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科普知识范文
时间:2023-10-31 17:59: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的科普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演讲人:游南嘉
演讲日期:2010年5月30日
演讲地点:武汉市少儿图书馆五楼报告厅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我是江岸区育才一小二年级(8)班的学生游南嘉,(范_文_先_生_网)我的演讲主题:树。非常高兴今天在此和大家一起学习并分享关于“树”的知识。树,大家司空见惯天天都能看得到,但是,大树是如何成长的呢?大树是怎样为人类做贡献的呢?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什么是树
树是木本植物的通称,又称乔木。通常树比较高大,在距离地面较高处分枝。像所有的植物一样,树的生长离不开空气、水和阳光。
一颗树由树干、树枝、树叶和埋在土壤中的树根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有其特定的作用,都很重要。
树干——树干是树的主体部分,覆盖着树皮,分枝形成树枝。树皮的外层由死去的组织形成,对树干起着保护作用。树干每年都会长高,长粗。
树枝——树干分枝形成树枝。树枝朝各个方向生长。每年树上都有新的树枝长出来。
树叶——树叶长在树枝上,和树枝构成树冠。树叶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树木生长需要的能量。
树根——树根通常生长在土壤中,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水是树木生长的必须物质。树根还起着将树木固定在土壤中的作用。
1.树的一生
树是有生命的。和所有的生命一样,树的一生也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的过程。即使是参天大树也是由一粒小小种子长成的。
①一颗新树诞生于一粒从树上落下来的种子。这粒种子也许是某只动物,也许是风、也许是水流将它带到这里的。种子萌芽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要求一定的温度。
②种子萌发后,长出胚根。胚根扎进土壤,吸收水分。随后幼芽上长,顶出土面,吸收阳光,为小树的生长制造养料。
③小树又叫树苗。树苗在阳光、空气和水的滋润下茁壮成长。
④小树长成了大树,随后开花、结籽。
2.树的种类
各种树木的形状和大小差别很大,主要可以分为针叶树、棕榈树和阔叶树三大类。
针叶树——针叶树的树干高大通直,叶片细长如针或呈线性。针叶树耐低温,主要生长在寒冷的北方地区。大部分针叶树属于常绿树,一年四季都保持有绿叶;针叶树的种子藏在松果内。松树、冷杉、雪松和巨大的红杉都是针叶树。
棕榈树——棕榈树茎干直立,没有分枝,叶子很大,像羽毛或扇子,簇生在茎的顶端;棕榈树的果实中包着种子。有些棕榈树的果实可以食用,如椰子和海枣都是人们喜爱的水果。
阔叶树——阔叶树的叶片通常比较阔大,绝大部分乔木都是阔叶树;阔叶树阔大的树叶能吸收更多的太阳光,当然也更容易失去水分。一些阔叶树冬季树叶会落光。例如,橡树、枫树、白杨一到冬季,树枝就变得光秃秃的;有些阔叶树属于常绿树,如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的冬青树和橘子树。常绿阔叶树一年四季保持有绿叶,叶片通常厚实,形状多种多样;阔叶树都是开花植物,都要开花后才能结籽。一些种子被风吹到远处安家落户,还有一些种子藏在果实中被动物们带到了其他地方。
阔叶树品种众多,橡树、橘子树、杨树、梧桐树??????等都是阔叶树种。
3.树是怎样“喝水”的
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供树木生长。水是怎样从根部到达大树顶端的呢?
让我们来做个试验。
准备材料:
新鲜的西芹
玻璃杯
食用色素(最好是红色)
操作步骤:
①将一颗带叶子的西芹的根切除。
②在玻璃杯中倒入一些食用色素,把西芹浸在其中。
③将玻璃杯放在阳光下静置15分钟。
④将西芹的茎切开,观察剖面是否有颜色。
4.树会呼吸吗
植物通过叶片上的小气孔呼吸,这些小气孔通常位于叶片的背面。
让我们来看看植物是怎样呼吸的。
准备材料:
新鲜的大树叶子
浅盘子
放大镜
水和太阳光
操作步骤:
①挑选一些绿色的大树叶子。
②在一个浅盘子中倒一些水。把绿叶背面朝上放进盘子里。
③将盘子在太阳光照下静置15分钟。
④仔细观察绿叶,你看见了什么了?
啊!实验观察结果,经过太阳光照,浸在水中的绿叶上不断冒出气泡来,这是绿叶在利用自己背面的小气孔,进行呼吸哦!绿叶呼出的每个气泡中都含有氧气。
5.树是氧气“制造工厂”
人类和动物的生存离不开氧气。绿色植物就是地球上的氧气“制造工厂。”
大树是怎样生产出氧气的哪?
首先,大树通过叶片上的小气孔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其次,叶片里的一种叫叶绿素的物质吸收太阳光的能量。
篇2
男:尊敬的老师
女: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上午好
女:"同学们,如果我们遇到龙卷风应该怎样躲避呀?""雷电是怎样形成的啊?"
