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经济政策范文

时间:2023-10-31 17:59: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族经济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族经济政策

篇1

关键词:民族地区,经济结构;经济结构调整

一 引言

我国一直奉行“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建国六十年来,由于国家自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给予了大量的投入和政策倾斜,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面貌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由于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多处于中、西部内陆,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加之各少数民族人民数千年来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束缚,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范围内仍处于较为落后的阶段。

民族地区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关乎各少数民族人民福祉,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关乎西部大开发战略成败,关乎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因而,研究影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各项因素,因地制宜地制定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的政治与经济意义。本文主要从经济结构方面探讨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现状

我国的44少数民族均建立了自治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1%,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4%。这些民族自治地区多处于我国中西部内陆,经济发展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上处于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初期或工业化初期。与此相适应,资源性、低技术水平的传统产业是其产业结构的主要内容,开放性差,内需与外需均未形成规模,发展空间不足。

具体而言,不论从那个视角比较来看,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情况非常明显。统计数字表明,1995至2003年,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3.3%,其同期经济总量却只占全国的8.85%。虽然该期间各民族地区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高出全国0.7个百分点,但其人均GDP却只有全国人均水平的66.5%,且这一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我们看到,民族地区全国平均水平的绝对差距还在不断扩大。不啻如此,在作为经济发展水平标志之一的城市化水平方面,民族地区的城市人口比例也远低于全国水平。较低的城市化水平在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的我国而言预示着民族地区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村居民十分低下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如表1)。2008年,在经历了长达5年的快速增长后,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80%以上,但是仍只占全国水平的83.5%,民族地区经济总量也只占到全国经济总量的十分之一强(如表2)。由此可见,占我国国土面积绝大部分和总人口约五分之一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严重滞后于全国经济发展水平的。这样的发展水平使有的学者断言我国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最早也要到2040年,晚于全国平均水平20年。

在经济结构方面,随着全国性统一大市场的形成,面对全国同一标准、同质市场和消费的局面,生产具有地方自然资源禀赋特色的产品成为欠发达地区民族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下主导产业部门:

1 棉毛纺织工业,由于我国新疆地区盛产棉花,内蒙与的畜牧业较为发达,这就为民族地区发展棉毛纺织工业提供了比较优势,棉纺及牛、羊绒等畜牧业产品深加工成为欠发达地区民族经济第一个产业选择。据统计,2008年度,新疆共生产棉花330万吨,约占全国棉花产量的40%,其中,长绒棉产量26万吨左右,棉短绒30余万吨,为棉纺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截~2008年底,新疆纺纱生产能力位居西部12省(区、市)之首。棉纱产量37万吨,棉布产量1.2亿米,棉纺生产规模占全疆纺织总能力的90%以上。

2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我国民族地区占据了广袤的国土面积,矿产丰富,再加上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广阔的市场需求,有色金素冶炼工业成为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第二个产业选择。如内蒙古的有色金属储量十分惊人,截至2008年6月底,内蒙古10种有色金属矿产已查明资源储量总计2539.45万吨,其中铜、铅、锌、钨、钼矿查明资源储量分别位居全国各省区市的第4位、第2位、第2位、第10位、第6位,蕴含着极大的经济价值。

3 土特产加工业。金、银等贵重金属矿藏的采掘,药材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和采摘,民族特色器物用具的生产时该产业的重要内容。

4 旅游业,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多位于中西部地区,自然风光秀丽、壮美,文化悠久,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成为民族地区的一项经济来源。如2009预计接待国内外游客首次突破500万人次,达到556万人次,比2008年增长1.47倍,旅游接待人数创历史新高,旅游总收入预计达到52亿元,比2008年增长1.32倍。

5 采矿业。我国西部民族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煤炭和油气资源,国家对这些资源进行开发,不仅能带动当地就业,而且还能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 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分析

经济结构决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成效,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的相对滞后在某种程度上源于经济结构的不合理。

1 目前我国民族地区三次产业还处在一个较低的发展层次上,与其他区域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农业方面,大部分地区的生产方式依然是延续了几千年的刀耕火种,农产品附加值极低,更谈不上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牧业的发展也同样非常滞后,由于农牧业地区分散落后,与民族地区的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形成了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在工业方面,传统的制造加工业占有很大比重,高新技术企业比重极低,在第三产业方面,目前以餐饮、商贸等传统服务业为主,服务业发展层次较低,没有充分融人民族因素,满足不了民族地区人民生活的需求。

2 产业链条不完整,增长方式粗放。我国民族地区的农牧产品还是以生产原料或半成品为主,缺乏对农牧产品的深加工,这就导致产品的附加值较低,产业链条短。较短的产业链条对居民就业的拉动非常小,因此应大力发展农牧产品的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吸收更多农牧民就业,一方面能够提高收入,拉动消费,另一方面,对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也会起着积极作用。由于民族地区的产品以原料或半成品为主,所以在民族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就无法摆脱对自然资源的高度依赖,民族地区工业的发展还是以高资本投入、高资源消耗为增长的动力,这就必然会带来对环境的高污染。

由此可见,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结构的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其经济进一步发展那的障碍之一,要实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立足当地具体情况,找准产业定位,优化经济结构,才能最终实现民族地区与东部省份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四 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对策分析

针对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结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优化调整:

篇2

一、民族地区邮政储蓄银行现状

2008年3月27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湘西州分行正式挂牌成立。4月上旬,全州7个县(市)一级支行陆续挂牌成立,目前正在进行县(市)支行二级支行的筹建工作。

目前全州建成邮政储蓄联网网点100个,电子汇兑联行网点96个,邮政储蓄绿卡结存户达6.6万户。截至2008年9月底,湘西州邮政储蓄各项存款余额为249884万元,比成立之初净增加了8023万元,而同期贷款余额为1783万元,比成立之初增加754万元,存贷款增量比为9.4%,其资金抽水机效应依然十分显著。

二、民族地区邮政储蓄银行经营面对的难点

难点之一:人才弱势。调查显示,邮政储蓄从业人员普遍素质较低,尤其缺乏懂金融、会管理的专业人才,难以满足银行商业化经营要求。湘西州邮储银行现有职工210人,金融和财经专业毕业具有本科学历的只有6人,仅占3%。其从业人员来源单一,大多为内部转入,水平参差不齐,绝大多数员工只懂存款和汇兑业务,能够从事资产和会计结算业务的平均每个县级机构不到3人,且主要是经过上级组织的短期培训而上岗的,缺乏必要的实际工作经验。随着各项银行业务的开展,其业务生疏效率低、拓展难等经营管理水平落后问题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在发展公司业务、贷款业务等一系列新业务中矛盾尤为突出,与其他商业银行在操作管理水平上存在较大差距。在较低的薪酬水平导向下,难以引进高端人才和具有实际经验的操作人才。

难点二:行政瓜葛。目前,银邮不分体制是困扰邮储银行改革进一步深入的最突出、最主要的问题。长期以来,邮政储蓄作为邮政局一个内设部门,其财务、人事等权力均由邮政企业掌握,虽然邮政储蓄银行已经成立,但仍受邮政企业的双重管理,无法按现代金融企业实现自主经营。据调查,湘西州共有100个邮政储蓄网点,其中完全属于邮储银行的网点只有15个,全州共有邮政储蓄员工460人,划入邮储银行的只有210人,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员隶属于邮政企业。在收入分配上,各自网点所创造的收入分别归银企双方各自所有,目前,80%多的网点70%的余额及其形成的收入仍留在邮政企业,邮储银行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及安全保卫守押等大量重要的后台支撑都由邮政企业在提供和保障。这种脱钩不彻底和多头管理导致整体无法形成合力,影响了邮储银行的正常工作和业务开展。

难点三:产品单一。中间业务种类少、面窄,效益差是邮政储蓄银行的共性。目前湘西州邮储银行仍以储蓄和汇兑为主,开展的工资、代收话费等几项规模小且没有手续费的中间业务,缺少统一的操作流程和有效的组织管理,制约了中间业务规范、健康地发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规模较小,市场营销能力不强;对公业务发展缓慢,全州只有一个网点办理对公业务,由于邮政储蓄银行不能办理跨行转帐业务,一些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大户根本没有考虑在邮政储蓄银行开设基本结算帐户。截至9月底,全州对公存款为216万元,仅占各项存款余额的0.08%;理财产品少,只开展了保险和国债、基金业务;新业务启动难、推广慢,外币储蓄、网汇等新兴业务,由于重视不够和宣传营销手段缺乏,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业务种类的单一,支付结算水平的低下,使邮政储蓄银行缺乏市场竞争力,不适应客户日趋多元化的投资需要。

难点四:返哺能力弱。2008年9月末,湘西州共有140405万元邮政储蓄存款来源于农村地区。邮政储蓄吸收农村地区的储蓄存款,要回流农村很困难。截至2008年9月底,全州贷款余额为1783万元,其中农业贷款为173万元,仅占9.7%。新增的小额质押贷款虽然需求旺盛,但是由于担保手续繁琐、贷审体制不顺、对客户的个人信誉资质不了解等原因导致其扩张速度缓慢。2007年6月,湘西州邮政储蓄银行正式开办小额质押贷款业务,至2008年9月末,全辖共办理528.74万元,仅占存款业务的0.21%,资金运用能力非常有限。从目前质押贷款分布区域来看,湘西州城区贷款在75%以上,农村市场占比太小。从贷款群体来看,目前贷款对象主要为急需周转资金的城镇个体经营户、经商户或私营企业,而农村种植、养殖、加工个体农户不多,贷款层面还相对较窄,对地方经济建设返哺能力弱。

难点五:盈利水平低。2008年7月7日,邮政储蓄老存款户全额上划后,邮政储蓄银行以往依赖的网点吸储,进而靠转存款及上存资金套取利差的传统赢利模式已彻底“土崩瓦解”,邮政储蓄原有的“只存不贷吃利差”的经营特色和金字招牌都不复存在,现在邮政储蓄银行的利息收入仅为其准备金利息和上存利息收入。据了解,邮政储蓄银行上存资金利率基本维持在2.7%―3.7%水平,现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1.89%也远远低于原老转存款利率4.131%,致使其利息收入日益减少。而2007年以来央行六次上调存款利率,储蓄存款利息支出相应大幅增加,明显形成“剪刀差”,如何提高赢利水平是当前邮政储蓄银行所面临的最现实问题。

三、推进民族地区邮政储蓄银行经营发展的建议

(一)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开发,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企业创新能力的源泉所在,是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针对人才极端缺乏的现状,邮政储蓄银行要开拓视野,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多种渠道吸收专业人才到重要岗位,特别要增加有关制度设计、产品开发等核心人才的引进力度,创造有利于高端人才发展的氛围

和环境。进一步强化现有人员培训,采取

到其他商业银行挂职培训、脱产学习、岗位练兵等多种方式,并择优上岗。同时

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树立商业化

经营理念和竞争危机感,不断提高从业人员自身综合素质,借助银行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掀起学习的风气,配套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邮政金融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提升。

(二)促进与邮政企业的沟通协调,进一步理顺邮储银行与邮政的关系。

建议通过邮储银行自身努力与金融监管服务部门的协调,加强与邮政企业的沟通,明晰产权关系,分清职能职责,特别是通过加强基层网点双方人员之间的协调,完善工作与业务机制,实现互利双赢。邮政储蓄银行自身要尽快建立独立的行政运行体系,真正按照“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商业化经营原则运营,为进一步开展银行业务打下坚实的基础。相关管理部门要发挥各自的监管职能,形成监管合力,人民银行要充分发挥金融稳定职能和窗口指导作用,防范邮储银行系统性风险,引导邮储稳步发展资产业务。银监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对邮政银行的监管地位,重点监管其法人治理结构和合规性经营,构建严密完备的监管体系。

