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范文

时间:2023-10-31 17:58: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

篇1

[关键词]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3-0013-02

引言

开展高等教育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高等教育发挥着无法代替的作用。而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是高校工作的重点之一,而且资助高校经济困难的学生也是社会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但是,在建立和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许多难题,这些问题会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而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国的教育改革。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概述

首先,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指的是那些本人以及整个家庭所持有的资金,无法满足其在大学期间的日常生活以及学习生活的学生。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分为特殊困难、困难和一般困难三种。通常情况下,我国的高校经济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包括五个部分的内容:第一是奖学金与助学金,这是资助体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通常情况下,包括国家奖学金、国际励志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许多高校还会设立自有的奖学金项目。第二是国家助学贷款,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使用这一特殊的金融手段,有助于完善我国高校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而且对于大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提供了巨大的保障。第三是勤工助学,勤工助学指的是高校学生在学校相关部门的组织和领导下,通过完成一些兼职工作而获取一定的费用,从而为自己的生活和学业提供一定的保障的社会活动。勤工助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缓解生活压力,而且可以通过工作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第四是学费减免和特殊困难补助,我国政府针对那些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大学生,会实行学费减免政策,通常的做法是免除部分学费或者免除全部学费。地方政府或者高校自身会对那些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给予特别补助,进而帮助其完成学业。这两种特殊帮助的方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无偿性。第五是绿色通道,指的是针对那些已经被高校录取但是经济非常困难的学生,先让其办理入学手续,然后政府和学校在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对其进行资助。

二、完善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策略分析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指标体系

不论是国家政府还是高校自身,每年关于资助学生所拿出的经费毕竟有一定的限额,所以,学校在开展学生资助工作时,要让这些数额有限的资金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效。这就要求建立完善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指标体系,对学生是否属于经济困难进行科学界定和划分。通过建立完善的认定指标体系,可以将学生的困难情况通过量化的方式展现出来,以此作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重要依据。

(二)加强监督,增强认定的时效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不法机构会向外出售一些假低保证、假残疾证等许多虚假证明,这给当代大学生诚信意识以及责任感的培养造成了很大的危机,随之而来的就是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现象的出现,这会导致国家和学校的许多补助资金无法流入那些真正需要的人手中,所以,加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的监督工作,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时效性则显得意义重大。学校可以建立一个学生组织,让这个学生组织成为开展监督工作的重要部分,这样学校可以更加真实地了解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情况,进而有效提高政府以及学校资助资金的利用率。再者就是,学校要加大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在诚信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和政府还要联合起来对那些出售假证明的行为进行打击,使得监督工作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三)拓宽资助资金来源范围,争取更多社会力量的帮助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力量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政府部门应该通过积极引导和鼓励,使得更多的个人和企业参与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中来。例如,学校可以在社区进行募捐活动,而且可以利用高校的社会影响去争取更多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对那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这就要求学校不断提高自身的办学质量,不断提升自身的影响力,从而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工作中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四)有效整合各种经济资助方式

著名科学家贝塔朗菲最先提出了系统论,及系统是处于一定相互联系中的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个组成成分的总体。在系统论的启迪下,我们应当以更为广阔的视角来剖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我们必须认识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它与其它系统一样具有内在的固定结构,组成这些结构的要素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而这一结构从功能而言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这一主题任务。在系统论的指导下,高等教育的管理者要在教育这一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中合理化“奖、贷、助、补、减”五位一体的助学体系,发挥其合理作用,更好的解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根据系统论角度出发,要有效地整合各类经济资源方式,就必须在具体的院校环境中对运行良好的资助方式不断发挥其优势,对于运行不良的方式则针对其不良状况进行校正,与此同时,在资助体系完善和方式整合中应当注意结合资助对象的具体情况进行资助方案设计,使不同情况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得到适宜的足量资助,这也是系统论中各要素协同作用改善系统绩效的必然选择。

(五)强化助学贷款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的作用

通过贷款的方式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这是我国政府利用金融手段资助我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重要措施之一,这种做法也可以缓和我国高校教育改革中出现的一系列矛盾。这种手段不仅可以为高校大学生完成学业以及支付生活费用提供良好的保障,也可以对高校筹措助学资金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在整个资助政策体系中,国家助学贷款是最稳定的资金来源之一,而且这种助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在求学期间不受经济问题的困扰,在其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在一步步地偿还这些欠款。学校也应该通过宣传的方式鼓励经济困难的在校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学生在读期间的费用问题,而且可以为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六)将勤工助学作为自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重要促进方式

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其它内容相比,勤工助学是最具特色的资助手段,其受到了政府和学校的大力倡导,通过这种方式,大学生可以通过合法的方式自行获得生活以及学习所需的费用。政府部门和学校单位要对解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问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要不断强化勤工助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按照相关规定,高校每年须拿出所收学费额10%作为勤工助学的专项资金,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却没有收到太大的效果,而且学生通过勤工俭学获得的报酬非常低,许多学生所做的工作与本学科专业不相符。所以,地方政府和高校有关部门通过一系列措施,拓宽勤工助学资金的获取渠道,增加勤工助学所提供的资金量,而且要确保这些专项资金能够发挥最大的功效,学校也应该不断提高参与勤工俭学学生的劳动报酬。学校也应该通过详细计划和安排,尽量为每一位参加勤工俭学的学生提供一个与本专业相对应的工作,要确保学生通过从事该项工作,其对专业所学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学校也应该加强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联系,与这些用人单位之间制定一些用人协议,从而为参加勤工俭学的大学生提供机会和更好的实践环境。学校在为大学生安排岗位时,应该尽量选择那些可以锻炼学生思维的工作岗位,让学生在勤工俭学过程中,尽量付出较少的体力劳动,而尽可能多地参与脑力劳动。

(七)发挥奖学金的主导作用,一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资助的重要补充

奖学金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它既有鼓励学生学习的一面,又有缓解学生经济困难的功能。但事实上,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经济问题话费大量时间用于兼职工作,有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础教育本来就比较弱,因而在竞争中缺乏优势。实际工作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奖学金的比例很少,奖学金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不大。因此各高校要动员学校、社会力量,积极筹措资金,设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专项奖学金,专门用于奖励刻苦学习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同是,在政策上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适当倾斜,扩大受奖面,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奖比率,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

篇2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资助体系 困难认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列入教育改革发展的十大重要项目之一。近些年,国家不断加大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扩大资助范围,形成学前教育资助、义务教育资助、普通高中教育资助、中等职业教育资助以及高等教育资助为一体的学生资助体系,实现不同教育阶段资助政策全覆盖。

从2011年起,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进行学前教育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学杂费免除;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发放与学费减免;以国家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学费减免、勤工助学、入伍服兵役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等多形式资助的高校助困体系,这一系列资助政策都是为了保证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实现教育公平。但是,在国家学生资助体系运行过程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缺乏科学的衡量标准,困难学生认定的模糊化和多元化,都直接影响困难学生资助认定的准确性,制约国家学生资助体系持续良好发展。

一、当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方法与现状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中的解释,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收入难以支付其在校期间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然而由于经济困难程度受地域、家庭成员等因素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经济困难认定标准变得模糊而不确定。

1、家庭经济情况调查

由家庭所在地民政部门或政府、街道、社区出具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据此作为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证明,用于申请相关资助的依据。

2、学校调查认定

学校在对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时,通常会有几个参考标准。如:低保家庭、孤儿、单亲、家庭遭遇重大变故、家庭多子女等等,同时通过了解学生日常消费习惯等情况,对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进行认定。

