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范文

时间:2023-10-31 17:58: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监理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监理企业安全管理体系

篇1

【关键词】水利施工;水利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一、 引言

水利工程关系到我国的国计民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在当前水利施工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更需要将安全管理理念深入到工程内部,以切实保障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顺利完成。笔者通过对当前很多水利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后发现,普遍存在着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责权划分不明确、安全技术措施不完善,经费投入不足、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缺失,安全意识有待提升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正是在对这些问题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 当前水利施工企业面对的突出安全问题

(1)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责权划分不明确

虽然当前我国很多水利施工企业都建立了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但是普遍存在着不健全、责权划分不明确的现象。有一些水利施工企业将安全管理机构和其他机构进行合设,并没有独立的职能发挥。甚至还有一些水利施工企业的机构有名无实,安全管理人员身兼数职,并不能将安全管理的职责充分发挥。其根本原因是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不高,而且安全责权划分不明确,使得安全问题在水利施工中被边缘化,及时发生了安全问题,也会出现反应迟钝、应急措施不力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对水利施工企业的管理机构进行健全,明确每个相关人员的责权。

(2)安全技术措施不完善,经费投入不足

当前很多水利施工企业普遍还存在着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编制水平低,安全技术措施流于表面的现象。虽然水利工程自开始招标起就对安全技术措施提出了很严格的要求,但是水利施工企业还是习惯流于表面,以应付检查为目的,更没有对其中危险性大、专业性强的工程项目编制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另外,随着水利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企业都将重心放在获取的利润上,仍然采用着传统的安全粗放型管理理念,在安全管理方面,舍不得增加投入,存在着侥幸心理,甚至对于基本的劳动防护用品都不舍得投入,更不用说提供安全保障,种种这些问题都给水利施工的进行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3)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缺失,安全意识有待提升

在相关的安全生产管理规定中,对水利施工企业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都有着明确的规定,但是通过对实际的情况来看,很多施工企业都无法真正做到这一条。在很多水利施工现场,安全员通常都是由其他现场管理人员兼职,无法及时、有效发挥去其该有的职责。正是由于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缺乏,才造成施工安全员只是流于表面的检查而已,无法真正深入对水利工程安全性进行检查。同时,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有待提升,也是当前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正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使得它们在管理和施工过程中麻痹大意,无法真正将安全理念融于施工过程之中。

三、 加强水利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1)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实施全面安全管理

针对当前水利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责权划分不明确的问题,应该建立健全企业相关的安全管理体系,将安全管理理念深入到企业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首先,企业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完善水利施工安全管理制度,设置独立的安全管理机构或部门,并将责权明确到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个人身上。具体来说,安全职责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贯通",从企业决策者、部门负责人、项目班组到一线施工人员,都要明确安全职责,分解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落实到人,让每一个员工都能切实感受到安全生产的压力,从而更加关注自己身边的安全,形成全员安全管理的格局;其次,对于安全管理制度,要严格落实,提高执行力,让安全管理覆盖到水利施工的每一个角落,不留空白,从而有效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和全人员的安全管理。

(2)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增加安全管理经费

针对很多水利施工企业将安全技术措施流于表面的做法,本文认为,相关水利施工企业应该提高对安全管理的重视,针对其中存在较大危险系数的施工过程要编制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同时报送给业主、监理等部门进行审核。同时,还要将预防工作落到实处,可以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经费,需要配备的人员及安全设备要坚决配置,将经费用到实处,只有出细微之处着手,才能有效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与健康,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3)配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提升全员安全意识

由于水利施工企业缺乏必要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无法将安全管理职责充分深入发挥,水利施工企业应该选择安全经验丰富,最好有技术背景的人员担任专职安全管理岗位,以做到对水利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能够及时察觉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规避。同时,企业也不能忽视对全部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以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各层次的管理人员是实现生产管理目标的主体,要搞好水利企业的安全管理,必须加强人员的选拔和培训,建设一支素质好、能力强、知识型的队伍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加强对全员职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思想认识,增强员工的安全技能,提升企业安全管理的软实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安全管理水平高低对于水利施工企业能否安全顺利开展施工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除了本文中所论述的问题及对策以外,相关水利施工企业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还要在安全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出新的管理方法和理念,以不断促进安全水平的提升,助力我国水利事业的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卢海锋.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措施[J]. 科技资讯,2015,15:113-114.

[2]姚耀.简析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 珠江水运,2015,11:68-69.

[3]王伟坤.水利施工安全管理与控制对策探讨[J]. 科技经济市场,2014,09:149-150.

篇2

主题词:事故连安全管理控制

01发电企业传统安全管理上存在的不合理性版权所有!

发电企业的产品电能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产、供、销同时完成,在电力供不应求时期,电力生产中的任意故障引起少发电都会对电能质量:电压和频率产生影响,并可能引起对电力用户顾客的少供电而使顾客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因此强调电力生产中的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只有电力生产的安全可靠,才能带来全社会安全与经济。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供需矛盾日趋缓和,电力供应已初步形成市场经济,电力法明确规定电网运营(调度)和发电企业是两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即厂、网不再是同一行业的经济共同体,而是两个经济实体之间的企业行为,作为发电企业在经济效益许可条件下,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许可,依靠发电企业信誉、产品质量、优质竞价争取多发电;而电网运营则应有足够备用容量,在电网经济与安全许可范围内允许某些发电企业在某一时段多发电或少发电,直至不发电(调停),这是市场机制下,合同约束的企业行为。

随着我国关贸体制改革,加入wto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快,国际市场进一步开放,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发电企业如何走向世界,如何与国际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接轨,并能得到国际国内各类企业认可或认同,是关心安全生产的当代贤士探讨的课题。

电力供应不足时期,发电企业应尽可能多发无功来满足监控点电压,随着电网容量的不断壮和特高压、超长远距离输电线路的投运,电网在轻负荷时,发电企业必须吸收无功,进相运行来确保监控点电压质量;发电企业因设备可维修性(设备异常)随时可能引起10%的少发电数小时;电力设备的保护正确动作是确保安全(电网或设备本身)切除故障,发生上述情况传统意义上是不安全的,是事故。但市场经济下,电网运营随时能让这一发电企业的负荷突变3050%(agc投运),直至调停一台机组,后者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在合同约束范围内,则仍是安全的。前者无疑会出现目前的“一流发电企业”发出合格质量的电能(电压和频率仍能满足要求),恰是不安全的企业(调规规定),毫无疑问,传统安全管理不能确切地反映一个发电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传统意义上的安全,很难获得国际国内企业及其它行业的安全管理认同,这不能不引起发电企业决策者的警觉,采用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提高发电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是当务之急。

02企业安全与事故的致因分析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把安全定义为:将伤害对人或损坏(对物)的风险限制在可接受的水平状态。显然,根据这一定义,表明发电企业不可接受的风险水平状态即是不安全的,反之是安全的,由此可知,不同的发电企业接受风险水平的能力不同,它与发电企业规模和在电网中位置有关。安全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对于一个发电企业经过风险评价,分析风险源或事故危险源(点),确定了不可接受的风险,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将不可接受的风险降低至可容许的程度,使得人和物避免遭受到不可接受风险的伤害,从而提高了安全管理水平。

iso定义事故为造成死亡、职业相关病症、伤害、财产损失或其它损失的意外事故,造成或可能造成事故的事件。事故是意外事件,它是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不希望看到的事情,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事故的致因因素,事故致因的因果分析原理、方法有多种形式,最能反映现代安全原理、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如博德的事故因果连锁(多米诺骨牌)如图(一)所示。

图中表明,发电企业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俗称设备异常、设备缺陷),具体到每个人,则个人原因和工作条件对不安全行为的出现和处理设备缺陷、异常的能力不同,发生事故的机率不相同,图中,强调安全管理对每个员工的事故起因至关重要,管理失误,安全管理处于松懈状态,失去对人的安全管理控制,无疑将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

许多工业企业,在现代安全系统(系统是指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工程中采用“人失误”这一术语,按照系统安全的观点,人在发电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中也是构成系统的一种元素,当人作为一种系统元素发挥功能时,会发生失误。人失误表明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规定的目标或超出了可接受的阶限,并产生了不良的后果。安全管理就是要使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处于受控状态,从而减少多米诺骨牌倒牌的可能性,使事故连锁中断,减少事故的发生,避免伤亡和损失。

