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成效范文

时间:2023-10-31 17:58: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防灾减灾成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防灾减灾成效

篇1

关键词:城市消防,消防建设,消防问题

Abstract: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our country, for now the city fire safety aspects of some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city fire construction Suggestions.

Key words: the city fire, fire protection construction, fire control problem

中图分类号: TU998.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概述

城市火灾时火灾灾害发生的重灾区,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发展越来越快,城市化进程日新月异,城市的社会情况和产业结构变化巨大,城市商业、娱乐和人流聚集区快速增加,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用火、用气、用电量大量增加,诱发火灾发生的环境因素不断增多,火灾危害范围和危害程度日益严重,特别是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教训深刻。

我们应该吸取教训,切实加强城市消防建设,增强忧患意识,研究城市火灾的发生规律,把城市消防安全当作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切实加强城市消防建设,完善城市消防的防灾和救灾功能,全面推进城市消防建设的发展,减少城市火灾对人们群众的危害,积极营造良好的城市消防环境,为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

2城市消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的城市消防安全建设总体上有了较大的提高,城市消防安全设施条件有较大的改善,特别是《消防法》颁布以来,全国城市消防站、消防车道、消防供水等城市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很好的建设,城市消防安全的整体能力大幅度提高。但是,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一些城市消防设施建设仍滞后于城市发展,难以适应现代化城市消防安全工作的要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城市消防供水不足

水是扑灭城市火灾的主要灭火剂,城市消防供水是城市消防安全建设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部分之一。在我国目前的很多城市当中,城市供水管道是基于生活和生产用水考虑而设计的,没有充分考虑城市消防用水的需求。部分老城市的供水管道由于铺设年代久远,供水管径和供水能力不足,有些城市虽然铺设有大直径供水管道,但是管道缺乏维护管理,管道积垢生锈严重,管径逐渐变小,压力变低,不能满足城市消防灭火的水量和水压要求。特别是一些城市仍会出现停电即停水的现象,城市消防供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不高,城市消防安全没有保障。

在我国的很多城市中,市政设计缺乏规划,城市消火栓数量少,保护半径大,达不到消防规范的间距要求,特别是在一些城市的棚户区、旧城区、边缘城乡结合部,消火栓间距甚至达到了1000m,以上。而在新建小区当中,消火栓建设落后于工程建设,新区已经基本建成,而是正消火栓去仍不见踪影。部分地区的消火栓数量基本满足,但是安装维护不足,使城市消火栓成了摆设。

在我国的很多城市当中,有天然的水源(河流、湖泊)、水池、喷泉等,这些都是城市消防给水当中的重要部分,特别是在城市消防供水管道网络不能满足消防用水要求时,这些水源对城市消防来说,极为重要。但是在目前的很多城市消防建设当中,却忽视了这些水源对城市消防安全的作用,在这些水源边缺少消防道路和取水码头,取水高度超过6m,消防车无法取水灭火,浪费了本就十分紧张的城市消防水源。

2.2城市消防道路不通畅

在我国的很多城市当中,建设之初,缺乏统一的规划,城市道路狭窄,旧城棚户区建筑密集,道路狭窄弯曲,消防车根本无法通过,无法对火灾进行扑救。而在部分城市的商业中心和繁华地带,建筑密集,街道狭小,公路设置不规范,车辆人员来往相互干扰,拥堵严重,消防车通行缓慢。有的消防车道没有考虑消防车承压和消防车通行高度和宽度需要,城市道路的电力、通信架空线、绿化树木等障碍高度不够,影响消防车火灾时的正常通行。如果遇到火灾发生,消防道路不通,消防车进场缓慢,这些都将贻误灭火战机,造成火灾损失的增加。

2.3城市消防设施完好率低

城市建筑消防设施是防范和扑救建筑初期火灾的基础设备,对保障建筑消防安全意义重大。然而,许多建筑在建筑设计当中没有按照国家的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消防设计,部分设计单位一味听从业主单位的意见,干扰建筑的消防设计,使建筑工程的消防设施设计不完善,消防设施的施工无据可依。甚至,有的建筑消防设施没有和工程配套建设,工程主体已经完成投如使用,而配套的相关建筑消防设施却不见踪影。

在我国,很多建筑的建筑使用功能经常做调整和变更,实际当中,存在大量的建筑消防分区随意,擅自更改建筑使用用途,改变建筑材料的情况,但是伴随着这些更改,消防设施却没有进行相适应的建设。建筑使用功能和性质改变后,如果消防设施未作及时相应的补充和增加,无法满足新的使用功能下的建筑消防规范要求,会留下严重的先天性火灾隐患。

城市建筑消防设施是由消防设备和消防产品组合成的一个有机系统,该系统的性能、运行情况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消防安全。目前,很多建筑消防设施管理上存在很大漏洞,消防设施完好率非常低,使花费几十万,上百万甚至更大投入的消防设施系统,形同虚设,火灾时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3城市消防设计建设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城市消防设施建设,推进城市消防工作的发展,为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营造良好消防安全环境。

3.1强化城市消防供水设计建设

消防供水是城市消防设施的最重要和最基础组成部分,是城市灭火救灾的基础和关键设施。加强城市消防供水设施建设,对于保障城市火灾扑救具有至关重要的关键作用。消防供水管网是城市用于消防扑救的给水设施,其管径大小、压力高低、流速快慢、出水量大小,直接关系到扑救火灾的成效。随着现代建筑体量的不断增大,火灾危险性的不断增加,以及消防车性能的不断提高,应当综合考虑现实城市火灾扑救的消防供水要求,对重点建筑进行改造。建设适应城市消防安全发展状况的城市消防供水管网。

此外,还应加强对城市自然水源的利用,河流、湖泊、水塘等自然水源,要修建消防车取水用的码头,修建消防车通行的道路和回车场地等设施。取水码头和消防道路要特别注意不同季节水位变化时消防车吸水高度不大于6m的要求。对于城市消防供水设施,必须加强维护管理和保养,建立可靠的维护管理保障体系,保证其随时性能良好。一是要落实城市消防供水设施的维护管理责任主体,制定市政消火栓、消防供水管网、消防取水设施等的损毁报修、修理、验收程序,做到有章可循。二是落实城市消防供水设施维护专项经费,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三是加强企事业单位自备(人工)水源管理,做到经常清洗,及时补水,保障随时满足消防用水需要。

3.2加强城市消防道路建设

城市消防道路是火灾时消防车实施灭火救援的“生命”通道。对城市的开发建设,要把消防道路放在重要位置,做好规划、实施,要有高的起点和超前性,城市消防道路要尽量建成环状,组成放射状布局形式。在交通运输繁忙的路口,尽量建设公路、铁路等立体交叉网,并根据道路功能保持必须的宽度。对于旧城消防道路狭窄、转弯难度大,障碍物、承载力不符合规定等问题,要结合城市旧城改造,抓紧实施增建、改建和扩建,及时加以解决,该加宽的要加宽,该打通的要打通,保障城市消防道路的畅通。

3.3强化城市建筑消防装备设施建设

城市建筑的消防安全涉及诸多因素,建筑消防设施是保障建筑消防安全,防止和减少火灾事故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对城市建筑消防设施建设要从设计、施工、管理各环节抓好落实,才能保障其完整好用,充分发挥建筑自我防灾、救灾的效能。

在城市建筑消防设施的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建筑使用功能和特点等因素,从建筑结构材料耐火性能和耐火等级设计,到消防安全疏散、防火防烟分区以及防烟排烟设施设计,建筑消防给水、火灾自动报警等设计各个方面,全面予以考虑,严格依照国家消防技术规范要求和标准进行,保障建筑消防设施的消防规范完善。