二、现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存在的问题

1、家庭经济困难证明管理混乱

家庭经济困难认定,主要依据是由学生生源地民政、乡镇,街道等地方政府部门出具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即学生贫困证明。按照属地原则,学生家庭所在地更容易掌握和了解学生家庭实际情况,因此这一纸证明一直是衡量学生是否符合资助政策条件的必要材料,也是唯一确定的困难认定标准之一。可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部分地方政府部门、学生诚信缺失,故意隐瞒家庭经济实际情况,少报收入夸大困难程度,致使地方政府部门出具贫困证明把关不严,开具随意,贫困证明管理混乱,大大降低了贫困证明的可信度和有效性,既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也不能帮助学生资助工作困难认定。

2、困难认定标准缺乏科学依据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是学生资助工作的基础,也是确定资助对象的主要依据,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承受能力不同,城乡收入水平差距较大,导致各地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标准不一。目前,我国缺少一套操作性强、科学统一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方法。学生的困难情况千差万别,而认定的条件又过于宽泛、笼统,按照一定比例统计确定困难生、或单纯地通过对学生穿着打扮、消费水平来判定学生是否困难都是不科学的。困难程度高低是相对而言,学生消费是否必要,生活是否奢侈,这更加难以公断。

3、困难认定程序不规范合理

在资助资源、资助名额有限的情况,为了确保家庭经济最困难的学生获得资助,也为了使困难认定更公平、公正,学校会在贫困学生之间进行评议和选举。学生自述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装贫困、争贫困、相互比困难程度,然后组织其他学生投票选出更困难的学生。评议过程凭印象、靠人气,无偿性资助越多,虚假谎报现象越多,不合理资助比例就越大。表面看这种公开选举困难生的方式很透明,然而这无形中伤害了困难学生的个人隐私,给学生心理造成负面影响,同时更是破坏了学生资助工作帮困、助学、育人的实际意义。

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对策的思考

1、加强规范地方政府部门经济困难认定工作的管理

随着困难学生资助工作逐渐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社会关心的焦点,提高相关地方政府部门政策认识,规范家庭经济困难证明管理也成为资助政策有效执行的保障。明确相关政府部门贫困认定工作人员职责要求,对出具虚假经济困难证明追究相关责任,形成约束处罚机制。增强地方政府审批部门工作责任心,建立多级交叉审批和实效监督制度,保证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真实可靠地反映学生家庭实际情况,为资助工作提供直接有利的依据。

2、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标准科学化

科学统一的认定标准是解决困难学生认定难的关键,针对目前在家庭经济困难认定中主观认定多,客观依据少的情况,应该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有效认定机制。根据地域经济发展特征、参考地区居民平均收入标准、最低工资标准等,确定经济困难标准线。同时再将学生家庭性质、家庭人员情况(年龄、职业、身体健康等)、财产情况(收入、债务等)、学生本人专业、个人消费(生活、娱乐、学习支出)以及学校所在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等能反映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因素,按照指标体系权重系数,进行定量认定分析,结合同学、老师的意见进行定性认定分析,尽量使考评认定结果趋于客观,正确认定。

3、建立困难认定动态监督机制

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是动态变化的,因此困难学生认定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学生被认定困难成为重点资助对象后,应当建立学生资助档案,保存学生困难证明材料,并定期与学生家庭成员联系沟通,对学生进行跟踪管理,动态了解困难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等情况,关注学生学习成长,使国家资助惠及更多真正困难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崔邦焱,切实做好2008年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国教育报,2008

篇3

关键词:新型助困体系;精神层面建设;励志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309-02

一、高校经济困难生资助工作现状及问题

目前,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大多属于“救济帮扶”式扶贫,即无偿性资助比例过高而有偿性资助比例太低,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第一,国家和社会承受的压力大。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需资助金额与日俱增,因此,如果高校经济困难生资助,仍靠无偿资助为主,国家和社会将承担很大的经济压力。

第二,重视经济层面扶助,缺少精神层面帮助,育人功能发挥不够。我国现行的资助体系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上、心理上的帮扶过少,就业针对性指导较弱,育人功能发挥不够。

第三,资助结构不合理,不利于学生的自立自强。无偿资助方式使得部分学生到校之前就“备好”了各种贫困证明资料,促成了学生的“等、靠、要”思想,不利于学生自立自强精神的培养。

二、新型助困体系中精神层面建设的必要性

在新型助困体系中,参与资助工作的政策制定者,具体实施者必须转变观念,将单纯的“助困”转变为“助学”与“育人”并进,在精神层面建设上探索新路径、试行新制度,把对做好家庭经济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工作作为资助工作重要组成部分。

1.缺少精神引导,资助工作难以实现教育职能

资助工作既要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更要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同时还要改变学生的“等、靠、要”的心态,将“被动帮扶式”资助与“寻求改变式”倾斜转化,在这个过程要逐步引入同等条件的“激励机制”,不能让学生觉得“学好学坏一个样,做好做坏一个样”,应该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资助的本身既是国家、政府、社会和学校的资助,也是对同等条件下优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奖励,这是高校实践育人的良好契机。

2.缺少自立自强,资助工作难以解决根本问题

资助工作的短期目标是解决学生的经济困难,根本目的是要解决学生的未来发展问题,因此资助工作应该做到经济资助与能力开发资助相结合,通过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改变自己、树立信心、自立自强,为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3.缺少感恩回馈,资助工作难以长期持续发展,助困重在育人

国家的资助范围有限,资助工作长期持续发展,必须要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进来,因此感恩回馈教育,就是希望更多受资助者在未来成为资助他人者,带动更多的社会支持,实现资助工作、资助体系的良性持续发展。

三、新型助困体系中精神层面建设的具体措施

高校经济困难生资助工作应立足于经济困难生的发展、成才,高度重视起对经济困难生的精神层面的教育和引导,以真正达到资助的目的和效果。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心理辅导,将心理疏导与励志教育相结合

调查显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普遍存在自卑、自闭、焦虑、孤僻、虚荣、嫉妒、多疑、敏感和愤世嫉俗等心理现象。高校不仅是传道授业的场所,也是大学生心理走向成熟的重要场所,因此,高校不仅要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上最迫切、最基础的问题,还应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康的心理和人格。

高校可以通过发挥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专职心理教师的作用,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辅导。第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专业教师,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力量之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负责几门基础理论课的传授,对于大学生政治理论素养的培养和人格、心理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对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并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引导,将心理疏导与励志教育相结合,势必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提升一个新的台阶。第二,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最多,是学校与学生信息沟通的中介。通过对辅导员心理健康知识培训,使其掌握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号召辅导员改变工作思路,由被动接受学生求助变为主动关怀,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第三,注重发挥心理健康教师的作用。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心理卫生知识讲座,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增强自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方法,培育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完善助困体制,将资助工作与学业激励相结合

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制中主要包括《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等相关部门的政策性文件。规定的内容主要是经济帮扶条款,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层面帮扶没有具体规定。如今,国家、社会和家庭越来越看重学生精神文明的发展和学生思想健康的状况。这种助困体制既影响资助政策的整体效果,也影响社会对资助政策的信任。因此,国家应尽快制定支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层面建设的法律、法规,明确各级政府部门、学校、社会、家庭和学生个人在助困工作中的权利与义务,建立一个有效的助困体系,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能够有法可依。

高校有效的使用国家、社会和学校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各种资助,在学生经济状况分级管理办法的基础上,贯彻和完善助困体制,引入“同经济困难级别相应的学业激励制度”,调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资助工作与学生的成绩相挂钩,在困难级别相同的情况下,成绩高的得到资助的机会就会多,发挥家庭经济困难资助的激励作用。

3.鼓励创业自强,将资助育人与职业发展相结合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好经济困难生问题,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必须由‘输血式’资助向‘开发式’资助方式转变,实施经济困难生综合素质培育计划,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有所长,学有专长。第一,加强职业指导,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和创业实践能力。高校应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设计各种平台帮助他们认知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点,并根据认知结果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创业方向。第二,高校可以通过设立创业基金,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业自强提供部分资金支持,在创业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开展感恩教育,将受助与助人相结合

