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0-31 17:59: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历史学科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历史学科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历史逻辑思维;历史课堂;重要性

历史逻辑思维是指人们在历史学科领域形成的一种认识世界观的思维方式,是人们对社会历史进行理性认识的思考,主要包括历史概念、历史判断、历史推理等思维形式。高中阶段,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不仅仅只依赖于史实的学习,还需要形成相关的思维方式,并以此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当前的历史课堂教学主要以应对应试考试为主,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把历史学习的重点放在知识的记忆上,而且历史知识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太高。因此,当前的历史教学流于形式,历史逻辑思维的教育没有受到重视。要想培养学生的历史逻辑思维,必须对历史课堂教学进行改革。

一、当前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历史学科是高中教学的一部分,在高考中也占据着一定的地位。我国历史悠久,了解历史是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观念的必要途径。但是,在以考试为主的应试教育中,尤其是要面临高考大关的高中教育,历史教学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对历史逻辑思维的培养没有益处。

1.历史知识的学习流于表面

高中阶段处于大学和初中之间,学生的思维处于半成熟期,无论是世界观、人生观还是价值观,都没有完全形成。纵观当前的高中教育,尤其是历史教学,更多的是浮于表面上的教授,学生的学习也只是对表面知识的学习。高考是高中生所要面临的重要关卡,师生多把注意力放在了历史知识的记忆上,以应付考试为第一要务。教师在课堂上以表面知识的讲解为主,对历史概念、历史知识以及相关事件发生的原因、结果等,只是按照课本上所书写的机械地教给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负责认真听讲。教师在课堂上缺乏引导,学生只是机械地对历史知识进行记忆,缺乏思考,多以死记硬背为主。这样,就会导致历史知识的学习流于表面,学生只在考试前忆了大量的历史知识,却缺乏相关的历史逻辑思维,使其分析、推理能力欠缺。

2.学生缺乏自主思考能力

当前的历史教学,教师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只用认真听讲即可,既不用分析为什么发生这些历史事件,更不用去推理为什么这些历史人物会提出这样的口号。为了应付考试,学生死记硬背大量的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和历史意义,却缺乏自主思考的能力。历史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不大,教师和学生不重视,导致学习历史的时间被压缩。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在主科上,教师在课堂上只专注于教,与学生缺乏互动,更不注重历史逻辑思维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自主思考能力。

二、历史逻辑思维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历史逻辑思维包括历史概念、历史判断和历史推理等思维方式,是形成历史思维的关键,也应该是历史教学的重中之重。要想在历史教学中推进历史逻辑思维的培养,要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1.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历史逻辑思维的认识

教师在课堂中起关键作用,要想培养学生的历史逻辑思维,首先要改变教师的认识,使其认识到历史逻辑思维的重要性,不断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把历史观融入自己的教学观念中,指导学生系统学习,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对历史事件进行了解。同时,引导学生运用历史逻辑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还要引导学生整理、归纳知识点,并学会思考,多思考“为什么”“怎么做”,在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2.做好课堂工作,培养历史逻辑思维

要想上好一堂课,教师要做好各项准备。首先是课堂导入,教师必须做好精心设计,使课堂导入更加精彩有趣,在调动学生兴趣的同时,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在讲到“”的时候,可以从历年的高考卷中选取有关的题目,以所提问题为主,让学生主动推理。在推理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推理能力,也加强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认识。同时,也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增强了兴趣,吸引了注意力,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推动作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课堂导入,以此培养学生的历史逻辑思维能力。课后,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让学生寻找问题的答案,在寻找答案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历史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其解决问题。

历史逻辑思维是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思维方式,无论是对学习还是对工作都有极大的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断培养学生的历史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篇2

1演示实验的作用

1.1有利于学生得到物理感性知识

在中学物理教材中,有许多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真实的物理现象还是较为复杂的,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初中学生头脑中的物理知识量还明显不足,并不能对相关的物理现象有深刻的感觉,也很难通过物理现象发现真正的物理原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还会发现一些物理现象与他们生活中的现象并不相同。在物理课堂中开展演示实验,突出物理现象的具体特征,有利于让学生感性地认识物理知识。

比如在学习有关于光的反射知识时,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光的反射现象,这与学生生活中所见的现象并无较大的区别。但当引导中学生学习光反射现象中的数量关系时,教师就需要利用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分析。教师要利用平面镜,让学生观察光的去向,光线与法线夹角的特点,从而在演示实验中对光的折射概念与数量关系的感性认识。

1.2有利于学生归纳物理概念规律

实验,是物理学习的重要基础。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许多物理概念与物理规律都是从物理实验中总结出来。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演示实验,让学生对物理概念进行分析,归纳出物理规律,让学生成为物理知识的探究者。

比如在讲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演示实验,让学生对不同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记录与对比,通过探究与总结,结合实验现象得出最后的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正确利用物理实验,会让中学物理教学更有效率。

1.3有利于学生观察实验能力提高

与教师的课堂讲解相比,物理实验具有形象性与生动性,物理实验在课堂中的出现,更能提高中学物理教学的趣味性。对演示实验进行讲解与分析,组织学生对其进行观察,不单单是让学生看到了真实的物理现象,更引导学生学会了正确的观察方法,促进学生观察能力的全面提高。

