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合规意识管理水平范文

时间:2023-10-31 17:58: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提高合规意识管理水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提高合规意识管理水平

篇1

论文摘要:通过对安全监察与安全管理关系的分析 ,论述了煤矿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对其进行监督监察的必要性

   1 问题的提出

    《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第五条规定:“煤矿安全监察应当以预防为主,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有效纠正影响煤矿安全的违法行为,实行煤矿安全监察与促进安全管理相结合、教育与惩处相结合。”这是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在进监察工作中必须遵循的方针,所以,探讨如何实现煤矿安全监察与促进安全管理相结合,是搞好安全监察,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根本出路。

    我们进行安全监察的目的,在于依照有关煤矿的法律法规,运用法律手段,及时发现和消除现场的事故隐患,保证煤矿实现安全生产。但是,我们煤矿安全监察员不可能时时刻刻都盯在现场,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最主要的还是依靠企业自身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因此,必须着力于构建企业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和挖掘企业搞好安全生产的内部潜力。这是因为,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搞好安全生产决定性因素在于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如果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得不到提高,缺乏安全生产的自律意识,那么,任何外部的监督检查,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如何通过安全监察,促进安全管理是我们作好监察工作的新课题。

2 煤矿安全监察与安全管理的关系

    通过我们的安全监察发现,国有重点煤矿的安全管理机构比较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等管理制度比较完善,相对来说,安全管理水平比较高,但与国外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职工的安全意识、技术素质比较低下,安全装备水平普遍较低,煤矿企业领导的管理水平大多数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的粗放型管理水平上,难以适应现在安全形势的发展;与国有重点煤矿相比,地方煤矿,特别是乡镇煤矿在安全管理方面,是比较原始的,一些乡镇煤矿甚至没有起码的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人员,在安全管理制度上,有的甚至是空白,在装备上有的还停留在非常原始的生产水平上,在职工的素质方面,大多数是临时工、季节工,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非常低,煤矿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也相当落后。试想,处于这样的煤矿企业管理水平,如果煤矿的安全执法监察不与企业的安全管理相结合,单纯的安全执法力度再大,也无法实现煤矿安全的根本好转。

    对于煤矿安全来说,煤矿安全监察与煤矿企业的关系,是外因和内因的关系。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关键的因素在于煤矿企业本身。这是因为:一是煤矿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安全贯穿于煤矿一切生产活动之中,所以说日常的安全管理决不能脱离企业的经营活动而独立存在,也就是说煤矿的安全管理水平提高了,安全生产水平才会有提高;二是搞好煤矿的安全生产在于企业是否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也就是说煤矿是否有安全生产的自律意识,完全依靠外部的监督,自身没有安全的自律意识,是不会搞好安全生产的;三是煤矿生产的主体是煤矿职工,因此职工是否有较高的安全意识、技术素质成为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煤矿安全生产活动的实质是同井下现场的各种自然灾害和违章现象作斗争,提高职工的自身素质,建立安全生产自我约束机制,提高每一个职工的安全意识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四是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起决定性因素的也是最为基础的是企业安全管理机构是否完善,管理层是否具有现代化的管理意识,只有企业具有完善的安全管理机构,领导层具有较高的安全管理意识,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才能提高;五是现场的装备水平也对煤矿安全生产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煤矿安全监察不仅可在现场及时地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制约煤矿的违法行为,而且要通过行政执法,依靠法律手段,强制性地促使煤矿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管理机构,加强考核,加大对煤矿的安全投入,提高煤矿的装备水平,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从而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所以说煤矿安全监察作为外因对于煤矿安全生产实现根本性的好转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3 加强安全监察促进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1)严格监督监察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落实。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煤矿的各级安全生产管理者落实党的安全第一的方针和有关煤矿法律法规的责任制度,是企业的一项最基本的责任制度和所有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它的建立健全和考核落实,使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有关煤矿法律法规在现场得到正确答案,它使每一个管理者明确了安全管理责任,增强了安全管理的责任心,能够真正做到依法办矿、依法管矿;业务保安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是煤矿的专业部门和个人根据部门和个人专业的范围,在制度上确保专业范围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如果部门业务保安做得好,每一个人在岗位上都能够按章作业,每一个专业都能够得到安全生产,那么全矿也就做到安全生产了;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制度是落实“预防为主”的重要基础工作,它要求每一个专业和部门在一定的时间周期进行生产现场的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各专业和部门在一定的时间内根据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制定措施,落实时间、资金、人员、责任,限期整改,并进行验收,使事故隐患真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事故责任追究制是发生事故后对事故责任者根据责任的大小进行责任追究的制度,它促使煤矿管理者增强责任心,使管辖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达到标准要求,实现安全生产。

    安全投入和职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等都对煤矿安全工作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必须作为重点进行安全监察。

篇2

关键词:财务管理 高校 提高 策略

一、高校财务管理存在问题

1.思维观念方面存在问题

高校财务管理存在思维观念问题,具体表现为:高校领导对财务管理及其具体的相关工作重视程度相对较低;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对财务管理及其具体的相关工作认识不充足;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缺乏对工作的创新意识,不能很好地适应符合时代需要的财务管理工作新要求。

2.相关人员素质方面存在问题

高校财务管理的相关人员职业道德与管理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扩展和提升。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工作所必须的重要的道德素质,高校财务管理的相关人员必须要注意自身形成诚信素质。

3.日常基本工作方面存在问题

高校财务管理在日常基本工作方面存在问题,具体表现在:第一,会计凭证以及账簿出现失真问题,往来的账务处理状况较为混乱。第二,发票等票据凭证来源较为不一致。第三,经费的开支较为不规范。第四,经费的管理较为不规范。

4.法律法规建设方面存在问题

高校财务管理在法律法规建设方面存在问题,具体表现在:第一,财务管理信息失真的问题更为突出。第二,财务管理人员的环境背景与执法背景相对较差。第三,财务管理违法违纪手段多样化,但监督水平更加弱化。第四,财务管理对于时代的适应性越来越差。