助困重在育人。资助工作者应该让经济困难学生认识到在接受别人帮助的同时,要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积极回报社会,将感恩之心化为日常行动,使对经济困难生的教育走向“感恩?励志?奉献”的良性循环轨道;教育学生在得到资助的同时懂得回馈和奉献,将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逐步引导经济困难生树立自强、自立的信念。通过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到企业实习等,让学生了解劳动的艰辛,体会父母的不易;通过奖学金和助学金的资助,培养学生对国家和学校的感恩;通过开展诚信与感恩等主题的讲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自立自强意识。通过这些方式提醒和督促受资助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工作各方面保持良好表现,以实际行动感恩母校、回馈社会。

5.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层面帮扶创造良好环境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学校整体氛围的营造,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营造文化氛围、优化育人环境是也构建和谐校园的迫切需要。第一,高校通过倡导勤俭节约的传统,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正视贫困教育,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从而优化校园环境;第二,高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学术和文化活动,开创科学、民主、团结、友爱的文明新风,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人与人的真挚情感,满足他们的精神心理文化需求,使他们的精神和心理不再贫困,努力构建一个完善的外部经济救济和内在人文精神关怀兼备的高校济困助学资助体系;第三,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奉献爱心,强化学生精神层面建设,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营造宽松、友爱、和谐的校园氛围。

四、结语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承担着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担,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建设和发展。由于我国地区之间经济上的差异和家庭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出现了部分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影响到学习和生活的情况,容易引起学生精神上的负担和压力,导致教育效果的打折,因此高校也非常重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和教育。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一直以来都是高校一项长期艰巨的课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问题,必须将经济资助与育人目标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多层面的经济资助、多渠道的人文关怀、多平台的素质拓展来构建帮助贫困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支持体系。作为高校主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有关部门,要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推进资助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以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期彪,谭德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与育人机制的模式构建――以南华大学资助育人工作为例[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2]吴敏,高艳妮.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刍议[J].学理论,2010,(32).

[3]杜骞.资助与教育并重,助学与育人共举[J].中外企业家,2010,(14).

[4]陈皓琳,朱焕辉,岑桂芳.高校勤工助学途径和功能的有效拓展[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5).

篇4

>> 浅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管理系统的构建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管理与资助体系建设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现状分析与优化认定管理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研究与反思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育人结合现状的分析 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体系的实践与探索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界定与资助 新资助政策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研究 完善和优化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管理机制探究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资金财务管理研究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搭建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育人结合研究 高职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育人实践研究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现状与对策 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后资助”机制的构建研究 论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完善 关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5]高霞.流程再造在信息化建设项目ECMIS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简介】曾建荣(1962- )女,广西柳江人,大学专科学历,南宁市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业务主管,馆员,主要研究方向:综合教育管理研究。

篇5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 发展性资助 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一、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资助工作育人作用不明显

育人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是高校一切工作的中心。资助工作也必须以育人为中心,充分发挥资助育人的作用。然而,在目前以经济资助为主体的资助工作中,育人作用并不明显。从表面上来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是个人的基本生活问题、经济问题,但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反映了个人自信心、综合能力、意志力、品质等方面的问题。高校在资助政策制度上侧重于经济上的帮助,帮助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问题,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并没有达到资助育人的目的,也没有起到育人成才的作用。另外,受资助学生没有参与到资助分配的过程中,缺乏主体性,仅仅只是作为一个受助者,难以增强受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责任意识,也影响了资助育人功效的发挥。有些受到资助的学生,视作理所应当,不懂得感恩,甚至出现拿着助学金请客吃饭现象,完全违背了资助育人的最终目的。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准确性有待提高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认定是资助工作的开始,也是资助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一步。目前,高校对于认定标准只是抽象化的描述,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程序的关注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标准不统一。由于地理位置、历史条件等因素影响,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贫困居民的低保标准也不一样,这就对认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家庭经济困难生的材料存在造假现象。对于在认定困难生资格中所需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贫困证明等重要材料依据,可信度参差不齐,这在审核材料时就有发现。有的基层政府部门经办人,不经审核就在证明材料上盖章,还有的仅仅盖一个公章,对于签署意见、联系电话、署名等都不填写。还有假经济困难生通过托关系取得困难生证明材料等。

第三,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程序不规范。由于没有规范的可以量化的认定体系,在班级的评议阶段会存在“拉票”现象,这就存在着评议小组成员的主观推断和情感偏好等情况,难以保证认定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不良思想有所增多

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是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国家奖、助学金为辅,“奖、贷、勤、减、补”有机结合的多元资助体系,从体系来看,资助的方式多样化,其中,国家助学金、学费减免、困难补助都是无偿资助的。从结构来看,现有的这种资助政策加大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直接资助的力度,虽然更好地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困难,但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作用。这种直接的无偿性的资助,容易使一些受资助的学生出现依赖的思想,产生“等、靠、要”的心理,不利于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待加强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心理上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对来自于家庭、经济、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压力要高于一般的学生,在心理上承受的挫折感也更大,这个原因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心理素质不强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自我封闭、意志消沉、敏感小气、多疑嫉妒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阻碍身心的健康成长。对于如何帮助这部分学生克服种种心理问题,渡过心理难关,目前高校缺少有针对性的做法,更缺少有针对性的研究。

(五)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力度有待加强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资本、资源的缺乏,以及比一般学生更大的就业压力等方面的因素,普遍存在着就业签约率偏低、签约质量不高等问题。从长远来看,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生就业比解决其生活困难更为重要,因为困难生就业牵扯到个人、家庭和社会,更关系到教育公平和社会的稳定。目前,虽然有些高校也开展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帮扶工作,但没有形成稳定的就业援助体系,其力度还有待加强。

二、 发展性资助的内涵及意义

发展性资助是指在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资助的基础上,注重其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把资助与学生的成才相结合,坚持资助与培养并重的理念,立足当前,着眼学生的长远发展,创新资助载体,增强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此外,尽力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条件、机会及平台,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引导学生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就业能力等,并通过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实现自我解困,改善自我、改造自我,最终成就自我,全面、健康地成长成才,从而促进资助育人的科学发展。

发展性资助体系构建以“以人为本,资助育人”为理念,以学生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大局,立足学生发展需求和资助工作实际,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科学化、人性化”的工作思路统筹规划,系统构建,促进学生持续全面发展。

(一)构建发展性资助体系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全面推进深化改革的今天,我国高校的资助工作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构建高校发展性资助体系,也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措施。发展性资助体系在帮助解决学生物质困难的同时,强化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凸显资助育人功能,有利于完善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人才的社会竞争力,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构建发展性资助体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发展,就必须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通过加强教育和引导,完善知识结构,强化社会实践,着力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发展性资助体系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作为衡量发展性资助成效的根本任务。引导大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学会动脑思考,学会做人做事,加强实践能力,主动地去适应社会。发展性资助体系鼓励大学生个性发展,尊重个人选择,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实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从而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发展。

(三)构建发展性资助体系有利于高校资助工作的科学发展

建立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保证,是实现教育发展和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措施,它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如何强化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发挥其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持续发展的能力,备受社会的关注。发展性资助体系依据每个人的不同起点、不同水平、不同需求、不同目标进行项目设计,有利于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引导学生成长成才,促进资助育人的全面发展,也实现了资助工作的科学发展。

三、构建高校发展性资助措施的思考

扶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体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优化科学有效的资助模式是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管理的重要基础。发展性资助是体现资助理念的载体,坚持“以家庭经济困难生为本、为家庭经济困难生服务、助家庭经济困难生成才”的原则,着眼于资助对象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因此,探索更具科学性和实效性的发展性资助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一)经济资助与精神资助相结合的原则