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压强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鸡蛋实验让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实验能力得到提高。教师将一颗普通的鸡蛋握在手里,使劲握,但鸡蛋难以破碎。然而,将鸡蛋放在书桌角轻轻一敲,鸡蛋就会破。教师一边演示,一边组织学生观察,让学生观察这两次实验的条件,通过条件的改变以及结果的改变,发现物理知识原理。通过这样的演示实验,中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观察物理现象,还可以学会实验的方法,既提高了观察能力,又提高了实验能力。

2分组实验的作用

分组实验与演示实验相比,具有更大的实践性。分组实验主要有测量性实验、验证性实验以及实用性实验这三个部分。分组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融入,对于物理教学效果的优化以及学生主体地位,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分组实验的过程中,学生是物理知识的探究者,利用手、眼、脑开展探索活动。课堂教学活动的重点不在于教师完成教学过程,而是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融入到学习氛围中。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分组实验去优化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分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像在学习电路知识时,教师为学生准确简单而充足的实验用具,让学生根据他们所得到的实验器材组成一个电路,让两个小灯泡同时发亮。当然,正确的连接方式不只一种,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去开发他们自己的答案,会让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培养与提高。

其次,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分组实验成果中选出几个相似但不相同的电路,引导学生对这些电路的设计方法与原理进行讨论、比较,从中找到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通过分析比较,学生会意识到电路的连接方式主要有串联与并联两种。在实验中得到物理知识,之后,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如果去除一个小灯泡,另外一个还亮不亮呢?”这样的问题就引出了新的物理课题,给中学生提供了再次思考与实验的契机,有利于物理课堂活动的充实。正确利用分组实现,会让中学生体会物理学习的乐趣。

篇3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水平。体育是各种学科综合起来的一门科学,涉及面广,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并能够运用最好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才能使学生真正地掌握所学知识。因而需要每一位体育教师坚持理论学习、钻研业务、学习和掌握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保持用最新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教授学生,这是体育教师完成体育理论教学任务的必备条件。

2、结合学生实际,传授基本知识。相当部分中学生认为:“只要不生病,即为身体素质好”;“经常干农活,就是最好的体育锻炼’;“穿着皮鞋、牛仔裤,一样可以上好体育课”……这些看法都是不科学、甚至是错误的。教师在理论教学中,应结合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是怎样增强体质的?”、“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冬季体育锻炼的好处”、“锻炼身体的几种主要手段”、“运动创伤的预防和处理”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对体育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

3、讲授所教项目,做到学有所用。在体育理论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并根据学科教学进度及单元计划,结合所教运动项目的内容,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其技术理论,学会自我锻炼的方法,而且还要向学生讲解各个运动项目的比赛规则,介绍裁判方法。使学生将来不但能够参加组织比赛,并通过他们向社会宣传体育,带动和促进我国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与普及。

4、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在进行体育理论教学中,应认真备课,充分准备,课堂讲授中做到语言精炼,生动有趣,极书工整,图文并茂。充分利用体育运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丰富生活的特点,通过生动有说服力的事例和数据向学生传授体育理论知识,让学生掌握更广泛、更深入、更全面的体育理论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体育的目的、任务,提高学习体育的兴趣、带着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正确的学习动机上好体育课。

篇4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数学;教学;模式转变

一、合作交流,完善认知

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合作小组内自主探索、交流、对话,获得成效。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评价,达到教学互动、互促,形成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体会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和感受获得成功的喜悦。

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即要提出合作建议让学生学会合作,小组合作交流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而且要求学生按一定的合作程序有效地开展活动。

教师的激励性的评价是进一步促进合作的催化剂。评价应是更多地重视对小组的评价,注重小组成员的参与度及活动结果中的成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缩小优差生的距离。

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小组活动。教师既要巡视并检查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情况,又要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以便适时引导、点拨,促进其思维的不断深化,完善认知。

二、构建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环境

“以知识为本”的课堂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灌输”或是“知识的移植”,客观上造成了一种沉闷、压抑的而非合作化的环境。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在感受和参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生是具有丰富个性的学习者,不同学科的学习规律也有所不同,并非在任何教学条件下,合作学习都是最佳的教学组织形式。但流畅、和谐、默契、尊重、信任的学习环境,却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共性”。

1.安全的心理环境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创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气氛,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或精神上的鼓舞,把学生当作朋友和知己,多一些理解、鼓励、宽容,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更加活跃,探索热情就会更高涨,合作的欲望就会更强,课堂就会更加生气勃勃。

2.充裕的时空环境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由于学生没有按照老师事先预设的轨道上进行,或由于学生的“吞吞吐吐”,害怕不必要的枝节末叶的出现和时间的浪费, 毫无顾忌地打断学生的发言或活动,这些“蜻蜓点水”式、“一蹴而就”式的合作学习,只能是形式上的合作学习。因此,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要使学生拥有充足、宽裕的发言、补充、更正和辩论的时间和空间,让各种不同程度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尽情地发挥。