二、高校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1.预算管理约束力相对较弱

高校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之一是预算管理约束力相对较弱。具体表现在:第一,高校的预算管理与预算编制为一体。第二,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仅归结为财务部门的工作,确定预算目标、进行具体预算编制、考评预算全部由财务部门开展。第三,确定的预算目标和具体的预算实际不能实现紧密结合。第四,预算支出执行相对滞后。

2.经营意识相对薄弱

高校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之一是经营意识相对薄弱。由于高校的资金源于政府,所以很难免得出现多项弊病,诸如高校的投入不讲求收入效益,财务管理的水平与质量相对较低。高校财务管理不能有效地做到审时度势、灵活机动、薄利多销、慎待相与、重视信息等多方面的要求。

3.财务分析具有一定局限

高校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之一是财务分析具有一定局限。财务分析是以会计核算和报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等经济组织过去和现在有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分配活动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状况等进行分析与评价的经济管理活动。而作为事业单位,多数高校的财务分析存在一定局限,在资金运作分析、财务政策分析、经营管理分析、投融资管理分析、财务分析报告等五个方面具有形式化、不规范化的问题。

4.经营决策具有一定问题

高校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最后一个重要原因是经营决策具有一定问题。经营决策,就是企业等经济组织决定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和达到生产经营目标的战略和策略,即决定做什么和如何去做的过程。而作为事业单位,多数高校经营决策具有一定问题,不能有效的达到如下目标,即决策指导思想的科学性,决策程序的完整性,决策内容的复杂性,决策方法的多样性等。

三、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策略

1.加强高校的预算管理

加强高校的预算管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第一,做好预算编制工作,从而为深入的预算管理奠定基础。第二,执行好预算,进行具体的预算实践。第三,执行好预算监督,做好资金的监督。第四,做好季度与年度的预算编制工作,对于预算管理工作进行深化。

2. 形成思想观念体系

形成思想观念体系,主要形成以下观念意识,即竞争观念、经济效益观念、时间价值观念、财务风险意识、财务公关意识、机会成本观念、服务参与意识等。

3.加强高校财务管理队伍建设

加强高校财务管理队伍建设,一方面,提高高校财务管理队伍准入门槛。另一方面,加强高校的财务管理队伍的进一步组织,主要根据《会计法》、《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规范的具体要求进行。

4.做好高校的会计核算

做好高校的会计核算,首先,强化日常的稽核工作,实现原始凭证的统计与记录;其次,加强首款票据的管理,实现自治凭证的合理化与规范化;再次,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做好基本的会计核算;然后,规范凭证流转程序,形成各个环节的有效的内部牵制;最后,将费用指标进行具体分解,实现开支标准的规范化与制度化。

5.形成与完善高校财务管理的相关制度,并建立监控体系

形成与完善高校财务管理的相关制度,并建立监控体系主要体现在:第一,建立规范的高校资产管理制度、成本核算制度、收支统一管理制度。第二,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完善财务会计法律、财务会计行政法令、会计准则等。第三,建立控制系、控制制度、控制机制、控制方法,形成完善的监控体系。

参考文献:

[1]孙琪华.创新财务管理手段,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报账通”无现金报账系统在苏州大学的实践与探索[J].会计之友(下旬刊),2010;04

[2]陈伟光.新形势下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6;09

[3]武德昆.加强财务分析 有效提高财务管理水平[J].中国高等教育,2007;17

篇3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为主线,引导和动员全社会增强质量意识,积极参与质量发展事业,努力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注质量的良好社会氛围,提升我市质量总体水平,全面建设质量强市,为加快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我市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贡献。

二、活动目的

(一)推广应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提升质量管理效能,推动质量工作发展。

(二)加强质量工作,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三)宣传和推动质量强市工作,配合《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制定工作,在全社会营造重视质量的良好氛围。

三、活动主题

建设质量强市共创美好生活

四、主要内容

(一)市局重点组织开展的活动

1、组织对2011年申报市长质量奖的企业及个人申报材料进行评审;组织我市企业参加省长质量奖获奖企业典型经验巡回报告活动。

2、组织我市食品许可、工业产品许可、强制性产品认证等重点企业参加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专家巡讲活动,学习先进管理方法和工作经验,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3、开展企业质量访谈活动,联合新闻媒体,对我市省长、市长质量奖获奖企业和名牌企业进行专题访谈,介绍其在质量管理、落实主体责任、品牌打造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带动全市企业强化主体责任意识、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发展自主品牌。

4、组织开展质量教育培训活动,把质量教育作为提高劳动者技能的重要内容,助推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5、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六五”普法规划要求,积极组织各市局、开发区分局,市局稽查局及直属各单位加强法制宣传和普法教育,印发有关法律法规知识材料,开展专场宣传活动;积极推进法治质监建设,以省局《建设法治质监知识读本》为教材,抓好质监系统普法宣传教育,提升全市质监系统法律法规意识;举办全市质监系统法制骨干培训班,宣贯《行政强制法》和《省行政程序规定》。

6、组织举办电机等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质量分析会;组织举办全市工业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应知应履法律法规培训活动,推动企业提高质量安全意识,有效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围绕消费品安全,积极开展对机动车刹车片、危化品、电线电缆等18种重点产品获证企业的监督检查工作。

7、组织全市企业开展“百家企业标准创新贡献”争创活动;开展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活动;组织工作成熟的服务标准化试点开展试点验收。

8、组织全市召开热量表生产企业及经销企业质量分析座谈会,增强企业的质量安全责任意识,推进热量表安装首次检定工作的开展;组成技术服务小组到热量表生产企业走访,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企业计量水平。

9、配合省局组织冶金、化工等行业开展在用计量器具专项监督检查,按不少于已提交自查报告企业数的10%进行抽查,进一步加强对工业企业安全防护用强检计量器具的监管,及时分析我市冶金、化工等行业发展对计量检定工作提出的需求,全面规范提升我市计量工作水平。

10、组织开展特种设备宣传咨询服务活动。通过举办事故案例图片展览、观看警示教育片、召开事故反思会及发放特种设备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宣传特种设备法律法规;设立咨询投诉台,及时解答消费者的质量问题,现场受理消费者投诉;组织人员深入特种设备企业开展质量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和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和管理水平。