男:这些问题我们都非常感兴趣,都和气象有关。大家知道吗?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
女:监视天气,保护生命和财产,进一步向全社会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科学知识。
男:每年的"世界气象日"都确定一个主题,要求各成员国在这一天举行庆祝 活动,并广泛宣传气象工作的重要作用。
女:在2015年"世界气象日"即将到来之际,今天,我们邀请到了气象局的领导,为我们讲解有关气象科普知识,开展 "气象科普进校园"活动,共同学习、交流,让我们从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认识气候变化的重要性!
男:现在,我们宣布:(合)锦纶路小学 "气象科普进校园" 启动仪式 现在开始:
女:第一项:升国旗,奏国歌,全体立正、敬礼 (礼毕)
男:第二项: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参加启动仪式的有气象局领导陈主任,现在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的大朋友为我们讲话。
女:第三项:学生代表发言
男:第四项:有请李校长为我们致开幕词。大家掌声欢迎。
女:校长的讲话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科学的重要性及气象科学给予我们的乐趣。
男:知识和科学就在身边,只要我们调动了对气象、对科学的兴趣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一定能学有所成,报效祖国!
男:用科学开启智慧,用智慧点亮生命
齐:祝贺本次"科普进校园系列活动"顺利开展!
再次感谢领导为我们带来丰富多彩的科普知识!
男:希望老师们、同学们的生活以科普为伴,让气象科普知识飘满美丽的校园,洒向和谐的家庭,驻进每个人的心灵。
男:第五项:呼号
女:第六项:锦纶路小学 "气象科普进校园"启动仪式
(合)到此结束。
合:谢谢大家!
锦纶路小学
2015年3月
"气象科普进校园"学生发言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小的时候和家人看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总让我感到很神奇。我总是在想:"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的?雷电是怎样产生的?电视上每天所说的厄尔尼诺现象是怎么回事?现在的雾霾天气是怎样造成的?它的危害有哪些?怎样去预防?还有生活在山区的人们怎样去应急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这些问题常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去年冬天在我们学校操场东北角的拐角处,建起了一个"气象角".这里安放着最基础的天气监测设备。听老师说:这是气象局为普及气象科普知识,在学校设立的气象监测点。
为了迎接3月23日"世界气象日","全国气象科普校园行"活动今日在我们锦纶路小学正式启动。有了这些气象设备,以后我们可以更加深入进行气象观测、近距离接触气象知识、体会大自然与天气之间的关系、提升我们的气象科学知识素养。
今天,我代表锦小的全体师生感谢"气象科普进校园"这一活动,他为我们小学生提供了这一平台。我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对掌握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知识的应用,会有更大的提升。
篇3
关键词 农村;气象科普;问题;改进方法;山东昌乐
中图分类号 P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9-0265-02
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instructor rural meteorological science popularization work as well as the existing problems,and the ways and means of rural meteorological science popularization work were put forward,so as to provide meteorological support to build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Key words countryside;meteorological science popularization;problems;improvement ways;Changle Shandong
“三农”问题历来都是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农业经济受气象因素的影响非常大,据统计,在我国气象灾害占自然灾害的70%,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整个国民经济GDP 的6%以上[1]。近年来气象灾害的频繁发生,给工农业、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尤其是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日益引起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由于农民对气象科普知识认识不足,普遍缺乏气象灾害的防御意识,突发性气象灾害事件对农村的危害尤为严重,因此气象防灾减灾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最薄弱的地方也在农村。因此,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视和加强农村的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工作,向农民群众普及各类气象灾害常识和防御要点,推出针对性强、通俗易懂的科普宣传品,逐步增强农民群众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的意识,进一步提高“三农”的经济效益,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1 昌乐县农村气象科普工作现状
1.1 利用重大科普或纪念活动日宣传气象科普知识
在每年的“3・23”世界气象日、“5・12”防灾减灾日、科技活动周、科普宣传日组织气象科普工作人员走上街道、深入农村,通过散发宣传材料、现场咨询服务等形式宣传气象科技知识;组织中小学师生参观气象台,通过介绍人工影响天气流程、演示天气预报方法、体验天气预报节目制作、观看图片展板等形式普及气象科普知识;向农民赠送《气象与生活》《气象知识》《气象灾害预警信号》《雷电防护手册》等气象科普知识的书籍。据统计,最近5年,平均每年散发宣传材料12 000余份,参观师生240人次,赠送书籍200本。
1.2 气象灾害应急演练
每年与昌乐县城南小学或双语学校联合举办1次气象灾害应急演练,培养小学生的防范意识,提高其自救能力和应急能力。
1.3 举办气象知识培训班