3.热情的帮助环境

全班十多个小组中,免不了有些因组长的组织能力的偏低,尚不成熟,或因小组整体实力偏差等原因而无法顺利地展开合作,教师应因组而异,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启发式帮助。教师可以以一个普通合作者的身份,自然地参与到困难的小组中去,让学生觉察不出因本组水平低而需要教师的帮助。其次,教师要有意识地给他们多创造一些表现的机会,以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热情,为学生的成功学习创造条件。

4.真诚的激励环境

适时适当的激励,可以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教师应掌握并运用好这个课堂杠杆,营造一种可以充分发挥学习个性、各抒己见、相互交流甚至各执己见的合作学习氛围,一句真诚的表扬、一个赞许的目光……都能使每个学生都能真切地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快乐,从而产生进一步合作的欲望。

三、展开参与性的教学过程

新课标不仅重视知识技能目标,还特别强调过程性目标,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探索感受。因而,充分展开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非常必要,为顺利有效地展开这一过程,我觉的应做好这三件工作:提高自主意识,激励主体参与,重视主动评价。提高自主意识。展开过程的前提是学生应主动参与过程,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主意识,把学习当作自我的一种主体行为,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应尊重学生主体,给他们个体活动的机会,并且在活动中体验感受,享受成功、获取收获,这也正是《标准》所强调的教学要求。作为学习主体,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仅依靠教师的评价,很大程度上也与学生主体对自我的评价相关。在学习中,教师应给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评价的机会,参与结果评价的权力,学生主动参与了学习过程与结果的评价,就能加强其学习的主动性,使学习成为自觉、快乐的行动。

综上所述,要实现教师教学行为方式的重大转变,进而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还需要一个过程。但相信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体制的不断完善,教师的教学策略则必将发生改变,必然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我们也会在教学实践中继续大胆尝试、探索和创新,以迎接新课程带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谢美凤.初中数学教师的数学观与数学教学[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25)

篇5

关键词:新课改 阅读法 高中历史教学

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我们的未来,曾说:“欲得一正确的人生观,必先得一正确的历史观。”由此可见,历史教学的重要意义在于丰富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尤其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高质量的历史课堂更能够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培养他们的理性思考能力。笔者认为,阅读法的实施是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广泛阅读法是培养高中生对学习历史情趣的重要方法

部分教师并未意识到阅读应该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大量阅读不仅能够帮助高中生获取更多信息、激发对历史常识的兴趣,还能够提升他们的分析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判断能力。

首先,历史学科的特点需要高中生进行广泛阅读。该学科的独特性是由它的内容和社会功能决定的。历史课的内容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历史本身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过程,主要讲述过去的事物,无法再现、重演。总之,历史研究具有的间接性、抽象性、不可再现性,这就为现实中的历史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博览群书的历史教学思路将有利于高中生深入理解课本知识,真正学会从对历史的观察思考中、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找到观察认识解决现实问题的钥匙。

其次,高中学习的阶段性特征要求高中生广泛阅读。高中阶段课业繁重,死记硬背的复述式学习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更容易降低高中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培养高中生的阅读技巧、指导他们广泛阅读,将促进学生掌握阅读的规律,养成累积有用资料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广泛性阅读方法有利于高中生的心理发展。高中生思维具有较高的抽象概括性,并逐渐形成辩证逻辑思维,表现为有能力运用理论指导分析各种综合材料。广泛阅读是高中生将现实生活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一个便捷的方式,真正达到“吾信历史中有我们的人生,有我们的世界,有我们自己”(《史学要论》)的人文境界。

根据国务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原则,新课改背景下,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的使用必定有利于引导学生对古今中外的历史时事作出客观理性的评价。例如,历史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培育高中生独立思考、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综合素养。同时以学生为中心,始终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讨论、主动摸索、主动提问、主动学习的主体地位。

然而,诸多问题仍然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暴露出来,其中最值得思考的是,尽管历史教师改变了教学方法,即将学生作为知识探索的主体。但如上所述,历史的学科性质要求学习者具有一定程度的学科基础及常识,当今高中生的历史知识的匮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在历史课堂中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是十分艰巨的任务。

事实上,培养高效率的阅读法是解决以上教学困难的良好方式。历史与其它学科的重大区别在于,它是对过去客观存在的事物的探究,无法再现或者借助实验加以形象地表征。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大部分高中生简单地认为历史只是对历史事件、地点、任务的记忆,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之下,高中生逐渐失去了对历史知识深入挖掘的动力。因此,实际教学中阅读法的实施,应该在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历史需求及兴趣的前提下,逐步引导正确、合理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1.激发兴趣,提高高中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在传授学生知识前,必须同样先使他的学生渴于求得知识。”由此可见,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激发兴趣的关键在于了解高中生独特的心理特征,将历史教学与高中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具体方法主要有:(1)优化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创设积极有趣的学习环境。(2)增加师生互动,转变被动式学习模式,创设一个宽松、融洽的环境。总而言之,教学过程要重视营造历史学科的气氛,让高中生们觉得学习历史是有实际价值的,潜移默化地提升他们对学习历史的兴趣。

2.培养高中生高效的阅读法,将阅读法落到历史教学的实处

在激发出高中生对历史知识的需求之后,应该及时对学生的阅读法予以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能,并及时反馈。历史学习中的阅读不仅仅是简单地接收信息,而是要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分析这些信息、理解阅读的材料,养成批判阅读和独立阅读的习惯。

