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的措施范文
时间:2023-10-31 17:59: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实体经济的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第一,实体经济运行的货币支撑不足。近年来,我国新增货币流向实体经济部门的比例持续降低,而流向房地产等资产市场和股票等资本市场的比例不断提高。2000年,实体经济、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的资金净流入量分别为11.7万亿元、9819亿元、784亿元,比重分别是91.69%、7.70%、0.61%;2009年,实体经济、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的资金净流入量分别为40.9万亿元、3.18万亿元、2.09万亿元,比重分别是88.59%、6.89%、4.52%。从2011年新增贷款的行业分布看,制造业、个人贷款、批发和零售业新增贷款占比分别是27.6%、23.5%、22.8%。由于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30%,并且考虑到间接融资是我国实体经济企业获得资金的主要渠道,因此,可以判断实体经济部门的货币需求并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贷款难的直接后果就是部分企业因为资金短缺而陷入经营困境。此外,在货币政策紧缩过程中,银行等金融企业的定价能力明显增强,实际贷款利率和实体企业融资成本不断上升。因此,对于许多融资成功的企业而言,也由于融资成本不菲而只能惨淡经营。
第二,以低生产要素成本为基础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发展,我国外向型经济高速发展,进而带动实体经济快速增长。事实上,过去30多年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最大比较优势在于较低的要素成本,包括劳动力工资、土地价格、原材料成本以及能源价格等,这是吸引大量外国直接投资、发展加工贸易,从而带来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并形成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的重要原因。然而,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生产要素价格也不断上涨,低成本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步丧失。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导致我国低端劳动力工资进入持续上升期。能源资源价格也持续上涨,以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为例,按1990年定基指数计算,2000年为228.4,2009年上升至317.2,年平均增长率为3.72%。同期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仅从190.6提高到225.0,年平均增长率是1.86%,只有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年均增速的一半。
第三,实体经济内部各行业发展不平衡。对于实体经济的核心制造业而言,其上游行业大多是集中度较高的垄断性行业,这些行业在其初级产品或投入品的价格上升之后,一般都会通过价格上涨的方式将成本转嫁给下游行业,从而导致竞争性制造行业的企业利润减少。以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为例,2010年,在6个资源性行业中,仅有其他采矿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7.22%)低于工业全行业平均利润率(8.3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高达46.52%,是工业全行业平均利润率的5倍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是17.65%、17.35%、17.33%,是工业平均利润率的2倍多;非金属矿采选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10.36%)也高出工业全行业平均利润率近25%。就制造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而言,除了垄断性的烟草制品业成本费用利润高达33.04%之外,其他29个行业中有20个行业低于平均值。
第四,外部需求环境趋于恶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复苏步履艰难。在短期内,发达国家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手段有限。从财政政策的角度看,主要发达国家债务规模庞大、继续举绩可持续性不强,难以通过增加政府开支来刺激需求;从货币政策的角度看,主要发达国家的市场流动性充裕,数轮量化宽松政策几乎都没有形成持续的复苏动力。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由于过于依赖政府补贴,尚未形成规模化的自主增长能力。此外,不少发达国家出于保护国内市场和增加就业的考虑,采取了更多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并通过干预货币汇率等手段对我国施加压力。在此背景下,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巨大的外部压力。
实体经济发展既是稳增长、调结构的主要基础,又是扩内需、惠民生的重要条件,还是适应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的必然要求。在新的阶段促进我国实体经济科学发展,需要着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障碍,其中虽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但更多是经济发展方式的可持续性出了问题。因此,必须把促进实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在国家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部署中,充分发挥实体经济在稳增长和惠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统筹考虑农业、工业和传统服务业等不同实体经济部门的产业特性、发展基础和增长前景等因素的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促进各实体经济部门协调、有序、持续、快速发展。同时,要加强宏观引导和协调,成立由有关国家部委牵头的实体经济发展部际协调机制,优化配置政策资源。尽快研究制定《实体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科学确定我国主要实体经济部门的发展路线图,合理分解各阶段发展目标。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做好各地区实体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与年度计划。
二是切实加强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着力推进金融创新,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满足实体经济部门合理的资金需求。在宏观审慎的原则下,根据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结合货币政策的其他目标,保持社会融资规模适度稳定增长,既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又对实体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必要的压力。目前在通胀压力较大、信贷总量规模巨大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优化信贷存量,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同时,要加快发展多层次金融市场,建立健全涵盖风险投资、资本市场、银行信贷等方面的完整金融服务链条,使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实体经济企业,都能以合理的代价获得有效金融支持。此外,要探索完善金融、财政、税收、土地、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运行的机制,形成合理的行业利润分布结构,为金融体系加大对有利于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持续发展的产业的支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是着力提高各实体经济部门的产业创新能力。在生产要素成本不断提高的条件下,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必须要从过去的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要创新研发活动的激励机制,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加速折旧、减免税收等手段,提高技术创新的私人收益率,形成企业、科技研发机构等各类经济主体提高创新强度、加强技术学习的普遍行为模式。同时,要完善成果转化机制,通过大幅提高创新资源的使用效率,加强技术资源向技术能力和创新成果的转化。要根据各实体经济部门的需要,制定实施一揽子创新驱动发展措施,帮助企业克服技术进步的市场性和发展,引导企业强化研发投入、提高创新效率,并且在创新主体和创新路径具有多样性时,协调主体间的行为、指导创新方向。
四是积极促进实体经济各行业协调发展。当前实体经济内部各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既有基础性、资源性行业垄断性较强的原因,又有下游制造业行业产能过剩、过度竞争的问题。因此,破解实体经济内部各行业发展不协调的难题,一方面要抓紧制定实施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切实放宽市场准入,真正破除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壁垒,完善和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性、资源性行业,增强实体经济上游行业的竞争程度;另一方面,对于产能严重过剩的下游行业,也要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等手段,适度提高产业集中度,在实现规模效益的同时,增强其对上游行业的谈判能力,从而避免出现实体经济行业利润差距过大的情况。