03发电企业的现代安全系统管理

iso对领导企业的成功运作指明了企业需要采用的一种系统透明的方式进行管理,针对所有相关方的需求,实施并保持持续改进其业绩的管理体系,最高管理者可以遵守管理八项原则(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互利的供方关系)来指导工作,现代科学管理的重要特征是公开透明的,就是依法管理,管理有依据,有准则;在管理的执行、实施中能提供符合性的证据;并进行必要的监督检查;对查出的异常、不安全、不符合甚至出现的事故,有纠正、纠正措施、预防措施,避免出现已出现的不符合和故障,并防止出现潜在的不符合,从而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iso定义满足规定的要求称为符合(或合格)。

传统的管理模式存在着有理就管,管就有理的人治倾向,人治管理的特征是“上一级”说了算,难以发挥企业全员作用,不能发挥集体智慧,容易造成违章指挥。而现代化的生产仅靠个人智慧是难以想象的,也是不现实的。

发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具有现代科学管理的特征,同时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我国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政策,安全第一责任人明确了企业的最高管理者的作用和职能,从中国特色的传统管理中包含着管理生产必须首先管安全、管安全必须首先管人的这一点出发,发电企业主管生产者必须是最高管理者安全管理的当然(管理者)代表。

发电企业安全生产现代科学系统管理如图1所示。企业的安全生产委员会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主管行业的规定、导则、标准、细则等,进行依法管理,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政策下制定安全管理目标,委托(安全生产)管理者代表组织、实施、落实和目标分解,分解到各生产、职能部门,则有各部门安全第一责任人进行(安全)目标分解,并制定各部门计划、措施,运用企业的各项管理标准,各岗位的工作标准和安全技术措施来规范、约束员工的行为(班组管理略)。

3.1控制人为失误

著名的安全学专家皮特森(petersen)在人失误致因分析中提出了决策失误、过负荷、人机学方面存在问题是发生事故的致因重要因素,并提出了企业领导高度评价企业的员工(具体工作的执行层),肯定员工的个人价值和存在价值,同事互相帮助、关心、督促,并有稳定的工作岗位,减轻同事间的互存压力,能使员工的逻辑决策正确率提高;员工个人的性情、精神得到轻松、释放,也能减少下意识发生失误的倾向,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对从事的岗位工作进行超前的事故预想,有事故前的思想准备,同样也减少决策失误。

人的过负荷失误具体反映在人的身体健康、精神状态;工作压力和疲劳、药物和酒的作用;作业的动机、态度、兴奋程度和生物节律;对完成任务的信息、担心和危险性的考虑等所产生的生理心理上的过负荷能力,人过负荷容易引起人的失误而造成事故。

人的才能应适应岗位职业的能力,但能力过强或过低都能引起人失误而造成事故,这是因为能力低于实际岗位要求,他没有能力正确处理岗位上可能出现的各种信息而不能胜任工作产生失误;而能力过高时,精神松滞紧张度过低,产生对岗位工作的厌倦情绪,粗心意、没有工作责任心,同样容易发生人的失误。这里强调了能力过低的人要加强培训和能力强的人必须有较高的责任心。

发电企业的人失误主要表现为决策失误和过负荷失误两类,控制人失误的具体措施为规范人的行为规范,制定各项工作的管理标准和各岗位的工作标准,对各岗位进行动态管理,择优上岗、持证上岗;管理职能部门加强安全点检、质量点检的工作力度,增强人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并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干群、员工间的人际关系,使员工为树立企业形象保安全作贡献,有荣誉感、使命感、责任感,保持员工有最良好的精神状态,为所做工作作出正确的判断,减少工作中的失误,避免生产中不安全的事件发生,确保企业的整体利益不受损害。

3.2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

发电企业物的不安全状态具体表现为运行中的设备异常和设备缺陷,而加强运行管理、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和设备定期切换、试验、维护制度,及时发现设备异常动态,及时调整参数,把不安全状态消灭在萌芽状态,抑制物的不安全状态出现。设备异常和存在的缺陷要及时联系检修修复,质量点检要把好检修质量关,三级点检起重要作用,做到小缺陷不过班,缺陷不过日,重缺陷轮岗换班检修不离岗,紧急缺陷随叫随到,并利用机组节假日、调停进行设备的重点检查与治理,确保运行设备完好率达到100%。由此可知,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发生,人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3.3安全生产检查与安全点检

企业制定安全目标,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各班组,并制定相应的实施措施来保证,这些部门和班组在执行和实施中效果如何,是否真正落实到具体的安全生产日常工作中去,必须进行安全监督检查。

发电企业的安全检查应注意效果,传统的安全检查频次多,流于形式,走过场。安全检点应做好日常工作中的安全点检,根据各专业、季节特性、节假日前后进行不定期抽查,检查的重点对象是作业现场中物的不安全因素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其目的是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以便采取纠正和纠正措施。

安全点检主要有安全监察网络成员负责进行,对于职能部门的专责安全点检员,日常检查应有计划、有重点、有周期进行,而针对具体项目必须是标准化、规范化的检查,有依据、有评判标准,检查必须设置安全检查表,它是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的重要标志,例如按周期对部门安全工作的符合性检查时,检查表中表明有哪些安全工作符合性的证据,检查表编制有安全点检人员、专业管理人员和实际作业人员共同进行,以使检查依据、评判标准得到共同认可。发电企业自身条件各不相同,但通常应规定检查项目(内容)、检查方法或评判标准、结果确认、评分(或是否来打分)以及其它关注的事件。

针对季节性的安全检查,应查明是否有具体措施以及员工对这些措施的认知熟悉程度,而不是停留在档案保存上,应敷检查上。

3.4安全评价

发电企业安全性评价是借助国外先进的安全管理“风险评估”模式进行的,是与国际先进的安全管理接轨的具体体现。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就是要在预防上下功夫,注重安全基础就是要对事故进行超前控制,安全基础是保证安全生产必须具备的人员、设备、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条件,即人、机、环境、管理四者安全品质的优化匹配。

发电企业安全评价是通过对生产设备、安全管理、劳动安全和作业环境三个方面进行查评诊断,对安全生产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查出可能引发的危险因素,评估出发电企业安全基础的现状和水平,揭示预知和掌握客观存在的危险因素及其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纠正、预防措施,实现超前控制,寻求最低的事故率和最小的事故损失,达到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版权所有!

发电企业安全评价的最佳方式应是结合安全检查的自查自评与外来专家相结合,自查自评的目的是发动群众,全员参与,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素质,同时又能看到安全生产现状存在的不足,为纠正、整改、预防工作打下基础,提高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为防止“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和本企业上下级存在情面以及老难问题的特点,引入外来和尚(外来专家)好念经的事实,比较公正、公平,而外来专家具有权威性,见多识广,检查认真,深入细致,不会影响实际评价的公平、公正性,这在许多发达国家企业引入第三方认证是相近的,目前许多先进的发达国家企业和我国的部分企业已开始实施ohsas18001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认证,发电企业的安全评价年度不宜过多,一次为宜,在安全生产出现滑坡时可适当增加安评的次数。

3.5发电企业的危险源(点)评估

评估发电企业的事故危险源或危险点是客观存在的,避免这些危险源完全不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也是不现实的,但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必须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和事故预案,以便即使发生事故,能有组织有条不紊地进行事故处理,以防止事故扩,减少事故发生的损失。

应急措施和事故预案应包括企业的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应急突击人员、通讯联系、医疗卫生保健、应急物资准备、交通运输等,发电企业的应急措施和事故预案主要有:防风、防冻、防滑、防汛、防小动物、防火、防震、防暴、防高低温、防全厂停电、防轴弯曲、防超速以及计算机防病毒、防干扰等,应急措施、预案是安全学习和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安全检查工作的重点。