在遵循上述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高中生的阅读法:(1)编写历史知识教学提纲,让学生按纲阅读。高中生可以按照老师编写的阅读提纲去阅读,把知识要点以问题形式列成一览表,按照水平等级分为识记、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方式有利于让学生有目的地去阅读。(2)让学生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阅读时在历史课本上做记号,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3)阅读过程可以分为粗读、选读和精读三个步骤。首先,粗读就是先让学生快速阅读本节课所学内容,对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之后,选读是让学生根据提纲问题对要点内容选择性阅读,并独立回答。这个策略有利于让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学习历史,是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发现问题的过程。最后精读,让学生对自己不理解的重点、难点部分重点阅读,寻求答案。这三步是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和关键。除以上三个步骤,历史教师应该指导高中生还做好阅读反馈,检查阅读效果。例如,让学生复述阅读提纲的要求,或者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和检阅,从而养成认真阅读的好习惯。以上几个方面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融合于阅读法实施的全过程。实践证明,阅读法的培养大大地提高了高中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新课程背景下的阅读法对高中历史教学具有历史性的重要意义。历史新课程改革是教育史上的一场革命,作为新时期的历史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努力转变教学理念与方式,特别是要讲阅读法恰到好处地运用于实际教学中。相信在上述科学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高中历史教学质量将有更加长足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初中历史[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

篇6

关键词: 独立学院 饮食健康 重要性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广过程中的产物。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公办高校利用自身师资和无形资产与社会力量(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和其他有合作能力的机构)的有形投资合作开办的独立于母体高校之外的本科层次新型高等教育机构,简称为独立学院[1]。独立学院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学科设置偏重于文综学科,相对缺少理科学科。

膳食健康又称膳食平衡,是指膳食中所含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且与人体的需要保持平衡,不会过多摄入热量。膳食健康的目的是促进人体正常发育,确保各组织器官和机能正常活动,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延长寿命。

一、大学生饮食健康现状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正是身体发育完全的关键时期,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良好的营养状况是其以后身体健康的基础,同时关系中华民族未来的整体素质。合理饮食对于促进大学生健康与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各学校对饮食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视[2-4],各大高校极其重视在大学生中开展饮食与健康相关课程和活动。身体的生长发育、生命活动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都有赖于体内的物质代谢,身体在物质代谢过程中必须不断从外界摄取一定数量的食物,才能促进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增加免疫功能、预防疾病、提高工作效率和运动能力等。大学阶段正是学生身体成长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对营养的要求比较高,合理健康的膳食能促进身体健康发育。

但是,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膳食健康知识,饮食消费行为基本处于盲目状态,随意性较大,能按科学方式对待饮食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目前,大学生存在的膳食健康与营养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膳食健康知识缺乏:大学生现有的膳食营养知识基本来自中学生物、电视、杂志及家庭教育,大学尤其我校几乎没有适当的渠道获得科学系统的膳食健康与营养知识。绝大多数同学不了解每天应该摄入哪些食品满足对能量、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营养素的需要,这些营养素主要存在于哪些食物中,对食品的选择大多凭嗜好和传统观念。(2)饮食行为不良:高校学生普遍存在不良的饮食行为,不吃早餐、暴饮暴食等现象普遍。大多数同学的早餐为牛奶、鸡蛋、包子和面包,部分同学饮食没有规律尤其周末早午餐合为一餐,挑食、偏食、平时节约星期天饱食一顿等,很多同学只有在生病的时候才会特意调整饮食。(3)营养观念偏颇:由于大多数学生家长没有系统学过膳食营养与健康知识,在指导孩子饮食方式和营养摄入方面存在许多传统的错误做法。

二、调查情况

为了了解我校学生目前饮食营养情况及膳食健康知识等情况,我们通过访谈及调查问卷等方式,对我校学生的“饮食营养与膳食健康知识”做了一次全面了解与分析(见表一)。调查内容涉及日常饮食习惯、膳食健康的基本知识等。我们在全院范围内发放了3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90份。结果显示,目前我院学生饮食习惯不均衡占34.67%;对于基本的膳食营养知识相当缺乏,不到20%的学生了解一般的饮水、果蔬等基本的健康饮食知识;54%的同学认为饮食习惯很重要,说明我院学生还是比较重视饮食健康问题的。对于学校开展膳食健康教育的情况,超过48%的学生认为学校几乎无任何相关的健康教育课程,只有少之又少的一些相关的宣传活动。对于学校开设《膳食健康与保健》课程的态度,超过51.67%的学生表示会选这门课程,39%的学生视情况而定,9.33%的学生表示不会选这门课,由此可见,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需求非常大。

根据上表调查问卷的数据我们知道,我院超过51.67%的学生表示有兴趣选《膳食健康与保健》这门课程,可见学生对这一领域知识的渴求。结合调查问卷的内容,分析学生的实际需求,在研究我院大学生膳食与健康的基础上,同时为了实现该课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本课程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大模块:

(1)食品与健康问题:主要包括3个部分的内容:①食品与健康;②食品的保健功能及各种保健食品简介;③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及一些食品的化学污染。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吃及平衡饮食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才能保证身体获得均衡的营养。

