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策的原则范文

时间:2023-10-31 17:58: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政策的原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政策的原则

篇1

CEPA本质上也属于自由贸易协定(FTA),其精髓在于把内地与港澳的经济合作-q交流提升到制度化建设的层面,减少和消除了内地和港澳投资贸易方面的制度性障碍,为内地与港澳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机遇和空间,提高经贸合作的层次和水平,促进经济融合,实现共同发展。海峡经济区的构建可以借鉴港澳CEPA在洽签和实施过程中累积的丰富经验,有前例可循,推动起来事半功倍。

一、推动构建海峡经济区,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统筹规划、协调推进的原则

两岸应通过某种适当渠道,就构建海峡经济区全面经济合作机制进行协商,共同制定长远发展规划,促进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合理布局,引导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在制度性的沟通管道尚未建立之前,可以民间对民间、行业对行业的方式进行沟通协调,灵活、务实地处理有关事宜。同时,也可通过国共两党所设立的两岸经贸论坛以及双方建立的保护台商权益工作平台与两岸产业标准论坛等取得积极成果。

2.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同步推动的原则

在海峡经济区内,实行更加宽松开放的文化交流政策,推动两岸文化的实质性对接和深度融合,实现两岸同胞对中华文化在更广、更深的领域和层面上的共同传承。这有利于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增强台湾 同胞对祖 国大陆的认同感和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信心 .为海峡经济区的构建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3.向台湾“三中”(中低阶层、中小企业及中南部)倾斜的原则

在目前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中,从具体的项目、参与的对象和获益的程度来看,普遍存在上层人士多中下阶层民众少、大型超大型企业多中小企业少、北部泛蓝地区多中南部泛绿地区少的情况。这不利于我们全面开展争取台湾民心的工作,应该加以改变,让更多的台湾企业和岛内民众从两岸的经贸交流中受益,共享经济合作的成果。在构建海峡经济区、推动海峡西岸地区与台湾的经济整合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扶助台湾中小企业,更多照顾中南部地区和中低阶层民众。

二、推动构建峡经济区的若干具体建议:

1.加强重点产业和领域的合作,特别是农业和金融合作

海峡西岸地区和台湾的农业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近年来,在大陆惠台农业政策引导下 ,海峡西岸地区内的两岸农业试验区、林业实验区、台湾农水产品集散基地 、台湾农民创业园等建设不断推进,一批台湾先进农业技术设备得到推广应用,合作水平逐步提高,在两岸农业交流合作中走在了前列。双方应在已有合作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双方的各自优势,扩大农业合作。

可以在海峡经济区内开展两岸金融合作试点,逐步开展两岸货币直接兑换 ,在区内协商成立金融监管机构;参照内地与港澳 CEPA的规定 ,放宽台湾银行 、保险和证券业进入门槛;允许两岸银行业共同提供担保、融资等服务;在平等互利 、互惠共赢的原则下,商讨开展两岸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交流与合作。与此同时,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服务业进入海西市场,积极推进在机械、石化、电子信息、旅游等领域的深度合作。

2.密切与其他 区域经济体之间的合作

目前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和东亚的重要经 济、金融和贸易区 ,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和先进服务业基地,而珠江三角洲是全球性的外向型制造业基地和广深高新技术产业带。海峡经济区耍明确自己的目标定位,并加强同这些地区的合作,积极拓展发展空间,着力实施项目带动 ,加快实现产业的集聚,增强综合 实力和竞争力。

3.加强重大项 目和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要设立相应的资金扶持和融资渠道,可以考虑设立海峡经济区发展专项基金,来源可以包括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国际和地区性金融机构援助、企业和个人捐助等多种渠道。要加快交通、能源和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首先是大力推进海峡西岸基础设施建设。然后逐步实现海峡两岸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

篇2

一、会计政策和经济政策的内涵

会计政策分为宏观(政府)会计政策和微观(企业)会计政策两个层次。宏观会计政策主要指一国或一个地区的会计实务规范的可选择空间,通常体现为有关会计法规、会计准则和会计原则的制定。微观会计政策指在既定的可选择的领域内,根据企业的目标、会计人员的偏好,对可供选择的会计原则、方法、程序进行定性、定量的比较分析进而选择的过程。我国具体会计准则财会字[1998]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中将会计政策解释为“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不难看出,该定义的会计政策主要指微观层次上的会计政策选择。可见,宏观和微观会计政策是指会计政策的制定和选择两个不同的方面。本文所说的会计政策包括宏观会计政策,也包括微观会计政策。

经济政策是为实现既定的目标,政府制定的在一定时期内组织、调节、控制经济活动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一般地,经济学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主要通过分析国民经济中有关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如何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充分利用资源;而微观经济学通过分析与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有关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合理配置资源。相应地,经济政策也包括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国民收入分配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科学技术政策、国际收支政策、会计准则等。微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赊购政策、赊销政策、价格政策、股利政策、会计政策等。

由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宏观经济政策包括宏观会计政策(会计准则),微观经济政策包括微观会计政策。可见,会计政策是经济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其他经济政策手段相互配合,促进经济健康、有序、稳定地发展。

二、会计政策选择应服务于经济政策

这是会计理论传统研究方法中经济学家的观点。该方法认为,会计政策选择要能反映对宏观经济指标变动的控制能力的影响,应关注“一般的经济福利”。比如,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企业为了谨慎起见,对存货的发出就应该选择后进先出法(LIFO),而不是先进先出法(FIFO)进行核算,对固定资产就应该采用加速折旧法。同时,会计政策选择应考虑行为性影响和“宏观经济后果”,体现政府宏观经济政策预期目标。正如郝金斯所指出的:“公司报告准则应当能引导个体经济行为与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相一致……会计准则要符合政府宏观经济目标和经济计划。”

1、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序应充分反映经济现实。经济政策是孕育会计政策的土壤之一,是影响会计政策制定和选择的重要因素。经济政策是政府对经济现实进行管理的意图,反映了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节及对产业机构调整的方向。从国家制定的经济政策可以看出,哪些行业和行为是被限制的,哪些行业和行为是受支持和鼓励的。经济政策的贯彻实施离不开会计政策和其他政策的辅助。政府会计政策的制定,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都应该充分体现经济政策,反映经济现实,只有这样,经济政策才可能得到贯彻,政府对宏观经济的管理才得以实现。比如,1962年美国国会提出了《收入法》法案,其中规定:技术改造投入的固定资产可以按成本的一定比例扣减后再缴纳所得税。其中的扣减办法有两种:流进发(固定资产购买当年全部扣完)和递延法(固定资产分年抵扣)。当时美国的经济政策是大力鼓励固定资产投资,以促进经济发展。根据这一经济情况,最终选择了流金法扣除。此后,又出现了自我保险和大灾难公积金,债务重组、通货膨胀、外币变动等会计政策。在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从来就是依赖于政府部门。会计准则体现的是政府的意志,因此,会计准则的制定就成了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别规定,企业核算应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就是说企业应当按照经济业务的实际内容而不是各种形式来确定会计处理方法。如果仅仅依靠经济业务事项的某种形式来确定会计处理方法,难免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这一会计政策的出台,不可否认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也有它的经济政策背景。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严重,诚信遇到危机。在这种大环境下,国家倡导2002年为“诚信年”,所以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顺应了加强企业诚信建设的这一经济政策。

