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明传播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31 17:59: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文明传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公司成立了领导小组和活动指导小组,建立了完善的督促检查机制、考评奖励机制,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部门、供电所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形成整体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加强正面引导,精心组织传播活动。
公司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传播网络文明为目标,精心开展网络文化自律承诺签约,绿色网络文化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活动,开展了“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主题教育知识集中宣讲等活动。
三、举行专题绿色网络文化讲座活动。
通过专题讲座,就如何建设绿色网络文化等话题与职工进行讨论和互动,倡导和弘扬健康向上的绿色网络文化。引导职工培养健康的人生情感、良好的生活态度、高尚的道德品质,打造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绿色网络文化,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四、推行文明上网,增强网络文明意识。
公司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举行“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知识讲座,对全体职工进行了培训;引导职工提高网络道德素养,自尊自律,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增强自护意识,为营造一个健康纯净的网络空间积极贡献力量。
篇2
同上一堂网络国家安全课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广大小学生形成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培育崇德向善的网络行为规范,增强信息安全和防诈骗意识,2020年4月13日,无极县实验小学开展了“同上一堂网络国家安全课”主题班会活动。各班级通过播放网络安全案例视频、讲述电信诈骗案例等让学生们提高警惕,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上了这节网络国家安全课,学生们感触颇深,积极地写班会感想,保证遵守网络道德与法律法规,切实做到文明健康上网。
同时,学校教育处在学校大门电子屏上、微信等形式宣传网络国家安全教育,以鼓励倡导师生带动家庭传播文化正能量,积极争做中国好网民。教育处还组织全校学生积极踊跃参加网络国家安全教育手抄报活动。
综上所述,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外部,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紧密配合;在内部,需要学校的各个部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这样才能达到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目的。
篇3
摘要:本文从两个方面对传播策略进行了研究,一是传播的内容不但要有传承性,还要有一定的时代性;二是传播形式要多种多样,网站、公益广告、栏目制作、各种层面的合作,以及手机客户端的大力推广等,一切有利于传播传统文化的形式都应积极提倡。
关键词 :网络;传统文化;传播策略;传播内容;传播形式
党的十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并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信息时代,足不出户也能通过网络强大的传播力得知天下事。如何将几千年来汇聚的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从古老的历史长河中一勺一勺地舀出来,进行具有现实意义的再传播,怎样在现代网络背景下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网络背景下传统文化传播的内容
黑格尔说曾经说过:“传统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它所接收过来的忠实地保存着,然后不改变地保持着并传给后代。它不像自然的过程那样,在它的形态和形式的无限变化与活动里,永远保持其原始的规律,没有进步。”所以,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采用何种手段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都要在保持其内容传承性的基础上,重视其内容与时代的结合。
1.传承性
我国的文化源远流长,自成体系,经过千百年的传承直至今日,期间虽然受到过这样或那样的冲击,但是一直流存于整个中华大地,并未断代。但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却有一些人主张中国文化的出路在于抛弃过去,在“断裂”中重新滋生。这种与过去“一刀两断”的决绝态度是要不得的,我们应该看到传统文化中大多数是具有积极作用的精神文明。我们认为“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就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题内容,当今社会也很需要传统文化留给我们的这些精神。
所谓“天人合一”指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从先秦到现代,这个思想一直传承至今。“天人合一”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中天道和人道的关系。“以人为本”体现了“人”的重要地位,在万物之间的关系中,人是其中最为主要的。中国文化的最大特色是,将道德置于很高的位置上,这在建立中华民族人格、道德制度方面功不可没。“刚健有为”主张坚持独立人格,注重人生气节,是对国人积极人生态度的概括和总结。“贵和尚中”思想符合唯物辨正法的内涵。它既承认事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也肯定了不同文化的价值,从而才能取其之长而达到“兼容并包”。
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我们应吸收并毫无余力地传承下去。在传播传统文化时,其内容必须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优秀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称之为传统文化的传播。
2.时代性
传统文化的传播内容必须是传统的,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留下来的优秀文化,但并不要求我们一成不变地继承。梁漱溟先生曾说:“从中国以往历史征之,其文化上同化他人之力最为伟大。对于外来文化,亦能包容吸收,而初不为其动摇变更。”说明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具有兼容并包的能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显示出一定的时代性。主席多次指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不但要与现代文化相适应,更要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我们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梳理传统文化资源,综合运用大众传媒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
我国的传统文化自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不断地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历史证明,闭关锁国的固步自封是没有任何前途的。我们应该将自己的传统文化与时代潮流相结合,在新的社会风尚中建立进行传统文化的“寻根”发展。在现代社会传播传统文化必须在内容上讲究传承性和时代性的结合,正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潮流,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
二、网络背景下传统文化传播的形式
立足网络这个大的平台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是时代的需要。网络可以加快传统文化传播速度,扩大传统文化的受众群体,使得传统文化在新形势下呈现出新的景象。
1.相关网站的建立
网站是网络沟通中最重要的一种服务工具,我们在网络中传播传统文化必须利用这一重要的工具。建立一些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网站很有必要。传统文化网、中国传统文化网等系列网站以其博大精深的内容,为我们展示了大量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公益论坛很多,“传统文化迷”们提供了交流研究的平台。很多网站在传统节日,比如清明、中秋,还会举办一些线下活动,都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传统文化。
2.公益广告的拍摄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推崇,越来越多宣传传统文化的公益广告走入人们的视野。不但一些网站论坛、节目视频中植入含有传统文化因素的公益广告,一些公益广告网站的建立,更为传统文化传播提供了平台。例如,由中央文明办指导下的中国网络电视台、全国网络公益广告制作中心建立起来的网络公益广告库,其中不乏优秀作品,以生动的形象向我们传播展示传统文化。
3.网络栏目的制作
随着网络受众群的扩大,很多人抛弃传统媒体转向网络。现在很多影视剧作已将网络作为第一推广平台。类似电视节目的一些栏目也采取了网络推广形式。比如,中央电视台很多节目在通过电视播放的同时,也通过网络进行传播。
4.网络游戏的合作
网络游戏在网络中占有一席之地。现在很多的网游都有一定的传统文化背景。例如,光宇公司的网游《问道》就以《封神榜》人物为背景故事,其中五大角色的设置符合我国古代“五行”相生相克的思想。再如,网游《天龙八部》中的“科举题库”在一定程度上普及了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将网游这些娱乐产品很好地利用起来,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更能花样百出。
5.手机平台的推广
据2014年1月份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2013年底整个互联网普及程度达到45.8%,其中手机客户端用户超越计算机客户端用户,一跃成为网络平台的第一大用户。我们应当注重手机平台的推广。比如,在手机游戏中增添一些传统文化因素,让更多年轻的“手机党”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
除了上述几种形式外,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还有很多。比如,QQ等通讯工具的使用,都可以用来作为平台传播传统文化。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信息社会利用网络平台对其进行传播刻不容缓。我们相信,只要在内容上把握其传承性和时代性的结合,在形式上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传播,就一定能最大程度地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德]黑格尔.贺麟,王太庆等译.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2]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4]王枫.传统节日文化与网络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5]何炜,韩忠林.传统节日网络传播的必要性、作用及方式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13(4).