(2)药食同源问题:介绍常见疾病的食疗方法和饮食注意原则,使学生明白食疗重于药疗,并能够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饮食调理身体、强壮体魄。

(3)中国传统饮食学习:介绍我国的菜系、各地的民族特色小吃,尤其鼓励学生亲自介绍本民族、本地区的民俗习惯、饮食文化和特色小吃,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丰富的中华饮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自豪感及爱国情怀,并通过特色菜肴的制作视频进行实践演示和视觉冲击,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并培养学生动手烹饪的兴趣和能力。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改善自己的饮食习惯,学会合理饮食,培养“合理膳食、平衡营养、以食促健”的健康群体饮食理念。

参考文献:

[1]潘愚元,吴玫.独立学院的崛起、问题与前景[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4,1(1):1-3.

[2]陆少明.论学校开设饮食课程.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10:20-22.

篇7

关键词 全实践 课程资源开发 课程改革 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1以“全实践”理念为导向――新形势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趋势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和优质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也日益备受各大高职院校关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已经日益成为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幼儿教师队伍建设进入专业化阶段,同时也对高校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提出了基本要求。在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能力为重”被确定为幼儿教师所必须秉承的一个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而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最终落实到学前教育的实践中,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成为培养的重中之重。事实上,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世界范围内的教师教育领域理论与实践已发生深刻彻底的变革。这场变革的主流趋势就是支撑教师教育的理念根基已由以往的“理论”转向了关注“实践”。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文件精神,以提高人才质量为核心为社会及行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未来改革和发展的主线。目前培养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各大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课程作为人才培养方案里的重要组成部分毋庸置疑地应体现“应用性”,体现以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可以说,构建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改革模式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然而从当前的课程观来看,大多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原有的课程设计是知识本位的设计。随着幼儿园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推进,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滞后的问题日益显现出来,如:课程观念陈旧;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脱离幼儿园教育实际;学前教育专任教师缺乏课程开发和整合的能力等。而“全实践”正是一种重视实践统整境遇下的实践洞察与顿悟;重视实践中的反思和反思中的知识重组重构;突显实践是学习主体内化、重构知识的前提、中介和归宿的课程理念,是一种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课程设计、课程实施的思维方式和操作路向。

2“实践”理念背景下《学前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的必要性

所谓课程资源,施良方认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依据,而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开发利用水平和适应性程度决定着课程实施的范围和课程目标的实现水平,可以说,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必要条件和课程建设的重要资源保证。

然而,据笔者对已有相关研究的调查,目前关于学前课程资源的研究中,主要集中在幼儿园教育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具体包括教材、教学活动、教师、教学环境等)、幼儿园本土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而对于高等院校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的研究并不多,对于学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这些研究表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现状不容乐观,这首先表现为许多高校教师缺乏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与能力;在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没能充分挖掘身边可用的资源,课程资源结构单一化;已开发的课程资源未能在教学中得到很好的利用等等问题。

《学前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核心主干课程之一,其涵盖了幼儿园课程的内涵、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幼儿园游戏的指导和环境的创设等内容,旨在形成运用理论分析和指导学前教育实际工作的实践能力。该门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一门学前教育专业理论与实践的“中介”课程。

因此,以实践为导向,对该门课程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研究进而促进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3“实践”理念背景下《学前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的重要性

以“全实践”理念为导向,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进行深入研究,构建学前课程资源包和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将是成为提高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和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和应用性人才培养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现实应用价值。

3.1丰富我国高校课程资源开发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理论

课程资源开发是课程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课程资源,就没有课程,更没有课程开发与建设。因此对课程资源及其开发问题的理论研究构成了课程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以“全实践”理念为指导思想,通过行动研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深入探讨其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操作性建议,将有利于丰富我国幼儿园课程理论,同时也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

3.2为高校《学前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开发与建设提供资源保证,促进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

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是课程建设的重要资源保证。本研究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依据,围绕《学前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建设中的课程体系、课程目标、教材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等展开深入的研究,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探索能保证课程顺利有效实施的一切可能性资源,尝试构建一套具有系统性、针对性与实践性的学前课程资源包,促进学前教育课程的开发、建设与改革。

3.3以“实践”为导向构建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目前,国家大力鼓励高校加强与行业的联系,培养应用型人才。但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情况来看,基本上以理论教学先行为主,缺乏比较系统、合理且符合地方实际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使得学生难以将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幼儿园教学实践中,学前师资的培养与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难以接轨。本研究以“高校――幼儿园”实践共同体为平台,通过与幼儿园一线教师共同研究和开发学前课程资源,探索符合学前教育机构实践需求的课程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升师范生的实践教学能力,从而培养出地方和行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3.4提高学前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和能力,为其他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参考

立足于本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实际和课程资源开况,积极探索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与实施的有效途径,将不仅能有效促进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工作,而且能为其他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参考,同时能引起大家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一方面,能提高本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各大高职院校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问题并且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保障教师课程资源开发权力的落实,进而提高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实效性。