经济资助是指通过物质资助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在校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等。它是高校资助工作的首要功能,无论资助理念、资助方式怎样改变,这一功能都应放在首位。精神资助是指大力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生的教育和引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长远、深层次的发展需要,它是发展性资助不可缺少的功能,也是发展性资助的重要内容。精神资助包含心理辅导、感恩励志教育、诚信教育等内容。高校应当在资助政策、资助资金的保证下,坚持经济资助和精神资助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逐渐从助困走向助学,提高助困的水平,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

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必不可缺的环节,高校应当坚持每年新生入学后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并结合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国家助学金评定工作等建立家庭经济困难生心理健康档案,通过个案辅导、小组辅导、团体辅导等方法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建立宿舍、班级、院系多级心理防护和预警体系,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和预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其具备心理调适的能力,从而帮助他们树立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

2.建立高校感恩励志教育的长效机制

高校资助工作在经济帮扶的同时,也应该对学生的感恩励志教育工作引起重视。感恩励志教育以育人为核心,激发起学生的责任意识、自主意识。只有将经济资助与感恩励志教育充分结合起来,才能实现高校育人的目标。高校应重视这一方面,倡导各个院系、社团、党支部等群体利用现有的资源开展感恩励志教育,制定感恩励志教育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应具长期性、多样性,并将感恩励志教育渗透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过程中,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3.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教育

诚信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高校资助工作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工作的客观真实性,仅由学校资助工作人员负责审核,难度很大,可行性程度低,因此,在资助工作中教育学生诚实守信,唤醒学生的主体责任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要全面加强和改进诚信教育,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适合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方式方法,完善诚信制度建设,建立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考评体系和相应的诚信档案,同时营造浓厚的诚信环境,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二)搭建实践平台,发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能力

家庭经济困难生为摆脱自身和家庭的贫困环境,更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条件,才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因此,在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应以平台为基础,注重对其实际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首先,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独立能力。学校应为家庭经济困难生提供更多的锻炼平台,拓展多种校内外勤工助学的岗位。在勤工助学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得到了报酬,另一方面自我素质也在工作岗位上得到了锻炼,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也培养了吃苦耐劳、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其次,培养家庭经济困难生的社会独立能力。在组织校园内外的各种活动时,应积极鼓励家庭经济困难生参加,培养其组织协调、沟通协助、交际决策等各种个人素质和团队能力。通过这样的途径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独立能力,提高其自信程度,为以后的全面发展做好铺垫。

(三)针对贫困学生实施就业援助和创业指导

学校通过系统性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进行理性的就业选择,可以通过校内外兼职岗位和社会实践活动来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推荐优秀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到用人单位见习,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工作适应能力。

一方面针对有就业意愿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做好就业统计,建立就业单位与学生之间的实习关系,搭建学生实习锻炼的平台,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另一方面,针对有创业意愿的优秀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结合当地的创业政策,对学生的创业项目给予论证评估,做出建议方案,为其提供合理的建议。同时,针对技术性较强的项目,学院可以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健全和完善创业导师机制。设立校内大学生创业区,对优秀的创业项目提供各种政策优惠措施,保障其顺利成长和壮大。

四、结束语

高校发展性资助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抓住“育人”这个资助工作的灵魂,以发展的思维来建设资助体系,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或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形成健全而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形成全面而综合的能力素质。

总之,建设发展性资助体系是为了将高校资助工作合理优化,确定资助工作重点和方向,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良好的培养和锻炼,提高学生的资助效率,从而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殷雄.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资助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208

1 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现状

高校学生资助政策是实现高等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从2005年建校以来就成立学生资助服务中心,挂靠学工部(学生处),实行专兼职结合制度。经过8年的发展,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日臻完善,相续制定了《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国家奖学金、国家奖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管理实施办法》以及《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关于加强学生资助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

目前,我校家庭困难学生获得资助的主要来源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学校,其中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校奖学金以及绿色通道。

2 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难以认定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准确认定,是做好资助工作的重要前提。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时,我校在认定原则上坚持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实行民主评议和学校评定相结合,实行班级――学院――学校三级认定。实践中,辅导员们明显感觉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十分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①造成大学生生活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比如: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贫富差距加大,来自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来自城镇和农村的学生经济条件差异大,贫困生大多数来自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村;家庭成员遭受意外事故或重大疾病,或家庭遭受重大自然灾害;家庭人口多,劳动力少,经济负担重。

②学生诚信缺失,致使学校难以掌握其家庭经济实情。在办理生源地贷款和填写《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的学生当中,有的学生并不贫困,有的学生夸大困难程度,目的只是为了获得无偿的资助。

③在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时缺少量化的指标,不能准确、有效地界定出学生家庭经济的困难程度。学校一直沿用家庭人均月收入不超过300元的标准,然后再参考学生平时的消费水平来评定学生的困难程度。

由于上述原因,导致我校在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时,出现了假冒家庭经济困难或夸大家庭经济困难的现象。

2.2 受助学生的权利义务不对等

无论从国家层面的政策还是从学校层面的政策来看,都没有要求受助学生履行相应的义务。各类资助尽管设置了申请条件,却没有对学生受助后的表现提出任何要求,仅在《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国家助学金评审细则》(试行)中规定,已获得国家助学金的在校学生,因故死亡、休学、转学、退学、出国或受到留校察看及以上处分,学校自下月起予以停发助学金。

资助的无偿性使得学生在享受权利的同时,缺乏对社会、对学校的责任和服务意识,更容易产生不思进取的想法,也不想参加学校的勤工助学活动。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无偿资助比例过高。从统计数据来看,2012年享受“两奖一金”的资助总额达806.7万元,学校奖学金20.98万元。而同期享受有偿资助的勤工助学金额仅6.75万元。

3 解决学生资助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3.1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科学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

现有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份的方法以定性为主,无法有效界定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程度。加之个别学生诚信缺失,在认定中难免会出现虚假信息,容易误导评议小组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身份认定,致使家庭不困难的学生也被认定为经济困难生。

实践中我们可通过分析学生、学生家庭及其所在地的经济与社会状况,制定相应的量化指标,合理判定学生及其所在地的困难状况和困难程度,以便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来确定该生是否属于困难生的认定范围。在这个指标体系中,还应包括学生及其家庭在人力、财力、物力自然及社会资源等方面的状况的指标等。

3.2 将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消除资助对象的不良思想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不仅是政策问题,同时也是道德问题。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高校用于学生资助的专项资金也在不断增加,获得国家和各高校资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越来越多。当前,很多学生把国家给予的资助当成免费的午餐,在困难面前,不是积极主动想办法,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争取奖学金或勤工俭学来解决困难,而是等待国家助学金、困难补助等无偿资助,形成不拿白不拿的错误思想。

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前大部分受助学生都能对国家、对社会和他人的帮助予以感激,懂得刻苦学习、热心帮助他人,但仍有部分学生缺乏感恩意识。因此在学生资助工作中,学校、院系乃至于班级都应加强对学生的诚信和感恩教育,让受助者诚实守信、知恩、感恩。

3.3 增加勤工助学资金投入,提高有偿资助比例

财政部、教育部2007年7月颁布的《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规定:各高校每年必须从学费收入中划出10%的经费,专门用于勤工助学工作。据了解,2012年我校用于勤工助学的金额仅为6.75万元,这与国家规定的数目相距甚远,缺口很大。所以,应增加勤工助学资金投入,提高有偿资助比例。

①积极拓展勤工助学岗位,加大勤工助学岗位的资助金额,解决学生生活费用问题。学校应尽可能地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有偿服务岗位,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开创的“大学生创业淘宝街”,财经管理学院的格子铺、旅游与文化学院的报刊亭等为拓展大学生勤工俭学岗位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②建立有偿资助经费的多渠道筹措机制。目前对学生资助贡献最大的仍然是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以及校内奖学金,这些都是国家拨款和学校自筹,接收社会捐助还处于空白,可借助就业指导中心或对外合作处,引入单位捐赠,成立企业奖学金。

参考文献:

[1]梅花.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井冈山大学为例[D].江西师范大学,2012.