篇4
【关键词】互联网文明 文明转型 教育制度转型
【中图分类号】G619.2 【文献标识码】A
文明是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征,是人类在改造主、客观世界过程中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明显标志。当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发生重大变革,特别是科学技术发生革命性变化的时候,人在社会生活中与自然、与人、与自我的关系以及相应的文化价值体系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进而形成了文明的转型。①作为承载历史逻辑的基础概念,世界与中国的历史都面对过文明转型。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与运用,已经催生出人类社会全新的文化形态,并成为推动人类文明形态转型的引擎,从而在根本上影响着整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的选择与转型。作为这一过程中的教育制度自然也不例外。
互联网文明的兴起及影响
无论是德国哲学家斯宾格勒(Spengler)提出的人类历史的8种文明,还是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Arnold Toynbee)所概括的21种文明,以及雅斯贝尔斯总结的人类历史文明的不同阶段,都表明人类的文明形态存在一定的趋同性和稳定性。但是,在不同的文明阶段,由于导致人类生存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的内部或外部因素的影响,以及人类思想文化形态和制度形态的嵌入,文明形态的稳定性和趋同性并不是绝对的。一般而言,影响文明转型的外部因素主要是地理环境和气候变化等,而影响文明转型的内部因素则集中地表现为思想文化形态以及技术进步和创新。思想文化形态从来都是制度变化最重要的因素。不管人类历史经历了多少次制度的改变,人类形成的核心思想文化观念或维护人类的共同价值观,都是人类历史得以承传的基础。也就是说,人类的思想文化形态最终影响和改变着经济、政治、文化和教育制度的选择和转型。尽管如此,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对人类的影响仍然是最为深远的。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曾就这一问题指出:“自从有记载的历史开始以来,没有一个事件像它(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那样里里外外地彻底改变了世界,……它似乎将人类过去几千年中在工作方法、生活方式、思想和信仰方式方面的一切一扫而空。”②这是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最终改变的是人类获取、分配与占有资源的方式。这种改变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及其制度的转型提供最重要的前提与基础。
若按照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的观点,创新不是一个技术概念,而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它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就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在《经济发展理论》中,熊彼特系统探讨了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强调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至高无上的作用。他认为,惟有通过技术创新,方可以破坏旧的经济结构并创造着新的经济结构,实现“产业突变”和促进“经济发展”,最终改变的都是人类生存的时空状态或人类社会组织的时空范式。这意味着,技术创新改变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引发的是一种新的经济和政治制度,而不是这一经济和政治制度所决定的新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与此同时,科学技术创新也并非是完全受制于人类的被动工具,它本身就具有生命力,存在自我演进的能力和不受控制的欲望,甚至决定着包括教育制度转型在内的人类的经济、政治、文化转型。这也就是说,作为科学技术创新成果之一的互联网文明所推动的,恰恰是在更加个人主义的基础上建立的新的社会秩序,而不再是主要依靠国家、民族、宗教的传统组织和社会制度。
18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最重要的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人类的生产、生活和世界历史面貌也发生了十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及其之后的两大阵营之间的“冷战”,世界不断走向破碎和分裂,这就需要理性和公正来为人类组合全球经济力量、思想力量以及文化力量。而在此过程中发生的互联网技术革命,却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从而促使人类的社会生活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互联网构建的时代,是一个去权威化、去中心化、个性空前解放的时代,今天人类面临最大的挑战,其实是久日形成的经验与思维习惯。改变与颠覆传统的自我,重建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人际关系,促使人类自觉和主动解构并重建自身文明形态的意愿或创建一个新的时代,已经成为可能。
互联网文明影响下的教育发展新趋向
不断加速和扩张的互联网技术变革,持续地改变着人类文明的时间和空间。时至今日,这种变革总是在不断的行进之中,如互联网颠覆了传统,移动互联网又开始颠覆互联网。尽管还普遍存在对互联网革命的历史性后果估计不足的现状,但是,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普及发展所推动的全方位转型正成为世界潮流。在教育领域,至少在以下五个方面的“大众化”趋势不可逆转。
一是教育信息资源的大众化。互联网文明中的教育信息资源以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为技术特征,其功能与效用在于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大众化。一方面,信息资源共享是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方向,而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信息的存储、交换、传播与利用提供了快捷的手段与途径,为教育信息资源的共享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教育信息资源的多媒体化、数字化、网络化、规模化已成为现实,资源的共享与互换已变得便捷和频繁。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手机、微信等的出现,各种知识、信息系统已经在互联网中形成了一个多元的、共享共生的文化生态圈。这实质上是网络环境中的不同文化系统的沟通、共享与渗透。教育与教育文化所具有的相对独立喻和意义,势必影响着教育信息资源的沟通、共享、传播与移植,进而影响教育信息资源的大众化、普及化和本土化程度。