每年举办2次气象协理员和信息员气象知识培训班,一次科级干部气象知识培训班,培训180人次。
1.4 通过预警信息一键式平台,利用大喇叭广播、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的形式传播气象信息
昌乐县气象局于2012年建设预警信息一键式平台,每天通过该平台2次气象信息,有突发性天气时随时,全县已安装气象预警大喇叭的369个行政村、11块电子显示屏、手机号码库中收集的823个号码,可以同时收到气象信息。
2 昌乐县农村气象科普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气象科普知识获取渠道单一,传播效果难以保证
农村地广人稀,信息集中程度不高。农民主要通过电视获取气象信息,在报纸、杂志的阅读上还没有形成习惯,能上因特网的更是少之又少。受文化水平的限制,农民对气象信息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传播效果很难保证[2]。
2.2 科普活动模式简单,缺乏互动
目前,开展的农村气象科普活动模式是单向的传播过程,农民只能被动接受科普工作者传播的内容。由于双方没有互动,缺乏沟通,农民不能真正理解气象科普,科普工作者也不能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
2.3 科普内容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
2.3.1 科普内容单一。单纯的晴雨、温度等气象信息已难以适应农民的需求,农民更需要专业化的气象产品和可操作性强的防御措施的指导。
2.3.2 缺乏精细化的农业气象服务。随着农村生产经营的多样化,对农业气象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对基层气象部门来说,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更是缺乏精细化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比如,关键的农时季节,以及有灾害性天气时,农民需要短时、精细化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的指导。
3 昌乐县农村气象科普工作的改进方法
3.1 建设一支气象科普队伍
为了做好气象科普工作,首先需要有一支气象科普队伍。可以由气象部门退休人员组成,因为他们都具有专业的气象科技知识,也可以从气象协理员和信息员中筛选。通过培训,让气象协理员和信息员掌握一些基本的气象知识、防灾与减灾知识,利用他们直接接触当地农民的特点,快速传达气象信息,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另外,气象协理员和信息员熟悉周围群体对气象科技知识的需求,可以使气象科普工作更深入、更有针对性。
3.2 村干部口碑传播,加大宣传效果
村干部是农村发展的带头人,在本村一般有较高的威信。通过气象科技培训、手机短信等,先让他们掌握一些常规的气象信息、气象与减灾防灾知识,再由他们向村民宣传气象科学知识,趋利避害。由此,气象科普的普及可以由点带面,向农村薄弱环节深入。
3.3 充分利用气象手机短信传递科普知识
气象手机短信以其快速、便捷的特点,目前已经成为覆盖面最广的信息媒体。近年来,各级气象部门都在建设气象信息手机短信平台,非常重视利用手机短信宣传气象科普知识。充分利用手机短信的优势,进一步加强手机短信的宣传力度,扩大短信宣传覆盖面,将会起到更好的科普宣传效果。
3.4 多种形式开展气象科技下乡活动,打造整体宣传氛围
3.4.1 气象科普流动车。利用气象科普流动宣传车,携带宣传材料、展板、扩音喇叭等宣传物资进行宣传。
3.4.2 纸杯或塑料口杯上印制气象科普知识。纸杯或塑料口杯成本低,在农村使用频率高,是科普宣传的永久性工具。在纸杯或塑料口杯上印制气象科普知识,以赠送的形式向村委会、社会团体、农民适当赠送。
3.4.3 气象电子显示屏。利用气象电子显示系统内容广、更新便捷、显示直观的优势,24 h无缝隙相应的气象信息,为农民安排农业生产提供相应的气象保障。
3.5 利用现代化手段强化气象科普宣传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普及,给气象科普宣传带来更好的宣传契机。气象科普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制作气象科普宣传片,刻录成VCD、DVD 等视频光碟,发放到农村有影碟机、计算机的专业户;充分利用气象为农服务的网站,开辟和丰富气象科普专栏;利用天气预报自动答询系统12121的信箱,设置和丰富气象科普信箱内容[3]。
3.6 加强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宣传
近几年,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4],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有所增加。遇有大风、冰雹、暴雨、雷暴等极端天气造成灾害事件时,要及时用身边的事例进行宣传,尤其是对防范措施的宣传,引发农民对灾害性天气的认知,加强农民对灾害性天气的重视程度,提高农民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
3.7 重视对农村学生的科普教育
要特别重视农村中小学生防御气象灾害常识的普及,要保证每一个学生在小学或中学阶段受到1次以上气象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可以请学生到气象局参观,也可以派人到农村中小学校开设气象科普辅导课,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图片、视频、展品等,给学生讲解当地的气象灾害及其防御常识,让广大农村的儿童从小就了解气象,懂得气象灾害的简单防御知识。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充分发挥学生向社会进行广泛宣传的作用[5]。
4 结语
昌乐县开展农村气象科普工作要在吸收利用传统经验的同时,围绕农村气象科普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探索气象科普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紧紧贴近“三农”服务,进一步丰富气象科普工作途径,努力创新气象科普形式,拓展气象科普领域,扩大农村气象科普宣传的覆盖面,增强农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达到应用气象趋利避害的目的。
5 参考文献
[1] 刘英金.中国气象战略研究(辅导读本)[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
[2] 黄东林,蒋运志.“气象科普”向农村延伸的探讨[J].农技服务,2009,26(7):155.
[3] 杜婧,张脉惠.气象科普工作的几点思考[C]//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公共气象服务论坛:以公共气象服务引领气象科普工作分会场论文集.杭州: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公共气象服务论坛:以公共气象服务引领气象科普工作分会场,2009.