3.6安全业绩评审

安全业绩评审是由安全生产管理者代表领导下的工作小组,进行全面审核发电企业的安全质保体系、安全监察网络、质量点检网络、技术监督网络及危险点控制网络的安全工作业绩,审核依据为国家的法律法规,主管行业的规定、导则、标准以及本企业的管理标准、工作标准、规程、制度等,对全年安全工作管理、安全措施,各种预防措施、纠正措施、应急预案、安全评价和安全检查中查出问题的整改等作全面的审核评定,评审前从发电企业各职能管理中收集量的信息,信息企业的质量点检、安全监察、技术监督、可靠性管理等,对全年发电企业发生的重不安全情况进行分析、统计,找出发电企业安全工作中的不足和差距或未能实现安全目标管理的原因或提高安全目标管理水平的潜力所在,审核结论或审核发现汇总至发电企业的最高管理者,为一下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制定提供可靠依据和正确决策,进入新的一轮pdca循环的起点,实现发电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从而不断提高发电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安全业绩评审在多数发电企业实际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但缺少这一管理程序并很难提供这一方面的符合性证据,这必须引起重视。

04现代安全生产系统管理综述

安全生产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客观需要,是文明进步的必然趋势,是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争取效益的前提,也是企业素质、形象的综合反映。

篇3

关键词:信息安全管理;网络安全;风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TP393.08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深入应用,企业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绝大部分的业务从纸面迁移到信息系统当中,如何建立稳固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已经成为各企业信息管理部门甚至管理层的重要课题。本文将通过对目前国际信息安全行业发展的分析,提出企业构建稳固的信息安全管理架构,提高信息安全水平的初步构想。

1企业信息安全政策

信息安全政策作为信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展现了企业的信息安全工作的思路。其应当由企业信息安全工作的使命和远景,实施准则等几部分组成。

1.1信息安全工作的使命

信息安全工作的核心意义是将企业所面临的风险管理至一个可接受的水平。

当前主流的风险控制包含以下四个步骤:通过风险评估方法来评估风险;制定安全策略来降低风险;通过监控控制恶意未授权行为;有效地审计。

1.2信息安全工作的愿景

安全的企业信息化环境可以为任何企业用户提供安全便捷的信息化服务,应用,基础设施,并保护用户的隐私。让用户有安全的身份验证;能安全便捷的使用需要的数据和应用资源;保证通讯和数据的保密性;明确自身的角色,了解角色在企业中的信息安全责任;身边出现的信息安全风险和威胁能得到迅速响应。

要达到上述目的,企业需要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一个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降低风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权衡降低风险的成本和业务的需求,确定风险的优先级别,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持。

1.3信息安全准则

信息安全准则是风险评估和制定最优解决方案的关键,优秀的信息安全准则包括:根据企业业务目标执行风险管理;有组织的确定员工角色和责任;对用户和数据实行最小化权限管理;在应用和系统的计划和开发过程中就考虑安全防护的问题;在应用中实施逐层防护;建立高度集成的安全防护框架;将监控、审计和快速反应结合为一体。

良好信息安全准则可以让企业内外部用户了解企业信息安全理念,从而让企业信息管理部门更好地对风险进行管控。

2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主要手段

2.1网络安全

(1)保证安全的外部人员连接。在日常工作中,外部合作伙伴经常会提出联入企业内网的需求,由于这些联入内网的外部人员及其终端并不符合企业的信息安全标准,因此存在信息安全隐患。控制此类风险的手段主要有:对用户账户使用硬件KEY等强验证手段;全面管控外部单位的网络接入等。

(2)远程接入控制。随着VPN[2-3]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接入的风险已降低到企业的可控范围,而近年来移动办公的兴起更是推动了远程接入技术的发展。企业采用USB KEY,动态口令牌等硬件认证方式的远程接入要更加的安全。

(3)网络划分。在过去,企业内部以开放式的网络为主。随着网络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成熟,非受控终端给企业内网带来的安全压力越来越大。这些不受信任的终端为攻击者提供了访问企业网络的路径。信息管理部门可以利用IPSec[4]技术有效提高企业网络安全,实现对位于公司防火墙内部终端的完全管控。

(4)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作为防火墙的补充,主要用于监控网络传输,在检测到可疑传输行为时报警。作为企业信息安全架构的必备设备,入侵检测系统能有效防控企业外部的恶意攻击行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大安全厂商如赛门铁克,思科等均研发出来成熟的入侵检测系统产品。

(5)无线网络安全。无线网络现在已遍布企业的办公区域,给企业和用户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信息安全的隐患。要保证企业内部无线网络的安全,信息管理部门需要使用更新更安全的协议(如无线保护接入WPA或WPA2);使用VLAN划分和域提供互相隔离的无线网络;利用802.1x和EAP技术加强对无线网络的访问控制。

2.2访问控制

(1)密码策略。高强度的密码需要几年时间来破解,而脆弱的密码在一分钟内就可以被破解。提高企业用户的密码强度是访问控制的必要手段。为避免弱密码可能对公司造成的危害,企业必须制定密码策略并利用技术手段保证执行。

(2)用户权限管理。企业的员工从进入公司到离职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要便捷有效地在这个生命周期中对员工的权限进行管理,需要企业具有完善的身份管理平台,从而实现授权流程的自动化,并实现企业内应用的单点登陆。

(3)公钥系统[5]。公钥系统是访问控制乃至信息安全架构的核心模块,无线网络访问授权,VPN接入,文件加密系统等均可以通过公钥系统提升安全水平,因此企业应当部署PKI/CA系统。

2.3监控与审计

(1)病毒扫描与补丁管理。企业需要统一的防病毒系统和终端管理系统,在终端定期更新病毒定义,进行病毒自扫描,自动更新操作系统补丁,以减少桌面终端的安全风险。此类管控手段通常需要在用户的终端上安装客户端,或对终端进行定制,在终端接入企业内网时,终端管理系统会在隔离区域对该终端进行综合评估打分,通过评估后方能接入内网。才能保证系统的安全策略被有效执行。

(2)恶意软件防控。主流的恶意软件防控体系主要由五部分构成:防病毒系统;内容过滤网关;邮件过滤网关;恶意网页过滤网关和入侵检测软件。

(3)安全事件记录和审计。企业应当配置日志审计系统,收集信息安全事件,产生审计记录,根据记录进行安全事件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4培训与宣传

提高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是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了解信息安全的必要性,管理层才会支持信息安全管理建设,用户才会配合信息管理部门工作。利用定期培训,宣传海报,邮件等方式定期反复对企业用户进行信息安全培训和宣传,能有效提高企业信息安全管理水平。

3总结

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把信息安全看做影响业务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信息安全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点。本文对信息安全政策,安全管理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剖析,结合当前国际主流的信息安全解决办法,为企业做好,做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给出了一些通用性的标准,对企业构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消除信息安全隐患,避免信息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失,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探索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剑虹,白晓颖,李润玲,崔智社.基于SLA的面向服务的基础设施[J].电讯技术,2011,51(9):100-105.

[2]胡道元,阂京华.网络安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戴宗坤,唐三平.VPN与网络安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篇4

关键词:煤炭企业;安全应急管理系统;构建

中图分类号:F426;TD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8725(2016)04-0314-02

1国内煤炭企业安全应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根据已有研究,当前国内煤炭企业的安全应急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按照不同层面可分为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宏观层面主要指的是当前指导煤炭企业安全应急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执行不到位;微观层面则主要指的是安全应急管理体制本身不够合理、预案不清晰、组织机制有漏洞、运作机制不流畅、后勤保障不及时等。

1.1宏观层面

当前指导国内煤炭企业安全应急管理系统建立的法律法规文件主要有《劳动法》、《矿产资源法》、《安全生产法》等关于劳动生产的基本法律文件,也有《煤炭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炭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等关于煤炭开发产业中安全生产的指导法律文件办法等,还有《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等专门规范指导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违法处罚处理办法的法规文件等。因此,可以看出当前指导煤炭企业安全应急管理系统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的文件是比较全面、系统的,但也可以发现这些法律大多停留在国家层面,并没有针对各省、各地不同的产业环境、发展阶段等制定更接地气的指导文件;同时,基层管理部门对上级法律法规的解读偏差也决定了国家指导政策在落实方面存在差异,最终在执法时还可能存在政府、企业等达成利益团体,而灰色操作空间、等行为也导致了最终执法效果的大打折扣。