篇2
摘要:政府经济行为规制是我国经济建设中所应重点注意的方面,需要我们认真地研究。经济法对政府经济调节权力的规l帝】集中在对政府经济行为的规范上,文中从政府经济调节权力的规帝、政府经济行为的法律责任规制、政府经济行为的程序规制、政府经济行为的信息公开化规制等层面探讨我国政府经济行为的规制,为我国政府经济行为的规制提出建议。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完善,市场运行的规则不健全,经济制度的缺失等等诸多原因导致我国政府经济行为规制有着诸多的问题。如垄断性行业规制的失衡出现的价格歧视、供应不足、低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社会性规制的缺乏致使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经济规制制度规制的过于宽泛使得向企业伸手,干预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现象时有出现。以下本文将着重从我国政府经济行为规制的具体措施上进行阐述。
1对政府经济调节权力和政府经济行为的法律责任规制
规范政府经济行为,首先应当从其权力来源方面着手,通过实体的规制以规范政府经济行为。为保证权力行使明确规定,也就是采取政府职权法定和“凡未授权即禁止”的原则,要求政府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树立“有限行政”、“有限政府”的理念,以从源头上预防政府无法律依据,滥加干预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的行为。
作为掌握管理权力的政府部门,应负责地对待其手中的权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而不至于走向反面。政府经济行为的规范以确保其服务于人民的利益,维护正义,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政府经济行为的权力范围应限定在为完成以下目的而应给予的必要权力范围内:培育、完善市场体系,建立和维护市场秩序;参与公共产品的生产,为市场经济运行创造良好的环境;实现社会经济的协调运行和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市场经济是一种平等、自由交换的经济,它客观上要求政府在行使权力时必须充分保护和尊重市场主体的权利,一旦政府行为不当,侵害了市场主体的权益,法律应当提供一种对其利益损失进行充分有效补偿的机制和救济的渠道,如果不对政府行为设置相应的责任,不仅经济法制定的基本规范将失去有效施行的基础,而且被破坏的法律关系和法律秩序难以得以恢复。政府及其经济管理部门只要违反了法律、法规就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对政府经济行为的法律责任规制主要有以下两种:
1.1经济法责任规制政府经济行为的责任是一种经济法责任,“经济法责任是指经济法主体因违反经济法律、法规的规定而承担的特殊义务”。政府及其经济管理部门只要违反了经济法律、法规就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这不仅是经济法责权利相一致原则的具体体现,而且是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要求。让政府及其经济管理部门真正承担经济干预不当的责任是规范政府经济行为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这是政府经济行为规制的其它任何方式得以实现的基础和前提。
1.2行政法责任规由于政府主要通过行政行为来行使权力,因此,确立政府经济行为的责任主要应以行政法律责任为主,也就是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因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或应负的法律责任,之外,再辅之以行政违宪责任以及政治责任等责任体系予以补充。让政府及其经济管理部门真正承担经济干预不当的责任是规范政府经济行为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这是政府经济行为规制的其它任何方式得以实现的基础和前提。
2对政府经济行为的程序规制
在我国“重实体、轻程序”观念的影响下,程序性规范尤为不足,为政府及其经济管理部门恣意裁量、滥用权力打开了方便之门。因此,对政府经济行为应当实行程序规制,加强程序立法,以保证政府经济行为严格依程序执行,以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促进社会效益的提高。
2.1经济立法程序规范完善我国传统上的经济法规规章多由政府部门自行制定,缺乏一种民主磋商、听取行政相对人意见的机制,难以保证出台的立法不会有失偏颇,权责取舍不均衡。我们可以公开拟制定法律法规的意见征求稿,给受经济决策影响的利害相关者以参与决策形成、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这即是保障决策公正科学的需要,更是经济民主的要求。
2.2要确保经济执法程序当公正合理对政府的经济执行行为应作出必要的程序限定,给行政相对人以要求说明理由、进行辩解、申请复议的权利。要求实施政府经济执法行为时,有义务告知相对人其享有的权利和可能获得救济的方式,如果执法人员未能履行此项义务,则相对人及其辩护人可以此为理由抗辩政府执法行为。
2.3经济司法程序应公正合理长期以来,建立中国的司法审查制度,加强司法对行政的监督一直为学界所倡导。对于现代社会中最普遍存在的政府宏观调控及市场规制行为建立有效的司法救济程序更是当务之急,有学者倡导建立新型的经济公益诉讼以弥补经济法中救济程序的不成熟、不完善,对行政相对人提供更加有效的司法保障的建议应有所采纳。
3对政府经济行为的信息公开化规制
政府信息公开有助于公共利益的实现,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表明,保守信息秘密很有可能是为了满足政府官员以及相关特定利益集团的隐秘目的和诉求晗I。以追求社会公共利益为目标的政府经济行为当然要作到政府信息公开化。信息公开可以使公众获得政府掌握的政务信息、市场信息、服务信息、客观决策信息等诸多信息,以此来分析市场、考察社会、安排个人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使社会资源得以合理配置,促进社会效益的提高。
3,1吸收异域先进的立法经验,制定统一的政府信息公开法我国有关政府公开的具体规定散于大批法律法规中,由于缺少一部统一的法律对有关阊匾进行规范和明确,各地方和各部门在改革中也缺少相互协调和配合,使某些措施迟迟难以出台。因此应I定一部政府信息公开法,这不仅是加入wTO的需要,也是中国自身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3、2巩固办事制度公开成果的基础上,引入政府信息制度由于中国实践中的政府公开多局限于办事制度公开,这对公众了解政府工作、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固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没有固定的公开形式,使办事制度公开的宣传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从规范化与制度化的角度考虑,建议以政府公报的形式对各个部门的办事制度进行。随着网络的发展,还应尽早启动政府上网工程,将有关的办事制度输入到网络中,并以简便的方式为公众所用。
3.3修改保密法等法律,科学地界定保密与公开的关系贯彻政府透明度原则,最为重要的是处理好公开与保密的关系,不能因为公开性而影响国家的根本利益和国家安全需要。只有对非保密文件进行合理的分类,并明确哪些可以公开,哪些不应该公开,才有可能科学地定密,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政府信息的公开化。
篇3
【关键词】 机械加工 精度 误差 方法
一、简要分析机械加工产生误差主要原因
(1)主轴回转误差。主轴回转误差是指主轴各瞬间的实际回转轴线相对其平均回转轴线的变动量。产生主轴径向回转误差的主要原因有:主轴几段轴颈的同轴度误差、轴承本身的各种误差、轴承之间的同轴度误差、主轴绕度等。(2)导轨误差。导轨是机床上确定各机床部件相对位置关系的基准,也是机床运动的基准。车床导轨的精度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在垂直面内的直线度、前后导轨的平行度(扭曲)。除了导轨本身的制造误差外,导轨的不均匀磨损和安装质量,也是造成导轨误差的重要因素。(3)传动链误差。传动链的传动误差是指内联系的传动链中首末两端传动元件之间相对运动的误差。传动误差是由传动链中各组成环节的制造和装配误差,以及使用过程中的磨损所引起。(4)刀具的几何误差。任何刀具在切削过程中,都不可避免要产生磨损,并由此引起工件尺寸和形状地改变。正确地选用刀具材料和选用新型耐磨的刀具材料,合理地选用刀具几何参数和切削用量,正确地采用冷却液等,均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刀具的尺寸磨损。必要时还可采用补偿装置对刀具尺寸磨损进行自动补偿。(5)定位误差。一是基准不重合误差。在零件图上用来确定某一表面尺寸、位置所依据的基准称为设计基准。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序被加工表面加工后的尺寸、位置所依据的基准称为工序基准。在机床上对工件进行加工时,须选择工件上若干几何要素作为加工时的定位基准,如果所选用的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就会产生基准不重合误差。二是定位副制造不准确误差。夹具上的定位元件不可能按基本尺寸制造得绝对准确,它们的实际尺寸(或位置)都允许在分别规定的公差范围内变动。工件定位面与夹具定位元件共同构成定位副,由于定位副制造得不准确和定位副间的配合间隙引起的工件最大位置变动量,称为定位副制造不准确误差。(6)工艺系统受力变形产生的误差。一是工件刚度。工艺系统中如果工件刚度相对于机床、刀具、夹具来说比较低,在切削力的作用下,工件由于刚度不足而引起的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就比较大。二是刀具刚度。外圆车刀在加工表面法线(y)方向上的刚度很大,其变形可以忽略不计。若直径较小的内孔,刀杆刚度很差,刀杆受力变形对孔加工精度就有很大影响。三是机床部件刚度。机床部件由许多零件组成,机床部件刚度迄今尚无合适的简易计算方法,目前主要还是用实验方法来测定机床部件刚度。变形与载荷不成线性关系,加载曲线和卸载曲线不重合,卸载曲线滞后于加载曲线。(7)工艺系统受热变形引起的误差。工艺系统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比较大,特别是在精密加工和大件加工中,由热变形所引起的加工误差有时可占工件总误差的50%。机床、刀具和工件受到各种热源的作用,温度会逐渐升高,同时它们也通过各种传热方式向周围的物质和空间散发热量。(8)调整误差。在机械加工的每一工序中,总要对工艺系统进行这样或那样的调整工作。由于调整不可能绝对地准确,因而产生调整误差。当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件毛坯等的原始精度都达到工艺要求而又不考虑动态因素时,调整误差的影响,对加工精度起到决定性的作用。(9)测量误差。零件在加工时或加工后进行测量时,由于测量方法、量具精度以及工件和主客观因素都直接影响测量精度。