11、为落实好“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年”活动,按照工作计划,继续抓好食品生产企业法人履责报告制度的实施,进一步增强食品生产企业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深入推动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全面落实。

12、组织好“2011年质检邀您看企业食品安全大家行活动”,根据总局及省局活动方案安排邀请省级及当地新闻媒体、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消费者代表、食品专家等深入我市部分食品生产企业,如乳制品、肉制品、食用油与酒类生产企业及质监系统检验机构观摩分析,宣传报道我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13、开展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做好酒类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对全市酒类产品生产企业进行集中调查摸底,全面了解和掌握获证酒类产品生产企业的基本状况;严格海参制品专项整治,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加强海参加工小作坊监管。

14、组织开展强制性认证产品执法检查,重点检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中直接关系人身、财产安全,且在我市分布较多的机动车辆及安全附件、信息技术设备、机动车辆轮胎、装饰装修产品、安全玻璃、电线电缆等产品。

15、开展实验室资质认定专项监督检查,组织全市实验室进行实验室管理体系自查,组织各市、区局,市局稽查局对重点实验室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管理体系能否正常运行进行监督抽查。

16、组织开展食品检验机构能力验证工作。为进一步提高全市质监系统食品检验机构的检验技术水平,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可靠,组织开展调味品的能力验证工作。

17、组织开展全市建材类实验室水泥产品能力验证工作。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建材类实验室的检测水平,确保检验数据的准确可靠,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次建材类实验室水泥产品能力验证工作。

18、开展质量服务进百企活动,向企业发放计量、特种设备、产品标识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材料,向企业负责人发放质监法律法规手册,倾听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遇困难,帮促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充分发挥“12365”质监热线的作用,重点解决老百姓关心和消费者反映强烈的质量问题。

19、开展“质量月”计量现场宣传活动,深入社区、学校等人口密集的场所,现场设置宣传展台,开展宣传活动,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计量工作的认知度和重视度,并为市民免费开展检定、咨询活动,营造良好的计量工作氛围。

20、组织全市眼镜生产、加工企业的验配眼镜技术人员,对《验配眼镜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以及其他有关标准和法律法规进行培训,督促企业重视和开展认证活动,强化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全市验配眼镜企业整体水平。

21、9月9日,开展“食品检测实验室开放日”活动。邀请社会各界代表参观质监系统食品检测机构,发放宣传材料,普及食品质量安全知识,展示质监系统食品检验能力,提升质监形象。

22、围绕食品、消费品安全,积极承担产品监督抽查工作,开展中秋节前的月饼专项监督抽查工作,确保中秋期间的食品质量安全,为百姓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组织开展学生装和学生公寓床上用品质量监督检查,确保全市不发生恶性和区域性“黑心棉”等重大质量问题。

23、组织举办标准化检查员培训班,聘请省标准院的专家对全市的标准化检查员进行培训,重点宣传《标准化法》、《省<标准化法>实施办法>》、《省企业产品执行标准登记管理办法》和《食品标识管理规定》,提高标准化检查员的法律意识。

24、组织召开全市特种设备制造企业质量管理人员学习研讨班,宣讲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探讨保证特种设备制造质量的管理措施;召开重要设备和人口密集场所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相关负责人会议,宣传特种设备法律法规,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组织一期院内实际操作技术比武,强化业务水平,提升自身能力。

(二)各市、区应重点组织开展的活动

各市、区要围绕质量月活动主题,参照全国、全省、全市组织开展的活动,组织多种形式的质量月宣传咨询服务等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人人重视质量的良好风尚。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王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局各有关科、所负责人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质量科,各市、区局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高度重视,相互配合,各负其责,发挥优势,创新质量月活动内容和形式,落实好2011年质量月活动的具体工作,增强质量月活动的有效性和影响力。

(三)各单位要结合质量月活动的主题,在推进质量强市和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工作的同时,抓好“中秋”和“国庆”两节安全工作,确保产品质量、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

篇4

——安全生产守护生命征文

安全发展就是和谐发展。和谐联系着安全,安全维系着和谐。没有安全,就谈不上和谐发展。当前,要确保公司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好转,从根本上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关键在安全管理水平的持续提高。

随着近年来公司在安全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转变,管理的水平逐日提升,我们在安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创造了一些先进的安全管理模式和典范,有效遏制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安全生产形势正朝着持续好转的态势转化。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安全生产形势的好转不是一劳永逸的事。特别是在公司生产施工高峰时期,新的安全难题、新的安全要求时时刻刻拷问着我们的安全管理水平,须臾的放松、丝毫的麻痹、片刻的迟钝,都可能对我们的工作产生严重的影响。不断分析研究面临的新环境,不断创新提高安全工作管理水平是摆在我们迈步科学发展道路面前一道重要的课题。

要始终把提高安全工作管理水平作为衡量是否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把重要标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首先要尊重生命,保障人的生命安全。遇到不安全的情况,要旗帜鲜明地把安全放到第一位,保障人的生命基本的安全。其次,要切实维护好物资、材料、设备等发展物质基础的安全,稳健发展的脚步。

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企业中的工程管理问题是一项关乎工程质量和企业效益的大问题,由于工程管理受到各种因素的不利影响,使得一些企业在管理方面出现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就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效益和发展水平。由此可见,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企业管理中务必要加强工程管理工作,使其达到标准化、科学化,全面提高建筑企业工程管理的整体水平,进而达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一、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在企业发展中,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从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方面看,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在选拔施工人员时一定要严格按照程序,加强对人员的管理,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以便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同时,对材料和设备的质量要进行检验和验收,检验结果需要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的要求,保证材料和设备的质量,这样建筑工程的质量才能得到提高,得以保障。其次,从加强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方面看,针对成本进行成本预算,制定计划,结合施工中的实际情况进行成本控制和成本考核,这是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加强成本管理才能有效完成预算工作,进而保障建筑工程资金发挥其应有的功效。最后,从加强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方面看,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别要重视安全管理,安全建设可谓建筑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加强安全管理,才能尽量减少或避免施工中的各种安全隐患,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以及造成的损失,由此可见,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总之,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加强不同生产领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同时也有利于解决我国当前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使得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管理质量不断增强,促进建筑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二、建筑工程管理应解决的问题