建筑消防设施竣工投用后,能否保持随时完整好用,其管理维护是关键。要加强建筑消防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并逐级落实管理责任。对建筑自动消防设施,要落实专业维护保养单位,实行定期检测和维护,并出具维护保养报告。

4结语

我国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消防安全工作,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专门的消防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不断用以规范和强化消防工作,推进了消防事业的长足发展。目前针对我国城市消防工作滞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矛盾,我们应加强城市消防安全建设,用发展的眼光,长远的角度,采取强有力的对策和措施,更好地推进城市消防工作的发展,消除火灾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陈文贵,中国城市消防管理手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篇2

关键词:远程监控系统;消防;原理;监控中心;网络

引言

消防安全工作的好坏对社会的发展以及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社会发展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任务。现代城市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火灾事故,利用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将火灾的发生率以及火灾的危害度降到最低。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对火灾的反应能力以及处理能力进行不断地提高,,该系统可以打破原有的消防监控系统,可以利用网路信息、数学模型以及地理信息对城市的消防现代城市的消防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及财产安全,是一项责任重大的工作。将远程监控系统运用在消防中可以提高反应能力以及提高扑灭火灾的成功率,针对现有设施进行统一的管理,对城市建筑进行实时监控。

1、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作用与意义

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就是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城市内的各个建筑进行有效的网络连接,建立各建筑物相对独立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将数字模型技术和及地理信息技术同计算机网络计算进行有效的结合,系统进行综合的利用,在监控中心中,对城市中所有连接在网络中的建筑物,即监控节点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产生,改变了以往仅仅依靠人工报警的局面,给人工报警作了一个极为科学、有利的补充。而它的特点就是能够将联网单位的报警信息具体到每一个探测点或动作点上,并得以在城市联网监控中心进行显示。这就使得报警信息的详细程度,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运用,将火灾发生中的问题进行了有效的解决,对着火点以及着火点的具置的判断进行了有效的加快。

2、系统组成以及工作原理

2.1 组成

按硬件平台划分,系统有网络传输、远程客户和监控中心三大子系统组成。

2.1.1 网络传输子系统

本系统监控中心和监控节点问是以GSM模块为终端通信设备的公众移动通信网络建立的通信。中央网络监控中心采用高端路由器作为核心,其他各级网络监控中心采用中高端路由器,各级网络监控中心通过100M/10M端口连接其他营运商VPN网络,组成消防远程监控骨干网。由于监控节点在分布上不可能集中,系统要建立一个大范围,长距离的通信网络,实用专用网络,无论是无线网络还是有线网络,都会投资庞大。使用现有的公众移动通信网络,不但信号质量好,盲区少,还可降低运营成本。目前每条短信收费0.1元,如果使用专用SIM卡,每月是10元,而且不记收发SMS的数量,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在发生火灾时,有线网络很容易被烧毁,通信会中断,而无线网络克服了这个缺点。

2.1.2 远程客户子系统

远程客户通过各种有线/无线宽带公网CADSL、CDMA、GPRS等)接入骨干网。远程客户子系统的硬件主要由核心处理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组成。核心处理模块以Intel Xscale PXA255处理器为核心,集成10/100兆网络接口、RS232/485通信接口,通过USB通用串行总线接口集成实时语音视频采集模块的嵌入式系统组成。运行Microsoft Windows 4.2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负责完成控制、通讯、数据处理等功能。数据采集模块以Intel5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组成,通过消防联动柜收集自动灭火系统的状态信息。安装在联网用户端的用户信息传输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来自外部环境的各种干扰。监控中心与用户信息传输装置之间通过报警传输网络进行信息传输。

监控节点是安装在消防设备现场的远程控制器,它由GSM模块,单片机最小系统,备用电源,各个设备的控制线路板和各个传感器等组成。对监控节点内的所有消防设备进行控制,单片机最小系统循环采集各个消防设备的数据。数据无异常,定时向控制中心发送一次数据,当发现异常时,立即通过GSM模块向监控中心发送数据,监控中心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分析,是设备异常信息发送有关部门及时的进行维护,发生火灾发出报警采取相应的措施。

2.1.3 监控中心子系统

远程消防监控系统的监控中心是对系统的信息进行集中管理的中心节点。各级网络监控中心由多台IBM企业级服务器、备份服务器、高性能稳定工作站、多台可控大屏幕、24h APC不间断电源系统等组成。网络操作系统采用MS Windows Advanced Server 2000,工作站操作系统采用MS Windows Professional 2000。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Enterprise集群作为整体消防监控网络的数据库平台。监控中心应用软件运用J2EE方式进行总体架构设计,遵循JAVABEAN封装各功能模块。

监控中心采用多节点接收装置,并连入监控中心中央计算机,中央计算机内安装本系统专控制软件,对节点传来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对于设备报警发送有关部门及时的进行维护,对于检测点的温度,湿度,烟敏等信号报警立即报警,并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报警节点的准确位置,最近出警支队,最佳交通路线,并把相关信息传送给出警支队。还可以对监控节点的消防设备进行控制,以便在消防人员到达前有效地控制火势。

2.2 原理

此系统相对比较复杂,包含了多个管理中心以及监控节点,以GSM公众移动通信网络为中介进行信息的连接。此系统中,监控中心负责的任务是实时监控消防设施设备的运营状况,并且实时监控烟雾以及节点温度。监控节点中由多个传感器组成,一旦发生火灾,各传感器就会借助GSM公众移动通信网络运用短信的形式将报警信息传播给系统的监控中心,对监控中心接受报警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不断的提高。接着,监控中心一旦接收到报警信息,就会迅速的发生报警信号,同时在计算机屏幕上将报警地区的准确的位置显示出来,这样就可以采用最近的消防警队,并且选择最佳的公交路线,并且利用该系统将监控节点的消防设施进行远程的控制监控中心在收到报警信息后,立即发出报警信号,并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和开启运用,使得在警员到达之前对火势进行有效的控制。没有发生火灾的时候,监控节点可以以GSM公众移动通信网络为中介,向监控中心定向定期的发送各个消防设备的温度和运行状态,并且如果监控节点的消防设施一旦发生异常,监控节点就会立即给予一定的警示,有利于相关消防部门进行及时的维修养护。

3、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总体架构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对联网用户的火灾报警信息、建筑物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消防安全管理信息进行接收、处理和管理,向消防119指挥调度中心或其他接处警中心发送经确认的火灾报警信息,为公安消防部门和社会联网用户提供信息查询及消防安全管理功能。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由社会单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用户消防信息传输网关ASE(Alarm Signaling Equipment)、报警传输网络、报警受理系统、119处理终端构成。

4、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在城市建筑中的应用

(1)对各个社会消防联网单位消防设施进行实时监控,将报警时间、灭火时间尽可能的降到了最低。

(2)提供详细确认火警单位信息、GIS地图、周边情况、楼层平面图等各类信息,直观形象地描述建筑物内部的结构和环境布置;使得消防部门在灭火扑救前获得真实有效的信息帮助,从而制定相应准确的灭火方案,也可以即时定,位到报警联网单位预先制定的消防预案,提高灭火成功率。

(3)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是推进消防监督执法改革,强化消防管理部门对各消防单位安全管理的监督能力。

(4)构建了城市以及各企业部门的消防监控网络平台,不断的将城市各行各业的消防能力提高,整个城市的安全形象以及安全意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提升城市及行业综合防灾能力,提升整个城市的安全意识和形象。