1.2微观层面

一个完整的安全应急管理体系涵盖了应急预案、组织体制、运作机制、后勤保障等多个方面。(1)应急预案不清晰应急预案包括综合预案、现场预案与专项预案等。综合预案主要是指对整个公司、矿山等会发生的各种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方针、应急政策等,起到的是较综合性的指导作用。现场预案指的是针对某一具体现场、重要防护区域等会发生某一特定的矿难而做出的周详细致的安排规划等。专项预案是针对某一特定的矿难类型或危险源等制定具体的应对预案。而反观国内煤矿企业,连基本的综合性预案配套都不及时,更不用说具体的专项预案与现场预案等,同时也缺少科学规范的指导审阅等。(2)组织体制有漏洞健全的组织体制包括管理机构、功能部门、指挥中心和救援队伍等。管理机构是指对该应急管理体系运作过程中负责的管理团队。功能部门是指相应的各类功能、职能机构。指挥中心是指事故发生后进行现场内外指挥的职业团队。救援队伍是指各类专业的与公众的救援团体。而国内企业的关于安全应急管理中的组织体制存在的障碍在于管理机构名义上存在没有真正负责,各职能部门的参与也停留在口头,救援队伍的建设也并没有落到实处。(3)运作机制不顺畅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的运作机制指的是整个体系的运行情况,包括管理团队的应对、各个部门的衔接等。但近年来,很多煤炭企业在应对紧急事故时明显经验不足,造成了较大的伤亡率,分析其原因在于其应急体系运作过程中受阻,如应急事故中的多头领导、各职能部门工作内容的衔接不畅、后勤保障的不及时、一线救援团队专业性较差等。(4)后勤保障不及时安全应急体系中的后勤保障系统包括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与相应的人力资源配置、及时的物资材料与财务费用配套到位等。而国内企业中存在的最重要问题是应急信息管理系统的信息传输不及时,如救援信息传输不及时、对外掩盖封锁消息;而配套物资材料及财务费用等也存在滞后的问题。

2有效煤炭企业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

从流程层面看,一次事故的安全应急管理包括预防、准备、响应与恢复4个阶段。具体的,预防包括对整个企业安全隐患的排查、制定相关方案、改善安全管理环境等凡是出于防患于未然的措施;准备则是针对某些重要安全隐患提前做好预备措施,如购进相关设备、提前布置预案、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等;响应则是应急管理体系的整个反应运行,包括运作响应、信息沟通,内容包括疏散、救援、医疗、媒体等;恢复则是消除事故影响、评估事故后果、分析事故原因、吸取事故教训等。

2.1法律制度作指导

近年来,国内关于煤炭企业安全应急管理方面的法律体系已逐步完善,包括执法力度等也在逐步增强。但与国外相比,在相关立法与执法角度仍需要加强与改善,特别是要增加法律条文的更新及时性与立、执法独立性。而企业决策层在立法执法从严的情况下,必然会严格按照国家法律等规范内部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与操作,而不是敷衍了事。

2.2组织体制作保障

完整有效的应急管理体系应包括明确的管理机构、相应的各级部门及前线执行者团队。(1)明确的管理机构能够为企业内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负责;(2)相应的各级部门包括财务、人力、物资、通讯等多个部门,主要是为应急系统的通畅运行提供配合;(3)前线执行者团队指的是事故发生时可以上一线的职业救援团队与可动员群众,直接关系着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的运作效果。

2.3运作机制是关键

在组织体制的保障下,运行流畅的运作机制是整个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的关键。运行机制的流畅性需要注意4点(1)确保整个体系由高层决策团队统一指挥,这需要在整个方案搭建框架的时候就要明确好决策层与非决策层的权力范围;(2)各层级部门的工作衔接必须有序,以确保事故发生时各部门迅速响应;(3)制定清晰的应急预案,注重事故预防宣传,加强事故演练,而不是单纯的走过场;(4)后勤保障应及时维护更新,如注意应急设备的日常维护、救灾物资的按时更新供给等。

2.4事后反馈很重要

事情评估、事中响应与事后反馈都是一个完整的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认真地从已发事故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消除影响,才能达到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的宗旨目标,而事后反馈的内容则应包括事故发生原因、事故发生损失、事后整改措施等。

3结语

当前国内煤炭企业安全应急管理体系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宏观的法律法规制度执行不力,微观方面的应急预案不清晰、组织体制有漏洞、运行机制不顺畅、后勤保障不及时等多个问题。基于此,本文认为一个有效的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应以国家法律法规为指导,内部完善的组织体制作为保障,而流畅的运行机制则直接决定了整个体系的有效性,同时还要重视事后反馈,及时总结经验。

参考文献:

[1]倪蓉.煤矿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研究[J].煤炭工程,2011(4):133-135.

[2]张兰,于文科.浅谈煤矿企业应急管理[J].山东煤炭科技,2012(3):228-230.

篇5

关键词:企业安全文化管理;技术体系;理论;实践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02

企业安全生产问题始终是大问题,很多企业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不仅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经营生产,也会造成企业员工的人心紊乱,甚至会影响企业的声誉,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一方面说明企业的生产技术有待改进,另一方面则说明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尚未形成一种安全生产意识,整个企业尚未创造一种安全文化氛围,导致安全认知能力较差,针对这种现象就要积极开展企业安全文化管理建设,打造一个积极的安全生产环境,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使他们能够自觉地遵守纪律、遵循规则,主动配合安全生产,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关键是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企业安全文化管理技术体系,确保整个企业的员工都能够在这一技术体系范围内,自觉约束自己,遵守规则,达到切实的生产安全。

一、企业安全文化管理技术体系的创建

企业安全文化的形式并非单纯依靠某个人就能做到的,他需要整个企业员工的协调配合,因此,企业安全文化管理技术体系的创建势必要以协调理念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打造一个系统化的安全文化管理技术。

1.以“压力-状态-响应”为基础的企业安全文化测评技术

现阶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较为局限,多数以某种安全理论为依托创建对应的数据模型来监督企业的安全生产,本文则打破了这一局限,将工科科学引入其中,创建一套以“压力-状态-响应”为基础的企业安全文化测评技术,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打造一个科学的评价标准,这一指标系统的具体运行关系如下图所示:

从以上图示中可以看出,整个的评价系统大体涵盖:压力、状态、响应三大部分,压力标准主要是指人为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与安全文化之间的关系;状态标准则针对的是整个行业范围安全文化水平;最后的响应标准主要体现为生产企业以及整个社会在安全文化方面的重视程度以及所使用的各项政策等等。

要合理地确定指标体系,先对所选定的指标进行从整体上加以甄别,去掉一些不会对评价结果产生过大影响的指标,然后利用定性分析法再排除对被选指标集相对次序不至于造成影响,而且评价能力较低或不重要的指标,利用层次分析理论,参照被评价因素之间的关系,来创建一个层次分明、合理的评价系统。

2.行为安全整体矫正技术体系

以协调配合理论为基础的企业安全文化管理技术体系建设成功后,就要深入实际,将这一理论体系科学、合理地应用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去,要积极动员全体工作人员整体参与其中,形成一个全体动员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通过分层次、分阶段培训的方法来指导企业员工全面、系统地学习企业安全知识,让他们深入认识到事故发生的原因,事故机理等等,同时确保他们接受到安全技能培训与安全文化知识的熏陶,使他们形成较强的安全意识,拥有健全的安全文化,使这些安全意识与文化成为预测与控制事故发生的手段和方法,根据企业安全文化系统管理理论,要积极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再通过框架内各个系统与要素的整体驱动,来打造一个安全技术体系,具体的工作内容包括:对员工进行现场安全技术指导、专业的安全教育、特定的安全技能训练、安全文化知识的系统讲解与学习、定期开展企业安全研讨会,以达到安全技能与安全知识的普及与应用,全面推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1)以情境设计与行为矫正方法的现场技术。以往的企业安全管理趋向于硬性的制度或规范的约束,这种约束或限制的方法相对僵硬,缺乏灵活度,要想切实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就要实行柔性指导与灵活监督的制度,以情境设计与行为纠正为基础来营造一个温和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具有一定的灵活度与科学性,会带来良好的安全管理效果。在这一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类型包括:事故情境控制技术、安全隐患预测与分辨技术、行为安全指导与纠正等等。

事故情境预控技术的具体实施过程:利用情境设计方法,营造企业生产的真实情境,模仿企业事故发生前的场面与情境,通过现场模拟、情境拟造等方式来让企业工作人员感受到紧张的气氛。

事故隐患的预测与分辨的实施过程:就是对企业危险隐患等做出科学的预测、分析、正确鉴别出企业真正的事故隐患。

行为安全指导与纠正则是对企业整个生产过程的模拟、监督、控制与反映,通过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指导与行为矫正来实现。