1、管理制度不完善

管理体制不完善是影响我国建筑工程的主要原因,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是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建筑企业管理水平的体现。但是当前大部分建筑企业虽然已经具有一定的建筑工程管理意识,但是却没有建立相应的工程管理制度,导致建筑工程管理滞后。造成工程管理体制不完善的原因较多,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市场需求的不平衡,我国建筑市场需求超出相关法律法规所提供的制度保障。没有法律法规的支撑,建筑企业依据法律法规只能从宏观角度制定工程管理制度,不能制定相关的工程管理制度实施细则,导致制定的工程管理制度难以落到实处。

2、缺乏专业的工程管理人才

工程管理人才的缺乏也是导致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滞后的关键因素,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管理工作,除了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外,还需要有专业的管理人才才能胜任工程管理工作。但是企业往往忽视了工程管理人才的重要性,甚至对工程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误解。首先,一些建筑企业存在错误的成本管理,通过裁减管理人员以减少工资成本,以节省建筑工程成本,导致工程管理力量严重不足,削弱了管理队伍的能力,降低了管理水平;其次,一些建筑企业在人才招聘的意识错误,企业往往招聘具有施工经验的人员承担工程管理工作,虽然可以发挥降低工程成本的作用,但是对工程管理而言却极为不利。工程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管理工作,具有施工经验的人员不一定具备管理能力,工程管理工作要求管理人员同时具备施工经验和管理能力,而且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完善,管理能力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

3、工程管理技术水平低

工程管理技术是工程管理的重要支撑力量,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要不断的将先进的管理及时运用于日程管理工作中,才能提升工程管理水平和工程管理效率。但是不少的管理人员没有与时俱进的思想意思,建筑企业为了节省工程成本,导致管理人员没有及时将最新的管理技术运用到管理工作中,而出现工程管理水平和企业工程管理需求的不平衡的情况。

三、建筑工程管理建议和对策

1、树立正确的建筑工程管理观念

正确的观念是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思想保证,工程管理人员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行业的发展趋势,树立正确的工程管理意识,创新建筑工程管理。首先,完善人才的选用制度,招聘具有创新能的管理类人才,帮助现有管理人员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其次,企业要增强凝聚力,以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工程管理。值得注意的是,树立正确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企业也必须对树立正确的建筑工程管理观念有足够的重视,并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管理观念才,才能实现工程管理的创新。最后,合理借鉴他人经验。企业要积极学习国外成功的建筑工程管理经验和技术,在依据我国的国情、企业和工程的实际情况,形成符合实际的工程管理观念。且也在学习他人成功经验的时不能盲目地直接照搬他人经验,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2、完善管理体制

企业科学的、现代化的管理制度是完善工程管理制度的基础。由于企业是投资建筑工程的主要主体,它不仅直接影响了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还直接影响了工程项目的履行情况。然而当前我国建筑企业存在严重的责任不明的问题,企业、项目和员工三者之间承担责任、义务存在交叉,不仅三个责任主体的利益难以协调,三者之间的相互制约机制也难以形成。因此建筑企业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创新工程管理体制,建立三个协调发展的管理制度,解决三者之间矛盾关系,企业要了解建筑市场规律,把握市场发展方向,才能不断的完善管理体制。

3、加强施工质量和成本管理

首先,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在所有建筑工程环节中,施工是重中之重,加强施工质量的管理,是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建筑质量的重要保障。做好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工程管理部门必须对包括管理层在内的所有部门、所有人员、材料和设备资源等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实现所有资源的优化配置,使每个部门、每个人员都承担相应的职能和责任,并树立质量第一的施工管理,用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要求规范每个人的行为,才能保证施工质量。其次,加强成本管理。降低建筑工程成本是工程管理的目的之一,因而加强工程管理离不开完善成本管理工作。一是要建立成本管理制度,根据工程管理工作的不同承担不同区别于工作责任的成本责任,管理人员在完成工作责任的同时还要考察管理人员成本责任实施情况,综合考虑工作责任和成本责任的完成情况。通过成本责任帮助管理人员树立成本管理意识,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做好精打细算。二是加强施工队的成本控制。项目部与施工队签订劳务和同时,应将监督管理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条件写入合同内。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建筑行业进入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建筑企业一定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建筑企业应意识到在获得发展机遇时可能面临发展危机。因此,建筑企业要升入分析和研究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完善和创新工程管理意识和制度,完善建筑工程质量和成本管理,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朝文.论建筑工程管理的关键要素[J].《中国科技纵横》,2011,(13).

篇6

一、抓好“五五普法”工作,加强合规文化建设,提高依法合规管理水平 xx年年,普法教育及培训工作以合规管理为主题,密切结合本行经营管理实际,务实、有效的组织开展好“五五”普法,在整体上提高员工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的同时,积极推进合规管理工作,进而从整体上提高员工依法合规经营意识和业务操作水平,强化全面风险管理,提高我行风险防控能力。

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法律审查,防范风险,服务营销 坚持法律审查的独立性,继续做好对信贷业务(合同)的审查,加大对非信贷类业务的审查力度,扩大法律审查范围,特别要加强对当前案件多发,管理薄弱的业务和环节的法律审查及指导。继续做好法律意见书的出具工作,并积极督促落实法律意见。加强对新业务、新产品的合规合法性论证,对新产品、新技术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保证业务创新活动的合法性。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通过参与谈判、合同文本起草、法律风险提示及法律审查等方式,为业务经营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法律服务。加强对支行法律审查的检查和指导工作。

三、加强业务合同管理,提高经营合规水平 加强对合同文本实施工作的指导管理,进一步规范合同文本的使用,不断提升我行合同质量。按照强化贷后管理等要求,对合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整改,同时要把合同效力的检查作为年度例行工作,持之以恒,力求尽快见到成效。