二是教育权利的大众化。在互联网时代,随着教育资源的逐步社会化,教育的权利特别是高等教育权利,将不再是少数人的一种特权,教育信息、教育知识以及相应的习得与掌握都可以在网络中进行。如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开放网络课程(MOOCs,中文简称“慕课”)代表教育信息和资源分配的不均衡状态正在被改变。数字化学习让教师和学生拥有更多的选择权。而慕课的存在“不仅仅在于学校外部的优质资源分享,而在于切实发生在学校肌理深处的教学改革和新的教学模式的探讨”③。作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低成本教育材料分发和共享的操作工具,诸如cMOOCs和xMOOCs引发的教育对象的不断扩大,教学师资的协同授课,教学方式的个性自主,数字化学习和大数据分析等,正在促进教育的开放性、民主化程度日益加深,促使“让知识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和教育权利公平与平等的理想逐步实现。
三是教育知识与信息传播媒介和习得方式的大众化。互联网技术革命,特别是当前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和突破,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育传播方式的速度局限和地域局限,使得教育知识与信息传播媒介的渠道更加广泛,速度更加迅速,方式也更加便捷,这将对教育传播媒介的大众化、国际化、民主化都将产生重要深远的影响。借助网络的传播技术,可以向学习者提供在线课程,扩大受教育机会,深化学校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网络搜索技术,不难发现、阅读和下载教育学习所需的足够资料,打破传统技术学习的专业壁垒,扩展教育习得的时间与空间,与此同时也推动信息技术普及到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
四是教育资本和投资的大众化。互联网技术大幅降低教育信息资源的不对称和交易成本,刺激了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加速了教育资本和教育投资大众化。2013年以来,电子商务凭借数据和信息优势,开始将触角深入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网络贷款等领域,移动支付替代传统商业银行运营的支付业务,酝酿着新的金融和资本形态,传统的借贷行为正在被颠覆。传统的证券业务也在被“众筹融资”所替代,它通过集中大众的教育资本和教育资金、能力和渠道,为教育活动提供必要的资金援助。互联网对普通民众来讲,有利于将其储蓄转化为教育资本、转化为教育投资的愿望,有利于经济学家哈耶克所提出的“货币非国家化”的理想逐步实现。
五是教育组织与管理的大众化。在互联网的技术信息时代,人类需要重新思考教育、思考学习、思考职业、思考教育领导、思考政府在教育组织和管理中的作用。两位美国学者阿兰・柯林斯(Allan Collins)和理查德・哈尔弗森(Richard Halverson)在他们所著的《技术时代重新思考教育:数字革命与美国的学校教育》一书中就指出,“在新技术革命时代,传统教育将被颠覆,在家学习、移动学习、翻转课堂等新的教育形式和教育组织,使得终身学习成为可能。”④也就是说,基于互联网的教育与学习,影响到教育组织与管理的流程再造。其具体表现为,教师角色更加多元化、专业化,教育(课程)模式的非核心化,教学组织的业务化,教学管理的数据化等。尽管互联网方式的教育与学习不是万能的,但作为一种教育的诱发因素,其在平衡和改善教育组织与管理民主化、大众化中的积极作用是不能忽视的。
如果上述几种大众化是事实,那么它说明人类文明存在的时空范式正在改变,且一直会延续下去。而这也同时意味着社会大众开始拥有创造和分享教育信息和资源的权力,意味着教育的自我开发、个体的自我发展将成为潮流,更意味着多元化的自组织对人类教育生活及其制度转型的深刻影响。
互联网文明与教育制度转型
教育制度转型的本质就是要建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现代教育制度。互联网主导的文明形态转型,社会的教育关系正在从纵向结构主导转向横向结构主导,形成由民众创建的自下而上的新的教育制度系统。这种新的教育制度系统使原本那种由精英控制的、自上而下的、单向度的教育制度系统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从而促使教育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组织以及管理的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的教育制度转型就是对这一变化的一种回应。
就教育生活方式来讲,它涉及到人类教育生活的各个方面,回答的是人类怎样教育、怎样生活的问题。互联网的出现就极大地拓展了包括教育生活方式在内的人类的生存环境,延伸了人类的视野,网络社会的发展,推进着人类主体精神的解放。既然“互联网发展的阶段性与网络社会成员教育生活发展的阶段性保持一致,网络社会成员的教育目标与任务保持一致”,那么,从教育信息与知识共享到教育意义共享,再到教育精神共享,这种多维的融合、渗透与叠加,便成为互联网时代人类教育生活的旨趣。随着传统社会化机制的式微和网络社会化的扩张,社交网络与人类日常生活世界的交汇,人类的教育生活方式及其制度将在其生活化、多元化、个性化、魅化和去殖民化等方面进行积极的回应。
从实质上讲,网络时代的思维方式是信息时代进程中人的思维方式发展的一个独立的阶段。这种思维方式具备有学者所总结的“多元互联性、创新超越性、开放共享性、虚拟数字化、复杂系统性、未来性等特征”⑤。这种变化,使我们的教育思维方式不仅仅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再到实践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教育信息筛选、过滤、储存等的处理过程。例如,互联网文明中常使用的超文本和超链接技术就使我们的教育思维方式趋于多元性和分散性。再如,BBS和聊天室的实时互动性、电子邮件与物理邮件的时空与信息的超越性,也将使教育主体间的思维能够实现实时互动,并将教育的思维与信息的传播、消费和交流结合为一个虚拟的系统化、制度化的教育过程。
互联网从它产生的第一天起,就不仅仅是人类交流信息的工具,它同时形成相应的网络组织并引发社会组织与治理的变化。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曾把从等级制度到网络组织作为人类生活改变的方向:“等级制无法解决社会的种种问题,这迫使人们互相进行交流,而这就是网络组织的发端。”⑥教育的网络组织类型可分为传统的网络化、新型的网络化以及泛化的网络组织。其中,新型的网络组织和泛化的网络组织,对传统意义上的教育组织及其管理方式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组织的是大众参与到教育知识设计与再设计、生产与再生产之中,而这种设计与生产综合考虑参与者利益所体现的知识和信息技术的民主化,包括了一种把知识、信息编码的民主的理性化战略与对知识、信息技术机构的选举的控制之间的合并。这样一种深层的民主化将会改变教育组织的结构与教育管理的知识基础。互联网时代的教育组织与管理将从部门式或职能式的命令控制,向以信息为基础的组织和管理的方式过渡。这种组织与管理表面上具有传统教育组织的基本要素,但其管理方式与传统的管理方式不尽相同。管理的主体可以是政府机构,也可以是民间组织,还可以是教育的经营者,如商业性或非商业性的网站。以网络为基础的社会单元,使得网络经济时代的教育都以强大的网络支持为背景,教育组织及其管理的社会化将得到加强,同时也加强了教育组织与管理的个性化,教育的价值将得到充分展现,乃至“虚拟社会人的发展的问题”已经成为教育组织管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概而言之,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制度转型,不是通过革命、战争或暴力促成的,因为无论是革命、战争,还是暴力都无法真正改变人类生存的时间和空间范式,也不可能造成人类文明系统的变革。当前,中国的教育制度转型已经开始,转型的模式不是通常我们想象的那种“教育改革”和“教育民主化运动”,而是体现在人的教育生活方式和教育运行的持续改变之中。教育制度转型的动力不是来自“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争论和讨论,而是来自民众拥有的教育信息、资源的力量,来自民间自组织的能力。