篇7

关键词: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存在问题 开展建议

2007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我国逐渐建立了针对高校困难生的资助体系,其中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师范生免费教育、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在国家的政策引导和各级政府、高校自身的积极努力下,高校资助体系在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资助能够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基本上实现高校资助工作的基本功能。但是,在开展资助工作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说明当前高校的资助工作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加强改进的地方。

1.高校资助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困难。

当前,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主要依据是高校新生入学时提交的“高等学校学生及其家庭情况调查表”和由学生生源地民政部门开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但是作为学生所在地的基层政府部门为了帮助学生获得高校的资助,将开具证明的要求降得非常低,这就使得认定的官方依据缺乏严密性和准确性,导致学生上交的证明材料可信度大大降低,为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带来更多的困难,结果往往是真正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无法得到高校的资助。

在正常的资助认定工作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应该主动向学校寻求帮助,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存在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由于一些心理因素,难于向学校提出资助请求,形成资助工作的“盲区”,导致学生因为经济困难问题影响正常的生活,不能在高校中顺利完成学业,甚至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同时,在新生入学认定的过程中,除了根据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和困难证明之外,还要进行民主评议,但是评议的主体是学生代表和老师,但相互接触时间短,缺少深入了解,很多隐形消费的情况同学和老师是无法了解到的,这样就使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增加了难度。

1.2忽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

高校资助工作的开展,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很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没有因为经济困难而失学。但是,高校在开展资助工作过程中,更多地注意到对于受助学生物质上的资助,却忽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的问题:

1.2.1自卑心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缺乏比较稳定的经济来源,不能像经济宽裕的学生一样参加需要自己承担费用的集体活动,不能随意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购买学习生活用品等。由于经济条件不能满足引起的物质生活上的差距,经济困难的学生都或多或少地产生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

1.2.2封闭心理。一部分经济困难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明显表现出自我封闭的现象。比如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担心自己寒酸的外表和拮据的消费让人看不起,不能获得平等的尊重,只好采取逃避的方式以免自尊心受挫。对周围的人和事异常敏感、多疑,往往担心别人不能正确理解和接纳自己而自我封闭,离群索居,独来独往,缺乏思想交流和感情沟通。

1.2.3粉饰心理。部分经济困难学生由于不能正确看待自己所面临的困难,担心因为困难而让人看不起,就采用各种手法伪装自己,掩饰自己,平常所表现出来的生活态度及行为方式与真实情况极不相符,甚至完全相反。如平时虽然表现平平,但在同学面前总要表现出一种傲气,做出高人一等的姿态。

1.2.4人际交往上产生障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人际交往和群体活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他们有融入群体的强烈愿望,但往往因为自身的问题导致矛盾和冲突;他们有得到周围环境支持的心理需求,却又不愿意接受他人的同情和怜悯,心理上往往有一种无形的压力。长此以往,造成性格上的严重缺陷。

1.3高校资助工作无法起到育人效果。

随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完善,高校资助工作的重心逐渐转向其育人功能的发挥上,高校资助工作真正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机组成部分,有效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但是在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中,模式单一、过于追求形式等,让资助工作很难发挥育人效果。诸如“感恩助学,诚信还款”等活动的开展,过于流于形式,不能让受助学生在思想层面上真正认识到感恩和诚信的重要性,受助学生依然“不领情”,不懂得感恩。网络上偶有出现关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助后毫无感激之心,从未主动和资助人取得联系,在校受到国家资助后,不懂得感谢学校、国家和老师,在自己没有获得资助后就异常生气、愤怒,质问老师等现象,这些都是资助育人工作没有发挥其功效而导致的。同时,在资助育人工作中,一味强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而采取的措施却是大范围的主题宣讲,毫无针对性可言,这致使思想政治教育过于流于形式,没有起到资助育人的作用。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面对生活的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因素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将影响学生的日常生活,而在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我们往往忘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其毕业后的就业打好基础。资助育人工作仅仅停留在学生的感恩、诚信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不能使资助育人很好地与高校人才培养统一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育人功能,服务大学生的培养,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有力的保障。

2.关于高校资助工作开展的几点建议

随着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不断完善,资助工作正逐步发挥不让任何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基本功能,但是在发挥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高校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有了新的要求,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有机组成部分的高校资助工作其终极价值和功能应当是为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服务,因此不能仅仅局限于资助工作本身,更要充分发挥教育功能,使其成为帮助困难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手段,真正达到资助育人的目的。

2.1以人为本,重视困难学生心理健康。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因此在资助育人过程中,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学生健康人格。在注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物质贫乏的同时,更多的关注其心理困难,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心理问题上得到更好的疏导。如高校辅导员日常的谈心谈话工作,便能够在与学生聊天的同时,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释放自身的心理压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成长。

充分加强学生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的联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是由高校内专业的心理方面老师组成的,因此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将团体式辅导和重点对象的个别辅导相结合,使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解决心理问题的专业机构,更好地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解决其存在的种种心理问题,使其顺利完成学业任务,成为可用之才。要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高校必须完善心理援助机制和心理援助网络。通过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心理援助网络,完善贫困生心理教育渠道。

2.2创新方法,加强困难学生感恩教育。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教育一直是高校资助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依然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感恩教育过于强调受助学生要感恩社会、回报社会,没有采用有效的方式方法,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在进行感恩教育时,要注重合理开展工作。

2.2.1感恩教育要以认知教育为基础:认知教育必须使受教育者明白感恩也是一种心态,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它来自人们的心灵,关键在于人对事物的认识。愿不愿意感恩,对于受恩者或施恩者而言都是心灵的考验。认知教育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意识到,他人、社会对自己的帮助是一种恩惠与方便,并产生认可,从而将这种意识转化成情感的需要,进而积极感受他人和社会的帮助。

2.2.2感恩教育要以情感教育为纽带:情感在个体道德形成的过程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通过情感教育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懂得感恩图报既是他应有的道德行为,又洋溢着人性的光芒。在情感教育中使他们应有的善良得到发挥,在潜移默化中升华行为,树立最起码的感恩思想,继而促使贫困学生树立回报社会,服务他人的感恩思想,懂得知恩图报,不但自觉感恩报恩,而且唾弃现实生活中那些“知恩不报”或“恩将仇报”的行为。

2.2.3感恩教育要以实践活动为提升。在困难学生感恩之前,将年级或者学院的困难学生成立团队,在团队内首先进行队员互助,包括学习、生活、兴趣爱好等方面,在团队内形成较好的氛围,让感恩长存在学生心中;组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社区的空巢老人形成一对一结合,在学生陪伴老人的同时,老人也会通过自身的经历和对生活的感悟,对困难学生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如此便达到学生感恩和受教育、老人生活丰富的双赢目的。

2.3整合资源,加强困难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资助育人,重在育人工作的开展,也就是努力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当下的资助育人工作主要依托高校资助中心、学院辅导员等力量开展工作,对于学校的其他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对困难学生的培养不够全面,因此要整合资源,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精致化的培养。