四、加强转授权管理,有效发挥转授权动态调整作用 根据上级行转授权,继续做好年度转授权工作。加强转授权动态管理,密切关注转授权执行情况,对出现重大风险隐患的支行或业务,要及时调减、暂停或收回相关权限,充分发挥转授权动态管理对业务经营和风险控制的杠杆作用。做好转授权执行情况的检查。

五、改进诉讼管理,提高诉讼效益 继续加强诉讼论证,提高诉讼效益,杜绝无效益诉讼。继续强化案件管理,全力推进未执结案件的执行,为清收工作提供法律支持,力求胜诉案件执行收回突破200元。改进诉讼管理,要对“中止风险之诉”发生条件及其与贷后管理中风险预警的衔接进行论证,提出可行的处理办法,为完善贷后管理、做好预警反应、及时中止风险提供法律服务。加强诉讼费用管理,进一步贯彻落实律师聘用管理工作制度。抓好经济纠纷案件责任追究移送工作的落实。

六、做好自律监管工作,切实防范法律事务工作风险

按照法律事务工作自律监管的要求,认真履行自律监管职责,对各县(区)支行的法律事务工作做好检查,对各项职责范围内的业务做好自查。

七、关注业务经营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

调研工作要在往年开展的调研工作基础上,改进工作方式,提高调研水平,为领导决策和规范业务操作提供法律支持。加强调研的主动性,多深入基层,了解基层行在业务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风险隐患,扎实掌握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严密论证,揭示风险隐患,提出可行性建议。注重对业务经营中前瞻性问题的研究,及时识别风险、提示风险和提出对策。加强与各支行法律事务岗的联系,就诉讼管理、案件防查以及法律法规出台对我行业务经营的影响进行调研,及时收集、反映相关情况。

八、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自身工作水平

篇7

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监管的理念,按照“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的要求,严厉查处未经许可从事餐饮服务活动等违法行为,切实消除餐饮服务环节的安全隐患,维护全县人民的饮食安全,促进全县餐饮业的持续、规范、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按照“规范为主、疏堵结合、突出重点、分类监管”的原则,努力做到三个“一批”:即提档升级一批,对基础设施较好、食品安全意识高的餐饮单位,通过现场指导和帮扶等措施,力争建成一批透明厨房或餐饮示范单位;整治规范一批,按照餐饮经营许可标准,积极引导餐饮单位通过现场改造,达到餐饮服务许可的基本要求,依法持证经营;处理转行一批,对经整改仍达不到要求或拒不整改的,责令停止经营或劝告转行,逾期将依法予以查处。通过整治,使全县餐饮服务单位总体持证率有较大幅度提高,有效提高餐饮服务提供者的持证经营意识。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指导,督促整改,提高餐饮服务单位总体持证率。

广泛深入开展法规宣传,加强对无证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做到三个“一”,即一份政策法规宣传单、一份指导意见书、一份监督意见书。要多方指导帮助餐饮单位针对实际情况完成硬件改造,力争使绝大多数守法经营单位达到亮三证(许可证、健康证、培训证)、挂制度(上墙)、索票据、登台账、比透明的效果。对符合《小餐饮监督管理制度》(金食药安委办〔2014〕22号)要求、达到备案登记条件的餐饮单位,及时给予备案登记。

(二)强化监管,排查风险,开展餐饮服务单位日常监管。

一是将日常监督检查、量化分级管理、监督抽检与专项整治等工作有机结合,提高日常监督检查的效率和质量。通过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动态评级,督促餐饮服务单位强化守法经营、诚信自律意识,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注重风险排查和应急处置,自觉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二是加强从业人员健康、食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加工制作、食品添加剂管理和使用、餐饮具清洗消毒、食品留样等重点环节的综合治理,全面排查和治理各类餐饮风险隐患。

四、工作步骤

此次专项整治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调查摸底阶段。各分局组织对辖区内餐饮服务单位进行摸底调查,掌握基本情况,结合实际制定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步骤。

(二)自查自纠阶段。监管人员实施现场指导,提出具体整改意见,绘制整改流程草图,指导申办《食品经营许可证》。广大餐饮单位要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和监管部门提出的整改要求,抓紧落实整改措施,积极创造条件,在规定期限内主动申请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

(三)重点整治阶段。监管部门依法开展监督检查,对未采取整改措施,达不到餐饮服务许可标准,无证从事餐饮服务活动的,依法立案查处。整治行动按照先重点区域、重点路段、重点品种,后全面推开的方式进行。按照宣传到位率、现场指导率、检查覆盖率100%的总要求,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总原则,依法行政。适时公开行动进程、严厉查处制售有毒有害食品行为,曝光典型案例,确保无证餐饮经营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四)总结提高阶段。总结专项整治工作取得的成效、经验,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确保整治实效。开展无证经营整治行动,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根本和基础。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正确认识目前我县餐饮服务单位整体水平低、食品安全意识不强的现状,全面掌握辖区内无证经营情况,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整治成效和餐饮经营管理水平。要妥善处理好查处无证经营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关系,有效化解各种矛盾。

篇8

关键词:企业合同管理;依法合规运行机制;问题;策略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将会面临复杂多样的经济环境,而企业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最讲究的是公平、公正,而合同管理的依法合规运行机制正好维护了市场经济发展秩序,因此企业合同管理依法合规运行机制成为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部分。就目前而言,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开展经营活动时主要是通过合同的签订进行,合同中体现了企业之间既是合作关系,也是竞争关系,买卖双方都有各自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合同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企业在进行合同管理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中起到更好的规范作用,如何更好的起到防范风险的作用等问题成为企业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企业合同管理依法合规运行的必要性分析

(一)合同管理依法合规运行是规范企业正常经营的重要保证在市场经济进一步参与配置的前提下,企业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因此合同管理成为企业运行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合同管理全过程,即自项目论证决策至最终的审批、签订并履行合同的过程,所有的内容均需保证依法合规。让企业依法管理,按合同条款办事,一同遵守信用,按照约定经营,这便是企业保持自身信誉、持续参与市场竞争的良好办法。由此,企业方面才可以以更加稳健的姿态参与竞争,进而抓住市场经济的机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合同管理依法合规运行有利于维护企业合法权益首先,借助合规运行,企业能够于合同签订的时候即确保自身的权益不受损,同时获取十分有利的证据;除此之外,针对合同具体执行状况展开监督,一旦其中一方出现违约导致另一方的权益受损,则被违约方是能够按照合同相应条款维护自身权益的,由此便会大大的降低被违约方的经济损失。

(三)合同管理合法合规运行时减少企业经济纠纷的重要保证对于企业竞争者来讲,其具有管理层级多,管理方面鱼龙混杂的状态,因此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风险也比较大,企业面临的如此局面很容易让企业产生经济纠纷而导致相应的经济损失,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而企业很容易因为合同内容不完善或者是违约责任处理不明确等原因造成更大的风险。因此为了使企业得到更好的管理,合同依法合规运行机制能够更好的维护企业经营秩序,成为企业减少经济纠纷的重要保证。

二、企业合同管理依法合规运行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人员依法合规意识不强和违规处罚力度不大从合同管理来讲,一般出现问题的原因多是由于相关人员不按规则行事,未依据相应条款的内容开展活动。虽然我国的法治基础在不断的壮大,企业依法办事的观念不断深入,但是还是存在个别人员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仍然实行经验主义,按照原有的方式办事,认为合同只是为了结算走的一道形式而已,没有明确的规定合同双方的责任。部分企业的合同管理极其混乱,没有制定明确的合同管理条例,有的企业虽然制定了合同管理条例,但是合同在签订之后没有按照合同办事,实际操作与相关的制度办法严重脱节,合同管理制度形同虚设。这种落后的意识很容易给企业招来不必要的纠纷,部分状况下还可能引发十分严重的后果。企业执行合同过程当中若出现违规性的内容,如果未对相关人员予以惩处,便可能导致类似状况的再次出现,对于企业权益来讲是很大的损害。

(二)合同管理基础薄弱合同管理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无合同管理方面的专业性人才。合同管理工作对于知识掌握度、专业程度的要求是很高的,所以对相应人才的需求标准也较高,要求其不仅要有很强的行政能力和管理能力,还应该具备相应的法律常识,对公司的各项运营都要有所了解。但是在实际的过程中,企业中缺乏专业的合同管理人员,合同管理基础比较的薄弱,同时在企业内部也没有对合同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合同管理一直浮于表面。其次,企业的合同文本还不够完善,合同示范文本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企业规避风险,但是在内容上还不是非常完善,而部分企业在签订合同时没有按照合同示范文本制定合同,导致合同内容不够完善,大大的提升了企业的风险。

(三)合同签约不及时合同签订不及时是企业经常出现的问题。其中主要是因为:首先,企业的合同审批流程十分繁杂,且整体效率较低。企业的最初目的是进行全面化管理,但是这样的方式却导致了审批流程的繁多、工作效率的低下。其次,合同经办人办事效率低,没有对签订的合同及时的履行审批的流程,最后,由于企业管理模式比较的复杂,特别是招标的业务,往往会因为财务预算的问题延迟合同履行的进度,还存在一些企业因为生产的原因,需要先下计划才能签合同导致部分事项已经执行而在合同中没有反应出来,给公司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引发更多的风险。

(四)合同风险意识防范意识和履约监控不佳当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开始接触到更多的债权债务经济纠纷,这反映了企业合同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一部分是因为未就合作队形予以资质审查,所签合同的整体规范度也较低,未进行严格化的办事,这样便会造成违规的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

三、强化企业合同管理依法合规运行的若干意见

(一)提高领导及管理人员依法合规意识和健全合同管理相关制度首先要在整个企业范围内提升员工责任观念,优化合同管理方面的制度标准。按照合同法与企业真实状况执行合同。在这当中涉及到的内容很多,有培训制度、文本管理制度、考惩制度、法人授权委托书的管理、合同专用章的管理、经济纠纷处理的条例等。需要着重强调的是相关的制度应该科学合理,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实际相结合,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强依法合规教育,如展开“依法治企,依法合规”的活动,将合同管理依法合规的精神传达到每一个员工,主要领导要做好带头作用,各部门负责履行各部门职责,落实好自身的责任,在所有人员一同的奋斗下,实现合同审查防范风险的目标。

(二)抓好合同管理基础工作第一,构建合同管理网络信息平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为了全面的了解合同的具体执行状况,便会将合同管理依法合规与信息技术关联起来。借助资金、技术的支持,实现合同管理的信息化发展。这样能大大提高合同执行的效率,也使得合同执行更加的公平公正。其次是完善合同示范文本内容。对于企业来讲,其需按照自身的发展状况修订合同示范文本,这样才能够优化其科学性与合理性,让合同示范文本包含更多、更科学化的内容。同时还要加大力度对合同示范文本的推广,对不适用的合同示范文本的状况予以考核。最后,便是关于合同的签订问题。企业方面必须完善相关审批流程,保证整个审批流程的流畅性,除此之外,效率也是需关注的重点,只有通过严格化的执行,才可确保合同的正常签订。除此之外,在企业发展中,审核与监管同样是需关注的内容,尤其是针对整体合同签订比例较低的部门、人员,更需开展考核,了解低下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方式。

(三)加强合同管理法律意识首先,需提升法律专业应届毕业生的招聘数量。在招聘的过程中充分的考虑他们的专业知识,把优秀的人才放置在合同管理岗位,以“人岗合一”的方式,推动合同管理人员参与相关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让企业拥有源源不断的专门性人才,这样才能够让法律知识更好的融入到企业日常管理和运营中。其次,要加大对合同管理员的培训,企业通过内部组织相关的培训、或是借助网络课程等各类方式,增强合同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法律事务管理水平。最后,要充分的发挥法律人员的作用,企业内部可以成立法律事务部门,配备专门的法务管理人员,企业要充分的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这些法务管理人员来参与到项目的谈判、投标、合同文本的起草中,特别是一些优秀的法学大学生或是公司律师等,为企业的合同管理依法合规运行出一份力,帮助企业进行更加深入化的改革发展。

