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的类型范文
时间:2023-10-31 17:58: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传播的类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船舶市场预测;NARX神经网络模型;模糊聚类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0 引 言
学者陶永宏、陈定秋和戈铮曾经对船舶行业风险进行过定性分析和研究,但尚未开展深入的定量化分析[1]。陶永宏和祁爱琳将功效系数法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来衡量我国船舶制造业的风险。采用功效系数法获得了历史数据警情,并用历史数据训练模型以检验模型的预警能力,且对2011年前的造船业市场进行了市场参数预测和风险预警[2]。余思勤等人利用BP神经网络和市场均衡模型对过去30年的船舶市场参数特征进行分析,并依此预测和评估船舶市场的未来风险[3]。但是在没有消除市场变动的周期性和波动性的前提下直接利用神经网络对船舶市场特征参数和风险值进行预测评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局限了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针对当前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两阶段市场风险预警模型。首先基于以往船舶市场表现特征,利用动态模糊聚类算法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模糊分组,得到不同市场环境下的时间片段。接着,对未来市场环境进行初步判断,选取与待预警市场环境特征相符合的时间段数据,经过数值修正和数据差值后,利用NARX非线性自回归神经网络对该组数据进行预警。本文的重要创新在于,由于神经网络预测需要依靠大量的历史数据,以进行训练和结构优化,而本模型对历史数据分组后带来分段数据大量减少。为此本模型尝试性地引进原始数据的插值算法,在不改变原始数据变化特征和数据结构的基础之上大幅度增加数据量,从而完善数据的补充和修正,提高了NARX神经网络预警的准确性。
1 船舶市场风险预测指标确定
基于市场均衡理论,本文选择造船完工量、新增订单量及船舶价格指数三个市场指标作为风险预警的影响因素。这三个因素作为市场均衡理论当中的需求、价格、供给三要素,可以全面反映船舶市场的发展特征。
针对当年的船舶价格指数、新船订单量和新船完工量特征,可以根据一系列条件和规则[3]给出当年期船舶市场风险指数专家评分。风险指数评分由0,25之间的任意整数表示风险由小到大的变动范围,其中根据风险警戒级别的不同,将其划分为五个不同的警情级别,分别为:“巨警、重警、中警、轻警、无警”。其中专家评分及预警区间和引入的历史数据如表1、表2所示:
2 船舶市场风险预警两阶段预测模型构建
2.1 时间序列模糊聚类模型
针对历史数据的模糊聚类可以消除在时间序列上某些歧点数据,对原始数据亦可以起到一定的平滑作用。使经过模糊之后的时间段内的数据均为相对连续的,可以较好反应该段时期内市场特征。
(1)数据标准化
(3)聚类
从(2)中求出的N阶模糊相似矩阵R出发,用平方法求其传递闭包tR。这就是将改造成的n阶模糊等价矩阵,之后让λ由大变小,便可以形成动态过程的聚类结果。根据实际的市场情况控制λ的值,使经过聚类之后,原始历史数据分为市场低风险时间段、市场中等风险时间段、市场高风险时间段。
(4)计算
将表格当中所列除专家评分之外的数据依照上述模糊聚类过程进行分组并对比各时期专家评分之后,结果如表3所示:
对照表3与之前历史数值,发现该模糊聚类算法对时间段划分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可以较好地拟合及表现各个时间段的市场特征。
2.2 数据修正和数据插值
(1)数值修正
船舶需求量、供给量和价格在遵循一定的变化规律的同时,也在进行着稳定增长。因此,单纯使用过去的数据直接用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的结果也只是针对过去那些年的预测值,而不是针对现在得到未来的预测值。因此在不改变数值变化特征的情况下,需要针对现在一段时期的数据对过去时间段内的历史数据进行整体修正。修正算法如下:
2.3 NARX神经网络预测
(1)模型介绍
NARX非线性自回归神经网络是一种封闭的动态神经网络,是由普通的动态神经网络将结果反馈到输入层以影响和改变网络结构以实现网络在训练过程当中的逐步调整。该模型基于线性ARX模型而建立,通常用于时间序列的预测。NARX的模型定义为:
fx为用神经网络实现的非线性模糊函数。
对于每一个y的输出,都指向元神经网络层的输入当中,作为下一次输出的调整参数并且完成对神经网络的调整ux。随着数据在时间序列上的递进,此式表示了神经网络的时间序列实现及函数模拟功能的数据关联性建模思想。
该神经网络的结构如图1所示:
本文利用MAYLAB神经网络工具箱当中的时间序列预测可视化工具完成了对该网络的构建和参数调整、训练和仿真。由于输入权值和阈值同时影响着神经网络的实际预测效果,因此在构建神经网络时要多次调整相关参数,才可以在前期的训练当中取得较好的预测效果。
NARX神经网络的训练有多种函数可以选择,其中较为典型的算法有动态BP算法(DBP)、实时递归算法(RTTL)等。
(2)数据准备
由表3的分类结果可知,1975到1987年的数据为一个小组,警情为中警;1988到1997年、2004到2007年这两个时间段为一个小组,警情为轻警;1998到2003年为一个小组,警情为无警;2008到2012年数据为一个小组,警情为重警。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轻警警区的小组内有两批数据,这两批数据是不连贯的时间段,因此不能将其合并,而是在以后的训练过程中先后使用这两批数据分别训练以增强网络训练的有效性。
对上述各个分组分别进行数值修正和插值,作为训练用原始数据。其中插值的多少根据该组内数据的多少分别决定而不遵循统一标准。
(3)神经网络训练
为了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笔者选取2012年的数据作为待预测数据,将2011年之前的历史数据作为预测输入。由于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并不乐观,因而即使是在2012年之前,仍可以断定2012年船舶市场风险属于重警区间。故选取2008到2011年这一组的数据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
使用原始参数训练结果如图2所示。
经过反复调试和修改神经网络参数,最后在使用隐藏节点为30,延迟为4的时候发现训练效果较好。其训练结果如图3、图4所示。
最终训练后的神经网络结构,采用两层NARX神经网络展现新船订单、新船价格和船舶完工量的转换。隐藏神经元的个数确定为30个,传递函数采用TanGis函数,最后得到的训练误差大致为6×10-20,结果满意。因此可以认为该神经网络可以用来实现这一个关系映射。
(4)神经网络预测
使用之前的历史数据和已经训练好之后的神经网络对2012年的市场三要素进行预测,得出结果如表4。
由表4可以看出,次神经网络模型对实际的预测有很好的表现性。
已经确认该模型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之后,笔者尝试利用模型对2013年的船舶市场各项数值进行预测,得到的结果如表5:
3 模型预警结果比较
为了与直接使用神经网络预警的模型进行结果比较,笔者在该阶段将未分组的历史数据直接使用上述神经网络进行预警。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绝对保证输入神经网络的原始数据的完整性、连续性和大量性。得到的结果如表6所示:
由表4和表6的对比可以很明显看到,尽管直接预警有上述若干优点,但使用聚类再预警的模型比直接预警的模型在预警准确度方面有很明显的优势。可以提供更加性能优良的市场预警结果和风险指示导向。
4 结 论
本文综合模糊聚类、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聚类-预测两阶段风险预警模型,并使用船舶市场数据进行了预警和与实际值的对比分析。本文的创新之一体现在,为了发现不同时间段的船舶市场特征,利用模糊聚类进行了船舶市场分类,结果发现聚类提高了预警精度,体现出本模型的优越性。本文的创新之二体现在,当神经网络的训练数据不足时,提出了针对原始数据的插值思想。聚类和插值思想的提出和实现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在提高整个模型预警精度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 陶永宏,陈定秋,戈铮. 基于动态利润模型的人民币升值对中国造船业影响的分析[J]. 中国造船,2009(1):44-51.
[2] 陶永宏,祁爱琳. 基于功效系数法与BP 神经网络的造船业风险预警研究[J]. 中国造船,2010(3):191-198.