篇4
4月17日下午,上海市教委和中航海博物馆联合开展“利用场馆资源提升科技教师和学生能力的‘馆校合作’”项目在北蔡高级中学举行启动大会。该项目将于2017年底完成阶段性工作任务,届时将设计出系列航海科普课程,开发基于场馆资源的教育实践活动,组建青少年学生航海教育科技教师队伍,形成一定规模的航海科普专家库,展出航海青少年航海研究及实践成果等。
馆校合作项目紧紧围绕“航海”主题,通过项目实施,使中小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的航海历史和著名的航海人物,懂得中国航海技术对世界航海发展的贡献,学习并掌握现代航海的一些基本技能,了解海洋权益对祖国建设的重要性等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知识,激发他们主动探知航海历史与知识的欲望。目前在中小学课本中,相比自然科学,航海和海洋知识在中小学课本中所占比重很小,向广大青少年学生普及航海知识,传承航海文明,激励为实现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中国梦”努力奋斗,是中国航海博物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的使命所在。
馆校合作项目包含了馆校课程开发、博老师研习会、微课题研究员、科学诠释者、文化服务包等5个子项目。其中馆校课程开发和博老师研习会主要面向中小学老师,利用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的展陈、文物、研究和教育资源,开发形式多样的拓展型、研究型课程,以及开发适合于青少年学生的课外实践拓展教育活动项目,并且实施这些课程和活动项目。微课题研究员和科学诠释者面向广大中小学生,微课题研究员是利用中国航海博物馆在展示、教育、研究和文物等方面的资源,由博物馆的科研人员、业务骨干和中小学老师、专家等担任指导老师,以上海市中小学在读学生为参与对象,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微课题的研究;科学诠释者是在业内专家、博物馆专业人员和学校主要负责老师组成培训小组,对中小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系统培训,使其具备科普知识的讲解能力和科学诠释的能力。文化服务包则是航海博物馆依托自身丰富的资源,通过展览、讲座、表演、体验等形式积极走出场馆、走入学校的重要体现,是馆校合作项目双向互动的一种方式。
中国航海博物馆欢迎更多的中小学校和师生们加入馆校合作项目,共同为实现中国的航海强国目标而努力。
篇5
根据《莆田市地震局关于印发莆田市2016年“防灾减灾宣传周”暨“科技·人才活动周”防震减灾宣传演练活动方案的通知》(莆震[2016]13号)精神,我区利用5月1日-5月25日,大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向社会公众宣传防震减灾知识,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及早布置,认真组织
我办对此次宣传活动高度重视,为了使本次宣传活动顺利开展,我办及时学习市局文件精神,认真研究、部署各项宣传工作。尤其是对活动日程、宣传内容、宣传形式进行了周密部署。并与各乡镇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点、各中学、中心小学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点、各示范学校加强联系,认真扎实地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活动。
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1、编印和发放防震减灾宣传材料:为加大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秀屿区地震办组织编印了《地震—群灾之首》(折页宣传手册)和《莆田市秀屿区“防灾减灾我能行”科普宣讲手册》。手册采用通俗易懂的形式,介绍了地震成因、地震前兆、防震准备及自救互救等基本常识,深受了广大干群的欢迎。并发放由市地震局编印的《防震减灾科普课堂》、防震减灾小手册、挂图、DVD等地震科普宣传材料给各中小学。
2、活动期间,我办积极营造宣传氛围,利用区政府大门外侧围墙的重要宣传媒介,展示多条防灾减灾宣传标语,提高大家的防灾减灾意识,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3、在秀屿区实验中学开展地震应急逃生演练,并进行地震科普宣传。
为提高学校师生对地震灾害的应变能力,5月15日上午,秀屿区地震办在实验中学开展地震应急逃生演练,并进行地震科普宣传。
整个活动共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学校组织开展地震应急逃生演练。
根据学校的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全体师生快速而有序地安全疏散至楼外,并在操场预先指定的位置集合站队清点人数。演练全过程,全校三千多名师生行动迅速,总耗时3分40秒,顺利完成本次演练任务。
第二阶段向学生们分发宣传材料,并展示地震科普展板供学生参观。
本次演练活动提高了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有利于提高他们应对地震灾难的能力,以点带面,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的。
4、组织各学校开展地震应急演练等活动。
篇6
学校一贯重视科技教育,多年来学校领导坚持把科技教育当作学校特色教育工程来抓。立足课堂,优化环境,不断拓展和完善科技教育学校科技教育内涵;开展常规化、特色化的科技活动,努力提高硕放实小师生的科学素养。
一、改善条件,优化科技教育环境
学校重视科技教育的场所建设,用于开展科普活动的场地、活动室众多,仪器新、设施齐:有专用的科学实验室、仪器标本室、电脑室、图书室、阅览室等多个;有科普图书近万册;学校还投入资金建立起了无锡市首家校园“智能空港体验馆”;校内除了学校自己的小气象台外,还有与无锡市气象局联网的自动化气象采集站,常年向气象台实时传送气象数据,这些活动室和设施为学校的科技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优化了科技教育的大环境,为有效提高科技教育的质量夯实了基础。
二、立足课堂,发挥科学教学优势
我校全面实施科学课程,广泛参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努力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益。教学中,老师们积极创造条件开设分组实验,鼓励学生参与多样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习惯和实践创新能力。学校积极参加市区各级各类科学教学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作为无锡市市级课题《小学科学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研究》的课题学校,学校积极推进市级课题的研究,以课堂为依托,制定研究方案,有关教师全面实施,通过课堂教学研讨、教育沙龙等活动,剖析现状、科学分析、深入研究,不断挖掘课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开发教师的创造潜能,老师积极撰写论文、案例,获省市乃至全国一、二等奖,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创意作品屡屡获奖。
三、丰富活动,提高科学教育成效
科技活动是对学生实施科技教育的有效载体。学校的科技教育活动也是精彩纷呈。首先学校重视学生课外科技兴趣社团的建设,建立了学校科技社团,每周定期开展诸如感知体验、气象观测等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还利用寒暑假等时机,组织社团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科技馆等科技教育场所。其次学校还努力开展多彩的校内科技活动。多年来学校每年定期举办“校园科技节”,在为期一个月的科技节里,硕小的科技活动遍地开花,其中既有侧重宣传科普知识的科学主题板报宣传、科普知识阅读、科技知识竞赛等活动;又有展望科学未来、张扬个性的科学幻想画评比;更有体现科学创新能力,发展思维和动手能力,诸如搭建、智力拼搭、创新制作等高对抗性的动手动脑参与活动。通过科技节,在校园里掀起了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校园科技氛围。第三,学校还积极参加省、市、区各级各类科技比赛,成绩斐然。这些年来,学校每年都参加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知识竞赛、江苏省校园之间智力竞技比赛、省市两级的中小学生创新制作比赛、无锡市小学生科学素养大赛、区级的各级科技比赛。在这些比赛中,学生个人先后有70多人次获省级一、二等奖,20人次获市、区级奖。辅导老师连续5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学校领导也多次被评为“江苏省优秀青少年科技教育校长”。通过以上这些活动,硕小的科技教育受到了广泛好评和肯定,逐渐有了自己的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先后被评为“无锡市科学素养大赛优秀学校”、“无锡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
四、深化合作,拓展科技教育平台
学校还注重科技教育资源的整合,把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借助社会资源,努力拓展科技教育平台。学校请来了诸如科学家位梦华等科学名人,来讲讲他们身上的科学故事。学校还利用周边高科技企业众多的优势,邀请无锡康可电子、村田电子、索尼公司等企业走进校园,开展“蓝天自造”等一系列科技环保教育活动,众多充满趣味的科技制作和体验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为孩子打开了一扇科学的大门,同时学校还与社区、污水处理厂、东航公司建立了联系,利用这些资源来丰富学校科技教育的内涵。
篇7
一、在科技馆中建设小型图书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社会对人才的创新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为创新是发展的基础,是科技进步的源泉。为此,在现代科技馆的发展中,如何提高其创新型科普教育就成为了当前科技馆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常来讲,科技馆在社会中起到的作用就是通过公开展览各种科技成果,进行各项科技培训活动,以此来达到科普知识普及和科普教育的效果。科技馆的基本任务是向公众普及科学和技术知识、传播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倡导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技术的成就及其作用。它的主要教育形式为展览教育,通过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展览内容和参与互动的形式,鼓励公众动手探索实践,不仅普及科学知识,而且注重培养观众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创新精神。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供人阅览、参考的公益性教育机构,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等职能。它的服务是一项开发利用图书馆资源的工作,被誉为“知识的宝库、知识的喷泉”,直接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任。在现代社会,特别是信息社会的到来,也极大促进了图书馆新功能的拓展,其社会意义就是让图书馆蕴藏的文化知识渗透到我们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一切方面,并为此提供科学创新、技术创新、生活方式创新、思想创新、文化创新的灵感。
科技馆与图书馆都是公益性的社会教育机构,这是共性。区别在于一个静,一个动,图书馆是利用书刊资料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培养有创新精神和独立见解人才的知识宝库;科技馆则可以把这些书本上的东西,通过对展品亲身体验和互动的形式变活了,从而达到学习和教育的目的。正是这些共性和区别,使科技馆与图书馆合作成为可能,能形成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科图联合是一种利好的必然趋势。
二、科普环境下科技馆与小型图书馆创新教育的方式
科技馆中有着较多的资源,其是科学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对科学发展有着推动的作用,图书馆肩负着教育的职责,其对科学知识有着传播的作用,将科技馆与图书馆结合在一起,可以提出一种创新的教育方式。很多城市的科技馆中都增设了图书馆阅览室,有的大型科技馆还专门设置整个一层作为图书阅览室,阅览室中还配置了较多的电脑,实现了电子阅览室的构建。小型图书馆由于规模比较小,资金有限,所以书籍资源等受到了限制,很难独立完成教育创新工作,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有的科技馆还会受到场地的限制,所以社会文化教育工作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有的省市还开展了科普教育活动,增加了科普教育的途径,也受到了良好的效果。在科普环境科技馆中的小型图书馆创新教育中,要实行创新的办馆理念,要积极开展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活动中,这样才能实现全民素质的提升。
小型图书馆在创新教育工作中也发挥着较大的作用,其可以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源,而且图书馆属于公共设施,也是公共服务的场所,其与科技馆都有着普及教育的职责,在这些公共场所中开着科普活动,会吸引很多的人前来参加或者参观。在对青少年进行培训的过程中,由于人流量比较大,很多孩子都是由家长陪同而来,所以,科技馆与图书馆还需要设置休息等候室。联合建立科技图书馆,可以为学生提供寒暑假学习的场所,可以使学生的假期生活更加丰富,可以提高学习的知识面,可以实现全面素质的提升。
科技馆与图书馆联合运行的模式是由科技馆来负责日常运行管理,省图根据科技馆内涵和热销书籍的情况定期对书籍进行更换和填充。在新功能拓展活动方面,流动科技馆和省图百姓书房的合作也非常成功。对今后的活动开,科技图书馆拟定了相应规划和创新设计:开馆后,可以将利用阅览室举办读书活动,可以贯穿全年,每个季度都可以有不同的内容,如“科学小故事”――中小学生讲科学故事比赛、“科技给我的启迪”――中小学生读书征文活动、“科学伴我成长”――青少年科普短剧比赛。我们还可以利用图书阅览分区的特色,开展不同区域的活动;利用儿童区,每天推出一项亲子活动,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参加。
篇8
关键词:演示实验室;演示实验室利用;演示实验室发展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222-02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的自然科学。因此,物理学中许多重大的发现都是基于实验的基础上发现的。可见实验教学在物理教育中的重要性。物理实验分为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物理演示实验就是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展示在学生眼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配合讲授或穿插学生讨论等方式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被认为是一种最有效、最直观的教学手段。演示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或缺的环节,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精神以及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而,物理演示实验室的建设和利用在国内外高校备受重视。在国内许多师范院校都建立了演示实验室,这让我们看到了物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但是令人失望的是这些投资建立的演示实验室并没有达到物理教学的理想状态。因此,我们有必要讨论研究物理演示实验的利用。
一、师范院校演示实验室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1.物理演示实验室的现状。在师范院校建立的演示实验室利用率较低,大多数时间是大门紧闭。以广西师范学院为例,2007年建立的物理演示实验室基本处于闲置状态,对其利用情况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通过走访部分教师和学生了解到:(1)有的年轻教师对部分演示实验不熟悉,害怕上课演示出错而使一些演示实验受到冷落。(2)有的演示实验不易在课堂上演示,比如傅科摆,这个实验如果想达到实验效果,课堂上短短的几十分钟是不可能的。(3)有些演示实验已被多媒体课件代替。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发展,通常教师在课堂上能采用多媒体就尽量采用多媒体上课。(4)演示实验室未向全体学生开放。作为物理学习资源的重要部分,物理专业的学生只能利用课堂和网络了解演示实验。这很难达到学生学习的目的。而其他专业的学生对演示实验室都未听说过,更不用说到实验室参观了。(5)演示实验室并未对外开放,达不到向校内外普及物理知识的目的。
2.物理演示实验室实验项目上存在的不足。(1)缺乏对实验器材的完好程度的管理。作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器材需要定期检查、定期维护。保证实验室教学的正常进行。(2)演示实验室项目的功能分类和结构特点存在不全甚至没有标注说明的现象。由于功能分类不明显和结构特点说明不充分,使得教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研究演示实验,从而导致演示实验的利用率低。(3)物理演示实验的大多实验项目陈旧。随着科技的发展演示实验项目很难和现代科技接轨。
二、对演示实验室利用的几点建议
在演示实验室的利用上,国内高校探索出了课堂演示与课后开放、展示厅展示、走廊陈列演示等模式。针对师范院校需培养探索型物理教师的特点,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
1.加强对青年教师物理演示实验的培训。青年教师是教学中最有潜力的,怎样才能让他们游刃有余的讲解和利用物理演示实验呢?首先,学校应定期对青年物理教师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及时掌握最新的物理演示实验。其次,青年教师应在课后多练习演示实验内容。任何一个实验的成功都要经过几次的练习,才能达到在课上从容演示的要求。这样不仅达到了熟练做实验的目的,而且能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为进一步探索实验做了准备。最后,青年教师也应多读书多上网查阅有关的演示实验及最新的演示实验。
2.采用开放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在物理教学中对因各种原因不能演示的实验项目,教师应带领学生到实验室进行观察或者进行多媒体教学。首先,物理演示实验室应定期向学生开放,这样对物理课上有些不能演示的实验或学生存在疑惑的实验,学生就可以通过实验更加透彻的学习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其次,在讲解物理规律时对一些演示实验室没有的物理实验,通过网络找到视频,在课上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演示,以此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3.实现校内演示实验室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并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放。首先,对于非物理专业的师范生而言,要让他们感受物理科学带来的改观,从而从内心培养他们对科学规律的兴趣,为以后从教奠定探索性的基础。其次,作为物理专业的学生不仅要理解各个实验,而且能够详细的讲解物理演示实验。这样才能在物理课上运用自如,为以后的物理教学增加筹码。讲解物理演示实验既是每个物理教师的基本功,教师又能在讲解实验时不断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这也是物理教学实践重要的内容之一。最后,在课外时间由物理专业的学生向来参观的非物理专业的学生讲解演示实验。这样可以达到双赢,使师范院校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
4.师范院校演示实验室应定期对中小学生开放。中小学时期正是培养科学探索兴趣的最佳时机,让中小学生参观物理演示实验室可以让他们从小就了解科学,这样不仅能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还能为以后的物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5.充分利用师范院校演示实验室及未来师资资源到农村中小学普及科普知识。在广大农村由于经济文化落后等原因,中小学生的学习范围很窄,导致中小学生科普知识欠缺。师范院校可以到农村中小学展示讲解一些演示实验,达到普及科普知识的目的,也增强了师范生的实践能力。
三、演示实验室的发展建议
物理演示实验室应怎样发展,怎样才能让广大师生充分利用物理演示实验室是一个有价值的研究。对此,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针对物理演示实验室器材的管理,采取计算机相应管理系统对各种实验项目进行编号管理。并且定时定期对实验器材进行检查,对损坏的器材进行必要维修及更换。
2.对各种演示实验项目进行结构说明、标明注意事项等,并对实验项目进行多媒体的制作。实行网络资源共享。
3.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进行演示实验的创新。演示实验的目的是直观的了解物理现象、掌握物理规律、激发探究欲望。而鼓励教师和学生自制演示实验,无疑是创新的体现。例如学生的自制实验:利用传感原理,利用热敏电阻阻值的变化来说明气体的内能增加与减少。这些自制的小实验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4.开展物理演示实验探究团体活动。例如广西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组织的科学探究俱乐部,同学们踊跃自制演示实验。定期对实验进行讨论并且定期到附属中学上课。至此俱乐部成员已经成功制成了密度、静电等实验。
与国内外高校相比,师范院校物理演示实验室的利用和发展还有较大差距。物理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探索能力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物理演示实验的重要性日益受到校内外的专家的重视,如何合理利用和发展还亟待我们解决。
参考文献:
[1]张素才.师范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室教育功能的构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篇9
摘要:保护环境必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人人参与。更应该注意的是环境教育不应仅是环境科学知识的简单传授,而应着重于观念的确立和习惯的养成。结合现行科学教材和小学生特点,我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环境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环境科学;环境教育
一、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上就提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必须服从于自然界所固有的规律。《内罗毕宣言》也要求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对大自然既利用,又保护,而不应过分强调人类在自然界的“主宰”地位。教师应在科学教学中渗透这一思想。
1.教师以身作则,做环保楷模。
小学生模仿力极强,教师的言行是他们乐于模仿的对象。教师应以身作则,随时渗透环保思想,做学生的榜样。如上《两栖动物》一课,由于观察的需要,课前要求学生捕捉几只青蛙或蟾蜍。捕捉前教师教育学生,不要伤害它们;观察时,把青蛙(或蟾蜍)放在水槽里,不用手捏,任其自由活动;观察后,带领学生到校外将青蛙(或蟾蜍)放归自然。培养学生爱惜生命,尊重动物的情感。又如上《昆虫》一课。为了了解昆虫的特征及生活习性,教师带学生到校园里观察蝴蝶、蚂蚁等,教育学生不打扰小动物的活动,跟随观察,培养学生和小动物友好相处的思想感情。
2.传授环境科学知识,树立环保观念。
没有一定的环境知识,是不可能有环保意识的。教师要充分利用科学教材中的环境教育素材,向学生传授一些环境科学知识,帮助学生树立环保观念。如上《植树节》一课,虽然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不可能直接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但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植树造林的好处,向学生介绍由于毁林带来严重后果的例子,让学生感受植树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护森林,爱护花木的思想感情。教《水域的污染和保护》、《空气的污染》时,教师要让学生对污水、废气的危害有足够的认识,自觉控制污染,树立环保观念。
3.自编环保教材,增强环保意识。
仅仅依靠科学教材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缺乏具体形象性,学生感受不深,我结合本地实际和特定的纪念日(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等),根据《小学科学教学指导纲要》进行了自编环保教材的探索,初步拟定了一二年级以学校家庭为主,三四年级以社区、家乡为主,五六年级以祖国、世界为主,由浅入深,螺旋上升的编排体系,并进行了一年级环保教材的试编,作为科学教材的补充,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环保意识。
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1.不破坏的习惯。
不乱涂乱画,不乱攀摘,不乱扔乱吐,不乱倒垃圾,这不仅是对一个文市民的要求,也是一个小学生应具有的起码公德。环境教育应从这些小事抓起,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地为习惯。
2.节约的习惯。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而人的资源并不富裕的国家,以人均占有量与世界水平相比,可耕地仅占全球人均占有量的32.3%,森林为14.3%,淡水为28.1%,矿产为50%。科学教学中,应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节约自然资源的教育,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如教《自然水域里的水是不纯净的》一课,告诉学生,地球上97%的水是海水,不能饮用,仅3%是淡水,且大部以冰的形式贮存在南极和北冰洋,我国六百多个城市,有三百多个缺水,其中185个严重缺水,水资源十分有限。学生听了这些情况后,纷纷发言,表示要节约用水,有的同学还提出用淘米水浇花,用洗脸水冲厕所等节水办法。有的说把南极的冰运回来融化后当水源,还有的说把海水变成淡水。不但使学生产生了水患意识,还激发了学生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兴趣。又如教学《煤》、《石油和天然气》时,让学生知道能源是有限的,如不注意节约,煤、石油、天然气都将在几十年后开采贻尽,教育学生节约能源,鼓励学生为将来开发新能源而努力学生。
三、对学生进行人口教育
人是社会的人,又是生物的人,而环境对各种生物都有一定的负载容量,当人炸或无限制地剧增,超过食物、居所和空间容纳限度,就会遭到环境抗拒压力。下图说明人炸将引起生态失调的恶性循环,因此,控制人口增长是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有力手段。
四、让学生主动参与环保行动,做环保小卫士
环境保护意识只有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达到了环境教育的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成为环境保护的参与者。
1.消除污染,捍卫环境卫生。
让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走上街头,走向自己居住的社区,走进公园等风景点,开展“你丢我捡”活动,消除垃圾。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充分认识到了乱扔垃圾的危害,并对垃圾有了新的认识,他们认为: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2.开展科学课外活动,参与环保实践。
开展“大气污染考察”、“城市噪音监测”,等科学课外活动,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环境的质量现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提出环保建议,如教《水域的污染和保护》一课,我带领学生对学校旁一条小河的水质进行考察。这条河里的水,几年前曾是两岸村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如今,村民虽然喝上了自来水,但仍有不少人用河水淘米、洗衣。我先让学生看看水的颜色,闻一闻气味,再找找水里的小动物。考察中发现,河底黑黑的淤泥足有一尺厚,水中漂浮着无数的塑料袋,水体发黑发臭,几乎找不到小鱼小虾。
篇10
关键词:科普教育;科技活动;作用;发展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明确指出,为了“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体系,提高学校科学教育质量,使中小学生掌握必要和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与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指出,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增强未成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初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以及交流合作、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除了学校要加强综合性的科学教育改革外,“整合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学校科学课程相衔接的有效机制。利用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普教育基地的教育资源,为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服务”十分重要。
一、抓好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工作
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作为科普教育基地要注重从基础设施和制度建设入手,加强宏观管理,为科普教育基地的健康发展打好基础。在中心要规定专人负责科普宣传工作,并制定各类科普工作管理制度;与此同时,要重视加强对科普教育基地的工作指导,推动基地不断完善条件,增加科普设施,丰富科普教育内容,增强开展科普宣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将科普教育工作纳入活动中心的整体工作之中,做到近期有计划、中期有目标、远期有规划。
二、深入学校指导科技教育活动
活动中心作为学校的延伸和补充,要经常把科技教育和课外科普活动普及到每所学校,把科普展品和实验教具,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和验证,指导学生在活动中动手操作有关的仪器,让学生在亲自操作中进行实践和体验,让学生在亲眼所见、亲手操作、亲身体验中激发兴趣,学习知识,开阔视野。同时活动中心教师要经常与学校科技教师共同探讨科技教育教学方法,指导各类科普活动,征求对科教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这样的互动活动对于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的能力,促进科技教育的均衡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精心打造科普工作品牌,开展各类喜闻乐见的科普活动
1.校外活动中心在每年的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普日活动中,要扩大青少年科普工作的覆盖面,营造科普宣传活动大氛围,做到大型活动有特色,小型活动经常化。(1)开展科普知识现场竞赛活动。(2)免费开办科技兴趣小组。(3)校外活动中心要充分利用节假日、双休日组织学生分兴趣班观看《防御雷电灾害》《十万个为什么》《防震动画片》《校园安全故事》等科普影视片。(4)中心要充分发挥培训功能,组织青少年学生开展小电子、小制作、计算机等科技培训活动。
2.在节假日和寒暑假,组织青少年学生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和科技演示活动,如机器人、万用机床、四驱赛车组装与比赛、天文观测等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组装机器人、制作出各种栩栩如生的模型,享受着模型制作带来的快乐。
3.活动中心要加大、加强开展“崇尚科学、反对”宣传教育活动,以观看图片展、召开主题班会、反专题演讲比赛、观看科普影片等一系列主题鲜明的活动,利用身边典型事例,为青少年学生讲解宣传知识,引导他们辨明宗教与的区别,让广大青少年学生认清“反科学、反人类、、反政府”的本质和危害,从而培养和树立青少年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识别、抵御的意识,不断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科学素养。
4.举办“科普图片展”内容要非常丰富,要有自主创新的种类、发展创新的着力点、我国科技创新重大工程、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六大行动、日常生活小常识、穿插有心理健康教育等,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深处播撒下科技创新的种子。
5.举办多种形式的节能减排活动,如发放倡议书、绘画展、节能减排普通话演讲赛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懂得节能减排的知识,用实际行动做节能减排的小标兵。
四、校外活动中心开展好科普教育活动的思考
- 上一篇:医疗预防纠纷与处理条例
- 下一篇:互联网传播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