高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关工委)是一批在离退休岗位上愿意继续奉献、发光发热的老同志,因此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教育中,要积极与关工委进行沟通,通过老同志的经验和专业特长,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从专业上、心理上和生活规划上进行指导。同时,关工委老同志大多是在高校工作很长时间、在一定的领域上取得成就的成功人士,在与困难学生的交流中,更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是专门服务于培养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就业能力的部门,因此要通过座谈、沙龙等形式加强职业生涯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帮助贫困大学生全面客观地自我剖析和定位;帮助他们了解所学专业,并在客观分析自己的基础上,扬长避短,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应该转变角色、认清自我、调整心态、合理定位,正确处理好就业与择业的关系。应当教育贫困生走一条面对现实、降低起点、先融入社会再谋求发展的道路;培养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不怕失败,不畏挫折,敢于迎难而上。同时,协助贫困生制订一个理性、长远的职业规划,明确自己需要什么,再依据自己的目标有针对性地学习和参加社会实践。只有加强贫困生的职业生涯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才能为贫困生最终走向社会、走向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资助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励志教育。通过宣传具体典型人物,宣传优秀学生在艰难求学历程中与困难抗争的典型事迹,教育广大贫困生树立顽强拼搏、自立自强、奋发进取的精神。如开展校园先锋的评选、励志之星的评选等活动,以资助为方法,育人为最终目的,在资助导向上,通过大力实施励志教育,使学生做到自尊自信和自立自强,促进学生全面成才。

2.4搭建平台,培养困难学生就、创业能力。

在资助育人过程中,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工作能力等,因此可以拓展勤工助学岗位,将勤工助学中简单的打扫卫生、整理资料等不能锻炼学生能力的工作转变为辅助实验、项目参与等与专业相关的领域,也就是在资助育人的过程中,注重将学生实践内容与专业训练相结合,增强实践活动效果;将学生能力培养有机融入到助学中,使贫困学生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增强专业技能。

搭建良好的沟通渠道,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助力学生提前进入就业状态。比如一些高校中部分教师自身具有工作室或者小型公司,在资助育人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专业教师的资源优势,将学生推荐至工作室中,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公司运营,了解相应的知识,增强就业竞争力,学习公司运营模式,为将来自身就业创业打下基础。同时,充分利用高校创业孵化园提供的实战平台,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带动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知识,首先通过在校的创业团队进行前期的创业实战锻炼和准备,在真实的运营过程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这样能够使学生学以致用。

3.结语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是一项长期且重要的系统工程,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将有更多新的问题出现,在资助育人的探索上,也会有更多更好的措施,要真正达到良好的资助育人效果,就要不断引导经济困难学生转变观念,树立自立自强的意识,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自身的状况,通过不断努力,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锋,秦泗岩,朱春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J].黑龙江教育,2011(8).

篇8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模式;选择;分析

平等地享有社会发展的成果既是体现社会公平的基本前提,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这一主题反映在高等教育领域,就是使每一个社会个体都能平等地接受和享有高等教育为其人生发展服务。然而,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客观存在的一系列原因,家庭经济困难现象还会在一定时期内存在,短期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依靠家庭和自身力量享有高等教育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尽管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已推出一系列资助方式来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但是由于评价方法、认定方式、资助过程、资助手段上的缺陷,这些资助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资助面偏窄、资助标准偏低、资助方式简单、资助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在高职院校中这些问题的表现更为明显。这一状况不仅严重影响到高职院校的发展和稳定,也使高职院校相应的人才培养工作面临重大挑战。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模式及其缺陷

建立科学规范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模式,不仅是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维护教育公平、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时代要求。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模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政府为主导的资助模式,即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减免等;另一类是以非政府机构为主导的社会资助项目,如阳光工程、勤工助学岗位、教育发展基金、“订单式”培养等。从这两种资助模式的具体实施来看,均存在一定的缺陷,严重影响了资助效果,而且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也不利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

衡量方式不当,职能部门公信力下降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实施资助的目的是为了彰显社会公平、使更多的社会个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从而坚定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培养其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大学里形成专业技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然而,在具体资助的衡量方式上(如国家助学金的发放),由于高职院校普遍缺乏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衡量的有效方法,其认定依据主要是借助地方政府出示的贫困证明及大学生的日常消费状况,初步认定学生的家庭收入状况,然后决定是否予以资助。这种主观性较强的衡量方式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为一些思想相对落后、家庭并不困难的个体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利用相应的社会力量(有的地方政府根本不加考量地直接为有此要求的大学生办理证明)办理所谓的贫困证明,以此为凭证要求学校提供资助。这种做法使得相当一部分并不需要资助的学生成为资助对象,其结果既影响了资助的公正性、实效性,也影响了学校、学生对政府的信任度。由于这种政府意愿的随意表达,还导致政府职能部门的社会公信力下降,使政府良好的公正形象在这一过程中严重受损,大大增加了大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成本。

评价方法不科学,抵触与无奈并存在以政府资助为主体的国家助学金的评定上,为了彰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的公平、公正、合理,很多高职院校不再仅仅依靠地方政府出示的贫困证明认定学生家庭的贫困状况,而是在相应书面证明材料的基础上采取学生自我公开阐述、群众评议等方式,通过学生的自我陈述和班级其他学生的投票加以判定,再对照予以资助。这种所谓的公开评定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当众介绍家庭经济困难情况会导致部分学生在经济贫困的基础上产生精神贫困;二是主观性较强的人际关系因素会使评定结果不符合客观现实状况;三是公开投票会造成同学关系的不和谐甚至对立;四是自卑感较强的学生可能因不愿当众揭短而抵制参加,被迫放弃本该获得的资助机会。因此,最终会导致资助效果甚微。在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评定上,尽管明确提出资助对象是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但在具体操作中,各高职院校对参选人的成绩评定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也使得评定结果让部分文化课成绩一般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备感无奈。而社会资助更多的是将考上重点大学或本科院校的学生作为资助对象,而不管其贫困理由是否合理(如把家庭经济困难归结为家庭子女多这一点),对就读高职院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则不屑一顾,这样的评定结果也使得其资助的合理性备受质疑。

资助过程简单、粗糙,缺乏有效的社会认可任何一项有组织、有计划活动的目标都是通过一定的过程实现的,过程是否科学、恰当,将会直接影响到目标的最终实现。同样,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予以资助,使之平等地享有高等教育也要通过具体的资助过程来实现。对高职院校生源状况的调查显示,高职院校的学生以来自中西部农村、老工矿区等经济状况相对落后地区的学生为主体,因此需要资助的相对数量显然比一些重点高校、本科高校要多一些。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使这些学生对金钱的认识缺乏理性,因此,获得相应资助的学生对资助款项的理解和使用也需要纳入资助过程之中,科学地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培育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以实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社会效益。然而,从目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过程来看,更多地侧重于对资助对象的纯粹数字分配,即在资助过程中按照在校生数量确定相应的资助比例,拨付资助金额,完成资助任务。而对不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员比例结构、需要资助的绝对数量则缺少科学、全面的掌控,对资助的具体实施也缺乏相应的监管,对资助金额发放后的思想引导工作也没有形成相应的机制,资助过程显得简单、粗糙,很难产生有效的社会认可。

资助手段落后,社会整体效益不高手段是目标的具体体现,科学、规范、高效、先进的手段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目标的价值。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是民心工程、温暖工程,是体现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关键,是党“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理念的现实体现,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现实范本。因此,必须运用科学、规范、高效、先进的手段保证这项工作的具体实施,充分保证其社会功效的最大化。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手段主要体现在物质层面上,无论是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助学贷款、学费减免,还是社会上的阳光工程等公益资助,都过多地把目光关注于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物质激励上,而很少涉及精神层面的资助或技术能力的提高,结果自然会产生重物质资助、轻精神引导与能力培养的现象。这种现象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也难以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现实要求。由于精神资助的匮乏,在一些受到社会资助或者助学贷款资助的大学生中存在感恩意识淡薄、诚信意识缺乏等问题,甚至发生受资助者与资助者之间的情感冲突,进而影响到社会公益资助体系的过程完善。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模式的选择