篇8

【关键字】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策略

1 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秩序化深入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在规范制度的制约下实现了跨越式提升,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进驻房地产行业、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高耸林立,建筑行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勃勃生机。然而,众多开发商进军建筑行业展开投资建设的根本目标并不是持续发展,而是看准了行业的巨大商机想要通过短时期的投资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收益,一旦建筑施工竣工交付验收后,他们便会迅速撤出转向其他行业投资中,因此体现出建筑市场管理混乱、长效建设不强的局面。同时,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各企业之间打响了价格战、抢夺战,而面对市场价格空间降低有限的现状,这些均不是建筑企业制胜的法宝,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效果显著的管理手段使建筑企业走在行业的前列、成为领头军,面对市场的复杂挑战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最重要的就是树立品牌意识、促进优势建设,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从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入手,制定科学的管理策略,以提升施工建设质量为己任,夯实基础建设,扩大技术、质量生产,才能在提升建设质量的同时,使企业获取最大化的经营效益,并真正建成老百姓满意、居住安逸、使用便利的百年建筑工程。

2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开展的是否有序、是否高效,建筑企业是否能依据工程需求、信息化社会的时代背景采用创新的施工工艺、施工技术与施工材料设备进行科学的管理是决定整个建筑工程建设成败的重要因素,是影响建筑企业服务形象与经营效益的基础前提。因此我们只有在施工建设中从完善技术条件入手,加强技术施工设备的管理投入,针对施工作业多工种交叉建设、需要综合技术支持的特点加强技术管理,完善技术更新,定期开展施工技术员工培训,汲取国内外行业的成功施工技术经验,重点抓技术管理建设,才能最终使建筑施工企业实现生产效率、建设质量、经营效果等综合指标的全面提升。

3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实践的科学策略

3.1 权责分明、注重建筑企业施工技术管理的强化提升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科学、持续发展离不开高质量、高水平施工管理技术的完善支持,因此我们只有在管理实践中促进各施工环节的秩序化开展、各施工工序的科学进程实施、各管理部门的法制化生产,建立等级分明的技术管理机构及全面科学的技术管理机制,履行相应的技术责任制,将施工企业的各级部门、各级人员的权利、责任与义务划分清晰,才能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的秩序化发展。在管理实践中我们应组织全体企业员工,尤其是相关施工技术骨干对现行施工规范、施工技巧、科技化施工原则进行深入细致的学习,尤其注重对施工过程及验收过程等规范操作的强化训练,充分了解各施工环节中的分层次、分项目技术要求与重要的施工步骤、科学的施工方法及施工质量的标准等,从而以此为依据,有章可循的组织各项施工环节、抽查检查、定期评定及验收管理的顺利开展。

3.2 推陈出新、促进施工技术管理的创新发展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各项先进的生产施工技术逐步展现了科技创新的价值化力量,因此在生产实践中我们不应仅重视对施工进度的强化控制、单一的为了完成任务目标野蛮施工、偷工减料施工,而是应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利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管理提升施工效率。因此我们应组织相关管理人员学习先进、科学与高效的企业管理方法,通过对成功案例的学习与分析汲取行业成功的管理经验,同时组织相关施工人员展开充分的施工技术培训学习,并为他们创造广泛的技术交流空间,从而持续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与技术施工人员专业素质的完善塑造。在施工技术管理的强化提升实践进程中一旦发现不合理的管理现象、管理漏洞及弊端我们应通过科学的宏观监控、事前控制管理机制构建预见性的管理模式,从而及时的发现问题并制定完善的整改措施,将施工安全技术隐患与不合理现象扼杀于萌芽状态中。另外我们还应科学的鼓励自主创新、民主创新,在企业范围内勇于开展技术革新建设,鼓励科学的发明创造,鼓励全员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从而有效的解决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技术难点与技术瓶颈问题。总之只有不断的鼓励探索、尝试创新、完善推广、推陈出新,才能使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效能价值更突出、更具科学创新性,并充分适应新时期市场竞争的创新发展需求。

3.3 切实履行行业标准,贯彻各项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制度

要想实现施工技术管理的科学性与高效性,我们就必须切实履行行业的相关规范标准,并对各项施工技术的管理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因此在管理实践中我们首先应对施工图纸进行充分的熟悉,通过仔细的阅读、多次的会审明确施工图纸的每一项技术标准及施工要求。接着我们应依据施工图纸展开对施工各环节的组织设计编制,并依据施工现场的现实特点绘制场地施工的总体平面图,同时完善的履行依据施工图的技术交底制度,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重点与难点。当工程施工中需要进行施工技术变更时,我们应完善履行变更联系单管理制度,对施工中使用的各类材料、半成品、施工设备的安全性、质量水准进行定期检查、试验抽查。同时我们还应对施工建设中的各项隐蔽工程履行定期检验与竣工验收处理制度,并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全过程采取阶段性的检验与质量评价制度管理,尤其注重对工程结构安全性能的检查,并对施工实践中采用的技术进行归档整理,建立完善的施工技术档案,采取竣工图管理制度等强化建筑工程技术的科学经验总结与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4 结语