(5)联网单位消防安全管理:针对各联网用户基本信息、消防建筑设施的维护保养信息以及对城市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信息,建立一个网络平台,包含火灾隐患等级、火灾预案以及消防档案等内容。

篇3

关键词 建筑;消防;思考

中图分类号X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5-0086-02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不断深入发展,建筑行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建筑工地施工过程中的防火管理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特别是大型重要项目的建筑施工工地,更是消防监督工作的重点。

1 建筑工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及原因分析

1)在建工地临时性建筑较多存在火灾隐患。由于建筑工地的特殊性和时限性,工地上的建筑除了规划建筑外,其余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办公、住宿建筑皆为辅的临时建筑,且一般在主体建筑完成后将被拆除,大部分的建设单位为减少投资成本,基本上采用搭建临时建筑的方法解决。

(1)工地的临时工棚采用的大都是金属面聚氯乙烯泡沫夹层板,此类建筑材料的使用使得临时建筑耐火等级不符合有关规范要求,一旦发生火灾,建筑物在极短时间内失去整体强度,容易发生坍塌。由于此类材料遇明火易引起火灾,而建筑施工前期所需塑料蓬布安全网毛毡、木材壳子板竹排草毯油漆及施工人员工棚内被褥等多为易燃可燃物品,有些可燃物堆积在房屋边缘,紧邻周围建筑物,一旦发生火灾,极易引起蔓延,造成大的火灾损失;

(2)建筑工地未按要求设置临时水源。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有些建筑工地未及时设置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特别是一些高层建筑施工时未及时按要求设置临时水源,对工地周边的池塘、湖泊、市政消火栓等天然水源的清理、维护不到位。一旦发生火灾等事故,不能第一时间保障消防供水,容易使火灾扩大蔓延酿成大事故;

(3)用火用电违章作业,电器设备质量不合格、电线私拉乱扯等现象严重存在电气火灾隐患。大部分临时建筑物内电器设备在采购、敷设、安装时都没有按照规定进行严格把关。部分临时建筑内居住的工人为了用电方便,存在有擅自拉接电线和安装插座、使用较大功率电器,同时,建筑工地上为了加快工程进度长时间使用碘钨灯等大功率电器等现象,给临时建筑带来了较大的火灾隐患,容易因短路、过负荷、接触不良等引发带电设备火灾事故;

2)施工作业管理不到位,监管措施不力现象时有存在。在检查中发现多数在建工程实行总承包制度,在实际施工中存在许多分包施工队伍,因而在逐级消防管理中往往存在越级、脱节现象,在抓落实、抓管理的过程中往往出现责任不明确,措施不到位,只顾施工进度和工期,忽视消防安全,留下火灾隐患。近年来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火灾事故,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是:一是未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安全意识差,管理不到位;二是对特殊材料、周围环境、遗留火种的监管不力。三是防范措施及应急处置突发事故的能力不强;

3)施工人员素质较低,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建筑施工工地人员多为民工,人员组成复杂,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这些人为因素的存在直接导致了工地火灾事故的发生。

2 加强建筑工地施工过程中消防管理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由于建筑工地的其特殊性,在日常的消防安全管理过程中,应切实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责任制,形成消防安全管理网络,消除管理过程中脱节和漏洞,规范管理,消除隐患,确保工程建设消防安全。

1)加强组织建设,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建筑工地的防火工作必须强调领导责任制和消防安全责任制。各工地项目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体系,从施工、监理、建设单位人员至上而下,制定措施,落实人员,明确分工,细化责任,逐级负责,把消防安全管理职责真正落到实处。总承包单位在日常消防安全管理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分包队伍的消防安全管理,对分包单位要有制约机制,要克服只抓工程质量和进度,不抓消防安全的错误思想,真正做到“谁主管、谁负责”。分包单位应明确对施工现场进行消防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将消防安全纳入安全员的日常监督管理范围,加强对施工现场电源、火源的管理;

2)加强日常监督管理,消除火灾隐患。在日常消防监督管理中,要从监督检查和督促整改两个方面着手。要从源头把关规范临时建筑物的搭建。消防部门应在建设工程的许可过程中,对临时建筑的搭建提出合理、适当的消防工作建议;

3)加强临时消防设施的设置。临时消防设施主要包括室内外消防给水系统、应急照明、灭火器。临时消防设施可尽最大可能利用既有水源。同时考虑到成本问题,消防水源可尽量选用天然水源,市政消火栓,周围建筑或自身消防水池,实在无法解决的,再要求设置临时消防水池;

4)加强工地防火安全管理。首先要进行严格的功能分区:在建工地施工现场功能众多、布局复杂,既有施工操作场地、原辅材料堆场、仓库,又有办公区、生活用房等辅助设施。施工中油漆、装饰、涂装、电焊等高危作业,都极易引发火灾。必须将施工现场的固定动火作业、易燃易爆材料存放、易燃废品集中站等高火灾危险性场所和临时办公区、生活区等场所进行区域划分,以减少火灾发生概率;其次必须保证消防车道的畅通。在工程施工时同步建设消防车道并保持消防通道畅通十分重要;最后需要对施工现场、临时用房开展针对性的检查;此外,在施工中有专职人员负责消防安全管理,落实安全巡检,并配备相应的移动式灭火器材;在施工人员住宿区域,要加强对电器线路的安全检查,严禁乱接乱拉电线和违章使用电情况的发生。

5)加强教育培训,增强消防安全意识。对建筑工地的施工人员进行集中授课、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开展防火安全教育。宣传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火灾的一般规律、特殊工种作业消防安全、灭火器材的使用以及初期火灾的处置和报警等等,以进一步提高建筑工地的施工人员消防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

[1]刘孝君.建筑工程消防设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职业技术,2007(8).

篇4

关键字 性能化消防设计;建筑消防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TU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6-0203-02

经济及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建筑行业的快速崛起,建筑物所具有的功能也逐渐趋于复杂化和多样化,因此,攸关社会大众生命安全及切身利益的建筑防火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其相应的消防设计要求也随之大大提升。传统的处方式消防设计现已难以全面满足复杂建筑的消防要求,所以相关人员根据特定建筑所具有的火灾特性进行研究,性能化消防设计由此诞生。其以消防安全工程学为基础,根据建筑结构、内部可燃物及用途等情况,由设计者结合其功能、空间等条件自由地位建筑物选择各种有效的防火措施,再将各个措施有机组合,形成建筑总体防火设计。

1 建筑物性能化消防设计的主要内容

建筑物性能化消防设计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

1)保证建筑物内部人员能够安全疏散;2 保证建筑物的构件具有耐火性能;

2)性能化安全疏散。其以建筑物内部人员的安全为中心进行考虑,主要目标为:建筑内部人员能够在火灾蔓延至危险状态前全部到达安全区域。安全疏散的步骤为:(1)有效确定需要进行安全疏散的目标,将消防工程学理论灵活运用于实际的消防工作,对建筑物火灾存在的危险性进行模拟量化解析,科学合理地辨识危险源并设置火灾场景;(2)根据多起火灾实力得出的经验,综合分析并计算建筑内可燃物质的安全隐患,并对可能引发火灾的各种条件及由此造成的火势、烟雾漫延途径及人员疏散情况进行预测;(3)评判相关设计,结合预定的人员疏散目标对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及科学性进行校核;(4)不断调整并优化设计方案。

3)性能化构件的耐火性。其以建筑稳定性为中心进行考虑,通过对火灾中建筑物构件的反应进行分析,采用性能化设计来保证建筑物在火灾中的稳定性,避免建筑倒塌现象产生。其性能化设计的标准是:建筑构件的耐火时间大于火灾持续时间。