(三)拓展业务市场份额,强化邮政储蓄银行支付结算体系建设。

各级邮政储蓄银行要结合区域特点,创新贷款品种,发挥自身资金充裕的优势,争取优质客户,扩大市场份额。同时,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在稳步做好保险、基金、代收代付等传统中间业务的基础上,积极研究和开发符合邮储银行特点的新型业务品种。人民银行要把协调和支持邮政储蓄银行支付结算体系建设列入议事日程,采取邮政储蓄银行与人民银行支付系统建立接口的办法,尽快使邮政储蓄银行加入到中央银行大小额支付、支票圈存、支票影像等系统中来,解决跨行转帐和跨行转汇的问题,进一步发挥邮政储蓄银行点多面广的优势。

(四)拓宽邮政储蓄资金回流渠道,建立邮储资金回流农村的补偿机制。

邮储银行应加快信贷业务发展,确保资金回流方式的多样性,在搞好小额质押贷款的同时,积极涉足农村小额信贷领域,例如开办抵押贷款、保证贷款、小企业联保贷款以及担保类贷款,并根据当地条件试办对农户的直接贷款。作为理性的市场主体,邮政储蓄银行在引导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时,要综合考虑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若完全由市场自发配置资源,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将难以实现,必须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引导和推动,适时发挥财政性金融的支农作用。为此,需要建立政策性金融的财政补偿机制,通过补偿财政性支出,引导邮储资金回流。例如对回流资金在税收上给予适当减免,对投资到基础性农业产业的贷款和政策性贷款给予利息补贴等。

(五)强化公司结构治理,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提高盈利水平。

篇3

关键词:文化;民族;经济;优势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5-0224-01

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引下,我国的文化事业已进入大发展、大繁荣时代。祖国的大江南北,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新的文化因素不断衍生,加之外部文化的输入,给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这对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地处藏区的康巴高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勤劳勇敢的藏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刚毅豪放、朴质乐观的民族性格,他们以丰富的想象、集体的智慧,创造出了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生动地表达了藏族人民美好的理想,并且广泛地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当前,世界问题的核心是发展,世界发展的本质是文化发展。新的世纪是现代化的世纪,更是文化的世纪。由此,社会的发展首先意味着把文化列为发展的主要方面和目的,因为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

民族文化起源于人类的社会生产生活,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在我国,随着社会产交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出现大变格时期更使藏民族的文化展示出独具魅力的光彩。它不仅对人们的精神生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已经为当地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度、民族团结和对外宣传等方面产生着越来越深的影响,从而使藏族人民非凡的智慧和威力无比的文化力量推动了古老高原的历史和社会进步。

当今,富于雪域神韵的康巴文化更被世人所关注,它像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青藏高原,耀眼夺目。康巴是“歌舞的海洋”素有“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的美称。就拿康巴文化而言,锅庄舞是康巴文化主要组成部分和文化的核心。锅庄是最为藏族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自娱性歌舞。它赞美人生、自然和意志;它祝愿吉祥、幸福和昌盛;它以古朴而庄重的形式,优美而丰富的内容歌颂劳动、丰收和爱情。锅庄首先带有深厚的宗教意识,以及传统的伦理观念。其次有赞美自然风光和家乡风情还有以表现动物习性为主要内容,模拟动物形态,反映动物生活而舞的。如甘孜踢踏舞欢快热烈,振奋人心,蕴藏着甘孜人民执着开朗、不屈不挠的性格和精神力量。巴塘弦子抒情悠扬,自然大方,充分展示了悠久的历史,它在轻歌曼舞中颂扬藏区的江南,雪域明珠的儿女们安居乐业、国泰民安的新气象。丹巴锅庄以及遍布康巴地区的锅庄内容丰富,形式各样,县县乡乡有锅庄,而县县乡乡的锅庄又都不一样,可谓异采纷呈各具特色……这些锅庄静似蛟龙卧海,动如猛虎下山,表现了康巴人的热情大方、豪放粗犷、一往无前的追求。而闻名藏区的康巴山歌似圣洁甘醇的山泉,清澈透明,回味无穷,浸透了康巴人的每一根神经并流唱广泛。

改革开放以来,州内的广大文艺工作者(文化人)在创作中始终坚持继承与发展结合,传统与创新统一,民族性与时代溶的原则,使古老的高原焕发了青春的光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康巴大地丰富而独特的民族文化正逐步走向海内外、国内外并被越来越多的世人所了解热爱。而这些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形成了得天独厚、独具特色而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康巴有被世人称为“东方的《荷马史诗》、《格萨尔传》”主人公岭・格萨尔的故乡;有世界上保存完整的德格印经院,有唱遍世界大地的《康定情歌》,有享誉国内外的美人谷甲居藏寨以及建筑文化、服装服饰文化、礼节礼仪和饮食文化,还有传统的节日活动,这些已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而这些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文化活动加大了旅游业的发展,吸引了更多的中外游客。如今,旅游人数年年大幅度增长,旅游收入诚倍增长,促进地方经济大踏步,跨越式发展。

“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是我们新时期的首要任务。新世纪的到来,文化与经济的相互渗透也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呈现蓬勃的活力。就民族地区而言,这里既没有大型的矿产资源,又没有大型的工厂开办的条件,更没有大型的工业基地可开发,由此可见,我们要充分发挥本土文化的优势,要积极创建生产、经营、消费、管理、服务于一体的文化产业体制,寻找以文化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路径,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

总之,文化产业在民族地区是最丰富、最有优势的,而且前途无量,文化产业在民族地区的开发利用也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加强。我们一定要抓住当前这个大好时机,充分依靠科学技术,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积极使文化产业成为民族地区新的经济增长区。

篇4

关键词:民族优惠政策;利用;实施;恒合土家族乡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民族优惠政策是在民族平等这一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下,针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本身无力实现国家法律所赋予的各项权利的现状,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方面所给予的帮助及优惠。它是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行的有别于汉族地区的特殊优惠政策。我国民族优惠政策的范围主要包括: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和干部选拔等方面。本文以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为例,以小见大,对我国现阶段民族优惠政策的利用与实施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调整与完善民族优惠政策的具体措施。

一、恒合土家族乡民族优惠政策利用现状

恒合土家族乡于2001年4月18日正式成立,2005年9月与凤仪乡合并。全乡幅员面积81.91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44.63%。辖13个村,一个居委会、共79个组、7,071户、27,293人,其中土家族人口13,378人,占总人口的50.3%。恒合土家族乡地处万州区东部,东接普子乡、白土镇,南邻湖北省利川市谋道镇,西与龙驹镇、北与梨树乡接壤,距万州主城区72公里,是一个集老、少、边、穷于一身的重庆市级贫困乡。针对这样一个现状,对该乡实行政策上的优惠倾斜是非常必要的。自成立民族乡以来,在各级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帮助与关怀下,其经济、社会发展与以往相比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一)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1、加强土家族民族风情、民族古建筑、茶园风光及各种土特产品的建设,营造民族特色街道和民族休闲文化广场和文化长廊,利用历史悠久的烈士陵园,充分利用恒合土家族乡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同时,开发以精制茶品、民族服饰、民族手工艺品、天然绿色食品为代表的旅游商品。

2、实现民族风情、茶乡文化、高山平湖、避暑山庄、森林资源的完美结合,大力开发大梁山森林公园、鹿鸣垭避暑山庄、鸿凤山环观田坝休闲带等一大批旅游景区,打造恒合土家族乡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优势。

(二)产业发展现状。根据恒合土家族乡的地理位置,当地乡党委、政府提出靠山吃山的发展战略,做大做强“三大产业”,以加快山区经济发展。立足现有优势和基础,加快全乡产业结构调整,做好特色农业、劳务经济和工业经济“三大产业”,走出一条山区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引领广大村民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如,因地制宜,重点建设以烟叶、肉兔、茶叶、蘑芋为主的四大优势产业,发动农民和种植大户广泛种植。

(三)劳动力资源利用现状。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乡党委、政府广泛开展了农民技能培训,建立了劳动力输出办公室,专门负责为当地农民提供务工信息、解决后顾之忧。与此同时,专门组织部分干部和群众代表赴上海、浙江、江苏等务工人员集中的省市,看望慰问务工人员,开展维权活动等。同时,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例如,鸿凤山水厂、马安砖厂、恒合彩瓦厂、恒合木器加工厂等一批企业。通过走出去与引进来等手段,提高当地人们的收入,改善生活状况,提高生活水平,实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社会理念。

(四)政策实施现状。恒合土家族乡作为万州区唯一的民族乡及重庆市特困乡,其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权利能够享受到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照顾。同时,建设新农村过程中能得到更多的政策、经济上的支持与保障。2005年9月9日重庆市渝府[2005]178号文件批复同意撤销万州区凤仪乡并入恒合土家族乡及恒合土家族乡政府驻地迁址,两乡合并后,恒合土家族乡面积83.4平方公里,辖13个村、1个社区、79个村(居)民小组,这对于恒合土家族乡的发展是一个重要机遇。同时,重庆改为直辖市后将运用长江上游中心城市的优势地位从多方面支持民族地区的发展,以实现共同繁荣。万州区经济的发展也将对带动区内其他地区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原有民族优惠政策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党制定了相关的民族政策,但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有许多具体的民族优惠政策出现了名不副实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政策在现实中难以真正落实到位。

(一)政策执行中的新情况

1、政策稳定性差,时效性不强。在步入社会转型期以后,由于对原有的机制缺乏必要和及时的调整,其运行思路和方式严重滞后,使得民族优惠政策稳定性差、时效性不强。如,在原民族贸易政策中,由于对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生产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而关于价格、税收、财政、物资等方面的改革措施的出台,大都采取了“一刀切”的方式,使得原有民族贸易政策中的有些款项被变相取消。

2、监督机制不完善。民族优惠政策的执行和监督机制不完善。一些民族优惠政策在出台时,其政策的执行主体及其职责不明确,使得民族优惠政策在贯彻落实过程中,缺乏全局上的协调和配合,常常会因此出现相互扯皮、推诿的现象。

(二)实践过程中的新问题

1、区位瓶颈。恒合土家族乡位于万州区东南部,距万州主城区72公里,离中心城市远,不能享受到万州主城区与重庆主城区的经济辐射效应。

2、自然因素的限制。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恒合土家族乡的交通较其他地区落后,交通运输方式单一,主要依靠公路运输且较多路段以土路为主。

3、农业基础脆弱,现代农业落后。恒河地区主要以农业为主,但农业产值受自然条件制约。山区以坡薄土为主,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低,土地产出率不高,效益低下,发展缺乏后劲。辖区内还多发泥石流和雪灾等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4、教育落后,人才匮乏,价值观念落后,缺乏人力与智力的支持。恒合土家族乡内初中学校1所,小学13所,无高中学校。教育基础设施的匮乏,使教育滞后。

三、调整和完善民族优惠政策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民族优惠政策的坚持和完善,是一个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新的形势下,要切实做好这一工作,就要求在研究和制定民族优惠政策时,既要立足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实际,又要着眼于全局,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转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同国家的大局联系起来,将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同我国转型时期的政策措施及其走势联系起来,这样才能避免民族优惠政策与其他改革性政策措施相冲突,从而把握住制定和落实民族政策的切入点。同时,需要转换观念,走出“扶贫政策等同于民族优惠政策”的认识误区,逐步淡化以往优惠政策的安抚与救济色彩,强化民族地区自我发展的“造血”功能。因此,对于恒河乡的投资,重点要放在资源的开发利用,民族产业的发展和市场硬环境的建设和文化教育上。

(一)增加对农村发展的投入,大力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建设民族街,完善场镇配套设施建设。突出现有民族场镇的民族格调,完成民族场镇美化。

2、切实改善民族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区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更多地向民族地区倾斜,增修或改建、扩建一批山区县乡公路,修建一批西部中心城市间的高速公路、交通运输条件向民族地区延伸,应有计划、有安排地加强民族地区的铁路建设,投入应重点放在路、电、水、环境等公共设施和居住配套设施上。