总之,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科学管理、强效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充满挑战性的重要任务,我们只有在管理实践中充分认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依据不同建筑工程的现实特点,制定有针对性、适应性、创新性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权责分明的开展秩序化管理,通过不断的强化培训树立员工们积极奋斗、敢于拼搏、善于实践的创新精神,依据各项制度规范开展既充满秩序又不乏创新的科学施工技术管理,才能最终使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企业管理经济效益实现稳步的提升,同时促进施工企业在强劲的综合竞争力支持下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外语习得有重要影响。许多学者和研究者已经证实,学生的自尊与其学习成绩有密切联系。怀利(Wylie,1979)对该领域的大量研究证明,学生的自尊与学习成绩存在正相关;瑞达(Reda,1995)的研究表明,自尊与学生的学习动机都与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行为加工水平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张林,2006)。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能记住学生的名字,就是关心、尊重学生的表现。另外,为了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管理。“称谓学生”,有利于促进师生关系融洽,构建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同时约束和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管理质量。

二学生角度

库珀史密斯(Copper Smith)指出,孩子的自尊来源于他们所处的环境里的有利或不利的经历以及“重要的人们”如何看待他们自己。在这些重要的人当中,父母是第一位,教师是第二位,朋友位列第三;父母对孩子的自尊影响最大,其次就是教师(Jane Arnold,2000)。

1学生的自尊

关于自尊的定义,不同的专家持有不同的理解。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罗杰斯(Rogers)就在其自我理论中提出“人人都有被关注的需要”;马斯洛(Maslow,1965)认为自尊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个体一方面要求别人重视自己,另一方面要求自尊;马克利尔(Mark Lear)从人际关系的角度对自尊进行定义,“自尊是个人人际关系好坏的内在反映。自尊是个人对其个人和社会,尤其是和重要的他人之间人际关系的主观度量,反映了个体和他人的关系在个体眼中的重要性,以及别人对他们亲密程度的看法和关系程度”(张林,2006)。尽管他们对自尊的理解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但都承认自尊是个人对他人的关注和尊重的重视。大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有很强的自尊心,渴望被人理解和受人尊重。因此,作为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尊重学生并保护其自尊。

2“记住学生的名字”,是对学生的尊重

人们在人群中被他人、尤其是领导或长辈叫出自己的姓名,会有受重视和尊重的感觉。学生也会有同感,能被老师叫出姓名,心里也会倍感亲切和温暖。作为教师的我们,曾经也作学生,也一定曾有过被自己的老师记住名字的自豪经历或也体会过老师叫不出或叫错自己名字的尴尬。而今已为人师的我们,站在讲台上,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外,我们还应该照顾到学生的感受,满足学生的自尊需求。如库珀史密斯(Copper Smith)所强调的,教师对学生的自尊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来增强学生的自尊,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及提高学习兴趣和动力。

3“称谓学生”,维护学生的自尊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英语不是学生的专业课程,学生在这门科目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相对较少,本来的英语基础也不扎实,上英语课时就显得很吃力,遇到困难,很容易就放弃。为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和兴趣,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特点,适时肯定学生的进步和能力,保护学生的自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优势取有激励作用的称谓,如“耐心先生”“博学达人”等,这样的称谓可以让学生时刻意识到自己的优点,保持上进的心理;或者能做到不看名单就可以准确地称呼学生的名字,时不时赞扬和鼓励学生,说明教师注意到了学生的优点和能力,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而学生也会在获得老师肯定后自我认可;如果教师叫不出学生的名字,只能用手指说“这位同学”或叫学号,这不仅显得教师对学生不够用心,而且学生听了,心里不免会有失落感,会感到自己不受重视和被人遗忘,因为老师连自己的名字都记不住。这样会导致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挫伤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兴趣。而且英语对他们来说就是“副科”,若是学习的信心和动力被打消了,学生就很难再燃起学英语的热情了,更谈不上进步了。

三教师方面

成功的课堂教学是由教师的努力和学生的配合共同创建的。作为教师,不能只是站在讲台上低头讲课却浑然不知学生具体在做什么,还要眼观四路、耳听八方,确保学生认真、积极地学习。也就是说,上课时教师应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管理。

1.课堂管理

有效的课堂管理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关键。约翰逊(Johnson)认为“课堂管理‘是’建立和维持班级团体,以达成教育目标的过程”;艾默(Emmer)则将教师课堂管理视为教师一连串的行为和活动,旨在培养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合作感,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处理学生问题行为,创建教师情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引导学生积极学习 (杜苹,2005)。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课堂管理是教师为确保课堂教学顺利进行以发挥其最大效用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而对影响教学和学习的诸因素进行协调的过程。

大学英语课堂普遍存在这些问题:纪律涣散,学生迟到、旷课或在课堂睡觉、看小说、玩手机;师生交流少,课堂互动难以进行;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师无法顾及每个学生导致师生关系疏远等。面对课堂存在的各种问题,教师不能以事不关己的态度来应对,因为这样不仅不利于课堂教学和学习的顺利开展,还会导致课堂失去固有的严肃性,而学生也更加肆无忌惮地做他们的事情。教师是课堂管理的中心,对课堂管理问题的处理负主要责任(秦佳,2009)。所以教师应想方设法优化课堂管理,以促进英语课堂教学和学习的有效进行。