2 性能化消防设计在建筑消防工程中的应用

2.1 在综合性大型建筑消防工程中的应用

使用功能多而复杂、体积大、财富、人流及物流相对集中、形式结构多种多样等是综合性大型商业建筑物的主要特点,其存在电、气、火使用频繁、可靠防火区难以形成、排烟可靠性低及人员疏散难等危险特性。性能化消防设计应根据以上特点与特性来进行考虑。

首先,根据城市规划内容对建筑物所处位置、消防水源、消防通道及防火间距等进行确定。综合性大型建筑禁止设置于火灾危险等级为甲类、乙类的厂房附近、甲类、乙类、丙类等可燃气体与液体储罐附近以及可燃材料堆放场附近。应建造专用房间,用以安设燃油、空调机组、热水机组、燃气锅炉、油浸电压变压器、高压电容器及多油开关等易引发火灾的设备。规定要求以上及同类设备应设置在地下一层或首层靠外墙的位置,但商家多希望首层能够尽量不被设备用房占用,所以只要通过公安消防部门所组织的专家论证及设立行政管理部门,并采取了有效地应对措施,便可将消防设备安设在主楼屋顶、裙房及地下二层。幼稚园、游玩厅及托儿所等儿童聚集的类场所应安设于建筑物的首层、二层或三层,并进行出入口的单独设置。综合性大型建筑物内部的KTV、歌舞厅、夜总会、放映室、录像厅、桑拿浴室、网吧及游艺厅等娱乐游艺场所也应设置在建筑首层、二层或三层。这类设置应尽量靠外墙,避开袋形走道的尽头和两侧。针对其容纳的人数,以厅室的实际面积为基础,放映室及录像厅应按照1人/m2进行计算,其他场所则按照0.5人/m2进行计算。以上场所均要使用耐火能力大于两小时的隔墙以及大于一小时的楼板,用以分离其他场所。结合实际需求,假如一定要在墙上设置房门,那么必须设置防火门,且防火门的防火等级不低于乙。

2.2 在公路隧道消防工程中的应用

隧道起火存在人员疏散困难、烟雾不易排出等特点,其人员疏散的性能要求可归纳如下:整个疏散过程中要保证隧道内部人员不受到火焰及火灾烟雾的侵害;隧道内部人员可从隧道中的任一位置无危险地抵达疏散通道;保证对隧道内部不熟悉的群众能够在火灾发生时较为容易地找到安全通道;保证群众找到安全通道前不发生排队或过度滞留的情况。

火灾发生初期,烟雾及空气存在分层现象,烟雾的扩散也相对缓慢,所以为救灾的最佳时机。如果这之前没有成功灭火,当烟雾因空气的自由扩散而形成危害区之后,救灾就会变得十分困难。性能化消防设计中的通风气流设计能够较好地改变烟雾扩散形态,使得隧道防火效果更佳显著。

针对隧道消防工程的性能化消防设计,临危人员及车辆的疏散方法如下:

时刻掌控隧道监控系统,以便及时发现火灾;在发出火灾警报的同时快速关闭隧道,严禁车辆进入;开启“揉烟”程序,用以稳定烟雾扩散;隧道内设置的值班人员要及时对相关单位发出求救信号,如消防及救护等单位,各个单位在了解火灾基本情况的前提下要拟定有效的应急措施;对监控设备进行合理利用,快速对外公开事故信息。例如,可利用广播通讯指挥灭火及车辆的疏散,并将隧道入口及附近的所有信号灯变更为事故闪烁,情报板及时显示真实的事故信息;按照日常方式组织事故下游车辆尽快驶离隧道;及时疏散事故上游车辆至紧急停车带,离火源尚远的车辆先驶入行车横洞,再通过另一隧洞离开隧道,在场人员则通过距自身最近的行人横洞远离危险;隧道内部的所有灯具要时刻保持全开状态以便救援。隧道内部所有火灾点的上风侧横通道必须全部打开,该区域车辆经由横通道疏散至安全的另一隧道,下风侧所有车辆快速有序地驶离事故隧道;安全隧道需改成双向行车,规定行车车速不超过30km/h,并禁止超车。

临危车辆中的群众下车之后需在同一安全区内进行统一的人员疏散。人员疏散存在很大的不定性,所以为保证群众能在火灾威胁到生命安全之前到达安全区域,相关人员必须构建隧道人员疏散过程的数值模拟,用以进行合理的疏散设计。

3 结论

性能化消防设计引领着全球消防设计今后的发展,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进各类建筑物消防设计的时代化、合理化及利益最大化,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虽然当前许多建筑都还未对其进行采用或采用得并不全面,但随着相关人才的涌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这种根据建筑物自身特性而产生的消防设计必然会在推动火灾安全工程学发展的同时,创造出崭新的消防安全历史。

参考文献

[1]李向南.浅谈性能化消防设计在建筑中的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3,39(6):17-18.

篇5

0 引言

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建筑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迎来了各种挑战。现代的建筑设计趋于个性化,不仅建筑结构复杂,而且形式多样,给城市带来了美感,也让人们的生活充满生机。但是,建筑结构的日益复杂化,就必然会给消防工作带来很多的不便。多年来的经验总结可以明确,建筑物的火灾事故主要是由于排烟不畅而导致烟气中所含有的毒气危及人体所引起的。

可见,将建筑物内的烟气及时地排散出去是非常必要的,不仅可以确保消防工作顺利展开,而且还可以确保火灾期间建筑物中的人员可以安全疏散。

1 工程案例

本次研究对象为一个地下4000平米的汽车库,所需要研究的问题是需要设置几台排烟风机、几台排风风机以及排烟与排风管道的设置问题。根据GB 50067-97《汽车库设计防火规范》8.2.1条,面积超过2000m2的地下汽车库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因此,在设计中需要开出窗井,而且还要具备自然排烟条件。在《汽车库设计防火规范》8.2.2折中,也明确规定了每个防烟分区需要设置独立系统,这个系统的排烟设施应按照同时满足两个防烟分区的需要同时动作。

2 建筑工程项目中消防审核的重要性

上述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防火审核越来越得到重视,并成为建筑工程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在国家消防法中,防火审核所承担的主要职责是要确保建筑的各种消防设施设计符合消防规定。同时,还要在消防安全设计的前提下注重环保设计,通过降低成本而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通过对大量的火灾事例进行统计分析,并做出总结,可以明确,在建筑火灾事故中,由于建筑的防排烟设计问题而导致的伤亡事故颇多。消防设计审核工作是在建筑消防设施的设计阶段,公安消防部门履行审核职能,对有关的设计文件进行审核。这样,建筑消防设施的设计上存在问题,可以按照消防技术规范标准以指正[1]。可见,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防排烟设计中,做好消防审核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关乎到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

3 建筑工程项目消防审核的内容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项目高质量完成,就要做好消防审核工作。承担消防审核工作的负责人要了解审核的内容,并在文件审核中能够做到每一条规定都细化到具体工作内容中。公安消防部门目前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消防审核工作包括以下几项。

其一,审查建筑工程总体结构设计,在审查总平面布置图的时候,重点内容包括消防车道的设计是否合理、建筑间距是否符合消防规定、室外消防给水设计是否规范、高层建筑的扑救场地等等。

其二,审查建筑的构造、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的设计。

其三,对建筑的耐火等级进行审核,划分建筑属于哪个火灾危险类别。

其四,对建筑的防烟设计和排风设计进行审核,特别要对建筑的空调系统设计进行检查,以确保设计符合防火标准。

此外,还包括电气设备的安装设计、疏散通道的设计、各种灭火装置是否符合消防规定要求、建筑物是否安装有火灾自动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等内容,都需要进行审查。各项设计都符合消防规定之后,才能够进入到施工环节。

