吸引来一批观点“共鸣”网民的同时,也招致大量对这一观点不同乃至反对网民的聚集,双方很容易在此基础上观点互激,形成激烈的网络舆论博弈。本次地震中围绕一系列事件引发的争议,即已充分体现这一现象。
4.网络钩沉施压
由于网民的监督意识、公民意识高涨,开始从应激式监督向主动监督转变。近年来,网民在各类舆情事件中发幽掘隐、搜罗剔选的追问,不断给围观浪潮推波助澜,形成网络聚焦的合力。再加上一些类似乃至相同的舆情事件反复发作,一些网民往往能结合当下事件进行网络钩沉,翻炒过去类似事件,形成一种特殊的舆情压力。这在本次地震中红十字会面临的舆情窘境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5.救灾效能不足
尽管政府部门在抗灾减灾能力上面已经有了长足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本次救灾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纰漏,组织效能还有待提高。事件处置中的一些小“硬伤”,必然在网络舆论场中有所体现。如果不能及时化解,积累多了,必然会“逆袭”网民心态,导致网民心态发生负面转向。细究本次地震救灾中发生的舆情事件,不少正是因为救灾“硬伤”所引发的,而这类舆情的发酵和扩大,也正是由于“硬伤”化解不及时所导致。
三、如何应对舆论风向转变带来的挑战?
网民心态的变化及舆论风向的转变构成了舆情应对的一大挑战。根据以上所分析之成因,社会管理者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应对:
1.把握舆情变动规律,关注网民心态变化。社会管理者应掌握舆论动向,主动设置议题,不断滋养网民正能量。抗震救灾72小时内是积极救人的黄金时间,舆情处置同样如此。第一时间积极信息,同时注意信息反馈和网民心态变化,注意保持舆论反应的连贯性和平稳性,不致于出现12小时之内和之外鲜明的差别,出现舆情应对上的大起大落。
2.加强权威信息,牢牢掌握话语权。自媒体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信息的传播,如果主流官媒不注重提高信息的权威性和及时性,不贴近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各类自媒体的消息就会像杂草一样充斥舆论场。信息冗余导致网民无所适从,杂乱无章的信息必然滋生负能量,导致网民心态复杂、焦躁,舆论正能量被负能量所蚕食。
3.统一宣传口径,及时回应关切。报道地震灾情和救灾情况的媒体很多,要注意协调各个媒体的报道口径和重点,避免类似中国地震局和中科院关于余震说法的“撞车”事件,徒然招惹网民口水。密切关注网民观点争论,及时合理引导,及时辟谣,对于网民钩沉性质的追问,应该坦诚耐心解释原因,必要时应着手收集民意进行相关调查,消除网民疑虑,重建受损公信力。
4.优化救灾组织工作,提高救援专业性。舆情应对要以事件处置为本,避免突发事件中出现硬伤,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负面舆情出现的可能。本次救灾同汶川地震相比有了很大进步,但仍有值得改进的地方。提高救灾专业能力,本身就能从源头上降低突发舆情的产生几率。
5.积极表现化危为机,争取赢得网民谅解。一旦救灾硬伤形成,上策就是真诚、切实、及时地解决问题本身,最大限度地平息民众的不满和关注。对于暂时无法妥善解决的事件,则要开诚布公地向民众作出解释,以尊重民意的态度和积极行动的姿态来赢得网民谅解。
篇8
关键词 公共危机事件;舆论引导;网络传播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0-0111-01
频频爆发的公共危机事件,除了损害了整个社会的结构和功能,也对整个信息传播系统造成一定的冲击和干扰,导致信息不对称的传播。现在,政府和公众的互动交流一直依赖于公共媒体,其已经成为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尤其是以手机、IPAD等智能设备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较之传统的大众媒体时代,公共危机的传播模式产生了新的特点和优势,同时这也加深了公共危机管理的意义。
1 公共危机事件的涵义
公共危机事件是指一种危及全体社会公众的整体生活和共同利益的突发性和灾难性事件,其越来越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各国公共管理的焦点问题,2001年的美国“9・11”事件,2003年的非典疫情,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2014年的上海外滩踩踏事件,2015年的“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等一系列突发的、具有严重危害性的频发事件一直威胁着各国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有效及时的预见并处理公共危机事件,尽可能减少其危害程度,成为各国处理危机事件的首要宗旨。
对于公共危机的含义,美国学者罗森塔尔是这样认为的,公共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①。公共性危机的主要诱发原因,分别是自然灾害,如火灾、风暴、地震、洪水,恶性刑事案件,公共安全突发事故,恐怖袭击事件,疾病传播,自然环境恶化。公共性危机的本质是危及公共安全,破坏社会秩序和生存空间,侵犯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国家如果在一定时间内无法根除这六种祸因,就必然会发生公共危机。国家及时有效解决好公共性危机问题,对于构建和谐文明的现代化社会、提高公民幸福指数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笔者认为公共危机揭示了事实因各种因素所导致的重大变化,对公众的生产生活已经造成或即将产生的伤害,并且这种危机本身不可预知,无法提前做好防范工作,人们甚至在其发生后无法做到在较短时间内精准的对其产生的原因及特性进行分析和掌控,也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应急处理,导致不可估量的危害性,对公众的生命及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及危害,甚至对国家的安全系统及正常的运作发展造成无法挽回的不良后果。
2 公共危机事件网络传播的特性
网络媒体,所具有的快速传播、全民参与、开放匿名、高自由度,弱审查化(去把关化)等特点为公共危机事件的传播提供了平台和技术支撑。部分商业机构(商业营销账号)、网络推手为追求信息的轰动性、爆炸性,刻意渲染带有反抗色彩,与主流价值观不相吻合的奇谈怪论并积极推助其传播。在一些公共危机事件的传播中,一些网络推手通过大量发帖、评论、转发、顶贴、推广话题等活动,运用反传统思维、有悖伦理道德的言论赚取大众“审丑”的眼球效应,成为网络热点议题。又通过触发公众情绪、冲击公民道德标准拉抬事件的广泛关注。这些网络舆论操控侵蚀了普通网民相互交流讨论的空间,扰乱了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秩序,一些网络推手人为制造虚假的舆情干扰了政府和主流媒体的决策和正确引导。
由于公共危机事件的无法预知性,所以其在网络上的也带有很强的突发性。如2015年的“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瞬间发生,其信息最先是由微博网友以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的,并在网络上以爆炸性的方式急速传播,引起大众的关注及各部门的重视。公共危机事件由于涉及很多人的经济利益及生命安全,影响范围广,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致使信息急剧膨胀。网民利用方便简洁的社交传播软件,如微博、播客、MSN、BBS和QQ等交流信息、发表观点建议,信息裂变立体化海量扩散。
3 公共危机传播的舆情引导与管理对策
20世纪以来,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所营造的立体化传播环境架构在社会传播体系之中。媒介融合时代的信息传播愈加深刻的影响着人们接受信息的内容及形式。
媒体在处理公共危机事件的舆论导向及网络事态发展时,传统媒体要时刻了解网络媒体的发展状况,以期能够优先知晓最真实的事件进展情况,在网络传播上的特点及影响力,及时把握网民的情绪变化。网络传播虽然具有自发性、快速、裂变式传播的特点,但由于网络信息的开放匿名、高自由度,弱审查化的特点,当危机事件爆发时,公众对信息的需求极为迫切且盲从,容易对当前形式判断不清,易受到网络流言谣言的影响,造成大规模的恐慌,引发事件的进一步恶化。
同时,如果代表主流价值观的观点、评论并未在社交媒体上进行及时的、传播和引导,这也表明主流媒体在此事上缺乏积极和富有技巧性的引导。当舆情引发危机的时候,主流媒体应对不当,就会产生“二次危机”。而公众对公共权力机构的质疑、不满和既有偏见,谣言以及部分带有偏见的舆论构成了“二次危机”的土壤,大量非理性的对抗情绪、谣言、揣测,甚至有可能引发线下的集体行动。
所以,传统媒体应该高度关注网络媒体的动态及网民情绪的变化,主动与网络媒体进行联动,将代表主流价值观的观点、评论在媒体上进行及时的、传播和引导,并且,传统媒体对事件的报道要在事实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网民的心理,尊重网民的情感,及时疏导网民非理性的情绪,给他们表达观点和宣泄情绪的渠道,同时把握好以情动人的界限,提升报道的理性和建设性,树立正确的价值标准,抓住时机,勇于发声,维护法治、维护国家利益,牢牢坚守传统媒体的道德底线,以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现在,我国互联网的管理体制在不懈探索和日益完善中,将网络社会纳入法制轨道,既是对网络诽谤者的惩戒,更是对人们获取真实信息,表达多元观点的保护。“依法治网”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对互联网进行有效管理。政府部门应根据网络的传播特性,在完善我国现有的互联网管理体制、推动互联网立法和监管的同时,制定对网络管理的相关条例和规章制度。通过政府监管,以确保网络传播规范化、制度化运营,保证网络合理运作,以营建优质的网络舆论环境。
篇9
[论文关键词]法院;网络舆情;反思;应对
关于涉法网络舆情,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本文所称的涉法网络舆情,指的是因人民法院的司法行为或者其工作人员的个人行为所引发的事件的刺激而形成的并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既是社会矛盾的集中地带,也是化解社会矛盾的法律平台。所以,其具体的审判工作,包括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都易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并在特定条件下引发网络舆情。在网络媒体环境下,反思涉法网络舆情,并寻求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十分必要。
一、涉法网络舆情的生成原因
事实上,任何事物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涉法网络舆情的生成,也是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有来自人民法院系统外部的原因,也有来自人民法院系统内部的原因。
(一)人民法院系统外部的原因
1.涉法网络舆情生成的深刻社会背景
具有“公民意识”的公民是涉法网络舆情生成的主体基础。公民意识是“公民”最重要最本质的表征,只有具有一定公民意识的人才能称之为“公民”。随着我国公民主体意识、权利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意识的不断增强,他们越来越关注国家事务和社会发展,关注自己权利的实现,并希望通过适当的途径表达自己的愿望与意见。
现实利益冲突的存在是涉法网络舆情生成的潜在原因。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不可避免。在各种利益关系的快速调整中,不可能所有人同时、同等受益,甚至有些人的利益会暂时受损,由此造成一定的利益冲突。故而,一些个案的发生,极易激发众多网民的潜在利益诉求,进而演变成热点法律事件。
诉求表达以及解决渠道的不畅通,在一定程度上催化了涉法网络舆情。一方面,社会民众渴望为自己的权利诉求找到表达的渠道,并凸显自己的公民意识;另一方面,相应的解决渠道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完全畅通。这时,网络便成为一种选择。一些当事人希望借助网络引起社会特别是有关部门的关注,最终实现自己的权利;而其他社会民众,在关注个案的同时也借机表达自己的内在诉求。
2.涉法网络舆情生成的现实心理基础
总体而言,我国社会民众的心理是积极健康的,对社会发展前景和个体生活未来充满希望。但是,由于利益冲突的客观存在,以及权利诉求得不到及时、适当回应的情况时有发生,必然造成社会民众一定程度上的心理不适,进而产生诸如失望、埋怨、焦虑、迷茫、怀疑、甚至愤怒等负面情绪。
涉法网络舆情形成的直接诱因,往往是一些具体的涉法事件。一般来说,多涉及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也有因法院工作人员的个人行为引发的。这些事件,之所以能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引发网络舆情,是因为其激发了人们积极或消极的情绪。涉法网络舆情主体中,除案件当事人外,更多的是其他“无直接利益冲突”的人;而后者,更多的只是借助舆情事件表达自己的情绪。如一些案件中,人们热衷于挖掘当事人的身份,或者过分关注案件以外的所谓“背景”,正是源于社会民众对权力公正性的期望或疑虑。
3.涉法网络舆情生成的客观技术支撑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涉法网络舆情的生成提供了便利。传统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受到限制。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极为迅捷和广泛,加之网络表达的自由性、开放性和匿名性,在技术上使得普通民众拥有更多话语权,网民“既可以通过在新闻后面跟帖的方式对司法加以评论,也可以通过博客、微博的方式来分析评价案情,每一个网民都能起到记者的作用。”这恰好迎合了社会民众表达意愿、维护权利和实现监督的需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3年1月15日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如此庞大的网民群体,足以使简单的个案瞬间演变成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事件。当然,涉法网络舆情的生成不能完全归咎于网络本身。存在于网络领域的不规范、不道德甚至是违法犯罪的行为,客观上助推了涉法网络舆情的生成。
(二)人民法院系统内部原因
1.法院工作人员方面存在的问题
与审判权行使有关的问题,表现为法院工作人员诉讼过程中的违法犯罪行为以及业务素质与职业道德的缺失。实践中,不少涉法网络舆情事件源于法院工作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主要表现为在诉讼活动中滥用审判职权或背离审判职责谋取私人利益的现象。这些行为,既可发生在立案、审理、执行等阶段,也可发生在委托司法鉴定、评估、查封、扣押、拍卖等环节,严重损害了司法公信力,极易引发网络舆情。此外,现实生活中,有些法官不注意业务水平的提高和职业道德的锤炼,工作不细致、态度不认真,案件判断失误或久拖不决,因而引发当事人不满。这种不满一旦在网络上被快速放大和炒作,就会引起其他网民的共鸣,瞬间造成混乱,导致负面网络舆情的产生。
与审判权行使无关的问题,表现为职务行为之外的违法犯罪行为以及其他道德失范行为。个别法院工作人员的某些违法犯罪行为,尽管与职务行为无关,也会给人民法院和法官整体形象造成极大损害,降低司法公信力,成为社会民众怀疑司法公正和宣泄不满的理由。同时,因身份的特殊性,法院工作人员的失德行为,更易遭受公众诟病。例如,2013年8月初发生的某高院法官集体事件,在网上引起广泛讨论,导致轰动效应,给法官队伍包括人民法院的形象造成不良影响。
2.法院管理方面存在的的问题
队伍管理方面。每一种组织,都需要对其事务、资源、人员进行管理。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同样存在管理问题。科学、高效的管理,能够充分发挥人民法院的审判职能,全面提升人民法院的司法公信力。但是,实践中,个别法院在管理上存在不规范、不细致等现象以及措施不得力、手段和方法不科学等情况。某种程度上讲,个别法官的违法犯罪行为和道德失范行为与缺乏来自系统内部的有力监管有一定关系。
网络舆情管理方面。网络舆情往往具有突发性,需要常态的管理机制。然而,在法院系统内部,对网络舆情负面影响认识不足,预警机制和应对能力缺乏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一旦网络舆情事件发生,难以快速反应和实行有效控制,从而造成舆情事件处置的被动,导致舆情危机的产生和扩散。
二、网络舆情对司法审判的影响
涉法网络舆情,极易转换成网络舆论;并且,在网络条件下,舆论运行“呈现出自组织结构和蝴蝶效应。舆论的出现不可预料,依赖于随时可能发生的‘初始条件’,并在特定条件下会造成‘雪崩’。”[3]从而,对司法审判产生的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
(一)网络舆情对司法审判的积极影响
1.推动司法民主
根据《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解释,民主源出希腊语domos(人民)和kratos(统治),字面意思是人民统治,常被用于描述国家的政治。在我国,学术界在“司法民主”的理论认识上存有分歧。不过,在司法实务界,却积极探讨着与“司法民主”有关的问题。2010年3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首次将“司法民主”写入工作报告,提出“完善司法公开和司法民主机制,进一步发挥人民陪审员作用,加强民意沟通,做到透明公开、阳光司法”。部分法院也积极开展有关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创新社会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依法接受人大和社会监督等司法实践。[4]
笔者认为,民主原则与司法制度并不相悖,问题是“民主”与“司法”以何种形式结合并和谐互动的问题。事实上,法律本身就系立法机关在广泛听取民意的基础上通过人民代表表决而制定的,而司法制度中法官选任、对司法机关监督、合议庭制度、审判委员会制度等,同样体现了一定的民主原则。涉法网络舆情中,社会民众迫切要求满足知情权,要求有表达的自由,要求司法的公开透明。因此,客观上能够促使人民法院在公开透明、民意吸纳、群众参与、民主监督、司法决策等方面作出思考,更加公正地审理案件。
2.促进司法正义
网络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之一。司法审判的合理运行、司法正义的实现需要包括网络舆论在内的社会舆论的恰当监督。一方面,来自网络的不同声音,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诠释对案件的理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法官出现片面性认识以及专业性错误。另一方面,在网络舆论的强大监督之下,承办法官必然慎言慎行、公正裁判,而那些试图谋求法外利益的不正当行为,因面临来自舆论的监督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
(二)网络舆情对司法审判的消极影响
1.妨碍司法独立
司法独立是司法正义的重要基础。但是,网络舆情环境下,司法独立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首先,网络舆情主体的思维方式干扰法官的理性判断。网络舆情的主体是构成复杂的社会民众,他们秉承“法不外乎人情”、“情理法兼顾”等传统理念,对事物的判断往往道德色彩浓重且缺乏理性,特别是法律理性。所以,种种以道德伦理评断为基础的评说和意见,在博取舆论同情的同时,也影响了审判人员的法律判断,以致出现貌似顺应“民意”而欠缺法律理性的裁判。其次,网络舆论压力影响法官的独立思维。一方面,网民或媒体随意对尚未审判或正在审判的案件发表各种倾向性意见,在引发广泛附和并形成舆论态势的情况下,势必给法官造成心理压力,影响其独立思维。另一方面,某些案件当事人为寻求舆论支持,针对审理中的案件,通过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学术讨论等方式,给人民法院及承办法官施加舆论压力以影响其办案思维。法官缺乏独立性的法律裁判,不仅使司法独立原则受到损害,也使社会民众加深了对法律“随意性”的误解。
2.损害司法权威
美国著名法学家伯尔曼有句名言,“法律需要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司法权威作为一种特殊的权威类型,是指司法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令人信从的地位和力量。”它表现为司法裁判的稳定性和社会公信力。因而,判决、裁定一旦发生法律效力,就具有稳定性并应当得到切实的遵行,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对司法裁判普遍认同和支持。然而,现实生活中,一些案件当事人,在判决、裁定已经生效的情况下,为了实现其个人目的,通过网络媒体炒作案件,引发网络舆情,致使社会公众对司法的公正性和有效性持怀疑态度,严重损害了司法权威。
三、应对涉法网络舆情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人民法院在应对网络舆情方面已经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如制定规范性文件、完善法院系统网站、设立网络发言人、加强舆情监测等等。不过,在应对机制的系统性、操作性与有效性等方面,仍有可探讨之处。
(一)有效应对涉法网络舆情首先要理性认识网络舆情
1.正确认识网络舆情与司法审判的关系
网络舆情与司法审判在价值追求上是契合的。司法公正是司法的最高价值目标,审判权的独立行使就在于保证和实现司法公正;而网络舆情,也透视出社会民众对司法公正的价值诉求。基于内在价值目标的一致性,正常情况下,网络舆情不仅不会干扰司法审判,而且会促进司法公正。
但是,网络舆情与司法审判在具体指向上却有区别。一般来说,网络舆情更关注客观真实与案件的实体处理结果,倾向于情感的表达,而司法审判更关注法律真实与案件的程序运作过程,倾向于理性的分析。
2.正确认识网络舆情与民意的关系
网民是社会民众的一部分,年龄结构相对年轻化。所以,网络舆情虽然表达了社会民众的一定意见和看法,但是,“网民的意见不能代表所有社会群体的意见,网络舆情只能被视为社会民意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理性认识网络舆情,可以在司法实践中避免两种倾向,一是片面强调司法独立,对网络民意一概加以拒绝,二是借口尊重民意,向网络舆论妥协。
(二)有效应对涉法网络舆情须提高法院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有效防范和应对网络舆情,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严谨的法院工作人员队伍是必不可少的。为此,须加强法官队伍建设,提高其综合素质。
1.提高道德素质
作为法官,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尊重和信仰法律,才能清正廉洁、公正司法;而真正成为公平与正义化身的法官,才能赢得社会民众和当事人的信赖与信服,树立起司法权威。
2.提高业务素质
法官是司法活动的主体,其业务素质是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作为法官,应当具备深厚的法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如此,才能准确把握案情、正确适用法律、有效化解矛盾,从而减少网络舆情的产生。