整个的现场技术工作需要大规模的工作范围,涉及到多方面的工作任务,也需要更多人员的积极配合,应该说是整个企业人员相互配合、彼此协作的结果。因此,总的来看,现场技术所反映的是企业安全的协调、合作运作,整个的管理过程伴随着灵活操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员工能否主动积极学习,从某种意义上是由系统内外因素配合情况以及现场技术推广与应用分不开的。所以,现场技术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一大推动因素,是确保企业安全文化有序建设的重要途径。

(2)自适应机理的企业安全文化培训技术。自适应机理是控制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适应顾名思义就是指有生命物体可以通过变化自身的习性与生活习惯来不断迎合新环境的特性。所以,可以说,自适应控制器可以改变自身的性质与功能来不断迎合客观形势的变化,在这一机理控制下需要对企业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文化学习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安全教育工作中来。自适应技术与现场技术相互配合打造了企业安全文化协调管理理念,从而全面提升了企业的安全管理效果,打造了一个完整、健全的安全文化技术体系。

3.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整体反馈与提升技术

所谓的反馈与提升就是当企业安全文化管理技术体系运行一段时间以后,就要对运行结果进行评价与反馈,是对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情况的又一次评价与分析,要对评价结果做出科学全面的分析,并通过对比鉴别等来发现问题和不足,进而寻找改进与提升的策略。

(1)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效果评估技术。整个的安全矫正技术要实施大概一到两个月,就能够利用所建立的评估模型来对行为安全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矫正,这一方法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主要的评估对象为:安全文化建设在企业安全运营、和谐氛围的营造以及各项规章制度的建设、执行等方面产生的效果,可以通过观察企业安全文化教育活动员工的参与状况,文化活动的开展状况等等来对结果做出科学的评价与评估。

(2)企业安全文化整体提升策略。要想使企业安全文化获得全面的发展与提升,就要在遵循科学规律的基础上来加强企业安全文化的协调管理,通过行为矫正技术,来从整体上评价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效果,可以全面听取员工的呼声,根据企业发展的现实状况,来对协调理论加以修订和改进,经过多次的修改与更新,才能逐渐打造出一套科学完善的安全文化管理技术体系,这样才能使这一技术体系充分发挥约束、监督与引导作用,从而实现对企业安全发展的支持。

二、总结

企业安全文化管理技术体系是一套集科学技术与人为管理为一体的科学管理系统,它能够有效约束员工行为,为企业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经营气氛,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全面打造出安全的企业生产氛围,实现企业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傅贵,王祥尧,吉洪文,等.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安全文化影响因子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2l(2):9-14.

[2]王长建,博贵,董蓬勃,等.行为矫正技术在钻井作业事故预防中的应用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7,29(5):154-157.

[3]孙秀昌,李岩冰,刘江峰.PD循环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1):132-135.

[4]冯杰,罗云,曾珠,等.特种设备安全绩效与安全监管能力相关性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22(2):170-176.

篇6

【关键词】烟草行业 现代安全生产 企业管理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生产工艺的不断创新、“以人为本、以人的生命和健康为本”理念的不断深化,都对企业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灵魂,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有必要放眼长远,构建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从思想、制度、机制、文化、监管和新技术等层面,既要注重宏观角度的规范,又要注重微观角度的落实,严把生产安全关,严把生产质量关,严把生产监管关,着力提升烟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烟草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快速发展,始终立于产业发展的前沿阵地。

1.新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内涵和意义

新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管理模式而言的。事实上,长期以来,我国烟草行业承袭固有的管理机制,虽然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随着行业发展的深度调整,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安全生产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新困境不断涌现,这就为创建新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创造了可行性条件。

1.1新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内涵

新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重在“新”的意义的凸显,传统意义上,在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管方面,强调领导重视,但是在具体的组织和执行环节,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新的管理体系重视责任细化,重视目标制定,重视落实环节的督促和执行;在安全生产的制度建设方面,新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重在“制度钢化”和“制度创新”,制度钢化是指对于安全生产制度无论是谁,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无条件严格遵守,不能破坏其权威性和稳定性,同时安全生产制度又要具有创新性,要富有前瞻性,不能一成不变;安全生产文化建设方面,注重人的力量的挖掘,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形成“全员重视、全员参与、全员献计”的浓厚氛围。

1.2新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意义

对于烟草行业而言,构建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1.2.1从产业安全的角度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而言,尤其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国烟与外烟争夺零售终端市场的竞争已日趋激烈,烟草行业急需改变原有的封闭思路并提高整体竞争力。[1] 实际上,这里内在的包含了信息化建设和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创新两层含义,企业需要在这两个方面注重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这是烟草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实现烟草行业加速蜕变的关键所在。

1.2.2从行业发展的角度

安全生产关乎行业发展,在我国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各行业都抢抓机遇,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和安全监管,确保企业平稳健康运行。在这样的背景下,任何行业、任何企业出现安全生产的大事故,都将对该企业发展造成“一票否决”的致命硬伤,将会给整个烟草行业的发展蒙上阴影。构建新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实施无缝化管理,具有显著意义。

1.2.3从企业形象的角度

由于烟草行业的特殊性,企业往往更乐于承担社会责任,重视自我形象的塑造。事实上,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保障卷烟产品生产质量,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将是一条重要的途径。企业深谙此理,在生产实践中,注重安全生产管理各个环节的创新和优化,这将有利于烟草企业为自身发展赢得有利的外部环境和舆论支持。

2.安全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

我国烟草行业在长期的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生产监督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在实践中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滞后,缺乏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对于安全生产管理新技术的研发、新策略的实施,新理念的应用都有明显不足之处。

2.1重视不足

此处的重视不足,不是泛泛意义上的缺乏重视。实践中,烟草行业相关领导对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已经有了足够的重视。但是,对新时期烟草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面临的新问题,缺乏清晰地认识,尤其是对烟草行业安全生产信息管理、信息安全监管和安全文化建设方面,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乏有力的措施。

2.2监管缺位

烟草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与安全生产监管是一个体系,相辅相成,不能将两者割裂,但是我国烟草行业的安全生产监管从制度保障、动态监管、技术创新、奖惩机制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而且过多依赖于内部监管,在实施环节难免存在“人情往来”“寻租空间”,这就为安全生产监管带来了现实困难,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实施。

2.3文化建设形式化

烟草行业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存在“形式化”“表面文章”的现象,安全文化建设应该渗透到安全生产的各个实战环节,而不是简单地一个口号的制定,一个活动的举办,一场会议的召开就能够将整个企业的安全生产的文化氛围带动起来,这样往往形成短期效应,将容易使得企业内部员工和领导在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管方面出现松懈和麻痹、淡薄的现象。

2.4技术创新乏力

安全生产管理需要紧跟时展,紧跟企业工艺创新和设备更新,这就需要烟草企业立足实际,实施安全生产管理技术的创新。由于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技术投入产出效益上的认识存在不足,忽视技术创新和管理投入,过多的重视生产流程和生产工艺,使得现有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和技术难以适应企业的发展与变化。

3.新型安全生产的对策和建议

3.1构建新型安全生产领导机制

新型安全生产管理领导机制着眼于安全生产的全过程,着眼于安全生产的新问题,为安全生产管理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层次化、网络化的管理机制。细化责任,强调安全生产各个环节的责任落实。

在实践中要强化领导机制、健全组织建设、提高人员安全技能、重视人员雇佣期间的工作安全,将安全生产管理与相关人员的工作绩效紧密结合。[2]注重领导机制的创新,探索实施“值班安全总监”的制度,让每一名基层员工都有机会担当领导角色,并充分调动全体员工参与生产管理的积极性。

3.2构建新型安全生产保障机制

构建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保障机制,是确保安全生产管理在实施环节,顺利开展的基础和前提。

保障机制主要涉及制度机制的创新和安全生产管理队伍的建设,尤其是管理队伍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安全生产管理队伍,对于安全生产管理有重要意义。管理队伍在组织架构上要注重简化,职能权限不受任何部门的牵制。独立性强,确保他们在安全管理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督促相关责任部门整改,并且在安全管理中建立和完善信息系统,做好安全管理信息的汇总和分析,更好地指导下一步的安全生产工作。