4 建筑工程防排烟设计的消防审核中所存在的问题

4.1 自然排烟的设计缺乏合理性

建筑设计中,要考虑到自然排烟功能,以保证建筑物内的环境质量。如果自然排烟的设计缺乏合理性,一旦有火灾事故发生,就会引发一系列的危机,特别会由于排烟不畅而导致人员伤亡。建筑物的自然排烟通道为外窗,要求可开启外窗设计要具有合理性,以保证自然排烟通常。按照建筑消防设计规定,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的前室都要设计有外窗,而且外窗打开的面积要超过2平方米,如果是合用的前室,则外窗打开的面积要超过3平方米。防烟楼梯间的外窗设计,每间隔五层都要有外窗设计,且打开的面积要超过2平方米。如果建筑物的内空间高度不到12米,可以设计有天窗或者高侧窗户,窗户可开启的面积要超过室内空间面积的5%。所有的窗户都要设计为对外开放,不可以设计为固定窗。在建筑设计中,特别是高层设计,窗户打开面积的设计往往会被忽视,而且窗口设计部符合消防规范的颇多[2]。(下图:建筑工程可开启外窗设计)

4.2 机械排烟的设计缺乏合理性

4.2.1 对加压送风机的风量设计缺乏合理性

关于加压送风机的风量设计,一些设计师会认为风量越大,排烟效果就会越好。这是一个理解误区,很显然对消防审核的各项规范内容和流程并不十分了解。关于加压送风机的风量设计上,要通过计算获得。当加压送风机运行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风管会存在漏风问题,因此,要对漏风系数进行考虑,不可以对风量随意增加。如果建筑物的楼梯为剪刀楼梯,可以通过风管和楼梯出口进行排烟。一些设计人员在计算的时候,如果只设计有一个楼梯风量值和一个风洞尺寸,就会使风扇气流的空气量仅仅能够达到设计空气量的一半,甚至会低于一半,所起到的排烟效果不符合规定。

4.2.2 避难层要按照规定设计有独立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建筑物的避难层都是封闭式设计。为了确保空气流通,需要安装排烟机械加压空气装置,并可以单独运行。通常建筑物如果不是有必要,一般不会设计有避难层,因此,设计师在进行消防排烟设计的时候,往往会忽视这部分的设计[3]。如果在避难层没有涉及机械排烟系统,在封闭的空间内没有空气流通,就会难以避免火灾的威胁。在封闭避难层安装机械排烟系统,可以提高空间内的空气压力,避免火灾发生时烟气侵入到避难层中。

5 建筑工程防排烟设计问题的原因

5.1 排烟风机风量的设计不合理

按照排烟风机风量设计方面的规定,排烟风机的排烟量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漏风问题。如果建筑物所安装的是残压排气扇排气系统,进行黑烟的排放计算,就不易获得准确的数值。为了对管道漏气的问题予以补偿,就需要提高漏风系数。相关规定在《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就有所明确,建筑物所安装的通风系统,如果为民间轴烟道,泄漏率往往会超过10%。但是,通风系统的泄漏率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因材料不同而有所差异。多数的建筑消防设计师在通风系统设计中,并没有对漏风系数以明确,更没有对通风系统的排烟量通过计算而进行设计,而是直接套用数据并对排烟机进行配备,导致通风系统的排烟效果不佳。

5.2 中央空调系统的排烟问题

很多建筑物在排烟设计中,都是机械排烟系统结合中央空调系统发挥排烟效果。理论上而言,这种设计是可行的。但是,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却要考虑到风量设计问题。比如,在机械排烟系统和中央空调系统之间需要建立旁通管,并通过自动切换阀进行排风自动切换。这就必然会增加建筑设计和施工成本[4]。在建筑工程防排烟设计审查中,类似的问题就会出现,而且往往是中央空调系统的排烟设计存在问题。较为常见的现象是,没有在每一个空调系统的出风口处设计自动控制阀,虽然空调出风口是维持开放状态,但是,排气口却是关闭着。一旦有火灾发生,就会由于排烟雾效果不良而引发事故。

篇6

关键词:民间美术;地方高校;艺术教育

民间美术作为人类艺术的母体,历史悠久、博大深厚、灿烂多元,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中为满足其审美需求而创作、应用、流传的朴素艺术形式,是不同地域的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审美智慧的“活化石”。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物化形态,表达了劳动群众对美好生活理想的积极追求,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和创造智慧。保护和传承民间美术,对于呼唤民族精神、实现民族文化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这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各阶层也采取了种种措施保护和传承民间美术。

但在政府及各文化领域抢救民间美术的各种举措中,出现了种种弊端和不足,忽略了民间美术中最本质的民族精神传承,忽略了民间美术作为活态艺术的传承特征,也忽略了民间美术保护和传承中应有的普遍性群众基础,更忽略了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需要的民间美术传承体系。

一、高校艺术教育是传承发展民间美术的最佳载体

教育部章新胜副部长在“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的致辞中说:“希望各地高校积极参与到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事业中,发挥大学在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信息职能、人才培养和培训以及重要的文化发展创新作用。……在更广阔的人类文化背景中整合、发掘民族文化的新资源,以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下的民族本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将民间美术引入地方高校艺术教育,立足地方民间美术文化优势,构建起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艺术教育理念是地方高校的应有之举,可以弥补抢救传承民间美术中出现的种种不足,极大地推动民间美术的发展与民族文化的振兴。

1.将民间美术引入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便于对地方民间美术进行系统化的收集、挖掘、整理和研究。长期以来,民间美术一直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尊重,加上历史和政治运动的破坏,民间美术的生存更是岌岌可危,文献资料极为匮乏,学科资源相当薄弱。而地方高校担负着当地科研的责任和使命,其师资和教学科研环境有利于对地方民间美术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从而构建起当地民间美术发展的立体框架,系统地分析地方民间美术历史与现状,为民间美术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展开提供文献意义上的指导和学科理论的支撑。

2.将民间美术引入地方高校艺术教育,能为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解决传承的普遍性和最根本的人才培养问题。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民间美术后继无人,传承机制的现代化转型面临困境。群众的普遍认同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当今民间美术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教育是民间美术保护和传承的依托,是对民间美术最好的保护和传承行为,没有教育作为依托,民间美术就会失语甚至断绝。地方高校的培养对象是广大青年学生,办学目标是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这就使得在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中开展民间美术教育具有普遍性和高层次性,能发挥主流文化传承教育的认知功能,培养民间美术的爱好者和接班人,振兴和发扬民族艺术文化的精髓,使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延续。

3.将民间美术引入地方高校艺术教育,有当地丰富的民间美术教学资源做为坚实的办学基础。鲜明的地域性是民间美术的重要特征,广袤的地域催生出不同的地域文化和民俗生活,进而形成各地不同的民间美术体系和风格。各地在不同文化历史时期积累形成的丰富民间美术遗产,以及各地民间艺人掌握的大量制作经验和高超的制作技艺,都是地方高校民间美术教育中宝贵的教学资源。地方高校了解、熟悉当地民间美术资源的分布和演变,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资源,为民间美术教育提供坚实的办学基础。

二、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中传承和发展民间美术的途径

在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中如何利用地方优势,把艺术教育课程作为传承民间美术的实施手段,确立民间美术在地方艺术教育中的学科地位,把地方性民间美术资源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继承和发展民间美术,弘扬民族文化并使其在社会经济中得到转化和应用,是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一个必须受到广泛关注的课题。