(作者单位:上海电力学院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注释】
①周大鸣:“论文明转型及其未来的方向”,《人民论坛》,2010年第35期,第11页。
②[德]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32~33页。
③尚俊杰:“教育流程再造―MOOC之于高等教育改革”,《北京论坛论文集》,2013年,第244页。
④[美]阿兰・柯林斯,理查德・哈尔弗森:《技术时代重新思考教育:数字革命与美国的学校教育》,陈家刚,程佳铭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⑤常晋芳:“网络思维方式―人类思维方式的第五次大变革”,《理论学习》,2002年第1期,第46~48页。
篇5
有线电视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悠久,已在人们的细想观念中根深蒂固。有线电视也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也被人们越来越接受和喜爱,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主组成部分。
1有线电视的覆盖率广
当下的有线电视节目图像质量高,传输的频道多,内容丰富能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而且费用低基本能让所有阶层的人群所接受。覆盖面积广,传播形式多,这就使得全国大部分地区和人都能快速有效的观看电视节目。
2有线电视的操作方式简单
精神文化的需求群体十分广泛,这里面包括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而中老年人因为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等因素,有可能对一些新的事物接受能力较低,这就导致这一类人群对一些新兴的文化传播媒介难以接受和熟练运用,而有线电视只是通过遥控器这种简单的操作方式来获得精神文化的享受,能让所有人掌握和运用。再有就是人们的懒惰思想的原因,人们更愿意用最简单的方法来回的需求,这也使得有线电视能成为人们追求精神文化的只要工具。
3有线电视的软硬件趋于完善
我国有线电视经过长期的发展,无论从影像质量,节目内容,和它的传播设备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扩大了传输系统的频宽宽度,提高了网络的截止频率。采用邻频道传输技术,利用广播电视频道的空余增设有线电视的增补频道,使得有线电视传输频道增多,内容更加丰富。
有线电视在人们生活中根深蒂固、不可或缺
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在观看突发新闻时,人们将电视作为他们的首要设备,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会在之后转入网络查看事态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业余生活中看电视的时间占42%,在人们休闲娱乐中占主导地位,是人们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手段。
篇6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经研究,校团委决定开展“精神文明月”系列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3月5日学雷锋日和“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为契机,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全校广泛开展“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汽院好青年”主题活动,扎实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广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弘扬者和践行者。
二、活动时间
2017年3月份
三、活动内容
活动期间,各学院分团委、学生组织要组织动员广大学生团员和青年志愿者,深入基层、社区、学校和家庭,围绕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传播青春正能量,引领社会新风尚。
1. 开展主题班团会活动
活动内容:以“十星文明学生”为载体,以主题班团会等形式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学生向身边的榜样学习,营造崇尚典型、学习典型、争当典型的氛围,创建良好的学风和校风。要求活动有记录,参加人员有感想,记录保存在本学院分团委。
组织单位:各学院分团委
2. 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内容:利用3月5日学雷锋日和“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组织开展学雷锋主题班团会和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结合本组织的性质和特长,各单位组织服务项目不少于两个。
参加单位:各学院分团委、各学院学生会、志愿者分会、各学生社团
3. 开展雷锋精神、预防禽流感等知识宣讲和升旗仪式
参加单位:校学生会、志愿者联合会、社团联合会
4. 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内容:通过结对帮扶等形式,积极开展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广泛传播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参加单位:各学院分团委、志愿者联合会
5. 开展青年志愿者助残“阳光行动”
活动内容:通过与特殊教育学校、残疾人康复机构等建立结对,常态化开展生活照料、励志分享、康复陪伴、就业支持、文体活动、爱心捐赠等各类助残志愿服务活动。
参加单位:各学院分团委、志愿者联合会
6. 开展“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
活动内容:在新学期开学之际,走进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居住的社区、学校,围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和爱心捐赠等,开展爱心帮扶结对活动。
参加单位:各学院分团委、志愿者联合会
7. 3月5日前后开展精神文明板报展
参加单位:校学生会、各学院学生会、校社团和志愿者联合会
8. 3·7女生节系列活动
活动内容:女生节文娱活动、女大学生生理和心理健康讲座
参加单位:校学生会、各学院学生
9. 3月12日前后举行植树节活动
参加单位:各学院学生和志愿者联合会
10. 文明课堂、文明寝室、文明食堂活动
活动内容:举行文明课堂、文明寝室、文明食堂活动,培树良好的学风校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倡导文明的校园环境。
参加单位:校风督察队、校学生会、各学院学生分会
11. 3月15日消费者权益日活动