(四)设立科学的考核指标和加大合同依法合规管理的考核力度企业方面需参照实际情况,就当下的合同管理条例进行改进,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完善合同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内容与方式。该考核制度不仅针对于企业得领导班子,还包括合同经办人、管理人员、合同审核人员、商务谈判人员等。对领导班子重点考核合同签订及时率以及合同完成情况,并增加其在年度经营承包考核中的权重,对合同审批和经办人主要考核合同的审批效率和审查质量。同时针对于那些签订合同相对推迟的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追究领导责任,针对拖延审查审批、审查把关不严的违规人员要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处罚,情节严重者要对其进行经济处罚或者行政处罚。

(五)加快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创新按照依法治企以及企业的相关的法律依据,根据系统法律体系的建设,建立一个完善的法律风险评估机制和预警机制,该法律风险评估机制应该从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法律风险出现的原因,通过各类方法尝试识别法律风险,进行预防,减少各类风险的出现。按照风险的状况,由内部管理制度出发,把企业内部所有的管理机制都纳入法律风险管理的过程中,把每个岗位的责任都视为自己的责任。在对风险进行评估时,要企业内部全员参加,不断的完善法律风险控制体系流程,在多样的法律环境中,开展动态化的考核与评估。同时对法律风险和控制的重点进行实时调整和更新,不断的调整和完善防控措施,并做到持续的、全面的、动态的法律风险防控,使企业内部的法律风险防控向内部管理风险防空转化,由此促进内部法律风险体系的整体优化,切实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篇9

1.质量管理问题

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无法离开质量,业主对质量的认可是衡量一项工程成败与否的关键,因此,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企业之中,应该将建设的质量和数量、规模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之上,我国目前的施工过程中,主要含有以下几个缺陷。首先,没有进行适宜的设计,在项目得到立项之前,就应该及时聘请专家对该项目进行论证,了解项目的可行性,将建设不适宜的问题尽量避免,使用民办公助等方式实施水利工程建设。建设资金较少,存在因陋就简等不合理意识,我国水利部门已经完善了相关行业规范、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但是很多水利单位和个人没有将要求落实到实处。第二,没有完善的监控措施,很多基层的水利部门没有建设质量保证体系,没有完善的质量监控措施,尤其是一些施工单位没有形成思想理念,很多小型工程的质量监控多使用目测的方式,缺乏引进先进的仪器和监测设备,人才断层严重,在质量监控的实施过程中缺乏权威性。

2.施工合同管理问题

(1)招标不够规范。随着“三制”改革的深入开展,水利工程建设市场不断向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因为施工合同双方存在着利益矛盾,在合同中有明确的体现,例如,在一些工程招标的过程中,很容易对承包人提出十分苛刻的条件,使承包人不断压价,造成十分严重的额外负担,甚至使中标价格不断压低,造成承包人十分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一些承包人为了使中标率水平不断提高,进行联合投标,甚至产生串通等现象,使中标价格不断提高,形成恶性竞争,不利于建设市场的良性发展,使管理水平和施工力量较好的承包人无法中标,项目不能够有效实施,无法准确保证工程质量,造成施工合同管理水平下降。

(2)很多企业内部缺乏对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水平,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只重视建设而轻视管理的思想,在我国近几年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只重视对成本的增加,但是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候,没有对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视,导致没有对权利和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水利工程大部分为综合开发、综合利用工程。公益性工程和经营性工程合在一起,公益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界定不清,企业无法自主经营,需要国家财政进行相应的补贴,很多企业进行多种经营,因为和施工企业具有多种联系,自身没有法人资格,不能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实现预定的企业化运行管理目标的外部条件和内部囚素都不具备,运行机制无法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部分水管单位责任主体不明晰。一些水利工程部门在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实施严格的分级管理措施,无法对有限的水资源进行统一调度和优化配置,一些水行政管理部门只具有业务管理的权限,却无法进行人事管理,造成了只管事不管人的局面,一些水管单位和水利设施单位的管理无法有效实施。

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主要措施

1.重新认识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拓展质量管理手段

我国目前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只重视对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管理的效果具有很大局限性,同时,水利工程质量因为具有复杂性的特征,施工单位的领导应该对其产生足够的重视,在建设的过程中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同时,应该针对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不断拓展和创新管理工作手段,使行政管理方式不断向综合型的管理方式转变,对技术、文化、经济、行政和法律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的运用,实施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为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提供组织保障、技术支持和精神动力。

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水利资源的保护意识

结合世界水日的宣传,将临时性宣传和长时间宣传相结合,重视宣传案例的典型性特征,并加强水法规和水法律的宣传,了解水利建设的最新成果,宣传重点应该不断向山区的人民群众转移,使用多种载体和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制作广告宣传,通过多种形式,使水法律法规不断深入人心,建设完善的水利设施保护措施,最终形成良好的保护水资源的局面。

3.健全网络化管理建设,明确管理工作职责

应该聘请水利院为水利协管员,组织管理业务、法规和法律业务的讲座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自身的监督管理责任,经考试合格后颁发聘请书,引入奖惩机制,对具有良好管理表现的人员进行奖励,对工作的管理人员进行辞退或调离等处理,提高其责任感和事业心,各个流域的管理部门应该进行合署办公,对管辖区域的管理责任进行明确,同时,管理机构应该设置专门人员对工程进行管理,对每个工程进行划组管理,水利管理所重视对水利工程的维修工作、观测工作和检查工作,在对施工过程进行控制的时候,应该聘请专门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将水政检查部门作为执法单位,使用自身权利对相关的事务进行检查和监督,重视将法律法规落实到实处,同时,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配合施工特征,有针对性的进行协同互助,在多个方面和多个层次进行分工,最终形成多方面监管的格局。