3.3构建新型安全生产的监管机制

新型的监管机制,应该将烟草企业的生产环节、管理环节和监管环节实行分类指导、分层实施。以创新眼光审视现代企业的安全监管工作,首先要注重细节,严把监管环节,“安全工作无小事”,安全隐患往往隐藏在细节之中,要注重从小处着手,关注烟草配送、轮班期间的车间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节日值班等细节;制定详细的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应对计划;创新监管机制,在有条件的基础上,实施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监管的职责以招标方式外包给其他专业化企业或第三方机构,独立运作的监管机制将大大提高监管效率,并且减少不必要的内部成本开支,压缩寻租空间,减少寻租发生的可能性。

3.4加强新型安全生产管理文化建设

管理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理念,是烟草企业“以人为本”安全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3] “以人为本”的理念,内在的将“人”的价值放在了文化建设的关键位置。

“企业为人、企业靠人”的人本理念,在实践中将成为烟草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烟草企业要注重员工安全意识培养,将“企业是我家,安全生产靠大家”的理念内化为全体员工的精神共识和自觉实践;要注重打造内聚人心、外塑形象的优秀企业文化,问计于员工、问需于员工,以企业文化展现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理念和价值取向;营造安全生产管理的浓厚氛围,人人有责,人人是安全生产的监督员、责任人。为了自己,为了他人,为了企业,自觉实施安全生产细则,自觉重视安全生产隐患,自觉抵制麻痹大意倾向,自觉担当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3.5强化新型安全生产技术创新

安全生产要注重技术创新,它是保障企业技术创新与安全生产同步发展的关键。

烟草企业要注重原创技术的研发力度,注重科技创新,成立专门组织,加强内部人才队伍建设;其次要联合大中院校,充分挖掘大中院校的技术资源、智力资源,建立并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加速高校烟草行业技术成果的转化速度,注重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建立技术分析机制,对于企业运作过程中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安全隐患,加强技术分析,加强调研诊断,最大限度地避免类似事故再度发生。

3.6抢占安全生产信息网络阵地

抢占安全信息网络阵地,是提高我国安全科学技术水平,提升烟草行业自我防御能力的有效途径。

信息安全涉及通讯安全、网络系统安全、主机系统信息安全,数据与应用系统信息安全等。信息安全是当前烟草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实践中也关系重大。烟草行业在实践中要注重内联网的建设,将内联网作为安全的网络运行平台,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生产和管理水平,为大力推进信息化带动烟草现代化奠定必要的保障基础。[4]

参考文献:

[1]李建英.浅谈烟草行业信息安全[J].信息网络安全.2009(1):85-86

[2]李纯华.烟草行业信息安全系统建设策略[J].魅力中国.2009(29):223-224

[3]刘斌.烟草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研究“四元”.湖南省南县烟草局 413200

篇7

[摘 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国众多的企业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以提高企业运营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我国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网络安全管理问题、解决的方法进行论述,以提高企业信息化的建设。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建设;网络安全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0.040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0-00-01

0 引 言

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逐步建立了网络信息化平台,以对海量信息数据进行有效收集,为企业的运行和发展提供有效依据。但是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企业信息数据容易遭受到网络攻击或窃取,即网络安全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非常不利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相关人员需要对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网络安全管理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以全面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推进企业的进步与发展。

1 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网络安全管理问题

1.1 外部因素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例如,企业在进行市场竞争时,需要获得大量准确的信息并保证其安全,但一些不法分子应用网络攻击和非法链接等方式@取企业内部大量信息,并将此类信息在市场中出售牟利,这种情况的出现加剧了企业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程度。

1.2 内部因素

企业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没有对自身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没有采用高质量的信息安全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网络信息防护,使网络黑客应用网络病毒和信息窃取手段,轻易获取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数据。同时,企业内部工作人员也没有受过良好的网络信息安全培训,在应用中存在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导致企业的信息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2 提高企业网络安全管理水平的方法

2.1 加强企业信息化系统的管理

企业需要在信息化建设中加强对信息化系统的管理质量和水平,提升企业网络安全管理的效率。具体来讲,首先,企业需要树立起网络安全管理的意识,对工作中存在的网络安全问题及时处理,建立完备的网络安全管理平台,对企业运行发展中的重要信息数据进行集中性保存。其次,定期对企业员工开展网络安全培训工作,提升员工信息化系统规范操作的能力,对重要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并做好多重备份工作。最后,企业员工应定期使用网络安全软件对操作环境进行检查,有效处理和抵御各类网络病毒的攻击和入侵。

2.2 应用有效的数据信息加密技术

企业需要应用有效的数据加密技术,提升网络信息管理质量和水平,保障网络信息的安全,更好的开展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为企业的进步和发展打好基础。第一,企业需要有效的应用链路加密、节点加密、端对端加密等多种技术,提高企业网络信息加密的强度,为重要的业务数据和信息做好保护。第二,企业需要在应用网络信息数据加密技术的同时,对重要数据信息进行切实有效的存储,使其具有完整性,为提升企业数据信息安全水平打好基础。

2.3 部署高质量的安全防护软件

企业需要合理应用各类的防护软件,提升自身网络信息安全的强度。例如现在已经普遍应用的360安全卫士、腾讯电脑管家、金山毒霸等,合理应用可以提高企业整个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质量,同时对外部的非法链接进行有效抵制,对网络病毒攻击和入侵进行有效预防。

2.4 设置必要的安全管理权限

企业需要依据自身的需求,建立严密、分层的安全管理权限系统,对登录到系统中的用户进行严格的管理权限设定。通过这种方式,使操作系统或应用系统的用户,需要掌握不同的权限密码才能进行不同权限的操作、进行数据信息的获得,然后进行这些数据信息的应用。

2.5 配置防火墙和访问控制模式

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需建立高效的防火墙系统,设置专业化访问控制模式,提升网络信息安全能力,有效抵御各种网络风险,保障企业的内部网络安全。

2.6 信息隐藏模式的有效应用

企业可以有效应用信息隐藏技术,提高网络信息安全质量和水平,保障信息及数据安全。例如,采用高效的编码修改方法进行数据嵌入,如矩阵编码,其可减少修改幅度;扩频嵌入,其使编码更加专业化、高级化、复杂化,很难进行破译,降低密文信号的能量,使其不易被检测到,增强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这些模式有利于企业对各种网络攻击进行有效抵御,保障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实现企业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3 结 语

对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网络安全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有利于企业应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提高企业网络安全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保障企业网络和信息管理的安全性,最终为企业实现良好的信息化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程华.对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网络安全管理问题探讨[J].民营科技,2016(1).

[2]李永湘.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网络安全问题研究[J].科技资讯,2016(8).

篇8

关键词:服务企业;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实施要点

中图分类号:F287.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逐步深入,为尽快适应开放的社会市场,越来越多的后勤服务企业把贯彻ISO9001、ISO14001和OHSAS18001标准作为企业与社会接轨、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企业形象的战略目标,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整合为一体化管理体系,以便企业优化组织,实施精简、有序、高效运行,提高综合绩效,增强竞争力。要想在后勤服务企业有效实施一体化管理体系,首先要对后勤服务企业的特点和管理体系的本质有清晰的认识。

一、后勤服务企业特点

(一)机关后勤是以资产管理为核心、以物质保障为基础、以维护政府职能活动正常运转为目标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机关的“大管家”。后勤服务质量的好坏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机关的正常运转。

(二)温总理在全国机关事务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机关后勤工作必须坚持“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的原则,为机关后勤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机关后勤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三)机关后勤服务要向管理要效率,向管理要服务质量,向管理要满意度。需要引入科学的、并被广泛认可的先进管理手段作为工作保证,用科学的管理理念、方针、手段制约工作的过程,与传统的管理模式、方法、制度等还需要进一步磨合,这些可能会成为影响企业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重要因素。

(四)由于后勤服务的特殊性,需要对整个服务过程中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平衡考虑,因此企业要把三个标准要求统一在一个管理体系中,保证管理体系的有序、统一,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二、管理体系的本质

(一)管理体系的本质目的

根据“管理”和“管理体系”的定义,企业建立和实施一个高效的管理体系,其本质目的在于实现以下四个目标: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识别顾客的要求,不断满足并超越顾客的需求。

2.确保在生产或服务的活动过程中,选用先进的设备、先进的生产工艺或服务活动,加强控制,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或防止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的不良行为或活动。

3.确定在生产或服务的活动过程中,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采取适宜人身健康安全的活动与环境,防止安全事故出现,维护员工的身体健康。