2有效维护课堂纪律

公共课程的考勤主要是为了维护课堂的严肃性,督促学生按时上课。考勤虽然是约束学生的有效方式,但也是费时费力的事情。而且在学生眼中,点名考勤还是机械呆板的行为,因为教师只能对着名单念名字,根本和学生对不上号,有时甚至出现一个学生给几个学生答“到”而老师却被蒙在鼓里的现象。“记住学生的名字”可以解决点名考勤不能解决的难题。教师记住学生的名字之后,上课时不用看名单就可以叫出向学生的名字。学生不管迟到还是旷课,都很容易被老师发现。教师记住了学生及其名字后,如有学生的课堂行为影响其他同学时,老师可以直接叫出“肇事”学生的名字以提醒或制止。而且学生受到提醒后,自然不敢再放肆而选择与老师配合。“记住学生的名字”不仅可以避免考勤的麻烦,还利于维护课堂秩序。

3以真情管理课堂

教师真挚的感情,会使学生感到亲切,愿意同教师交往并产生强烈的内心体验和情感上的共鸣(秦佳,2009)。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确保学生能充分吸收课堂学习内容,为此要用真情与学生交流,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记住学生的名字”,是教师在学生身上投入情感的体现。教师只有通过用心去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特点,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才能真正记住学生,将人与名字对上号。学生意识到教师用心良苦,会对老师心存感激,感到老师关心、喜欢自己,也会喜欢老师和老师的课,上课时自然会懂得尊重老师,约束好自己的课堂行为,积极有效地投入课堂学习。

同时,还要优化师生交流、生生交流途径。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学英语课堂的交互式活动很难进行,教师和学生之间很少有机会进行交流,学生之间也无法相互交流。而且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这给教师组织课堂活动增加了难度。要解决师生互动、生生交流的难题,主要靠教师主动了解学生的特点及其英语水平状况。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将学生的具体情况做详细记录,而最基本的就是从记住学生的名字做起。教师记住学生的名字和特点后,在课堂提问时,才能做到因人而问。在组织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课堂活动时,也能迅速有效地将学生分组,促进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

4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

良好的师生关系利于提高课堂教学和学习效果。项茂英(2004)提出:为了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师生关系必须融洽。师生关系好,自然会促进英语学习,正如古言“亲其师,便信其道”。“记住学生的名字”,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充分尊重学生和关注学生情感的表现。师生互相尊重、互助互爱,师生关系会变得和睦融洽,这样有利于构建轻松、活跃的英语课堂。生动活泼的英语学习环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鼓励他们踊跃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现代教育也是提倡这样的师生关系:平等互动、双向交流、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夏纪梅,2006)。

四结语

叫一个学生的名字,表扬一下他的积极行为,都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马桂华,2009)。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称谓学生”,似乎是小事,但却是教师热爱、尊重学生的良好职业道德的体现,也是维护学生自尊的有效途径。“记住学生的名字”,便于教师适时地维护课堂纪律,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和增进师生的交流沟通,创建宽松自由的课堂环境,从而推进英语教学和学习的顺利进行。

参 考 文 献

[1]J.Arnold.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M].Beijing:Foreign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Weidong Dai.Moder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Methodology[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Education,2005.

[3]杜萍.课堂管理的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马桂华.成功管理课堂的四个关键[J].中国音乐教育,2009(10):38-42.

[5]秦佳.初探大学英语课堂管理优化策略[J].华章,2009 (9):59-60.

[6]夏纪梅.现代外语教学理念与行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项茂英.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J].外语界,2004(4):37-42.

篇10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学科素养

任何一门学科,学科素养可以说都是课程的立足根本,高中的历史学科自然也不例外。对于历史这门学科而言,其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在于加强对学生历史综合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逐渐对高中历史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培养健全的人格,实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但是,如何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实现对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呢?

一、历史学科素养概述

提及历史学科的学科素养,我们通常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科基础知识。纵观近些年以来的高考试题,虽然在难度上都要略高于教材,但是依然是以教材为基础的,是源于教材的。因此,了解并熟练掌握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可以说是历史学科学习的基本素养。2.学科思维。历史学科对于问题的认识往往需要科学性的思维,往往是具备了这种思维,就能够顺利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而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则是哲学的思维和历史的思维,例如对内因与外因的认识、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认识等。3.学科能力。从考试题目和考试纲要对学生的实际要求来看,学生需要剧本阅读、理解、分析、说明以及判断、论证等基本能力,也就是历史大纲中关于四个能力的目标与要求,能够获取并充分调动相关信息、已经掌握的知识,能够对事物进行描述、能够对问题进行论证和探讨。4.多元科学史观。多元科学史观是考点考察学生的基本素养之一,是包括唯物史观、文明史观以及整体史观等在内的,是学生对历史问题正确认识的出发点。5.学以致用。历史学科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对现实的关注,以古知今,以古鉴今,也正是因为如此,对现实的关注就是命题的重要方向之一。这就要求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关注现实,古今对比,古今贯通。6.知识储备。素材较为宽泛,形式也是多样化的,除了与历史学科自身相关的材料,还涉及到文学、政治、艺术等诸多方面,这就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只有广博的知识储备,才能得心应手解决各种实际问题。7.较强的持久学习能力。历史是一门学科性质相对特殊的学科,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达成良好学习效果的,因此如何发展学生的潜能,使其逐渐形成持久的学习能力尤为重要。

二、高中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