活动内容:积极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普法宣传及权益维护等工作。
参加单位:校学生会、志愿者联合会、社团联合会
12. 3月22日世界水日活动
活动内容:结合南水北调活动,在校园内和新媒体上开展节水宣传活动。
参加单位:校学生会、志愿者联合会
13. 共青杯篮球赛、辩论赛
活动内容:积极践行“三走”,组织开展“共青杯”篮球赛、辩论赛等文体活动。
参加单位:校学生会、志愿者联合会、社团联合会、各学院学生分会
四、活动要求
1. 高度重视。各分团委要高度重视本次“精神文明月”活动,在完成学校安排工作的同时,可结合本单位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团员青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本次活动落到实处,力求取得实效。
2. 广泛宣传。在活动过程中,各学院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精神文明月”活动计划,充分利用班团会和网络新媒体等形式,为精神文明活动月营造宣传舆论氛围,弘扬正气、宣传典型、传播正能量,充分调动起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加强监督。活动期间,校团委将加强巡查力度,发现的不文明行为将通过一定的形式进行曝光,促进校园更加文明和谐。
4. 总结提高。各学院要认真组织开展此次“精神文明月”活动开展情况,并进行总结。在活动中,充分利用网络和新媒体,挖掘和宣传本单位的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先进典型,并及时上报校团委。
篇7
3月5日是第52个学习雷锋纪念日,为了传承雷锋精神,积极引导我院大学生踊跃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学院团委决定在全院组织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传承雷锋精神 深化志愿服务
二、活动时间
活动起止时间为3月3日3月23日
三、活动内容
(一)新时期雷锋精神传承行动
通过各级团组织、青年志愿者组织动员我院大学生,开展学习雷锋精神座谈会、研讨会、主题班会等,组织作文竞赛、辩论赛、演讲比赛,在现实生活中和网络虚拟社会传递志愿者精神,探讨雷锋精神和志愿者精神的一脉传承性和无私奉献性。
(二)开展各类帮扶活动
组织学生志愿者在校内、我院志愿服务基地以及社区、养老院、福利院、盲聋哑学校等场所,有针对性地为有困难的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学业辅导、爱心陪护、亲情沟通、信息咨询、心理疏导、文体娱乐等志愿服务。
(三)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
以学业辅导、爱心捐赠、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等为主要内容,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活动,在活动中建立长期稳固的结对加接力帮扶模式,巩固青年志愿服务的长效工作机制。
(四)倡导节能环保宣传活动
组织青年志愿者倡导保护环境,低碳生活。养成节约、节俭、节能的做法和习惯,监督奢侈浪费、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发放倡议书,开展公益墙报、板报、知识竞赛等宣传活动。
(五)开展服务校园活动
组织青年志愿者立足校内,美化校园环境,重点清理校园绿化带等处的垃圾杂物,清理墙壁、电线杆、海报栏及地面上的牛皮癣广告,为大家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六)开展文明交通,我先行志愿服务
组织志愿者在城区主要交通路段、站点和街口,重点开展文明交通宣传教育、疏导劝阻、示范引导和协勤管理等活动,促进城市交通秩序的改善和文明交通的形成。
(七)开展网络文明志愿行动
充分认识网络宣传的重要性,组建青年志愿者队伍加强网络宣传,利用网络媒体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积极正确引导广大学生争当中国的好网民,倡导文明上网,绿色上网。
(八)自由开展
各系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开展。
四、有关要求
(一)提高重视,确保安全。各系团总支要以 学雷锋纪念日为契机开展志愿服务月活动,在全院倡导树文明、立新风、深化创新志愿服务活动,并精心准备,制定相应安全预案,确保活动安全,保证活动效果。
(二)精心组织,务求实效。各系团总支要结合自身实际,突出主题,把志愿者服务内容与学生工作的具体活动、特色活动结合起来,丰富和充实活动内容;精心策划,制定符合实际、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
篇8
(据童兵于《新闻记者》2008年第6期)
奥运会媒体的采访策略
采访奥运会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行动问题,或者说是一个实践问题。在奥运会之前,记者要在三个方面做好准备:第一要全面了解奥运会媒体服务的传统和内容;第二要严格遵守奥运会媒体服务的规则和惯例;第三要充分利用奥运会媒体的政策和设施。
在报道期间有三个阶段一定要把握好:一是赛前阶段。主要是制订报道计划、确定重点报道项目、组建报道队伍。超过十人的报道队伍都应该有一个报道手册,内容包括部门设置、联络方式、重要项目的主要联系人、运动员名单等。要有一个明确的发稿任务表。二是赛时阶段。这时的报道以比赛为核心,充分利用各种数据,加入记者现场感受以及专家和记者的分析预测,同时应对一些突发事件。这时候前线与总部的关系是反馈与决策的关系,前线的记者不断把信息反馈到总部,由总部来决策如何执行报道计划。三是赛后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深入报道与总结分析,是提炼、总结、展望,是素材的二次利用。很多采访的素材除了完成当时的现场报道之外,还可留下在决赛后做项目的总结、综述和未来实力分析的报道。采访中可以灵活运用开放式提问、封闭式提问、跟踪式提问、审讯式提问、引诱式提问、反驳式提问,以获得有用信息。
(据徐济成于《中国广播》2008年第5期)
当前新闻工作需要破解的四大问题
一、经济发展中的“粗放经营”的问题,在新闻工作中同样不同程度地存在。要研究舆论引导的“有效利用率”问题,尽快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简单化说教式的“粗放经营”。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必须研究舆论引导“有效利用率”问题。舆论引导必须从受众的角度检验新闻舆论的成败得失。二、舆论引导要深入到普通大众的心中,要研究舆论引导的“大众化”问题,争取让两个“舆论场”目标一致、形成共鸣。必须变高高在上的单向灌输为平等和气的交流;变枯燥的套话大话为朴素生动的白话实话;多讲老百姓爱听的故事;让主流媒体成为普通人愿意谈心交流的好地方。三、主流媒体并不等于天然掌握着“主流舆论”。要研究主流媒体如何掌控“主流舆论”的问题,高度重视舆论引导的新载体新途径,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等途径巩固和拓展舆论引导的阵地。四、要研究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动形成社会“共振效应”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互动形成的巨大效应是当前需要认真研究和引导的课题。如果这个“共振效应”使用得当,可以极大地消除各种矛盾和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和稳定。
(据慎海雄于《中国记者》2008年第4期)
广播电视节目
联动整合的形式
媒体集团化运营的关键是资源整合,而整合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节目联动。一是平台融合式。就是广播、电视频道和频率之间整体融合,统一调度,统一运营,从而产生1+1>2的化学反应。二是栏目联合式。就节目本身而言,双方可利用对方的平台,或联合制作播出,或共同推广营销,可有效增强节目品牌的影响力;就主持人而言,双方均可以使用对方的主持人,让广播和电视的主持人在互动合作中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就采编力量而言,双方优势互补,相互合作,可有效节省人力成本。三是节目一体式。分属广播与电视的两个栏目,除制作手段具有各自的特殊性外,其内容与风格定位均一致,栏目名称也一样,双方在共创、共享、共赢中实现品牌竞争优势的最大化。四是栏目平移式。就是将现有的品牌电视节目原封不动地平移到广播频率原版播出,反之亦然。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在许多地方被自发性地同步引入到广播中直播,满足了许多没法在家看电视的人利用电台获取新闻信息的需求。五是复合式。围绕一个重点宣传项目将频道、频率资源,节目资源,人力资源,广告资源等进行大整合、大调度、大联动,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强劲的立体营销推广态势。
(据祁汉忠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5期)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将推进新一轮改革
日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明确了新一轮改革工作重点,改革将从三个方面加以推进:一是整合内部资源,构筑多元发展平台。以新闻资源整合为切入点,构建频率、人力、技术、节目、广告等资源共享平台;以整合新媒体业务为切入点,促进传统广播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构筑多媒体综合传播平台;以经营体制改革为切入点,对节目、受众、广告、品牌公信力、社会网络等资源进行统合经营,开展多元经营。二是拓展外部资源,构筑合作发展平台。与全国广播媒体联合发展,探索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品牌开发推广网络,培育开放的全国广播市场。三是创新体制机制。调整内部组织结构,完善科学决策运行机制,制定清晰的战略目标,建立以成本控制体系为重点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责权利明晰、奖罚分明的薪酬制度和激励机制;搭建以央广传媒发展总公司为核心的经营平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摘自《广电总局网站》)
中国电视评价新标准
重视网络影响力
《中国电视网络影响力报告(二OO八)》6月21日在北京。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等三家机构组成的联合调查小组,为评价中国电视的影响力提出了“网络影响力”这一新的评价指标,打破了原来拿“收视率”当标准的陈规。网络影响力主要包括:知名度、关注度和网络收视度指标。
专家认为,网络影响力指标是中国首次从网络的角度对电视进行研究的报告,探索了从网络影响力的全新角度评估电视栏目、电视频道、媒体营销的成功经验。网络影响力指标的诞生在一定程度解决了电视“唯收视率论”所带来的表面性和片面性等各种问题,为当前中国电视评价体系的尴尬现状找到了出口。(摘自《中国新闻网》)
电广传媒贷款33亿数字电视将成第一核心业务
6月20日,湖南有线电视网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湖南省分行签署《湖南省有线电视数字化项目33亿元人民币银团贷款合同》,贷款期限为15年。
据了解,此项贷款是国家开发银行等几家银行组成银团对国内文化企业单个项目的最大一笔长期贷款。电广传媒有关负责人预计,该笔贷款资金全部投入项目后,公司的数字电视业务板块收入将超过现有的电视广告板块收入,成为第一核心业务,公司业务架构也将演变为数字电视网络业务与电视传媒广告业务两强并举,创业风险投资适度扩张的发展新格局。
(摘自《中国证券报》)
广电总局将公布第二批获视频网站牌照具体名单
据悉,悠视网、酷6网、六间房等视频单位均表示,已获得广电总局颁发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广电总局将于近日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获得第二批视频网站牌照的具体名单。到目前为止,在视频分享类网站名列前三的土豆网、我乐网、优酷网仍未传出获得牌照的消息。在此之前,广电总局已于4月向23家企业颁发了第一批互联网视频牌照,其中绝大多数企业都具有国资背景。(摘自《传媒经济参考》)
全国37个城市的手机电视可免费看奥运节目
“随时随地看奥运?――还免费的?”只要拥有内置了CMMB接收芯片的手机、PDA、MP4、车载电视、导航仪、笔记本电脑或者数码相机,这就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梦想。由我国自主开发的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6月26日开始为北京奥运会提供服务。北京奥运会期间,建设有CMMB试验覆盖网络的37个城市的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收看奥运节目,这在国际奥运史上还是第一次。这37个城市包括全国31个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大连、青岛、厦门、深圳、宁波、秦皇岛等。(摘自《人民网――传媒频道》)
新华社结盟高铁媒体运营商
5月29日,新华社广告中心与博宥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签约合作。博宥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惟一的高速铁路专业媒体运营商。通过合作,博宥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高铁广告有限公司在全国高速铁路火车站建设、运营和推广“新华高铁信息多媒体传播系统”,开辟了一种全新的信息资讯传播系统。
据悉,高铁广告已进入北京南站、天津站、青岛站,未来将完成各主要城市高速铁路车站的媒体建设,并陆续启动媒体运营。而新华社广告中心拥有《新华每日电讯》《经济参考报》《参考消息》等众多报刊以及全国、地区性网络资源,可以为高铁广告提供专业的新闻产品服务。
(摘自《经济参考报》)
篇9
地点:本班教室
主持人:班主任
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以“八不”行为规范为主题的教育;讲述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并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准备:搜集相关图片。
活动过程:
一、班主任讲话: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内容,强调要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近年来,我省加大文明城市创建力度,实施城市公民素质提升工程,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提升了城市文明形象。但是,行人闯红灯、开车违规、随地乱扔垃圾、用餐浪费、红白喜事大操大办、言谈举止粗俗、不遵守文明旅游规定、传播网络低俗文化、经济生活不诚实守信等不文明行为还时有发生,影响福建形象。通过推行“八不”行为规范、做文明公民活动,进一步推广厦门、福州等文明城市创建的经验做法,推动各地从细节抓起,从小事抓起,培养行为之范、展现细节之美、弘扬文明之风,引导公民自觉克服和抵制不文明行为,不断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水平,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弘扬新福建文明风尚。体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二、介绍 “八不”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