1.以公共欣赏课和选修课的方式,将民间美术纳入课堂

课堂教学是普及大学生民间美术教育的重要方法。立足本土文化优势,有重点、有计划地根据地方民间美术资源特点来调整课程设置,修订教学大纲,构建地方高校的民间美术特色课程模块,以开展民间美术公共欣赏课和选修课的方式,将民间美术纳入课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民间美术作为重点欣赏的选修课。通过课堂教学介绍民间美术的起源、发展和沿革,欣赏艺术作品,使学生了解各类民间美术产生的文化背景、时代特征和艺术特点,从而普遍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和保护民间美术的自觉性,进而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2.构建地方高校艺术教育民间美术课程体系建设,编写特色校本课程教材

地方高校民间美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课程体系建设, 在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中应加强民间美术的教育内容,大力开发和构建民间美术教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有计划、有重点地在人员配备、经费支持等方面扶持民间美术课程建设,支持和鼓励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创新,将之努力建设成为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民间美术课程的建设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当地丰富的民间美术课程资源,并根据资源特点来调整艺术教育课程设置,按课程适合的范围分阶段、分层次进行教学设计,挖掘自身潜在优势, 突出地域性与民族性,扎实有效地为地方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拓宽局面。同时大力支持相关课程教材建设,根据地方民间美术特点鲜明的优势,在现代性、前沿性的基础上编写特色校本教材,申报优秀教材或规划教材立项项目,提高教材质量和水平。

3.注重民间美术教育的开放性,充分利用一切有利的社会资源,拓展教学空间

成立学校民间美术学生社团,聘任本校教师或专家学者进行专业指导,定期开展民间美术讲座、学习、观摩和制作活动,同时有选择地收集和整理民间美术作品,定期在校园内举办各种形式的民间美术作品展览,多视角地展示民间美术的历史、制作工艺及现状。此外注重在特定的文化情境下开展教学,如充分利用博物馆、美术馆等社会资源,参观民间美术展览,关注生活中民俗活动和民间美术等。学校还可以建立校外民间美术实习基地,组织学生通过校外民间美术考察,与民间艺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学习,进行实地观摩,或邀请民间艺人进课堂,以多媒体、座谈、现场表演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精湛的技艺过程,使民间美术的教育多元化、形象化、生动化。

4.设立地方高校民间美术研究机构,加强理论研究和指导。

地方高校作为地方教育和科研的最高学府设立专门的民间美术研究机构,加强理论研究和指导是地方高校在艺术教育中推进民间美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和积极举措。地方高校民间美术研究机构可依托本校美术专业院系或公共艺术研究室,吸收本校研究民间美术的教师、民间艺人和社会民间美术研究人士加入,使得这些民间美术研究人员能在地方高校这样一个相对稳定又有教学科研资源优势的环境中从事民间美术的收集、整理、研究、教学和创作工作,对民间美术的教育加强理论研究和指导。

将民间美术引入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不仅能使地方高校艺术教育更具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创新性,还是在当今文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举措,这将为优秀民间美术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建设先进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推动社会和谐做出应有的实质性贡献。

参考文献:

[1]徐金龙.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1

[2]吴禾.地方高校民间美术教学体系的构建[J]泰山学院学报2005,3

[3]潘梅.关于把民间美术引入现代教学的一些思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9,2

[4]王薇.民族民间艺术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2005,6

篇7

关键词:电子类课程设计;Multisim;Keil+Proteus l;Protel9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2-0165-02

一、引言

高校电子类课程是电子信息、通信、电气自动化等工科专业最重要的课程,由于电子类的课程如电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高频电子线路、微机原理以及单片机等学科是多理论多实践性的学科,往往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注重理论讲解,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学生也不能及时地验证和应用这些理论知识,即使有课内实验,但实验课时少且一般都使用现成的电子实验箱完成一些验证性实验,使学生达不到很好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在每门电子类课程结束后,用一到两周的时间由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相关电子类课程的设计对提高学生对电子类课程知识的理解和实践有很大的作用。而在电子类课程设计中,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使用相关仿真软件的辅助设计,可以提前预知设计的结果,方便修改参数和改正错误的设计能有效地提高设计效率,降低设计成本等优点。下面将介绍各们电子类课程设计以及适合该们课程相关的仿真软件。

二、电子类课程以及辅助仿真软件

根据电子类课程的特点,分为无需编程的和有需要编程的课程,有需要印制电路板和简单面包板可设计的内容。不同的需要则在进行电子类课程设计的时候使用的辅助软件则不同,下面将分别介绍。

1.无需编程的电子类课程设计和相关的辅助软件。在电子类课程中,电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高频电子线路等课程中不涉及微机控制的电子硬件设计不需要编程,则可以使用Multisim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仿真软件是由加拿大Interactive Image Technologies公司基于Windows的电子线路设计工具,后由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I收购,并推出性能更强大的电子线路仿真软件Multisim9~12版本且与Labview完美结合,具有丰富模拟、数字器件、FPGA器件和仪器仪表等仿真元器件,该软件包含电路仿真(Multisim)、PCB设计(Ultiboard)、布线(Ultiroute)以及通信分析与设计(Commsim)四个部分[1]。该软件可以仿真电路里的基本电路分析原理,三相交流电,模拟电子技术中的运算放大电路、滤波、整流、稳压等电路,也可仿真数电里的基本逻辑电路、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以及高频电子线路课程中的高频信号的调制解调等电路,其虚拟仪器仪表种类齐全如示波器、函数发生器等,也有强大的电路分析功能,可进行直流工作点分析、瞬态分析、傅里叶分析等。适用于模拟、数字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2.需编程的电子类课程设计和相关的辅助软件。在电子类课程中,微机原理以及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的课程设计相对较为基础的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要求由软件编程,需要掌握汇编或者C语言等相关的编程语言,针对这样的课程设计,可以使用编程软件Keil+电路仿真软件Proteus。Proteus软件比Multisim在单片机以及微机仿真中具有更完善的性能[2]。Proteus软件是英国Labcenter electronics公司出版的是世界上著名的EDA工具。它不仅具有其他EDA工具软件的仿真功能,还能仿真单片机及器件。它是目前最好的仿真单片机及器件的工具。从原理图绘制、代码调试到单片机与电路协同仿真,真正实现了从概念到产品的完整设计。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将电路仿真软件、PCB设计软件和虚拟模型仿真软件三合一的设计平台,其处理器模型支持8051、HC11、PIC10/12 /16/18/24/30/DsPIC33、AVR、ARM、8086、MSP430、Cortex和DSP系列处理器,并持续增加其他系列处理器模型。在编译方面,它也支持IAR、Keil和MPLAB等多种编译器[3]。

Keil是一款单片机开发系统平台,支持汇编、C语言、PLM、以及混合编程。Keil提供了包括C编译器、宏汇编、连接器、库管理和一个功能强大的仿真调试器等在内的完整开发方案,通过一个集成开发环境(μVision)将这些部分组合在一起。无需连接单片机硬件而进行纯软件仿真,具有跟踪、调试、复杂断点等功能,能生成在线仿真和烧录到芯片所需的HEX文件等[3]。用Proteus设计电路时,无需画出单片机的最小系统,晶振频率在单片机里手动改变即可。在仿真的时候只需将Keil编译器里调试好的程序生成的HEX文件加载到Proteus的微机芯片上即可,点击仿真按钮,可立即观看到电路的仿真效果图。若进行硬件调试时,只需将Keil编译器生成的HEX文件通过串口调试助手下载到单片机等微机芯片上,即可进行实物的硬件联合软件的调试。有编程软件和微机硬件电路软件的结合,能更好的辅助学生在微机和单片机课程方面的设计,有效提高设计效率和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3.需印制电路板的电子类课程设计。一般电子类课程设计中如果需要印制电路板,如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或者单片机等相关电路需要印制电路板时,则使用市场上已经十分成熟的Protel软件,其常用的版本有Protel99或Protel200。该软件是Altium公司开发的EDA软件,具有电路原理图设计功能、自动布线功能、原理图混合信号仿真功能、印制电路板设计功能以及PLD设计功能。而Protel2004在内的先前一系列版本的功能和优点以外,还增加了许多改进和很多高端功能,如拓宽了板级设计的传统界限,全面集成了FPGA设计功能和SOPC设计实现功能,从而允许工程师能将系统设计中的FPGA与PCB设计以及嵌入式设计集成在一起。Protel在设计电路板方面具有庞大的常用的各种元器件以及相关封装的元件库,随着版本的升级以及各位设计者的填补,元器件库也相应的随电子器件的增加而完善,也可以自己绘制元器件以及相关封装,建立自己常用的元器件库。Protel在PCB制图上面具有其他相关软件无法比拟的功能,设计者将绘制好的电路原理图转换成PCB图,排列好元器件,设计者可以手动或者自动布线,通过了电气规则测试后,即可将PCB图印制成电路板,焊接好元器件,进行电气测试后便可以进行硬件的调试[4]。

三、结论

在电子类课程设计中,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使用相关仿真软件的辅助设计,可以预知设计的结果,方便设计中各种元器件参数以及错误设计的修改,能形象生动的跟踪过程,仿真测试通过后再进行实物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将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克服了传统设计周期长、成本高等缺点,能有效地提高设计的效率和降低设计成本等优点。

参考文献:

[1]黄智伟,李传琦,邹其洪.基于NI Multisim的电子电路计算机仿真设计与分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李现国,张艳.Proteus仿真在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9(12):125-127.

[3]马华玲,Proteus+keil在单片机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函授学报,2012,25(4):26-27.

篇8

关键词:防渗技术;农田;水利工程;应用

我国农田排灌渠道结构多数是以自然土体为主,在渠道建设过程中对土体进行挖掘,形成流水的沟渠便作为农田排灌的主要渠道,而在长期的浸泡过程中,土体就会慢慢出现结构变化,进而出现渗漏或者淤塞等现象,最后导致农田排灌受到影响。而混凝土U型防渗技术以及膜料技术作为新时代中防渗性能较强的两种先进技术,若是应用在水利工程中,会使水利工程中排灌渠道的渗漏现象得到有效改善,因此下文中针对两种技术分别介绍,希望为水利工程提供参考。

一、混凝土U型防渗渠的施工工艺

1、混凝土U型槽的预制

目前,我国混凝土U型槽的预制有自制钢模、小型振动棒、卷板式、机械、地胎膜等多种方法,但是由于自制钢模和小型振动棒两种方法在施工过程中对钢模的需求量过大,并且施工不方便,养护期也相对较长,而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大规模的工程,从经济和施工的角度考虑这两种方法不够理想;卷板式预制方法对混凝土U型槽的质量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的保障,在农田灌溉中只能作为尝试使用,但是由于农田产业的经济效益关系着农民的生活,因此这种方法不到万不得已时还不能使用。

而机械生产和地胎膜是目前比较理想的两种预制方法,其中机械生产法是采用机械液压的形式并辅以U型内侧的振动,使得U型的上下两部分与槽壁保护成型,该模成型后可立即脱机,一周的养护已过,就可以安装,这种预制槽适合中大批量的农田使用,质量有保证。另一种是使用地胎膜预制的方法。这种办法首先需要一块平整的场地,挖开平卧的半个U型坑槽,夯实后把尺寸校正好,然后铺上塑料膜,接着用强度较高的胶合板做成侧边模板和隔板,再把已拌制好的混凝土浇筑上去,刮平、收光,养护一段时间后就可安装。这种预制槽适用于60cm口宽以上的U型槽。而且这种预制方法比较经济,质量也较好,若预制时对每块预制材料进行连续编号,而后以编号顺序安装,效果非常好。

2、开挖基面

基面开挖的要求比较严格,不但要控制断面、开挖尺寸以及基面高程的标准,同时还要保证基槽表面的干净与平整,对基面周围环境要进行清理,垃圾、杂草、石块等杂物均不可以出现在基面开挖范围内,同时还要对地质、水文情况进行全面勘查。基面开挖过程中,要利用木夯进行基面夯实,同时还要保证基面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对基面坡降标准严格掌控,并保证与施工要求相符。

3、安装

安装的过程对于整块U型槽和半块拼接的U型槽,其安装方式是不一样的:整块的U型槽要在开挖前把基槽面压实,要在基槽一侧每隔50m设置高程控制桩。然后将混凝土U型槽放入基槽,并根据控制线对混凝土U型渠的侧面进行校正,并用水平尺对平面进行横向校正,对符合要求的两侧,要用土固定。另一种拼接成U型槽的安装方法,安装时要将两边的预制板沿线带齐,回填土压实,一周后,待U型槽基本稳定后,再度校正。

二、混凝土U型防渗渠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混凝土U型槽在预制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所有材料的质量以及混凝的土配合比。安装前一定要对U型槽质量进行严格检查,对于那些尺寸变形程度较大,且内平面有严重麻面现象的要放弃使用。安装时务必要加强保证安装人员的安装技术,严格按照具体的施工工艺进行。对混凝土U型防渗渠的管理时刻不能松懈,尤其是在大雨之后,要及时对其进行检查,及时处理损害处。

三、膜料防渗技术

1、膜料防渗技术的设计过程

(1)材料的选择

膜料选择中,因为塑膜的变形程度较好、质量较轻可以优先选用;聚氯乙烯膜的抗拉度较高,抗穿透能力强,在植物多的地区可以选用;聚乙烯膜耐低温效果良好、抗老化程度比较强,在寒冷的地区可选用。

(2)土层膜料的防渗

为增加土保护层的稳定性,我国在工程实践中发明了多种铺膜的形式,有梯形、锯齿形等。但是在设计中,这些铺膜形式必须依据渠道的流量、流速、以及渠基周围的土质和保护层的材料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再选择。

(3)砂砾料保护层的膜料防渗

砂砾料保护层的防渗的设计和土保护层的膜料防渗设计基本一样,但其也有不同之处,这不同就在于砂砾料保护层的厚度比较小而且还必须在其中设置过渡层。因此,在设计时砂砾料保护层的厚度一般应在为25到40cm之间,地区气候较温暖的区域保护层的厚度选值较小,寒冷的地区选值则较大。

(4)刚性材料保护层的防渗

刚性材料保护层主要由水泥土、石料和混凝土组成。刚性材料保护层的主要作用是对膜料进行保护,而它的防渗作用则不在考虑范围内,比其他保护层不一样的就是,这种刚性材料防渗层的厚度比较小,还需要过渡层的设置。

2、膜料防渗的特点。

防渗能力强,采用膜料防渗的方法一般渗漏损失可减少90%左右。适应变形的能力比较强。质量轻、用量比较少而且运输也比较便捷。抗腐蚀性较强。该防渗技术施工的工期短,而且工序简单。该防渗技术的造价低,据市场调查,膜料防渗材料每平方米的造价约为混凝土材料的10%―20%。是浆砌石防渗材料的的10%―25%。一层膜料的造价仅和1cm厚的混凝土板的造价相等,即使其保护层才用混凝土板的复合型膜料防渗的总造价也不会高于混凝土防渗的总造价。抗老化能力弱,膜料防渗在运用中发生老化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只要科学地设计、施工,确保铺砌时的质量,膜料防渗达到规定使用年限就不是问题。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高等院校;在线开放课程;研究;思考