2、会计方法和技能的选择要充分考虑经济后果。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计信息会导致社会资源重新配置,社会财富重新分配,因此,会使一部分集团和个人得利,另一部分集团和个人失利。所以会计政策的制定、会计方法和技能的选择就成为各个利益集团斗争的焦点所在。如何权衡各个利益集团的得失,是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会计政策的选择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在这里,引用厦门大学会计系陈华在《经济后果观与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一文中提到的一个例子。1975年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颁布了财务会计准则第八号公告(SFAS8),要求跨国企业的外汇折算采用时态法,且折算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该准则一经颁布,立即成为众矢之的,其中反映最强烈的要数企业的管理人员,有些企业甚至在报表附注中对SFAS8的理论基础表示怀疑。事实上,单纯从理论角度看,SFAS8完全符合购买力平价理论和利率平价理论。但使企业管理层最为恼火的是其易变和不可控的外汇折算差额必须进入损益表,这势必影响企业管理层的薪酬计划。同时,波动的会计利润向市场传递的是企业发展不稳定的讯息,从而影响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对资金的筹集。迫于各方的压力,六年后FASB颁布了SFAS52,规定改用现行汇率法,并将外汇折算差额作为一个单独的项目列入所有者权益,平息了企业管理层的强烈反对。可见,因经济后果的存在,使理论上更为完善的SFAS8无法实施,而理论基础欠缺的SFAS52却因兼顾了管理层的利益而得到广泛认可。所以,在会计政策制定和选择时,应充分考虑行为性影响和由此带来的经济后果。另一方面,有些人为了达到自己希望的经济效果而利用会计政策选择来实现。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若CEO的报酬计划以收益为基础,管理人员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倾向,则管理人员更有可能使用能增加收益的会计程序,以求个人效用(福利)最大化:(1)将报告收益由未来期间,提前至本期确认;(2)若企业发生亏损,将未来可能亏损提前至本期注销,以提高未来收益;(3)若分红计划包括认股权,则选择“拉平”收益的会计方法,以保持股票价值的稳定增长。

篇3

水工业是传统的给水排水工程,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为适应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形成的一项新产业。水工业既然作为一项产业,就应该有相应的政策作为其发展的保障,其中水工业的经济政策就是水工业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我国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市场机制在经济活动中的基础性作用也正日益加强,如何加快建设市场机制下我国的水工业经济政策体系,更有效地利用经济手段来促进水工业的发展和完善,尽快地与国际机制接轨就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我国现行水工业经济政策分析

1.1我国的现行水工业经济政策基本状况

在我国,传统的水工业管理政策是以政府的直接行政干预和控制为基础的,其中的经济手段只是法规制度(尤其是排放标准)的辅助工具。目前,所使用的水工业经济政策本身没有形成一个独立和完善的体系,政策内容主要包括排污收费制度、综合利用水资源、水资源保护收费制度及民用水和工业用水的收费制度等。

1.2现行水工业经济政策存在问题

目前实施的排污收费制度和综合利用水资源等政策虽然对我国的水环境保护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这些制度和政策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或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提出的,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指令性的自来水水价的问题,由于自来水的水价不是按商品的价值规律制定的,历史的原因造成了自来水的价格相当低,结果自来水公司因没有足够资金进行扩大再生产或重大技术改造,导致城市缺水状况日趋严重,自来水公司多在亏损或微利的情况下运营。

②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已有的水工业经济政策就存在一个如何适应市场机制的问题,如排污收费的有偿使用和贷款豁免本身就不符合“污染者付费”的原则。由于我国当前合理用水水平还较低、单位取水量产生的经济效益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有很大,所以水工业经济政策没有真正体现价值规律(如排污收费大大低于污水厂的运行成本),同时,也未引入市场竞争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水资源分配机制。

③现行水工业经济政策缺乏系统性,还没有形成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思路的水工业经济政策体系。在制定政策时,往往局限于在水工业管理系统的内部考虑,较少从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向更多地应用经济手段转换的角度来制定水工业政策。

④已行的经济政策本身需要重构或改革,尤其是排污收费制度。我国现行的排污收费制度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一种违章超标罚款制度,在标准的制定、排污费的征收、资金管理和使用等方面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2.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水工业经济政策研究

笔者认为,在当前以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大潮中,应不失时机地加快建立适合市场机制运行的水工业经济政策体系。该体系应包括价格、税收、投资信贷和微观刺激以及综合的水工业经济核算制度等主要政策。

2.1水工业的价格政策

水工业是集产、供、销及回收于一体的行业,也是唯一对产品用过后进行回收的行业。自来水就是一种具有“二重性”的商品。因此,自来水的价格,就应该将“二重性”商品的特点包括进去,按市场经济的原则来制定。这样,水价除水资源价格外,不仅要把自来水公司以及水厂等一切设施的修建经营、折旧以及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费用包括在内,同时必须把所有废水的收集、回收以及最后排放等全部设施的相应费用也应包括在内。

而且我国水资源价格普遍偏低,在今后的价格改革中,应逐渐把水资源直接投放市场,根据价格规律和供需关系来调整水资源价格,使市场价格准确地反映水资源成本,最终建立一个可持续性水资源价格体系。

建议可以采取的政策主要有:

①根据全成本费用确定水价格,对那些明显不利于水工业持续发展的产品征收附加税,使这些产品准确反映经济再生产过程中的水工业成本。

②根据地区和质量差异实行差别价格政策,鼓励节约用水。

③在国家或企业制定水资源的开发投资计划时,采用经济价格以取代低于长期边际成本的市场价格或指令性价格;

④权衡价格调整的替代影响,充分利用其它刺激(如税收或使用收费)措施,以消除价格上涨对主要用户(如城市居民)的不利经济影响。

2.2水工业的税收政策

在完善水价格体系的同时,对一切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按其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或产生污染行为征收一种税收。目前,正值税收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有关部门应尽快研究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水工业税收体系。建议该体系应包括下列内容:

①建立和实行税收差异或优惠政策,扶持、引导水工业的发展,近期可以在现存税种的税率基础上实行。

②对于废水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给予一定税收优惠,在一定期限内免交全部或部分税收。

③对于结合水源保护区管理,开展多种经营的收益,也应给予税收或减免优惠。

2.3水工业的投资和信贷政策

保护水源有很强的社会效益性,为了持续发展水工业,需要政府在财政预算、投资渠道和信贷市场方面给予扶持。政府部门应加快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投资信贷体系,使更多的资金投放水工业生产过程中。建议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①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建立国家水工业基金或国家水工业投资公司,在国家政策性银行(如开发银行)中设立国家水工业专项贷款基金。

②国家也可以通过中长期债券,筹集大型水工业工程建设所需的资金。国家应对水工业投资项目的贷款利率、还贷条件和折旧等实行优惠政策。

③全面推行水工业投资有偿使用,包括政府财政拨款、排污费和资源补偿费等。地方水工业投资公司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吸收资金,包括中长期债券、股票或利用外资等。

④利用市场机制提高投资效益,如把水工业尽早推向市场,对水工业工程实行招标承包,推行自来水厂、污水厂的企业化经营。

2.4基于市场的水工业刺激政策

在建立宏观和中观层次上的水工业经济政策之后,必须有相应的微观层次的水工业经济刺激手段与其相配套,以真正体现“污染者付费”原则。除去前面提到的排污收费和水工业税收政策外,在我国还可以实行以下水工业经济刺激手段:

排污交易制度:国家应在一些地方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尽快推出有关排污许可证交易政策或规范,在其成熟时向全国推广。该项制度需要与现行的排污收费、限期治理和集中控制等政策相协调。

水工业的保险制度:条件成熟时建立水工业保险制度,解决由于无过失污染事件引起的经济赔偿和治理污染的经济责任问题。

2.5水工业与经济核算制度

水工业经济与水资源核算对于确定真实的国民财富价格,全面客观地评价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潜力,以及正确协调长期发展与短期增长,经济增长和水资源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建议采用如下措施建立该项制度:

建立水工业与水资源的核算理论与方法体系,完善、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选择适当的部门和地区进行水工业经济综合核算制度的试点,把水资源核算以及水污染损失纳入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水工业与水资源的再生产活动为一个独立产业部门的核算体系。

3.结论与建议

现有的水工业经济政策已很难有效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目前,正值建立市场经济的关键时期,政府部门应抓住机遇适时制定和实施有关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水工业经济政策。而且,我国的大部分有关水的法规和管理制度都是在计划体制或转轨时期建立的,在新的形势下,应加快市场机制下的立法、管理体制重构或创新,为实施有关水工业的经济政策提供相应的法律保证和配套措施。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均衡,市场发育和管理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国家应允许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的情况制定和实施有利于水工业发展的经济政策,并及时总结经验加以推广。当务之急,还应尽快着手制定价格政策、水工业税收政策、投资信贷优惠政策,并对这些制定或实施水资源的政策进行预评估和跟踪评价,以便及时调整政策措施或完善实施条件。这样,才能使我国的水工业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的不断需求,进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环境;经济政策

中图分类号: TE08 文献标识码: A

引 言

节能减排是当前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中央任务。“十二五”期间,全国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比上一个五年计划要实现持续消减,而要达到既定目标,推动企业污染减排,仅靠行政强制手段是不够的,必须出台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环境经济政策,发挥市场调节机制的作用,调动企业积极性。

1.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现状

从1979年开始执行污染赔款、罚款政策以来,随着环保事业的不断深入,我国已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环境保护要求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目前我国实行的环境经济政策主要包括:(1)排污收费政策。它是“污染者负担原则”在污染防治领域的具体化,是中国环境管理制度和经济刺激手段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现行的排污收费已覆盖废水、废气、废渣、噪声、放射性等五大领域和113个收费项目;(2)征收资源税的政策,包括超额使用地下水的收费、征收矿产资源税、征收土地税和实行土地许可证制度等;(3)奖励综合利用的政策,包括对开展综合利用有显著成绩和贡献的单位及个人给予表扬奖励、对开展综合利用的生产建设项目实行奖励和优惠、对开展综合利用生产的产品实行优惠;(4)环境保护经济优惠政策,包括税收优惠政策、价格优惠政策、财政援助政策(国家拨款和财政补贴)、银行贷款等;(5)关于环保资金渠道的政策。虽然我国环境经济政策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市场机制发育不完善,经济手段并未受到足够重视,政策的系统性也不强,没有形成环境经济政策的合力。

2.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2.1财政政策方面

我国用于环境投资的公共资金相当有限,目前全国环保总投资仅为GDP的1.3%,这其中还包括企业投资、民间个人投资以及其他资金,真正的财政资金不到GDP的1%。相比之下,国际上一般国家用于环保的支出约占当期GDP的1.5%,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财政对环保的投入占GDP的比重一直在0.5%―0.7%之间,明显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而且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财政支出一定程度上还只是“问题”导向的应急投资。从总体上看,国家环境财政政策缺少连续性,效率不高,无法保障公共利益。

2.2环境税收政策方面

虽然我国现行税收政策已经形成了鼓励资源节约、保护环境、限制污染的政策导向,在减轻或消除污染、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加强环境保护、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环境税收政策还存在许多不足:(1)现行环境收费项目繁多,而实际意义上的环境保护税种缺位,导致政策的规范性不强,政策的有效性偏低。(2)资源税税制不合理,征收定额太低,不能对使用者起到制约,难以充分发挥其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的作用。(3)消费税在促进环境保护方面的力度不够,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产品没有纳入征收范围,部分代税目、税率结构不能体现“高污染、高税收”的特点,难以充分发挥引导环保型消费的作用。(4)部分税种存在税负偏轻或税负不公的现象,难以适应资源环境保护的需要。(5)税收优惠政策不尽合理,如增值税优惠过多,减免方式多样,使税制复杂化,不仅增加了征纳成本,也容易形成征管漏洞;所得税优惠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免税范围窄,这些都影响税收鼓励作用的有效发挥。(6)缺乏针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或产品的专门税种,即环境保护税缺位。(7)现行税制在引导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尚未能很好地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一宏观层面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调节。

2.3环境资源有偿使用政策方面

我国现有的环境有偿使用制度不仅收费范围狭小,而且收费标准偏低:收费远远低于资源本身的价值,无法通过供求关系反映其稀缺性,使得自然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许多国有自然资源基本处于任意、无偿使用的状态。比如,现行的排污收费制度收费标准过低,且只对超标排放污染物的企业征收,难以激励企业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的排放,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4金融政策方面

我国现在实行的环境金融政策包括:信贷政策(《关于贯彻信贷政策与加强环境保护有关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1995】4号))、环保产业融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但由于缺乏相关配套措施,这些政策的实施效果很差。

3.我国环境经济政策改革的方向

国家环保总局目前正在开展环境经济政策试点,主要包括如下6个方面的内容,这也是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的重点发展方向:

一是设计环境保护经济政策体系框架。结合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需求,研究提出新形势下完整的环境经济政策框架体系。框架体系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环境政策改革创新提供一个中长期的技术路线导引,起到环境经济政策总纲的作用。

二是完善环境公共财政政策体系。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环境保护事权的划分,根据“环境事权和环境财权对应”原则,明确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环境公共财政支出范围、对象、规模,建立环境公共财政投入绩效评估体系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探索建立中央环境保护基金的可行性,提高公共财政在环境保护投入中的比例以及公共财政投入的环境效率。

三是开展环境税收政策设计与试点。研究提出中国环境税收政策框架,包括独立型的环境税方案和融入型的方案。融入型环境税方案要重点研究提出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税收政策方案。

四是开展生态补偿政策设计与试点。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要特别注意中央和地方职责的界定,要重点研究提出国家生态补偿政策框架体系;结合国家主体功能区划,提出自然保护区和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的生态补偿政策方案;提出基于水源地保护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政策方案,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需求及法规保障体系;研究设计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示范政策方案,选择重点资源开发区域进行试点;选择跨省跨市典型流域开展流域生态补偿政策试点研究。在试点的基础上,提出生态补偿政策的国家实施方案。

五是开展排污交易政策设计与试点。排污交易制度是目前国际上环境经济政策的热点。要结合我国污染减排的形势,研究提出排污权有偿取得和排污交易的法规制度,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排污交易管理平台,实现排污权有偿使用和排污权交易的科学、动态管理。财政部和环保总局准备在太湖流域和电力行业分别开展水污染物COD和大气污染物SO2排污交易试点,建设试点企业重点污染源排放自动监测系统、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网络系统。在试点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排污交易试点与推广方案。

六是开展绿色资本市场政策设计与试点。绿色资本市场在发展环保产业、绿色能源、绿色产品中有着很强的支持作用。创建绿色资本市场一方面可以从源头上尽可能消除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促进社会投资者和广大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4.结语

总体来讲,当前我国的环境经济政策已有不少应用,但它们仍然只是法规制度和行政命令的补充,市场机制发育不完善,没有进行全面系统的环境经济政策研究。在全面完善市场经济的形势下,环境保护政策与市场机制的结合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因此,我们应从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出发,抓住当前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全国节能减排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环境经济政策制定和试点,逐步建立中国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5]。

参考文献:

[1]曾文.新时期我国的环境经济政策[J].环境,2007(12).

[2]苏明,傅志华,刘军民,张维.中国环境经济政策的回顾与展望[J].经济研究参考,2007(27).

[3]丁世敏,王里奥,封亨华,胡武洪.我国环境经济政策评述[J].中国西部科技,2007(5):62-63.

篇5

关键词:经济政策;企业经营管理;影响

一、经济政策概述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经济的稳定与持续发展是重中之重,虽然全面的建设市场经济体制能够有效地利用市场的价值,但是毕竟市场存在着不确定性的特点,因此在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国家出台一些政策对市场进行调节,而经济政策便是市场调节过程中的重要手段。经济政策指的是国家或政府为了达到充分就业、价格水平稳定、经济快速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为增进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从经济政策的具体制定和实施来看,其需要保持连续性,因为左右摇摆的经济政策会导致政策实施的无序或者是无效,最终会对经济发展形成不利影响。再者,就现阶段的经济政策来看,其制定与实施存在着一定的“弹性”,所以在政策执行的时候需要基于实践做相应的调整与优化。

二、经济政策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关系

经济政策与企业经营管理之间的关系非常的密切,就目前来看这种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经济政策是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中需要参考的重要因素。企业的经营发展不仅受自身条件的影响,更与社会大环境息息相关而经济政策是影响社会大环境的重要因素,所以企业想要有很好的发展,必须要对社会大环境的基础现状做分析和理解,必须要以经济政策为根本。其二是企业的经营管理会为经济政策的规划和制定提供依据。经济政策的制定者制定政策的目的是为了稳定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一些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在有时候会基于自身利益考虑做一些与经济政策相悖的管理策略从而导致经济结构相对失衡。所以经济政策的制定者在制定经济政策的时候会以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为基础,参考各行各业经济利益出发点,这样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会更具针对性。

三、经济政策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经济政策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经营决策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对企业经营管理做具体的分析与研究后不难发现经济政策对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以下是三个方面的具体分析与讨论。

(一)对企业经营管理策略的影响

首先是经济政策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策略会产生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策略对企业自身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如果策略制定和实施与经济发展的大环境相悖,不仅策略执行的难度比较大,策略所发挥的效用也十分的有限,所以在实践中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经营管理计划。企业不仅要充分认识自身的实际情况更需要对当下的相关政策、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乃至国际经济格局做出分析与研究。使企业的经营管理策略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保持一致性,使策略执行的有效性会更加的突出。举个简单的例子,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十分重视绿色经济的发展,因此提出绿色经济的理念。绿色经济是一种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为主要内容,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产品附加值高、生产方式集约的一种经济形态。基于此,国家就环保、节能制定了一系列的财政补贴及税收优惠等鼓励政策,并积极推进了相关立法的实施。这些政策措施实际上属于微观经济政策的内容。无论是相关政策鼓励还是立法的推动,这一政策将会推动相关企业经营管理方向和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变,从而推动企业对自身的产业结构、产业发展模式等进行规划和调整。总之经济政策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策略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制定具体的企业经营管理策略除了需要了解具体的经济政策还要牢牢地把握经济发展趋势,才能使企业经营管理策略的规划和制定更科学。

(二)对企业投资方向的影响

其次是经济政策会影响企业的投资方向。从企业发展角度来看,企业对外投资是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方式,对于企业的风险防范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从实践分析中不难发现,很多企业的投资不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有的还会出现投资失利的情况。基于此种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主要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企业的投资方向与我国现阶段执行的经济政策不一致甚至相悖。企业经营与国家政策的一致性对于企业发展有利,反之则会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和长期发展。部分企业的投资失利就是没有正确地理解经济政策没有清晰地认识到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其二是企业的投资管理存在问题。每个企业对于自身的投资管理方式和理念不尽相同,此处不做评判。举个简单的例子,在过去的几年里房地产行业发展如火如荼,各种房地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些企业无论规模大小,资金充裕与否均向房地产市场投入了大量的资本,导致房价不断上涨形成了较为严重的经济泡沫。因此,国家出台了大量的政策规范房地产行业并对其进行严格监管,同时制定了相关的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直接导致大量投资过快的地产企业陷入了资金困境。同时很多企业的投资方向也发生了改变。在各种财政政策的影响下,纵观目前的经济不少企业的投资开始向科技型实体经济转变。

(三)对企业管理改革的影响

最后则是经济政策对企业的管理改革产生的影响。在现代化发展中企业的管理水平要做进一步的提升,必须要让自身的管理更具现代化和时代性,而各类型企业的具体管理内容各异。因此在做具体管理改革的时候,需要对管理内容的先后顺序做分析研究。从当前经济政策来看,企业管理实践中的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因为自2018年9月20日,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好简政减税降费有关工作的通知》减税降费也已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落实到了税率降低上,增值税税率经过多次降低最高的已经比之前降低了4个百分点。财务管理与国家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有直接或者是间接的联系,所以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需要基于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方向对企业的相关管理内容进行改革。简言之企业的管理改革对于企业的发展与进步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企业的管理改革实施需要一步步实现。不过在具体的改革中,先后内容的确定却与经济政策有着明显的关联,所以说经济政策会影响到企业的管理改革。

四、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政策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把握这种联系不仅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对国家经济政策的有效制定也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做好相关分析现实意义显著。文章在经济政策概念明确的基础上做相关的分析,并就经济政策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做具体探讨,旨在明确影响,从而为企业发展实践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钟凯,程小可,肖翔,等.宏观经济政策影响企业创新投资吗——基于融资约束与融资来源视角的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17(6).

[2]程文涛.全面“营改增”对物流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及对策探析——以H物流公司为例[J].商业经济研究,2018(7).[3]李成建.企业财务管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43).

[4]陈锋,张宇田.输配电价改革对电网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商业经济,2017(1).

篇6

一、经济法政策性的重新解读

1.法律与政策的一般关系。二者在制定主体、制定程序、调整范围、表现形式、实施方式、社会功能、稳定性等诸方面都有着不同,同时二者又有密切的联系。在无法可依的情况下,国家政策可以起到法律的作用。一般地说,政策是法律的基础,国家法律的一部分就是对成熟政策的法律化,而法律化后的政策具有了强制执行及稳定性,给予市场主体更大的合理预期。另外,法律也不能取代政策,法律具有普遍性、抽象性、时滞性。因此需要保持政策的灵活性和具体化以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

2.经济法与经济政策的特殊关系。经济法按照它的性质来说,是为了从经济政策上来满足经济法社会协调性的要求,由国家进行干预立法。经济政策是国家或政党为指导、影响经济活动所规定并付诸实施的准则和措施。是政府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在经济事务中的有意识的干预。经济法根源于国家对经济生活的自觉调控与参与,需及时应对瞬息万变的经济生活,以求兴利避害,促进经济快速平衡发展。它的任务是实现一定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的要求,从而获得了比其他任何法律部门更为显著的政策性特征。经济法与经济政策都是国家(政府)经济意志的体现,都是上层建筑的范畴,都要反映并服务于经济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说,经济法是经济政策的法律化,而法律化后的经济政策更具有规范性和强制性。应保持经济法(律)的稳定性及经济政策的灵活性来共同应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复杂多变。所谓制度,无非是形形的法律和组织安排以及经济政策。所以经济法与经济政策互动整合于经济制度,以共同服务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政策性的内涵相当丰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其综合性比较强,若将其归为经济法的特征,显然与经济法的内在本质不相符合。虽然理论界对经济法的本质仍存有争议,但有一点是已经达成共识的,即经济法是以经济为主线的。如果单纯地得出政策性这一特征,未免过于武断、不够严谨,因此要明确政策性与经济政策性的差异。作为干预一国或地区的经济法律规范的总称,其体现某一时期的政策,必然也应当是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的政策。故不能简单地将广义的政策性与狭义的经济政策性相等同,这是进一步研究经济法特征的前提和基础。

二、经济法存在基础的经济政策性

经济法学界通常认为,经济法的产生是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相渗透、融合的产物。经济政策与经济法的产生原因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关于经济法的产生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以及法律自身三个角度来分析,但其中政治方面的原因无疑是经济法的存在基础,换句话说,政府失灵现象的存在为经济法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和机会。根据市场经济运行的原理,其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失灵,而为了弥补这部分缺陷产生了对政府干预的需求,这也为战后许多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成就所证明。在众多缺陷中,政策效率递减是最为基础的一项,该问题的解决直接影响到寻租行为、官僚机构膨胀等问题的解决。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而任何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会遭遇到效率的问题,一方面,政府的效率会随着机构层次的庞大而递减;另一方面,政策的效率会受到地方主体规避行为的限制。政府缺陷是因政府弥补市场缺陷而存在的,因此,无论是回过头转向市场机制还是依靠政府自身都无法根本解决这一问题,这就为法律的存在和发展提供机会和土壤,使法律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新途径。经济政策不但是经济立法的基础,而且深深地影响着经济执法与司法。法律较之政策的稳定性主要来自于其原则性抽象化的概括。因此,成文法存在的合理性就在于其蕴含有不确定性。同时,法律还具有滞后性。

三、经济法制度建构的经济政策性

法于政策无疑是属于不同的范畴,经济法于经济法政策同样也是。但这并不表示二者毫无关系,经济政策是国家基于现实的经济状况,以诱导经济向某一方向发展的有意识的行为。换句话说,是作为经济行政单位的政府的行政原理。经济法体系中无论就市场规制的角度,还是就宏观经济管理的角度,政府适度干预经济一方面可确保法人、公民的权利;另一方面可对其设定一定的义务。首先,从市场规制法律制度的角度看,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作为市场规制法律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二者可统称为竞争法。事实上,竞争法与一国的经济政策密切相关,是实现国家竞争政策的根本手段,因此,它必然以竞争政策的目标作为自己的基本内容,而其实施实质上就是竞争政策的实现。为了使竞争能够真正成为调节攻击和优化资源配置的根本手段,各国制定的保护竞争的政策和法律一般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制:限制竞争措施、滥用市场优势地位、国家援助和企业合并控制。

四、经济法目标价值的经济政策性

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确实具有突出的“经济性”,因为它与经济活动、经济规律、经济机制、经济体制、经济政策、经济杠杆、经济制度等都有着直接而密切的联系。经济法所追求的目标是公平与效率的兼顾,是对私人利益与社会的协调保护,是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因此,经济法既不同于注重保护私人利益的传统私法,也不同于强调保护国家利益的传统公法,它更追求一种从资源配置到财富分配、从调整手段到调整目标的和谐或协调,这种追求是经济法的一种基本理念,是经济法不同于传统部门法的一种基本精神。

篇7

1.法律与政策的一般关系。二者在制定主体、制定程序、调整范围、表现形式、实施方式、社会功能、稳定性等诸方面都有着不同,同时二者又有密切的联系。在无法可依的情况下,国家政策可以起到法律的作用。一般地说,政策是法律的基础,国家法律的一部分就是对成熟政策的法律化,而法律化后的政策具有了强制执行及稳定性,给予市场主体更大的合理预期。另外,法律也不能取代政策,法律具有普遍性、抽象性、时滞性。因此需要保持政策的灵活性和具体化以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

2.经济法与经济政策的特殊关系。经济法按照它的性质来说,是为了从经济政策上来满足经济法社会协调性的要求,由国家进行干预立法。经济政策是国家或政党为指导、影响经济活动所规定并付诸实施的准则和措施。是政府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在经济事务中的有意识的干预。经济法根源于国家对经济生活的自觉调控与参与,需及时应对瞬息万变的经济生活,以求兴利避害,促进经济快速平衡发展。它的任务是实现一定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的要求,从而获得了比其他任何法律部门更为显著的政策性特征。经济法与经济政策都是国家(政府)经济意志的体现,都是上层建筑的范畴,都要反映并服务于经济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说,经济法是经济政策的法律化,而法律化后的经济政策更具有规范性和强制性。应保持经济法(律)的稳定性及经济政策的灵活性来共同应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复杂多变。所谓制度,无非是形形的法律和组织安排以及经济政策。所以经济法与经济政策互动整合于经济制度,以共同服务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政策性的内涵相当丰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其综合性比较强,若将其归为经济法的特征,显然与经济法的内在本质不相符合。虽然理论界对经济法的本质仍存有争议,但有一点是已经达成共识的,即经济法是以经济为主线的。如果单纯地得出政策性这一特征,未免过于武断、不够严谨,因此要明确政策性与经济政策性的差异。作为干预一国或地区的经济法律规范的总称,其体现某一时期的政策,必然也应当是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的政策。故不能简单地将广义的政策性与狭义的经济政策性相等同,这是进一步研究经济法特征的前提和基础。

二、经济法存在基础的经济政策性

经济法学界通常认为,经济法的产生是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相渗透、融合的产物。经济政策与经济法的产生原因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关于经济法的产生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以及法律自身三个角度来分析,但其中政治方面的原因无疑是经济法的存在基础,换句话说,政府失灵现象的存在为经济法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和机会。根据市场经济运行的原理,其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失灵,而为了弥补这部分缺陷产生了对政府干预的需求,这也为战后许多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成就所证明。在众多缺陷中,政策效率递减是最为基础的一项,该问题的解决直接影响到寻租行为、官僚机构膨胀等问题的解决。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而任何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会遭遇到效率的问题,一方面,政府的效率会随着机构层次的庞大而递减;另一方面,政策的效率会受到地方主体规避行为的限制。政府缺陷是因政府弥补市场缺陷而存在的,因此,无论是回过头转向市场机制还是依靠政府自身都无法根本解决这一问题,这就为法律的存在和发展提供机会和土壤,使法律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新途径。经济政策不但是经济立法的基础,而且深深地影响着经济执法与司法。法律较之政策的稳定性主要来自于其原则性抽象化的概括。因此,成文法存在的合理性就在于其蕴含有不确定性。同时,法律还具有滞后性。

三、经济法制度建构的经济政策性

法于政策无疑是属于不同的范畴,经济法于经济法政策同样也是。但这并不表示二者毫无关系,经济政策是国家基于现实的经济状况,以诱导经济向某一方向发展的有意识的行为。换句话说,是作为经济行政单位的政府的行政原理。经济法体系中无论就市场规制的角度,还是就宏观经济管理的角度,政府适度干预经济一方面可确保法人、公民的权利;另一方面可对其设定一定的义务。

首先,从市场规制法律制度的角度看,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作为市场规制法律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二者可统称为竞争法。事实上,竞争法与一国的经济政策密切相关,是实现国家竞争政策的根本手段,因此,它必然以竞争政策的目标作为自己的基本内容,而其实施实质上就是竞争政策的实现。为了使竞争能够真正成为调节攻击和优化资源配置的根本手段,各国制定的保护竞争的政策和法律一般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制:限制竞争措施、滥用市场优势地位、国家援助和企业合并控制。

四、经济法目标价值的经济政策性

篇8

关键词:地方政府行为;管理体制改革;县域经济发展

一、地方政府在国家整体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从我国的行政区划来讲,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关系是隶属关系,并对中央的政策精神进行上传下达,执行中央的各种经济政策,并努力实现自身特色经济的构建。从作用上来看,地方政府在国家整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方政府是国家整体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我国的整体经济是由多个经济区域组成的,每一个经济区域中都包括了各级地方政府,从根本上讲,地方政府是国家整体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协调,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很难得到快速的推进,也就谈不上快速增长。

2、地方政府促进了国家总体经济政策的贯彻和执行

由于地方政府的积极作用,国家的总体经济政策在地方得到了良好的贯彻和执行,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从目前经济发展来看,许多经济政策都是依靠地方政府不折不扣的推进来完成的。所以,地方政府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3、地方政府的发展,推动了国家整体经济的增长

由于地方政府是国家整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地方政府的发展推动了国家整体经济的增长,实现了区域经济发展带动整体经济发展的局面。因此,我们在理解地方政府作用的时候,要看到其为国家整体经济做出的巨大贡献,我们要积极的发挥这种积极作用。

二、影响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原因分析

1、利益因素

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 各经济经营者运用自身掌握的物质、经济条件, 通过经济活动的实践获得相应的物质利益, 这是经济运行的重要动力机制。同样, 地方政府作为地方特殊利益的代表机关, 也存在着自己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 存在着追求政绩的政治利益, 同样是在面对各种经济环境中根据比较利益原则去调节自己的经济行为。

2、权力因素

地方政府作为中央管理地方事务而设置的下属行政机关, 中央政府拥有许多对地方政府的管辖控制权。地方政府的这种行政隶属地位决定了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具有某种程度的被动性、服从性, 中央政府经济行为则具有一定的主导性、权威性。这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必须执行中央政府的政令, 推行中央政府的政策, 并且中央政府有权监督地方政府的工作, 有权纠正地方政府不适当的行为。

3、信息因素

如果说利益因素使行为者愿意有所作为, 权力因素使行为者能够有所作为, 那么信息因素则可以决定行为者怎样作为, 决定行为的效果。在满足利益因素与权力因素的条件下, 行为者能否对外部环境作出反应,反应的速度与效果如何, 就完全取决于行为者能否得到事件变动的信息以及接受信息的速度和信息的可靠性程度。

三、我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特点分析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受到一系列客观因素的制约,但是这并不能影响地方经济行为发挥其正常的作用。从目前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来看,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必须在中央经济政策的总体指导下发挥作用

从目前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来看,不管地方政府的体制改革如何进行,都必须在中央经济政策的总体指导下才能发挥作用,任何脱离中央经济政策的行为都是不合适的。这就为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和体制改革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使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更加明确。

2、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促进了中央经济政策的改革

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在某些时候是中央经济政策的一种探索,可以从结果上为中央经济政策提供结果反馈,为中央经济政策的改革提供素材和思路,使中央经济政策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所以,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一个特点就是为中央经济政策的改革起到了促进作用。

3、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为中央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基础的依据

通过对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分析,以及经济发展结果的判定,中央经济政策会适当的做出调整。在这一过程中,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为中央经济政策的制定直接提供了基础的依据,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在中央经济政策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如何优化地方政府行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在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中,县域经济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优化地方政府行为推动县域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已经成为了目前我们研究的重要领域。从目前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来看,要想有效优化政府行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就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合理对地方政府进行分工,明确县级地方政府职责

要想努力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就要在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中,对工作任务进行分工和细化,明确哪些职责由县级政府负责,哪些职责由上级政府负责,明确了权利和责任之后,县域经济的发展将更有着力点,更有利于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2、 县级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要跟随国家的宏观调控而随之调整

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县级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必须要和国家的宏观调控步调一致,必须要紧紧跟随国家的经济政策而行,只有这样,县域经济才能保证正确的发展方向,才能在发展中突出自己特色,及时在发展中做出调整,保证与国家政策的一致性。

3、地方政府应进一步规范经济行为,并构建县域经济体系

目前县域经济已经成为了整体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元素,县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关系到了区域经济及总体经济的发展。从目前来看,县域经济应在规范经济行为的同时,努力构建县域经济体系,使县域经济能够形成良好的整体架构和系统发展,提升整体发展质量。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地方政府在国家整体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在发展县域经济的时候,必须及时优化地方政府行为,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保证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准确有效,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所以,我们要认识到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重要性,要保证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符合国家的总体经济政策,并在中央政策的指导下实现改革和优化,最终实现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茂才;;加快县域经济大发展 促进转型跨越迈大步 [J];前进;2011年09期

[2] 吴志远;屈超;;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功能异化问题探讨—以江西为例 [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篇9

市场经济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也需要平衡两种公平,即“市场内公平”和“市场外公平”;

只有在经济和社会政策的共同作用下构

建和谐社会,才能保证市场经济运行所需要的秩序;

由于社会政策对经济的内聚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应使社会政策真正成为社会发展的基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解决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而这些矛盾的解决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我国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平衡。深刻认识这一问题,还需从市场经济本质的角度进行解读。

市场经济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商品价值的实现。而从产品到商品的转变,单纯依靠市场的自由竞争、自动均衡很难实现,或者说这种实现是低效率的,是与市场经济追求效率这一特征相违背的。市场经济以竞争政策为核心,但这一核心是建立在市场每一个个体思想和行动充分自由和公平的基础之上的,这样才能保证市场中的各个环节更有效率。哈耶克在关于市场经济本质特征的论述中就曾说到:“人们在市场上应当能够自由地按照能找到的交易对手的价格进行买卖,任何人都能够应该自由生产、出售和买进任何可能生产或出售的东西,重要的是从事各种行业的机会应当在平等的条件下向一切人开放,任何人或集团通过公开或隐蔽的力量对此加以限制,均为法律所不许可。”从中可以看出市场经济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对于公平的要求,公平是市场经济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

市场经济在追求效率的同时,需要平衡两种公平,即“市场内公平”和“市场外公平”,这二者有助于推动社会生产总效率的提高。因而,在市场经济的初期,为促进经济发展,“市场内公平”即交易规则公平和交易机会平等受到极大的重视,政府由此出台一系列经济政策对其加以保护,加速刺激效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增长。但是,追求效率的过程必然伴随着收入分配和贫富差距的拉大。按照凯恩斯的说法,收入越高者消费倾向越低,如果这种差距导致社会两极尖锐分化,最终结果是社会消费需求的急剧萎缩,经济效益的丧失。因此,市场经济的发展还离不开“市场外公平”,即分配公平和社会福利公平的调解,这就需要社会政策来解决。正如克洛特·古特曼所说的那样,市场经济所创立的政策框架使得竞争过程得以产生,但是社会平等原则在市场经济中应得到充分的认识和尊重,因为“市场只能根据人们在市场中的表现来分配收入,还不能考虑到人的社会因素”,“这些社会政策是用来帮助由于各种原因未能积极参与经济活动的人们,免受非他们自身的过错引起的生活窘迫”。也就是说,“市场外的公平”单靠市场本身是难以解决的,这种被称之为“市场失灵”的现象就需要政府在就业(最低工资和工作环境保障)、教育、住房、医疗等方面制定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社会政策来调解。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刚刚起步的初级阶段,主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对计划经济下的平均主义观念产生了强大的冲击,为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打开了一个新的思维领域。当时的当务之急是通过效率机制把社会财富的总量迅速积累起来,加速经济发展。但在市场发展的实践中,投机取巧、坑蒙拐骗、制造伪劣产品、偷税漏税、粗放经营、破坏环境、地方保护等屡有发生,这实际上是对“市场内公平”的破坏。长期单一地追求效率还使得“场外不公平”变得更加严重。世界银行估计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1,中国学者估计为0.458。可见,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必须得到高度重视。

一直以来,在一些人的观念中都认为经济目标优于社会目标,单纯追求GDP的增长,从而给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诸多矛盾:资源和环境制约、发展不平衡、社会发展滞后、社会矛盾比较突出等等。

篇10

关键词:银行监管;宏观审慎;系统性风险

Abstract:The macro-prudential supervision has been proposed for a long time. Since this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further strengthening macro-prudential supervision and sticking to the combination of micro-prudential supervision and macro-prudential supervision have become a trend among world’s major financial regulators. 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latest researche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experts,proposals have been made on how to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macro-prudential supervision in order to inspire China’s banking supervision.

Key Words:banking supervision,macro-prudential supervision,systemic risk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10)06-0045-03

“宏观审慎监管”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二十世纪70年代末,国际清算银行就意识到仅加强单个金融机构的监管不足以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二十世纪80年代,“宏观审慎监管”一词正式出现在国际清算银行的公开文件中,之后开始受到广泛关注。2009年4月,20国集团伦敦峰会《强化合理监管,提高透明度》的工作报告提出:作为微观审慎监管和市场一体化监管的重要补充,各国应加强宏观审慎监管。

一、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

审慎原则是金融监管的核心价值,但传统的监管理念体现为微观审慎,注重对特定金融机构风险的防范和控制,而缺乏对宏观经济环境与政策以及金融市场的关注。历次金融危机证明,对单个金融机构的监管是非常必要的,但微观审慎监管却不能保证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随着金融创新步伐的加快、场外交易规模的增加和金融动荡的加剧,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和学术界逐步认识到,作为微观审慎监管的补充,一国的金融监管者应该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后者可以更有效地监测和及时解决金融系统中过度的流动性、杠杆率、承担风险等有可能导致金融不稳定的潜在因素。宏观审慎分析的重点是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状况和稳定性,而微观审慎分析则以单个金融机构为重点。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并将其与微观审慎监管有机结合,标志着金融监管理念和方式的调整,将是后危机时代各国金融监管的主要发展趋势。

二、宏观审慎监管的含义

宏观审慎监管着眼于整个金融体系,以减少金融危机事件对宏观经济造成的损失为目标,关注各家金融机构的风险暴露,并认为整体风险是由单个金融机构的行为累积引起的,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进行监管。也可以说,宏观审慎监管是把整个金融体系当作一个投资组合进行管理,注重的是对整体尾部风险的控制,而微观审慎监管考虑的是各机构的尾部损失,对单个金融机构损失对系统的影响关注较少。此外,宏观审慎监管认为金融机构之间能够相互影响,而且能进一步作用到金融资产价格、交易量和活跃程度等方面。微观审慎监管将风险看作外生因素,认为单个金融机构的决策和运行对市场的资产价格、市场借贷和经济活跃情况影响较小,习惯采用对一家机构的指标进行一系列分析,忽略了其对经济的作用(见表1)。

三、宏观审慎监管对风险的测度方法和指导原则

宏观审慎监管对风险进行测度时,主要考虑了风险在横截面上的分布和在时间上的延续:一是特定时间内风险如何在金融体系内传播,二是整体风险如何随时间推移累积变化。

(一)横截面上风险的分布及其指导原则

横向层面上,宏观审慎监管面临的是如何处理金融机构间共有风险,这些风险可能是金融机构直接暴露的共同风险,也可能是机构间业务交互而间接暴露的共同风险,共同风险解释了多家机构同时倒闭的原因。宏观审慎监管者应关注此类风险,将金融体系损失风险控制在局部,防止“尾部风险”的发生,从而减少实体经济损失。与之相应的指导原则是使之与单个机构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相匹配,监管上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对系统性尾部风险进行量化,计算出单个机构对此风险的贡献度,再相应地调整审慎监管工具,这意味着对那些造成较大影响的机构应采取更严格的监管标准。

(二)时间层面上风险的累积及其指导原则

金融系统性风险会随时间的推移而累积变化,金融体系内部相互作用以及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间的相互作用会放大系统性风险,呈现顺周期性。其本质是风险的内生机制,在经济扩张时,风险认知能力下降、融资约束减弱、杠杆率提升、市场流动性提高、资产价格激增以及支出增多等因素相互作用,导致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规模过度膨胀。反之,经济不景气时则加重金融危机。此外,金融制度的设计也具有顺周期性,如:信用评级、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盯市原则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等,这些顺周期行为和制度会与实体经济相互作用,放大经济波动,产生加速效应,在危机时会加剧经济和金融市场的下挫幅度。因此,宏观审慎监管应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抑制金融体系内在的顺周期性。与之相应的指导原则主张调整监管工具以鼓励在经济运行良好时建立更多的资本缓冲以备危机出现时使用,使整个金融体系具备更强的承受力以减少金融危机的损失。此外,建立资本缓冲等在某种程度上类似限速的装置,可限制经济扩张时期的风险追逐行为,在第一时间降低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

四、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架构

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在监管框架中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对宏观审慎监管而言,要对其两个层面的风险进行指导和调控,都会涉及到单个金融机构的相关指标和运行情况。强化宏观审慎监管不但需要微观主体的配合,更需要政策层面的协调和支持。

(一)宏观审慎监管要与银行逆周期监管有效结合

首先,对金融机构要提出差异化的资本充足要求。对不同资产规模和风险特点的银行机构提出不同的资本监管要求,这是增强银行抵御潜在金融风险和损失能力的重要手段,在经济下行时期则可以下调资本充足率要求。监管当局也可以根据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针对特定的业务提出特殊的资本要求,对银行贷款的首付比例、抵押品、还款期限、保证金比例等提出新的监管要求。其次,实施动态拨备政策。当经济出现好转时,扩张信用的内在冲动会促使房地产、股票等资产价格快速上涨。因此,在经济上升时期,监管当局可以要求银行机构提高拨备水平,以限制信贷资产扩张;在经济下行时期,可以要求银行机构降低拨备水平,以扩大资产规模,加大对国民经济的支持力度。

(二)宏观审慎监管要与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配合

从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工具上看,不仅包括传统的银行监管政策,而且还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中央银行可以通过事先设定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目标来实现政策目标,也可以通过提高利率来控制资产价格泡沫;财政部门可以通过调整房地产交易税、证券交易印花税、利息税等税率,在减缓泡沫的程度、促进金融稳定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此外,金融危机造成的最终损失基本上由国家财政买单是财政部门参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另一重要理由,而且一国财政的中期稳健性对金融体系的稳定至关重要。

(三)宏观审慎监管要有科学果断的相机抉择政策

一旦确认能够造成系统性风险的资产泡沫正在积聚,且判断出金融系统内的非均衡现象已经上升到较危险水平,监管当局就可以对银行业自上而下地直接采取干预行动,如,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现金储备水平,提高流动性要求,提高房地产贷款首付比例,对投机性的金融交易提高交易保证金要求,提高损失拨备等,从而限制信贷投放的速度和水平。

(四)及时有效的宏观信息共享机制和预警机制

不同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间在确保一国金融稳定方面,既要有明确的分工,又要有宏观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要加强境内外金融监管信息和宏观经济信息的交流,特别是在金融机构房地产市场风险、市场集中度风险、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等方面,要做到信息及时共享。要建立跨地区、跨部门的风险预警机制,共同提高危机防范能力。

五、几点启示

(一)银行监管应关注宏观经济环境,尤其是宏观经济政策对金融稳健的影响

建立在实体经济之上的金融业风险状况与宏观经济状况联系紧密,宏观经济的状况势必影响到金融业的稳健运行。宏观经济受到市场效率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双重影响,不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会造成金融业的风险隐患,因此,为维护金融体系的平稳运行,监管视野应当囊括宏观经济环境和宏观经济政策。进一步讲,要做好地方银行业审慎监管,也必须了解和掌握区域内的经济运行情况和行业发展特点。

(二)银行监管不应仅以金融机构为重点,还应加强对金融市场的关注

传统的审慎监管以金融机构为主要监管对象,缺乏对金融市场风险状况的关注与判断。现代金融业发展表明,风险不仅存在于金融机构中,也潜藏在金融市场中,如,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最初由汇率风险引发,但汇率本身并不体现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因此,仅通过监管金融机构无法全面、真实地衡量风险。目前,国际社会已就加强对金融市场监管达成共识,G20伦敦峰会提出“扩大监管措施的适用范围,将所有对整个金融系统来说都十分重要的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涵盖在内”。可见,监管视野从机构向市场拓展是未来金融监管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三)宏观审慎监管要防范外部风险的传染和保持金融机构的内部稳定

当今金融危机的危害首先表现在其传染的迅速性,在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紧密业务联系或相互持有大量头寸的情况下,危机具有传导性,尤其是对同类机构的信任危机会导致市场交易萎缩和流动性枯竭,原本稳健的机构也会受到冲击。金融风险兼具外生性和内生性特征,金融机构自身的稳健程度是其能否有效抵御外部风险冲击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宏观审慎原则的指导下,监管机构不应仅在特殊情况下对危机进行及时有效处理以防止风险的传染,同时,更应在日常监管中重视维护金融机构的安全与稳健。

(四)宏观审慎监管应关注金融创新产品的市场准入和运行情况

传统的审慎监管关注的重点是对金融机构已有风险的化解,并通过防止风险扩散防范系统性风险,对风险的起源―金融产品缺乏应有的审查和控制。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各类金融产品种类和数量增多,传统监管视野的缺陷日渐暴露。因此,银行监管不仅应关注已暴露风险的规制和监管,还要对金融创新产品的准入设置必要的审查机制,对风险过高的金融产品应设置必要的交易限制条件和定期审查机制,在宏观审慎监管的要求下,适时抑制金融创新过分而脱离实体经济发展需求的势头。

参考文献:

[1]Avinash Persaud,07-2009,“Macro-prudential Regulation”,“Crisis response”,the World Bank.

[2]“The Need and Ways to Improve Macro-prudential Supervision”,省略.

[3]E Philip Davis and Dilruba Karim,Brunel University and NIESR,London,06-2009“Macro-prudential regulation―the Missing Policy Pillar”.

[4]Claudio Borio,07-2002,“Towards a Macro-prudenti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 cesif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