从上述分析中不难看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构建布局科学、调配合理、监督完善、方式规范的资助模式,才能真正推动这项工作的高效开展。因此,高职院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必须精心思考,选择并构建行之有效的资助模式,真正为大学生的人生发展服务。就高职院校而言,可以选择如下几种资助模式构建相应的资助体系。

设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基金会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现实,形成了国家教育投资的有限性,国家对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很难面面俱到,而社会公益资助的非强制性也不能有效地保证资助活动的公平、公正、及时、合理。因此,为使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接受高等教育,加强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储备,设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基金会这一资助模式既具有必要性,又显出紧迫性。大学生资助基金会的资金来源,一是将国家发放给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助学金、励志奖学金集中起来,二是将社会各界资助的用于校园公益活动的剩余资金或具体资助贫困生的资金集中起来,三是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勤工俭学收入集中起来,四是号召曾受过相应资助的已毕业参加工作且经济收入较好的学生自愿捐款,五是号召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和教职员工捐款,六是学校自设资助资金。大学生资助基金会应设立专门账户,资金使用初期只面向需要提供资助的本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随着基金数额的增加,可适当扩大资助面。

创建适合在校生工作的校园经济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高职院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必须注重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的同时并举,精神资助就是要通过创造条件使大学生自立、自强。高等学校由于人力资源优势较为明显,专业技术优势较为突出,而且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因此,高职院校在资助实践中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遵照国家的相应政策,利用各种资金的支持,创办针对在校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校园经济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勤工助学活动。创建校园经济体,一方面可以将高职院校的专业优势及时、准确地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中,使在校学生通过相应的实践锻炼,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实现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的有机对接,将高职院校的人才优势和教育教学质量及时地展示出来,增强学校的社会竞争力。同时,还能通过变“物质输血型”为“技能造血型”、变“外助消费型”为“自助服务型”的资助模式,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自食其力的基础上顺利完成学业,逐步形成健全、完善的人格,真正实现对学生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的同时并举。

建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借助企业的力量对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予以资助,既可以是直接接受企业资金支持的显性资助,也可以是通过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隐性资助。直接的资金支持可以产生较明显的短期轰动效应,但从长期看,往往会因高校与企业在社会交往中消耗过多的资源造成资助成本上升,从而使企业的关注度降低,导致资助金额的萎缩,影响到高校具体资助活动的顺利开展。对企业而言,开展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活动,既可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人才、技术支撑,又能为企业作无形的社会广告,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公信力,相对于资金支持而言,企业对此更感兴趣。对高职院校而言,实施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既可以克服学校资助资金不足的困难,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又可以在实践中使教学与科研成果得到及时验证,进而推动学校的内涵发展。对家庭经济困难需要资助的大学生而言,采取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既可以解决接受高等教育的资金问题,又可以在实践中强化知识技能,还可以通过自食其力的工作创造收入,不断提升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不断完善和健全人格,实现人生价值。

设立创业基金,引导大学生从事创业实践随着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自主创业已经成为大学生必须认真面对的选择。大多数高职院校已将创业教育提到与学历教育、技能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开设了相关的创业课程,加大了创业教育的力度,有的学校甚至通过创办创业学院来提升创业教育的吸引力。但是也有一部分高职院校的观念仍停留在就业教育层面,对创业教育的教学实践活动缺少足够的关注。提升创业教育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一方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创业教育营造相应的鼓励创业的社会氛围,多种渠道地推进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鼓励并支持大学生参与创业,不仅能够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还能有效地推动学院专业发展与市场需求的对接。出台相应的创业融资政策,设立创业基金,鼓励大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既可以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资金问题,又有利于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理性调整。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事创业实践,还能够为其脱贫致富提供信心和能力准备,更好地引导其未来的发展。

篇9

[关键词]高等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2 ― 0162 ― 02

随着国家资助政策和各高校资助体系的发展完善,绝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虽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走进来”的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但是“走出去”的问题又接踵而至。高等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就业问题与其他类型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相比难度更大,因此,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指导理论研究,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医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长效机制,不断改进和创新就业指导工作方式方法,从入学到毕业对他们进行合理的个性化、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就业态度,引导他们树立与时俱进的择业观念,提高他们跟上时代的就业能力,已成为新形势下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新课题。

一、高等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而家庭经济困难的医学学生就业困难问题尤为突出。国家、社会、学校各方面给予了高度关注,也作出了许多努力,但由于各种原因,在工作中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就业竞争压力大

在高等教育扩招的大背景下,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远大于人才市场的需求,医学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必然会给家庭经济困难医学生的就业带来更大的冲击。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式。目前,我国公平竞争的用人机制还尚需进一步完善,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等因素对医学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的影响还比较大。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医学学生主要来自于低收入的农民家庭或者城镇低保户家庭,即使他们在校期间勤奋刻苦,非常优秀,但由于没有可以依靠的社会关系,这部分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也会遇到较大的障碍。

(二)就业观念落后

多年来,医学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一直很好,曾被视为“考上医学院校就等于找到了理想工作”,在这种陈旧观念的影响下,医学毕业生不仅变得缺乏竞争意识、没有紧迫感,而且追求高薪、舒适工作的求职期望值居高不下,据有关医学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显示:96.5%的学生要求到县级以上医院,91.7%要求到县级以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医学学生的家庭出身和成长经历使他们步入校园就比一般学生要勤奋刻苦,很多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省“三好学生”等奖项和荣誉称号。这些“风光”的大学经历有时也会导致他们在就业过程中比普通家庭大学生的思想包袱重,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更大,他们往往不愿意选择欠发达地区和基层的工作岗位,宁愿在城里失业,也不愿去乡村工作。而各方面表现一般或较差的家庭经济困难医学生,对就业竞争则具有恐惧和自卑心理,缺乏主动出击的就业心态,因此也失去了许多就业机会。

(三)就业能力不够

随着国家资助政策的发展完善,各高校建立了 “奖、贷、助、减、补、免”六位一体的资助保障体系,大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但目前的资助体系仍然是以物质资助为主,虽然物质资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减轻经济压力,使他们能够安心学习、顺利完成学业。但从长远来看,任何物质资助都是有限的,如果没有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从本质上来说对他们的物质帮助不仅不能治本,有时还容易使他们形成“等、靠、要”的依赖思想。目前用人单位对医学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不仅看重学习能力,需参加统一的招聘考试,更加看重学生经历、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这些用工要求使家庭经济困难医学生的就业变得更加困难。

(四)就业成本加大

医学生就业成本是指国家、社会及毕业生家庭个人为其顺利完成就业所支付的各种费用和消耗的各种资源的总和。近年来,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求职成本越来越大,使家庭经济困难医学学生不堪重负,加上医学学生学制长,专业要求高,就业选择相对单一,很多医学毕业生选择了继续深造,而家庭经济困难医学生主要来自于农村低收入家庭或城镇低保户家庭,在求职过程中,为了找到满意度工作,毕业生要进行外在形象包装和简历制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报名费、往返路费、通讯费和食宿费等,动辄数百甚至上千元。据徐州医学院2011年毕业生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毕业生仅求职期间的平均花费就需3500元,对经济困难家庭来说,这些钱甚至超过全家一年的花销。因此,日益高涨的就业成本也给家庭经济困难医学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二、促进高等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的途径

解决高等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难问题应当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国家、学校和学生个人共同努力,从而形成合力后,才能更有效地促进高等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