3.提高心理素质
如上所述,网络舆情的倾向性意见和评论所形成的舆论环境,势必会给办案法官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和精神压力。因此,作为法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排除外界压力干扰,根据事实和法律做出理性的独立裁判。
(三)有效应对涉法网络舆情须建立必要的预防机制
1.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常态监测与预警
人民法院内部,应设立专门的机构、配备专门的人员,日常监测、收集和研判涉法重点信息,及时分析和评估。事实上,并非所有涉法事件均能引发网络舆情。一般来说,那些涉及公私权利冲突、法理情理冲突、当事人身份特殊以及争议较大的案件,法院工作人员违法犯罪案件容易引发网络舆情;并且,由于引发舆情的问题或事件本身及其变化发展,以及网民情绪等因素的影响,网络舆情在与现实产生互动的过程中,会以不同的方式经历一个形成、高涨、波动和最终淡化的发展过程。因此,通过对重点网站、重点事件的日常监测,可以把握潜在的危机议题,预测可能存在的涉法网络舆情事件及其发展趋势,以便尽早采取对策,化解舆情危机。
2.继续推进必要限度内的司法公开
司法独立并不是司法的自我封闭。知情、表达、参与、监督是公民的基本权利,而且“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本身就是司法的基本原则。只有公开透明,公众才能有效监督司法并提升对司法公正的信任。实践中,多地多级法院都在积极探索司法公开的形式与范围。2013年9月,多起舆论关注度高的案件都以微博直播庭审现场,如南京“饿死女童案”、北京大兴摔童案等。此外,北京法院系统门户网站、官方微博等现场直播了持续引发舆论热潮的“李某某等涉嫌案”的宣判之后,办案法官、陪审员还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微博直播庭审,是对社会民众知情权、监督权的积极回应。但是,目前在案件的选择、公开的内容和方式上仍有一定限制。为此,须在法律许可范围内探索趋于常态的、最大限度的司法公开模式。除此之外,各级法院在推进司法公开中,还应不断扩大人民陪审员陪审案件的范围,提高其参与程度。
3.加强自身宣传及与外部的沟通
社会民众对法院的信任,关系到其对司法公正的信心。人民法院应当通过现场或媒体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加强自身宣传,从而使社会民众更加了解法院、理解法院并支持法院工作。同时,人民法院还应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积极与社会民众沟通,解惑答疑,积极与媒体沟通,形成良性互动。
(四)有效应对涉法网络舆情须采取可行的处置策略
涉法网络舆情具有突发性强、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的特点。为此,有效的处置策略必不可少。
1.反应要迅速
一旦网络舆情发生,要迅速鉴别其性质,是网络舆情还是网络伪舆情。对于一般网络负面舆情,应及时组织进行有关人员进行研判,准确把握舆情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对于一些有组织的单位或个人,故意在互联网上散布各种虚假事实和言论,刺激或引导公众情绪,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应通过法定程序依法追究其相应的责任。2013年9月10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3年9月30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司法解释,为在司法实践中准确而有力地惩治利用网络实施的相关犯罪提供了明确的司法解释依据。
2.态度要审慎
网络舆情中夹杂着理性与非理性、合理与不合理的意见,涉事法院贸然和随意的回应,容易使自身陷入被动,也会使网络舆情变得更为复杂。况且,对未经审判确定的事实随意定性,更易加深社会民众对司法随意性的误解和对司法公正的疑问。因此,要在保证司法审判权独立行使的基础之上,选择合适的司法公开限度和方式。
3.措施要得当
在具体措施上,第一,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发声,传递积极作为的态度,争取赢得相关当事人和舆论传播者的宽容和理解,打消社会民众的疑虑,促使网络舆论向积极的方向发展。第二,可以积极与主流媒体沟通,借助主流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适时传递主流声音,引导社会舆论向积极的方面发展。第三,及时与其他有关部门沟通和协调。有效应对涉法网络舆情,不仅需要人民法院内部的针对性引导和处理,而且需要人民法院外部的一般性引导和管理。涉法网络舆情一旦发生,有时依靠法院系统的自身力量是难以解决。为此,须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配合,综合处置。
篇10
关键词:新媒体;机遇;挑战;教育途径
以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发展,并且渗透于高校校园生活中,其在改变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的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从机遇方面看,新媒体信息海量、资源共享、交互快递、形象生动等特点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设了新载体、新平台,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有效利用新媒体能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新媒体也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挑战:如对立意识形态的同台竞技、高尚与媚俗的道德考验、虚拟与现实的混杂交错等。因而,对新媒体时代的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审视与研究,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命题,也是一项肩负时代使命的命题。
一、新媒体给高校辅导员工作带来的机遇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作为当代越来越流行的沟通工具,有着丰富的表现模式,通过视觉、听觉、感官的各种刺激,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平台来传播有关德育方面的信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教育路径。
1、新媒体丰富了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长期以来,以课堂教学为主,辅助座谈、讨论、谈心、社会实践等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手段。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人际沟通条件的限制,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手机短信、博客、网络论坛以其灵活、快捷的特点日益成为一种崭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并显示其独特优势。网络交流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无时间和空间限制,QQ等即时通信工具同时还具有高指向性(既可“点对点”又可“点对群”交流)和高私密性的特点。微博、人人既可“1对N”式地广播,又可“1对1”地私聊,还可以共同兴趣或同一群体为特征组成“微群”、公共主页。以往辅导员常常需要多次重复回答不同的同学提出的相同问题,而通过微博等方式,则可以通过回答一个同学的问题让有同样问题的所有同学看到,工作效率大为提高。通过新媒体大学生不必按传统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场所接受教育,而可以通过手机短信、互联网等新媒体在任何一个地方、任何时间获取所需的知识和教育,极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效率。这种新媒体的环境可以说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即时性、效率性的提高,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方面。
2、新媒体有助于辅导员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加宽松自由的学习和交流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到学生真实的思想情况。在网络虚拟环境中,人是以“符号”、“代码”的形式存在,作为“自然人”和“社会人”的特征被屏蔽了,有利于教育工作者了解大学生的真实想法,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一方面,辅导员可以通过微博、人人网等及时了解所管辖学生的关注热点、态度、观念和近期的行为取向,了解学生在不与辅导员面对面的情况下的思想动态;另一方面,当学生在思想上出现困惑时,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匿名提问、留言等形式,将信息反馈给辅导员;新媒体的即时性,使辅导员能及时发现和解答学生的问题和疑惑,在第一时间内作出信息反馈并帮助学生摆脱困惑、走出误区,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另外,辅导员通过对学生参与度较高的人人网、QQ、微信等的关注,可以了解掌握全社会大学生群体的变化趋势,有针对性地找出具体的对策,提升对其所管辖学生思想与行为动态的预见性。
3、新媒体环境开阔了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视野
新媒体扩展了当今社会信息的传播,拓宽了广大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国际化视野,有利于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横向国际比较,吸取和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为新时期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赋予了科学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等新的内涵。
4、新媒体加强了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双方的信任度
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多边性和平等性加强了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双方的信任度。师生之间的信任感,一直是影响和制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和质量的关键。由于人的思想隐蔽性的客观存在,大学生一般不愿意向老师讲真话和说实情,这是当前高校师生关系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并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情感阻碍。新媒体的出现,缩小了人际交往的心理距离,减少了心里防范,消除了大学生的心理戒备和隔阂,教育者能够通过新媒体及时的了解受教育者最真实的想法,对于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进行组织讨论,会收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不可比拟的效果。