篇2
第一条人民法院审理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在行使裁量权时应当兼顾权利人、网络服务提供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平衡。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信息网络,包括以计算机、电视机、电话机等电子设备为接收终端的计算机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移动通信网等信息网络以及向不特定公众开放的局域网络。
第三条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未经许可,通过信息网络提供他人享有权利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人民法院应当判令其承担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民事责任。
通过上传到网络服务器或者以其他方式,将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置于向公众开放的信息网络中,使公众可以以下载、浏览或者其他方式获得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构成作品、表演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提供行为。
第四条原告能够举证证明网络服务提供者具有提供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外观,人民法院可以认定其实施了提供行为,但网络服务提供者能够证明其仅为被诉侵权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提供了自动接入、自动传输、信息存储空间、搜索、链接、点对点技术等服务的除外。
第五条网络服务提供者为提供搜索服务,按照一定的技术安排生成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网页快照、缩略图等并向公众提供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构成提供行为。
前款规定行为未影响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正常使用,亦未不合理损害权利人对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合法权益,网络服务提供者主张其构成合理使用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六条网络服务提供者主张其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搜索、链接、点对点技术等网络服务,但有证据证明其与侵权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提供者,通过分工合作等方式共同实施提供行为,符合共同侵权行为要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判令其承担连带责任。
第七条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搜索、链接、点对点技术等网络服务时,教唆或者帮助网络用户实施侵犯他人信息网络传播权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判令其承担连带责任。
网络服务提供者明知或者应知其网络用户侵害他人信息网络传播权,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构成帮助侵权行为。
第八条人民法院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明知或者应知其提供服务的网络用户侵害他人信息网络传播权,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服务的性质、方式及其引发侵权的可能性大小,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一)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具备的管理信息的能力;
(二)传播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类型、知名度及侵权信息的明显程度;
(三)网络服务提供者因传播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直接获利情况;
(四)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主动对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进行了选择、编辑、修改、推荐等;
(五)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采取了同行业普遍采取的、预防侵权的技术措施、对侵权通知是否做出合理的反应;
(六)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针对同一作品的重复侵权行为采取了相应的合理措施;
(七)其他相关情形。
第九条网络服务提供者未对网络用户侵害他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为进行主动审查的,人民法院一般不将其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具有过错的考量因素。
网络服务提供者主动采取相关技术措施,防止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行为发生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将其作为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具有过错的考量因素。
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合理、有效的技术措施,仍难以发现侵权行为的,人民法院一般不认定其明知或者应知网络用户侵害他人信息网络传播权。
第十条人民法院判断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具有过错,一般应当以其是否明知或者应知网络用户侵犯他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具体事实为标准。
网络用户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具体事实明显,网络服务提供者仍为其提供服务或者不采取合理措施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构成应知。
第十一条网络服务提供者仅通过搜索引擎根据网络用户指令自动提供搜索结果链接的,人民法院一般不认定其应知他人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权利人信息网络传播权。
网络服务提供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一般可以认定其构成应知侵权:
(一)通过对热播影视作品、流行度较高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设置榜单、目录、索引并提供深层链接服务的;
(二)通过描述性段落、内容简介等方式对链接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等进行推荐的;
(三)为主要从事侵权活动的第三方网站提供定向链接的;
(四)可以认定应知的其他情形。
第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件具体情况,认定信息存储空间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应知网络用户提供的被诉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侵权:
(一)将标有明确的权利人、著作权保护权限等信息的内容完整的热播影视作品等,置于首页、其他主要页面等能够为网络服务提供者明显感知位置的;
(二)对本条第(一)项热播影视作品的主题、内容主动进行选择、编辑、整理、推荐,或者为其设立专门的排行榜的;
(三)其他可以明显感知相关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侵权性质,仍未采取合理措施的情形。
第十三条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对网络用户提供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下列改变情形,人民法院一般不认定其具有过错:
(一)仅改变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存储格式;
(二)对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加注数字水印等网站标识;
(三)其他不足以认定构成过错的改变行为。
第十四条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从其网络用户提供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中直接获得经济利益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其对该网络用户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为具有过错。
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按照时间、流量等向其服务对象收取标准费用的,不属于前款规定的直接获得经济利益的情形。
网络服务提供者因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而收取的广告费,一般不认定为直接获取的经济利益。网络服务提供者针对特定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投放广告所获取的收益,或者有其他证据证明与提供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存在特定联系的获利,可以根据案件具体情况认定为直接获得的经济利益。
第十五条相关网络服务提供者侵犯原告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原告请求为该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服务器托管、支付服务等技术服务的相关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支持。
第十六条网络服务提供者通过信息网络以预定的时间表在线播放他人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人民法院参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本解释的相关规定,认定其是否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
(第二种意见:网络服务提供者未经许可,通过信息网络按照预定的时间表在线播放他人作品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据著作权法第十条第一款第(十七)项的规定及相关规定进行裁判。)
第十七条权利人向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交的删除或断开链接的通知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特别规定。权利人提交的通知未告知被诉侵权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网络地址,但网络服务提供者根据该通知的内容已足以对其进行准确定位的,可以视为该通知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
认定是否能够足以准确定位,应当考虑所涉网络服务的类型、要求删除或者断开链接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文件类型以及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是否具有特定性等因素。
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权利人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要求的通知,未在合理期限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明知或者应知通知所定位的侵权行为。
第十八条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的合理期限,应当根据权利人提交通知的形式、通知的准确程度、采取措施的难易程度、网络服务的性质、所涉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类型及数量等因素综合判断。除有正当理由外,涉及热播影视作品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在收到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要求的通知一个工作日内采取必要措施;涉及其他作品的,采取必要措施的期限一般不应超过五个工作日。
篇3
不同类型的着作权权利,其交易对象、传播渠道、传播范围、受众数量、营利模式等有所区别,所反映出来的市场交易价格不能相互替代。在确定侵权赔偿数额时,应当考察所侵害权利的具体类型,并根据不同类型权利的市场价格来确定赔偿金额。
【案情】
上海三元影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元公司)为电视剧《三进山城》的着作权人。2012年7月14日、8月21日、10月16日,三元公司分别委托人向上海市徐汇公证处、上海市东方公证处申请证据保全,获得了上海全土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全土豆公司)所属“土豆网”、合一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一公司)所属“优酷网”未经许可播放电视剧《三进山城》的证据。原告三元公司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全土豆公司、合一公司赔偿经济损失1260万元。二审中,三元公司向法院提交了其与山东广播电视台等签订的6份涉案作品着作权许可合同以及相关的业务凭证、发票、银行业务回单等,以证明涉案作品许可给电视台所获得的许可费,请求本案赔偿金额以此确定。
【审理】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全土豆公司、合一公司的行为构成侵权,判决全土豆公司赔偿三元公司经济损失40万元,合一公司在前述赔偿款20万元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
三元公司、全土豆公司、合一公司均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三元公司与山东广播电视台等签订的6份许可合同,缺乏与本案的关联性,无法作为确定本案侵权赔偿数额的依据,遂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争议】
本案二审的焦点之一是,三元公司向法院提交的其与山东广播电视台等签订的6份涉案作品着作权许可合同,是否应作为确定损害赔偿数额的依据。这涉及到赔偿数额计算标准的问题。
【评析】
根据着作权法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侵犯着作权或者与着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50万元以下的赔偿;人民法院在确定赔偿数额时,应当考虑作品类型、合理使用费、侵权行为性质、后果等情节综合确定。侵权责任法规定,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方式计算。笔者认为,在计算着作权侵权赔偿数额时,市场价格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但必须是真实的、相关的市场价格。
1、所侵害的具体权利
本案中,被告侵权行为所侵害的是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而三元公司与山东广播电视台等签订的6份涉案作品着作权许可合同,其合同标的并非信息网络传播权或并非仅包含信息网络传播权。三元公司许可电视台播放涉案作品,其在合同中并未明确说明属于着作权的何种具体权利。但在电视台播放,无非是以无线和有线两种方式进行传播。着作权法规定,广播权是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电视台以无线方式传播以及再以有线方式传播涉案作品时,必然涉及作品的广播权,直接以有线方式传播的,属于广播权所未能涵盖的应当由着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因此,被告侵权行为与三元公司和山东广播电视台等签订涉案作品着作权许可合同,其所涉及的具体权利内容不同。
篇4
【关键词】网络传播;精英主义;网络空间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通过与其他人的符号交换建立对自己的认识。人类本身具有形成群体的倾向,而高度交互性的Web2.0互联网则提供了形成社会的技术基础。在中国的互联网上,一个独立于现实社会的网络社会已经形成。在刚刚起步的阶段,人们普遍认为互联网是一个自由、平等的网络乌托邦,但是这只是源于对Web1.0时代的网络的表面认识,虽然网络中的信息向一切人敞开,但是却并不能推动民主与平等。在Web2.0时代,用户拥有更高的参与度,新的网络传播模式进一步拉开了用户之间的差距。网络社会的复杂与多变,与现实社会相比毫不逊色。虽然表面上看,互联网上的“草根精神”与“精英主义”格格不入,但是在本质上,网络传播正表现出不可逆转的精英主义趋势。
一、网络传播中的精英主义趋势概述
网络社会是一个新兴的社会,既有其自身的先进性,也有其相比现实社会发展较欠缺的部分,例如大众的出现和发展。“大众”这一观念产生于工业时代之后,“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和新兴的传播模式打破了传统的社会结构和等级秩序,社会成员成为孤立、分散和均质的、原子式的存在”[1]——这与刚刚进入Web2.0的网络非常相似。Web1.0时代每一个只能获取信息的用户突然成为相互连接但却孤立和分散的存在,成为网络社会中的一个个个体,就如同工业时代开始时,封闭的农民阶层被圈地运动强行转化为城市劳动人口(大众)一样;与工业时代印刷开启民智类似,互联网进一步扩大了个人所能接触的信息总量,现在网络中一个人所能获取的知识远超过去的任何一个时代。
“大众社会理论”产生时间正是工业革命之后“大众”开始形成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大众观是早期精英主义即贵族主义所主导的,他们对大众形成的社会力量感到恐惧,并对这种情况进行批判,他们认为大众只是一种缺乏历史感、自我意识和义务意识,只有强烈的欲望和权利意识的平庸者的集合体,认为这是对有理性有创造力的少数社会精英的压迫。[2]这种贵族阶级式的思维方式,在当今的互联网中我们依然可以见到。如果说当今的网络社会类似工业时代之后产生的现代社会,那么这种思维方式也反映出网络社会中“贵族阶级”的客观存在。
如今的网络传播过程中充满了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加上网络社会本身的虚拟性,促成了网络中对于优越感的追求。如今开始出现的网络社会中的大众,正为这种对优越感的追求提供了最好的土壤。有大众必然会有与之相对应的精英阶级。在以信息和知识为货币的网络社会中,拥有信息即为贵族,这种“低成本的贵族化”现象会促使越来越多的人采取精英主义式的思维方式,这种倾向会越来越明显地反映在网络传播中。
网络传播过程中会产生多次反馈。网络中的个体的信息会产生连续的逆向反馈。对于个体的第一个信息A,能产生一个反馈X与之对应,而由于网络的便捷性,这个反馈X可以直接影响信息者,产生第二个基于反馈X的信息A1,而信息A1则会产生对应的反馈X1,同时,第一次信息A随着信息本身的传播继续生成反馈X,由此也催生了信息A的无数个衍生版本。这种反馈与信息更改的反复影响,会提高网络受众对其他个体的信息依赖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网络传播极易产生偏差,而这种偏差是“信息阶级”产生的一大原因。
综上可见,在网络传播中,精英主义不但是客观趋势,而且也是必然趋势。
二、网络传播中出现精英主义趋势的原因
当今的网络传播已经跨过了Web1.0时代,进入了Web2.0时代。[3]而相对于Web1.0时代,Web2.0时代明显的改变就是从单向度的“接受信息”转变为“获取信息——进行反馈”的双向交流,而且这种受众的反馈是网络传播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Web2.0被视作“Web of human communication”,即“人的交互网络”,其中的核心词是“互动”和“沟通”。这种变化的本质就是从“Push(推送)模式”向“two-way communication(双向传播)模式”的转变。[4]这个转变促使网络从一个信息公示平台转变成一个复杂的社会,使网民从一个简单的、只具有数据标识的阅读用户变成了网络社会范畴中的“人”,社会成为关系的聚合。社会的聚合也要依托于传播的存在,因此,网络传播也可以被视为网络以及现实世界的聚合方式。
Web2.0时代赋予了网络以社会性,也促成了网络中传播的多样性。网络传播这种传播类型涵盖了以前所有的社会传播模式,从简单的人际传播、群体传播(QQ等通讯软件和论坛)到大众传播模式(门户网站),在网络中都有出现。这种融合性是网络传播的一大特殊性。在网络中,受众接受类似大众传播的单向传播,但是却比大众传播过程中的受众更容易产生反馈;在网络中的群体传播中,一对多和多对多的传播速度与人际传播无异,这种被高强度加速的传播导致了更大规模的群体感染和比任何社会群体更强的身份认同;网络中的人际传播则因多媒体媒介的使用而变得更快、更丰富、表达手段更多样,信息传递量也更大。由于技术上的优势,网络传播由变质的传统传播模式所组成,但又并非是这些元素的机械相加。这种传播上的特殊性是网络社会不同于现实社会的根源。
网络传播的另一个特殊性在于,它可以塑造网络中的人。互联网具有虚拟性,这种虚拟性主要体现在个体的匿名性上。网络上每个人的个人信息都很难确定其真实性,在网络中,对于他人的认知基于其提供的未知真假的信息,对于自己的认知则来自对自己提供的信息的认同感。在网络社会中,每个人都是舞台上的演员,我们通过其他演员的“台词”认识他们扮演的“角色”,也通过自己为自己撰写的“台词”认识网络中自己的“角色”。在网络中,每一个个体都是无属性、无形象的基本社会单位,只有通过对信息的接受与分析才能获得这些个体在网络社会中的形象,但不同于现实社会中的信息交换,网络中的信息很难被完全证实或证伪——正由于此,在缺乏物质层面基础的网络社会中对于信息的依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是网络社会特殊性的根源。
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的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网络传播与现实社会中的传播的关系亦是如此,网络传播可以在现实中的某一种传播模式中找到自己的原型,但又与之不尽相同。这种差异也是导致出现精英主义的重要原因。
而从根本上来说,互联网的出现直接拉大了人与人在信息层面上的差距,加之在网络社会中人对于优越感的追求,这种趋势一旦出现,就会不可避免地不断加速。特别是网络中的信息传播速度和传播量远远超过了大众媒介所能提供的信息,因此知沟的出现和扩大速率也都呈几何级数提高。再加上进入互联网的用户并非是白纸一张,他们拥有在现实社会中学习和生活的经验和知识,进入网络社会前就存在的差异,在网络中会被立刻放大为不同阶级之间的知识鸿沟,知沟所带来的两侧的信息不对等,就是精英主义孕育的温床。
而另一方面,网络社会中的“上限效果”几乎不存在。首先,网络中虽然充满了近似于大众传播的一般性信息,但是也丝毫不缺少高端、精尖的知识,在获取了大量的低端知识后,的确有一部分人满足于此,但也有更多的人因为知识的积累而提升了素质,选择了进一步学习和吸收,这些人将因此成为相对于前者更精英的阶层;另外在网络中,知识的广度也得到了极大的扩张,对于网络传播来说,只要存在差异,则传播行为必定会产生优越感,这种差异可以是深度上的区别,也可以是广度上的差异,在某一领域知识达到一个相对饱和状态的个体,很有可能为了保持其精英地位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因此随着信息接收量的提高,网络社会中的知沟必定会一直存在并不停地扩大,完全不会呈现缩小的趋势。
知沟的存在,使得网络社会呈现出一种复杂的层级结构,为网络传播过程中的精英主义趋势提供了根本上的动力。
三、网络传播过程中精英主义趋势的效果与意义
(一)网络传播中精英主义趋势的正反效果。网络传播精英主义趋势的正面效果主要在于对整个网民群体素质的提高,无论是出于对知识的渴望还是仅仅是为了追求优越感,所有人都会倾向于学习和了解新事物。Web2.0时代盛行的草根文化,本质上即是网络社会中的大众对精英化的追求的产物。正是这种追求高端、满足优越感的自由精英化行为,才创造了现在属于平民的网络文化。博客、播客、微博、维基百科等技术兴起,公告栏、论坛和门户网站的没落,本质上都是为了满足网民对于成为信息贵族、成为信息精英阶层的需求。互联网进一步强化了“受众分化”的过程。受众自身的角色正在从原子式的分散转变为一个个特征鲜明的权利个体。从另一个侧面说,网络中的每一个个体所追求的并不是独立化和个性,独立化是对精英化的外在反映,个性是对精英的身份认同。
这种精英主义趋势的反面效果也不容忽视。本质上说,在网络中每一个大众都拥有成为精英的愿望和拒绝奋斗的惰性。这样一来对于精英的优越感的追求就演变为一种纯粹的虚荣心的满足。由于高质量的信息能带来更高的价值,那么那些不具备高质量信息来源且想要获得相应的高地位的人就会使用谣言和炒作来制造一种虚假的高地位。这也是网络传播过程中虚假信息泛滥,谣言纠正困难,网络信息难以监管的主要原因。
(二)网络传播中精英主义趋势的现实意义。在分众论成为主流,“放羊式”的网络营销行为效果越来越差的现在,把握网络传播过程中客观存在的精英主义趋势是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的。因为对于互联网中的营销行为,分众成本极高且难度很大,互联网让市场调查成本变低了,但是却使得其真实性大打折扣。
在这种情况下,认识网络传播过程中精英主义趋势的客观性的现实意义在于,让我们认清在网络社会受众中普遍存在的精英主义思维,并以顺应这种思维方式为前提,进行实用层面上的运作。
精英主义思维方式即是每个网民都具有的追求高端、追求自我精英化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能有力地引导人们的行为。如果我们能明确这种思维方式,则可以通过制造高端、提供优越感的方式使很多网络传播行为获得更高的效率。
在网络实际应用过程中,如何利用网民普遍具有的精英主义思维提高网络传播实际应用的效率?有正向和逆向两种应用方法。
正向应用法顺应人人皆有的网络精英主义思维,以制造高端的方式引导受众产生对自我的精英认同感,以此获得优越感和满足感,即“制造高端”。在网络社会中,“精英”是一个相对概念,网络上的每一个人都有趋向精英的倾向,而成为相对的精英也十分简单:获得更多更高质量的信息。正由于此,在网络传播过程中,通过提供小规模的高质量信息,就可以正向引导网民的精英主义思维,使其产生足够的优越性。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所谓的高质量信息并不一定是艰深的知识或者纯粹的机密性信息,对于大众精英主义思维的正向引导,需要的是在明确大众的知识层级的基础上,向其提供适度精英化的信息。过度高深、吸收难度大的信息,会直接使大众产生抗拒感,从而产生反面效果:人们会真正地“草根化”,认为这种东西是卖弄学问,是毫无用处的“屠龙之技”。例如,《魔兽世界》这一游戏本身并不“复杂”,只是玩家将“相比其他网游更丰富的游戏性”当作了复杂,它将“游戏性”与“社交性”进行了平衡,在保证游戏内容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提高了社交活动的乐趣——《魔兽世界》有一个“虚门槛”,这个门槛是不存在的,但是任何一个“迈”过这个门槛的玩家都会获得满足感,都会认同自己的“高端”,产生作为“精英”的自我认同。对于那些已经进入了游戏的玩家而言,就应该进一步地制造“高端”,强化其中的“精英认同”。
逆向应用法则是通过创造更低级的群体来反面提升受众的相对社会地位,以此来提供精英认同感,产生优越感和满足感,即“补充大众”。网民群体有很多种,不同类型的人群,对于渴求精英化的程度是不同的。对于本身不具备精英素质的群体,我们不能否认其中依然有这种精英主义思维,他们依然会追求自身的优越感。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正向引导的方法,不但成本极高,而且效果很弱。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引导,即为他们创造出更低层次的“大众”。当一个群体能接触到更低层次的群体时,会不由自主地将后者视作“大众”,从而产生优越感和精英认同。与《魔兽世界》拉高玩家群体的整体素质、创造高端不同,中国网页游戏的策略在于以一种更低成本的方式“贩卖”精英认同感,这种方式就是为它的用户提供更弱势的群体,以此凸显其自身的强大和优越。当一个受众群体既不具备成为精英的素质,也没有追求高端的倾向时,如何利用其心中本质上存在的追求精英主义的思维倾向?要做的就是为他们创造出所谓“愚昧的大众”,从逆向衬托这一群体,使他们产生优越感和精英的认同感,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网络传播行为,提升网络传播实际应用的效果。
总的来看,网络传播中精英主义趋势的出现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网络传播精英主义趋势对网络社会具有正反两种效果。而针对这种精英主义趋势所采取的两种非常高效率的应用模式则可以概括为“制造高端”和“补充大众”。
[本文为辽宁省社科联2013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4):151.
[2]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
[3]汪静,等.现代网络平台WEB3.0取代WEB2.0的哲学必然性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2):84-90.
[4]Fuchs,C.&Hofkirchner, W.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the Web: Cognition,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Web 1.0, 2.0, 3.0. Future Internet,2010:40.
篇5
关键词:音乐艺术网络传播创作观念
一
音乐的传播既是音乐得以产生和生存的原动力,也是推动音乐艺术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国际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音乐的网络传播已成为当下音乐艺术传播的全新手段。与传统媒介相比,网络传播具有海量信息和高速传播、综合性传播手段、整合传播模式、多元化传播者以及跨国传播等重要特征,并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诸多方面,形成了新的传播模式和文化理念。作为网络传播子系统的音乐网络传播,在传播实践中除了传播音乐作品外,还传播音乐的创作、演奏、制作技术,传播各种音乐新闻、音乐学术论文、音乐思想,以及提供各类音乐软件的共享等。这种音乐的传播方式,把每一个人所面对的计算机世界,变成了一个音乐的虚拟大社区。
音乐的网络传播,既具有上述传播共性,也具有自身的个性和特点,即:“即时性、反复性、时差性、主动性、交流性、自由性”(曾遂今语)。此外,我们认为,基于网络传播的强大效应,以及复制技术的广泛运用,导致“文化的生产被驱回到一种精神空间之内,但这种空间不再是旧的单个主体的空间,而是某种被降低了的集体的‘客观精神’的空间”(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或后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又如阿多诺所批判的“标准化和伪个性化”,艺术的审美深度、个性价值、历史感等“经典”标准逐渐“削平”,大众娱乐功能和商品消费功能得到大大加强。再者,由于传播技术、使用环境、欣赏心理等因素的存在,使得音乐网络传播只能以在线获取(pull)为主,而非在线欣赏(take),如曾遂今所讲的只不过是“音乐复制的自来水效应”罢了。由此必然带给人们音乐审美观、价值观的变化,并最终使得整个音乐艺术范式发生革命性的变革,给当代和未来人类的音乐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
二
如上文所述,音乐的网络传播将给音乐艺术的创作、表演、接受等带来深刻的变化,促进当代音乐艺术的发展和范式转换。对音乐艺术创作观念而言,其影响和变化具体表现为:
首先,创作观念的丰富性、前瞻性。网络传播的海量信息和高速传播,资料、信息获取的广泛性和即时性,导致了音乐创作观念的丰富和前瞻性。互联网络为人们构筑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虚拟现实”世界和信息宝库,使得艺术创作可以坐享科技进步带来的各种便利,迅速获得当今世界不同风格、各种类型的艺术信息和音乐作品。可以说,当今艺术创作者的视界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开阔和广博。反过来,一部音乐艺术作品只要问世,就有可能随着网络和其他数字多媒体传遍世界的任一角落,艺术创作者可以很快听到、看到受众的评价,与他们展开双向的交流和艺术观念的碰撞。与不同地域、不同专业、不同目的的人们的交流和互动,将极大促进创作观念的丰富性和前瞻性。但不容忽视的是,这种交流带来的艺术创作的观念和创作意识的趋同,对艺术创作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
其次,创作观念的个性化、技术化。网络是一个自由空间,网络的创作和传播具有极大的自由度,每一个创作者都可以尽情释放自己的艺术激情,随心所欲地进行艺术语言的探索和创造并直接进行自由的传播。过去传播中的人为导向、人为干扰基本消失了,创作者也不必考虑为了博得某些组织、评委的肯定和爱好,其个性化创作思想、创作观念得到极大解放,将会创作产生大量不同特色、独具一格的网络原创音乐作品。另外,在音乐网络传播中,技术对音乐创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许多以前难以实现的个性化艺术构思和设想,通过网络及数字多媒体技术与电子音乐制作技术的协同配合,现在已经可以做得干净利落、无懈可击了。如利用计算机动画制作、音乐制作、音频处理的技术优势,创作出现了大量的flash音乐文件,把音乐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但同时,技术的进步和使用也加深了人们对技术的依赖性。
再次,创作观念的生活化、娱乐化。作为大众传播的强势媒介,网络传播在引导大众的艺术接受、消费过程中,促进了艺术与大众之间的相互亲近,艺术不再是少部分人的精神领地,而成为当代大众可以共享的日常生活对象。这种艺术与大众日常生活的广泛对话,直接促使音乐创作走向生活化、娱乐化。比如《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特务小强》《芙蓉姐姐》《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等网络歌曲,多数作品以通俗易唱的生活化曲调和趣味幽默、娱乐搞笑的歌词为主(歌曲常被称为“口水歌”;歌词如“翠花,上酸菜”以及“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等),表达的是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和普通人的自娱自乐,展现的是艺术的消费功能和大众娱乐功能。从宏大叙事到日常生活、从心灵审美到感官消费,音乐艺术的创作观念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最后,创作观念以大众(受众)为本。“当代艺术不仅仅要求观众证明自己,而是要激发观众,并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观众的支持”,“今天的作品并不需要成为绝对权威或受人顶礼膜拜,它们把观众作为朋友”(杜夫海纳《当代艺术科学主潮》)。在网络传播和网络艺术中也是如此。雪村、香香、庞龙、杨臣刚等歌手及其演唱的歌曲一夜走红,无不是网络大众的点击和支持所赐。同时,网络传播非常强调受众的主观能动性、参与性,强调沟通。这种传播过程的交互性和大众评价的巨大威力,使得创作者(艺术家)为了赢得更多的支持率(点击率),将会尽可能地从大众的层面出发,以大众的审美标准为本,创作更多适合大众艺术情趣的作品,即所谓的“民间性情之响”。从这个意义上说,以大众(受众)为本的创作观念,与接受美学的基本立场、观点相一致,延续了文艺理论从“作家创作——作品文本——读者接受”的历史演进,也进一步提升了网络传播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结语
笔者认为,网络传播为音乐创作观念带来的变化具有普遍的意义。这种从经典到通俗、从审美到娱乐、从精英到大众的变化,已逐渐成为当代音乐艺术的基本范式。为此,我们有必要在理论上重新审视,在实践上作出更为有效的探索。
参考文献:
篇6
与综合音乐网站相比,这些网站更具有指向性和专业性特点,是属于上文所提到的专题性网站类别。古琴网站与传统音乐专题网站具有一致性,即同样涵盖官方、民间、高校三个类型。就笔者所了解由隶属于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民族器乐学会的古琴学术委员会创建的“中国古琴音乐网”是目前国内最重要的具有官方背景的古琴传播网站,网站内所涉内容中有具体的组织架构和章程,不仅涉及琴乐本身,还涉及琴乐以外的社会性活动,如考级、评奖等,具有一定官方性和权威性;民间古琴网站主要的创建人分为专业琴家建立的综合性网站;专业琴家建立的个人性网页;琴社或琴坊等民间组织建立的综合性网站以及古琴爱好者建立的网站,如琴家丁纪园主持的“中国古琴网”、由皓月琴坊创建的“太仓古琴网”、由成公亮主持的“秋籁———成公亮古琴音乐网”等,这些网站基本关注于琴乐及琴乐文化本身,网站的专门性更强。具有高校背景的独立古琴网站并不多见,常见的形式是建立在门户网站的博客或是其他社区网站中,如北京师范大学松风琴社就是以“人人网”的轻博客“人人小站”为依托建立的交流博客、四川大学古琴社则有建立在“天涯社区”的博客、中山大学澄心琴社则依托“新浪博客”建立等,这类网络传播由于受众群群主要集中在社团、琴社成员中因此相对与前面两类传播其受众群较窄,内容也以博客文章为主要形式进行古琴研习上的交流、相关活动信息等。在此基础上依据传统音乐网络传播的特征进一步分析,在古琴音乐网络传播类型中静态传播与动态传播并行,但两者的传播的侧重各不相同。从网站内容来看,一般独立的专题网站静态性特征更为明显,动态性特征相对较弱,传播者与受众的交流只是网站的一部分内容,如:中国古琴网,从网站内容可以分析古琴网因具有官方背景,而导致其传播的信息不仅仅是以古琴艺术本身进行传播而带有鲜明的政策性和权威性,是官方政府部门对古琴这艺术形式的管理代言窗口。因此,它更注重的是代表官方的重要信息的如:学会活动等;古琴艺术在国家语境中的管理如:学会章程等;政策层面或权威机构对这一传统艺术的规范如:考级等。此外,通过“百度”搜索引擎以“琴社”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便会找到“西湖琴社”、“燕京琴社”和“春风古琴社”等专业社团所创建的与古琴艺术相关的专业网站。这些琴社网站都设有相对固定的栏目,它们一方面从古琴艺术、古琴欣赏、古琴教育、古琴论坛等方面推广传播古琴艺术,另外一方面也在不断地推荐琴社本身,以此提高其琴社的知名度。因此,静态传播形态下的专题网站的特点在于,其一,信息源都通过传播中的把关人经过信息筛选后上传网站,受众在进行人机交互时只需要接受这些信息,反馈特别是即时的反馈不是网站的主体功能;其二,受众只是被动的接收信息而无法即时反馈,而信息传播的有效性、透明性在这个过程中被忽视;其三,由于是专题网站的性质,信息源的输送者需要一定的专业素养,但受众却没有任何限制。据CNNIC的第三十次调查报告显示至2012年6月中国博客和个人空间的用户达35331.3万,而微博用户总数达到27364.5万。
古琴的网络动态性传播则即是指依托网站建立的这些博客、个人空间或微博等网络虚拟社区(空间)平台进行的互动交流。如于2007年开始在“搜狐网”上开办了个人博客的琴家赵家珍,借此平台为广大古琴爱好者提供各种古琴演奏视频及其古琴讲座,并通过留言与受众进行交流,其2007年创建始至今的访问量为485805(数据来自赵家珍个人博客)。但就互动性来说最强的要数新兴虚拟平台———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这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基础上建立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随时随地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的网络社交平台。在古琴网络传播中,微博依靠它瞬间、即时、零门槛的特点已成为古琴音乐传播的重要手段。四川大学古琴社在“人人网”上开通了“四川大学古琴微博”,主办者通过与古琴爱好者的互动,充分利用了网络社区、论坛、微博的资源进行古琴艺术的动态传播;岭南古琴传承人谢东笑建立的七木琴社所创办的同名微博“是集创作、交流、传承于一体的古琴文化空间”②,共发表微博2074条③。笔者通过网络搜索新浪微博,其中具有“古琴”标签的认证用户为337位,微博群129个,古琴活动455个,与“古琴”相关的微博1680117条④。微博的即时性、广播性的特点加快了古琴音乐文化的传播以及古琴文化传播与受众之间的更为直接的交流与互动。由此可见,动态传播形态下的虚拟社区(空间)与静态传播的特征相比区别在于,其一:所传播的信息源虽然同样都是通过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经过筛选后上传至平台的,但由于其更注重交互性特点,使得传、受两者的身份往往会在信息的双向传播中互换,即受众可以既是受传者也是传播者,这也是动态传播中最典型的特征;其二:各个终端用户是处于一个平等的交互平台之上,而传、受双方是否能就信息顺利解码,并得以反馈,完成良性互动,则要看接收者能否具有解码信息的能力。因此,在信息筛选的过程中对传播者的专业性要求并没有那么严格,反之接收者则需要一定的专业素养,以达到有效性反馈的目的。
传播环境的变化对古琴音乐传承方式的影响
根据以上议题分析,可以显见当代古琴音乐文化的传承方式必定会因为传播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传统的琴乐传承不外两个主要途径:其一,民间传承:自古以来中国传统音乐是建立在师徒关系之上以“口传心授”为主要方式的传承,古琴也不例外。主要有如下三类表现方式:第一类为家族式传承:这种传承方式是古琴艺术在早期的发展阶段主要的传播方式,其传承的对象一般是具有血缘或者建立在宗法、血亲关系之上的家族成员,这就注定了古琴技艺传播者的自主选择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此导致琴艺继承人的数量和演奏风格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如琴师王既甫(1807—1886年)将琴艺传给了自己的四个子女,其子王心源又将琴艺传给自己的儿子和同宗晚辈[5];与王既甫并称“诸城二王”的王冷泉的徒弟王燕卿和王占亭也是王姓家族传人[6]。第二类为琴社传承:琴人通过结社,完成宗派认同,并通过琴乐教习活动,达到传承目的。而琴社的组成倚靠琴派核心人物建立,并通过琴社雅集促进不同琴人、甚至是不同派别、不同地域间的交流和传播,如:闽派古琴代表人物祝凤喈在其琴艺练成之后建立的“琴楼”在当时当地都产生了较大反响,而西湖琴社每年定期举行的元宵琴会、清明琴会、端午琴会、重阳琴会、岁末琴会等主题琴会,为古琴文化的推广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7]其二,随着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学校成为古琴传承的另一重要场域。具有重要文化象征性的琴乐,原本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是具有深刻的政治寓意即“阶级性”———士大夫阶层。而随着近现代学校教育体系的建立,琴乐被列入该体系的音乐学科内。部分高等音乐院校开设了古琴课程,如1956年,梅庵琴派的刘景韶在上海音乐学院担任古琴专业教师,培养出一批当今活跃在琴坛的著名琴家龚一、李禹贤和林友仁等。[8]这些传统的音乐传承方式在历史上无疑对传播文化起着主导作用,其传播的形态主要是集中在人际传播的范畴。然而就传播面的广度和深度而言显然无法与当代大众媒介相比,更无法与拥有数以亿计用户的网络传播相比。事实证明“全方位的网络音乐传播已把音乐教育纳入其中”[9],古琴的传承也不例外。根据传播学原理,我们可以总结出网络传播具有远程性、即时性和延时性等特点,而这些特点改变了古琴传统的传承方式,使得琴乐打破了固有的文化、政治和阶级界限,获得较人际传播中更为多的受众,从各网站点击率研究过程中虽然笔者无法深入到每个被研究网站或博客内部获得更为核心的数据,但如表中所述,无论是网站的点击率还是博客的访客量也足以说明网络覆盖下受众的普遍性。下面笔者将从古琴网络教学的角度来阐述古琴传承的变化:首先,无论是传统“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或是后来的学校教育体系,基本都是师傅(老师)与弟子(学生)近距离地人际传播。传承空间是现实的物理空间,因此受到场域的阻扰,被传授者的数量有限往往只是单个或几个人。而网络的发展,打破了场域空间的物理限制,琴乐学习的信息源通过上传通道到达终端服务器实现远程教育的目的。远程网络教学内容丰富,社会不同群体中爱好古琴的受众可以突破时空限制,通过网络平台,在终端服务器上学习琴乐。古琴的网络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琴乐传播受众小,传播面窄的不足。如前文所述具有静态传播特点的专题网站就起到的这样的作用,琴社和著名古琴演奏者(比如成公亮),通过网络上传古琴教育视频,教授学生如何演奏古琴;部分专业音乐院校(如中央音乐学院)建立了网络教育学院,通过网络为学生提供远程古琴音乐教学内容。其次,动态性网络传播的虚拟社区(空间)由于其操作性强,普及面广,更大程度上促进了“网络的即时教学工作”的发展。师生在网络的两个终端进行授课与学习的互动(如传承岭南古琴的七木琴社腾讯qq社区等)。教师与学生的琴声、姿势、语言等得到了及时沟通和交流,克服了静态网站视频单向传播的弊端,进一步拓展了古琴网络传承的互动空间。其三,古琴的网络传承,还有具有延时性的特点。所谓延时性即受众可以无限制的搜索储存于网络空间的大量古琴音乐信息进行学习或讨论,而这时音乐信息的使用对于的时间来说是延长的。这样的延时性打破了传统传承方式中对时间和人的限制。这一特点在古琴网站以及网络社区都存在。当习琴者或传播者对某一问题话题进行网络讨论时,受众即可以选择即时参与讨论,也可以在话题一段时间后再登陆社区进行讨论或研究;另外,习琴者对于某段视频或者某个古琴问题产生兴趣时,亦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搜索,主动寻找网络中该学习项目进行学习或讨论,而针对同一问题在网络中往往可以找到好几个不同的学习范本。
网络环境下古琴音乐传播的利与弊分析
网络是一个开放、互通的自由平台,其特点就是“有选择性,网络媒体可以使人们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音乐和音乐话题”[10]。选择的自由给古琴爱好者以各种便利。然而,网络毕竟是一把“双刃剑”,通过网络途径来传播古琴艺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弊病。通过古琴网络传播的利弊分析对如何利用好网络资源更好的为古琴以及传统音乐的传承服务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笔者根据上文分析以为无论古琴网站属于那种类型,其传播形态都具有静态和动态的特质。在这样的特质之下,古琴音乐的网络传播相较于传统媒介传播必然具有专业性强、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使用方便,不受时空的限制优势:一、专业性强。由于“古琴”身份的限制,注定了该类网站有别于其他网站而具有特定音乐种类的专业性指向。而网站或社区的建立者往往是该领域中的“局内人”,因此,上传信息具专业性特点。同时,网站的建立更为古琴音乐的创作者在自由的状态下提供了充分展示其古琴理念与音乐审美的场域空间,极大地激发创作热情。二、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网络环境下传播不再受到载体的限制,其传播不仅是网状的,而且呈指数速度递增。即每一接收音乐作品传播的主体会和传播者一样成为新的传播者,而原有的传播者仍然可以继续传播。同时,更加多元化的网络音乐终端包括个人电脑、手机终端、车载终端、网络游戏终端、企业的终端、家庭视频终端等可使网络琴乐传播无处不在。而受传者只需要一台电脑一根网线或者无线终端就可以任何时间自由地选择在线视听或者下载古琴资源。三、使用方便,不受时空的限制。网络资源库中海量的的音乐信息为古琴专业人士搜集资料提高古琴水平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古琴的爱好者还可以将自己喜欢的古琴视频或者某些观点上传至论坛,供大家学习和参考。网络传播的便捷性,选择的自由性、资源的丰富性将对古琴的传播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然而,网络传播迅猛发展的当下,古琴艺术的传播和传承对网络过分的依赖将影响到古琴艺术偏离该艺术发生的本源———文化属性———“儒家文化的精英艺术属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11],导致只关注其表象中的表演与技术,而弱化了古琴音乐背后的审美趣味、文化象征,同时由网络发展可能带来的知识产权纠纷也是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首先,网络传播对于古琴艺术的审美具有一定的影响。“小众精英”艺术的古琴音乐,历来为传统文人士大夫修身养性自省之道,其以清远古淡为至美,体现了清雅致远,闲适虚静的审美情趣。然而,网络平台是一个在市场规则和商业利润支配下,倚靠在科学技术之上的大众传播虚拟空间。由于其零门槛的界线导致将文化的“大众化”、“娱乐性”推向极致。凡是在此平台之上的文化都离不开“被大众化”的宿命。琴乐网络传播也越来越驱向于让更多的人喜欢、听懂为宗旨,也就是说在大众传播的技术手段之下让更多的受众接受这一“传统的”“精英化”的艺术种类。网络中的琴乐演奏不再是一种自省的行为而是一种面向更多人的表演;网络中的琴学教学更多的是关注于技术层面的表达;同时由于网站运营的需求,有的甚是是一种隐形的商业性的行为。如此,网络传播中古琴文化势必由精英化、自省性、审美性向大众化、娱乐性、技术性妥协。“在古琴的大众化传播中,特别是在运用一些现代形式通俗载体的过程中,亦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甚至出现严格意义上传承质量的下降琴乐在大众传播媒介的传导中,也会进行价值与精神的消解。”[12]如何避免过分重视网络传播古琴艺术而导致其审美、文化内核被剥离,最终失去其传统神韵和审美价值,仅仅只剩在“演奏”、“技术”等表象层面上的传统琴乐。是我们对古琴当代传承保护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其次,千年以来的琴乐发展已经跳出了单纯的技术与表演构成的纯音乐层面,进入到涵盖艺术、文化乃至儒、释、道三教为主的诸子百家之琴道的审美境界,也使得它具有其他音乐形式所不具备的文化含义。这些承载的文化意义时刻依附在琴乐的“口传心授”的传承中过程中。琴乐演奏中讲究“吟、猱、绰、注、上、下、进、复”等多种手法,单单一个吟的指法就有细吟、大吟、游吟、飞吟、长吟、落指吟等多种精微分类,不同的演奏手法能表达出不同的音乐神韵。而这些只有在传统教学的师徒相授过程中才能达到。师徒相授的传承是透明的,无障碍的传播,受者可以直接感受传播者对音乐、技术的理解以及他传达出来的要领。在这种一对一、面对面的过程中,传者和受者才有可能以最小的心理距离进行艺术交流,并在互相配合之中来共同完成对古琴音乐形象的塑造。即使最先进的技术传播手段,也无法完整地替代这种师傅当面指点和示范所传达出来的古琴艺术的神韵和灵动。依靠科技技术发展的网络传播,是通过技术处理将琴乐传播内容储存在网络数据库中,并通过终端处理器实现信息的还原。虽然人们可以这样无障碍的、具有自主选择性的随时接受琴乐信息,但接收到的是数字化的技术音像,即使是高清的技术,它依然是通过机器过滤后的信息。这意味着古琴艺术的传播必受到非琴以外的设备的影响,如:服务器配置的高低、网络传播的速度等。因此,即使在具有即时反馈的特点的网络互动平台上,琴乐传播的“透明性”“即时性”仍是有别于人际传播中的口传心授的。这种传授方式因为受到技术媒介的影响而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并会影响到古琴艺术传授的效果。其三,网络传播中的知识产权问题。虽然网络传播的整体发展有利琴乐传播,但也应该看到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产生或有可能产生的知识产权纠纷。目前,对于广大的网民来说,从互联网上下载免费音乐信息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一些未经合法授权的数字音乐能够得以下载,以及部分网站受利益驱使提供某些盗版链接的行为侵犯了版权所有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甚至出现未经任何许可在网站上提供音乐的浏览、试听、传播和下载服务,并通过这项盗版业务,获得巨额利润的现象。随着网络在古琴传播过程中影响面的不断扩大以及古琴学习热潮的兴起,古琴音乐传播过程中的商品性也在不断增强。为利益驱使琴乐的传播也将出现同样的问题。但我国现行著作权法立法较早,实在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网络著作权保护的实际要求,一些网络传输等重大法律问题缺乏规范与定位,而且也缺乏可操作性强的具体法律规定。音乐网络传播侵权的情形时有发生,因此,我们始终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问题:在通过网络最大范围内促进古琴艺术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如何依法地维护原音乐作品版权人(琴曲演奏者或琴曲创作者)的著作权,以及音乐制品出品人的邻接权的权益,保护好音乐创作者、表演者、制作者、传播者的积极性,从而最终促进古琴的健康传承和发展。
结语
篇7
摘要: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活力,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挑战。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构成要素,对受众的心理特征的研究是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受众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构成要素,研究受众接受动机成为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的受众具有求知、求实、交流、和自我实现的动机,基本对策是应尊重受众的知情权,加强互动交流,提供宣泄平台和提高受众创造力发挥的平台,加强网站的服务建设。
关键词:网络受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特征;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心理机制的含义
互联网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全方位、多元化的功能和服务,极大地拓展了网民的生活空间,推动了个体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反映在网络受众身上就体现为受众心理特征的复杂化。“受众”是传播学的术语。《现代汉语大词典》把“受众”解释为: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信息的接受者。网络受众可以是群体,也可以是个体,网络受众在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既可处在信息的终端,也可处在信息传播的始端,网络受众在接受信息内化之后,同样可以通过网络传播其观点,因此,网络受众既是接受者又是传播者,既是信息接受的主体,又是信息传播的主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心理机制是推动网络实践活动有序、协调进行的结构系统,它主要由需要、动机、兴趣、情绪、意志、理想、信念等非智力因素构成,具有驱动和激活受众主体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功能。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心理特征的分析
由于网络是人们共同建构的虚拟空间,其开放性和参与性是其它任何媒介所不能比拟的。因此网络传播的相对自由性决定了网络信息的受者也同时充当传者的角色,他们在接受网络信息的同时也在发出自己的声音。在这里根本就不能对谁是受者,谁是传者确定界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受众心理必然和其他媒介的受众心理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受众的心理特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看客心理。信源是决定信息信誉的重要因素。思想政治工作者在采写信息时应该弄清信源,传递给受众最准确、最真实、最客观的信息。网络开放性程度较高, 传播的消息大都是网站之g互相“抄袭” 以致于受众的信任度就会大大降低, 。因此,网络上的消息成子决餐,受众可以有所选择,也可以一扫而过,不会太在意去思考很多,也不怎么会以网络信息作为采取行动的依据,只是把网络上的消息当成一种释放情绪的载体。于是,便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过程中的看客心理。
第二,诉求心理。对比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具有互动性、沟通性和隐匿性等特点,道德的情感教育具有了明显的优势。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残酷的社会竞争使得许多人承受着压力,受众可以在互联网利用各种身份大放厥词,排解心中的苦闷。
第三,角色任意性心理。移情心理是指受众对自己能力无法实现的欲望,或不存在的经历,通过对讯息内容的角度置换,达成心理的满足。例如很多人在现实社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在虚拟世界里寻找到成就感和满足感,在虚拟空间里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生活内心的情感得到了满足。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的目的和动机分析
第一,求知动机。求知,是以对知识、信息的追求为目的的一种动机,它是网民中最普遍、最常见的一种心理活动和行为。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需要,求知动机正是这种需要的一种心理反应。网民利用互联网,可以获取外部信息,监视环境。通过网络媒体获得外部世界的信息,了解国内外大事,了解别人的见解,决定自己的行为。求快、求新、求真、求易。
第三,交流动机。人作为社会化的动物,交流的需要与生俱来。人们通过和他人的交流联系社会,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但传统媒体基本上是单向发送信息的工具,和电话之类的人际交流工具相去甚远。网络和传统媒体的主要区别之一,就在于它不仅仅是单向发送信息的传播工具,更成为人们双向交流的一个平台。在网民的上网需求中,交流是仅次于获取信息的需要之一。因特网上的交流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专业传播者和网民之间的交流和普通网民与网民之间的交流。
第四,自我实现动机。自我实现的难度很大,很多在现实世界难以满足这一需要的网民把这一追求转移到了网上,并且在虚拟世界果真得到了部分满足。通过种种方法,在因特网上追求自我实现的人不乏其例。例如网络红人,一旦走红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等等。那些不适应现实生活游戏规则或者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占据优势资源的人在这个新世界里如鱼得水,完成另一番自我实现。
四、基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的相应对策
首先,在满足受众多重需要的同时推进网络法制建设进程尊重受众的知情权和话语权,满足受众参与互动的需要规范网络立法,加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监控。其次,既要为网民提供完善的娱乐平台,也要加强网瘾症的防治。加强网站的服务性,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开发不同类型的信息服务。应充分发挥受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把受众的精力引导到创造性的、对社会有所贡献的方向上来。最后,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建设吸引力的网站,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整体网络体系。中国必须大力加强网络传播和网上新闻宣传,抢占这个思想舆论阵地的“制高点”,以应对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这个阵地对中国进行渗透。高校政治辅导员可以设置自己的专属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融入其中,转变以前单纯的“填鸭式”教育为寓教于乐、寓教于文的“渗透式教育”,通过网络的平台与学生们进行沟通聊天、讨论,增进距离。通过优秀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会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加贴近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使思想政治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
参考文献:
[1]聂明镜.基于受众心理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困境与对策分析.现代教育出版社.2014
[2]曾令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心理机制探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
[3]闫贺杰.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受众研究.北京交通大学.2007
篇8
2006期刊双百排行榜,相较于第一届排行榜,有两个角度的微调。首先,一是用“网络传播”的概念,替掉“网络阅读”,来公布期刊的数据与排行,以此涵盖期刊在互联网传播中“One-To-One”的对接需求:一个“One”代表网民及其网络阅读,一个“One”代表刊社及其期刊杂志,“To”则代表龙源及其网络发行与网络传播平台;期刊双百排行是龙源网络发行与网络传播数据的客观体现,但是,我们不是为排行而做排行,我们期待刊社能穿透排行的表层,解读并掌握与网民及其网络阅读对接的道路,以需求供给资源;这才是期刊双百排行真正的意义和价值。其次,以“国内”替代“亚洲”,以“海外(包括港澳台)”替代“欧美”,让排行所关注与聚焦的市场范围,更接近于期刊的传统竞争市场,便于刊社对比期刊的网络发行和传统发行的市场竞争态势与走向,更准确地研判本刊本社2006年度经营状况,以及整个期刊竞争境况和产业境况;同时,在让期刊走向世界、让文化遍及全球的国家文化战略视野下,将“海外榜”单独列出来,在龙源期刊网面向全球华人进行网络传播的基础上,将有助于刊社了解国内外读者不同的阅读取向,省思自身如何成功“走出去”,让世界阅读中国。
期刊双百排行榜的数据完全来源于龙源自主开发的网站技术系统并且经过第三方访问分析和评价系统直接生成。期刊双百排行榜是“有代表性”的,龙源2006年超过15亿次的全部访问数和300万的日平均数以及超过40万的每日页平均访问数,都能证明其基数的海量性,数据的准确性,生成的客观性。期刊双百排行榜也是“公正的”的,它基于龙源独特的“以用户和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商务模式,以网民点击率和阅读率为基础,以网民和网民的阅读需求为导向,完全是他们读了什么刊、读了什么文章的阅读痕迹的客观反应,是“实证的”(是什么),而不是“规范的”(应该是什么),独特而公正地反映了读者的需求以及关注热点。期刊双百排行榜也是“有范围的”,TOPl00只是一个切点,因为这个切点,我们可以考察因为网民的意志而进入TOPl00的期刊的竞争状况和发展态势;同时,我们可以以TOP200、TOP300为切点,来考虑这个排名段内“网民对期刊(及其文章和内容)的选择轨迹”。
但是,值得强调的是,无论切点放在哪里,排行榜都有一个根本性的特征,就是决定“期刊TOP位置”的,是网民的选择,而不是刊社或龙源的意愿。因此,期刊双百排行榜体现的不是“龙源的评判”(“期刊座次”并非龙源所能排序),亦非“刊物的优劣”(双百并不说明期刊质量的绝对优劣),而是展现了“网民的选择”――网民的阅读选择,决定期刊的TOP位置。
期刊双百排行榜向传统期刊展示并提出的主要是一个趋势性的问题:在互联网时代如何重塑或创建、传播和经营期刊的品牌?为了清晰地勾勒、描述这种趋势,我们尝试对期刊双百排行榜进行网络传播数据分析,试图通过用户的浏览数据,描述“当前网民心目中的好刊物”的信息事实,通过用户心目中热点期刊和热点内容的“变化动向”,分析内在于期刊类型、类型期刊、分众阅读等层面中的用户及用户需求,及其对期刊竞争态势和发展趋势的拉动与影响,从而思考和探索“互联网时代的期刊经营之道”。
20%的“头”
双百展现“网民心目中的好刊物” 就2006期刊双百排行榜上榜期刊总的浏览次数来看,TOP100(国内榜)期刊浏览次数总计为2299967次,比2005年的1599927次增长了43.75‰TOP100(国外榜)浏览次数总计为292916次,比2005年的98531次增长了197.3%;国内外两个榜单都显示出,2006年网民点击率和阅读率,比起2005年有了显著的增长。
在此访问量的基数上,以网民点击率和阅读率为基础的客观、公正和平等的期刊双百排行榜,就不是一种个人化的趣味,而是一种集体性的选择,它体现了某种群体性的阅读潮流。在互联网时代,网民完全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期刊,所以当一个群体的兴趣和需求成为一种集体倾向和社会潮流时,由此而产生的期刊排行榜就表明了“网民心中的好期刊”的诞生:2005、2006年两年期刊双百排行榜上,出现的都是“网民心目中的好刊物”;双百体现了网民对心目中的好刊物的选择,亦即展示了“网民心目中的品牌期刊和期刊品牌”。
根据“20/80定律”,排行榜上的“双百期刊”可以说是龙源期刊网近1600种期刊的“20%”。为了具体说明问题,我们可以微观地截取双百期刊中的“20%”(排行榜上前20名的“TOP20期刊”)来观察和论述这个问题。这20%中的20%,是由网民点击选出的双百期刊在龙源近1600种人文大众期刊中脱颖而出的缩影。
国内榜排名前20名期刊(国内TOP20期刊)按出版频率统计,包括:月刊《青年文摘》、《北京文学》等九种;双月刊《新华文摘》、《意林》等八种,半月刊《当代》《收获》等三种。国内TOP20期刊总浏览次数为864306次,占整个上榜期刊浏览次数的37.58%,平均浏览次数为43215.3次。
国外榜排名前20名期刊(国外TOP20期刊)按出版频率统计,包括:月刊《北京文学》、《长江文艺》等十一种;半月刊《轻兵器》、《大众电影》等六种;双月刊《当代》、《十月》等三种。TOP20期刊总浏览次数为176902次,占整个上榜期刊浏览次数的60.39%,平均浏览次数为8845.1次。
上面的数字显示,国内外TOP20在双百排行榜上的浏览次数比重都很大,显示了领军期刊在网络传播中的“注意力优势”。尤其是国外TOP20期刊的总浏览次数占整个国外上榜期刊总浏览次数六成以上,其中,仅排在前两位的(《北京文学》和《当代》就几乎占整个浏览量的20%,《北京文学》占10.467%,《当代》占9.193%),意味着网民对期刊的倾向性选择。在这种倾向性选择中,当某些期刊形成“浏览优势”或“注意力优势”时,“网民心中的好刊物”就形成了,也是形成了互联网时代期刊品牌和品牌期刊。
篇9
关键词:数字网络时代;艺术批评;空间
随着“网络社会”的来临,电影,绘画,文学、音乐、与舞蹈等艺术作品不再居于传统艺术场的主导地位,而是借助网络得到了更多的广泛的生产与传播。艺术日趋大众化、民主化,平民化。然而,艺术批评却未能作出及时、有效的调整,绝大多数艺术批评家仍只愿意在传统批评体制中对一些经典艺术作品进行反复阐释与分析,而较少到网络空间中去发言,对网络空间中的艺术现象普遍“失语”。然而,网络空间不同于原来的纸质媒体,它深刻地改变了艺术批评的传统模式,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空间”效应,要想有效地进入网络空间发言,艺术批评的主体、方法与话语都必须作出相应的变化。
1 艺术批评主体的身份阐述
数字媒介让成千上万的人涌入了网络空间,虚拟社区到处是面目模糊的人群,这种状况给艺术批评的主体带来的重大影响就是他将面临个体与人群的关系。对艺术批评家来说,这似乎带来了一种契机,他可以从纸媒移身网络,获得新的话语空间,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的艺术批评家仍流连于传统批评体制,而不愿走入网络人群,――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较多,而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显然在于批评家们在历史的转型时刻(从印刷文化到数字文化)感受到了网络世界的危险与压力。而这在根本上造成了批评家权力的衰微与理想自我的幻灭。“批评”意味着“观看”“凝视”,这是一种权力。
然而,数字媒介兴起后,网络空间让批评家的这种中介作用与凝视权力遭到了冲击。借助网络传播,大量的艺术作品或民间艺术家得以绕过批评家的凝视而直接与读者(观众、听众)见面,文学、音乐、电影、相声等往往能借助网络一炮走红。比如,文学方面根据南派三叔小说《盗墓笔记》一时在网络上成为最畅销的小说,因为爆红,竟然也改编成了电视剧和电影。这样的成功案例与走红都同样归功于互联网。换句话说,在数字时代,在传统批评体制中,由于纸质媒体互动交流具有滞后性、呆板性,人们逐渐不再关注。然而,在网络空间中,数字媒介强大却能够迅捷地展开。
2 艺术批评对数字网络时代的影响
当批评家进入网络空间,除了遭遇大量人群外,他也会碰到另一种困境,即他面对的将是大量的参差不齐的艺术作品。显然,对网络空间中的艺术批评来说,艺术批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而从网络中艺术作品的现状来看,批评家采用整体性研究也切实可行。在网络空间中,各种经营文学、音乐、影视、书画等艺术门类的网站都设有清晰的栏目分类与版块划分,各种艺术对象在题材、内容与形式上都呈现出鲜明的类型化特征,如文学网站上常设置有“玄幻”“奇幻”“武侠”“仙侠”“都市”“言情”“历史”“军事”“游戏”“竞技”“科幻”“灵异”“同人”等类型;影视剧网站上则常可按“类型”“年代”或“地区”进行便捷搜索,而类型中又可分为“爱情”“恐怖”“青春”“喜剧”“动作”“战争”“惊悚”“超清”“3D”等;音乐网站同样可按“歌手”或“类型”等进行搜索,类型包括“舞曲”,如果说“寓言式批评”是让批评家深入到网络海洋中去捕获艺术杰作,避免有“漏网之鱼”,避免有遗珠之恨;整体性研究则让批评家能够把握网络空间中艺术发展的总体性,从而高屋建瓴,俯览全局。两者的相互结合,就构成了契合网络特点的艺术批评方法论。
3 艺术批评的渗透和交互
数字媒介强大的交互能力让网络空间让人与人之间的虚拟对话变得容易而频繁,这给艺术批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在场”氛围,批评由个体的向壁虚构更多地转向了群体的交互,这必然带来批评话语的新变。在网络上,各种文学、音乐、影视、书画论坛都是开放性的,只要花几分钟注册一下,就能在论坛上阅览、发言,有些论坛如百度贴吧甚至不需要注册就可以留言,这就让各种艺术论坛总处于一种群体言说的氛围之中,成为松散人群的“在场”交流。这里必须要指出的是,当批评的语言真正恢复了交流的目的后,它或许才能重新拾回它与读者的亲密关系。传统艺术批评因“行话”连篇,已经基本失去了对读者阅读的指导作用。可以想象,当艺术批评顺应网络要求重新变得明白晓畅时,它就必将赢回更多读者。
显然,网络空间“交互”“在场”的言说氛围对当下艺术批评的语言提出了强烈的革新要求,批评家要想从传统的批评体制移身到网络空间中去发言,让他的艺术批评被人群所理解,并能够产生广泛的社会效应,就必须在根本上改变当前艺术批评的“黑话”现状,让批评语言去掉诸多不必要的累赘之物而重新变得纯粹。
4 结语
如今,虽然旧媒体的艺术批评的缺失给新媒体提供了机会,但真正的艺术批评的深刻度不一定要依赖于数字网络传播,从最原始的亲身传播到物传播再到大众网络传播,各有优势。亲身传播的特点是深入与信任,实物传播的特点是可实证性。比如我们论坛中的发言与对谈就是亲身传播,我们在论坛同期的展览就是实物传播,其速度和广度虽不如网络、电视那样快,但更易被理解与接受。因此,今天数字化时代的艺术批评的传播一样需要多种方式、多种力量的并行与交汇。总之,数字网络技术给我们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全新时代,也为艺术的生产、交流以及批评带来了新的可能,它是鲜活、可变、发展的,更是值得期待和值得批评的从传统的印刷文化到数字网络文化的转型,是一种全新的力量,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里奥奈罗・文杜里.西方艺术批评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2] 尼吉尔・温特沃斯.绘画现象学[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
[3] 威廉・维斯.光和时间的神话――先锋电影视觉美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篇10
论文关键词 网络服务提供商 避风港 红旗 侵权行为
一、“避风港”原则和“红旗”原则概述
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横空出世,在带给人们无限的方便的同时,也随之带来很多的社会问题。任何一个作品和信息,公众都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便利进行未经许可的复制、抄袭、或演绎。对使用人来说,这是一种福音,而对权利人来讲却是一种灾难。网络环境下,利用网络服务提供商的服务进行的下载、复制和传播行为,为传承人类文明、促进科学技术文化发展,最终推动社会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不加限制和不受约束的复制行为也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侵犯着作权案件的发生,给传统的着作权法律制度带来冲击与挑战。
作为大陆法系国家,我国立法速度滞后于社会信息化的进程,网络着作权保护领域一度处于法律真空状态。直到2001年,新修改的《着作权法》第9条最终以立法形式规定了信息网络传播权,确认了网络传播属于着作权法规定的作品使用方式之一,同时,第58条规定,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所谓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是指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表演或者录音录像制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表演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权利。着作权人有了信息网络传播权,就能有效地阻止他人未经许可,擅自将其作品上载到网络上,以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2006年,《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由国务院制定并于7月1日起实施,由此我国的网络信息传播才逐渐开始步入正轨,这是我国网络信息产业发展历史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条例》比较明确地规定了公众无偿使用着作权的情形,权利人发现被侵权时应该采取何种手段来维护自身利益等,对着作权保护、权利限制以及网络服务提供商责任免除等作了规定,有利于发挥网络传播作品便利快捷的功能,更好地体现了产业发展与权利人利益、公众利益的平衡。值得一书的是,其中的“避风港原则”和相关的“红旗原则”引起了各方的热议,当然我国设立避风港规则的基本目的与价值取向是肯定并支持网络技术的发展,《条例》制定者指出,该制度使网络技术服务提供者有可能通过履行某些义务而被免除连带赔偿责任。
所谓“避风港”原则,又被称为“通知+移除”原则,是法律中规定的网络服务商的免责条款,最早适用于版权领域,后来也被应用在搜索引擎、网络存储、在线图书馆等方面,具体指在发生版权侵权案件时,当网络服务商只提供空间服务,并不制作网页内容时,如果网络服务商被告知侵权,则有删除的义务,否则就被视为侵权。如果侵权内容既不在网络中介服务商的服务器上存储,又没有被告知哪些内容应该删除,则网络服务商不承担侵权责任。避风港原则最早来自于美国1998年的《数字千年版权法案》。美国当时规定避风港原则主要是为了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考虑到有些类型的网络服务提供者没有能力事先对他人上传的作品进行审查,而且事前也不知道并且不应该知道侵权事实的存在,在着作权人通知的情况下,对侵权内容进行移除的规则,即“通知+移除”。避风港原则的适用减少了网络空间提供型、搜索链接型等类型互联网企业的经营成本,从而刺激了这些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壮大。《条例》的第二十条至第二十三条具体规定了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提供自动接入服务、自动传输服务、自动存储、提供信息网络空间、提供搜索与链接服务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这些条款属于对避风港原则明确规定与细化。
2005年7月,百代、华纳、环球等七大国际唱片公司提出诉讼,理由是百度在搜索页面上提供了部分未授权的MP3下载链接。百度公司称,责任应当在于提供盗版音乐的网站,而非提供搜索和链接的本公司,之后百度一审和二审均获得胜诉,而其主张的即为避风港原则。
避风港原则的出现主要还是由于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出现了互联网企业之后,由于这类企业提供网络服务的性质,也随着社会公众法律和权利意识的提高,如何处理可能存在的作品着作权侵权问题显得尤其重要。事实证明避风港原则的法律规定对互联网企业的迅速崛起起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又有着新的挑战,许多人甚至认为避风港原则成为网络服务提供商的“尚方宝剑”,那么该如何防止避风港原则的过度适用给着作权人带来损失呢?2011年爆发的“百度文库”事件将此争议推向。百度公司认为百度文库建立的法律依据即为避风港原则。更多的人提出了对避风港原则的质疑:避风港原则是否过于保护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利益。按照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如果百度没有对文库里的内容进行选择、编排和推荐等活动,一般是不承担责任的。但是如果存在这些行为,或者文库存在畅销或着名的小说,百度说自己不知情或者不应该知情则是不符合实际的,其实这就涉及到了红旗原则。
作为避风港原则的例外,红旗原则主要侧重于保护着作权人的利益。红旗原则即如果侵犯着作权(主要是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事实是显而易见的,就像是红旗一样飘扬,网络服务提供者就不能装做看不见,或以不知道侵权的理由来推脱责任;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网络服务提供者不移除侵权信息,就算着作权人没有发出过通知,也应该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第三方是侵权的,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果从标准的严厉性程度来看,“红旗标准”绝非远高于一般侵权行为中的过错认定标准。相反,它是一种最为起码的标准:用户上传的内容或被链接的内容的侵权性质,已经明显到了象一面鲜亮色红旗,而网络服务提供者又能够看到这些内容,则网络服务提供者当然不能采取不闻不问、视而不见的“鸵鸟政策”,就如同将头埋入泥土之中一样,放任侵权内容的传播。红旗原则在我国的法律立法中,主要体现在《条例》第二十二条:……(三)不知道也没有合理的理由应当知道服务对象提供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侵权;第二十三条的“但书”……但是,明知或者应知所链接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侵权的,应当承担共同侵权责任。
二、“避风港”原则和“红旗”原则的性质和实践意义
根据美国《数字千年版权法案》可以确定,避风港原则的法律性质应为免责条款,即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行为即使构成了侵权,其仍可以在特定条件下免责,而非属于归责条款:着作权人负有举证的责任,即需要证明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行为符合着作权一般侵权的构成要件,但网络服务提供商可以以避风港原则作为免责的抗辩理由。也就是说,避风港没有规定网络服务提供商的何种行为会构成侵权,而只是涉及网络服务提供商的何种行为可以逃避法律责任。自《条例》颁布并实施以来,围绕避风港原则和红旗原则的争议一直不绝于耳,其在实践的适用中可能存在诸如加重了着作权权利人的负担,包括举证责任和信息采集、通知-删除证明等。另外,网络服务商“明知”与“应知”的判定和注意义务在实践存在难以判定的问题。但总体上避风港原则和红旗原则所确立的免责条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首先,在网络活动中,网络服务提供商并不是信息的接受方,只是提供接入、链接、缓存和信息存储等服务,而避风港原则使得网络服务商在纠纷解决中处于类似消极中立的位置,这样网络服务商就变成解决着作权人和网络用户纠纷的平台。其在接到着作权人发出的侵权通知后,一般只是根据避风港的要求进行表面审查,而非实质审查。经审查后,只要符合避风港的格式,网络服务商提供就会按照着作权人或用户的要求断开链接或者删除相关的信息。这种促使着作权人与网络用户之间通过直接对话解决纠纷的方式,使网络服务商从逐个事先审查的繁琐工作中解脱出来,便于将精力用在发展技术和更好的提供服务商。
其次,避风港原则根据生活实践和商业实际,在着作权人和网络服务提供商之间进行合理的分工。由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庞杂的数据,网络服务提供商通常情况下难以发现其提供接入、链接和存储的数据存在侵权的情形,因此并不需要主动进行审查,否则加重他们的责任势必会影响到正常的网络传播,扼杀网络的自由和便捷。另一方面,着作权人出于对自身利益的关切,势必对侵权极为敏感,因而避风港原则将审查侵权任务主要放在着作权人身上是极为合理的。当权利人发现侵权行为时,及时通知网络服务商,后者根据避风港原则进行审查后删除侵权信息,制止侵权的继续,从而维护着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自己也免除了责任。
最后,避风港原则使网络服务提供商摆脱了可能连带侵权的桎梏,促进网络信息业的快速发展。实际上,这也是美国立法确立此原则的初衷。避风港的确立十分必要,通过立法支持互联网业的健康发展,如权利人通知、服务商审查、反通知和确定是否删除等一系列程序,既为权利人提供制止侵权的手段,也促使网络服务商守法经营,自律经营,让广大公众能够很好地、自由地利用网络获取他们想得到的信息和数据。
- 上一篇:机关事业单位处分条例
- 下一篇:智慧课堂教育教学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网络监督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