4.进行科学管理,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和水平

在管理过程中,应该不断使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现代化水平得到提高,重视对防汛和供水等工程的管理,同时,使其科学性水平得到飞速提高,在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提高预警体系的完善水平,使用信息化的方式进行高效管理,使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企业内部定期举办培训,将人才不断向复合型的方向发展,提高其对法律、管理和水利等方面知识的掌握水平,在培训之后,应该举行考核,取得相关资格之后,才能够上岗工作,提高农民工施工队伍的水平,使其整体的业务水平和管理科学性得到飞速提高,最终促进整个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篇10

[关键词] 乡镇医院;药事管理;改进建议

[中图分类号] R95[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0)11(a)-138-02

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特殊商品,加强医院药品管理,保证药品质量,确保群众用药的安全有效,是医院的重要职责。近几年我县卫生局在对20多家乡镇医院的医疗质量检查中,均由县级医院的资深药师参与药事管理质量考核。通过检查,发现我县乡镇医院的药品管理问题很多,药品安全隐患严重。笔者就当前乡镇一级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建议。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药学专业人员匮乏,业务水平低下,法规意识不强

《药品管理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医疗机构必须配备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非药学技术人员不得直接从事药剂技术工作”。《处方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方可从事处方调剂工作”,第三十一条规定:“具有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负责处方审核、评估、核对、发药以及安全用药指导;药士从事处方调配工作”。我县乡镇医院从事药剂技术岗位的人员大部分没有取得药学技术职称,具有药师资格的药剂人员更加缺乏,大多数医院存在“以医代药”、“以护代药”的现象。这些涉药岗位的人员,包括具有药学专业技术职称的药师,均缺乏必要的药学知识和技能,缺乏理解、执行药事法规的能力。

1.2 药事管理组织未建立,药事管理制度不健全

基层医疗机构一般未设药事管理机构,绝大部分基层医疗机构领导或者药房人员满足于日常配发药品的简单工作,药事管理的其他基本功能普遍缺失[1]。我县20多家乡镇医院的药事管理组织也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个别有药事组织的医院也没有开展工作,医院药品的采购、养护、调配等各个技术环节任由涉药人员各行其是。例如采购药品不索取和审核供货方的合法资质,药品入库不验收、不登记;药品储存没有药品养护管理和效期管理的制度和措施;药剂人员不清楚药品调剂要按照“四查十对”的要求调剂处方等,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得不到保证,群众用药安全隐患突出。

1.3 药品养护储存设施和管理差,缺乏药品存储安全意识

基层医院药品的养护储存缺乏必要的设备设施,保管不符合要求是一个普遍现象[1-2]。从2006年开始,我县乡镇医院逐步实施规范化建设,全部按统一的标准新建医院,医疗硬件设施有很大提高,但药房的养护储存设施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加上有关涉药人员管理意识淡薄,药品的储存安全问题不少。库房、药房无空调、排风扇、防鼠装置等设施,有的连药架也缺乏,药品直接放在地面上。药品储存摆放未分区管理,存在合格药品与不合格药品、外用药与内服药、药品与生活用品杂物混放现象[3]。没有药品养护概念,一些需要冷藏保存的药品、中药注射剂等需20℃以下保存的药品和普通药品一起存放在常温库里。

1.4 品和管理混乱,安全漏洞多

国务院颁布、实施《品和管理条例》,卫生部、实施《处方管理办法》,对品和在医疗机构的使用管理有严格而又具体的规定和要求。但遗憾的是,大多数乡镇医院对这些法规以及具体的管理要求知之甚少,品、第一类的使用管理安全隐患多。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没有建立和执行品、管理制度;验收入库时未做到双人复核、双人双锁、专柜保管,领用品和第一类没有核对处方和回收空安瓿;药房没有专柜加锁、专人保管,调配发药缺乏复核人;处方书写不规范,处方用量超过规定,需要特别加强管制的品如哌替啶准许患者在院外使用;门诊长期使用品和第一类的患者没有建立病历资料,没有按时复诊等[4]。

2 解决问题的经验和建议

2.1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在药品规范化管理建设过程中,首先要求医院领导从思想上重视药事管理,加强组织建设,成立以分管院长为组长,药剂科、医务科负责人为成员的药事管理小组,制定和落实相关制度,改善药品储存条件,有效行使医院药事管理组织的职能,逐步提高药事管理水平,达到确保患者用药安全的基本要求。

2.2 促进药学人员的引进和培养工作

医院结合实际对药剂人员进行强化教育培训,抓好药剂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鼓励和积极组织药学人员参与药学专业技术职称和资格的评审及考试,不断提高药学人员综合素质。同时医院要认真执行药品管理法和处方管理法等法规,培养引进相应的并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确保高素质人才进入医院药房工作,提高工作质量。

2.3 加大业务指导和考核力度,防范药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卫生局把药事质量管理列入医疗质量考核内容后,由上级医院高资历药师对乡镇医院进行检查考核,及时发现存在的各种药品安全缺陷和隐患,并提出整改意见。例如乡镇医院药房普遍存在使用乳钵为儿童等患者研磨药品的行为,不仅破坏药品剂型,造成药品易变质,更重要的是存在严重的药品污染行为,患者的用药安全存在重大隐患。其他还有药品效期管理缺失、品使用管理混乱等重大缺陷均是在各种药事质量检查中发现的,检查药师提出整改和指导意见,这些缺陷得以及时纠正,有效地防范了药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2.4 加强检查督促,建立帮扶提高机制

我县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只要卫生局加强对乡镇医院药事管理质量的检查考核工作,就可以有效提高医院领导对药事管理的重视程度,防范重大药事安全事故发生,促进药事管理水平的提高。为帮助乡镇医院加强药事管理,由县级医院有责任心、专业熟练的药师定点到乡镇医院进行业务指导,可以更有效地规范、提高乡镇医院的药事管理水平。目前,我县每个县级医院对临近乡镇医院在医疗业务上进行“一对一”的帮扶指导,其中也包括药事业务的指导,并且对该项工作有严格的考核要求,相信在这些措施下,我县乡镇医院的药事管理水平会有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姜援朝,王佐德.基层医疗机构用药安全存在的隐患及建议[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19):1709.

[2]李可.讨论基层医院药品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J].今日药学,2008,18(3):75.

[3]汪安稳.新形势下医院药事管理工作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