二、提高机械加工精度的具体措施
(1)减少原始误差。为了提高机械加工精度,需对产生加工误差的各项原始误差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情况对造成加工误差的主要原始误差采取不同的措施解决。对于精密零件的加工应尽可能提高所使用精密机床的几何精度、刚度和控制加工热变形;对具有成形表面的零件加工,则主要是如何减少成形刀具形状误差和刀具的安装误差。(2)误差补偿法。对工艺系统的一些原始误差,可采取误差补偿的方法以控制其对零件加工误差的影响。一是误差补偿法:此法是人为地造出一种新的原始误差,从而补偿或抵消原来工艺系统中固有的原始误差,达到减少加工误差,提高加工精度的目的。二是误差抵消法:利用原有的一种原始误差去部分或全部地抵消原有原始误差或另一种原始误差。(3)分化或均化原始误差。为了提高一批零件的加工精度,可采取分化某些原始误差的方法。对加工精度要求高的零件表面,还可以采取在不断试切加工过程中,逐步均化原始误差的方法。一是分化原始误差(分组)法:根据误差反映规律,将毛坯或上道工序的工件尺寸经测量按大小分为n组,每组工件的尺寸范围就缩减为原来的1/n。然后按各组的误差范围分别调整刀具相对工件的准确位置,使各组工件的尺寸分散范围中心基本一致,以使整批工件的尺寸分散范围大大缩小。二是均化原始误差:此法过程为通过加工使被加工表面原有误差不断缩小和平均化的过程。均化的原理就是通过有密切联系的工件或工具表面的相互比较和检查,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然后再进行相互修正加工或基准加工。
篇4
关键词:提高;风景园林;施工技术;措施
1风景园林建设的意义
在当前时间段,园林是我们生活中发挥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其可以带动经济进步,带动物质文明发展。任何区域的园林项目,都可以完善所在区域的容貌,能够为群众的生活以及各项投资活动的开展等创造一种非常优秀的氛围,进而带动经济的高速前进。其发展代表着城市的步调,任何优秀的园林绿化都可以带动城市化、朝着更加积极有效的方向发展。
它还具有美化环境的意义,对于提升环境品质来讲,它没有任何的弊端。其可以美化环境。最近几年中,由于污染的存在,植被吸收大气中毒气的功效变弱了,此时就规定提升建设的力度。装置合理,建筑优美,运作合理的园林能够切实的提升环保意义,提升生活的品质。
2园林绿化施工现状
(1)施工单位对景观绿化工程的设计思想缺乏深入了解,缺乏和设计师进行必要的沟通。因此不能很好的表达设计者的创作意图。施工单位未根据施工情况编制详实的栽植计划并未对人员、材料进行合理组织调配,没有制定相关的技术措施和质量标准。
(2)各单项工程之间的在施工中互不往来缺少必要的沟通和相互交流与协调,致使园林建设工程中的土建,水电工程和绿化工程常发生冲突,这不仅给各施工方带来诸多不必要的麻烦、拖延了交工的时间还严重损害了施工单位的信誉。
(3)园林绿化工程只注重栽培而忽视养护绿化的养护专业人员较少,养护队伍中大多是农民工,专业知识少,素质低,技术差,给施工单位带来了经济损失,浪费了人力、财力,还影响了景观效果。
(4)园林绿化建设施工队如雨后春笋相继涌现,但正规专业素质人才齐全的队伍少,施工队伍中专业技术人才十分匮乏,施工队伍素质低,不能正确领会和理解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从施工现场来看,管理较为落后,主要反映在施工组织计划性不强,操作不严格执行标准规范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工程项目的消耗高、浪费大、质量差、技术不求进步等问题。
3提高风景园林的施工技术的措施
3.1 风景园林工程的土壤改良技术
风景园林工程的土壤要由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化验分析,要重点检测土壤的速效钾、PH值、容重、全盐量、碱解氮、有机质、有效磷等内容。并要针对检测的结果,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合理地改良土壤的性质和质地,以助于苗木的良好生长。如果土壤的性质为低肥力土壤,这就需要将种植土壤过筛30cm后每100m?掺入3-5m?的草炭土,并经过充分搅拌后均匀覆盖在土壤表面。在栽植大规格的乔灌木时,每4-6株乔灌木可以掺入1m的草炭土,以增加土壤的肥力。
3.2风景园林工程的苗木选择技巧
风景园林工程苗木的选择要充分利用苗木供应渠道和信息网络以及大量自有苗源基地,对苗木优良品种和最具规模的繁育产地进行多方面的勘察比较。确定苗木不仅要符合招标文件所要求的规格形状和尺寸,还要保证苗木处于青壮年期、外形姿态丰满美观、无病虫害、长势健旺等。同时还要要符合种植材料的基本要求,苗木的规格形态要符合设计要求。
苗木要选择品种优良、姿态丰满、生长旺盛,并要采取就近原则;苗木的包装和挖掘要符合一般土球大小,要保持为胸径的8-10倍,并在包装时要用草绳包扎好根部土球,避免土球的松散;观察苗木的叶片,要选择叶簇丰满、叶色鲜艳的苗木;铺栽草坪用的草卷和草块必须保持规格一致,草块的边缘要保持平直,并且杂草不能超过5%,草块的土层厚度宜要保持在3-5cm,草卷的土层厚度要保持在1-3cm。
3.3施工中要注意植物的储存和保护
在运出植物之前,我们首先要对植物进行必要的处理措施。应让专业的园艺人员按照起苗、调运等要求将植物仔细地挖出,包扎,打捆,准备运输。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保持植物根系的潮湿,要注意防冻和过热。工作人员应该详细标明每种植物的数量,若不能一一标明时应说明成包、成捆以及容器内的植物数量。已经运送到工地的植物若是第一天没有种植完,应把其放置在阴凉潮湿的地方,要注意防止风吹日晒,或者采取假种的办法也是可行的。
3.景园林工程的苗木栽植技术
在安排风景园林苗木进场的时间上,大多数的苗木要选择夜间进苗,并且要在当夜或者翌日早晨进行栽植,这虽然增加了工作难度和工作量,但是避开了夏季的高温环境,可以有效的减少苗木自身水分的蒸腾量。在对苗木进行栽植时要严格按照施工的规范要求操作,防止造成散坨和苗木的损伤。在起吊苗木时要用专用的尼龙吊装带,采用树干和土球双负重的吊装方式,并且树干的捆吊装带处要用蒲包片进行层层的包裹,避免树皮的剥落。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苗木的规格比较大,加之非季节的施工,在苗木栽植施工中对种植穴和土球的大小均有放大。在夏季多雨季节进行苗木栽植施工时,进场后不能立即栽植的苗木,不但要用杉槁打好支撑外,还要用塑料薄膜包裹好土坨,避免被雨水淋湿而造成散坨。比如在对针叶树种进行移栽时,由于针叶树种的生长周期比较长,并要从高纬度的山林地带栽植到气候相对炎热的城市中,肯定会不适应环境。因此,要在移栽前,要定植一段时间,让它能够更好地适应城市的气候,提高针叶树种的成活率。
3.5做好后续的养护活动
风景园林施工后,需要加强园林绿化的后期管理,突出表现在养护和管理两个方面,它们是是风景园林工程建设质量以及绿化控制的保证。如若工程施工良好,但后期工程养护管理不理想,将会严重影响到风景园林工程的景观效应,进而影响施工工程的质量。在树木养护和管理方面,需要经常性地除草、杀虫,对园林植物花卉进行适时适当地修剪、维护、施肥。风景园林的建造,本身就是从绿化城市、保护城市生态的出发,在宏观上加强对于风景园林施工的调控,在微观上加强管理和后期的养护,保证绿化工程的质量,不仅能够营造出优美的景观,又可以创造出良好的生态效应,一举两得,是一项高品质的优质工程项目。
4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风景园林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于生态、人性、舒适生活的强烈渴求。我们知道风景园林建设工程中施工技术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构建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起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同时对于园林建设的质量以及社会效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有必要对于当前园林建设中施工技术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做出分析,然后针对问题探讨必要可行的解决对策,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不断改进我们在园林建设方面的工作,进而促进园林建设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倩李彬仿植物装饰园林建筑小品施工工艺研究.安徽农业科学[J],2009(3)
篇5
1.1土地价格的攀升是导致房价盲目抬高的首要因素我国幅员辽阔,土地资源丰富,但由于我国人口的基数大,也就使得人均居住面积相对减少,致使人们对于房屋资源和房价缺乏一个合理的认识。相比于其他国家而言,我国的土地可谓是寸土寸金,很多政府在向房地产开发商拍卖土地时,经常不设上限,投资商对土地势在必得的心理客观上抬高了土地的价格,房价的下降自然也就无从谈起,因而产生了房价虚高的现象。1.2我国消费者对房屋的预期认识不清房价连年攀涨,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给大部分的房屋投资者带来了一种投资错觉:他们认为至少在未来的几年内,房价都不会有下降的趋势,而房屋升值所带来的利润又相当可观。所以不断有投资者加入到购房的大军中去,期望在不久的将来获得丰厚的投资回报。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购房者是基于自身经济水平的考量,他们认为如果现在不抓住时机购房,那么,几年后房价继续上更会加剧买房的经济压力,不如在承受范围之内先买下。正是因为存在着这样的消费心理和购房行为,政府才通过提高房价的手段控制旺盛的购房量,而房价越高又会加剧消费者的购房欲望,如此循环下去,才使得房产行业失去了原有的平衡。
2针对我国房产经济现状提出的调控措施