(一)进一步优化就业、创业政策,营造公平求职环境

国家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城市化进程,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尤其是在医疗制度、养老住房保险、子女下一代教育等涉及到毕业生切身利益的问题方面。各级地方政府要为家庭经济贫困医学学生就业开设“绿色通道”,制定实实在在的措施,进一步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医学生就业。逐步完善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大学生就业制度。建立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遵循市场规律的就业制度,并按照医学毕业生就业的规律、特点来制定积极的就业政策,使有就业愿望的广大毕业生得到充分就业。进一步规范各种录用考试,为医学生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完善相关制度和条例,进一步制定细化的各项规定,使就业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落到实处;加快人事制度改革,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成为就业行为的主体,减少中间环节,强化监督,提高制度效率;建立创业扶持体系,积极鼓励医学生创业、为创业者提供相应的政策优惠,拓展医学相关专业的就业渠道。

(二)加强“能力式”资助,注重综合素质培养

从本质上讲,只有提高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才是解决高等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有问题的根本办法。以徐州医学院为例,学校近年来建立了学生资助工作长效机制,不断创新资助模式,努力拓宽资助渠道,除了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实施专项物质资助外,还努力实现“资金式”资助到“能力式”资助,“输血式”资助到“造血式”资助。通过举办每年一届的勤工助学“双选会”、建立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主运营的“爱心超市”、受助学生从事一定量的义务劳动、开展“冬季送温暖”活动、建立徐州医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人人网公共主页和学生资助QQ交流群等一系列新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高等医学院校应该把培养任务定位于培养医学基础知识实、临床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强、科学研究方法多、人文素质修养高、医德医风好、适应能力强的高质量医学人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学校的特殊群体,学校要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支持,帮助他们塑造健康、完美的人格。以徐州医学院为例,每年秋季入学新生心理普查工作一结束,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就会联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心理帮扶: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人心理档案,对于心理“贫困“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格外的关注和关心;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地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心理讲座和团体辅导,正确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掌握适当的心理调适方法,缓解心理冲突;定点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播放心理电影,积极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克服心理素质方面的缺陷,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三)构建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

高等医学院校应当在个性化、全员化、全程化就业指导上下功夫,做好深入细致的家庭经济困难医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要以科学研究的态度对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问题,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加大对他们的全程化就业指导力度。以徐州医学院为例,学校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就制定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殊就业规划,通过以《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及《医学生就业指导》两门必修课为主,辅以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增强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技能;利用就业知识讲座,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了解就业形势和专业发展前景,开通就业咨询热线和就业服务网站,及时解答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疑惑,提供大量的最新就业信息;开展就业经验交流会,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信心、正确面对;举办就业之星评选活动,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主客观条件限定的范围内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之路,找到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的最佳结合点。个性化、全员化、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使徐州医学院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高于学校总体就业率。

(四)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身的就业主动性

家庭经济困难医学生自身应高度重视就业,早了解、早规划、早准备。从大一入校开始就要积极了解本专业就业形势和相关就业政策,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立业的观念。在校期间,要遵纪守章、认真学习,不断优化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确保顺利通过学校要求的硬件条件,并力争获得更多的荣誉和奖项。要积极参加各类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和谐的宿舍氛围,培养团结协作、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敢于创新的奋斗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克服自卑胆怯的心理,强化竞争意识和诚信品质,以形成面对就业不畏挫折的进取心态,积极融入社会。在择业前,要学会全面了解社会,客观分析和认识自己,与身边的同学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并从社会的角度、他人的角度、全面的角度来认识自己在择业中角色,确立切实可行的择业目标,找准自己和社会的结合点。同时,应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对专业的社会需求和发展前景深入了解,根据实践中自我适应度的反馈信息,反思和调整自己的职业取向,初步确定出与自己能力相吻合的职业选择。选择好职业后,要实事求是,不能随意违约。如果选择创业,创业前要做好市场调查和分析,准确掌握市场信息,做好市场预测,建立经营思路,设计市场进入策略要学会理财,对经营项目的投资、筹资、成本、收益等作出可信的测算,学会常用的管理知识,要为创业做好充分准备,切不可盲目创业。

〔参考文献〕

〔1〕吕振波,张 晋.教育大众化时期医学生就业问题透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03).

篇10

关键词:大一;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问题一直是社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而且国家还制定了“奖、贷、勤、补、免”五位一体资助政策,以保障不使任何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特点

通过对大一年级学生的访谈和调查发现,经济困难学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安全感缺失现象严重

绝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入校初期会出现学习生活不适应的情况,在较大程度上缺乏安全感。主要原因一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般来自农村,对都城生活习惯不是很适应;二是担心由于经济状况窘迫而受到大家的歧视,极易产生自卑心理;三是对未来前途比较担忧,安全感缺失现象严重。

2.学生诚信度有待提高

目前学生素质整体较高,能如实地反映家庭经济情况并上报相关信息。但是,也有个别学生的上报材料与家庭实际情况有出入。另外,对于各高校而言,毕业生的还贷率也需要提高。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增强诚信意识培养,做好诚信教育是提高还贷率重要的方式。

3.学生自主意识较弱

绝大部分大一新生都存在被动等待资助的情况,自主意识较弱,不能主动提供家庭经济状况,致使资助方案不够多样化。另外,学生勤工助学的参与力度较弱,很多学生不能主动找到学校参加勤工助学活动。

二、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建议

结合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工作宗旨: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为经济困难失学

随着学校招生制度的变化,很多高校都通过不同形式招收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如针对部分地区招收贫困专项学生、农村专项学生等。面对数量日渐庞大的经济困难学生,高校要秉承“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为经济困难失学”的工作宗旨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全面落实绿色通道政策,让每一个困难学生可以顺利入学,在新生报到期间学校就收集经济困难学生的信息,积极了解困难学生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在军训期间就将第一批补助发放到贫困学生手中。最大程度上增加学生的安全感,使之更好地融入新的环境。

2.搭建平台:依托蓝田学园学生资助中心

资助工作是和学生利益相关的重要工作,我院探索尝试通过搭建学生资助平台来开展这项工作。我们组建了学生资助中心,成员多为经济困难学生,依托朋辈力量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全面协助学院完成贫困学生的资助及勤工助学工作。中心主要面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开展政策宣传、勤工助学、技能培训、素质拓展、思想教育等工作,同时拓展发展性资助工作,以便更好地服务学生,传递温暖。

3.重视教育:经济贫困不代表思想贫困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更为重要的是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引导,救济型的资助只能解决学生现有的经济困难,思想的强大却可以让他在后续的人生中拥有宝贵的财富。从工作开展的角度讲,学生只有在大一时候接受良好的思想教育引导,他才能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学校的资助,这也有助于学校后续工作的开展。

简单讲,依托学生资助中心主要进行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和励志教育。诚信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不仅包括贷款学生的诚信问题,还包括如实上报家庭经济情况等一系列的诚信问题。感恩教育目的是使贫困学生在接受资助的时候心怀感恩的心,对资助他们的国家、社会以及个人表达最衷心的感谢。同时要使他们能够直面贫困,避免自卑,并将这份感恩之情内化为自立自强的动力。

4.全面资助:探索发展性资助

我们将资助工作全方位的覆盖到所有大一年级经济困难学生,除了国家助学金这一基本保障以外,学校还提供校源地助学贷款、无息借款和贷学金等服务,可以帮助贫困学生缓解经济压力,并辅助他们对人生做长远规划。

资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提高是资助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发展性资助是学生资助的发展方向。学校也积极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所开展的经济困难学生教育实践项目(NSEP)成效显著,并尝试建立学生社团,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以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补贴家用,并鼓励他们自立自强,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学校设立了大量的适合大一贫困学生的勤工助学岗位,主要有办公室学生助理、学风督导队、文明督导队等,真正地做到在经济上帮助学生,在精神上培育学生,在能力上锻炼学生。

参考文献:

[1]王中.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发展性资助体系研究[J].高教探索,2012(4):13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