(二)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提高科技含量,创建土家族特色农业产品品牌

1、优化区域布局,形成农业品牌规模效益。根据因地制宜的发展思路,集中建设高产、高效、优质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注重规模,讲究集约,不断开发“高、新、特、优”产品和安全、保健、绿色食品,提高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

2、创建土家族特色农业产品品牌,加强农产品品牌的宣传力度,营造农业品牌的浓厚氛围。例如,重点围绕“土家族蜂蜜酒”、“恒合腌腊制品”、“土家族豆腐乳”等品牌,加大创建力度,培养商标意识,提高恒河乡农产品知名度。

(三)加大对农村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的投入,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关于对农村社会事业的建设,当务之急必须实施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需要,又体现国家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帮助与扶持的新民族经济政策。要把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经济背景中去考虑。

(四)引导农村生产力,实现回归式发展。对于当地剩余劳动力以及外出务工人员,利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能人带动、信息先行、技能培训”等有效措施,积极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务工或外出经商。同时,进一步完善劳务输出的服务功能,加强与发达地区劳务就业市场的衔接和信息的采集与宣传,为当地提供信息服务。

(五)完善立法,为恒河乡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修订和补充民族区域《自治法》,建立比较完备的社会主义民族法律体系。制定《实施细则》和《实施条例》,建立比较完备的社会主义民族法体系,严格遵守法律化的民族政策,使《自治法》能充分维护民族地区合法权益,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六)实施优惠的财政政策与积极的税收政策。实践证明:东部经济的腾飞,其关键得益于国家给予优惠的财政政策,从而形成东西部之间的几何级数增长与算术级数增长的差距。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实现各地区均衡发展,缩小差距,对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国家应努力完善有关民族政策的法律法规,实施特殊优惠的财政政策与税收政策,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与和谐发展。

四、结束语

利用民族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研究民族优惠政策在民族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恒合土家族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促进整个重庆范围内经济、社会和谐发展。针对我国多民族、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国情,需要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如果忽视我国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多样性和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滞后、人们生活水平低下的现实,不正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民族差异,远大于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地区差距”这一基本现状,多民族国家的安全、社会的和谐就无从谈起。希望通过对恒合土家族乡这样一个较小地区的民族优惠政策的研究,为其他地区民族优惠政策的利用与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施本植.我国民族经济优惠政策探析[J].云南学术探索,1997.4.

[2]许文苑,白蕊.关于坚持和完善对民族地区优惠政策问题的思考[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3.

[3]包美荣.民族优惠政策与民族地区的发展[J].前沿,1993.3.

篇5

【关键词】国际广告;依附型发展;和谐社会;软力量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20余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翻天覆地的变化,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不断扩大,庞大经济体的高速增长令世界瞠目。国际广告对中国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的连年增长,国内零售品市场的活跃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作为一种进步力量,对它的质疑总显得不合适宜。要说明的是,我们这里对国际广告负面影响的关注已超越了当下的利弊之争,是对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在更根本的意义上的一种反思,这让我们能在一大堆辉煌的统计数字面前冷静下来。

一、国际广告和国家传统发展模式的反思

国际广告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有目共睹,它是广引外资的标志,是国际贸易繁荣的表征,是本国广告业大发展的佐证。在亚洲的四小龙、南美的巴西和阿根廷,国际广告都曾在为本国媒介创收,提升本土广告作业水平,推动民族经济发展方面做出过重要贡献。但无论是国际广告公司的作业,还是跨国集团借助广告推销产品,除了盈利的目标以外,它们并没有承担所在国社会全面进步的责任。如果我们认同物质生活不过是促进美德、创建文明的手段,只有在特定的文化价值系统内来考察,经济活动和经济政策才有意义的话,国际广告就值得反思。

在当今“中心―边缘”的世界结构中,发展中国家的出路似乎只有两种:要么向中心国家学习,建立资本主义经济;要么被边缘化或被排除在世界经济之外。前者成了广大发展中国家最现实的选择,引进外资,让跨国集团进入也便成了顺理成章的发展取向。这些跨国企业以少数资本主义核心国家为基础,在各自国家的支持下,凭借着多年积累的资本、市场和经营运作经验,逐渐掌握了生产和劳动的各种资源,并成为这些资源的市场交易规则的设定者,进而左右了在地国的经济发展。这种依附型发展模式成了广大发展中国家最普遍的发展之路。

依附型发展模式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使得对它的反思从它出现的时候起就从未停止过。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拉美国家的学者对这种发展模式进行了批判性的研究,认为依附模式只注重依靠跨国公司等外部力量来发展经济,忽略甚至压抑了经济发展的内部动力,并且对由这种发展模式所造成的内部阶级结构和权力关系的变化缺乏分析和研究,它所带来的发展只是一种非发展型的发展(development of underdevelopment)。国际广告是这种发展模式的重要参与力量,它不但本身作为跨国公司的一份子进入依附发展的循环系统中,而且通过对交易条件的设置,其他领域的跨国公司才得以掌控了生产资源、人力资源和销售渠道资源,影响在地国的经济发展。依附模式所带来的后果与国际广告不无关系,“非发展型发展如同一个协作互动过程,涉及了依附型的工业化、大众媒介、国际广告业、输入的消费方式以及收入集中化现象等。媒介与广告……推动了这样一种消费气候,即使少数人收入增加,而多数人的收入则受到压制。”(莫斯可,2000:P122)

如果说发展民族经济是为了抗衡主导世界的西方资本主义经济,那这种发展已经为后者所改造,国际广告及其所推销的跨国公司的产品让我们体会到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重要一环,“抵抗西方资本主义的民族主义失去了社会主义的大部分特征,它们所采纳的形式是团结民族,在本地创造成功的资本主义形式,这种形式也许在文化层面上保留了反抗的身份意识,但这个文化层面却包含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之中。”(莫斯可,2000:P202)这种改造意味着强调公平与正义的市场经济原则和一些权力分配预案被放弃了,经济发展的主导权和经济发展的成果都集中在了阶级金字塔的顶部,原本由低层阶级的大众来完成的、旨在追求平等的社会运动被由上层阶级的少数人决定的、通过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合作来完成的发展主义运动所取代。

依附模式也意味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反抗不平等的国际传播旧秩序运动的衰退,因为各国各地区多采取俯就于世界媒介强权的方式来发展本地的传播产业。国际广告传播是世界不平等的传播旧秩序的代表,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的跨国广告公司、跨国媒介集团和跨国企业广告主们主导了国际广告传播业,那些想要发展经济、提升本国传媒实力和广告作业水平的发展中国家除了敞开大门、与之妥协外,别无选择。这种妥协一开始也许还有一定的战略考虑,而当这些跨国公司逐渐立稳脚跟并和在地政府或媒介形成一种利益关系后,跨国资本的逻辑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的制定和传媒内容选择的价值取向,这种巨大的逻辑力量使许多发展中国家都陷入到一种“唯经济论”的单体循环之中,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阶级分化的加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给和谐社会的建立蒙上阴影。

二、国际广告与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错位

中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003年突破1000美元,目前正向3000美元的新目标迈进,许多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中国已经进入到一个至关重要的发展时期。二十几年的累积式发展将不同的群体和个人放到了新一轮社会竞赛的不同起点上,形成了利益需求千差万别、社会关系盘根错节的多元化的结构格局,前期的高速发展所掩盖的一些问题也随着社会差异化的不断扩大而逐渐暴露出来,各种社会矛盾开始激化,不稳定因素增多,在平静的社会表面孕育着动荡和危机。平衡各种利益关系,统筹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务之急,也是新一届领导集体反复强调的治国安邦的政治理念。

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是对过去二十几年来社会发展的一次反思,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这种反思是一次有关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全面的总结;对于一个广告传播研究者而言,将广告传播活动置于社会大系统中进行的一次批判性观照或许是对这一反思最好的回应。

1.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的国际广告

在现代的经济链条中,一个社会的消费结构、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消费品味又与广告促销活动勾连在一起,尤其是那些标举消费时尚、代表消费潮流的国际广告,往往会对转型中的社会的消费活动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除了具有传播现代文明、移风易俗的正面意义外,还可能因为过分关注利益得失而忽视社会的全面进步,造成个体理性和社会整体理性之间的矛盾。以交通运输业为例,按照中国的利益需要并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我们应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限制私人汽车的发展,这样才能既减少对外在能源的依赖,又对环境保护有利,形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

各方博弈的结果是私人汽车业成了中国的支柱性产业。在这场博弈中,跨国公司格外引人注意,这些海外利益和国内的一些既得利益相结合,通过在政界、商界和学界寻找人影响中国的产业政策。而那些为跨国汽车业巨头们推销产品的国际广告就是这种影响的证明,这些国际广告是汽车产业发展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它不但有力地推动了汽车产品的销售,而且巨额的广告费用支出也支撑了大众传媒和广告商的生存。在一些较大的广告媒介和广告公司中都单独辟有汽车事业部,汽车业的兴衰已成为这些行业景气指数的重要评价标准,它们的利益已紧紧地捆绑在一起,拥有巨大影响力资源的媒介和广告公司为汽车产业鼓励与欢呼也就不难理解了。于是,我们也便耳闻和目睹了大众传媒中汽车板块栏目和汽车专刊,以及让人艳羡不已的各种款式的汽车广告。这种宣传力量刺激了消费、增加了产业巨头们的收入,扩大了税收,彰现了地方政府的政绩,国际广告成了这个大的利益集团的黏合剂。在国际广告的推动下,在看似各方多赢的皆大欢喜中,公共利益却被淹没了,能源短缺、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我们的生产与生活,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受到了威胁。

2.作为造成社会分裂因素的国际广告

目前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是整个社会面临着阶层分化加剧、地域差异拉大、不同群体分裂的社会现实。收入分配的失衡导致的穷人和富人之间、城乡发展失衡导致的城市和农村之间、区域发展失衡导致的沿海和内地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不同人群之间、不同地域之间的疏离和分裂越来越严重。要弥和社会裂痕,寻求和谐之道,首先就要明确并抑制引发社会分裂的因素。从某种程度上说,传媒没有充分发挥作为社会平衡器和宣泄器的功能就是其中之一。这除了与一个国家的传播理念、传媒定位有关外,商业因素同样不能忽视。

当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时候,西方发达国家成熟市场上广泛运用的广告定位理论和差异化行销策略也一起进入中国。这些理论和策略的运用,一方面是对中国日益分化的现实的回应,另一方面也强化了中国社会阶层分裂的现实,造成那些以强化各自利益群体身份的阶层塑成型媒介大行其道,而那些可以使这些群体超越狭隘的立场进行相互对话的社会塑成型媒介日渐式微。以推销高档产品为主的国际广告推动了这种转换,高档杂志、数字电视、楼宇广告、电子商务、直接邮购等分众化传播形式在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传统的大众传媒也为了迎合跨国公司寻找和利用消费者之间差异的需要而认可了这种分裂,并依此来确定媒介的内容形态,传媒生存的大多数法则让位给了对高质受众的追求,大众传媒逐渐失去了它在社会的各个阶层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功能。

国际广告推动的媒介渠道分类造成了相应受众群体之间的不断分化,受众接受国际广告及受其影响的媒介内容其实是在接受一种教育,这是一种有关不同身份的认同教育,当它反复灌输你所在的群体不同于其他群体的时候,你就会觉得没法和那些群体打交道,觉得与他们所关心的议题有隔膜。事实上,国际广告是为发展中国家的少数上层阶级量身定做的,对广大的低层人们而言,它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充饥画饼。这既可能让那些原本安于现状的人有了奋斗目标,也可能让他们看到这个社会的不平等而又无力改变现状进而导致行为的出现,这最终将取决于社会制度的安排。但不管怎么说,我们有必要对国际广告加剧阶级冲突、扩大社会分裂保持必要的警惕。