二、新媒体给高校辅导员工作带来的挑战
新媒体呈多样化态势发展,其数字化、多媒体、交互性和实时性的优势占领了人们获取信息来源的主要途径。也正是由于新媒体的这些传播特点,迅速地在我国高校校园中蔓延开来,渗透校园的各个角落,成为当代大学生掌握信息和传播信息的主要途径,与之相应的是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所受到的诸多挑战。
1、高校辅导员有效引导学生思想与行为的难度加大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政治、道德与法制观念的教育。由于互联网的整体无组织状态及其时空无限制性,网络文化相对于其他社会文化更容易由于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而表现出全球性和多样性,因而大学生的网络第三课堂完全没有“育人为本”的自觉。新媒体具有全时传播、全域传播、全民传播、全互动传播、去中心化传播、去议程设置传播等特征,一些落后的、腐朽的思想和文化利用新媒体的途径大肆传播,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大学生从新媒体中获得信息具有不确定性和难以控制性,影响大学生个人思想观念和道德认知,导致理想信念迷失、价值观混乱、价值主体自由化、价值导向多元化等问题,给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了难度,辅导员能否因势利导,有效掌握与引导学生思想和行为,形成了直接的考验。
2、新媒体对高校辅导员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新要求
媒介素养是指公众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越来越多的“80后”辅导员毕业于不同的专业,多数没有经过系统的学生教育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和方法的学习,他们往往凭借做学生干部时的经验或是借鉴自己的辅导员的工作方法来开展工作,在面对需要正确做出价值判断的事件时,比如在讨论很多社会热点问题时,不少辅导员难于把握。在新媒体迅猛发展和日益复杂的舆论环境下,如何在复杂的社会舆论环境中有效引导和整合社会舆论,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热点问题,帮助大学生提高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牢牢把握社会舆论引导的主动权,是新媒体时代给广大辅导员带来的全新挑战。高校辅导员要正确应对新媒体给自身工作带来的挑战,就必须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高校辅导员的媒介素养如何,对新媒体信息的了解掌握程度如何,对新媒体传播的价值取向了解以及疏导水平如何,对网络上出现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水平如何,不仅是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必备素养,同时也是考量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素质的重要标准。
三、新媒体环境下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分析
面对新的媒体环境和新的教育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借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不断创新和拓展教育的渠道和空间,利用新的教育载体探索多样化有效的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开创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1、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
新媒体环境中,信息的生产传播机制是一种“大众”到“小众”的传播模式,信息的选择与利用实现了个体自由化和自主化。在新的环境中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重理论“灌输”而形成的教师主体和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实现教育角色的转换,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针对新媒体时代的特点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与要求,帮助大学生学会认识和分析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积极鉴别纷繁复杂的信息,引导大学生积极自主参与整个教育过程,树立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与自我教育和掌握学习的观念,使师生互为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同时互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形成教育者与学生协同学习的模式,并构筑起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