“八不”行为规范包括安全出行不违规、垃圾分类不落地、节俭用餐不浪费、红白喜事不奢办、言谈举止不粗俗、文明上网不低俗、旅游观光不任性、经济生活不失信八个方面。
1. 安全出行不违规。要深化文明交通行动,提倡文明出行。行人和车辆各行其道,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维护交通秩序。行人过马路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不闯红灯、等候时不越线挤占机动车道、不违规横穿马路、不翻越交通护栏、不踩踏路边绿化带。驾驶员行车时做到按道行驶、排队等候“不加塞”、不违规变道、不争道抢行、斑马线礼让、不随意鸣笛、不车窗抛物、不随意开启远光灯、不占用应急车道。
2. 垃圾分类不落地。要深化家园清洁行动,提倡文明行为从我做起。自觉做到不乱倒垃圾,不乱扔杂物,不高空抛物,积极参与道路、社区、楼道等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整治,做好垃圾分类。贯彻落实商家“门前三包”责任制,全面清除陈年垃圾,严禁乱泼污水、乱排油烟、乱堆乱放,活动结束后自觉带走垃圾,提高市民的卫生意识。旅游团队主动向游客分发垃圾袋,引导游客文明旅游,公园、景区设立适当数量的“垃圾不落地”标识牌,并做好文明旅游引导激励和监管惩戒工作。
3. 节俭用餐不浪费。要深化节约节能行动,提倡市民节俭用餐、安全用餐、卫生用餐、文明用餐。在宾馆、大中型酒店、小餐馆等餐饮服务店推行“文明用餐、节俭惜福”“倡导节约、不剩饭菜”“合理点餐、抵制浪费”的消费理念,在每张餐桌上放置节约用餐提示牌。餐饮店不提供过期食品、主动提示适当点餐用餐、提供公筷、免费提供环保打包盒等服务。通过多渠道宣传让群众认识到暴饮暴食对身体的危害,树立合理饮食观念,真正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气。
4. 红白喜事不奢办。要深化移风易俗行动,提倡树立崇尚节俭的文明新风。应用多种宣传渠道宣扬勤俭持家、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号召红白喜事不大操大办,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提倡组织开展集体婚礼。通过宣传在群众中树立新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努力形成移风易俗反对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浓厚氛围。
5. 言谈举止不粗俗。要深化遵德守礼行动,提倡行为举止文明谦让。自觉做到在公共场合遵守秩序,不恶语相向,不无理取闹,远离不文明行为。推进邻里和睦,社区和谐,大力推广使用文明礼貌用语,每个人从我做起,将文明礼貌用语和良好行为举止感染到身边的人,传播到社区,带到公共场所,贯穿在人际交往中,形成讲文明、讲公德的良好氛围。
6. 文明上网不低俗。要深化净化网络环境行动,提倡传播格调高雅的先进文
化,反对低级媚俗,弘扬社会正气。做到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不传信谣言,不随意跟帖;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不沉溺虚拟空间。
7. 旅游观光不任性。要深化文明旅游行动,提倡自觉遵守文明旅游规范。在旅游活动中注意文明形象,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在禁烟场所吸烟,排队遵守秩序,不在公众场所高声喧哗,尊重各地风俗习惯,保护文物古迹,不在文物古迹上涂刻。在出国(境)旅游中不损害国家形象。
8. 经济生活不失信。要深化诚实守信行动,提倡诚信为本。人人树立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意识,认真守约履约,不坑蒙拐骗,不欠债不还。严厉打击商业欺诈、合同违法、制假售假、虚假广告、偷逃骗税、学术不端等不良现象和失信行为,加大对环保领域存在严重失信行为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的联合惩戒力度,重点整治失信被执行人,大力推广诚信商店、诚信一条街、诚信驿站,营造诚实守信、一诺千金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联系实际,反思践行
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教室里、校园内食品袋、方便面袋随处可见,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在教学楼走廊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还有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楼梯,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
(1)同学们自己静下心来想想,你们的行为习惯是否良好了呢?
(2)小组讨论交流:班级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
(3)全班集体交流(出示不良行为习惯照片)
四、倡议书:
全班齐读“守‘八不’行为规范 做一名文明公民”的倡议书。
篇10
这是一个小小的例子。但是,这个例子喻示了一个重要事实的浮现:电子技术成为一系列新型大众传播媒介的催生婆,这些传播媒介形成的冲击波正在打开生活的种种传统界限,重新书写一批著名范畴的涵义,诸如自然与文化,虚构与现实,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科学与神话,生与死,远与近,进步与落后,权力与民主,财富与贫穷,如此等等。一批传统界限的消失产生了一系列亦真亦幻的恍惚之感。对于亲眼目睹电子传播媒介历史演变的人说来,技术与自然之间的分界依然清晰可辩;可是,如果下一代人心目之中的电话机或者电视机如同窗外树木一样"自然",与生俱来,那么,二者不都是他们所置身的"现实"吗?
迄今为止,电子传播媒介已经积累了一大批意味深长的问题:电影给人们的视觉开启了什么?电影工业昭示了文化生产方式的哪些根本改变?城市人口每日耗费几个小时的观看电视节目?电视与教育、书籍以及儿童成长之间如何产生联系?中等发达国家的电话普及率是多少?移动电话改变了哪些生活观念?计算机联网为金融活动带来了什么?网络精英是哪一代人的偶象?如何利用互联网从事政治竞选和商业信息?详尽地搜集种种统计数据之后,人们惊讶地发现,电子传播媒介已经进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并且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这个网络正在对社会的经济、文化和行政组织产生深刻的改造。种种传统仪式--例如,政治或者宗教聚会,师生授受的教育形式以及活跃在一个个村落的社戏--正在被电波、电缆、芯片和集成电路所摧毁。技术的力量正在清除这些文化仪式拥有的象征符号。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类身体的延伸;如果人类的身体因为媒介的配置而发生变异,如果人与机器的结合体正在形成某种新型的单元,那么,这种身体与机器组织的社会必将放大和引申上述的种种变异。新技术的内化与文化的转型同时发生。一些理论家甚至主张按照生物学的原则理解机械,某些机械正在跨越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的界限。马克·波斯特认为:"人类对于身体的机器复制过程已经到达这一时刻:人类正在以电脑和一般意义上的电子媒介交流系统对人脑进行一点一点的复制。一种智能性的机械身体如今已成为工业、科技和大学圈内许多人士梦寐以求之物。"这时,机械、电子技术与主体建构之间复杂的联系必须得到正视。(1)电子传播媒介对于主体的形成是一个无可回避的问题。这个意义上,正面提出和阐述"电子文化"这个概念已经时机成熟。相对于印刷文化和纸张的社会,电子传播媒介是否诞生了另一种文明?如果说,种种历史湮久的遗址和古老的典籍还如此引人注目,那么,无论如何,人们没有理由对于即将进入的另一种文明视若无睹。
在大多数人那里,电子传播媒介的崛起通常被视为一种进步的标志。这不仅因为电影、广播、电视或者互联网相继为大众的日常现实制造了巨大的快乐;更为重要的是,新型传播媒介的问世往往是与进一步的民主和开放联系在一起的。历史证明,媒介的垄断时常导致符号的垄断;反之,符号的解放必然吁求媒介的解放。相对于报纸,电视显然提供了一个远为广泛的公共空间。不同的性别、年龄、文化阶层都可能围绕电视形成种种共同体。电视分别被视为称职的安慰者、孤独者的伴侣、新闻中心或者良师益友。尽管如此,许多人仍然抱怨电视是一种单向的发射。电视仍然垄断了信息的收集、组织、编辑、诠释和。因此,计算机互联网的出现再度激动了人们。许多人看到,计算机互联网正在将这些权力归还大众。互联网是无中心、无权威的。互联网不仅最大限度地敞开了门户,而且,互联网的特征是大众与传播媒介的互动。
所以,人们对于解放之中所包含的另一些新型的隐蔽枷锁不易察觉。人们往往忽略了,电子传播媒介的强大功能之中存在强大的控制。的确,电视是一扇观察世界的窗口,这扇窗口正在向人们展示无边无际的经验,人们仿佛从这个窗口跃入一个不同寻常的天地;然而,如果人们察觉到,如此之多的人面对的是同一扇窗口之中的相同景象,那么,人们就会意识到这个窗口隐藏的另一种威力。无论是呼吁、召唤、劝诫还是发号施令,电视的符号体系和传播范围都是无可匹敌的。如果说电视发射台的部分权威来自机械的力量,那么,互联网的无中心网络结构--互联网的进出路径是分散的--同样得到了强大的技术支持,网络似乎是一个自由出入的空间。海关、边防线、国界、辽阔的海域和崇山峻岭--这些传统的空间栅栏对于互联网已经失效。民族国家赖以划定的地理界限正在被漫不经心地跨越。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技术知识和语种突然显示了比地理位置远为重要的意义。没有一定软件知识和技术的人无法在网络之中自如地驰骋,计算机程序的编写者已经事先指定了人们所能驰骋的范围;另一方面,英语是网络空间的通行语种--不谙英语的人进入网络之后常常空手而归。换言之,只有受过良好教育和通晓英语的人才能更多地享有网络所提供的种种优惠。人们无法想象,一个文盲可以利用网络制造不凡的机遇。这个意义上,网络提供的自由是以享有某些社会条件为前提。这即是另一种新型的限制。因此,在我看来,必须在双重视域之中考察电子传播媒介的意义:电子传播媒介的诞生既带来了一种解放,又制造了一种控制;既预示了一种潜在的民主,又剥夺了某些自由;既展开了一个新的地平线,又限定了新的活动区域--双重视域的意义在于,人们的考察既包含了肯定,又提出了批判;既充当伯明翰学派的子弟,又扮演法兰克福学派的传人。也许,人们没有必要急于确定一个结论,一个肯定或者否定电子传播媒介的评价。人们需要的是分析和展开,从而看到哪些方面呈现为一种解放,哪些方面又呈现为一种控制。许多时候,电子传播媒介考察的双重视域几乎同时开启。如同人们意识到的那样,多数电子传播媒介不是逐渐从民主转向保守,从开放转向封闭,或者将局部的微型解放纳入总体性的权威体系;在我看来,二者之间基本不存在某种辩证的转换。电子传播媒介的解放和控制几乎是同时发生的,解放和控制均与电子传播媒介的技术特征联系在一起。电视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这提示人们充分地关注电子传播媒介的性质。这时,人们迅速地想到了麦克卢汉的著名论点:媒介即信息。媒介传播什么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媒介的性质所传送的信息。机械的意义不在于机械本身,而在于机械如何为人类所使用。麦克卢汉在这个意义上反复地阐述了印刷术与电子传播媒介的意义,例如,"电力时代生活中的新结构和新形貌,越来越多地与机械时代陈旧、线性和切割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相冲突。"电子传播媒介甚至改变了传统的扩张式社会组织模式而产生了彼此纠缠和相互拥挤的内向性"爆炸"。(2)所以,技术程序的意义是决定性的,不同的传播媒介将会改变既有的信息。鲍德里拉形象地阐释了麦克卢汉的观点:"铁路带来的’信息’,并非它运送的煤炭或旅客,而是一种世界观、一种新的结合状态,等等。电视带来的’信息’,并非它传送的画面,而是它造成的新的关系和感知模式、家庭和集团传统结构的改变。"(3)
虽然麦克卢汉的论点曾经遭受异议,但是,媒介的性质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人们至少必须意识到电子传播媒介与葛兰西所说的文化霸权之间的关系。所以,J·希利斯·米勒在麦克卢汉论点之上进一步说:"媒体的变化将改变信息。换个方式说,’媒体就是意识形态’。"J·希利斯·米勒认为,阿尔都塞所说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包括了出版、无线电和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新的电传技术现在生产出用以取代所有这些的新形式。这些新媒体--电影、电视、因特网--并不仅仅是以未被改变的形式传播意识形态或真实内容的被改动的母体。它们构成它们所’输送’的内容,并任意把那个’内容’改造成该媒体本身所强加的信息的表达。"(4)J·希利斯·米勒察觉到,电子传播媒介不仅决定性地改变了日常生活的肌理,而且大规模侵入政治生活、社区生活和社会生活。"对于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抵制全球金融资本主义霸权的各种手段、意识形态、大学、性别、种族和阶级等所有那些问题都由于我的这样一个信念而曲折地表达出来,即新传媒技术是所有这些领域的决定性因素。"
J·希利斯·米勒解释说,衡量电子技术的巨大突破决非仅仅局限于科学范畴。尽管发明者并没有蓄意地制造某种社会变革,或者预见这些发明的后果,但是,这些发明还是制造了一次深刻的文化断裂。J·希利斯·米勒赞同地引述了德里达的观点:电子传播媒介终结了传统的文学、哲学、精神分析学甚至爱情信件。他们认为,上述学科均是与印刷文明乃至民族国家观念、言论自由的权利结合在一起的。电子传播媒介正在刷新这一切。德里达甚至断言,政治制度退居第二位。民族国家的地位没落了。电子传播媒介侵入家庭和民族,混淆了种种内与外的界限。个体、自我、隐私、家庭、工作地点、大学等等无不随之改观。更为严重的是,"它们也威胁到我们的这样一个假定,即政治行动基于某一特定的地域,具有明确边界、种族和文化统一性的一个特定民族国家。"J·希利斯·米勒总结说,"民族国家自治性的衰落或削弱,新的电子社区在电脑空间中的发展,具有新的人类感性的一代人的可能产生--这是新的电传制度产生的三个结果。"有趣的是,J·希利斯·米勒并未像许多思想家那样对于电子技术的未来忧心忡忡;他期望电子传播媒介的开放性可能产生新的革命性联合--因为"新电传技术可能是资本主义创造的,但这种技术超越了创造者而具备了自己的力量和生命。"相对于印刷文明,某些权威可能因为电子传播媒介的启用而得到了千百倍的扩大;但是,这不等于说接受主体的能动性完全消失。人们无宁说,这是一个未确定的因而也充满了创造可能的新型空间--只有意识到这一点,人们才会充分意识到隐藏于大众之间的潜力。
- 上一篇:员工惩罚制度
- 下一篇:欺诈消费行为处罚办法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网络监督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