3.作为西方制约中国的“软力量”构成的国际广告

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曾指出,文化和意识形态等精神因素构成一种“软力量”,这种“软力量”和经济、军事等物质因素构成的“硬力量”相辅相成,共同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和生存发展空间的大小。在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动整合中,它也成了霸权国家谋求利益的重要力量,美国称霸世界的战略最终凭借的并非军事手段,“政治上的生命力、意识形态上的灵活性、经济上的活力和文化上的吸引力,变成了决定性因素。”(曾庆瑞,2002:P1;莫斯可,2000:24)国际广告是这种“软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世界利用国际广告推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把造成阶级不平等的各项制度推向中国,将中国纳入到西方所操控的制度体系之中制约中国。国际广告“软力量”的发挥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进行,一是直接冲击或诋毁支撑中国生存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二是对决定中国未来发展的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进行潜移默化的塑造;三是通过其背后强大的经济力量影响中国的主控阶级,进而影响制度的订立。

一个国家的发展除了物质和制度保障外,一套开放而又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念系统也是十分必要的,中华文明得以延续数千年靠的就是这样一套系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套系统在维护自身核心价值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吸纳外部的新观念、新意识,既具有传承性,又具有时代性,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但在近现代以来的中西文化碰撞中,这套价值系统却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从一开始借助军事和经济力量的强行灌输到改革开放后我们敞开国门的自愿接受,西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大举进入中国。与前者相比,借助于广告等传播形式将西方文化融入到日常的大众消费活动中,显得更自然,更能发挥它的“软力量”的作用。国际广告通过它所展示的消费示范效应,在中国人尤其是青少年面前树立一个“比照集团”(哈里森语),让那些正处于观念可塑期的青少年追随模仿,放弃自己的民族传统。一项关于消费主义倾向与年龄、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等基本变量之间关系的调查研究发现,青年群组比文化程度高的群组无论是在观念消费还是在实际消费方面,对“洋消费”的偏好都要显著得多,年轻人比文化程度高的人更直接、更明显地表现出对外国广告和进口高档耐用消费品的接受和喜爱。对年轻人来讲,收入在决定他们消费偏好的作用比对于文化程度高的人来讲进一步降低了。由此可以看出,消费主义价值观对年轻人的影响特别显著。(陈昕,2003:P163)青少年是中国的未来和希望,当这些具有明显西方价值取向的青少年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的时候,支撑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系统就将失去稳定社会的作用,西方的意识形态观念将制约中国的发展,让我们真切体会到这种“软力量”的存在。

国家广告“软力量”不满足于润物无声的价值转换的缓慢过程,它有时也会跳出来直接攻击中国传统文化,近年来我们就经常看到一些亵渎民族感情、诋毁传统文化的国际广告,从《时装》杂志刊登影星赵薇穿着以日本军旗为图案设计的“NYC”短裙装的照片到耐克鞋的“恐怖斗室”广告中出现的NBA巨星勒布朗•詹姆斯分别打败年长的武术高手和中国龙以及摆脱中国美女的诱惑的镜头;从日本丰田多功能运动车驶过一排叩头的石狮子的画面到滑落中国龙的立邦漆广告,都是通过在国际上具有识别功能的符号对接,让世人看到,在西方文化面前,中国文化不堪一击。这些广告播出后引起了国人的普遍反感和不满,最后都是以广告停播,当事者道歉而结束。但值得我们警惕的是,这些广告都是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核通过后才播出的,最后是在以网络传媒为主形成的强大舆论压力下,管理部门才出面制止。这既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广告监管部门管

理能力的薄弱和媒介部门为了一己的私利而置国家民族尊严于不顾的见利忘义,更让我们看到了国际广告挟资本之利的肆意妄为,这也表明我们对国际广告“软力量”的防范并非多余。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表现在中央集权和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制上,而是体现在经济政策选择的优先权上,群体价值超过个人价值是政策制定的合法性依据,这里的群体并非“只是一个虚构概念”,群体利益也不是“组成群体的人各自利益的相加”。社会主义经济不能依据个人利益立法,这在道德上是站不住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本质特征应该是公平和正义。而这一切都不符合跨国公司的利益,国际广告事实上所起的作用就是利用自己在关系链中的特殊位置将上下游的利益集团整合起来,影响中国的经济政策。如果我们把国际广告看成是西方制约中国、实施文化帝国主义的诸多过程中的一个的话,那么,“经过这些过程,某个社会被吸纳进入现代世界体系之内,而该社会的主控阶层被吸引、胁迫、强制,有时候是被贿赂了,以至于他们塑造出的社会机构制度服膺于,甚至是促进了世界体系之中位居核心位置而且占据支配地位之国家的种种价值观与结构。”(席勒,2002: P17)当然,中国有特殊的国情,中国的发展有自己的思路,但国际广告所代表的西方资本的逻辑是要将中国带上一条未必适合中国的西方之路,而“选择西方道路必然意味着政府开支集中于少数高质量项目,这只能给少数人带来好处,而大多数人却在人们视而不见的贫困之中。”(汤林森,1999:前言)中国不能靠少数人达到社会的全面进步,完全的西方道路已被历史证明不适合中国,国际广告所代表的西方势力也不是要将中国变成另外一个西方强国,最近欧美对话遏制崛起的中国就是证明。

三、结语

篇6

一、发展中国家国有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战后,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了振兴民族经济,推动本国工业化,掀起了两次国有化。第一次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它是紧随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而出现的,主要矛头对着殖民企业和殖民地的经济管理企业,包括海关、银行、税务机构,以及原殖民者拥有的足以垄断或操纵国计民生的大企业。这次国有化实际上是民族解放运动在经济领域的继续。第二次在20世纪70年代,这是在中东产油国收回石油资源的斗争取得胜利的鼓舞下,发展中国家掀起了收回自然资源的潮流。在这一潮流中,一些国家把实际操纵本国经济关键部门的外资企业收归国有,并使一些矿山资源和农渔业资源回到本国手中。

除了通过国有化没收、征收、赎买外资企业,使之变为国有企业外,更主要的,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由政府投资兴建了一大批重点企业和重要基础设施,并逐渐使其成为国有经济的骨干力量。

在拉美一些独立比较早、工业化起步也比较早的发展中国家,战前国有经济就有了一定基础。战后,这些国家再度大力推行国有化政策,使国家资本的范围和规模进一步扩大。例如,在战后不到10年的时间内,阿根廷工业部门的国有企业就从466家猛增到1478家。国内资本很快就在交通运输、金融、战略物资和基础工业等重要部门占据主导地位。到了20世纪70年代,阿根廷国有企业的营业额占全国营业总额的比重,钢铁工业为37%,造船业为45%,石油化工业为82%,电力、煤气、电话为95%。(注:肖海泉等.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61)巴西在独立以后也大力发展国家资本,特别是把国有经济的经营重点主要放在投资大、建设时间长、收益慢而私人无力经营的重工业和农业部门,以及公用事业、交通运输业。据巴西《视野》杂志公布的调查材料,1984年巴西最大的200家企业中,国有企业为81家,其总资产占200家大企业全部资产的74.2%,其纯收入占200家大企业全部纯收入的56.3%。

在亚洲的发展中国家中,印度、韩国的国有经济在工业化过程中的作用是很突出的。早在印度独立之初,印度国家计划委员会就提出了一个全国性的经济计划。该计划认为,在工业化进程中,应强调自力更生和实行以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混合经济,国家应当拥有和控制所有关键工业、基础设施和其他公用事业,同时也适当扶植私营经济的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印度政府已垄断了铁路、航空运输、港口设施、邮电、军工、保险、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部门,并在钢铁、有色金属、基础化工、机床、重型机械银行等部门居于主导地位。国有资本在全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从60年代初的10.9%,增加到80年代中期的20%以上。“一五”计划期间,印度工业年均增长率为5.6%,“二五”计划期间为7.1%,“三五”期间为10.2%。(注:肖海泉等.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61)如此递增的工业增长速度,与国有经济部门的不断发展壮大是分不开的。

国有经济在韩国工业化的过程中也发挥了关键作用。在韩国,通常把由政府投资创办并由政府委派官员管理的企业称作公营企业。1960年以前,韩国的公营企业主要局限于公用事业方面:如盐等基本生活必要品和人参、烟等实行专卖的高价值消费品以及银行业。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公营企业不仅数量上增加得很快,而且上述经营界限逐渐消失。政府开始在它认为合适的任何地区建立公营企业,只要它认为这些企业对拉动韩国经济增长和扩大韩国出口能力来说是必要的并且不适合私营企业来经营。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韩国只有52家公营企业,但到70年代中期,公营企业的数目增加到116家,在总投资中的比重也增加到33.7%。(注:[韩]宋丙洛.韩国经济的崛起.商务印书馆.1994:128)这些企业主要集中于钢铁、石油、化工、汽车、造船、航运等领域。

战后,许多非洲国家独立并从殖民主义者手中夺回经济自后,开始按照自己的愿望和各国的具体情况,限制外国垄断资本的非法活动,对受国外资本控制的部门和企业有步骤地实行国有化,其中阿尔及利亚、埃及等国家做得尤为突出。阿尔及利亚独立之初就将某些外资企业收归国有,20世纪60年代中期布迈丁上台后,加快了国有化进程,多次将外资企业收归国有。与此同时,还创办了不少国有企业。到1974年底,在工业生产中,国有企业已控制了水电的96%、采矿的93%、碳化氢的78%,加工制造业的69%(其中冶金、机械工业82.7%,建材工业87.4%,化工57.9%,食品工业75.6%,木材和造纸工业64.3%,纺织工业34.1%,皮革制品32.4%)。(注:谈世中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国际经济新秩序.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34)

埃及从1953年起,开始对原有较大的工业企业、商业企业、银行、运输企业和进出口贸易实行国有化;1956年对苏伊士运河公司实行国有化;同年10月对英、法资产实行冻结;1961年对棉花出口公司全部实行国有化,对私人资本和外国资本实行限制政策;1962年政府已控制了95%的工业、全部银行和保险业以及重要的矿业、贸易运输和公用事业。不过,在许多非洲国家主要通过对外资实行国有化的办法来建立和发展本国国有经济的情况下,也有一些国家如科特迪瓦为避免中断同西方国家特别是同原宗主国法国的联系,失去销售市场和资金来源,没有对外资实行国有化,而是通过政府投资的办法来发展国有经济。政府投资主要集中于和国计民生紧密相关的部门和企业,以及发展国民经济必需的基础设施部门,如交通运输、港口、码头、电力、水利、公用设施等,国有企业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同时,政府还通过掌握多数大中型企业的一部分股份,引导这些企业围绕着政府制定的发展战略进行投资和生产。

二、国有经济所发挥的作用

从战后半个多世纪的实践看,各发展中国家国有经济的发展,对于促进这些国家的工业化以及振兴、发展它们的民族经济起了巨大作用。

首先,发展中国家国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适应了发展中国家维护国家、争取经济独立的愿望。发展中国家独立之时,外国垄断资本尽管有所削弱,但仍控制着其经济命脉,严重阻碍发展中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中国家无论是落后的封建地主经济和分散的小农经济,还是软弱的私人民族资本,都不是外国垄断资本的对手。如果还是按照早期市场经济的原则,听任它们去和外国垄断资本开展自由竞争,无异于开门揖盗,自招祸患。因此,必须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剥夺外国资本的特权,收回被外国公司控制的国民经济重要部门和重点企业,同时大力扶植和发展国有企业,才能为争取经济独立,发展民族经济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其次,发展国有经济有利于奠定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建立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战前,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社会基础设施落后,经济结构极不合理。因此,要发展民族经济就需要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资本积累,把数量有限且分散在个人手中的资金集中起来,由国家按照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有重点、有规划地进行国家投资。特别是交通运输、电力、电讯、公用事业等基础设施及关键性的经济部门,耗资大,建设周期长,资金回收慢,力量单薄的私人资本无力也无兴趣问津,但这些部门又是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所必须的,只有依靠国家的力量,由政府投资兴办,才能逐步建立起来,从而为工业化奠定物质技术基础。例如,拉美国家几乎所有的铁路、邮电、水运、航空都由国家经营;90%以上的电力企业由国家投资建设和经营。可见,国有经济成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自立和经济起飞的基础。