2、构筑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依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氛围和优势,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走“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战线和战略,把新媒体的教育功能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系统中,不断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和多渠道建设,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价值影响的相互协调,形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信息回路和资源整合,更好地营造健康向上、活泼生动的校园文化氛围。媒体的直观化、形象化对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形式多样的媒体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尤其要以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为重点,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抓住召开党代会、“两会”和发生国内外重大事件等契机,将形势政策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生日常教育的全过程。
3、提高辅导员自身的媒介素养,适应时展
面对网络文化的新形势、新挑战,辅导员不能固有原有的经验和模式,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提高自身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积极主动占领网络阵地;首先,辅导员要不断的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网络应用技能,要善于将新兴的网络技术和学校的教育、教学和服务工作结合起来,成为网络技术应用的先锋队。其次,辅导员还必须以创新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对网络教育、网络心理学、网络法律法规等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学校应该将新媒体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范畴,通过组织新媒体知识讲座和开设选修课,普及新媒体知识,将新媒体应用渗透到有关课程教学中。同时,强化学生的媒体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促使大学生树立自律意识和正确的新媒体观念,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对有害信息自觉抵制的意识和能力,自觉遵守媒体规范与道德,合理使用新媒体资源。
4、科学建立网络舆情的汇集、处理机制。高校网络舆情是高校民意的晴雨表,是大学生思想动向的风向标。“高校网友的重要特征是年轻化和高学历化,网络舆情也因此表现出政治参与兴趣高、维权意愿强烈、立场激烈等特点。”因此,首先,要立足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内涵需求,不断丰富网络舆情产品内涵,要建立“紧急舆情立即报送、重大舆情半小时内报送、突发舆情一小时内报送”等机制,使紧急突发的网络事件能够及时有效地得到传送和反映。其次,要构建健全的各级舆情报送、备案、会商机制。通过对网络舆情展开全面、系统和连贯地处理,对网络舆情的进一步发展做出针对性地研判,从而为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赢得宝贵的时间,将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消除在萌芽状态。
总而言之,网络为高校大学生个性发展的自由化、多样化与全面化创造了条件,这有助于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有助于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信息化时代的高校辅导员应当正确把握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努力开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丁荣伟.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探究[J].高校讲坛,2011(5).
[2]蒋远喜,赵蕾.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应对机制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9).
[3]邵霞.浅谈多元化思潮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报业,2011(8).
[4]邱杰.高校辅导员执行力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
[5]郝颖. 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研究[J]. 教育论坛,2011(308).
- 上一篇: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规范
- 下一篇:网络宣传途径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网络监督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