一、背景分析

近年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和学习平台在世界范围迅速兴起。2015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提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和课程平台的设想。吉林省教育厅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列为推动高校内涵发展的重点工程。2015年6月,在吉林省教育厅指导下组建了吉林省高校课程共享联盟,为高校教学方法改革和学习方式变革提供有效保障和政策支持。目前,联盟成员高校已有45所,2016年秋季8所高校共上线课程24门,现已有近2万名学生完成线上选课。

二、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对在线课程建设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目前,多数院校对在线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不够重视,缺乏整体规划,在课程资源开发过程比较随意,多数是应对上级部分的遴选需要,组织教师仓促开展建设工作,对课程资源概念没有进行清晰的界定。

2.网络资源建设不科学,资源重复开发

在全球MOOC建设的热浪中,我国高校也应势开展了网络课程建设浪潮,尤其是教育部开展一系列资源共享课程的遴选以来,各高校都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在线开放课程的整体发展,但高校的在线课程建设普遍缺少规范,给高校的课程管理带来困难,同时,校际间缺少一定的协调,资源共享很难实现,造成了资源开发重复性的出现,资源浪费严重。

3.教师建设积极性不高,专业人力资源缺失,课程质量不高

一门高质量的在线开放课程,对教师的各项业务水平要求都比较高,需要教师队伍付出极大的时间和精力,在专业教育技术团队的支持下完成。目前,高校在系统应用、资源管理和人员培养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尤其是对教师关于在线课程建设要求、发展历程、软件应用等的培训开展得不够及时,影响建设质量,制约课程的利用效果。

三、解决问题的途径

1.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统筹规划在线课程开发与建设

高校应该通过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切实把观念转变过来,把理念确立起来,把行动统一到位,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纳入学校的建设规划,立足高校独有优势,科学系统谋划,采取有力举措,加快建设步伐,力争在建设中赢得主动,抢占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制高点。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集中力量建设一批优质在线开放课程,打造一支网络教学名师队伍,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广泛应用与共享,打造区域高等教育品牌。

2.加快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高校应该发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作用,进一步加大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培养出一批能够开发并有效应用现代化信息教学手段、具有创新和改革精神的教师。同时,加大对教师投入在线课程开发与建设的支持力度,通过政策倾斜、提高课时酬金等途径,鼓励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积极投身在线课程的建设与管理。

3.突出质量监管,保障各方嘁

在线开放课程公共服务平台应保证所有课程的开发和建设符合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要求,将课程的建设与应用建立在合理合法的基础上,防范不法分子利用平台传播有害信息。高校和课程开发教师团队应加强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明确责任与权力,确保利益不受侵害。教育行政部门应该通过评价、定期检查等方式,加强对课程建设和平台的监管。

四、吉林农业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践

吉林农业大学始终重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并构建了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在线课程三级体系,现建有国家级视频公开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校级优质在线课程32门。2015年,学校建设了“吉农在线学堂”在线课程平台。“吉农在线学堂”主要有10大功能板块,包括网络课程建设、教学互动平台、教学资源库、学习空间、网络教学评估、教学管理门户、移动学习APP、本地资源管理平台、本科教学工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十三五”期间,学校大力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施在线开放课程“一五一”建设工程,即建成100门校级优质在线课程,50门校级精品在线课程,10门国家标准精品在线课程。届时,通过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实践,将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拓宽教学时空,增强教学吸引力,推动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火灾;建筑工程;消防审核;房地产行业;责任体系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U89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11-0331-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11.168

在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的房地产行业飞速发展,但房地产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高频发生的火灾事件。火灾事件总是无情地剥夺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在建筑工程进行之时,消防审核工作应该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目前常见的情况是,建筑工程消防审核工作的参与人员往往十分有限,而消防审核的程序比较繁杂,使得建筑工程消防审核的工作进行得往往不是特别高效率。针对目前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排查,本文将提出一些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针。

1 当前火灾频发的原因分析

1.1 建筑工程在管理上存在一些不足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建筑工程的消防管理工作存在着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在建筑工程进行的期间,建筑施工人员往往将自己的精力主要放在工程的进度之上,较少地关注消防安全管理,因此建筑工程的消防管理制度往往处于空缺的状态。同时,在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主要的建筑工作会分派给多个施工单位或队伍,在不同的施工方之间会存在消防管理工作脱节的现象。在部分有消防管理制度的建筑单位之中,也存在对于消防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制度设置形同虚设的问题。

1.2 消防审核重要性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目前,在大多数建筑工程之中,消防审核的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最终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部分建筑工地甚至电气路线等存在不符合建设标准等问题,电气线路不按照要求的路线建设,保护套管设置不足等细节问题都是日后会导致火灾的隐患因素。但一些建设单位在主观意识上就有节省消防投资以降低成本的偏差认识,这样的行为会导致火灾因子积累越来越多。

1.3 当前建筑工程消防审核中存在一些问题

就目前建筑工程的消防审核工作来看,主要有以下比较突出的问题:

1.3.1 工作量与消防审核人员数量不匹配。目前因为人员编制的限制,消防审核工作的工作量较大,造成了人员数量与工作量不匹配的矛盾。对于每一项建筑工程的评审,会需要相关审核人员深入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这样无疑需要消耗消防审核人员大量的时间,而繁重的工作量必然会影响审核人员的工作质量,最终影响到消防审核效果。对于一些规模更小的审核队伍,编制人员就更少了。在审核工作本身就已经十分繁重的基础上,审核人员在审核的过程中还需要实地检查建筑项目的每一个细节之处,按照规定的消防设施的设计进行比对。对于图纸上表达不清晰或是与实际建筑相比出现了分歧的地方,检查人员还需要与建筑人员核实。检查之后,审核人员还需要根据具体的信息内容进行此项目的评审,从合理性等多角度得出最后的审核结论。这样繁重的工作与消防审核人员数量的设置严重偏离,使得每一位审核人员的工作任务相当较重,不仅让消防审核人员疲于应付工作,更让他们没有了主动思考进行工作创新和提升自我的意识。

1.3.2 消防审核环节多,程序复杂。大部分需要建设建筑工程的单位,需要建设一个工程的机会较少,因而真正开始计划一项工程时,单位大多数对于需要各部门报批的环节了解得较少,而审批环节又是相当多的,这无疑为消防工作的进行增加了难度。更有些有建筑需求的单位,在面对环节众多和繁琐的手续时,出现畏惧的情绪。因此在实际的消防申报和建设的工作中,想方设法地偷懒和偷工减料,这必然会给工程建设带来一定的负面的影响,既不利于消防工作的进行,也不利于满足经济建设的发展要求。单纯地就消防审核报批的程序来看,从总平面定位开始,到有建设需求的单位准备好所有的申报材料以及相关的设计图纸之后,距离最终的审核意见,最少也需要15个工作日,有时甚至还需要花费一个多月的时间,若将每个工程花费在消防报批审核的时间总和起来,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当然,审核机构设置这些申报环节与条例,是要求各个施工建设单位对消防安全给予足够的重视,但其中的环节或许存在过于臃肿及效率不够高的问题,导致建设单位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办理各项申报和手续。

2 应对目前建筑工程消防审核工作问题的措施

基于对上文所提到的目前建筑工程消防审核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应该要从现有的模式中不足的问题入手,尽可能地做出改进,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施行对策:

2.1 完善责任体系,明确各方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