第三,国有经济的发展为整个社会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带动了其他经济成分的发展。由于国有经济的建立提供了交通运输、通讯、动力等基础设施,增强了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填补了国内一些关键性经济部门,特别是建立了那些耗资多、收益慢但为其他部门的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工程项目,从而大大改善了整个国家的供给结构和供给能力,排除了其他经济成分在工业化过程中所遇到的“瓶颈”,改善了整个国家的投资环境和条件,为私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和有力支持;另一方面,国家投资也创造了大量的社会需求,扩大了国内市场,刺激了私人资本的扩大再生产,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四,国有企业是推动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主力军。技术进步是使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得以生存的活力之源,也是促进民族工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发展,摆脱对工业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依赖,使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得以蓬勃发展的根本力量之所在。从战后各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来看,国有企业在推动技术进步方面往往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国有企业一般拥有比较充裕的资金、比较广泛的与政府部门及科研单位的联系,便于组织、协调各方面力量,开展大型、重点科研项目的攻关活动。许多新技术的发明、新产品的开发,往往是由国有企业作为先导,取得突破后,再向全社会推广。所以,发展中国家的国有企业在推动技术进步,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方面往往扮演着生力军的作用。

第五,国有经济在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尤其是一些发展中的大国,区域差异往往很大。由于落后地区投资环境差,投资风险大,私人资本大多不愿前往。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通过有计划、有重点地在落后地区投资创办国有企业的办法,来促进这些地区的工业发展,以达到改善工业布局,使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目的。如巴西政府为了开发落后地区,除了采取财政、税收政策,给落后地区以财力支持外,还根据落后地区的资源状况及原工业基础,有计划地投资建立新的工业基地。如1974~1979年的第二个全国发展计划规定在东北部投资近1000亿克鲁塞罗,建立石油化工中心、化肥中心、五金机械和电器机械联合企业,还加强了传统工业的纺织、成衣、皮革、制鞋等企业,使东北部的工业迅速发展起来,被称为“东北部的圣保罗”。(注:程极明.大国经济发展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1997:161)

第六,国有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克服市场机制的缺陷,维护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战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实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在这种经济制度下,经济运行主要是依靠市场机制发挥调节作用。不过,市场机制虽然具有合理配置资源、自发调节供求以及激励竞争的功效,但如果完全听凭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即使这种市场机制已相当完善,也无法达到发展中国家所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因为,在市场自发过程中所实现的储蓄率和投资率往往偏低,不能保证整个经济发展达到社会所希望的速度;市场机制主要依赖于价格、利率、汇率等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但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它只反映私人利益、私人成本,而难以全面反映社会的利益;市场机制在强调效率的同时往往忽视收入分配的公正性,这在发展中国家一方面会造成收入分配的更大不均等,另一方面又会导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严重畸形化。正是由于市场机制存在着上述缺陷和不足,客观上要求国家对经济运行进行必要的干预和调控。但是,要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控,国家就必须掌握一定的经济实力,并能对一些关键性的重大经济活动作出直接的决策。显然,要作到这一点,必须在一定领域中建立和发展一定规模的国有经济。

三、国有经济的主要弊端

国有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虽然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实践证明,国有经济也有许多局限性。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发展和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国有经济的弊端日益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高度垄断,限制市场竞争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政府通过国有经济实现对整个经济生活的干预,国家资本往往控制着国家经济命脉或重要的经济部门。因而,国有经济具有高度的垄断性。这种垄断性在反对外国垄断资本、维护国家经济的斗争中,以及在保障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另一方面,这种垄断性也产生了许多负作用:第一,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只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能作到优胜劣汰,才能促进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是,由于国有经济的垄断,限制了私人企业和国营企业之间的自由竞争。尽管国家主观上企图推动私人资本发展,实际上却限制了私人资本的发展。第二,在社会经济的运行中,国家最重要的职能是宏观调控职能,即制定市场游戏规则,调节社会总供求,引导投资方向,调整产业结构等等。可是,国家行政机关直接掌管生产资料,垄断许多关键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然引起国家宏观管理职能的畸变,使其不能很好地去履行其应该履行的职能。

2.产权不清,腐败之风盛行

国有资产的产权归属,虽然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宪法上被宣布为全体国民所有,可是,这一原则却无法在经济运行过程的各个环节加以贯彻。这是因为,尽管具有公民身份的社会成员在名义上都是社会财产的所有者,但在实际上,由于全民财产不可分割和在传统体制下不可交易、转让的属性,使得任何一个社会成员都不可能拥有一份可以明确辨认、并通过支配或出卖等方式实现的所有权。所以,在一些国家严重的场合,名为“全体国民所有”的资产,实际上变成“谁都不所有”的资产,成为越来越疏远人民群众、甚至成为凌驾于人民群众监督之上的一种物质力量。原来意义上的产权以及它所反映的经济关系在这里已经非常淡化了,这就是经济学上常讲到的“产权虚置”现象。由于产权虚置,再加上发展中国家资产阶级民主和法制不健全,因而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国有企业中、营私舞弊之风盛行也就不足为怪了。

3.政企不分,企业经营目标重叠

国家作为政权机构和经济社会组织,是由一系列具有不同性格的、有多元的政治经济目标的组织所构成的复合体。作为全体国民的资产的所有权代表,国家负有管理全部国有资产的职能;作为政权机构,国家负有组织整个社会生活的职能;而作为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国家又具有控制和调节全社会经济运转的职能。此外,国家作为全民族利益的代表还负有国防、外交等方面的职能。在实行国家所有制的情况下,由于政企不分,国家作为一个政治经济实体所具有的上述多项功能必然通过各种不同渠道和多个组织机构去控制、影响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以实现上述功能,从而形成多元化的企业经营目标。例如,国家的劳动就业部门可能把增加就业看作是国有企业的一个重要任务,因而在产业的配置上,更倾向于多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财政部门则把上缴尽可能多的税收作为国有企业的主要任务;而负责社会福利和协调地区经济发展的部门则可能把稳定物价、收入再分配和援助落后地区看作是国有企业的主要功能。此外,还有些发展中国家从政治角度考虑其他一些政治目标,如摆脱外国制约以实现经济独立和赶超战略等。

由于政企不分所造成的上述企业经营目标的重叠,势必严重影响到国有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力不从心,无所适从。

4.管理混乱,企业经营效益低下

许多发展中国家对国家资本控股的企业采取国有国营的制度。在这种管理制度下,各级经济管理组织之间,以及各级经济领导者和管理者之间没有明确、具体的责、权、利的界定,对他们缺乏经济、行政、法律等方面的硬约束,领导者作出错误的经济决策或管理失职而给经济带来损失,都可以不负任何责任,照旧做领导工作,甚至还能担任更高一级的领导职务;而工作做出了很大成绩,经济取得了很大效益,也缺乏必要的经济利益方面的奖励。另一方面,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实行国有化以及创办和经营国有企业的过程中,缺乏具备一定素质的经济领导者和管理者。被委派去管理国有企业的官员,或者根本不懂经济工作,不懂经济发展规律,缺乏必要的经济管理知识和生产技能,或者官僚思想严重,办事作风浮夸,不深入实际,不调查研究,动辄就轻率地作出某种决策。可想而知,这种决策很少有不失误的。所以,国有企业管理不善,亏损严重,在发展中国家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并成为其越来越沉重的财政负担。例如,1979年,印度的145个国营企业中,有1/3是亏损的。土耳其公共企业在1977~1979年期间平均净亏损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9%,经过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才使1981年的利润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0.1%。墨西哥国营企业(国家石油公司除外)1970年所获利润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0.3%,1980年的净亏损为国内生产总值的1.2%。塞内加尔的国营企业在70年代中期尚有赢利,但在1977~1978年出现了赤字,1979~1980年亏损企业达42家(1980年共有国营企业68家)。坦桑尼亚412个国营企业中,赢利者仅9个。据世界银行测算,如果发展中国家国营企业的收益提高5%,成本降低5%,由此产生的财富,在土耳其相当于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或年税收的10%;在坦桑尼亚约等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5%,或全部卫生经费;在马里等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2%,或2/3的教育经费。(注:世界银行.1983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3:75)

四、对国有经济的整顿和改造

面对国有经济的严峻形势,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一些发展中国家着手对国有企业进行整顿和私有化改造。智利首开发展中国家私有化之先河。1973皮诺切特就任总统后,根本改变了阿连德政府的国有化政策,将国有企业有计划地出售给私人。1974~1980年间,智利出售了130家企业,价值超过5亿美元。到80年代末,除大铜矿外,智利其他国有企业已基本上实现私有化。这些政策的实施,调动了私人经济的积极性,使企业的经营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劳动生产率得到显著提高。在智利的带领和影响下,其他拉美国家也先后对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70年代后期,阿根廷政府在《阿根廷经济复兴与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把部分国有企业的“私有化”作为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属于基础设施、基础工业等重要部门的某些国有企业,如国家煤气公司、国家电力公司、邮政、电讯等实行“私有化”,即部分私有化,而将属于非关键部门的国有企业全部转让给私人经营。

如果说,在20世纪70年代,实行私有化的还限于智利、阿根廷等少数拉美国家的话,那么,到了80年代,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国有企业的经营亏损状况进一步加重,国家财政收支进一步恶化,国有企业的改造问题不得不尖锐地被摆上政府的议事日程。这一时期,一些发展中国家外债负担沉重,也成为促使这些国家推行私有化政策的主要因素。因为外债中的相当部分是国有企业所欠的,有的国有企业欠外债达几十亿美元之多。将这些企业出售给外国公司,不仅可连债务一起摆脱掉,而且出售企业的收入还可用作政府的其他开支。另外,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私有化也起到了诱导和促进的作用。特别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对各国经济调整方案的建议中,提出1981~1987年期间直接贷款的1/4和政策性贷款的1/10用于扶持和促进有竞争力和效率高的私营部门的发展,对私有化表现出明显的鼓励倾向。

正是在上述因素的促使下,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了一股席卷整个发展中世界的私有化浪潮。1981~1989年间,巴西政府宣布,通过拍卖和合并等方式对84家中小国营企业实行私有化。1991年付诸实施的全国非国有化计划,又将钢铁、石化、电力、银行及铁路等65家企业列入私有化名单,其中包括巴西最大的钢铁企业——国家钢铁公司。这些企业的拍卖收入达170亿美元之多,明显改善了国家财政收支状况。(注:卢韦等.走向21世纪的发展中国家经济.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81)阿根廷在私有化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于1991年进一步宣布国营企业全盘私有化,其中包括两个电视台的私有化,并批准出售电话公司、国际航空公司、国家石油公司的某些部分。

在亚洲,除东亚地区的私有化取得较大进展外,原先仿效苏联模式,国有经济规模较大、发展较快的南亚各国的私有化也进展很快。1991年,印度拉奥政府上台后,相继推出减少公营垄断企业、提高私营企业资本的最高限额、提高合资企业中外资股份比例等措施。巴基斯坦的谢里夫于1990年执政后,制定了一系列鼓励私营企业发展的措施,将100家国有工业企业列入私有化计划,这些企业涉及化工、工程、汽车制造和食品饮料等。斯里兰卡也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完成了对国有电信公司、石油公司、轮胎及橡胶公司、公共汽车公司的股份制改造。1992年政府用于国有企业结构调整、股份制改造的资金为7.5亿卢比,而出售国有企业股份的收入则达32亿卢比,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注:卢韦等.走向21世纪的发展中国家经济.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82)

在非洲,原先相当一部分推行非资本主义道路和大力提倡国有化运动的国家如埃及、阿尔及利亚、加纳、坦桑尼亚等,也纷纷加入非国有化和促进私营经济发展的行列。坦桑尼亚、刚果于20世纪80年代初全面整顿和改造国有企业,将其关、停、并、转,逐渐减少补贴,实行自负盈亏。扎伊尔在保持国家对能源、交通、水电等关键性企业的控制权的同时,将其他国营工商企业转为公私合营或完全私营。多哥从1983年开始实行私有化计划,截至1987年底,已出售5家国有企业,并出售另外2家企业的大部股份,此外政府还关闭了11家国有企业。

20年纪80年代起席卷发展中国家的这股“非国有化”浪潮,是国有经济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事实也证明,许多国家实施的非国有化措施确实收到了一定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发展中国家在整顿、改造国有企业时走极端,把“私有化”当作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一些本该由政府经营的关键性的部门被私有化了,甚至一些不该让外资控制的企业也被出售给了外国公司。如上所述,国有企业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正是这些局限性,妨碍了其经营效率的提高。但是,决定一个企业效率高低的因素很多,不仅仅在于其公有还是私有。私营企业由于管理不善而效率低下,最终导致破产的事例屡见不鲜;而国有企业由于制度合理,管理科学,从而成为经营典范的也并非一家。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列昂惕夫指出,不可能所有部门都由私人经营,有些部门改为私营只会降低效率。例如,台湾早年发展钢铁工业,原希望民间企业家来办钢铁厂,但没有人愿意办或有能力办。后来,不得不由政府来办,建立了台湾人至今还引以为骄傲的“中国钢铁公司”。因此,在整顿和改造国有经济成分时,出路不只是私有化,更重要的是理顺产权关系,改革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水平。从各国的经验来看,凡投资巨大、回收期长、有一定风险,且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些垄断性部门如供电、供水、电讯、铁路等以及钢铁、石油化工等基础工业部门,宜由国家投资兴办,以支撑、引导和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并在实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发挥重要作用;至于一般竞争性行业和领域,国有经济应适当退出,为私营经济的发展开拓空间。同时,应重视改革和完善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如:建立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变多头分散行使所有权为集中统一行使所有权;建立国有企业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机制,如通过国有民营以及承包制、租赁制等形式,将经营者的物质利益与国有资产的增值联系起来;建立公平和效率相统一的收入分配机制,等等。事实证明,发展中国家只要通过努力,将上述几方面关系处理好了,就可以提高国有经济的效率,使其在工业化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

当前,我国正按照十五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长期以来,我国尽管实行计划经济,然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我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国有经济的发展方面有着大致相同的经历,也面临着许多相似的问题,比如,国有经济分布过宽、布局不合理,以及国有企业整体素质不高等等。因此,认真学习、借鉴其他发展中国家整顿、改造国有经济的经验,对于搞好我国国有经济的结构调整、促进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出版社.1989

2.约翰·科迪等.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发展政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

3.巫宁耕.战后发展中国家经济.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4.肖海泉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

篇7

[关键词]宏观调控 经济回升 政策调整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3)06-0474-01

近两年来,我国经济将要进入改革开放至今的另外一个增长期,由于我国经济的最终需求不够,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率的调整将是个长期的过程。在2013年,很多人认为,经济已经达到底线了,很快就会拥有新的上升通道。而我们则不认为是这样的,所谓的上升只不过是2012年5月份政府部门通过政策的调控,人为的刺激。在我国现在的低迷发展的环境下,市场的经济消费以及出口的数量减少,达不到最终的需求。所以还需要政策的调整,这也是+刚刚开始的调整,而这种调整的压力依然很大,在短期之内不可能出现经济的上升,相比与2012年的货币政策的宽松,2013年的货币的政策应该要收紧,宏观的经济调整才能够突显出对财政政策的作用。

一、宏观经济发展运行的回顾

世界经济的低迷,金融风暴的危机,现在我国经济的增长缓慢,相比与2002年以前的经济,虽然有所增长但是也是在2012年我国的经济增长率达到了7.8%的增幅。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的运行主要有以下的几个特征:

(一)进入改革开放至今的第二次调整增长

我国在2012年的前三个季度里面,我国的GDP的总量达到了353480万亿元,比同期实际增长了7.7个百分点,预测全年的GDP可以增长到52万亿元,同比上升7.8个百分点,但是比上年下滑了1.5%。而造成这样的主要因素是由于明显放慢的出口增长,预计全年的出口增长比上年下降13%只能达到7.2%。由于稳增长政策的不断刺激,第四季度到2013年经济增长的速度将会回升,这些不是实际的回升,而仅仅是一次经济的“反弹”。

(二)企业经济收益下滑,加大就业压力

2012年的1月份到10月份全国的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仅仅同比增长了10.2个百分点,比上一年下滑了19.4个百分点。而获得的利润则是比相同时期的明显下滑。到了2012年的9月份才有所好转,引起这最主要的原因是生产原料的价格的上涨。2011年的1月份到10月份全国规模的企业利润达到了40240亿元,比同期的增长了0.5%,这些对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最大的企业由于利润的增长的减少,同时会对人们的就业造成很大的影响。企业员工的就业率与同期的相比从9.5个百分点回落到了8.5%,就业的难度明显增大。

(三)央行政策放松

在2013年5月过去3周期间,人民币的汇率相对于美元升值0.6个百分点,对于受到严厉控制的人民币,这一次的升幅非常的快,尤其是在美元汇率相对不变的背景下。在3天的劳动节之后,人民币在星期四持续走上升趋势。人民币的交易一度达到历史的新高,创下了人民币汇率的最高纪录,在这个汇率上升的时期中国央行将会连续两年拓宽人民币的交易区间。从去年的4月份开始央行就将这一区间扩展了将近1倍。这一倍的区间里面已经足够容纳美元和欧元的正常浮动。限制人民币的涨跌并不是限制交易的区间,而是央行每日设定的人民币的中间价格,即使在这个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比较大的时期,央行也通过设定每日的中间价,来持续引导人民币汇率回落到较低的水平,央行还需要干预汇市,通过买下外汇的方式来解决人民币汇率的问题。

二、当前宏观经济的走势

随着世界经济体系的不断变化,世界经济的波动的情形下我国经济在2013~2002年以前相比是有不断回升的趋势,造成这一回升趋势是由于最终需求不足造成的,连续的增长,连续的下滑回落的根源也是如此。除了最终需求的不足,还有消费的不足,出口的不足,2011年比较同期零食的消费总数实际只是增长了11.1%,较之上一年则是下滑了3.5%,但是同期的投资和出口都是处于高增长率的状态。出口和消费的不足,造成了最终需求的不足,并且各种迹象可以看出来这2种的最终需求都需要持续性的稳定调整。所以我们2011年的经济是有缓慢的趋势,而不是自然灾害、外界的冲击、或者是说由于宏观调控的结果。我国的经济政策的调整是通过投资来进行调整的,而这个却不能改变经济调整的趋势,只能够带来经济“反弹”的效应。2002年以前的我国第一次经济的调整期增长表明这一次的经济调整的时间持续会更长,调整的力度会更加的大。在这个世界经济低迷,复苏的持续性太短的大经济环境下,我们要慎重的调整,不能随意的说出什么调整已经结束,而是要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单靠政府的政策调整也不是一个长远之计,如果这样的话我们会失去很好的调整经济结构、提升自身能力的机会。

2013年的GDP增长将会有所缓慢,预计全年的增长大概在7.5%与前两年的经济增长有所不同,2013年的经济增长主要来自投资增长的影响,我们预计消费水平和出口都会和以前持平,而投资的增长将会有所减慢。

尽管现在的人民消费水平呈现下降或者是不足的情况,但是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房价的持续升高造成了消费的压力,在工业部门等企业的就业压力增加,而服务业又不能在短期的时间里有明显的增长,所以2013年的就业问题会比较突出,将会面临新的就业压力的挑战。

在2013年内,我国的出口会呈现走平的趋势,同时国际经济的复苏缓慢,对我国出口的形势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从2012年9月份以来出口出现了反弹,主要是受到季节的影响但是到了11月份出口的增幅再次回落到了2.9%就证明了这一点。

2013年投资的增长要向下调整,主要是因为市场类型的投资增长速度明显放慢,而且消费和出口的持续不稳定,并且物价的增长缓慢,将会抑制出口导向的企业投资,在房地产方面,销售量的下滑造成资金的不足,伴随着2012年第三季度的反弹效应的结束,房地产仍然会造成房产的需求不足以及金融性收缩的影响,将会再次下滑。估计2013年全年的投资增长大概是15到18个百分点,比去年下调了3到5个百分百点。

三、相应政策的走向

我国进行宏观经济的调控,首先要调整整体的思路与重点,其次就是建立新的思路和重点,加快经济政策的改革,做成新的发展机制,快速地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最终达到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目的。宏观的经济建设要围绕着调整结构、调整方式、保护民生而展开,推动社会的总体消费水平、国家商品技术的出口数额、改善消费和产业结构调整。

首先要改善消费问题,改善消费问题就需要不断地提高和改善民生,建立安全可靠的社会保障网,不断地提高中等收入者的经济收入。

其次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强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使我国的商品在世界上获得更加有力的竞争能力。完成企业结构的整体升级,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出口商品的增长率迟缓的问题。使我国的企业能够独立自主的完成技术的支持,从而使得国内大企业不再依赖于外企,而是能够走一条属于自己特色的道路。同时还要鼓励民营产业加大企业投资,保护民营企业让他们做大、做强,成为我国创造产业的新兴力量。

四、结束语

中国经济现在正是处在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不断的改革经济制度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的提升,不断地提升国民经济的竞争能力,在世界经济的大圈子中,通过竞争的手段不断使中国经济向前发展,从消费到出口,从国家宏观调控到民族经济的自主创新,政策的更新对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将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l周子勋,金融风险是当前宏观经济最大风险[N],证券时报,201301-24A03

[2]常修泽,当前宏观经济走势及政策导向[J],浙江经济,2006,21:4-5

[3]蔡真,郭晓琼,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J],银行家,2011,11(05):20-23

篇8

关键词:政府采购;政策;功能

一、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的表现

(一)调节经济总量

1.调节国民经济运行。作为国民经济运行重要调节方式的财政分配过程中,政府采购是其“延伸”部分,有着颇为重要的调节国民经济运行作用。其实现主要借助于掌握政府采购的频率、品种、数量之类办法。中国大陆政府年均采购数量均达到了千亿元到兆元人民币的规模,政府方面可以以市场情况作为依据,借助于对采购数量的调整来调整市场需求乃至于经济总量;同时也可以借助于调整采购产品结构与品种来调整国内产品生产和需求;借助于“弹性”采购计划来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调节经济总量平衡。

2.保护民族产业。政府可以借助于采购国货等方式来对民族经济的发展加以支持和保护。通过政府采购国内优质产品的做法,来带动经济发展、完善社会保障、扩大劳动就业、支持民族产业发展。

3.稳定物价。政府以竞争方式在采购中压低供给价格这一过程,实际上能够给给同类商品定出“默认参考价”。同时这样的合理的价格下采购有能够有效地减轻通货膨胀压力,进而平抑和稳定物价。同时,政府采购又能够借助于吞吐存货来在弥补市场不足过程中实现价格调控,维护相关各方利益。

(二)调整经济结构

1.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府采购中经常会体现出对其的保护与扶持,如制定有利于中小企业中标或大企业中和中小企业合作密切者的政策,给中小企业预留采购合同之类,使得中小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发展壮大机会,并使一些有能力的中小企业有机会成长为大型企业。

2.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在此方面主要方式包括:(1)借助于高科技项目采购来升级产业结构。包括加强高新技术产品采购以“倒逼”企业创新技术和升级产品、招标时确定技术级别和要求以帮助传统产业技术结构的升级等。(2)对采购内容加以有针对性的确定以保证政府支持的产业获得应有的发展。(3)打破所有制界限,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从而有效地对所有制结构加以优化。

(三)协调社会发展

1.保护公共环境。在此方面主要体现在选择采购对象这一环节,政府应该拒绝采购各种危害环境的产品,同时对一些必须限期改正的污染严重产业,也应在整改前拒绝采购其产品。并对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做出一系列“政策倾斜”,从而鼓励和支持其发展。

2.扶持和促进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政府采购过程中,可以借助于每年给予中标比例、评标价格上优惠等方式基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宽松条件,从而借助于政府采购量的有意识地增加来帮助落后地区扩大生产,并持有次对经济的整体攀升起到带动作用。

3.支持就业。在此方面一般采取的方法未提供更多订单给高失业地区,或者出台鼓励供应商吸收失业者的相应政策,而对于吸收失业者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也可以提供优先中标机会或宽松中标条件。同时也可以借助于产业、产品结构的调节来对就业结构加以调整。

4.推动社会诚信建设。在此方面主要包括适当限制乃至于取消不良或违法记录、诚信状况差的供应商资格,对具备良好诚信状况者则反之;形成“采购供应商诚信记录”和与之对应的激励约束机制等。

(四)遏制腐败,提升政府形象。公正评标、公平竞争、公开采购项目“三公原则”下的政府采购同样是廉政建设的具体体现,其可以通过诸多方式,有效地取缔和排除、暗箱操作等腐败现象。

二、实现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的保障

(一)完善监督机制

1.内部监督机制。此方面主要体现为参与主体间的相互关系:采购主管部门监督政府采购职能部门在反馈信息、财政预算计划采购政策和原则等执行情况;采购职能部门监督供应商的履约情况和借助于实物管理监督采购主体的货物使用之类。

2.法律监督机制。中国大陆尽管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但其仍需逐步完善――如具体实施发挥政策功能的政府采购时,对中小企业、照顾中小企业的程度、处理资金节约效率、“国货”概念等的界定等方面均需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加强法律解释。

3.社会监督机制。此方面主要包括政府采购相关法律法规、采购需求信息、评价标准和方法、采购过程、采购结果、采购记录、纠纷处理结果、采购信息等方面的“公开化”和“透明化”。以此来有效地将政府采供置于监督之下,提高其效率,实现政策功能。

(二)不断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利用规模优势调控经济

政府采购范围随着公共政策需要和政府职能转变而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很多公共基础设施项目都会成为其对象,而政府采购也同样会从一种“财政支出管理手段”逐步变为“经济政策工具”。随着其规模的扩大,其干预、调控经济的能力也越来越强。

(三)制定严密的采购程序

在此方面,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部门预算管理,各部门预算中必须编入所有采购项目,否则财政不予拨款,即使采购也只能认定为私人行为。二是公开招标为最主要采购方式,只有在供应商数量有限、产品技术复杂、项目要求特殊、项目金额低于限额等情况下方可采用其他经采购管理机构批准后的采购方式。三是信息充分公开透明,必须在指定信息媒体上公告招标信息、中标情况。四是以分散采购为主、集中采购为辅,一般两者比例应为9:1的关系。五是重视合同管理,将招标合同格式和范本统一化,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方可对政府采购合同草案加以签订。六是严格资金支付审核,可实行财政直接支付采购资金方式并审核收送货单等凭据。七是建立管理监督体系,除法律和日常管理外,还应形成有针对性的司法救济机制。八是实行采购人员资格管理,独立开展采购活动,行政官员无权干预,采购人员要对自身决定承担法律责任。

(四)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评价政府采购效果这一方面,主要方法是建立健全采购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之来对采购政策功能实现情况和采购效果加以评价。其主要包括评价指标体系、相对标准、前提条件与要求之类内容。

三、正确处理政府采购政策与政府采购效率的关系

首先,不管是效率还是公平,其都以促进提高整个社会效率作为最终目标。若是仅仅为了追求效率而有损社会公平的话,往往会造成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等不良现象,反之则又与政府采购的初衷南辕北辙。

其次,应对各种以“为了社会公平”为名的暗箱操作加以杜绝。作为政府,应对“三公”原则在采购过程中加以始终坚持,尤其要将采购的原因、条件、结果之类以公告等形式将优惠措施公布于众,以杜绝。

第三,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原则,由于提高效率是政府采购最主要、最基本的目的,故而必须要讲究采购的适度性,否则必然会造成误解政府采购制度的情况。为此,在“效率”与“公平”这一主要矛盾中以各种方式寻求平衡便成为了主要活动。

四、结束语

除此之外,提高政府采购效率往往可以有效促进实现采购政策功能。之所以政府采购可以提升财政支出效率,原因在于既可以保证“物美价廉”又能够有效节约财政资金。同时,政府采购又是一种有效的宏观调控办法,而其目的则是对市场经济的失灵加以弥补。一个重要的市场失灵表现就是难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若是政府采购效率也很低下的话,借助于政府采购所开展的宏观调控便形同虚设。故而,提高政府采购效率这一活动,必然会有效实现宏观调控职能。(作者单位:华侨大学)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对外经济;合作;财务问题

    世界贸易发展到今天,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有效带动和促进了国际经济合作的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对外经济合作也蓬勃发展起来,对外贸和引资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有力地促进作用,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对外经济合作的贡献将越来越大,地位将越来越高,而且其发展将越来越具潜力。因此,保持对外经济合作的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一、发展对外经济合作的意义

    1. 对外经济合作的含义及概况

    对外经济合作即国际经济合作(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是指世界上不同主权国家政府、国际经济组织和超国家界限的自然人与法人为了共同利益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侧重于生产领域)内所进行的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与重新组合配置以及相互间经济政策协调为主要内容的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主要包括资本要素国际合作、技术要素国际合作和国际劳务合作。在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输出成为国际劳务合作的重要内容。

    从七十年代末期起步始到目前为止外经企业已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过业务;业务领域涉及数十个基础行业及高科技行业;对外提供的劳务也从过去单一的初级劳务为主发展到目前服务的初、中、高兼备,门类齐全的综合劳务结构;截止1997年底,累计签订合同额716.93亿美元,完成营业额482.37亿美元,上交外汇额度3.7亿美元,外派劳务人员154万人次。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外经企业经营业务水平不断提高,规模不断壮大,竞争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到1998年已有23家中国外经企业榜上有名,跻身于世界承包商强手之林。

    2. 发展对外经济合作的意义

    (1)对外经济合作有助于发挥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解决国内就业问题

    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物力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合作,有利于使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与外国丰富的物力资源相结合,既有助于使劳务输出与商品输出共同发展,又可以促进国家间的共同发展。有助于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截止1997年底,我国对外经济合作外派劳务人员154万人次,大大缓解就业矛盾。

    (2)输出劳务,创取外汇

    以劳务输出为主要内容的对外经济合作由于不需要大量投资而能创汇,被誉为创汇的"黄金之路"。世界上许多国家,劳务外汇成为非贸易外汇的主要部分,使许多面临贸易逆差的国家大大缓和或弥补了国际收支的不平衡。随着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其创取的外汇占我国非贸易创汇的比重日趋增大,地位越来越高。

    (3)能够带动我国的对外出口,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对外经济合作,直接输出的是劳动力,由于这些劳动力熟悉或习惯于使用我国的产品,非常有利于带动我国的出口,如承包工程劳务出口的发展,可使许多与工程建设项目有关的机器设备、材料等物质资料的出口被带动起来。1998年国际工程承包带动的国产设备和材料的出口7.59亿美元。

    (4)加强对外经济合作有助于促进我国和其它国家的交流,发展对外友好友好关系

    对外经济合作,不仅是经济方面的合作,而且还能促进不同国家间人民的了解和感情交流,增进友谊,促进相互援助,加强相互贸易合作。同时通过与东道国政府机构、有关企业和人民群众在工作中的合作,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

    友谊,促进了当地民族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我国与东道国的经贸合作关系。

    二、发展对外经济合作存在的问题

    对外经济合作在短短二十年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成绩并不能掩盖问题,对外经济合作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 对外经济合作的市场不够稳定,结构过于单一

    一方面表现在市场不够稳定,1998年新签合同额117732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7%,落后于1997年的增长幅度6.8个百分点,呈放慢趋势;另一方面市场结构单一,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如亚洲、北非等地区,效益普遍不高,而发达国家如欧美日等国家的经济合作由于技术要求较高,其市场难以打入。

    2. 投资管理不力,效益不够理想

    对外经济合作企业"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应该说这是一种好的经营战略,但是现在有些公司随意投资,到处撒钱,变成以多种经营为主,主业为辅的局面。由于多头投资,资金分散,而且投资可行性研究不够,致使大量资金沉淀,投资效益很不理想,甚至投资都难于收回。境外投资缺乏制约,管理混乱,也是效益不好的一个原因。个别企业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出现了巨额亏损。近几年,外经企业营业额每年递增都在10%以上,而当年利润增长幅度都大大低于营业额增长幅度。甚至是负增长。外经企业1997年同1996年相比,资金投入增长了40%,但同期利润不仅没有增长,反而下降了。重规模、重速度、轻效益、轻管理的思想是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有的外经企业由于一味追求经营规模的扩大,不考虑自己的资金实力和管理水平,多头投资,造成资金愈发紧张和管理上的失控,导致发生项目巨额亏损。

    3. 资金问题制约着外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当今国际承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业主条件越来越苛刻,带资承包项目非常普遍,能为业主解决项目资金往往成为夺标的关键。目前外经企业资产负债率已达近73%。由于资金匮乏,导致外经企业不得不放弃许多很好的项目。外经企业资金紧张,从自身因素来分析,那就是有的企业内部资金调度不合理,占用不合理,导致资金周转缓慢,甚至呆滞。

    4. 财务人员财务管理意识淡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长期以来,许多人认为,经济效益的好坏是企业业务部门的事,与财务部门无关,财务部门只负责记帐算帐,这种思想导致了重业务轻财务轻管理。个别企业财务管理混乱,一些财务人员素质不高,会计核算不实,成本费用控制不严,资金周转慢,资产流失严重。

篇10

[关键词] 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发展区域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 F061.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12-0019-05

一、问题的提出:发展视野中的区域经济发展

对于区域经济学所探索的诸多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本来就涉及到在一国和世界各个区域存在的地方性失业、人均收入增长差异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不公正、城市化问题、刺激经济发展问题、冲突的处理和环境污染等等内容。对于区域发展差距日益扩大以及区域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生态环境恶化、三农问题、贫困问题、民族地区发展问题、农村工业化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城乡关系问题等等,则需要研究者引入发展经济学的新视角进行有益的创新性探索与重构。本文所探讨的正是这样的新问题――发展中区域的发展问题,亦即笔者所着手构建的发展区域经济学体系框架及其主要研究内容的拓展。发展视野中的区域经济学框架体系整合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新问题,并且需要为人们提供研究发展中区域新颖而积极的方法和思路,以此使它区别于相关的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等社会科学。笔者力图界定发展中区域进而确立发展区域经济学,其目的是为许许多多钻研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规划和城乡研究以及研究和关心区域发展中人口贫困、生态恶化、经济发展等等问题的人们提供交流平台。非常清楚的是,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诸多研究者在很多领域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成果,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发展中区域的研究和探索发展视野中的区域经济学整合问题。

二、反思与检讨:已有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简要回顾

众所周知,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在近180年的演进中,大体经历了主要以研究企业、产业的区位选择、空间行为和组织结构方面而形成的区位理论,主要利用计量化和模型化以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政策问题而很有影响的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发展理论这两个重要阶段。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新经济地理学派、新制度学派以及区域管理学派的创新研究,使得人们对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区域经济学已经成为具有确定研究方向的正日趋成熟的经济学科之一。与此相应,20世纪50年代后以研究发展中国家发展问题为核心的发展经济学,探讨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劳动力转移、资本形成不足、技术落后、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城乡分割、人口过度增长与贫困等问题,提出大推进理论、新增长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非平衡发展战略等学术思想,进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不仅如此,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学者如普雷维什和辛格也曾提出了优先发展进口替代工业的发展战略,对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

在反思并检讨已有的诸多研究及其现有成果中笔者发现,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带有激进主义倾向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思路基本上是以发达国家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经验为基础的,这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意义更多地停留在理论层面;另一方面,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快速发展,其面临的新问题也不同于以前,尤其是区域经济的加快发展是以前未曾遇到过的区域经济发展现象,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就其背景而言,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如中国东、西部区域发展差距在不断扩大,本质上是一个发展中的区域发展问题,加之特殊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发展中国家如何加快发展和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是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经验的。特别是二战以后纷纷走上民族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实行非平衡的发展战略,区域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发展中的区域发展问题愈加突出,矛盾的焦点集中在发展中区域的发展问题上。然而,对于发展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区域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其针对性明显不足。

当前,各类区域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竞争日益加强,这些巨大的变化给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提出了较过去更为复杂化的问题。为了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拓展区域经济理论的传统思维以及为促进发展中区域的发展问题提供理论借鉴和现实基础,笔者突破区域经济学对于区域的传统认识,准备提出并界定“发展中区域”这一概念,认为以发展中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探讨发展中区域面临的人口与贫困、资源与环境、资本与技术、市场与政府、结构优化与制度创新、农村发展与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重要关键问题,就可以创建从而形成区域经济学的新的学科分支――发展区域经济学。笔者认为,若把这样的想法与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起来奉献给人们,至少对理解发展中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和解决现实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难点问题会大有裨益。

三、研究的对象:发展中区域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区位是为某一主体或事物所占据的场所,具体可以标识为一定的空间坐标;区域则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以经济活动的区际异质性和区内均质性为标准划分的经济区,或者说包括对经济活动具有重要影响的自然、文化、社会等因素在内的综合性区域。佩鲁吸收现代数学理论成果,采用拓扑空间的概念将区域分为三类:统计学上同一或均质的经济空间、作为势力场的空间和计划经济空间或政策运用的经济空间;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吸收前人研究框架和地理学中的区域思想,将区域分为三类:即某一区域内各变量一致性最大而区际分异也最大的均质区域、地理空间中地方化的异质连续部分通过围绕区域增长极的相互关联而相互依存的极化区域、为一定管理目的而创造的政府计划和政策实施而实际存在的计划区域;列昂节夫等人在“世界经济的未来”的研究报告中,按人均收入水平及社会性质将世界经济分成四个发达的市场地区、两个发达的中央计划地区、六个发展中市场地区、两个中等收入地区。中国经济学者根据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将中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带,有力地揭示了区域发展不平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影响。综上分析不难发现,现有研究依照不同的目的对区域进行了划分和阐释。但是,一方面,区域经济学的中心任务始终是研究并揭示区域发展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区域发展战略的选择,为了保障区域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实现区域发展,实施有效的政策措施,即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中心任务也正是由区域发展中所面临的基本问题决定的;另一方面,传统的对于区域界定并不能完全反映区域发展实际,均质区域、极化区域和计划区域的划分在区域规划实际中面临诸多操作性困难,不同类型的区域之间也存在交叉重叠现象,加之经济区域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产物而不能无限划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其界限的模糊性与自身发展的开放性、系统内部的非均衡与非线性等内在规定会使原有的结论不一定成立。因此,面对区域之间、各子系统之间及其单元在功能作用方面的非同等性、非均匀性,为促进不同区域之间的功能互补、资源整合、结构优化、重组协作和实现区域势差的动态作用,揭示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深刻认识区域结构、区域经济活动自组织、区际分工与联系、区域空间结构组成单元等问题,重点强调发展中地区区域的特殊性问题与发展路径,必须对已有的认识进行适当修正以适应区域发展的实际。因此,把发展中区域作为区域空间的一种组织单元来进行研究,并在打破传统的对区域的认识基础上提出发展中区域,强调区域内部的差异性和可分割性与联系性,重视发展中的区域的差异等各类问题研究,就会形成一个涵盖特殊区域空间的发展区域经济学。同时,笔者之所以特别强调发展中区域的发展问题,也是基于这一类型的区域在发展中面临着比发达区域更为复杂的问题,况且世界各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多数区域都处于发展中区域,发展中区域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困难更大、更多,也更需要我们从发展中区域的实际出发,探求其不同于发达区域的特殊发展路径。

基于以上判断,笔者认为发展视野中的区域经济学就是以发展中区域为独立研究对象,研究发展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及其规律的科学,它属于区域经济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发展区域经济学以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为主要理论依据,充分借鉴发展经济学研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与发展、人口资源与环境、城市化与工业化、技术进步与传统农业改造等问题的研究成果和规律,通过分析发展中区域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和基本约束、要素流动、经济分异的过程与动力机制、产业分工与联系的机理,探讨发展中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特殊性,研究区内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组合以及区内经济的运行规律,为制订区域经济协调政策和促进发展中区域较快发展服务。发展区域经济学把发展中区域的特征分析作为研究的起点,把结构调整与战略规划的编制作为研究的主体,把区域经济政策制定和区域经济管理实施作为研究的归宿,并把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区域经济管理的实施看作是建立在对发展中区域区情、战略、规划深入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之上。

四、发展区域经济学:几个重点问题与关键领域

1. 人口、资源环境与贫困――发展中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这一问题的研究重点在于从生态建设入手,将生态发展、生态―经济―社会重建结合起来,从技术层面上建立各类人工生态―经济耦合系统,以有效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来促进发展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尚属空白。发展中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重建主要的研究内容是以解决贫困为目标,着重研究发展中区域“三农”问题,农业特色经济发展与产业化、农业企业化,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等;发展中区域经济结构调整问题;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问题。发展中区域生态环境重建的关键环节是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通过约束人为过程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重点研究以生态发展推动经济发展途径与对策。对自然过程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通过生态恢复来解决,重点研究生态恢复的途径与对策。另一方面,发展中区域最突出的生态经济问题之一是水土资源的紧缺与空间分布的不均衡造成了大批的生态难民,给发展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因此,这一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还应包括发展中区域生态经济问题与资源开发利用的变动轨迹及其原因、政策、体制人文因素的资源环境效应、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阈值、体制与政策;生态经济与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体制与政策因素分析,生态经济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机理与对策等。

2. 非正式制度约束、民族问题与社会进步――发展中区域民族经济社会发展。长期以来,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居民,由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经济资源配置效率不同,历史文化背景及各异,因而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民族制度文化和地域制度文化体系,该体系除了一般制度文化所具有的历史性、群体性、稳定性、渐变性等特征外,与适应现代工业文明的市场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相比还具有明显的非正式制度文化约束特征。因此,发展中区域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内容在于发展中区域民族地区政治发展与民族自治制度的法制化,民族地区对外开放与社会稳定的对策措施,发展中区域民族地区安全稳定与周边国际环境,保障发展中区域边疆安全的国家政策;民族贫困成因、特点及反贫困战略与政策创新,旅游业发展类型与发展模式,民族关系问题与少数民族宗教问题的成因以及对发展中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民族地区城市化过程中社会分化与贫困问题、人口迁移与流动问题、民族文化变迁问题等等。

3. 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发展中区域自组织系统形成与结构变化的动力源泉。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是发展中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在发展中区域寻求增长的初始阶段,经济增长需要市场给出明确的需求导向,而这样的市场本身在这一区域并不存在,这便构成了发展的困境,即落后经济或传统产业很难突破自身发展的起点,相反地它落入了区域恶性循环状态之中:……收入水平低―消费水平低―市场需求小―产出供给少―利润率低―工资水平低―收入水平低……如何突破发展的困境,跨越落后的门槛,使之产生持续增长的经济力量,需要在这一框架外寻求答案,实现发展中区域增长的良性循环。既然劳动积累、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并非独立的生产要素,它们从属于区域发展的过程,那么,劳动积累和资本积累是如何实现技术进步进而推动发展中区域经济增长的就成为我们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对于发展中区域而言,从劳动积累到资本积累、再到技术进步是发展中区域在更高形式上实现的增长方式,在这种生产方式转变过程中相应地要求经济总量、产业结构、经济效率和人口素质的极大改变,需要区域自组织系统的内在作用机制,而这本身就需要物质和技术积累,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的积累过程。发展中区域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内在逻辑要求我们在寻求这一问题的答案时立足于区域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立足于两者的互动与制约关系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增长动力以更好地促进发展中区域的经济发展。

4. 城市化与工业化、市场化与信息化――发展中区域的现代化进程。发展中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化演进是以经济自身的发展为依托的,不是超越经济自身的无规律运动;产业结构的变迁和发展以及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总与发展中区域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企业的发展和企业集群的形成始终是工业化推进的中坚力量。同时,在现代经济技术与传统生产手段融合发展的条件下,发展中区域的工业化进程呈现出与信息化、知识化相融合的新格局,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二元叠加中,充分认识并及时抓住反映后工业社会特征的信息化和新经济发展的机遇,对于发挥信息经济在发展中区域国民经济中强大的支撑效应、渗透效应和带动效应意义重大。发展中区域如何通过城市化与工业化拉动现代化,如何通过市场化和信息化实现区域现代化,如评价现代化的标准,到底在何时和何种程度实现现代化以及通过何种途径达到区域现代化的目标,构成该问题的研究主题。笔者认为,发展中区域的现代化建设,既面临着已实现现代化国家和区域的示范效应,又面临着自身固有的一系列实际情况及其与外来示范之间的矛盾关系。因此,以什么为参考系来取向,对发展中区域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在理论层面上,发展中区域如何从已有的现代化理论中提取合理内核,准确把握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政治、社会体制和运行方式等方面不断更新的连续过程;在经验层面,如何吸取世界各区域现代化进程中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在实践操作层面,如何立足于自身的特性,从自身所处的各种环境出发,以区域城市化与工业化、区域市场化与信息化互动关联选择适合的现代化路径,构成发展中区域实现现代化的基本要点。

5. 政府管理创新与区域政策支持――发展中区域的公共管理体系与重大公共政策。从根本上缩小发展中区域与发达区域的发展差距,推动发展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要素投入效益,逐步降低对发展中区域投资的机会成本和成本风险,就应当围绕发展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目标,构建发展中区域公共管理体系,着手解决几个重大公共政策问题;重视发展中区域社会发展的公共管理支持及其战略意义,公共管理主体结构的协同机制与运行规范,公共管理体系的中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及其构建目标和策略,政府战略、能力与发展中区域发展,公共管理体系下的重大公共政策,包括反贫困政策、人口与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要求的公共设施投资政策、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政策等。在这些系列问题的研究中,要特别重视政府公共财政补贴与金融支持、转移支付、基础教育与人力资本投资、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问题,重视政府对于发展中区域的支持力度与实际效果,从制度与体制层面解决因市场自身的作用而导致的发展差距,保障居民具有公平的就业机会,尤其是重视妇女参与自身发展与促进社会进步的权利,防止发展中区域的边缘化倾向。

[参考文献]

[1]Isard, Walter et al., Methods of interregional and regional analysis, Aldershot, Hants, England; Brookfield, Vt.: Ashgate, 1998.

[2]Hoover, Edgar M. & Giarratani, Frank, An Introduction to Regional Economics. Third edition.

[3]Solow, Robert M. "Investment and Technical Progress," in Kenneth J Arrow, Samuel Korbin and Patrick Suppeseds, Mathematical Method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1959, pp89-104,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4]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5]朱传耿,沈山.区域经济理论分析[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6.

[6]张金锁,康凯.区域经济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

[7]杨开忠.区域科学学科地位、体系和前沿[J].地理科学,1999,19(4).

[8]方创琳.区域发展规划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9]赵震伟.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10]H.H.涅克拉索夫.区域经济学――理论・问题・方法[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

[11]陈才.区域经济地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12]R.哈特向.地理学性质的透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3.

[13]周起业.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14]程必定.区域经济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9.

[15]刘再兴.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6.

[16]克鲁格曼.地理与贸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