2.1加大中央政府行政及法律的干预力度我国政府针对房地产法律法规体系的制订还有待强化和补充。一些开发商正是由于缺乏法律知识或利用法律方面的漏洞,钻了法律的空子,来为自己进行不法牟利。所以,针对这一方面政府还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完善,同时加大执法惩戒的力度,不让房地产开发商有机可乘。政府部门还可以通过行政机制来调控房地产价格,对房产价格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保证房价的稳定性。在土地出让环节,政府也必须严格把关,合理分配土地资源,通过稳定土地出让价格降低开发商的开发成本,进而控制房价的上涨。2.2购房者要加强自身对房地产经济理论的学多数的购房者和投资者对房产投资领域的理论知之甚少,盲目投资给自身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尤其在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泡沫过多的情况下,购房者和投资者更应该趋于理智,尽量避免房地产市场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首先,在作出购买决策之前,可以参考政府部门或社会舆论对房产行业动态做出的科学分析,从中提取与自己相关的信息;其次,要全面了解研究房产行业当下发展的大环境,作出比较科学客观的判断;再次,要强化自身对房地产行业理论的学习,掌握其变化规律,抓住购房的最好时机,最大化减少房产泡沫对购房的影响。只有加强预防,理智消费,才能最大程度的阻止风险的发生。2.3国家要合理利用土地,限制土地的过度开发土地是人类居住和生活的最基本要素,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最大程度的开发其使用价值是人类一直以来所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我国目前的土地资源现状是人多地少,只有采取有效办法缓解人地矛盾,才能保障我国经济平稳有效的向前发展。我国目前正处于土地开发热潮,在土地开发过程中,难免有土地滥用,价格虚高的现象产生,房产开发商受到利益的驱使,不惜高价购地,而政府也趁势抬高地价,两者结合更是催生了土地高价的现象。而开发商将巨额的土地成本通过高额房价的形式间接转嫁给了终端购房者,损害了购房者的利益。针对这一土地市场乱象,政府必须通过和制订和实施相关的土地利用方面的政策和法规,予以严格打压,从根本上遏制房产涨价的源头。只要政府抓住问题的突破口,对症下药,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不利趋势必将扭转,房产行业回归正常也指日可待。这是因为:其一,房地产行业也受到市场规律的影响和制约,它的发展必然存在着波动,只是波动幅度的大小不同而已,但最终肯定要回归到正常水平。其回归的速度和时间不确定,这还要视政府和个人的主观努力程度及政策实施效果而定。当然还会受到客观因素诸如地区差异和地区政策不同的影响。其二,找到泡沫经济的突破口是目前的当务之急。在结合政府措施的同时,要从自身出发,主动出击,胆大心细,尽快找到造成房地产泡沫经济的关键并制订相应对策,以求有效的规避房地产市场所带来的价格风险,摆脱房地产行业的困境。否则将会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冲击,使其陷入更大的危机之中,被新的经济形式所取代。
3结束语
篇6
关键词:公路工程;经济管理;存在问题;应对措施
1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的现实意义
1.1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在公路工程的建设施工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所需材料以及机械设备。要想能使这些资源得到合理高效的利用,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等情况的发生,就必须对其进行合理的统筹规划,只有这样有效提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同时确保公路工程施工工作的顺利的进行。实施经济管理的风险防范措施,对公路工程施工中所用材料进行有合理的管控,随时掌握库存材料的进出情况,避免出现物料供给不足的状况发生。这样既可以保证施工现场工作顺利进行,又可以节省时间和节约资源。
1.2控制工程施工成本
公路的施工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倘若没有有效的管理防范措施,就可能出现预算超支、资金断流等风险问题,严重影响公路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因此,公路工程施工就必须加强经济管理的风险防范措施,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对工程施工所需一切资源进行合理管控,避免资金浪费现象的发生,保证公路工程高效高质的完成。
2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不受企业重视
目前,我国大部分公路工程的施工单位的领导思想觉悟性不高,对公路工程经济管理方面不重视,觉得只要保证公路施工质量合格、如期完成即可。因而忽视了公路工程建设的资金成本问题,没有正确的认识到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的重要作用,而且,一些公路工程施工单位在施工前没有进行科学的成本核算,也没有控制工程预算的相应部门,缺乏节约资金成本的意识,这种情况下,常常会造成公路工程建设的资金超过预算,不仅造成很多质量方面的问题,更大大减少了公路工程的承建单位或企业的经济效益。
2.2财务部门对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的监管力度低
按照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企业或单位中的财务部门主要职责是对其经济管理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然而,一些企业无视有关法律法规,对于公路工程经济管理方面不够重视。这与当前相关企业或单位的管理制度有关,企业或单位的领导一般都是执行责任制上岗,他们普遍只重视工程的质量,验收情况合格与否,是否能在限期内完工。却对公路工程建设中的经济管理方面意识薄弱。这些问题容易造成一些行政人员出面干预公路工程建设中财务资金的执行。从而,造成公路工程施工企业中的财务管理部门的资金预算工作不能很好的进行,无法准确的做出成本预算。导致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虚报所需资金,营私舞弊等情况的发生。由于相关单位和企业领导对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的重视度不够,财务部门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管工作,这就使公路工程经济管理在施工企业中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2.3公路工程建设中资金成本、设备成本核算不全面
在公路工程建设中,所需的资金和设备机器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过在目前大部分公路工程施工单位中,资金的核算方式并不规范,不仅如此,包括设备机器方面的资金核算也存在问题。公路工程建设成本的核算应该按照公路工程建设中所有项目的资金预算情况,核算公路工程建设中所需的成本投入。现阶段实际公路工程建设中,大部分承建单位并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核算。更有一些施工单位为了扩大开支范围,胡乱添加预算成本等行为,类似这种不违规违法做法,造成公路工程建设中预算资金成本和实际资金成本不符的情况。另一方面,随着公路工程的快速发展,其对所需设备机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种情况可能会出现机械成本核算混乱。也会增加公路工程建设中所需的成本。尽管如此,仍有许多公路工程施工的单位或企业不重视设备机器的成本核算管理,再加上内部公路工程建设经济的管理人员在所有资金核算不够准确等情况,这就直接导致设备机器施工无法进行,大大影响了公路工程施工的进度。
3加强我国公路经济管理的措施
3.1树立科学合理的经济管理观念
目前,我国公路工程施工单位的相关人员在公路经济管理方面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缺乏经济管理观念,使经济管理不能有效的发挥其作用,要想提高经济管理在我国公路建设中的实际地位及作用,首先要提高对经济管理的认知度和意识。具体来讲:第一,通过宣传教育、讲座培训等工作,提升有关单位或企业的管理人员的经济管理观念。第二,加强管理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使他们明白控制成本问题的重要性,全面落实成本控制的意义和作用。第三,对所有相关人员采用一切有效的方式进行经济管理方面的培训教育,使他们深刻认识到经济管理在公路工程施工中起到的重大作用。使其全面提高对经济管理的认知。第四,所有公路工程施工的相关单位或企业,把经济管理作为对工作人员绩效考核的重要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人们对经济管理的重视程度,树立经济管理观念。
3.2完善公路工程经济管理工作
公路经济管理涵盖诸多环节,体现在各个工作时期,包括工前资金预算、原材料、机械设备的购买等,以及施工过程中原材料使用的控制和监督,经济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有利于国家公路工程经济管理工作的进行。第一,全面加强成本预算管理工作,经济管理的第一步就是成本预算,成本预算在整个经济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公路工程的成本预算工作包括公路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以及施工中所需的所有经济费用。预算工作的合理有效性,也直接关系到其财务管理工作。在公路工程施工中,需要严格履行预算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预算成本和实际所需成本不会出现较大的出入。这样也起到了对实际施工成本的管控作用,第二,加强材料管理。在公路工程施工时所需的原材料的采购、检验等工作管理不到为,存在一些采购人员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行为,购买一些质量差的产品或材料,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如果使用了这些原材料,就会埋下隐患,影响公路工程的质量。所以必须加强对采购部门人员的管理,制定和完善材料采购的相关管理制度,对采购的原材料的数量和质量要进行严格的控制。第三,加强设备管理。公路工程的施工除了人员和材料之外,机械设备也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就必须对机械设备的数量和日常的维护的费用进行严格的管理管控。对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修情况都必须要有详细的记录。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费用的支出,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3.3不断完善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体制
完善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体制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以法律为依托来进行有效的经济管理,只有得到法律的保障才能切实提升经济管理的质量,才能使公路建设工程得到良好的发展,所以,要想落实经济管理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不断完善和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在国家法律的保障下,全面提升公路工程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关法律还需要明确规定财务部门人员职权所在和责任所在,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一些矛盾纠纷问题,这样才能保证财务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其次,不断完善经济管理的规章制度,才能使相关执法人员在工作中有法可依,尤其在遇到一些执法困难的情况下,能够依靠法律法规去有效执行。保障经济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最后,不断完善经济管理的工作标准。公路经济管理工作的每一个步骤环节都必须有详细的工作标准,明确规定出所有项目的具体负责事项,并且要对每一个项目都严格的管理。从而提升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质量。有效避免了一些财务管理问题的发生。
篇7
关键词:林业经济管理;问题;对策
众所周知,林业是我国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因此,林业经济管理不仅关系着林业的发展,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然而,虽然我国对于林业管理开始的时间较长,但是发展速度却比较慢,管理理念还比较落后,存在着管理效率低下、管理不严、执行不力、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等问题。基于此,要加大林业经济管理力度,积极探索相应的解决对策,对于提升我国林业管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目前林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森林资源过度开发
与国外的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在林业经济管理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林业经济以及产业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是其中较为严重的问题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工业化水平日益提高,城市化发展迅速,对各种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包括对树木的需求,过渡开发森林资源,使得森林面积迅速减小,从而使森林资源保护形势日趋严峻。
1.2林业产业化低
林业化产业低也是我国农业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现阶段,我国农林的经营方式为分散式,缺乏有效的经营机制,机制的缺失阻碍了林业向着市场化发展的步伐,一方面不利于林业产业化的深化,另一方面也给林业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林业产业化低会导致林业发展失衡,致使林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别。在经济发展比较快速的地区,林业产业化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产业链及规模,而有些林业资源丰富的地区由于管理水平低下,无法与市场接轨,从而为林业的总体发展造成一定的障碍。
1.3林业执法不到位
林业管理的核心就是保护林业资源,随时监督林业资源的开发使用情况。对此,林业相关部门建立了林业监察体系,并设立了林业基层执法检查站,为方便管理监督林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提供基础条件,监察体系与检测站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为优化林业产业化结构及其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其在为林业提供发展平台的同时,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缺陷,林业工作没有受到重视,相关人员执法不到位,执法人员的综合素养较低,而且不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没有清晰地认识到林业执法的重要性,林业法制观念淡薄,导致执法过程秩序混乱,降低了林业经济管理的水平,从而制约了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2加强林业经济管理的对策
2.1加强管理制度改革
林业的产权制度与林业管理制度相辅相成,在现代的林业经济管理工作中,要根据具体的林业工作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建立现代化的、符合林业经济发展规律的林业管理制度。首先要确定林业的产权制度,只有明晰了林业的产权制度,才能激发相关的林业工作者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林业管理工作中奉献自己全部的精力和热情。其次要有效地进行林业工程的分类经营制度,落实林业生产中的经济效益的不产制度,这样能够有效地促进林业经济管理制度的落实。再次,要做好林业建设的多元化发展方向的划分,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有效的市场调查,保障林业生产符合市场的发展方向,能够为林业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利润。最后林业经济的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加强自身的建设,加大对林业经济管理的监管,提高监管力度,这样才能够形成协调统一的林业经济管理体系,更好地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
2.2走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经济化之路
要以长远的眼光看待林业的发展问题,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基础上,提高生产能力,既满足了科学发展的观念,又适应了现代化时代的发展。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达到了发展经济的目的,而且又以保护环境资源为准则,有效实现了节能减排,为后代的和谐发展和安居乐业提供了资源。森林资源是我国的重要资源之一,属于可再生资源。但是如果在超过林木生长速度的基础上过度开采森利资源,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虽然我国的林业资源较为丰富,但是我国人口众多,其管理力度不足,乱砍乱伐的现象严重,使得其面临着毁灭性的威胁。因此,要走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经济化之路,合理开发利用林业资源,坚持科学发展观,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建立全新的资源开采模式,同时不断完善相关制度体系,使林业经济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为林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供资源保障。
2.3优化林业产业链结构
目前,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林业产业链结构还不完善,林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虽然在部分地区有着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但是其形成时间过早,已经不符合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传统的管理模式由于无法有效地与市场接轨而逐渐被淘汰。因此,林业部门的相关人员的工作重点就是改变其行政式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变,使其在林业市场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增强林业经济效益,进一步优化林业产业链结构。
2.4加大林业执法力度
2.4.1加强木材采伐管理
近年来,我国乱砍乱伐、非法经营大加工木材、盗伐林木的违法行为日益严重,相关管理人员要加大管理力度,采取有效合理的措施,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执法,严禁违法现象再次发生,杜绝超限额砍伐森林资源,加强木材采伐管理,为保护我国林木资源做出贡献。
2.4.2加强木材流通领域监管
根据现代化时代的特点,完善木材采伐指标规范标准,在加强林业管理的过程中要求相关人员依据规范准则进行管理,而且还要加强木材流通领域监管力度,严厉杜绝超证运输或者无证运输等违法现象的发生,有效保障木材的正常开采。
2.4.3加强林地管理
加强林地管理也是有效保护林业资源的有效方法之一,严禁过度开采行为,对于开垦过度的林地,要退耕还林,依据国家制定的林地保护规定严禁继续毁林开垦的现象,一经发现,必须依法处理。同时,有关部门还要宣传保护林业的重要性,使保护林地观念深入人心。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技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工业化以及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对于林业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导致过度开采林木资源的现象愈加严重。因此,要加强林业经济管理力度,为保护森林资源及其可持续发展提供经济基础,从而提高林业管理水平。在时代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林业管理已经不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求,要不断改善森林资源的管理方式,制定科学合理的法律法规,在林业管理实践工作中积累经验,逐步形成执法严明、操作性强、监管明确的森利资源管理体系,不断提升林业建设的经济基础,为林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李莉 单位: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林业调查规划院
参考文献:
[1]黄山青,沈杰.林业经济管理博士学位论文中研究方法的自陈情况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10,30(3):274-277.
篇8
近些年,我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越来越大,电商的迅速发展,催生出很多网络经济模式。随着互联网在国内渗透率的提高,网络经济正在不断发展壮大起来。但是,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果不能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将会对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基于此,在本文研究中,重点论述了当前电商背景下,网络经济发展创新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措施。
关键词:
电子商务;网络经济;网络安全;网络支付;网络消费;商业信用
在互联网信息化趋势快速发展的今天,电子商务已经成了网络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并催生出了很多网络经济发展模式。对于网络经济而言,本文认为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解释,狭义的网络经济指的是以信息和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产业经济;而广义的则指的是,如电信、电力、能源、交通运输等网状运行行业组合成的产业群体。近些年网络经济在一些细分的领域也开始迅速发力,如网络游戏、网络支付、广告、网络直播、音乐以及在线视频等,可以说由于网络文化的日渐盛行,才带动了许多网络经济模式的创新发展,虽然发展的过程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新的问题的出现,必然也会随之出现解决问题的措施,从而推动网络经济不断循环向前发展。
一、网络经济发展现状
网络经济发展速度快:从近几年国家互联网普及和渗透率等数据来看,我国网民人数持续增加,在智能手机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网民的购物行为、网络在线直播、网络音乐、游戏、网络体育等,呈现迅速发展的态势,我国网络经济的市场容量越来越大,发展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网民规模数量逐步扩:从国家互联网发展的权威数字来看,截止到2016年上半年,我国的网民规模达到了10亿左右,互联网群众规模的扩大与增加,使得国内网络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市场容量。大规模的网民基数,是一切电子商务、网络经济等高速发展的基础。互联网商务化程度:在网民基础大幅度增长的同时,互联网群众的网络商务行为开始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如近些年网络群众的购物消费、网络直播、网上阅读、网上支付、网上看电影、听音乐、看体育赛事等,这些网络行为覆盖的网络群众面积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带动了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
二、网络经济存在的问题
网络资源分布不均衡,区域差距较大: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我国各地区之间的网络资源建设情况也存在较大差异性,东部沿海省份的网络基础设施相对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网络资源分布情况相对并不理想。网络经济的发展,受到网络资源的严重制约,不发达地区的网络经济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发展层次上,同网络资源优势地区的差距不断扩大。针对具有购买力的目标人群范围不够大:我国网络经济具有覆盖范围广,并且针对性薄弱的特点。我国网民的主要群体依然集中在35岁及以下年龄的人群,这一人群的网民总数占我国网民总数的68.6%,已达到我国网民总人数的2/3。而在这部分网民群体中学生人数占据总大比例,学生网民的消费过于集中在网络阅读、网络聊天、网络游戏、网络购物等领域,对于促进我国电子商务交易的快速发展相对缺乏足够的购买力。而促使我国网络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就在于电子商务的发展。这也说明我国从事互联网广告宣传的企业的广告投放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虽然点击率较高,但是潜在的受众范围较小。网络安全担忧: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新模式在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客观上给攻击者提供了便利,信息安全的常规性风险、数据资源的集聚性风险和新技术应用的潜在性风险相交织,为信息安全攻击提供了温床,黑客攻击、虚假信息、数据滥用、隐私泄漏等问题更加难以控制,网络攻击、诈骗的门槛正越来越低。病毒传播、域名劫持、漏洞攻击、拒绝服务、APT攻击等手段层出不穷。同时,攻击者更加注意策略的选择,信息攻击更加难以追溯定位。由于技术水平和人为因素,计算机软硬件的“缺陷”和“漏洞”仍然难以避免。由于新的安全威胁的不断涌现,防御的有效性成为一个动态的概念。矛锐利了,盾当然应得到加强,所以,“防御”将跨越整个网络、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信息安全保障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要在日趋激烈的对抗中不断调整。网络经济的法制环境不够健全:由于我国针对网络经济的法律体系不够完善,我国网络经济在管理机制、投诉机制、监督机制等机制方面存在诸多的法律漏洞。网络版权缺乏保护体系;未经工商管理部门批准的、注册的非法网络经营行为;虚假信息;网络诈骗行为;网络虚拟财产盗窃行为等,都缺少相应的法律制度,这就为我国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了阻碍。我国网络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要不断的完善和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网络经济法制环境的不断完善,将使违反网络经济法律的行为受到相应的惩罚,受到侵害的受害人可以通过网络经济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为我国网络经济的快速的、平稳的发展创造良好法制环境。
三、网络经济发展创新的对策思考
政策层面:各级政府部门要在政策层面上加大对网络经济的支持,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及引导措施意见。第一,要在未来几年内建成创新活跃、基础设施完善的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发展格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创新驱动。要引导和培育具备自主研发实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云计算核心龙头企业,集聚一批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云计算产业示范园区,云计算数据中心集聚地,实现跨区域共建共享;基本建成以国产密码为支撑的全省云计算和大数据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在制造、农业、金融、医疗、物流等领域建成一批应用示范项目,形成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应用生态。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方面,将引导建立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联盟,支持企业机构联合承担国家和省云计算技术攻关、试点示范应用等项目。第二,在产业资金支持上,要加大对云计算重点应用示范项目在项目核准、电力保障、网络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发挥长江经济带产业投资基金和省级股权投资引导基金等的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联合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加大对云计算产业的投入力度,从而提高云计算产业的快速发展。第三,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实施稀缺人才开发导向目录研究与制度,定期相关信息。扶持网络企业与培训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国家科研究机构共同建立研发中心与实践基地。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提高网络速度降低收费标准、云计算与大数据良性发展等系列措施,加强信息技术在网络经济重要领域的创新,创造网络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掌握行业发展趋势、加强技术创新、促使网络消费,为网络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坚持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掌握网络发展趋势,落实网络强国战略,加强信息技术与网络经济的融合,从而创造网络经济发展的新空间。技术层面:积极实施“宽带中国”战略,推进宽带网络提速降费,加快4g网络和高速光纤网络建设,不断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扩大网络覆盖范围,优化网络结构,提升网络质量。网络安全是网络经济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以发展推动网络安全,就是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和完善,切实解决网络发展中的漏洞和不安全因素。比如蚂蚁金服推出的新技能--“刷脸”购物,观众可以通过“扫脸付”体验这项全球领先的生物识别支付技术。在当前越来越多人使用微信等网络技术支付资金的情况下,这款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将有效提升网络支付的安全性。可以说,“刷脸”购物,支付只要真心,安全就在身边。90%的企业都关心云的安全问题,安全性已经是阻碍云计算发展的更快的最大因素。针对云安全的防护设计,应当充分考虑云计算独有的特点。通过对云安全的威胁和明确各方面的安全需求进行分析,充分利用现有的、成熟的安全控制措施,结合云计算独特的特点和最新技术进行综合考虑设计。传统安全防护模式无法应对高级威胁的挑战,安全防御的重点转向了检测与响应。实现快速检测和响应离不开协同。通过数据的协同、智能的协同和产业的协同,我们才能建立有效应对安全威胁的新型防御体系。支持技术业务创新。支持鼓励新一代移动通信等热点领域的技术、业务、商业模式创新。特别是在5g方面,大力推进5g标准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加快5g技术研发试验,力争在2020年启动5g商用。法律层面:网络空间不是违法者逍遥法外的地方,必须坚持依法治理网络,依法创办网络,使互联网在法制的轨道上发展。网络经济法律的完善是法治国家与法制社会必不可少的。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必须依法治理。依法要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比如个人信息保护、电子商务、互联网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法制建设,就显得尤为迫切。国家通过互联网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一方面依法保障网络运行安全、数据安全、信息内容安全,另一方面也对相关案件依法处理,以形成法律的震慑效应,进而维护网络安全。国际合作层面: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任何一个经济体都不可能在世界经济体系外独立存在。因此,我国必须加强开展同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借鉴其他国家网络经济发展的管理模式、先进技术、法律体系等方面的经验,密切关注国际网络经济发展的趋势,积极开展网络经济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实施开放性战略,支持国外企业、国内企业、社会团体之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促使全球网络经济的发展,从而提高我国网络经济的发展创新。随着电商的迅速发展,网络经济在发展创新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也在给人们的日常行为和习惯带来更多的改变。网络经济是促进社会经济和网络科学技术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虽然在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只要找准这些问题的根源,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就一定能够防范和化解网络经济的风险和不安全等因素,从而促进网络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凡新,涂圣伟.当前网络消费发展的问题、趋势与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4(02).
[2]张曦晔.网络消费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J].法制与经济(上旬),2014(01).
[3]郑德荣.我国网络视频信息消费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
[4]王来富.关于不确定性对互联网双边平台策略及双边市场反垄断规制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6.
篇9
关键词:煤炭企业;经营管理;特征;煤炭市场;影响;问题;措施
一、煤炭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特征
煤炭企业经营管理的特征主要表现为:(1)长期性。煤炭企业要想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就必须正确认识经营管理的特性。其中长期性就属于煤炭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特性之一。长期性主要是指煤炭企业应该针对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制定出一项长期的管理方案,从而保证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煤炭企业为了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要有一个长远的战略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增长。(2)特殊性。与其他企业相比,煤炭企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主要体现在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煤炭生产、生产组织及成本管理等方面:第一、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煤炭开采中都会用到大量的基本材料、大型材料等,但是这些材料都不属于煤炭企业的构成产品实体材料,只是在具体的开采中重复使用这些材料。第二、煤炭生产。煤炭生产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煤的存储量、地下土质的构造等,使用的成本也会受到这些因素影响。煤炭生产环境恶劣,经常会受到火、土层的断裂、煤灰尘土、水等的威胁,如果在具体的生产中,环境发生了变化,那么就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很大的威胁,最终使得企业花费很多的人力与财力来进行补救。所以为了保证煤炭企业的生产效率与质量,就需要采取一定措施来避免突发状况的发生。
二、煤炭市场对煤炭企业的影响
煤炭市场对煤炭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1)煤炭市场对煤炭企业发展的影响。煤炭市场持续不景气给煤炭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过往煤炭价格高歌猛进的时代背景之下,为了抢占更多资源,煤炭企业纷纷举债大肆并购扩张,成立煤炭(电)集团公司,企业的规模虽然越来越大,但负债率也越来越高。供给的快速增加最终导致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在煤炭价格不断走低的情况下,实践证明这种扩张型的发展战略不具有可持续性。(2)煤炭市场对煤炭企业财务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第一、企业营业收入下降,煤炭价格下跌情况下,煤炭企业营收也将随之下降,当前煤炭销量相比以往每年营收的高速增长形成巨大的反差。第二、利润下降,在经营成本变动不大的情况下,收入下降直接导致利润的下降,目前面对严重的经营形势,大多数煤企都在降消耗,但其挖潜空间毕竟有限,企业成本本身具有很大的刚性,往往成本下降的幅度在收入呈直线下降的面前显得微乎其微。第三、应收账款急剧攀升,过去煤炭价格走高的情况下,煤炭企业基本上都是现款现货,甚至是提前回收销售款项,但是煤炭价格下降导致煤炭企业销路不畅,赊销比重越来越高,增加了企业回收账款的压力。(3)煤炭市场对煤炭企业管理的影响。当前煤炭市场对于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煤炭市场不景气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都带来巨大的影响。
三、煤炭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煤炭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经营管理理念问题。煤炭企业长期受到传统管理思想意识的影响,按照家族企业的模式来管理,没有相应的经营管理知识和业务能力。(2)经营核算制度问题。我国很多煤炭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缺乏科学的核算制度,一般都仅限于国家颁布的财务法规中有关成本条例的遵守和执行上,不重视市场的消耗成本,忽视了煤炭企业经营的特殊性。很多煤炭企业在经营核算问题上,都是把最终产品的销售作为唯一对象的会计核算方式,并没有对整个销售活动做出正确的核算,导致核算记录不能真实的反映出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使得成本核算存在很大的缺陷,浪费了很多的资源和金。(3)经营发展战略目标问题。经营发展战略目标主要指的就是为了保证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所以必须制定科学的长远发展方向和目标。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扩大,市场对煤炭的需求量也变得越来越多,很多l镇煤炭企业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把煤炭价格定的过高,与长远发展道路相背离。另外很多企业过分重视自身企业的发展,没有对市场做整体调查和分析,也不去掌握竞争对手的情况,从而缺乏严格的责任制度考核,这样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煤炭企业的长远发展。
四、加强煤炭企业经营管理的措施
1、创新管理理念。创新理念对于煤炭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非常重要。理念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灵魂。煤炭企业要想实现行之有效的经营管理,就必须要保证所有员工树立统一的经营管理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煤炭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时,煤炭企业还要改变以往的家族企业管理理念,突破现状,积极挑战,与时俱进。创新其实包括的内容非常多,比如,体制创新、技术创新、思想创新等等,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成功之路,因此,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创新管理理念,在保证煤炭生产质量的同时推陈出新,在企业的技术、制度、经营等方面实现创新。另外,相关的企业领导还要起到一个带头的作用,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坚持创新精神,克服生产环境困难,从而保证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完善的管理制度包含的内容比较多,比如,生产管理制度、民主管理制度、人事制度等,企业制度的创新是顺应了时展的需求,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煤炭企业发展起步晚,大多数煤炭企业都没有一个完善的规章制度,因此,煤炭企业应该摒弃以往的传统制度,学会创新,增强经营管理的动力,并改进分配制度,从按知识分配转向按生产要素分配,制定完善的奖惩措施,对于工作表现积极给企业创造价值的员工,要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于工作比较懒散,经常给企业带来麻烦的员工,要给予应有的惩罚。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所有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才能给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3、收缩银行借贷规模,减少利息支出,降低财务费用支出。在经济上行,煤炭行情一路走高的时代,企业为了抢占更多的资源而不停地进行举债,壮大企业和资产规模,银行利息不仅有能力支付,而且也能税前抵扣,财务杠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经济下行,煤炭行情低迷的情况下,企业的扩张失去源动力,继续负债经营只能是雪上加霜,因此企业应减少利息支出,收缩银行借贷规模,降低财务杠杆的负面作用;积极争取国家税收优惠政策,降低资源税、增值税等税率标准,最大限度减少现金流出量,保证资金最低需求。
4、强化人才管理,确保企业核心竞争力。煤炭企业经营管理者要树立人力资源是煤炭企业最重要资源的经营理念,在煤炭企业竞争加剧的情形下,人力资源是煤炭企业发展的根本所在,这就要求煤炭企业要加强人才管理,通过构建完善的人才管理模式,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进而带动企业的生产效率的提升,确保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更好的应对的行业危机。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煤炭企业的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并且基于煤炭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必须加强煤炭企业经营管理,从而实现煤炭企业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新屯.加强煤炭企业经营管理的途径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5
[2]田健.新常态下煤炭企业经营管理现状与对策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
篇10
关键词:钻井技术;钻井质量;安全;效率
中图分类号:TE242 文献标识码:A
1 提高钻井效率的综合技术运用
1.1 高压喷射钻井技术
目前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新的技术成果也在钻井中得到了具体的应用,如高压喷射钻井技术在提高钻井效率方面就起到很好的效果。此办法通过钻头水眼的合理配备,并在钻进参数上实现了优化,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转速和转压,并减少了钻井中普遍存在的对钻屑重复切削,同时对于不同的工程对象选用不同的技术方法,例如对于上方的泥砂岩地层,运用较高的转速来施工;对于地下深层要通过加压来完成。
1.2 PDC+螺杆高效复合快速钻进技术
在钻井过程中,上部多为砂岩,因此选用PDC钻头和螺杆钻具能够有效的提高钻井效率,同时对燃料也能实现节约,并有效的减少成本支出。同时PDC钻头和螺杆钻的组合技术在实际钻井过程中,还要针对不同油井结构的特点来地螺杆进行选择,从而使其有效的发挥定向纠斜的作用,对于在油井深层施工中频繁的换用钻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而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对钻进效率的提高及经济效益的实现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1.3 使用聚合物钻井液提高钻井效率
目前的钻井中都需要加入钻进液,从而有效的提高钻井的效率,俄罗斯在油田钻井中首先使用了聚合物钻井液,并起到非常好的效果。目前聚合物钻井液化以其优异的性能已被广泛的应用到钻井当中,对提高钻井效率起到了明显的作用。聚合物钻井液对粘土的分散起到了有效的聚合作用,可以保证油井井壁的稳固,对含水层实现选择性的隔离等作用,提高了钻井机械的运转速度,减少了对地层的损害,并保证了钻井的顺利进行。
2 提高钻井效率还要有相应的预防措施
提高钻井效率要依靠电测时效的提高和减少电测遇阻现象发生,要保障这一点需要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钻井后期要特别注意维持钻井液的相对稳定,在完钻前100米时对钻井液的性能进行有效调整,以保证符合完井的要求。
二是对钻井液的粘度有效控制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一定要比钻进时高2-3S,还要在完钻后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排量,充分携带沙子。
三是钻井液的选择要适合工程要求,要选用抑制性能好,能够有效防止塌陷的钻井液。还要在钻井工程施工之前对地层岩性进行分析,对泥浆提前处理。
四是有的油井井径成不规则的锯齿形等形状,要在井眼干通一次后,用0.120S泥浆封井后再进行电测。
五是为了保证电测顺利进行和完成,在起钻电测之前向井眼内放入1-2%的塑料小球,使得电测仪器与井壁形成点接触,减少电测设备在工作时粘连井壁的概率。
六是钻井工程中出现井塌是一种常见现象,当发生这种情况时不能停止钻具的工作,同时要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进行循环,然后利用钻井液的携带能力和抑制效能。只有井下一切活动恢复正常时才能进行起钻。
3 提高钻井效率中需要采取的安全措施和管理
一是要对于出现的先进的技术及时的应用到钻井工作中来,并严格控制操作规程,对憋闷情况要提前进行预防,要缓慢的加重按循环周,以避免压差过大造成压漏。
二是在钻井液的准备中,要在事先对渗透性地层做好分析,根据需要选择钻井液的性能,密度不能过高,必要时可以提高粘度或者加入屏蔽暂堵剂的方法,减小钻井液向地层内渗透的阻力,以防止井漏发生。
三是有的油井地层漏失情况严重,表明该地段地下状况复杂,在钻井中钻到漏层时要在提前10米的上方就提前更换牙轮钻头,要以能顺利入泵为原则,提高钻井液的粘度,对穿过的漏层位置起下钻作业时避免在此井段重新开泵;
四是邻井必须停止钻井生生作业,以免发生关联事故。
五是对钻井施工的设计方案要认真研究,科学合理的分配任务组织生产。在施工之前一定要对设计书和相关的技术要求做好准备工作,对工程图内的临井做详细的研究,分析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并作出具体的应对方案和保障措施,要求全体施工人员对工程中各自的任务有充分的认识和充足的准备。
六是提高钻井效率的关键是保证泥浆的质量,因为泥浆是钻井的养料,维护使用高效优质的钻井液是钻井工程安全、高效的前提。基于对油气层的保护,一定要严格按照泥浆设计方案执行,对油层用保护材料予以保护,控制失水量和防止油气层受到污染。
七是完善对钻井器具的管理,因为钻井设备的优良与否直接关系到钻井的效率,更加对安全起着保障作用。因此一定要在施工之前和施工当中对机器设备和部件严格细致检查,防止错扣、倒扣等细节问题发生影响安全生产。
八是做好井控措施,防止事故发生,是保障安全高效的重要措施。在施工前对油井都要进行防喷、防漏的保护,对井控设备安装要严格按照工程方案并经过试压、防喷演习后方可投入使用。还要对井控工作人员加强培训,保证每名员工都熟悉井控操作流程,能够严格按照规定做好井控管理工作,避免事故发生。
4 提高钻井效率还要确保质量
对于质量的保证,需要注意油井井身质量和固井的质量,井身质量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并做好测量工作。固井之前要确保剂的含量满足钻井的需求,并保证固井施工中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从而保证固井进身的合格,确保钻井工程优质高效的完成。
结语
钻井工程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一个油田的开发,需要上百口甚至几千口井,这些井的作用不同,因此对其钻井技术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钻井过程中要不断的改进钻井技术,从而提高钻井效率,这也是降低钻井成本的关键,同时在提高钻井效率的同时还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及保证钻井的质量。
参考文献
- 上一篇:计算机平面设计就业前景
- 下一篇:家务劳动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