4.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完成上述目标,力求顾客满意、社会满意、员工满意,争取社会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单纯强调某些方面,忽视其他方面都是不足取、不明智的,任何情况下出现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责任事故都会影响企业的社会形象,严重的还会受到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裁。

(二)什么是一体化管理体系

就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管理体系经过有机结合,而使用共有要素的管理体系”。“有机地结合”不是多种管理体系简单的相加,而是按照系统化原则形成相互统一、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相互兼容的有机整体,发挥一体化的整体有效性和效率。

(三)构筑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可行性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个管理体系遵循的标准不同,这三个标准的关注点有所侧重和不同,其中ISO9001标准的对象是顾客,强调组织对顾客的质量承诺;ISO14001标准的对象是社会,强调组织对社会的环境承诺;OHSMS18001标准的对象是员工,强调组织对员工职业健康安全的承诺。

但是,这三个管理体系在结构上相互趋近,而且具有很强的兼容性:三个标准遵循相同的管理原理,采用相同的管理方法,具有相似的框架结构,运行模式相同,都遵循PDCA循环过程;都需要建立方针、目标、方案策划;都强调组织结构和职责,强调培训、意识能力、信息交流、沟通;都需要建立体系文件框架;都需要遵循法律法规要求;都提出用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来评价体系运行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对不符合项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都需要通过改进过程实现持续改进;要求组织的最高管理者任命管理者代表,负责建立、保持和实施管理体系。

综上所述,由于三个标准有许多共同点,能相互兼容,从而形成一体化管理体系,不但是可行的,其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资源共享、发挥整体优势,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

三、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要点理解

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组织、程序、过程和资源的诸多方面。要通过组织策划、总体设计和资源配置将这些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一)初始评审

在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之前,企业应对自身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分析、评价。初始评审一般包括:影响因素的识别、相应法律法规的获取、基础资料的收集以及重大问题的分析、改进纠正措施的探讨等。初始评审报告,为最高管理者进行一体化管理体系方案策划提供依据。

(二)对质量过程、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危险的因素进行充分识别

服务企业应根据实际,识别活动或服务中的输入、输出会产生哪些环境因素,识别活动点的危险源和风险,评价、确认重要环境因素和重要风险,为最高管理者提供制定方针、目标所需的信息。例如,在机关后勤办公楼宇的管理中,大厦冷却塔、送排风、应急发电机等设备运行噪声的排放;锅炉烟气的排放;锅炉、压力容器的潜在泄露及爆炸;燃气、油品、危险化学品的泄露及潜在火灾;生活废水、厨房油烟排放;除虫灭害药品的使用;固体废弃物废弃;水、电、天然气的能源资源消耗等等这些都应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加强控制措施。

另外在使用蜘蛛机、升降机等登高作业现场无防护措施会造成高处坠落危险;外墙清洗的擦窗机、垂吊安全部件失灵会造成高处坠落危险;避雷针未检定或检定超过有效期会造成高楼电击危险;电线或破损、停电作业未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标示牌、操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等会造成触电危险;锅炉安全部件失灵会造成爆炸危险;未经批准动用明火、在禁烟区吸烟等会造成火灾;危险化学品、设备维修施工有毒有害物泄露或使用不当会造成火灾危险;所管辖区域潜在火灾危险等等均应列为重要风险,采取控制措施。

(三)一体化管理体系方针,目标制定

一体化管理体系方针、目标由企业最高管理者批准。要兼顾三个标准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要求,必须适合企业的宗旨,符合企业的活动或服务,以及环境影响、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性质和规模,体现企业的管理理念和发展方向。

(四)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的整合

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离不开文件的支持。编制文件时要注意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避免交叉重复。体系文件结构一般包括三个层次:一级文件――管理手册;二级文件――程序文件;三级文件―工作标准、作业指导书、记录。

(五)一体化管理体系培训宣传

要在企业内部构筑一体化管理体系分层次的教育培训,全员发动,人人参与,提高全员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意识;增长基础知识,提高基本素质;熟悉标准内容和强化实施能力;建立一支具有审核能力的内审员队伍,保持体系持续改进。

(六)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篇9

关键词: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漏洞扫描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3-0000-02

Use Vulnerability Scanning System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Power Supply Enterprise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Chen Wan

(Guangdong Power Grid Corporation,Shantou Power Supply Bureau,Shantou 515041,China)

Abstract:The building vulnerability scanning system,and regulate their use of processes,thereby enhancing the power supply enterprise level and effectiveness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Shantou Power Supply Bureau introduced the use of the IDC deployment vulnerability scanning system,set up the server was added to the process specifications,thereby enhancing the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Keywords:Information security;Protection Level;Vulnerability scanning

引言:伴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信息安全的形势日趋复杂和严峻。国家政府对信息安全高度关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我国在新的信息安全形势下推行的一项国家制度,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等级保护制度的落实与执行。信息系统是业务系统的支持平台,信息系统的安全是承载业务系统安全的基础,而在信息系统等级保护中,安全技术测评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其中所涉及到的主机系统安全控制点包括:身份鉴别、安全标记、访问控制、可信路径、安全审计、入侵防范、恶意代码防范和资源控制等九个控制点。怎么提前做好风险控制,利用现有的信息安全工具,规范信息系统主机上架前的检测,对信息安全的管理是一种创新的尝试,也是安全管理中位于未雨绸缪的体现。

一、漏洞扫描系统的构建

(一)漏洞扫描工具的作用

漏洞扫描工具采用高效、智能的漏洞识别技术,第一时间主动对网络中的资产进行细致深入的漏洞检测、分析,并提供专业、有效的漏洞防护建议。

我们采用的漏洞扫描工具的管理是基于Web的管理方式,用户使用浏览器通过SSL加密通道和系统Web界面模块进行交互,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优化的专用安全系统平台,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其专用硬件能够长期稳定地运行,很好地保证了任务的周期性自动处理。能够自动处理的任务包括:评估任务下发、扫描结果自动分析、处理和发送、系统检测插件的自动升级等。同时支持多用户管理模式,能够对用户的权限做出严格的限制,通过权限的划分可以实现一台设备多人的虚拟多机管理,并且提供了登录、操作和异常等日志审计功能,方便用户对系统的审计和控制。

在每次安全评估之前,用户需要根据自己的业务系统确定需要进行评估的资产,并且划分资产的重要性。漏洞扫描系统根据用户的资产及其重要性会自动在其内部对目标评估系统建立基于时间和基于风险等多种安全评估模型。在对目标完成评估之后,模型输出的结果数据不但有定性的趋势分析,而且有定量的风险分析,用户能够清楚地看到单个资产、整个网络的资产存在的风险,还能够看到网络中漏洞的分布情况、风险级别排名较高的资产、不同操作系统和不同应用漏洞分布等详细统计信息,用户能够很直观地了解自己网络安全状况。

(二)漏洞扫描工具的部署

针对汕头供电局的网络情况,使用独立式部署方式。独立式部署就是在网络中部署一台漏洞扫描设备。在共享式工作模式下,只要将设备接入网络并进行正确的配置即可正常使用,其工作范围通常包含汕头供电局的整个网络地址,用户登录系统并下达扫描任务。下图是漏洞扫描系统独立式部署模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无论在汕头供电局何处接入设备,网络都能正常工作,完成对网络的安全评估。

图1:漏洞扫描系统独立式部署模式图

(三)漏洞扫描工具的定位

1.利用漏洞扫描工具定期对网络信息系统进行扫描,以便主动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防护漏洞。

2.巡检服务中对操作系统修补、加固和优化,根据提供出来的评估报告对相关系统进行打补丁、升级、修补、加固和优化,提供详细操作报告。

3.巡检服务过程中针对网络设备安全加固和优化;进行修补和加固,按照安全策略进行安全配置和优化,提供详细操作报告。包括:网络设备的安全配置,网络设备的安全加固,网络设备的优化配置等。

4.检服务过程中对网络安全设备,对所有网络边界进行梳理,对边界安全防护系统的策略进行优化。通过综合应用防火墙、IPS、防病毒网关等网络安全系统,在区域边界实施严密的控制措施,尽量在边界阻断来自区域外的安全威胁,从而最大化地提高电力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和电力信息系统的可用性。

5.巡检服务过程中在安全评估的基础上,对桌面终端和服务器系统中存在的安全漏洞进行修复。对于无法修复的漏洞,评价其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并采用周边网络防护系统(如防火墙、IPS等)阻断可能的攻击,或通过监控等手段对该风险进行控制管理。

二、服务器上架漏洞扫描规范编写

按照信息安全工作实际需要,以“制度化管理、规范化操作”为原则,完善信息安全管理策略规范,理顺信息工作内部安全控制流程规范,不断增强网络与信息安全整体管控效能。为更好的保障汕头供电局信息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使得漏洞扫描工具能真正的用到实处,特制订漏洞系统管理流程。如下图:

图2:每季度漏洞扫描流程图

图3:新服务器上架前漏洞扫描流程图

(一)漏洞扫描管理员的职责

负责漏洞扫描软件(包括漏洞库)的管理、更新和公布;

负责查找修补漏洞的补丁程序,及时提出漏洞修复方案;

密切注意最新漏洞的发生、发展情况,关注和追踪业界公布的漏洞疫情;

每季度第一个月1-4日期间(节假日顺推)进行上季度安全扫描复查;

每季度第一个月5号(节假日顺推)生成上季度汇总报告;

新系统上线前,负责对系统管理员提出的申请的主机进行漏洞扫描检查,并提交漏洞扫描报告给系统管理员,并检查主机漏洞修补情况。

(二)系统管理员的职责

负责对漏洞扫描系统发现的漏洞进行修补工作;

遵守漏洞扫描设备各项管理规范。

新系统上线前,提交扫描申请,并负责对漏洞扫描系统发现的漏洞进行修补工作。

三、结束语

篇10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各种安全事故也随之明显增多,特别是石化、煤矿等高危行业,重大及恶性事故时有发生,例如重庆市天原化工总厂氯气泄漏事故等。而这些危险化学品的事故影响非常之大,迫使我们不得不格外关注及反思危化品的生产、运输、销售等各环节的安全,同时也必须多方寻找事故发生的原因并采取应对措施。

关键词:氯碱化工;企业设备;安全生产;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 言:

氯碱化工的生产,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及有毒害等特点。所以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就必须重视设备的安全生产管理,多方面确保设备安全运行,才能使事故发生率有所下降。

一、氯碱化工企业设备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问题

以下是进几年来在氯碱化工企业发生的一些事故案例及分析:

以上这些事故,经调查分析确认,在作业过程中安全管理不到位是发生这些事故的主要原因,与设备材质腐蚀、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规作业有关,隐患排查治理和人员教育工作没有及时跟进,致使安全生产管理有所松懈。根据以上的案例分析其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从设备材质方面分析

如果材质使用不当会造成严重的腐蚀,导致企业停产检修,同时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人力和财力都将受到损耗。氯碱化工生产当中的主要原料是氯气,而它会对生产的装置造成严重的腐蚀,例如氯在常温干燥时含水100p*10.6时,因为氯与水的反应,会生成强腐蚀性的盐酸和次氯酸,而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如钢、铜、铝等金属,都会被腐蚀,只有部分金属或非金属材质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抵抗湿氯气的腐蚀。

2.从技术方面分析

氯碱化工企业,在制造生产过程中会产生HCL气体,这种气体同水汽相结合变生成了稀盐酸,稀盐酸对常用的金属材料有很强腐蚀的作用。而应力腐蚀最严重的后果就是断裂,是造成危害极其严重的一种腐蚀过程。而在研究抗应力腐蚀的过程中,往往对抗腐蚀的材料较为重视,认为只要抗腐蚀材料好就可以阻止腐蚀的伤害。而其忽略了应力腐蚀在腐蚀的过程中还会因固力拉伸而产生的断裂,因此两项相叠加问题不再那么简单。

3.管理方面3.1施工单位因抢工程进度,在被改造施工装置没有停产的情况下,没有采取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氯碱化工厂对施工队伍管理不严,对PVC改造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管不力,安全把关不细不严,不能及时发现和制止违章施工行为,现场安全管理失控,同时设备管理也存在漏洞。

3.2氯碱化工厂存在以包代管现象,没有在现场派驻安全监察督导人员进行具体的技术交底,没有核查分包单位的安全措施。对作业人员进行氯乙烯化学特性及其致害性质的安全交底针对性不强;未对危险场所专用工具和特殊防范措施给予充分重视。在可燃性气体弥漫的环境中作业人员未采取可靠的防范措施,用不符合要求的工器具作业或从事违禁作业,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出现疏漏

综上所述,管理不到位,安全责任制不落实。是导致这些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二、氯碱化工企业设备安全生产管理的措施

1.在设备选材上,首先要考虑使用寿命和存在的安全隐患;选择容器材料时,要考虑介质的腐蚀性能和构类型,同时还得考虑容器内的压力、加工性能和投资的成本等等。

防腐蚀材料表:

2.氯碱化工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可引进先进的设备,同时在设备技术改造的时,也要加强安全保护装置的改造。在氯氢系统增设自动报警连锁保护装置,对氢气压缩机实行双电源保护,这样才能进一步改善监控设备安全运行的装置,在及时发现和消除影响设备安全运行的隐患方面取得效果,使隐患得到及时的发现和消除。

3. 只有把设备的更新、维护、改造的工作做好,才可以达到在减少资金的投入同时做到安全生产的目的。在工作中,对所有的安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并对老旧的设备进行更新,减少事故发生的几率。定期开展安全检查、规范管理工作等整治行动,设备检点可以包括:精馏低塔阻力大、转化泡沫塔塔板变形、氯化氢缓冲罐漏点、浓缩池大架平台钢板腐蚀等制约正常生产的设备和安全问题

4.在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的同时,也要拥有相应技术人才的管理人员与生产人员,对设备可以完全的掌控,出现问题可以及时快速有效的解决,杜绝由于操作失误才来的事故隐患。而在采用新型设备的同时,更要注重设备的安全措施是为到位。如今的引进的新设备都具有自我诊断故障的功能,设备自身可以进行监控、检测设备的运行状态,杜绝事故的发生几率。

5.对应力腐蚀做好防护措施,其主要包括:

5.1用良好的涂层将金属表面与环境相隔离,从而可以有效的表面应力腐蚀的发生。这种有效的涂层方式在氯碱化工企业中广泛运用,可以解决大量的腐蚀问题。而使用涂层却只可以在表面解决应力腐蚀问题,而设备的特殊密封面、转动、活动部分都无法达到防腐蚀的作用。因此控制环境是影响应力腐蚀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加入缓蚀剂则是应用较为广泛的办法,其可以改变环境中的PH值,在合金表面产生保护膜等等。虽然改变环境不可以使整体生产线做到预防应力腐蚀的作用,但是却可以对部分重症环节起到改善,减少应力腐蚀事故的发生。

5.2在设计设备的强度计算时,尽可能避免材料的临界强度,留有缓冲区,便可有效的避免由于在临界点发生的应力腐蚀。而且还要降低周期应力的发生。比如膨胀、震动、冲击等,尽量将变载缩小在最小范围。

其次对设备表面提高正应力也是降低抗力腐蚀的办法之一。比如采取喷丸、液压等方式。

6.严格遵守安全生产中的各项规章制度,贯彻实施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如《特种设备管理》、《压力容岩管理制度》、《气瓶管理制度》、《安全检修规程》、《停尊大检修安全检修规程》等相关程序文件,加强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和安全意识教育,针对有毒有害和化学危险品进行专项教育,使作业人员充分了解其危险性和危害性。在带压力或易燃易爆气体管道及容器上,严禁进行维修作业。在特定的环境下施工作业时,要严格制定施工技术措施,进行针对该环境下施工作业的安全交底。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对施工作业场所的易燃、易爆介质的性质、特点、危险性要有足够的认识。

7. 必须加强责任目标管理控制,部门管理人员应高度重视安全用氯工作,细化安全用氯责任指标,同时逐级分层签订安全风险管理合同,这样才能使每一项目标责任落到实处,另外要与职工的切身利益挂钩,促进每一位工作者都能提高自我安全防范意识。

总 结:

氯碱化工设备的安全生产,不仅给企业的经济腾飞带来双重保险,也是对企业员工安全带来一份保障,更是对社会责任的巨大贡献。如今的社会发展中,安全生产是经济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企业更应加强安全管控将安全事故扼杀在摇篮中。

参考文献: